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31 Mar 2025 14:16:1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2024年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合计净利润超3529亿元 日均9.7亿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7893.html Mon, 31 Mar 2025 14:16:17 +0000 //www.otias-ub.com/?p=1747893 近日消息,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和中国石化纷纷给出了2024年的财报,结果都是非常的好。

中国石油披露2024年年报,按照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646.8亿元,同比增长2.0%,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报告期末,中国石油自由现金流1043.5亿元,连续三年超过1000亿元。

中国海油营收、净利双增长,净利润增幅在三家中最为突出,同比增长11.4%至1379.36亿元。

2024年,中国石化实现营业收入3.07万亿元,同比下降4.3%;归母净利润503.13亿元,同比下降16.8%。该公司将营收下滑归因于成品油等产品价格及销量下降的影响。

由此,2024年“三桶油”的年报已全部出炉,2024年“三桶油”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超过3529亿元,折合每日净赚约9.7亿元。

自 快科技
]]>
中国石化:2022年中国石化营收3.32万亿元 同比增长21.1%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5859.html Mon, 27 Mar 2023 11:48:16 +0000 //www.otias-ub.com/?p=1575859 近日消息,中国石化公布了 2022 年度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3.32 万亿元,同比增长 21.1%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国石化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 661.53 亿元,每股基本收益人民币 0.547 元;利润分配总额达人民币 469 亿元,其中现金分红为人民币 428 亿元,股票回购约为人民币 42 亿元,合并计算后,分红比率约为 71%,以 2022 年 A 股、H 股平均股价计算,股息收益率分别达 9.1% 和 12.3%。

中国石化境内油气当量产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境内原油产量 3532.26 万吨,天然气产量 353.65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4.1%,盈利创近十年最好水平。加工原油 2.42 亿吨,成品油总经销量达 2.07 亿吨,乙烯产量 1344 万吨。

中国石化表示,成品油销售业务加大市场攻坚力度,盈利稳中有升。充分发挥产销一体化和营销网络优势,积极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全年成品油总经销量 2.07 亿吨,柴油经营量同比增长 8.6%,车用 LNG 零售量同比增长 9.7%,积极开拓低硫船燃市场,非油业务经营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6%,加快建设新能源服务网络,拥有加氢站数量全球首位,充换电站、碳中和加油站等持续投营。

中国石化 2022 全年申请境内外专利 8687 件,获得境内外专利授权 6289 件;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1 项、银奖 1 项、优秀奖 4 项。

展望 2023 年,中国石化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整体好转,预计境内天然气、成品油和化工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自 IT之家

]]>
中国石化:2021-2030中国快递业绿色包装碳减排潜力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03815.html Mon, 10 Oct 2022 07:31:30 +0000 //www.otias-ub.com/?p=1503815

中国石化正式对外发布《2021-2030中国快递业绿色包装碳减排潜力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快递包装在生产、废弃物处理阶段等全流程的碳排放总量为2395.8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若对快递业产生的一次性塑料袋不做任何循环或替代,2021-2030年我国快递业一次性塑料袋累计碳排放量将达到5961万吨。

《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达833.6亿件,与2018年相比,增长接近70%随着快递量的增长,快递包装碳排放问题也日益凸显。2020年中国快递包装碳排放总量为2395.8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这些碳排放需要种植相当于一个北京市土地面积的树木才能抵消。但目前,大多数塑料快递包装都随着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烧了。

《报告》显示,推广应用循环包装塑料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塑料废弃物产生,也能减少快递包装材料所导致的碳排放。但是,近年来我国试点推广应用快递循环包装时仍然存在着循环利用无法形成闭环、缺少强制性政策、消费者习惯尚待形成等一些问题。

循环快递包装的推行是一项系统工程,《报告》建议,首先,要形成产业链和生态链,循环快递包装问题应和垃圾分类、减塑限塑政策结合起来整体进行考虑。其次,应该将快递包装废弃物纳入地方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的建设体系中进行治理,由地方政府牵头作为产业链各方的链接中枢,立足资源化利用,推动循环快递包装协同和共享机制操作范式的标准化、规范化。再次,建议推行一次性包装收费政策+循环包装押金制,解决循环快递包装难回收的问题。最后,支持有网点体系的企业成为城市公共环境服务商,比如,快递公司网店、大型石化企业加油站等。

