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大数据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01 Jul 2021 13:19:2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极光大数据:鸿蒙2.0发布14天升级用户突破1800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1272507.html Thu, 01 Jul 2021 13:09:39 +0000 //www.otias-ub.com/?p=1272507

华为发布HarmonyOS 2鸿蒙系统,终于开始登陆智能手机,并将为上百款机型提供更新服务,内测、公测也一轮接一轮地迅速推进。作为华为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升级,用户的热情也是无比高涨,不到一周升级用户就超过了1000万。

根据极光大数据给出的报告,6月2日起到6月15日,仅仅14天的时间,包括公测版、内测版在内,升级至鸿蒙2.0的累计用户数已经突破1800万,达到了1834.9万,其中公测版为1551.4万、内测版为283.5万。

已完成升级的,占首批可升级华为用户的比例为7.75%,其中公测版的升级率为17.61%,内测版为1.91%。

极光大数据监测显示,截止6月15日,鸿蒙单日升级率逐步稳健上升,公测版的单日已升级用户占可升级用户的4.18%,内测版为0.50%,综合为1.87%,而且还在加速上升。

鸿蒙升级用户中,按性别看男性占71.7%、女性占28.3%,按年龄看16-25岁占45.0%、26-35岁占30.7%、35-46岁占20.4%,46岁以下合计占到了96.9%。

具体机型方面,Mate 30系列遥遥领先占44.6%,其中Mate 30 22.5%、Mate 30 Pro 22.1%,P40系列占30.6%,其中P40 Pro 17.9%、P40 12.7%,另外Mate 40 Pro 15.7%。

]]>
极光大数据:2019年上海车展访客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82879.html Tue, 28 May 2019 15:35:04 +0000 //www.otias-ub.com/?p=882879
上海车展背景和概况

上海车展背景(一)

2019年1-4月,国内汽车整体产销数据均出现下滑,特别是乘用车领域

 

上海车展背景(二)

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增长

 

2019年上海车展

参展新车中,新能源汽车超半数,C位出道

2019年上海车展客流情况

2019年上海车展客流指数

4月20日是上海车展客流高峰

 

上海车展访客画像

上海车展访客基本画像

近8成是男性访客,26-35岁访客占6成

上海车展访客房产和车辆情况

访客中有房、有车人群约占2成

上海车展访客app偏好指数top 20

生活服务偏好大众点评,汽车资讯偏好汽车之家

 

汽车服务类app偏好指数top 10

造车新势力蔚来官方app进入汽车服务类偏好top 10

 

上海车展访客社交风格和兴趣爱好

上海车展访客社交风格以二次元和流行时尚为主

 

上海车展访客购物行为和金融行为

访客购物偏好家装,金融理财偏好股票

 

上海车展访客游戏行为和阅读行为

车展访客阅读偏好金融知识

 

上海车展访客手机品牌分布

超4成上海车展访客使用iPhone

 

上海车展访客手机价位分布

约5成访客手机价位介于3000-5000元之间

 

上海车展访客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访客消费观念前卫,近8成访客为高等消费水平

 

上海车展访客地域分布

接近9成访客来自江浙沪包邮区

上海车展本地访客洞察

上海车展本地访客居住地与展馆的距离

超6成访客的居住地距离展馆超过15公里

 

上海车展本地访客居住地分布

来自浦东新区、闵行区和嘉定区的访客居多

 

上海车展本地访客工作地分布

本地访客工作地聚焦中心城区

 

上海车展本地访客通勤距离

64%本地访客通勤距离在5公里以内

 

上海车展本地访客周末访问热点商圈

小陆家嘴-张杨路和南京东路等商圈是上海车展本地访客周末逛街的热门地区

 

上海车展本地访客周末出行半径

约6成本地访客周末出行半径超过5公里

 

]]>
极光大数据:2019单身人群专题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78750.html Mon, 20 May 2019 03:57:57 +0000 //www.otias-ub.com/?p=878750
学历如何?工资多少?是否婚配?每逢春节全家团聚,长辈们的灵魂三问总是那么犀利铿锵。而婚恋问题也是长辈们最关心,青年们最难回避的问题。

单身青年们为什么单身?他们更看重婚恋对象的哪些条件?单身生活中的有哪些酸甜苦辣?

极光大数据(Aurora Mobile, NASDAQ: JG) 在520这个有着特殊含义的日子,针对18-34岁的单身群体进行数据调研与分析,推出《2019单身人群专题研究报告》,从单身原因、婚恋期待以及单身生活状态等方面剖析单身青年的情感状态。看完本文,你会明白单身青年们的需求与期待。

  • 约半数单身族表示脱单随缘,25-29岁的单身族更着急脱单
  • 单身族不光被催恋爱、催结婚,甚至被催生,单身男性婚恋、生育压力更高
  • 单身是因为要求高?34%的单身族同意此看法,近半数单身族认为交际圈窄是主要原因
  • 宁愿单身,不愿将就。单身族期待对方性格好、颜值高,二三线城市单身族更看重对方职业和收入水平
  • 有人期待生儿育女,也有人恐婚恐育。半数单身族认为孩子是爱情的结晶、婚姻的延续,但也有1成单身族恐惧婚姻和生育
  • 单身也要快乐旅行,半数单身族过去一年有过3天及以上长线游经历,4成单身族期待未来一年能去想去的地方旅游。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智能音箱app行业渗透率2.15%
//www.otias-ub.com/archives/872056.html Mon, 06 May 2019 16:17:06 +0000 //www.otias-ub.com/?p=872056
极光大数据(Aurora Mobile, Nadaq: JG)从行业市场渗透率、用户规模、用户安装数量、用户画像以及应用偏好度等维度对智能音箱app行业发起了市场洞察分析。随着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科大讯飞等公司纷纷推出智能音箱产品,智能音箱也被广泛视为智能家居赛道的重要一环。结合极光大数据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看智能音箱app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受众画像。

行业用户规模2,370万,用户人均安装1.03款

极光大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智能音箱app的行业渗透率和用户规模在过去一年的上升趋势非常显著。在18年1月,智能音箱app行业用户规模为257万。截至19年1月,该行业用户规模上升至2,370万,较18年同期上升超过8倍。与此同时,智能音箱app的行业渗透率为2.15%,仍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

截至19年1月,用户平均每人安装1.03款智能音箱app,且在过去一年智能音箱app的用户人均安装数量始终保持恒定。

更新至19年1月的用户安装数量分布结果显示,97.3%的用户仅在设备上安装1款智能音箱app。安装数量为2款的用户占比为2.5%,只有0.2%的用户安装数量达到3款及以上。考虑到大部分智能音箱app均需搭配硬件使用,对于绝大部分用户而言,1款智能音箱产品似乎已经足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35岁及以下用户占比超8成,最多分布在北京、上海和成都

根据极光大数据的统计结果,智能音箱app中男性用户占比60.5%,女性用户占比39.5%。用户年龄分布结果显示,15.3%的智能音箱app用户年龄在25岁及以下,70.8%的用户年龄在26-35岁之间,36岁及以上用户占比13.9%。

截至19年1月,有14.4%的智能音箱app用户分布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的用户占比分别为23.9%和20.2%。三线城市的用户占比为19.5%,也有22%的智能音箱app用户分布在四线及以下城市。

用户最偏好天猫精灵、小爱音箱和小度音箱,在线音箱偏好虾米和网易云

截至19年1月,用户偏好度最高的智能音箱app是天猫精灵、小爱音箱和小度音箱,随后是DingDong智能音箱、小度在家和出门问问。此外,小雅AI音箱、斐讯AI、腾讯听听和小Biu音箱也跻身用户偏好度Top 10行列。

在在线音乐app当中,智能音箱app用户最偏好虾米音乐、网易云音乐以及QQ音乐。在移动电台app当中,智能音箱app用户最偏好喜马拉雅、蜻蜓FM和荔枝。而在有声阅读app中,目标用户群体最偏好得到、樊登读书和懒人听书。

在电子书app中,智能音箱app用户最偏好多看阅读、微信读书以及Kindle阅读。在教育学习行业,智能音箱app用户人群最偏好微软翻译、有道翻译官和凯叔讲故事。而在智能音箱以外的智能AI应用中,目标用户最偏好智能识物、阿里智能和智慧星。

]]>
极光大数据:2019年社交网络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60472.html Thu, 11 Apr 2019 03:30:09 +0000 //www.otias-ub.com/?p=860472 极光大数据(Aurora Mobile,NASDAQ:JG)发布《2019年社交网络行业研究报告》,从行业概况、细分子领域、社交中的电商、不同年龄用户社交差异、用户画像等角度全面呈现社交网络行业的发展趋势。

极光观点:

1、细分行业是增长点:2019年2月社交网络行业用户规模9.73亿,总体趋势稳定,但细分行业依然在快速增长,尤其是社区论坛和内容社交

2、60后最离不开微信:年龄越大,越离不开微信,他们刷朋友圈和发朋友圈的频次也较去年有所增加

3、圈子很大,交流很少:超过3成用户好友数多于200人,但实际上大部分用户每周有交流的却不超过20人

4、“内容社交”的本质还只是一个内容产品:主打社交恐将成为伪命题,用户使用内容社交app的动因还是在于内容有趣

5、与其保护隐私,不如展示自己:半数用户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在内容社交上的“痕迹”,仅少数用户表示反对

一、社交网络行业概况

社交网络行业概况

社交网络app是连接用户的交流平台

  • 社交网络app是用户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虽然其形式多样,但其核心在于连接不同的用户,使用户间能进行便捷的交流和互动,满足社交的需要

社交网络行业规模和渗透率

社交网络用户规模较为稳定

  • 社交网络用户规模和安装率处于稳定的状态,2019年2月行业用户规模9.73亿,安装渗透率88.5%

社交网络用户表达意愿

熟人面前无话不说,陌生人面前矜持沉默

  • 社交用户的表达意愿在熟人之间和在陌生人之间差异巨大,前者主动,后者被动
  • 无论在熟人面前还是陌生人面前,男性用户都比女性用户更为主动

社交网络用户表达意愿

28.5%的用户对熟人和陌生人的主动性一致

  • 虽然67.1%的用户对熟人的主动性高于对陌生人,但也有近3成用户对熟人和陌生人的主动性一致,而对陌生人比对熟人更主动的用户则很少

社交网络用户交流习惯

转发分享是常态,近半数人爱用表情包

  • 女性用户更爱用表情包和语音,而男性用户更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

社交网络用户兴趣领域

男性用户最喜欢时事新闻,女性用户最喜欢美食

  • 男性用户的兴趣相对较为平均,除时事新闻和军事占比超过4成以外,其它大部分兴趣领域的占比均为3成左右
  • 女性用户的兴趣集中度更高,美食占比达6成,影视娱乐、时尚(服饰/美妆等)和运动健康占比超4成,其它兴趣的占比相对较小

二、各类社交app分析

社交网络子行业趋势

微博博客略有下滑,社区论坛和内容社交增长迅速

  • 子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即时通讯行业趋势稳定,微博博客渗透率略有下滑
  • 规模较小的社区论坛和内容社交在过去一年迅速发展,特别是内容社交,渗透率从1.6%增长到3.7%,用户规模达4千万

2-1 即时通讯篇

即时通讯app

微信和QQ有很高的渗透率和活跃用户

  • 截止至2019年2月,微信安装渗透率达85.8%,MAU近10亿,月均DAU 6.48亿;同期,QQ安装渗透率69%,MAU达6亿,月均DAU 2.71亿
  • 此外,微信和QQ还有着极高的使用时长和启动次数,反映着用户对这两个头部即时通讯工具的依赖

微信圈子大小

好友很多,但能说上话的只有那几个

  • 超过2成用户的好友人数在201-500人之间,甚至有1成用户好友数多于500人,圈子不小,但实际上超过6成用户每周交流的好友数不超过20人

微信依赖程度

过半数用户日常依赖微信

  • 用户对微信的整体依赖度较高,超过5成用户表示比较依赖或者非常依赖,4成用户表示微信只是一个工具,而对微信不依赖的用户占比仅为5.1%

微信朋友圈频率

男性用户发朋友圈更勤

  • 用户发朋友圈的频率差异很大,仅4成用户每天都发,同时2成左右的用户1个月不到1次甚至更少
  • 刷朋友圈的频率则较为集中,9成用户每周都刷朋友圈,其中6成用户每天都刷

发朋友圈频率变化

原创内容的少了,转发内容的多了

  • 男性用户比女性用户发朋友圈更频繁,是因为男性用户因工作需要而发布的频率增加了

刷朋友圈

与一年前相比,4成用户刷朋友圈更频繁,特别是男性用户

  • 此外,也有4成用户刷朋友圈的频率保持不变,而频率下降的用户占比很低,仅14.6%,主要因为广告太多而降低刷朋友圈的频率

公众号关注和阅读习惯

多数用户会定期阅读重点关注的公众号文章

  • 多数用户养成打开公众号阅读的习惯,其中超2成男性用户基本上会阅读所有已关注的公众号文章,占比显著高于女性
  • 此外,有1成用户很少主动打开公众号,只阅读别人分享的文章

表情包使用习惯

能用表情包的时候绝不废话

  • 超过4成用户表情包用的比较多或者能用则用,其中女性使用的比例略高,但依然有16.8%的用户较少使用表情包

2-2 微博博客篇

微博博客app

新浪微博安装渗透率32.6%,MAU达3亿

  • 新浪微博人均使用时长34分钟,其启动次数为5.2次,用户粘性较强
  • 新浪博客目前使用的人数较少,安装渗透率0.14%,MAU 46.4万

微博博客的使用诉求

分享有趣的东西、获取资讯是用户的核心诉求

  • 获取资讯对于男性用户更为重要,而女性用户则更喜欢关注名人的状态,参与兴趣领域的交流也是男女用户比较重要的诉求

微博博客的使用习惯

刷名人微博是女性用户的常态

  • 微博博客用户的互动参与度较高,近6成用户表示有转发、评论有意思的微博的习惯,其次是关注热点热搜和刷名人微博博客
  • 付费订阅的普及率目前还很低

发博频次

男性用户表达意愿相对较为强烈,发博频次相对较高

  • 男女用户使用微博博客的诉求差异较大,男性用户更看重获取资讯和扩大交际圈,且男性用户更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其发博频次更高
  • 女性用户更喜欢关注名人状态,因此刷的多,发的少,发博频次相对较低,其中有18.4%几乎从不发博

2-3 陌生交友篇

陌生交友app

陌陌的活跃用户数较为平稳,Soul的渗透率和活跃用户数在持续增长

  • 截至2019年2月,陌陌安装渗透率为5.33%,MAU接近5千万,Soul安装渗透率1.15%,MAU达1千万
  • 陌陌和Soul的用户粘性较好,人均日均使用时长超过半个小时,人均日均启动次数10次左右

陌生交友app的使用诉求

聊天解闷和扩大交际圈是两大核心诉求

  • 陌生交友app用户主要诉求有两类:结识好友扩大交际圈,以及聊天消磨时间。前者包括扩大交际圈、结识陌生异性发展短期或者长期关系、加入圈子,后者包括找人聊天倾诉解闷、消磨时间、浏览陌生人信息和照片等,两类需求占比不相伯仲
  • 此外,男性用户比女性用户对浏览陌生人的信息和照片更感兴趣

陌生好友符合期望情况

近半数用户认为很少或者没有陌生好友能符合期望的

  • 对于陌生好友是否符合期望,男女差异非常大,男性用户较为满意,而大多女性用户觉得多数好友不合预期,这一方面源于陌生交友app男性用户占比较大,另一方面可能源于女性用户要求较高

App好友人数

多数用户在陌生交友app上的好友人数为20人以内

  • 陌生交友用户在app上的好友人数不多,近6成用户的好友人数为20人以内,其中男性用户的好友人数略高于女性用户

线下见面好友人数

4成左右用户不与陌生好友见面

  • 用户很少会跟陌生交友app认识的好友见面,大多数用户在过去一年内见面好友人数少于5人,甚至从未见面,其中女性用户见面好友人数比男性用户更低

社区论坛app

百度贴吧的渗透率在2019年2月有所上升

  • 受春节百度红包活动影响,百度贴吧的安装渗透率在2019年2月有所上升,达5.33%,较1月提升0.6个百分点
  • 百度贴吧和天涯社区app的月均DAU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但用户粘性较好,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均有30分钟或以上

社区论坛app

产品定位影响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粘性

  • 豆瓣和虎扑的定位不同,前者定位于图书/电影/音乐领域,后者定位于体育领域,领域的差异导致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粘性差异较大:虽然豆瓣渗透率高于虎扑,但虎扑用户活跃度更高,启动次数和使用时长也更高,可能源于体育赛事更为频繁、体育资讯更新更快

社区论坛用户兴趣领域

社区论坛用户在主要兴趣领域的比重均显著高于全体样本

  • 男性用户最喜欢时事新闻、影视娱乐和军事领域,女性用户最爱美食,然后是时尚和影视娱乐

社区论坛的使用诉求

信息和圈子是用户使用社区论坛的最主要原因

  • 社区论坛有感兴趣/关注的圈子对于女性来说更为重要,而男性用户对积分/等级比较看重

社区论坛重要性

近5成用户表示社区论坛非常重要或者比较重要

  • 由于获取信息的需要以及兴趣圈子诉求能在社区论坛app中实现,用户比较重视社区论坛,其中,女性用户比男性用户更为看重

2-5 内容社交篇

内容社交app

内容社交app近期陆续上线

  • 内容社交app是以某一领域的内容为核心串联用户社交的app,通常其内容都会定位于某一领域或者形式,比如基于短视频内容的多闪、基于音乐内容的音遇,基于搞笑内容的最右
  • 多闪和音遇上线后,其渗透率和DAU都增长迅速,不过,上线初期的大规模推广过后,DAU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内容社交的重要性

6成社交用户认为内容社交重要

  • 多数社交网络用户认为内容社交重要,其重要性在男女用户之间的差别不大,此外也有3成用户觉得无所谓,觉得不重要的用户很少

内容社交app的使用原因

内容是首要的,社交是次要的

  • 内容丰富有趣是用户使用内容社交app的主要原因,占比超5成,交新朋友的占比为4成左右
  • 大约1/3的用户认为内容社交app的社交方式有新意,仅13.5%的用户认为发布方式有趣,这反映目前内容社交app的形式在用户看来并未有很大的创新

内容社交“痕迹”是否可见?

半数用户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在内容社交上的“痕迹”

  • 过半数用户希望“痕迹”公开,只在“好友能够看到我关注的人”的赞成比例相对略低,但占比也有4成多
  • 其它用户大多对于社交“痕迹”是否可见持无所谓的态度,仅少数用户有反对意见

三、社交上的电商

社交上的电商

基于社交平台的电商随处可见

  • 采用的砍价/拼购等社交形式的社交电商app(如拼多多、苏宁拼购) 、基于好友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卖产品的微商、社交app本身的广告位上的产品链接、网红博主/主播在微博内容和直播中带货,这些基于社交的电商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司中空见惯

用户对社交电商的态度

总体来看,用户对社交电商接受程度较高

  • 近5成用户对社交电商表示支持,但有22.4%的用户对社交电商表示厌恶
  • 男性用户对社交电商的态度较女性用户更为两极分化,表示支持的用户比例和表示厌恶的用户比例均高于女性用户,女性用户中觉得无所谓的比例更高

社交电商接触频次

近7成用户认为接触到社交电商的频次太多了

  • 虽然多数人认为社交电商的频次太多,但45.7%的用户觉得能够忍受
  • 女性用户遇到的频次相对男性用户要高,但女性用户对这类社交电商的忍耐程度也更高

社交电商购买次数

超过半数用户一年内购买过基于社交电商的产品,平均花费320元

  • 在购买过的用户中,购买次数和消费金额略显两极分化的趋势,购买次数1-2次以及购买金额299元以下的占比较高,表明大部分用户买的比较少,但购买10次以上的用户以及购买1000元以上的用户占比均有1成左右,表明存在一定比例的重度用户
  • 女性用户比男性用户购买的次数和金额均更高

四、不同用户群体的社交差异

表达意愿差异

年龄越大,对熟人越主动,对陌生人越被动

  • 70后、60后及年龄更大的用户,在熟人间的表达意愿最为主动,对陌生人的表达意愿最为被动

交流习惯差异

年龄大爱转发,年龄小爱斗图

  • 70后、60后及年龄更大的用户,其喜欢转发分享的比例超过6成,显著高于年龄较小的用户,而90后和00后则喜欢斗图,80后喜欢发布自己的状态

社交隐私态度差异
90后和00后对“痕迹”可见的意愿相对较弱

  • 大多数社交用户对社交“痕迹”可见持赞成态度,但90后和00后赞成的比重相对较低,对隐私较为看重

社交圈子规模差异

年轻用户好友多,但真有交流的没几个

  • 无论是熟人圈子(微信)还是陌生人圈子(陌生交友app),年轻用户(80后/90后/00后)的好友数量显著高于大年龄用户(70后/60后),但大年龄用户每周实际有交流的好友数反而较高,这表明年轻用户只是加加好友,实际上有交流的没几个

微信依赖程度差异

60后最依赖微信,00后依赖程度最低

  • 发朋友圈和刷朋友圈的频次与年龄明显正相关,年龄越大的用户,朋友圈发和刷都越勤,近6成60后用户每天发朋友圈,而00后发朋友圈的频次最低,仅14.9%的00后每天发朋友圈

兴趣领域差异

年龄越大越喜欢时事新闻和运动健康,年龄越小越喜欢游戏

  • 美食人人都爱,影视娱乐也深受大众喜欢,00后和90后爱玩游戏,年龄越大,对时事新闻和运动健康越感兴趣

五、用户画像

行业用户画像

男性用户占比略高,26-35岁用户占比45.2%

  • 社交网络用户最爱用的安卓手机品牌是华为,其次是OPPO和vivo,但头部机型全部为OPPO和vivo的机型

行业用户画像

社交用户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较高

  • 省份分布:广东用户占比最高,达10.7%,其次为河南、山东和江苏
  • 城市分布:北京用户占比最高,为2.7%,重庆和上海占比也达2%以上

微信用户画像

微信用户年龄略高于全体社交用户

  • 微信用户男女比例较为平衡,年龄略高,在一线城市的占比也高于全体社交用户,最爱用的安卓手机品牌为华为

新浪微博用户画像

用户较年轻,25岁以下用户占57.4%

  • 新浪微博用户女性占比略多于男性,25岁以下用户占比较大,一线城市占比也高于全体社交用户

陌陌用户画像

陌陌用户男女比例3:1

  • 陌陌用户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的年龄范围内,占比超8成,最爱用OPPO和vivo手机

百度贴吧用户画像

用户非常年轻,7成用户25岁以下

  • 百度贴吧用户男女比例相当,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明显高于全体社交用户,最爱用华为和小米手机

多闪用户画像

男性用户占比略高,比全体社交用户略年轻

  • 多闪用户男性略多,年龄也略年轻,城市等级分布与全体社交用户分布较为接近,最爱用华为和vivo手机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极光调研数据,通过极光调研平台进行网络调研,共回收社交网络用户的问卷840份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8.02 – 2019.02

3.数据指标说明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9年汽车4S店访客画像
//www.otias-ub.com/archives/852196.html Thu, 28 Mar 2019 16:28:12 +0000 //www.otias-ub.com/?p=852196

极光大数据(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G)发布《2019年汽车4S店访客画像》,以2018年Q4到访过全国汽车4S店的人群(剔除了汽车4S店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从全国汽车4S店访客画像、不同城市等级、不同档次和不同品牌汽车4S店访客画像等角度勾勒出国内4S店访客群像。

关键发现:

  • 2019年1-2月,乘用车销量延续下滑趋势,2月乘用车销量为122万辆
  • 掌阅、讯飞同声传译和最美天气是汽车4S店访客最偏好的三款app
  • 一线城市4S店男性访客占比达71.4%,高于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一线城市35岁以上访客占比亦高于其他城市等级
  • 豪华车4S店26-35岁访客占比达63%,其次为16-25岁访客,占比达20.2%
  • 合资车4S店访客高收入水平占比13.4%,略高于自主车;中等收入水平访客占比45.4%,与自主车基本持平

 

报告指标说明

2016-2019年中国乘用车销量

2019年1-2月,中国乘用车销量延续下滑趋势

  •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乘用车销量比往年同期有所下降;2019年1-2月,乘用车销量延续下滑趋势,2月乘用车销量为122万辆

乘用车前十家生产企业销量排名

大众合资车是汽车销售最大赢家

  • 2018年,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分列销量前两名,销量分别是206.51万辆和203.7万辆,排在第三名的是上汽通用,销量为196.96万辆;国产车企吉利控股销量达150.08,较去年有所增长,位列销量第五
  • 2018年前十车企销量所占比重有所增长,侧面反映消费者更加看重头部品牌

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

2018年各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均达到警戒水平

  •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2018年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普遍高于1.5,反映出经销商汽车库存偏高,资金压力加大

汽车销售企业面临的挑战

如何高效触达用户将成为汽车销售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 随着汽车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城市的限行和限牌问题,90后和00后成为新的市场消费主体,汽车销售将面临新的挑战
  • 如何了解新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喜好,如何创新和精准营销,如何有效触达客户,如何加强精细化运营和客户关系维护将是汽车销售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全国汽车4S店访客整体画像

汽车4S店访客性别和年龄分布

约6成4S店访客年龄层在26-35岁之间

  • 性别分布方面,男性访客占比66.9%,女性用户占比33.1%
  • 年龄层分布方面,26-35岁访客占比59.2%,16-25岁访客占比23.8%,36-45岁访客占比11%

汽车4S店访客app偏好指数

掌阅、讯飞同声传译和最美天气是汽车4S店访客最偏好的三款app

  • 在汽车4S店访客app偏好方面,掌阅以57.1的偏好指数位居第一,讯飞同声传译以52的偏好指数位居第二,最美天气以50.2的偏好指数位居第三

 

二、不同城市等级的汽车4S店访客画像

不同城市等级的汽车4S店访客性别和年龄分布

一线城市男性用户占比最高

  • 性别分布方面,一线城市4S店男性访客占比达71.4%,高于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新一线城市4S店男性访客占比为67.8%,二线城市男性访客占比为67.2%
  • 年龄层分布方面,一线城市35岁以上访客占比高于其他城市等级

不同城市等级4S店访客app偏好指数

一线城市4S店访客偏好摩拜单车和ofo共享单车出行方式

  • 一线城市4S店访客app偏好方面,花生地铁以68.9的偏好指数位居第一,摩拜单车以67.5的偏好指数位居第二,广东移动手机营业厅以66.8的偏好指数位居第三;在生鲜电商方面,偏好盒马和多点
  • 新一线城市4S店访客app偏好方面,车来了以61.2的偏好指数位居第一
  • 二线城市4S店访客app偏好方面,掌上出行以58.3的偏好指数位居第一

 

三、不同档次汽车4S店访客画像
不同档次4S店访客的性别和年龄分布

豪华车4S店男性访客占比高于普通车

  • 豪华车4S店男性访客占比为69.1%,普通车4S店男性访客占比为67.1%
  • 豪华车4S店26-35岁访客占比达63%,普通车4S店该年龄层访客占比是59.4%;普通车4S店16-25岁访客占比为23.7%,豪华车4S店该年龄层占比是20.2%

不同档次4S店访客的收入水平

豪华车4S店高收入水平访客占比15.6%

  • 豪华车4S店访客高收入水平占比15.6%,中等收入水平占比45.6%;普通车4S店访客高收入占比为12.5%,中等收入占比为44.7%

不同档次4S店访客app偏好指数

豪华车4S店访客人脉管理偏爱名片全能王

  • 豪华车4S店访客app偏好方面,人脉管理平台名片全能王以53.9的偏好指数位居第一;汽车资讯平台汽车之家以53.2的偏好指数位居第二,电子书平台掌阅以52.5的偏好指数位居第三;金融理财偏好招商银行和掌上生活,生鲜电商偏好盒马
  • 普通车4S店访客app偏好方面,掌阅以57.9的偏好指数位居第一,讯飞同声传译以52.6的偏好指数位居第二,最美天气以50.7的偏好指数位居第三

 

四、不同品牌汽车4S店访客画像
不同品牌4S店访客性别和年龄分布

合资车4S店访客男性用户占比略高

  • 合资车4S店访客中,男性访客占比68.3%,略高于自主车4S店访客
  • 年龄分布层方面,合资车4S店26-35岁访客占比61.1%,高于自主车;自主车4S店访客16-25岁占比23.6%,高于合资车

不同品牌4S店访客的收入水平

合资车高收入水平访客占比略高于自主车

  • 自主车4S店访客中,高收入水平访客占比12%,中等收入水平访客占比45.1%
  • 合资车4S店访客高收入水平占比13.4%,略高于自主车;中等收入水平访客占比45.4%,与自主车基本持平

 

报告说明

1. 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 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8.10-2018.12

3. 数据指标说明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汽车4S店访客:指2018年Q4到访过全国汽车4S店的人群(剔除了汽车4S店工作人员)

豪华车品牌包含DS、保时捷、凯迪拉克、奔驰、奥迪、宝马、捷豹、英菲尼迪、路虎、雷克萨斯等品牌的汽车4S店;普通车品牌指不包含豪华车品牌的其他汽车品牌;合资车品牌包括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自主车品牌包括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上汽乘用车等

4. 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 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9年1月网约车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42671.html Wed, 06 Mar 2019 12:30:32 +0000 //www.otias-ub.com/?p=842671

极光大数据(NASDAQ:JG)发布《2019年1月网约车行业研究报告》,从网约车市场动态、运营数据、用户画像等方面勾勒出网约车下半场的行业态势。

极光观点:

  • 从2018年6月开始,网约车app用户规模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8、9月的峰值过后逐渐回落
  • 首汽约车月均DAU和MAU逆势上升,截至2018年12月时已跃居行业第二
  • 首汽约车、曹操专车、滴滴出行位居日人均使用时长(12月均值)前三甲,日人均使用时长分别为7.2分钟、6.3分钟和5.8分钟
  • 2018年下半年,首汽约车增长率达117.3%,在渗透率增长率top 5的网约车app中势头最为显著
  • 滴滴出行、首汽约车、曹操专车分列日新增用户30天活跃留存率排名前三甲
  • 网约车平台app用户多偏好出行服务和生活服务app,铁路12306和大众点评偏好度最高

一、网约车市场动态和平台简介

网约车市场近期发展动态

车企集中发力布局网约车和网约车企业走向合规经营是网约车领域近期两大动态

  • 从2018年6月开始,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网约车行业的监管,相关法规陆续颁布实施;9月份,在安全问题频发的情况下,交通运输部联合多部门陆续进驻滴滴出行、首汽约车、神州专车等网约车和顺风车平台公司,开展安全专项检查
  • 2018年,车企在网约车业务上的布局明显加快,许多国产汽车品牌和国际车企巨头纷纷入局国内网约车

主要网约车企业简介——滴滴出行

滴滴出行是领先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

  • 滴滴出行自2012年9月在北京上线以来,通过合并、收购、投资等方式逐步扩展其出行服务版图,形成出租车、快车、专车、豪华车、公交、代驾、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等多元化的出行和运输服务
  • 除了中国以外,滴滴出行还在日本、巴西、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等地提供出行服务

主要网约车企业简介——首汽约车

首汽约车围绕“高品质” 的品牌核心打造优质出行服务

  • 自2015年9月上线以来,首汽约车坚持以国宾级服务和合规可信赖的品牌形象,成为用户商旅出行首选品牌;同时积极配合各地方网约车政策,成为目前市场上最合规的网约车平台,更多次为国家级别的重要会议提供用车保障
  • 首汽约车还通过数据整合和智能科技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场景的企业和个人商旅出行需求,形成了独有的智能出行生态圈

主要网约车企业简介——曹操专车

曹操专车是吉利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的战略性投资业务

  • 曹操专车自2015年11月上线以来,秉持“低碳致尚、服务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将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车联网、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新能源科技, 应用于共享出行领域,致力于为用户创造和提供一站式的健康、低碳、共享出行生活方式

二、网约车运营数据

网约车app用户规模和渗透率

网约车app 2018年12月用户规模达1.9亿

  • 从2018年6月开始,网约车app用户规模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用户规模的峰值出现在8月和9月,达1.97亿;12月用户规模回落至1.9亿,同期渗透率为17.25%;整体来看,用户规模的变化趋势与监管加强和行业整顿趋势吻合

网约车app月均DAU

首汽约车月均DAU逆势上升,位列第二

  • 滴滴出行月均DAU领跑网约车行业,12月达1105.7万;首汽约车月均DAU一路上升,由6月的26.3万上升至12月的66.5万,跃居行业第二;曹操专车12月月均DAU达65.5万,位列第三

网约车app MAU

首汽约车MAU逐月攀升,跃居行业第二

  • 滴滴出行以6600万的MAU位居行业第一;首汽约车MAU逐月攀升,12月MAU达430万,位居第二;曹操专车以403万的MAU位居第三

网约车app日人均使用时长

首汽约车日人均使用时长达7.2分钟

  • 日人均使用时长方面,首汽约车达7.2分钟,位列行业第一;曹操专车以6.3分钟位居行业第二,滴滴出行以5.8分钟位居行业第三

网约车app日人均启动频次

首汽约车日人均启动频次超过3次

  • 网约车app日人均启动频次方面,首汽约车以3.08次位列第一,神州专车以2.61次位列第二,滴滴出行以2.6次位列第三

网约车app安装渗透率

截至12月31日,滴滴出行渗透率达14.71%

  • 2018年下半年,滴滴出行渗透率的增长趋势逐渐放缓,12月31日渗透率为14.71%,位列第一;神州专车渗透率呈下滑趋势,12月31日渗透率为1.15%,位列第二;曹操专车12月31日渗透率达0.61%,位列第三

网约车app 2018年下半年渗透率增长率

首汽约车2018年下半年渗透率增长达117.3%

  • 2018年下半年,渗透率top 5的网约车app中,有三家渗透率增长率为正数,分别是首汽约车、曹操专车、滴滴出行;其中,首汽约车的增长最为显著,增长率达117.3%

