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19 Oct 2016 12:52:5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数据解读微博导师Twitter为何被微博学生给超了 //www.otias-ub.com/archives/527343.html Wed, 19 Oct 2016 12:52:53 +0000 //www.otias-ub.com/?p=527343 2016年10月18日晚,微博股价曾一度超过Twitter,最终收盘时Twitter还是夺回了老大的位置,最终收盘价为微博市值112.26亿美元,而Twitter为118.40亿美元。但相比微博强势的业绩和股价走势,负面新闻连连的Twitter不免颓势,连卖身的绯闻都被逐一推翻,股价跌至谷底。

Twitter究竟怎么了?跟中国学生微博相比,差在哪里?抑或微博只是言过其实?

营收比较:Twitter赚的多,亏得多,微博已经实现盈利

从2016年第二季度来看,Twitter的营收为6亿美元,微博只有1.47亿美元,Twitter的营收是微博的4倍;但Twitter赚的多,亏得也多,而赚人民币的微博已经实现盈利。

从增长速度来看,微博表现也更好,同比有38%的增长,而Twitter的增长速度已经滑落至20%。

图:微博跟Twitter的营收和利润比较

来自公司财报,199IT制图

用户增长:微博用户增长强劲,Twitter用户增长停滞

截至到2季度,Twitter的月活跃用户为3.13亿人,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3%;而微博月活跃用户为2.82亿人,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8%。

Twitter作为全球市场的微博,按理讲用户增长天花板远比微博要高,但增长不济的原因,我们认为很大程度上跟Twitter运营能力弱,对图片社交,视频社交跟进慢,没能运营好意见领袖,明星,网红不无关系,正是因为运营能力差,导致明星网红这些极强吸粉的人群跑到其他平台中,如Facebook,Snat,instragram等平台上。另外Twitter用户全球分布的特点,也使得其做运营时难以聚焦特定市场,无法引爆社交事件。

图:Twitter的用户运营数据

来自公司财报

竞争环境:Twitter亚历山大,微博一马平川

Twitter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包括instagram,Snat等平台,以及新晋的视频社交平台如musicly,live.me等。当然Facebook也分流了Twitter很大一部分网红。

相比之下,随着腾讯战略上放弃微博业务,微博在中国市场基本是一枝独秀,天下无敌。加上微博对图片社交,短视频社交跟进速度快,明星打法用得行云流水,地位牢固。

图:2016年9月社交应用月活跃用户排名

来自易观数据

商业变现:均依赖广告

两者约9成收入都来自广告,如品牌广告主,SME中小广告主等。Twitter的其他收入主要包括数据授权,而微博的其他业务还有来自游戏运营的分成收入。

2016年开始阿里巴巴在微博上的广告投入显著减少,阿里巴巴的减少说明微博的投放效果并不如意,另一方面阿里巴巴自建网红生态,直播吸纳了很多网红参与,恐怕对微博的网红电商不利。

好在微博SME的广告主有快速的增长,弥补了干爹投放减少的负面影响。

图:微博和Twitter营收比较


来自公司财报数据,199it制图

赚钱能力:Twitter要更好,是美元的缘故?

2季度,Twitter平均从每个活跃用户上赚的1.92美元,而微博为0.52美元,看起来有3-4倍的差距,但不同国别的广告主投入水平不一样,你很难说微博的变现能力一定就跟Twitter有3-4倍的差距,况且微博的股价已经赶上Twitter,那么问题来了,谁更便宜?

最后来看看Twitter和微博的股价走势图,是否需要以股价论英雄?究竟是谁在谷底谁在高点?谁又能拯救Twitter?

]]>
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 //www.otias-ub.com/archives/419608.html Sun, 20 Dec 2015 16:12:02 +0000 //www.otias-ub.com/?p=419608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01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02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03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04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05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06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07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08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09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10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11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12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13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14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15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16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17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18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19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20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21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22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23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24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25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26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27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28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29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30 03 BDTC2015-新浪微博-姜贵彬-大数据驱动下的微博社会化推荐_000031

]]>
微博“头部作者”收入超2亿 资源将向长文和视频倾斜 //www.otias-ub.com/archives/416231.html Fri, 11 Dec 2015 06:47:32 +0000 //www.otias-ub.com/?p=416231 19.pic

今年前11个月,微博上垂直领域专业作者已经达到230万,覆盖47个行业,其中月均阅读量超过10万的“头部作者”,在微博获得收入超过2亿。12月9日,微博在V影响力峰会上发布了垂直领域作者规模和商业化进展。微博CEO王高飞表示,微博将从品牌价值、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三个方面,推动垂直领域作者进入新媒体的黄金时代。

25万“头部作者”微博收入超2亿

微博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内容生产和消费平台,在垂直领域也产生了大量品牌影响力较强的“大V”。截止11月微博垂直领域作者达到230万,同比增长一倍,覆盖47个行业。月均阅读量高于10万的“头部作者”有25.3万,今年发博量同比增长64%,人均每天发布微博11条,博文阅读量同比增长83%,每条微博的平均阅读量达到9800次。

已经有10个领域“头部作者”的规模超过5000人。作者规模扩大也带动了内容消费的活跃。在股票领域,微博上“头部作者”规模超过6000人,同比增长70%,阅读量同比增长89%。目前微博上日均个股股评量达到30万条,活跃股民规模近800万,成为快速成长的股票讨论和交易参考平台。

微博还给作者带来持续的变现能力。今年前11个月“头部作者”在微博获得收入超过2亿,收入来源也更加丰富,仅粉丝打赏就给作者带来超过4400万收入,付费阅读推出不到半年,200多位作者也获得2800万收入。来自微博的广告分成收入也达到1.28亿。

将加大对长文和视频内容扶持力度

微博副总裁曹增辉表示,明年将从产品、资源和商业化三个方面,继续加大对垂直领域作者的扶持力度,扶持资源将向长文和视频内容倾斜。

全新的微博长文工具“头条文章”将于12月底上线,据了解,使用头条文章可以让长文在信息流中以更醒目的方式呈现,编辑效果和打开速度也将提升,从而优化用户的阅读体验。这一功能除了在微博PC、移动端可以发布使用外,微博还将同步发布独立长文发布工具weico note app,从而更加专注的进入长文市场,以后还将向更多第三方发布工具开放。此外,微博还将推出单篇长文付费阅读,付费阅读作者的文章也将向微博会员开放,由微博给作者提供分成。

微博还宣布将联合秒拍推出视频直播产品,观看直播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点赞、弹幕、打赏等方式与主播互动,视频直播除了在微博上传播外,还会在粉丝的信息流首页置顶推荐。此外视频也可以获得用户的打赏和付费浏览,这将进一步拓宽垂直领域作者的商业化空间。

曹增辉介绍,微博将继续通过运营手段和商业工具提高垂直领域作者的曝光,仅账号推荐资源每月就会达到1.2亿次。预计明年垂直领域作者的收入将超过4亿,微博签约自媒体规模将比今年增长一倍。

王高飞:新媒体平台价值判断“三个不等于”

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产品和移动新闻平台快速普及,媒体机构和个人作者都加强了移动新媒体平台的经营,也有多个移动新媒体平台推出扶持政策。王高飞认为,用户阅读终端向手机转移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但内容仍然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媒体的发展也仍然需要品牌价值、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来支撑。

王高飞表示,平台的流量并不等于作者的品牌价值,用户基于品牌路径消费内容对作者才有价值。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例,超过40%的阅读量都是来自用户直接访问其微博主页。访客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用户。因为用户在移动端的信息消费非常碎片化,只有随作者转移的用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用户。

同时,收入也不能等同于商业价值。完全依靠流量带来的收入,忽视了不同内容创作者在品牌影响力、受众构成上的区别,因此并不能代表商业价值。王高飞介绍,两个粉丝量相近的账号,在微任务的价格可能相差很多。因为媒体的商业价值是来自媒体品牌本身,而不是平台的流量。

为了客观评价垂直领域作者的影响力,微博还推出媒体势力榜和V影响力榜。联合新媒体指数推出的媒体势力榜,主要从发博量、阅读量、互动量等维度对媒体机构的社交影响力进行评价。联合新榜推出的V影响力榜则覆盖除娱乐明星外的所有垂直领域,评价标准包括博文阅读量、互动量以及打赏、付费阅读等商业化指标。这也将推动移动时代新媒体影响力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和客观。

]]>
阿里旅行与微博达成战略合作 打造国内最大旅游生态平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394822.html Fri, 16 Oct 2015 00:52:23 +0000 //www.otias-ub.com/?p=394822 IMG_1743

10月15日,阿里旅行与微博宣布战略合作,实现从内容到产品等多层面深度互通,借助阿里旅行平台能力和微博强大的内容数据共同打造国内最大旅游生态平台,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双方将在今年双11期间推出“蜻蜓客”旅游产品,投入海量资源扶持微博旅游自媒体和旅游达人,丰富旅游产品种类,撬动目的地旅游资源,抢占旅游庄闲游戏app官网 的先机。

阿里旅行总裁李少华表示,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旅游出行服务平台,一年来阿里旅行汇集超过千万条旅游商品和服务信息,服务超1亿人次,为商家连接淘系3.5亿活跃用户。在阿里旅行背后,是阿里系的“最强势能”组合——芝麻信用、支付宝、花呗、阿里云等。此次阿里旅行和微博的战略合作,精髓在于强大的旅游服务平台数据与强大的旅游内容平台数据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不仅能更精准的沉淀出用户在旅游上的痛点和需求,并能引导建立立体的旅游生态体系,从而碰撞出顺应用户需求、撬动旅游资源的划时代产品。

微博CEO王高飞表示,作为国内最大的旅游自媒体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微博和新浪旅游已经汇集了超过25000名旅游自媒体人,每天生产的旅游内容超过267万条,数量庞大的旅游自媒体已经成为社会化旅游的重要生态节点,通过微博和阿里旅行的战略合作,双方可以实现旅游行业线上内容传播与线下服务体验的深度整合,实现内容生态和服务生态的互补,势必为在线旅游市场注入强大的推动力。

出席发布会的中国旅行社协会秘书长蒋齐康对两家公司的合作给予了肯定,他表示,阿里旅行与微博作为各自领域的龙头企业,双方的深度合作树立了”互联网+旅游”战略的典范,势必取得1+1>2的效果,相信未来双方合作中将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服务消费者。

强强联手 打造国内最大旅游自媒体生态

国庆前结束的#你不知道的旅行#活动,阿里旅行联手新浪旅游在微博上形成了巨大影响力。3个月内约16000余名旅游自媒体人生产了超过2.7万条长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超过14.9亿。新浪旅游凭借在线旅游内容运营经验,系统化搭建旅游自媒体体系,并为旅游自媒体人提供包括认证、推荐、内容曝光、商业化尝试等系列服务,并推出国内最大的旅游自媒体组织——新浪旅游自媒体联盟。此外,新浪旅游也宣布已正式启动旅游自媒体扶持计划,到目前为止,新浪旅游已投入总价值超过1.57亿的微博推广资源以及近500万打赏稿费扶持旅游自媒体。

