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数据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un, 20 Jul 2025 12:27:1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IATA:2025上半年全球航空运输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70545.html Sun, 20 Jul 2025 22:00:45 +0000 //www.otias-ub.com/?p=1770545 2025半年度报告全面审视了航空业的发展现状、运营环境及面临的挑战。

过去几年全球GDP增速维持在略高于3%的水平,这一趋势原本预计将在未来数年持续。但这一前景已被美国的贸易政策所打乱,其保护主义程度达到数十年来未见的水平。

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放缓至约2.5%,较此前共识预期下降0.5个百分点。美国GDP增速或将受到最大影响,将下降整整1个百分点至2025年的约1.5%。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增长也将普遍低于先前预期。

在关税水平高企且不稳定的情况下,值得庆幸的是商品贸易占服务贸易的比重已经下降。

油价下跌为全球经济提供支撑。我们预计布伦特原油均价将为每桶69美元,较2024年下降13%,航空燃油均价预计为每桶86美元。

我们预计2025年客运量增速将从2024年的10.6%放缓至5.8%。除上述宏观经济因素外,供应链问题将继续阻碍航空公司实现全部增长潜力,并延缓减排进程。

2025年全球航空货运增速将显著放缓至0.7%。关税将抑制贸易,更重要的是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关税政策的”最低限度”豁免条款也将产生影响。相对竞争力同样关键,海运费用下降使得空运相形见绌。

在已被证明动荡不安的2025年,航空业利润可能保持相对稳健。油价下跌可能刺激额外需求。供应链失灵带来的意外好处是载客率提升,从而支撑利润。

当前飞机交付量较峰值水平落后30%。这导致飞机订单积压量创下17,000架的历史新高。若假设积压完全由交付延迟造成,则意味着航空公司短缺5,400架飞机,相当于现役机队的18%。考虑到每年约2,000架的预期产量,这一问题可能需要3-5年才能解决。

我们预计2025年航空公司收入将与2024年基本持平。预测净利润为360亿美元,净利润率仍维持在3.7%的低位。尽管这一表现在航空业历史上已属最佳之列,但其净利润率仍仅为全球各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2025-2044年波音商用客机需求预测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71832.html Sun, 20 Jul 2025 21:30:22 +0000 //www.otias-ub.com/?p=1771832 波音未来20年商用客机需求预测,预计到2044年将交付4.36万架新飞机。

相较于去年的预测,此次预测数量略有下调,但总体需求保持强劲。

波音预测,这期间约51%的新飞机需求将由市场增长驱动,而非仅是替换老旧飞机。

具体细分来看,单通道客机需求最为旺盛,预计交付量将达到近33,300架,占总量的八成。

宽体客机需求为7,800多架,货机和支线飞机需求分别为955架和1,545架。

在此次预测中,波音下调了对未来20年客运量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

客运量增长预测从4.7%降至4.2%,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6%降至2.3%。

航空货运量增长预期也从4.1%下调至3.7%。

尽管宏观经济预测有所调整,但波音方面认为,航空货运市场在过去数十年的稳定增长率约为4%,长期需求受贸易波动影响有限。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国际民航组织:2025年全球飞鸟撞机事件超2万起,威胁航空安全 //www.otias-ub.com/archives/1774467.html Sun, 20 Jul 2025 12:27:10 +0000 //www.otias-ub.com/?p=1774467 近期有消息称,上月,在西班牙举办的一场航展上,西班牙空军一架“台风”战斗机在进行飞行表演时遭遇了鸟击,导致座舱盖破碎。

幸运的是,一名西班牙摄影师捕捉到了这一惊险的撞击瞬间,并于近期公布了多张相关照片。

从摄影师发布的照片中可以清晰看到,一只在战机航线上飞行的小黑背鸥,与战机座舱盖右侧猛烈相撞。

撞击瞬间,小黑背鸥被撞得粉碎,羽毛和骨头四处散落,战机座舱盖也遭受了严重损坏。

据报道,这起鸟击事件发生时,该战机正在进行精彩的特技飞行表演。事故发生后,这架战机立即终止表演,离开航展现场,前往附近的圣哈维尔空军基地。

目前,西班牙空军维修部队的专家小组已迅速赶往该基地,对飞机的受损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那么,飞鸟撞机究竟有多危险呢?据了解,“飞鸟撞机”已被国际航空联合会列为A级航空灾难。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发生的此类事件多达2万余起,已成为威胁航空安全的最危险因素之一。

有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按照物理学定律,撞击力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以一只重100克的麻雀为例,如果它与时速400公里的飞机相撞,瞬间产生的冲击力可高达2吨,这无疑就像一颗“炮弹”猛烈地打在飞机上,后果不堪设想。

飞机的驾驶舱窗口、传感器以及发动机叶片等关键部位,都比较容易因“飞鸟撞机”而受到损毁,进而对飞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那么,鸟类为何不避开飞机呢?

这主要是由于飞机高速飞行的特性,使得撞鸟事件难以被有效规避。

飞机在起飞时速度极快,可达每小时数百公里,且爬升率很高,这样的速度和高度变化往往让鸟群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并避开。

此外,由于大部分鸟类的飞行高度与飞机下降着陆、起飞爬升的高度有所重合,因此超过90%的“飞鸟撞机”事件都发生在飞机的起飞和降落过程中。

自 快科技
]]>
民航局:2025年6月充电宝自弃量降幅50% //www.otias-ub.com/archives/1771977.html Tue, 08 Jul 2025 12:32:26 +0000 //www.otias-ub.com/?p=1771977 近日消息,日前,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近日消息,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移动电源(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据“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管理局”微信公号消息,华北局组织召开华北地区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专题工作会。

该工作会对民航局充电宝的紧急通知以及管理局充电宝安全工作部署通知再次进行了宣贯。

文中提到,自6月28日政策实施至今,旅客自弃充电宝数量大幅降低。以北京两场为例,自弃充电宝已由首日一万六千余件降至7月1日八千余件,降幅约50%。

后续,华北局将持续贯彻落实民航局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华北地区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华北地区民航安全运行。

自 快科技
]]>
波音:预计到2044年全球新飞机交付需求4.36万架 //www.otias-ub.com/archives/1765345.html Mon, 16 Jun 2025 12:32:00 +0000 //www.otias-ub.com/?p=1765345 近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波音公司近发布《未来20年商用客机需求预测》,预计到2044年,全球新飞机交付需求将达4.36万架。相较于去年对2043年43975架交付量的预测,此次预测的数值略有上浮。

波音预测,未来20年约51%的新飞机需求来自增长,而非替换旧飞机。

具体来看,波音计划交付近33300架单通道客机、7800多架宽体客机、955架货机和1545架支线飞机,其中单通道客机占总交付量的八成。

在这份预测报告中,波音将未来20年的客运量增长预测从4.7%下调至4.2%,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6%降至2.3%,航空货运量增长预期从4.1%降至3.7%。

尽管如此,波音商业营销副总裁达伦·赫尔斯特(Darren Hulst)强调,长期需求不会因全球贸易波动而显著改变。他指出,航空货运市场在过去数十年中一直保持约4%的稳健增长。赫尔斯特还表示,尽管航空旅行需求已从新冠疫情中强劲反弹,但当前飞机产量仅为疫情前水平的一半甚至更低,导致全球范围内飞机短缺约1500至2000架。

目前,波音及其主要竞争对手空客正努力恢复至疫情前的生产水平。然而,波音自身在过去一年多持续面临生产安全和质量控制问题。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已将其主力机型737的月产量限制在38架。

就在报告发布后不久,当地时间6月12日,一架印度航空运营的波音787-8“梦想客机”在印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附近起飞后不久坠毁。印度航空公司确认机上载有242人。据印度警方后续(14日)消息,事故共造成机上242人全部遇难,并导致地面37人死亡,这是波音787机型自投入运营以来首次发生致命空难,多国已派出团队协助调查。

受此事故影响,当日美股波音股价应声下跌超4%,并拖累航空板块整体走低。波音首席执行官戴夫·卡尔霍恩已取消参加巴黎航展的计划,将专注于协助坠机事故调查。

自 快科技
]]>
中飞租赁:截至2025年4月翎亚航空C909机队已飞抵4个国家14个城市地区 累计开通14条国内航线、3条国际航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753173.html Tue, 29 Apr 2025 15:18:50 +0000 //www.otias-ub.com/?p=1753173 中飞租赁宣布,旗下印尼翎亚航空(TransNusa)C909机型投入商业运营已满2周年!

翎亚航空是国产飞机在海外市场的先行者,越南、老挝最近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截至2025年4月,翎亚航空C909机队已飞抵4个国家14个城市地区,累计开通14条国内航线、3条国际航线,并成功开辟印尼美娜多-中国广州、印尼索龙、蒂米卡、纳比雷等多条特色航线。

两年来累计运送旅客超27万人次,单机日利用率创下15.88小时的国产飞机最高纪录,日均机队利用率达8小时,航班平均准点率达到91%

2024年,C909机队连续多月实现飞机可用率与签派可靠率“双100%”。

2024年10月29日,翎亚航空成功首航印尼美娜多—广州航线,全程2700公里,空地时间约4小时。这是C909执飞的首条迄今为止最长跨洋国际长程定期航线。

2024年8月17日,在跑道最短仅1600米x30米的印尼岛屿机场纳比雷机场高频次起降,充分验证了C909优异的短窄跑道适应性与抗侧风能力。

飞机通过各种性能的改装和优化,实现减阻减重,同时提高飞机的可靠性,使得飞机的技术放行可靠率2024年度实现100%的成果。

通过优化巡航高度(33000-36000英尺)、采用LRC长距离巡航技术及机身减重措施(约增载300公斤),燃油效率提升7%。

直接维修成本降低7.8%,践行可持续发展承诺。

自 快科技

]]>
OAG:2025年3月美加航空预订量同比下降70%以上 航空公司已取消超32万座位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7828.html Sun, 30 Mar 2025 13:42:56 +0000 //www.otias-ub.com/?p=1747828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针对加拿大的关税战后,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航空旅行正在“崩溃”:两国之间的航班预订量已经下降了70%以上。

美加航班预定量锐减七成

根据航空分析公司OAG统计的未来半年的数据显示,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航空公司预定量已经显著减少:在未来半年内,加拿大至美国航线的乘客预订量已经同比去年下降了70%以上。

其中,最大的降幅发生在7月和8月之间——这两个月通常是美国和加拿大的旅游旺季。

OAG比较了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的可用预订量,研究了今年4月至9月的未来六个月期间,有多少人预订了跨境航班。调查发现,在这期间的订票数量下降了71%到76%。

在航班预定量减少的同时,两国之间的航班可载客量也将有所减少,这可能航空公司针对航空需求下降的应对措施。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在两国之间运营的航空公司已经取消了超过32万个座位,其中最高的削减幅度为3.5%,也发生在夏季的高峰月份。