网约车app日新增用户7天活跃留存率

滴滴出行日新增用户7天活跃留存率为12.2%,位列行业第一

  • 网约车的日新增用户7天活跃留存率方面,滴滴出行达12.2%,位列第一,神州出行以7.9%的留存率位列第二,易到以7%的留存率位列第三

网约车app日新增用户30天活跃留存率

滴滴出行、首汽约车、曹操专车分列日新增用户30天活跃留存率排名前三甲

  • 滴滴出行日新增用户30天活跃留存率为8.9%,首汽约车为2.6%,曹操专车为2.4%,三家app分列行业前三

三、主要网约车平台用户画像

主要网约车平台app偏好top 10

网约车平台app用户多偏好出行服务和生活服务app

  • 滴滴出行用户对铁路12306的偏好指数达63.3,对共享单车摩拜单车和ofo、外卖平台饿了么和二手电商闲鱼偏好指数也较高
  • 首汽约车用户对大众点评的偏好指数达73.5,位列第一;对航空出行类app如航旅纵横、中国国航、飞常准,偏好指数也较高
  • 曹操专车用户对大众点评偏好指数达72.5;对咖啡电商平台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和生鲜电商盒马偏好指数较高

 

滴滴出行用户地域分布

北京、上海、成都是滴滴出行用户量排名前三的城市

  • 滴滴出行在一线城市的用户占比为18.59%,其中北京和上海的用户最多,分别占比8%和4.68%;成都位列城市占比第三名,占比达4.19%

首汽约车用户地域分布

每五个首汽约车用户中有一个来自北京

  • 首汽约车一线城用户市占比达30.8%,其中,北京用户占比达22.25%
  • 城市分布中,哈尔滨用户占比为9.41%,重庆用户占比为4.24%,分列二三名

曹操专车用户地域分布

天津、西安和苏州是曹操专车用户占比最高的三个城市

  • 城市等级分布方面,曹操专车在新一线城市占比达58.6%,一线城市占比仅为11.8%;
  • 用户省级行政区分布以江浙为主,江苏省占比达12.51%,浙江省达12.3%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8.06-2018.12

数据指标说明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4.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8年电商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13454.html Wed, 26 Dec 2018 08:27:57 +0000 //www.otias-ub.com/?p=813454

极光大数据(NASDAQ:JG)发布《2018年电商行业研究报告》,结合电商大数据以及电商用户调研数据,从行业运营情况、用户评价、用户粘性、用户价值、双十一情况、用户画像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电商行业的情况。本报告定义的电商是狭义的电商概念,即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进行一手商品购买的平台,不含B2B和二手交易。

电商行业的概念与范畴

本报告定义的电商是狭义的电商概念,即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进行一手商品购买的平台,不含B2B和二手交易

  • 本报告将结合电商大数据以及电商用户调研的数据,从行业运营情况、用户评价、用户粘性、用户价值、双十一情况、用户画像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电商行业的情况

核心观点

  • 移动购物行业用户规模和渗透率在过去一年内快速增长,截至11月,移动购物行业用户规模接近8亿,渗透率71.1%
  • 淘宝在各项运营指标上均占据龙头地位,11月app渗透率达52.5%,月均DAU近2亿;拼多多在过去一年内增长迅速,各项运营指标已达到行业第二
  • 京东、淘宝和天猫的用户评价最高,净推荐值均超20%;淘宝、拼多多和京东的用户粘性更强,忠诚度均在7成以上
  • 极光用户价值分层模型的结果显示,淘宝和天猫在用户维系方面做得较好,贡献消费金额的核心VIP客户占比较高,流失用户占比较低
  • 从DAU和日新增用户提升的相对幅度来看,天猫和苏宁易购的双十一促销效果最好;用户评价方面,天猫和淘宝在双十一的净推荐值有明显提高


一、行业运营情况

移动购物行业规模与渗透率

移动购物行业用户规模近8亿

  • 移动购物行业用户规模和渗透率在过去一年内快速增长,用户规模增长2亿至7.83亿,渗透率增长超过10个百分点,已超过7成

电商子行业规模与渗透率

综合商城规模庞大,其它电商子行业规模小但发展迅速

  • 综合商城渗透率过去一年增长近9个百分点,达67.7%,用户规模达到7.45亿,是电商行业中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子行业
  • 其它电商子行业在过去一年迅速发展,社交电商渗透率和用户规模增长一倍,生鲜电商的用户规模甚至增长两倍

主要app渗透率

手机淘宝的渗透率最高,小红书增速最快

  • 手机淘宝渗透率达52.5%,拼多多渗透率为27.4%,京东渗透率为23.9%
  • 多数电商app的渗透率在过去一年内都有所增长,其中小红书同比增速最高,增长达两倍,拼多多也取得较大增幅,增长68.5%

主要app DAU

手机淘宝月均DAU接近2亿

  • 拼多多和小红书的月均DAU在过去一年持续增长,11月同比增长均为两倍左右,拼多多11月DAU超6千万,小红书突破1千万

主要app MAU

手机淘宝MAU最高

  • 手机淘宝11月MAU最高,达5.4亿,拼多多和京东以2.8亿和2.6亿分列二三
  • 拼多多和小红书同比增速最高,分别增长2倍和1.5倍左右,而淘宝基本跟去年持平

主要app日新增用户数

小红书、天猫和苏宁易购的同比增速较快

  • 手机淘宝11月平均日新增用户数达268万,虽然双十一峰值超过去年,但节后新增用户数下降明显,因此11月均值低于去年同期
  • 小红书、天猫和苏宁易购的同比增速较快,小红书同比增长2倍左右,天猫和苏宁易购同比增长1倍左右

主要app新增用户留存率

拼多多新增用户7天留存率最高

  • 电商主要app新增用户7天留存率均在六七成左右,其中拼多多最高,为77.3%,蘑菇街和天猫次之,分别为75.2%和75%

二、用户评价与粘性

电商平台的净推荐值(NPS)

京东、手机淘宝、天猫的净推荐值最高

  • 京东、手机淘宝、天猫的净推荐值最高,均达20%以上,说明这三个平台的用户口碑最好,苏宁易购紧随其后,净推荐值为18.9%

电商平台形象与品类评价

在用户眼中,淘宝和拼多多是品类齐全的大众化品牌

  • 平台形象方面,用户认为淘宝和拼多多是大众化的,京东和天猫是值得信赖的大品牌/领导品牌,而其它主流电商平台如小红书等是时尚的、有个性的
  • 产品和品类方面,用户认为淘宝和拼多多是品类齐全的,京东、天猫、当当、苏宁易购的产品品质好、有正品保障,而唯品会、蘑菇街和小红书的海外品牌选择多

电商平台功能与价格评价

拼多多的商品最便宜,京东相对较贵

  • 功能设计方面,用户认为京东、天猫和蘑菇街的产品介绍详尽、界面清晰好看,而聚美优品、苏宁易购、唯品会、小红书在产品推荐方面更符合其心意
  • 价格感知方面,用户认为拼多多的商品最便宜,天猫价格合理、物有所值,当当和淘宝的促销类活动比较多,京东价格较贵

电商平台物流与售后评价

用户对物流快递不放心

  • 物流快递方面,没有任何一家电商平台的物流快递能使用户感到完全放心,用户认为京东、唯品会、拼多多、当当的物流速度较快,而淘宝、天猫、蘑菇街的快递员服务和态度好
  • 客服售后方面,用户认为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和天猫的理赔机制完善,淘宝、拼多多的客服能解决问题,当当和蘑菇街的客服态度好

用户忠诚度

淘宝用户忠诚度高达85.7%

  • 电商平台间的用户忠诚度差距较大,其中淘宝用户的忠诚度最高,超过8成,拼多多、京东和天猫用户的忠诚度在7成以上
  • 三四线城市用户在拼多多、当当、聚美优品的忠诚度显著高于一二线用户,其它电商平台的用户忠诚度没有城市等级上的差异

最常用的电商平台

淘宝和拼多多是用户最常用的电商平台

  • 淘宝和拼多多处于第一梯队,41.8%的用户最常用淘宝,33.2%的用户最常用拼多多
  • 天猫和京东处于第二梯队,11.1%的用户最常用天猫,8.9%的用户最常用京东

主要app使用频率

拼多多和手机淘宝用户日均使用超过4次

  • 用户使用拼多多和手机淘宝最为频繁,日均使用频次超过4次
  • 京东和天猫用户日均使用3次左右,其它app使用频次均不到3次

主要app使用时长

手机淘宝和拼多多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20分钟

  • 主要电商app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差异较大,手机淘宝、拼多多的使用时长较长,超过20分钟,小红书、蘑菇街、聚美优品和天猫的使用时长中等,为15-16分钟,其它app的使用时长较短,为10分钟或以下

三、用户价值分层

电商用户收支消费情况

电商用户月均花费1138元,占家庭支出的21.9%

  • 电商用户家庭每月在电商上的花费占家庭总支出的21.9%,电商购物已成家庭日常消费的重要一环
  • 在主要电商平台的花费上,淘宝占比最高,达28.4%,天猫和京东占比为17%左右,分列二三,拼多多以13.9%的占比排在第四位

极光用户价值分层模型

根据用户价值进行分层

  • 极光用户价值分层模型根据电商用户最近一次的使用时间、月均使用频次、月均下单次数、月均消费金额进行建模,将用户群体进行分层,最终得到六类主要用户,以反映电商平台用户的价值以及健康程度
  • 核心VIP用户是用户群体中消费力和粘性最强的群体,需精心呵护;低价值活跃用户虽然消费不高,却是贡献app活跃度的主要群体;高价值不活跃用户应重点提高其活跃程度;而高价值流失用户需要挽回

用户价值分层

淘宝的核心VIP用户占比最高

  • 淘宝和天猫在用户维系方面做得较好,贡献主要消费金额的核心VIP用户占比较高,同时,高价值流失用户占比较低
  • 拼多多的低价值用户占比较高,其中低价值活跃用户占比三成

淘宝用户分层分析

淘宝的核心VIP用户花费金额高,使用频繁,对淘宝的评价高

  • 淘宝的核心VIP用户占比达24.4%,为主要电商app中最高,此部分用户人均月均花费达875元,同时,低价值活跃用户比例达21.9%,表明淘宝在客户维护上做得较好
  • 淘宝处于流失状态的客户占比较低,仅为13.3%

天猫用户分层分析

天猫核心VIP用户人均月均花费771元

  • 与淘宝的情况类似,天猫对客户的维护做得比较好,高价值流失用户和低价值流失用户的占比较低,因此重点应该放在提升高价值不活跃用户的评价和活跃度,以及提升低价值活跃用户的花费金额

京东用户分层分析

高价值用户对京东评价较高,但活跃度不够

  • 高价值用户对京东的净推荐值较高,但其中不活跃用户占比达19.6%,流失用户占比达9.4%,京东的重点应该放在这块用户的维护上
  • 低价值用户中,不活跃用户和流失用户占比也较大

拼多多用户分层分析

拼多多高价值用户占比少,VIP用户人均花费相对其它电商平台也较低

  • 拼多多高价值用户总共占比仅略高于2成,其人均花费也低于其它电商平台
  • 拼多多用户中,低价值活跃用户和低价值不活跃用户的占比均为3成,且低价值不活跃年龄较大,主要由70后和60后组成,对拼多多的净推荐值很低

四、双十一分析

双十一分析框架

将双十一活动分解为各环节,评估每个环节的效果

  • 将双十一活动及其前后时期分解为活动前、预热期、大促期、双十一正日、返场期、活动后六个部分
  • 选取活动前的10.1-10.19计算日均基准线,然后计算活动各环节相对基准线的增幅,以评估各环节的效果

双十一活动日均DAU增幅

天猫在双十一期间日均DAU增幅最高

  • 天猫在双十一的大促期、正日和返场期的日均DAU增幅均最高,表明天猫的双十一运营做得较好;苏宁在大促期和双十一正日的增幅排第二,但在返场期增幅较低
  • 当当和唯品会在双十一正日和返场期做得不错,但大促期表现一般
  • 手机淘宝在各环节增幅均中规中矩,可能与其DAU基数较大有关

双十一活动日均新增用户增幅

天猫在双十一当天日均新增用户数增长5倍

  • 与对DAU的影响不同,双十一的拉新作用从预热期就开始,而活动后大多数电商app均有不同程度的拉新下滑
  • 天猫在双十一正日表现最好,苏宁易购在大促期表现最好,京东和当当次之
  • 部分app在双十一期间没有明显的拉新效果,甚至有一定的下滑,可能是受竞品强势拉新的影响

双十一电商平台净推荐值(NPS)

双十一期间天猫和淘宝的净推荐值有所提高

  • 用户对各电商平台的净推荐值在双十一期间有向天猫和淘宝集中的趋势,其它电商平台的净推荐值变化不大,少数电商平台的净推荐值有所下降

双十一用户平均下单次数&优惠力度

淘宝用户双十一平均下单次数高达5次

  • 淘宝用户平均下单次数最高,超过5次,拼多多、当当和天猫用户平均下单次数超过4次
  • 4成用户认为今年双十一折扣优惠力度跟去年差不多,超1/3的用户认为比去年优惠力度大

双十一用户花费

双十一期间用户在淘宝和天猫的花费接近主要电商总花费的一半

  • 用户双十一期间在淘宝的花费比重达26.0%,在天猫的花费比重达21.3%,两者合计接近5成,在京东的花费紧随其后,占比为18.2%
  • 苏宁易购用户在双十一期间的人均花费最高,达727元,京东用户的人均花费为651元,其客单价高可能与平台的家电、3C品类较为强势有关

双十一花费情况与参与原因

近半数用户双十一期间花费比去年多

  • 总体来看,今年双十一期间电商用户花费高于去年,其中近5成用户表示其花费比去年多,3成用户花费跟去年差不多
  • 用户参与双十一主要原因就是折扣优惠,占比65.8%,其次是原本就计划买东西,占比53.6%

双十一选品习惯

用户主要花时间在挑选产品上

  • 超6成用户将时间和心思主要用于挑选产品,近5成用户花时间和心思比较价格,4成用户研究折扣/优惠规则,愿意花时间去凑单的人仅为3成

双十一用户吐槽

用户主要抱怨物流太慢和东西难抢

  • 近4成用户吐槽物流太慢和东西难抢,35.6%的用户吐槽折扣/优惠规则复杂
  • 3成用户抱怨抢购时页面打不开,近3成用户觉得折扣/优惠力度不大

节后行为

继续买东西和交流双十一战果是用户最主要的节后行为

  • 近6成用户在双十一过后又下单购买商品,5成用户与亲戚朋友交流双十一的战果,1/4的用户会减少日常支出来弥补双十一的支出
  • 不到1成的用户在双十一过后主动取消了订单或者退货,主要原因有:商品不符合预期、觉得买了没必要、发现价格并不优惠

五、用户画像

行业用户画像

电商用户性别比例较为平衡,以16-35岁为主

  • 电商用户16-35岁占比达85.1%,最爱用华为手机,OPPO和vivo也受到相当程度的欢迎

行业用户app偏好与兴趣爱好

电商用户偏好美团、新浪微博和优酷

  • 电商用户最主要的兴趣爱好是音乐,占比达93.3%,美食占比55.3%
  • 电商用户的社交风格主要为二次元和流行时尚,占比为6成左右

行业用户地理位置分布

电商用户三线及以上城市占比略高于全体网民

  • 省区方面:广东省一枝独秀,江苏省、河南省和山东省的电商用户占比紧随其后
  • 城市方面:北上广深重庆占比略为领先
  • 区域方面:华东地区占比达3成,今年华东、华南和西南的占比略有上升

手机淘宝用户画像

女性用户占比略高,略为年轻

  • 与行业用户整体相比,手机淘宝用户在女性用户、16-25岁年轻用户、一线城市用户等方面占比相对较高

天猫用户画像

近2/3为女性用户,年龄略高,学历更高

  • 天猫用户以女性为主,占比近2/3,用户年龄略高于行业整体
  • 天猫用户学历较高,本科及以上占比达33.7%,显著高于行业整体,一线城市的占比也明显更高

拼多多用户画像

学历较低,四五线城市占比略高

  • 拼多多用户男女占比较为接近,年龄分布与行业整体相比略为年轻
  • 拼多多用户学历相对行业整体要更低,在四五线城市的占比也略高于行业整体

京东用户画像

男性高学历用户居多,半数用户26-35岁

  • 京东男性用户占比较多,半数用户年龄在26-35岁
  • 京东用户学历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用户占比显著高于行业整体
  • 京东用户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两者占比超过4成

唯品会用户画像

女性用户占比多,学历较高

  • 唯品会女性用户超过6成,学历较高,本科及以上用户占比达36.2%
  • 年龄分布和城市等级分布与行业整体较为类似,16-35岁用户占比达85%,各城市等级分布较为平均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调研数据,通过极光调研平台进行网络调研,共回收电商用户的问卷1032份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7.11-2018.11

3.数据指标说明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8年深圳灯光秀观秀人群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804847.html Thu, 06 Dec 2018 09:29:41 +0000 //www.otias-ub.com/?p=804847
深圳,一个充满惊喜与梦想的城市,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追梦人纷至沓来。深圳的辉煌与腾飞,得益于上世纪吹拂而来的一阵改革春风。40年光影流转,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逐步发展成为一座文明、先进的现代化大都市。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为“辉煌新时代”的深圳中心区灯光表演节目,于9月28日正式拉开帷幕,将一直持续到12月31日。此次灯光秀分为山海之城、改革之窗、创新之都、和谐之境四个篇章,将深圳惊人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的精彩缩影、领先世界的科技水平和城市发展以及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呈献给市民群众和中外游客。极光大数据(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G)在深圳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由衷为这片乐土的辉煌欢呼雀跃。关于此次深圳灯光秀人气热度如何变化,最吸引谁的眼球,他们是具有怎样的鲜明特征的群体,不妨通过极光的数据洞察来一窥全貌。

本文利用极光iZone商业地理大数据平台,通过圈选包含此次灯光秀的主要观赏地点在内的区域范围(少年宫门口、益田路金田路北往南方向、中心城、莲花山顶、市民中心、太平金融大厦、中心城等),剔除在圈选范围内工作或者居住的人群,对目标人群进行挖掘分析。我们取9月份上述主要观赏地点无灯光秀时段的客流作为对比变量(已剔除9月台风登陆深圳的影响),整体研究时间范围为9月1日至11月11日。主要分析方法为对比分析,主要分析指标为客流指数和人群画像特征。

 总体客流指数走势 

由极光iZone商业地理大数据平台整理的灯光秀整体客流指数对比图和2017年、2018年同期客流指数对比图可以看出:
  • 灯光秀举办以后,客流指教较无灯光秀时明显攀升,小长假首日达到客流高潮;
  • 周中观秀客流指数小幅增加,观秀高峰主要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
  • 自十一黄金周以后,观秀热度较为平稳,周期性波动;
  • 与17年同期相比,黄金周客流指数走势差异明显,灯光秀集客能力显著。
灯光秀整体客流指数走势图
2017年2018年同期客流指数对比图注:客流指数=当日客流量/无灯光秀日均客流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此次灯光秀热度随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变化周期性平稳波动,黄金周首日陡现高潮,与2017年黄金周整体客流指数走势形成鲜明对比,可见灯光秀魅力十足,吸引了大批人群驻足观赏。
周中、周末及节假日客流分析
通过周中、周末和节假日的有无灯光秀客流趋势对比图,极光iZone商业地理大数据平台发现,人们观看灯光秀主要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或因深圳作为一线城市,大部分人群处于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工作日期间,鲜有精力特意集中到观赏地点来观看灯光秀。
  • 周中,从有无灯光秀对比来看,除灯光秀举办时间段附近客流量趋势有小幅反弹外,客流趋势基本一致;
  • 周末,相比无灯光秀时,全天客流量有一定幅度增加,灯光秀举办时间段附近客流量增幅较为显著;
  • 节假日,临近灯光秀举办时间时,客流量大幅增长,明显高于无灯光秀节假日的同期时段。
周中有无灯光秀客流趋势对比图
周末有无灯光秀客流趋势对比图
节假日有无灯光秀客流趋势对比图
通过周中、周末及节假日的客流分析,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观秀人群何时开始聚集,趋势如何,观秀客流量何时登顶,从而帮助灯光秀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应对客流变化,给市民带来更好的观秀体验。
观秀人群画像
极光iZone商业地理大数据平台发现,此次灯光秀对16岁到35岁的年轻人最具吸引力;受时间和距离影响,观秀人群主要分布在市内及周边城市,市内居民有很高的参与热情。
  • 观秀人群年龄集中在16岁-35岁之间,占比接近8成;
  • 他们是一群金融偏好显著,喜欢共享出行,热衷有声读物和外语学习的年轻人;
  • 来源省内占比超8成,省外来源主要以湖南、甘肃、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主;
  • 省内游客来源深圳市占比超85%,其次主要以广州、东莞为主;
  • 市内城区群众灯光秀关注热度指数福田区居首,其次是罗湖区和龙华区。
整体年龄分布图
APP偏好TGI(>1.5)
省外来源top 15省份图
省内市外城市分布图
各城区热度指数图注:各区关注热度指数=观秀人群各区占比/总体人群各区占比

观秀人群的画像分析直观地展现了灯光秀对什么样的人群更有吸引力。对灯光秀工作人员来说,可以根据观秀人群的年龄区间、兴趣偏好、地域来源等更有针对性地策划演出内容和互动环节;由于灯光秀多选在人流较为密集的商业区域举办,人们在观秀的同时也带动了灯光秀周边商区客流的增长,各商区便可充分利用时机、凭借对观秀人群的洞察策划促销活动或者调整营业时间。

通过商业地理智能平台iZone,极光大数据从客流角度和画像角度描绘出了一场灯光盛宴。

此外,极光商业地理智能平台iZone服务还能够借助极光的大数据优势,将商场选址、客流监控、商场消费者洞察、线上线下综合营销等复杂商业问题简单化、数字化,为商业地产在企业决策、数据化运营、营销策划等方面提供强大数据支撑,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提高国内商业地产的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这也正是极光的愿景,用数据去改变世界。

]]>
极光大数据:2018年双11数据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01233.html Tue, 27 Nov 2018 02:49:20 +0000 //www.otias-ub.com/?p=801233
极光大数据(NASDAQ:JG)发布《2018年双11数据研究报告》,从综合商场app运营数据和双11用户画像对比等维度,带你探索2017年双11和2018年双11的异同。数据亮点:

  • 截至2018年11月,综合商城行业用户规模达8.79亿,较去年同期上升28.3%,渗透率达79.9%
  • 阿里系的手淘和天猫2018年双11增长势头放缓,拼多多表现突出;拼多多2018年双11独占率逆势增长,达5.5%
  • 2018年双11,每用户手机中装有4.3个综合商城app,去年同期为3.7个
  • 受拼多多异军崛起的影响, 2018年双11综合商城app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提升;另外,女性用户和36岁以上用户占比有所增加

一、2018年双11回顾

2018年双11回顾

  • 今年是双11购物节的第十个年头,双11已经演化成全民的购物狂欢节;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今年双11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3000亿元,其中天猫公布的数据,天猫双11交易总额就达2135亿元;京东公布双11累计成交额达1598亿元;交易金额数据年年攀新高,首当其冲的是综合类电商平台
  • 本报告以综合商城中渗透率top 6的app为主要内容,探索2017年双11和2018年双11的异同

 

二、综合商城app运营数据

综合商城app用户规模和安装渗透率

综合商城app 11月渗透率达79.9%

  • 从去年10月开始,综合商城app用户规模有所上涨;截至2018年11月,综合商城行业用户规模达8.79亿,较去年同期上升28.3%,11月渗透率达79.9%,相当于每10个移动互联网用户中有8个综合商城app用户

主要综合商城app渗透率

手淘一路领先,拼多多增长最快

  • 手机淘宝今年11月渗透率达52.4%,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 拼多多增长最快,由去年10月初的11.6%渗透率上升至7月中下旬的28.2%,达到统计周期的峰值,随后渗透率基本保持平稳,11月底渗透率为27.2%

双11期间综合商城app DAU

拼多多双11期间DAU均值同比增长率超2倍

  • 2018年双11期间,手机淘宝DAU均值达2.04亿,较2017年同期略有增长;天猫今年双11期间DAU为1,008万,较去年同期下降30%;手淘和天猫双11期间DAU的表现,反映出阿里系国内主要电商平台用户红利天花板将近
  • 拼多多双11期间DAU均值达6,513万,2017年同期为2,045万,增长较快

双11期间综合商城app日新增用户数

双11期间,6大综合商城日新增用户数较去年同期都有所上涨

  • 手淘2018年双11期间日新增用户数均值达306万,去年同期为305万,略有增长
  • 拼多多2018年双11期间日新增用户数均值达170万,较去年同比增长率达30%;京东今年双11期间日新增用户数均值达155万,同比增长率达57%

双11期间综合商城app独占率

拼多多双11独占率逆势增长,达5.5%

  • App独占率指在同类型app中,用户仅安装该款app的比例,侧面反映app领域的竞争情况
  • 今年双11期间,手淘app独占率为19.5%,去年同期为30%;拼多多去年双11独占率为4.2%,今年同期达5.5%;其他4款综合商城app独占率均有所下降,拼多多app独占率的增长或许是因为其有着与其他综合商城不同的用户群体

每用户综合商城app个数

今年双11,每用户手机中装有4.3个综合商城app

  • 在2018年双11,安装2个综合商城app的用户占比最大,达23.8%;安装5个及以上综合商城app的用户均有所增长;整体来看每用户平均装有4.3个综合商城app,较去年增加0.6个

 

三、双11用户画像对比

双11用户性别和年龄层分布

双11女性用户和36岁以上用户占比有所增加

  • 去年双11期间,女性用户占比54.2%,今年占比为54.7%,略微有所增长
  • 用户年龄层分布中,36-45岁用户占比11.5%,去年同期占比11%,46岁以上用户今年双11占比4.2%,去年同期为3.5%,均有增长

双11用户地域分布

2018年双11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增加

  • 今年双11期间,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占比分别为8.5%、17.9%、17.8%,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上涨;受2018年拼多多异军崛起的影响,综合商城用户群体出现逆用户下沉的现象
  • 广东省位列省级行政区用户分布第一,占比11.7%,去年双11占比为10.7%;另外,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占比均有增长

双11用户安卓手机品牌分布

OPPO、华为和vivo是安卓手机品牌前三甲

  • 2018年双11期间,OPPO手机用户占比27.4%,华为手机用户占比22.8%,vivo手机用户占比22.7%,这三个手机品牌占比之和已达72.9%
  • 相比去年双11,今年用户的安卓手机品牌集中度有所提升,占比前五的品牌中,三星是唯一出现占比下降的品牌

双11用户社交风格、兴趣、游戏喜好

知识青年、喜爱动漫和动作类游戏的用户占比分别均有增长

  • 在社交风格方面,2018年双11流行时尚占据榜首,占比为53.5%,知识青年上升至第四,占比9.6%;兴趣爱好中,2018年双11动漫以20%的占比跻身第五名;在游戏方面,动作类游戏以26.8%的占比登顶榜首

双11用户app偏好

美团是2017年和2018年两届双11用户最为偏爱的app

  • 除了位居榜首的美团外,新浪微博和优酷在2018年分别上升至第二和第三名,同属阿里系的平台;另外,在2018年双11偏好top 10中,二手电商闲鱼和生活购物分享社区小红书也出现在其中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7.10-2018.11

3.数据指标说明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8年Q3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93724.html Thu, 08 Nov 2018 05:56:29 +0000 //www.otias-ub.com/?p=793724

极光大数据(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G)发布《2018年Q3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从智能手机保有率及销量、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手机app安装情况和国内运营商市场等维度分析当前智能手机行业的市场格局。

数据亮点:

  • 截至2018年9月底, iPhone保有率为19.1%,超过OPPO上升至第二位
  • iPhone X在iPhone用户中的占比进一步增长,截至2018年Q3,占比达11.7%
  • Q3所售智能手机中,价格在3000元以下的超过8成
  • 2018年3月底发布的OPPO R15成为Q3销量占比最高的机型
  • iPhone用户忠诚度半年内连续下降,从2018 Q1的63.4%降至Q3的61.5%
  • 高中低端手机用户最偏爱的app分别是微软翻译、58同城和多看阅读
  • 移动、电信和联通的市场占比分别为71.1%、15.2%和13.7%

一、   智能手机保有率分析

2018年Q3国内主流手机品牌保有率

华为是2018年Q3国内保有率最高的手机品牌,每五个中国移动网民就有一个华为手机用户

  • 极光大数据显示,2018年Q3国内保有率前五的手机品牌分别为华为、iPhone、 OPPO、 vivo和小米,其中华为以21.1%的保有率排名第一

Q3主流手机品牌保有率变化趋势

iPhone和OPPO竞争激烈,iPhone以19.1%的保有率反超OPPO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iPhone保有率在2018年Q3出现一定幅度的回升,截至2018年9月底, iPhone保有率为19.1%,超过OPPO上升至第二位

Q3各主流手机品牌城市等级分布

iPhone用户中新一线城市用户占比最高

  • 极光大数据显示,iPhone用户中新一线城市用户占比最高,其次是一线城市;OV用户中约六成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华为和小米的用户城市等级分布相对均匀

Q3主流手机品牌型号分布

华为的型号分布最为分散,top 5仅占两成

iPhone机型分布变化趋势

iPhone X在iPhone用户中的占比进一步增长,截至2018年Q3,占比达11.7%

  • 极光大数据显示,iPhone机型中用户占比最高的机型iPhone 7 plus,占比增长速度放缓;截至2018年9月底,两款9月13日发布的新机型iPhone XS Max及iPhone XS在全机型中的占比分别为0.5%和0.1%

二、   智能手机销量分析

2018年Q3国内手机品牌销量占比

2018年Q3 vivo销量占比达17.3%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8年Q3国内手机品牌销量占比top 5分别是华为、vivo、OPPO、小米和iPhone,其中华为以24.7%销量占比居于首位

Q3主流手机品牌销量占比变化趋势

iPhone销量占比连续三季度下滑

  • 极光大数据显示,华为在18年Q3的销量占比为24.7%,vivo以17.3%销量占比赶超至第二位,OPPO销量占比与小米相近,分别为15.6%和15.4%,iPhone销量占比进一步下滑,2018年Q3仅占5.6%

Q3主流手机品牌销量价格分布

Q3所售智能手机中,价格在3000元以下的超过8成

  • 极光大数据显示,1000-1999元的机型为Q3国内手机市场贡献了三成的销量,其中vivo有53.5%的手机销量集中在此价格区间;小米主要聚焦于中低端机,iPhone则聚焦于高端机

Q3销量top 10手机机型

OPPO R15以4.2%销量占比强势登顶

  • 极光大数据显示,2018年3月底发布的OPPO R15成为Q3销量占比最高的机型,vivo X21和OPPO A83分别居于二、三位

三、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分析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华为

2018年Q3,华为的换机用户忠诚度为39.9%,近四成用户会继续选择华为

  • 极光大数据显示,vivo对华为换机用户的吸引力提升,华为换OPPO用户比例降至11.8%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OPPO

OPPO换机忠诚度降至30.5%

  • 极光大数据显示,华为对OPPO换机用户的吸引力在这一季度明显增强;换机时选择华为、vivo和iPhone的用户均超15%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iPhone

iPhone用户忠诚度半年内连续下降,从2018 Q1的63.4%降至Q3的61.5%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18年Q3换手机的iPhone用户中,有超过六成会继续使用iPhone;其余部分用户流失到华为、OPPO等品牌,其中iPhone换华为的用户比例为12.8%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vivo

34.9%的vivo换机用户仍然选择本品牌,该比例相比Q2大幅上升

  • 极光大数据显示,2018年Q3 vivo用户的忠诚度增长至34.9%,另外有18.1%的用户转向使用OPPO,换机选择华为的vivo用户占比下降至17.4%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小米

约三成小米用户换手机后继续使用小米

  • 极光大数据显示,Q3的小米换机用户转向iPhone的比例上升至17.6%,达一年内新高

四、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华为

华为用户:近七成用户是男性,爱看电影

  • 极光大数据显示,65.8%的华为用户为男性,26-35岁用户占比一半以上;华为用户倾向通过具有知识青年、运动健美属性的渠道交友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OPPO

OPPO用户:54.9%的用户性别为女性,87.7%的用户在35岁及以下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OPPO用户对服装饰品的兴趣表现明显,对文艺小清新的社交风格最为偏好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 vivo

vivo用户:男性女性用户占比相近

  • 极光大数据显示,vivo用户对服装饰品更感兴趣,对运动健美风格的交友渠道偏好明显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小米

小米用户:男性占比超7成,爱好运动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小米用户中有72.5%为男性,其中83.7%的用户不超过35岁
  • 小米用户爱好运动、动漫和电影,最偏好的社交风格是运动健美

五、手机app安装情况
高中低端手机app安装概况

平均每台高端机安装59款app

  • 极光大数据显示,平均每台高中低端手机中安装的app分别为59款、50款和45款,低端机用户安装的app数量与高中端机的差距有一定程度的缩小

高中低端手机用户app偏好指数

高端机用户最偏爱的app是微软翻译

  • 极光大数据显示,高中低端手机用户最偏爱的app分别是微软翻译、58同城和多看阅读

主流安卓手机用户app偏好指数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最偏好的app类型各有千秋,其中OPPO用户对综合电商类app较为喜好

  • 极光大数据显示,华为、OPPO、vivo和小米用户最偏爱的app分别是微软翻译、聚美优品、一点资讯和多看阅读

六、国内运营商市场分析

三大运营商市场占比

71.1%的中国移动网民是移动的用户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移动、电信和联通的市场占比分别为71.1%、15.2%和13.7%,意味着每100个中国移动网民中,有约71个移动用户

三大运营商在主流手机品牌中的市场占比

iPhone的移动用户占比为64.4%,比整体市场占比低6.7%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OV拉动了移动用户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
  • iPhone用户中联通和电信用户的占比均高于整体市场

三大运营商市场占比变化趋势

联通在2018年Q3市场占比有明显增长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7年07月-2018年09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

保有率:根据极光大数据在指定时间段内监测到的至少有一次数据上报的活跃手机数量推算的全国活跃手机总量

销量:根据极光大数据在指定时间段内监测到的手机数量增量推算的全国手机销量

用户忠诚度:某手机品牌的用户在更换手机时选择原品牌所占的比例,比例越高,则认为用户忠诚度越高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支持199IT发展,可加入付费高端知识交流群,感谢!

