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20 Jan 2025 09:04:3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WSTS: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增长11.2%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7769.html Mon, 20 Jan 2025 18:00:20 +0000 //www.otias-ub.com/?p=1737769 全球半导体市场有望在2024年和2025年实现强劲增长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公布了对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最新预测,强调了2024年和2025年的强劲增长预期。

2024年:强劲反弹之年

在最新的秋季预测中,WSTS上调了对2024年的预测,预计半导体市场将同比增长19%。2024年的全球市场价值预计将达到6270亿美元,这反映了2024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业绩改善,尤其是在计算领域。

2024年的增长将主要由两个集成电路部分推动:内存,预计增长81%;逻辑,预计增长16.9%。与此同时,其他类别如分立、光电、传感器和模拟半导体预计将出现下降。

从地区来看,美洲和亚太地区将引领复苏,预计增长率分别为38.9%和17.5%。相比之下,日本预计将实现1.4%的温和增长,而欧洲可能面临6.7%的下滑。

2025年:势头将继续

展望未来,WSTS预测2025年半导体市场将增长11.2%,使全球市场估值达到6970亿美元。这一增长将主要由逻辑和存储部门推动,预计其总价值将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逻辑和内存的年增长率分别超过17%和13%。其他半导体类别预计将以更温和的个位数增长,这表明该行业的整体扩张将保持稳定。

预计2025年,所有地区都将继续扩张。美洲和亚太地区预计将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
Ardent:2022年采购趋势和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1501055.html Fri, 10 Feb 2023 20:00:12 +0000 //www.otias-ub.com/?p=1501055 2022 年初,采购的长期前景依然光明,即使短期情况看起来充满挑战。新冠大流行给商业和社会投下了长长的阴影。对于采购而言,2022 年将是要求更高的一年,因为团队要应对持续的流行病、通货膨胀和预算压力、更大的供应链风险以及不断发展的团队人员配置模式。但是,更大的利益相关者支持和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的出现将有助于应对这些挑战。准备、敏捷性和从数据中获取价值的能力将是许多采购企业在这一年中取得进展的核心。

报告介绍了过去几年采购的大趋势,并对 2022 年做出了一系列预测,这有助于采购领导者及其团队了解手头的关键问题,并在来年更好地为这些问题做好准备。

大趋势和预测

全球大流行并未阻碍采购的势头。如果有的话,新冠及其对业务和供应链的影响为采购部门提供了另一个机会,向他们的高管展示这是一项战略职能,是整体运营和企业成功的基础。

大趋势一:新冠的影响将持续

新冠可能会影响一代人,传统的办公模式已经走向消亡,招聘成为一件持续的活动。

大趋势二:通货膨胀将主宰2022年

大趋势三:万物皆靠供应链

大趋势四:数字化转型是2022年CPO的首要事项

大趋势五:采购越来越关注和依靠数据

尽管全球大流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大多数采购企业在进入 2022 年时仍顺风顺水。但对于许多采购企业来说,未来将更加艰难,采购团队必须为全年的意外做好准备。

]]>
欧盟委员会:2022年冬季欧洲经济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2860.html Fri, 11 Mar 2022 22:00:47 +0000 //www.otias-ub.com/?p=1392860 欧盟委员会发布了“2022年冬季欧洲经济预测”。进入新的一年,欧盟经济表现比之前预期的要弱。在去年夏季恢复到大流行前的产出水平后,预计秋季会出现温和放缓。但是,自那时以来,增长的阻力不断加剧。在经历了一段疲软之后,经济扩张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恢复,并在预测期内保持强劲。2021年强劲复苏5.3%之后,现在预计欧盟经济将在2022年增长4%,与欧元区一样。2023年还将增长2.8%,欧元区增长2.7%。

去年秋天大流行的死灰复燃和新的奥密克戎变体的指数级传播导致医疗系统面临新的压力,许多欧盟国家的缺勤率激增。欧盟各国政府已经恢复了限制,尽管通常比前几波更温和或更有针对性。持续的物流和供应瓶颈,包括半导体和一些金属的短缺继续对生产造成压力,能源价格上涨也是如此。强于预期的通胀压力给家庭购买力带来额外压力。

最新的预测还上调了通胀率,因为能源价格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高位,价格压力正在扩大到相关商品和服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预计将在2022年第一季度达到顶峰,并在今年第三季度之前保持在3%以上。随着供应紧张和能源价格压力消退,预计通胀将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显著下降,明年将稳定在2%以下。总体而言,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预计将从2021年的2.6%上升到2022年的3.5%,在2023年下降到1.7%;欧盟通胀率从2.9%上升到3.9%,在2023年降至1.9%。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Dentsu:2022年全球广告预测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89283.html Wed, 16 Feb 2022 22:00:08 +0000 //www.otias-ub.com/?p=1389283 Dentsu发布了“2022年全球广告预测报告”,主要预测包括:

1、2022年全球广告支出增长9.2%,广告市场规模达到7450 亿美元,比2019年疫情前的支出水平高出1172 亿美元。

2、2022年广告支出增长率几乎是2011年(3.4%)的三倍,这是全球金融危机复苏后的第二年。

3、2022年的预测是在2021年复苏强于预期的基础上。

4、2021年的积极势头将持续到2022年第一季度,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的推动下,广告支出同比增长8.9%。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将分别增长10.3%和10.7%。在卡塔尔国际足联世界杯和圣诞节的刺激下,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将同比增长9.2%。

5、2022年增长最快的市场是印度(14.6%)、美国(14%)、俄罗斯(11.2%)和加拿大(10.9%)。

6、预计2022年数字广告将占全球广告支出的55.5%,预计到2024年将增加到59.4%。社交(同比增长21.4%)、视频(+18.9%)和搜索(+16.9%)预计将引领数字增长。

7、电视观众需求旺盛,供给有限导致价格上涨。传统电视广告支出预计将在2022年增长3.8%,达到1978亿美元,但随着对联网电视和视频点播 (VOD)的关注不断增加,份额正在下降。

8、全球户外广告支出预计将在2022年恢复并超过疫情前水平30亿美元,达到406亿美元,是第三大广告媒介,份额5.5%。在测量广告效果、技术、广告程序化购买和产品方面的进步将推动户外媒体在2022年的增长。

9、传统媒介(传统电视、印刷、户外、广播、电影)广告支出在2021年增长7%,预计2022年将增长3.2%,但3268亿美元的支出比疫情前水平低5.9%。

10、预计2023年全球广告支出将增长4.6%,2024年将增长5.8%。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欧盟委员会:2021年夏季欧洲经济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1281739.html Sat, 21 Aug 2021 22:06:14 +0000 //www.otias-ub.com/?p=1281739 欧盟委员会发布了“2021年夏季欧洲经济预测”。健康状况的改善以及随之而来的病毒控制措施的持续放松正在使欧洲逐渐恢复到大流行之前,并使欧洲经济重新开始运转。

夏季中期预测根据最近的事态发展,特别是考虑到以下因素,重新评估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前景:

  • 经济活动不如年初预期的那样疲软,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欧盟的经济活动仅略有下降。
  • 欧盟成员国正在迅速重新开放,这将更早地实现消费反弹。4月以来观察到的流动性急剧增加,乐观的调查结果预示着私人消费强劲反弹。此外,数据显示欧盟内部旅游业已经开始复苏,并将在第三季度继续这种趋势。
  • 生产投入短缺和成本上升估计对某些制造业的影响超过了先前的预期,尽管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
  • 近期消费者通胀上升以及生产链不同环节价格压力进一步表明需要重新评估通胀前景。国内外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生产瓶颈和需求旺盛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给消费价格带来了上涨压力。
  • 最近几个月的国家恢复计划预测整合大致证实了春季的评估。预计复苏和恢复能力在预测范围内产生的经济影响将相当大,主要是通过更高的公共和私人投资。