但即便在航空公司减少了航班的安排量后,目前的运力削减甚至还不足以应对目前加拿大人赴美旅游的兴趣减退。

加拿大人赴美旅行热情降温

预订量的急剧下降表明,加拿大游客大批推迟或取消了赴美旅行的计划,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围绕关税战的持续不确定性。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最近已经表示,特朗普最新一轮的关税是对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击”。

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曾发表“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也引发了加拿大人的怒火。

除了贸易争端和主权争议以外,一些加拿大人表示,最近发生了多起外国游客被美国海关及海关执法局拘留的事件,也让他们对进入美国感到越来越不安。

自 ​财联社
]]>
2025年初航空事故引发乘客担忧导致收入预期下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5216.html Thu, 13 Mar 2025 12:11:58 +0000 //www.otias-ub.com/?p=1745216 据两家发生坠机事件的航空公司表示,近期的两起飞机坠毁事故引发了乘客的担忧,促使一些人取消了航空旅行计划。达美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埃德・巴斯蒂安周二上午称,今年 1 月美国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在接近罗纳德・里根华盛顿国家机场时坠毁造成人员死亡,以及上个月达美航空一架航班在多伦多降落时倒扣(但未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很可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航空公司今年所看到的旅客出行减少的情况。

他在一场摩根大通投资者会议上表示:“这在消费者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巴斯蒂安没有说明机票销量下降了多少。周一,该公司在一份监管文件中将本季度预期的收入增长下调了一半。

巴斯蒂安称,这些坠机事件是过去 25 年来最严重的航空事故之一,因此 “如今有一整代人在旅行,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事情可能会发生”。

这并非是导致需求下降的唯一因素。达美航空公司表示,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消费者信心的下降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巴斯蒂安称,坠机事件以及对安全的担忧是美国多家航空公司所报告的旅客出行减少的 “诱因”。

他说:“我们看到商务旅行和机票预订量都立即出现了停滞。随着安全问题的出现,消费者对航空旅行的信心和确定性开始有点下降。”

美国航空公司坠机后下调收入预期

美国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罗伯特・伊索姆也表示,坠机事件是本季度收入预期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但他称,该航空公司目前的重点 “完全是照顾那些遇难者的家属”。

美国航空公司周二也下调了其季度收入预期,称现在预计收入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而不是此前所预计的增长 3% 至 5%。伊索姆也呼应了巴斯蒂安以及联合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科特・柯比的说法,称公众和企业对经济的不确定性是导致收入预期下调的一个主要因素。

他说:“经济不确定性是个大问题。” 然后又补充说,坠机事件也是收入预期下调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两起坠机事件并非是引发对航空安全担忧的唯一事件。上个月,一架正在芝加哥中途国际机场降落的西南航空公司航班不得不立即重新起飞,以避免撞上一架在跑道上不当启动的私人飞机。

这两起坠机事件的原因尚未确定。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将于周二晚些时候发布关于华盛顿坠机事件的初步报告。该委员会已经透露,对一架撞上客机的美国陆军 “黑鹰” 直升机上的飞行数据和语音记录器的初步分析表明,直升机的高度计可能不准确,而且直升机飞行员可能没有听到控制塔的一些指令。

关于致命坠机事件的政治争论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言论以及埃隆・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门削减成本的举措,使得航空安全以一种以往飞机坠毁事件从未有过的方式成为了激烈政治争论的话题。

在华盛顿坠机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发表讲话时,特朗普将其归咎于改善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多样性的努力,尽管没有证据表明空中交通管制导致了客机与一架陆军直升机的碰撞,也没有证据表明多样性举措降低了管制人员的工作质量。

政府效率部门负责人埃隆・马斯克称,目前的空中交通管制技术濒临 “灾难性故障,使航空旅客的安全面临严重风险”,并暗示他的公司 SpaceX 拥有可取代目前一份价值 20 亿美元合同的技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仅表示正在权衡升级其通信技术的各种方案。

但也有人批评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门(DOGE)在大家都承认空中交通管制员短缺的情况下,仍努力削减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人员编制和成本。据报道,交通部长肖恩・达菲与马斯克就其政府效率部门的年轻成员削减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编制的举措发生了冲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尚未证实这次闭门会议上的交锋情况。

虽然马斯克否认了有解雇管制员的意图,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已经证实,所有管制员都收到了电子邮件,邮件向他们提供了一个离职的机会,并可在 9 月前获得薪酬,这是削减成本举措的一部分,不过该提议后来被撤回了。但空中交通管制员仍被要求详细说明他们在上一周工作中的成绩,否则将面临解雇。

据巴斯蒂安称,所有这些争论都加剧了乘客对飞行的紧张情绪。

他说:“不幸的是,众所周知,坠机事件的某些方面被政治化了,这对于恢复消费者的信心毫无帮助。”

自 环球市场播报
]]>
波音:2025年2月波音共交付44架飞机 同比增长63%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5080.html Wed, 12 Mar 2025 14:13:20 +0000 //www.otias-ub.com/?p=1745080 波音近日表示,公司在2月份交付了44架飞机,高于去年同期的27架,同比涨幅高达63%。这一业绩的出炉,适逢该公司正在努力稳定并增加其737 MAX和787型号的产量。

波音2月飞机交付数据仅略低于1月份的45架,后者是该公司自2023年以来单月的最佳交付量。

今年2月,波音公司交付了32架最畅销的737 MAX单通道喷气式飞机和5架787宽体飞机。

波音公司的飞机交付受到华尔街的密切关注,因为这家公司是在将飞机交付给客户时才收取大部分付款。

该公司2月份签署了13份总订单,但有另外8份订单被取消,因此2月份的净增加订单总数为5份。

2月份的13个新订单标的物都是737 MAX喷气式飞机。

自 环球市场播报
]]>
路透社:2024年波音交付量降至348架 创疫情以来新低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7130.html Wed, 15 Jan 2025 12:35:29 +0000 //www.otias-ub.com/?p=1737130

据路透社消息,受去年秋季严重罢工及多重因素影响,波音公司2024年的新飞机交付量降至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波音公司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共交付了348架商用飞机,较前一年的528架有显著下降。同时,新订单量也大幅缩减,不到一年前记录的一半。

生产质量问题、更严格的监管审查、供应链延迟以及为期七周的罢工,共同减缓了这家美国飞机制造商的装配线速度。罢工于11月5日结束后,波音公司对恢复生产采取了谨慎态度。据媒体报道,其737生产线已于12月初重启。12月,波音公司交付了30架飞机,包括17架737 MAX和9架787,月度交付总数高于11月和10月。

在整个2024年,波音公司交付了260架737 MAX、51架787、18架767和14架777。然而,飞机制造商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交付飞机,这一交付量的下降无疑对波音的财务状况构成了压力。波音新任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曾在10月份告诉投资者,他预计该公司今年将继续面临资金压力。

在订单方面,波音公司的年度订单总数从2023年的1456份暴跌至2024年的569份,取消和转换后的净订单也从1314份锐减至377份。根据会计准则调整后,波音去年的净订单量为317份。

12月份,波音公司共获得142架订单,其中包括飞迪拜航空的30架787订单和土耳其飞马航空的100架737 MAX订单。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飞马航空是空客的长期客户。迪拜航空的订单最初于2023年11月公布,但直到上个月才最终确定。

此外,波音公司还在去年12月取消了印度捷特航空公司的135份订单,这是在印度最高法院下令清算该航空公司后做出的决定。截至年底,波音公司尚未完成的订单为6245份,而根据会计准则进行调整后的官方积压订单为5595份。

与此同时,波音的欧洲竞争对手空客在2024年表现强劲,共交付了766架飞机,并在取消和改装后获得了826份净订单。这是波音连续第六年在交付量和订单量上落后于空客。

]]>
Cirium:2024年全球航空事故致死318人 创2018年以来新高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4704.html Tue, 31 Dec 2024 13:24:18 +0000 //www.otias-ub.com/?p=1734704 在12月先后经历了阿塞拜疆航空客机坠毁和韩国济州航空客机着陆时爆炸这两起惨痛事件后,今年已不幸成为了自2018年以来商业航空领域空难丧生人数最多的一年。Cirium汇编的数据显示,随着最近两起重大空难事件的发生,今年全球航空业事故致死人数已跃升至了318人。这是自2018年波音公司737 Max客机首次坠毁以来最多的遇难人数——2018年共有500多人丧生。

尽管致命航空事故仍然非常罕见,但可能只需一两起重大事故,就可能会使统计数字上原本看似安全的一年突然变成最为糟糕的一年……

阿联酋和香港航空事故调查部门前负责人Darren Straker表示,“近期的事故激增属于不可预测的范畴。”他建议对航空公司机组人员进行更好的培训,以应对所谓的异常事件。

颇为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一头一尾,日本和韩国发生的两起事故都是在飞机试图着陆时发生的悲剧,这是飞行中最为危险的阶段之一。

今年1月,一架日本航空公司客机在东京羽田机场与一架海岸警卫队飞机相撞。商用客机上的所有人都幸免于难,但小型警卫队飞机上的5人丧生。

而最近韩国济州航空客机失事的具体原因则尚未查明。调查人员尚未确定济州航空这架波音737-800型客机周日为何在没有打开起落架的情况下冲向务安国际机场的跑道,并撞上了一堵混凝土墙。失事飞机爆炸后化为一团火球,机上181人除两人外全部遇难。

济州航空的这次致命空难,也标志着韩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民用航空事故。

在此后不久济州航空的另一架飞机也出现起落架问题后,韩国当局周一已下令对当地航空公司运营的其他101架波音737-800型飞机进行维修记录检查。波音公司股价在周一也进一步下跌了2.3%。

除了危险的起飞着陆阶段外,全球地缘冲突也可能是造成今年航空死亡事故的原因之一。

12月25日,阿塞拜疆航空公司一架从巴库飞往俄罗斯格罗兹尼的客机,在哈萨克斯坦西部城市阿克套近郊坠毁,事故导致38人遇难。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29日表示,该客机曾在俄罗斯领空受到来自地面的射击,飞机尾部因此严重受损。

除此之外,今年比较严重的空难事故还包括了:8月巴西沃帕斯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距圣保罗市约80公里的维涅杜市坠毁,机上62人全部死亡;7月,尼泊尔太阳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坠毁,事故造成18人死亡。

当然,整体而言,过去15年间全球航空领域的空难遇难人数还是相对呈现了下滑态势。

2023年曾是航空史上有纪录以来最安全的一年,大型客机(通常是空客和波音制造的飞机)没有发生死亡事故。即使在疫情后航空交通客流量增加的情况下,安全趋势也一直在改善。

]]>
IATA:2024年第二季度航空运输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8095.html Wed, 11 Dec 2024 21:30:34 +0000 //www.otias-ub.com/?p=1718095 受季节性航空旅行需求稳定的支撑,第二季度全球航空燃油价格徘徊在每桶100美元左右。航空燃油裂缝价差(即对布伦特原油的溢价)有所缓和,但未能恢复到每桶0 – 20美元的区间,这似乎是一种结构性转变。在过去两年中,航空业签署了88份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承购协议,包括飞机制造商和航空公司。

