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26 May 2025 11:34:0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IBM:AI的力量——安全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7173.html Mon, 26 May 2025 18:00:14 +0000 //www.otias-ub.com/?p=1647173 即使网络攻击者加快了入侵的步伐和规模,企业和政府机构也在与网络人员短缺、预算有限和时间限制等问题作斗争。但是,安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进步正在平衡竞争环境,并加强企业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安全运营。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部署安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功能的组织正在实现变革性的运营收益。通过这些力量倍增技术,公司可以更快地发现和响应网络事件,从而显著降低网络事件的频率成本和影响。

事实上,完全部署了安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组织平均减少了300万美元的数据泄露成本。这些功能还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例如,如果一个企业需要230天来检测、响应和从网络事件中恢复,那么安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可以将这一时间缩短至多99天。

安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能力正在改变我们对安全操作的看法。当在设计阶段嵌入安全功能时,安全控制就会变成自动的,更多的是保证的来源,而不是摩擦的来源。在更高的信心水平上运营,为新的效率、新的企业和生态系统层面的价值主张打开了大门。

现在,安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可以结合起来,提高人才价值。提高运营能力的秘诀在于更多地利用内部已有的网络专业知识和判断。

企业领导者也越来越清楚,投资于安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收益对安全行业以外的业务绩效产生了影响。66%的运营高管将网络安全视为收入推动者。此外,与最不成熟的同行相比,拥有最成熟安全能力的组织在过去五年中增长了43%。

]]>
IDC:2025年全球安全支出预计将增长12.2%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6733.html Tue, 29 Apr 2025 18:00:14 +0000 //www.otias-ub.com/?p=1746733 根据IDC全球安全支出指南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安全支出预计将同比增长12.2%。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及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了网络威胁的复杂性和频率,推动全球企业采用更先进的防御措施。因此,安全支出将在2023-2028年预测期内持续增长,预计2028年达到3770亿美元。

2025年美国与西欧仍将占全球安全支出的70%以上。但今年所有地区安全支出均将实现稳定增长,其中拉丁美洲、中东欧、中东与非洲地区增速最快。

安全软件将成为2025年最大的技术类别,占全球安全市场半数以上份额,并以14.4%的同比增速成为增长最快分支。云原生应用保护平台(CNAPP)、身份与访问管理软件、安全分析软件的增长将尤其推动安全软件市场发展,反映企业将特别关注整个组织范围内的网络威胁集成检测与响应。

安全服务将是2025年增速第二的技术分支,其增长由托管安全服务的持续扩张驱动——各类规模企业都将持续加大对此类灵活高效应对新安全挑战方式的关注。安全硬件则将位居第三,2025年实现个位数但稳定的增长。

2025年全球安全支出最高的行业将是银行业、联邦/中央政府、电信业、资本市场和医疗保健提供商,而增速最快的行业预计为资本市场(19.4%)、媒体娱乐(17.1%)和生命科学(16.9%)。

尽管大型和超大型企业在各区域安全支出中占主体地位,但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中小型企业将在整个预测期内持续增加安全投资,以弥补安全漏洞并保护其资产和流程。

]]>
联合国粮农组织:2024年粮食展望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2082.html Sun, 15 Dec 2024 21:30:20 +0000 //www.otias-ub.com/?p=1732082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了“2024年粮食展望”。最新评估表明,不同商品的趋势各不相同。小麦、玉米和糖的产量正在下降,而乳制品、渔业、肉类、油籽和大米的产量预计会增加。这些变化将影响利用率、贸易和库存。全球粮食生产对天气条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政策很敏感,这可能会破坏供需平衡,影响全球粮食安全。

小麦

由于全球小麦利用量将超过产量,预计全球库存将略有下降,但仍高于平均水平。出口盈余(尤其是欧盟和俄罗斯联邦)略有下降,加上一些国家的进口需求减少,预计将推动2024/25年度全球小麦贸易量下降。

大米

随着生产商通过扩大种植来应对利润正增长的前景,2024/25年度似乎有望实现创纪录的收成。大丰收可能会推动全球石油利用率和储量达到新的峰值,同时也会使国际贸易在2025年出现反弹。

由于屠宰率的提高和有利的利润率,预计2024年全球肉类产量将适度增长。国际肉类贸易预计也将复苏,因为经济状况的改善和一些主要进口国的国内供应有限,预计将推动进口需求激增。

预计2024 /25年度世界食糖产量将比上一季的丰收期略有下降,但仍将超过预期的全球消费量。由于主要出口国的出口供应可能减少,预计世界食糖贸易将同比萎缩。

油料作物

尽管预计全球油籽产量将在2024/25年度继续增长,但初步预测表明,油脂和油粕市场将出现分化。全球植物油消费量可能超过产量,导致库存连续第二个季度下降;然而,对于油粕而言,强劲的石油压榨预计将导致全球库存进一步积累。

乳制品

预计到2024年,世界牛奶产量将适度增长,主要由亚洲带动,那里的奶牛数量和牛奶产量预计将增加。与此同时,乳制品的国际贸易预计将略有增长,这反映出在通胀压力缓解的情况下,消费者需求有所改善。

渔业

到2024年,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将增长2.2%,达到近1.92亿吨。野生捕捞量已经稳定,而水产养殖产量继续增长。贸易量略有增长,而价格疲软导致贸易值下降。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IEA:2024年全球天然气安全评价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1369.html Wed, 16 Oct 2024 22:00:59 +0000 //www.otias-ub.com/?p=1721369 IEA发布了“2024年全球天然气安全评价”,其中包括2024年第四季度天然气市场报告。

脆弱的平衡:天然气市场在天然气供应冲击两年后仍然敏感

在经历了2022/23年的供应冲击之后,天然气市场在2024年恢复了更为明显的增长。预计,全球天然气需求将在2024年和2025年达到历史新高。全球天然气平衡仍然脆弱,因为液化天然气(LNG)产量的有限增长使供应紧张,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继续导致价格波动。

全球天然气需求将在2024年和2025年达到历史新高,主要由亚洲支撑

初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2.8%,远高于2010年至2020年2%的平均增长率。快速增长的亚洲市场占这一增长的大部分。初步估计表明, 2024年第三季度天然气需求增长放缓至2%以下,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宽松反映了需求的逐渐复苏,这种复苏在2023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了。

2024年全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预计将增长2.5%以上(或略高于1000亿立方米),达到42000亿立方米的历史新高。预计亚太地区将占全球天然气增量需求的近45%。

天然气供应基本上仍然紧张,2025年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全球LNG供应增长仍然疲软,同比仅增长2%(或70亿立方米)。这远低于2016年至2020年8%的年均增长率。项目延迟以及某些传统生产商的原料气供应问题拖累了LNG产量的增长。

随着几个大型LNG项目上线,2025年LNG供应增长将加速至近6%(或300亿立方米)。

2024年,尽管没有美国项目达成最终投资决策,但LNG项目发展的强劲势头仍在继续

LNG项目开发背后的强劲势头在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继续保持,每年有超过450亿立方米的LNG获得批准,包括卡塔尔的North Field West项目。

最近的LNG合同趋势表明,人们对长期、目的地固定的LNG合同更感兴趣

自2023年以来,LNG合同活动呈现出长期、目的地固定合同的趋势。自2023年初以来,期限至少为10年的合同占合同总量的85%。目的地固定协议重新获得了牵引力,占自2023年以来签约量的70%以上。大型合同(每年超过40亿立方米)占2023年合同量的57%,这是自2017年以来的最大份额。

预计全球LNG市场的流动性和定价多样性将在中期增加

尽管自2023年以来,LNG合同将回归更传统的特征,但预计全球LNG市场在中期的深度和流动性方面将有所增加。随着固定目的地的传统合同逐渐到期,以及新的灵活目的地协议生效,预计到2027年,无目的地合同的份额将增加到51%。

运输部门可以实现低排放气体的系统集成

低排放气体可以在长途重型运输的脱碳中发挥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与轻型车辆相比,电气化的进展较慢。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亚马逊云科技如何追踪并阻止云端的安全威胁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537.html Wed, 14 Aug 2024 05:07:27 +0000 //www.otias-ub.com/?p=1713537 作者:亚马逊首席信息安全官C.J. Moses

来自全球各地的企业信任亚马逊云科技存储及处理其最敏感的数据。业界领先的威胁情报是我们确保客户在亚马逊云科技上的数据安全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该项目识别和阻止各种可能危害或干扰我们客户或我们基础设施的恶意在线活动。我们非常重视制定准确、及时、可操作和可扩展的威胁情报,并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

很多客户非常想了解我们威胁情报的来源、我们检测到了哪些威胁、我们如何根据所观察到的内容采取行动,以及他们需要做什么来保护他们自己。这些问题表明,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的角色已经从主要技术职能演变为战略性以及面向业务的职能,他们知道有效的威胁情报对于组织的成功和韧性至关重要。

只有亚马逊云科技的全球规模才能达到的高保真威胁情报

我们每一天都会对亚马逊云科技的基础设施进行扫描、检测和防御网络攻击。作为全球最大的公共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云科技对互联网的某些实时活动,拥有独到的洞察优势。但要让威胁情报对安全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就必须收集来自整个互联网的大量原始数据并迅速分析。同时,还必须剔除误报。例如,威胁情报可能会错误地将员工在下班后登录访问敏感数据视为内部威胁,而实际上该员工可能是因为临时项目而不得不加班工作。威胁情报的生成非常耗时,需要大量人力和数字资源。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可以帮助分析师筛选和分析大量数据。然而,如果无法收集和分析整个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威胁情报的用处就非常有限。对于时间敏感类信息,组织机构即使能够自行收集可操作的威胁情报,如果没有覆盖全球的云基础设施,也很难或不可能及时并大规模地与他人共享。

亚马逊云科技的基础设施彻底改变了威胁情报,我们通过大量情报信号(由我们的安全工具生成的通知)显著提高了威胁情报的准确性——即我们所说的高保真。亚马逊云科技复杂的全球分布式威胁传感器网络MadPot具有自动响应功能,随着我们使用MadPot发现和监控潜在的有害活动,我们也在不断提升针对威胁参与者不断发展的战术、技术和程序(TTP)的观测和应对能力。

