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un, 03 Mar 2024 17:37:4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GGTC:2023年全球烟草行业干扰指数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6024.html Sun, 03 Mar 2024 22:00:02 +0000 //www.otias-ub.com/?p=1676024 全球烟草控制善治中心发布了“2023年全球烟草行业干扰指数”,记录了各国政府为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5.3条所做的努力。2019年的第一个指数审查了33个国家;第二个是57个国家;第三个是80个国家;第四次指数评估了来自非洲、东地中海地区、美洲、欧洲、南亚和东南亚以及西太平洋地区的90个国家。它使用与东南亚烟草控制联盟(SEATCA)制定的东盟指数相同的问卷调查和评分方法对各国进行排名。

重要发现

四个政府在保护其政策不受烟草业干预方面取得了进展。

金融、商业和投资部门继续成为该行业维护自身利益的目标。非卫生部门,特别是财政、商业和海关,被烟草业夸大其对经济的贡献所说服,并相信烟草业的说法,即如果增加税收,非法烟草贸易将会恶化。

更多的国家恶化并受到行业干预。29个国家表现出改善,43个国家表现出恶化,8个国家的指数得分保持不变。

许多政府仍然接受烟草业提供的CSR补贴。

各国政府在工业界赞助的环保运动上进行合作。至少在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韩国、马来西亚、瑞典、瑞士和乌拉圭等15个国家记录了政府和公共机构对行业主导的烟头垃圾清理的支持。

五个国家的大使馆支持或促进烟草业。中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等5个国家的使领馆也被劝说到其他国家宣传烟草产业。

透明度和问责制仍然是一个问题。

5个国家报告说,烟草业破坏了通过符合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全面立法的努力。


]]>
Brand Keys:2023年品牌忠诚度排行榜Top100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3576.html Wed, 17 Jan 2024 20:00:29 +0000 //www.otias-ub.com/?p=1653576 苹果再次成为美国消费者忠诚度最高的品牌,在去年取代亚马逊统治地位后,今年再次巩固了自己的主导地位。Brand Keys在其最新的年度品牌忠诚度排行榜中对145个类别的1650个品牌的客户参与度和忠诚度进行了排名。

苹果的智能手机品牌再次占据榜首,亚马逊的在线零售品牌再次位居第二。根据最近的研究,苹果也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品牌,而亚马逊今年跌至第四位。

今年排名前五的品牌还包括:

  • Domino’s,排名第三,是一个披萨品牌;
  • Netflix,上升4位排名第四;
  • TikTok,第五名不变,社交网络。

这些品牌最有可能满足消费者对各自类别的期望。

此外,亚马逊在在线零售行业排名第二,在视频流媒体行业排名第九。

苹果公司除了在智能手机行业的表现最好外,它还在视频流媒体榜单上排在第十位。

上升最快,下降最大的品牌

今年忠诚度大幅提升的品牌包括铁托(上升53位,达到第34位)、美泰(上升46位,达到第42位),以及T.J. Maxx(上升32位,达到第54位)。

至于那些忠诚度排名下降幅度最大的公司,X(前身为Twitter)的排名下滑幅度最大(从第45位降至第92位),其次是Spotify(从第21位降至第83位)。

今年新上榜的名字是ChatGPT,排名第49位。今年新进入百强的品牌还包括达美(第60名)和高露洁(第64名)等。


]]>
Re-Hub:2021年Q4天猫奢侈品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1375699.html Fri, 11 Feb 2022 01:00:34 +0000 //www.otias-ub.com/?p=1375699 199IT原创编译

伴随着冬季的到来,围巾成为天猫上奢侈品冠军。

Gucci GG羊毛围巾在整个2021年第四季度一直是Gucci天猫旗舰店最畅销的商品。累积超过20000个点赞,售价3800元,已售出4500条。

Burberry Logo羊毛围巾一直是Burberry最畅销的单品,有四种不同颜色可供选择,售价为2800元,售出约为1500条。 这款围巾价格略低,在11月初价格飙升,11月前两周售出1000条。

Acne Studios方格彩虹围巾是Acne Studios最畅销的商品,有11种不同的颜色组合,售价2200元,仅在其天猫旗舰店就已售出超过5000条。

仅从这些围巾就可以看出,价格实惠的入门级产品可以成为电子商务平台上知名度、互动和销售的重要推动力。

品牌热度

Pomellato通过许多名人在各种时尚和电影奖项中佩戴他们的珠宝看到了巨大的品牌曝光度。

本月,成都太古里的Moncler新店,加上品牌大使产品展示、与 AC 米兰足球队的跨界合作,以及新的 Genius 系列公告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 有趣的是,Moncler在2021年第二次出现在排名中,9月份排名第三。

Loewe凭借其位于前滩太古里的新快闪店“LOEWE之家”掀起热潮,同时宣布了与千与千寻的跨界合作。

Ralph Lauren与肖战联手推出新香水。肖战在微博上拥有非常强大的粉丝群,这使得他们的搜索指数排名从奢侈品的第82位上升到了第3位。

Tod’s早在7月就宣布与肖战建立初步合作伙伴关系,并将继续通过在微博、微信和小红书上的品牌生成内容制造话题。

199IT.com原创编译自:Re-Hub 非授权请勿转载

]]>
SRG:排名前25位的大城市占全球托管市场的65% //www.otias-ub.com/archives/1123671.html Tue, 29 Sep 2020 18:26:22 +0000 //www.otias-ub.com/?p=1123671 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新数据显示,仅25个大都会地区就占全球零售和批发托管收入的65%。按2020年第二季度收入排名计算,前五大城市是华盛顿、东京、伦敦、纽约和上海,总共占全球托管市场的27%。紧随其后的20个最大市场占另外38%的份额。排名前25位的城市包括北美11座,亚太地区的9座,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4座和拉丁美洲的1座。

