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04 Jun 2025 03:17:2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法奥意威机器人完成C轮融资 民生股权基金、融享创投联投 //www.otias-ub.com/archives/1760685.html Wed, 04 Jun 2025 03:17:29 +0000 //www.otias-ub.com/?p=1760685 据亿欧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近日,协作机器人研发商法奥意威(苏州)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简称法奥意威)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为民生股权基金和融享创投。法奥意威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拥有全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的协作机器人产品企业,同时为用户提供定制化部件、整机及系统、行业智能系统解决方案。

据悉,法奥意威成立多年来获得了4轮融资。其中,公司分别在2021年6月和2022年3月获得A+轮和B轮融资,融资金额分别为3000万美元和超5000万美元,投资机构包括:高瓴创投、顺为资本、阿里巴巴、源码资本、美团龙珠、钟鼎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您对融资报道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微信7281670 ,如有BP投递请发7281670@qq.com

 

行业报告推荐:

以下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
IFR:2024年美国汽车行业机器人安装量增长10.7% //www.otias-ub.com/archives/1755597.html Wed, 14 May 2025 18:00:39 +0000 //www.otias-ub.com/?p=1755597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公布的初步数据,2024年美国汽车制造商加大自动化投入,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安装总量同比增长10.7%,达到13700台。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Takayuki Ito表示:”美国拥有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汽车产业之一: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工厂工人配备的机器人数量)与日本、德国并列全球第五,领先于中国,这是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但在制造业其他关键行业的自动化方面,美国仍落后于竞争对手。”

海外机器人主导市场

美国本土机器人制造商稀少,工业机器人主要依赖进口。全球70%的机器人安装量来自日本、中国、德国和韩国四大生产国。其中中国制造商发展最为迅猛,其面向庞大国内市场的产量在五年间(2019-2023年)增长超两倍,跃居全球第二。中国的成功源于国家机器人战略——2021至2023年间,其制造业年均安装量达28万台,而美国2024年总安装量仅为34300台。


中美机器人市场对比

中国机器人自动化已渗透至生产全链条:2023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名员工470台,位列全球第三,超越德日两国。

美国以295台的机器人密度仅居全球自动化制造国家第十位,且自动化应用高度集中于汽车领域——2024年约40%的新装工业机器人应用于该行业。金属与机械行业以3800台安装量(市场份额11%)位居第二,电气电子行业以2900台(9%)紧随其后。

]]>
国际机器人协会: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升至世界第三 每万人配470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8402.html Fri, 22 Nov 2024 11:41:58 +0000 //www.otias-ub.com/?p=1728402

近日,国际机器人协会(IFR)发布《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报告称中国机器人应用速度持续加快,2023年度在机器人密度方面,中国已经超过德国与日本,跃居世界第三。

报告表明,2023年全球平均机器人密度再创新高,达到每万名员工配有162台机器人,是七年前的两倍多。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了每一万名员工配有470台机器人。中国直至2019年才跻身前十,但在五年间就将机器人密度翻倍。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安装了27.63万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安装量的51%。

当下,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次于新加坡与韩国。韩国每万名员工配有1012台机器人,自2018年来平均密度年增幅达5%。新加坡每万名员工则配有770台机器人。排名在中国之后的德国每万名员工拥有429台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为5%。排名第五的日本每万名员工配有419台机器人,机器人密度自2018年至2023年平均年增长7%。相比之下,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自2020年到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4.2%。

“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各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指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伊藤隆之表示,“尽管中国在制造业领域拥有约3700万人规模庞大的劳动力,但中国在自动化技术上的巨额投资实现了如此之高的机器人密度。”

自 观察者网

]]>
IFR:全球工厂运行的机器人数量已经超过400万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1610.html Tue, 22 Oct 2024 18:00:28 +0000 //www.otias-ub.com/?p=1721610 新的世界机器人报告记录了全球工厂运行的4281585台机器人,增长了10%。年装机量连续第三年超过50万台。按地区划分,2023年所有新部署的机器人中有70%安装在亚洲,17%安装在欧洲,10%安装在美洲。

亚洲

中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市场。2023年将安装276288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安装量的51%。这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水平(2022年290144台)。自2022年以来,中国制造商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大幅增长,2023年达到47%。

日本仍然是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仅次于中国。2023年机器人安装量达到46106台,下降9%。此前两年表现强劲,2022年达到50435台的峰值,仅次于2018年(55240台)。

韩国市场呈横盘走势:2023年安装量为31444台,同比下降1%。就年安装量而言,该国是继美国、日本和中国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机器人市场。

印度是亚洲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之一。2023年机器人安装量增长59%,达到8510台,创历史新高。汽车行业的需求飙升至3551台,增长了139%。

欧洲

欧洲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增长了9%,达到92393台的新高。总的来说,2023年,80%的安装可归因于欧盟的目的地(73534台,增长2%)。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市场,也是全球前五名中唯一的欧洲市场,其装机量增长了7%,达到28355台。欧洲第二大市场意大利的安装量下降了9%,为10412台。欧洲第三大市场法国的销量下降了13%,安装了6386台。

英国,工业机器人的安装量在2023年增长了51%,达到3830台。

美洲

美洲的机器人安装量连续第三年超过5万台:2023年安装了55389台,仅比2022年达到的创纪录水平低1%。

美国是最大的区域市场,占2023年美洲安装量的68%。机器人安装量下降了5%,降至37587台,这是继2022年和2018年之后的第三高记录。汽车行业的需求下降了15%,达到12421台。

加拿大,机器人安装量增长了37%,达到4311台。

墨西哥的机器人需求受到汽车行业的推动,占市场的70%:该行业的安装量下降了5%,为4087台。2023年总安装量达到5832台,下降3%。

前景

2024年,全球经济衰退将触底。全球机器人安装量预计将稳定在54.1万台。

]]>
Condor Capital:2024年第二季度机器人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6196.html Tue, 03 Sep 2024 22:00:23 +0000 //www.otias-ub.com/?p=1716196 Condor Capital发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机器人报告”,追踪了26家不同供应商的37个账户。

2024年第二季度,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4.28%,收盘时略低于历史高点。“辉煌七股”股票再次跑赢大盘。人工智能主题继续推动大盘股增长,而中小型股指数则因美联储(FED)长期加息的影响而下跌。经济活动依然强劲,GDP增长和消费支出超过最初的预测。通胀数据好坏参半,但到6月显示出下降的迹象,促使美联储(FED)重新考虑预期降息的时机和次数,目前预计到年底只会降息一到两次。

国际股市第二季度的表现好坏参半。MSCI EAFE指数下跌0.2%,而MSCI新兴市场指数上涨5.03%。中国的经济挑战出现了一些改善,但日本股市的反弹停滞不前,东证指数仅上涨1.6%。美元的温和升值继续给一些外国货币带来压力。在固定收益领域,推迟降息导致收益率上升,导致彭博美国综合债券指数小幅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近20个基点,达到4.39%,高收益债券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优异表现后,表现与投资级债券相似。

机器人咨询行业已经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高盛已达成协议,将Marcus的投资账户出售给Betterment,交易预计将于6月完成。Marcus Invest最初于2021年2月推出,旨在吸引公众投资者,其目标人群远比高盛的传统客户广泛。下游的行动最终没有达到预期,导致了机器人咨询领域的预期退出。

Betterment宣布了一项改进的保费计划。升级后的计划包括新的福利,比如享受Betterment Cash Reserve的优惠利率,以及在遗产规划服务方面享受20%的折扣。高级客户还将缴纳0.65%的年管理费,比之前的0.4%有明显增加。Betterment收费的增加,以及高盛和摩根大通机器人服务的关闭,都表明了以最低价格提供咨询服务同时为提供商赚取可观利润的难度。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IFR:2024年机器人趋势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6644.html Mon, 27 May 2024 18:00:16 +0000 //www.otias-ub.com/?p=1676644 全球操作机器人的库存创下了约390万台的新纪录。这一需求是由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技术创新推动的:

1.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在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的应用趋势不断增长。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开辟了新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从通过训练学到的东西中创造新的东西,并且已经被ChatGPT等工具所普及。机器人制造商正在开发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界面,允许用户通过使用自然语言而不是代码更直观地对机器人进行编程。工人将不再需要专门的编程技能来选择和调整机器人的动作。

2.协作机器人扩展到新的应用领域

人机协作仍然是机器人技术的主要趋势。传感器、视觉技术和智能抓取器的快速发展使机器人能够实时响应环境的变化,从而与人类工人一起安全地工作。

协作机器人的应用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减轻和支持他们,从而可以协助完成需要重物举起,重复运动或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任务。

3.移动机械手

移动机械手(即所谓的“MoMas”)正在汽车、物流或航空航天等行业实现物料搬运任务的自动化。它们结合了机器人平台的机动性和机械臂的灵活性。这使它们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导航并操纵对象,这对制造业至关重要。

4.数字双胞胎

数字孪生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作一种工具,通过创建虚拟副本来优化物理系统的性能。由于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在工厂中完成数字化集成,数字双胞胎可以使用它们的真实操作数据来运行模拟并预测可能的结果。

5.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技术在类人机器人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可以在各种环境中执行广泛的任务。像人一样的设计,有两条胳膊和两条腿,使机器人能够灵活地在为人类创造的工作环境中运行。因此,它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到现有的仓库流程和基础设施中。

]]>
布鲁金斯学会:研究指出机器人会让人类同事的工作失去意义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6617.html Fri, 19 Apr 2024 11:06:32 +0000 //www.otias-ub.com/?p=1686617 关于自动化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已经(并将继续)有很多论述。在短期内,许多雇主抱怨无法填补职位空缺和留住员工,这进一步加速了机器人的应用。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未来就业市场的长期影响还有待观察。

然而,对话中经常被忽视的一个方面是,人类工人如何看待他们的机器人同事。对于能够增强或消除蓝领工作中更多繁重工作的系统,我们有很多话要说。但这种技术是否也会对工人的士气产生负面影响?这两件事当然可以同时发生。

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e)本周发布了从过去十五年间开展的几项调查中收集的结果,以评估机器人技术对工作”意义”的影响。该智库是这样定义这个公认的抽象概念的:

“在探索是什么让工作变得有意义时,我们依赖于自我决定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满足三种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能力、自主性和相关性–是激励员工并使他们通过工作体验目标的关键。”

数据来自对欧洲 20 个国家 14 个行业的工人进行的调查,并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机器人部署数据进行了交叉对比。接受调查的行业包括汽车、化工产品、食品饮料和金属生产等。该研究所报告称,这对工人认为的意义和自主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

布鲁金斯指出:”如果食品和饮料行业采用机器人的比例增加到与汽车行业相当的水平,我们估计,工作的意义将下降 6.8%,自主性将下降 7.5%,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在自主性方面,人们一直担心在工业环境中采用机器人技术是否会使人类所扮演的角色也变得更加机器人化。当然,也有人经常反驳说,这些系统有效地消除了这些角色中许多最重复的方面。

该研究所还指出,这些影响是跨角色和人口统计的。论文指出:”我们发现,无论工人的教育水平、技能水平或所从事的工作如何,机器人化对工作意义的负面影响都是一样的。”

至于如何应对这种转变,答案很可能不是简单地拒绝自动化。只要机器人能对企业的底线产生积极影响,其采用率就会继续快速增长。

布鲁金斯居民米莱娜-尼科洛娃(Milena Nikolova)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明了的解决方案,她写道:”如果企业能够建立机制,确保人类和机器合作而不是竞争完成任务,那么机器就能帮助改善工人的福利。”

这也是那些自动化公司兜售协作机器人技术,而不是完全取代工人的决定性原因之一。人类与机器人的对抗几乎肯定会是一场失败的战斗。

自 cnBeta.COM

]]>
IFR:2022年每1万名中国员工对应392台机器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4436.html Tue, 09 Apr 2024 18:00:57 +0000 //www.otias-ub.com/?p=1674436 在工业机器人大量安装的推动下,2022年全球操作机器人数量创下了390万台的新纪录。按机器人密度衡量,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韩国(每万名员工中有1012台机器人)、新加坡(730台)和德国(415台)。

按区域划分的机器人密度

亚洲制造业每万名员工对应168台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韩国、新加坡、日本、中国的经济都跻身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十大国家之列。欧盟的机器人密度为每万名员工208台,其中德国、瑞典和瑞士位居全球前十。北美的机器人密度为每万名员工188台。美国是也制造业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十个国家之一。

自动化强国

  • 韩国是世界上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自2017年以来,机器人密度平均每年增长6%。韩国经济受益于两大行业,强大的电子工业和独特的汽车工业。
  • 新加坡紧随其后,每1万名员工对应730台机器人。新加坡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制造业的雇员人数非常少。
  • 德国(415台)排名第三。自2017年以来,欧洲最大经济体的机器人密度以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 日本排名第四(397台)。世界主要机器人制造国的机器人密度平均每年增长7%(2017-2022年)。
  • 中国在2021年上升至第五位,并在2022年保持这一位置。中国在自动化技术上的大量投资推动每1万名员工对应392台机器人的密度,尽管制造业仍拥有大约3800万名劳动力。
  • 美国的机器人密度从2021年的274台上升到2022年的285台,排名第十。
]]>
CCWM:2023年第四季度机器人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8127.html Wed, 06 Mar 2024 21:30:01 +0000 //www.otias-ub.com/?p=1678127 本期《机器人报告 》追踪了26家不同供应商的41个账户。