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全球网络和像MadPot这样的内部工具,我们可以实时接收和分析数千种不同类型的事件信号。例如,MadPot每天能检测到1亿多个来自全球的潜在威胁,其中约有50万个被归类为恶意活动。这意味着高保真的发现会生成有价值的威胁情报,我们因此可以迅速采取行动,保护世界各地的客户免受有害和恶意在线活动的影响。我们也会将高保真情报产生的实时发现输入到我们的智能威胁检测安全服务Amazon GuardDuty中,对数百万个亚马逊云科技账户进行自动威胁检测。

亚马逊云科技的Mithra评估域名可信度,帮助保护客户免受威胁

识别恶意域名(互联网上的物理IP地址)对于有效的威胁情报至关重要。当亚马逊云科技客户与域名进行交互时,GuardDuty会生成各种发现(如异常行为等潜在的安全问题),每个域名都会根据各种评估可信度的指标得到一个信誉评分。为什么要进行这种评分排名?维护一个高质量的恶意域名列表对于监控网络犯罪行为、保护我们的客户至关重要。我们如何完成这个庞大的评分排名任务?首先将它想象成一个庞大的图表(可能是现存最大的图表之一),大到人根本无法查看和理解其全部内容,更不用说从中获得可用的洞察了。

让我们认识一下Mithra。Mithra这个名字源自一种神话中的升起的太阳,它是一个由亚马逊云科技开发的大型内部神经网络图模型,使用为威胁情报而设计的算法。

Mithra的信誉评分系统具有35亿个节点和480亿条边,专门用于识别客户接触到的恶意域名,并对这些域名进行相应的打分。我们每天观察到大量DNS请求,仅在亚马逊云科技一个区域就高达2000万亿次,Mithra每天平均检测到182,000个新的恶意域名。Mithra每天都会为每个在亚马逊云科技内查询的域名算出一个信誉评分,这让亚马逊云科技不需要依赖第三方来检测新兴威胁,同时相比使用第三方能更快生成更好的知识。

Mithra不仅能够以惊人的准确性检测恶意域名,减少误报,而且这个超级图还能够比第三方的威胁情报源提前数天、数周,有时甚至数月预测恶意域名。这种强大的能力意味着我们每天都可以观察到并应对数百万个安全事件和潜在威胁。

Mithra对域名进行评分,可用于:

  • 生成一个新的、高度可信的恶意域名列表,用于诸如GuardDuty之类的安全服务中,保护我们的客户。GuardDuty还允许客户阻止恶意域名并获取潜在威胁的警报。
  • 使用第三方威胁情报源的服务可以借助Mithra的评分来显著减少误报。
  • 亚马逊云科技安全分析师可以在安全调查过程中使用这些评分作为额外的参考。

与客户分享我们高保真威胁情报,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的威胁情报不仅用于无缝增强亚马逊云科技和客户所依赖的安全服务,我们还主动与那些可能会受到恶意行为者攻击或潜在入侵的客户和其他组织分享关键信息。威胁情报接收者可以通过评估我们分享的信息,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防止业务中断。

例如,通过我们的威胁情报,如果我们发现某些组织机构的系统可能会被威胁行为者入侵,或似乎运行了配置错误且易受攻击或滥用的系统(如开放数据库),我们就会对这些组织机构发出通知。网络犯罪分子会持续扫描互联网来寻找暴露的数据库和其他漏洞,数据库暴露的时间越长,恶意行为者发现并利用它的风险就越高。在某些情况下,当我们收到信号表明第三方组织(非客户)可能会遭到威胁行为者入侵时,我们也会通知他们,因为这样做可以阻止进一步的攻击,促进整个互联网的安全。

通常,当我们向客户和其他组织机构发出此类问题的警报时,这是他们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能被入侵了。他们收到通知后,可以进行调查来决定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自己,防止可能导致中断或进一步攻击的事件的发生。我们的通知通常还包括组织机构可以采取的行动建议,例如审查特定域名的安全日志并阻止它们,实施缓解措施,更改配置,进行取证调查,安装最新补丁或将基础设施置于网络防火墙之后。这些主动行动能帮助相关组织机构在潜在威胁发生之前就采取行动,而不是在事件发生后才做出反应。

有时,我们通知的客户和其他组织机构也会反过来提供一些信息,让我们能进一步为他人提供帮助。如果受影响的组织机构在调查后向我们提供相关的入侵指标(indicators of compromise,IOC),这些信息可用于提升我们对入侵发生方式的理解。这种理解可能会带来重要的洞察,我们可以与他人分享这些洞察,他们进而利用这些信息采取行动来改善自身的安全态势——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通过协作促进安全。例如,我们收到的信息可能会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社会工程学攻击或特定的网络钓鱼活动是如何通过在受害者系统上安装恶意软件来破坏一个组织的安全。或者,我们可能会收到用于实施入侵的零日漏洞信息,或了解如何使用一个远程代码执行(RCE)攻击来运行恶意代码和其他恶意软件来窃取数据。然后,我们可以使用和分享这些情报来保护客户和其他第三方。当大家相互合作、共享资源、情报和专业知识时,这种协作和协调响应会更加有效。

亚马逊云科技运营着可靠的云基础设施,这让我们拥有独特的视角观测安全态势和客户每天面临的威胁。我们分享的威胁情报提高了客户和其他组织的安全性,这让我们深受鼓舞,我们将继续寻找更多能提供帮助的方式。

]]>
克服能源三难困境:安全和包容的转型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8939.html Wed, 03 Apr 2024 22:00:50 +0000 //www.otias-ub.com/?p=1668939 传统上,能源政策的三难困境是满足可持续性、安全性和竞争力目标。七国集团领导人公报授权使用三难困境的概念来描述能源安全、气候和地缘政治稳定面临的风险。这一定义在当今供应安全、气候和地缘政治担忧加剧的情况下是完全合理的。

新能源安全、地缘政治和气候风险

自大流行以来,能源部门出现了新的风险,包括俄乌冲突、2022/23年的全球能源危机以及当今中东的不稳定。这些事件表明,七国集团有必要继续坚定致力于全面和现代化的能源安全议程,以应对能源体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当前和未来风险。

一种新的清洁能源经济正在迅速崛起

七国集团国家在部署具有成本竞争力的清洁能源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些技术代表着应对当今挑战的持久解决方案。清洁能源部署的快速加快为1.5°C的目标打开了大门。

七国集团建立伙伴关系,支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转型

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的减排目标,需要所有地区、司法管辖区和行业之间的高度合作与协调,以及前所未有的资金和技术共享。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清洁能源投资

清洁能源投资集中在少数几个市场,在大多数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不足。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每年投资清洁能源的7700亿美元中,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其中2/3在中国,超过3/4在三个国家:中国、印度和巴西。

依赖化石燃料的电力系统和经济的多样化

安全、有序的能源转型只有在各国共同努力、承认共同利益的情况下才能展开。

能源转型中的能源安全

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最终会促进全球能源安全,但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不太可能是线性的或平坦的。


]]>
Paloalto:2023年云安全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4234.html Mon, 08 Jan 2024 21:00:01 +0000 //www.otias-ub.com/?p=1664234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很少有人能像云安全专业人士那样认同这句格言。

云安全是动态的和不可预测的,但是向混合工作的迁移加速了变化并增加了应用程序安全的复杂性。随着云原生应用程序开发的发展,企业的云基础设施也在发展,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云基础设施正在发展。更重要的是,云已经改变了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DevOps现在以惊人的速度交付产品代码,安全人员也在努力跟上。

在今年的调查中,超过75%的受访者每周都会在生产环境中部署新的或更新代码,近40%的受访者每天都会提交新的代码。

与本地环境相比,云计算遵循共享责任模型。基础设施(例如,计算、网络和存储)的责任由云服务提供商(CSP)承担,安全责任由CSP和他们的客户共同承担。但是,当涉及到对客户应用程序、数据和访问管理的责任时,共享就停止了。企业的安全和开发团队承担这一责任,必须协作才能成功地保护他们的云环境。

为了给这些团队配备所需的资源,有必要了解他们面临的挑战(包括短期和长期的),他们使用的解决方案,以及解决方案在帮助他们履行职责方面的有效性。

报告还探讨了企业是如何选择安全工具的,这些工具是如何被操作的,哪些实践产生了最佳的安全性结果,哪些实践阻碍了工作。


]]>
卡巴斯基:2023年安全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8917.html Fri, 05 Jan 2024 20:00:28 +0000 //www.otias-ub.com/?p=1668917 在报告期内,卡巴斯基解决方案:

拦截了437,414,681次来自全球在线资源的恶意软件类攻击。

发现106,357,530个独特的恶意URL。

利用Web防病毒组件共检测出112,922,612个独特的恶意对象。

阻止了对193,662个独立用户计算机的勒索软件攻击。

阻止矿工感染1,140,573个独立用户。

阻止恶意软件的启动,其通过在线访问325225名用户的设备上的银行账户来窃取资金。

金融威胁

统计数据不仅包括银行威胁,还包括针对自动取款机和支付终端的恶意软件。

被金融恶意软件攻击的用户数量

在报告期内,卡巴斯基解决方案阻止了325,225名用户计算机上启动的金融恶意软件。

受攻击用户的地理位置

为了评估和比较每个国家或地区被银行木马和ATM/POS恶意软件感染的风险,卡巴斯基计算了在报告期内面临此威胁的卡巴斯基用户占所有用户的百分比。

勒索软件

在报告期内,卡巴斯基发现了超过23,364个勒索软件修改,并发现了43个新的勒索软件家族。卡巴斯基并没有为每个新的勒索软件样本创建一个单独的家族。

被勒索木马攻击的用户数量

在报告期内,勒索木马攻击了193,662个独立用户,其中包括52,999个企业用户(不包括中小企业)和6,351个与中小企业相关的用户。

最多产的群体

卡巴斯基还追踪了“双重勒索”的勒索软件组织,即窃取和加密机密数据。这些组织大多以大公司为目标,并经常维护一个DLS(数据泄露站点)来发布他们攻击的组织列表。

被矿工攻击的用户数量

在报告期间,卡巴斯基检测到在1,140,573个独立用户的计算机上安装挖矿器的尝试。矿工占所有攻击的3.12%,占所有risktool类型程序的17.09%。

在报告期内,卡巴斯基产品检测到木马win32.miner.Gen比其他用木马频繁,占所有被矿工攻击的用户的25.12%。

罪犯在网络攻击中使用的易受攻击的应用程序

在报告期内,商业应用程序中出现了许多危险漏洞,如MoveIT Transfer中的CVE-2023-34362、CVE-2023-35036和CVE-2023-35708或Microsoft Outlook中的CVE-2023-23397。