]]>
极光大数据:2018年K12教育用户群体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88890.html Tue, 30 Oct 2018 03:40:11 +0000 //www.otias-ub.com/?p=788890

极光大数据(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G)发布《2018年K12教育用户群体研究报告》,以幼儿园到高三学生的家长群体为研究对象,从K12教育态度、K12教育投入、K12培训班偏好、K12教育app偏好、K12教育用户画像等维度揭秘这一人群的特点。

核心观点:

  • 分数不再是王道,K12教育阶段的父母更看重孩子的心理健康、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 兴趣班和学习辅导班受K12教育用户欢迎,请家教热度相对低
  • 数学和英语是最主要的培训班科目需求,过半家长更偏爱面对面的线下教学
  • 超九成家长更愿选择中小规模的培训班,其中6-15人中班规模最受欢迎
  • 2小时左右的课时、一周1-2次是家长们更倾向的培训班课时和频率
  • 亲友同事介绍、教育机构的宣传资料和网站是家长们获取培训班信息的主要渠道
  • 选择培训班时,家长们更看重教师水平、上课地点和课程安排
  • 作业答疑类app最受家长欢迎,其次为家长社区类app

K12教育用户定义

幼儿园到高三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父母

  • 本报告中所称K12教育用户为幼儿园到高三学生的家长群体,回收有效样本1019份,其中男性占比52.30%,女性占比47.70%
  • 极光调研从教育观念、教育投入、培训班偏好、教育类app偏好、人群画像等方面揭秘这一群体的特点

一、K12教育态度

教育观念

分数不再是王道,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更受关注

  • 总体而言,K12教育阶段的父母更看重孩子的心理健康、综合素质及道德修养,反而不太在意成绩分数
  • 幼儿园阶段父母更看重兴趣培养;小学阶段父母更看重学习方法、兴趣培养;初中阶段父母更看重成绩分数;高中阶段看重心理健康、综合素质

教育观念

母亲们更注重对孩子心理健康、社交能力的培养

  • K12教育阶段的父母们在教育观念上整体比较一致,大多不看重分数
  • 相比于父亲,母亲们更注重孩子心理健康、学习方法及社交能力方面的教育

教育观念

权威型父母更注重综合素质、学习方法教育

  • 权威型父母相比于其他类型父母更注重孩子综合素质和学习方法的教育,这可能是因为权威型父母更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
  • 专制型父母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父母更不注重孩子体育锻炼方面的教育,这或许与专制型父母会过于管束孩子的体育娱乐有关

学习成绩满意度

过半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满意度高,高中阶段父母满意度相对低

  • 幼儿园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满意”占比均高于其他阶段
  • 相比于其他阶段,高中阶段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比较不满意”占比高
  • 总体而言,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比较满意”的比例最高,为39.14%,有14.34%的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或“比较不满意”)

学习成绩满意度

父母对孩子满意度与成绩排名高度相关

  • 孩子学习排名越靠前,父母对孩子越满意;相应地,孩子学习排名越靠后,父母对孩子越不满意
  • 对于排名中上的孩子,只有六成左右的父母感到满意(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选项的人)
  • 对于排名倒数的孩子,除了超半数的父母感到非常不满意外,也有21.43%的父母态度无所谓

二、K12教育投入

时间投入

父母对孩子学习的参与度普遍高,随着孩子升学,参与度有所下降

  • 总体来看,对孩子学习参与度低的父母占全部样本量的12.36%(参与度较低或非常低的占比),可见父母们为了孩子学习也是操碎了心
  • 随着孩子升学,父母对孩子学习的时间投入有下降趋势,或因初高中孩子住校或课业逐渐超出父母可辅导范围所致

内容投入

兴趣班和学习辅导班是课外教育首选,“请家教”热度低

  • 调研数据显示,超五成的父母为孩子报过兴趣班,亦有近五成的父母给孩子报过学习辅导班
  • 学习教育工具类投入(使用学习辅导类app、购买学习机等)的父母占比近三成
  • 相比于其他种类,“请家教”已是极少数父母的选择,或是因为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带来的结果

内容投入

小学阶段更倾向兴趣班,初高中阶段更倾向学习辅导班

  • 小学阶段的课外教育更倾向于兴趣班,而初高中阶段则对兴趣班的投入低于全体样本,或因课业加重而逐渐放弃兴趣班
  • 相比于全体样本,初中阶段对课外学习班/辅导班的倾向高,同时也高于小学和高中阶段
  •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体样本对“请家教”一项投入普遍低的情况下,高中阶段孩子是“请家教”的主力军

不报培训班*的原因

用不着——孩子学习好

帮不上——担心效果不好

  • 调查结果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家长不打算给孩子报培训班
  • 不报班最主要的三个原因——一是孩子学习好,用不着;二是担心辅导效果不好,帮不上;三是孩子不愿参加,由着去
  • 19.20%的家长对培训班价格敏感,因价格高而选择不报班

三、K12教育培训班偏好

培训班报班原因

最想孩子提升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其次希望能够查缺补漏

  • 父母为孩子报培训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加强孩子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希望孩子全面发展
  • 21.20%的家长希望培训班能够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同时有17.82%的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参加培训班补强弱势科目
  • 只有8.58%的家长希望报培训班能够减少自己在孩子学习上花的时间和精力

培训班报班类别

小学阶段倾向兴趣类,初中阶段倾向教学类,高中阶段倾向考试类

  • 超半数父母在选择培训班时,会选择教学类和兴趣类,其中初中阶段对教学类培训班的倾向高于全体样本
  • 相比于全体样本,小学阶段更倾向于兴趣类培训班,父母们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可谓从小抓起;相应地,这一阶段对考试类培训班的需求则低于全体样本
  • 初高中阶段则对考试类培训班需求较高,高中阶段尤甚,占比达42.31%,或因为高中课业重,考试成绩也更加关键

弱势科目

语数英是主要弱项,理化也难倒近三成高中生

  • 小学生最弱势的科目是语文,数学占比超三成,英语占比近三成
  • 初中生最弱势的科目是数学,数学和英语的占比差不多(不考虑“其它”选项前提下)
  • 高中生最弱势的科目数学和英语,物理和化学的占比也都接近三成,看来高中生们“学好数理化”任重道远

培训班报班科目

数学和英语是最主要的培训班科目需求

  • 数学是培训班报班需求最大的科目,小、初、高各阶段均过半数,其中初中阶段需求最大,占比达69.28%
  • 英语紧随数学之后,也具有广泛的培训市场需求,小、初、高各阶段的占比也均超五成
  • 高中物理或因难度较大,也有超四成的培训需求

培训班形式偏好

线下教学占比最高,“双师课堂”悄然兴起

  • 过半数的父母更倾向于面对面的线下教学形式,可见线下教育的优势还是线上教育无法比拟的
  • 有20.16%的父母选择线上即时教学,远高于占比仅有3.64%的线上视频课程,由此推测父母们更希望培训班有即时的互动,而不只是希望孩子自学
  • “双师课堂”指线上、线下各一个老师同时授课,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教学形式,有13.13%的父母选择此项,可见这一形式已为一定比例父母所接受

培训班规模偏好

倾向中小规模班,高中阶段更偏好一对一教学

  • 超九成父母更倾向中小规模的培训班,其中43.17%的父母倾向6-15人的中班,是占比最高的人群
  • 13.78%的父母倾向一对一的培训班,而高中阶段孩子的父母在这一选项上的占比更高。一般而言,一对一培训班的费用更贵,可见这部分父母对于孩子在培训班上的金钱投入意愿或更强
  • 相比于全体样本,初中阶段孩子的父母更偏好16-30人的大规模培训班

培训班课时和频率偏好

一次2小时左右,一周1-2次是最好的选择

  • 2小时左右的课时是父母们最倾向的选择,但对于线上课程,1小时课时和2小时课时的选择者不相上下,占比分别为37.97%、36.54%
  • 超七成父母希望孩子一周上1-2次培训班,以绝对优势超出其他频次选项,可见孩子们的课外时间并没有被培训班占满

培训班信息获取渠道

亲友、机构官方、学校等线下渠道更受欢迎

  • 超六成父母通过亲友同事的介绍获取培训班信息,占比61.25%,或因父母们倾向于向身边有经验的人咨询
  • 教育机构的官方渠道(官方资料和网站)和学校渠道也较为受父母们关注
  • 其他线上渠道(如网络社交平台、网络搜索、移动网络广告等)相对不受父母们关注,占比均不足两成

挑选培训班看重因素

最关注老师水平、上课地点和课程安排

  • 父母们为孩子选择培训班时主要考虑教师水平、上课地点及课程安排,其中教师水平最受关注,占比64.76%
  • 22.24%的父母在选择培训班时更为关注价格
  • 机构口碑和名气反倒不太被看重,占比不足两成,可见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们不看广告看成效

培训班效果评价

掌握学习方法是最期望的收获,初高中阶段孩子的父母偏重提高成绩

  • 整体而言,58.26%的父母希望孩子通过培训班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希望培训机构“授人以渔”
  • 相比于全体样本,初高中阶段父母更看重培训班能够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这可能是因为初高中阶段的孩子面临着相对重的升学压力

培训班报班费用

随着孩子升学,父母每年在孩子培训班上的费用投入逐渐增长

  • 对于打算/已经给孩子报培训班的父母来说,他们愿意平均每年支付大约3759元人民币在孩子的培训班上
  • 随着孩子的升学,父母每年愿意花在培训班上的费用逐渐增加,到孩子的高中阶段,他们愿意平均每年支付约5175元人民币
  • 双职工家庭在孩子培训班费用的投入大幅高出单职工家庭

四、K12教育app偏好

所使用学习类app类别

作业答疑类app最受欢迎,家长社区类app占比超三成

  • 87.78%的父母或其孩子使用过学习类app,其中,作业答疑类app以68.17%的高占比俘获这部分父母和孩子的芳心
  • 家长社区类app出现的时间不久,但迅速在父母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以34.80%的比例居于第二名
  • 家教类app和学习视频类app相对占比较低,或因其形式较为传统,用户已丧失新鲜感
  • 题库类app在高中阶段的孩子或其父母中占比明显高于总体样本,或因高中阶段学生更注重题海战术

教育学习app偏好

作业类app在父母偏好度top 10应用中占有4个席位

  • 《一起小学学生》是父母们最偏好的教育学习app,另外还有《作业盒子小学学生端》、《爱作业》、《作业帮》也均在top 10榜单中,可见作业类app广受欢迎
  • 《家长通》、《家长帮》双双上榜,针对家长的应用亦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使用教育学习类app的诉求

实效性和趣味性是使用学习类app的最主要诉求

  • 家长或孩子使用教育学习类app最主要的诉求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趣味性、提高成绩,占比分别为55.73%、48.57%及42.95%
  • 有22.69%的家长希望从学习类app中获取学习资料,但对于名师、名校信息则无甚要求

五、K12教育用户画像

K12教育用户教养风格及地域分布

超六成父母是权威型教养风格

  • 调研结果显示,多数父母属于权威型的教养风格,这类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程度和管束程度均较高
  • 值得注意的是,有20.90%的父母属于放纵型教养风格,这样的父母对孩子关爱有余,管束不足
  • 经济越发达地区,单个城市的K12教育用户的平均聚集度越高

K12教育用户家庭月收入

家庭月收入高的家庭更愿意报培训班

  • 家庭月收入在5千至8千的家庭占比较多,收入过万的家庭总占比有27.11%
  • 已经/愿意报培训班的的家庭,平均月收入比全体样本的平均月收入高,对孩子的课外教育是需要一定经济基础的

K12教育用户学历及职业分布

本科学历多,单职工家庭近半

  • 本科学历的K12教育用户最多,占比28.36%
  • 自由职业者占比最高,单职工家庭占比近半

K12教育用户兴趣标签

热爱音乐、美食和旅游的潮父母

  • K12教育用户对音乐、美食、旅游有偏好

K12教育用户的理财应用偏好

K12教育用户倾向于用银行理财

  • K12教育用户在金融理财类应用偏好度的top 10榜单中,银行相关的app占据半壁江山,或因为银行系统的安全性让人信赖

K12教育用户安卓手机品牌分布

华为保有最多的K12教育用户

  • 超三成的K12用户使用华为手机,以较大优势领跑
  • vivo、OPPO、小米紧随其后,均分得超一成的K12教育用户占有率

报告说明

1.  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调研数据,通过极光调研平台对K12教育用户进行网络调研,回收有效样本1019份,执行周期为2018年9月

2.  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8.09-2018.10

3.  数据指标说明

偏好度指数是根据应用在目标人群中的装机渗透率,与其全网渗透率的相对关系计算得出

4.  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  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高额补贴告一段落后,美团打车与滴滴出行的对比如何?
//www.otias-ub.com/archives/748295.html Wed, 18 Jul 2018 01:49:20 +0000 //www.otias-ub.com/?p=748295 美团进军网约车市场已经一年有余。在去年2月份,美团开始在南京试点上线网约车服务,并于年底发布开城计划,在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温州、福州和厦门在内的7个城市启动“美团打车用户报名”活动。目前美团打车已经在南京和上海获得《网约车经营许可证》,其网约车业务也主要围绕这两座城市开展。和滴滴出行相比,美团打车在应用端(包括乘客端和司机端)上到底有着怎样的表现?极光大数据的统计结果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

乘客端应用对比

全国范围:美团打车渗透率0.22%,滴滴出行渗透率14.47%

极光大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6月30日,滴滴出行应用端在全国网民中的渗透率为14.47%,而美团打车则为0.22%。从曲线走势可以看出,美团打车在3月中下旬采取的高补贴政策对渗透率确实起到了短期的促进作用。但随着补贴额度缩减,美团打车应用端的渗透率走势已逐渐趋于平稳。

在DAU(日活跃用户数)指标上,滴滴出行在春节期间呈现节令性振荡,与春节前夕相比下滑超16%;节后滴滴出行的DAU数据逐步回升,在1,500万上下波动。在高额补贴政策的激励下,美团打车客户端的DAU数据在3月份显现出增长趋势;但随着补贴逐渐淡出,美团打车客户端的DAU数据也开始回落。在6月30日当天,滴滴出行的DAU数据达到1,468.2万;而美团打车为16.05万,和峰值相比下降超41%。

应用安装留存率数据显示,滴滴出行的7天安装留存率达到72.6%,而美团打车为30.2%。与此同时,滴滴出行的30天用户安装留存率达到65.8%,美团打车仅为25.3%。随着新用户的获取成本越来越高昂,如何通过运营手段留住用户将会成为美团打车后续必须考虑的问题。

极光大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全国范围内,美团打车应用端用户有78.6%同时装有滴滴出行应用端,而在设备上安装有美团打车应用端的滴滴出行用户占比仅为1.8%。结合两款应用的全国渗透率数据可以看出,滴滴出行在用户基数上的对比优势突出,美团打车对滴滴出行用户的渗透并不显著。

上海地区:美团打车渗透率6.51%,滴滴出行39.7%

从渗透率的曲线走势可以看出,美团打车应用端的渗透率在3月份出现明显增长后趋势有所放缓,滴滴出行在6月份出现明显增长。根据极光大数据的统计结果,截至今年6月底,美团打车应用端在上海移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6.51%,滴滴出行达到39.7%。

美团打车3月份进入上海市场后,在当地实施高额补贴策略,其DAU的攀升趋势也随之显现,最高触及10.54万。随着补贴额度下降,美团打车应用端在当地的DAU开始下滑,后期数据趋于平稳。而滴滴在上海地区的DAU数据除春节期间出现节令性下滑以外,其它时期均较为稳定。截至6月30日,美团打车应用端在上海地区的DAU数值为7.05万,而滴滴出行为63.09万。

在上海地区的用户重合度方面,滴滴出行的对比优势依然显著。在上海地区的美团打车应用端用户中,同时安装有滴滴出行应用端的比例达到69.5%,但重合用户在滴滴出行应用端中的占比仅为16.7%。

 

南京地区:美团打车渗透率4.48%,滴滴出行渗透率27.13%

南京是美团打车业务的首个试点城市。在上半年,美团打车与滴滴出行在南京地区的渗透率均显现出上升趋势。根据极光大数据的统计结果,截至6月份,美团打车应用端在南京移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4.48%,而滴滴出行应用端达到27.13%。

在南京地区,美团打车的DAU走势同样表现出冲高回落后趋于稳定的走势。滴滴出行在南京地区的DAU走势在经历过春节期间的回撤后快速反弹,后期数据与春节后相比有小幅增长。截至今年6月30日,美团打车在当地的DAU数值为1.98万,而滴滴出行则为35.4万。

尽管南京是美团打车业务运营时间最长的城市,但其应用端对于滴滴出行用户的渗透依然不显著。用户重合度结果显示,南京地区的美团打车应用端用户当中有78.6%同时安装有滴滴出行应用端,而美团打车应用端在后者用户群体中的渗透率则为8.9%。

 

司机端应用对比

全国地区:美团打车司机渗透率0.25%,滴滴车主2.53%

司机端应用的表现也可以透露出网约车平台的一些运营情况。根据极光大数据的统计结果,截至今年6月份,美团打车司机端在全国移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0.25%,而滴滴车主则达到2.53%。

从DAU曲线走势可以看出,美团打车司机应用端的DAU走势与补贴的相关性非常明显。随着补贴额度降低,美团打车司机端的DAU也逐步回落,而滴滴车主端的DAU波动更多表现在春节期间的季节性下滑上。截止6月30日,美团打车司机端的DAU数值为13.5万,与峰值相比下降超50%。在同一时期,滴滴车主的DAU数据为480.87万,和5月份的峰值相比也有所下滑。

作为服务的需求方和提供方,乘客和司机可以说是网约车平台的最为关键的两个支点。对于平台而言,留住司机和留住乘客一样重要。根据极光大数据的统计结果,美团打车司机的7天安装留存率为54.5%,滴滴车主为76.6%。在同一观察周期,美团打车司机端的30天安装留存比例为33.7%,而滴滴车主达到68.4%。

在美团打车司机端用户中,有72.7%同时装有滴滴车主应用端。而在滴滴车主用户中,美团打车司机端的渗透率不足10%。

 

上海地区:美团打车司机端渗透率1.85%,滴滴车主3.01%

在上海地区,美团打车司机端的渗透率在4月份达到峰值后开始回落,而滴滴车主则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截至今年6月份,美团打车司机端在上海地区的渗透率为1.85%,滴滴车主为3.01%。

在上海地区的DAU指标上,美团打车司机端的峰值出现在高额补贴期间。随着补贴额度下降,美团打车司机端在当地的DAU数值也开始缓慢回落。而滴滴车主的DAU数据经历过春节期间的季节性下滑后,呈现出震荡上升的趋势,后期数据趋于稳定。截至6月30日当天,美团打车司机端在上海地区的DAU数值为1.85万,而滴滴车主则达到14.2万。

根据极光大数据的统计结果,在上海地区的美团打车司机端用户中有57.4%同时安装有滴滴车主应用,滴滴车主应用端用户中有35.3%安装了美团打车司机端。

 

南京地区:美团打车司机端渗透率2.06%,滴滴车主4.49%

在南京地区,滴滴车主和美团打车司机在渗透率上均表现出上升趋势。极光大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美团打车司机端在南京地区的渗透率为2.06%,滴滴车主为4.49%。从两款应用的数据表现看来,在南京地区的司机储备上,滴滴出行相较于美团打车要更为充裕。

在南京地区的DAU表现上,美团打车司机端已经趋于稳定。在春节期间,滴滴车主和美团打车司机的DAU数值均表现出季节性波动趋势,但滴滴车主的回撤幅度要更为显著。截至6月30日,美团打车司机端在南京地区的DAU数值为0.81万,滴滴车主达到7.94万。

用户重合度结果显示,在南京地区,76.1%的美团打车司机用户装有滴滴车主应用端,滴滴车主用户中34.9%的人群安装了美团打车司机端。

 

据招股书介绍,美团后续将会在包括上海、成都、厦门、温州、北京、南京、郑州、福州、杭州和潍坊在内的城市开展网络车服务,相比年初的开城计划增加了两个城市。但从全国和上海、南京地区的多维度对比结果看来,美团打车应用端与滴滴出行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网约车业务能否与美团点评的生活服务生态产生协同效应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来源:极光大数据

]]>
极光大数据:2018年5月专车市场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44542.html Mon, 16 Jul 2018 12:35:46 +0000 //www.otias-ub.com/?p=744542

自2016年下半年,网约车新政出台以来,推动了专车市场的重新洗牌。目前,市场头部平台已经显露,形成滴滴出行、神州专车、易到和首汽四分天下的大势,行业竞争也从“拼补贴”转向“拼服务”的下半场。极光大数据发布《2018年5月专车市场研究报告》,以滴滴出行、神州专车、易到和首汽约车四款专车app为主要调研对象,从市场概况、运营数据、用户画像、用户态度、用户使用习惯等全面分析专车市场。

极光观点:

  • 截至2018年5月底,网约车app市场渗透率为16.9%,用户规模为1.85亿
  • 滴滴出行在用户中知名度最高,神州专车、首汽约车位列二三位
  • 专车用户更喜欢接送机/车站、预约用车和为他人叫车
  • 神州专车用户满意度最高,用户向亲友同事推荐此平台的意愿也高于其他专车平台

一、市场概况

市场概况

网约车为共享出行市场重要构成

  • 国内共享出行市场主要分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在共享汽车出行中,根据服务类型又可分为包括分时租赁在内的汽车租赁和网约车
  • 目前主流网约车平台运营模式多采用B2C与C2C相结合方式,神州专车和首汽约车以自营的B2C模式为主,并吸引私家车加盟,易到和滴滴出行以私家车C2C模式为主,并配有少量自营车队

市场概况

出行需求与技术发展助推网约车盛行

  • 网约车的兴起主要源于传统出行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个性化、高质量出行需求。而互联网、大数据、移动智能终端、基于LBS技术服务的发展,则为其提供技术支撑

市场概况

网约车服务类型主要分类:快车、专车

  • 网约车服务指符合条件的驾驶员和车辆通过网约车平台为用户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的服务
  • 专车定位中高端市场,相对于快车,它对驾驶员、服务、车辆要求更高

市场概况

政策整理分析

  • 2016年7月,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网约车市场进行监管,此办法强调专车平台运营管理责任,并对车辆硬件质量和驾驶员水平做出了明确规定

市场概况

滴滴出行、神州专车、易到、首汽约车为目前专车市场主要竞争者

  • 滴滴出行、易到为综合性平台,除专车外还包括其他类型订单,而神州专车、首汽约车则主要以中高端专车市场为主
  • 目前各平台的专车产品中,除了立即用车、预约用车、包车、接送机等服务外,还提供多种定制化服务,以优化乘客体验,提升竞争力

市场概况

专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头部平台渐趋稳定,行业竞争从“拼补贴”转向“拼服务”的下半场

二、运营数据

市场概况

网约车市场进入缓慢增长期

  • 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最后一周,网约车app整体渗透率为16.9%,用户规模达到1.85亿;2017年8月以来,网约车市场增长趋于稳定

运营数据

综合性出行平台滴滴出行渗透率优势明显

  • 拥有快车、专车、顺风车等多种出行业务的滴滴出行app渗透率数据优势明显,截至2018年5月31日,其app市场渗透率为13.82%

运营数据

各平台近一年MAU基本稳定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滴滴出行2018年5月MAU为9191万,是唯一一款MAU为千万级的app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近一年以来,除易到MAU持续下滑,滴滴出行、神州专车、首汽约车变化幅度不大,这与国内趋于稳定的网约车市场有关

运营数据

主攻专车市场的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月均DAU为几十万级别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 2018年5月,滴滴出行月均DAU为1504.4万,神州专车和首汽约车分别为31.2万、20.7万,缺少快车、顺风车的数据,主打中高端专车市场的平台DAU数据均不高

三、用户画像

网约车app用户画像之性别

神州专车和首汽约车男性用户占比均在七成以上

  • 神州专车男性用户占比最高,为73.8%
  • 包含快车业务的综合性出行平台女性比例偏高,滴滴出行最高为37.1%

网约车app用户画像之年龄

主打专车的平台36岁以上用户占比更高

  • 26-35岁用户为各网约车app用户主要年龄段
  • 从更具消费能力的36岁及以上年龄段看,主打中高端市场的神州专车(36%)、首汽约车(27.7%)的用户占比远超综合平台滴滴出行的10.3%。最早专注高端用户的易到(29.7%)36岁及以上用户比例也比较高

网约车app用户画像之城市等级

网约车用户集中于二线及以上城市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网约车用户更多集中于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覆盖范围更广的滴滴出行、神州专车、易到用户来源更多元化,首汽约车则把有限精力聚焦更具出行需求的大城市。首汽约车二线城市及以上用户占比89%

网约车app用户画像之省份

拼省份,广东人最爱用网约车

  • 得益于珠三角城市群以及深圳、广州两个一线城市的拉动,广东省用户在各网约车APP中占比均比较高
  • 三成首汽约车用户来自北京,易到用户中15.7%来自上海

网约车app用户画像之城市

拼城市,北京、上海用户占比最高

  • 北京、上海在各网约车app用户的城市分布占比中基本位于前两位
  • 除一线城市占比均比较高之外,成都位居滴滴出行用户中第三位,哈尔滨位居首汽约车用户中第二

各网约车app用户画像之偏好app

购物偏好京东,外出旅行更爱用携程旅行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各网约车app用户均比较偏好京东和携程旅行

四、用户态度

用户态度

滴滴出行在网约车用户中知名度最高

  • 极光调研发现,滴滴出行在网约车用户中知名度最高,超过九成的网约车用户知道此平台,神州专车知名度仅低于滴滴出行

用户态度

神州专车用户满意度最高

  • 在专车用户满意度方面,用户对神州专车满意度最高,首汽约车位居第二,而滴滴出行用户满意度垫底

用户态度

半数未使用用户愿尝试滴滴出行

  • 有半数未使用过滴滴出行的专车用户表示,接下来会考虑使用此平台服务,这或与滴滴出行高知名度有关

用户态度

神州专车用户最愿意向亲友同事推荐此平台

  • 调查发现,神州专车用户对此平台的净推荐值为34.5%,相比其他平台专车用户,此平台专车用户向亲友同事推荐此平台的意愿最强

用户态度

在用车安全方面,神州专车用户满意度最高

  • 极光调研发现,在受用户关注的用车安全方面,神州专车用户满意度最高

用户态度

专车用户更喜欢接送机、预约用车和为他人叫车

  • 神州专车、首汽约车和滴滴出行的专车用户都对接送机/车站、预约用车和为别人叫车这三项人性化服务最为满意;易到用户对“收藏司机、优先选派”评分最高

五、用户使用习惯

用户使用习惯

周末和节日夜间,专车用户最活跃

  • 极光调研发现,工作日专车用户活跃时间并不局限于通勤时间段,早晚与夜间用车情况相对均衡
  • 周末及节假日,超过半数专车用户会在晚间20-24点出行,约三成专车用户会在中午12-14点出行

用户使用习惯

购物娱乐 ,滴滴出行、易到最常用

  • 在个人和家庭出行场景下,滴滴出行和易到用户是外出购物/娱乐/餐饮的首选,神州专车和首汽约车最常使用于接送亲友
  • 恶劣天气/紧急情况上下班也是用户使用专车的重要场景之一

用户使用习惯

公务出行,神州专车选用比例最高

  • 接送客人和本地公务/商务出行是各平台用户使用专车的重要商务情景
  • 超半数神州专车用户会在外地公务/商务出差情况下使用此平台专车

来源:极光

 

]]>
极光大数据:2018年6月成人英语学习用户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45446.html Sat, 07 Jul 2018 11:02:29 +0000 //www.otias-ub.com/?p=745446 极光大数据《2018年6月成人英语学习用户研究报告》新鲜出炉。从行业背景、总体情况勾勒成人英语教育行业图景,并就职场人士和大学生两大学习群体的用户画像及英语学习情况、培训班偏好、培训机构偏好等进行全面解析。

极光观点:

  • 英语学习已成刚需,一线城市和华南地区的职场人士学习英语更积极
  • 背单词是成人英语学习的首选方式,占比超7成
  • 职场人士最爱的英语类app是英语流利说,大学生最爱星火英语
  • 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方式深受职场人士和大学生青睐
  • 职场人士和大学生都爱新东方,职场人士关注教师水平,大学生最在意价格

主要结论

一、行业背景

行业背景

两类成人英语学习群体:大学生群体与职场人士

  • 成人英语学习群体主要由大学生英语学习群体与职场英语学习群体这两个主要群体组成,前者更多关注考证、考研/保研、留学、学术研究等学术类的应用需求,而后者更关注商业沟通等职场类的应用需求;但两个群体的英语学习需求有交叉,即大学生群体也有求职面试的职场类需求,而职场人士也有留学、考证等学术类需要
  • 此外,还有部分有移民、出国旅游等群体有英语学习的需要

行业背景

成人英语学习目的性非常强

  • 成人英语学习群体的目的性非常强,常常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如考证)或解决某个问题(如求职)才进行学习
  • 然而,随着学以致用观念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以及英语逐渐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常用工具的趋势下,成人英语学习的未来将会转向提高综合英语水平的方向

行业背景

英语培训机构大多同时面向不同类型的英语学习群体,但往往有所侧重

  • 主流英语教育机构通常同时覆盖成人英语教育和K12英语教育,但往往有所侧重,这与教育机构的定位策略、优势产品、品牌传播直接相关

行业背景

K12英语教育火爆对成人英语教育产生双面影响

  • 随着中产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度提高,K12教育越发火爆,这可能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成人英语教育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行业背景

线上教育兴起,教育方式变革

  •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线上教育越来越火爆,传统培训机构在互联网浪潮中或主动或被动地拥抱新技术新工具,教育方式产生变革
  • 如今,绝大部分主流传统英语教育机构已经纷纷转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教育方式

二、总体情况

成人英语学习群体与学习需求

在成人英语学习群体中,大学生群体占比近2/3,职场人士占比约1/3

  • 学习需求方面,大学生主要以学术类需求为主,兼有部分求职面试等职业类需求;而职场人士以职业类需求为主,兼有国外旅游/居住等其他类需求

成人英语学习群体分布

一线城市和华南地区的职场人士学习英语更为积极

  • 城市级别分布:职场人士在一线城市占比较高,而大学生在其它城市级别占比均达6成以上
  • 区域分布:职场人士在华南地区占比过半,而其它地区大学生占比更高

学习目标

“要求高”、“目的性强”是成人英语学习群体的主要特征

  • 成人英语学习群体期望达到的水平比较高,超6成人希望达到熟练(游刃有余)或母语的水平

学习方式

绕不开的背单词…

  • 背单词是英语学习的首选方式,占比超过7成,而看剧/电影/视频次之,占比超过6成

英语培训班参加情况与参加意愿

成人英语培训班参加度偏低,但潜在群体占比较大

  • 成人英语学习群体中超过1/4的人没有参加培训班,但其中过半人有参加意愿或持观望态度,说明成人英语培训市场依然具有较大的潜在空间

英语培训班参加情况与参加意愿

学习目标越高,培训班参加度越高

  • 学习目标直接影响培训班参加度,特别是希望达到母语水平的群体,其中有1/3人已参加培训班,因此,对英语水平要求更高的群体是培训机构的核心目标客户

三、职场人士篇

1.用户画像与英语学习情况

具有英语学习需求的职场人士画像

年轻高学历的职场人士爱学英语

  • 男女平衡,30岁以下占比近5成,高学历,近半数人为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有英语学习需求的职场人士画像

中等收入,职业分布较为均匀

  • 职场人士的个人月收入为3-6千居多,职业分布较为均匀,其中教师/医生/律师、工人/服务业从业者占比略高

具有英语学习需求的职场人士画像

职场人士对音乐、美食、流行时尚、旅游等事物最感兴趣

  • 职场人士对音乐的兴趣占比最高,达到9成;同时对美食、流行时尚、旅游的兴趣占比也超过5成;但职场人士对同城交友的兴趣不大

职场人士英语学习需求

商务/工作沟通是职场人士最主要的学习需求

  • 职场类英语学习需求自然是职场人士的最主要需求,其中“沟通”处于首要地位,其次是职业晋升和求职面试需求
  • 部分年轻职场人士(主要为年龄低于30岁的群体)也有留学/读研等学术类需求;此外,国外旅游也是占比较高的英语学习需求

职场人士英语学习方式

少一点背单词,多一点英语对话

  • 看剧/电影/视频是职场人士最常用的英语学习方式,背单词和阅读次之;但与全体样本相比较,职场人士背单词的比重显著较小,而日常用英文对话的占比显著较大

英语类app安装

职场人士最爱英语流利说

  • 英语流利说占比82.8%,远超其它app,侧面反映出职场人士偏重提升口语和沟通能力;网易有道词典占比32.2%,是职场人士最爱用的词典类工具

培训班参加情况与参加意愿

职场人士的参加意愿更高

  • 职场人士对英语培训班持更开放的态度,“打算报名参加”的人群占比显著高于全体样本,且“不打算参加”的人群比例显著低于全体样本

培训班参加原因

希望快速提高英语水平是职场人士参加培训班的主因,核心诉求是“快速”

  • 职场人士参加培训班的最重要原因是希望快速提高英语水平,因为职场人士工作时间占据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其学习时间有限,时间成本高,因此这个群体通常更注重效率,支付意愿也相对较高
  • 教师、课程、学习氛围等方面的因素处于次要地位,因素间比重差异不大,且其比重显著低于全体样本,说明重要程度较低

培训班不参加原因

没有时间是职场人士不参加培训班的主因

  • 职场人士不参加培训班,主因是没有时间,其次是有自己的英语学习方式;职场人士对价格没那么看重,其比重显著低于全体样本
  • 职场人士的核心诉求就是“快速”,培训机构如果在课程设计和宣传推广上抓住“快速”这一核心诉求,会更容易抓住职场人士这个支付力较强的群体

2.培训班偏好

培训班形式偏好及原因

职场人士更青睐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方式

  • 线下教学方便沟通、互动,体验真实,线上教学时间自由,而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可以兼有两者的优点,深受职场人士喜欢

班级规模与授课形式

职场人士稍微倾向于规模较小的班级,而对授课形式不看重,只要效果好就行

  • 小班最受职场人士喜欢,占比达32.9%,同时一对一的比例也略高于全体样本

对教师类型的要求

一句话:不挑!