世界上最大的三家托管提供商是Equinix、Digital Realty和NTT。Equinix的全球足迹尤其引人注目,它在前25个城市中的16个城市居于领先地位。在批发市场,Digital Realty在7个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NTT、Global Switch和GDS各在至少两个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他跻身前25位的托管运营商包括21Vianet、@Tokyo、中国电信、中国联通、CoreSite、CyrusOne、Cyxtera、KDDI和QTS。

在过去二十个季度,全球零售托管市场排名前25位的大都会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保持在63%-65%左右,尽管各方都在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并建设更多的边缘位置。在排名前25位的城市中,主机托管增长率最高的是圣保罗、北京、上海和首尔,这些城市去年的增长率都远超20%。增长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其他大都市包括凤凰城、法兰克福、孟买和大阪。批发收入增长在华盛顿特区/北弗吉尼亚和伦敦尤为强劲。

199IT.com原创编译自:SRG 非授权请勿转载

]]>
2020年全球头部社交媒体排名(附原数据表) ​​​​ //www.otias-ub.com/archives/1126450.html Sat, 26 Sep 2020 10:37:32 +0000 //www.otias-ub.com/?p=1126450

]]>
Pathmatics:Instagram广告主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1098383.html Tue, 11 Aug 2020 21:38:11 +0000 //www.otias-ub.com/?p=1098383 根据Pathmatics的一份报告,Instagram上最大的广告主名单中,迪士尼以一定的优势位居榜首。迪士尼第二季度在Instagram上花费了3.09亿美元。排名第二的宝洁支出1.73亿美元,亚马逊排名第三(1.41亿美元)。金融服务在接下来的排名中占主导地位,也是前10榜单中最突出的行业,包括Geico(排名第四,1.2亿美元)、PayPal(排名第六,9600万美元)、Progressive(排名第七,9500万美元)。

排在第八位的是美国人口普查局(7900万美元),是前10名中唯一的“其他”行业广告主,苹果(7690万美元)和Hulu(7600万美元)分列第九位和第十位。

在前十名中,艺术和娱乐是仅次于金融服务的下一个最常见的行业,以迪士尼和Hulu为代表,该行业的总支出也是前十名中最大的(3.85亿美元)。CBS(排名第五)是最大的媒体品牌,第二季度的支出为1.16亿美元。没有进入前10名的行业包括汽车、食品和饮料、医药和医疗保健和软件,但这些行业都进入了前100名。

其他调查结果

  • Instagram只是第二大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37%的美国成年人是该平台上的活跃用户,而Facebook的这一比例为67%。但在18岁-29岁的人群中,Instagram活跃用户的上的比例要高得多(67%)。
  • 日均广告支出最高餐饮品牌是Yum! Brands 。
  • 虽然塔吉特的日均支出为99.2万美元,但5月31日,由于美国各地的种族正义示威和员工安全担忧,170多家门店暂时关闭,塔吉特的支出骤降至零。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Engagement Labs:2019年线上和线下最受欢迎品牌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5320.html Tue, 19 May 2020 18:00:08 +0000 //www.otias-ub.com/?p=1035320 Nintendo Switch(当代最畅销的游戏机)和Gain洗衣粉是线下会话中最受欢迎的品牌。Engagement Labs的最新调查显示,这两个品牌打败了600多个品牌,成为“最受欢迎”的第一和第二个品牌。

与此同时,在线品牌会话产生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最受欢迎品牌排行榜,包括美国家庭保险(American Family Insurance)和沃尔玛(Walmart)品牌,获得了最积极的在线讨论。只有一个品牌,联合利华的Dove Men+Care,成功跻身线上线下最受好评的品牌之列。

营销人员希望培养一个品牌传播者活动和一个活跃的品牌宣传社区。品牌宣传很重要,因为消费者关于他们喜欢的品牌的积极对话可以加速和提高业务。19%的消费者购买决策是由这类对话推动的。

根据对不同行业的600多个美国消费品牌的分析,Engagement Labs总结了线上(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通过面对面对话)最受欢迎的品牌排名。

 

线上和线下榜单上的许多品牌都属于美容类别。Aveeno和Olay是线下谈论最积极的品牌之一,而10大在线品牌中有7个属于美容类别,包括Avon、Mary Kay和Garnier Fuctis。

尽管美容品牌总体实力强劲,但有几个品牌完全跌落榜单。L’Oréal已经跌出了“最受喜爱”线下榜单,从2018年的第8位跌至2019年的第34位。在积极的网络对话方面,Estee Lauder从第8位下降到第46位,Neutrogena从第9位下降到第73位。

]]>
泽平宏观:2020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7250.html Tue, 12 May 2020 06:25:18 +0000 //www.otias-ub.com/?p=1047250 导读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才更是第一资源。我们在前期系列报告中提出“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的逻辑,指出人口正持续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集聚。

随着人口红利消逝、人才价值日益凸显,恒大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联合推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以期准确把握人才流动趋势。

摘要

1. 数据说明:通过跨城求职数据解密人才流动趋势

智联招聘拥有约2亿用户,日均活跃用户数约630万;其中85%为专科及以上学历,远超全国就业人口总体的14.6%。在求职者中,约四成为流动的跨城求职者。人才求职和跨城求职具有明显的月度波动性,高峰均在春节后的3月。

从性别看,2019年流动人才中男性占60%,明显高于求职总体的54%,男性更有可能跨城求职;

从年龄看,流动人才中超8成为18-35岁;

从学历看,流动人才中52%为本科及以上,明显高于求职总体的37%,高学历更有可能跨城求职;