此前,阿里旅行发布“未来酒店”战略,第一阶段上线了信用住,接着又推出了在线签证、未来景区等一系列“互联网+”创新旅游产品。“阿里旅行会给旅游行业带来创新势能”,正如阿里旅行总裁李少华所说,阿里旅行正在一步一步实现当初的承诺。

新浪旅游近期上线了“微博—旅游”的全新旅游产品,与阿里旅行的相关旅游产品对接,以契合微博中旅游用户的内容生产与消费节点,也进一步提升微博用户的旅游内容消费体验。通过内容到服务的全面打通,阿里旅行将与新浪旅游共同构建微博旅游自媒体日常运营及协同激励策略。阿里旅行还为联盟旅游自媒体人提供包括阿里旅行卡券、旅行产品体验及代言、会员增值服务等激励。

推出“蜻蜓客”产品 掘金旅游庄闲游戏app官网

基于联合打造的旅游自媒体“内容+服务”生态的战略初衷,双方将在今年双11期间推出针对有独特旅行资源和丰富旅行经验的自媒体和达人的产品 “蜻蜓客”,为旅游用户提供世界各地个性化旅程定制的向导。

“蜻蜓客“将提供庄闲游戏app官网 旅游服务模式,每一位“蜻蜓客”都可以成为分享经济中的服务提供方,使旅游自媒体和旅游达人成为给旅行用户提供一对一个性化专属服务的个人品牌,满足个性化旅行需求且灵活度高,并完成销售与最终的服务对接。

据介绍,在“蜻蜓客“推出之前,微博旅游自媒体已经具备商业落地的土壤。新西兰的海外领主KATE在2013年9月份创建她的微博,并且成为她唯一在线的服务平台,1年半的时间里接待了超过1万名前往新西兰的游客,微博成单转化率超过60%。微博粉丝超过65万的新浪旅行家@风同学 则通过原创优质长微博展示行程亮点以及亲自带队、独家定制行程的服务模式在微博和新浪旅游平台上已经覆盖了相当比重的中高端旅游人群。

围绕“蜻蜓客“,微博和新浪旅游负责提供庄闲游戏app官网 内容平台,旅游达人可以在该平台为用户提供行程规划、旅行资讯、推荐旅行服务达人及产品等专属服务。另一方面,阿里旅行平台为“蜻蜓客”提供旅游综合服务平台,使“蜻蜓客”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经验成为商品,并且延伸到线下服务。基于阿里巴巴数据和平台服务之上,阿里旅行平台使“蜻蜓客”能够共享阿里旅行输出的五大平台能力:云计算、精准会员、开放的营销平台、旅游金融和产业生态。在产品层面打通旅游行业从“需求-产品-交易-服务-分享”的整个社交旅行闭环,将有服务能力的旅游达人和自媒体影响力进行商业化变现,使旅游庄闲游戏app官网 落到实地。

普华永道最新的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庄闲游戏app官网 市场约为150亿美元,到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增加至3350亿美元,庄闲游戏app官网 模式作为下一波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也成为时下旅游行业的新潮流。而“蜻蜓客“的推出,使得双方共同挖掘旅游庄闲游戏app官网 红利成为可能,开创出不同于传统OTA平台单一解决用户功能性需求的全新商业模式。

阿里旅行和新浪旅游承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自媒体的市场投入和扶持力度,携手构建国内最大的旅游自媒体内容生产及商业化生态。

]]>
微博与社交媒体分析公司Socialbakers达成合作 //www.otias-ub.com/archives/385099.html Wed, 16 Sep 2015 09:44:41 +0000 //www.otias-ub.com/?p=385099 1442394634824

9月16日,在微博商业开放平台新战略发布会上,微博正式宣布与全球权威的社交媒体平台数据分析公司Socialbakers达成合作,双方将合作上线推出微博官方大数据产品,从而解决微博企业用户在数据营销分析上的需求,共同致力于为企业客户的数据化分析和营销提供帮助。

据了解,早在今年5月,微博方面便透露将与全球权威的社交媒体平台数据分析公司 Socialbakers 合作推出服务企业的数据新产品,Socialbakers将会为微博开发类似Facebook Insight的营销效果分析工具,以用于衡量微博营销的效果。

Socialbakers是全球权威的社交媒体平台数据分析公司,致力于为企业客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数据进行数据效果评估。作为全球社交媒体数据监控对比分析的行业领导者,拥有遍布全球100个国家的3000多个企业客户,帮助客户监控超过800万个品牌帐户。如三星、欧莱雅、Lenovo、迪斯尼等。与Socialbakers合作的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有Facebook、Twitter、Google+等。

Socialbakers执行主席兼联合创始人 Jan Rezab表示,通过采用先进的社交媒体数据分析模型,Socialbakers可以为企业在社交网站的营销提供可靠的数据服务,帮助客户了解其在社交媒体上的投资是否确实产生了可观业绩。之所以选择微博作为合作伙伴,正是看重在国内微博第一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地位,双方的合作无疑对于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客户的“本土化”营销具备实际意义。

近年来,各大企业已经越来越多的从电视、报纸等传统营销转向社交媒体平台,微博更是企业在社交媒体网站营销的首选。微博副总裁程昱表示,这次与Socialbakers合作的数据产品极具“企业微博营销分析”价值,将极大的帮助企业获得微博广告投放效果评估数据,它涵盖了企业非常关注的粉丝分析、博文分析、互动分析,而且在每个维度下的分析都将深入展开,细致精确。

目前微博平台上拥有近100万企业认证用户,企业在微博上进行营销、运营、客服、舆情监测等,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同时也非常希望获得微博的数据效果评估。基于微博数据的公开性、传播性、实时性,微博提供数据接口,结合Socialbakers丰富的社交媒体数据分析经验,双方的合作势必将受到国内外各企业客户的青睐,加快在中国普及企业社交媒体营销效果评估标准的规模,进而刺激推动社交营销在国内的发展速度。

]]>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39974.html Tue, 14 Apr 2015 16:57:15 +0000 //www.otias-ub.com/?p=339974 在本月的电商营销战中,华强北商城、小米电视、苏宁易购表现出众;3月的营销案例分析,来自小米电视的新品传播活动和波奇网发起的#315保真行动#;本月微博粉丝关注的商品类别主要是美食特产类、手机数码类和日用百货类。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1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2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3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4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5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6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7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8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9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0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1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2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3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4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5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6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7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8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9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20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21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22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23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24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25 2015年3月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26

]]>
2015年3月微博旅游行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39970.html Tue, 14 Apr 2015 16:54:35 +0000 //www.otias-ub.com/?p=339970 2015年3月国内旅游景点提及总量为1803万,景点提及人数为1328万;国内旅游景点搜索量为290万,总搜索人数为36万,提及和搜索情况较2月都有明显提升。3月的旅游信息火热程度整体超过2月。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01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02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03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04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05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06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07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08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09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10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11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12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13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14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15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16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17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18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19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20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21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22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23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24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25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26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27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28 2015年3月旅游微博发展报告_029

]]>
微博: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334291.html Mon, 23 Mar 2015 06:58:02 +0000 //www.otias-ub.com/?p=334291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01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02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03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04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05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06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07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08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09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10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11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12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13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14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15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16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17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18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19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20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21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22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23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24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25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26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27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28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29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30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31 2015年2月微博热门话题分析_032


]]>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34269.html Mon, 23 Mar 2015 06:52:59 +0000 //www.otias-ub.com/?p=334269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01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02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03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04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05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06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07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08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09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10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11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12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13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14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15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16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17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18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19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20 微博:2014年Q4智能手机微报告_021

]]>
CIC:关于微博及微信的深度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325312.html Wed, 28 Jan 2015 12:25:30 +0000 //www.otias-ub.com/?p=325312 2015-01-28_202454

全球调研咨询领导者凯度(Kantar)诚邀您参加于2015年2月3日在北京举办的媒体见面会。在本次见面会上,凯度将发布《2015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分析通过专业调查所发现的中国社交媒体的最新趋势。KantarMedia CIC作为中国领先的社会化商业资讯提供商,将于此次媒体见面会上分享包括微博及微信在内的社会化媒体热点研究。

凯度《2015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是凯度集团连续第二年发布的深入分析社交媒体对中国人生活影响的专业报告。该报告利用了连续性大样本调查、微博大数据语义分析、微信公众号大数据分析、网上实名制调查四种形式,覆盖了60个中国城市、分析了200万条微博内容、跟踪了7亿多次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为、共涵盖了近66,000名实名用户的数据,全面剖析社交媒体对中国人消费、行为及价值观的影响,并且再一次请用户为社交媒体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打分,以跟踪两年间中国人对社交媒体满意度的变化。同时,凯度还通过多角度的专业数据化分析,探讨了品牌应当如何在日新月异的社交媒体平台上与消费者互动。

Kantar Media CIC将利用其独有的自然语义处理及文本挖掘技术,通过研究微博热点话题及微信内容和用户参与行为,为凯度集团提供多纬度的深度报告,并将在媒体见面会上分享我们对社交媒体的独到见解。

届时,来自凯度总部的高管及包括Kantar Media CIC在内的旗下多家在中国运营的公司高层将出席该活动,并回答媒体提问。

下图为凯度《2014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供您参考。

18180tpwebp1

]]>
2014年电子商务网站微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22252.html Fri, 16 Jan 2015 08:18:28 +0000 //www.otias-ub.com/?p=322252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1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2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3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4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5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6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7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8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09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0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1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2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3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4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5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6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7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8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19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20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21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22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23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24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25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26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27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28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29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30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31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32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33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34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35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36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37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38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39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40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41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42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43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44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45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46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47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48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49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50 2014年电商网站微博发展报告_051

]]>
日本AV女优的微博大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200505.html Sat, 08 Mar 2014 09:53:45 +0000 //www.otias-ub.com/?p=200505 信息图:日本AV女优的微博大数据

]]>
财报透露Twitter用户参与度首度下滑 //www.otias-ub.com/archives/192155.html Fri, 07 Feb 2014 02:35:37 +0000 //www.otias-ub.com/?p=192155 Twitter 2013年Q4 的财报透露出的信息让业界不淡定了,其衡量用户参与度的时间线访问量出现下滑。用户增长幅度和活跃度放缓成为财报暴露出的最大问题。

2014年Q4 Twitter时间线访问次数达1480亿次,比Q3的1590亿次下降不少。

chart of the day twitter engagement

Twitter本季度月平均活跃用户为2.41亿,较去年同期增长30%,但较上季度39%的增长率仍有所下滑。

Twitter已经意识到“用户增长”的问题,并做出的改变。比如用户在移动端登陆体验更好、信息流里用更多图片和视频来吸引用户、用户私信可以发送图片等

via:199IT编译,图表来自businessinsider

]]>
Facebook&微博真不行了吗 //www.otias-ub.com/archives/190325.html Mon, 27 Jan 2014 01:27:19 +0000 //www.otias-ub.com/?p=190325 把时间拨回两三年,Facebook如日中天,业内人士鼓吹着其将连接世界,改变文明!微博则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新的颠覆力量,人们看到了它对社会的巨大改造力。 