]]>
IEA:电网和安全能源转型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5613.html Wed, 13 Dec 2023 21:30:31 +0000 //www.otias-ub.com/?p=1655613 IEA发布了新报告“电网和安全能源转型”,加强有弹性、可持续和负担得起的电力系统基础设施。

现代、智能和扩展的电网对于成功的能源转型至关重要

随着清洁能源转型的进展,作为当今电力系统支柱的电网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它们目前受到的关注太少。

为了实现各国的国家能源和气候目标,未来十年世界用电量的增长速度需要比上一个十年快20%。

实现国家目标还意味着到2040年增加或翻新总计超过8000万公里的电网,相当于全球现有的整个电网。

现代和数字化电网对于保障清洁能源转型期间的电力安全至关重要。

电网有可能成为清洁能源转型的薄弱环节

至少有3000千兆瓦(GW)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正在等待并网,其中1500千兆瓦处于后期阶段,相当于2022年太阳能光伏和风能新增容量的五倍。

电网投资和改革的延迟将大幅增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减缓能源转型,使1.5°C的目标无法实现。

在天然气市场脆弱、人们对天然气供应安全感到担忧之际,未能建设电网增加了各国对天然气的依赖。

今天的行动可以保障未来的电网

监管需要进行审查和更新,不仅要支持部署新的电网,还要支持改善资产的使用。

输配电电网的规划需要进一步与政府广泛的长期规划过程保持一致和整合。

为了实现国家气候目标,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停滞之后,2030年电网投资需要增加近一倍,达到每年6000亿美元以上,重点是配电网的数字化和现代化。

建设电网需要安全的供应链和熟练的劳动力。

电网发展的最大障碍因地区而异。


]]>
Thales:2023年云安全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4262.html Tue, 12 Dec 2023 21:30:52 +0000 //www.otias-ub.com/?p=1664262 多云已经成为现实

云基础设施提供商的平均数量远高于2家(2.3家)。今年超过3/4的受访者(79%)拥有不止一家云提供商。

SaaS的快速增长

据报告,SaaS应用程序的使用已经扩大,平均应用程序数量上升到97个。

SaaS应用程序作为攻击者的主要目标获得了最多的选票(以38%的响应率排在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基于云的存储(以36%的响应率排在第二位)。

保护云中的数据变得越来越复杂

这么认为的受访者比例从两年前的46%上升到了55%。

云中报告的敏感数据急剧增。

7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云中的数据有40%或更多是敏感数据,高于2021年的49%。

我们只是人:人为错误是云数据泄露的主要原因

55%的受访者认为人为错误是云数据泄露的主要原因,远远超过了漏洞(21%)。

复杂的加密密钥管理会产生安全和操作风险。受访者报告使用了多个密钥管理系统。

6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五个或更多的密钥管理系统。

只有14%的人在云环境中控制着自己所有的加密密钥。

敏感数据的加密级别必须更高

只有2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60%或更多的云数据是加密的。平均而言,只有45%的敏感数据被加密。

围绕云使用的数字主权问题在多个方面都很突出

受访者表示,依赖于云提供商的加密密钥管理的使用率很高,同时对主权授权的担忧也越来越大。83%的受访者担心主权对云部署的影响。


]]>
亚马逊云科技专家视点:现代化应用的安全可证明性——构建最高标准云安全的必由之路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1303.html Fri, 28 Oct 2022 03:31:53 +0000 //www.otias-ub.com/?p=1511303 作者:亚马逊云科技自动化推理资深科学家Neha Rungta

安全是所有企业的重中之重。无论是改善安全状况,实施全面合规控制,还是让员工安全地在家办公,企业都需要有可靠的系统作为支撑。但是,随着企业系统规模的空前壮大,合规要求也日益变得更复杂,企业需要新的解决方案。

在基础设施安全方面,企业希望有确凿的证据和方法来确定其访问管理、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安全能够无懈可击。云计算通过联网方式为企业按需提供 IT 资源,其好处之一就是使企业能够利用原来无法在本地获得的现代化技术来更有信心地保护其基础设施的安全。

其中一种现代化的方法就是可证明的安全性,它通过数学证明来验证系统是否正确运行。对拥有成千上万资源的大型企业,如果通过手动评估不同场景中的每一项数据路径及相关的控制,来证明系统运行的正确性和安全性,通常需要花费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而且在这个评估期间,系统本身还在不断变化和演进。借助自动化推理这一新兴技术,这样的工作可以在数秒内完成。

通过可证明安全性实现规模化安全

自动化推理是可证明安全性的核心。通过考虑各种可能的应用执行、请求和配置,自动化推理可以提前预判出系统的可能操作,并提供高级别的安全保证。例如,自动化推理工具可以分析策略和网络配置,证明没有潜在的安全威胁。客户采用这种前沿技术,可以不断地自动化、简化云上安全路径,持续解决软件系统演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风险。

亚马逊云科技运行着数以十万计的客户关键任务工作负载,将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存储、网络、虚拟化和加密等关键领域来提升安全性,也是首家规模化使用自动化推理的云服务提供商。客户广泛使用的诸多重点服务如身份与访问管理服务Amazon 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 (IAM),对象存储服务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 (S3),Amazon Virtual Public Cloud (VPC)等都用到了这一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政府机构、医疗和金融服务等被高度监管的行业客户,正在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方式在云上更安全的运行业务。

亚马逊云科技开发了多种自动化推理工具帮助客户实现应用的可证明安全性。其中一个工具可以大规模地分析访问控制策略,为 Amazon IAM Access Analyzer、Amazon S3 Block Public Access等服务提供功能支持。这些功能确保 “不受限制的公开访问”的不被授权,使客户能够迅速识别对其云资源的越权访问,并加以补救。另一个工具可以在几秒之内检查所有网络路径,并为Amazon VPC Reachability Analyzer以及 Amazon Inspector等服务提供支持,帮助客户了解其使用的亚马逊云科技网络的安全与合规,并采取行动加以改善。

携手共同实现安全性

客户不需要成为安全专家或是数学家就能实现其软件的完整性,并管理其关键基础设施。事实上,作为一名科学家,我之所以研究、设计、构建和实施可证明安全性工具来确保持续的云安全,就是为了让企业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业务扩展和转型上。

借助亚马逊云科技,企业无需管理繁重的底层工作以及预付费用,就可以借助如机器学习、物联网、数据湖、数据分析等复杂技术完成企业的重要任务。这样客户就可以做真正重要的事情——快速、灵活和大规模地进行业务创新。

让自动化成为标准

可证明安全性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尽管自动化推理只在最近才得以实际应用,亚马逊云科技正在努力使此项技术变为日常工程标准,来为客户创造功能更为强大的、易用的工具。

 

]]>
世界经济论坛:如何建设一个经济上可行、普惠、安全的元宇宙 //www.otias-ub.com/archives/1451321.html Sun, 19 Jun 2022 16:06:14 +0000 //www.otias-ub.com/?p=1451321

公共舆论研究发现,几乎有五分之二(38%)的美国人认为自己非常熟悉或比较熟悉元宇宙。这一数字在年轻人(18-34岁)和家中有孩子的人群中上升到一半以上(53%)。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人依靠媒介和技术来为自己提供信息、娱乐和教育,开展业务和社交。但使用模式的转变并不自动意味着每个人都了解什么是元宇宙。只有不到五分之一(16%)的美国人能够对这个名词下定义:有些人称它为新的社交网络平台,而另一些人则将其描述为一种将多个网站和平台连接在一起的新的互联网体验

即使是建设元宇宙的企业领导人,也承认他们对这一新媒介代表什么缺乏共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看好元宇宙在创造经济增长、改善协作和改变社交体验方面的前景,但也强调在道德、普惠、安全和治理方面可能出现新挑战。以下是其中七位领导人的看法:

全新的工作和协作先例

佩吉·约翰逊,Magic Leap公司首席执行官

我们认为,元宇宙的真正好处是能够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数字内容整合并叠加到我们的现实物理世界。这将使创作者、建筑师、工程师,甚至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从中受益,也将使许多现在难以想象的应用受益,因为现在的技术正在努力追赶这一愿景。

元宇宙将最先为企业带来好处,为工作和协作创建一个全新先例,使企业能够以我们从未见过的速度和规模运作。元宇宙将有机会提高生产线的生产力和效率,强化军事训练,并在增强现实的手术室内提供实时视觉数据。

当今,许多扩展现实(XR)的体验是单用户、单平台的。随着工具、库和平台的成熟,在元宇宙中汇聚不同设备上的共享体验将不仅是可取的,而且是必要的,这样就可以把工人联系在一起,并彻底改变各部门的工作方式。

全新的数字资产将开始出现

In Hyok Cha博士,CJ公司集团首席数字官

我们正在努力成为全球创意经济中的重要参与者。作为一家企业,我们的使命将是为世界上众多的创作者提供混合现实工具和环境,以实现他们的愿景和目标——无论是在个人还是在社区层面——同时与其他企业打交道和互动。

照此发展,数字资产的发展将超越其在物理世界,或者说非元宇宙世界中的对应物。同时,在创造、融资、分配和利用元宇宙中的传统资产类别(如房地产、金融和收藏品)时,将能激发巨大的经济机会。从长远来看,全新的数字资产也将开始出现,这些资产很可能是以元宇宙术语而非以现实世界术语来定义的,并且可能不与传统资产明确对应。

在元宇宙中,隐私和数据保护将比现在更加重要,但提供技术和社会手段以维护权利和执行法规可能仍旧困难。监管者将必须关注到欺凌、边缘化、破坏性的刻板印象和歧视行径。最后,金融交易需要得到恰当治理和监管,因为元宇宙超越了国界等传统边界。

围绕元宇宙的社区和生态系统是保证其健康的基础

Nuala O’Connor,沃尔玛高级副总裁兼数字公民事务首席顾问

元宇宙是一个动态的环境;其共享空间由去中心化人群维护。围绕这些共享空间的社区和生态系统是确保元宇宙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元宇宙将成为数字和实物商品流通的商业渠道,并将促进创作者的经济发展。如果创作者能够在元宇宙平台上发挥内容、体验和商业的影响,这样的元宇宙将引导小企业和个体创作者的价值。沃尔玛能够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善于将大规模数字和实体购物体验联系起来,这为其提供了促进未来元宇宙行业普遍性的机会。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与,而不仅仅是一些人。