对大多数欧盟成员国来说,这些发展预期将推动今年春季经济增长超过预期。预计欧盟经济将在第二季度强劲反弹,第三季度将加速,最后一季度将有所放缓。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2020-2021年全球政府IT支出预测(附原数据表) ​​​​ //www.otias-ub.com/archives/1208853.html Sat, 27 Feb 2021 09:02:45 +0000 //www.otias-ub.com/?p=1208853

]]>
Dentsu:2021年全球广告支出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1203697.html Sun, 14 Feb 2021 22:00:48 +0000 //www.otias-ub.com/?p=1203697 电通安吉斯集团刚刚发布了2021年全球广告支出的十大趋势:

1.根据来自59个市场的专有电通数据,预计2021年全球广告支出将恢复到5.8%的增长率,总规模将达到5790亿美元。

2.广告支出大幅回升,但仍不足以弥补2020年的跌幅(8.8%)。换句话说,全球广告支出在2021年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3.预计2021年,在西欧(7.5%)、亚太地区(5.9%)和北美(4.0%)的推动下,所有地区广告支出都将恢复正增长。

4.在2020年大幅下滑之后,预计2021年增长最快的市场将是印度(10.8%)、英国(10.4%)和法国(8.9%)。

5.按全球广告支出份额计算,2021年排名前五位的市场将是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和德国。

6.预计2021年第二季度广告支出将出现复苏,与2020年相比,各季度的广告支出将分别增长2%、13%、4%和3%,反映出2020年第二季度广告支出受到的影响最严重。

7.2021年,数字广告支出将首次达到广告总支出的一半,推动整体增长10.1%。

8.社交(18.3%)、搜索(11.0%)和视频(10.8%)是数字广告增长的主要来源。

9.预计2021年传统电视广告支出将增长1.7%,达到1690亿美元,占广告总支出的30%。体育赛事,如欧足联欧洲足球锦标赛以及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预计将成为电视广告支出的关键驱动因素。

10.2021年的增长预计将为2022年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支出水平奠定基础,届时预计支出将达到6190亿美元,超过2019年的6000亿美元。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Omdia:2019-2024年网络流量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1080883.html Thu, 09 Jul 2020 15:50:43 +0000 //www.otias-ub.com/?p=1080883

按网络划分的流量预测

从全球来看,在2018-2024年期间,来自蜂窝网络和消费者固定宽带网络的总数据流量将以28.7%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2024年,576PB 数据(相当于地球上每人每天上传超过6700张照片)将被传输,远远高于2018年的130PB数据。这意味着市场扩大了4.5倍。在蜂窝网络中,总流量预计将扩大4.6倍, CAGR达到29.2%

来源:Omdia

按终端划分的流量预测

由于消费者希望更频繁、更长久地访问数字内容和服务,网络流量正在不断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价格实惠的终端和服务供应增加,以及改进的网络基础设施的部署。世界正在迅速发展,人们的基本需求不再只是能够上网,而是随时随地获取数字服务。用户在无线终端上生成的流量已经超过了有线终端。就流量而言,Wi-Fi多年来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无线技术,现在随着蜂窝网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无线世界愿景正变得越来越现实。

来源:Omdia

按服务划分的流量预测

如下图所示,视频在总流量中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固定宽带网络和大屏终端上,比如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这并不奇怪,因为屏幕尺寸、网络质量和室内覆盖是提高整体观看体验的关键因素。

在视频类别中,尽管视频的长度较短,而且通常质量较低,视频流(包括渐进式下载)远远超过了视频下载的流量。视频流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在于,许多视频流服务免费,或者比交易型(TVOD)或电子销售(EST)服务便宜得多。另一个原因是许多终端无法存储大型视频文件,从而限制了下载。传输网络的质量是流媒体服务的主要障碍,但在过去几年,随着网络速度变快和本地缓存改善,这方面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计算流量时,一个单位的视频(无论是流媒体还是下载)比其它类型的服务消耗更多的数据。例如,流式传输一分钟的高清视频大约消耗19MB数据,而流式传输一分钟的音乐大约只消耗1MB数据。因此,一旦消除了价格、终端和网络质量方面的壁垒,这类服务在总流量中占有如此之高的比例是可以理解的。紧跟在视频之后的是通信和其它数据类别。

来源:Omdia

2018年预测结果与2020年预测结果比较

如下图所示,对2018年完成的预测和2020年完成的预测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网络流量的规模和增长情况大致相同。自智能手机和4G网络基础设施问世以来,手机、个人电脑和电视设备上的视频消费一直是网络流量的最大贡献力量。在这次预测中,虽然所有网络的总体规模和增长情况和之前的预测大致相同,但蜂窝网络流量的CAGR在预测后期有所缓和。这是因为我们知道了最新的5G网络推出日期并进行了最新的5G用户预测。

来源:Omdia
]]>
电通安吉斯:2020年全球广告支出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1013205.html Thu, 27 Feb 2020 21:06:39 +0000 //www.otias-ub.com/?p=1013205 电通安吉斯集团根据来自59个市场的数据做出的最新广告支出预测显示,在2018年增长4.3%的基础上,全球广告支出预计将在2019年增长3.6%,全球广告支出总额达到6,099亿美元。由于今年年初出现了严苛的经济环境,全球广告支出增幅在2019年1月预测的基础上有所下调。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局势紧张都是使增幅下调的部分原因。

全球广告支出预测显示,2019年,全球前十三大广告市场中的九个市场出现了增幅放缓的情况,仅有印度和巴西市场逆势而上,加快了增长。一些市场的广告支出增幅在2019年1月预测的基础上有所下调,其中包括意大利和俄罗斯,这两大市场的GDP和广告支出增幅均有所下降。

由于中国、意大利和俄罗斯出现了经济不确定性和增长放缓的情况,2019年全球广告支出增幅在2019年1月预测的基础上下调至3.6%。全球广告支出预计将在2020年重拾增长势头,增幅达4.1%,基本恢复到2018年4.3%的增幅水平。

数字媒体广告支出将继续推动全球广告支出增长,预计将在2019年增长11.5%,2020年在全球广告支出总额中的占比达到将近45%。移动广告支出预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幅21.4%),到2020年底,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广告支出将通过移动平台交付。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Salesforce:2019年假日购物五大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953631.html Thu, 07 Nov 2019 19:17:20 +0000 //www.otias-ub.com/?p=953631 2019年假日购物预测:淡季将如何塑造零售商的强劲假日。

Salesforce使用超过5亿全球消费者的购物数据,以及1万多名消费者的调查,得出假日购物五大趋势。

1.电子商务收入将在全球范围内飞涨

Salesforce预测, 11月1日-12月31日,美国电子商务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同比增长13%,总销售额将达到1360亿美元。

预计全球数字收入增长率(15%)将略高,总销售额达到7680亿美元。

2.零售商将提早创造时机来推动需求

感恩节前的周二和周三全球电子商务收入将实现大幅增长,同比增长19%。购物者不再等待黑色星期五或网络星期一。

3.单击并收藏扩展购买窗口

随着购物者争先恐后地在12月14日发货截止日期前下单,零售商将寻求通过一个关键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增加收入:点击收藏并在店内提货(BOPIS)。它将成为数字零售商最好的朋友:在本季度的最后五天,提供BOPIS的电子商务网站的收入份额将比同行高出28%。