国外关于年轻人是否对Facebook失去兴趣的争论跟国内争论新浪微博是否已经日薄西山一样热闹。有人说这是媒介演化的必然结果,有人表示年轻人追求新诸如instagram,snapchat或tumblr那样的新生事物。而对于微博,人们说很多人转移到了诸如微信,朋友圈那样的服务中。

iStrategyLabs通过facebook的社交广告工具提供的数据证明了Facebook年轻用户的原理。根据istrategy,年龄在13-24的美国Facebook用户自2011年1月份以来流失了超过600万。如果这个数据正确,相当于在过去三年中,Facebook的年轻用户流失了近25%,意味着在捕获年轻人的芳心方面,Facebook已经人老珠黄。

acebook_s_teenager_problem_n

再来看微博,CNNIC的数据称2013年第一季度,受农历春节的影响,微博客类应用 的总覆盖人数先降后升。第二季度呈逐月降低的态势,从4月到6月,降幅达8.3%。除了覆盖减少外,用户黏性也在下降。CNNIC的分析将微博用户的减少归咎于PC端网民减少的影响,移动应用的分流,商业化的负面影响,以及微博自身优质内容的减少。

1

面对这两个曾一度让人迷糊的互联网服务,199IT的小编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什么样的服务能够基业长青,什么服务又只是昙花一现。回到传统典型的社交场景,人们的真实社交是一阵热一阵冷,存在明显的间歇性。因为不管一个事情也好,一个人也好,能够吸引你长期的注意力并不容易。

基于社交关系链形成的微博,SNS就是这样子,一开始也许你所关注的社交对象的兴趣和生活细节对你而言都是重要的。但新鲜感过后,你关注的对象也变得才思枯竭,你也对这些内容失去兴趣。这个时候你需要转移,在微博这种曾被吹棒之上的弱关系环境下更容易如此,因为那个你所关注的对象一开始亮闪闪地吸引了,接触越久,了解愈多后,也就那么一回事。而对于关系链较强的Facebook这类社交网络而言,也有类似的问题,但好处是关系链要更强一点,用户转移较难,但同样关系链强的特点是用户可以被一锅端。就如同微信端走了QQ关系链,手机通信录中你最亲密的那个圈子一样。传统经济中的网络效应壁垒既容易建立也容易被消解。

在通信和沟通需求方面,尽管提供服务的社交平台在不断改变,在总的来说,目前呈现的两类需求是不会过时的。一类就是一对一的即时通信沟通,包括文字,语音聊天,一对一是人类展现亲密,关系铁的一个证据。从书信到电话到手机,到QQ,微信,其生命力可见一斑。

第二类就是社交场所,如同生活中一样,我们会参与社交讨论,抛出社交话题,期待对方的参与。在社交网络中,也是一样,所不同的时,你的话题摆脱了传统社交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类需求显然也是永恒的,但关系链的强度相较一对一要弱一点,但对人的吸引程度无疑是极大的,极为容易成为一时的潮流,因为这类沟通往往聚焦在共同的兴趣和话题上,让人获得社交参与感和认同感。Facebook,Qzone,人人网,QQ群,微信群,朋友圈是其中的典型服务场景。

在国内互联网,因为QQ的强势沟通地位,我们可以看到Qzone出于QQ,朋友圈出于微信,可以清晰看到在一对一沟通的基础上对社交讨论的拉动轨迹。如果母体不行了,社交网络也随之奔溃。而Facebook缺乏了强有力的私密即时通信沟通,尽管体量很大,关系链很紧密但也更容易被颠覆。

via:199IT

]]>
eMarketer:中国网民喜欢玩微博 //www.otias-ub.com/archives/184341.html Tue, 07 Jan 2014 00:34:17 +0000 //www.otias-ub.com/?p=184341 社交用户与品牌进行互动,他们关注热门名人和商店

在中国,大多数人通过移动设备上网。中国社交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是移动微博服务迅速崛起,类似于Twitter。根据eMarketer一个新的报告《中国移动社交平台:营销机遇与挑战》,在中国,那些被网友迅速采用的平台,甚至超过了大多数传统的社交网络。

因为移动社交渠道增长非常迅速,他们吸引营销人员通过移动社交渠道来寻求与年轻数字受众建立互动关系。但是这个移动社交媒体现象仍然非常新,用户和使用情况的数据还相当少——有时候还自相矛盾。用户的组成,甚至是他们的位置,很难被定义。然而,因为受众群,虽然不完全,但仍很庞大,所以营销人员都纷纷进驻移动社交平台。

1

因为中国政府封了西方流行的社交网络平台,如Facebook和Twitter,所以本土服务商填补了这个空白。在中国,Qzone、人人网和开心网取代了Facebook。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取代了Twitter。

中国网民并不反感品牌在社交渠道的存在。根据中国网络数据中心,超过80%年龄大于19岁的新浪微博用户会关注品牌的服务,2012年,一个微博用户平均会关注将近8个品牌。

除了直接关注品牌,微博用户还关注知名人士,这个变化使得营销人员不再被忽视,转向知名人士和其他有影响力的人来与更达的受众群体建立联系。

中国社交用户不仅关注品牌,他们还关注核心意见领袖。他们相互关注,而且他们还关心朋友间的评论。事实上,在中国社交渠道在购物周期的使用要比其他渠道更为普遍。

]]>
Twitter的微博式隐忧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847.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847.html#comments Wed, 23 Oct 2013 00:15:12 +0000 //www.otias-ub.com/?p=162847 Twitter上市在即,这是一个投资者和互联网业界非常关注的问题,我想也是国内类Twitter的服务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十分关心的问题。

desktop-backgrounds-computers-windows-7-twitter-bird

199IT整理Reuter/Ipsos的在10月11到18号的调研发现,在1067位注册了Twitter的用户中有36%的人表示他们不再使用Twitter了,7%的人则关闭了他们的Twitter帐号。相比较之下,在2449位使用Facebook的用户中只有7%的人不使用该社交网络,5%的人声称自己关闭了Facebook帐号。

人们放弃Twitter给出了万般理由,从上面找不到好友到使用门槛太高都有。Twitter的这个用户流失率无疑是Twitter这些年来一直面临的挑战。Twitter很好地吸引了高端和活跃的用户,从教皇到美国总统,但Twitter却一直未能真正实现像Facebook那般的大众化。

说服普通用户使用Twitter,并将其称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Twitter吸引广告主实现收入非常关键。Twitter称其拥有2.32亿活跃客户,这些每月至少访问一次Twitter的用户。9月底的活跃用户数比6月底增长了6.1%。子2012年6月份以来,Twitter的月环比用户增长就没有超过11%。

当Facebook还是Twitter相当的规模之时,其活跃用户每季度增长超过20%,直至该社交网络的用户突破5亿大关时,它的增长率才降低至12%。

Twitter无疑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服务,但其增长潜力看起来并没有那么乐观,其收入潜力并不如Facebook。Twitter三季度的收入比一年前的1.686亿美元翻了一倍,但其亏损也三倍至6460万美元。分析师估计Facebook三季度的收入将达到19亿美元。

根据Reuter/Ipsos 调研,38%的没使用Twitter的用户表示,他们没有发现Twitter的有趣和好玩之处,30%的人表示他们不知道使用Twitter来做啥。为了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吸引用户迅速上手,Twitter于2011年12月就引入了发现模块,基于用户的位置和兴趣推荐热门话题。Twitter也简化了操作功能,将图片和视频可以方便地加入到Twitter的信息流中。这些都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好而丰富的体验。

Twitter的问题无疑也是新浪微博面临的问题,前面几个月我们也看到了诸多新浪微博不利的数据和消息。尽管新浪微博在试图让其变得大众化,但新浪微博上面仍然是明星名人当道,媒体娱乐信息走红,微博的关系链互动往往并不来自你真正关心的好友,而是来自媒体或他人,而大众用户的生活感悟也未必能够得到用户的响应。微博这类媒体渐渐有种曲高和寡的趋势。

试图差异化这个的腾讯微博,打出了“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的口号,这个差异化是很好的思路。但问题是腾讯微博面临着自家同样定位的兄弟QQ空间的竞争,成长之路几乎被阻断。而真正象征着好友互动的未来移动社区正在微信的朋友圈构建。

毫无疑问,用户对于这两类服务的需求是存在着的。只是看谁能够更好满足这些需求!并在恰当的时机和节骨眼上面把握住机会,帮助用户建立他的关系链。

via:199it原创分析,数据来自Reuter/Ipsos调研结果

]]>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847.html/feed 1
Twitter:Twitter广告提升CPG品牌的线下销售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592.html Sat, 10 Aug 2013 02:27:50 +0000 //www.otias-ub.com/?p=139592 虽然互联网的影响在不断增强,但多数的零售仍然发生在线下,根据美国统计局的数据,超过94%的零售活动仍然发生在实体世界里面。这无疑给试图评估营销者网上广告的效果提出了挑战。

Twitter跟Datalogix (DLX)这家评估网络广告的线下影响的公司合作研究后发现:Twitter的原生和付费推广推能够提升CPG品牌的线下购买。

Datalogix的这个研究一共研究了35个品牌,评估原生和付费Twitter活动对线下销售的影响,这些品牌覆盖不同的CPG类目,包括饮料、食品、健康、家居产品和白酒。下面是研究的结论:

1. 互动带来更多的线下销售. 跟品牌的推广推进行的用户比对照组购买了更多的产品,销售提升12%。推广推对那些看到却没有互动的品牌销售也有明显的作用,带来销售提升2%。

Offline_Sales_Impact_-_PTw_engagement_drives_greater_in_store_sales_12

2. 品牌的原生内容驱动销售  offline sales.曝光在品牌原生内容中的用户比没有曝光在品牌原生内容的用户购买了更多的产品,平均提升8%。

Offline_Sales_Impact_-_Organic_Tweet_drives_in_store_sales_8

3. 看到推广推广给的粉丝购买更多 除了原生内容带来的销售提升外,推广推能够放大销售的影响,曝光在推广推下的用户比只曝光在原生内容的用户花费高29%

Offline_Sales_Impact_-_followers_exposed_to_Promoted_Tweets_buy_more_in_store_29_

Twitter上市在即,同时也为了吸引更多的广告主,所以近期会看到不少关于Twitter营销效果如何好的文章。前阵子Nielsen的数据显示Twitter会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而Twitter也在积极开拓电视广告Twitter化这块市场。

via:199IT分析编译自Twitter

]]>
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调查显示61.6%的未成年人使用微博 //www.otias-ub.com/archives/134994.html Thu, 25 Jul 2013 10:40:50 +0000 //www.otias-ub.com/?p=134994