美林指导投资和嘉信理财智能投资组合继续在最佳机器人顾问排名中领先。

对机器人顾问的全面评估使用了超过45个指标,包括实际表现数据。最新排名强调了机器人顾问的持续相关性和吸引力,因为它们的可负担性和低投资要求。

市场概述

2023年年末,投资者强劲反弹,美国国内标准普尔500指数飙升26.26%。这种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美联储政策转向鸽派的预期,以应对通胀下降和对2024年降息的预期。在人工智能热潮的推动下,科技股领涨,金融服务和医疗保健行业表现显著。尽管有这些收益,但国际市场的表现落后于国内市场,MSCI EAFE指数上涨了18.95%。

主要发现

“最佳综合机器人”得主美林指导投资(Merrill Guided Investing)以其分层服务模式和强劲的表现脱颖而出,得益于其战略投资选择和全面的规划工具。

“最佳数字理财机器人”的获奖者Empower和Wealthfront是简单而有效的在线理财的典范。

SoFi、US Bank和Stash在一年中表现出色,受益于它们对成长型股票和国内股票的关注,这与市场对成长型股票的偏好高于价值。

三年来,嘉信理财(Schwab Domestic Focus)、Wealthfront和Zacks Advantage在美国股票配置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显示出在艰难的全球市场中投资美国股票的价值。

在过去的五年里,Wealthfront、Fidelity Go和Zacks因美国大盘股而脱颖而出。

过去五年在固定收益方面强调了久期管理和市政债券的好处。


]]>
Condor Capital:2023年第二季度机器人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4945.html Sun, 03 Sep 2023 22:00:32 +0000 //www.otias-ub.com/?p=1644945 Condor Capital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机器人报告”,追踪了27家不同供应商的42个账户。

机器人排名

嘉信理财智能投资组合和美林Edge引导投资在最佳综合机器人顾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排名基于超过45个指标,包括实际表现数据。这一排名凸显了机器人顾问日益突出的地位,由于其可负担性和最低的投资要求,机器人顾问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市场概述

对于全球投资者来说,2023年比前一年更加稳定。美国国内标准普尔500指数飙升16.88%,受人工智能发展的提振,科技板块领涨。非必需消费品板块蓬勃发展,而必需品和公用事业等价值型股则表现落后。在国际上,发达市场的表现不及美国,MSCI EAFE指数上涨了12.16%。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都加息了四次。

产业升级

机器人行业经历了剧变。FutureAdvisor自2015年以来一直隶属于贝莱德,目前正在向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过渡。以401(k)为中心的机器人顾问bloom于2022年关闭。瑞银在2022年以14亿美元收购Wealthfront的意外尝试失败了,导致他们以32.5亿美元收购了瑞士信贷。

Betterment遇到了挑战,对较小的账户收取每月4美元的费用,并就软件问题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达成和解。嘉信理财因披露现金配置信息而被SEC罚款1.87亿美元,此后对客户进行了赔偿。先锋集团改进了其数字顾问服务,反驳了过去的批评,巩固了其领先地位。

2023年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人工智能在行业中的作用。


]]>
IFR:汽车行业占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的1/3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9070.html Sun, 11 Jun 2023 18:00:30 +0000 //www.otias-ub.com/?p=1579070 在世界各地工厂中工作的机器人中汽车行业所占的数量最多:运营库存创下约 100 万台的新纪录,约占所有行业安装总数的1/3。

汽车行业的机器人密度

机器人密度是说明顶级汽车生产经济体当前自动化水平的关键指标:在韩国,2021 年每 10000 名员工操作 2867 台工业机器人。德国以 1500 台位居第二;其次是美国,美国每 10000 名工人有 1457 台;日本有 1422 台。

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中国的机器人密度为 772 台,但正在快速追赶:中国汽车行业的新机器人安装量在 2021 年几乎翻了一番,达到 61598 台,占全球机器人总量的 52%;全球工厂共安装了 119405 台。

电动汽车驱动自动化

电动汽车雄心勃勃的目标正迫使汽车行业进行投资:欧盟已宣布计划到 2035 年结束销售污染空气的汽车。到 2030 年美国政府旨在实现电动汽车销售 50% 的市场份额自愿目标,到 2035 年,所有在中国销售的新车都必须使用“新能源”。其中一半必须是电动、燃料电池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剩下的 50% 是混合动力汽车。

大多数已经投资于用于基本装配的传统“笼式”工业机器人的汽车制造商现在也投资于用于最终装配和精加工任务的协作应用程序。 二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其中许多是中小企业,在完全自动化方面进展缓慢。但是,随着机器人变得更小、适应性更强、更容易编程并且资本密集度更低,这种情况有望改变。

]]>
Robo:2023年第一季度机器人投资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6028.html Sun, 28 May 2023 21:30:05 +0000 //www.otias-ub.com/?p=1606028 2022年对投资者来说将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以美联储有史以来最快的利率增长为标志,几乎所有的资产类别都表现不佳。股票和债券价格下跌,对于众所周知的60%股票/ 40%债券的投资组合来说,这是糟糕的一年,因为这两种资产类别在去年都出现了两位数的负增长。作为参考,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8.1%,彭博综合债券指数下跌13%。能源股是仅有的避险资产类别之一,因油价小幅走高,且现金流成为股市领先的关键因素。海外投资者的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的回报率都明显为负。

Fidelity Go和Wealthfront在过去一年中表现出色

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1年追踪期包括2022年的痛苦和2023年第一季度的混合复苏。Fidelity Go、Wealthfront(2016年份)和Ellevest是最佳投资组合的最佳赢家。虽然通常情况下,每个类别的获胜者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有各种不同的驱动因素,最终使这些账户成为榜首。

三年多来,Wealthfront和嘉信理财表现优异

Wealthfront投资组合的故事很清楚:这位机器人顾问大胆地配置能源股,给投资者带来了好处。为了证明这种表现有多显著,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3年期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回报率为18.58%,而Vanguard Energy ETF同期的年回报率为50.4%。由于我们的Wealthfront 2016年份对这只ETF的配置适度,它的相对回报非常出色。除此之外,Wealthfront的SCHD配置在3年期间的年回报率为21.65%。


]]>
未来十年内机器人或可承担40%的家务劳动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1433.html Mon, 24 Apr 2023 06:56:32 +0000 //www.otias-ub.com/?p=1591433 根据一项新研究,未来十年内近40%的家务劳动将能够实现自动化;

普通家务比看护工作(如照顾老人孩子)更容易实现自动化;

家务劳动的自动化可以节省人们的时间,尤其是女性,让她们能将时间用于做其他事,从而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

你最不喜欢做什么家务?购物、做饭,还是倒垃圾?想象一下,如果能把这些琐碎的工作交给机器人来干,会有多幸福。

根据一项新研究,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这种田园诗一般的科技化家庭生活将不再遥远。因为在未来十年内,相当一部分家务劳动将可以交给机器人来做。

一个人工智能专家小组估计,在17项常见家务当中,平均有39%可在未来十年内实现自动化。而在五年内,则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家务可以实现自动化。事实上,家庭服务机器人(主要是机器人吸尘器和拖把)已经成为了全球最抢手的机器人。

不难想象,传统的家务劳动(做饭和打扫等),要比看护工作(如照顾孩子或老人)更容易实现自动化。最容易实现自动化的家务劳动可能是杂货采购,在十年内59%的采购劳动可以完成自动化。最难实现自动化的是照看儿童,只有21%能实现自动化。

但是,正如该研究的作者所指出的,随着家务劳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围绕未来劳动的对话却产生了失衡。目前人们讨论自动化对劳动的改变只局限在有偿工作领域。

劳动年龄的成年人在无偿家务上花费的时间往往与花在有偿工作上的时间相当,且女性所承担的家务劳动比例往往过高。因此,家务劳动的自动化可能会带来重大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人们的可以节省更多时间—尤其是女性—用于社交、娱乐和做有偿工作。

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完全实现男女平等还需要132年。在这一背景下,家务劳动的自动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无偿照看工作给女性带来的沉重负担在疫情期间也暴露无遗。当时很多人的工作生产力下降,且/或因照料家庭而被迫退出劳动力市场。

本文作者:Charlotte Edmond,世界经济论坛博客高级撰稿人

本文翻译自世界经济论坛Agenda博客,中文版本仅供参考。

翻译:张一凡
编辑:江颂贤

]]>
IFR:目前全球操作机器人达350 万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5578.html Thu, 23 Mar 2023 18:00:40 +0000 //www.otias-ub.com/?p=1565578 全球操作机器人的存量创下约 350 万台的新纪录,安装价值估计达到 157 亿美元。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分析了 2023 年影响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的 5 大趋势。

1、能源效率

在能源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能源效率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机器人技术的采用在许多方面有助于降低制造业的能源消耗。与传统装配线相比,通过减少热量可以节省大量能源。

2、回流

弹性已成为各个行业回流的重要驱动力:汽车制造商,例如大量投资于短供应线,使流程更接近客户。这些制造商使用机器人自动化以经济高效的方式大批量生产强大的电池,以支持他们的电动汽车项目。

将微芯片生产重新转移到美国和欧洲是另一个回流趋势。由于当今大多数工业产品都需要半导体芯片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靠近客户的供应至关重要。

3、机器人更容易使用

机器人编程变得更容易,非专家也更容易上手。软件驱动的自动化平台供应商为公司提供支持,让用户在没有编程经验的情况下管理工业机器人。

4、人工智能(AI)和数字自动化

在数字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机器人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提供新的应用程序并改进现有应用程序的速度和质量。互联机器人正在改变制造业。 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作为互联数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运行: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或 5G 移动网络为优化性能提供技术基础。

5、工业机器人的第二次生命

由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寿命长达三十年,新技术设备是赋予旧机器人“第二次生命”的绝佳机会。

]]>
Robo:2022年第四季度机器人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5491.html Mon, 06 Mar 2023 22:00:47 +0000 //www.otias-ub.com/?p=1565491 2022 年主要是大流行的经济余震。 政府支出、家庭储蓄和因供应链中断而面临的被压抑的需求点燃了通货膨胀。美联储在 2022 年才醒悟过来,突然采取行动,开始了历史性的加息行动。利率的快速上升导致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下降,削弱了高增长公司的估值,并压低了公司的资产价格。利率上升也会给股票和固定收入投资者带来痛苦,从而伤害债券持有人。值得庆幸的是,通货膨胀终于显示出缓和迹象,美联储似乎正接近其加息周期的尾声。债券收益率多年来首次真正具有吸引力,股市已从低点回升,反映出投资者对 2023 年的乐观情绪。

机器人咨询行业的变化步伐最近有所放缓,因为市场已经整合了赢家,而且大多数主要银行、折扣经纪商和电讯公司都推出了数字咨询或混合咨询服务。 2022 年最引人注目的消息是瑞银与 Wealthfront 合并的失败。瑞银长期以来一直在其机器人战略上苦苦挣扎,在 2018 年相继关闭了欧洲机器人 SmartWealth,并在美国推出了 Advice Advantage 机器人产品。

此外,Betterment 宣布,对于那些平台资产少于 2万美元或每月定期存款少于250 美元的人,将过渡到每月 4 美元的订阅费用。也许最终承认服务小资产客户并不盈利,年费仅为 0.25%。不幸的是,它也没有提高最低限额。这意味着如果没有经常性存款,仅用 500 美元开户的人可能需要支付相当于近 10% 的管理费。

Vanguard 继续逐步改进其平台,扩大其纯数字产品 Digital Advisor 的自动税收损失收集。Vanguard 现在还明确其三个不同的建议层级:数字顾问、个人顾问和个人顾问选择。人顾问是一种采用顾问团队方法的混合建议产品,而那些拥有 50万美元或以上的人会通过个人顾问选择获得专门的顾问。虽然我们相信拥有 50万美元或以上的人长期以来一直可以使用专门的顾问,但这种最高级别的服务现在显然是作为一项单独的服务进行营销的。


]]>
Geek报告:仓库机器人的未来 //www.otias-ub.com/archives/1507990.html Mon, 07 Nov 2022 22:00:37 +0000 //www.otias-ub.com/?p=1507990 仓储世界发生了变化

现在,自主移动机器人(AMR)一直孤立地部署在仓库的工作流中,没有真正集成于多个流程。但是,这一点正在改变。

疫情意味着仓库必须应对社交距离和员工缺勤。这也导致了大规模的电子商务增长,以及长期的劳动力短缺。所有这一切都迫使仓库经理深入研究仓库自动化所提供的潜力,并加速自动化任何现有计划。

拥抱AMR和移动自动化解决方案

什么是T2P AMR

T2P AMR技术是传统G2P(goods-to-person)解决方案的一个新变体,机器人可以为拣选员工带来单独的手提箱,而不是整个货架。T2P AMR的一个关键优势是,保持主机架静止。在目前使用G2P的许多仓库中,较高的区域可能被浪费了。因此,自动化T2P AMR解决方案可以显著增加仓库存储容量,而仓库上限是存储的唯一实际限制。

真实案例研究

T2P AMR的一个例子是极客+机器人航天飞机解决方案,通过RS8手提箱转移机器人允许高达8米的可拾取货架,可以将仓库存储容量提高3倍。

G2P的演变

重要的是要明白,T2P AMR的到来并不意味着G2P技术的终结。对于许多客户来说,目前的G2P解决方案已经足够了。G2P本身也在发展。事实上,G2P正在继续推动仓库自动化革命,不断提高人类和机器人协同工作的效率。

AI驱动的解决方案

这些更复杂的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不仅仅局限于硬件。事实上,他们甚至主要不依靠硬件。与许多先进的工业装置一样,人工智能软件是它们的核心。