]]>
中国企业联合会: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名 营业收入总额102.48万亿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489642.html Wed, 07 Sep 2022 13:34:28 +0000 //www.otias-ub.com/?p=1489642

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已经与美国500强基本相当。本届500强营业收入总额102.48万亿元(相当于美国500强的97.74%),比上年增加12.65万亿元,增幅为14.08%,其中入门门槛446.25亿元,比上年提高53.89亿元,增幅13.74%。

500强资产总额为372.53万亿元(相当于美国500强的106.46%),比上年增加28.95万亿元,增幅为8.43%。

12家企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除了国家电网(29711.30亿元)、中国石油(26555.54亿元)、中国石化(25886.03亿元)、中国建筑(18913.39亿元)、中国工商银行(14300.03亿元)、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平安、中国农业银行8家之外,新增了中国中化、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人寿4家。

净利润方面,500强共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4.4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63%。

其中,工商银行3483.38亿元高居榜首,建设银行3025.13亿元紧随其后,农业银行2411.83亿元跻身前三。

腾讯2248.22亿元拿下第四,华为则以1135.45亿元位列第七。

自 快科技

]]>
中国石油财报:2022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入1.61万亿元 同期增长34.9% //www.otias-ub.com/archives/1484970.html Mon, 29 Aug 2022 11:54:59 +0000 //www.otias-ub.com/?p=1484970

近日,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和中国石化半年报已相继披露完毕,在上半年国际油价大幅上涨背景下,“三桶油”经营业绩也实现了正增长。本周四晚间,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率先公布半年报,中国石油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23.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3%。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石油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创下了历年同期最好水平。

中国海油实现营业收入为2023.55亿元,同比增长84.00%;归母净利润718.87亿元,同比增长116.00%。此次也是中国海油在回归A股上市后的第一份半年报,今年4月21日,中国海油在A股主板上市。上市后股价出现稳健上行,至今相对其发行价而言,涨幅已超50%,目前该公司总市值为7960亿元。

今日,中国石化发布半年度报告,公司2022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6121.26亿元,同比增长27.9%;归母净利润435.3亿元,同比增长10.4%。

经计算,2022年上半年,“三桶油”合计实现净利润约1978亿元,平均日赚约10.93亿元。

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是业绩增长主因

对于上半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中国石油把主要因素归功于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

中国石油在半年报中指出,全球石油市场供需保持紧平衡状态,受乌克兰危机等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震荡上行,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上半年,得益于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本集团经营业绩持续增长,自由现金流同比大幅改善,财务状况健康良好。

2022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价格为107.94美元/桶,比上年同期上升66.1%。

中国石油财务总监王华在业绩发布会表示:上半年,面对国际局势动荡、国内疫情反弹、成品油市场需求减少等不利因素,公司在生产经营各方面均取得新进展,包括可销售天然气产量创历史新高、化工新材料产量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等。

对于中国海油而言,上半年公司相关能源产量得到了大幅提升。财报显示,中国海油上半年油气净产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达304.8百万桶油当量,较去年同期的2.78亿桶增长9.6%。此外上半年,中国海油石油液体和天然气产量占比分别为79%和21%。

相比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上半年业绩的高增长,中国石化上半年的成绩单显得略微有些平淡。公司在半年报中提到,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原料采购成本增加导致了其营业成本增长33.3%。

未来加速低碳转型

在业绩飘红的同时,“三桶油”也透露了未来将加速低碳转型,发力新能源。

中国石油在财报中提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传统站点和油气氢电非等综合站点开发。集团销售分部的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8.32亿元,主要用于国内加油加气站终端销售网络建设,拓展加氢站等新能源项目。

未来,中国石油还将加快新开发加油加气和光伏、充换电、氢能等新能源站点一体化布局,创新非油业务商业模式,加强合资合作,加快发展汽服、餐饮、电商、团购等延伸业务,增加效益贡献。

而中国海油则在2022年上半年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岸电工程应用范围,继续削减油气田开发全过程的能耗和碳排。上半年,中国海油公司首次在海上平台大规模使用绿电,预计年内消纳1.86亿千瓦时绿电。