促进普惠和公平的积极力量

Nick CleggMeta Platforms全球事务总裁

元宇宙是社交技术的下一个进化方向,将接替移动互联网。它是一组虚拟空间,你可以在其中与不在同一物理空间的其他人一起创造和探索。

它不是一个单一的产品,不可以由一家公司单独创造,它的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其中许多产品只有在未来十年才能完全实现。虽然这让我们这些渴望直接进入元宇宙的人沮丧,但它也让我们有时间思考如何开发这些产品。

元宇宙可能会以一种更具沉浸感的方式缩小我们之间的差距,在就业培训、教育和医疗保健方面提供发展机会,并为创造者提供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新职业。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愿景。元宇宙的发展需要多年的投资才能成形。它还要求人民、企业和政府团结起来。

元宇宙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早期阶段。如果构建得当,元宇宙将成为一股积极的力量,促进普惠性和多元化,并填补当今物理和数字空间的一些鸿沟。它的发展需要一种合作精神,将私营部门、立法者、民间社会、学术界以及最重要的使用这些技术的人聚集在一起。

元宇宙将使内容和商业活动产生指数级增长

王雪红,HTC-VIA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

我们对元宇宙的憧憬,是一个以技术淡化为背景,以体验为重点的世界,是一个学习、创造、游戏、学习、放松、探索的机会都集中的世界。HTC公司已经调整了这一愿景,现在我们所有的创新都集中在赋能、扩展或增强元宇宙体验上。此外,我们还与成千上万的内容开发人员合作,为元宇宙带来了精彩而有意义的内容,以创造一个好的体验。

元宇宙是一个人们可以工作、娱乐、学习、交流和做梦的无限世界。在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分享现实世界的经验并重新创造,以提高生活水平,解决问题,提高众多消费者、教育系统和企业的工作效率。

元宇宙无疑会刺激私有经济的发展,其中虚拟空间和设施可以转化为数字资产,这将激发内容的创造力,刺激市场的发展。随着人们能够在任何连接设备中使用元宇宙,元宇宙中潜在的市场将成倍增长至数十亿人,内容和商业活动也将相应地急剧扩大。

]]>
网安领域迎信创“东风” 看中孚信息如何铸造“大安全”防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235689.html Fri, 23 Apr 2021 13:16:56 +0000 //www.otias-ub.com/?p=1235689 2021年4月15日是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增强忧患意识,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当前5G快速发展,万物互联的海量数据正快速向我们走来,毫无疑问,网络安全在今天被置以更重要的位置。

筑牢网络安全才能保障国家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演进,在网络安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侵入者的技术也在不断迭代,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数据泄露等网络安全事件频繁发生。2019年委内瑞拉电力系统遭到黑客攻击,造成全国性大断电,引发多起抢劫事件,食品停供、断水、断气,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2020年1月20日,某流行黑客论坛上,发生了一起大规模远程终端协议泄露事件,51.5万多台服务器,家庭路由器和物联网智能设备的账号和密码被外泄……

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一系列案例告诉我们,面对不法侵入者不断变化的手段,网络安全的警钟要时刻敲响。每一位公民是这样,网络安全企业更是责无旁贷,这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深刻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领域安全。

国内网安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上市企业总市值超5000亿元,实现50倍跃增

纵观国内网络安全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1700亿元,较2015年翻了一番,增速领跑全球。

目前我国上市网络安全企业达20余家,上市企业总市值从2010年的不足百亿元发展到超5000亿元,实现了50倍的跃增。

作为5000亿元中的一份子,成立于2002年的中孚信息,一直深耕网络安全领域。公司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围绕信创体系基础软硬件,着力打造体系下的安全保密技术深度融合的特色解决方案。在主机防护、数据安全、内容检测、智能监管等方面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守门20年

中孚信息不断织牢把守的“安全网”

指针拨到2002年,中孚信息刚成立,致力于网络安全产业的中孚,不管是从企业自身还是整体的大环境,产业生态尚处于起步阶段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中孚人凭着潜心钻研,近年来逐渐浮现在大众面前。

如今,中孚信息已是国内网络安全50强企业,安全监管平台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市场持续保持领先。持续的更新迭代,以“平台+引擎+能力”驱动核心技术发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产品,持续进化自身产品体系,形成标准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强的“双复合”产品。围绕“数据安全”为主线,不断构建核心技术能力,研发新的产品,为公司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可以说,织密保护网络安全的“防护网”,已成时代之需、现实呼唤。

一个中心、三重防护

“中孚长城”呼之欲出

近年来,中孚信息通过资源聚合,产品聚焦,逐步构建起一套覆盖“一个中心、三重防护”的信创环境下的等保安全解决方案,实现安全合规、持续监测、态势感知等功能,打造智能安全防护平台,提升网络安全纵深防御能力和安全运营能力。

中孚安全拥有涉密信息系统集成甲级资质(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一直积极参加国家重要活动的网络安全服务中,曾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上合峰会,奥运会,青奥会等国家级会议和赛事活动提供网络安全保障,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均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针对安全计算环境,中孚信息推出了终端安全类与数据安全类产品。终端安全类产品主要以用户行为监测,用户身份鉴别为切入点,主机监控与审计产品详细记录用户对主机资源和网络资源的使用,有效控制违规行为并产生报警,以便管理人员日后审查、取证,增强了单位内部事件的可追查性。主机文件监测产品专精于用户文件行为,提供细粒度的权限访问控制与重要文件完整性保护。身份鉴别产品提供双因子鉴别功能,为操作终端电脑的用户提供身份授权与鉴别管理。

数据防泄漏产品以数据识别、深层内容分析、实时监测防护为抓手,覆盖终端数据、网络数据、邮件数据等,实施从产生、传输、存储、使用到销毁的全生命周期的动态数据安全保障。保密检查与数据库检查产品分别从终端和数据库两个方面提供静态的数据安全分析,发现内部伟规行为。

对于安全区域边界,中孚信息推出了接入控制产品和网络审计产品。接入控制系统对终端与设备入网行为和权限进行管控,可对终端进行动态入网合规审查,保障网络访问边界安全。网络审计产品提供数据采集、协议解析、事件审计等功能,对数百种网络通信协议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审计命中规则的网络安全事件,保障网络数据边界安全。

等级保护安全体系还提供网络隔离与单向导入产品,采用了先进的单向无反馈硬件,配合高易用性软件,实现了外网到内网的数据安全传输,又能完全保证内网数据无泄漏,协助构建安全通信网络。

网络空间安全防护涉及到主机、网络、应用、数据、人员和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中孚信息从原来构筑城墙、看好门的模式,转变到从整体、从系统的高度来看待网络安全。面对未来,中孚信息将从“动态的、多维的、多场景、全局的”视角来构建安全体系,实现动态保护、精细化防御。

在夯实公司安全保密领域产品优势地位的基础上,以体系化、智能化、实战化的思路为指引,以数据安全为主线,构建面向业务场景,覆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交换和销毁数据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体系。结合市场机会,全面打造数据安全解决方案样板工程,实现战略规划目标。

拥抱数字经济时代

引领信创产业“大安全”布局

当今形势下信创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功能,信创产业发展已经成为经济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信创产业作为新基建的根基,是当前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当前我国信创产业快速发展,有数据预测,2020年到 2022年信创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到 2023 年中国信创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650亿元,市场容量将突破万亿。

中孚信息自 2011 年开始涉足信创相关产品研发、适配应用及产品化推广,积极参与信创产业生态建设,并于 2012年参与了工信部组织的信创相关产品的研制,是最早参与信创产业建设的企业之一。公司凭着在信创领域的突出表现,在 2020 年 9 月举办的“信创为基 安全突围”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电子政务安全大会上获得了“2020 中国电子政务领域信创特殊贡 献奖”,充分肯定了公司在信创领域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领先性。

近年来,中孚信息也一直致力于构建基于国产平台的围绕重要数据和敏感数据的防护、检查检测以及监管的核心技术能力,在主机防护、数据安全、内容检测、智能监管等方面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为打造“自主、可控”生态持续贡献力量。

2020年中孚信息相关产品保持了快速增长,信创产业的发展以及安全保密领域网络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落地也是中孚安全业绩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其中,“三合一”及其配套产品及电子文件密级标志管理系统在全国市场保持领先优势。公司预计未来几年仍在信创产业黄金发展期内,且随着基于国产平台的数据安全产品在信创市场开始逐步推广,公司基于国产平台的网络安全产品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未来,中孚信息将借信创“东风”,数据安全产品扬帆起航,扎实地迈出向“数字安全领军企业”发展。而企业想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势必要在研发上下足功夫。中孚信息2020年研发投入总计1.82亿元,占营业收入18.35%,研发人员数量占比43.23%,达到725人,相较2019年380人增长将近一倍。以持续研发投入构建创新驱动力,从而打造业内领先的产品化能力,这同样是中孚信息近年来业务领跑行业的“秘籍”。

网络对抗核心是人

把脉未来,紧抓数据安全主线

“十四五”规划把科技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自主自强的信创战略不可逆转。在目标已定、情势所趋、安全所需等众多因素发酵与驱动下,信创产业布局、协同发展将会加速落地,成为实现十四五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中孚信息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坚持既定的战略规划,紧抓数据安全主线,发挥市场的牵引作用,进一步推动产品、研发、供应链向数据安全的发展。

此外,加强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加快人工智能安全技术创新,提升网络安全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同样是十四五规划纲要为网络安全企业明确指出的发展道路。

网络对抗的核心终究还是人,再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都需要人的把握,这是一个实战性很强的行业,截至去年9月,我国网络安全人才数量缺口达70万。目前随着国家人才培养步伐的加快虽然有所缓解但人才缺口仍然很大,大约还得有100万的缺口” 中孚信息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唐炜表示,目前中孚信息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共建浙江安全保密技术培训中心以及中孚风泽大学也是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

未来,中孚信息在人才队伍方面,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打造“纺锤型”人才结构 。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整体人员素质。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才资源池。加强高端人才引进,推动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当前中孚信息具有较为完善的研发机构、研发投入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及创新制度体系。公司将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加大公司人才支撑等方面投入,努力保持市场竞争力。     当前,依托在北京、济南、南京、武汉和杭州设立的研究院与研发能力中心,加强与高校等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整合内外研发力量,建立联合攻关机制,专注行业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密切关注前沿技术动态,不断打造符合客户需求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与技术。

全面安全产业布局

迈向“业界认可的数字安全领军企业”

“到 2025 年,公司实现集团化、全面安全产业布局,成为业界认可的数字安全领军企业”。

作为国内信息安全保密领域的领跑者,在网安领域已有了较深的积累,自2011年开始涉足信创相关产品研发、适配应用及产品化推广,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并于2012年参与了工信部组织的信创相关产品的研制和标准制定,成为最早参与国家信创事业的企业之一。

特别在未来国产化替代进程中,中孚也将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日前,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的“2021信创产业技术与应用大会”上中孚信息揽获“2020—2021年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优秀解决方案奖”。

未来信创产业势必会迎来高速发展期,随着“新基建”的助推,全产业迎来了大踏步发展的机遇期。中孚信息将以网安领域最全面的产品体系以及覆盖范围最广、技术积累最深的服务支撑能力来保障信创网络安全  ,并以建设更加完善的安全生态体系助力信创产业的快速发展。

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中孚信息将始终抱有“生于忧患”的意识,夯实技术自主创新,推动信创生态持续繁荣,中孚信息从未停止脚步!