从工作年限看,流动人才中46%工作5年及以下,高于求职总体的44%,职场新人更有可能跨城求职;

从工资水平看,流动人才中45%月收入超6000元,明显高于求职总体的40%,收入较高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

从行业看,流动人才中51%分布在IT、房地产、制造业,高于求职人才总体的48%。

2. 榜单概览:上海连续3年成为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

1)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沪深京居前三

为衡量不同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定义人才吸引力指数为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净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海归人才流入占比的加权结果。

其中,人才流入占比和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反映该城市引得来和留得住的能力,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和海归人才流入占比反映城市对年轻高学历人才和海归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

从结果看,2019年上海、深圳、北京位居前三名,上海自2017年起连续三年第一,广州、杭州、南京、成都、济南、苏州、天津位居前十。

2019年应届生和海归人才流向北上深广的比重分别占比24.5%、28.7%,均高于流动人才流向北上广深的比重20.2%,应届生和海归更倾向往一二线城市。

2)人才流动趋势: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京津冀人才流出

分地区看,2019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5.8%、-2.4%、-0.2%、-3.2%,东部人才持续集聚,中西部持续流出但有所收窄,东北持续流出且幅度扩大。

分线城市看,2019年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2.7%、1.1%、1.8%、-0.3%,2018年分别为-0.9%、4.9%、-0.3%、-2.3%;结合近4年数据观察,一线因京沪控人持续流出,二线人才持续集聚,三线较为平衡,四线持续流出。

分城市群看,超6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2019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23%、14%、13%、7%、7%,净流入占比分别为5.0%、2.8%、-4.0%、0.0%、-0.5%,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京津冀受北京控人影响人才净流出,成渝和长江中游基本平衡。

3. 重点城市:深广杭宁渝汉人才净流入占比逐渐上升

1)一线城市:北上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下降、深广呈上升趋势

北京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7%、-2.3%、-2.7%、-3.9%,持续为负且降幅扩大,主因北京严控人口、疏解产业,北京和上海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北京流向上海、上海流向北京的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0.8%、0.6%,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

上海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3%、1.2%、0.9%、0.5%,持续净流入但逐渐下降,主因上海控制人口及产业转移;

深圳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2%、0.1%、0.4%、0.2%,主因深圳活力强、人才政策吸引力大;

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深圳流向广州和广州流向深圳的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0.7%、0.6%,规模基本平衡;

广州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3%、0.5%、0.5%、0.6%,持续稳定净流入,主因广州发展(5.770-0.03-0.52%)速度较快、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

2)二线城市:杭宁渝汉人才净流入占比呈上升趋势,津蓉有所下降

杭州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1.0%、1.2%、1.4%,始终为正且逐年攀升,主因杭州以电商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薪酬超越广州在十大城市中位列第四;

南京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0.9%、0.9%、0.9%,始终为正且比较稳定,主因南京发展速度较快且2018年“宁聚计划”实施吸引人才;

重庆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1%、-0.1%、0.5%、0.3%,2018年由负转正主因信息技术产业等发展吸引人才;

武汉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3%、0.0%、0.8%、0.1%,2017年由负转正,主因2017年“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实施;

天津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2%、0.1%、-0.1%、-0.1%,逐年下降且2018年由正转负,主因天津发展速度放缓、2019年GDP增速5.3%在十城中最低、且薪资在十城中最低;

成都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0.3%、-0.3%、-0.6%,始终为负,主因薪资水平较低,重庆与成都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人才从成都净流向重庆。

风险提示:样本偏差;简历投递与实际人才流动可能存在一定出入

数据说明:

通过跨城数据求职解密人才流动趋势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才更是第一资源,但当前能够反映人才流动的数据缺乏。

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比例分别在2011、2013年见顶,标志着过去长期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的人口红利消逝,中国亟需转向人才红利。并且,从人口自然增长趋势看,中国人口总量将在“十四五”时期见顶,随后进入负增长。

在此背景下,2017年以来全国约100城先后掀起 “抢人大战”,既是抢年轻人口更是抢人才。一般可通过官方常住人口数据分析人口流动,但反映人才流动的数据缺乏,特别是在非普查年份。为此,恒大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联合推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以期准确把握人才流动态势。

数据说明及特征:智联招聘拥有约2亿个人注册用户,日均活跃用户数(含登录、有求职行为的用户)约630万,其中,求职人才即当年有简历投递行为的用户中约85%为专科及以上学历,远超全国就业人口总体的14.6%(2015年小普查数据);在求职人才中,约四成为跨城求职者,即现居住城市和简历投向城市不同的流动人才。

人才求职和跨城求职具有明显的月度波动性,求职高峰一般在春节后的3月,2019年3月求职人数和流动人数占比分别为11.3%、13.1%,2018年分别为12.1%、12.3%。

1)从性别看,2019年流动人才中男性占60%,明显高于求职总体的54%,男性更有可能跨城求职。

2019年智联招聘平台求职人才中男女比例为54:46,其中流动人才男女比例为60:40,说明男性更有可能跨城求职。而在2018年上述比例分别为54:46、64:36,2019年流动人才的性别比例更加平衡。

2)从年龄看,流动人才中超8成为18-35岁。

2019年求职人才中18-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46岁及以上分别占比30.2%、34.5%、20.5%、8.8%、3.4%、2.6%;流动人才中各年龄段人才分别占比30.7%、34.1%、19.6%、8.8%、3.7%、3.1%。

求职人才和流动人才的年龄结构较为吻合,18-35岁分别占比85.1%、84.4%,而在2018年上述比例分别为86.1%、78.6%,2019年流动人才更加集中于18-35岁。

3)从学历看,流动人才中52%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明显高于求职总体的47%,表明高学历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