更重要的是,在12月25日之前的最后五天里,拥有BOPIS功能的零售商将比那些没有这项服务的网站多吸引48%的活跃数字购物者。

4.假期旅行将走向边缘

近1/10的购买发生在新兴的数字购买点,如社交媒体、消息平台和语音助理,这些渠道与品牌和零售商完全分离。Salesforce将这些非零售商触点定义为“购物的边缘”。更多的购物活动将走向边缘,特别是年轻的购物者在这些新兴的数字渠道上购物的可能性是老一辈人的3.5倍。

以下是对其中一些数字体验和触点的预测:

1.电子邮件营销:68%的购物者表示,他们在假日期间会更加关注公司的电子邮件。去年,网络周(Cyber Week)向购物者发送的电子邮件同比增长了20%。

2.Instagram:20%的购物者以及37%的Z世代将Instagram作为首选的假日购物灵感来源。

3.移动购买:移动设备的数字订单份额正式超过PC,整个购物季移动设备的占有率将达到52%。70%的流量将来自移动设备,高峰天数接近75%。

5.交易在哪,消费者就去哪

在假期里,寻找便宜货会让人感觉像是一项竞技运动。竞争非常激烈:

47%的购物者只会在这个假期购买打折商品。

67%的购物者计划在2019年假日期间从亚马逊等在线市场购买更多商品。

折扣率在“网络周”的前一周增长了9%。网络星期一仍将是今年获得最佳折扣的日子,平均折扣率为29%。

使用人工智能产品个性化推荐的购物者与不使用相比,平均订单价值高出26%。

199IT.com原创编译自:Salesforc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人工智能的恶意用途:预测、预防和缓解 //www.otias-ub.com/archives/692949.html Sat, 24 Feb 2018 12:33:46 +0000 //www.otias-ub.com/?p=692949 一份由26名专家联合撰写的报告,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在威胁发出警告。他们认为,这项技术可能在未来5到10年催生新型网络犯罪、实体攻击和政治颠覆。

这份100页的报告标题为《人工智能的恶意用途:预测、预防和缓解》(The Malicious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ecasting,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参与撰写的专家来自14家不同的机构和组织,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OpenAI等。

作者在其中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可能在未来几年做出哪些令人们普遍反感的事情。由于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的能力都远超人类,所以该报告认为,这种技术现在会帮助敌对国家、犯罪分子和恐怖分子展开精准而高效的攻击,不仅能够扩大范围,还可以提高效率。

该报告写道:“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普及,我们预计人工智能系统的广泛应用将导致现有威胁的扩大,还会引发新的威胁,甚至改变典型的威胁特征。”他们还警告称,由于人工智能可以扩大规模,并减轻人类的负担,所以攻击成本也会大幅降低。类似地,由于可以借助这种系统来完成人类通常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也有可能出现新的攻击。

具体来说,该报告认为,与自动攻击、钓鱼、语音合成、数据中毒有关的网络攻击将会增多。无人机以及全自动和半自动驾驶系统的出现也会构成新的风险,包括多辆无人驾驶汽车故意撞击,使用数千架无人机协同攻击,把商用无人机变成人脸识别刺客,控制关键基础设施以索要赎金。在政治方面,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左右民众观点,形成高度精准的宣传,传播虚假但却可信的文章和视频。人工智能还能在私有和公共空间催生更好的监控技术。

为了缓解这些威胁,该报告给出了5点建议: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研究人员应该承认其研究成果是双刃剑。
  • 政策制定者应该与技术人员密切合作,调查、预防和缓解人工智能可能的恶意使用方式。
  • 应该向电脑安全等其他高风险技术领域学习一些方法,将其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
  • 应该在这些领域优先形成规范和道德框架。
  • 讨论这些挑战时所涵盖的利益相关者和专家范围应该扩大。

除此之外,报告作者还认为,应该“重新思考”网络安全,并对制度化和技术性解决方案展开投资。他们还表示,开发者应该形成“责任文化”,考虑数据共享和开放性所带来的力量。

不过,也有人认为报告作者夸大了我们面临的威胁。网络安全公司High-Tech Bridge CEO伊拉·克罗琴科(Ilia Kolochenko)认为应该明确区分强人工智能和日常所说的人工智能,前者的确可以取代人类大脑。他表示,犯罪分子已经使用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来提升攻击效率,但这些措施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基础安全性不足以及组织内部的疏忽所致。机器学习只是扮演了“辅助加速器”的角色。

他还补充道,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更加高效地对抗网络攻击。另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往往需要展开长期的高额投入,这是“黑帽黑客”通常无法承担的。因此,他不认为数字领域会因此面临实质性的风险和革命——至少5年内不会。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482976.html Sun, 12 Jun 2016 15:47:21 +0000 //www.otias-ub.com/?p=482976 1465746373-4761-vBuyKDDxOBcQoCmF7nIXXtry0a4w

要点

全年GDP增速预测维持在6.8%;

全年CPI涨幅预测上调至2.4% ;

出口增速预测下调4.1个百分点,到负1%。

下半年制造业投资有望企稳;

民间投资仍然低迷,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仍有待增强;

房地产投资增速上升的趋势在短期内有望保持,但能否持续较长时间则仍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

企业部门债务水平却明显过高,去杠杆或需6-7年;

摘要:今年年初以来,国内外经济和政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内需来看,国内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有所加大,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加快,但民间投资仍然疲弱。从外需来看,国际组织数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测,我国外贸增速明显低于预期,出口可能继续面临下行压力。根据国内外的新情况,我们对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年度指标预测进行了更新。与去年12月发表的预测相比,我们维持对2016年全年GDP增速为6.8%的基准预测不变,同时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测上调为11.0%(上调0.2个百分点),出口增速预测下调至-1.0%(下调4.1个百分点),CPI涨幅预测上调为2.4%(上调0.7个百分点)。

自2015年12月我们发表了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报告之后,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政策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外需情况看,今年1-4月进出口累计增速低于我们原先预期。从内需情况来看,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开始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反弹速度明显快于预期,但民间投资则继续放缓。物价方面,CPI涨幅逐步回升,PPI环比增速开始由负转正。总体来看,经济运行显示出一些积极变化势头,结构调整继续取得进展,市场预期有所改善,但下行压力继续存在。从国际上看,油价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年初大幅下降后逐步回升,美联储加息预期有所缓解,欧洲、日本等国央行延续QE加负利率的政策模式,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有所改善。

根据这些新情况,在考虑了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加大和继续保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假设前提下,我们基于计量经济模型对2016年宏观经济预测进行了更新。由于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加快带来的正面影响基本对冲了贸易顺差减速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维持2016年全年GDP增速6.8%的基准预测不变。我们对宏观指标预测的主要变化包括上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CPI涨幅预测和下调进出口增速预测等。

一、将全年GDP增速预测维持在6.8%

与半年前的预测相比,我们维持2016年实际GDP增速为6.8%的基准预测不变。我们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测上调为11%(上调0.2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预测下调为10.7%(下调0.4个百分点),对出口增速预测下调至-1.0%(下调4.1个百分点),对进口增速预测下调至-3.2%(下调5.5个百分点)。贸易顺差与GDP比例的预测略微下调为5.1%,经常项目顺差与GDP的比例预测值维持2.8%不变。

1465746373-9001-EwM3I0pLB6T0LicuibU00kOr6AJA注:本表中前五项指标为增长率,最后两项指标为比例。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和进口为名义增长率。除特别说明外,本文的进出口数据均指海关贸易口径下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