]]>
百家独立软件供应商上线AWS Marketplace China //www.otias-ub.com/archives/1226101.html Tue, 06 Apr 2021 02:29:22 +0000 //www.otias-ub.com/?p=1226101 AWS Marketplace China新增解决方案专区

2021年4月6日,由西云数据运营的AWS Marketplace China面向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域用户全面上线一年来受到中国客户及合作伙伴的广泛欢迎。目前已经有Cisco、Palo Alto、F5、Fortinet、Radware、Tableau、Citrix、 Commvault、Veritas、NetApp、Suse、安恒信息和汇量科技等近百家独立软件供应商(ISV)提供的200多个产品在AWS Marketplace China上线,覆盖了包括操作系统、安全合规、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分析、存储以及机器学习等24个类别,并且数量还在持续快速增长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云基础设施品类,AWS Marketplace China已经在中国处于领先位置。

随着ISV提供的产品越来越丰富,最近AWS Marketplace China又增加了解决方案专区,目前囊括了基础设施软件、安全、数据与分析和运维管理四个大类的16种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帮助用户以场景化的方式,更便捷地搜索和部署其需要的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详请访问:https://awsmarketplace.amazonaws.cn/marketplace/solutions

AWS Marketplace是一个精挑细选的数字化产品目录,客户能够通过它轻松地查找、测试、部署和管理他们在亚马逊云科技区域上运行系统所需要的第三方软件。借助AWS Marketplace China,客户可以查找和比较各种软件产品,并在登录其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域账户后,几分钟内快速启动预配置的软件。ISV则可以通过AWS Marketplace China,方便地触达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域的所有客户,有效简化客户的软件部署。

AWS Marketplace China已经成为众多全球独立软件供应商(ISV)落地中国的首选渠道,并上线了大量云解决方案。

Fortinet 是全球领先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在下一代防火墙,Web应用防火墙,SD-WAN等领域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作为拥有安全和网络能力认证的亚马逊云科技合作伙伴,Fortinet已有多款产品上架AWS Marketplace China。Fortinet中国区总经理李宏凯表示:“AWS Marketplace China对于客户采购Fortinet产品的便利性提升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也不断优化Fortinet与亚马逊云科技的合作流程,包括客户沟通,测试,商务,交付等等。我们为客户交付两方面的敏捷:一是部署,即我们的产品能够在 AWS Marketplace上实现一键部署,十分方便;二是运维,所有在亚马逊云科技上使用Fortinet的客户,在结束我们为其所做的使用培训之后,都能直接独立完成配置和策略调整等常规运维操作。2021年,我们将聚焦交付体验的提升,以及与亚马逊云科技服务及场景的互补等,并借助AWS Marketplace China线下付费项目,让更多的客户享受到Fortinet安全解决方案。”

国内众多的科技企业和ISV也充分利用AWS Marketplace China拓展国内业务,并通过AWS Marketplace出海服务全球客户。汇量科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自 2013 年创立起,汇量科技即采用了「All-in-Cloud」的系统架构,借助亚马逊云科技覆盖全球的基础设施快速搭建了服务中国开发者出海的联盟广告平台,现在汇量科技已经成长成为一家全球性技术平台,面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移动应用开发者,助力其全球化业务增长。目前汇量科技旗下程序化广告平台日均处理的广告请求峰值高达1000亿次,而且实时性要求非常高,50毫秒之内即需对访问请求作出响应,汇量科技探索出了在云上高效低成本利用弹性计算及存储等资源的方法,将程序化广告的单位请求处理成本降低了65%。汇量科技结合自身经验开发出对外服务的SpotMax系列云上应用,借助AWS Marketplace和AWS Marketplace China,轻松地登陆亚马逊云科技全球24个区域,触达到国内国外数百万亚马逊云科技客户。

汇量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集团CEO曹晓欢表示:“非常高兴能够通过AWS Marketplace推广汇量科技的产品。我们还有很多正在内部使用的产品,会逐步封装出来,放到AWS Marketplace上推广。帮助客户省钱,是亚马逊云科技非常独特的文化。在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伙伴事业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亚马逊云科技是一家非常有全局视野和长期眼光的一家公司,他们的初心就是帮助客户成长,致力于帮助客户更好地优化成本,这些也是亚马逊云科技能够赢得客户长期信赖的重要原因。”

]]>
Paloalto:2020年云原生安全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93034.html Sat, 06 Feb 2021 22:00:27 +0000 //www.otias-ub.com/?p=1193034 Paloalto发布了“2020年云原生安全报告”。未来24个月内,云将成为主导的计算模型。使用云的企业已接近云之旅的中途。46%的工作负载在云中运行,并有望在未来24个月内达到64%。94%的企业使用不止一个云平台,其中60%使用2至5个平台。AWS是最受欢迎的公共云服务提供商。云工作负载主要分散到四个分支虚拟机(30%)、容器(24%)、CaaS(21%)和PaaS(22%)。

86%的公司期望其四种计算模型的使用量将再未来两年增加或保持不变。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公司的云基础架构正在不断发展。将工作负载移至云端的三大挑战是技术复杂性(42%)、维护综合安全性(39%)和确保合规(32%)。

从云安全来看,受访者面临最大的云威胁是数据安全和恶意软件,以及应用程序漏洞。在云安全方面,企业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缺乏安全漏洞的可见性(15%)

员工安全工具培训(14%)

员工安全实践培训(11%)

评估当前的安全状态(11%)

云安全团队的结构正在过渡。大多数公司都有包含云安全卓越中心的混合模型,该模型与分散开发团队中的安全联络点紧密合作:

  • 77%的公司的云安全团队拥有20多名员工
  • 47%的企业拥有集中的云安全团队和内置安全专家
  • 31%拥有完全集中的云安全结构
  • 22%使用完全跨功能的云安全性结构

事实上,大多数企业不知道云安全责任不是专属的而是分担的。73%的公司努力明确区分其云安全提供商的安全责任及自己的职责。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ISC)2 :2019年云安全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98885.html Sat, 04 Apr 2020 22:26:12 +0000 //www.otias-ub.com/?p=998885 (ISC)2 发布了“2019年云安全报告”。这份报告由网络安全内部人士根据对40万名成员信息安全社区的调查撰写的,旨在探索组织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云安全威胁。

企业继续快速采用云计算,从提高效率、更好的可扩展性和更高的敏捷性承诺中获益。

虽然像Amazon Web Services(AWS)、Microsoft Azure和Google Cloud Platform(GCP)这样的云服务提供商不断扩展安全服务以保护其不断发展的云平台,但最终还是由客户负责保护这些云环境中的数据。

2019年云安全报告强调了在此分担责任模式下,安全运营团队在保护其云数据、系统和服务方面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结果是云安全挑战继续存在:

93%的企业在不同程度上担心云安全,尽管在过去12个月只有28%的企业经历过公共云安全事故。

  • 网络安全专业人士最关心的云安全问题是数据丢失和泄露(64%)。
  • 通过滥用员工凭证和不当访问控制进行的未经授权访问(42%)在今年的调查中高居榜首,成为云安全的最大漏洞,与不安全的接口和API(42%)持平。其次是云平台配置错误(40%)。
  • SOC团队正在努力解决的两大运营安全难题是合规性(34%)和缺乏对基础设施安全的可见性(33%)。

总体而言,本报告中的调查结果强调,安全团队必须重新评估其安全态势和战略,并解决传统安全工具的缺点,以保护其不断发展的IT环境。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Experian:2019年亚太地区身份和欺诈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69975.html Thu, 23 May 2019 16:56:38 +0000 //www.otias-ub.com/?p=869975 亚太地区近3/4的消费者(71%)将安全视为上网时的首要任务,但该地区2/3的企业(67%)在过去12个月中经历了与网上欺诈有关的损失。

这是Experian对亚太地区6000名消费者和590家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

在“2019年亚太地区身份和欺诈报告”中,Experian试图确定对消费者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以在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赢得信任和信心,并调查了企业是否正在提供消费者期望的体验。

73%的亚太地区消费者愿意在开立账户时经历更彻底的过程,如果这意味着他们以后可以获得更方便的体验。

81%的受访者强烈认为完全透明地了解企业对其个人信息的使用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以新加坡为例,将安全性作为其在线体验最重要因素的消费者比例(67%)略低于地区平均水平,其次是便利性(24%)和个性化(9%)。

63%的新加坡企业在过去一年中经历了与网上欺诈有关的损失,包括账户接管攻击和欺诈性开户。

随着企业和消费者之间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渠道进行互动,营造一个以安全和相互信任为特征的环境应该是一个优先事项。企业领袖必须投资于身份验证和欺诈管理能力,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潜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似乎对这一需求作出了回应。例如,56%的新加坡企业在过去六个月中已经对旨在提高透明度的项目进行了更多投资,而51%的企业计划对此类举措进行更多投资。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F5 Networks:半数亚太地区用户认为安全对应用体验非常重要 //www.otias-ub.com/archives/764215.html Sun, 02 Sep 2018 16:46:01 +0000 //www.otias-ub.com/?p=764215         亚太地区的消费者喜欢应用提供的体验和便利,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大多数人(53%)现在将安全性视为使用应用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科技公司F5 Networks与YouGov在2018年3-7月对亚太地区(澳大利亚、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的3,700多名消费者进行了调查。近一半的的受访者(46%)认为,更安全的体验将成为未来五年内提升体验的最大因素,如果数据安全受到损害,近3/5的受访者会停止使用应用。因此,对于该地区的企业来说,平衡应用安全性与功能性和便利性越来越重要。