2019年求职人才中初中及以下、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占比分别2.5%、13.0%、38.4%、41.5%、4.7%,其中流动人才各学历分别占比为2.1%、10.4%、36.8%、45.0%、5.7%。

流动人才中本科、研究生学历比重均高于整体水平,2019年流动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0.7%、较求职整体的46.2%高出4.5个百分点,而在2018年上述比例分别为50.5%、47.5%,说明本科及以上的求职者职场竞争力较强、更有可能跨城求职。

4)从工作年限看,流动人才中46%工作5年及以下,高于求职总体的44%,职场新人更有可能跨城求职。

2019年求职人才中工作年限为1年及以下、1-3年、3-5年、5-10年、10-20年、20年以上分别占3.1%、21.1%、19.4%、30.3%、22.3%、3.8%,流动人才中各工作年限人才分别占比3.3%、23.0%、19.3%、28.2%、21.9%、4.3%。

其中工作5年以下的分别占比43.6%、45.7%,说明部分职场新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愿景尚有较大不确定性、更有可能跨城求职。而在2018年上述比例分别为39.3%、40.4%,2019年流动人才更加集中于5年及以下。

5)从工资水平看,流动人才中45%月收入超6000元,明显高于求职总体的40%,收入较高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

求职人才中月收入4000元及以下、4001-6000元、6001-8000元、8001-10000元、10001-15000元、15000元以上分别占比29.3%、30.8%、17.2%、9.4%、8.0%、5.3%,流动人才中各收入人才分别占比26.4%、28.8%、18.1%、10.6%、9.6%、6.5%。

其中6000元以上的分别占比39.9%、44.8%,而在2018年上述比例分别为39.9%、45.8%,说明收入更高的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

6)从行业看,流动人才中51%分布在IT、房地产、制造业,高于求职人才总体的48%。

2019年求职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房地产|建筑业、生产|加工|制造,分别占比19.4%、14.9%、13.9%,合计占比48.3%;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也是上述三个行业,分别占比19.0%、17.5%、14.8%,合计占比51.4%,说明流动人才分布更加集中,且流动人才在房地产|建筑业的分布远高于求职人才。

从二级行业分布来看,2019年求职人才最多的前五行业分别是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互联网/电子商务、教育/培训/院校、医疗/护理/美容/保健/卫生服务、酒店/餐饮,合计占比33.7%;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五行业则略有不同,第四和第五名分别是加工制造(原料加工/模具)、医疗/护理/美容/保健/卫生服务,合计占比34.7%。

榜单概览:

上海持续3年成为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

1. 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沪深京居前三

从人才吸引力指数观察,2019年上海、深圳、北京位居前三名,上海连续三年第一,广州、杭州、南京、成都、济南、苏州、天津位居前十。

为衡量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定义人才吸引力指数为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净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海归人才流入占比的加权结果。人才流入占比=流入某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人才净流入占比=(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分别反映该城市引得来和留得住的能力。

其中,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指现居住地不在该城市、但简历投向了该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指现居住地为该城市、但简历投向了其他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指现居住地和简历投向地不一致的人才。

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流入某城市的应届生流动人才/应届生流动人才总量,海归人才流入占比=流入某城市的海归流动人才/海归流动人才总量,分别反映城市对年轻高学历人才和海归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

从结果看,经济体量大且增长稳定的上海市人才吸引力指数2017年由第二名升至第一名,随后三年持续第一;

由于深圳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且人才政策吸引力强,2016-2019年深圳排名第3、3、3、2位;

北京因严控人口、疏解产业,排名为第1、2、2、3位,有所下降;

广州则始终为第4位;杭州因电商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连续四年稳居第5;

南京为第6、6、7、6名;

成都2019年为第7名且近三年较为稳定;

济南2019年为第8名,比2018年的第14名有所上升;

苏州为第7、8、9、9,较为稳定;

天津为第8、10、12、10名。

2019年前50强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有33、6、8、3个;一二三四线分别有4、32、14、0个,分别占一二三四线城市数量的100%、91%、17%、0%;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分别有12、7、5、2、3个。

2019年应届生、海归将简历投向北上深广的比重分别占比24.5%、28.7%,均高于流动人才流向北上广深的整体比重20.2%,应届生和海归更倾向往一二线城市集聚。

应届生

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前四名分别是北上深广,合计占比24.5%,高于北上深广的人才流入占比20.2%;应届生人才流入前十城市还有成都、杭州、郑州、南京、西安、天津,前十合计占比45.2%,高于前十城市的人才流入占比36.1%,意味着和流动人才相比,应届生人才更加向一二线城市集聚。

和2018年相比,2019年流入北京、武汉、成都的应届生占比分别下降0.5%、0.5%、0.4%,流入济南、深圳的应届生占比分别上升0.3%、0.2%。

海归

海归人才流入占比前四名分别是北上深广,合计占比28.7%,高于北上广深人才流入占比的20.2%;海归人才流入前十城市还有杭州、成都、南京、天津、苏州、青岛,前十合计占比44.6%,高于前十城市的人才流入占比35.5%,意味着和流动人才相比,海归人才也更加向一二线城市集聚,尤其是向一线城市集聚。

和2018年相比,流入北京、成都的海归人才占比分别下降0.9%、0.3%,流入东莞、深圳、长沙、无锡的人才分别上升0.3%、0.2%、0.2%、0.2%。

2. 人才流动趋势: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京津冀人才流出

人才净流入占比是人才吸引力指数的核心指标,等于(流入某城市的人才-流出某城市的人才)/全国流动人才总量。

1)分地区看,2019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5.8%、-2.4%、-0.2%、-3.2%,东部人才持续集聚,中西部持续流出但有所收窄,东北持续流出且幅度扩大。全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建制市(不含三沙市)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城市分别有87、80、95、34个。