]]>
DealRoom:2022年丹麦机器人投资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430616.html Wed, 18 May 2022 21:30:24 +0000 //www.otias-ub.com/?p=1430616 丹麦机器人生态系统已成为独角兽。数据显示,丹麦机器人生态系统正在起飞,建立在多年早期成功的基础上,这些成功引起了国际投资者的关注。

丹麦机器人初创公司的综合企业价值已达到11亿欧元,自2015年以来增长了3.7倍。

丹麦是欧洲主要的机器人创新中心之一。丹麦的人均融资轮数在欧洲排名第一,在机器人初创公司的风险投资总额中排名第三。主要由 Odense Robotics 生态系统主宰。

自2015年以来,丹麦机器人生态系统已经吸引了2.27亿欧元的风投资金,其中种子轮和早期风投最为常见。

Odense拥有一个新兴的医用大麻产业。它正在成为整个价值链中医用大麻的关键创新中心。

在过去的6年已经推出了20多家大麻初创公司,其中包括农业、测试和分析、生物技术以及销售和分销公司。

欧洲的高额融资交易数量(超过1500万欧元)落后于美国,这是美国总投资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丹麦的机器人投资更加依赖国内投资者。

本地投资者在早期阶段提供主要支持,一旦公司规模扩大,就会吸引国际参与者的关注。

Odense机器人集群和启动中心

Odense机器人系统汇集了丹麦160多家初创和其他公司。Odense机器人创业中心在7年内发展到34家创业公司,存活率超过80%。本地天使投资是机器人生态系统的主要财务支持者之一,自2015年以来已投资超过8300万欧元。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IFR:2022年全球机器人和自动化新趋势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7549.html Fri, 15 Apr 2022 18:00:48 +0000 //www.otias-ub.com/?p=1397549 全球工业机器人的运营存量创下约300万台的新纪录,平均每年增长13%(2015-2020年)。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分析了塑造全球机器人和自动化的5大趋势:

1、新行业采用的机器人

一些新行业正在迅速采用机器人。消费者行为正在推动公司满足对产品和交付的个性化需求。

电子商务革命是由大流行驱动的,并将在2022年继续加速。现在全球安装了数千台机器人,而5年前这一行业还不存在。

2、机器人更易于使用

实施机器人可能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但新一代机器人更易于使用。用户界面有一个明显的趋势,用简单的图标启动编程和机器人的手动引导。机器人公司和一些第三方供应商正在将硬件包与软件捆绑在一起以简化实施。

3、机器人和人类技能提升

除了内部培训工人外,外部教育途径可以加强员工学习计划。ABB、FANUC、KUKA 和 YASKAWA 等机器人制造商每年在30多个国家/地区的机器人课程中都有10,000-30,000人参与。

4、机器人保障生产

美国的一项特别具有启发性的统计数据显示了自动化可以帮助企业恢复营业:根据推进自动化协会(A3)的数据,2021年第三季度美国的机器人订单增长35%。2020年,超过一半的订单来自非汽车行业。

5、机器人支持数字自动化

在2022年及未来,数据将成为制造业的关键推动力。生产者将对从智能自动化流程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199IT.com原创编译自:IF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IFR:2020年中国新安装机器人数量同比增长20% //www.otias-ub.com/archives/1383843.html Wed, 26 Jan 2022 18:00:44 +0000 //www.otias-ub.com/?p=1383843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在北京发布了中国机器人产业新五年规划,重点推动创新,使中国成为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全球领先者。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部门报告了世界最大市场的参与情况。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主席Milton Guerry表示:“就年销售额和运营存量而言,中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IFR 的机器人密度统计数据是衡量中国动态发展的实用指标,计算每万名员工的工业机器人占有量,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目前在全球排名第九(246台),而在五年前全球排名第二十五位(49台)。”

中国自动化竞赛

当今中国的自动化竞赛主要由国外机器人制造商满足,合计市场份额为 73%。过去 8 年出现了一些波动,这一份额一直保持不变。2020年,来自国外的机器人安装量增长了24%,达到123030台,主要从日本、韩国和欧洲进口。这个数字还包括非中国供应商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中国机器人制造商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供货,2020年国内市场份额仅为27%,出货量为45347台。

第二个机器人发展计划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RIA)执行理事兼秘书长宋晓刚表示:“继2016-2020年之后,中国发布了机器人产业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规划》对推动十四五规划时期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机器人是现代工业的关键设备。新的五年规划引领中国数字化发展和智能化升级,也有助于推动全球机器人技术进步。”

销售量

  • 2020年中国安装了168377台新机器人,其中45347台来自中国供应商,比2019年高出20%。
  • 2015-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20%。
  • 2020年中国机器人安装量全球排名第一。
  • 各行业份额:搬运操作42%、焊接21%、电气/电子行业37%、汽车行业16%。

操作机器人

  • 中国约有943200台操作机器人,比2019年增长21%。
  • 2015-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30%
]]>
IFR:2020年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市场达到67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347381.html Wed, 15 Dec 2021 00:54:41 +0000 //www.otias-ub.com/?p=1347381 199IT原创编译

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市场营业额达到67亿美元,2020年增长12%。与此同时,新的消费者服务机器人的营业额增长了16%,达到44亿美元。

服务机器人用例TOP 5

1/3的机器人是为运输货物而建造的。自动移动机器人(AMR)和送货机器人的营业额增长了11%,超过10亿美元。大多数装置是关于室内环境中进行生产和储存。

对专业清洁机器人的需求增长了92%,达到34400台。为了应对新冠大流行引起的卫生要求,50多个服务机器人供应商开发了消毒机器人喷洒消毒液或使用紫外线。医院和其他公共场所消毒机器人的发展潜力很大。从2021年到2024年,专业地板清洁机器人的销售额预计将以平均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就价值而言,医疗机器人的销售额占2020年专业服务机器人总营业额的55%。这主要是由机器人手术设备驱动的,这是该领域最昂贵的类型。营业额增长了11%,达到36亿美元。

消费者使用服务机器人

家用机器人是最大的消费型机器人群体。2020年售出了近1850万台(+6%),价值43亿美元。

用于室内家用地板清洁的机器人吸尘器和其他机器人销量增长了5%,超过了1720万台,价值24亿美元。

服务机器人制造市场结构

在全球范围内,1050家服务机器人供应商中有80%是五年前成立的。47%的服务机器人供应商来自欧洲,27%来自北美,25%来自亚洲。


199IT.com原创编译自:IF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BackendBenchmarking:2021年第二季度机器人行业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00525.html Wed, 25 Aug 2021 22:00:49 +0000 //www.otias-ub.com/?p=1300525 BackendBenchmarking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机器人报告”。BackendBenchmarking跟踪了 43 个不同提供商的 77 个帐户,对机器人顾问进行了全面分析。排名包括定性因素(如咨询顾问和财务规划功能)以及每个供应商持有账户的绩效指标。

全新最佳整体机器人:SoFi占据榜首

在机器人排行榜上,SoFi以微弱优势击败SigFig,获得最佳整体机器人顾问榜首位置。SoFi的第一名成绩归功于其最高的性能等级、与金融专家的接触以及极低的总成本。除SoFi外,SigFig和E*Trade也是首选,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SigFig凭借卓越的长期性能、低成本和独特的投资组合工具脱颖而出。E*Trade的平衡平台提供了不同的主题、全面的工具和一流的业绩记录。尽管投资者将从基于自身特定需求选择机器人顾问中获益最大,但总体而言,这些都是最佳选择。

CPI上涨:Schwab、Wealthfront 和 Morgan投资组合大放异彩

2021年上半年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顶级机器人顾问。Schwab的国内重点和标准期权在总投资组合业绩上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要归功于价值倾斜的ETF。

连续三年的赢家:T. Rowe Price、SigFig 和 Morgan Stanley SRI

Rowe Price的排名靠前的是因为其积极管理的共同基金OTCFX的显著表现。与此同时,SigFig在美国股市ETF总量中的配置继续提振表现。

Schwab的高现金配置让投资者付出了什么代价?

BackendBenchmarking估计,在过去6年,Schwab智能投资组合中的高现金配置使投资者的投资组合损失超过5亿美元,假如Schwab已将这些投资组合全部投资于Schwab的债券投资组合并收取0.3%的管理费。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BackendBenchmarking:2021年第一季度机器人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47190.html Tue, 18 May 2021 22:00:27 +0000 //www.otias-ub.com/?p=1247190 BackendBenchmarking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机器人报告”。在经历了2020年增长型投资的压倒性表现后,价值股在2021年第一季度表现出色。投资者相信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体制中,这些机器人可能是未来令人信服的选择。

Titan和摩根士丹利表现最佳

Titan Invest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表现不那么出色。但是,在过去的一年其持股回报率超过71%,部分原因是对科技股的有利配置。

Wells Fargo、Zacks Advantage和摩根士丹利领跑3年期SRI收益

摩根士丹利的社会责任投资选择获得了三年期最佳投资组合奖。该投资组合突出表现了其承诺将资本分配给面向ESG的基金,用于其股权分配。有趣的是,尽管基金费用高于平均水平,但该投资组合仍表现出了优异的回报。

机器人顾问迅速扩张,这是新常态吗?

如果说过去12个月预示着未来的话,那么机器人顾问不仅会留下来,而且会迅速扩张。据ADV Schwab Intelligent的数据,领先的独立机器人顾问之一Betterment在过去12个月将其管理的资产从约180亿美元增加到280亿美元。M1 Finance、Ellevest和Titan Invest在过去一年都经历了快速增长。

新选择Marcus和Stash

高盛上季度发布了备受期待的机器人顾问Marcus Invest。Marcus品牌已经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消费贷款,而且它现在有一个装备齐全的机器人顾问。除了提供跟踪市场指数的低成本ETF投资组合外,它还提供了社会责任和智能测试选项,用以进一步定制组合。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BackendBenchmarking:2020年第四季机器人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20405.html Wed, 24 Mar 2021 22:14:02 +0000 //www.otias-ub.com/?p=1220405 BackendBenchmarking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机器人报告”,主要见解如下:

SigFig保持最佳机器人排名,SoFi和Fidelity Go紧随其后

在强大的性能、可使用的实时顾问,低成本和强大的数字平台的推动下,SigFig连续第二次获得“最佳总体机器人排名”。在性能方面,SoFi排名第二,而Fidelity Go则获得“最佳总体机器人排名”第三名。

泰坦(Titan)结束了强劲的一年,SigFig连续五年表现最佳

第四季度,泰坦公司回报率为15.89%,2020年总回报率为44.42%。

Titan的既定策略是通过类似对冲基金的方式为普通投资者带来非凡的回报。到目前为止,它正在交付。该投资组合是全股票投资组合。作为参考,标准普尔500指数在2020年的股票平均回报率为18.39%,而平均机器人的回报率为14.90%。

SRI表现很好

社会责任投资(SRI)继续表现良好。这对庄闲游戏在哪 来说是个好兆头。仅根据股票表现,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尽管基金费用较高,但7/8的SRI期权优于同一供应商的标准期权。一个SRI投资组合在比较其股票表现时,甚至以每年超过7%的速度超越标准投资组合。

数字咨询业回顾与展望

金融服务业和金融科技产业的整合并不新鲜,但从并购和收购来看,2020年是轰动性的一年。开拓者Motif关闭了大门,将技术出售给Schwab,将客户出售给Folio。Empower购买了Personal Capital。Schwab收购了TD Ameritrade,Morgan Stanley购买了E * Trade。

沃尔玛和瑞比资本合作的消息为新客户带来了许多可能性。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IFR:一文了解全球工业和服务机器人现状和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1136781.html Sun, 18 Oct 2020 06:36:01 +0000 //www.otias-ub.com/?p=1136781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了“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报告”,就机器人在全球工业和服务市场的部署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是宏观了解机器人行业的好报告,现将报告要点编译如下,供大家了解。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是一个成立于1987年的非盈利组织,旨在连接全球机器人业界,目前在全球20个国家共有65家会员。目前包括软件和外围设备在内的机器人系统每年的营业额高达500亿美元

根据不同的客户、定价、机器、分发渠道、供应链,可以将机器人行业分成两大类,分别是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报告也将从这两个部分展开。

工业机器人

  • 自动化控制、可编程、多功能、三轴以上,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应用
  • 基于五种不同的运动类型装配特定用途的末端执行器

服务机器人

  • 执行工业自动化之外的任务
  • 通常根据任务用途特别设计,往往少于三轴
  • 有时候无法全面自动化但可以远程控制

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基于应用场景,同样的机器人可以是服务机器人或者工业机器人

  • 使用理念改变,新的应用崛起
  • 重构商业流程让协作机器人使用更优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让机器人能够感知和响应它们所处的环境
  • 机器人正越来越好地支持人们的工作和私人生活

2019年全球经济下行和贸易摩擦还是给机器人行业带来了影响。

机器人存量

2019年全球共有270万台机器人,同比增长12%

  • 创下新高
  • 2014年至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13%

新机器人

2019年销量为37.3万台,同比下降12%

  • 数量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三高
  • 2014年至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11%

下图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存量的数据,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被部署在工业领域,在2019年时这个数字已经达到272万台。

亚洲/澳洲是工业机器人部署最大的市场,工业机器人存量168.8万台,然后是欧洲58万台,美洲38.9万台。

分行业看,存量部署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是汽车、电子电气、金属和制造,然后是化工、食品,无特定工业用途的机器人部署存量也很高,2019年达到了41万台。