在宏观经济环境大体稳定的情况下,航空客运量在2024年第二季度继续稳步增长。某些国家的失业率正在上升,但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这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并在旅游旺季开始之际支撑了航空旅行需求。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客运公里数(RPK)环比增长1.7%,同比增长10.1%。流量继续攀升至2019年的历史峰值以上,但增长势头已经稳定下来。国内客运量增长与历史平均水平保持一致。本季度全行业国内RPK(收入客公里)同比增长4.2%,较第一季度的11.1%明显放缓。国际客运量RPK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长了14.0%,几乎所有地区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在全球范围内,第二季度国内航空连接同比增长6.8%,国际航空连接同比增长22.1%,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航空连通性指数衡量的是世界各国通过航空运输相互联系的程度。该指数反映了在机场层面上直飞每个目的地的航班的座位容量,并按目的地的大小(以处理的座位容量衡量)加权。

2024年第二季度的航空货运吨公里(CTK)年增长率为13.5%。经季节性调整后,航空货运量较第一季度增长2.7%。在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出现了如此高的交通流量,部分原因是亚洲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以及全球海运的不断中断,这导致了某些供应链的战略多元化。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波音:2024-2043 年世界航空货运预测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7115.html Sun, 17 Nov 2024 21:30:05 +0000 //www.otias-ub.com/?p=1727115 随着航空货运市场的强劲发展,其水平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波音预测其将继续保持长期增长,并表示到 2043年,航空货运量将以平均每年4%的速度增长。这些预测出现在波音公司的2024年全球航空货运预测(WACF)中,这是一份每两年一次的航空货运业概览和长期展望。

预计到 2043年,全球航空货运飞机数量将增至3,900架,比2023年的2,340 架货机增加三分之二。

受高增长亚洲市场需求的推动,大型宽体货机队数量将增加近一倍。

近一半的生产和改装交付将用性能更强大、更省油的机型取代退役的货机一一由于近期的市场需求,许多老式喷气式飞机仍在服役。

在经济扩张和消费者需求的推动下,东亚和南亚市场每年的客流量增长率将最高。

亚太地区的飞机数量预计将增长近三倍,该地区的航空公司将需要最多的飞机交付量(980架),紧随其后的是北美(955架)。这两个地区将占全球飞机交付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随着快递和电子商务网络的扩张,印度国内航空货运市场将增长近四倍。

快递航空公司将服务四分之一的航空货运市场(目前为 18%)。

由于电子商务分销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以及新兴市场中快递网络的扩张,快递公司的增长速度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IATA:2024上半年中亚客运需求和座位供应比2019年增长80%以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7259.html Thu, 12 Sep 2024 18:00:17 +0000 //www.otias-ub.com/?p=1717259

航空运输量的增长是由亚洲地区推动的,中国在取消新冠肺炎限制后迎头赶上。但在本地区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中亚。2024年上半年,在国内外市场的推动下,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客运需求和座位供应比2019年增长了80%以上。与2019年相比,该区域除土库曼斯坦外的所有国家在2023年都开通了更多的直航航班。

东北亚2024年上半年的客运量和座位供应量分别比2019年增长2%和4%。在国内需求的推动下,中国航空的座位数量增长了11%,客运量增长了5%,而国际航线也在逐步赶上。

东南亚的水平仍略低于2019年的水平,各国的表现各不相同。越南和新加坡受益于强劲的国际航班需求,而菲律宾则看到了活跃的国内航班活动。另一方面,南亚国家的出口量大多超过了2019年,其中尼泊尔和孟加拉国的增幅最大。在国内市场的推动下,印度增加的旅客绝对数量几乎是同期尼泊尔和孟加拉国的五倍。斯里兰卡、不丹和阿富汗的人口继续增长,但仍低于2019年的水平。

中亚航空的出色表现部分与乌克兰战争造成的飞越限制有关,从欧洲到东南亚和中东的航线更多地经过该区域的国家。鉴于地缘政治环境仍令人担忧,中亚市场未来将继续表现出色。

]]>
江西航空:截止2024年7月江西航空ARJ21机队的旅客运输量累计突破100万人次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1053.html Tue, 30 Jul 2024 13:54:27 +0000 //www.otias-ub.com/?p=1711053 截止7月29日,江西航空ARJ21机队的旅客运输量累计突破100万人次。目前,江西航空已拥有5架ARJ21飞机,执飞航线40余条,覆盖厦门、西安、青岛、太原、徐州、淮安、日照等城市。

江西航空已经初步建立了ARJ21飞机运行规范和服务标准,并结合江西省各地市文化和旅游资源,创新性地提出“一机一城一文化”理念:一架飞机代表一座城市,客舱就是“空中文化展厅、移动客厅”。

江西航空还打造了“井冈山”号等系列冠名飞机,宣传当地文旅资源。

此外,江西航空还与中国商飞成立联合工作组,组织技术攻关课题80余项,帮助国产飞机设计优化和性能改进。

自 快科技

]]>
IATA:2024年航空业利润有望达到305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2722.html Tue, 18 Jun 2024 18:00:03 +0000 //www.otias-ub.com/?p=1702722

所有地区航空业在2023年都实现盈利,净利润总计274亿美元。2024年,该行业的利润有望增至305亿美元。虽然所有地区的业绩都将有所改善,但不同地区的利润分布相当不均匀。

北美在财务表现方面继续领先。作为第一个在2022年恢复盈利的市场,预计北美航空公司将在2024年实现148亿美元的净利润。

2024年,欧洲航空公司的利润很可能也会增长到90亿美元。需求预计将保持强劲,但供应链问题,加上高利率和劳资纠纷的风险,可能会阻碍盈利能力的进一步增长。

亚太地区在2023年的收入增长显著,预计该地区今年将占全球RPK增长的一半。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国内市场的增长。该地区的国际旅游仍然低迷。

中东地区预计将在2024年实现强劲的财务表现,净利润可能达到38亿美元左右。中东航空公司受益于该地区强劲的经济表现,它们运营着重要的全球枢纽。

自2020年以来,拉丁美洲的财务业绩稳步改善,但预计2024年仅产生6亿美元的微薄利润。该地区航空公司的表现参差不齐。虽然一些公司表现强劲,但其他公司发现自己陷入了相当大的财务困难。在某种程度上,这是该地区出现的经济和社会动荡的结果。

非洲将在2024年实现约1亿美元的边际利润,但这一利润令人鼓舞。

]]>
IATA:2023年第四季度航空运输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9138.html Mon, 25 Mar 2024 21:30:12 +0000 //www.otias-ub.com/?p=1679138 能源过渡

常规航空燃料

随着航空旅行的持续复苏,2023年航空燃油需求仍然很高,第四季度全球平均价格持续高于每桶100美元。

可持续航空燃料

在过去的两年,航空业共签署了75份承购协议,包括53项约束性协议和22项非约束性协议,后者包括谅解备忘录和意向书。

客货运输

航空客运

2023年第四季度,航空业在应对经济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同时继续复苏。

以收入旅客公里数(RPKs)测量,全球航空客运量在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同比大幅增长28.6%。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航空公司的座位数量比去年增长了27.1%。

区域分析

非洲

自2022年春季以来,非洲航空公司的客运量大幅增长,这一上升趋势持续到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RPK总数为459亿,比2022年同期大幅增长18.6%,与大流行前的水平相比,差距缩小至不到1%。与前一年相比,这些航空公司提供的总座位容量增长了24.8%。

美洲

2023年第四季度,北美和拉丁美洲航空公司的总RPK增长强劲,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3.8%。

亚太地区

2023年第四季度,亚太地区的航空公司继续保持强劲的复苏势头,RPK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6.2%。

欧洲

自经济复苏开始以来,欧洲航空公司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正增长,并将这一趋势延续至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第四季度,欧洲航空公司报告了超过5000亿RPK,比2022年同期增长13.2%。

中东

中东地区航空公司在2023年第四季度继续保持强劲表现,旅客收入同比增长19.6%。这一增长使该地区航空公司的业绩比2019年第四季度的水平高出1.6%,而行业平均水平为-1.8%。中东航空公司的国际RPK也呈现出类似的上升趋势,第四季度同比增长19.7%,比2019年水平高出1.4%。


]]>
IATA:三大北美航空公司占该地区50%的定期运力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1684.html Tue, 19 Mar 2024 17:00:19 +0000 //www.otias-ub.com/?p=1661684

随着航空业今年恢复到疫情前的活动水平,了解航空公司如何定位以提高效率和实现增长至关重要。看看不同地区排名前25的航空公司的累计定期座位数,就会发现航空市场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三个最大的区域市场(北美、欧洲和亚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市场集中度。北美的陡峭曲线表明了高度的集中度,前三大航空公司占该地区50%的定期运力,前十大航空公司占89%的总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亚太市场的集中度最低。多达18家航空公司占该地区总市场的一半。

其他地区介于这两种模式之间。在欧洲,前10家航空公司才能达到同样50%的门槛,这与北美同等规模的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务相比,要高出近40个百分点。

非洲前五大航空公司占该地区定期运力的30%,前十大航空公司占该地区定期运力的44%。在拉丁美洲,排名前五的航空公司占51%的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航空公司72%的市场份额,表明这是一个更加集中的环境。中东排名前五的航空公司占该地区近一半的市场份额,而接下来的五家航空公司将这一数字提高到62%。

尽管为应对大流行进行了全球重组,但航空公司的区域市场份额基本保持在大流行前的水平。随着国际航班的恢复,市场整合可能在管理运力增长和控制成本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策略对于任何面临劳动力扩张和跨市场高效分配能力挑战的行业来说都是关键,航空公司也应该采取这一策略。

]]>
国际民航组织:全球航空客运量将在今年一季度超越疫情前水平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7960.html Thu, 29 Feb 2024 15:09:05 +0000 //www.otias-ub.com/?p=1677960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周二发布预测称,今年一季度,全球航空客运量将比2019年高出约2%,航空公司预计将保持2023年的运营盈利水平。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最新分析,大多数航线的客运量在去年年底就已恢复到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一些主要的区域航线甚至已经超出这一水平,包括欧洲内部航线,从欧洲往返北美、中东、西南亚和非洲的航线,从北美往返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西南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航线,以及从中东往返西南亚和非洲的航线。

但分析显示,除了通往西南亚的航线以外,大多数国际亚洲航线在2023年的客运量仍远低于疫情之前的水平。

客运与货运需求不同步

国际民航组织预测,今年的航空客运需求将比2019年高出3%左右;如果尚未达到疫情前水平的航线加快复苏步伐,今年的需求量可能将比2019年高出4%。在这一情况下,2019-2024年航空客运需求的复计年增长率可达到0.5%左右。