人才流入流出占比:

2016-2019年东部地区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64.2%、63.2%、60.8%、61.6%,均超六成但稍有下降,意味着全国流动人才超6成向东部集聚;

中部地区人才流入占比呈上升趋势,而人才流出占比逐年下降;

西部地区人才流入占比和流出占比均呈上升趋势;

东北地区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6.0%、5.9%、5.3%、5.3%,逐年下降,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8.2%、8.2%、8.3%、8.5%,逐年上升。

人才净流入占比:

2016-2019年东部分别为7.8%、6.2%、5.7%、5.8%,虽略有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

中部分别为-4.0%、-3.2%、-2.4%、-2.4%,虽逐年上升但人才仍然净流出;

西部分别为-1.6%、-0.7%、-0.3%、-0.2%,人才净流出但逐年上升至基本平衡状态;

东北分别为-2.2%、-2.3%、-3.0%、-3.2%,人才净流出且幅度扩大。

2)分线城市看,2019年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2.7%、1.1%、1.8%、-0.3%,2018年分别为-0.9%、4.9%、-0.3%、-2.3%,结合近4年数据观察,一线因京沪控人持续流出,二线人才持续集聚,三线较为平衡,四线持续流出。

我们把全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建制市划分为一二三四线城市,其中,一线城市为北上广深4个,二线城市35个,三线城市81个,四线城市176个。

人才流入流出占比:

2016-2019年一线城市人才流入占比呈下降趋势,人才流出占比基本稳定;

二线城市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44.9%、46.3%、47.9%、46.4%,呈上升趋势且约半数人才流入二线城市,人才流出占比基本稳定;

三线城市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20.5%、19.3%、18.6%、20.8%,2019年上升较为明显,人才流出占比逐年下降;

四线城市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12.2%、11.6%、11.6%、12.6%,2019年上升较为明显,人才流出占比呈下降趋势。

人才净流入占比:

2016-2019年一线分别为0.8%、-0.5%、-0.9%、-2.7%,受京沪控人影响一线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下降,2017年开始由正转负;

二线分别为0.6%、3.2%、3.6%、1.1%,二线人才持续集聚;

三线分别为0.4%、-0.3%、-0.3%、1.8%,较为平衡;

四线分别为-1.8%、-2.5%、-2.3%、-0.3%,人才持续净流出。

3)分城市群看,超6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2019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5.0%、2.8%、-4.0%、0.0%、-0.5%,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京津冀受北京控人影响人才净流出,成渝和长江中游基本平衡。

人才流入流出占比:

长三角人才流入占比和人才流出占比均呈下降趋势,2019年分别为22.6%、17.6%;

珠三角人才流入占比较为稳定,人才流出占比分别逐年微降,2019年分别为13.9%、11.1%;

京津冀2016-2019年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14.3%、16.2%、17.0%、17.3%,逐年上升;

成渝人才流入占比和人才流出占比均较为稳定;

长江中游人才流出占比逐年下降。

2016-2019年分别有64.6%、64.7%、64.5%、63.1%的人才流入五大城市群,均超6成。

人才净流入占比:

2016-2019年长三角分别为4.7%、4.6%、4.6%、5.0%,人才净流入且占比高于其他城市群,人才大量向长三角集聚;

珠三角分别为1.7%、2.0%、2.2%、2.8%,人才净流入且逐年上升;

京津冀分别为-0.4%、-1.9%、-2.9%、-4.0%,人才净流出且流出规模逐渐扩大,主要受北京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大幅下降影响;

成渝分别为-0.7%、-0.2%、0.3%、0.0%,流入流出基本平衡;

长江中游分别为-1.3%、-1.0%、-0.3%、-0.5%,流入流出基本平衡。

重点城市:

深广杭宁渝汉人才净流入占比逐渐上升

从重点城市看,我们选取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武汉、重庆、天津、杭州)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一二线城市对其划分进行具体分析。

1. 一线城市:北上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下降、深广呈上升趋势

从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看,四个一线城市北上深广分别为-3.9%、0.5%、0.2%、0.6%,广州最高、北京最低。

从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的趋势变化看,北京、上海因严控人口、疏解产业而逐年下降,分别从-0.7%、1.3%降至-3.9%、0.5%;广州逐年上升、深圳呈上升趋势,分别从0.3%、-0.2%升至0.6%、0.2%,主要因为广州发展速度较快、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大学生数量全国最多,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且人才吸引政策力度大。

1)北京

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7%、-2.3%、-2.7%、-3.9%,持续为负且降幅扩大,主因北京严控人口、疏解产业;北京和上海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北京流向上海、上海流向北京的人才流出在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中占比分别为0.8%、0.6%,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

北京常住人口增量逐年下滑,2011-2018年从57万降至-17万,2019年缩窄至-1万,2017-2019年连续3年为负,2016-2019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增量始终在一线城市中最低。

2016-2019年北京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7.2%、7.3%、7.1%、6.3%,但人才流出占比持续攀升,分别达7.9%、9.6%、9.9%、10.2%,北京的人才流入和人才流出均居全国城市首位,但流出逐年攀升、流出明显大于流入,使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7%、-2.3%、-2.7%、-3.9%。

来源

2019年人才向北京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上海、天津、郑州、深圳、廊坊、石家庄、西安、成都、沈阳、武汉,合计占比达44.7%。其中,京津冀城市有3个,合计占比达15.6%。

人才流入北京主要因为北京经济体量大、薪酬水平高,2019年GDP规模达到3.5万亿,仅次于上海、排名第二,同时13个行业中北京有8个的薪酬位于所有城市之首。

去向

北京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上海、天津、深圳、成都、廊坊、济南、杭州、广州、石家庄、西安,合计占比达42.5%。