导致上述预测调整的因素较多。从支持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基建投资增速出现明显复苏。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10.5%,增速比2015年全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1-4月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9.7%,比2015年全年增速提高了2.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大幅度反弹,1-4月累计同比增长7.2%,比2015年全年增速提高了6.2个百分点。此外,截止4月底,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2.9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长38%,当月同比增长35.6%,远高于去年全年的5.5%,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继续有所加快。

1465746373-3297-GiaEIp8hWwic8YYZH8VricpHPX0w

第二,工业企业利润有所恢复,下半年制造业投资有望企稳。伴随着PPI环比变化转正,制造业PMI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在枯荣线(50)以上,以及去库存、去产能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已经开始有所恢复。1-4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长6.5%,比去年全年增速加快了8.8个百分点。4月末,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1.2%,为近年来首次负增长,表明企业库存压力正在缓解,有利于支持利润增长。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恢复性增长,在一定时滞之后,可能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速的回升。

第三,宏观政策对稳增长的支持。与去年相比,今年全国财政赤字率目标提高至3%,比去年实际决算赤字率增加了0.6个百分点。财政赤字规模的上升意味着财政政策稳增长力度的加大,有助于支持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和降低企业税负。从金融领域来看,从2015年1季度到2016年1季度,实际利率下降了1.35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实际利率的变化,实体经济所面临的货币条件有所改善(从2015年1季度到2016年1季度,我们编制的货币条件指数从98.9下降到97.6)。上述宏观条件的变化都会在今后一段时间继续发挥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

1465746373-3391-LvggJgYWovwpq7KOX5JsG9AZVBFQ

 

在更新预测的过程中,我们也考虑了以下几个可能带来经济下行压力或风险的因素:

第一,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弱于预期,对我国出口构成下行压力。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在过去几个月内纷纷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平均下调幅度为0.4个百分点(见下方专题1)。这些组织下调全球增长预测的主要考虑包括最近一段时间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有所减弱、新兴市场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继续面临增长阻力,以及若干地缘政治因素对经济构成的威胁。全球增长势头的减弱是我们下调中国2016年出口增速预测的主要原因。根据实证模型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减速10个百分点,会拖累GDP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当然,如果进口同时减速,也会抵消部分由于出口减速导致的对经济的冲击。

第二,多种因素可能对消费增长形成干扰。去年二季度以来,由于股票市场的大幅度波动,导致居民财富存量也出现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此外,受东部11省(市)实施“国五”标准等因素影响,近来汽车销售增速明显放缓。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月回落7.2个百分点。

第三,如果信用利差上升过快,可能对融资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去杠杆、去产能政策的发力,刚性兑付逐步打破,僵尸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债务违约风险可能逐步增加。一方面,打破刚性兑付有助于防范再度出现僵尸企业过度融资,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加速市场出清;另一方面,如果短期内违约事件过于频繁,也可能造成信用利差上升过快,降低企业融资,使得刚刚显现的脆弱的经济复苏态势难以为继。

上述因素基本涵盖了我们调整今年全年经济增长、投资、消费、出口等指标预测的主要考虑。我们对进口增速预测的下调主要源自于年初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超预期大幅下降导致的价格效应。对贸易顺差和经常项目顺差预测的调整则主要是对进出口预测调整的结果。

我们对2016年的最新基准预测仍然面临着若干风险:

从国内来看,主要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房地产投资复苏能否持续,制造业投资能否如预期企稳。尤其是,民间投资仍然低迷,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仍有待增强。

从国外来看,美联储加息的步伐是否会加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资本流动的格局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汇率的冲击方向。

二、全年CPI涨幅预测上调至2.4%

综合考虑近期及未来大宗商品和食品价格走势、宏观政策的滞后影响和产出缺口变动等因素,我们将2016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涨幅预测上调至2.4%(上调0.7个百分点),同时维持全年PPI下降1.8%的预测不变。我们对全年价格涨幅的最新预测如下表。

1465746373-8227-eoTz6Hg8VlibulLggibGgbSibp6g

影响我们对物价涨幅预测的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国内食品价格变化推动CPI短期上升。年初以来,受猪肉供给和低温、寒潮、暴雨等天气因素对蔬菜供给的影响,CPI中食品价格涨幅较大。4月份猪肉和鲜菜同比分别上涨33.5%和22.6%,比去年同期分别高出25.2和15.4个百分点。尽管近来蔬菜价格上涨幅度有所缓解,但猪肉价格涨幅还在进一步扩大。即使随着猪肉及蔬菜供给的改善,下半年食品价格对CPI的拉动效果逐步减弱,全年CPI涨幅也会明显高于原先预计。

第二,PPI环比回升将逐步对CPI产生拉升作用。3月份,受益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和国内投资增速回暖等因素的推动,PPI环比增速由负转正,3、4两个月累计环比上升幅度达1.2%。我们的模型分析显示,如果PPI增速上升1个百分点,在未来12个月内会使CPI涨幅增加 0.35个百分点。

第三,房价因素会在一定时滞之后影响CPI。去年二季度以来房地产价格的回升会在一定的时滞之后开始通过推高实际与虚拟租金等渠道影响CPI的涨幅。

我们对价格走势的最新预测依然面临着若干上行与下行的风险:

CPI预测面临的上行风险包括: 石油、食品价格出现超预期上升,我国房地产价格继续较快上涨等。CPI预测面临的下行风险包括:国内外经济增速低于预期,石油价格再次下降以及美联储加息速度快于预期等。

三、若干专题分析

本节针对与未来几个季度宏观经济走势相关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专题分析。这些专题分析的内容包括:国际组织对全球经济预测的调整及对我国的影响,房地产投资回升趋势及其可持续性,企业去杠杆情况及其对融资成本的影响。这些专题研究为本文的预测提供了一些背景分析和对部分结论的支持证据。

专题一:国际组织下调全球经济预测的原因及影响

今年以来,国际组织纷纷下调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其中,世界银行(World Bank)在今年1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前景》报告中,将全球经济2016年的增速预测下调为2.9%,较去年6月的预测降低0.4个百分点;经合组织(OECD)在2016 年2月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将全球经济2016年增速预测下调为3%,较去年11月的预测降低0.3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6 年1 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全球经济2016年的增速预测较去年10月份下调0.2个百分点至3.4%,而今年4月发布的更新报告又进一步下调0.2个百分点至3.2%。

1465746373-1510-tgHHjibs3RS7e7NNf93V1DjLnSXg
国际组织纷纷下调对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主要考虑了最近一段时间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有所减弱、新兴市场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继续面临增长阻力,以及几种非经济因素对经济活动可能构成的冲击等。这些机构所担心的风险包括:

1、金融动荡可能再次出现并冲击市场信心

在今年年初的金融动荡中,许多市场价格出现剧烈下跌。IMF和OECD认为,今年全球金融稳定所面临的风险较大,若年初的金融动荡再次出现,可能会通过自我强化的负面反馈渠道,冲击市场信心和抑制需求。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很容易受到汇率大幅波动的冲击,资本流入的急剧减少会迫使国内需求迅速收缩,净资本外流增加很可能导致这些经济体的货币进一步贬值,最终引发负面资产负债表效应。

2、大宗商品价格低迷抑制相关出口国增长前景

前一段时间,上述国际组织都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低迷表示担忧。这些组织的研究报告认为,由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导致需求不足,石油价格出现趋势性反转的可能性不大。由于油价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石油输出国收入下降、经济增速放缓,包括拉美在内的非石油大宗商品出口国前景疲软,巴西、俄罗斯仍处于深度衰退。一些国家虽然有缓冲机制,但缓冲空间正在缩小,而有些国家已经需要大幅度削减开支。尽管与年初相比原油价格已有较大反弹,但此轮油价反弹的主要原因是供给面因素,包括美国页岩油产量的下降、加拿大的火灾以及尼日利亚的爆恐袭击等,高企的油价可能会诱使石油生产商解封油井,原油价格存在再次下跌的可能。2016年以来,大宗商品出口国曾一度出现汇率的剧烈贬值。