不过,在今年全年,以货运吨公里(FTK)计算的全球航空货运需求预计仍将比2019年低2%左右;而在2023年,这一数字估计达到3%。国际民航组织认为,这主要反映出全球经济整体疲软所导致的预期需求减少。

客运量增加推升航空公司盈利

数据同时表明,即便在燃油价格居高不下、经济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全球航空公司2023年的总运营利润估计仍达到390亿美元,与2019年的水平相当。

分析认为,这些盈利主要得益于客运量的增加和整个行业实现的生产率提高。与前几年类似,北美和欧洲的航空公司在行业利润中占据了大多数份额。

需推动航空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萨拉萨尔(Juan Carlos Salazar)还指出,各国政府已经商定到2050年实现航空运输的去碳化这一具有抱负的目标,这将为全球航空运输网络的复苏和未来发展在环境可持续性方面提供支撑。

为此,国际民航组织提出了相关倡议,旨在加快开发和实施脱碳所需的技术、业务改进,以及更清洁的航空能源。萨拉萨尔强调,对航空运输的最新预测表明全球发展未来可期,但这同时提醒国际社会,必须加快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特别是确保生产和配备足够数量的可持续航空燃料。

]]>
Cirium:2023年航空业准点绩效评估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1011.html Mon, 15 Jan 2024 21:30:33 +0000 //www.otias-ub.com/?p=1671011 航空业已走出大流行的阴影,显示出强劲复苏和韧性的迹象。当我们回顾2023年并展望2024年时,很明显该行业不仅存活下来,而且在许多方面都蓬勃发展。

报告展示了航空业的业绩反弹。达美航空公司连续第三年获得久负盛名的2023年白金奖,准点率达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84.72%。

2023年,该行业出现了显著增长,定期客运航班超过3200万架次。这一增长,加上座位容量的激增,突显了该行业的扩张。

回顾2023年,全球旅客人数大幅回升,在夏季高峰期略高于大流行前的水平。尽管不同地区的复苏并不均衡,但对于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油气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关键时刻。美国和西欧市场领跑,截至第三季度,美国国内市场的客运收入比2019年高出20%。

展望2024年,前景仍保持谨慎乐观。经济复苏预计将继续,尽管步伐略有放缓。虽然乘客数量最终可能略低于大流行前的水平,但预计收入将强劲增长,可能超过2019年的数字。

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呈现出缓慢但稳定的复苏轨迹,为全球需求上升做出了贡献。预计这一区域增长将在2024年推动全球行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IATA:2023年航空业税后净利润达233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6166.html Thu, 21 Dec 2023 18:00:48 +0000 //www.otias-ub.com/?p=1666166

由于表现好于预期,预计2023年航空公司总收入恢复到新冠疫情前水平的107%左右。强劲的客运收入推动了这一非凡的增长,但航空货运收入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一增长。2024年,预计客运和货运收入份额为88%和12%,接近大流行前的水平。

预计2023年,旅客收入将达到6420亿美元,比2022年显著增长47%。这一增长背后的主要动力是客运需求,预计客运公里数收入同比将达到38%。亚太地区是需求增长最强劲的地区,占全球总增长的一半以上。欧洲和北美紧随其后,位居第二和第三。预计2024年的客运收入增长将放缓至12%。

2023年,由于需求下降和运费下降,预计货运收入将同比下降35%。受需求疲软影响最大的地区是北美和欧洲。随着更多的客机重新投入使用,货运能力正在恢复,而运费也受到海运运费较低的竞争影响。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到2024年,导致航空货运收入进一步下降约17%。尽管如此,预计明年的货运收入将比2019年高出11%左右。

预计2023年航空业税后净利润将达到233亿美元,净利润率仅为2.6%。这意味着每名乘客的利润只有5.44美元。2024年,预计净利润水平将略有增长,达到257亿美元。每名乘客的利润和净利润率将大致保持不变,分别为5.45美元和2.7%。虽然这些结果显示了航空运输的弹性,但它们无法确保该行业的长期财务可持续性。

]]>
IATA:2023年Q3全球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28.4%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5191.html Mon, 11 Dec 2023 18:00:41 +0000 //www.otias-ub.com/?p=1665191  

2023年第三季度航空客运量持续复苏。全行业客公里收入(RPKs)同比增长了28.4%,使总客运量仅比2019年的水平低3.7%。这种复苏主要是由有弹性的国内航空客运市场推动的。

亚太地区的航空公司引领了客运量增长,与2022年同期相比,第三季度的RPK增长了75.6%,但流量仍比2019年低8.5%。中东和非洲航空公司的RPK增长也令人印象深刻,年增长率略高于25%。北美和拉丁美洲的航空公司在第三季度都保持了增长,使它们成为超越疫情前客运量的领导者。欧洲航空公司第三季度RPK同比增长12.7%。

如前所述,2023年7月创下了国内RPK的记录。第三季度全球国内客运量同比平均增长24.7%,比疫情前水平高出7.4%。包括美国、中国、印度和巴西在内的主要国内市场,第三季度的RPK超过了2019年的数据。与2022年相比,中国的国内航空客运量翻了一番,比2019年增长了17.4%。

第三季度国际客运量也有所恢复,国际客运量达到2019年的90.3%。北美航空公司的国际客运量表现优于疫情前的水平,而中东和拉丁美洲的航空公司本季度接近全面复苏。亚太地区的主要复苏差距仍然存在,尽管过去一年增长了近一倍(+99.4%),但国际RPK仍处于疫情前水平的76.5%。总体而言,2024年的前景仍然乐观,预计所有地区的客运量都将全面恢复。

]]>
IATA:过去50年航空实际单位成本节省4倍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7771.html Tue, 05 Dec 2023 18:00:29 +0000 //www.otias-ub.com/?p=1557771

在过去的 50 年里,航空业的实际单位成本节省 4 倍以上,实际收益率下降了近 6 倍。 这一趋势是由于技术进步和重大监管变化。即使在该行业多年来面临的各种全球宏观经济冲击下仍保持一致,预计到 2023 年这一趋势仍将持续。

航空公司收益率密切反映了实际单位成本长期下降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是该行业在过去一个世纪经历的持续创新和运营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过去的 50 年里,机械仪表越来越多地被数字系统所取代,技术进步使飞机重量显著减轻,从而提高了燃油效率。广泛的行业竞争也导致了单位成本和收益率的长期下行压力。

航空公司收益和单位成本下降的另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是 20 世纪末该行业的广泛自由化。在美国,国会于 1978 年通过了《航空公司放松管制法》。在此之前,民用航空委员会(CAB)负责管理机票价格、授予航线并对新航空公司进入市场施加限制。在 1993 年建立单一欧洲市场后,欧盟法规也逐渐将几个欧洲国家市场整合为一个单一的、竞争性的航空运输市场,有效地开放了该行业。自那以后,这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激发了其他地区和国家开始放开航空运输,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层面。

尽管近年来面临挑战,但航空业继续推动技术前沿,努力实现到 2050 年实现零净飞的目标,并提供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且可持续的旅行。

]]>
IATA:2022年航空业就业增长率为5.7%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5142.html Tue, 05 Sep 2023 18:00:07 +0000 //www.otias-ub.com/?p=1645142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年度航空运输调查,排名前25位的航空公司(按员工规模)的数据基本代表了行业的发展情况。

就业在2020年以两位数的速度急剧下降,结束了前十年观察到的稳步上升趋势。大流行后,航空公司的工作岗位数量在2021年小幅增长1.8%,然后在2022年达到5.7%的增长率。这些数据表明,航空公司和货运航空公司的就业率已恢复到大流行前95%的水平。但是,这一强劲的整体表现掩盖了各航空公司受大流行影响的程度和自那以来的复苏情况方面的巨大差异。

在许多国家失业率普遍很低的背景下,航空公司(以及更广泛的价值链)的就业复苏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一些航空公司不同程度地报告了工资压力,以及持续的劳动力和技能短缺。有时,这影响了该行业适应需求复苏步伐的能力。

展望未来,在最新的商业信心调查中,60%的受访者预计明年将增加就业,另有37%的受访者认为可能会保持目前的员工水平。这使得加权平均就业前景得分维持在历史高位,并重申了行业对未来一年总体乐观前景的预期。

]]>
先进空中交通将使航空业更安全、更可持续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2842.html Mon, 04 Sep 2023 07:40:26 +0000 //www.otias-ub.com/?p=1642842
  • 先进空中交通(包括更加自主化的航空飞行器),正为航空业带来自70年前喷气飞行时代以来最显著的航空变革。
  • 在航空业中应用自主飞行技术可以提高飞行安全性,扩大技术触及范围,并避免人类从事危险且乏味的工作。
  • 发挥自主飞行技术的潜力需要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这也正是世界经济论坛推出《促进飞行创新和普惠自主技术计划》(AVIATE)的原因。
经过多年的期待和行业的持续进步,我们终于站在实现先进空中交通(AAM)潜力的门槛上。先进空中交通是一种利用创新飞行器设计和飞行技术更有效地运送人员和货物以及提供飞行服务的新型交通概念,它将开创航空业自70年前喷气飞行时代以来最重大的变革。电动推进、电池储能、先进制造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将让飞机能够执行崭新的任务,这将对民众、地区和经济发展产生变革性影响。

城市空中交通可以说是最吸引人的AAM应用案例,它能够在人口密集地区的内部和地区之间运送人员和货物。在最近的巴黎航展上,电动垂直起降(eVTOL)空中出租车在空中嗡鸣,这些车辆将在明年巴黎奥运会期间承担运送乘客的任务。

除了飞行汽车初步运营所带来的兴奋之外,值得注意的是,AAM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将逐渐加深。第一批这样的空中出租车数量有限,很可能仅限于“高端旅客”,因此不太可能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交通选择。为了使这项技术变得更可获得,我们需要一项新的解决方案,能够将城市上空飞行的飞机和无人机的数量,从几十架扩展到数百甚至数千架。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增强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自动化和数字化,并增加飞机的自主性,包括部署能远程监视的自主飞行器。

霍尼韦尔参与了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未来理事会自动驾驶议题组,研究在地面和天空中负责任地开发和部署自动驾驶技术所涉及的不同挑战。

虽然自主飞行概念可能令一些人感到不安,但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将自主性与人类的航空能力结合起来,以相互增强,而不是寻求替代对方。如今,许多飞机功能已经实现自动化,高精度、可靠的自动驾驶仪和飞行控制系统,可以沿着精心规划的路线引领飞机穿越天空。这一过程通常几乎没有人类干预。随着机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合适的太空和地面定位和通信基础设施的配合,即使在最具挑战性的零能见度的条件下,客机的常规降落也是十分安全的。

随着飞行自主能力的不断提高,常规航空任务(如监控机载系统功能、遵守简单的空中交通管制指令以及分离管理等)将越来越自动化。这些技术进一步减轻了飞行员的操作负担,并降低了人为错误和疲劳驾驶所带来的风险。尽管飞行员可能不在机上,但是他们将保持最终控制权,整个飞行系统的不同元素(包括机载自主驾驶技术、指挥和控制系统、监视和通信基础设施以及飞行员与机器的远程交互接口等)都将精心设计并互相集成,以保障飞行安全性。

