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Fri, 29 Dec 2017 12:17:5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2017互联网教育服务产业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669454.html Fri, 29 Dec 2017 12:17:56 +0000 //www.otias-ub.com/?p=669454

该《报告》由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北师大智慧学习研究院共同研发,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与成人教育等五大领域分析了不同教育服务产业层次蕴含的不同服务及内容,指出当前社会正由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教育需求正从标准化教学向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发展,而教育服务供给也将由“标准化供给”向“个性化服务”转变。《报告》分析了我国当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进程,教育需求总体在增长,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同时社会力量投入成为国家财政教育投入的重要补充,教育投融资在2014年出现“脉冲效应”,教育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从教育服务品质视角提出了互联网教育服务产业公司4S评价模型:规模(Scale)、专注(Speciality)、服务(Service)、领域(Section)。作为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提出了互联网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十大研究结论:

1、 教育服务是指通过教育教学及其他活动而使“教育对象” 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行为。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政府和社会为提升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的实际获得感而进行的保障性活动;二是指企业和社会组织为学校、家庭及学习者提供的教育教学产品或者学习支持活动。总体上,教育服务包含教育公共服务与教育服务产业两部分。

2、 在学校体系中,教职工和在校学生规模稳步增长,分别从2007年的1737万和2.63亿增至2016年的1959万和2.65亿,学校总数持续下降,由2007年的62.5万所下降到2016年的51.2万所,因城市化进程和学校布局的结构性调整,小学的学校数量持续下降,幼儿园规模快速增长,其他类型学校基本稳定。

3、 社会教育服务行业法人单位数量逐年增加,由2006年的30.9万个增长到2015年的46.1万个,从业人员数量由2006年的150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1700万人,民办教育社会认可度逐渐提高,社会力量投入成为国家财政教育投入的有益补充。

4、 传统的教育装备与信息化企业主要提供技术产品装备、教材与数字内容以及工具软件与平台系统等“老三样”,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普及,推广渠道、内容分发和服务提供等“新三样”的企业成为主流和竞争焦点。“新三样”和“老三样”企业可通过技术升级、规模提升和应用示范等方法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协同发展。

5、 自1999年实施的“高校网络教育试点”是我国互联网教育的先行者,2016年网络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为230万,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749万,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在线教育在基础教育的课外辅导、企业数字化学习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等领域成为现代培训类企业的主流模式, “网络教育”将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6、 截止到2017年底,累计超过65家A股上市公司通过并购等方式整合教育业务,16家教育类公司登陆港股、美股,181家教育公司通过新三板上市拓宽融资渠道,进入教育服务产业领域。同时,2017年有170多家创新型企业从一级市场获得融资超过100亿元,互联网教育服务产业仍处于迅猛发展期。

7、 根据2017年半年报数据统计,新三板教育公司市值总额达823.68亿元,A股教育概念公司总市值达8716.95亿元,港股教育公司总市值达911.92亿港元,美股上市中国教育公司总市值达250.78亿美元,说明资本市场对教育企业的关注和价值认可度高,人们对教育服务产业的未来有极高期待。

8、 教育行业投融资方面,2014年出现“脉冲效应”,经过三年的发展趋于理性。教育行业上市公司数量、从业人员、市值、经营指标等规模增长迅速,教育专注度提高,提供教育服务领域多样,更加关注K12阶段;但是教育企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更多的表现在提供产品和装备上,教育服务能力偏弱,有待发展。

9、 从中美教育的比较发现,中国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美国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美国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占GDP的7%以上,高于中国的4%;虽然美国的投融资数据高于中国,但中国发展迅速;同美国相比,中国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学前与高中教育发展迅速,说明政府提供的教育机会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相对较低,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

10、 互联网教育行业要通过制定行业标准、促进产品孵化,全面提升我国互联网教育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资源和服务适应性,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提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政府需要“两手抓”,既要提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也要统筹和优化教育服务产业的发展环境,促进我国的“教育服务”健康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组建工作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7〕163号),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承担单位,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福建省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该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个性化学习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围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智能教育服务的迫切需求,建设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应用研究平台,支撑开展远程教学交互系统、知识建模与分析、学习者建模与学习分析、学习环境设计与评测、系统化教育治理等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

]]>
FellowData:2016互联网教育领域数据报告(上) //www.otias-ub.com/archives/484552.html Thu, 16 Jun 2016 06:36:12 +0000 //www.otias-ub.com/?p=484552 摘要