  • 职场人士对教师是否为外教的要求并不高,近6成人认为中外教均可,对职场人士来说,重要的是效果

培训班频率与课时

每周有课、每课1-2小时最佳

  • 频率方面,每周1-2次的占最高,超过4成
  • 课时方面,线下课程偏好2小时左右,线上课程偏好1小时左右

课后作业态度

超过一半人还是愿意认真完成作业

  • 职场人士与全体样本的比例分布相近,一半人左右愿意认真完成作业

支付意愿

职场人士对培训班的支付意愿更高

  • 相较于全体样本,职场人士中支付意愿在3-5千的比例显著更高
  • 城市级别越高的城市,群体支付意愿越高,在每个城市级别上职场人士的平均支付意愿均高于全体样本,其中二线城市的支付意愿差最大

3.培训机构偏好

培训机构偏好

职场人士最爱新东方,但占比显著低于全体样本

  • 职场人士偏爱新东方的比例较全体样本低了1成左右,而对英孚英语的偏好比例则显著高于全体样本

培训机构偏好

英孚英语和华尔街英语在一线/新一线城市表现较好

  • 一线/新一线城市的职场人士对英孚英语和华尔街英语的偏好高于其它城市级别,而对新东方和环球雅思的偏好低于其它城市级别

培训机构考虑因素

职场人士最关注英语教师的水平

  • 英语教师的水平、价格、课程设计和安排、上课地点是职场人士选择培训机构的主要考虑因素,占比均超过四成

免费英语资料

免费英语资料起到品牌传播的作用

  • 超过1/3的职场人士领取过免费英语资料,其中六成认为免费英语资料让他们认识或了解该培训机构

免费课程试听

免费课程试听使得客户体会到课程产品的作用

  • 超过1/3的职场人士试听过免费英语课程,免费课程试听除起到品牌传播的作用外,同时也起到了让客户了解课程效果的作用

免费资料与免费试听的作用

免费资料与免费试听均对职场人士参加培训班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

  • 领取过免费资料或参加过免费试听的群体对培训班参加度显著较高

职场人士英语学习群体总结

职场人士注重快速提高英语,培训班参加意愿与支付意愿较高,对培训班细节关注较少

四、大学生篇

1.用户画像与英语学习情况

具有英语学习需求的大学生画像

女大学生爱学英语

  • 大学生英语学习群体女生居多,收入低,8成为本科学历

具有英语学习需求的大学生画像

大学生对音乐、流行时尚、美食、旅游等事物最感兴趣

  • 大学生对音乐最感兴趣,其次为流行时尚,占比近7成;大学生对美食、旅游、校园社区、文艺小清新方面的兴趣也较高,占比为5成左右

大学生学习需求

大学生群体的需求集中在学术类需求,主要是留学、读研及考证需求

  • 大学生群体的需求非常明确,主要集中在留学/考研/保研以及考证需求上。两者合计超6成
  • 另有部分大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为职业类英语,主要用于求职面试

考证需求

首要考证需求是四六级,其次为雅思

  • 在有考证/留学/读研需求的大学生中,9成人有考四六级的需求,其次是雅思,占比为22.1%

学习方式

大学生首选背单词

  • 背单词是大学生的首选,8成人都会采用这种学习方式,而看剧/电影/视频、阅读英文书籍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 日常英文对话占比最低,可能受限于环境,大学生们少有机会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

英语类app安装

大学生爱用星火英语

  • 57.9%的大学生使用星火英语,因为大学生注重考试和考证;网易有道词典占比近5成,英语流利说占比42.1%,分列二三位

培训班参加情况与参加意愿

大学生的参加意愿偏低

  • 大学生参加度与全体样本一致,但未参加群体中,大学生参加意愿显著低于全体样本

培训班参加原因

大学生参加培训班的首要原因也是“快速提高英语水平”,但同时他们也非常看重“学习氛围”和“专业教师指导”

  • 大学生的首要诉求与职场人士是一致的——“快速”;同时,大学生群体也非常看重英语学习氛围和专业教师指导,这两项比重远高于职场人士

培训班不参加原因

大学生不参加培训班的主因是“没有时间参加”以及“价格高”

  • 价格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重要障碍之一,由于大学生收入低,对价格非常敏感,培训机构如要拓展大学生市场,必需做好价格定位

培训班偏好

培训班形式偏好及原因

大学生更青睐线上线下结合与线上即时教学

  • 线上即时教学可以免去路途上的时间耗费,同时学员又可以跟教师直接交流,而线上线下结合可结合两者的优势,因此这两种形式颇受大学生欢迎

班级规模与授课形式

大学生偏好小班和中班,喜欢讨论式授课

  • 大学生偏好的小班和中班的比例较大,各占3成左右;大学生对于授课形式重视度高于职场人士,最喜欢讨论式授课

对教师的要求

一句话:也不挑!

  • 在教师类型的层面上,大学生比职场人士更不挑,超7成人认为中外教均可

培训班频率与课时

大学生偏好上课频率更高

  • 频率方面,每周1-2次的占比最高,但每两天1次的占比也高达3成
  • 课时方面,大学生课时偏好较职场人士更长,线下课程主要集中在2小时左右,线上课程集中在1-2小时左右

课后作业态度

大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意愿稍低

  • 仅41.7%的大学生愿意认真完成作业,稍低于全体样本

支付意愿

大学生对培训班的支付意愿较低

  • 近6成大学生愿意支付金额为1千元以下,支付意愿较低;其中,一线城市的大学生支付意愿相对较高

培训机构偏好

大学生偏好集中于新东方

  • 与全体样本相比,大学生偏好新东方的比重较高,环球雅思占比持平,英孚英语占比显著低于全体样本

培训机构偏好

新东方深受二线城市大学生偏爱

  • 新东方和环球雅思在各城市级别上均排前两位,其中新东方在二线城市偏好占比高达7成

培训机构考虑因素

大学生最关注价格

  • 大学生首要考虑因素是价格,其占比高达62.4%;大学生也非常看重英语教师的水平,占比达56.6%

免费英语资料

免费英语资料起到品牌传播的作用

  • 超过1/3的大学生领取过免费英语资料,其中超过5成认为免费英语资料让他们认识或了解该培训机构
  • 但相较于职场人士,大学生在各选项上比重偏低,而在“对我完全没有作用”上占比较高,说明免费英语资料的作用偏弱

免费课程试听

免费课程试听也是主要起到品牌传播的作用

  • 36.5%的大学生试听过免费英语课程,但与职场人士不同,免费试听对于大学生的主要作用是宣传传播,而不是体验课程的作用

免费资料与免费试听的作用

免费资料与免费试听均对大学生参加培训班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

  • 领取过免费资料或参加过免费试听的大学生群体对培训班参加度显著较高

大学生英语学习群体总结

大学生也希望快速提高英语,但受限于低收入,特别看重培训班价格,参加意愿较低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调研数据,通过极光调研平台进行网络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749份,执行周期为2018年6月。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8.06。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

此报告中成人英语学习用户定义为目前在学英语或者打算提高英语的用户。

来源:极光大数据

]]>
极光大数据:2018年5月网络综艺观众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32790.html Mon, 04 Jun 2018 16:50:34 +0000 //www.otias-ub.com/?p=732790

从《中国有嘻哈》、《这!就是街舞》、《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先后成为现象级综艺,到“Freestyle”“Pickme”“C位出道” “菊外人”等流行词的爆火,动辄破亿次的播放量,昭示了网综已经进入了全民话题带流量的时代。各视频平台对网综的持续发力,开启了IP体系化运营和网综生态营销的新模式;网综节目的受众也由浅层互动到深度参与,发生了从观众到用户的变迁。强娱乐、重垂直、深互动、年轻态……网综一路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的同时,能否深挖广拓,真正进入主流话语渠道?极光大数据发布《2018年网络综艺观众研究报告》,从行业概况、观众行为、观众态度、明星及节目、社群等多个维度带你全面了解网综的方方面面。

极光观点:

  • 超过四成的网综观众每天观看网综节目在1次及以上;
  • 搞笑是最吸引网综观众的节目元素,其次是高颜值和美食;
  • 观众对网综的最大槽点是广告太多,刻意炒作CP名列第二;
  • 截止2018年5月底,网综点击量的冠亚军为选秀类节目《偶像练习生》与《创造101》;
  • 吸金力超强,43.8%的《创造101》观众购买了视频网站会员;
  • 《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热血街舞团》及《这!就是街舞》的观众均是年轻女性居多。

一、行业概况

以网络平台为首播渠道是网综与台综的重要区别

网络综艺产生发展的基础

  • 网络综艺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原因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大众视频观看习惯变化,对网络综艺的需求增长。为满足观众需求,资本、内容生产者不断向网络综艺聚集,网络视频平台进一步推动了网络综艺市场的发展壮大

网络综艺发展可根据其数量和质量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稳健期

  • 2014年以前,中国网络综艺发展处于萌芽期,这一时期网络综艺发展未有大量资本流入,以个体或小团队形式进行制作,数量较少
  • 2014-2016年,网络综艺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资本涌入,各视频平台将之视为新的观众增长点,发力自制综艺,网综数量和质量均得到较大提升,各平台竞争激烈
  • 2017年至今,依托于经验积累和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网综制作进入稳健期,更加追求精品化,运营上追求IP化多维度长期运营

网综节目数量持续增多,竞争激烈

  • 2015至2017年,网络综艺节目数量从96部上升到197部,数量上翻了一倍不止,各主流视频网站均推出网络综艺节目,加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网络综艺流量迅速提升

  • 2015年播放量top10的网络综艺总播放量为74.2亿,2017年此数据已上升至264亿,网络综艺节目对于观众的吸引力迅速提升,成为网络视频平台的重要流量来源

视频网站纷纷采用“超级网综+常规网综”立体化节目矩阵

  • 超级网综攻城略地强力引流,常规垂直化网综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2018年,视频网站纷纷建立有重点、目标观众覆盖面广的网综节目矩阵

网综运营走向IP化运营、全产业链布局

  • 2018年初,各视频平台均提出将发挥自身特色,在网综运营上采取“IP化”策略,进一步提升网综IP价值

二、行为篇

视频播放平台引流能力强大

  • 极光调研数据显示,56.6%的观众通过视频播放平台的宣传了解到网综节目信息,此外,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等也是重要的网综节目宣传渠道

节目质量好才是硬道理

  • 超七成观众表示观看某网综节目是因为觉得节目好看/有意思
  • 也有四成观众表示因为某节目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所以会观看

观看网综已成为部分观众打发时间的重要方式

  • 极光调研显示,约三成观众每周观看1-2次网综节目
  • 超四成观众每天观看网综节目次数在1次及以上,观看网综已成为此部分观众打发时间的重要方式

三成观众会在节目发布当天观看

  • 极光调研显示,超半数的网综节目观众会在节目发布两天内进行观看,还有接近一半的观众却并不这么热情追更

节假日和睡前是网综节目播出的“黄金时间”

  • 四成观众会在周末和节假日观看网综节目,超过三成观众习惯在睡前观看网综节目
  • 工作/学习间隙、午间、晚饭也是观看网综节目的重要时间段

网综节目已经成为观众人际交流的重要话题

  • 极光调研显示,44.4%的网综观众会向身边人推荐正在观看的网综节目,35.4%会与家人/朋友/同事讨论该节目
  • 弹幕功能比评论区更加重要,22.7%的网综观众会发送弹幕进行实时评价,而仅9.8%的观众会参与评论区的讨论

现象级网综节目可带动同类型网综节目发展

  • 近四成网综观众表示,会在观看某网综后寻找同类型网综节目观看,三成观众表示会希望了解嘉宾在网综节目之外的其他八卦

 三、态度篇

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

  • 超六成观众表示相对于电影、电视剧等视频形式,网综节奏欢快、易于调节心情是他们更为偏爱网综的最重要原因,其次,轻松不烧脑也是网综相对电影、电视剧等对观众更友好的地方

 

搞笑和高颜值的节目深得朕心

  • 搞笑成为网综观众最为喜爱的节目元素,高颜值和美食等要素也吸引不少观众的目光
  • 明明可以看脸,非要看才华,三成网综观众关注网综节目中的“才华”要素

汉子钟情运动,妹子拥护颜值

  • 运动、竞争和机械是男性网综观众更喜欢的节目元素,可谓非常酷帅了
  • 女性观众则钟情高颜值和反差萌要素,对萌娃更是完全没有抵抗力

请不要在广告中插播综艺

  • 无处不在的广告植入是观众最为不满的地方,此外刻意炒CP也让观众觉得十分尴尬,节目组之间、节目组和嘉宾之间、嘉宾和嘉宾之间翻来覆去的撕逼更是让观众觉得十分心累

如果一定要插入广告,我希望是道具形式

  • 网综观众最能接受的广告形式为道具植入,其次为场景植入,传统的悬浮广告和贴片广告形式观众接受度最低

 

七成观众选择跟着喜欢的节目走

  • 约七成观众表示,选择目前所使用的视频平台最重要的原因是喜欢的节目在此平台独播,观众对于某一平台的忠诚度和依赖性还有待提升,视频平台需要不断为观众提供优质内容才能留住观众的心
  • 节目丰富/选择多也影响到观众对视频播放平台的选择,能够在一个平台看到所有想看的内容对观众而言方便又快捷

四、明星及节目篇

节目与明星嘉宾互相成全,偶练大火,张PD狂吸粉

  • 《偶像练习生》大火,不止新人练习生俘获不少观众的芳心,张艺兴作为节目导演(program director,简称PD)也登顶网综观众最喜爱的明星嘉宾
  • 手握《拜托了冰箱第四季》等节目的何炅也具有非常不错的观众缘
  • 在《创造101 》中担任嘉宾的罗志祥、张杰,在《这!就是街舞》中担任导师的易烊千玺,均收获不少网综观众的喜爱

男性观众更爱罗志祥,女性观众钟情易烊千玺

  • 男性网综观众相对整体网综观众,更喜欢罗志祥、李荣浩和娄艺潇,而易烊千玺、何炅、吴磊等明星则更招女性观众喜欢

观众不光看颜值,还在乎明星嘉宾专业能力

  • 颜值和性格是明星嘉宾圈粉的重要因素,超过四成的网综观众认为自己喜欢的明星嘉宾颜值高,暖心、呆萌和耿直也是受到网综观众青睐的重要性格特质
  • 专业能力强也会吸引大量网综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不喜欢的人各有各的不同,而喜欢的人都是相似的

  • 约四成网综观众表示如果明星卖的人设恰好对自己胃口的话,会更为关注这个明星

选秀类节目观众覆盖度最高,每100个网综观众中就有47个看过选秀类的网综节目

  • 2018年以来,《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先后掀起选秀类网综节目浪潮,约一半的网综观众看过选秀类网综节目
  • 《吐槽大会第二季》、《奇葩大会第二季》等优质网综节目续集播出,脱口秀类网综吸引超过三成网综观众观看

 

偶像练习生播放量超30亿,创造101强势追击

  • 截至2018年5月底,由爱奇艺打造的男团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狂揽31.4亿播放量,腾讯视频打造的女团选秀节目《创造101》播出仅六期,已达到28.4亿播放量
  • 脱口秀《吐槽大会第二季》、街舞类节目《热血街舞团》和《这!就是街舞》播放量也均在15亿以上

明星网综“吸金力”强

  • 43.8%的《创造101》观众购买了视频网站会员,此占比高于其他网综节目
  • 20%以上喜欢《偶像练习生》的观众购买过节目内广告的产品,14.1%喜欢《创造101》的观众下载过广告中的app

 偶像练习生观众画像

  • 《偶像练习生》观众以19-24岁、女性为主,约三成观众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因受访者中学生及年轻未婚白领较多,仅23.3%月收入超过一万元

 

创造101观众画像

  • 《创造101》观众中30.9%为本科及以上学历,25-34岁观众占比最多,其次为19-24岁观众

 

吐槽大会第二季观众画像

  • 《吐槽大会第二季》观众多为19-34岁、男性观众占比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观众占比超过40%

 

热血街舞团观众画像

  • 超过三成《热血街舞团》观众为19-24岁观众,家庭月收入过万的观众占比为23.3%

 

这就是街舞观众画像

  • 《这!就是街舞》观众主要为高学历、女性观众,本科及以上学历观众占比达到37.9%

网综观众的期待

  • 网综市场发展,离不开对于观众的把握,观众并非被动地观看网综,对于明星嘉宾、节目类型等,也有自己的期待

五、社群篇

微博、微信、QQ等为粉丝聚集平台

  • 微博、微信、QQ等是粉丝关注喜欢的网综节目和艺人,甚至参与网综节目的重要平台,粉丝可在这些平台上了解节目、艺人最新动向,表达自己的关注和喜爱

 

从打榜到推广代言,粉丝经济一条龙

  • 从打榜送出道,到支持出道后各种推广代言,从吃喝到穿戴,粉丝经济已渗透到各个方面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调研数据,通过极光调研平台进行网络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038份,执行周期为2018年5月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8.05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

此报告中网络综艺观众定义为2018年以来观看过网络综艺节目的观众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8年5月移动消费金融行业观察
//www.otias-ub.com/archives/724515.html Wed, 16 May 2018 02:16:00 +0000 //www.otias-ub.com/?p=724515 消费金融自2015年国务院放开市场准入,逐步为市场和消费者熟悉并经历了迅猛的发展。其中移动消费金融行业渗透率在2017年12月达到11.2%的历史峰值。但市场中出现的过度授信、泄露隐私、暴力催收等诸多问题使得行业在顶峰时期被重拳整顿。新规颁布半年过去,移动消费金融的现状如何?是否还能生存下去乃至迎来下一个春天?移动消费金融的用户又是怎样的?极光大数据发布《2018年5月移动消费金融行业观察》,从移动消费金融行业概况、行业现状、用户画像等多个维度带你了解移动消费金融行业的方方面面。

极光观点:

  •  2017年12月移动消费金融行业渗透率达11.2%
  • 2017年12月之后,头部app渗透率保持平稳,中尾部app渗透率出现下滑
  • 2017年以来,移动消费金融行业平均每月新增用户数为461万
  • 移动消费金融新增用户中,26~35岁用户超过半数
  • 多头信贷用户在一二线城市的分布占比高于全国移动网民

一、移动消费金融概况

移动消费金融基本概念

消费金融即以个人消费为目的的信贷服务

  • 移动消费金融一般指以移动互联网为渠道,机构或企业为满足个人消费目的而提供的信贷服务;狭义的消费金融指住房和汽车之外的生活消费,如日常消费、装修、医疗、旅游、教育等细分场景
  • 移动消费金融常见产品形式有消费现金贷款与商品消费分期两种

 

国内消费性贷款发展情况

2017年消费性贷款余额相比2012年翻了两倍

  • 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从2012年的10.4万亿上升至2017年的31.5万亿,截止2018年Q1消费性贷款余额达32.9万亿

 

消费金融发展历程

消费金融经历起步期、推广期,如今进入调整期

  • 从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国内首张信用卡开始,中国消费金融拉开了序幕;2009年,银监会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启动了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审批工作;2013年,银监会修订完善了《办法》并新增10个城市参与试点,消费金融进入推广阶段,2015年,国务院决定放开市场准入,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期间,消费金融迅猛发展,在为有资金需求的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过度借贷、重复授信、泄露隐私和暴力催收等不规范做法也伴随出现;为了消费金融健康有序发展,监管机构开始出手整顿,行业进入调整期

 

移动消费金融主要参与者的类型

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消费金融

  • 移动消费金融主要参与者有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P2P平台、互联网公司和金融风控提供商;其中,互联网公司存在有无网络小贷牌照的区别;持有网络小贷牌照的电商平台和其他互联网巨头可以直接提供信贷服务;另外,一些未具备金融牌照的互联网公司提供导流和助贷服务

 

消费金融产业图谱

消费金融产业链主要包括资产端、消费金融平台和资金端三部分

  • 消费金融机构或企业根据自身企业情况从合规途径获取资金,借助自身平台或助贷平台获客;满足条件的消费者通过现金模式或代付模式(消费分期)向消费金融平台提出消费信贷需求;征信和风控数据服务平台会在贷前、贷中和贷后提供风控数据服务支持;而催收机构对贷款逾期的客户进行催收;消费金融机构和企业都受到一行两会及相关机构的监管

 

消费金融的政策影响

“穿透式” 监管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 国家法规政策从多个层面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不断扩大消费金融的覆盖人群并深入消费场景中,帮助更多的长尾用户的信贷需求得以满足;同时,严格进行“穿透式” 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政策法规全面收紧小贷公司和 P2P的资金来源和流转,行业面临洗牌,未来合规发展是消费金融平台的发展方向

二、移动消费金融行业整体发展情况

移动消费金融行业渗透率变化趋势

2017年12月移动消费金融行业渗透率达11.2%

  • 从2017年2月开始,移动消费金融行业渗透率不断攀升,在12月达到高峰,渗透率为11.2%,相比最低点2月渗透率增长近1倍;2018年开始,移动消费金融行业渗透率有所回落

 

头部和中尾部消费金融app渗透率

2017年12月之后头部app渗透率保持平稳,中尾部app渗透率出现下滑

  • 2017年,消费金融app均处于上升趋势,头部消费金融app渗透率从2017年2月的3%上升至2017年11月的6.5%,中尾部app从从2017年2月的4.9%上升至2017年12月的10%;从2018年开始,受政策监管影响,中尾部app渗透率开始下滑,头部app保持平稳

 

移动消费金融行业新增用户变化趋势

2017年以来,移动消费金融平均每月新增用户数为461万

  • 2017年2月,移动消费金融行业的新增用户为273万,此后,呈现震荡上升趋势,2017年12月新增用户达525万;2017年12月以后新增用户数有所回落

三、消费金融新增用户画像

新增用户性别和年龄分布

消费金融新增用户中,26~35岁用户超过一半

  • 在2017年至2018年3月期间的移动消费金融新增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58.4%,女性用户占比41.6%;
  • 新增用户年龄层分布中,26~35岁用户占比最高,达52.4%,16~25岁用户占比第二,达35.2%;总体来看,87.6%的用户年龄低于36岁

 

新增用户移动消费金融app数量分布

新增用户中,超七成仅装有1款移动消费金融app

  • 移动消费金融新增用户中,装有1款消费金融app的用户占比76.1%,装有2款移动消费金融app的用户占比11.9%,装有3款及以上该类app的用户占比12%

 

新增用户地域分布

全国每十个移动消费金融新增用户中,至少有一个来自广东省

  • 移动消费金融新增用户在一、二线城市占比高于全国移动网民城市等级分布
  • 用户量top 10城市中,北、深、上、广四个一线城市位居用户量前四名,占比分别为2.7%、2.5%、2.3%和2.2%

 

新增用户app偏好指数

新增用户偏好支付宝、QQ邮箱、58同城

  • 移动消费金融新增用户app偏好指数top 10中,支付宝、QQ邮箱、58同城位列前三;除了支付宝外,top 10 app中还包含三款金融类app,分别是中国建设银行、360借条、中国工商银行

 

新增用户细分领域app偏好

MOMO陌陌是新增用户最偏爱的社交app

  • 在社交网络领域app偏好top 5中,MOMO陌陌和探探两个陌生社交app位列其中
  • 在网络视频领域app偏好top 5中,火山小视频位列第一
  • 在网络购物领域app偏好top 5中,京东位列第一

四、消费金融多头信贷用户画像

多头信贷用户性别分布

多头信贷用户中,男性接近6成

  • 移动消费金融多头信贷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59.8%,女性用户占比40.2%;35岁及以下用户占比达89.3%

多头信贷用户贷款平台数量分布

多头贷款用户中,四成用户在超过两个消费金融平台贷款

  • 多头信贷用户中,在2个平台贷款的用户占比57%,在3个平台贷款的用户占比22%,在超过3个平台贷款的用户达21%

多头信贷用户地域分布

多头信贷用户在一二线城市占比高

  • 在多头信贷用户的省级行政区分布中,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位列前三,用户量占比分别是12.3%、6.7%、6%
  • 在多头信贷用户的城市分布中,北京市占比3.1%、上海市占比2.8%,重庆市占比2.8%,这三个城市位列用户量前三名

多头信贷用户app偏好

QQ邮箱、中国建设银行、支付宝是多头信贷用户最为偏好的三款app

  • 在多头信贷用户app偏好指数top 10中,有7款金融类app,除了中国建设银行和支付宝外,还有中国工商银行、买单吧、拍拍贷借款、农行掌上银行和京东金融

 

多头信贷用户细分领域app偏好

多头信贷用户偏爱的网络视频中有多款直播类app

  • 在社交网络领域中,MOMO陌陌、百度贴吧和QQ是多头信贷用户最为偏好的三款app
  • 在网络视频领域app偏好指数top 5中,出现四款直播类app,分别是YY、斗鱼直播、虎牙直播、熊猫直播
  • 在网络购物领域,京东的偏好指数最高

报告说明

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7年1月-2018年4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数据指标说明

报告中的移动消费金融app包括捷信金融、平安普惠、来分期等1777款app

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大数据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8年Q1智能手机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21600.html Tue, 08 May 2018 07:51:32 +0000 //www.otias-ub.com/?p=721600

2018年,国产手机的崛起仍然在继续且显得势不可挡。华为在连续数个季度夺得国内手机销量第一的宝座之后,终于在2018年1月与OPPO联袂超越了苹果,夺下了国内手机保有量冠亚军。小米的销量份额连续3个季度保持增长,让其冲击港股显得更加游刃有余。极光大数据发布《2018年Q1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从手机市场的保有量、销量、忠诚度、用户画像、app安装情况及运营商研究等几个方面分析当前智能手机市场格局。以下为报告节选,完整报告请赴极光官网下载。

极光观点:

1.    华为与OPPO双双首次PK掉苹果,联袂登上国内手机保有量冠亚军;

2.    iPhone换代加速,17年Q4发布的三款新机型在其用户中占比达到13.6%;

3.    华为销量份额达到25.4%,每卖出4台新机就有一台是华为;

4.    小米的销量及用户忠诚度连续三个季度升温;

5.    中国电信市场份额超过中国联通;

一、智能手机保有率分析

2018年Q1国内主流手机品牌保有率

华为是2018年Q1国内保有率最高的手机品牌,每五个中国移动网民就有一个华为手机用户

  • 极光大数据显示,2018年Q1国内保有率前五的手机品牌分别为华为、OPPO、iPhone、vivo和小米,其中华为和OPPO分别以20.8%和18.5%的保有率超过iPhone,名列第一和第二位

 

Q1主流手机品牌保有率变化趋势

华为保有率在过去五个季度稳步攀升,于18年1月超过iPhone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华为和OPPO的保有率在过去五个季度持续上升,它们的市场保有率均在18年Q1超过iPhone

 

Q1各主流手机品牌城市等级分布

OV有超过六成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 极光大数据显示,iPhone用户近五成来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OV的主要用户群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而华为和小米的用户城市等级分布则相对均匀

 

Q1主流手机品牌型号分布

OV的明星机型对其保有率的拉动作用显著

 

iPhone机型分布变化趋势

截至18年Q1,iPhone X在iPhone用户中的占比为6.9%

  • 极光大数据显示,17年Q4发布的新机型iPhone X、iPhone 8 Plus和iPhone 8在iPhone用户中的占比分别为6.9%、4.4%和2.3%,旧机型占比正在下降

 

 

二、智能手机销量分析

2018年Q1国内手机品牌销量份额

2018年Q1每卖出4台手机,就有一台来自华为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8年Q1国内手机品牌销量份额top 5分别是华为、OV、小米和iPhone,其中华为的销量份额为25.4%,超过1/4

 

Q1主流手机品牌销量份额变化趋势

OPPO销量超过vivo,小米销量份额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增长

  • 极光大数据显示,华为的销量在18年Q1达到过去五个季度的最高点,OV销量你追我赶,OPPO的18年Q1销量份额比vivo领先0.5%,小米销量份额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增长

 

Q1主流手机品牌销量价格分布

千元机占Q1国内整体手机销量份额的三成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千元以内的低端机型为Q1国内手机市场贡献了30.9%的销量,华为和小米的千元机销量占比分别为38.5%和54.6%,而OV和iPhone则分别聚焦中端机型和高端机型

 

Q1销量top 10手机机型

“万元机”iPhone X进入18年Q1销量top 10机型

  • 极光大数据显示,分别于17年10月、11月和12月发布的vivo X20 Plus、 OPPO R11s和华为 nova 2s进入了18年销量top 10,苹果史上最贵的iPhone X也进入了销量top 10之列

 

 

三、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分析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华为

华为的换机用户忠诚度为38.6%,是过去五个季度的最高水平

  • 极光大数据显示,iPhone和OV在18年Q1对华为换机用户的吸引力较17年Q4有所下降,其中华为换机用户对vivo的购买意愿较兄弟品牌OPPO更强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OPPO

OPPO换机用户中有31.4%的人选择OPPO,还有21.0%选择了vivo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iPhone对OPPO换机用户的吸引力在这一季度有所削弱,但选择vivo、华为和小米的用户占比有所增加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iPhone

63.4%的iPhone换机用户在Q1选择继续购买iPhone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iPhone的换机用户忠诚度为63.4%,意味着在18年Q1换手机的iPhone用户中,有超过六成的用户继续使用iPhone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vivo

54.9%的vivo换机用户入手了OV

  • 极光大数据显示,35.2%的vivo换机用户选择继续使用vivo,另外有19.7%的用户转向使用兄弟品牌OPPO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小米

小米用户忠诚度持续升温

  • 极光大数据显示,小米的用户忠诚度连续三个季度升温,从去年同期22.3%增加至今年Q1的31.4%

 

四、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华为

华为:近七成用户是男性,爱看电影,旅游和听音乐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69.4%的华为用户为男性,44.8%的用户年龄在30-39岁之间,他们倾向通过具有知识青年、文艺小清新和爱宠社区属性的渠道交友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OPPO

OPPO用户:年轻女性用户为主,53.1%的用户性别为女性,近七成用户不到30岁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OPPO用户对服装饰品的兴趣表现明显,最爱通过具有文艺小清新属性的渠道交友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 vivo

vivo用户:69.6%的用户不到而立之年,其中42.5%的用户年龄在25-29岁之间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vivo的主要用户群是年轻男性,vivo用户中有53.6%的男性,69.6%的用户不到30岁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小米

小米用户:66.8%的用户为男性,用户年龄结构比华为年轻,比vivo年长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小米的用户中有66.8%为男性,其中49.7%的用户不到30岁,44.3%的用户年龄在30-39岁之间,爱好运动、动漫和电影

 

五、手机app安装情况

高中低端手机app安装概况

平均每台高端机安装48.3款app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平均每台高中低端手机中安装的app分别为48.3款、45.5款和34.4款,低端机用户安装的app数量与高中端机有一定的差距,或受运存和内存等因素的影响

 

高中低端手机偏好指数

高端机用户最偏爱的app是携程旅行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高中低端手机最偏爱的app分别是携程旅行、QQ邮箱和小米视频,其中高中端手机都偏爱的app有携程旅行、新浪微博和美团

 

主流安卓手机偏好指数

华为和OPPO用户最偏爱的app是输入法,vivo和小米则青睐视频类app

  • 极光大数据显示,华为、OV和小米用户最偏爱的app分别是百度输入法、搜狗输入法、腾讯视频和小米视频,其中快手同时受到OV用户的偏爱

 

六、运营商专题研究

三大运营商市场份额

73.7%的中国移动网民是移动的用户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移动、电信和联通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3.7%、14.4%和11.9%,意味着每100个中国移动网民中,有接近74个移动用户,其余26个为电信和联通用户

 

三大运营商在主流手机品牌中的市场份额

iPhone的移动用户占比为63.0%,比整体市场占比低10.7%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OV、小米和华为拉动了移动用户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其中华为的电信用户占比较整体市场高1.4%,小米的联通用户占比较整体市场高0.2%

 

三大运营商市场份额变化趋势

电信在18年Q1逆袭,市场份额超过联通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7年1月~2018年3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

保有率:根据极光大数据在指定时间段内监测到的至少有一次数据上报的活跃手机数量推算的全国活跃手机总量

销量:根据极光大数据在指定时间段内监测到的手机数量增量推算的全国手机销量

用户忠诚度:某手机品牌的用户在更换手机时选择原品牌所占的比例,比例越高,则认为用户忠诚度越高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8年4月大学生群体app行为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20894.html Sun, 06 May 2018 16:42:08 +0000 //www.otias-ub.com/?p=720894 PDF版下载可加入我们小密圈,199IT感谢您的支持!