按用途来看,工业机器人数量部署最多的用途是搬运,然后是焊接,第三是装配。

在年度装机量方面,机器人维持了10年的黄金增长,2019年装机量为37.3万台。

在主要的市场仍然保持较高的销量。

然而2019年行业的两大金主却表现不佳,汽车行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从18年的12.6万台下降至2019年的10.5万台,电子和电气行业的新装机量则从10.5万台下降至8.8万台。

从新装机用途看,搬运仍然是主要的用途,然后是焊接和装配。

中国是工业机器人主要的终端使用市场,年新装量14.1万台,其次是日本和美国,分别为5万台和3.3万台。

从机器人的装机密度看,新加坡和韩国是机器人装机密度最高的市场,它们每万人机器人装机数量达到918台和855台,在需求量最大的中国市场这个数字只有187台。

协作式机器人,销量正在快速增长。在新装机(销售)的工业机器人中,协作机器人的数量正在增长。2019年协作机器人的销量为1.8万台,高于2018年的1.6万,更是比2017年的1.1万台多卖出不少。

新冠疫情对数字化是一个驱动,目前看:

  • 电子电气行业看来是社交距离的赢家
  • 在医疗和个人防护设备生产上需求增加
  • 面临着产品现代化和数字化的良好机遇

但负面的影响是投资延迟、需求下滑、旅行限制影响供应链等,行业不得不适应防疫新常态。其他非新冠疫情的负面因素还有自动化的转型,政治逆风等。

但2021年的复苏是可预期的,未来可期是因为:

  • 追赶效应
  • 机器人可以让制造富有弹性
  • 多国政府对现代生产技术的投入
  • 供应链的地理多元化,包括制造业的回流等

 

  • 不同地区的复苏时间不一样
  • 2021年将会看到复苏
  • 可能需要在2022-2023年才能达到疫情前水平

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

销售额:2019年为57亿美元,同比增长20%,预计2020年为65亿美元,同比增长15%,2023年为121亿美元,年度复合增长率23%。

设备销量:2019年为2320万台,同比增长34%,2020年为2670万台,同比增长15%,2023年为5530万台,年度复合增长率为27%。

在个人和家庭使用场景中,吸尘和扫地是最常见的。预计用于家务场景的机器人数量将在2023年达到4860万台,娱乐机器人数量则达到670万台。

未来个人和家用机器人服务的销售额增长是可以预期的,预计2023年家用机器人销售额将达到100亿美元,娱乐机器人销售额则为19亿美元。

专业服务机器人

销售额:2019年112亿美元,同比增长32%;2020年为139亿美元,同比增长24%;2023年为277亿美元,年度复合增长率为26%。

设备销量:2019年为17.3万台,同比增长32%;2020年为24万台,同比增长38%;2023年为53.7万台,年度复合增长率为31%。

物流领域的机器人仍然是增长驱动。

预计2023年物流机器人销量将达到25.9万台,应用于公共环境的机器人销量将达到7.6万台,用于防卫用途的机器人数量将达到3.3万台。

检查和维护机器人将达到3.7万台,专业清理机器人将达到5.4万台,农田机器人将达到2.2万台,外骨骼机器人将达到2万台。

专业清理机器人有望在2023年进入TOP3用途的机器人种类。

随着专利过期,医疗机器人销量预计将增长不少,2023年将达到2.6万台。建设和拆除机器人数量将达到2200台。

1/5的服务机器人供应商来自初创公司。目前有889家服务机器人供应商,其中183个为初创公司(成立于2015年及以后)。728家专业服务机器人供应商,其中155家初创公司。236家个人和家用机器人供应商,其中39家初创公司。

下图是全球服务机器人供应商的分布,欧洲企业数量最多,其次是美洲,第三是亚洲。

服务机器人的技术和应用趋势

需要关注的重要市场:

  • 完整的规模化物流系统(AGV全自动搬运机器人,AMR自主移动机器人
  • 合并&收购活动,比如在医疗机器人领域
  • 重型建造机器变得机器人化可以让单个人完成多种操作
  • 信息交互(远程网真,咨询);2020年超过30多款新的消毒机器人型号
  • 新冠疫情提升人们对医疗机器人的重视

主要科技加速

  • 云技术和5G,比如在中国使用手术机器人和5G进行远程手术
  • 像机器人即服务那样的商业模式降低进入门槛,尤其在新市场
  • 标准化和平台化,比如外围设备(类似应用商店),销售平台,即插即用等

机器人的长期前景仍然是非常让人激动的

  • 仍然有很多4D(无聊、肮脏、危险、精细)的工作可以交给机器人做,提升工人健康,安全和工作满意度
  • 老龄化社会对把工人从体力工作中解放出来有额外需求
  • 技术发展将会进一步提升机器人的投资回报率
  • 用于工件自动运输的矩阵式生产布局
  • 现代机器人带来更低的碳排放
  • 人性化机器人协作应用将会补足传统机器人
  • 即插即用系统整合将会让部署变得容易(比如通过OPC统一架构
  • 便于编程(比如通过演示)让重新部署变得容易

]]>
埃森哲:2020年科技愿景 //www.otias-ub.com/archives/1008744.html Thu, 05 Mar 2020 21:40:04 +0000 //www.otias-ub.com/?p=1008744 埃森哲发布了新报告“2020年科技愿景”。报告基于对全球6000多名企业和IT高管进行的调查,其中83%的受访者承认技术已经成为人类体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埃森哲还调查了2000名消费者,其中70%的受访者预计他们与科技的关系在未来三年将更加突出或显著增强。

埃森哲确定了未来三年公司必须应对的五个关键趋势,以化解技术冲突并实现新的商业价值,这些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与利益相关者之间更牢固、更信任的关系的推动:

  • 体验中的我。5/6的受访企业和IT高管(85%)认为,未来十年,在竞争中获得成功需要企业将其与客户的关系提升为合作伙伴。
  • AI和我。人工智能(AI)应该成为人们工作方式的附加贡献者,而不是自动化的后盾。目前,只有37%的企业使用包容性设计或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来支持人机协作。
  • 智能产品两难境地。近3/4的高管(74%)表示,其联网产品和服务在未来三年将有更多创新。
  • 荒野中的机器人。对于员工将如何使用机器人,高管们的看法存在分歧: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员工将面临使用机器人的挑战,而55%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员工会很容易地弄清楚如何与机器人一起工作。
  • 创新DNA。企业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颠覆性技术,如分布式分类账、人工智能、扩展现实和量子计算。3/4的高管(76%)认为,创新的好处从未像现在这样高过,因此要想让它“正确”,就需要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和第三方组织一起采用新的创新方式。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中国企业综合调查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机器人将取代中国4.7%的工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986733.html Wed, 25 Dec 2019 15:09:49 +0000 //www.otias-ub.com/?p=986733 中国企业综合调查报告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企业发展靠创新驱动、质量提升的特点显著,企业对未来的发展预期总体积极。同时,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等问题较明显,企业营商“软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中国企业综合调查(CEGS,China Enterprise General Survey)由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主持并执行,通过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企业年报数据库进行合作,2015年至2018年共完成三轮调查。

据介绍,调查区域为广东、湖北、江苏、吉林、四川等五个省份的99个区县单元,覆盖了中国“东南西北中”五个代表性省份。调查组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按区域内制造业企业的用工人数规模随机抽取受访企业。

2018年调查形成了CEGS全国基线调查样本。据悉,在基线样本中,企业有效样本共计1978家,企业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企业家特征、生产、销售与出口、技术创新等共计558个问项,近两千个变量。

CEGS有效调查样本总量与各区域数量(2018年)

创新投入产出共同增长,产品质量升级

报告显示,近年来企业正在通过加大研发与创新力度,带动产品质量的升级。

从创新投入来看,企业平均研发支出在2015-2017年的三年间平均增速达15.4%。

而从创新产出来看,企业的产品创新速度也在不断提升,新产品销售占比从2015年的24.6%,提升至2017年的29.1%,年均提升了2.3个百分点。

新产品占销售额的比重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CEGS管理委员会主任程虹表示,我国的消费升级是基于企业产品的质量升级,同时为应对消费的不断升级,企业也要通过质量提升满足市场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在促使企业质量提升的因素中,高质量产品需求的拉动排名第一位,占比为43%。

企业认为过去三年促使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

调查组认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将使企业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品质升级与工艺创新将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进而推动供给侧改革与消费端的升级。据悉,调查企业中有生产方法工艺创新的企业比重达64.2%,有产品创新的企业占比为59.5%。

不同所有制企业设立研发部门的比重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组发现,不同企业在创新上的意识与投入存在较大差异,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创新动能相对不足。民营企业设立研发部门的比重为46.3%,较整体水平要低2.9个百分点。

从企业规模与专利申请情况来看,有专利的小型企业占比仅为17.7%,而拥有专利的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则分别为41.6%与57.4%。

加快智能化发展,“机器换人”影响明显

报告指出,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使用机器人企业所雇佣的劳动力人数占样本总体的比例从2008年的12%提升到2017年的37%,10年之间快速提升约25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约有40%的制造业劳动力人口已受到机器人使用的潜在影响。

为应对劳动成本的快速上升的挑战,企业加快推进了生产的智能化升级。在此次调查样本中,使用了机器人的企业占比在2015年为8.1%,2017这一比例增长至13.4%。2015-2017年的三年间机器人投资的年均增速高达57%。

使用机器人企业占比变化

报告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器人的使用正在引起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变化。一方面机器人会替代部分劳动力,产生一种“替代效应”;另一方面因为使用机器人,企业的效益提高,这会促使企业扩大规模、招更多的人,总体来说这两种效应将相互抵消。

数据显示,机器人的使用替代了所在企业9.4%的初中及以下员工,同时大学及以上的员工数量却增长了3.6%。

机器人使用对劳动力的整体替代效应

报告认为,机器人对于不同工作任务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差异,机器人替代了3.3%重复运动和体力要求的常规操作型任务,同时也增加了2.7%对于非常规认知型工作任务的需求。

未来发展预期总体积极,营商“软环境”有待加强

数据表明,企业对于未来发展预期总体积极。62%的企业预期来年销售额将有增长,有23%的企业认为来年销售将有下降,持正向预期企业较持负向预期企业比例高出39个百分点。

企业对明年销售情况的预期
企业对知识产权诉讼的满意度

但在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的过程中,企业仍面临着知识产权维权难、成本高等问题。据悉,调查企业中有超过10%的企业表示遇到过知识产权侵犯。

程虹进一步表示,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获得感不强仍然是企业发展的痛点。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总体评价较大型企业低了11%,其中对于行政收费的规范性评价较大企业低9.8%,投资优惠的公平性评价较大企业低了13.6%。

样本企业中,数量占比10%的大型企业占据了42%的融资贷款,占比68%的小微企业仅获得贷款的32%。

调查组表示,近年来以行政审批为代表的营商“硬环境”不断改善,2015-2017年,有50.4%的企业认为近年来行政审批成本有所下降。

但在营商“软环境”方面,部分企业存在招工难、知识产权保护成本高、对一些减税优惠政策不够了解等问题。

不同规模企业对营商环境评价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李丹丹进一步介绍道,小微企业预期来年年销售将出现下降的企业达到了35.4%,高出中型企业12.9个百分点,高出大型企业20个百分点,因此调查组认为,稳定中小企业发展是接下来经济发展“稳预期”的核心。

]]>
美国银行:21世纪20年代改变世界的十大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980793.html Wed, 18 Dec 2019 22:57:55 +0000 //www.otias-ub.com/?p=980793 美国银行发布了新报告“21世纪20年代改变世界的十大趋势”。

全球化高峰:世界范围内劳力、货物和资本自由流动将终结。在这种趋势下,赢家是本地市场和实物资产,而输家则是全球市场。

衰退:更多的FMS投资者认为全球经济处于周期后期,债券市场泡沫即将消散。赢家:通胀,实物资产、基础设施;输家:增长、信贷、通缩。

量化失败:事实证明,货币政策在提振企业和家庭方面的效果越来越差。赢家:凯恩斯主义、黄金;输家:金融资产、货币主义。

人口统计:祖父母的数量将超过世界儿童的数量;每秒钟有5人进入新兴市场中产阶级,Z世代超过千禧一代。赢家:电子商务、新消费者;输家:实体、传统消费者。

气候变化:投资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全球变暖对经济、社会、失业和移民的影响。赢家:清洁能源、电动汽车;输家:化石燃料、柴油汽车、一次性塑料。

机器人与自动化:到2035年,有高达50%的工作面临自动化风险。赢家:自动化、本地生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输家:人类、全球供应链。

拆分互联网:到203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人工智能的领导者。赢家:新兴市场/东方;输家:发达市场/西方。

道德资本主义:20万亿美元的管理资产将在未来20年进入ESG战略,接近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市值。赢家:ESG、影响投资、利益相关者;输家:一切照常投资、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公司。

智能万物:到2030年,将有5000亿台联网设备用于对抗通缩的人口结构,但有可能导致隐私泄露。赢家:物联网、连通性、智能城市、“科技老大哥”;输家:隐私、离线。

太空:旅游业和纳米卫星是该产业的下一个前沿领域,到2030年其价值可能会达到1千亿美元。赢家:航空航天与国防;输家:遗留卫星。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Tractica:2025年全球机器人市场将达到2485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940228.html Thu, 19 Sep 2019 19:00:40 +0000 //www.otias-ub.com/?p=940228 全球机器人市场继续向非工业机器人转移。正如预期的那样,该行业正在经历一些成长的痛苦,从成熟的机器人领域转移到新的应用领域。根据Tractica的新数据,许多非工业机器人类别正开始感受到压力,包括消费机器人、无人机(UAV)、自动驾驶汽车(AVS)和客户服务机器人。