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22日最新发布的第六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2012)指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众多新应用、新情况,特别是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使未成年人的时间以及知识构成呈现“碎片化”趋势,值得引起关注。

这份报告显示,超过六成未成年人(61.6%)使用微博,高于整体网民。在未成年人使用微博中,经常发表观点的(“写”、“评”)为33.9%,高于家长的比例(24.9%)。微信在未成年人常用网络社交工具和应用中占11.8%,可见未成年人是网络新平台、新工具的积极试用者,乐于通过新媒体表达自我、发表意见。

报告指出,碎片化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对未成年人而言,“碎片化”生存趋势无疑更需要引起关注。一方面“碎片化”可能破坏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造成“利用碎片化时间”变成“时间碎片化”;二是碎片化阅读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和依赖,不利于形成有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习惯,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三是新媒体海量信息造成的“抓眼球”特征,使得带有一定负面或灰色色彩的信息往往被人们第一眼“抓”到,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形成、客观认知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参与本次调查报告的教育专家认为,要警惕未成年人在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化”生存趋势,对少年儿童而言,“适度上网”是“用好互联网”的首要前提。

消息源:北京日报

 

]]>
微淘、微博、微信:移动电商如何运营“三微” //www.otias-ub.com/archives/128837.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28837.html#comments Mon, 01 Jul 2013 05:45:55 +0000 //www.otias-ub.com/?p=128837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在热烈讨论阿里投资微博、推出微淘的意图和意义,以及微信对电商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期的移动商务,从我最近一次参加阿里NCC演讲时所做的演讲主题开始说起。

我的主题是“移动电商看上去很美”,就像我此前介绍的大型零售商的案例以及我所描绘的移动电商的未来一样,大家都看到了很美好的未来,但并不代表我们明天就可以到达那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要抬头看路,同时还要低头走路。我们不要忘了出发时的目标,要回到原点思考。

0_1559068_e711ca81027bf069563066a342567c24

我们做移动电商的原点是什么?你每天在苦苦思索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增加销售额!你为什么对移动电子商务感兴趣?因为可以帮你增加销售额啊!那增加的移动销售额从哪里来?只有两个地方来:新用户,老用户。

靠移动端招徕新客户的能力很有限,对纯电商来说更是如此。这一点在上一期专栏(详见《纯电商移动推广运营》)中已经分析过,并且提到,我们在移动端应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运营、服务好老用户上。

从移动端上服务运营好老用户,使老用户在移动端上产生更多的订单金额的投入产出比会比专门在移动端上拉新客户高很多。围绕移动的特点,扬长避短,如何服务运营好老用户,是我们眼下应当主要关注的。

 微淘,简便快速的用户体验

我体验微淘的过程很有趣。显然我不是微淘的目标用户,我听说微淘后的第一反应是到苹果商店搜索“微淘”,果然找到了淘宝软件发布的微淘App,很麻烦地登录帐号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疑惑之余才发现其实这个微淘只是正好同名,并不是大家说的那个微淘。

这里顺带插一句,我最讨厌强迫人登录才能用的网站和App,会流失大量新用户。

我不得不在微博里搜索“微淘”关键字才找到。原来微淘的入口在淘宝内,它不是一个独立的App,甚至不算是一个App,而是一个html5网站。这点也很有趣。

我在一年前就说过App其实天生有很多问题,相较于互联网上的基本构成元素——web site网站来说。App的内容不能被搜索引擎索引搜索,App的内容不能被超链接直接点击打开对应内容,App需要下载安装,App的版本更新升级很麻烦。这些都是早期C/S(客户端服务器)体系软件的问题。之后C/S系统被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基本淘汰。

App其实很像以前的C/S系统,因为苹果商店的巨大流量入口和良好体验而繁荣。随着手机浏览器对html5的更好支持,App最终可能会变成和现在电脑上的客户端程序一样,只有游戏和部分工具性的应用,其他应用会以web App的形式在桌面存在。

微淘首先推出html5版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html5开发产品迭代的速度很快,几天就可以更新一个版本,新版本发布也不需要用户升级下载新的安装文件,下次打开就自动访问最新版本。试想如果微淘是App程序,每次升级至少几周到一个月,更糟糕的是用户手机上的App还需要升级才能用到新版本,对产品经理来说,新版本的升级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这也是为什么微博一直被人诟病的升级个客户端还非要默认发一条微博出来,产品经理就是拼命想提高升级率,没有升级的用户对他来说就跟已流失的用户似的。而用html5就没有这个问题,尤其在一个新产品上,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产品可能随时需要调整优化更新,而微淘目前也还没有一定要App才能支持的功能,所以html5这时就很有优势了,非常适合一款新投入市场产品的概念验证和快速迭代。我们自己的产品Kancart现在所有的新产品新尝试也都是html5 web App先行验证概念的。

  从淘宝进入微淘,体验微淘产品后,我的思考如下:

1. 微淘的意义在于能产生新的流量,并且避免流量都集中在淘宝入口及搜索上,而是依靠真正的内容、产品打动消费者。让流量能够更加合理地分流到真正有价值、有质量的商品上。消费者消费的本质在于得到能给他带来更好体验的商品,而不是花费广告费更高的商品。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条路是很正确的。

2.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或者说消费者感兴趣的内容。在手机小屏幕、用户时间碎片化的环境下,个性化的内容很重要。根据用户自己订阅产生的个性化内容是第一个阶段。就像我一直说的移动的意义,手机通过自己的“三感”(视觉、听觉、地理位置感觉),感应到用户当前的兴趣点,从线上匹配对应的内容(根据当时兴趣点产生的个性化)给用户。

3.另外,对于其他的淘宝导购类网站,微淘和它们几乎是直接竞争关系,也正因为此,最近一直看到相关报道说,淘宝导购类网站都在大力向其他平台拓展,减少对淘宝平台的依赖,并且在微淘刚发布的时候投放大量广告,希望抓紧时间尽快拉开安全距离。这说明淘宝之所以推出微淘 ,首先导购这个模式完全成立,并且这个模式的位置离消费者更近,非常的重要。

 微博,个性化内容平台

说完微淘我们接着说阿里投资新浪微博这件事情,也很受大家关注。微博虽然最近声势没有微信那么浩大,但是仍然是我快速获取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让我了解当前各个领域内最新的信息。

相较微信,说实话我比较喜欢通过微博获取信息,主要是快速方便。微博天生是媒体属性,而微信天生是社交属性,这是公司的基因所决定的。

微淘很像是微博的一个消费类垂直细分领域。

微博是一个适合在移动上快速获得各领域内个性化内容的大媒体平台。阿里投资它的原因之一在此吧。另一个立竿见影的好处是微博上开始投放淘宝广告了。读取你的cookie,显示你最近浏览过的淘宝商品,提醒你再次访问,促使下单,这也算是一种精准广告,根据你的浏览器cookie浏览记录来感应到你的兴趣点,然后将对应商品呈现到你眼前。相当于把流出淘宝的流量再一次导回淘宝。

微淘、微博对电商的作用比较像,微淘离电商更近一些。

我们把它们都归于老用户体验,通过精心运营,为老用户提供他们各自感兴趣的简便快速的个性化内容,从他们的碎片时间中产生流量,产生销售。

微信,提供贴身服务

最后说说前阵子很火的微信。我把微信主要归于老用户服务关怀。微信的信息推送机制使你很难进行直接营销,用户都非常反感推送型的营销,一旦几次没有命中客户需求,就等着被删被取消关注吧。

微信本身的定位就是社交通讯,虽然用户数量极大,但你仍然不能违背这款产品的设计理念,用它进行营销活动。所以最适合微信做的事情还是老用户的服务关怀。联想一下,其实和你的手机号码一样,你讨厌垃圾信息吧,但是如果你买的商品发货了,快递什么时候到你家用短信通知你 ,你就会觉得很不错吧。要是开箱不满意商品,用手机拍张照就能退货是不是很方便?商品还没到,发个信息就能查询订单状况,是不是很方便?收到商品不知道怎么用,拍张照,客服手机上告诉你怎么操作,是不是很方便?还有就是辅助促销活动,提前通知客户。这是最适合微信在电商领域发力的地方,给消费者提供贴身服务。

微信的主要属性还是在朋友社交上。就像当年QQ,虽然用户数量极大,几乎中国人人手一号,但是最终腾讯并没有靠QQ本身挣多大钱,最终还是通过把网络游戏卖给QQ用户来挣了大钱。微信上可能也是这样的。所以微信最先推出来的是html5手机页游功能,毕竟这是一条已经被腾讯验证过的可以可靠挣大钱的路。

VIA:天下网商  作者:周翔

]]>
//www.otias-ub.com/archives/128837.html/feed 3
eMarketer:日本网民尤爱Twitter //www.otias-ub.com/archives/115975.html Sun, 19 May 2013 13:42:28 +0000 //www.otias-ub.com/?p=115975 日本用户对社交网络的使用一直是不冷不热的,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13年日本社交网络的使用率只有38%,远远低于韩国,美国,以及多数西欧国家,甚至也不如俄罗斯和巴西

但Twitter可算是个例外,这种微博客服务在日本尤为流行,根据Goo Research的研究,2013年2月,36%的年龄在10岁以上的日本网民使用Twitter,仅比Facebook低3个百分点

2013年Q1来自GlobalWebIndex的数据也确认了这个趋势,Twitter有33%的渗透率,而Facebook为36%。尽管Twitter在日本有其独特的影响,但Facebook的用户也在大量增长,eMarketer估计今年Facebook日本用户将增长43%,全球范围内,只有巴西,俄罗斯预期有更高的用户增长率(199it@eMarketer)

]]>
Nielsen:2012年社交媒体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884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88845.html#comments Sun, 06 Jan 2013 06:17:04 +0000 //www.otias-ub.com/?p=88845 Nielsen 2012社交媒体报告出炉了,我们可以看出不仅美国,全球的用户使用智能手机、平板、游戏机、智能TV的时间一直在增加,美国用PC登陆互联网的用户减少4%,使用移动Web访问的用户上升了82%, 使用移动App访问的上升了85%。
2012年访问时间总体上升了21%,每个月上升到520分钟,不过其中17%的时间花在了Facebook上。

]]>
//www.otias-ub.com/archives/88845.html/feed 92
Hitwise:2012年7月28日-8月12日伦敦奥运PC端用户在中国门户微博停留时间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62804.html Mon, 13 Aug 2012 07:48:17 +0000 //www.otias-ub.com/?p=62804 伦敦奥运用户微博访问量

伦敦奥运用户微博访问量

伦敦奥运微博用户总停留时间份额
伦敦奥运微博用户总停留时间份额
伦敦奥运新浪微博访问量峰值点
伦敦奥运新浪微博访问量峰值点

2012年8月13日上午消息,来自第三方机构Hitwise的分析报告显示,伦敦奥运期间新浪微博占据国内四大门户微博PC端用户总停留时间的70.6%,同期新浪微博的用户访问量达到3.1亿次,比排名第二的微博高出55%。