不知不觉,第一批00后已经到了踏入大学校园的年龄。十年前,被称为“互联网的原生居民”的90后的成长,让人看到了互联网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时至今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在校大学生又有哪些特征?而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生居民”的00后与他们的95后在校师兄师姐们又有哪些不同?极光大数据发布《2018年4月大学生群体app行为研究报告》,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移动互联网行为的调研,深入分析不同年龄、性别、院校、城市等级的大学生们的移动互联网偏好,让你了解他们的社交、购物、学习、出行、生活与娱乐的习惯。

 

极光观点:

  • 当代大学生“爱学习,学习使他们快乐”,超级课程表是最受大学生偏爱的app,在极光app偏好指数中名列第一,其次是学习通app
  • 一线城市大学生最爱用知乎,其次是网易系的网易云音乐和网易有道词典
  • 男大学生课余生活被游戏“征服”,爱玩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到游戏分享app TapTap交流游戏心得,没事还上斗鱼直播、熊猫直播和虎牙直播看看游戏直播

一、大学生移动生活概况

大学生人群app偏好

大学生:“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超级课程表是大学生最偏爱的app

  • 根据极光app偏好指数统计,进入大学生人群app偏好指数top 10的应用中,有五款app与学业息息相关,它们是超级课程表、学习通、百词斩、网易有道词典和蓝墨云班课

大学生人群兴趣爱好

大学生兴趣爱好广泛,最爱看动漫,买买买和运动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大学生在各项兴趣爱好标签中的TGI普遍大于1,他们兴趣爱好广泛,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最爱看动漫,对服装饰品“买买买”和运动也很感兴趣

 

大学生人群社交风格

“烂GAG王”:幽默到没朋友,在大学生中恐面临社交危机

  • 极光大数据显示,知识青年的社交风格标签在大学生人群中的TGI为3.84,意味着相对于整体移动网民,大学生更倾向在带有知识青年调性的社区交友,对知识青年相关话题更感兴趣,而幽默笑话标签TGI则在大学生人群中垫底

 

二、大学生细分群体app偏好

985院校大学生app偏好

除了超级课程表之外,985院校大学生最爱用知乎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无论是985院校还是非985院校的大学生,偏好指数最高的的app都是超级课程表,而在985院校中偏好度排名第二的知乎,在非985院校中则没那么受欢迎,偏好度名列第八

不同性别大学生app偏好

男大学生:课余生活玩游戏,看游戏直播,上游戏分享社区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绝地求生:刺激战场这款游戏进入男大学生app偏好指数top 10,此外,他们还偏爱斗鱼直播、熊猫直播和虎牙直播三个游戏直播app,以及游戏分享社区TapTap和游戏资讯app掌上英雄联盟

不同年龄大学生app偏好

00后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似乎比师兄师姐强烈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00后大学生app偏好度top 3应用与学习有直接关系,而95后大学生则更偏爱百度网盘、网易云音乐和哔哩哔哩

 

不同城市等级大学生app偏好

网易云音乐和网易有道词典受到不同城市等级大学生的青睐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在一线城市大学生中app偏好度最高的应用是知乎,新一线城市大学生最爱超级课程表,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大学生则最青睐学习通

 

三、大学生app偏好一览表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社交网络app

百度贴吧是在大学生中偏好度最高的社交网络app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陌生人社交app探探,以及游戏社交app同桌游戏、玩吧崭露头角,进入大学生人群社交网络app偏好top 10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网络购物app

大学生喜欢通过小红书“标记我的生活”

  • 极光大数据显示,在大学生人群中偏好度最高的网络购物app是做购物分享社区起家的小红书,其次是二手电商闲鱼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教育学习app

10款最受大学生偏爱的教育学习app中,有6款是外语学习app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在大学生人群app偏好指数top 10教育学习类应用中有6款外语学习app,它们是百词斩、网易有道词典、扇贝单词、金山词霸、英语流利说和沪江开心词场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旅游出行app

大学生出行依赖公共交通

  • 通过观察大学生人群旅游出行app偏好指数top 10应用发现,大学生或会更多地选择火车、高铁、巴士、公交等公共交通解决远距离出行需求,并结合共享单车解决短距离的出行需求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摄影图像app

B612咔叽是最受大学生偏爱的摄影图像app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B612咔叽、无他相机和VSCO Cam进入大学生摄影图像app偏好指数top 3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直播app

游戏直播app受到大学生追捧

  • 进入大学生人群直播app偏好指数top 5的应用均为游戏直播类app,它们是斗鱼直播、熊猫直播、虎牙直播、龙珠直播和企鹅电竞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数字音乐app

网易云音乐:最能戳中大学生的数字音乐app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网易云音乐在一众数字音乐app中脱颖而出,以74.2的偏好度与其余进入数字音乐app偏好指数top 5的应用拉开距离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新闻资讯app

腾讯体育是最受大学生青睐的新闻资讯app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大学生对体育类新闻资讯app腾讯体育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同时偏爱“量身定制”的小众精品新闻资讯app即刻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短视频app

抖音、小影和VUE占据了大学生的碎片时间

  • 在短视频app偏好指数排名中,抖音短视频、小影和VUE分别名列前三名,占据了大学生的碎片时间

 

最受大学生偏爱的求职招聘app

大学生求职更倾向直接跟Boss切磋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大学生最偏爱的求职招聘app分别是Boss直聘、前程无忧51Job、智联招聘和LinkedIn领英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8年3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

极光app偏好指数:极光基于app大数据挖掘建立的评价指标,用于评估大学生群体相对中国整体移动网民而言,对某款app的偏好度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大数据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8年中国程序员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04604.html Thu, 29 Mar 2018 02:30:09 +0000 //www.otias-ub.com/?p=704604

提到程序员,你会想到比尔盖茨还是扎克伯格?你认为他们一定很会修电脑?还是“宅、性格木讷而没有情趣”?去掉这些或真或假的标签,他们是一群伟大的人,因为程序员改变了世界;他们也是一群普通的人,普通到也许就是你隔壁那个早出晚归的邻居。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程序员群体,极光大数据在10多个城市进行了一次程序员现状调查,通过回收的1684份有效问卷,得出了这份《2018年中国程序员研究报告》,从生活、工作、现状与未来规划、移动互联网行为等四个维度带你走进程序员的世界,仔细看,你会惊讶,哇哦,原来你是这样的程序员!

一、生活中的程序员

居住篇

在主要职业群体中,程序员更倾向于租房

  • 20.9%的受访程序员目前自己有房,此比例明显低于其他职业。大概是因为程序员大部分还比较年轻,传说中的超高薪水并不能让很多人拥有自己的房子;而更长的工作时间,使得很多程序员倾向于租房在公司附近
  • 超六成受访程序员处于租房状态,35.6%的程序员目前一个人租房住,30.9%的程序员目前与别人合租

 

居住篇

一线城市超七成程序员还在过着“苦逼”的租房生活

  • 在有房这件事上,新一线城市程序员赢了。得益于不低的薪水和明显低于一线城市的房价,新一线城市受访程序员住房自有率达27.7%,二线城市程序员为22.2%,一线城市程序员则只有13.3%
  • 一线城市程序员住房较为“苦逼”,超七成依然租房住,37.3%选择与别人合租

 

 

居住篇

北京程序员爱群租,深圳程序员爱独租

  • 成都程序员以32.4%的自有住房率傲视北上广深杭的同行们
  • 受访程序员住房自有率仅9.1%的深圳,79.2%受访程序员选择租房住,54.5%选择一个人租房住
  • 接近一半的北京程序员选择跟人合租,深圳则有超过一半的程序员独自租房,反映出两地房屋租赁环境存在较大差异

 

 

通勤篇

程序员更倾向于绿色出行

  • 61.6%的受访程序员目前主要的通勤方式为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方式,即使早晚高峰的公交地铁会把程序猿变成沙丁鱼
  • 9.7%的程序员目前主要的通勤方式为共享单车,仅7.4%程序员开私家车上下班

 

买车篇

大多数程序员既没有车也不打算买车

  • 倾向于绿色出行的受访程序员中57.8%认为短期不需要买车,22.3%的受访程序员近期有购车计划

 

买车篇

成都程序员私家车拥有率最高,生活过得巴适

  • 不光住房自有率最高,成都程序员29.7%的私家车拥有率也力压北上广深杭
  • 25.3%的上海受访程序员表示,虽然我现在没有私家车,但我有一颗想买的心
  • 广州程序员荣膺最不想买车群体第一名

 

 

婚恋篇

七成程序员未婚,其中四成程序员依然是单身狗

  • 22-30岁的程序员中,19.3%已完成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在主要职业群体中比例最低
  • 42%的22-30岁受访程序员目前仍处于单身状态,世界这么大,适合他们的另一半大概是迷路了

 

 

婚恋篇

周围都是男生反而会更挑剔?女性程序员已婚比例低于男性

  • 过年过节,43.1%的适龄男性程序员最怕听到的那句话大概是“有女朋友了吗”
  • 39%的受访女性程序员目前处于恋爱状态,这一比例高于男性

 

 

婚恋篇

相比女性程序员,男性程序员更期望在短时间内结婚

  • 20.7%男性程序员期望未来一年内结婚,仅8.2%女性程序员持同样意见
  • 35.1%女性程序员则专注自我、无惧逼婚,认为五年以内结婚就好

 

 

婚恋篇

一线城市程序员期望姻缘来的更快一些

  • 一线城市程序员,比较着急,23.4%期望未来一年内结婚
  • 二线城市程序员,不着急,30%认为五年之内都可以
  • 新一线城市程序员,佛系,20.5%认为随缘吧,都可以

 

 

婚恋篇

“颜值、才华和教育更能打动我”

  • 相比整体受访者,受访程序员更为关注颜值、兴趣爱好和学历水平,但不太在乎对方的经济水平、家庭背景、工作性质、身高和户口

 

 

消费篇

相比其他群体,程序员有更多的支出放在住房上

  • 程序员头顶新三座大山之首:住房,程序员每月在房贷/房租上的支出占总支出的21.1%,显著高于吃饭等其他开销
  • 不光会挣钱,还让钱生钱,受访程序员每月用于理财的部分占月消费支出15.8%,此占比仅低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消费篇

买房比例高,导致新一线城市程序员住房支出高

  • 一线城市程序员会赚,每月16.9%支出用于理财,并且21.2%支出用于一线城市高昂的房屋开销
  • 二线城市程序员会花,每月25.4%支出用于购物或娱乐社交
  • 自有住房率更高的新一线城市程序员更是将22.1%的支出用于支付房贷/房租

 

 

烦恼篇

程序员群体对涨工资和买房压力更为担忧

  • 程序员群体特别“愁”,除了养老和教育,受访程序员在多项事件上的担忧占比均高于整体受访者
  • 41.4%的程序员担忧工资待遇难以提升,41.1%程序员认为买房有压力,38.5%程序员担心个人能力在工作中无法得到提升

 

 

烦恼篇

买房靠自己,超过半数女性程序员最担心买房压力

  • 51.1%的受访女性程序员担心买房压力,同时对个人能力的提升、老人养老以及工资待遇都表现出比男性程序员更大的压力
  • 受访的男性程序员中34.5%在个人健康问题上表示担心,同时对恋爱婚姻问题表现出比女性程序员更多的担忧

 

烦恼篇

一线城市程序员更事业,其他城市想安居

  • 相比整体受访程序员,一线城市程序员更为担忧个人能力跟不上岗位发展要求,新一线最关注买房压力,二线城市程序员更为担心恋爱和婚姻问题

 

 

健康篇

相比其他职业群体,程序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不乐观

  • 63.3%的受访程序员目前存在部分亚健康症状,仅35.1%程序员认为自己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困扰,相比其他职业,程序员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健康难民”

 

健康篇

北京程序员对健康最自信,深圳程序员对健康最担忧

  • 45%的北京被访程序员认为自己身体非常健康
  • 深圳程序员健康状况最令人忧心,70.1%的受访程序员表示存在部分亚健康症状

 

 

健康篇

经常性疲倦为程序员最为普遍的健康问题

  • 经常性疲倦、颈椎病、体重超标是困扰程序员群体的重要健康问题
  • 超过10%的受访程序员有失眠、脱发等问题

 

 

运动篇

程序员是宅男集中地,约1/4的程序员每月运动次数不到一次,比例高于其他职业群体

  • 身体是工作的本钱,44.4%的受访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每周运动2次及以上
  • 58.3%的程序员每周运动1次及以上,23.5%的程序员每月运动次数不足1次

 

运动篇

首都程序员最不爱运动?北京程序员运动频率在所调查城市中最低

  • 上海、广州和成都程序员:经常运动,这三个城市均有约四成的程序员每周运动次数在2次及以上
  • 杭州、深圳程序员:有时动一动,25.8%的杭州程序员每周运动1次,27.3%的深圳程序员每周运动1次,24.7%的深圳程序员每月运动1-3次
  • 北京程序员:不怎么动,31.6%的北京程序员每月运动次数不到1次

 

 

运动篇

宅与勤奋并存,女性程序员运动频率呈现两极分化

  • 女性程序员中,40.4%每周运动2次以上,但也有31.9%每月运动不到1次
  • 男性程序员中,34.9%每周运动2次以上,23%每周运动1次

 

 

娱乐篇

程序员上网更加关注网络科技方面的内容

  • 紧跟科技潮流,走在技术前端,77.2%的程序员上网关注网络科技内容
  • 相对整体受访者,受访程序员更为关注网络科技、游戏电竞等内容

 

 

娱乐篇

补充工作知识和玩游戏是程序员群体在业余生活安排上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征

  • 时刻为工作做准备型,42.5%的程序员选择在业余时间补充工作知识
  •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在长时间工作之余,47.7%的程序员选择在家睡觉追剧等,40.7%的程序员选择玩游戏,也有部分程序员选择与朋友聚会、健身运动、外出游玩等

 

 

二、工作中的程序员

工作时长篇

工作辛苦不是传说,每周工作时间不到40小时的比例最低,超三成程序员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

  • 受访程序员平均每周工作时长约47.5小时,仅低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产品、运营类岗位工作人员
  • 44%程序员每周工作时长为41-50小时,33.5%的程序员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5.7%的程序员每周工作70小时以上

 

 

工作时长篇

男性程序员比女性工作时间更长,近八成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

  • 男性程序员平均每周工作时长约为47.7小时,女性程序员则为45.9小时
  • 男女程序员中,工作时长在50小时以上的人群占比较为相当
  • 36.2%的受访女性程序员每周工作时长低于40小时,仅有21.5%的受访男性程序员工作时长低于40小时

 

工作时长篇

上海程序员最辛苦,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最长

  • 上海程序员最忙,平均每周工作时长为48.9小时
  • 深圳程序员较闲,平均每周工作时长为47.0小时,28.6%每周工作时长在40小时及以内
  • 广州程序员,有的很忙有的很闲,41%广州程序员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但也有24.6%每周工作40小时及以内

 

工作压力篇

在各职业群体中,程序员自我评估的工作压力并不突出

  • 匆忙但从容,虽然工作时间较长,但仅23%受访程序员认为目前的工作压力较大或难以应对,此占比低于商务、销售、市场类岗位工作者,以及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 52.2%程序员认为目前的工作略有压力,需要进一步提升自我

 

 

工作压力篇

女性程序员自我评估比男性程序员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

  • 男性程序员面对工作更加从容有信心,25.8%的受访男性程序员认为对目前的工作得心应手,仅10.6%女性程序员这么认为
  • 21.8%的受访男性程序员认为目前的工作压力较大,17%的受访女性程序员持同样态度

 

 

工作压力篇

广州、北京的程序员工作压力相对较大

  • 上海程序员压力较小,28.9%上海程序员认为目前的工作处理起来得心应手
  • 如果压力有重量,27.9%的广州程序员和24.3%的北京程序员可能已经被压弯了腰

 

工作压力篇

程序员中,项目经理认为目前的工作压力最大

  • 处于中间层的项目经理压力最大,38.4%的受访项目经理认为目前的工作压力较大甚至难以应对
  • 部门经理/资深技术专家及以上最为从容,42.3%认为目前的工作得心应手

 

 

工作内容篇

项目经理的技术开发工作占比最低

  • 对于管理专业等级的程序员,内外部沟通协调工作更重,内外部会议和沟通在项目经理工作中占比30.3%,在部门经理/资深技术专家及以上中占32.5%

 

 

三、现状与未来规划

收入篇

高薪不是传说,程序员薪酬水平仅次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 近半程序员税前收入过万
  • 本次调查中,受访程序员整体收入水平仅次于受访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收入篇

魔都待遇高,上海程序员总体收入水平最高

  • 受访的上海程序员总体收入水平最高,16.9%上海程序员月入2万及以上
  • 广州和成都的程序员超半数月收入在一万元以下

 

 

收入篇

相比其他群体,程序员对目前行业薪酬情况大多持较为中庸的态度,非常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都较低

  • 30.3%的受访程序员认为,相对于不同行业的同龄人,自己对本行业普遍薪酬较为满意,14.9%的程序员则表示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收入篇

架构师/系统分析师专业等级程序员对目前的行业薪酬满意度较高

  • 50%的架构师/系统分析师专业等级程序员满意目前的行业薪酬,此满意度高于其他专业等级程序员
  • 项目经理对目前的行业薪酬满意度最低,只有不到两成满意自己的薪酬

 

收入篇

女性程序员对行业薪酬非常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都高于男性

  • 38.3%的受访女性程序员对本行业普遍薪酬较为满意或非常满意,21.3%的女性程序员则持相反态度
  • 男程序员中约半数态度中庸,觉得谈不上满意或不满意

 

 

收入篇

同为非一线城市,杭州程序员薪酬满意度较高,成都则较低

  • 43%的杭州程序员对目前的行业薪酬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
  • 深圳程序员对目前的行业薪酬满意度较低,18.2%表示不满意

 

 

城市评价篇

程序员群体对魔都的发展前景最为看好

  • 受访程序员群体认为,各主要城市发展前景排序为: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成都
  • 程序员群体对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四城市评价高于整体受访者评价水平

 

 

未来规划篇

在各职业群体中,程序员希望在当前城市扎根的比例并不高

  • 学好代码,走遍天下也不怕, 21.1%的受访程序员考虑去其他城市发展,此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职业
  • 仅有17.6%的程序员考虑回到家乡(出生地)生活发展

 

未来规划篇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一线城市程序员希望扎根当地的比例最低

  • 想说爱你不容易,仅49.1%的一线城市程序员计划在当前城市扎根生活,而74%的新一线城市程序员和65.1%的二线城市程序员有同样规划
  • 逃离北上广深,28%的受访程序员规划去其他城市生活发展

 

 

未来规划篇

目前主要从事一线技术开发工作的程序员未来依然希望从事一线技术开发

  • 项目经理和部门经理/资深技术专家中,超半数计划继续从事相关管理工作
  • 转行要趁早,19.2%的受访程序员/软件工程师计划转型与现职业相关的其他职业,而19.2%的项目经理表示要转行去其他行业

 

 

印象篇

46.1%的程序员认为外行总误解他们很会修电脑

  • “我不是,我没有,别胡说”:很会修电脑、可以轻易开发出任何软件、性格木讷没有情趣,程序员认为这是外行对他们的严重误解

 

 

印象篇

外行眼中的程序员“很会修电脑”

  • 在非程序员群体眼中,程序员群体很宅、很会修电脑、没事的时候喜欢玩游戏,但并不认为他们性格木讷没有情趣

 

 

四、移动互联网行为

App行为篇

一线城市程序员平均安装app个数最多

  • 巨能装:一线城市程序员平均安装81.2个app,明显多于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程序员
  • 30.1%的一线城市程序员安装app为61-80个,23.3%安装app在100个及以上

 

 

App行为篇

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程序员都偏好京东

  • 征服一线和新一线程序员的不止京东,还有铁路12306
  • 二线城市程序员最偏好QQ邮箱,其次是滴滴出行

 

设备篇

一线城市程序员爱荣耀,新一线城市程序员爱小米

  • 一线城市程序员最青睐的手机品牌为荣耀、小米和三星,新一线城市程序员则最喜欢小米,二线城市程序员最喜欢OPPO

 

 

设备篇

华为旗下机型征服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程序员

  • 使用安卓的一线城市程序员中,6.85%使用荣耀8,新一线城市程序员中7.08%使用华为 Mate 8,二线城市程序员中2.55%使用华为 Mate 9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调研数据,通过极光调研平台进行网络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684份,执行周期为2018年3月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8年3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

城市等级:一线城市包括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包括杭州、成都等15个城市;二线城市包括厦门、合肥、佛山等30个城市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极光大数据:2018年2月女性手游用户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01879.html Wed, 21 Mar 2018 07:10:16 +0000 //www.otias-ub.com/?p=701879 2017年底,横空出世的《恋与制作人》频繁刷屏女性朋友圈。没过多久,在“原产地”日本默默无闻的《旅行青蛙》成为又一匹占据女性朋友圈的黑马游戏。这两款现象级游戏强大的吸金能力也让一直以男性玩家为主要目标的游戏开发与发行公司看到了女性玩家的强大消费能力,女性游戏前所未有地受到重视。极光大数据发布《2018年2月女性手游用户研究报告》,解读女性游戏玩家的市场规模、偏好、运营数据以及开心消消乐、恋与制作人、旅行青蛙三款典型的女性手游用户画像。

极光观点

  • 截至2018年2月最后一周,女性手游用户渗透率为34.6%,用户规模达3.67亿
  • 每名女性手游用户平均安装3.77个手游app
  • 女性手游用户最为偏好的手游app为开心消消乐
  • 女性手游用户偏好拍照摄影和视频类app
  • 48.8%女性手游用户为16-25岁
  • 重庆、北京和上海为女性手游用户占比top3城市

一、用户概况

女性手游用户概况

截至2018年2月,女性手游用户整体规模为3.67亿人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女性手游用户渗透率较为稳定,截至2018年2月,渗透率为34.6%,用户规模为3.67亿

女性手游用户概况

25.6%头部手游app为休闲益智类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最后一周,在女性手游用户中渗透率top250的手游app,其中25.6%为休闲益智类,11.6%为扑克棋牌类,9.6%为模拟经营类

女性手游用户概况

每名女性手游用户平均安装3.77个手游app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 每名女性手游用户平均安装手游类app 3.77个,略低于整体手游用户水平

 

 

二、运营数据

偏好度top10手游app

恋与制作人、奇迹暖暖均进入女性手游用户偏好度top10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最后一周,相对整体手游用户,女性手游用户最为偏好的手游app为开心消消乐,其次为恋与制作人和宾果消消消,旅行青蛙以63.7偏好度居于第四位

偏好度top10手游app(渗透率)

截至2018年2月最后一周,开心消消乐全网渗透率为13.31%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女性用户偏好度top10的手游app中,开心消消乐全网渗透率为13.31%,贪吃蛇大作战全网渗透率为3.98%,旅行青蛙(日文版)全网渗透率为3.88%

偏好度top10手游app(日新增)

开心消消乐2018年2月日新增用户数均值为110.5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2018年2月,开心消消乐日新增用户数均值为110.5万,贪吃蛇大作战为29.6万,别踩白块儿2为26.2万

渗透率top10手游app(月均DAU)

2018年2月,宾果消消消和贪吃蛇大作战月均DAU超过500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2018年2月,开心消消乐月均DAU为2710.4万,宾果消消消为525.2万,贪吃蛇大作战为517.4万

偏好度top10手游app(MAU)

贪吃蛇大作战2018年2月MAU为3803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2018年2月,开心消消乐MAU为8924万,贪吃蛇大作战为3803万,宾果消消消为2543万

偏好度top10手游app(生命周期)

宾果消消消生命周期突破50天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开心消消乐和宾果消消消生命周期均在50天以上,梦幻花园生命周期为46.8天

三、用户画像

女性手游用户画像

约半数用户为16-25岁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女性手游用户中48.8%为16-25岁,爱好音乐,使用安卓设备的女性手游用户中,5.84%使用OPPO R9

 

女性手游用户画像

女性手游用户在中小城市更为集中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63%女性手游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6.3%来自一线城市

 

女性手游用户画像

河南省和重庆市分别为女性手游用户第一大来源省份和城市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重庆、北京和上海为女性手游用户占比top3城市

 

开心消消乐用户画像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开心消消乐用户中27.9%为25-29岁,66.1%为女性用户

 

 

开心消消乐用户画像

开心消消乐用户在一二线大城市相对更为集中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开心消消乐用户中43.5%来自一线、新一线或二线城市

 

开心消消乐用户画像

2.71%开心消消乐用户来自北京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广东、江苏、山东为开心消消乐用户占比top3省份

 

恋与制作人用户画像

约四成用户为20-24岁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恋与制作人用户中43.6%为20-24岁,女性用户占比91%

 

恋与制作人用户画像

恋与制作人用户在一二线大城市相对更为集中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恋与制作人用户中32%来自一线或新一线城市

恋与制作人用户画像

3.67%恋与制作人用户来自上海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广东、江苏、浙江为恋与制作人用户占比top3省份

 

 

旅行青蛙用户画像

约四成用户为20-24岁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旅行青蛙用户中41.9%为20-24岁,女性用户占比为71.1%

 

旅行青蛙用户画像

旅行青蛙用户在一二线大城市相对更为集中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旅行青蛙用户中38.6%来自一线或新一线城市

 

 

旅行青蛙用户画像

10.3%旅行青蛙用户来自广东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和广州为旅行青蛙用户占比top3城市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7年3月-2018年3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

女性手游用户指安装有手游类app且性别为女性的用户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极光大数据:2018年3月直播app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99136.html Tue, 13 Mar 2018 06:36:42 +0000 //www.otias-ub.com/?p=699136 新年刚过,直播行业接连传出喜讯,腾讯近11亿美元投资斗鱼与虎牙。映客、花椒、斗鱼、虎牙等相继被媒体报道筹划IPO,努力耕耘了数年的直播行业终于迎来了集体开花结果的时刻。极光大数据发布《2018年3月直播app行业研究报告》,解读直播行业用户规模、活跃用户数量、用户留存率等数据,并从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角度描绘斗鱼与虎牙的用户画像,用数据带你深入了解直播行业。本文为报告节选,下载完整报告登录极光官网。

极光观点

  • 截至2018年2月,直播app整体市场渗透率高达21.4%,用户规模超过2.2亿人,意味着每100个中国移动网民中就有接近22个人是移动直播app的用户
  • 市场渗透率最高的三款直播app分别是斗鱼直播、虎牙直播和YY,他们的2月市场渗透率依次为4.25%、3.61%和3.33%,于2017年12月24日上线的冲顶大会以1.03%的市场渗透率跻身top 10
  • 直播app用户以年轻男性为主,他们中66.7%的用户不到30岁,59.6%的用户是男性,王者荣耀是直播app用户最偏爱的app

一、移动直播行业概况

移动直播行业发展历程

2016年是移动直播元年,这一年移动直播几乎进入了所有移动网民的视野

  •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08年成立的天鸽互动(旗下有9158等老牌直播平台)是国内最早涉足直播业务的公司,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新兴移动直播平台陆续上线,并于2016年在资本的帮助下迎来了井喷期,这一年直播几乎进入了所有移动网民的视野

移动直播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活跃的移动直播平台几乎都背靠巨头

  • 除欢聚时代、天鸽互动等依靠直播起家的公司以外,有一定用户基础的公司也纷纷涉足直播业务,为其旗下的移动直播平台引流,如社交巨头腾讯、手机品牌主小米等

移动直播行业融资情况

欢聚时代旗下YY已上市,虎牙启动赴美IPO进程

  •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虎牙直播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申请文件,正式启动赴美IPO进程,同样侧重游戏直播的斗鱼直播也传出正在筹备IPO的消息,这两家游戏直播平台有望在同年上市

移动直播行业产业链

移动直播平台依靠UGC拉动流量,PGC产生精品内容

  • 目前移动直播行业的盈利模式逐步清晰,除了主播打赏分成以外,还有广告、电商等盈利点

 

二、移动直播行业运营情况分析

直播app整体渗透率及用户规模变化

截至2018年2月,直播app整体市场渗透率高达21.4%,用户规模超过2.2亿人

  • 极光大数据显示,直播app整体渗透率在过去一年处于在波动中上升的状态,截至2018年2月,整体市场渗透率为21.4%,意味着每100个中国移动网民中就有接近22个人是移动直播app的用户

直播app整体渗透率变化趋势

游戏直播app和答题直播app共同拉动行业增长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直播app行业整体渗透率在2018年有明显增幅,得益于游戏直播app和答题直播app的共同拉动

 

2月直播app市场渗透率top 10 app

市场渗透率最高的三款直播app:斗鱼直播、虎牙直播、YY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斗鱼直播、虎牙直播和YY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4.25%、3.61%和3.33%,进入直播app市场渗透率top 3
  • 于2017年12月24日上线的冲顶大会吸引流量能力显著,上线短短两个月进入直播app市场渗透率top 10,但随着广电总局出台《加强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管理》,已出现下降趋势

渗透率top 10 app(DAU)

斗鱼是过去半年平均DAU最高的直播app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斗鱼直播、YY和虎牙直播过去半年的DAU均值分别为670.8万、580.6万和474.6万,名列前三
  • 直播答题app冲顶大会自上线以来的DAU均值接近百万量级,受政策影响,二月出现明显下跌

 

 

渗透率top 10 app(日新增用户数量)

YY和么么直播过去半年日均新增用户量超过30万人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YY和么么直播是唯二的两款日均新增用户量在30万以上的主流直播app,斗鱼直播和虎牙直播的日均新增用户量也在20万以上

渗透率top 10 app(30天留存率)

小米直播app的30天留存率超过七成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小米直播的30天留存率为76.1%,代表在过去半年,每100个小米直播app的新用户中(包括预装用户),有超过76个用户在30天后未主动卸载该app

渗透率top 10 app(用户使用习惯)

映客直播的用户平均每天打开映客3.03次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映客直播的用户日均使用频次最高,熊猫直播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最长,熊猫直播的用户每天使用它接近一小时

用户安装直播app数量分布

平均每个直播app用户安装了1.7款直播app

  • 极光大数据显示,64.6%的直播app用户仅安装1款直播app,另外有19.4%、8.2%和3.9%的用户会分别选择安装2款、3款和4款直播app,还有3.9%的用户会安装5款及以上直播app

三、移动直播行业人群画像分析

整体直播app用户画像

66.7%的直播app用户不到30岁,近六成用户为男性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直播app用户以30岁以内的男性用户为主,66.7%的直播app用户不到30岁,59.6%的用户是男性

整体直播app用户画像

直播app用户城市等级分布与全国网民城市等级分布基本一致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直播app的用户并不集中于一二线城市,超过六成的直播app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整体直播app用户画像

每100个直播app用户就有超过8个来自广东,还有8个来自河南

  • 得益于广深两城的拉动,广东省以8.3%的占比位居直播app用户量首位,河南省的用户占比则以8.2%位居第二

整体直播app用户画像

王者荣耀是最受直播app用户青睐的app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王者荣耀、新浪微博和斗鱼直播是直播app用户偏好指数最高的三款app

整体直播app用户画像

OPPO R9系列是直播app用户最喜欢选购的安卓机型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OPPO R9系列旗下的OPPO R9、OPPO R9s和OPPO R9 Plus三款机型进入了直播用户app用户量top10安卓机型

 

斗鱼直播用户画像

斗鱼直播:年轻男性用户为主,84.6%的用户为男性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55.4%的斗鱼直播用户年龄在20-24岁之间,84.6%的用户为男性,他们最偏爱的app是王者荣耀

斗鱼直播用户画像

每10个斗鱼直播用户中就有接近1个来自广东

  • 斗鱼直播用户城市等级分布与全国网民基本一致

虎牙直播用户画像

虎牙直播:近七成用户不到25岁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虎牙直播的用户以年轻男性为主,68.7%的虎牙直播用户年龄在25岁以内,79.8%的用户为男性,他们对动漫感兴趣

 

虎牙直播用户画像

北京是虎牙直播用户量占比最高的城市

  • 虎牙的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为63.3%,较全国网民高

 

YY用户画像

YY用户:最爱用王者荣耀,其次是新浪微博和快手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相对于侧重游戏直播的斗鱼直播和虎牙直播,YY的女性用户比例更高,他们中有25.7%的用户是女性

 

YY用户画像

新一线城市重庆、成都进入YY用户量占比top5城市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7年2月-2018年2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

报告中的直播app包括斗鱼直播、虎牙直播等911款app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极光大数据:2017年Q4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89197.html Thu, 08 Feb 2018 05:00:22 +0000 //www.otias-ub.com/?p=689197 2017年Q4,智能手机行业仍是好戏连连。9月发布的iPhone X带动iPhone销量大增。国产安卓阵营则稳扎稳打,华为、小米在销量份额方面均有提升,vivo则是年内第二次超过OPPO,四个季度双方二比二和气收场。极光大数据发布《2017年Q4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从保有率、销量份额、用户忠诚度、用户画像等多个角度描绘一场2017年智能手机行业的收官之战。

极光观点

  • 2017年Q4 iPhone市场保有率达20.5%
  • 新一线城市为主流手机品牌贡献约两成用户
  • 华为连续五季度保持销量领先份额持续攀升
  • vivo的销量份额在17年Q2和Q4两次超过OPPO
  • 千元机为小米Q4贡献了近六成销量
  • 56.8%的iPhone换机用户仍然选择iPhone,用户忠诚度达新高
  • 男性用户占比最高的品牌为小米,达到69.1%,华为以65.6%的比例排名第二
  • 中国移动在三大运营商中的市场份额优势明显,用户占比73.9%

极光观点

  • 2017年Q4,iPhone市场保有率达20.5%
  • 新一线城市为各主流手机品牌贡献两成左右用户
  • 华为连续5个季度保持销量领先且份额持续攀升
  • vivo的销量份额在17年Q2和Q4两次超过OPPO
  • 千元机为小米Q4贡献了接近六成销量
  • 56.8%的iPhone换机用户仍然选择iPhone,用户忠诚度达新高
  • 男性用户占比最高的品牌为小米,达到69.1%,华为以65.6%的男性用户排名第二
  • 中国移动在三大运营商中的市场份额优势明显,73.9%的移动网民是中国移动用户

一、智能手机保有率分析

2017年Q4国内主流手机品牌保有率

每五个中国移动网民就有一个iPhone用户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国内保有率top3的手机品牌分别为iPhone、华为和OPPO,其中iPhone的保有率为20.5%,意味着每100个中国移动网民中至少20个人是iPhone用户

Q4主流手机品牌保有率变化趋势

得益于新品的拉动,iPhone Q4保有率突破20%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得益于iPhone 8系列和iPhone X的拉动,iPhone10月保有率达到了过去一年的巅峰,首次突破20%,华为和OV的保有率过去一年整体处于在轻微波动中上升的状态

 

 

Q4各主流手机品牌城市等级分布

新一线城市为各主流手机品牌贡献两成左右用户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新一线城市为各家主流手机品牌贡献了两成左右的用户,其中iPhone的新一线城市用户占比超过一线城市,注重三线及以下城市布局的OV在新一线城市用户占比也双双超过16%,新一线城市的布局对各家手机品牌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Q4主流手机品牌型号分布

OPPO是最依赖明星机型的安卓品牌,其次是vivo

 

 

iPhone机型分布变化趋势

截至17年12月,iPhone用户中占比最高的机型还是14年9月发布的iPhone 6

  • 极光大数据显示,目前iPhone用户中占比最高的机型分别是iPhone 6、iPhone 6S和iPhone 7 plus,今年发布的新机型iPhone X、iPhone 8和iPhone 8 plus在iPhone用户中的占比分别为2.6%、2.4%和1.3%