其中,流出北京的人才中7.7%流向上海,流出上海的人才中13.1%流向北京,北京和上海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的第1位,北京流向上海和上海流向北京的人才流出在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中占比分别为0.8%、0.6%,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

流出北京的人才增多主要因为北京控制人口、疏解产业。2013年北京开始严控人口,2015年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北京外迁非首都核心功能,2020年及之后北京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

根据北京市发改委,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2.28万件;2014-2019年北京市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759家,疏解提升市场631个、物流中心122个。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2018年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累计减少489家。2019年北京流出人才的29.7%来源于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高于除深圳外的其他8个重点城市,也高于北京流入人才流向该行业的比例23.4%。

2)上海

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3%、1.2%、0.9%、0.5%,持续净流入但逐渐下降,主因上海控制人口及产业转移。

2011-2019年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明显放缓,增量从44万降至4万,其中有两年为负。2016-2019年上海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6.3%、6.1%、5.6%、5.2%,持续下降,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4.9%、4.9%、4.7%、4.8%,流入大于流出,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3%、1.2%、0.9%、0.5%。

来源

人才向上海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北京、苏州、深圳、青岛、杭州、南京、合肥、郑州、成都、武汉,合计占比达48.1%,显著高于2018年前十来源地的45.7%,上海人才来源集中度有所提高。

其中,北京占比15.1%,而长三角城市有4个、合计占比16.3%。人才流入上海主要因为上海的经济体量大、薪酬水平高。2019年上海GDP规模达到3.8万亿、位列全国城市第一。

2019年上海流入人才中9.9%流向商业服务,显著高于其余9个重点城市。13个行业中上海有4个薪酬位列第一、8个位列第二,其中商业服务位列第一。

去向

上海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北京、杭州、苏州、深圳、南京、广州、合肥、成都、郑州、无锡,合计占比达51.6%。其中,长三角城市有5个,合计占比达25.9%,长三角城市对上海的人才有分流作用。

人才流出上海主要因为上海控制人口规模和产业转移,2016年上海“十三五规划”及《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5-2040)》均要求2020年及之后上海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2018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减少1666家。

2019年上海流出人才的7.6%、7.4%来源于服务业和金融业,高于其余9个重点城市,也高于上海流入人才流向该行业的比例4.4%、5.7%。

3)深圳

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2%、0.1%、0.4%、0.2%,主因深圳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才政策有吸引力;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深圳流向广州和广州流向深圳的人才流出在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中占比分别为0.7%、0.6%,规模基本平衡。

2015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量从2014年的15万大幅上升至60万,2015-2018年平均增量为56万。2016-2019年深圳人才流入占比基本稳定在4.9%左右,分别为4.8%、5.1%、5.0%、4.7%,但人才流出占比呈下降趋势,分别为5.0%、4.9%、4.6%、4.6%。

来源

人才向深圳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广州、北京、天津、东莞、上海、成都、长沙、武汉、惠州、佛山,合计占比达52.8%,高于2018年前十来源地的50.4%,深圳的人才来源集中度有所提高。

其中,珠三角城市有4个,占比22.9%;流入深圳的人才中13.1%来自广州,流入广州的人才中17.4%来自深圳,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来源城市的第1位。

人才流入深圳主要因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和人才政策有吸引力。

2019年深圳GDP增速6.7%,高于全国平均的6.1%,也高于北京和上海的6.1%、6.0%;2016-2019年深圳平均GDP增速为8.0%,高于广州、北京、上海的7.0%、6.6%、6.6%。深圳还拥有华为、腾讯、平安等众多著名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吸引大量人才。

深圳的落户政策逐渐放宽,且补贴幅度较大,根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数据,2016年深圳将全日制本科生、硕士、博士的租房相关补贴从6000、9000、12000元分别提高至15000、25000、30000元,2017年落户门槛放宽至35岁以下专科学历人才,对新引进的两院院士和杰出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后备级人才分别给予300万、200万、160万的奖励。

去向

深圳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广州、东莞、上海、北京、惠州、佛山、长沙、杭州、武汉、成都,合计占比达53.9%,低于2018年前十去向地的56.4%,深圳人才流向的方向更加分散。

其中,广州占比达15.0%,珠三角城市有4所,合计占比32.3%,深圳和珠三角地区人才流动频繁;流出深圳的人才中15.0%流向广州,流出广州的人才中18.6%流向深圳,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的第1位,深圳流向广州和广州流向深圳的人才流出在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中占比分别为0.7%、0.6%,规模基本平衡。

4)广州

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3%、0.5%、0.5%、0.6%,人才净流入且持续稳定增长,主因广州发展速度较快、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

广州常住人口增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2019年从4万升至40万。2016-2019年广州人才流入占比基本稳定在4.2%左右,分别为4.2%、4.3%、4.2%、3.9%,2019年略有下降,人才流出占比持续下降,分别为3.9%、3.8%、3.6%、3.3%,流入大于流出,使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3%、0.5%、0.5%、0.6%,逐年上升。

来源

人才向广州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深圳、北京、佛山、东莞、上海、长沙、成都、武汉、珠海、郑州,人才流入占比合计达50.8%。

其中,深圳占比17.4%,珠三角城市有4个,合计占比29.6%。人才流入广州主要因为发展速度较快、生活成本较低。2019年广州GDP增速为6.8%,高于北京、上海、深圳的6.1%、6.0%、6.7%。

广州的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根据英国经济分析智囊机构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的《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在全球133个城市样本中,上海与深圳排名并列第25位,北京、广州分别排名49、68位;2018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27.8、21.5、23.8、14.8年,广州的房价和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

2019年广州流入人才的13.3%、5.3%流入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以及服务业,明显高于其余9个重点城市。