3、美元升值和金融条件趋紧可能拖累经济复苏

在外部需求疲软的背景下,美元升值和最近有所收紧的金融条件可能拖累美国和全球经济复苏。IMF认为,尽管最近资产价格有所反弹,但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金融条件自2014年年中以来有所趋紧,这种态势如果持续下去,会进一步削弱增长,带来长期存在负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率过低的风险。世界银行特别强调了美元汇率升值对美国净出口的打压,表示净出口额的下滑是影响美国经济和削弱对外需求的“一个首要因素”。按名义有效汇率计算,在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累计升值19.3%,按实际有效汇率计算则升值了14.9%。实证研究表明,如此幅度的汇率升值将会在两年后削弱GDP增速约一个百分点。

4、非经济因素的冲击

叙利亚难民危机、恐怖主义活动、英国6月份将举行的是否脱离欧盟的公投、厄尔尼诺现象问题,都会增加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难民大规模涌入欧洲,会给欧洲带来较大的财政、治安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严重水灾和干旱加剧了一些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如果今年6月英国公投结果是退出欧盟,将会干扰现有贸易关系,带来地区性和全球性的影响,冲击脆弱的全球经济。

国际组织所担心的风险因素,一旦成为现实,也会对中国经济构成负面影响。如果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我国今年外需低迷的局面预计难有改变。美元升值和大宗商品出口国的汇率贬值也会对我国的实际有效汇率构成压力。若6月英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可能将导致英镑大幅贬值,其汇率波动可能波及人民币市场,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专题二:房地产投资回升趋势分析

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出现显著反弹。由于房地产销售仍保持快速增长,开发资金到位情况继续改善,加之去年的低基数,我们估计房地产投资增速上升的趋势在短期内有望保持,但能否持续较长时间则仍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

1465746374-8031-YIhteUOpQrTpofDnU3gvdaZm6J8w

1、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显著反弹

经过一年多的调整之后,自2015年5月开始,不论百城住宅价格指数还是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都开始止跌回升。从房价上涨范围看,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也明显增多。同时,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企稳回升,2015年全年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了6.5%和14.4%。今年前四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其4月的同比增速已分别加快到44.1%和59.8%(见图3)。

1465746374-3596-w6ibktwCJj0t8oK4Kvvm3xxdSILA

随着房地产销售升温,2015年末房地产与住宅开发投资开始触底反弹,今年前四个月加速上升,分别增长7.2%和6.4%。4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已经恢复到9.7%,大幅高于去年年均1%左右的增速(见图4)。与此对应,反映房地产市场景气状况的国房景气指数,从2015年6月也保持了平稳向好走势。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大幅反弹,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速继续回落。2015年底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4%,而今年1-4月却累计增长21.4%,4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的当月同比增速已经恢复到25.9%(见图5)。导致新开工面积增速大幅反弹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销售持续回暖、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支持和基数较低。同时,由于销售回暖,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速继续回落。

1465746374-5534-iaZy28oG2zlzSdTqoO0Vcodeia9w

2、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可持续性

虽然最近几个月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有较快反弹,但各方对该轮增速回升的可持续性的判断还有较大分歧。我们预计,短期内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或略微超过目前增速的可能较大,但中期能否持续则仍面临不确定性。

支持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增长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房地产销售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最重要领先指标,两者之间的历史相关性是比较稳健的。我们模型测算显示,销售回暖一般预示着房地产市场去库存速度加快,后续投资将回升。据历史数据测算,商品房销售增速回暖之后,其向前传导到投资一般需三个季度左右。过去九个月内房地产销售继续加速,表明在短期内房地产投资保持目前增速或以上的概率较大(见图6)。

其次,房地产销售回暖趋势正由一二线城市向部分三线城市传导。随着去年一系列政策累积效应的显现,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需求产生外溢效应,提高一些三线城市房价上涨的预期,三线城市房价开始企稳回升,预计会拉动当地的房地产销售。

1465746374-4468-UFVT8nhCYvDbJlOGRP7T8mDsZTFg

但是,也有几个因素会制约房地产投资增速在中长期的可持续性:

比如,部分一、二线重点城市由于房价上升过快,已经开始收紧限购政策或加大限购政策的执行力度,将导致这些地区销售降温并对投资产生抑制作用。

许多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库存仍然高企,当地开发商对投资前景仍十分谨慎。另外,从长期来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的趋势意味着未来购房需求增速会呈逐步弱化趋势。

专题三:企业杠杆率、去杠杆路径和对经济的影响

1、企业杠杆率高企,且呈攀升态势

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非金融部门债务总水平(包括企业、政府和居民负债)与GDP的比例仍在可控区间,但企业部门债务水平却明显过高。

1465746374-2853-Yeg5RCmicf0icPVuAmpMtRxwx0HQ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我国非金融部门债务总水平占GDP的比重为247%,低于多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企业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却高达166%,高于多数主要经济体的水平(图7)。另外,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的攀升也是最近几年来整个经济体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BIS)2015年第三季度我国企业部门债务与GDP的比例(166%)比2010年的124%增长了42百分点,贡献了非金融部门债务总水平增幅的70%左右。

2、企业去杠杆的可能路径

不断攀升的企业杠杆率水平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加大了金融风险。从目前地方上的一些做法、相关研究成果和过去的经验来看,企业部门去杠杆的路径可能有如下选项:

一是核销部分“僵尸企业”不良贷款以降低企业部门杠杆率水平,发挥好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和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企业破产重组和债务处置中的作用。

二是大力发展多层次股权市场,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庄闲游戏在哪 引导基金、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信托等,合理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权益融资的比例。

三是对部分产品具有市场、生产成本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按市场化、法制化原则,由银企双方自主协商通过债转股的方式来降低企业的债务水平。

四是对高成长性企业积极开展“投贷联动”以降低其杠杆率水平。

五是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辅导的财政支持力度,对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产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

六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化过剩产能,提升企业的增长潜力和盈利水平,强化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七是加大改革力度以硬化国企和地方平台类企业的预算约束,降低这些企业过度负债的冲动。

八是通过减税等办法将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债务部分转移至政府部门。

3、企业去杠杆对经济的影响

总的来看,企业去杠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国际经验来看,去杠杆一般要经历6-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一般需要一个经济逐步复苏的周期。只有经济较好地复苏,企业盈利明显上升,企业将部分盈利用于偿还债务,杠杆率才会逐步下降。在上文归纳的几种去杠杆的选项中,不少举措(如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本身就是中长期的,减税也需要累积许多年才能看到一定的效果。相比之下,“债转股”、清理“僵尸企业”等方法可能在短中期内看到效果,但效果是否显著取决于各类改革的力度和部门间的协调。

一些国际实证研究表明,在去杠杆过程开始前2-3年,往往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在此后几年,经济增速会逐渐反弹。解释这种现象的理由是在去杠杆初期会出现投资减速,但在去杠杆中后期整个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过剩产能得到消化,企业盈利上升。但是在任何一个国家,去杠杆对经济的影响事实上取决于对去杠杆力度的把握,包括许多措施的具体落实。如果对“僵尸企业”的清理能够做到有序可控,股权市场的融资功能能够得到较快恢复,“债转股”所面临的制度障碍能够得到顺利解决,“投贷联动”试点能够取得积极成效并逐步扩围,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能够发挥一定的效果,包括开放市场准入等“供给侧改革”的举措能够取得积极进展,减税措施能够有效地惠及企业部门并提升利润,那么去杠杆的短期负面影响就可能得到有效控制。