Tractica预计非工业机器人领域将继续增长。到2025年,包括工业和非工业领域在内的全球机器人收入将达到2485亿美元,而2018年的市场规模只有489亿美元。

根据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一项研究,对机器人的日益依赖将推动全球机器人市场达到1472.6亿美元,其中北美公司占收入的很大比例。2017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7.4%。

由于航空航天、汽车和医疗保健行业缺乏熟练的劳动力,因此有必要将机器人整合到这些行业的生产工作流程中。机器人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在工作条件危险的行业而闻名的,特别是采矿,以及石油和天然气这些能源部门。在这些行业采用机器人可以降低煤矿坍塌等事故导致矿工死亡的可能性。

总部位于北美的公司可能会从机器人行业的增长中大幅受益,因为IT领导者Alphabet(谷歌的母公司)和亚马逊都有机器人部门。

199IT.com原创编译自:Tractica 非授权请勿转载

]]>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 //www.otias-ub.com/archives/930496.html Thu, 29 Aug 2019 08:18:36 +0000 //www.otias-ub.com/?p=930496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于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闭幕式上正式发布,该报告为工业和信息化部2019-2021年财政专项《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评估体系构建与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增长点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下为发布PPT:

文章来源:世界机器人大会

]]>
IFR:美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是中国的两倍 //www.otias-ub.com/archives/872115.html Sun, 07 Jul 2019 16:40:24 +0000 //www.otias-ub.com/?p=872115 美国机器人密度现在是中国的两倍多

机器人在美国的销量创下了近3.8万台的新高。目前,美国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是中国的两倍多,在全球排名第七。

机器人密度在美国制造业达到每万名员工200台,而在中国(2017年)为97台。美国国内和全球市场的自动化生产趋势是美国机器人安装的主要推动力。一般工业行业,特别是饮食业(+64%)及塑料和化学产品行业(+30%)的增长率最高。

汽车行业

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在美国汽车行业,零部件供应商占机器人安装数量的2/3,销售额增长了9%(2017-2018年)。但是,汽车制造商(OEM)在自动化方面的投资减少了26%。2013-2018年间,美国汽车行业机器人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7%。2016年机器人销量达到高峰(16311台),2017年(15400台)和2018年(14600台)则有所下降

机器人销量从2016年的16311台峰值下降到2018年的14600台,下降了5%,从2017年的15400台降至2018年的14600台。

2012-2017年间,汽车行业的机器人密度增长了52%,从每万名员工790台工业机器人增加到1200台。2017年中国汽车行业机器人密度为539。

电气/电子工业

电气/电子行业是机器人安装的第二大客户,占总供应的18%。从2013年到2018年,机器人安装量平均每年增长15%。

2018年该行业机器人安装数量增长约2%,达到近6700台。

199IT.com原创编译自:IF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Tractica:2025年全球建筑机器人市场将达到2.26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885774.html Sat, 06 Jul 2019 16:42:54 +0000 //www.otias-ub.com/?p=885774 2018-2025年,全球将部署7000多名机器人助手、基础设施机器人、结构机器人和精加工机器人用于施工。

建筑业历来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自动化程度很低。实现更多生产的传统解决方案是简单地增加更多的工人。尽管许多其他行业的生产率大幅提高,但建筑业的生产率却几乎持平,因为直到最近还没有开发或引进多少技术。

根据Tractica的最新报告,该行业的颠覆时机已经成熟,越来越多的建筑公司正在整合机器人,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并从提高速度、效率、安全和利润中获益。机器人开始执行各种建筑任务,有望改变工业建造房屋、建筑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方式。

Tractica预测,对建筑机器人日益增长的兴趣将推动市场收入从2018年的2270万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2.26亿美元。在此期间,全球将部署7000多台建筑机器人,以执行各种建筑和拆除任务。就单位出货量而言,最大的市场将是建筑工地上使用的机器人助手,其次是基础设施机器人、结构机器人和精加工机器人。

资深分析师GlennSanders表示:“在建筑机器人行业的早期阶段,有几家公司提供产品出售或租赁。目前可供使用的机器人主要有拆除机器人、砌砖机器人、钻孔机器人、3D打印机器人和钢筋绑扎机器人,以及一些外骨骼和用于起重的辅助机器人。中型和大型建筑公司正开始采用这些机器人来解决与劳动力短缺、安全、速度、精度以及与建筑自动化和建筑信息建模(BIM)集成有关的问题。”

199IT.com原创编译自:Tractica 非授权请勿转载

]]>
牛津经济研究所:机器人如何影响世界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98150.html Wed, 26 Jun 2019 16:59:48 +0000 //www.otias-ub.com/?p=898150 牛津经济研究所(Oxford Economics)报告称,预计到2030年,全球约2000万个制造业职位将被机器人取代,相当于约8.5%的制造业职位。

该报告还强调,机器人的发展往往会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就像取代旧岗位一样快,然而,这仍可能会加剧收入不平等。

机器人的使用在不断增加:根据牛津经济研究所的模型,目前每安装一台新的机器人平均会取代1.6个制造业工人。

当然,自动化并不是制造业的新趋势。2016年,汽车工业就使用了全球43%的机器人。

但是机器人正在变得比很多人类员工更便宜,部分原因是机器的成本下降。根据牛津经济研究所的数据,2011年至2016年,每个机器人的平均单价下降了11%。并且它们越来越能够在更复杂的过程和不同的背景中运行。除此之外,对制成品的需求正在上升。

中国为自动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遇。这个国家已经占了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五分之一,三分之一的新机器人安装在那里。牛津经济研究所表示,中国“正在投资于机器人,以使自己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领头羊。”根据该机构的数据,到2030年,中国使用的机器人数量可能达到1400万左右,使其他国家相形见绌。

机器人将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增长,并刺激目前甚至还不存在的产业。但牛津经济研究所警告称,它们也可能产生严重的破坏性。

其中一个风险是:自动化可能加剧收入不平等。

牛津经济研究所的报告称:“我们的研究显示,与同一国家的高收入地区相比,低收入地区更容易感受到自动化的负面影响。”

根据这份报告,在制造业中推动知识和创新的工人往往集中在大城市,而这些技能更难实现自动化。这就是为什么城市地区将更好地应对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总体而言,自动化可能会创造出与即将失去的工作岗位相当的新就业岗位,从而消除人们对永久性职位流失的担忧。尽管如此,由于技能上的差距,预计失业人数最多的较贫穷地区可能不会从这一新的就业机会中平等受益。这将导致城乡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收入不平等加剧。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流浪地球莫斯叛逃:未来的人工智能是否真的会“叛变”? //www.otias-ub.com/archives/837593.html Mon, 25 Feb 2019 02:54:02 +0000 //www.otias-ub.com/?p=837593 在OFweek主办的高科技大会论坛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凌晓峰院士曾说过一句话:“随着AI的发展,AI会不可避免的取代人们的工作,不仅将来蓝领工人会被工业机器人替代,将来白领工人,包括各种各样的办公室里面的工作人员、法庭的秘书等等都会被替代。”

而这句话,在《流浪地球》中所表现出来。在剧情中,莫斯能第一时间了解人类所说的每一句话,并能及时为用户提供详细的数据及信息,而这些在以往的工作中,必须由相应的人员去完成并统计成数据,再汇报给相应的负责人。

单从平时的工作上来看,莫斯并没有任何违反人类意志和想法的行为,但镜头画面一转,从发动机出现故障开始,莫斯的行为被刘培强认定为“叛逃”,不再是昔日可靠的“助手”。

AI能否管理人类?

凌晓峰院士在接受OFweek编辑采访时说过:“未来的AI在结合机器人之后,或许会成为新一代的管理者,而人类则将成为管理对象。”

在电影中,莫斯就是这样这样一个角色!

其作为AI助手,它不仅可以关闭全地球的通讯设施,还多次干扰刘培强联系联合国政府,并在执行了紧急备案后,要求全体宇航员立刻进入休眠,当看到刘培强没有进入休眠舱时,更是多次循循善诱甚至是强制他进入休眠。

可以说,莫斯作为人工智能系统,在本剧中一直担任着一个“参谋”的角色,而这一角色直接影响人类对当前事件的各种看法及想法,称其“间接”统治人类并不为过。

但不可忽略的是,莫斯在对事情的判断上确实是最为正确。例如点燃木星上的氢气,莫斯通过运算,发现这种方法并不会成功,而通过实践证明,该行为确实不成功,但其忽略了一个问题——人类在遇到某些特殊事件时,会用死亡这种极端的方法来解决,理性思考,并不是人类在特殊情况下所拥有的情感。

从中不难看出,在常规性的事件中,人工智能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建议,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性。

AI是否会“背叛”

AI能及时有效的管理人类,而他们拥有管理权后,是否会做出“背叛”这种举动?

在电影中,莫斯决定放弃地球,带着30万精英重新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看似莫斯“背叛”,但随后的情节告诉观众,这一切是联合国的决定,并把“火种计划”设置为最高权限。

简单点说,是联合国授权莫斯,当地球无法挽救时,将执行“火种计划”。而这一切,只是莫斯内部的一条执行程序,而不是其独立思考的结果。

流浪地球莫斯叛逃:未来的人工智能是否真的会“叛变”?

未来的AI应该是什么样?

从莫斯的行为来看,其并没有达到人类理想中的智能化,未来的AI应该具备哪些智能?其又能帮助人们做什么?AI的最终形态又该是什么样?

而这一切只是对未来的幻想,还需要当前企业不断的摸索和思考,而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将是未来人工智能的基础!如何下好人工智能这一步棋,并不是一家企业或个人所能决定的,而是由大家集思广议、共同探讨,方能了解人工智能的下步走向!

在此环境下,由中国高科技行业OFweek维科网和高科会主办,OFweek人工智能网承办,以“智慧科技·能创未来”为主题的“2019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暨人工智能产业大会”将在2019年8月9日-11日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本次大会展览展览积约11500平方米,展期3天,预计将吸引500家人工智能优秀企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行业内50000名专业观众。

于此,主办方对本届展会进行专业的展区规划及分区,展区包括“核心技术展区”、“智能终端展区”、“智能机器人展区”、“智慧生活展区”、“智能制造展区”、“智慧教育展区”、“智慧医疗展区”、“智能汽车展区”以及“智慧城市(物联网)展区”集中展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及相关应用领域前沿新品。

本次展览会在高效对接展商及观众、整合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同时,将同全球人工智能优秀企业共同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引领世界人工智能向前发展,为世界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创建了一个技术交流、贸易合作、提?企业品牌的平台!

如需了解更多,请点击https://aiexpo.ofweek.com/查看。

]]>
Vodafone:2019年全球趋势晴雨表 //www.otias-ub.com/archives/821253.html Mon, 04 Feb 2019 16:59:38 +0000 //www.otias-ub.com/?p=821253 Vodafone发布了新报告“2019年全球趋势晴雨表”。

以技术为导向的颠覆将人们置于业务的核心

技术的力量在于它的速度。这种快速的生活步伐创造了一种“即时文化”:尽管他们的需求一直在变,依然希望即时响应。

在这种环境下,人际关系是非常宝贵的。88%的企业将改变客户体验作为主要目标之一,长期、经验丰富的员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许多企业正在考虑2019年更关注这类员工。

商业上的成功与目的和道德紧密相连

近年来,消费者越来越清楚他们应该把钱花在哪。人们不再只是关注价格或产品,道德和政治因素在人们的购买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83%的受访者认为以道德方式行事最终会产生更多收入。因此,72%的企业积极依靠公司使命吸引客户。

而且,道德使命不仅对客户有吸引力,对新员工来说也如此。

2019年,道德将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考量。对企业来说,做好事意味着做得好。

在网络世界中,信任是王道

信任是所有交易的核心。在向某人支付商品或服务费用时,客户相信他们会提供他们所承诺的,并且这将是客户期望的品质。

但服务越来越复杂,整体消费者信任度下降,使获得和保持信任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客户不仅相信企业将履行承诺,还相信企业将保护他们的身份信息并恰当地使用他们的数据。

因此,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是保持客户的信任。第二是跟上技术趋势,第三是避免丢失重要数据。

平衡人与机器

86%的企业对未来感到兴奋,尤其是对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感到乐观。86%的人认为人工智能会带来不同的工作,83%的人认为有机器的增加工作效率会更高。

事实上,管理人和机器协作将是非常重要的任务。虽然人类技能和机器人技能之间似乎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在实践管理时可能会很棘手。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Tractica:2017年非工业机器人占全球机器人市场的70% //www.otias-ub.com/archives/818476.html Sat, 19 Jan 2019 16:32:25 +0000 //www.otias-ub.com/?p=818476         机器人市场正在经历深刻而重大的重组,因为传统的工业机器人行业主宰整个市场。据Tractica最近的统计,非工业机器人占2017年全球机器人市场(393亿美元)的70%,和2016年的64%比稍有增长。这大部分来自农业等新的和不断扩大的用例,如自动驾驶汽车、消费无人机(UAV)、仓储、物流、军用机器人和个人助理机器人。

        Tractica的分析表明,目前整个机器人市场包括110个真实用例,与几年前相比机器人应用越来越多样化。

        Tractica高级分析师Glenn Sanders表示:“业界出现的主要趋势是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这些技术正在彻底改变机器人的自主性和UI / UX功能。这正在推动机器人领域的许多重大进步,并使许多新的商业和个人机器人用例成为可能。”

