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架构与多元支持为RISC-V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RISC-V国际开放组织成员构成丰富,有利于构建多样的生态体系

RISC-V作为一种能够持续不断创新的新架构,其组织RISC-V international从2015年创立至今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汇聚了RISC-V 教育研究,IP及芯片设计,系统集成,应用开发等各个领域的贡献者和传播者。

Omdia通过整理发现,现阶段成员构成中占主体的是教育科研及协会,芯片设计服务,IP及工具链供应商  (合计占比超过75%), 这体现出RISC-V开放,发展,服务的特点。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中国成员在整体的比例已经达到14%,在芯片厂商中的占比更是达到36%,是RISC-V国际组织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

RISC-V对于促进整个芯片生态多样化正起到积极而卓越的贡献

如今,RISC-V(RV32/RV64)可用于低功耗嵌入式微控制器、多核应用处理器,或与ARM或其他内核异构集成作为加速器等等。RISC-V的理想应用领域包括物联网行业和边缘计算。除此之外,国外有Ventana、Tenstorrent 等,国内有C*Core, Sophon, Eswin computing等公司正在积极推动RISC-V在高端计算领域的应用边界,包括高性能计算(HPC)和数据中心。

同时在IP供应商方面,包括SiFive,Andes,T-Head,Nuclei,Imagination,VeriSilicon,Eswin computing, Starfive等在推动RISC-V在各个应用场景的采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可以提供强大的IP核,使芯片设计人员能够开发出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加速从设计到生产的过程。随着人工智能加速的发展,RISC-V标量核对向量扩展和矩阵执行单元的支持,使其也非常适合支持神经网络工作负载,推动了跨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同时也极大的扩宽了RISC-V的适用领域。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芯片设计和提供厂商将加入到RISC-V生态,利用RISC-V技术,结合上下游供应链,在各个细分领域都能做出符合甚至超出预期的产品。

在国内RISC-V玩家中,我们可以发现教育研究(占比超过1/3),无线应用(15%),通用(15%)和计算(14%)占比靠前。这表明当今中国RISC-V的现状:大力鼓励教育科研培养学生开始,在消费,物联网连接,通用控制以及高端计算积极布局,逐渐形成多领域覆盖的产业格局。

与每一项最终成功壮大的新兴创新技术的发展路径类似,我们相信并认同这种通过平台搭建,教育研究,配套协同,逐步发展,产业突破的模式,可以为RISC-V未来持续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前景广阔!

来自:Omdia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