]]>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422868.html Mon, 28 Dec 2015 15:00:42 +0000 //www.otias-ub.com/?p=422868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_000001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_000002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_000003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_000004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_000005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_000006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_000007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_000008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_000009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_000010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_000011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_000012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_000013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_000014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_000015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_000016 中国人民银行:2016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_000017

]]>
缔元信:2015年12月第一周热门车型销量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411517.html Mon, 30 Nov 2015 08:58:55 +0000 //www.otias-ub.com/?p=411517        根据缔元信红渠汽车互联网营销数据库的试驾潜客数据,筛选出SUV、轿车和MPV下最近10天最受互联网购车用户关注的车型,并就这30款车型进行本周的销量趋势预测。 

     预测结果显示,SUV中传祺GS4、途观和欧蓝德EX劲界本周销量上升,上升概率分别为100%、42.86%和71.43%;汉兰达、奥迪Q5、锐界、哈弗H6、别克昂科威、本田CR-V和宝骏560本周销量下降,下降概率分别为71.43%、71.43%、57.14%、71.43%、71.43%、57.14%和57.14%。

12月第一周SUV互联网用户关注量车型TOP10销量趋势预测

d1

轿车中奥迪A4L、帕萨特、捷达、因菲尼迪Q30和科鲁兹本周销量上升,上升概率为71.43%、57.14%、 71.43% 、100%和28.57%;福克斯、速腾、朗逸、卡罗拉和奥迪A6L本周销量下降,下降概率分别为57.14%、71.43%、42.86%、57.14%和85.71%。

12月第一周轿车互联网用户关注量车型TOP10销量趋势预测

dd2

MPV中途安、艾力绅、奥德赛、别克GL8、风行S500、菱智和夏朗本周销量上升,上升概率分别为100%、71.43%、42.86%、71.43%、42.86%、71.43%和71.43%;宝骏730、江淮瑞风II和奔驰R级本周销量下降,下降概率分别为71.43%、57.14%和28.57%。

12月第一周MPV互联网用户关注量车型TOP10销量趋势预测

ddd1

数据来源:缔元信数据平台(DDP

]]>
缔元信:2015年10月第四周热门车型销量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397060.html Mon, 26 Oct 2015 10:37:37 +0000 //www.otias-ub.com/?p=397060 根据缔元信红渠汽车互联网营销数据库的试驾潜客数据,筛选出SUV、轿车和MPV下最近10天最受互联网购车用户关注的车型,并就这30款车型进行本周的销量趋势预测。

预测结果显示,SUV中逍客、撼路者、汉兰达、宝骏560和长安CS75本周销量上升,上升概率分别为28.57%、100%、14.29%、28.57%和28.57%;途观、别克昂科威、锐界、奥迪Q5和哈弗H6本周销量下降,下降概率分别为85.71%、85.71%、85.71%、100%和85.71%。

10月第四周SUV互联网用户关注量车型TOP10销量趋势预测

ccc1

轿车中帕萨特、英朗GT、奥迪A6L和宝马3系本周销量上升,上升概率为42.86%、57.14%、57.14%和71.43%;福克斯、朗逸、卡罗拉、奥迪A4L、速腾和科鲁兹本周销量下降,下降概率分别为85.71%、57.14%、71.43%、100%、57.14%和85.71%。

10月第四周轿车互联网用户关注量车型TOP10销量趋势预测

ccc2

MPV中菱智、风行S500、艾力绅和埃尔法本周销量上升,上升概率分别为71.43%、57.14%、71.43%和14.29%;宝骏730、途安、奥德赛、别克GL8、奔驰R级和夏朗本周销量下降,下降概率分别为57.14%、71.43%、57.14%、71.43%、85.71%和71.43%。

10月第四周MPV互联网用户关注量车型TOP10销量趋势预测

ccc3

数据来源:缔元信数据平台(DDP)

 

]]>
缔元信:2015年10月12日-18日第二周热门车型销量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393189.html Mon, 12 Oct 2015 13:35:35 +0000 //www.otias-ub.com/?p=393189         根据缔元信红渠汽车互联网营销数据库的试驾潜客数据,筛选出SUV、轿车和MPV下最近10天最受互联网购车用户关注的车型,并就这30款车型进行本周的销量趋势预测。

预测结果显示,SUV中途观、奥迪Q5、别克昂科威、哈弗H6、锐界、途胜、宝骏560、Yeti、汉兰达和长安CS75本周销量下降,下降概率分别为71.43%、42.86%、57.14%、85.71%、71.43%、57.14%、100%、85.71%、42.86%和57.14%。

10月第二周SUV互联网用户关注量车型TOP10销量趋势预测

dd1

轿车中福克斯本周销量上升,上升概率为57.14%;朗逸、科鲁兹、速腾、奥迪A6L、奥迪A4L、捷达、高尔夫、帕萨特和卡罗拉本周销量下降,下降概率分别为57.14%、57.14%、57.14%、57.14%、57.14%、71.43%、42.86%、71.43%和57.14%。

10月第二周轿车互联网用户关注量车型TOP10销量趋势预测

dd2

MPV中宝骏730、途安、奥德赛、别克GL8、菱智、江淮瑞风II、奔驰R级、夏朗、长安CX20和风行S500本周销量下降,下降概率分别为100%、71.43%、85.71%、85.71%、71.43%、85.71%、85.71%、71.43%、71.43%和100%

10月第二周MPV互联网用户关注量车型TOP10销量趋势预测

dd3

数据来源:缔元信数据平台(DDP

 

]]>
穷游网:2015十一出境自助游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388772.html Sat, 26 Sep 2015 12:15:45 +0000 //www.otias-ub.com/?p=388772 这两年随着境外游大环境的空前良好,国人出境游的势头也是非常猛烈的。今年的中秋节和十一假期的时间相临近,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将会出现“史上最长十一拼假”,最长的十一出游时间将达到16天。近日,专注出境自助游的穷游网发布了《十一出境自助游预测》。

日本将成十一接纳中国游客最多的国家

14430786953001

从黄金周目的地热度排行来看,日本、意大利、美国是榜上的前三名。基于穷游行程助手计算出的热度分布,日本的热度高达94.7,这也就意味着日本将要成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接待中国游客最多的国家。近年来,随着日本逐步放开签证政策,以及之前的日元贬值都为日本旅游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日本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保存完好的人文景观,交通的便利也会减少很多国内自助游客对长途跋涉的恐惧感。因此,今年十一假期的日本可能会成为国人蜂拥而至的热门国家。

意大利、法国、德国、瑞士和西班牙都是热度榜榜上有名的欧洲国家,意大利更是以热度79.3位于第二名。米兰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意大利再次冲到了欧洲热门国家的第一位,也让整个欧洲游在这个十一长假继续升温。

中秋为黄金周出境启程高峰期  最长十一出游时间达16天

14430787172571

今年的中秋节是9月27日,与十一假期相临近,数据表明很多旅行者会选择多请几天假加上中秋节的这个周末来拼一个12天的假期。因此今年的出发高峰期与往年不同将集中在中秋节期间,9月26日是黄金周自助出境游启程的第一次高峰期,第二次高峰为10月1日。

返程日期大多数集中在十一假期的最后两天也就是10月6、7日。也有旅行者会趁着这个机会,再请三天假凑上之后的周末,来一个16天的长假。因此,也就得来了“史上最长十一拼假”的名号。