        虽然安全的重要性是F5调查的核心信息,但该研究还揭示了个别市场和各代人之间的不同态度。

        更成熟的市场中的消费者更强调安全性而非便利性,如澳大利亚(63%)和新加坡(67%),而印度尼西亚、印度和菲律宾的用户更可能优先考虑便利性。

        更令人惊讶的是,18-34岁的千禧一代不大可能担心安全风险而不是老一代人,尽管精通技术的千禧一代往往更了解潜在的风险。

        根据调查结果,不到一半(44%)的千禧一代优先考虑安全,相比之下,35-55岁的X一代和55岁及以上的用户中有53%优先考虑安全性。

        199IT.com原创编译自:F5 Networks  非授权请勿转载

]]>
ACI Worldwide:2017全球消费者调查之信任与安全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32810.html Thu, 28 Sep 2017 16:59:54 +0000 //www.otias-ub.com/?p=632810 199IT原创编译

在Apple Pay推出三周年之际,手机钱包普及率在全球范围不断上升,美国和欧洲的消费者正在赶上亚洲和拉丁美洲快速增长的经济体。根据ACI Worldwide的最新调查,2017年,17%的美国消费者经常使用智能手机支付费用,和2014年的6%相比增长明显。在欧洲,西班牙消费者在使用移动钱包方面最活跃,25%的消费者经常使用,其次是意大利(24%)、瑞典(23%)和英国(14%)。

从全球范围来看,印度是移动钱包普及率最高的国家,56%的消费者经常用智利手机付款,其次是泰国(51%)和印度尼西亚(47%)。这些市场正在从传统的支付方式直接跨越到移动钱包,因为大多数消费者的互联网连接是通过移动设备而不是PC。

目前,消费者对移动钱包的安全性已经非常有信心了。在英国,37%的受访者表示相信银行在通过智能手机付款时能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在法国和荷兰,分别有40%和28%的消费者这么认为。

移动钱包诈骗也不容小觑。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移动钱包,这种方式也成为犯罪分子的新目标。与往年相比,一些国家的消费者对移动钱包安全信心有所下降,这种情绪可能受到越来越多的移动钱包诈骗的影响。

在美国,移动钱包普及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和实体店支持移动支付服务。

当然,在移动支付方面,中国也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在中国市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并驾齐驱。在两个服务的推动下,QR码技术在过去5年得到广泛普及。这些新的中国付款服务预计将在亚洲和全球推动新的支付行为。

 

获取PDF版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

199IT知识星球(原小密圈)已有1400+资深用户、3000+份最新最好的行业文档,欢迎您的加入!

]]>
McAfee:2017年全球云计算安全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588139.html Tue, 13 Jun 2017 16:54:35 +0000 //www.otias-ub.com/?p=588139 199IT原创编译

McAfee发布了最新的“2017年全球云计算安全报告”,报告显示:

在过去15个月,80%的IT预算用于云应用和解决方案。云计算已经成为那些通过部署应用来销售服务的企业的首要事项。很多企业正在快速向云计算转移,以跟上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网络。无论顾客选择任何购买渠道和方式,都能提供卓越的客户体验,这也推动了云计算的部署。研究发现,云计算占IT预算不超过80%的IT专业人士比例从去年的12%降至6%。

混合云采用率在去年增长了3倍,19%上升到57%。研究还发现,2016年企业采用的云服务数量从2015年的43个下降至29个。云服务的整合以及混合云的快速增长显示了企业云平台的成熟。许多企业正在设定更积极的目标——在内部创建云应用来取代旧式内部应用,这些旧式应用已经不能匹配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业务模式。

公共云平台采用率最高的是服务行业(28%);而工程(30%)和政府(29%)则是私有云采用率最高的。 由于对IT安全技能的担忧,服务公司的私有云采用率是最低(16%)。媒体企业(17%)的私有云采用率也很低。

目前,只有23%的企业完全信任公共云可以保护他们的数据安全。 一年前,这个指数只有13%。信任度上升归功于公共云平台投入更多的开发工作和资源来实现安全功能和支持。从认证到更复杂的安全API,公共云平台供应商正在强化其系统的各个方面,以确保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这个策略使不信任云服务的企业数量从50%下降到29%。

完全集成(50%)和统一的安全解决方案(47%)让企业更信任公共云服务的安全性。企业集成越多安全解决方案,越可能将敏感数据存储在公共云。下图比较了企业使用公共云以及安全解决方案的整合程度。

目前,83%的企业正在积极使用容器。36%的用户在IT中使用它们,18%的企业在IT外部使用容器,还有29%在内部和外部都是用容器。云安全提供商通过在云服务策略中增加更先进的容器安全解决方案,可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60%的工程企业表示,缺乏安全技能正在阻碍云计算采用计划。在所有受访者中,有36%表示他们正在经历技能匮乏,但他们仍在继续其计划。最需要云安全专家的国家包括日本、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

澳大利亚(33%)和加拿大(32%)是全球公共云采用的领导者,GCC(海湾阿拉伯国家)(30%)则领先于私有云采用。由于对员工安全技能的担忧,日本的私有云采用率最低(7%)。

PDF版下载可加入我们小密圈,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腾讯:2014年Q3中国智能手机安全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299929.html Thu, 04 Dec 2014 13:02:44 +0000 //www.otias-ub.com/?p=299929

]]>
Tech Pro Research:调查显示安全、移动和大数据是是未来三年企业IT三大要务 //www.otias-ub.com/archives/292318.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92318.html#comments Sat, 15 Nov 2014 15:27:49 +0000 //www.otias-ub.com/?p=292318 在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商业创新空前活跃的今天,战略方向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这主要表现为对新技术优先级的判断。近日Tech Pro Research发起了一项在线调查显示,418名企业CXO级别高管和部门级人员参与了调查,结果显示企业高管和非高管人员对未来三年企业面临的重点技术趋势的判断大致相当,但也有些分歧:但是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将提升IT安全视作未来三年最重要的IT要务:

1

从上图可以看出,提升安全、应用改进与业务流程优化、降低成本和项目管理在企业高管和员工眼里的优先级都很高。其中CXO高官们为以下几项事务给出的优先级高于平均值:

  • 项目管理
  • 业务流程的移动化运营部署
  • IT员工培训
  • 应用改进与业务流程优化

对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等新兴技术未来三年对企业IT的价值,CXO高管和IT部门的看法也略有不同,但双方都认为安全、移动设备管理和大数据分析未来三年对企业的意义最为重大,但是CXO为物联网、数字营销和SaaS云服务三项新兴技术给出的优先级明显高于调查的平均值(下图)

企业IT优先级评估统计 (所有受访者,包括CXO)

2

企业IT优先级调查(受访者为CXO)

3

 

文章来自IT经理网
]]>
//www.otias-ub.com/archives/292318.html/feed 2
从无到有互联网免费历史之音乐、电影、游戏、安全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370.html Mon, 14 Oct 2013 10:49:48 +0000 //www.otias-ub.com/?p=160370 作为一个2001年开始上网的网民,我感受到真正的互联网历史更多不是活在报道中,而是活在网民的亲自见证中,活在我们的记忆中。互联网的事情发生的太快,昨天还在欢呼今天就已经消失,我们不停追逐着新鲜,而遗忘则已成为常态。重新翻开那些伴随着我们从无到有的事,理所当然的同时感受更多的是唏嘘不已。一切都像是必然,但又像是偶然,或许应当有一份记忆来沉淀这些过去。我希望能用一种更独特的角度,讲出官方以外的互联网历史。

  一、音乐

音乐其实在中国一开始也是收费的,早期由于存储和网络宽带的不发达,音乐依靠卖磁带,CD,电视台点播等方式来向用户收费。后来则是依靠下载收费,曾经的CP(内容提供商)与SP(服务提供商)混合的短信收费就是音乐收费下载的好时代,用户可以通过短信收费的模式下载音乐。曾经各大供应商为了版权一直都在不停打官司,不能说中国那时也进入了iTunes的好时代,只能说是由SP利益催生的一种特定历史下的产物,用王朔的话说“看上去很美”。果不其然,之后逐渐有了各大免费听音乐的盗版网站,可以免费收听音乐,盗版音乐就此崛起。

目前的音乐已经全面免费,各大音乐提供软件都利用了“避风港”原则,使得用户可以免费收听MP3等格式的音乐。所以像酷我、QQ音乐等都是不开放海外收听的,只有大陆用户才可以使用,海外是有版权问题的。当然百度除外,百度已经逐渐洗白,百度早期也是“避风港”的做法,但后来逐渐买下了版权。

曾经的音乐人是当然不愿意将自己辛苦制作的音乐免费出来的,这曾是他们最大的收入来源。当然目前明星所在公司也是不愿意免费的,但又不得不免费。高晓松们嚷着要向听众收钱,结果自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什么现在音乐版权所在公司对盗版的容忍能力变得如此之高?要知道如果公司想要整治盗版,在当前法律环境下也是相当容易的。很明显,在娱乐圈竞争如此空前惨烈的情况下,封杀盗版音乐已经等于封杀音乐人,而音乐人已经不再依靠原创音乐获得收入,他们的收入更多的来自于演唱会、代言、电影、活动等等。

周杰伦就是一个跨时代的代表,是最大受益者,不仅在非网络时代赚到了极大的版权费,还在网络CP混合SP的初期赚到了更大的网络版权费(TOM曾以1200万签下周杰伦4首歌两年版权),最后又在网络盗版时代成功转型,演唱会,做代言,拍电影,出席活动等等。

用罗振宇的话来说,网络让内容变得不值钱,但是让人变得值钱了。2012年,福布斯名人榜综合第一,周杰伦,16130万。

  那么再盘点下各大音乐软件的盈利模式:

虾米:增值盈利。

酷我:增值盈利、游戏盈利、弹窗。

豆瓣FM:增值盈利、中途广告。

QQ音乐:增值盈利。

搜狗音乐盒(该项目基本已被搜狗停止):不盈利。

百度音乐(收购千千静听并且已购买版权):不盈利。

  二、电影

在上网从调制解调器时代脱离、进入宽带时代时,也就意味着宽带已经有所成熟,此时连盗版拷贝光盘也开始衰落。我们在家看电影,获得电影资源的方式有并存的四种。第一种就是去音像店租或者买正版光盘,第二种就是去音像店或者电脑城之类的地方购买盗版光碟,第三种是在线付费看电影,第四种就是去网上下盗版电影。前三种收费,最后一种免费且用户增长趋势最快。下载电影方面最常见的格式有三种,RMVB、RM、AVI,而最常见的下载和今天一样就是直链、BT、ed2k链接,最常用的工具有二,网际快车、迅雷。下面从三个方面入手来谈电影免费这块。