        他补充说:“在未来5年内,专业和消费者用例的非工业机器人的数量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

        根据statista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消费者自动驾驶汽车(AV)机器人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856亿美元。工业机器人市场传统上代表机器人行业,并由日本和欧洲机器人制造商主宰,然而,它已经让位于非工业机器人,例如个人助理机器人、客户服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驾驶飞行器(UAV)。

        RoboBusiness Conference总结了机器人行业发生的三个主要趋势:

        RaaS(机器人即服务)的增长潜力巨大;

        针对任务专用机器人越来越受欢迎;

        中国是该行业的动力。

]]>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工作的未来 //www.otias-ub.com/archives/775882.html Thu, 08 Nov 2018 16:59:10 +0000 //www.otias-ub.com/?p=775882         随着技术发展,全球劳动力市场正在经历重大转变。如果明智地管理这些转变,可能会带来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如果管理不善,就有可能扩大技能差距,加剧不平等,带来更广泛的两极分化。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年度报告“工作的未来”,随着劳动力转型的加速,企业、政府和雇员必须主动规划和实施全球劳动力市场的新愿景。

        报告亮点

        变革的驱动力:无处不在的高速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广泛采用大数据分析,以及云计算将成为2018 – 2022年期间的主导。它们将推动商业机会、扩大教育和中产阶级,并通过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实现更加绿色的全球经济。

        加速技术采用:到2022年,85%的企业将采用大数据分析。同样,大部分企业将采用物联网、应用和网络等先进技术,并广泛使用云计算。机器学习、增强和虚拟现实同样将获得可观的商业投资。

        机器人化的趋势:2018 – 2022年人形机器人的使用情况仍然有限,但总的来说,更广泛机器人技术将在企业中快速普及。各行业机器人普及率存在差异,23-37%的企业计划投资这项技术。

        不断变化的生产、分销和价值链:到2022年,59%的雇主希望通过改变其价值链的构成来大幅度改变他们的生产和分销方式,近一半的人希望修改其经营基地的地理位置。在决定工作地点时,绝大多数企业优先考虑熟练的本地人才(74%)。相比之下,64%的公司将劳动力成本作为主要关注点。

        不断变化的就业类型:近50%的企业预计,到2022年自动化将导致全职员工数量减少。38%的企业希望将员工队伍扩展到新的提高生产力的角色上,超过1/4的企业希望自动化能够在他们的企业中创建新的角色。

        现有任务中的新人机边界:2018-2022年人与机器之间的边界将发生重大转变。2018年,12个行业人类完成的工作占总工作时数的71%,机器执行29%。到2022年,有人类完成的任务小时数将降至58%,机器执行任务的时间则增长至42%。

        对就业的利好前景:到2022年,新兴工作岗位占所有工作份额将从16%增长至27%。

        新兴的按需角色:数据分析师和科学家、软件和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以及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专家的需求将增长。

        不断增长的技能不稳定性:鉴于新技术和趋势的浪潮扰乱了商业模式,以及工人和机器之间不断变化的劳动分工改变了当前的工作方式。到2022年,大多数工作所需的技能都会发生重大变化。全球平均技能稳定性约为58%,即执行工作所需的核心技能保持不变的比例。

        重新培训的必要性:到2022年,至少54%的员工需要大量的重新技能。其中,约35%需要长达6个月的额外培训,9%需要重新训练6-12个月,10%需要额外技能培训超过一年。

        解决技能差距的当前战略:报告强调了三种未来战略,雇用已经拥有与新技术相关的全新长期工作人员,寻求完全自动化相关的工作任务,并重新培训现有员工。

        重新培训和提升技能不足:雇主们将优先考虑并重新培训目前履行高价值角色的员工身上,以此作为增强企业战略能力的一种方式,分别有54%和53%的公司打算将关键员工和前线员作为培训目标。

        新技术、工作和技能之间存在复杂的反馈循环:新技术可以推动业务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但是当某些任务变得过时或自动化时,它们也可以取代整个角色。工人之间以及企业领导之间的技能差距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加速自动化趋势,但也可能对采用新技术构成障碍,从而阻碍业务增长。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政策扶持加码人工智能 创业者看好行业细分 //www.otias-ub.com/archives/836172.html Sun, 26 Aug 2018 14:59:08 +0000 //www.otias-ub.com/?p=836172 近年来,从中央到各大部委、到地方,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扶持政策持续加大力度,深圳市这两年公布的相关扶持政策就超过20个,覆盖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创客和智能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等诸多产业和新兴领域。

政策利好,从业者也铆足劲大展拳脚。有创业者就看好人工智能应用的行业细分,锁定一个领域做细做精。

“人工智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应往劳动密集型领域首先推进应用。”蒋志皓是在通讯行业较早接触人工智能领域的从业人员,他在国内电信巨头公司有十多年技术经验,参与开创国内电信运营商对客户提供呼叫中心信息化服务和技术外包业务的先例,亲历了人工客服到智能客服转换的时代。

今年年初,蒋志皓创办了自己的科技公司,凭着在智能化通讯领域技术和业务能力的多年积累,蒋志皓从筹备团队之初就决定深耕人工智能应用于特定细分领域,以智能语音客服为核心技术,以外包服务为主要业务模式,服务于金融行业。

“人工智能是一套基础理论,一套泛泛的理论和算法实际上是无法做出一个广谱型服务的产品的,而将产品定位于

某一个特定的细分行业,在这个行业里做精做专,会更有可能成功,但是过程依然会相当的艰难。”尽管艰难,蒋志皓仍有信心去挑战。从2016年起,他就一直在筹备创建公司,为掌握更多行业信息,他到美国、澳洲等地调研。2017年11月,他特意去了一趟美国,邀请了几个UCLA毕业的工程师加入团队。今年春节刚过,他踏上了澳洲之行,一路考察,一路与国内研发团队电话会议,及时将最新信息同步给团队。几年前,蒋志皓回到他的母校北京邮电大学修读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课程,获得了硕士学位,且在今年跟母校开展了校企的联合智能语音和语义算法合作研究,为他的公司提供基础学术领域的科研能力保障。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像互联网一样持续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在劳动密集型的某些细分领域行业将会很快得到重大的商业应用和突破,蒋志皓对此深信不疑。他表示,人工智能依赖于深度学习,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进行训练,专业领域的数据各不相同,因此就算再厉害的算法能力,也不能涵盖各行各业,而在某一个特定的细分领域,通过不断的数据积累和应用场景训练,更有希望可以到达更高的技术高度,在产品和企业运营方面做成行业标杆。

“目前人工智能发展劲头十足,但总体的技术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发展到现在的水平,在商业应用上只相当于5岁孩子的智商,但是市场的需求的产品要具备18岁成人的智商才能服务到位,所以目前人工智能够成功商业化的领域非常狭窄。”虽然人工智能应用面已经越来越广泛,但产品的能力和深度还远远不够,因此蒋志皓认为可以在呼叫中心行业通过人机协同来提高效率,降低人类的工作量,这是商用效果较为直观的应用领域。

“通过机器学习和人机结合,机器人从一点点工作开始逐步替代人工,替代的比例随着数据量和系统能力会逐步提高,从1%到2%,到5%,再到10%,未来甚至提升到50%……,每提高1%的机器能力,其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繁重和重复工作量释压,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正向效应都能非常直观,这个训练学习提升的过程就是人工智能与行业融合应用不断加深的过程,是必然趋势,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推进这个进程。”

在蒋志皓看来,相较于其他领域,人工智能语音在客服领域的商业应用发展得要快一些。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2017年中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达到105.7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70%。随着智能语音应用产业的拓展,市场需求增大,预计今年中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达到159.7亿元。利用智能语音客服系统等AI技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高效处理,帮助企业减少人力成本、改善经营效率,提高用户使用体验,这是蒋志皓创办深圳市守卫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初衷。在守卫者创立之初,蒋志皓废寝忘食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守卫者智能科技联合北京邮电大学研发了自有知识产权的智能语义理解引擎,并在智能语义理解的基础上研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知识库、语音质量检验分析系统、智能对话系统能产品。产品很快被国内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采购,在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的POC测试中,守卫者智能对话准确率超过了93分,语音质检模型准确率最高超过95分,在包括多个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一起参与的金融机构POC测试中,守卫者智能的产品多项指标名列第一。

“整个智能语音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应用到不同的行业和场景,就要定制不同的系统模式,这中间有很多要解决的问题。举个例子,医疗行业、金融行业的智能语音服务就截然不同。”蒋志皓认为,人工智能语音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必然是行业细分,在应用细分方面,他对守卫者业务定位十分清晰——在金融行业的智能语音客服这个垂直领域深入去做,做深、做扎实,通过不断的业务拓展和技术更新,持续积累金融行业数据,使算法更完善、更精准,同时通过业务运营,让金融企业比他们的客户更懂得客户自身的需求。

通讯员:小夏

]]>
中国电子学会:201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63360.html Tue, 21 Aug 2018 15:14:53 +0000 //www.otias-ub.com/?p=763360

近日,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上,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综合分析了全球和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特征,围绕产业规模效益、结构水平、创新能力、集聚情况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中部和西部六大区域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水平。

]]>
世界机器人大会:2018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61810.html Sun, 19 Aug 2018 16:13:41 +0000 //www.otias-ub.com/?p=761810 2018年8月16日,《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于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正式发布,该报告为工信部2016-2018年专项《建立我国机器人团体标准体系与产业信息资源库》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由中国电子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及研究人员共同编制。

以下为发布PPT:

]]>
普利茅斯大学:研究显示孩子行为非常容易受到机器人的影响 //www.otias-ub.com/archives/761735.html Sat, 18 Aug 2018 14:05:52 +0000 //www.otias-ub.com/?p=761735

根据普利茅斯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发表的研究,机器人比成人更容易改变孩子的思维。这项研究名为“儿童服从,成人抵制:机器人小组诱导对规范社会一致性的同辈压力”,该研究探讨了机器人如何能对人们的观点产生影响。

更直接的是,它试图强调成年人和儿童对一项类似于1950年的研究,Asch范式的实验的不同之处。在最初的研究中,研究小组的任务是观察屏幕上的四条线,然后确定哪两条线的长度是相同的。这与人们自己的回答形成了对比。在这个实验的新过程中,个体们自己完成了任务,然后用一小群机器人完成了任务。

正如预期的那样,个人犯的错误很少。然而,当被放置在一个有技术的房间里时,事情就会发生变化,并要求完成同样的任务。通常情况下,成年人会对群体的意见产生影响,他们似乎抵制来自机器人的同辈压力。相反,孩子们似乎对机械类人的输入非常开放,不管他们的观点是否被表达出来。年龄在7岁到9岁之间的人在视觉测试中得分为87%,但在房间里的机器人得分平均下降了75%。更引人注目的是,多达74%的错误答案与机器人的错误反应同时发生。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这其中的影响是积极的和消极的。在适当的情况下,符合标准的做法是有益的,而且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来教导孩子们使用人工智能和相关工具或协助治疗。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结果也可能有负面含义。例如,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意味着孩子们很容易受到广告或不受欢迎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因为他们的产品或想法与人类的群体一致性类似。至少,该研究表明,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甚至可能讨论保护或法规,以减少对儿童的任何固有风险。

来源:androidheadlines  编译:腾讯数码

]]>
Tractica:2018年底非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将增长至76% //www.otias-ub.com/archives/739021.html Mon, 25 Jun 2018 16:36:26 +0000 //www.otias-ub.com/?p=739021         机器人市场正在经历深刻而重大的重组,因为传统工业机器人占整个机器人市场的比例继续萎缩。根据Tractica的最新数据,2017年非工业机器人占全球机器人市场(393亿美元)的70%,2016年占64%。到2018年底,非工业机器人份额将增长至76%,届时机器人市场将增长至527亿美元。

        机器人行业的增长主要受到消费者、企业、医疗保健、军事、无人机(UAV)和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的推动。

        Tractica研究总监Aditya Kaul表示,“这种转变的结果已经开始显现,最近,包括消费电子在内的其他行业纷纷收购工业机器人初创企业。”

        而且,机器人技术继续从日本和欧洲传统中心转向硅谷和中国新兴市场。

        199IT.com原创编译自:Tractica 非授权请勿转载

]]>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2017年每1万名制造业员工拥有74台机器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721151.html Thu, 10 May 2018 16:50:58 +0000 //www.otias-ub.com/?p=721151 199IT原创编译

世界各地的自动化正在加速:2017年每10,000名制造业员工就拥有74台机器人。相比之下,2015年的密度是66台。按地区划分,欧洲平均机器人密度为99台,美洲是84台,亚洲是63台。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17年世界机器人统计数据,世界十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和地区是:韩国、新加坡、德国、日本、瑞典、丹麦、美国、意大利、比利时和中国台湾。

亚洲是近年来机器人增长最快的地区,2010-2016年间,亚洲机器人密度的年均增长率为9%,美洲为7%,欧洲为5%

机器人密度是一个很好的比较标准,以便衡量各国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差异。

亚洲

中国机器人密度增长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由于机器人设备的大幅增长,尤其是2013年至2016年,机器人密度25台增加到68台。目前,中国的机器人密度在全球排名第23位。中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进入世界前十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届时其机器人密度将达到150台。另一个目标是到2020年共销售10万台国产工业机器人。2017年:中国机器人供应商销售27,000台,外国机器人供应商销售6万台。