 

二、智能手机销量分析

2017年Q4国内手机品牌销量份额

Q4每五台售出的手机中,就有超过一台是华为手机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Q4的销量份额top3品牌分别为华为、vivo和OPPO,其中华为连续5个季度保持销量份额领先,vivo在本季度的销量份额超过OPPO

Q4主流手机品牌销量份额变化趋势

OV销量份额你追我赶,vivo Q4暂时领先

  • 在过去五个季度中,vivo的销量份额曾经在17年Q2和Q4两次超过OPPO
  • 得益于新品上市,iPhone销量份额在Q4有所回升

Q4主流手机品牌销量价格分布

千元机为小米Q4贡献了接近六成的销量

  • 在每100台17年Q4售出的手机中,有近24台是低端机,不到54台中端机,接近23台高端机,33.4%的消费者在Q4选择了价位在1000-1999之间的手机

Q4销量top10手机机型

vivo旗下4款机型进入Q4销量top10手机型号

  • 极光大数据显示,在Q4销量top10的手机机型中,有7款机型发布于16年Q4,能拉动销量的不仅是当季发布的明星机型,还有积累了一定用户口碑,价格相对优惠的经典机型

 

三、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分析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iPhone

iPhone用户忠诚度在本季达到了历史新高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Q4有56.8%的iPhone换机用户选择继续使用iPhone,选择其他主流手机品牌及长尾品牌的换机用户比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华为

华为用户忠诚度保持稳定,与Q3持平

  • 极光大数据显示,35.6%的华为换机用户在Q4选择再次入手华为,这一比例与Q3的33.1%几乎持平,在Q4选择入手iPhone和vivo的华为换机用户较Q3有所增加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OPPO

OPPO用户忠诚度出现轻度下行,选择兄弟品牌vivo的换机用户较Q3上升了1.9%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在Q4的OPPO换机用户中,流向vivo、iPhone和华为的用户较Q3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选择vivo的用户增加了1.9%,选择iPhone的用户增加了2.8%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vivo

vivo用户忠诚度达到五个季度以来的最高点

  • 极光大数据显示,vivo Q4用户忠诚度为32.3%,达到五个季度以来的最高点,较16年Q4上升了十个百分点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小米

小米用户忠诚度回暖,OV对小米的影响正在削弱

  • 极光大数据显示,小米17年下半年的用户忠诚度维持在25%以上,较上半年表现良好,OV对小米的影响也在削弱

四、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华为

华为用户:65.6%男性,爱看电影,通过运动健美结识朋友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华为用户男性居多,主要用户群集中在25-34岁之间,对电影、运动和旅游感兴趣,通过运动健美等话题交友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OPPO

OPPO用户:女性用户更多,近七成用户不到30岁

  • 在OPPO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为52.4%,68.3%的用户年龄在30岁以内,他们表现出对服装饰品、美食和直播聊天的兴趣,社交活动与同城交友、爱宠社区和二次元有较强相关性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vivo

vivo用户:男性用户偏多,年龄结构比OPPO更年轻

  • vivo用户以年轻的男性用户居多,他们中69.7%的用户不到30岁,男性用户超过五成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小米

小米用户:也许是文艺男青年最喜爱的手机品牌

  • 接近七成的小米用户是男性,他们表现出了对书籍强烈的兴趣,对电影也有一定的研究,同时会通过知识青年相关话题交友

五、手机应用安装情况

高中低端手机应用安装概况

平均每台高端机安装51.2款app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平均每台高中低端手机分别安装51.2款、43.4款和30.9款app

 

高中低端手机偏好指数

高中低端手机用户对手机app的偏好差异明显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高端机用户对携程旅行的偏好度最高,其次是大众点评和滴滴出行,中端机和低端机用户分别最喜爱支付宝和最美天气

 

主流安卓手机偏好指数

快手受到OV用户的青睐

  • 在进入主流安卓手机安装应用偏好指数top5的app中,快手同时在OV上榜

六、运营商app专题研究 

三大运营商市场份额

73.9%的中国移动网民是移动用户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移动在三大运营商中的市场份额优势明显,73.9%的中国移动网民是移动用户,剩下不到30%的市场份额由联通和电信瓜分,他们的市场份额分别是14.1和12%

 

 

三大运营商在主流手机品牌中的市场份额

移动在OV中的市场份额占比高于整体市场水平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移动在OV中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7.4%和78.5%,高于移动在整体市场中73.9%的市场份额
  • iPhone用户中则有相对其他主流手机品牌较多的用户选择了联通和电信

 

三大运营商市场份额变化趋势

过去五个季度,三大运营商的市场份额无明显变化,移动始终保持领先

运营商手机营业厅app在主流安卓手机品牌中的渗透率

联通手机营业厅在华为小米中的渗透率较其他两家更高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在三大运营商的全国性营业厅app中,联通手机营业厅app在华为、小米中的渗透率最高,中国移动手机营业厅app则在OV中展现了优势

 

运营商手机营业厅app在主流安卓手机品牌中的渗透率变化趋势

三大运营商的全国性app渗透率在过去一年整体提高,联通增幅最为显著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17年12月华为用户中渗透率最高的联通手机营业厅渗透率为7.8%,而16年同期数据为4.6%,当时落后于电信营业厅app,经过一年的增长,其渗透率已经超过了电信营业厅app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6年10月-2017年12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

保有率:根据极光大数据在指定时间段内监测到的至少有一次数据上报的活跃手机数量推算的全国活跃手机总量

销量:根据极光大数据在指定时间段内监测到的手机数量增量推算的全国手机销量

用户忠诚度:某手机品牌的用户在更换手机时选择原品牌所占的比例,比例越高,则认为用户忠诚度越高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极光大数据:2017年手机游戏市场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88133.html Tue, 06 Feb 2018 12:18:52 +0000 //www.otias-ub.com/?p=688133 2017年手机游戏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的一年,从地方棋牌类游戏的迅速崛起,到“吃鸡”游戏的风靡,再到年底朋友圈刷屏的二次元女性向游戏,都牵动了无数玩家的心。极光大数据发布《2017年手机游戏市场研究报告》,从全年手机游戏行业整体表现切入,全面展示各细分类别手游市场表现,并结合手游app用户画像数据对2017年手游市场进行深入解读。同时,报告还推出渗透率top10手游榜单,展示头部手游app的市场表现。

极光观点:

1.  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中国手游app市场渗透率达76.1%,用户规模为7.76亿

2.  每名手游用户平均安装3.35个手游类app

3.  欢乐斗地主生命周期为55.2天,开心消消乐为54.1天,王者荣耀为50.7天

4.  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王者荣耀渗透率为21.78%,12月月均DAU为6398万

5.  王者荣耀2017年12月日新增用户均值为180万,荒野行动日新增用户均值为166万

6.  2017年新增手游用户中,54.4%为26-35岁用户,女性占比43.2%

一、 行业数据

手游行业概况

2017年12月,手游市场渗透率达76.1%,用户规模达7.76亿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手游市场渗透率达76.1%,用户规模为7.76亿

 

手游行业概况

扑克棋牌、即时战略、休闲益智类渗透率均在20%以上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扑克棋牌类手游渗透率为22.9%,即时战略类为22.8%,休闲益智类为20.5%

 

手游行业概况

渗透率在0.1%以上的手游app约为250款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渗透率在10%及以上的手游app仅有王者荣耀和开心消消乐,渗透率在1%及以上的手游app约为30款

 

 

手游行业概况

约七成为休闲益智类游戏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休闲益智类手游app数量最多,占手游app总量71.24%,其次为动作格斗类,占比15.00%

 

手游行业概况

渗透率top250的手游app中约有19.6%为休闲益智类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渗透率top1500的手游app中,休闲益智类占比27.8%,扑克棋牌类占比14.3%,渗透率top250的手游app中,19.6%为休闲益智类,10.0%为飞行射击类

 

手游行业概况

每名手游用户平均安装手游app数量为3.35个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手游用户平均安装3.35个手游app,休闲益智类手游用户平均安装1.76个此类手游app,即时战略类手游用户平均仅安装1.02个此类手游app

手游行业概况

体育竞技和音乐游戏类7天留存率均高于50%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过去半年,游戏平台7天留存率均值为58.7%,体育竞技类为52.8%,音乐游戏类为50.2%

手游行业概况

角色扮演类手游日均使用频次最多,策略类手游日均使用时长最长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过去半年,角色扮演类手游日均使用频次为2.43次,卡牌游戏为2.32次

  • 策略类手游日均使用时长最长,为56.5分钟,即时战略类以36.8分钟居于次位

二、榜单数据

手游行业概况

欢乐斗地主生命周期最长,为55.2天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欢乐斗地主、开心消消乐和王者荣耀的生命周期均在50天以上

渗透率top10 手游app

荒野行动、穿越火线-枪战王者均进入渗透率top 10榜单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王者荣耀以21.78%渗透率居于首位,开心消消乐以12.39%占据次位

渗透率top10 手游app(日新增)

荒野行动12月日新增用户数均值为166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2017年12月,王者荣耀日新增用户数均值为180万,荒野行动为166万

渗透率top10 手游app(月均DAU)

王者荣耀2017年12月月均DAU为6398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2017年12月,王者荣耀以6398万月均DAU居于首位,荒野行动月均DAU达到2304万

三、用户画像

手游用户画像

约半数用户为26-35岁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手游用户中49.4%为26-35岁,男性用户占比57.0%

 

手游用户画像

4.43%安卓手游用户使用OPPO R9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安卓手游用户设备分布top10中,OPPO旗下机型占据9席,OPPO R9用户以4.43%占比居于首位

 

手游用户画像

抖音短视频进入手游用户app偏好top 10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手游用户偏好top10的app中,王者荣耀居于首位,偏好值为68.4,开心消消乐居于次位

手游用户画像

女性手游用户最为偏好美图秀秀,男性手游用户偏好王者荣耀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女性手游用户偏好拍照P图类app,男性手游用户偏好王者荣耀、欢乐斗地主和京东等

 

手游用户画像

一线用户偏好京东,新一线用户偏好滴滴出行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手游用户最为偏好京东,其次为大众点评,新一线城市手游用户偏好滴滴出行、京东、饿了么等app,二线城市手游用户偏好王者荣耀、优酷等

手游用户画像

五线及以下城市手游用户最为偏好快手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三线城市手游用户、四线城市手游用户最为偏好的应用均是王者荣耀,五线及以下城市手游用户最为偏好快手,其次为开心消消乐

 

手游用户画像

8.5%手游用户来自一线城市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手游用户中43.2%来自一线、新一线或二线城市

 

手游用户画像

10.2%手游用户来自广东省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和重庆为手游用户占比top3城市

 

 

新增手游用户画像

超半数新增用户年龄为26-35岁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2017年新增手游用户中,54.4%为26-35岁,29.9%为16-25岁

 

新增手游用户画像

新增安卓手游用户中2.00%为OPPO R9用户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新增安卓手游用户中,2.00%为OPPO R9用户,1.54%为OPPO R9s用户

 

新增手游用户画像

哔哩哔哩进入新增手游用户app偏好top 10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荒野行动、穿越火线-枪战王者均进入新增手游用户app偏好top 10

 

 

新增手游用户画像

四成新增手游用户来自四线及以下城市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22.4%新增手游用户来自四线城市,17.6%新增手游用户来自五线及以下城市,占比均高于平均水平

 

新增手游用户画像

2.40%新增手游用户来自北京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新增手游用户中,2.40%来自北京,2.07%来自重庆,2.07%来自上海

报告说明

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7.01-2017.12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数据指标说明

手游app包括王者荣耀、开心消消乐、欢乐斗地主等多款app

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极光大数据:2017年度网络购物app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84410.html Tue, 30 Jan 2018 06:58:51 +0000 //www.otias-ub.com/?p=684410 随着人们越来越习惯网络购物,网络购物无论在规模还是形式上都在飞速发展着。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网络购物被不断细分,不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传统豪门都纷纷入局。极光大数据推出《2017年度网络购物app市场研究报告》,将网络购物分为综合电商、母婴电商、生鲜电商、跨境电商、二手电商、折扣优惠、商家服务等七大类,从行业数据、运营数据、用户画像等方面详细分析网络购物行业的发展现状,堪称2017年度最详细的网络购物app市场研究报告。

极光观点

  • 2017年全国网上零售额约为7.18万亿,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
  • 2017年最后一周,网络购物app渗透率为69.9%,用户规模达7.13亿
  • 手机淘宝app渗透率达53.3%,京东为20.6%,折扣电商类app拼多多渗透率增长至19.4%
  • 手机淘宝、京东、唯品会2017年12月MAU破亿
  • 16-35岁用户为网络购物主力军,占比达85.5%
  • 网络购物app用户偏好手机淘宝、支付宝和美团

 

一、行业概况

网络购物平台图谱

目前国内网络购物平台可主要分为七类

  • 目前国内网络电商可主要分为七类:综合电商、母婴电商、生鲜电商、跨境电商、二手电商、折扣优惠、商家服务,涵盖手机淘宝、京东、贝贝、多点、小红书、闲鱼、拼多多、微店等多款app
  • 移动支付方式的发展和国内外物流的完善是网络电商发展的重要支持性服务

 

网络购物平台背景矩阵

头部网络购物平台多有阿里、腾讯背景

  •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淘宝、苏宁易购、闲鱼、天猫等背后皆有阿里巴巴背景,腾讯则投资了京东、唯品会、拼多多等网络购物平台,此外,网易、滴滴、顺丰等也通过多种方式进军网络购物行业

 

 

主流网络购物平台上线时间

综合电商出现较早,近年来细分类型平台快速发展

  •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当当、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综合性电商平台均于2008年及以前上线,近年来,母婴电商、跨境电商、二手电商、生鲜电商等切中用户细分需求的平台快速发展

主流网络购物平台融资估值

头部平台已完成IPO上市

  •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巴巴、京东等网络购物头部平台已完成IPO上市,阿里巴巴目前总市值为4671.54亿美元,京东为661.57亿美元
  • 小红书、贝贝、优信二手车、每日优鲜、拼多多等细分类别平台也进入B轮及以后融资阶段

二、行业数据

2017年全国网上零售额

2017年全国网上零售额约为7.18万亿元

  •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7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36.63万亿元,其中全国网上零售额约为7.18万亿元,占比约为19.6%

网络购物app渗透率及用户规模

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网络购物app渗透率为69.9%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网络购物app渗透率从63.5%增长至69.9%,用户规模达7.13亿

网络购物二级分类app渗透率

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综合电商类app渗透率达64.52%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折扣优惠类、二手电商类、跨境电商类app渗透率提升较为明显,综合电商类app渗透率最高,为64.52%,用户规模达6.59亿

网络购物用户安装app数量

51.1%综合商城用户安装2-5个此类型app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47.6%综合商城用户仅安装1个此类app,1.3%综合商城用户安装此类app数量在6个及以上

 

二级分类使用时长

生鲜电商用户日均使用14.3分钟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生鲜电商用户日均使用此类app时长最长,其次为综合商城和折扣优惠类,三者使用时长均在10分钟及以上

二级分类使用频次

综合电商用户过去半年日均使用1.54次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过去半年,综合电商用户日均使用此类app 1.54次,生鲜电商用户日均使用此类app 1.41次

二级分类使用时段

生鲜电商使用高峰为10:00-12:00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过去半年,14.2%生鲜电商用户在10:00-12:00使用此类app,7.2%商家服务用户在10:11-11:00使用此类app,6.6%的跨境电商用户在13:00-14:00使用此类app,6.3%母婴电商用户在14:00-15:00使用此类app

二级分类独占率

综合商城类独占率达29.8%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9.8%综合商城用户未安装其他二级分类网络购物app,折扣优惠类独占率为13.1%

网络购物渗透率top10 app

拼多多渗透率增长至19.4%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最后一周,手机淘宝以53.3%渗透率居于首位,京东渗透率为20.6%,拼多多从年初的1.4%增长至19.4%

网络购物渗透率top10 app(日新增用户)

手机淘宝、拼多多、京东过去半年日新增用户均值破百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手机淘宝过去半年日新增用户均值为328.6万,拼多多为107.8万,京东为105.1万

网络购物渗透率top10 app(7日留存率)

拼多多过去半年7日留存率居于首位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拼多多、手机淘宝、闲鱼、聚美优品过去半年7日留存率均值都在70%以上,其中拼多多以76.9%居于首位

网络购物渗透率top10 app(MAU)

手机淘宝12月MAU为5.32亿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手机淘宝、京东、唯品会、拼多多2017年12月MAU均在一亿以上

网络购物渗透率top10 app(DAU)

手机淘宝、京东、拼多多、唯品会12月月均DAU破千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手机淘宝2017年12月月均DAU约为1.85亿,京东为3335万,拼多多为2691万,唯品会为2569万

网络购物渗透率top10 app(月复装率)

手机淘宝过去半年月复装率均值为46.7%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手机淘宝过去半年月复装率均值最高,为46.7%,京东以29.9%居于次位

三、运营数据

综合电商渗透率top10 app

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手机淘宝渗透率为53.3%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手机淘宝、京东、唯品会渗透率均在15%以上

综合电商渗透率top5 app(日新增用户)

“双十一”时期各综合电商app新增用户较多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过去半年,手机淘宝、京东日新增用户均值均在百万以上,天猫日新增用户均值为67.9万,唯品会为67.8万,苏宁易购为38.9万,在818活动期间,苏宁易购app日新增用户量也有较为明显提升

综合电商渗透率top5 app(7天留存率)

手机淘宝7天留存率均值为74.6%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过去半年,手机淘宝7天留存率为74.6%,天猫为69.7%,京东为69.5%

综合电商渗透率top5 app(MAU)

手机淘宝、京东、唯品会12月MAU破亿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手机淘宝2017年12月MAU为5.32亿,京东为2.50亿,唯品会为1.29亿

综合电商渗透率top5 app(DAU)

手机淘宝12月月均DAU约为京东的5.6倍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手机淘宝2017年12月DAU约为1.85亿,居于第二位的京东为3335万,唯品会以2569万居于第三位

折扣优惠渗透率top10 app

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拼多多渗透率为19.37%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拼多多渗透率为19.37%,购物大厅、折800、返利网渗透率也均超过1%

折扣优惠渗透率top5 app(日新增用户)

拼多多过去半年日新增用户均值过百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过去半年,拼多多日新增用户均值为107.8万,购物大厅为24.8万

折扣优惠渗透率top5 app(7天留存率)

拼多多过去半年7天留存率均值为76.8%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拼多多过去半年7天留存率为76.8%,购物大厅为76.7%,省钱快报为71.1%

折扣优惠渗透率top5 app(MAU)

拼多多12月MAU破亿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12月,拼多多MAU约为1.14亿,省钱快报为651万,折800为534万

折扣优惠渗透率top5 app(DAU)

拼多多12月月均DAU为2690.9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12月,拼多多12月月均DAU为2690.9万,省钱快报为145.4万

二手电商渗透率top10 app

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闲鱼渗透率为4.30%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闲鱼渗透率为4.30%,转转渗透率为1.96%,瓜子二手车渗透率为1.01%,其余二手电商app渗透率均不足1%

 

 

二手电商渗透率top5 app(日新增用户)

闲鱼、转转过去半年日新增用户均值都在10万以上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过去半年,闲鱼日新增用户均值为64.2万,转转为13.2万

二手电商渗透率top5 app(7天留存率)

瓜子二手车过去半年7天留存率均值超过70%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闲鱼过去半年7天留存率为73.4%,瓜子二手车为71.7%

二手电商渗透率top5 app(MAU)

闲鱼、转转12月MAU破千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12月,闲鱼MAU为2779万,转转为1235万

二手电商渗透率top5 app(DAU)

闲鱼12月月均DAU为581.6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12月,闲鱼月均DAU为581.6万,转转为135.8万

2017年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市场占有率

网易考拉海购以21.4%市场占有率居于首位

  • 据中国电子商务中心统计,2017年跨境进口电商平台中,按整体交易额计算,网易考拉市场占有率为21.4%,天猫国际为17.7%,唯品国际以16.1%紧随其后

跨境电商渗透率top10 app

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小红书渗透率为1.66%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小红书渗透率为1.66%,网易考拉为0.76%

跨境电商渗透率top5 app(日新增用户)

网易考拉海购过去半年日新增用户均值为4.94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小红书过去半年日新增用户均值为9.52万,网易考拉海购为4.94万

跨境电商渗透率top5 app(MAU)

小红书12月MAU为1491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12月,小红书MAU为1491万,网易考拉海购为1307万
  • 2017年11月,网易考拉海购MAU为1646万,小红书为1560万

 

跨境电商渗透率top5 app(DAU)

小红书、网易考拉海购12月月均DAU均破百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12月,小红书月均DAU为227.0万,网易考拉海购为149.3万

母婴电商渗透率top10 app

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贝贝渗透率为1.086%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贝贝渗透率为1.086%,蜜芽渗透率为0.190%,孩子王渗透率为0.186%

母婴电商渗透率top5 app(日新增用户)

贝贝过去半年日新增用户均值为7.08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贝贝过去半年日新增用户量为7.08万,蜜芽为1.32万

 

母婴电商渗透率top5 app(7天留存率)

大V店过去半年7天留存率为79.2%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孩子王、贝贝、乐友过去半年7天留存率均值也都超过70%

母婴电商渗透率top5 app(MAU)

贝贝12月MAU为915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12月,贝贝MAU为915万,蜜芽为200万,孩子王为153万

母婴电商渗透率top5 app(DAU)

贝贝12月月均DAU破百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12月,贝贝月均DAU为158.9万,蜜芽为38.3万,孩子王为23.3万

商家服务渗透率top10 app

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微店渗透率为0.77%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微店渗透率为0.77%,云集VIP为0.61%,云集微店为0.25%

商家服务渗透率top5 app(日新增用户)

微店过去半年日新增用户均值为5.45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微店过去半年日新增用户均值为5.45万,云集VIP为5.07万

 

商家服务渗透率top5 app(7天留存率)

京东掌柜宝过去半年7天留存率均值为85.9%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京东掌柜宝过去半年7天留存率均值为85.9%,微销通为81.7%

商家服务渗透率top5 app(MAU)

微店12月MAU为391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微店12月MAU为391万,云集VIP为264万

商家服务渗透率top5 app(DAU)

微店12月月均DAU为99.6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12月,微店月均DAU为99.6万,云集VIP为71.5万

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

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约为1391.3亿元

  • 据中国电子商务中心统计,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约为1391.3亿元,同比增长59.7%

生鲜电商渗透率top10 app

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多点渗透率为0.71%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最后一周,多点渗透率为0.71%,京东到家为0.32%,每日优鲜为0.31%

生鲜电商渗透率top5 app(日新增用户)

多点过去半年日新增用户均值为5.01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多点过去半年日新增用户数均值为5.01万,京东到家为2.23万,每日优鲜为1.51万

生鲜电商渗透率top5 app(7天留存率)

多点过去半年7天留存率均值为81.0%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多点过去半年7天留存率均值为81.0%,手机惠农为78.5%,盒马为76.4%

生鲜电商渗透率top5 app(MAU)

每日优鲜12月MAU为349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每日优鲜12月MAU为349万,京东到家为292万,多点为209万

生鲜电商渗透率top5 app(DAU)

多点12月月均DAU为70.7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多点12月月均DAU为70.7万,每日优鲜为37.3万,京东到家为27.8万

 

四、用户画像

网络购物用户画像

网络购物用户:26-35岁用户为主力军

  • 网络购物用户中,16-35岁用户占比85.5%,女性占比55.3%

网络购物用户画像

网络购物用户: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高于平均水平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网络购物用户中,一线城市用户占比9.5%,新一线城市用户占比18.1%,二线城市用户占比18.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网络购物用户画像

网络购物用户:10.5%来自广东省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北京、上海、深圳为网络购物用户占比top3城市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7年1月~2017年12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

网络购物app包括手机淘宝、京东、唯品会、天猫等多款app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大数据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极光大数据:2017年移动互联网行业盘点app榜单
//www.otias-ub.com/archives/675940.html Tue, 16 Jan 2018 06:53:50 +0000 //www.otias-ub.com/?p=675940 2017年,移动互联网行业仍然在快速发展着。行业在整体平稳的大形势下又酝酿着局部的快速变革。极光大数据推出《2017年Q4暨全年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从2017年的app渗透率排名变化、移动网民app使用习惯及偏好度等方面对整体app市场进行分析。除此之外,报告还推出2017年度app飙升榜、细分榜及总榜,从细分领域切入,更多维度解读2017年全年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变化。

以下是报告节选,完整报告请至极光官网或关注极光微信公众号(lovejpush)下载。

年度看点:

  • 2017年度市场渗透率top1000榜单中有78%是去年的老面孔
  • 2017年第四季度每个移动网民手机中平均装有40个app
  • 每个移动网民每天花在各类app上的时间达到4.2小时
  • 男性最爱MOMO陌陌,女性最爱美图秀秀等拍照P图类app
  • ofo共享单车、拼多多和迷你世界过去一年市场渗透率同比增长均达到了1000%以上
  • 抖音短视频DAU同比增长超过1000倍
  • 美颜相机渗透率与DAU均大幅下跌,Faceu激萌和B612咔叽则增长迅速
  • 王者荣耀、开心消消乐和欢乐斗地主是手游渗透率top3,上线仅4个月的荒野行动位列第四

一、    整体app市场概览

2017年度新晋市场渗透率top 1000 app数量

  • 对比2016年年终的市场渗透率top1000榜单,最新晋级2017年市场渗透率top1000榜单的app有火山小视频、抖音短视频、荒野行动、同桌游戏等220款应用,新晋app约占top1000总榜的两成,接近八成app在去年就进入了top1000榜单,整体app市场的格局稳定,但对于新晋app也有机会

 

移动网民app安装特征

  • 2017年4个季度,移动网民手机里安装的app总量都在发生变化,目前最新的安装总量为Q4的40款
  • 12月移动网民人均下载4.13款app,卸载3.42款app

移动网民app使用习惯

  • 12月中国移动网民每天花在各类app上的总时长是4.2小时,其中在社交网络app上逗留的时间超过2.5小时,观看网络视频的时间接近30分钟,另外还会花大概12分钟的时间获取新闻资讯,11分钟进行网络购物,以及大约10分钟的时间玩一会手游

男女app偏好

  • 男女有别也体现在对app的选择上,在男性用户中偏好度最高的应用是陌陌,女性用户则最爱用美图秀秀、Faceu激萌和B612咔叽等拍照P图类app

年龄app偏好

  • 各年龄段网民偏好的app都有较显著的特点,在15岁以下的中小学生网民中偏好度最高的app是作业帮,已为人父母的36-45岁网民偏好使用作业帮和一起作业学生端,16-25岁网民则最喜欢打王者荣耀

不同城市等级app偏好

  • 共享出行类app滴滴出行、ofo共享单车和摩拜单车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移动网民中的偏好度较高,三线城市用户则对P2P app情有独钟

二、App同比增幅飙升榜

渗透率同比增幅top 10

  • ofo共享单车、拼多多和迷你世界是过去一年市场渗透率同比增长涨幅最高的三款app,均达到了1000%以上的同比增长
  • 摩拜单车和派派的同比增长超过了400%

DAU同比增幅top 10

  • 抖音短视频、火山小视频两款短视频app DAU均值同比增幅表现出色
  • 腾讯旗下的办公商务类app TIM和企业微信的DAU进入增幅榜top10

三、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洞察

社交网络

  • 虽然老牌社交工具微信、QQ、新浪微博的市场渗透率及DAU在社交网络app中仍然领先,但新型社交玩法,如以休闲游戏交友为主的同桌游戏也能脱颖而出,社交游戏在未来或将成为一种新趋势

综合电商

  • 手机淘宝、手机京东和拼多多在综合电商app的渗透率排行榜中名列前三甲,他们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53.4%、20.7%和19.0%,拼多多是有史以来“出淘”最成功的一个商业典范
  • 阿里系app电商矩阵强大,在综合电商app中渗透率排名top10的手机淘宝、天猫、苏宁易购和阿里巴巴均属于阿里系app

海淘电商

  • 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小红书的市场渗透率为1.68%,网易考拉海购为0.76%,其他海淘电商app市场渗透率普遍低于0.5%
  • 小红书和网易考拉海购的12月DAU均值分别为227万和149万,是移动海淘电商中仅有的两款DAU量级在百万以上的app

生鲜电商

  • 生鲜电商app的市场渗透率均不到1%,12月DAU量级也在百万以内
  • 多点是目前市场渗透率最高的生鲜电商app,其次是京东到家和每日优鲜,其中京东到家和每日优鲜的市场渗透率差距仅为0.01%
  • 与去年同期相比,多点和每日优鲜的市场渗透率和DAU均值增幅都非常显著

二手电商

  • 主流二手电商app市场渗透率的同比增长率普遍处于50%以上,反映该行业的用户基数正在不断扩大
  • 闲鱼的市场渗透率和DAU在二手电商app中处于非常领先的水平,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它的渗透率为4.33%,DAU均值超过582万

用车服务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滴滴出行的市场渗透率为11.97%,DAU均值超过1500万,意味着每100个中国移动网民中就有接近12个人安装了滴滴出行,每天有超过1500万人使用了它
  • 市场渗透率同比增幅较大的用车服务app有曹操专车和神州专车,其中曹操专车实现了512.7%的同比增长率,神州专车则为197.3%,专车服务的细分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将继续扩大

共享单车

  • 共享单车行业在过去一年处于爆发式增长的状态,所有的主流共享单车app的同比增长率都超过了200%,包括用户基数较大的ofo共享单车和摩拜单车也分别实现了1811.7%和482.5%的同比增长
  • ofo共享单车和摩拜单车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5.30%和5.12%,12月DAU均值分别超过520万和480万

二手车交易

  • 在移动二手车交易市场中名列渗透率前三甲的app分别是瓜子二手车、优信二手车和人人二手车,它们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1.00%、0.35%和0.33%,其中优信二手车、人人二手车的市场渗透率和12月DAU均值都非常接近

支付结算

  • 过去一年,支付结算类app积极在线下支付领域开疆拓土,市场渗透率和DAU均值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遍处于增长状态
  • 支付宝无疑是支付结算类app中的佼佼者,超过一半的中国移动网民安装了支付宝,但其增速已明显放缓,只有11.9%,12月DAU均值超过1.5亿人

网上银行

  • 中国建设银行app、中国工商银行app和农行掌上银行app名列网上银行app市场渗透率top3,工行旗下的工银融E联紧随其后
  • 中国建设银行app的12月DAU均值超过820万人,农行掌上银行app和工银融E联则都超过了600万人


拍照P图

  • 与去年同期相比,美颜相机的市场渗透率和DAU均出现大幅下跌,而专注于人脸识别,动态贴纸美化的Faceu激萌和B612咔叽在这两个指标上均处于上升状态

短视频

  • 快手是市场渗透率最高的短视频app,其次是今日头条旗下的火山小视频和西瓜视频
  • 抖音短视频是市场渗透率同比增长幅度最大的短视频app

网络直播

  • 市场渗透率最高的三个网络直播app分别是斗鱼直播、YY和虎牙直播,它们的渗透率分别为3.6%、3.3%和2.9%
  • 斗鱼直播和YY的12月DAU均值都超过了600万人

音乐K歌

  • 全民K歌的市场渗透率高达20.38%,意味着每100个中国移动网民中有超过20个人都安装了全民K歌,此外,12月平均每天有接近2340万人使用了它
  • 酷狗KTV是过去一年市场渗透率增幅最大的音乐K歌app,同比增长率达到136.9%

游戏

  • 王者荣耀、开心消消乐和欢乐斗地主是在中国移动网民中用户基数最大的三款手游
  • 今年9月正式上线的荒野行动市场渗透率已高达5.5%,12月DAU均值为2300万人,超过市场渗透排名第三的欢乐斗地主

运动健身

  • 市场渗透率排名top3的运动健身app: Keep、悦动圈、糖豆广场舞
  • 12月DAU均值排名top3的运动健身app :Keep、悦动圈、咕咚

四、总榜

2017年12月市场渗透率top 300 apps

  • 渗透率top300榜单新晋的62款app中,以5款以火山小视频为代表的短视频app表现最为突出,另有8款以荒野行动为代表的手游app,7款教育类app,8款金融财务类app
  • 62款新晋app中,50%来自于现有互联网公司孵化项目,独立创业公司依然瓜分了半壁江山

注释:

  –  代表今年12月与去年12月相比,排名无变化

 ◆  代表该app在去年未进入市场渗透率top 1000

– N  代表对比去年,该app在该项指标上的排名下降了N位

+N   代表对比去年,该app在该项指标上的排名上升了N位

12月日活跃用户(DAU) top 300 apps

•      极光大数据显示,12月DAU top 300榜单新晋app有荒野行动(34名,2331.0万)、火山小视频(35名,2283.1万)、抖音短视频(42名,1744.7万)等59款app

•      12月日活跃用户DAU top50榜单中,只有14款app无BAT背景,它们是4款今日头条系的app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和抖音短视频,2款网易系app荒野行动和网易云音乐,以及搜狗输入法、WiFi万能钥匙、360手机卫士、讯飞输入法、陌陌、美图秀秀、拼多多和猎豹清理大师

注释:

–   代表今年12月与去年12月相比,排名无变化

◆   代表该app在去年未进入DAU top 1000

– N   代表对比去年,该app在该项指标上的排名下降了N位

+N   代表对比去年,该app在该项指标上的排名上升了N位

12月新增用户top 300 apps

  • 极光大数据显示,12月新增用户top 300榜单新晋app有荒野行动(25名,4877.9万)、火山小视频(37名,3325.8万)、抖音短视频(50名,2673.7万)等94款app
  • 12月叠加新增用户量超过一亿的app有搜狗输入法、支付宝、QQ、微信、手机百度、高德地图、手机淘宝和新浪微博8款,其中搜狗输入法叠加新增用户量超过两亿

注释:

–   代表今年12月与去年12月相比,排名无变化

◆   代表该app在去年未进入新增用户 top 1000

– N   代表对比去年,该app在该项指标上的排名下降了N位

+N   代表对比去年,该app在该项指标上的排名上升了N位

取数范围:此榜单的新增用户数量指本月内日新增用户的叠加总量(区别于月净增长量),在本月内多次安装并卸载目标应用的用户也在统计范围内

 