捷克、土耳其为升温最快国家  多次前往同一目的地成新趋势

14430787443531

今年升温最快的国家前三名分别是捷克、土耳其和瑞士。年初一部大热的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全程在捷克的首都布拉格取景,为这个东欧古城做了一次全方位的宣传。除了捷克,土耳其的升温也要得益于影视作品,《花样姐姐》和《花儿与少年》先后将旅行目的地选在土耳其,让这个跨越欧亚的国家在上半年的荧屏上非常活跃,大家自然会想要去一睹它的风采。

14430787608561

基于行程助手的数据分析,有29%的用户会在十一期间选择再次前往已经去过的目的地旅行。这一现象和国人出境自助游的大环境转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最初,当少部分人走出国门的时候,中国旅行者对于境外游抱着一种猎奇的心态,不断地发掘新目的地来丰富自己的旅行经验。随着境外旅游市场的逐步成熟,国人出境自助游的心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有些旅行者开始选择多次前往同一个目的地来获得不同的且更加丰富的旅行经验。例如穷游网友Terry就在过去的两年中三次选择去法国旅游,每次都能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旅行体验。多次前往同一目的地将成为出境自助游的新趋势。

五成出境旅行者提前预定十一当地消费

14430787829041

当地行程的不确定性是很多出境自助游者最担忧的问题。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旅行者们不再只预定机票酒店就匆忙启程,会有48%的旅行者会在行前就预定好当地的消费(包括移动互联网服务、门票、餐饮、当地交通、娱乐、当地游等)。其中有42%的用户会提前预定好移动互联网服务(Wi-Fi、电话卡等)。便捷的网络不仅能够及时提供各种旅行信息,还能随时分享旅行感受。很多旅行者还会提前预定好餐厅、门票、接机等服务,不仅可以保证自己行程的顺利,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自己的旅行经历。除此之外,穷游清迈海外办公室还开展了Anne Walk(城市玩乐)这类的服务来帮助旅行者在半天或者一天中由专业的导游陪同去细致的了解当地文化、体验当地生活,还将会有一些特别的体验活动来为旅行者制造与众不同的旅行回忆。

]]>
缔元信:2015年9月21日-27日第四周热门车型销量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387408.html Mon, 21 Sep 2015 16:21:12 +0000 //www.otias-ub.com/?p=387408 根据缔元信红渠汽车互联网营销数据库的试驾潜客数据,筛选出SUV、轿车和MPV下最近10天最受互联网购车用户关注的车型,并就这30款车型进行本周的销量趋势预测。

预测结果显示,SUV中途观和宝骏560本周销量上升,上升概率分别为85.71%和71.43%;奥迪Q5、别克昂科威、哈弗H6、锐界、途胜、汉兰达、Yeti和本田CR-V本周销量下降,下降概率分别为100%、71.43%、100%、71.43%、85.71%、71.43%、100%和85.71%。

9月第四周SUV互联网用户关注量车型TOP10销量趋势预测

ddd1

轿车中奥迪A4L、朗逸、福克斯、奥迪A6L、科鲁兹、帕萨特、卡罗拉、捷达、速腾和迈腾本周销量下降,下降概率分别为100%、100%、85.71%、85.71%、100%、71.43%、100%、85.71%、100%和85.71%。

9月第四周轿车互联网用户关注量车型TOP10销量趋势预测

ddd2

MPV中宝骏730、途安、奥德赛、别克GL8、菱智、奔驰R级、埃尔法、江淮瑞风II、夏朗和艾力绅本周销量下降,下降概率分别为100%、71.43%、71.43%、85.71%、100%、85.71%、85.71%、57.14%、71.43%和71.43%。

9月第四周MPV互联网用户关注量车型TOP10销量趋势预测

ddd3

数据来源:缔元信数据平台(DDP

http://redchannel.dratio.com

]]>
缔元信:2015年8月24-30日第四周热门车型销量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379039.html Tue, 25 Aug 2015 10:52:23 +0000 //www.otias-ub.com/?p=379039 根据缔元信红渠汽车互联网营销数据库的试驾潜客数据,筛选出SUV、轿车和MPV下最近10天最受互联网购车用户关注的车型,并就这30款车型进行本周的销量趋势预测。

预测结果显示,SUV中途观、途胜、Yeti、长安CS75和锐界本周销量上升,上升概率分别为71.43%、71.43%、100%、71.43%和85.71%;别克昂科威、哈弗H6、汉兰达、奥迪Q5和东南DX7本周销量下降,下降概率分别为28.57%、85.71%、57.17%、42.86%和71.43%。

8月第四周SUV互联网用户关注量车型TOP10销量趋势预测

d1

注:试驾潜客数指在互联网上点击过一款具体车型号的经销商询价页面或预约试驾页面,并只点击过该车型,同时点击的相关页面为非广告页面的用户。

轿车中奥迪A4L、朗逸、奥迪A6L、帕萨特和高尔夫本周销量上升,上升概率分别为85.71%、85.71%、71.43%、42.86%和71.43%;福克斯、卡罗拉、科鲁兹、凌渡和速腾本周销量下降,下降概率分别为42.86%、100%、57.17%、57.17%和85.71%。

8月第四周轿车互联网用户关注量车型TOP10销量趋势预测

d2

注:试驾潜客数指在互联网上点击过一款具体车型号的经销商询价页面或预约试驾页面,并只点击过该车型,同时点击的相关页面为非广告页面的用户。

MPV中宝骏730、途安、别克GL8、菱智、埃尔法和迈特威本周销量上升,上升概率分别为57.17%、85.71%、100%、100%、42.86%和85.71%;奥德赛、C4毕加索、奔驰R级和夏朗本周销量下降,下降概率分别为57.17%、57.17%、42.86%和57.17%。

8月第四周MPV互联网用户关注量车型TOP10销量趋势预测

d3

注:试驾潜客数指在互联网上点击过一款具体车型号的经销商询价页面或预约试驾页面,并只点击过该车型,同时点击的相关页面为非广告页面的用户。

]]>
PRI:2015年P2P金融行业薪酬现状及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333400.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33400.html#comments Wed, 18 Mar 2015 14:48:38 +0000 //www.otias-ub.com/?p=333400 pri1

 

一般来说,薪酬涨幅取决于人才的供需情况,P2P行业起步时间晚,拥有互联网和金融双重背景的人较为缺乏,目前大部分金融相关行业拟涉足互联网业务,这更拉大了人才缺口。据众达朴信《2014年P2P金融行业薪酬福利调研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行业整体薪酬涨幅中位值为20.2%,2015年预计涨幅仍处行业领先,保持15%以上。其中,不少核心岗位薪酬涨幅超过30%的现象将持续存在。

pri2

 

据薪酬调研报告数据显示,P2P金融行业内部薪酬差距继续扩大,以总监层级为例,运营、营销和风险等一线板块年薪中位值过百万,人力资源等职能板块总监年薪中位值也可以达到60-80万的水平,而基层员工与其他行业的薪酬水平大致相当。线下业务人员基本薪酬普遍不高,基本在2500-3000元的基薪范围,收入的绝大多数取决于业绩表现。

pri3

薪酬快速增长的背后是人才的供不应求。目前来看,在P2P行业未形成成熟的风险控制和运营机制之前,行业的竞争点不仅在于产品和风控,市场宣传和品牌营销也是重要的环节。2015年营销板块会同技术和风控一样,成为人才争夺的热点岗位。

pri4

 