随着伦敦碗上空燃烧了17天的圣火徐徐熄灭,第30届夏季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最终以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列第二的排名,获得境外参赛最好成绩。与此同时,微博也首次在奥运会和中国网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前所未有的桥梁。

来自Hitwise的分析报告显示,伦敦奥运期间(7月28日-8月12日),PC端用户在国内四大门户微博的停留时间差异明显。其中,新浪微博占据用户总停留时间的70.6%,第二名搜狐微博占14.2%、第三名腾讯微博则占13.1%,网易微博则有2%的用户停留时间。

此间,共有3.1亿次用户通过PC端访问新浪微博,比第二名腾讯微博的2亿次访问量高出55%。而搜狐和网易微博,则分别有1.2亿次和0.4亿次的访问量。

微博之所以成为网友“围观”奥运的主要途径,是因为通过这一渠道不单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奥运信息,与身在前方的运动员留言互动,更可以吐槽转发种种雷人事件。不少运动员、教练员在微博上或加油鼓劲,或卖萌耍宝,与网友真正零距离沟通。

孙杨、叶诗文、冯喆等运动员在赛场上摘金夺银的同时,在新浪微博上也成为网友力捧的红人,他们的每一条微博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粉丝转发评论。刘翔绊倒伤别伦敦、陈一冰表现完美无缘金牌等话题亦受到网友关注,掀起了微博上的话题热潮。

截止8月13日8点,新浪微博上有关奥运的话题共有3.9亿条,微博真正成为了奥运会的第一交流平台。而来自Hitwise的数据也表明,开幕式、孙杨夺冠、林丹夺冠、刘翔赛事等几个关键的时间点,也成为新浪微博PC端用户的访问量高峰。

而上述种种,也让CNN将伦敦奥运会,称为第一届“微博奥运会”。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数据还只是PC端用户的情况。实际上,截至今年6月,PC端用户只占新浪微博登录用户的32%,手机用户比例提升到52%,两者重叠部分占16%。

Experian Hitwise是全球领先的用户在线行为数据服务提供商,为全球超过1500家客户提供在线商业智能分析服务。Hitwise中国通过与运营商和ISP合作,采集了超过1500万台终端设备的连续上网行为数据,覆盖130万独立域名。

]]>
benjaminmayo:Twitter自有客户端的市场份额达77% //www.otias-ub.com/archives/59327.html Fri, 27 Jul 2012 03:57:21 +0000 //www.otias-ub.com/?p=59327 有多少人在用Twitter自己的APP,这个问题或许有人关注或许没人关注,不管怎样,Twitter没有公布自己的数据,于是国外一哥们通过分析Twitter上的微博数据来推断目前Twitter app的使用情况。下面是数据的关键摘要:

首先下面这张表是在观测期内,tweets量占0.02%的APP分布

Source Count Client?
Web 243431 Yes
Twitter for iPhone 152116 Yes
Twitter for Android 116765 Yes
Twitter for Blackberry 115244 Yes
UberSocial for Blackberry 34502 Yes
Mobile Web 28563 Yes
TweetDeck 19627 Yes
Echofon 18718 Yes
Keitai Web 14381 Yes
twicca 12901 Yes
TweetCaster for Android 11746 Yes
Write Longer 11172 No
twitterfeed 11020 No
Facebook 10488 No
Twitter for iPad 9603 Yes
twittbot.net 8712 No
Tweet Button 8639 No
Janetter 7593 Yes
twipple 7515 Yes
Tweetbot for iOS 6845 Yes
Instagram 5917 No
Plume for Android 5621 Yes
SOICHA 5259 Yes
txt 5180 Yes
HootSuite 4560 Yes
UberSocial for Android 4543 Yes
Tumblr 3938 No
Tween 3909 Yes
dlvr.it 3327 No
ついっぷる for iPhone 3194 Yes
Google 3117 No
Twitter for Mac 2446 Yes
Twipple for Android 2438 Yes
jigtwi 2261 Yes
Twittascope 2201 Yes
Ask.fm 1940 No
m.tweete.net 1866 Yes
TweetList 1831 Yes
foursquare 1825 No
Saezuri 1743 Yes
Tweetlogix 1649 Yes
YoruFukurou 1410 Yes
movatwi.jp 1322 Yes
ツイタマ 1263 Yes
Samsung Mobile 1262 No
Seemsic 1134 Yes
TweetCaster for iOS 1113 Yes
ついっぷる  for iPhone 1100 Yes
Tweet Old Post 1097 No
yubitter 1052 Yes
ShootingStar 983 Yes
UberSocial Mobile 948 Yes
Tuitwit 938 Yes
jigtwi for Android 882 Yes
OpenTween 815 Yes
A.plus for Blackberry 779 Yes
Twipple for Android 764 Yes
SocialScope 759 Yes
Twitter for Windows Phone 745 Yes
IFTTT 720 No
Twiterous 707 Yes
Twidroyd for Android 688 Yes
EasyBotter 650 No
Tweet ATOK 639 Yes
Social by Nokia 612 Yes
TwitBird 609 Yes
ついっぷる Pro for iPhone 553 Yes
Addictweet 511 Yes
Krile2 500 No
Photos on iOS 493 No
UberSocial for iPhone 489 Yes
twitcle 462 Yes
twtkr 459 Yes
CitCuit 442 Yes
UbеrSociаl for BlackBerry 439 Yes
MetroTwit 438 Yes
vk.com 435 No
Dabr 429 Yes
Ustream.TV 420 No
ニコニコ動画 413 No
Pinterest 404 No
TweetList Pro 398 Yes
BotMaker 395 No
Twil23 394 No
SocialOomph 388 No
TwitCasting 384 No
TwitPal 377 Yes
buysellyourtweets 377 No
UberSocial 368 Yes
PlayStation®Vita 357 Yes
TwitMania™ 357 Yes
Silver Bird 357 Yes
Osfoora for iPhone 354 Yes
Teewee 321 Yes
STATUSEM 321 No
Tower Heist Takeover, BlackBerry 317 Yes
Twittelator 316 Yes
mixi ボイス 309 Yes
Buffer 309 No
Twipple Pro for Android 302 Yes
ツイ助 299 No
Nimbuzz Mobile 298 No
Ultwimate Mobile 285 Yes
HTC Peep 274 Yes
モバツイtouch 273 Yes
LinkedIn 261 No
Twitscoop 253 Yes
vk.com pages 249 No
Camera on iOS 248 No
weheartit.com 242 No
Paper.li 237 No
Twitter for iAppli 232 Yes
Hotot for Chrome 232 Yes
TwitIQ 231 Yes
Azurea for Windows 212 Yes
モバツイsmart / www.movatwi.jp 210 Yes
Follow to Follow 206 No
Twittanic™ 203 Yes

分析Twitter的这些客户端数量发现,Twitter自家应用发送的信息量达到:708,101,意味着市场份额为 70.8%。大约29.2%的人在使用第三方应用。

当然现在这些数据里面还包括非客户端的应用在里面,比如有的可能是第三方应用发送的信息,将那些非客户端的应用数据扣除后(第三方应用中,大约有30.5%为非客户端应用),那么来自客户端应用的Tweets量就为910,947,于是Twitter自有客户端份额就超过 77%

显然Twitter的客户端已经在市场上占领足够的统计地位,除了一些过去下载了第三方客户端或一些geek外,下载使用第三方客户端的用户量相对较少

原文见:

http://benjaminmayo.co.uk/how-many-people-use-twitter-s-own-apps

]]>
徐志斌:电商网站从微博海量转化用户的四个特点 //www.otias-ub.com/archives/56653.html Thu, 12 Jul 2012 15:46:14 +0000 //www.otias-ub.com/?p=56653 电子商务网站是最早耕耘微博营销的族群,其中多有所获,也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案例。惋惜的是,起了大早的电子商务网站们,至今多徘徊在门外。在腾讯微博的数据后台上可以看到这个领域是一个巨大的分裂的存在。

 

我们找出三家有代表性、同体量且大家熟悉的电商网站在7月4日当天的回流数据,会直观地看到这个令人讶异的差距,需知他们都是微博营销、官方大号运营的常客。

从单天81万独立用户回流到区区数百,为什么有的电商在微博中投入大有产出,有的只是陪太子读书?

 

尝试厘清一下微博之于电子商务有用的原因所在。过去曾谈论过微博的垂直化、电商的社会化道路这一话题(见文《微博与垂直化:美丽说折射出的未来电商社会化道路》)时略有触及,只是它在当时并未明确。

先重复那个调查,是自己做的一个不是那么严谨的面向近300个职场女白领的调查。重提它是因为可以被用来作为电商在微博中一些行为的参照:

调查显示,衣服鞋子、帽子围巾等是女孩子最常购买商品的71%,在网上浏览信息着装方面排第一,占38%。女性对朋友推荐的服饰会认真考虑达47%,也有43.3%的用户会在购买前会参考其他用户评论。

继续补充上次未提及的数据:经常聚会的女孩子有6成,剩下的是偶尔(尽量回避聚会的只有1%),聚会中讨论妆容打扮、衣服款式的占48%(相比之下,娱乐八卦的才只有28%)。然后,对朋友关于服饰的推荐建议会认真考虑的有47%,还有同样比例的女孩子选择正常参考(剩下的6%自己有主见,自己拿主意)。

 

调查其实在说:

1、 分享。女孩子们愿意分享。其实,咱们都愿意分享。不管是微博还是聚会,还是在QQ上电话上。

2、 圈子。既然要分享,就要有一个好的分享对象。

3、 互动。如果能得到朋友们的认可,则购买比例直线上升。

4、 精神领袖。如果圈子中有个朋友是衣服、鞋子、时尚专家,那么就听她的!如果没有,那就找一个。

 

这显示出,关系链对于电子商务在微博中的效果转化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微博中,信息更多在或强(亲朋友好友、同学同事)或弱(同行、感兴趣的人)的关系链中流动。因此更偏向社交,且重在流动。

其中略有差别:

在杭州时,和白鸦聊起这点,他总结为这其实是标准的网货:即虽然衣服鞋子这些销售量最大的网货还是有很大的个性化,但因为它们购买量最大、价格并不贵、尺码款式色彩已明,已是标准网货,试错成本也不高。

调查中这一组数据并不明确:参与调查的女孩中,购物不超过200元的占41%,如果不超过300元,这个比例又会上升到51%(其他女孩子选择只要喜欢多少都成),一半一半。但如果和购买量最大的衣服鞋子结合起来看,这一比例其实会显著上升。

这个观点在和微博营销公司的沟通中也得到证实。一家微博营销公司CEO提到,在微博上卖的最好的商品的价格,是在100-200元之间,此时用户的转化效果最好——和白鸦观点一致,因为价格低,也是常购之物,试错成本不高,因此犹豫考虑的时间不长。