  1、互联星空的错失、播放器和本地在线视频的崛起

在线付费收看电影的模式在宽带时期已经出现,比如最著名的中国电信旗下的互联星空就实现了收费在线观看。其收费政策是按月收费,付费用户可以在网站上随意收看各种电影。

现在回头看互联星空的收费政策无疑是非常失败的,下面打算讨论失败的原因并兼谈播放器历史。

第一、缺少此类产品的付费习惯。网民虽然对于虚拟服务付费已经有所成熟,比如QQ秀,游戏,杀毒软件之类的充值。但这种电影收费的全新模式,毫无用户基础不说,最关键的是根本没有抓住用户的真正痛点,痛到要为之付费的程度。

第二、光盘盗版和网络盗版的横行也是对于收费的压力,此时的盗版音乐已经在网上形成规模,而电影同样会受音乐的连带影响。

当然也正是网民疯狂的下载盗版电影的也同时,成就了一批国内优秀的视频播放软件。当时的RealPlayer虽然可以播放rmvb格式的影音文件,但是其复杂与繁重让用户电脑不堪负荷,并且不支持其他格式,当时处于其他小的视频格式混战时代,诸如3gp、mpg、mov、avi、asf、wmv、flv……在当时要想观看其他格式只有两种方法,要么是下载专门的播放软件,要么就是用格式转换器,但是格式转换器是要收费的,还需要破解,而使用破解软件则还有可能中毒使电脑成为肉鸡。

所以用户更想要一个通杀所有视频格式的播放器,于是暴风影音就应运而生。暴风影音横扫一切格式,深得网民喜欢。

回过头来看暴风影音就是最大受益者,其次有射手影音、QQ影音,以及迅雷看看的后来居上。而随后,暴风影音以及迅雷看看迅速转型成为本地在线播放器,获得极大成功。

同时死亡的有先驱者金山影霸播放器、豪杰超级解霸、RealPlayer。在我的记忆中,每次买的盗版光碟中都会默认安装一个金山影霸播放器或者豪杰超级播放器,至今已成往事。

第三、浏览器端的不适应。当时的网民仍然处于懵懂状态,曾经在家看电影都是去音像店租或者购买光盘的,买了光盘之后已经习惯于在VCD/DVD上观看,对于电影依然有一种“载体”情结,下载的电影rmvb文件就像“光盘”,本地播放器就像“VCD/DVD”,电脑就像“电视机”。也就是说当时的网民还一下子无法在心理上接受电影脱离载体感受,在心理上仍然需要一个本地播放器来感受到电影的存在。所以那时候就用浏览器端线观看这种相当前卫的模式对于早期的用户来说是非常不适应的。或许互联星空如果按次下载收费,然后开发自己的播放器,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了,当然一切仅仅是如果。

也就是这种“载体”情节也左右了中国互联网在线视频好多年,这也是当年客户端在线视频软件能够主宰市场,而不是浏览器端在线视频能够主宰视频的原因。也就是在那时,成就了PPlive(现在改名PPTV)、PPS、风行、暴风影音这类本地在线电影播放软件的崛起。

当然这种在线播放软件客户端主宰的年代随着土豆、优酷、酷6等一系列在线视频的出现才宣告结束。而PPlive们也开始了朝浏览器端的转型。

  2、从灰色领域崛起的快播

为了获得免费电影,网民用尽了手段。那些普通电影非常容易能够下载到,但是那些比较特别的如成人片下载起来就很麻烦了。以前这些片子只需要去成人用品店或者小地摊上购买即可,但是到了互联网的大免费时代,这种需求自然会更加爆炸式增长。因为成人片的挑选模式和挑选普通电影的方式有很大不同,成人片更多的是一种毫无目的挑选,并且越多越好。

免费看成人片的巨大市场需求成就了一大批色情网站以及大名鼎鼎的qvod快播。

在快播诞生以前,想要看片的同学都是需要将片子下载后才能观看,等待时间相当漫长,而快播则利用P2P原理实现了在线播放,使得用户的等待时间大大降低。

快播是这样起家的:站长在自己的站点上放上各种各样的片子,然后只能用快播独家播放与下载。如此一来,利用SEO占据谷歌与百度的排名,当用户搜索各种色情关键词时都能发现与快播相关的网站,然后快播也自然的到了推广,这之后再与站长进行分成。

直到今天,一提到快播,很多男同学都能会心一笑。

  3、免费在线电影大时代

在今天我们想看任何电影已经基本免费,除了个别太老找不到的或者是正在电影院上映的。各大视频网站已经为用户买下了版权,用户想看就随时看,看的都是正版再没有任何道德负罪感。而视频网站也通过前置广告获得盈利。

凯文凯利在《技术元素》中说到中国的电影市场这块,在中国上映的电影盈利的最大可行性就是电影院,因为电影院提供了一种与家庭完全不同的体验。

那么我在思考当今电影已经基本免费的情况下,除了大数据广告如何寻找新的盈利模式,这是至关重要的。罗振宇曾经讲过一个例子,某家电影院实现小包场,在这个小包场里面专门播放一些老电影,而观众只有两个上了年纪的人。这就是一种相当不错的盈利模式。

在这个好时代,我们都可以轻松的看到免费的正版电影,电影变免费了,但人性没变,所以可以做的体验经济也应当更多。对用户免费后的电影行业未来能爆发出怎样的活力?电影人又能爆发出何种活力?都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游戏

其实谈到游戏免费,要兵分两路。一路是单机游戏,一路是网络游戏。

  1、单机游戏

说到单机游戏,那只能说是心痛。曾经有篇文章叫《是谁毁了国产单机游戏——盗版?网游?》指责盗版的横行毁灭了国产单机,不得不让人对很多优秀的国产单机游戏感到惋惜。

要说单机游戏和免费有什么关系,那还真没关系,只能说单机游戏和盗版有很大关系。看下面这张图就知道为什么所有在中国的单机游戏想要收费必将空手而归。

想当年互联网尚未普及的时候,盗版游戏就已经非常猖獗,五元一张游戏光盘就能买到一个拷贝的游戏。那时候在全国各大电脑城卖的最火爆的不是电脑,而是游戏光盘。

回忆2002年那个时候我玩游戏还是挺珍惜的,毕竟五元钱对我这个学生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挑一个好游戏就像挑选一张回家看的VCD一样,都是十分精挑细选的。但是到了互联网宽带时代就不一样了,下载站VeryCD上诞生了一位叫做Renchongyi的神人,人称R大,将各种国外的收费游戏免费发布到VeryCD上,使得我们这些网民下载到了大量免费游戏。为了纪念R大,有网友写了篇文章叫《大网络传奇人物.R大》。

当我能够下载到各种游戏后,厌倦之情也油然而生,连通关都嫌麻烦,直接开启可以作弊的游戏内存码修改器,修改游戏关键数据一路通关到底。顿时觉得单机游戏的乐趣也全然消失。

现在回头在来思索这些事情,盗版游戏让我们免费享受到了游戏团队们精心制作的游戏,但是开发游戏的商家却赚不到钱,这是确实一件相当令人沮丧事情。要说原罪的话,我们这代网民确实带着原罪出生。但正是这份原罪却在倒逼着未来的游戏寻找着全新的更繁荣的商业模式,这或许就像老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吧。

  2、网络游戏

关于网络游戏免费,要谈的其实也就是关于RPG游戏类的时间免费。

早期大红大紫的网络游戏《热血传奇》是遵循着按消耗时间点数的式收费,盛大和点卡供应商育碧决裂后自建网吧式销售渠道,获得了比之前更巨大的成功。而就在盛大如日中天之时,《传奇》源码从意大利服务器泄露,有了这些代码之后,很多人开始搭建了传奇私服,而私服与传奇的最大区别在于时间不收费,依靠卖经验和等级收费。

所以这里存在一个误解,很多人以为是史玉柱的《征途》开辟了RPG网络游戏免费时间的先河,其实压根不是,而是私服就已经开出先河。只是私服在地下,拿不上台面,但私服的按装备收费却已经是非常成功的模式。

史玉柱《征途》在商业模式上的成功,更多的是实现了已经成功的私服模式而已。

所以,道具收费模式的开山鼻祖不是《征途》,而是以广大草根之力建立起来的各个传奇私服,这是被整个商界所抛弃的真正历史。

如今在中国,除了熟知《魔兽世界》《梦幻西游》《大话西游》系列等少数几款依然在火爆的游戏外,其他游戏已经全部时间免费。而免费游戏的设计非常符合人性的弱点,你以为不要钱,但是只要等你陷进去,你必会掏钱,掏的钱也许更多。有人曾经算过一个网易的《天下》游戏中某个职业想要得全部顶级装备需要1000万人民币。

  四、安全

谈到安全免费,最大的主角无疑是360。以下是360的故事。

  1、对付IE插件的360崛起,周鸿祎傅盛内斗

当年的IE插件,全都是利用特殊非法手段安装到用户浏览器上的东西,手段有下载某某软件时给你捆绑安装,看色情网站给安装,正常浏览被挂马的网页时给安装上,QQ病毒群发好友消息安装,作为肉鸡直接远程安装。而这些插件的恶性特点是让用户打开网页的速度变慢,随时容易打开色情广告网页,病毒木马网页等等。

想必共同经过那时代的网民一定有共同的痛苦记忆。

而在奇虎的傅盛做了一个360,开始对这些插件下手。是的,这个傅盛,正是现在金山的那个傅盛。

以下是林军《沸腾十五年》的内容:“社区搜索和生活搜索等诸多被周鸿祎寄予厚望的业务均没有获得预期,相反,由傅盛领衔的360安全卫士却在不受关注中和重视中悄然崛起,并在2006年那场由周鸿祎主动挑起的口水仗中迅速做大,成为奇虎的主营业务。不过,随着360安全卫士在奇虎内部地位的突出,作为创始人的傅盛却地位尴尬起来,在经过多次内部批斗会式的交锋后,傅盛开始隐退……”