此次盘点,我们研究了从 2013 年至今教育培训领域共 1265 个有效项目的融资交易情况,数据以半年为单位,涉及投资机构 170 家。我们发现,这个领域不算冷,在 1265 个项目当中获过融资的项目有 480 个,退出的项目 48 个;这个领域也谈不上热,融资额超过 5000 万人民币的项目仅 13 个,并且未产生任何一家「独角兽」。而现在,随着从 2014 年开始逐渐增加的退出案例,和 2015 年开始逐步减少的新创公司数,它步入收成期的态势愈发显现。

互联网教育领域,新玩家入场越来越少

互联网教育领域的创业热度自 2015 年下半年起严重下滑,且创业数量和融资额度上呈一个基本同样增减态势,若没有新模式的出现,预期教育培训行业的创业与投资将持续低谷。

fd1

根据近三年的数据显示,从 2013 年至 2015 年,教育培训行业的创业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而每年的下半年均比上半年减少将近三分之一的数量,在 2015 年创业数量达到顶峰之后,从下半年至今出现一个急剧下降的局面

2015 年上,资本投入在该领域更加集中

fd2

较创业数量相比,教育行业获得融资的项目比例从 2013 年到 2014 年下半年呈上升趋势,而从 2015 年上半年开始下降,整体的平均获投比例约为三分之一。

市场对互联网教育领域的关注度持续不减,但资本退出已成为主题

fd3

从 2014 年下半年开始,教育领域退出的项目急剧增长,随后开始缓慢下降,退出包括并购、IPO 以及新三板的项目,其中并购占比达到 95% 以上。

2013 年以前,全国品牌化的教育机构像新东方、环球雅思、北大青鸟等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教育培训行业总体也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用户也因选择的丰富多样而变得随性,这给互联网教育带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

2015 年是教育培训行业的爆发之年,宏观层面《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改革发生,客观上极大推动了民营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相关的创业和投资也信心满满,从早教、K12、职业教育、留学服务到家庭素质教育均有公司涉及。

fd4

2015 年上半年中国教育领域的融资额已经接近 24 亿人民币,增长幅度接近 20%,但是下半年却下降了近 87% 。

fd5

随着创投数据的增长,直到 2014 年,教育培训行业的媒体热度处于持续增长且基本趋于稳定的态势,虽然从 2015 年下半年开始,创投数据急剧下降,但是媒体的关注度却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
Deloitte:2013-2014年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89569.html Thu, 23 Jan 2014 06:25:21 +0000 //www.otias-ub.com/?p=189569

  地域与年龄分布

上海、北京、广东等发达地区,互联网教育氛围浓厚;江浙、两湖等地区互联网教育业逐渐渗透开来。

2013-2014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伴随网络成长的80、90后群体是互联网教育的主力军。

2013-2014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学历与职业分布

本科学历是互联网教育的主流群体,其次是大专与硕士。

2013-2014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学生与白领是互联网教育的主要人群,越来越多的其他职业群体也在加入这一热潮。

2013-2014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学习优势

互联网教育最具魅力的特性是时间与地点的自由。

2013-2014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学习目的

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便捷的互联网教育满足应试需求、提升职业技能和丰富兴趣爱好。

2013-2014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青睐课程

语言类培训遥遥领先,兴趣类培训崭露头角,资格证书、出国留学、职业技能、中小学和考研类课程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2013-2014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学习形式

视频点播更受用户偏爱,直播互动紧追不舍。

2013-2014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学习设备

用户利用电脑完成线上学习依然是主流,而利用智能手机的学习者中安卓用户庞大。

2013-2014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学习场所

对于在线学习者来说,家里依然是最常见的学习场所,不过利用在公交/地铁/火车、单位等场所的碎片化时间学习的人群在逐渐增多。

2013-2014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学习时段

工作日,小伙伴们只能晚上学习了。

休息日,早中晚都能学,时间分着来。

2013-2014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左为工作日数据,右为休息日数据)

 每日学习时长

现在流行快速学习,每日学习时间控制在16~30分钟的最多。随着时间的增加,脱颖而出的学霸只有1.8%。

2013-2014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了解渠道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和百度搜索是用户了解互联网教育的主要渠道。

2013-2014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选择动因

用户选择互联网教育课程首先看中价格,其次是教学质量与师资力量。

2013-2014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付费用户消费意愿

付费用户中,每月愿意支付的金额主要集中在100元以下,101~500元之间也存在较大部分用户。

2013-2014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学习顾虑

未参与过互联网教育的人群中,无法坚持学完一门系列课程是用户不参与的主要原因。

2013-2014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未来参与可能性

85.3%的用户表示,未来有可能会选择互联网教育。作为教育新热潮,前景可期。

2013-2014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