是的,这正是微博之于电子商务能产生作用的第一种机制:标准且不贵的商品,试错成本不高,尽管(小圈子)关系链能带来很大的作用,用户也乐于接受那些所谓的“时尚达人”、“知名红人”、“购物达人”等内容帐号的推荐,并下单购买。这也是目前大部分电子商务网站在微博中采取的操作方式:找大号发微博(或搞大自己的官方微博帐号),总会有人来下单吧。

 

如果再细看,其实美丽说和蘑菇街的发展也是受益于这一点:在一个购物氛围浓厚的垂直化微博里,那些在这两大网站发布内容的帐号中,有多少比例是网站或其他运营方控制的帐号?但用户喜欢。

也并不是所有的电商如此做都有效果,非标准类或再昂贵点的电子商务就不会这么简单。以买车为例,观察所见朋友们多去找真正的身边的行家,或已经买过、正在开车的朋友去询问:嘿,10W以内的车子哪家公司哪款型号更好?手机、单反这类咨询就更加常见。

此时,一个大号发布的东西对用户来说构不成参考要素,反而会被认为是骚扰、广告。而真实的朋友、或者被小圈子公认的行家提的建议才会纳入真正的参考。

这是微博之于电子商务产生作用的第二种机制:更信赖强关系。

我将之理解为:信息在关系链中流动的时候,个人的专业、情感、价值、判断、喜好等会依附在这条信息之上。接受的一方也会如此。因此对另一个帐号背后的人的信任就显得很重要。在关系链中,这些信息发生作用的时间也会相应延长。比如,在观察微博信息流动时,看到了包含新闻链接的微博发生作用的时间延长的类似特点。

这两种机制并不冲突,其核心都是鼓励信息流动,只是看偏向谁更多些。如果非要找出和第一种机制有什么不同的话,也可以这么说:内容帐号只发广告不互动。只粗耕不细作。而强关系则需要/也会互动,用户往往在多次互动之后痛下决心,这些信息会积淀下来,不断发挥长效机制。这里面,用户绝对是网站最好的客服人员和编外推广员。

需要留意的是,粗耕的方式用的最多,但数据显示,效果的重心却在不断地偏移向真实关系链所引发的长效机制。

比如,我们可以看上述第一家网站在腾讯微博后台数据中的表现来做参考:

该电商网站7月4日当天被用户分享/发布了15万条商品信息到腾讯微博,有81万独立用户通过这些链接产生回流。系统显示,这15条信息中,13万是用户一键分享,另约2万是用户手动发布,包括了他们调用或自己或微博营销大号做的推广活动。

但连续对比近半个月的回流数据会发现,粗放的大号发布在数据中暂时可以忽略不计。如下图所示,该网站半个月中每天新增分享的人数与被分享的商品信息在基本保持在一个正常起伏的状态。而用户在微博中点击商品URL信息的次数与被点击的URL个数紧密相关,这直接显示出网站回流增长,主要来自用户分享行为中沉淀在关系链中的历史信息。

创建个数与URL个数,及点击次数与点击URL个数,指的是多少人/次分享、发布/点击了多少链接。如果是大号能起到巨大作用的话,应该出现的是相比点击URL的个数变化,点击次数猛烈上升。或单个URL互动/转发次数快速上升,但后台数据中显然没有出现这样的迹象。

如果多看一下电商网站的在后台的整体数据,还有四个特点:

1、对比同用户数量级的网站,用户分享电商商品的比例要远远少于资讯网站。

2、用户与含有商品信息微博的互动次数,要远远落后于资讯网站十倍以上,甚至更多。

3、但,被分享的商品信息所要发生作用的时间远远超过内容链接。且被分享次数越多,长尾效应就更加趋强。

4、分享用户越多,回流倍数大幅增加。

 

因此,鼓励更多的用户分享,所产生的用户回流或订单效果会比其他领域网站更优。而分享的细节上,也曾在《百万流量的起处:网站从微博中获得用户的细节与方法论》一文中有过探讨。甚至在提升订单转化、用户回流增加上,腾讯微博近期还将推出一个新的组件,也是聚焦在这一方向上。

再回到开篇,三家网站悬殊之大是因为什么原因?只是应了京东刘强东的那句话:有些电商网站只重营销不重体验。

via:腾讯微博@徐志斌

]]>
你的个人隐私是如何在微博上泄露的 //www.otias-ub.com/archives/34454.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4454.html#comments Tue, 24 Apr 2012 14:26:08 +0000 //www.otias-ub.com/?p=34454 你是否经常在微博上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评论或私信,这些评论或私信好像对你的某个事情或者秘密了如指掌,他们的这些信息是从哪里得到的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通过你的微博。

从2009年新浪微博内测开始,新浪微博功能越来越完善,但是不是每个用户都会完整的接触到每个功能点,而每个功能点所涉及的个人隐私却又不能忽略,要是你不是很了解新浪微博的相关设置,建议你好好看看下面的文字。

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该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规定》提出“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微博用户在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但用户昵称可自愿选择。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各大网站的微博均在2012年3月16日实行了实名制,用户在注册微博后如果不实习实名制只能浏览不能发言。

目前注册新浪微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新浪邮箱账号,此时注册新浪微博需要填写注册邮箱、密码、昵称、性别、所在地、姓名、身份证号等相关信息,其中学校为选填,而姓名和身份证号为实名制的强制要求,这里实行的是“后台实名,前台自愿”,一经填写注册后信息不可更改,一个身份证号可注册多个微博账号。如果已有新浪邮箱账号则可直接登录新浪微博,登录后会要求用户填写昵称、性别、所在地、手机号等相关信息,其中手机号是用以获取注册验证码,获取验证码的手机号码不受账号和次数限制,一个手机可获取多个微博账号的注册验证码。

注册成功进入微博后会提示上传头像,如果上传头像为本人照片,则会增大隐私泄露风险,这类风险大多来源于突发的负面事件。如果该账号没有关注任何人,新浪会提示多种方法查找好友,其中“按MSN和邮箱查找好友”要求用户填入MSN或邮箱的登录名和密码,其实就是导入MSN和邮箱里的注册了微博的联系人。通过这样的导入并邀请未开通微博好友加入,会暴露该邮箱开通微博账号的相关信息,同样会加大隐私泄露的危险。

在账号设置一栏,能设置昵称、所在地、性别、博客等基本信息,也能设置如教育信息、职业信息、个人标签、个性域名、收货地址等个性资料。其中基本信息里面真实姓名、博客地址、邮箱、QQ和MSN都可以设置查看权限,权限包括“所有人可见”、“我关注的人可见”、“仅自己可见”。“生日”这一栏可设置的查看权限为“公开,完整显示”、“只显示星座”、“只显示月日”和“保密”这四个选项。而昵称、所在地、性别这三个必填信息和“一句话介绍”这个可填信息四个内容不可设置查看权限。

教育信息一栏要求填写学校类型、学校名称、完整入学年份和所在院系,其隐私设置可以是“所有人可见”、“我关注的人可见”和“仅自己可见”。而职业信息一栏则要求填写所在地、单位名称、工作时间和部门及职位,职业信息能设置的隐私权限和教育信息一样。如果微博用户这两项信息都有填写却又没有设置隐私权限,那么这些隐私泄露也是比较严重的。

接下来个人标签和个性域名都是极易泄露个人隐私的,而且泄露往往是在不经意间。许多微博用户的个人标签里会涉及到职业职位、兴趣爱好、感情情况等,而个性域名又是自己其它网站的登录名或者昵称。而把这些毫不起眼的细节拿到搜索引擎里一搜,就会出来一大堆结果,个人隐私信息也就立即被暴露出来了。自从去年新浪微博推出微号功能以外,许多微博用户为自己的微博选择了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微号,如生日、QQ号、某某纪念日等,殊不知这些别出心裁的号码却恰恰又暴露了用户的个人隐私。

收货地址的设置外人看不到,但是如果新浪微博本身没有做好相关信息的保密工作,如系统错误或是被黑客攻破,这些敏感信息也是容易泄露出来的,而且新浪的购物平台到现在也还没有成型,所有这里建议不要填写收货地址。

在“隐私设置”里,私信对所有对户开放,如果每天都有很多陌生人发私信,这样也会对用户造成信息骚扰,特别是名人微博,情况则更加常见。推荐私信对“可信用户”和“我关注的人”开放,这样即不会错过朋友发的信息,也不会因为信息过多对自己造成骚扰。“推荐”一栏里,“在我附近上网的人” 、“与我msn/邮箱联系人”、“与我有间接关注的人”、“与我有共同好友的人”会对其他用户显示微博用户与某些人的微博关系,这些信息也都是一定程度上的隐私泄露。

邀请关注虽然不会对隐私造成泄露,但如果关注邀请设置为“所有我的粉丝”有可能会有很多僵尸粉发送广告信息,对自己造成骚扰,如果接受游戏邀请也会有同样的问题。所以为了避免无关信息对正常使用微博造成干扰,在邀请一栏的设置上,指定粉丝邀请和关闭游戏邀请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应用授权会对用户隐私泄露造成较大威胁,特别是在新浪微博授权接口升级之前,应用接口为1.0版本,此时用户授权的应用有非常高的权限,可以随意操控用户进行发布微博、私信等功能,用户也是怨声载道。而且1.0的授权不会过期,只要用户不取消,授权一直都在,这给用户的账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随之也泄露了用户的个人隐私。随后新浪升级授权版本为2.0,并且降低了授权的权限,授权的时长也改为一周,一周后应用的授权就会过期,用户需重新输入授权才能继续使用。而新浪官方的应用如各版本的手机客户端则比其它普通授权有更高的授权,这些官方应用授权到期后会自动更新。开放平台2.0版本的授权机制有效的降低了用户的账号风险,也降低了微博用户的个人隐私。

上面说到的都是用户在微博设置上的操作,其实用户使用微博的习惯也会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有些用户经常用手机客户端同步第三方应用,特别是地理位置信息。新浪微博官方手机客户端就有分享地理位置功能,其它第三方微博客户端也有相同或类似功能,另外就是第三方LBS应用也会造成用户个人隐私的泄露。如果经常用LBS等应用签到,用户的个人行踪暴露无遗,且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用户的生活作息时间也都能被推断出来。除了基于地理位置的分享应用,还有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应用,如陌陌等,如果用户通过微博授权通过这类应用,用户的微博信息就会暴露在这些平台上,在附近位置使用该应用的人都能通过该应用查看到用户的新浪微博。所有,在微博上使用地理位置应用的用户会暴露个人隐私,使用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暴露的信息也就越多。