同样,中国石化也将在氢能源领域加大布局。8月27日, 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计划部副总经理、首席专家何建英在2022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上表示,中石化规划到2025年,在绿氢建设方面成为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已建成加氢站超270座。中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投产在即,将强化中石化在中国绿氢领域的地位。该项目计划产能2万吨/年,是目前全球在建最大的绿氢项目,也是中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

自 快科技

]]>
中国石化:2019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57576.html Sun, 07 Apr 2019 16:56:53 +0000 //www.otias-ub.com/?p=857576 中国石化日前发布的《2019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测, 2019年中国炼厂加工量提升将推动我国液化石油气(LPG)产量增加,2019年我国LPG产量约为3950万吨,同比增长3.8%。同时,2019年1月我国国六汽油的推广助力LPG深加工产能建设,促进LPG需求增加, 预计2019年我国LPG需求量同比增长4.2%,缺口扩大100万吨左右,主要依靠进口补充。

近年来,乙烯生产和芳构化、烷基化、甲基叔丁基醚和丙烷脱氢制丙烯(PDH)等工艺过程的LPG需求不断上升。

报告指出,2019年1月国家推广国六汽油,在降芳烃、烯烃含量的情况下,汽油调和组分中高辛烷值的产品需求有所增加。烷基化油和甲基叔丁基醚作为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在调油方面需求将继续增长。

与此同时,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烷基化装置总产能为1970万吨/年,其中山东烷基化装置达到750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比例38%;地方企业能力1800万吨,占总产能的90%以上,但由于原料缺乏,开工率普遍为40%。

此外,PDH装置集中投产,推动原料气需求增加。报告称,我国丙烯资源供不应求局面依然存在,而PDH装置有产品单一、清洁环保、原料采购运输等优势赢得国内企业青睐。

国际方面,报告指出,2019年世界LPG需求增长大于供应。预计2019年全球LPG供应和需求总量同比分别增长2.5%和3.3%。北美依然是世界最大的LPG供应地区,页岩油气的开发推动北美LPG供应量不断增加,但2019年原油产量同比下降。

对于2018年供需情况,报告指出,2018年国内LPG消费量继续稳步增长,不过进口量增幅有所放缓。

具体来看,2018年国内LPG表观消费量达5585万吨,同比增长7%。同时,LPG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深加工用途占比增加3.2个百分点至40%,民用需求 占比下滑2.8个百分点至56%。

LPG深加工总产能不断扩大推动LPG原料气需求增加。报告指出,2018年,烷基化项目集中投产,合计新增产能310万吨。总体上,烷基化、异构化、芳构化、甲基叔丁基醚、丙烷脱氧制丙烯等装置深加工产能达到6200万吨,同比增长6.4%。

对于进口量增幅放缓情况,报告指出,主要是因为没有新建的丙烷制丙烯装置实现进料。随着国内烷烃深加工产能的增加,对进口丙丁烷的依赖度较高,进口量依然在增加,而出口量相对平稳。2018年LPG进口依存度达到34.3%,略低于2017年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LPG价格较上年高出1000-1500元/吨,且价格走势与往年反差较大,低点出现在春季的3月,而不是传统淡季7-8月。

对此,报告分析,成本方面,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行,布伦特均价为72-75美元/桶,同比上涨17-20美元/桶。CP(沙特阿美合同价)跟随油价走势,3-4月走弱后直至8月,CP丙烷价格上涨105元/吨,CP丁烷上涨125元/吨,进口气到岸成本也上涨1000元/吨,在总体趋势上推动国内LPG市场价格提升。

此外,国内环保政策执行力度加强。环保检查执行力度持续加强,不合格厂家相继停产,导致市面LPG资源流动量缩减。

国际方面,报告指出,全球LPG供需旺盛,2018年全球LPG供应量3亿吨,同比增加3.7%;同期全球LPG需求量2.8亿吨,同比增加2.6%,其中亚太地区需求量占比超过一半以上,中日韩三国需求最为旺盛。

来源:中国能源报

本报告有4个PDF版本将会分享到199IT高端交流群,感谢您的支持!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