人与机器的这种新型组合,有助于引领人类去往一个更安全、更高效和更可获得的航空新时代。自主飞行技术不会局限于空中出租车,许多应用场景都将得益于自主飞行能力的增强。在霍尼韦尔第二届先进空中交通会议上,行业和政府领袖聚集在一起交流想法,以期实现AAM梦想。航空自主性领域的领先企业探讨了自主飞行如何能大幅增强飞行安全性、扩大对服务不足地区的覆盖以及替代危险、肮脏和枯燥的人类工作。

这其中的许多应用场景也是这一行业在早期就能实现的机会,能允许有限自主飞行系统快速部署,在今时今日就开始创造影响、产生经济价值。例如,自主无人机已经被用于协助搜救工作和评估关键基础设施。这些无人机技术很快就可以迁移到更大的自主飞行飞机,用于灭火或农业目的。这些工作是当今飞行员面临的最危险工作之一。尽管商用客机可能永远不会实现完全自主驾驶,但是相关技术的发展有机会简化、自动化并支持飞行员功能,使飞行更安全、更具成本效益,并得以覆盖到现有路线无法有效服务的地区。

实现自主飞行的潜力,需要航空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努力,包括制造商、运营商、飞行员和监管机构以及最终用钱包表达信任的普通公众。尽管行业中对于航空自主飞行将以何种速度和程度出现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是压倒性的一致意见是:安全必须始终成为自主飞行技术发展的首要目标。自主飞行技术应该因其对于航空安全性的改进而跻身飞机驾驶舱中。航空部门有着长期共同推动提高安全水平的发展历史,让如今的航空安全令人印象深刻。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对于确保平稳转型、并拥抱自主飞行的未来潜力至关重要。

鉴于此,世界经济论坛正在推进《促进普惠飞行创新和自主技术计划》(AVIATE)。这项全球性的倡议,将帮助利益相关者为自主飞行技术的做好准备,加速其落地实现,并确保这项技术得到负责任的采用。AVIATE将聚集来自业界、政府、学界和民间社会的利益相关者,阐明与自主飞行相关的关键问题,并帮助塑造一个更安全、更可获得以及更可持续的普惠航空生态系统。

David Hyde

世界经济论坛自动化系统负责人

Jia Xu

霍尼韦尔先进空中交通工程

首席技术官兼高级总监

来自: 世界经济论坛

]]>
2023年北京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 2018/2019年曾过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9476.html Sun, 13 Aug 2023 12:52:41 +0000 //www.otias-ub.com/?p=1639476

据媒体报道,截至8月11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2023年已起降航班22万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其中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超过350万人次。8月份,首都机场日均旅客吞吐量达到16.9万人次,其中8月6日超过20万人次,创下2020年2月疫情以来的新高。

预计到8月中下旬,首都机场的客流仍将维持在高位,主要是暑期家庭游、学生团等需求持续旺盛。

2018年12月18日,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破亿,成为中国第一个年旅客吞吐量过亿人次的机场,也是继美国亚特兰大机场后的全球第二个。

首都机场的三座航站楼分别于1980年、1999年、2008年投入运营,年旅客吞吐量在1978年仅为103万人次,到2018年平均增长达12.1%。

2019年,首都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再次破亿。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我国目前唯一拥有3座航站楼、3条跑道、双塔台同时运行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目前航线网络已覆盖5大洲47个国家和地区的204个航点,其中亚洲航线超过30条,首尔、东京、新加坡、曼谷、迪拜等城市恢复至每日出港航班2班及以上。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首都机场的运行压力。

自 快科技

]]>
OAG:2023年7月份全球航空运力预计达到5.12亿个座位数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3013.html Mon, 07 Aug 2023 06:14:29 +0000 //www.otias-ub.com/?p=1633013 夏季旅游需求将在接下来的几周达到高峰,报复性消费的势头与旅游业复苏初期时一样强劲。

OAG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球航空运力预计达到5.12亿个座位数,相比2019年7月的5.24亿个座位数,仅有1200万的差距,降幅仅为2.3%。但是,这也意味着,2019年7月至今,全球运力没有实现增长,而本该有5000万个座位数的增长。不过,这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低成本航司市场份额增长、模式转变、中亚等小型市场快速崛起的背景下,这1200万个座位去了哪里,差距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是否有可能填补这一空缺。

01、日韩德运力相比2019年同期

仍有较大差距

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主要市场。2019年7月,全球Top 20市场的运力占比为75%,而如今的占比接近86%,这似乎符合“强者愈强”的理论,而且在市场复苏的进程中再次印证了这一点。但实际情况并不尽然。根据OAG的数据,美国当前的运力水平依然位居榜首,中国排名第二,有一定的差距,而OAG早前预计中国在今年能够拔得头筹。与此同时,印度当前的运力水平已经超过日本,排名第三,日本排在第四位,西班牙超过英国,排名第五。

过去几年,每个地区和国家都经历了变化,即使到现在,主要市场的运力复苏情况也有较大差异。以中国为例,航班运力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航班一度停运,而本月中国国际航班运力占比将达到总运力的5%,相当于440万个座位数,是去年的十倍,但这仅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一半,足以见得其中的变化之大。

从日本(-11%)和韩国(-23%)的情况来看,要实现进一步复苏,需要继续恢复连接中国的航班。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可能很难看到明显的变化。此外,俄罗斯对一些航司关闭领空也会对这两个国家的运力复苏造成一定影响,不仅会导致航程时间延长,也会增加运营成本。印度运力排名上升至第三位,反映了印度国内航班运力的迅速增长,印度航空也拓展了连接英国、北美和澳大利亚的航线,并计划在德里建立一个枢纽。

德国航空运力的下降(-20%)是一系列因素影响的结果。德国汉莎航空的运力复苏速度落后于许多航司,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由于德国鼓励旅客乘坐火车,其国内航班运力目前也仅相当于2019年同期一半的水平。此外,德国今年夏季面临诸多空中管制问题,航班运营变得比以往更加困难。

单独观察每个国家的运力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夏季的形势,而深入的分析可以更直观地揭示真正的运力缺口所在。可以看出,中国市场的运力复苏仍需要较长时间。

02、中国国际航班运力实现4倍增长

仍不足以实现全面复苏

大家曾经期待今年1月份开始,中国的国际航班运力能够大幅回升,然而实际情况是,运力确实在复苏,但仍不及预期。

自今年1月份以来,中国的国际航班运力增长了四倍,达到450万个座位。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都是令人瞩目的增长,但这一速度对于潜力庞大的中国市场而言仍不够快。

尽管中国市场运力复苏强劲,但很多与中国紧密相连的市场的运力水平仍低于之前。在中国Top 20出境目的地中,各个市场的运力复苏情况有较大差异。例如,中国-英国市场7月份的运力相比2019年同期的差距不到1%,而中国-俄罗斯市场的运力差距高达60.3%。中国-法国市场的运力降幅甚至达到了63.5%。英国市场在这个时期往往会有很高比例的留学和探亲访友需求,而且大部分航班由中国航司运营,而法国市场的学生客流占比则较小。

地缘关系对于中国市场的运力复苏也有一定的影响,有关机构对于批准恢复航班运营的市场也有调整。而目前中美航空市场还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03、中美航班运力复苏缓慢

受多重因素影响,中美航班运力的复苏面临着较大挑战。对于美国航司来说,尽管欧洲航线扩张,但是运力占比依然很低,而对于中国航司来说,旅客需求依然低迷,部分原因是票价走高。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三大航(美国航空、美联航、达美航空)现在只飞上海,足以见得上海的客运航班需求之大。

OAG表示,今年夏季,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单程航班座位数预计仅为26.6万,而2019年同期的单程运力达到300万个座位数。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航空市场,中国和美国今年夏季的运力相比2019年同期有如此大的差距,说明市场离真正的复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你排队过安检,通过卫星图了解天气情况以及随之而来的航班延误将如何影响你的假期时,可以想想,在过去十八个月里,运力复苏情况如何,旅客需求似乎与以往一样强劲。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全球关系、环境要求和旅客需求给航空运力带来的影响,并意识到,我们与全面复苏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参考资料:

Peak Summer Airline Capacity but Mind the Gaps! (OAG)

编译来自: 环球旅讯

]]>
后疫情世代,航空业又将迎来什么新的障碍?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3656.html Fri, 05 May 2023 05:12:11 +0000 //www.otias-ub.com/?p=1593656

在遭受新冠疫情的严重打击之后,航空业再次获得了发展,几乎达到了与2019年创纪录的45亿人次相似的航空客运量。虽然该行业正在逐步克服疫情带来的问题,但前方仍有新的障碍。 

2004年至2022年全球航空业预定登机人数(单位:百万)。数据来源:Statista.com

航空业的未来

航空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主要障碍之一。在疫情期间短暂但显著减少之后,排放水平呈指数级反弹,并将很快超过2020年之前的高水平。如果要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航空业必须采取相当大的措施来减少其碳足迹。

2004年至2022年全球商业航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百万公吨)。数据来源:Statista.com

绿色或可持续航空采用技术和基于市场的方法来减少该行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汽车工业类似,这些措施有可能大大减少运输部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净零排放的战略由四个部分组成:可持续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SAFs)、新飞机技术、碳抵消/捕获策略以及改进的基础设施和运营。虽然新的飞机技术和碳补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实现净零排放,但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实施预计将产生最大的影响,为减少航空排放贡献近三分之二。可持续航空燃料是经过认证的可持续燃料,其原料来自食用油、城市垃圾或农业残渣等替代原料,可以通过碳捕获技术来生产。

到2050年实现航空业净零排放战略的贡献。数据来源:Statista.com

在2022年,SAF的宣布购买量超过210亿升,是过去十年中的最高数量,也是前一年报告的消耗量的两倍多。可以看出SAF在未来的使用是充满希望的,再加上电动飞机、氢推进发动机、新的空气动力学配置和材料等正在开发的技术,为大幅度减少航空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铺平了道路。

公布的2013年至2022年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消耗量(单位:百万升)。数据来源:Statista.com

碳抵消和减排计划

即使这些策略是实现净零排放的途径,该行业也需要市场解决方案的帮助来实现其目标。这些政策工具被称为基于市场的措施(market-based measures-MBMs), 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并补充技术战略。碳抵消和排放交易系统(emissions trading systems-ETS)是与航空业最相关的基于市场的措施,并且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中。碳抵消和排放交易系统的工作是为航空公司设定有限的排放配额,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以确保最终达到绝对减排的目标。