目前微博用户基本可以分为四类:只看不评论和转发、只评论不转发、只转发不自己不发、即转发又自己发。这四类用户涵盖了新浪微博上的大部分用户,只看不评论不转发泄露的隐私最少,为什么说也会泄露隐私呢,因为别人能看到该用户关注了哪些人,主要是什么内容。如果想深刻了解的话,只需依次关注该用户关注的人,别人就能看到该用户一天获取了什么讯息,所以这也是会泄露隐私的。只评论不转发相当于用户已经与其他人建立了沟通,此其评论的话题也能表明该话题对用户有吸引力,挖掘这类用户的隐私可运用社会工程学,或者通过相关的分析应用就能实现。只转不自己发这类用户就比较好吃透,他转发的内容是自己或者他人感兴趣的内容,要么是自己收藏,要么就是发给他的粉丝,如果转发当中再圈(@)了某人,那么该用户也就暴露了其微博圈子的隐私,只要通过用他圈(@)的人的微博进行挖掘,用户的隐私也会被找到。如果他没有圈某人,那么研究其转发微博的评论或二次转发,这样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该用户与哪些微博用户有过互动,互动内容是什么,导致其个人隐私被挖掘出来。最后一类即自己发又转发的用户,也是微博上占大部分的用户,他们微博发布和转发的内容被上面提到的方法挖掘,个人隐私更容易被泄露。

上面说了这么多,总结出一句话就是:只要你使用微博,你的个人信息就有泄露的危险。如果不相信,用其它的账号去你的微博上看一看,翻一翻,上面有多少你的个人信息和隐私。现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希望你看完这篇文章后知道自己该去干嘛了。

题外话,写此文完全没有其它目的和用意,它只是我毕业论文的一部分,我觉得可以摘出来分享给大家。如有不对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作者:@过期的白砂糖  http://weibo.com/333890929 微博控。 以往作品《微博免费实用工具大全》http://t.cn/zOlo6L8 《榨干新浪微博所有免费资源——微博实用工具详解》http://t.cn/S498b1

微博互动:http://weibo.com/1787567623/yfcdXyoji?type=repost

]]>
//www.otias-ub.com/archives/34454.html/feed 1
VRI:年轻女性是日本微博控 //www.otias-ub.com/archives/29816.html Fri, 06 Apr 2012 12:34:01 +0000 //www.otias-ub.com/?p=29816 根据Video Research Interactive 2011年12月的数据,日本微博客使用在过去3年几乎翻了3番,从2009年的1230万增长至2011年的3790万人。

日本人对微博的痴迷可用干TPS指标看出(没秒钟的微博量),2010年世界杯时,日本的TPS为3283,2011年新年夜晚则为6939TPS,而在天空之城电视中,更是达到25088TPS。

2011年12月,年轻的女性用户是微博最热的使用者,所花的时间是平均水平的2倍。

几乎一半(46.5%)年龄在13-19岁的女性用户称他们在过去一个月使用了微博,而总体的受访者只有37.6%。eMarketer估计2011年只有10.3%的美国互联网用户使用Twitter。

]]>
CIC:微时代危机管理白皮书 //www.otias-ub.com/archives/2389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3895.html#comments Fri, 10 Feb 2012 03:37:45 +0000 //www.otias-ub.com/?p=23895 201228日,上海——随着社会化媒体全面步入微时代,2011更是“微”机四伏、“微”机频发的一年,从郭美美炫富门到723甬温线事故,从故宫失窃门到双汇瘦肉精事件,各类危机事件成为社会化媒体上持续热议的话题,甚至危机本身就是从社会化媒体直接引发。为推进对微时代危机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奥美公关携手CIC联合发布了《微时代危机管理白皮书》,探讨微时代危机的特点及其对企业组织的意义,以指导企业、组织应对并化解微时代的危机。

“微博已成为引起危机爆发及加剧危机传播的重要平台,微时代危机中,网民的情绪化表达和个人情感的流露成为推动传播的重要驱动因素。品牌影响力越大,用户群越广,在微时代面对的风险也越大。微时代危机呈现出多种与传统危机不同的特点,因此要求企业在应对时作出及时、恰当的调整,这其中充满了挑战,如果应对不当,会对企业的形象造成极大的影响。”上海奥美集团总裁兼奥美公关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曼华(Debby Cheung)说。

《微时代危机管理白皮书》对2011年度重大危机按公信危机、个人危机和品牌危机三大类别进行了排名及总结:

  • 2011年十大公信危机中,郭美美炫富门、小悦悦事件、723甬温线事故位列三甲, 其中,微博热议之首为郭美美炫富引发的红十字危机,而媒体报道最多的则是甬温线事故。十大公信危机有七起源于微博, 微博爆料成为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来源。 不同于传统危机公关,微博用户 “快速化”和“碎片化”的信息获取偏好,使相关机构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来自公众的质问。这一全新的环境要求企业准备充分,熟悉微时代的传播特点,上海地铁追尾事件的成功处理,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很早就开设了官方微博,积累了许多与网民沟通的经验。
  • 2011年十大个人危机中,六起由微博引发,王功权微博私奔、李阳家暴门以及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成为在微博上最为热议的话题。微博的社交属性,使之成为弱势群体表达话语权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成为名人与公众直接对话的重要途径。以往只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名人,现在能在微博上直接向公众展示出其生活化、个性化、立体化的形象。而他们的发言,有时会因为网民不同角度的解读和扭曲,引起轩然大波。如果是企业高管,就极可能演变为该高管所任职公司的危机事件。
  • 2011十大品牌危机中,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快速消费品行业占据十大危机榜单上的半壁江山。其中,知名度较高、消费群体较大的品牌发生的危机事件,在微博上更容易引发用户的讨论和传播。台湾品牌塑化剂事件、蒙牛牛奶黄曲霉素超标 、双汇瘦肉精事件在微博热议程度上排名前三,但从传统媒体的报道热度方面,双汇瘦肉精事件、达芬奇产地门、本田召回国内标准不一则获得了最多的媒体关注度。在微时代,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使他们成为推动危机变化的关键角色。

CIC首席执行官张伟 (Daisy Zhang) 表示:“即时监测和分析对微时代危机管理尤为关键。危机爆发时,信息的传播速度以分、秒计算,网民、当事人、品牌、意见领袖以及媒体从不同视角, 通过文字、恶搞、视频、漫画、经典再创作等立体传播模式迅速传播,公众对危机的反应也会时时呈现在网上,如果未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反馈,极易引发二次危机,甚至多重危机!企业应该建立长期的网络口碑监测机制,聆听社会化媒体上消费者反馈的心声,了解网络社交文化和语言习惯,学习如何管理和积累品牌的自媒体资产,这是每个企业在社会化商业变革时代的必修课,也是企业‘防患未然’,‘转危为安’的关键。”

《微时代危机管理白皮书》还指出, 负面观点一旦开始在微博上传播,容易引起其他遭遇类似不愉快经历的用户的共鸣,因此能迅速集中起一群自愿、持续播报负面消息的人群,这种基于“临时共性”的集体认同,将事件中的“个体协同”演变成了“多边协同”,从而使负面观点迅速扩散。因此,在危机到来之前,企业或组织应该防患于未然,建立及整合其自媒体资产,在网上建立如官网、官微、官博等话语渠道,保持与公众或主要利益相关者沟通,并与相关意见领袖、重要媒体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同时,企业有必要制定针对员工的微时代网络行为规范,因为在危机发生的时候,企业内部基层员工、管理者往往与CEO同等重要。

微时代的来临让每个网民都成为自媒体,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消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公众既是受众,也是媒介。企业或组织应及时洞察到网民的情感和根本诉求,与网民进行平等、透明的对话。

]]>
//www.otias-ub.com/archives/23895.html/feed 3
CMU:Twitter用户说只有36%的内容值得一读 //www.otias-ub.com/archives/23522.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3522.html#comments Mon, 06 Feb 2012 12:40:55 +0000 //www.otias-ub.com/?p=23522 根据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的研究,Twitter用户只将36%的他们收听到的推列为值得一读,39%则为可有可无,25%则是不值一读。从推的类型来看,询问跟随者这类推是受研究的微博类型中最不容易招致反感的类型,只有18%的人认为它不值一读,而关于感想或活动的个人现况则最不受待见,只有22%的人认为它值得一读。

来自“Who Gives a Tweet”的数据显示无聊是Twitter的一个普遍问题,这也是绝大多数(82%)用户认为某个推不值得一读的主要解释。Twitter受众看来看中学习新内容的价值,认为推值得一读的原因是增长见识的(48%),有趣的(24%)。

CMU的研究还显示,跟随者欣赏简洁,根据 Dan Zarrella的报告,带连接的内容如果很长获得点击的概率越高,在分析的20万条含连接的推中,字数在120-130的点击率最高。

含Via、@、RT、请、查看字样的推比不含的点击率要更高;星期五、六和星期天的点击率比其他要高。发表在下午的微博点击率比早上要高。

数据:CMU的分析基于2010年12月30-2011年1月17号。

]]>
//www.otias-ub.com/archives/23522.html/feed 3
CNNIC:2011年中国近半网民使用微博 传统应用使用率下滑 //www.otias-ub.com/archives/22444.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2444.html#comments Mon, 16 Jan 2012 04:47:47 +0000 //www.otias-ub.com/?p=2244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网民的信息获取与沟通交流方式发生明显变化。

《报告》称,一方面,微博快速崛起,目前有将近半数网民在使用,比例达到48.7%。另一方面,传统的交流沟通类应用和网络新闻使用率则出现大幅下滑。

交流沟通方面,电子邮件使用率从2010年的54.6%降至47.9%,论坛/BBS则由32.4%降至28.2%,博客和个人空间从64.4%降至62.1%;信息获取方面,2011年网络新闻用户规模增速仅为3.9%,使用人数为3.67亿,使用率从上一年的77.2%下降至71.5%,近年来网络新闻使用率一直在下降,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正在发生转移。

《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4.15亿,比2010年底增长6252万人,年增长率17.7%。即时通信使用率继续提升,增长至80.9%。时通信使用率以及用户数的上涨主要是由于手机即时通信的发展。手机即时通信是移动互联网应用中使用率最高的服务,高达83.1%,用户量年增长率达44.2%。

《报告》分析称,在微博和SNS等新兴应用的影响下,用户越来越习惯于快速、简单、互动性和社交性强的信息互动方式,因而博客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

在微博方面,2011年其用户的爆发出现在上半年,到下半年用户增速回落至28.2%,可见在微博使用率步入高位后,已经结束了爆发式的增长。

目前,微博的发展道路较为多元,各大门户均根据自身优势,突出表现为微博社交网络功能和社会化媒体功能的侧重。同时,微博盈利模式较为模糊,目前发展情况较好、同时对微博寄予较大盈利期望的网站已经开始尝试多方面盈利模式。

另外,我国的社交网站正在进行多方面的尝试以解决网站黏性危机,几家主要的SNS网站在2011年都进行了长期战略上的拓展或调整,虽然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增长缓慢,发展面临困局,但是SNS领域的竞争主体依然多元。

]]>
//www.otias-ub.com/archives/22444.html/feed 1
微博与垂直化:美丽说折射出的未来电商社会化道路 //www.otias-ub.com/archives/21291.html Tue, 27 Dec 2011 15:14:45 +0000 //www.otias-ub.com/?p=21291 电商如何在微博上找到自己的定位?或者如何挣到钱?这个话题近期被问的多,不妨从美丽说、蘑菇街这样的网站先聊起。