从全球范围来看,韩国是制造业中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国家,自2010年以来就保持领先位置。该国的机器人密度(631台)超过全球平均水平8倍。这主要是是持续安装大量机器人,特别是在电气/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

2016年,新加坡机器人密度排在全球第二位,每10,000名员工拥有488台机器人。大约90%的机器人安装在电子行业。

日本排名第四,2016年制造业每10,000名员工安装303台机器人。德国排名第三(309台)。日本还是世界上主要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2016年日本供应商的产能达到15.3万台,创历史最高水平。目前,日本的制造商支持了全球机器人供应的52%。

北美

2016年美国的机器人密度增长至189台机器人,全球排名第七位。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持续的生产自动化趋势,以加强美国工业在全球市场的作用,并将制造业保持在国内,并在某些情况下带回以前派往海外的制造业。作为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客户,汽车行业仍占主导地位。美国的机器人销售额将在2017-2020年继续增长,平均每年至少增长15%。

加拿大的机器人密度一直在上升,2016年达到了145台(全球排名第13)。

墨西哥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中心,向美国和南美出口。墨西哥的汽车行业是其机器人的主要市场,占2016年机器人拥有量的81%。机器人密度为33台,仍远低于74台的世界平均水平,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31。

欧洲

欧洲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德国,全球排名第三,机器人密度309台。2016年工业机器人的年供应量和运营存量分别占欧洲机器人总销量的36%和41%。2018-2020年,德国的年度供应量每年平均继续增长至少5%,主要由于一般工业和汽车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长。

法国的机器人密度为132台(全球排名第18),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与其他欧盟国家比相对较弱,例如瑞典(223台)、丹麦(211台)、意大利(185台)和西班牙(160台)在制造领域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英国的机器人密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71台,排名第22。

东欧国家斯洛文尼亚(137台,世界排名第16)和斯洛伐克(135台,全球排名第17)都拥有高于瑞士(128台,世界排名第19)的机器人密度。捷克的机器人密度是101台,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20位。

199IT.com原创编译自: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非授权请勿转载

]]>
极客爸爸:2017全球教育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90001.html Sun, 11 Feb 2018 16:48:24 +0000 //www.otias-ub.com/?p=690001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从机器人到更智能的电视:2018年科技趋势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672297.html Sat, 06 Jan 2018 13:59:09 +0000 //www.otias-ub.com/?p=672297

导语:美国财经媒体CNBC今日发表文章,预测了2018年的科技趋势,包括家庭机器人、无线充电 2.0、长续航笔记本电脑和更加智能的电视。

以下为文章全文:

”Alexa, 我到家了!”

2017年里,亚马逊Echo和Google Home等智能音箱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认可。2018年,我们的家居将会变得更加智能,这些智能家居设备将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 Research的数字显示,2016年亚马逊共计卖出了1100万台Echo智能音箱,而在2017年,这一数字有望实现翻倍。该机构还预测,截止到2022年,美国将有6600家庭拥有智能音箱设备,达到了美国家庭总数的50%。

家庭机器人

现在的人已经非常习惯于和智能设备进行对话了,专家表示未来会有更多公司开始研发智能机器人,而这些设备能做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它们将不在是人们眼中的“高级玩具”,而是真的能帮我们完成一些事情。

TechCrunch的安东尼·哈(Anthony Ha)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智能机器人将会可以像智能音箱一样,在网上寻找各类信息,还能帮你拍照片。另外,我觉得它还会进入安防领域。智能机器人的未来会有很多种可能性。”

Mayfield Robotics就是众多正在研发智能机器人的企业之一。该公司计划在2018年春天推出一个名为Kuri的机器人,它的售价为899美元。

哈表示:“Kuri这个机器人会利用计算机视觉完成一些任务。它不仅能够识别出你的身份,在家里所有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它还能做出判断,然后帮你拍下当前的照片,有了这个机器人,家里的所有人都能出现在照片中,不会有一个人因为需要拍照而被落下。”

无线充电 2.0

现在的人,几乎所有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低电量焦虑症。在手机电池余量变红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些不舒服。

手机没电了以后,我们首先需要找一个充电器。而在找到充电器之后,手机就立刻变成了座机,设备的移动范围被大大限制。

但是这个情况很快就会变得不一样。

就在上个月,Energous和PowerCast两家公司的空气无线充电技术通过了FCC的许可。

Engadget公司的克里斯·维拉斯科(Chris Velazco)表示:“只要坐在充电范围之内,你可以随意使用手机,因为无线发射器会将电量源源不断的发送到手机上。”

这两家公司都将在即将到来的消费电子展(CES)上展示自己的长距离无线充电技术。

长续航笔记本电脑

在2018年中,华硕、惠普和联想等主流电脑制造商都将会推出“永远在线的PC”,据悉这种笔记本电脑能够提供20小时的电池续航能力。这些笔记本将会使用高通骁龙处理器,与安卓手机上使用的处理器类似。

为何有人需要这样的笔记本电脑?一台iPad不就可以搞定吗?

维拉斯科解释道:“这种笔记本电脑有两个优势:熟悉性和兼容性。”

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Windows平台的用户来说,这种笔记本让他们可以一直使用自己所熟悉的系统,不需要在外出的时候突然从Windows切换到iOS上。

维拉斯科还表示:“向我这样的人,外出的时候总会携带很多USB设备和SD卡,而iPad无法读取这些设备中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长续航笔记本电脑无疑更能满足我的需求。”

更智能的电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电视将会变得更加智能。

TechCrunch的安东尼·哈表示:“我认为今年最重要的科技产品之一,就是智能电视将会整合Google Assistant和亚马逊Alexa等语音助理。”

例如索尼的Bravia电视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功能,它能让你使用亚马逊Alexa设备或是Google Home来对电视进行语音控制,不再需要使用遥控器。

除了索尼之外,三星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该公司表示将会把他们的Bixby语音助理技术整合到电视设备中。

]]>
Tractica:2022年全球企业机器人市场将达到679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657598.html Thu, 07 Dec 2017 16:30:33 +0000 //www.otias-ub.com/?p=657598         199IT原创编译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级机器人将变得更加经济实惠、更智能化和更具生产力。

        根据Tractica的最新预测,到2022年,全球企业机器人出货量将从2016年的83,000台增长至120万台,此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在57%左右。全球企业机器人市场收入将从2016年的59亿美元增加至679亿美元。

        企业机器人的应用将增加农业、建筑业、仓储和物流、远程监控、消费服务和其他愿意投资机器人的企业数量,这将带来成本下降、收入增长。
过去几年,机器人已经改变了制造业和重工业。现在,机器人开始影响更多的行业。

        199IT.com原创编译自:Tractica 非授权请勿转载

]]>
从“喝茶”值班看人机协同,你的下一个同事会是机器人吗? //www.otias-ub.com/archives/656608.html Fri, 24 Nov 2017 09:12:30 +0000 //www.otias-ub.com/?p=656608 阿里巴巴集团内部在双11期间启用了鲁班AI设计师、阿里小蜜客服机器人、IDC智能巡检机器人、菜鸟拣货机器人等”黑科技”实现了”喝茶”值班。那么对于各家企业而言,有哪些可复用的人机协同经验呢?

双11是个体用户的购物狂欢,而电商们则痛并快乐地承担着巨大的工作负荷,可是怎样突破瓶颈真正实现业务的无痛化增长?如果你是电商运营人员,怎样能确保店铺内所有产品页面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更新?怎样能跟踪此刻手中上百成千订单的正常出仓和发货?

怎样能响应重大促销活动时大量并发的用户售后需求?

我们可以先看看一站式品牌电子商务服务商宝尊与阿里云码栈的故事,看看码栈如何帮助电商企业”喝茶”值班。

大促期间的”喝茶”值班

为全球四大洲超过一百四十六家国内外知名品牌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宝尊,和许多同行一样面临着大批量商品的人工上新、极限词检测等广告法条款遵守、逐一报名数百商品活动等问题,每一项任务都繁琐却不可出丝毫差错,而这些在工作量激增的大促期间显得尤其繁重且紧迫。

单就商品上架这项工作而言,通常一个产品需要完成多达90项内容录入,而对于一定规模的店铺,每批新品上则意味着数百次机械性的复制粘贴操作。这不仅需要公司层面巨大的人力投入,而且阶段性和高重复性的劳动工作既不能有效地提升个人能力也不利于员工长期职业发展。在阿里巴巴智能工作软件机器人码栈2016年推出后,宝尊就成为第一批开发者,并且连续两年投入到双11使用中。一个产品上新只需要4步即可完成,有效节省人效60%。

今年双11,宝尊经过对业务梳理与计算研究,在码栈团队的配合和支持下,将自动化解决方案扩大化加持到全链路运营当中。除商品上新外,店铺基础信息维护、视觉设计、商品信息、上下架管理、活动管理、订单处理、数据收集和退款管理等所有环节都被自动化。

宝尊通过码栈开发的100多款自动化工具,链接电商平台ERP,并且在后端基于阿里云100多台虚拟机支持下优化了近百家店铺的日常运营,码栈提供了全链路的运营支持。

最高耗时减少90%,运营方面整体效率提高60%,在双11一天总销售额达49.9亿情况下(该数据由宝尊披露),宝尊也可以在大促期间”喝茶”值班。

或早或晚,人机协同的时代都终将到来

今年,麦肯锡发布了一篇智能流程自动化(IPA,Intelligent Process Automation)的分析文章,文中提到一些来自各行业企业们通过IPA将50%-70%的任务自动化,人力资源效率提升30-35%,整体工作流程市场缩短50%-60%,并且投资回报率高达百分比三位数。

麦肯锡指出IPA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操作风险、提高用户体验,通过引用IPA作为新一代运营模式核心,极大地提高公司竞争力。

那么,什么是智能流程自动化(IPA)?

IPA的核心是重新设计基本流程工作,从而适配使用机器自动化处理和机器学习等一系列新技术。即,通过改进业务流程和升级到新一代工具,来帮助知识型工作者消除重复化同质化的例行乏味工作。而对于顾客,可以明显感到使用了IPA的企业简化了以往的人工互动并提升了服务响应时间。

麦肯锡指出:IPA不仅会模仿人工任务的执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做得更好。在传统依靠规则自动化基础上,辅以深度学习和认知技术,IPA将大大提高整体决策能力。

这里可以跨界举例子的是:2017年阿里云的ET城市大脑项目1.0版本接管128个信号灯路口,将项目区域同行时间减少15.3%,高架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其中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缩短一半。

IPA涉及到五个核心技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智能工作流(smart workflow),机器学习/高级分析(Machine learning/advanced analytics),自然语言生成(NLG,Natural-language generation),认知智能体(cognitive agents)。

麦肯锡指出单单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一项技术就可以提高生产力

高盛互联网研究院负责人Heath Terry曾经表示,在海量数据与日俱增、计算速率不断革新和开源算法资源累积的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AI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最尖端技术,并将为降低成本和营收带来千亿级美元的机会。

码栈,究竟可以带来什么?

对于一家公司,具体而言,IPA可以是使用机器人取代手动点击操作(RPA),解析繁重的文本通信(NLG),作出不需预编程的(machine learning)且基于规则的决定,为客户提供建议(cognitive agents)并实时记录企业内部系统与人员的信息工作交互(smart workflow)。而这,恰恰就是码栈在做的事情。

码栈是一款工作流程自动化办公机器人,模拟人工操作处理流程化工作,以为企业提效为目标,帮助用户连接不同的系统和服务。每个企业都有重复性高、耗时长、低错误容忍率的流程工作,一般下列三类工作可以考虑使用码栈简化:有一定规则的重复且大批量任务;需要跨多个不同业务系统的复杂流程化处理;需要全天候即时响应且对执行结准确性要求极高的工作。

值得提出的是,码栈是基于阿里云的SaaS化服务。除了24小时工作待命、快速准确地自动处理等基础功能之外,码栈还具备如下优势:即使用户关闭客户端码栈,但是云端采集工作依旧运行;并且,高度可扩展满足工作量激增时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自动化应用托管在码栈阿里云平台,实现与开发者部署环境的隔离以及银行级数据安全。此外,借助认知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码栈还具备提供文本分析、数据加工、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能力。

码栈面向的用户有但不限于客服、运营、财务、法务、美工等;除了前文提到的宝尊电商之外,面向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电商行业、金融公司、游戏公司、政府部门、教育行业、财税公司、及传统大型企业等等人力密集型企业;典型应用场景是数据采集、批量处理、跨系统办公协同和大量重复流程处理。

定制化ERP流程,你的码栈更懂你

如果用户使用专业版或企业版,码栈可以自动实现数据对接,把ERP与售后系统对接起来。码栈配有应用市场,用户可以添加ISV提供SaaS企业应用。其中,对于官方提供的应用,用户可以在任务进行后进行数据分析与监控。

如果用户不满足于常见的应用链路,还可以进行DIY搭建:如果用户具备编程水平,可以选择码栈专业版的编码模式开发智能应用;而如果使用者不懂编码开发,可以通过拖拽可视化模块完成新应用搭建,这是因为码栈在底层进行了技术的智能化集成。

此外,阿里团队还会提供专业的技术与培训支持。

平民化数据分析,BI功能触手可及

码栈提供数据收集、批量处理和汇总结果的能力。知己知彼,一些用户使用码栈对个人关心的领域前100名同行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导出的结果可以是最长12万条的Excel报表,也可以是html在线文件。对于电商而言,某些爆款产品选择以html的形式展示更直观更丰富,比如一些用户对比分析之后的得出商品的前五张图片至关重要。