12月新增用户7天留存率top 100 apps

  • 极光大数据显示,12月市场渗透率排名top100的app7天留存率均在50%以上,意味着至少有一半的新增用户在安装的一周后仍保留了该款app

取数范围:12月渗透率未进入 top 100的 app 不在该榜单统计范围

同比数据为*,代表该app在去年同期未进入渗透率top1000

12月每用户日均使用频率top 100 apps

  • 极光大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12月每用户日均使用频榜单新晋app有快手(19名,4.56次)、百度医生(23名,4.36次)、搜狐视频(33名,3.87次)等44款app
  • 微信是用户日均使用频次最高的app,每个活跃用户平均每天打开微信8.95次

注释:

–   代表今年12月与去年12月相比,排名无变化

◆   代表该app在去年未进入使用频次 top 200

– N   代表对比去年,该app在该项指标上的排名下降了N位

+N   代表对比去年,该app在该项指标上的排名上升了N位

取数范围:每半小时内的所有使用次数均统计为一次

报告说明

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6年12月~2017年12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报告其他说明

本次报告聚焦于 app 整体市场各维度的排名

极光大数据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关于极光

极光(www.jiguang.cn)是中国领先的移动大数据服务商。其团队核心成员来自腾讯、摩根士丹利、豆瓣、Teradata和中国移动等公司。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专注于为app开发者提供稳定高效的消息推送、统计分析、即时通讯、短信和社会化分享组件等开发者服务。至今我们已经服务了超过60万款移动应用,累计覆盖超过110亿个移动终端,月独立活跃设备超过8亿,日发送消息60亿,产品覆盖了中国国内90%以上的移动终端。基于积累的海量数据,我们拓展了在大数据领域的产品,包括极光效果通和极光数据服务。极光致力于为各行各业节约开发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业务决策。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极光大数据:2017年12月浏览器app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73333.html Tue, 09 Jan 2018 06:38:06 +0000 //www.otias-ub.com/?p=673333 在PC时代,浏览器是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逐渐转移到移动端,而浏览器app也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流量入口。截至2017年12月,浏览器app的整体渗透率已经达到54.2%,用户规模达到5.5亿人。极光大数据发布《2017年12月浏览器app行业研究报告》,从渗透率、DAU、以及几大主要浏览器的用户画像对浏览器app行业进行分析。

极光大数据观点:

  • 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浏览器app整体市场渗透率为54.2%,每两个中国移动网民就有至少一个安装了浏览器app,用户规模达5.5亿人
  • 目前市场渗透率top2的浏览器app是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它们的市场渗透率分别是30.40%和18.76%,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同时,这两款app过去半年DAU均值都超过了5000万人
  • 平均每个浏览器app用户安装了1.3款浏览器app
  • 每10个浏览器app用户中有超过8个人不到35岁,他们中至少有6个男性

一、行业趋势

浏览器app渗透率及用户规模变化

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浏览器app整体市场渗透率为54.2%,用户规模达5.5亿人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浏览器app整体市场在过去一年的市场渗透率处于稳定的状态,基本维持在50%以上,意味着中国移动网民中有至少一半是浏览器app用户

主流浏览器app背景

主流浏览器app普遍靠背上市公司,背景雄厚

  •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主流浏览器app的母公司普遍为上市公司,不乏BAT、Google等大牛

 

 

部分主流浏览器app上线时间

移动互联网兴起,浏览器app陆续上线

  • 根据各方公开资料显示,主流浏览器从移动互联网兴起开始,就陆续上线了app版本

二、竞品分析

12月浏览器app市场渗透率top10 app

浏览器市场渗透率top3 app:QQ浏览器、UC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12月最后一周,QQ浏览器、UC浏览器和谷歌浏览器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30.40%、18.76%和6.24%,成为浏览器app行业市场渗透率前三甲,其他主流浏览器app的市场渗透率均不到5%

 

渗透率top10 app(日新增用户数量)

过去半年,平均每天有超过200万人安装UC浏览器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UC浏览器在过去半年的日均新增用户数量为218.1万人,是唯一一款日均新增用户数量超过200万人的浏览器app,QQ浏览器和谷歌浏览器的日均新增用户数量均超过了100万人

 

渗透率top10 app(30天留存率)

主流浏览器app的30天留存率普遍低于70%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谷歌浏览器的30天留存率为97.5%,意味着每100个新增用户中有接近98个用户在30天后仍保留了该app

 

渗透率top10 app(DAU)

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过去半年的DAU均值突破五千万人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QQ浏览器过去半年的DAU均值高达7734.8万人,UC浏览器则为5719.5万人,浏览器app中只有这两款应用的DAU达到千万量级

 

渗透率top10 app(app独占率)

app独占率top3:谷歌浏览器、QQ浏览器、UC浏览器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谷歌浏览器、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的app独占率分别为80.1%、70.0%和57.2%,代表未安装任何竞品的忠诚用户在这三款app的整体用户中所占的比例

 

部分主流浏览器app用户使用习惯

UC浏览器用户在日均使用时长和频次上表现良好

  • 极光大数据显示,UC浏览器的活跃用户平均每天使用它2.89次,每次使用20.97分钟

 

用户安装浏览器app数量分布

逾七成浏览器app用户仅安装一款浏览器app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每个浏览器app用户平均安装1.3款浏览器app,其中74.7%的用户仅安装一款,19.8%的用户会同时安装两款,5.5%的用户会安装三款及以上浏览器app

 

三、用户画像

浏览器app用户画像

浏览器app用户:35岁以内男性用户为主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64.4%的浏览器app用户为男性,82.1%的用户不超过35岁

 

浏览器app用户app偏好指数

浏览器app用户app偏好指数top3应用:QQ浏览器、UC浏览器、应用宝

  • 根据极光app偏好指数统计,浏览器app用户偏好指数top10应用以腾讯系app和360系app为主

 

浏览器app用户画像

OPPO旗下机型备受浏览器app用户青睐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浏览器app用户使用的安卓机型占比top10中,有7款是OPPO旗下机型,其中R9系列最受欢迎

 

浏览器app用户画像

浏览器app用户城市等级分布与中国移动网民高度一致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浏览器app用户城市等级分布与中国移动网民一致,在每一城市等级的人数分布占比差距基本在1%以内

浏览器app用户画像

得益于广深莞的拉动,广东成为浏览器app用户数量占比全国最高的省份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分别是浏览器app用户量占比最高的四个城市,总共占比9.4%

QQ浏览器用户画像

QQ浏览器:近九成用户不到35岁,偏爱互联网金融类app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4.3%的QQ浏览器用户年龄段在20-24岁之间,89.4%的用户不到35岁,男性用户超过六成,对融360等互金类app偏好度高

QQ浏览器用户画像

QQ浏览器:城市等级结构与全国网民基本一致

  • QQ浏览器用户量top5省份中有4个处于沿海地带,四川是唯一一个进入用户量top5的内陆省份

UC浏览器用户画像

UC浏览器:男女比例约为3:2,87.8%用户不到35岁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UC浏览器用户偏好度最高的app是PP助手,他们中超过七成的用户对音乐感兴趣

UC浏览器用户画像

UC浏览器:每100个用户有接近17个来自广东

  • UC浏览器中的广东用户占比为16.7%,广深莞进入用户量top5城市

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用户画像

谷歌浏览器:用户年龄相对较高,偏爱谷歌系应用

  • 对比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谷歌浏览器的用户年龄段相对较高,年龄在35岁以内的用户占比不到八成,有17.2%的用户年龄段在35-39岁之间

 

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用户画像

谷歌浏览器用户以一线城市和港台地区用户居多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谷歌浏览器用户中来自一线城市的用户占26.2%,来自港台地区的用户分别占10.6%和7.5%

 

以上为报告节选,完整报告请登录至极光官网下载。

报告说明

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6.12-2017.12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数据指标说明

浏览器app包括QQ浏览器、UC浏览器、谷歌浏览器等1130款app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极光大数据:2017年Q3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50496.html Mon, 06 Nov 2017 06:53:17 +0000 //www.otias-ub.com/?p=650496 2017年第三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仍在继续。虽然在保有率上仍以0.4%的微弱优势领先,但由于处于新品发布的前夕,苹果的销量份额降至连续五个季度来的新低。华为和OPPO的保有率在Q3上旬一度非常接近,最终华为以18.1%的市场保有率获胜,OPPO、vivo分列第二第三名。而在前几个季度表现不佳的小米与三星,都由于有给力新品发售而在销量份额及忠诚度方面都有所好转。国内领先的移动大数据服务商极光大数据推出《2017年Q3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从保有率、销量份额、忠诚度及用户画像切入,解读2017年Q3智能手机行业发展现状。

以下是报告节选,完整报告请至极光官网或关注极光微信公众号下载。

极光观点:

  • 华为市场保有率逼近iPhone,iPhone仅领先0.4%
  • 苹果销售份额跌至5.4%,为连续五个季度来最低
  • 各有给力新品发布,小米与三星保有率及用户忠诚度双双回暖
  • 华为的用户多为中青年男性
  • OPPO、vivo的用户则更年轻化
  • 截至9月末,苹果新发布的手机iPhone8及iPhone8 Plus的保有率仅有0.4%,iOS11系统在iPhone用户中的占比仅为10.2%

一、手机保有率分析

2017年Q3国内手机保有率

华为市场保有率逼近iPhone,iPhone仅领先0.4%

  • 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iPhone和华为的市场保有率分别为18.5%和18.1%,意味着国内每10个智能手机用户中,有接近2个人正在使用iPhone,还有2个人正在使用华为

Q3主流手机品牌保有率变化趋势

华为、OV保有率稳健上涨,小米三星Q3回暖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华为和OPPO在Q3上旬一度非常接近,最终华为以18.1%的市场保有率获胜,继续称霸安卓市场

Q3各级别城市手机品牌保有率概况

OPPO“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成功,在三线及以下城市表现出色

  • 极光大数据显示,iPhone用户主要集中在一线及二线城市,每10个一线城市的手机用户就有接近4个用户正在使用iPhone

Q3主流手机品牌型号分布

华为、三星机型集中度较低,对明星机型的依赖程度不高

二、手机销量分析

2017年Q3国内手机销量份额

华为销量保持领先,OPPO销量表现优秀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Q3国内手机销量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品牌依次为华为、OPPO、vivo、小米和三星,上一季度落后于vivo的OPPO在Q3扳回一城

Q3主流手机品牌销量份额变化趋势

iPhone、vivo的销量份额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 极光大数据显示,主流手机品牌销量份额连续两个季度受到了长尾品牌的挤压,长尾品牌销量份额超过两成

Q3主流手机品牌销量价格分布

OV聚焦中端机市场,中端机为OV贡献了超过八成的销量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华为在高中低端市场均有布局,机型销量结构在主流手机品牌中最接近智能手机整体市场,小米在这一季度则出售了更多千元机,千元机为小米贡献了超过七成的销量

Q3销量top10手机机型

销量top10机型中,OPPO占五席

  • 今年6月发布的OPPO R11以3.5%的销量份额问鼎Q3销量冠军,OPPO A57和vivo Y66则分别以3.1%和2.5%的销量份额名列第二和第三

三、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分析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iPhone

iPhone用户忠诚度连续三个季度在50%以上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超过一半的本季度iPhone换机用户选择继续使用iPhone,华为和OPPO对iPhone用户的吸引力也不容小觑,分别有11.6%和11.2%的iPhone换机用户选择了这两个品牌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华为

华为用户忠诚度在Q3达到过去一年的最高点

  • 极光大数据显示,华为在本季度的用户忠诚度为33.1%,每100个在Q3购买了新手机的原华为用户有超过33人选择了继续使用华为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OPPO

接近两成的OPPO换机用户转向使用兄弟品牌vivo

  • 可能是由于新机型的推出和旧机型的降价,iPhone在Q3重新获得OPPO换机用户的关注,14.8%的OPPO换机用户入手了iPhone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vivo

vivo用户忠诚度较兄弟品牌OPPO弱势

  • vivo的用户忠诚度相对上一季度有所提升,28.8%的vivo换机用户选择继续支持vivo,20.4%的换机用户则转向使用OPPO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小米

小米用户忠诚度几乎回到去年同期水平

  • 小米本季度的用户忠诚度为25.6%,另外分别有16.7%和13.5%的小米换机用户选择了同是安卓阵营的华为和OPPO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三星

华为是最多三星换机用户选择的品牌

  • 三星用户忠诚度从去年Q3开始一路走低,直到本季度才出现回升,但选择华为、iPhone和OV的换机用户占比仍高于选择三星的用户

四、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华为

华为用户:男性用户为主,25岁以下用户不足两成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66.8%的华为用户为男性,仅有16.9%的华为用户年龄在26岁以下,中青年组(26-35岁)为主要用户群体,占比57.2%,而36岁以上的中老年组占比高达25.9%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OPPO

OPPO:年轻人的手机,逾九成用户不到35岁

  • OPPO用户女性偏多,52.9%的用户为女性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 vivo

vivo用户:年轻男孩用户力捧vivo

  • 92.5%的vivo用户不到35岁,超过五成用户是男性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小米

小米用户:男性用户占六成以上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小米用户中有64.2%的男性,接近九成用户不到35岁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三星

三星用户:近六成用户年龄在26-35岁之间

  • 67.1%的三星用户表现出对音乐感兴趣,37.9%和25.5%的三星用户则爱好书籍和旅游

五、手机应用安装情况

高中低端手机应用安装概况

高中低端手机平均安装应用数量依次递减

  • 高中低端手机平均安装的app数量分别为42.7款、36.8款和26.4款,高价位的手机安装的app数量普遍较中低端手机多

高中低端手机应用偏好指数

高端机用户偏好使用携程,中端和低端机用户则分别偏爱影视大全和乐视视频

  • 极光大数据显示,在高端机用户中偏好指数top5的app分别是携程、大众点评、滴滴出行、QQ邮箱和京东

主流安卓手机应用偏好指数

快手、WiFi万能钥匙进入OV应用安装偏好指数top5

  • 极光大数据显示,华为、OPPO、vivo、小米和三星偏好度指数最高的app依次是电信营业厅、唯品会、腾讯视频、百度输入法小米版和百度三星版

六、iPhone新机型及iOS11专题研究

iPhone新机型市场保有率

iPhone新机型的市场保有率为0.04%

  • 苹果公司于9月13日发布了iPhone 8和iPhone 8 Plus,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这两款新机型在国内手机用户中的保有率为0.04%

iPhone新机型在iPhone用户中的占比

每10000名国内苹果手机用户中有24人正在使用iPhone新机型

  •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iPhone新机型在国内苹果手机用户中的占比为0.24%,其中iPhone8占比0.07%, iPhone 8 Plus占比0.16%

iOS 11升级概况

10.2%的iPhone用户已将系统升级至iOS 11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大约一成的iPhone用户已将系统升级至iOS 11

关于报告 

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6年3月-2017年9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数据指标说明

保有率:根据极光大数据在指定时间段内监测到的至少有一次数据上报的活跃手机数量推算的全国活跃手机总量

销量:根据极光大数据在指定时间段内监测到的手机数量增量推算的全国手机销量

用户忠诚度:某手机品牌的用户在更换手机时选择原品牌所占的比例,比例越高,则认为用户忠诚度越高

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同步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极光大数据:2017年9月阴阳师app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44829.html Thu, 19 Oct 2017 15:27:34 +0000 //www.otias-ub.com/?p=644829 《阴阳师》上线一周年之际,极光大数据发布《2017年9月阴阳师app研究报告》,回顾这款手游在过去一年从爆款到数据连续下跌的历程。

以下是报告节选,完整报告请至极光官网或关注极光微信公众号下载。

极光观点:

  • 渗透率遭腰斩,9月份阴阳师app用户规模为683万,渗透率降至0.71%,不足峰值的一半
  • 9月份阴阳师app端DAU为149万
  • 过去一年,阴阳师app月均日新增用户量峰值出现在2016年10月,为68.4万
  • 唯美和风更受女生欢迎,阴阳师app女性用户占比为61.1%
  • 阴阳师app用户平均安装周期为39.4天
  • 江苏省网民对于阴阳师app偏好度最高,上海、北京、成都对于阴阳师app的偏好度居于全国城市top3

一、定性分析

阴阳师app概况

日式和风卡牌回合制RPG手游

  • 阴阳师app功能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卡牌收集及养成、回合制RPG战斗系统、日式风格声音画面、社交系统、经济功能

阴阳师发展历程

阴阳师过去一年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上线及发酵、游戏内功能完善调整、游戏外品牌营销挖掘

  • 2016年9月,阴阳师app中文版上线;2016年10月至今,阴阳师在社交、战斗等多方面持续进行功能完善及调整,同时,通过品牌合作、衍生产品开发、进军海外等方式,进行品牌营销、挖掘阴阳师IP潜力

二、运营数据

阴阳师app渗透率及用户规模变化

2017年9月,阴阳师app市场渗透率降至0.71%,用户规模为683万

  • 极光大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阴阳师app用户规模先升后降
  • 2017年2月底,阴阳师app用户规模达到顶峰,为1403万
  • 截至2017年9月底,阴阳师app用户规模降至683万

阴阳师app日活跃用户

2017年9月,阴阳师app月均DAU为149万

  • 极光大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阴阳师app月均DAU在2016年10月有明显提升,峰值出现在2017年1月,为270万
  • 2017年9月,阴阳师app月均DAU为149万

阴阳师app月活跃用户

2017年9月,阴阳师app MAU约为602万

  • 极光大数据显示,2017年9月,阴阳师app MAU为602万

阴阳师app日新增用户量均值

2017年9月,阴阳师app日新增用户量均值为12.5万

  • 极光大数据显示,2016年10月,阴阳师app日新增用户量均值最高,为68.4万;其次为2017年1月和2016年9月,分别为51.4万和50.5万
  • 2017年9月,阴阳师app日新增用户量均值为12.5万

阴阳师app 7日留存率

阴阳师app过去半年7日留存率均值为56.6%

  • 阴阳师过去半年7日留存率均值为56.6%,渗透率top10手游app过去半年7日留存率均值为67.4%
  • 2017年暑期,阴阳师7日留存率有明显下降

 

阴阳师app(用户使用习惯)

2017年9月,阴阳师app用户日均使用次数为2.74次

  • 极光大数据显示,2017年9月,阴阳师app用户日均使用次数为2.74次
  • 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阴阳师app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均值为39.9分钟

阴阳师app(用户使用习惯)

晚间为阴阳师app用户游戏高峰时段

  • 极光大数据显示,12:00-14:00为阴阳师app用户午间游戏高峰,占比10.58%;17:00-20:00为阴阳师app用户全天游戏高峰时间,占比为31.55%,晚间既是玩家休息娱乐时间,阴阳师app内也设置多种活动供玩家参与

三、用户画像

阴阳师app用户画像

阴阳师app用户:男女比例约为2:3,约一半用户为20-24岁

  • 阴阳师app用户对音乐、动漫和美食较感兴趣,最关注的话题分别为校园社区、知识青年和二次元

阴阳师app用户画像

阴阳师app安卓用户手机偏好:青睐OPPO旗下产品

  • 极光大数据显示,阴阳师app用户最为偏好的安卓手机品牌为OPPO,偏好度为9.72%,其次为魅族、小米
  • 阴阳师app用户最为偏好的安卓手机型号top10中,有5款来自OPPO,3款来自小米,2款来自vivo

 

阴阳师app用户画像

阴阳师app用户应用偏好:最偏好哔哩哔哩

  • 极光大数据显示,阴阳师app用户最为偏好的应用为哔哩哔哩,偏好度达53.4%,其次为百度网盘和新浪微博
  • 阴阳师app用户最为偏好手游为王者荣耀,偏好度为36.9%,其次为狼人杀和欢乐斗地主 

阴阳师app用户画像

阴阳师app用户:直播类应用中最偏好斗鱼直播

  • 极光大数据显示,阴阳师app用户最为偏好的直播类应用为斗鱼直播,偏好度为15.27%,其次为虎牙直播和熊猫直播
  • 阴阳师app用户最为偏好的网易旗下应用为网易有道词典,其次为有道翻译官、网易将军令

 

 

阴阳师app用户画像

约四成安卓用户设备价格为2000-2999元

  • 极光大数据显示,83.7%阴阳师app安卓用户设备主屏幕为5-5.9英寸
  • 阴阳师app安卓用户机型价格分布占比最高为2000-2999元,占比40.5%

 

阴阳师app用户画像

约四成阴阳师用户安装5-10款手游

  • 极光大数据显示, 43.2%阴阳师用户安装手游app数量为5-10款
  • 阴阳师app用户平均安装周期为39.4天

 

 

阴阳师app用户画像

江苏省用户对阴阳师偏好度最高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阴阳师用户相比全国网民分布更偏向一二线城市
  • 江苏省用户对阴阳师app的偏好度最高,为2.24%,其次为浙江和上海

 

以上为报告节选,完整报告请至极光官网或微信公众号lovejpush下载。

 

报告说明

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6年9月-2017年9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获取PDF版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

]]>
极光大数据:2017年8月在线教育市场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37393.html Mon, 25 Sep 2017 16:46:33 +0000 //www.otias-ub.com/?p=637393 学习与进修已经成为伴随现代人终生的需求。在移动互联网开始普及以来,移动在线教育因其对碎片化时间的良好利用以及使用的便利性,逐渐成为人们参与学习与培训的重要选择。2011年,在线教育类app首次出现。2014年-2015年,随着网易、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加入,在线教育类app有了一个集中爆发期。2017年,在线教育app仍在不断往纵深发展,出现了职业教育、兴趣学习等类型的app。到2017年8月,在线教育app市场规模达到2.76亿,行业整体渗透率为29.3%,而随着国人自我增值需求的不断加强,这个市场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极光大数据发布《2017年8月在线教育市场app研究报告》,依托极光大数据iAPP平台的长期监测数据,对在线教育领域数十款app进行深入分析,将在线教育app分为学前教育、K12、垂直教育与综合教育四大类,推出行业渗透率、活跃度、日新增用户、7天留存率等运营数据排行榜。并分别提取了以上四类中的重点app从年龄、地域分布、性别比例及兴趣爱好、安卓机型偏好等数据分析其用户画像,为在线教育行业提供参考。

极光观点:

  • 十个网民三个在学习,8月份在线教育app市场用户规模为2.76亿,渗透率为29.3%
  • 作业帮是行业一哥,8月份月均DAU最高的在线教育app作业帮,为1065.9万
  • K12类在线教育app中,作业帮市场渗透率最高,为6.97%
  • 女性更爱学习,约六成在线教育app用户为女性,儿歌多多、作业帮与百词斩的女性比例更高达七成甚至八成
  • 山东省网民对于在线教育app偏好度最高,上海、北京网民对于在线教育app的偏好度领先于全国其他城市

 

一、定性分析

主流在线教育app上线时间轴

2014-2015:网易云课堂和腾讯课堂app先后上线

•       2011-2013年,此阶段上线的在线教育app以工具类和语言学习类为主

•       2014-2015年,超级数学农场、作业帮、小猿搜题、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等多类型app上线

•       2017年,K12类型app进一步增多,职业教育、兴趣学习等类型app出现

 

主流在线教育app融资情况

三家在线教育平台估值超2亿美元

•       主流在线教育app融资轮次为C轮及以前

•       目前金额最大的融资行为是作业帮2017年8月的C轮融资,金额为1.5亿美元

•       一起作业学生端估值最高,为6亿美元;此外,猿题库和学霸君的估值也均超过2亿美元

 

主流在线教育app类型划分

根据app内容差异,可将在线教育app分为学前教育、K12、垂直教育和综合教育四类

•       根据在线教育app所面向人群及其内容,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面向学龄前儿童的学前教育类,面向小学至高中学生、老师、家长的K12类,专注语言学习或兴趣教育的垂直教育类,涵盖多类型内容的综合教育类

 

在线教育渗透率及用户规模变化

截至2017年8月,在线教育市场渗透率为29.3%,用户规模约为2.76亿人

•       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最后一周,在线教育app渗透率为29.3%,用户规模约为2.76亿人

 

 

市场渗透率top10 app(DAU

作业帮2017年8月月均DAU破千万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8月,渗透率top10的在线教育app中,作业帮月均DAU为1065.9万,小猿搜题为343.0万,百词斩为246.7万

 

 

二、运营数据

8月学前教育类市场渗透率top10 app

儿歌多多以0.78%市场渗透率居于学前教育类app首位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8月最后一周,渗透率top3的学前教育类app分别是儿歌多多、宝宝巴士和宝宝甜品店,其市场渗透率分别为0.78%、0.65%和0.65%

渗透率top10 app(日新增用户数量)

儿歌多多过去半年日均新增用户量为4.62万,宝宝巴士紧随其后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儿歌多多过去半年日新增用户均值达到4.62万,宝宝巴士为4.48万,宝宝甜品店为3.56万

•       暑期,寓教于乐的学前教育app日新增用户量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家长老师沟通辅助类app日新增用户量则有所下降

 

 

渗透率top10 app(7天留存率)

学前教育类留存率top3 app:掌通家园、智慧树、阳阳爱写字

•       在掌通家园、智慧树和阳阳爱写字的新增用户中,分别有87.0%、82.4%和80.7%的用户在下载7天后仍保留了该app

 

 

8月K12类市场渗透率top10 app

作业帮以6.97%市场渗透率居于K12类app首位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8月最后一周,渗透率top3的K12类app分别是作业帮、小猿搜题和一起作业学生端,其市场渗透率分别为6.97%、2.68%和1.25%

 

 

渗透率top10 app(日新增用户数量)

作业帮过去半年日均新增用户量为47.99万,约为小猿搜题的2.3倍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作业帮过去半年日新增用户均值达到47.99万,小猿搜题为20.80万,互动作业为6.86万

•       暑期,各主要K12类在线教育app日新增用户量均有所下降;8月底,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日新增用户量有所回升

 

渗透率top10 app(7天留存率)

K12类留存率top3 app:乐教乐学、作业盒子小学学生端、升学e网通

•       在乐教乐学、作业盒子小学学生端和升学e网通的新增用户中,分别有83.7%、82.5%和82.3%的用户在下载7天后仍保留了该app

 

8月垂直教育类市场渗透率top10 app

百词斩以1.74%市场渗透率居于垂直教育类app首位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垂直教育类app中,英语学习app渗透率较高

•       截至2017年8月最后一周,百词斩渗透率为1.74%,英语流利说为1.02%,明显高于其他垂直教育类app

 

渗透率top10 app(日新增用户数量)

百词斩过去半年日均新增用户量为13.02万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百词斩过去半年日新增用户均值达到13.02万,英语流利说为8.36万,扇贝单词为4.38万

 

渗透率top10 app(7天留存率)

垂直教育类留存率top3 app:百词斩、口语100、扇贝单词

•       在百词斩、口语100和扇贝单词的新增用户中,分别有83.2%、79.4%和79.1%的用户在下载7天后仍保留了该app

 

 

8月综合教育类市场渗透率top10 app

网易公开课以0.46%市场渗透率居于综合教育类app首位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8月最后一周,渗透率top3的综合教育类app分别是网易公开课、腾讯课堂和中国大学MOOC,其市场渗透率分别为0.46%、0.30%和0.20%

 

 

渗透率top10 app(日新增用户数量)

网易公开课过去半年日均新增用户量为3.61万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网易公开课过去半年日新增用户均值为3.61万,腾讯课堂为2.00万,中国大学MOOC为1.53万

 

渗透率top10 app(7天留存率)

综合教育留存率top3 app:腾讯课堂、中国大学MOOC、网易云课堂

•       在腾讯课堂、中国大学MOOC和网易云课堂的新增用户中,分别有80.0%、79.9%和79.0%的用户在下载7天后仍保留了该app

 

三、用户画像

在线教育app用户画像

在线教育用户:男女比例约为2:3,约三成用户为16-25岁

•       在线教育app用户对音乐、美食和书籍较感兴趣,最关注的话题分别为校园社区、二次元和同城交友

 

 

在线教育app用户画像

在线教育用户:偏好作业帮,青睐OPPO旗下机型

•       极光大数据显示,在线教育用户偏好度前三位应用为作业帮、WPS Office和手机淘宝

•       在线教育用户偏好度top10的机型有5款出自OPPO,2款为步步高旗下家教机产品

 

 

在线教育app用户画像

在线教育app用户分布与移动网民分布较为一致

•       极光大数据显示,在线教育app用户城市等级分布与国内移动网民城市等级分布较为一致;山东省网民对在线教育app偏好度最高

 

在线教育app用户画像

上海市用户对于在线教育app偏好度最高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上海用户对在线教育app偏好度最高,偏好度为0.28%,北京以0.24%紧随其后

 

 

儿歌多多app用户画像

儿歌多多用户:超七成为女性,爱好音乐

•       儿歌多多app用户中20-24岁用户占比为52.5%,最关注话题分别为二次元、校园社区和流行时尚

 

 

作业帮app用户画像

作业帮用户:女性占比超八成,约四成用户为15-19岁

•       作业帮app用户对音乐、美食和书籍较感兴趣,最关注的话题分别为校园社区、二次元和流行时尚

 

 

词斩app用户画像

百词斩用户:男女比例1:4,20-24岁用户占比最高

•       百词斩app用户中20-24岁用户占比为50.5%,最关注校园社区、二次元、知识青年等话题

 

 

网易公开课app用户画像

网易公开课用户:过半为20-24岁,男女比例约为2:3

•       网易公开课app用户中53.9%为20-24岁,最关注的话题分别为知识青年、校园社区和二次元

 

 

报告说明

1.       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       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7年3月-2017年8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       数据指标说明

在线教育包括作业帮、网易公开课、腾讯课堂等多款app

4.       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获取PDF版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

199IT知识星球(原小密圈)已有1400+资深用户、3000+份最新最好的行业文档,欢迎您的加入!