去向

广州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深圳、佛山、东莞、北京、上海、珠海、杭州、中山、惠州、长沙,人才流出占比合计达57.2%。

其中,深圳和佛山占比分别为18.6%、12.1%,珠三角城市有6个,合计占比44.9%,与北京13.6%的人才流向京津冀都市圈、上海25.9%的人才流向长三角都市圈和深圳32.3%的人才流向珠三角都市圈相比,广州人才流向珠三角都市圈城市的比重显著更高。

一方面是因为珠三角多为粤语城市、文化相近,另一方面是广州高校数量较多,广东省人才为求学向广州集聚,毕业后从广州回流至省内其他城市。

根据教育部数据,广州普通高校数、211高校数分别为37、6所,分别排名第5、6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广州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为108.6万人、位列全国第一。

2. 二线城市:杭宁渝汉人才净流入占比呈上升趋势、津蓉有所下降

从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看,6个重点二线城市杭宁渝汉津蓉分别为1.4%、0.9%、0.3%、0.1%、-0.1%、-0.7%,杭州最高、成都最低。

从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变化看:

杭州从0.8%逐年升至1.4%,因电商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且薪酬相对较高;

南京、重庆、武汉呈上升趋势,分别从0.8%、-0.1%、-0.3%升至0.9%、0.3%、0.1%,南京经济增速在十城中排名第一且2018年实施“宁聚计划”吸引人才,重庆的信息技术产业具有较强的人才吸引力,武汉2017年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留住人才;

天津人才净流入占比逐年下降,从0.2%降至-0.1%,主要因为发展速度放缓且薪资水平在十城中倒数第一,成都在-0.3%至-0.8%区间波动,主要由于薪资水平相对较低。

1)杭州

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1.0%、1.2%、1.4%,始终为正且逐年攀升,主因杭州以电商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速、薪酬超越广州在十大城市中位列第四。

2013-2019年杭州常住人口增量从4万逐渐增至55万,2019年常住人口增量杭州排名全国第一。

2016-2019年杭州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3.0%、3.3%、3.3%、3.4%,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2.2%、2.3%、2.1%、2.0%,人才流入明显大于流出,使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1.0%、1.2%、1.4%,逐年攀升,2018-2019年居全国之首。

来源

人才向杭州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合肥、宁波、郑州、南京、广州、苏州、成都,合计占比达46.6%,明显高于2018年杭州人才前十来源地的44.0%,杭州的人才来源集中度有所上升。

其中,来自上海和北京的人才合计占比23.6%,杭州发展所需人才主要在一线城市中,杭州也具有从一线城市抢夺人才的能力。且杭州前十来源地有5个来自长三角地区,合计占比达25.1%。

人才流入杭州主要是因为产业发展迅速,尤其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行业发展较快。根据杭州市统计局,2019年杭州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增长15.1%,其中,电子商务产业增加值14.6%,均高于杭州GDP增速6.8%。

2019年杭州流入人才28.8%流向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明显高于其余9个重点城市,其中,12.8%流向互联网/电子商务二级行业,高于除重庆外的其余8个重点城市。

同时杭州薪酬较有吸引力,在十个重点城市中位列第四,高于广州,其中13个行业中杭州有1个位列第一(交通|运输|物流|仓储),1个位列第二,2个位列第三,7个位列第四。

去向

杭州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宁波、南京、深圳、苏州、嘉兴、绍兴、广州、金华,合计占比达44.9%。其中,有7个去向长三角地区,合计占比达32.3%。

2)南京

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0.9%、0.9%、0.9%,始终为正且比较稳定,主因南京发展速度较快且2018年“宁聚计划”实施吸引人才。

和上述其他城市相比,南京常住人口增量相对稳定,2011-2019年始终在2-10万区间波动、2019年为6万。

2016-2019年南京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3.1%、3.0%、2.9%、2.8%,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2.3%、2.1%、1.9%、1.9%,均逐年下降,但人才流出明显大于流出,使得南京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0.9%、0.9%、0.9%,基本稳定。主要因为落户条件放宽且电子通信、制造业等行业增长速度较快。

2018年“宁聚计划”即《人才落户实施办法》实施,不再以就业为落户前提,年龄条件也从35岁放宽到40岁。

根据各市统计局数据,2019年南京GDP同比增长7.8%,不仅高于全国的6.1%,也在十大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2018年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的6.2%,其中,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13.370-0.12-0.89%)、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253.1%、108.9%、29.6%,高于全国的66.2%、6.4%、11.2%。

来源

人才向南京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苏州、无锡、合肥、杭州、西安、深圳、徐州、成都,合计占比达45.7%。其中,有5个是长三角地区,合计占比达25.8%。

去向

南京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上海、苏州、北京、无锡、杭州、常州、徐州、合肥、扬州、镇江,合计占比达49.5%。其中,有8个是长三角地区,合计占比达40.8%。

南京和长三角的人才互动非常频繁,部分因为南京高校较多,长三角人才为求学向南京集聚,毕业后从南京回流至长三角其他城市。根据教育部数据,南京普通高校数、211高校数分别为34、10所,分别排名第6、3名。

3)重庆

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1%、-0.1%、0.5%、0.3%,2018年由负转正主因对信息技术产业具有较强的人才吸引力。

重庆常住人口增量维持在高位,2011-2019年增量平均为27万。

2016-2019年重庆人才流入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3%、1.3%、2.0%、1.8%,人才流出占比在2016-2018年均为1.4%、2019年上升至1.6%,导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1%、-0.1%、0.5%、0.3%,逐年上升且2018年由负转正。