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arbon offsetting and reduction scheme-CORSIA)是第一个全球MBM,也是从2020年开始实现航空碳中和的一项努力。该计划将保证国际航空的排放量不超过2020年的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运营商被要求购买可抵消的信用额,以补偿高于基线的排放量。预计随着技术的发展,到2050年航空业对碳抵消的依赖将大幅减少。

2025年至2050年航空业二氧化碳减排对碳抵消的依赖程度。数据来源:Statista.com
]]>
后疫情世代,航空业又将迎来什么新的障碍?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1057.html Sat, 22 Apr 2023 05:56:12 +0000 //www.otias-ub.com/?p=1591057

在遭受新冠疫情的严重打击之后,航空业再次获得了发展,几乎达到了与2019年创纪录的45亿人次相似的航空客运量。虽然该行业正在逐步克服疫情带来的问题,但前方仍有新的障碍。 

2004年至2022年全球航空业预定登机人数(单位:百万)。数据来源:Statista.com

航空业的未来

航空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主要障碍之一。在疫情期间短暂但显著减少之后,排放水平呈指数级反弹,并将很快超过2020年之前的高水平。如果要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航空业必须采取相当大的措施来减少其碳足迹。

2004年至2022年全球商业航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百万公吨)。数据来源:Statista.com

绿色或可持续航空采用技术和基于市场的方法来减少该行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汽车工业类似,这些措施有可能大大减少运输部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净零排放的战略由四个部分组成:可持续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SAFs)、新飞机技术、碳抵消/捕获策略以及改进的基础设施和运营。虽然新的飞机技术和碳补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实现净零排放,但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实施预计将产生最大的影响,为减少航空排放贡献近三分之二。可持续航空燃料是经过认证的可持续燃料,其原料来自食用油、城市垃圾或农业残渣等替代原料,可以通过碳捕获技术来生产。

到2050年实现航空业净零排放战略的贡献。数据来源:Statista.com

在2022年,SAF的宣布购买量超过210亿升,是过去十年中的最高数量,也是前一年报告的消耗量的两倍多。可以看出SAF在未来的使用是充满希望的,再加上电动飞机、氢推进发动机、新的空气动力学配置和材料等正在开发的技术,为大幅度减少航空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铺平了道路。 

公布的2013年至2022年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消耗量(单位:百万升)。数据来源:Statista.com

碳抵消和减排计划

即使这些策略是实现净零排放的途径,该行业也需要市场解决方案的帮助来实现其目标。这些政策工具被称为基于市场的措施(market-based measures-MBMs), 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并补充技术战略。碳抵消和排放交易系统(emissions trading systems-ETS)是与航空业最相关的基于市场的措施,并且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中。碳抵消和排放交易系统的工作是为航空公司设定有限的排放配额,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以确保最终达到绝对减排的目标。

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arbon offsetting and reduction scheme-CORSIA)是第一个全球MBM,也是从2020年开始实现航空碳中和的一项努力。该计划将保证国际航空的排放量不超过2020年的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运营商被要求购买可抵消的信用额,以补偿高于基线的排放量。预计随着技术的发展,到2050年航空业对碳抵消的依赖将大幅减少。

2025年至2050年航空业二氧化碳减排对碳抵消的依赖程度。数据来源:Statista.com

]]>
澳大利亚航空业——统计数据和事实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3844.html Thu, 30 Mar 2023 06:21:45 +0000 //www.otias-ub.com/?p=1573844 航空业包括飞机制造商、客运航空公司和货运航空公司,涵盖了从飞机生产和开发到服役运营和维护的方方面面。澳大利亚的航空业拥有波音(Boeing)和空客(Airbus)等国际行业领导者的飞机生产和飞行员培训设施。国内航空在澳大利亚人每年的全国旅行中占很大比例,以十亿公里的客流量计算,国内航空仅次于乘用车的使用。

航空公司和机场

在新冠疫情期间,澳大利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国内和国际航空公司澳航(Qantas)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收入大幅下降和乘客数量减少的情况。然而,在2022年,该航空公司的收入和乘客数量开始回升。收入增长到90亿澳元,运送乘客2125万人次。虽然这些数字还不完全是疫情前的数字,但比上一财年有所增长,表明该行业正在复苏。

2015-2022财年澳航在澳大利亚的总营收(单位:10亿澳元) 数据来源:Statista.com

由于澳大利亚对国内航空的需求,该国的机场非常繁忙。在客流量而言,布里斯班、悉尼和墨尔本是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与珀斯和阿德莱德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在区域性机场中,凯恩斯的客流量最高,刚刚超过200万人次。

2021年澳大利亚主要机场,基于客流量(百万) 数据来源:Statista.com
航空货运

在过去十年中,澳大利亚国内航空货运量波动很大。2012年,全国航空货运量为23.63万吨,但仅仅两年后,这一数字就下降到19.24万吨。2019年,航空运输量再次达到23.64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然后在2021年降至略低于20万吨。

2012-2022财年澳大利亚国内航班航空货运量(1000吨) 数据来源:Statista.com

国际航空货运的历史数据看起来略有不同。在同一时期,国际航空货运量在2019年之前经历了稳定增长。这种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21年,当时只有89.49万吨的货运量。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疫情导致的飞机停飞和边境关闭。

2012-2022财年澳大利亚国际航班航空货运量(1000吨) 数据来源:Statista.com
]]>
欧洲航空安全局:城市空中交通调查评估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3549.html Fri, 10 Mar 2023 22:00:39 +0000 //www.otias-ub.com/?p=1553549 欧洲航空安全局发布了“城市空中交通调查评估报告”。空中出租车预计将于 2024 年和 2025 年在全球少数几个城市上空出现。许多知名的航空航天公司以及初创公司正在竞相将其产品推向市场,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无人驾驶车辆。

欧盟航空安全局在多个欧洲城市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了解居民对新技术的看法。当被问及他们是否更愿意尝试空中出租车时,所有国家的回答相当平均。需要注意的是,预计空中出租车的成本将比目前的交通选择高出 25-50%,但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大约是后者的一半。 在更受欢迎的结果中,布达佩斯和米兰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4%)表示他们会尝试新型出租车,而在挪威/丹麦的厄勒海峡地区,41%的受访者愿意尝试。

7/10的欧洲人表示他们可以接受载人空中出租车在他们头顶上方飞行的事实,但他们对无人驾驶空中出租车的前景不太确定(44%)。当考虑成为潜在乘客而不是行人时,这些担忧程度是相似的,75% 的受访者有兴趣亲自尝试载人空中出租车,而43% 的人表示愿意尝试无人驾驶模型。

安全是受访者最关心的问题,还有噪音,例如用于起飞和着陆的垂直起降场附近的噪音、安全以及对当地和全球环境问题的思考。

受访者认为,用于客运的城市空中交通对于跨越长距离最有用。例如,41% 的受访者认为空中出租车作为前往机场的班车服务特别有用,38% 的人表示它们对区域空中交通有好处,36% 的人提到从郊区到市中心的通勤。认为 UAM 对城市内的点对点旅行有用的人下降了 10 个百分点,降至 26%,而认为它有利于乘坐空中出租车观光的受访者只有 23%。


]]>
IATA:2022年航空公司收入达到2019年的87%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2097.html Mon, 20 Feb 2023 18:00:10 +0000 //www.otias-ub.com/?p=1552097 2023 年客运量进一步回升,但货运仍然疲软。

航空货运在大流行期间发挥了关键作用,以确保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重要的疫苗,并确保企业和经济活动在特殊情况下继续运作。此外,在大流行危机期间,货运成为许多航空公司越来越重要的收入来源,2021 年货运收入占航空公司总收入的比例高达 40%,而大流行前的这一比例为 10-15%。这一重大发展反映了近年来航空客运量有限、货运量急剧上升以及收益率提高的综合影响。

随着世界和航空运输业从危机中复苏,活动正在正常化。更多航线的开通显示了客运市场正在强劲复苏。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2022 年航空货运量已开始从高位回落。航空公司总收入预计到 2022 年将达到 2019 年的 87% 左右,高于去年的 60%。由于货运收入可能基本保持不变,其占总收入的份额将回落至 28% 左右。

到 2023 年,在客运量复苏的推动下,航空公司总收入预计将增至大流行前水平的 93%。 明年的航空货运收入预计将放缓至 1500 亿美元左右,这反映出货运量和收益均疲软。因此,航空货运占总收入的份额将进一步下降至 20% 左右。

尽管这种航空公司收入的再平衡是意料之中的,但值得注意的是,2023 年的货运收入仍比 2019 年的水平高出 50% 左右,这凸显了货运业在疫情后行业和经济复苏中持续发挥的重要作用。

]]>
联合国:2023年航空客运需求预计将实现全面复苏和可持续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9993.html Thu, 16 Feb 2023 05:13:42 +0000 //www.otias-ub.com/?p=1559993

Unsplash/Lisanto|航空旅行需求将在 2023 年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通过先进的大数据分析,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预测大多数航线的航空客运需求将在2023年第一季度迅速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年底会在2019年的基础上实现3%的增长。

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主席夏基塔诺 (Salvatore Sciacchitano) 表示:“确保航空服务的安全、可靠和可持续复苏至关重要,有利于促进地方、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各国从新冠疫情的广泛影响中得到恢复。”

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萨拉萨尔 (Juan Carlos Salazar) 表示:“我们对2023年航空客运情况的预测是建立在2022年强劲的复苏势头的基础上。各国政府通过国际民航组织达成协议,承诺到2030年实现零事故死亡以及到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这些目标将发挥关键作用,引导后续的进展并将国际民航组织的实施支持举措作为优先事项。”

航空客运:快速复苏

国际民航组织的数据分析显示,2022年大多数国际航线快速复苏,全球航空客运量相比2021年增长了约47%,收入客公里数同比增长约70%。如果将收益率和汇率按照2019年的水平计算,航空公司2022年的客运收入相比2021年增长了50%。

与国际民航组织早先的预测一致,航空客运需求的强劲复苏推动2022年的客运量估计达到新冠疫情前水平的74%,客运收入估计已达到2019年水平的68%左右。2022年投入使用的客机数量反映了整体交通量的恢复情况,目前大约是疫情前水平的75%。

2022年,主要的飞机制造商空客 (Airbus) 和波音 (Boeing) 的飞机订单和交付量与2021年相比分别增长了53%和20%。2022年的订单数量达到2019年以来历史新高,表明飞机需求正在复苏。

航空货运:长期的强劲增长

2022年航空货运情况估计与2021年持平,但与疫情前的水平相比仍有小幅增长。然而,鉴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2023年航空货运增长预计也将放缓,但长期来看仍符合先前预测的趋势,将迎来强劲增长。

展望未来,航空公司在连续三年亏损后,有望在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恢复盈利。预计2024年航空客运需求将更强劲,比2019年的水平高出约4%,这意味着航空业2019-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0.7%。

但国际民航组织也提醒道,这一系列预测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当前影响国际航运的风险因素不会从当前的水平进一步升级。