通过这段我们也明白了后来众所周知的故事,360上市之前,周鸿祎要求以1元钱收回傅盛手里的奇虎股份的事情。足以见得二人恶交程度。

那么回头看周傅这件事,其实是傅盛为安全软件行业开个了好头,奠定了奇虎公司的最初发展方向,以至于才有了后来360在安全行业如此高的地位。也就是说没有傅盛就压根没有360,也更不可能有360上市的今天。离开360的傅盛,在360上市前被要求以1元钱买回奇虎股份的傅盛,每次想到这些不知会怎么想。这或许是傅盛永远的痛,也是他出任金山CEO和360分庭抗礼的原因吧。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360没有周鸿祎又是否能够做到像今天这样?如果是傅盛带领360继续走下去是否也同样能够做到上市的地步?这一切已经不会再有答案,答案飘在风中,这里是丛林,成王败寇是法则。

直到今天周傅二人仍然在缠斗,我们看到有周鸿祎的地方就有傅盛。详见程苓峰的那篇《傅盛对周鸿祎的“贴身”策略》。

  2、Windows优化大师们的失之交臂

其实当年360干了一件事,而这件事也是“Windows优化大师”和“超级兔子”错失的最大机会,当年专注做Windows系统优化的软件只有“Windows优化大师”和“超级兔子”最受用户喜欢,拥有极大的装机量。而他们都能够进行对电脑的全面控制,防止锁定IE主页、网络加速、修复注册表、清理物理内存等等。但是他们却都没有去认真做,清理IE插件这件事。

现在分析Windows优化大师们的失败,一直到2006年Windows优化大师们还依然还停留在单机时代,即围绕计算机做好计算机加速服务,而盈利模式则是通过收费获得更多高级服务。典型的软件式思维!也注定了其在网络时代的注定失败。在网络时代,最让用户抓狂的不仅仅是计算机,还有网络所衍生出来的问题,如何做好网络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IE插件与后门木马才是最大关键。

第一块被360吞食的市场正是Windows优化大师们的电脑优化市场,360仅仅通过一个清理插件的小功能获得了大量用户,随后360将自身拓展成全方位的电脑管家,将Windows优化大师们原来就有的功能整合进来,而Windows优化大师们在360的出现后也迅速失去市场。

  3、免费杀毒

360曾经和各大杀毒软件都有过蜜月期,以卡巴斯基为例,曾经使用360的用户可以免费获得卡巴斯基的激活码,免费使用半年。而360官网也大力推广各大杀毒软件,与各大杀毒软件有过很好的合作。

360与杀毒软件合作那会儿,很好的宣传了自己,而杀毒软件也很好的得到了宣传。但是在商界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之后就是大家知道的360推出免费杀毒,血洗业界。江民、瑞星、诺顿、卡巴斯基等杀毒软件再无出头之日。

为什么360要推出免费杀毒?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无利不起早。免费游戏时间是因为游戏商想要从游戏中赚到更多的钱,商业中不可能有人会白白对你好。360不可能通过免费杀毒来获得收入,那么究竟为什么360要免费?背后动机是什么?

从后来的效果中,我们看到了端倪——名气。360一旦免费,则意味着与全部杀毒软件商为敌,势必掀起舆论的惊天巨浪,而360站在舆论的绝对有利方定会获胜,更多的用户则会纷纷转向360。

当360积累了如此众多的用户后,360也终于迎来了其免费的商业模式,渠道的导流,导航,搜索,游戏等等,这种免费的商业模式和QQ有点像。

不管怎么样,360已经改变中国互联网历史。

关于互联网免费的历史,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份不同的记忆,因为互联网的事情来去都太快,我们还没来得及看清就已经消失,没有谁为他们记录,留下的只是一堆陈旧的门户新闻稿。在现实中消失的东西留下的痕迹就已经十分模糊,而在互联网消失的东西其痕迹会更加让人看不清,以至于让人怀疑是否存在过。

同样的,在历史车轮碾过后,今天的一些如火如荼的互联网产品,或许在未来也注定会消失吧。这些互联网生物与我们人的寿命比起来显得短寿多了,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他们来来去去,他们朝生暮死。

作者: 承载载

]]>
eMarketer: 中国网民担心网络安全问题 //www.otias-ub.com/archives/94552.html Fri, 15 Feb 2013 01:24:44 +0000 //www.otias-ub.com/?p=94552 2013.02.11@eMarketer

近9成用户使用安全软件

在信息时代,至少有一个现象是跨越文化边界的——用户很在意网络安全——中国的网民也一样。据CNNIC统计,中国网民人数将在2013年达到6.207亿人。在2012年9月,CNNIC对移动网络、固定网络用户进行调研,发现9成受访者认为网络安全涉及个人信息安全有关。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

中国网民倾向于前瞻性的使用一系列常识性安全手段。例如,最主要的安全手段就是安装杀毒软件。平时上网过程中,中国网民还会极力避免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尽量减少在网络上暴露个人信息以及避免点击可疑的链接。中国用户似乎对安全证书没有信心,只有大约4成用户表示他们使用过安全证书。

Information Security Measures Performed by Internet Users in China

受访者表示,潜在的个人信息危险来自于多个渠道。68.3%的受访者表示垃圾邮件是危险的来源。近半数的受访者接到过不明电话,而近1/4的受访者接收到过不明信息。仅有1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经受到过移动终端上的恶意软件困扰,但是更多的情况是,用户并不知道他们的手机上的信息已经被窃取。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同样热衷于安装安全软件,大约42.2%的用户是因为新买了智能手机而安装;另外33.8%是因为了解到移动手机病毒的危害,在引导下安装。有趣的是,近1/4安装了手机安全软件的受访者表示,安全软件是在手机预装的。

Reasons that Mobile Internet Users in China Install Mobile Security Software

预计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在2013年会达到4亿9250万人,而到2016年将会达到6亿3170万人。随着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对移动互联网安全方面的担忧也会越来越多。

]]>
ReadWrite:2012年智能手机业三大关键词:专利 支付 安全 //www.otias-ub.com/archives/87291.html Wed, 26 Dec 2012 16:01:41 +0000 //www.otias-ub.com/?p=87291

2012年智能手机业三大趋势:专利 支付 安全

 

2012年12月25日消息,对智能手机行业来说,2012年是非凡的一年。美国科技博客ReadWrite回顾过去的一年,总结了智能手机行业出现的三个最重要的趋势。

专利战争风起云涌

2012年智能手机业三大趋势:专利 支付 安全

 

要做一个智能手机行业的年终回顾,不可能不提到火热的专利战争。今年是手机专利战争高发的一年,高额索赔诉讼、禁令、勒令停止通知函和“专利钓饵公司”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

苹果公司和三星公司燃起了波及全球的专利诉讼,其战火至今还没有熄灭。此外,苹果公司还发起了对HTC和摩托罗拉公司的专利诉讼。诺基亚公司和RIM公司也因为专利战争而剑拔弩张。微软尽可能与其他大公司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以避免出现专利纷争。

全球专利战争的蔓延已经失控,即使是铁杆的专利专家也难以跟踪所有的这些诉讼。专利战争失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专利钓饵公司的兴风作浪。专利钓饵公司即那些拥有和控制大量专利,但实际上并不生产任何产品的公司。它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从其他公司(往往是破产公司)购买大量专利,然后起诉那些可能侵犯了这些专利的大公司,以此牟利。

毫无疑问,各大手机厂商之间的重大诉讼,专利钓饵公司的活动,都将持续到2013年及以后。

移动支付方兴未艾

2012年智能手机业三大趋势:专利 支付 安全

 

科技从来没有停止进步。通过像谷歌钱包、Square读卡器和POS机系统,以及像Isis 移动支付系统这样的近场通讯(NFC)平台,购物者在零售商店里消费时可以用智能手机来付款,而不是用现金和信用卡。有些观察者曾预言移动支付将在2012年成为市场主流。

但他们的预言并没有成为现实。

在移动支付这个问题上,NFC几乎成了“不解决任何问题的技术”的代名词。有很多这样的技术,它们看起来很酷,但实际上并不能解决问题。现金和信用卡/借记卡支付方式已经根深蒂固,目前还难以取代。仅仅对消费者说“嘿,现在你用智能手机就可以付款了”,这肯定是不够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天NFC终端变得无处不在,并且已经在文化意义上被社会接受,移动支付才可能成为主流。

移动支付市场的真正推动力不是来自移动支付在理论上的前景,而是来自那些在实体零售商店里进行移动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的那些公司。也就是说,像Square、LevelUp、Dwolla这样的公司,才能在移动支付市场成熟时取得先机。

但这些公司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规模太小。像 LevelUp这样的小公司,其有限的资源决定它只能做这么多。从长远来看,资金雄厚的大公司将有可能主导移动支付市场,因为只有它们才能快速扩展市场。它们需要的是现在开始行动。

移动安全问题升级

2012年,垃圾邮件发送者、病毒制造者、恶意软件编写者以及其他破坏移动安全的犯罪份子日益猖獗。

全球移动恶意软件感染率

 

全球移动恶意软件感染率

据移动安全公司Lookout的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10月,全球移动恶意软件的感染率为1%左右。这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多,但2012年智能手机用户达到了10亿。1%的智能手机感染了恶意软件,就意味着全球有1000万部智能手机被感染。(请注意,Lookout的数据只统计了Android手机)。

各地区移动恶意软件感染率

 

各地区移动恶意软件感染率

亚洲和东欧——尤其是俄罗斯和中国沿海——是移动恶意软件感染率最高的地区,其中一些地区感染率高达30%。美国也是感染率较高的地区之一,感染率大约为0.4%。

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实验室(Kaspersky Labs )指出,2012年第三季度新增了近9000个针对Android手机的恶意软件。在此之前,针对Android手机的恶意软件已经连续三个月大幅增长,第二季度为14000 个。恶意软件激增已经成为威胁手机制造商和消费者的一个严重问题。

移动恶意软件有许多传播方式。为避免恶意软件的传播,企业必须确保他们的数据是安全的,但安全问题同样与消费者的自身行为有关。许多人在他们的智能手机里保留着一些最敏感的信息,这是很危险的。当移动支付最终变得流行时,移动安全问题将变得更为重要。

就像移动通信行业的其它许多东西一样,移动恶意软件也在2012年达到了成熟阶段。Lookout预测,从2012年开始到2013年年底,全球将有1.8亿部Android智能手机感染恶意软件。移动安全专家和恶意软件制造者之间史诗般的斗争将在2013年变得更加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