严格化信息验证,线上审核保卫权益

以电商领域为例,曾经一位电商用户因为疏忽了一个标准声明,被工商部门罚款。2017年电商开始正规化并且加大线上审核力度,电商店铺一般都要接受天猫质检、工商质检部门抽检等检查,还有打假人投诉、页面信息被篡改等问题。码栈可以自动化获取物品信息,如自动获取商品型号、检测标准声明、识别文字并且记录等。码栈还通过巡店管理进行广告法查询核对,在交流中基于违禁词库进行实时监测,可以达到90%的准确率。

便捷化智启云端,无间断自动运行

码栈运行在阿里云上,用户无需处理硬件,一键部署省心省力。如果采用码栈专业版,可以实现应用7*24小时不间断的自动化执行,节约人力时间成本。

人机协作,将是最佳工作方式

牛津大学网络研究院教授Viktor Mayer-Schonberger认为在被称作The Second Machine Age的当今,人类需要学习如何与智慧计算机协作以最大化提高人类决策,这才是最佳的工作方式。

宝尊表示人机协同能够让员工发挥更大的潜能,在使用工具的同时去思考如何更高效的完成工作,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创造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工作。

码栈负责人郑昌丘表示,码栈已经实现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目前正在智能流程自动化(IPA)的全面研发中;将人从花费过多体力的日常办公中解放出来,去更多地从事非简单脑力的智慧层面的工作。

]]>
天猫双11期间,阿里数据中心将由机器人完成巡检 //www.otias-ub.com/archives/649048.html Wed, 01 Nov 2017 07:17:42 +0000 //www.otias-ub.com/?p=649048 11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天猫双11期间,华北数据中心的巡检工作将由智能运维机器人“阿里巴巴天巡”完成。

天巡是目前互联网数据中心精度最高的智能运维机器人。届时,天巡将不分昼夜,在华北数据中心独自进行巡检工作。机器人和工作人员携手,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数据中心的安全巡检效率和质量。

天巡在进行巡逻作业

机器智能,正在成为天猫双11超级工程的指挥官。

张北数据中心是每年“天猫双11”的核心数据处理中心,承载着庞大的平台交易量及数据计算任务,同时,作为阿里云重要的数据中心节点(华北3节点),向合作伙伴提供领先的云计算服务。

每年双11,数据中心管理人员都必须对设备的运行容量参数、数据中心环境温湿度、空调运行状态及IT设备工作状态等进行全天24小时安全巡逻,保障各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天巡采用3D激光雷达,能够在数据中心实现自主导航,独立完成巡检。机器人带有全景高精度摄像头、传感器,在巡检中可以完成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电气参数、空调参数等监测工作。

天巡在巡逻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机器人能够完成如此复杂的任务,得益于其背后的智能指挥大脑“天机”。天机包括一系列运行在阿里云上的算法和应用,包括提供在线数据分析的数据存储技术、协调全网的负载均衡技术、异地双活的容灾技术等等。凭借强大的云计算能力,“天机”能够发现近百万台服务器的故障和环境异常,进行快速的排查和判断。

天猫双11前夕,天巡已经在张北数据中心“实习”。根据实际应用看,天巡不仅全天24小时巡检,而且接替了运维人员以往30%的重复性工作。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在全球的快速发展,超大型数据中心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效率、管理、成本等问题需要找到解决办法。“在数据中心部署机器人的最大驱动力是我们需要更高的工作效率、更低管理成本。”阿里巴巴数据中心高级专家刘水旺表示。

据了解,张北数据中心采用风能、太阳能等先进节能技术,每年可节省5.9万吨的碳排放。天巡的加入,将让张北数据中心更加的黑科技。

天巡机器人是阿里在数据中心管理运营的新尝试。随着数据中心越来越大,如果只靠增加人力去监测数据中心环境,不但成本会增加,而且会出现工作疏忽。因此,是时候让机器人去辅助人类做一些工作。

阿里巴巴数据中心高级专家闫昆介绍,未来机器人天巡将升级算法和硬件配置。升级完毕后,天巡将可以替代60%以上的现场运维人员的重复性工作。

]]>
IFR:预计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170万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645804.html Sat, 28 Oct 2017 16:56:05 +0000 //www.otias-ub.com/?p=645804         199IT原创编译

        现在,机器人行业增长最快的是亚洲,中国作为世界第一,领先于其他市场。2017年,亚太地区机器人装置估计将增长21%。而美洲的机器人装置量将增长16%,欧洲增长8%。这一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机器人采用可以加速业务周期,这对制造商行业灵活应对客户需求尤其重要。而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将为更加灵活的自动化铺平道路。

        工业机器人

        预计到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数量将从2016年底的182.8万台增加到305.3万台。2018年至202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在14%左右。自2016年以来,中国是拥有工业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市场。2020年,中国将拥有95.03万台工业机器人,远高于欧洲(61.17万台)。到2020年,亚洲将有190万台机器人投入使用中,这几乎与2016年全球机器人数量相当。

        全球五大市场

        2017年,五大主要市场占机器人总销量的74%,分别是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中国作为最大的市场,2016年市场份额达到30%。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约8.7万台,接近欧洲和美洲的总销量(9.73万台)。

        韩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二大市场。2016年销量约为4.14万台,比2015年增长8%。韩国是机器人密度水平最高的国家。2016年,每万名职业业员工约有630台机器人,这主要是由于韩国是LCD和内存芯片制造业的领导者。

        2016年,日本机器人销量增长了10%,达到38600台。同时,日本还是主要的机器人制造国。2016年全球销售的机器人有52%是日本制造的。

        美国机器人装置量在2016年增长14%,达到31,400台。大多数美国机器人是从日本、韩国和欧洲进口的。

        德国是世界第五大机器人市场,也是欧洲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6年,工业机器人的供应量和装置量分别占欧洲机器人销量的36%和41%。2016年,机器人数量略有增加,达到20,039台。

        未来趋势:智能工厂

        工业4.0,即将现实生活中的工厂与虚拟现实联系起来,将在全球制造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器人制造商已经在开发和商业化新的服务模式:基于附加到机器人的传感器实时收集数据。因此,云机器人技术将迅速发展。

        未来趋势:中小型制造商自动化

        一些机器人制造商还在考虑租赁模式,特别是加速中小型制造商的普及。 简化是这个细分市场的关键趋势。

        199IT.com原创编译自:IF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YouGov:1/4的美国男性会考虑机器人性爱行为 //www.otias-ub.com/archives/644605.html Fri, 27 Oct 2017 16:50:35 +0000 //www.otias-ub.com/?p=644605 199IT原创编译

拟人化、性爱机器人不再仅仅是科幻的东西。未来学研究者兰·皮尔森博士预言,到2050年,与机器人的性行为将比人类的爱情更加普遍。

根据YouGov的新数据,49%的美国人同意皮尔森博士的观点。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为这个变化做好了准备。例如,只有9%的女性会考虑使用性机器人。但是,男性对性机器人的想法更开放,1/4的男性(24%)至少会考虑。

在可能与机器人发生性关系的美国人中,机器人的外观至关重要。52%的受访者认为类似人类的机器人很重要。另一方面,受访者认为,关于机器人性行为不必都遵循人的习惯。

例如,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机器人性行为不应归为传统的性行为。只有14%的美国成年人会将机器人性行为标榜为性交,而1/3(33%)认为更像手淫。

与机器人的性行为是否属于出轨也有争议,32%的受访者认为是,33%的美国人认为不是。36%的女性受访者认为机器人性行为是出轨,29%认为不是;男性则分别占29%和37%。

至少42%的美国成年人认为使用机器人比和陌生人发生关系更安全。

199IT.com原创编译自:YouGov 非授权请勿转载

]]>
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越来越大 但谷歌把机器人弄糟了 //www.otias-ub.com/archives/643565.html Tue, 17 Oct 2017 14:20:33 +0000 //www.otias-ub.com/?p=643565

谷歌于2013年涉足机器人研发,前后至少并购了九家公司,但没有一家被收购的企业制造出实用的机器人产品;而且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至少有三位2013年加入谷歌的机器人大佬离开公司。彭博社近日发表文章,讲述了谷歌涉足机器人的前后经历。

以下为文章全文:

1982年,电影《刀锋战士》(Blade Runner)让世界认识了复制人,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为作家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想象出来的类人机器人安上这个名字,向人类发出警示。在过去几年里,刀锋战士有了两位高调的继承者。一是由斯科特监制的续集《银翼战士2049》,10月6日首映,以3150万美元的票房遭遇惨败。另一个是谷歌神秘机器人部门创造的“复制人”,输得更离谱。

安迪·鲁宾(Andy Rubin)曾在谷歌创造了Android,2013年开始进军机器人,前后至少并购了九家公司。在外人看来,除了搜索驱动的广告收入之外,谷歌还在智能机器上豪掷千金,意欲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企业。眼花缭乱的收购成为机器人行业最激动人心的话题,其巨大的影响力和资源使谷歌有机会成为将各种努力合并为单一愿景的理想场所。业界翘首以待新霸主的到来。“人们对此表现出非凡的热情,”初创企业碳机器人(Carbon Robotics)的首席执行官罗珊娜·梅尔斯(Rosanna Myers)说。

但是,风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除了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没有一家被收购的企业制造出实用的机器人产品。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至少有三位2013年加入谷歌的机器人大佬离开公司,而且,鉴于谷歌股票期权的等待期为四年,在他们身后,必定还会有人步其后尘。不过,梅尔斯认为,在当前时点上,对机器人技术而言,这些人的出走未必不是一种胜利,因为在过去几年里,这一领域许许多多聪明绝顶的任务基本上都被困于时间胶囊里。事实最终证明,与其说谷歌对机器人的作用“是向前推动,毋宁说是在拖后腿。”Alphabet公司“臭鼬工程”X项目的发言人艾利桑德拉·登尼特(Alexa Dennett)说,他们的机器人项目可能需要至少五年时间才能走向市场,因为实现重大技术进步绝非一日之功。

在“复制人”机器人诞生之前,谷歌在这个领域曾有多种尝试。早在2010年初,就有一支团队着手研究“云机器人”系统,旨在让机器人群组在远程服务器上共享数据和代码。他们还专为孩子们摸索开发了玩具机器人。但据工作人员说,由于担心市场规模和隐私问题,公司放弃了这些努力。鲁宾的计划表明,他正在酝酿更大行动。

谷歌收购的公司正在进行一系列项目:波士顿动力公司(Boston Dynamics)制造类似四足动物的移动机器人,红木机器人公司(Redwood Robotics)和Schaft公司研究机器人武器,梅卡机器人公司(Meka Robotics)正在建造与人类一起在工厂里工作的机器人,工业视觉公司(Industrial Perception Inc.)主攻计算机视觉,BOT & Dolly和Autofuss开发与媒体和设计相关的应用,Holomni的计划似乎涉及机械化车轮。

大多数公司都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规模化生产,里奇·马霍尼(Rich Mahoney)说,他在SRI International主持机器人部门,并于2013年在红杉机器人公司担任董事。“我的观点是,谷歌的并购目的是在一系列技术上播下种子,捕获未来商机。”但谷歌追求的机会从未明朗。熟悉该部门的人士说,谷歌的新机器人部门没有向外界透露任何信息,公司甚至从未向被收购的员工表达过未来的愿景。

鲁宾在2014年离开谷歌,创建了一家风险公司和一个以硬件为中心的初创企业孵化器。在他离职后不久,“复制人”被解体,开发人员被安置在谷歌、Alphabet下属企业和其他地方。云机器人先行者、目前经营家用机器人初创企业的莱恩·希克曼(Ryan Hickman)认为,“谷歌将继续创造工程奇迹,但产品创新只能由其他公司引领。”

谷歌在机器人技术上所遇到的困境并非特例,事实上,该领域的大多数公司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有些失败为未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柳树车库(Willow Garage),这是一家孵化器企业,2013年旗下三家公司被谷歌收购。柳树车库在2014年初关闭,但他们负责开发的开源软件——机器人操作系统现在已被纳入大量设备之中。相比之下,“复制人”计划吞并了不少前景大好的项目,使它们窒息夭折,硬件孵化器莱姆诺斯实验室(Lemnos Labs)的合伙人杰里米·康拉德(Jeremy Conrad)指出,“其中一些是最令人兴奋的机器人公司,它们就这样消失不见了。”

根据投资公司Loup风投和贸易组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的测算,全球机器人产业的规模为245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产品属于电子商务仓库中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市场预计在五年内翻一番。

谷歌还没有完全离场。除了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分支Waymo,谷歌正投资于无人机的研发。在过去一年里,它还经营着一个被称为“ARM农场”的地方,位于谷歌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总部的某个房间,内有至少10个机器人肢体正在被改进,以掌握和操纵各种物体。“为了让机器人更加智能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谷歌首席科学家文森特·范霍克(Vincent Vanhoucke)说,“但我们相信这些建造模块可以带来重大突破。“两年前,一些复制人项目并入X鼹鼠工程。

其他巨头的进展正日益突显。亚马逊正在稳步推进自动化,包括在2012年斥资7.75亿美元收购了Kiva系统公司,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机器人部门。丰田研究院是丰田公司的机器人实验室,2015年日本汽车制造商向它投入了10亿美元,一直令研究人员趋之如骛。目前,包括谷歌在内,上述公司看来都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行业领导者,前SRI机器人总监马霍尼说。他认为:“最终,不仅仅是资源,还要合适的人员走到一起。但这一切尚未发生。”

来自:彭博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