以一线城市为例,预计2015年本科毕业生起薪中位值突破4,500元,其中硕士毕业生将达8,000元,大专中位值达3,000元。职类间薪酬差距也较为明显,技术、研发、运营和风险控制毕业生起薪较高,本科毕业生起薪可以达到5000元,而业务一线则在2500-3000元之间。

]]>
//www.otias-ub.com/archives/333400.html/feed 15
大数据预测世界杯:一个有趣的噱头 //www.otias-ub.com/archives/243035.html Sun, 22 Jun 2014 15:16:51 +0000 //www.otias-ub.com/?p=243035

大数据分析都是基于既成事实的,它更擅长于告诉我们,世界是怎样,而不是世界应是怎样和将会怎样。在不确定性面前,大数据是无力的。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世界杯一来到,上帝笑得血压也升高。倒不是足球踢得多欢乐,而是世界杯预测太恶搞。

  我略微总结了下,剔除掉贝利这种声名卓著的反向指标,煞有其事的世界杯预测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是实力决定论,以高盛和德银等投行为代表,将FIFA排名、过往战绩、近期表现、球员身价、赌球赔率、国家经济等一系列数据综合反映出的球队实力作为预测依据,用计量模型计算出看上去精确至极的概率,只不过,计算结果有较大差异,比如,高盛预测巴西夺冠,德银则更看好英格兰。

二是条件决定论,以霍金教授为代表,将各种客观条件对某一球队的表现影响揉到一个获胜公式里,这些条件包括球场选择、裁判国籍、球衣选择、阵型选择和交通工具选择等,只不过,这种公式的预测有效时段很短,所以在决赛还离得远的现在,公式还预测不出最后的冠军归属。

三是流言决定论,以雅虎和微软Bing为代表,将以亿为单位的网络噪音转化为清晰的结果信号。虽然这种互联网魔术看上去既科学又玄妙,甚至可以从经济学的“预期自我实现”理论得以解释,但总让人联想到古时候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帝王对童谣和吟游诗人作品的格外关注。

四是宿命归属论,以一则关于1966和2014年的时空重叠热帖为代表,1966年,欧冠冠军是皇家马德里,西甲冠军是马德里竞技,西乙冠军是拉科鲁尼亚,意甲冠军是尤文图斯,皇家贝蒂斯降级西乙,2014年无一例外都是如此。“yesterday once more”就剩世界杯了,1966年是英格兰夺冠,按照宿命归属,2014年英格兰也将问鼎。

五是动物先知论,以章鱼保罗为代表,2008年保罗预测欧洲杯6场5胜,2010年保罗预测南非世界杯8场全胜,只不过,保罗没能活到2014年巴西世界杯揭幕,于是,乌龟、大象、熊猫等动物先知又登上了预测舞台,只不过,保罗的辉煌再难复制。

当然,所有这些世界杯预测或多或少都有恶搞的成分,当不得真。但稍微严肃一下,细致分析这五种方法论,除了最后一种,剩下四种都用到了大数据,这恰是时下大数据热的一种表现。从世界杯预测看大数据热,三个误区值得警醒。

首先,大数据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大数据是很有用的,几乎每一个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市场定位、目标选择、销售策略和模式修正,都能靠大数据来解决问题,甚至连各种和商业无关的问题,也都能从大数据这里得到帮助。但大数据并不是万能的,大数据能解决的都是客观问题,而不是主观问题。就拿世界杯预测来说,谁能夺冠取决于多种因素,各种预测方法论本质上并无区别,只不过它们对不同决定要素赋予的权重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决定夺冠的要素是什么,这是一个主观问题,大数据只能说明客观的状态,无法对夹杂重要主观判断的问题直接给出解答。

其次,数据并不是越大越好。数据分析早就存在,大数据火爆却是最近的事情,其中的区别就在一个“大”字。从道理上讲,数据种类越多、序列越长,包含的信息就越丰富。但值得强调的是,信息越丰富未必就越好,当下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越多有的时候越不利于获知。而且更重要的是,像世界杯预测,明显是一个核心信息不突出的事情,所以信息之间反而容易形成无逻辑的冲突,这恰是预测方法论众多,谁都不靠谱的原因。此外,数据越大,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选择就越多,而选择总是难以回避道德风险问题,每一个大数据分析者,都得面对为特定目标而选择的诱惑,“有选择的选择”往往是大数据反而模糊了真相的潜在原因。

最后,大数据搞不定薛定谔的猫。在盒子打开前,薛定谔的猫既是活的,又是死的,只有打开盒子这一行为,才能导致状态叠加的坍塌,不确定性才会消失。也就是说,在世界杯真正开始前,32支球队都是冠军,又都不是冠军,只有踢起来才能见真章。大数据分析都是基于既成事实的,它更擅长于告诉我们,世界是怎样,而不是世界应是怎样和将会怎样。在不确定性面前,大数据是无力的,所以究其根本,大数据不是用来预测的。大数据能带给我们的,是知识,是获知,而不是判断,更不是武断,而尊重不确定性,才是正确使用知识的一部分。

网上有个段子:“互联网思维就是:化缘的改叫众筹了,算命的改叫分析师了,八卦小报改叫自媒体了,放高利贷改叫资本运作了,借钱给朋友改叫天使投资了,统计改叫大数据分析了”。从世界杯预测看大数据,误区是存在的,而这些误区的形成,和概念热炒不无关联。数据分析一直都是非常有用的,但滥用大数据作为噱头,就没意思了。所以,看世界杯远比预测世界杯要更有趣,不是吗?

作者:程实,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经济学博士

]]>
百度:2014年世界杯冠军预测 巴西夺冠率为21.8% //www.otias-ub.com/archives/239582.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39582.html#comments Thu, 12 Jun 2014 03:33:28 +0000 //www.otias-ub.com/?p=239582 cup

]]>
//www.otias-ub.com/archives/239582.html/feed 1
实力传播:2013年Q2全球广告市场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125933.html Wed, 19 Jun 2013 06:35:13 +0000 //www.otias-ub.com/?p=125933 实力传播发布《2013年Q2全球广告市场预测报告》。报告预测2013年全球广告支出将增长3.5%,在今年年末达到5050亿美元。互联网广告是2014~2015年广告支出增长的主要驱动,其中移动端的发展速度将是桌面广告的5倍。

预计2012~015年间,互联网广告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占全球新增广告支出的66%。增长主要得益于数字创新,如更好的广告曝光衡量方法,更多本地化,以及与移动端的整合等。在线视频和社交媒体广告将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

移动端是互联网广告增长最快的领域。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实力传播预计:2013年移动互联网广告(包含展示、分类和搜索等所有类型互联网广告)将增长67%;2012~2015年间,将以年均51%的速率增长。而桌面端互联网广告年均增长率将仅有10%。到2015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广告支出预计将达294亿美元,占互联网广告支出的21.9%,占所有媒体广告支出的6.1%。eMarketer美国的数据显示2012年,移动端占消费者媒介消费时长的11.7%,但移动端广告支出只占所有广告支出的2.5%。移动互联网广告的快速增长将缩小媒介消费时长和广告支出之间的差距。

ad

从地域来看,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广告市场,占2012年全球广告支出的33%。中国2012年广告支出总额为372.02亿美元, 预计2015年将达到502.41亿美元,是世界第三大广告市场,占全球新增广告支出的18%。

实力传播全球CEO Steve King表示:“全球广告市场稳步复苏,互联网广告推动了广告支出增长。在大家翘首企盼了多年之后,移动端广告终于开始爆发。现在移动设备已经成为全球消费者生活中的一部分,但营销人员还未触及这一广阔的营销蓝海,通过更加个性化、互动性和非常高效的方式来和消费者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