]]>
极光大数据:中国汽车后市场app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34773.html Tue, 19 Sep 2017 03:52:46 +0000 //www.otias-ub.com/?p=634773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和销量逐年递增,以汽车配件用品、汽车养护、汽车维修、汽车保险销售等方面为主的汽车后市场也随之发展壮大,成为一个蕴含巨大商机的产业链。与之相对应的汽车后市场app也处于逐步增长、蓄势待发的阶段。根据公安部交管所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超过2.05亿,而极光大数据的报告中,汽车后市场app的整体渗透率仅1.9%,为1819.2万人,还不足汽车保有量的十分之一,或许预示着这个市场还拥有更加巨大的潜力有待挖掘。极光大数据发布《2017年中国汽车后市场app研究报告》,从行业整体、汽车维保、B2B汽配车品电商、车险等领域的渗透率、活跃度等方面入手,从年龄、地域分布、性别比例及兴趣爱好、安卓机型偏好等数据分析以上领域app的用户画像。以下为报告节选,完整报告请至极光官网或微信公众号lovejpush下载。

极光观点:

ž   增长迅速,潜力巨大,汽车后市场整体用户规模达1900万;其中,汽车维保市场达730万

ž   途虎养车8月市场渗透率达0.29%,DAU超过13万

ž   平安好车主日新增用户留存率超80%

ž   也许是最“man”的app类别,汽车后市场app男性用户超过八成,80后90后是主力军

ž   二线城市为汽车后市场app用户聚集地

ž   江苏同胞最关心爱车,江苏省汽车维保app用户全国占比最高

一、行业介绍

报告研究范围

聚焦汽车维保、汽配车品和车险等领域

•      汽车后市场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生命周期的所有服务,主要包括汽车使用的配件用品、汽车养护、汽车维修、汽车金融、汽车保险、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汽车资讯等市场;本次报告将聚焦研究与汽车的日常使用和维护密切相关的汽车维保、汽配车品和车险等领域

汽车后市场产业链结构分析

4S店和维修店是汽配车品的主要流通渠道

•      当前,汽车养护途径以4S店和独立汽车维修店为主;4S店直接从汽车主机厂或官方授权配件商直接获得配件,汽车维修店包括连锁店、大型维修店和夫妻店组成,配件主要经多级分销渠道从第三方配件商获得

•      互联网汽车后市场平台以B2B、B2C、O2O等模式切入汽配车品和汽车维保市场

•      车险平台通过出险车辆的理赔方案影响汽配选择渠道

汽车后市场市场空间分析

持续上升的汽车保有量和销量巩固并壮大后市场规模

•      2017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2.05亿,2011年的中国汽车保有量为1.04亿,短短几年时间,中国汽车保有量翻了一番;巨大的汽车市场催生了广阔的汽车后市场

•      中国汽车销量年年创新高,2016年汽车销量达2802.8万;强劲的销量进一步扩大汽车后市场规模

 

汽车后市场政策分析

政策加持下,后市场逐步放开,市场渠道向多元化发展

•      国内政策督促改善汽车后市场整车厂主导的局面,加速国内汽车配件编码统一规范化发展,利于独立维修店等其他渠道进入后市场,未来市场向多元发展

 

B2B汽配车品电商app简介

B2B电商调动产业链纵深发展

•      传统汽配车品市场体量庞大但极度分散,影响供应商和维修店的信息交换效率和市场流通,滋生价格不透明、配件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

•      B2B汽配车品电商成为嫁接供应商和汽修店的桥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整合供应商资源和汽修店需求,提高配件流通效率

 

汽车维护保养app简介

互联网汽车维保平台在摸索中发展

•      互联网汽车维保市场是一个直接服务车主的后市场领域,经历以补贴获客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后资金链断裂的阶段,市场趋向冷静发展;摸索基于汽车后市场产业特点的互联网维保平台发展路径

•      互联网汽车维保平台以门店自营模式、上门养护模式和为线上导流模式为主

 

互联网车险app简介

行业资质成为互联网车险行业一大门槛

•      车险是一类标准化程度高,高频体量大的保险品种,适合互联网销售;通过车险牌照和保险中介资质门槛,互联网车险发展进一步规范、合法化

•      在互联网车险领域,以持牌互联网公司直接提供保险服务、传统财险公司以车险为切入点的汽车服务、基于车主驾驶行为的创新模式和第三方车险中介平台四种模式运行

二、运营分析

汽车后市场app整体渗透率

汽车后市场用户规模近一年峰值达1900万

•      与去年9月1277.1万的用户规模相比,今年8月汽车后市场app整体用户规模提升42.4%,达1819.2万人

 

 

汽车后市场app月均日活跃用户数

平安好车主DAU上升明显;途虎养车和车主无忧月均DAU超10万

•      平安好车主从去年9月的月均DAU 35.1万上升至今年1月的107.8万,随后有所回落

•      近一年,途虎养车DAU呈震荡趋势,6月达峰值(16.8万);车主无忧DAU持续上升,8月达13.7万

 

汽车维保app整体渗透率

汽车维保app用户规模达730.6万

•      在过去一年中,汽车维保app市场处于震荡状态;去年9月份用户规模达703.2万,今年8月份有所下降,达659.8万;今年5月为近一年峰值,用户规模达730.6万,渗透率为0.81%

 

 

 

主要汽车维保app渗透率

汽车维保app渗透率涨跌趋势不一

•      近一年,途虎养车、车主无忧、车享家呈上升趋势;途虎养车8月渗透率达0.29%,车主无忧达0.15%,车享家达0.05%

 

汽车维保app月均日新增用户数

途虎养车日新增用户突破2万

•      今年8月,途虎养车月均日新增用户数达2万,车主无忧达1.3万

 

汽车维保app新增用户30天留存率

车享家留存率超70%,汽车超人上升明显

•      车享家去年9月留存率达77.4%,今年有所降低,8月达64.5%;汽车超人留存率从去年9月的49.6%上升至今年9月的62.5%

 

B2B汽配车品电商app整体渗透率

8月,汽配车品电商用户规模达30.1万

•      B2B汽配车品电商在今年5月达峰值,用户规模达32.5万

 

 

主要B2B汽配车品app渗透率

车件儿渗透率达0.0073%

•      B2B汽配车品app以面向企业用户为主,本报告以整体移动网民规模角度推算渗透率,故数值普遍较小

•      车件儿渗透率8月达0.0073%,用户规模约为6.9万;神汽在线渗透率上升明显,去年9月为0.001%,今年8月达0.005%

 

B2B汽配车品app月均日新增用户数

汽车车品app日新增用户数在几十到几百规模范围

•      车件儿去年9月月均日新增用户数达608,今年8月回落至189;神汽在线8月月均日新增用户数达102,巴图鲁汽配铺为69

 

 

B2B汽配车品app月均日新增用户30天留存率

近一年,车件儿留存率超过70%

•      车件儿日新增用户数30天留存率从去年9月的47.9%,上升至今年8月的65.6%

 

车险相关app整体渗透率

车险相关app整体用户规模达1226.9万

•      最近一年,车险相关app用户规模从615.1万上升至今年8月1226.9万,用户规模翻倍

 

车险相关app渗透率

平安好车主渗透率达1.2%

•      凭借平安车险线下的市场份额,平安好车主渗透率从去年9月的0.39%上升至今年8月的1.22%;同时,利用平安好车主提供一系列汽车服务进一步巩固平安车险的市场份额

•      网易车险等第三方车险平台渗透率均在0.02%以下;受车险中介资质门槛约束,不具备相关资质的平台可运营的空间有限

 

车险相关app月均日新增用户数

平安好车主日新增用户数超5万

•      去年12月份,平安好车主日新增用户数达到近一年峰值,超过10万

•      网易车险从去年9月起新增用户数逐步上升,今年4月达到峰值1715,随后有所回落

 

车险相关app新增用户30天留存率

平安好车主留存率平均水平保持在80%左右

•      在过去一年,最惠保留存率保持在60%以上的水平,其他app均低于50%

 

 

三、用户画像

汽车后市场app用户性别和年龄分布

男性用户占八成,26~35岁人群超六成

•      汽车后市场用户中,男性占比为81.2%,26~35岁人群达65.7%

 

汽车后市场app用户地域分布

汽车后市场app用户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      汽车后市场app一线城市占比16.5%;广东省用户占比达10.4%;上海市用户占比达6.8%

 

汽车后市场app用户手机品牌和应用偏好

偏好支付宝、滴滴出行、京东,华为用户占三成

•      汽车后市场用户对支付宝偏好度达34.2%;滴滴出行达29.1%;京东达28.7%

•      安卓手机品牌中,华为占比31.5%;OPPO手机达24.6%

汽车维保app用户性别和年龄分布

汽车维保app男性用户接近九成

•      汽车维保app男性用户占比达87.0%,超过汽车后市场整体用户男性81.2%的占比

•      26~35岁用户达67.3%

 

汽车维保app市场地域分布

汽车维保app用户一、二线城市超过六成

•      汽车维保app用户一线城市达22.7%,其中上海用户达10.0%;省级行政区分布中,江苏用户最高,达12.1%

 

汽车维保app用户手机品牌和应用偏好

京东、滴滴出行、支付宝为偏好应用前三甲

•      汽车维保app用户对京东的偏好达41.5%

•      安卓手机品牌中,华为占比达34.2%

 

汽配车品app用户性别和年龄分布

汽配用户app男性用户占比83.1%

•      汽配用品app用户中,26~35岁用户占比68.4%

 

汽配车品app用户地域分布

汽配车品app用户二线城市占比高出网民平均水平

•      省级行政区分布中,广东省用户占比最高,达11.6%;山东省排列第二,达10.8%;河南省用户达10.7%

•      城市分布中,成都市占比最高达3.0%

 

汽配车品app用户手机品牌和应用偏好

买汽配车品用户也偏好手淘,OPPO占三成

•      汽配车品用户中,支付宝偏好度达31.2%,手淘偏好度为24.0%,高德地图达21.3%

•      安卓手机品牌中,OPPO占比最高,达32.0%;华为占比23.5%

 

车险相关app用户性别和年龄分布

车险相关app男性用户占比八成

•      车险相关app用户中,男性占比81.2%

•      26~35岁用户达65.7%

 

车险相关app用户地域分布

车险相关app用户中,一、二线用户占比达五成

•      省级行政区分布中,广东省用户达9.9%,江苏省为8.9%,四川省用户达6.4%

•      城市分布中,上海市用户占比最高,达6.0%

 

车险相关app用户手机品牌和机型

支付宝、高德地图、滴滴出行为应用偏好前三甲

•      车险相关app用户中支付宝偏好度达32.4%,高德地图达27.3%,滴滴出行达25.0%

•      安卓手机品牌中,华为手机占比最高,达30.9%;OPPO手机达26.9%

 

 

报告说明

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数据说明

汽车后市场app包括平安好车主、途虎养车、汽车超人等97款应用

 

获取PDF版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

199IT知识星球(原小密圈)已有1400+资深用户、3000+份最新最好的行业文档,欢迎您的加入!

]]>
极光大数据:菜谱app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29943.html Mon, 04 Sep 2017 16:46:25 +0000 //www.otias-ub.com/?p=629943

民以食为天。美食是一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不断探索的伟大事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使得美食届的武林秘籍——《菜谱》以一种新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而现在,更为方便的菜谱类app则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美食宝典。从2004年第一家菜谱网站美食天下出现,到2011年第一款菜谱app——美食天下app的推出,再到其后三年间不下10款主流菜谱app陆续出现,菜谱app市场呈现了一个稳步发展的市场格局。现如今,这个拥有3300万用户的市场仍然处于从用户积累到探索盈利模式的过渡阶段。极光大数据发布《菜谱app行业研究报告》,以主流菜谱app的渗透率、忠诚度、日活及使用习惯等数据为基础,从年龄、地域、性别比例及兴趣爱好、安卓机型偏好等数据分析主流菜谱app的用户画像。

极光观点:

     菜谱app整体市场渗透率为3.7%,用户规模超过3300万人

     下厨房是当之无愧的菜谱app一姐,各项运营指标碾压竞品,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

     菜谱app用户以年轻女性为主,73.2%的用户为女性,70.8%不超过35

     吃在广州,广东省菜谱app用户量打败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占比全国第一

     主流菜谱app中香哈菜谱男性用户比例35.3%居市场首位,成为“最man”菜谱app

一、行业趋势

菜谱app渗透率及用户规模变化

截至今年7月最后一周,菜谱app市场渗透率为3.7%,用户规模超过3300万人

       极光大数据显示,菜谱app市场在过去一年无大幅变化,市场渗透率维持在3.5%左右,用户规模较去年同期上涨了4.6%

 

主流菜谱平台上线时间轴

主流菜谱平台从PC端时代开始积累用户

       早年成立的主流菜谱平台完成了从PC时代到移动端时代的过渡,以最早涉足互联网菜谱领域的美食天下为例,2004年网站成立开始积累用户,随着2010年移动互联网的疾速发展,美食天下顺势而为,分别于20113月和20124月上线了美食天下app和菜谱精灵app,在移动端获得了良好的持续发展

 

主流菜谱平台融资概况

香哈菜谱:目前唯一一款经营菜谱起家并成功上市的菜谱app

       主流菜谱平台融资情况集中在C轮之前

菜谱app产业链

菜谱app盈利模式:电商、广告、数据、线下课程

       菜谱app通过前期的美食分享和厨艺交流使菜谱app走向社区化,完成了前期的用户积累,逐渐向盈利模式探索阶段过渡,目前主要有电商、广告、数据、线下课程等盈利模式

 

主流菜谱app Slogan

主流菜谱app Slogan:“生活”“美食”高频出现

       在主流菜谱app slogan中,“生活” “美食”出现的频率较高,app品牌主擅长将菜谱app通过美食将用户对美好生活的希冀联系起来,几乎所有的美食app slogan都带有较强的温情色彩

二、竞品分析

7月菜谱app市场渗透率top10 app

下厨房:菜谱app一姐,以1.74%的渗透率遥遥领先

       极光大数据显示,菜谱app的市场渗透率普遍不超过1%,在过去一年中,下厨房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市场渗透率始终保持在1%以上,平均每100台手机中就有超过1台手机安装了下厨房app

 

渗透率top10 app(日新增用户数量)

下厨房:唯一一款日新增用户量逾10万的菜谱app

       极光大数据显示,市场渗透率top10的菜谱app日新增用户量普遍不超过5万,过去半年日均新增用户量最高的app分别是下厨房、豆果美食和美食杰,分别为11.0万、3.4万和2.0

 

 

 

渗透率top10 app(30天留存率)

30天留存率top3 app:下厨房、好豆、豆果美食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平均每10个安装下厨房app的新用户中,有超过7个新用户在下载30天后仍保留了该app,好豆和豆果美食也有接近7个新用户选择继续使用

 

 

菜谱app市场渗透率top5 app(DAU)

下厨房平均DAU超过其余四款主流菜谱app的总和

       极光大数据显示,下厨房以155.5万的平均DAU在菜谱app市场渗透率top5的应用中一马当先,豆果美食和香哈菜谱过去半年的平均DAU分别为50.6万和40.9 

 

菜谱app市场渗透率top5 app(用户使用习惯)

下厨房用户日均使用频次和使用时长最高

       极光大数据显示,菜谱app市场渗透率top5 app日均使用频次均超过1次,日均使用时长都在10分钟以上

 

 

 

用户安装菜谱app数量分布

近九成菜谱类app的用户仅安装一款菜谱app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目前市场上的菜谱类app基本能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89.1%的用户仅安装一款菜谱app,而不是同时安装几款竞品,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菜谱类app同质化程度高

 

 

 

 

渗透率top10 app(app独占率)

2款菜谱app独占率超过八成:下厨房、香哈菜谱

       极光大数据显示,下厨房用户忠诚度在市场渗透率top10的菜谱app中居于榜首, 87.5%的用户未安装竞品,其次是香哈菜谱和豆果美食

 

 

 

三、用户画像

菜谱app用户画像

菜谱app用户:35岁以内女性用户为主

       极光大数据显示,73.2%的菜谱app用户为女性,70.8%的菜谱app用户不超过35岁,其中25岁以下用户占比40.9%26-35岁用户占比29.9%

 

 

菜谱app用户画像

菜谱app用户:偏好OPPO旗下机型

       菜谱app用户偏好度top3 app分别是下厨房、手机淘宝和支付宝,这三款应用在菜谱app用户中的渗透率至少比在全国网民中的渗透率高35%

 

 

 

菜谱app用户画像

一二线城市用户使用菜谱app的意愿更高

       极光大数据显示,菜谱app的用户中,来自一二线城市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各占一半,其中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为47.3%,比全国网民占比高9.7%

 

 

 

菜谱app用户画像

广东省:打败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每10个菜谱app用户就有超过1个用户来自这里

       菜谱app用户量占比top3城市是上海、北京和深圳,来自这三个城市的用户占比分别是4.4%4.3%2.5%

 

 

 

下厨房用户画像

下厨房用户:“女儿国”,79.5%的用户是女性

       最受下厨房用户喜爱的手机品牌是OPPO,在下厨房用户偏好度最高的top5安卓机型中有四款是OPPO旗下产品

 

 

下厨房用户画像

100个下厨房用户就有超过12个来自广东

       得益于广深两城的拉动,广东省用户占比以12.1%名列第一

 

 

豆果美食用户画像

豆果美食用户:“真·吃货”,最偏爱的app是美团,要DIY也要考察各家美食

       在豆果美食用户中,72.7%的用户为女性,75.8%的用户不到30岁,其中20-24岁的用户占比35.4%

 

 

豆果美食用户画像

北京是豆果美食用户量占比最高的城市

       江苏、河南、山东、河北四个邻近的省份均进入豆果美食用户量top5省份

 

 

香哈菜谱用户画像

香哈菜谱用户:“家庭煮夫”根据地,35.3%的用户是男性

       极光大数据显示,在香哈菜谱用户中,93.9%的用户不到35岁,其中87.8%的用户对音乐感兴趣

 

 

香哈菜谱用户画像

香哈菜谱用户城市等级分布接近全国网民分布情况

       香哈菜谱的四川用户量占比排名全国第五

 

 

 

报告说明

1.       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       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67-20177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       数据指标说明

菜谱app包括下厨房、豆果美食、香哈菜谱等90余款应用

4.       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关于极光

极光(www.jiguang.cn)是中国领先的移动大数据服务商。其团队核心成员来自腾讯、摩根士丹利、豆瓣、Teradata和中国移动等公司。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专注于为app开发者提供稳定高效的消息推送、统计分析、即时通讯、短信和社会化分享组件等开发者服务。至今我们已经服务了超过50万款移动应用,累计覆盖超过80亿个移动终端,月独立活跃设备超过7亿,产品覆盖了中国国内90%以上的移动终端。基于积累的海量数据,我们拓展了在大数据领域的产品,包括极光效果通和极光数据服务。极光致力于为各行各业节约开发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业务决策。

获取PDF版微信扫描上面二维码

199IT知识星球(原小密圈)已有1400+资深用户、3000+份最新最好的行业文档,欢迎您的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7年Q2 app榜单
//www.otias-ub.com/archives/613724.html Mon, 17 Jul 2017 18:05:55 +0000 //www.otias-ub.com/?p=613724 短视频领域,快手渗透率继续快速上升的同时,抖音以音乐创意短视频切入市场并杀进渗透率top300榜单。ofo与摩拜渗透率双双上升的同时差距也在拉大。腾讯天美推出的《魂斗罗:归来》承载一代人的情怀,甫一推出就冲进渗透率top300榜单,而网易之前大热的《阴阳师》则略显颓势。国内领先的移动大数据服务商极光大数据推出《app风云榜——2017Q2 app榜单》,从市场渗透率、日活跃用户、新增用户数、7天留存率等关键指标,为您解读国内app的现状。

以下是报告节选,完整报告请至极光官网或关注极光微信公众号下载。

报告亮点:

•      承载一代人的情怀的《魂斗罗:归来》以1.4%的渗透率进入渗透率top300榜单;

•      ofo与摩拜渗透率双双上升,但ofo(渗透率5.5%)与摩拜(渗透率4.9%)的渗透率差距也在拉大;

•      短视频方面,快手渗透率继续快速上升达到17.5%,DAU超过6788万;

•      今日头条孵化的抖音为短视频领域注入新的活力,渗透率达到1.5%;

•      阴阳师略显颓势,跌出渗透率top300

 

一、6月市场渗透率top 100 apps

•      极光大数据显示,6月市场渗透率top 300榜单新晋app有欢乐狼人杀(218名,1.5%)、抖音短视频(223名,1.5%)、魂斗罗:归来(231名,1.4%)等14款,跌出前300名的app有阴阳师、2345天气预报、天翼空间客户端等14款

•      今日头条孵化的抖音以音乐创意短视频切入短视频领域,有趣的玩法为短视频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注释:

–    代表6月与4月相比,排名无变化

*代表该app在4月未进入市场渗透率top 300

-N代表对比4月,该app在该项指标上的排名下降了N位

+N代表对比4月,该app在该项指标上的排名上升了N位


二、6月日活跃用户(DAU) top 100 apps

•      极光大数据显示,6月DAU top 300榜单新晋app有欢乐狼人杀(112名,385.5万)、抖音短视频(178名,212.5万)、和视界(182名,205.6万)等20款,跌出前300名的app有腾讯体育、乐壁纸、净化大师等20款

•      闲鱼(151名,272.8万)和B612咔叽(191名,195.9万)上升迅猛

三、6月新增用户top 100 apps

•      极光大数据显示,6月新增用户top 300榜单新晋app有泰康在线APP(59名,1843.0万)、魂斗罗:归来(91名,1375.9万)、一刻千金(115名,1041.3万)等25款,跌出前300名的app有B612、皇室战争、Phenix等25款

•      腾讯天美推出的《魂斗罗:归来》近期新增用户猛增

 

四、6月新增用户7天留存率top 100 apps

•      极光大数据显示,6月7天留存率top 100榜单前三甲是驾考宝典(85.5%)、WiFi万能钥匙(83.1%) 、农行掌上银行(82.7%)

 

五、6月每用户使用频率top 100 apps

•      极光大数据显示,6月每用户日均使用频率top 100榜单新晋app有唯乐(6名,5.45次)、平安娱乐场(10名,4.62次)、活力360(11名,4.60次)等23款,跌出前100名的app有饿了么商家版、花椒直播、暴风影音等23款

 

六、新零售新业态品类榜

•      新零售新业态品类榜以综合电商、海淘电商、二手交易平台等细化类别为重点关注领域

•      综合电商中,手机淘宝傲视群雄,市场渗透率是第二名京东的3倍左右,DAU是京东的5倍左右;海淘电商中,小红书渗透率和DAU排名第一;二手交易平台中,闲鱼和转转呈现终极PK

注释:排名指标定义和取数周期同总榜一致

 

新零售新业态品类榜—综合电商

在综合电商中,手机淘宝一家独大,6月份市场渗透率为50.8%,DAU为1.78亿;排列第二的京东渗透率为17.5%,第三名唯品会为15.1%;DAU方面,京东达3645.7万,唯品会为1703.8万

 

新零售新业态品类榜—海淘电商

在海淘电商中,小红书以1.1%的市场渗透率排名第一;网易考拉海购以0.48%排名第二;排名第三为Lazada;DAU榜单中小红书以143.4万位列第一;网易考拉海购以74.9万排名第二

 

新零售新业态细分榜-二手交易

6月份,凭借淘宝电商平台的优势,闲鱼市场渗透率为3.9%位列市场第一,背靠58同城的转转市场渗透率为1.8%;DAU方面,闲鱼达到533.6万,转转为77.0万

七、庄闲游戏app官网 品类榜

•      庄闲游戏app官网 品类榜以共享出行、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细化类别为重点关注领域

•      共享出行中,神州专车跃居第二;共享单车中,橙黄大战愈演愈烈;共享汽车中,EVCard暂时领先,各app用户保有量规模均未超过70万

 

庄闲游戏app官网 品类榜—共享出行

6月份,共享出行领域,依然是滴滴出行一家独大,滴滴出行渗透率达11.4%,神州专车达0.8%;DAU方面,滴滴出行达1264.2万;第二梯队神州专车DAU为39.0万,易到DAU为12.1万,首汽约车DAU为11.7万

 

庄闲游戏app官网 品类榜—共享单车

6月份,共享单车的彩虹大战依旧如火如荼,市场中形成橙黄两大主力选手;其中,ofo市场渗透率5.5%暂时领先摩拜单车(渗透率4.9%)

 

庄闲游戏app官网 品类榜—共享汽车

共享汽车领域,EVCard以渗透率0.076%排名第一;Gofun出行以0.066%排名第二;盼达用车排名第三

 

八、金融品类榜

•      金融品类榜以投资理财、银行等细化类别为重点关注领域

•      投资理财中,支付宝傲视群雄,渗透率达50.4%,DAU超过1.5亿;银行板块,中国建设银行手机银行为市场渗透率排行榜和DAU排行榜双料冠军

 

金融品类榜—投资理财

投资理财领域,支付宝以50.4%的渗透率遥遥领先;小米金融借助小米手机的硬件覆盖量优势以3.7%排名第二;平安金管家排名第三;日活跃用户排行榜,支付宝以1.5亿用户位列第一,第二名为同花顺,第三名为京东金融

 

金融品类榜—银行

在银行领域的app中,中国建设银行以8.8%的渗透率排名第一,DAU达713.1万;中国工商银行以6.1%的市场渗透率排名第二,DAU达510.1万;农行掌上银行渗透率达5.2%,DAU达379.3万,排名第三

 

九、娱乐至上品类榜

•      娱乐至上品类榜以短视频、美拍、直播、视频、音乐和手游等细化类别为重点关注领域

•      短视频中,快手市场渗透率优势明显,抖音为该领域新晋黑马;美拍中,美图系app美图秀秀和美妆相机分列第一、第二名;直播领域,YY排名第一;视频领域,第一名腾讯视频市场渗透率超过40%;音乐领域,酷狗音乐排名第一;手游中,王者荣耀依然占据王者位置

 

娱乐至上品类榜—短视频

短视频领域,快手以17.5%的渗透率独占鳌头,DAU也达到6788.3万;美拍以4.3%的渗透率排名第二,DAU为413.7万;西瓜视频3.7%的市场渗透率排名第三

 

娱乐至上品类榜—美拍

拍照P图领域,美图系的美图秀秀和美颜相机分别以13.6%和11.8%的渗透率排名第一和第二名,DAU也依次达到1594.5万和1326.6万;FaceU激萌以渗透率8.9%和DAU 496.8万紧随其后排名第三

 

 

娱乐至上品类榜—直播

直播领域,YY以3.5%的渗透率排名第一,DAU达579.8万;斗鱼和虎牙直播分别排在渗透率榜单第二和第三名;NOW直播和斗鱼分别排在DAU榜单第二和第三名,DAU达397.8万和385.0万

 

娱乐至上品类榜—视频

视频领域,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双雄并列市场渗透率榜单第一名;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分列DAU榜单第一和第二名,DAU分别达到1.1亿和9146.0万

 

娱乐至上品类榜—音乐

移动音乐领域,酷狗音乐以32.0%的渗透率独占鳌头,DAU也达到8748.7万;QQ音乐以26.0%的渗透率排名第二,DAU为5843.7万

 

娱乐至上品类榜—手游

手游领域,王者荣耀以23.2%的渗透率独占鳌头,DAU也达到6476.5万;开心消消乐以12.8%的渗透率排名第二,DAU为2636.3万;欢乐斗地主以8.1%的市场渗透率和1624.7万的DAU排名第三

 

报告说明

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7年4月~2017年6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报告其他说明

本次报告聚焦于 app 整体市场各维度的排名

极光大数据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下载可加入我们小密圈,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极光大数据:2017年5月王者荣耀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02261.html Thu, 15 Jun 2017 06:52:59 +0000 //www.otias-ub.com/?p=602261 “蓝爸爸红爸爸”、“打野推塔带兵线”

诸葛亮张良鲁班王昭君孙悟空大战亚瑟雅典娜安琪拉宫本武藏不知火舞

如果你不知道上面在说什么,你可能已经OUT了。

是的,我说的正是那款史上火热度排名第一的手游《王者荣耀》。极光大数据发布《王者荣耀研究报告》,从渗透率、日活跃用户数、月活跃用户数、日新增用户数、用户使用习惯及用户画像等方面,全方位剖析这款现象级手游的成长史及现状。

极光观点:

•     你有2亿战友,也有2亿敌人!2017年5月的王者荣耀用户规模超两亿,渗透率高达22.3%

•     DAU、MAU半年翻倍!5月份日活跃用户达5412.8万人,月活跃用户达1.63亿,较去年12月数据增长100%

•     日新增用户数相当于一个县的人口数!过去半年日均新增用户数达174.8万,而在春节期间和周末增长更为明显

•     一天玩两次,最爱晚上玩。王者荣耀用户日均使用次数为2.33次,日均使用时长为47.2分钟,而晚9点-11点是游戏高峰期

•     年轻化趋势明显,24岁以下的用户超过52%

•     54%的玩家都是萌妹子!女性玩家占比超过男性

•     群众基础广泛,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达90.5%

•     华东人民爱王者,约1/3的玩家来自华东地区;而最爱玩王者的城市top5分别为北京、广州、上海、郑州及重庆

第一部分:定性分析

王者荣耀概况

王者荣耀定位为“5V5英雄公平对战手游”

•     作为MOBA类多人联机在线竞技手游,王者荣耀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游戏模式、商业模式和社交系统

王者荣耀发展历程

王者荣耀发展可基本分为三个阶段:探索游戏定位、完善游戏功能、优化游戏体验

•     2015年7月,王者荣耀内测;2015年10月公测时,王者荣耀已基本确定其主要玩法模式,以“基于微信、QQ社交关系链基础上的MOBA手游”为核心 ,王者荣耀不断增加优化对战模式和榜单计算方式、完善社交系统、增强游戏平衡性及可玩性

第二部分:运营数据

王者荣耀渗透率及用户规模变化

截至2017年5月,王者荣耀市场渗透率高达22.3%,用户规模破两亿

•     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最后一周,王者荣耀渗透率达到22.3%,用户规模达到2.01亿人

王者荣耀日活跃用户

截至2017年5月,王者荣耀DAU均值约为5412.8万

•     极光大数据显示,2017年5月,王者荣耀DAU均值为5412.8万人,约为2016年12月的两倍

王者荣耀月活跃用户

截至2017年5月,王者荣耀MAU约为1.63亿

•     极光大数据显示,2017年5月,王者荣耀MAU为1.63亿,相比2016年底增长超过一倍

 

王者荣耀日新增用户量

王者荣耀过去半年日新增用户量均值约为174.8万

•      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王者荣耀日新增用户量均值为174.8万

•      日新增用户数量在每个周末出现高峰

•      春节期间,日新增用户量明显提升

 

王者荣耀30天留存率

王者荣耀30天留存率均值为55.9%

•      极光大数据显示,王者荣耀30天留存率均值为55.9%

•      春节期间的新增用户的留存率比较低,可能是由于这段时间有大量非目标用户下载试用

 

王者荣耀(用户使用习惯)

2017年5月,王者荣耀日均使用次数为2.33次

•      极光大数据显示,2017年5月,王者荣耀用户日均使用次数为2.33次

•      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王者荣耀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均值为47.2分钟

王者荣耀(用户使用习惯)

中午和夜晚为王者荣耀用户游戏高峰时段

•      极光大数据显示,王者荣耀用户白天游戏高峰时段为12:00-13:00,占比为6.97%;晚间游戏高峰为21:00-23:00,共占比13.63%

第三部分:用户画像

 

 

王者荣耀用户画像

王者荣耀用户:男女比例约为1:1.18,20-24岁用户占比超1/4

•     王者荣耀用户中本科学历人群占比达49.5%,对音乐、书籍和直播聊天较感兴趣,最关注的话题分别为二次元、校园社区和同城交友

王者荣耀用户画像

王者荣耀用户安卓手机占比:OPPO R9占比超10%

•      极光大数据显示,使用安卓手机的王者荣耀用户中,近三成用户使用OPPO旗下产品

•      OPPO和vivo包揽王者荣耀用户安卓手机型号占比top10,OPPO R9居首

 

王者荣耀用户画像

王者荣耀用户安卓手机偏好:青睐OPPO旗下机型

•      极光大数据显示,王者荣耀用户最为偏好安卓手机品牌为OPPO,偏好度为13.72%

•      王者荣耀用户最为偏好安卓机型为OPPO R9,偏好度为6.35%

 

王者荣耀用户画像

超七成用户设备尺寸为5-5.9英寸

•      极光大数据显示,75.1%王者荣耀用户设备主屏幕为5-5.9英寸

•      王者荣耀用户机型价格分布占比最高为2000-2999元,占比28.7%

 

王者荣耀用户画像

王者荣耀用户:对腾讯旗下产品较为青睐

•      极光大数据显示,王者荣耀用户最为偏好应用QQ、QQ音乐和快手

•      王者荣耀用户最为偏好的手游为球球大作战,其次为穿越火线-枪战王者

王者荣耀用户画像

26.7%王者荣耀用户未安装其他手游应用

•      极光大数据显示, 26.7%王者荣耀用户未安装其他手游应用

•      王者荣耀平均安装周期为49.0天

 

王者荣耀用户画像

约1/3王者荣耀用户来自华东地区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王者荣耀用户相比全国网民分布更偏向二三线城市

•      华东地区的王者荣耀用户最多,占30.2%

 

王者荣耀用户画像

王者荣耀用户占比最高省份为广东省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王者荣耀11.21%用户来自广东省,2.25%用户来自北京市

报告说明

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6年12月-2017年5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下载可加入我们小密圈,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极光大数据:2017年4月垂直漫画app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598665.html Fri, 02 Jun 2017 03:22:07 +0000 //www.otias-ub.com/?p=598665 获取PDF版下载可加入我们小密圈,199IT感谢您的支持!

极光观点:

•    快看漫画渗透率2.76%,居垂直漫画行业榜首;腾讯动漫以1.79%的渗透率居于次席;二者是垂直漫画app行业的第一集团

•    腾讯动漫日均新增用户量超过20万,快看漫画以17.2万的数据紧随其后

•    快看漫画的日均DAU高达592万,腾讯动漫为243万,市场渗透率第三名的爱动漫DAU仅63万

•    垂直漫画用户青睐快看漫画,喜欢用OPPO R9

•    各大城市中上海人民最爱看漫画,广州、北京人民紧随其后。

一、行业趋势

垂直漫画app渗透率及用户规模变化

截至2017年4月,垂直漫画app市场渗透率高达5.9%,用户规模约5322.9万

•    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最后一周,垂直漫画app整体渗透率达到5.9%,用户规模达到5322.9万人

•    寒假期间,漫画app的用户量达到高峰

主流垂直漫画app上线时间轴

2014-2015年:主流垂直漫画app纷纷上线

•     2012年,有妖气漫画app推出;2014年,布卡漫画app上线;爱动漫、快看漫画相继推出app;2015年,漫漫漫画成立,网易、腾讯相继进入漫画行业

主流垂直漫画app融资情况

主流垂直漫画app融资多在C轮及以前

•    垂直漫画行业投融资涉及平台较少、主要发生在2015年及以后且集中在C轮及以前

•    此行业金额最大的融资并购行为是奥飞动漫2015年8月以9.04亿人民币收购有妖气漫画母公司

 

垂直漫画行业产业链

垂直漫画行业产业链涉及漫画创作、分发、IP衍生等多方面

二、竞品分析

4月垂直漫画市场渗透率top10 app

快看漫画是市场渗透率最高的垂直漫画app,主流垂直漫画app渗透率普遍不到0.4%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市场渗透率top3的垂直漫画app分别是快看漫画、腾讯动漫和爱动漫,其市场渗透率分别为2.76%、1.79%和0.63%

渗透率top10 app(日新增用户数量)

腾讯动漫日均新增用户量超过20万,快看漫画紧随其后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腾讯动漫和快看漫画的日新增用户均值远超其他主流垂直漫画app,在过去半年,它们的日新增用户均值分别为21.0万和17.2万

 

渗透率top10 app(30天留存率)

留存率top3 app:看漫画、漫画人、网易漫画

•    在看漫画、漫画人和网易漫画的新增用户中,分别有63.9%、62.6%和54.6%的用户在下载30天后仍保留了该app 

市场渗透率top3 app(DAU)

快看漫画的日均DAU约为腾讯动漫的2.4倍

•    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快看漫画DAU均值约为592万,腾讯动漫约为243万,爱动漫约为63万

市场渗透率top3 app(用户使用习惯)

腾讯动漫用户的使用频率和时长均高于快看漫画和爱动漫

•    极光大数据显示,2017年4月,腾讯动漫用户平均每天使用次数为1.74次,每次使用23.0分钟 

 

三、用户画像

垂直漫画app用户画像

垂直漫画用户:男女比例约为1:1.3,约半数用户为16-25岁

•    垂直漫画用户对音乐、书籍和美食较感兴趣,最关注的话题分别为校园社区、二次元和流行时尚

垂直漫画app用户画像

垂直漫画用户:偏好快看,青睐OPPO旗下机型

•    极光大数据显示,垂直漫画用户偏好度前两位应用为快看漫画和腾讯动漫,此外垂直漫画用户对哔哩哔哩、王者荣耀、微博三款应用的偏好度均达到20%以上

•    垂直漫画用户偏好度top10的机型有4款出自OPPO,有3款出自vivo

垂直漫画app用户画像

垂直漫画app用户占比最高城市为上海市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上海、广州、北京、重庆、成都五个城市垂直漫画app用户占比均在2%以上

垂直漫画app用户画像

垂直漫画app用户近1/3集中在二线城市,约10%来自广东省

•    极光大数据显示,过去半年,垂直漫画app用户城市等级分布变化较小,约1/3用户集中在二线城市

•    在垂直漫画行业及渗透率top3的垂直漫画应用中,广东省用户占比均为最高,约为10%

快看漫画用户画像

超一半用户为20-24岁,最偏好OPPO R9机型

•    腾讯动漫进入快看漫画用户偏好度top5 app

•    快看漫画用户兴趣爱好top3分别为音乐、书籍和美食 

腾讯动漫用户画像

腾讯动漫用户:约四成用户为20-24岁

•    腾讯动漫用户41.6%为20-24岁

•    腾讯动漫用户兴趣爱好top3为音乐、书籍和直播聊天

 

爱动漫用户画像

超7成爱动漫用户安装天翼阅读

•    爱动漫用户男性占比高于女性

•    爱动漫用户偏好的安卓机型top5均为华为旗下机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