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群规模与结构变化
中国富裕家庭(家庭可支配资产≥600万元)规模连续两年微降,2024年为512.8万户,同比减少0.3%。其中:
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206.6万户(-0.8%),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13.1万户(-1.7%)。
职业构成:企业主占比54%(+2%),金领占34%;职业股民与不动产投资者比例下降。
地域分布:广东(29.8万户)、北京(29.65万户)、上海(26.3万户)位居前三;深圳、广州高净值家庭数量分别下降2.3%、2.2%。
二、消费心态与行为转变
经济预期与生活态度
90%高净值人群密切关注市场动向,静待转机;资产超2,000万群体对此态度更坚定。
80%对个人经济改善持乐观态度,但经济宽裕感显著下降:2025年仅15%认为”宽裕”(2021年为26%),39%表示”不太宽裕”。
生活满意度降至23%(2021年:31%),但仍高于中产群体。
核心需求变迁
最关注事物前三位:健康(65%,+9%)、幸福(32%)、金钱(30%,+15%)。
“爱”(12%,-1%)与”运气/幸运”(12%,+4%)需求上升,地位(12%,-4%)重要性降低。
行为关键词转向”健康管理””家庭陪伴””体验消费”,疫情后从挑战性投资转向可控性消费(如黄金避险)。
三、消费行为特征
奢侈品领域
顶奢品牌强化稀缺性策略,超高端消费(如限量款、定制服务)增长13%;大众奢品需求萎缩(传统奢品营收降17%)。
消费逻辑:为独享感(如私人品酒会)和不可复制体验买单。
健康与旅行消费升级
高端健康服务支出增长显著:自然分娩(31.5%)、水疗护理(11.3%)、养老社区(7.8%)。
旅行偏好深度体验:豪华度假村(13%)、文化探索(8%)、短途野奢(4%);温泉与美食需求同比增2%。
隐形消费区隔策略
高净值群体通过小众消费(如定制旅行、私密社交活动)与大众市场形成隐性界限,避免显性符号化消费。
趋势洞察
高净值人群消费正经历结构性重构:从物质占有转向体验深化,从身份彰显转向私密圈层维护。顶奢品牌需巩固超高端客群护城河,而大众品牌需在性价比与情感价值间寻找新平衡点。未来十年,伴随20万亿元财富传承浪潮,代际消费偏好差异(如年轻世代对可持续性、数字资产的需求)将重塑奢侈品与服务市场格局。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