]]>
国际航协:2022年10月份客运需求和远期预订持续复苏 //www.otias-ub.com/archives/1536240.html Thu, 02 Feb 2023 04:27:54 +0000 //www.otias-ub.com/?p=1536240 2022 年 12 月 1 日,日内瓦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简称“国际航协”) 2022 年 10 月份航空客运市场定期数据显示,航空旅行持续复苏。

2022 年 10 月份航空客运总需求(按照收入客公里或 RPKs 计算)同比 2021 年同期增长 44.6%。全球客运量目前为 2019 年 10 月份水平的 74.2%。

国内客运量 2022 年 10 月份比去年同期下降 0.8%,中国继续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严格旅行限制削弱了全球客运量数据。2022 年 10 月份国内客运总量为 2019 年 10 月份水平的 77.9%。国内远期预订量仍保持在疫情前水平的 70%左右。

国际客运量与 2021 年 10 月份相比增长 102.4%。2022 年 10 月份,国际客运量达到 2019 年 10 月份水平的 72.1%,所有市场均实现强劲增长,亚太地区领跑全球。在多个亚洲经济体宣布重新开放后,国际旅行的远期预订量增加到疫情前水平的 75%左右。

国际航协理事长威利·沃尔什先生(Willie Walsh)表示:“10 月份的需求和远期预订持续强劲,一改过去北半球秋季旅行季低缓的局面,令人非常欣慰。这对即将到来的冬季和持续复苏也是个好兆头。”

国际客运市场

亚太航空公司 10 月份客运量同比 2021 年同期增长 440.4%,位列各地区同比增长之首,但该地区2021 年基数很低。运力增长 165.6%,载客率上升 39.5 个百分点,至 77.7%。

欧洲航空公司 10 月份客运量同比 2021 年同期增长 60.8%。运力增长 34.7%,载客率上升 13.8 个百分点,达到 84.8%,在各地区中排名第二。

中东航空公司 10 月份客运量同比 2021 年同期增长 114.7%。运力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55.7%,载客率上升 21.8 个百分点,达到 79.5%。

北美航空公司 10 月份客运量同比 2021 年同期增长 106.8%。运力增长 54.1%,载客率上升 21.4个百分点,至 83.8%。

拉美航空公司 10 月份客运量同比 2021 年同期增长 85.3%。10 月份运力增长 66.6%,载客率上升8.7 个百分点,达到 86.0%,为各地区最高水平。

非洲航空公司 10 月份客运量同比去年增长 84.5%。2022 年 10 月份运力增长 46.9%,载客率上升14.5 个百分点,至 71.3%,在各地区中排名最低。

国内客运市场

澳大利亚 10 月份国内客运量几乎是去年(增长 229.9%)的三倍;客运量比疫情前水平低 15.8%。

中国 10 月份国内客运量下降 58.7%,比 2019 年 10 月份水平低 69.4%。

总结

“人们正享受着旅行的自由,企业也认可航空运输之于成功经营的重要价值。最近一项针对欧洲跨境商企领袖的调查显示,84%的受访者无法想象没有航空运输网络的情况下该如何运营,89%认为靠近全球性的枢纽机场会给他们带来竞争优势。政府需要关注这一信息,即航空旅行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以现实为依据推行政策,使航空业尽可能的高效运营,同时支持行业 2050 年净零碳排放目标,通过提供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沃尔什先生强调。

]]>
2022年三大航空公司合计预亏逾1000亿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5449.html Tue, 31 Jan 2023 11:51:27 +0000 //www.otias-ub.com/?p=1555449 作为中国三大头部航空公司,国航、东航、南航同步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亏损合计超过1000亿元。根据各航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中国国航2022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为370-39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约为372-399亿元,同比扩大约122-137%。

南方航空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03-33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309-341亿元,同比扩大150-174%。

东方航空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60-39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368-398亿元,同比扩大195-219%。

三大航司合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为1033-111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1049-1138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三家都提到了疫情影响、油价高企、汇率贬值三大因素,导致行业发展受到挑战。

其他航司也是境况艰难,比如春秋航空预计2022年净亏损23.5-26亿元,吉祥航空预计2022年净亏损35.7-42.3亿元。

自 快科技

]]>
报告:未来十年或将塑造航空运输业的12大主要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5018.html Mon, 30 Jan 2023 20:00:00 +0000 //www.otias-ub.com/?p=1555018 全球航空业知名IT服务提供商SITA日前发布报告《迎接大趋势(MEET THE MEGATRENDS)》,探讨了未来十年或将塑造航空运输业的12大主要趋势。

《报告》基于航空运输业的洞察、全球研究以及SITALab创新团队的最新前沿概念证明,挖掘在2033年将推动行业演进与升级的最强力变革。

《报告》指出,新兴技术、社会、旅行者和经济趋势在过去几年中显著改变了航空运输业的格局,迫使行业、政府和劳动力迅速适应。

一个全新的旅行时代正扑面而来,它将以可信的数字身份、超高效的类元宇宙的机场运营、可持续航空和空中出租车为特色。


]]>
飞常准:2023年春运首日国内航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9454班次 同比增长2.26%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1020.html Wed, 11 Jan 2023 12:24:51 +0000 //www.otias-ub.com/?p=1551020 近日消息,据多维财经报道,近期北京飞往三亚、海口、昆明、珠海、哈尔滨等热门城市航线客座率已达90%以上。尤其是去三亚、海口的航班座位爆满,一票难求。

某大型在线旅游平台客服称,自己已连续一周每日工作超过12小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值机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近期机场客流量明显增多,机场每日出发、到达旅客总量达到4万至5万人次,以往机场每日出发旅客大约三四千人次。

飞常准数据显示,春运首日(2023年1月7日),国内航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9454班次,同比增长2.26%。

1月8日,国内航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数量破万,为10123班次,同比增长13.65%。这是自2022年8月15日以来,国内单日客运航班数量再次涨至1万班次以上。

另外,2023年春运期间,中国国航计划安排航班58633班次,同比增长75.9%。其中国内航线增长明显,日均安排航班1445班次,同比增加620班次。

自 快科技

]]>
波音:2022-2041年世界航空货运预测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24906.html Wed, 14 Dec 2022 21:30:23 +0000 //www.otias-ub.com/?p=1524906 根据该公司最新发布的2022年《世界航空货运预测》(WACF),未来20年航空货运服务需求将保持强劲,全球航空货运量将翻番。

2022年WACF指出,从现在到2041年,全球货运机队需要近2800架原装货机和改装货机来满足行业增长和替换老旧机型的需要。在预测期内,航空货运量将增长一倍以上,承运人需要引进能力更强、燃油效率更高而且更加可持续的飞机(例如777-8货机)来满足市场需求。三分之一的交付量将由新生产的原装货机组成。剩余三分之二将由改装货机组成(例如737-800波音改装货机),它们可以为承运人在现有和新兴市场中提供更强的灵活性。

2022年WACF还预测,亚太地区将接收所有货机中的近40%,包括原装货机和改装货机。未来20年全球货机机队将净增长超过1300架,达到3600架以上。


]]>
波音:2022 年《世界航空货运预测》 未来 20 年全球货机机队将增长 60% 以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24466.html Tue, 22 Nov 2022 12:05:14 +0000 //www.otias-ub.com/?p=1524466 波音最新发布的 2022 年《世界航空货运预测》(WACF)显示,未来 20 年针对航空货运服务的需求将保持强劲,全球航空货运量将翻番,货机机队将增长 60% 以上

波音每两年更新一次 WACF,提供针对行业动态的详尽分析。2022 年 WACF 指出,从现在到 2041 年,全球货运机队将需要近 2800 架原装货机和改装货机来满足行业增长和替换老旧机型的需要。

波音表示,在预测期内,航空货运量将增长一倍以上,承运人将需要转为引进能力更强、燃油效率更高而且更加可持续的飞机,来满足市场需求。三分之一的交付量将由新生产的原装货机组成,剩余三分之二将由改装货机组成

2022 年 WACF 关于未来 20 年航空货运市场的重要观点还包括:

  • 亚太地区将接收所有货机中的近 40%,包括原装货机和改装货机。

  • 货机占到了全部民航机队的 8%,但将继续承运超过一半的航空货物,其余由客机腹舱运输。

  • 未来 20 年全球货机机队将净增长超过 1300 架,达到 3600 架以上。

自 IT之家

]]>
IATA: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航空运输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496351.html Mon, 26 Sep 2022 21:30:14 +0000 //www.otias-ub.com/?p=1496351 商业周期

尽管新冠大流行导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收缩,但它也是美国历史上最短的衰退,到 2020 年仅持续了两个月。由于史无前例的财政支持和货币宽松政策,世界经济的上行让大多数预测者感到意外。失业率已降至或接近大流行前水平,极大地支持了家庭收入,但反过来又导致劳动力市场紧张。

客运和货运

自 2021 年初以来,全行业收入客公里(RPK)一直在持续增长。但是,国内和国际旅行的复苏并不相同,跨地区也不一样。总体而言,全球 RPK 目前约为 2019 年水平的 69%,国际和国内 RPK 分别约为大流行前水平的 64%和 77%。

航空公司财务业绩

货运和客运需求的改善意味着与 2020 年相比,航空公司能够在 2021 年提高其总体载客率。这一趋势在 2022 年一直持续至今,但总体客座率仍保持在 68%左右,低于 2019 年的 70%。当查看盈亏平衡客座率时,即允许航空业达到财务状况的整体客座率盈亏平衡,我们看到它已从 2020 年的峰值回落。航空运输市场从大流行中缓慢复苏,运营单位成本稳步下降,收益率在 2020 年初暴跌后有所改善。尽管如此,已实现的载客率仍低于收支平衡所需的水平,但到 2022 年为止,差距已显著缩小。按照目前的趋势,2023 年有望恢复盈利。

区域展望

非洲的空中交通恢复速度比其他地区慢。非洲的 RPK 是危机前的 70%。中东航空公司的表现更好,目前处于 2019 年 RPK 水平的 90%,这比上一季度的表现要好。以中东国家为枢纽的国际市场的开放促进了复苏,并可能推动RPK的进一步增长。与上一年相比,中东的国际 RPK 增长了 317%,非洲增长了 134%,后者是各地区中增幅最小的。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航旅纵横:2022年中秋小长假预测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1489849.html Wed, 07 Sep 2022 15:11:48 +0000 //www.otias-ub.com/?p=1489849 1.根据9月7日前的客票预订情况,暑运旅客出行需求大规模释放,同时近期多地暴发局部疫情,中秋旅客出行需求放缓。中秋小长假期间预计旅客量超10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实际旅客出行量减少近59%,比今年端午小长假实际旅客出行量减少近16%。
2.中秋小长假期间,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中国国航、厦门航空、深圳航空计划的运力投入居全国航空公司排名TOP5。
3.中秋小长假期间,机票价格便宜了。国内航线平均票价约636元,同比去年下降近20%,比今年端午小长假的平均票价下降近29%。
4.中秋小长假期间,上海、北京、昆明、广州、杭州为热门目的地城市TOP5。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继疫情后首次回归全国热门目的地第一。成都等以往热门目的地城市明显遇冷,旅客量大幅下跌,中秋预计旅客出行量不到去年同期实际旅客量的三成。
5.中秋小长假期间,上海⇋广州、上海⇋北京、杭州⇋广州、上海⇋昆明、昆明⇋杭州线成为国内热门航线TOP5.
]]>
中国国航财报:2022年上半年国航净亏损达194.35亿元 同比扩大近1.9倍 //www.otias-ub.com/archives/1485898.html Wed, 31 Aug 2022 12:23:42 +0000 //www.otias-ub.com/?p=1485898

