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25年首席经济学家展望”。自年初以来,全球经济前景持续恶化。世界经济论坛于4月上旬政策变动高峰期开展的最新首席经济学家调查显示,受访者一致认为全球经济状况将显著走弱。值得注意的是,79%的首席经济学家将美国政策剧变视为长期结构性转变而非短期干扰,较2024年末的61%显著上升。
贸易政策已成为经济不确定性螺旋上升的核心。4月初美国与多国宣布前所未有的双边关税上调,虽其中大部分已暂停90天——这令短期担忧显著缓解(特别是金融市场),但美国经济政策的根本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暂停期满后的走向仍待观察。
在此背景下,经济前景难以准确预判。受访首席经济学家明确表示整体增长前景正在弱化,其中美国轨迹转变最为显著——多数经济学家预计2025年剩余时间将呈现疲弱或极度疲弱增长,伴随通胀攀升与美元走软。欧洲方面,尽管增长仍然低迷,但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持续货币宽松正催生改善迹象。中国虽同样推行财政扩张以刺激增长,但鉴于内外经济挑战并存,经济学家对其能否实现今年5%的GDP增长目标存在分歧。
就近期发展的经济影响而言,首席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更高关税与持续贸易紧张将推升通胀并压制贸易量,而持续不确定性将通过决策瘫痪与政策协调风险加剧等途径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损害。
当前动荡中,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正为全球经济图景增添新的复杂性与机遇。虽然仅45%的首席经济学家预计AI将在2025年产生商业颠覆,但相近比例的受访者认为AI未来十年可为全球GDP贡献高达5个百分点,另有1/3的受访者预期更大收益——这对当前低迷的全球经济增长将是显著提振。创新与效能提升被强调为AI驱动增长的关键渠道。然而劳动力市场前景分化:47%预计净岗位减少,仅19%预见净增长,这凸显出要确保AI不会成为短期经济提振后伴随长期需求与生活水平萎缩,而实现劳资双赢所需的努力。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