OECD:2025年经合组织就业展望报告

OECD发布了“2025年经合组织就业展望”,关注OECD成员国劳动力市场的最新发展与前景。本版报告还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生活水平和社会凝聚力带来的巨大挑战,同时分析了劳动力老龄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若政策和行为不迅速调整,大多数OECD国家的人均GDP增长将显著放缓。将劳动力市场中代表性不足的群体——尤其是高龄劳动者,以及许多国家中目前未就业或工作时长不足的女性——纳入就业市场,将有助于抵消老龄化影响。

劳动力市场保持韧性但初现增长趋缓迹象

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已创历史新高,失业率仍处于历史低位。2025年5月OECD失业率维持在4.9%,2025年第一季度OECD平均就业率升至72.1%,平均劳动参与率达76.6%。但劳动力市场显现疲软信号:就业增长放缓,多国和各行业的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回落至疫情前历史高位水平。

目前OECD地区实际工资几乎普遍增长,但半数成员国实际工资仍低于2021年初(即疫情后通胀飙升前)的水平。

人口老龄化正重塑劳动力市场未来

生育率下降与预期寿命延长导致OECD人口结构持续老化。随着庞大的婴儿潮一代逐步退出劳动力市场,OECD国家传统定义的劳动年龄人口(20-64岁)正在减少。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已从1980年的19%急剧上升至2023年的31%,预计到2060年OECD国家平均老年抚养比将进一步升至52%。

若无政策干预 人口老龄化或导致经济增长急剧放缓

全球人口正享有比以往更长寿健康的生活,这无疑是重大成就。但若缺乏政策干预或行为改变,人口老龄化将严重拖累OECD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持续改善生活水平的能力。若生产率未能显著提升,OECD地区人均GDP年增长率将下降约40%(从2006-2019年的1%降至2024-2060年平均0.6%)。除两个成员国外,所有OECD国家都将面临人均增长下滑。

开发未利用劳动力资源有助于促进增长

通过调动未充分开发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女性和常规移民——可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人均GDP增长预期下滑。

例如,鼓励并支持健康高龄劳动者延长职业生涯是扩大劳动力的关键。若能将高龄劳动者退出就业的比例降至OECD国家中最低的10%水平,约半数OECD国家可实现人均GDP年增长率提升至少0.2个百分点。消除性别就业差距也能带来类似的经济增长提振。

终身技能投资是保障高龄劳动者发展的必要条件

提高高龄劳动者就业率可帮助雇主保留宝贵知识与技能,提升生产率。但60-65岁成年人的读写能力与适应性解决问题能力显著低于年轻劳动者。2023年该年龄组仅1/3参与培训,而25-44岁群体参与率超过半数。因此亟需提升高龄劳动者技能并推动其参与精准培训。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