看美丽说的定位会有启发:女性时尚购物分享社区。是的,他可以被理解为“时尚购物微博”,一个垂直类的微博。被用来类比最多的海外模式 Pinterest  ,也是一个图片微博,用瀑布式的呈现来有别于干巴巴的 Twitter  。 

从微博的发展而言,现在主流互联网用户已经大部分被圈入进来,开放程度也越来越大。微博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一个分享按钮、一个登录组件,就构成了某种合作关系。这一点上看,微博在不断往下沉,变成一个基础平台,众多网站和应用从这个平台或源源不断地贡献内容和用户,或源源不断地获取自己所需的用户与流量。

但微博现阶段也无法解决那个由 Twitter  创始人提出的命题:将合适的内容在合适的时间,给到合适的人。这其中,漏掉了重要的一环“以合适的方式”。   

遗失的这一环用什么称呼都可以:“兴趣图谱”?“场景”?用户不会在人声嘈杂的菜市场聊大买卖,也不会在音乐厅里做商务谈判,总是要找到合适的场景。因此,微博越大(尤其在国内的游戏变异成了看谁的听众更多,谁的影响力就相应更大),就越给这些细分需求带来机会。从许多用户呼吁要用户分组、信息分类等等就可见一斑。

这个问题注定是第三方的机会,微博自身还暂时无法解决。不然,现有 Google  所做的  G+  、腾讯微博推出的名单、微群就足可满足,这是用圈子来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市场显然抛弃了圈子的做法(或者说成熟尚需时日),走向了垂直类微博这一方向,恰如海外的  Pinterest  、国内的美丽说、蘑菇街。   

那么,他们是怎么做的呢?简单旁观,你会看到两家网站都采取了类似的手法:

1、  采用了腾讯、新浪两大微博的官方组件。一键转播、帐号登录等; 

2、  付费邀请大批内容账号、微博营销帐号转发、发布基于自己网站链接的优质内容;(内容同步、评论同步其实效果也蛮好的,且长期。) 

3、  制作大批  APP  放置在两大微博开放平台上,鼓励大家使用,记住自己的品牌名; 

4、  以上工作的同时,都一定加上鼓励用户收听自己的微博官方账号。  

第四点好理解。曾经趣玩网 CEO  周品说过这个话题。大意是:企业微博官方帐号是最好的客户关系管理工具,不仅可以随时影响到这些客户,还可以在他们的转发、对话中吸引来更多感兴趣的用户。  

前三点一切一切的核心,都是鼓励用户转化到自己网站自己上去,不管是付费转发带链接,还是用APP 来筛选合适的用户。但请注意,并不是什么用户都要,只是喜欢购物、喜欢分享的年轻时尚女性。筛选自己的目标用户。 

这里顺便说一句,在这两家网站上,也鼓励用户再度结网和收听,一是场景使然,我曾以为也有防范平台方反制之意,但今天看起,鼓励再度结网其实跨越了两大平台用户交流的障碍。在这点上,促使这些网站有略重的感觉,因此就又给基于移动、基于两大微博平台之上的类Pinterest工具以新的快速崛起的机会,后者免去结网,体验更轻,更易于用户转化。其实已有案例出现,你或已经看见。 

一个案例足够给大家说明这些网站是如何尽心:曾和美丽说 CEO  徐易容茶叙,对方指着腾讯微博一个女性用户的帐号说,她是我们的目标用户,要如何做她才会主动收听我们的官方帐号呢?   

这些努力就如大家所见,如今刚刚融资的美丽说的估值据说已经超过了 1.5  亿美金,大部分用户来自微博。每月带给淘宝的销售额为  亿人民币。蘑菇街带给淘宝的销售额似乎还要在此之上。   

说到这里大家或有所思?没错。那些被美丽说蘑菇街拿走的用户是大微博平台中高 ARPU  值的用户。她们多次消费,每次消费的金额还不低。这就像一个历史,在大门户之后垂直网站当道上轮回后,又重演在了微博之上。   

顺便插入一个自己做的调查问卷数据,是此前花了点时间找了近 300  个职场女白领一一去问得出的,最后发现衣服鞋宝、帽子围巾等是女孩子最常购买商品的  71%  ,在网上浏览信息着装方面排第一,占  38%  。女性对朋友推荐的服饰会认真考虑达  47%  ,也有  43.3%  会在购买前会参考其他用户评论 。如果有合适的地方帮助她们决策,或者有朋友帮助他们决策,考虑购买的比例则还将增加  88%  。  

这大概是为什么上述两家网站能够获得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原因,而其他 Pinterest  类拷贝网站则还有待煎熬的原因吧。不聚焦。

现在,电商和微博的结合,多在正常范畴,如和官方推出的微空间与微卖场、采用部分官方组件等。部分企业也在微博营销公司或大帐号合作,付费让他们转发自己的商品信息,从中获得转化订单。目前市场目光所及的案例也多为此,漂亮而诱人。唯一的问题每次都要如此,效果并不稳定。能如何长久并有效复制?

成文时,和几家电商高管网上聊天,他们注意到了微博上转化订单效果降低的现象,过去每天百单、几十单都是可期,现在转化率则在持续降低,几家网站计划 2012  年将微博上的重心转移到品牌上来。又认为,上述两家网站背靠淘宝,将长尾需求转化在淘宝,因此模式不具备 B 2C  网站的可复制性。这个方面争议很大。其实言及于此,许多答案已经不言自明:

今天这些Pinterest 类电商导购网站另一端依附在开放的淘客联盟基础上,他们所导引的销售数据必定也为拍拍与京东、凡客,甚至是其它电商网站所见,因此,未来的一年类似开放(或者单纯分成合作?)将会大大加快。市场空间将更加稳固,也为后续新进入者奠定了市场基础。当然,大玩家也在绸缪中。  

垂直化是电商们应该思考并值得借鉴的一个方向,即如何有效地从大微博中抽离出自己的目标用户?即大微博中无法纵情探讨购物,但在合适的场景下,这一需求被充分激发出来了。如何营造这个场景?

其中一些基础思考可以囊括为两个小问题:

、既然购物分享类的垂直微博可行,那么其他垂直类的微博是不是也同样有价值? Pinterest  的瀑布式展现形式帮他们解决了呈现问题,其他垂直类微博又该长什么样子呢?

 

、微博中信息是如何流动的?又是如何帮助这些垂直类微博将自己的目标受众有效地筛选出来的?这个数量需要足够能支撑起新的需求。  

前者答案肯定,但长什么样需要探索。后者的答案刚才借周品的口也有给出。微博终究是关系链,信息在关系链中传递的时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对这个信息感兴趣的人自然就这样被筛选了出来。当然,简述如此,深入展开则可以聊上很久。

不管是美丽说蘑菇街,还是现有电商自己在做推广,另一个明确的指向是内容帐号的精细化,即或大或小的精神领袖会起到关键节点的作用,这明示出了微博帐号精细化的运营方向。不过,说到这里显然是另一个话题,下次再细聊好了。 (腾讯微博开放平台 徐志斌)

 

PS:

1、我微博在这里,欢迎随时沟通: http://t.qq.com/zhibin 

2、数据和案例都基于公开报道,如有失真深为歉意。

]]>
199IT:2011年12月11-18日199IT本周微博及文章Top10 //www.otias-ub.com/archives/20644.html Sun, 18 Dec 2011 10:46:56 +0000 //www.otias-ub.com/?p=20644 2011年12月11日-2011年12月18日199IT本周Top10微博:
1、【Google下雪了】

http://weibo.com/1787567623/xCuLU89VH
2、【2011年度199IT盘点体】

http://weibo.com/1787567623/xBRkGrdgq
3、【CHINA_HRKEY:2011年中国企业招聘现状调研报告.pdf】

http://weibo.com/1787567623/xC8lNmi6j
4、【2011年中国移动营销产业链–图谱】

http://weibo.com/1787567623/xC7x5Bl3R
5、【多玩游戏:2011年中国十大收入网游排行榜】

http://weibo.com/1787567623/xC7UWgxKv
6、【友盟:2011年Q3 中国Android数据报告.pdf】

http://weibo.com/1787567623/xCaM041S2
7、【Nielsen:2011年Q3全球移动互联网媒体报告.pdf】

http://weibo.com/1787567623/xCqSv7pS9
8、【Invesp:网民为什么购物】

 http://weibo.com/1787567623/xCtPioe6H
9、【Google下雪攻略】

http://weibo.com/1787567623/xCuRIizmN
10、【2011年最受欢迎的IPHONE 应用排行TOP 10】

http://weibo.com/1787567623/xBX4GbtIH

 

本周199IT网站Top10热文:


1、多玩游戏:2011年中国十大收入网游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20218.html

 

2、CIC&群邑智库:中国80后90后网络言论观察白皮书
//www.otias-ub.com/archives/20247.html

 

3、优酷&新生代:中国网络视频用户媒体及消费行为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19879.html
4、iResearch:2011年中国社交网站和微博行业盘点
//www.otias-ub.com/archives/19890.html 

 

5、瑞信:2011年新浪微博格局走势分析解读
//www.otias-ub.com/archives/19787.html

 

6、福布斯中文网:2011年中国重大VC投资项目图表
//www.otias-ub.com/archives/19960.html

 

7、Pingdom: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状况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19769.html

 

8、iResearch:2011年中国移动营销产业链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20291.html

 

9、Hitwise:2011年11月中国垂直旅游搜索网站访问数 去哪儿占42%
//www.otias-ub.com/archives/19949.html

 

10、iResearch:2011年10月中国团购网站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20211.html

]]>
3G门户&UC:接近40%的用户通过社交网络与现实不熟悉的人保持联系 //www.otias-ub.com/archives/17745.html Tue, 01 Nov 2011 15:47:52 +0000 //www.otias-ub.com/?p=17745 2011年11月1日根据3G门户和UC浏览器共同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接近40%的被调查者通过社交网络和现实生活中不熟悉的人保持联系。

这份调查是一次针对移动互联网产业趋势及用户行为趋势的连续性专项调研,由3G门户与UC优视面向其用户展开,结果在上周发布。

调查结果中,82.5%的手机用户现在和朋友更多是通过微博和SNS网站进行联系。在这些人当中,有52.1%特意通过微博/SNS网站认识他人,而与现实中不熟的人保持联系和交往的比例也接近50%。

26.9%的被调查者会通过手机接收或查找团购、折扣等优惠信息,主要为高学历的年轻女性。收入越高的群体越频繁的获取折扣信息。

7.4%的被调查者称他们习惯使用智能机上的各种移动应用,这部分人群集中在城市高学历独生子女,最常用的是工具类应用,且对拍照、影音、聊天、游戏等娱乐类应用需求较大。他们手机上安装的应用数量已经超过了电脑上安装的应用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