日前,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三大航相继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三大航净利润总计亏损496.59亿元,这一数据已经超过三大航2021年的亏损总额。具体来看,国航净亏损最高,达194.35亿元,同比扩大近1.9倍;东航亏损187.36亿元,亏损同比增幅最高,近2.6倍。南航净亏损为114.88亿元,同比扩大近1.5倍。


国航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三大航营收共计841.24亿元。南航、国航、东航营收分别为408.17亿元、239.53亿元、193.54亿元,营收分别同比下降20.86%、36.4%、44.24%。

不过,今年7月民航客运量有了显著增长。国航7月平均客座率为66.2%,环比上升3.1个百分点。东航7月客座率为66.98%,南航为69.98%。虽同比有所下降,但环比6月的64.78%和67.04%均有所增长。


东航

值得一提的是,三大航在市场复苏之际,对机型进行更新,前不久,三大航同步宣布,将购买总计292架空客A320NEO系列飞机,合同总价约372.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75亿元)。

民航专家李瀚明表示,当下飞机销售行业受疫情导致的运力过剩影响市场低迷,正处于逐步复苏的阶段,因此当下节点购买所需的机型,优惠幅度会更大,也展示了三大航对2024年后中国民航国内外出行需求增长的信心。


南航

自 快科技

]]>
航旅纵横:2020年中国民航运输旅客人数为1.19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480792.html Fri, 19 Aug 2022 13:09:46 +0000 //www.otias-ub.com/?p=1480792

2019年,经济学家李迅雷撰文指出,国内还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这个数据至今还在流传。真的这么夸张吗?按照当时的最新数据,2018年全国民航旅客运输量约为6亿人次。当然,人次不等于人数,因为一个人可以多次坐飞机,而且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境外乘客。

根据航旅纵横的大数据,2016-2020年民航运输旅客人数(不是人次)分别为1.15亿、1.29亿、1.43亿、1.53亿、1.19亿。

根据旅客乘机身份证件,剔除5年中同一旅客多次乘机的情况,可以得出这5年约有3.4亿旅客乘坐过飞机。

再考虑到会有小部分旅客5年前坐过飞机、这5年没再坐过,以及2020年疫情导致的变化,实际坐过飞机的人数会略多于3.4亿,但不会太多。

根据第七次普查,全国总人口数为14.1亿,因此说10亿国人没坐过飞机,还是比较准确的。

事实上,根据民航组织发布的《2020年世界民航航空统计》,我国每百人搭乘飞机出行的人数只有30.2,全球排名第58,而排第一的爱尔兰高达1092.8,美国为112.1

自 快科技

]]>
中国商飞:未来20年中国将接收9084架客机 价值约1.4万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2734.html Tue, 02 Aug 2022 11:16:41 +0000 //www.otias-ub.com/?p=1472734

中国商飞公司宣布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取证试飞,意味着C919的取证工作进入收官阶段,专家预计最快在8月到9月获得局方的合格证。试飞之后,C919飞机未来的市场空间有多大?根据中国商飞之前发布的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接收9084架客机,价值约1.4万亿美元。

其中50座级以上涡扇支线客机953架,120座级以上单通道喷气客机6295架,250座级以上双通道喷气客机1836架。

国产飞机能占到多少?有券商研究显示,国产客机中ARJ21已进入批产,C919预计年内开启交付,CR929预计2030年内开启交付。

随着国产型号市占率的逐步提升,预估未来20年国产客机交付数量约3000架,总价值超2万亿人民币,行业复合增速超20%

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又称“国产大飞机”,座级为158至168座,对标波音B737和空客A320,计划首家用户为中国东航。

2017年5月,C919成功首飞,并于2020年12月进入中国民航局适航审定阶段。

根据之前航空公司采购的订单来看,C919的目录单价是0.99亿美元,人民币目录单价是6.53亿元。

这个价格要比欧美的大飞机要便宜一些,波音、空客同类型的飞机目录价通常在1亿美元多点,具体看不同的配置,国产C919大飞机价格有一定优势,当然也不会便宜太多,毕竟新技术更多。

自 快科技

]]>
中国国航:预计2022年半年度国航净亏损约为185-210亿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5319.html Sun, 17 Jul 2022 14:58:48 +0000 //www.otias-ub.com/?p=1465319

中国国航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2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为185-21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约为186-213亿元。

去年同期,上述两个数字分别亏67.86亿元、69.20亿元,换言之亏损增大了1.7-2.1倍之多。

2020年,国航亏损144亿元,2021年又亏损166亿元,两年合计达310亿元,位居三大航司之首,而今半年就亏损200亿元上下。

国航表示,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全球航空业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导致国内航线投入大幅减少,国际航线投入仍持续受限。

另外,油价攀升、汇率波动进一步加剧了效益改善的难度,主业相关投资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样受到影响。

同时,国航也公布了6月份运营数据,客运运力投入(按可用座位公里计)同比下降40.5%,环比上升53.2%;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47.6%,环比上升73.3%。

当月,国航引进2架A321NEO飞机、1架A320NEO飞机,出1架B737-800飞机、1架A319飞机。

截至2022年6月底,国航集团合计运营748架飞机,其中自有飞机304架,融资租赁239架,经营租赁205架。

自 快科技

]]>
FlightAware:2022年独立日假期期间有近1.5万个美国航班延误 1500个航班被取消 //www.otias-ub.com/archives/1458429.html Mon, 04 Jul 2022 13:04:24 +0000 //www.otias-ub.com/?p=1458429

根据美国航班数据追踪网站“FlightAware”的数据,在独立日假期期间有近1.5万个美国航班延误,1500个航班被取消。据悉,7月1日,美国独立日假期开始之际,有超过246万人通过了机场,创下了自疫情开始以来的单日最高纪录。

美国航空公司由于人员短缺,以及机场建设、恶劣天气等原因不堪重负,其中从东海岸起飞的航班受影响最为严重。

在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国际机场,7月3日的起飞计划中有3%直接被取消;7月2日,位于纽约市的肯尼迪国际机场有36%的航班出现延误,拉瓜迪亚机场有11%的原定航班被取消,20%的航班延误;华盛顿的里根国家机场2日有29%的航班延误,7%的航班被取消。

]]>
国际航协:预计2022年全球航空业亏损将减少至97亿美元 2022年或盈利 //www.otias-ub.com/archives/1452230.html Tue, 21 Jun 2022 14:23:43 +0000 //www.otias-ub.com/?p=1452230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尽管全球经济紧缩,但由于被压抑后释放的旅行需求维持了机票预订量,航空业明年有望恢复盈利。IATA周一在其多哈年度会议上表示,随着航空旅行开始从冠新冠病毒危机中恢复,今年全球航空业可能亏损97亿美元,比去年10月上一次会议预测的亏损116亿美元有所改善。

IATA总干事威利·沃尔什(Willie Walsh)表示:“行业范围的盈利应该会在2023年实现。”“我们正在回升。到明年,大多数市场的客流量应该会达到或超过大流行前的水平。”

沃尔什说,虽然“没有办法粉饰痛苦的经济和政治现实”,但与此同时,“旅行的愿望和运输货物的必要性都是实实在在的。”

IATA还表示,2021年全球航空业亏损达420亿美元,比此前预测的亏损520亿美元要好。

自 环球市场播报

]]>
2022年5月伦敦希思罗机场客流量达到530万人次 是2019年水平的79%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9170.html Tue, 14 Jun 2022 12:47:26 +0000 //www.otias-ub.com/?p=1449170

伦敦希思罗机场周一表示,5月成为其自2020年3月以来最繁忙的一个月,客流量达到530万人次,是2019年水平的79%。不过,希思罗机场警告称,尽管其正从疫情中恢复,但与英国和欧洲的其他机场一样,资源仍然紧张。

该公司表示:“我们正与航空公司和经营商密切合作,以匹配供需。”

希思罗机场4号航站楼将于周二重新开放,30家航空公司将在夏季高峰之前入住。

自 环球市场播报

]]>
民航局:2022年4月主要国内民航运行生产指标统计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1647.html Thu, 26 May 2022 16:50:03 +0000 //www.otias-ub.com/?p=1441647 受今年3-4月的疫情影响,国内民航运行数据也接近疫情以来的最低点。

5月24日,民航局公布了今年4月主要生产指标统计数据:

  • 全国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为788.0万人次,同比下降84.6%,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4.8%,今年累计完成旅客运输量8405.7人次,同比下降45.1%;
  • 全行业完成运输航空飞行26.2万小时,同比下降73.7%;
  • 航班效益指标进一步下滑,全行业飞机日利用率为2.2小时,同比下降6.4小时;
  • 全国机场共实现旅客吞吐量1625万人次,同比下降84.6%,今年累计共实现旅客吞吐量1.7374亿人次,同比下降44.9%;
  • 全国机场共有37.7万架次飞机起降,同比减少62.5%,今年累计共有232.5万架次飞机起降,同比减少28.8%。
]]>
万事达经济研究所:全球休闲旅行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平均机票价格上涨了18% //www.otias-ub.com/archives/1439198.html Fri, 20 May 2022 12:20:06 +0000 //www.otias-ub.com/?p=1439198

根据万事达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自新冠疫情以来,全球休闲旅行首次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今年年初以来,全球平均机票价格上涨了18%。报告称:“如果航班预订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增长,预计2022年全球旅客数量将比去年增加15亿人次,其中欧洲增幅最大,约为5.5亿人次。”

与2019年同期相比,4月份中短程航班分别增长了25%和27%。今年年初,长途旅行仍比大流行前水平低75%,到4月底反弹至仅比2019年低7%。客运铁路也同样接近,公共汽车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今年年初,邮轮消费比2019年的峰值下降了75%,现在距离全面复苏仅差10%。

该报告称,游客在夜店和酒吧的支出比2019年增加了72%,在餐厅的支出增加了31%,博物馆、音乐会和游乐园等其他娱乐活动的支出增加了35%。相比之下,游客在服装和化妆品等零售商品上的支出下降了。

报告发现,3月份从北美出发的游客最受欢迎的国际目的地是墨西哥,从欧洲、中东和非洲出发的游客最受欢迎的目的地是英国。美国是拉美、加勒比和亚太地区游客的首选目的地。

自 环球市场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