来源

人才向重庆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成都、北京、西安、长沙、上海、深圳、天津、贵阳、广州、武汉,合计占比达62.8%。其中,成都流入重庆占比达26.4%,高于大部分城市第一来源地占比,主要因为地理位置近且电子产业等具有较强吸引力。

2019年重庆流入人才中25.7%流向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高于除杭州外的其余8个重点城市,也明显高于流出人才从事该行业的比例13.1%,其中2019年重庆流入人才中14.4%流向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二级行业中,显著高于其余9个重点城市。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重庆电子商务企业个数2013-2018年从640个增加到2545个;重庆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个数2008-2017年从68个增加到540个。

重庆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重庆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45.2%,高于全国2019年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速的20.8%。

去向

重庆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成都、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西安、杭州、贵阳、武汉、昆明,合计占比达51.0%。

4)武汉

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3%、0.0%、0.8%、0.1%,2017年由负转正,主因“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实施。

2011-2019年武汉常住人口增量平均为16万人,常住人口保持较高增长。2016-2019年武汉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2.1%、2.2%、2.7%、1.9%,人才流出占比2.3%、2.1%、1.9%、1.8%,逐年下降,使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3%、0.0%、0.8%、0.1%。

主要因为2017年开始的“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大学生可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或租到租赁房;不满40周岁的留汉大学毕业生可凭毕业证落户,硕士、博士不受年龄限制可直接落户;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分别为4万元、5万元、6万元、8万元。

根据武汉市委组织部,2017-2019年新增留汉大学生共109.5万人,提前两年完成2017年确定的五年达到100万的目标。

来源

人才向武汉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郑州、长沙、成都、广州、西安、杭州、襄阳,合计占比达45.0%。

去向

武汉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长沙、南京、成都、郑州、宜昌,合计占比达45.1%。

5)天津

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2%、0.1%、-0.1%、-0.1%,逐年下降且2018年由正转负,主因天津发展速度放缓、2019年GDP增速5.3%在十城中最低、且薪资在十城中最低。

天津常住人口增量呈下降趋势,2011-2019年从56万降至2万。2016-2019年天津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2.3%、2.2%、2.2%、2.3%,较为稳定,流出占比分别为2.0%、2.1%、2.3%、2.4%,逐年上升,使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2%、0.1%、-0.1%、-0.1%,逐年下降。

来源

人才向天津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沈阳、石家庄、廊坊、深圳、唐山、保定、西安、郑州,合计占比达55.1%。其中,北京占比高达31.8%,显著高于其余城市第一来源地占比,主要因为地理位置近。

去向

天津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石家庄、廊坊、济南、广州、杭州、重庆、保定,合计占比达54.5%。其中,北京占比22.8%,显著高于其余城市第一去向地占比,主要因为地理位置近且北京工作机会多。

人才流出天津主要因为发展速度放缓且薪资水平低,根据各市统计局数据:

天津2019年GDP增速为5.3%,在十大重点城市中倒数第一;

2017-2019年GDP同比增速平均为4.0%,不仅远低于2010-2016年的平均增速12.6%,也远低于2017-2019年杭州、南京的平均增速7.2%、7.9%;

同时天津薪酬较低,2019年4季度平均月薪为7813元,在十城中排名倒数第一,13个行业中天津有10个在十城中位列最后。

6)成都

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0.3%、-0.3%、-0.6%,始终为负,主因薪资水平较低,重庆与成都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人才从成都净流向重庆。

成都常住人口增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2019年从2万升至25万,2016年变动较大、高达126万。

2016-2019年成都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为2.3%、2.8%、3.7%、2.9%,流出占比分别为3.2%、3.1%、4.0%、3.6%,流出始终大于流入且差距在2017-2019年逐年增大,使得人口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8%、-0.3%、-0.3%、-0.6%。

净流出成都的人才较多是因为薪资水平低,2019年4季度成都平均月薪为8326元,在十大重点城市中排倒数第二,13个行业中有7个在十大城市中薪资水平排倒数第二。

来源

人才向成都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别为北京、重庆、西安、上海、深圳、绵阳、长沙、广州、郑州、贵阳,合计占比达47.5%。

去向

成都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别重庆、北京、深圳、西安、上海、绵阳、眉山、广州、德阳、南充,合计占比达46.2%。

其中,流出重庆的人才中17.9%流向成都,流出成都的人才中13.6%流向重庆,重庆与成都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的第1位,成都流向重庆和重庆流向成都的人才流出在全国流动人才总量中占比分别为0.5%、0.4%,人才从成都净流向重庆。

2019年成都流出人才的30.6%来源于房地产|建筑业,显著高于其他9个重点城市,且远高于成都流入人才流向该行业的比例13.1%。

作者:熊柴、李强等

来源:泽平宏观(ID:zepinghongguan)

]]>
Sportingintelligence:2018年全球体育收入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990172.html Sat, 15 Feb 2020 18:09:14 +0000 //www.otias-ub.com/?p=990172 根据Sportingintelligenc的数据,巴塞罗那重新获得了全球体育界收入最多的球队的地位。2018-2019赛季,一线队的平均基本工资现在是每年1045.4259 万英镑。

这是在全球体育薪资调查(GSSS)九年的历史上,任何一项运动中的任何一支队伍的平均薪酬第一次超过1000万英镑。这只是基本工资,不包括签约费、忠诚度奖金、绩效附加费或任何其他可以成为当今合同一部分的引人注目的额外费用。

巴萨目前的薪酬水平也经历了一个里程碑,第一次有球队的平均周薪超过20万英镑;巴萨的每周薪酬是20.1043万英镑。

巴塞罗那显然在今年的榜单上名列前茅,但他们在国内的劲敌皇马攀升至收入榜的第二位。今年的调查显示,伯纳乌的平均基本工资为每年808.9582万英镑(相当于每周155569英镑)。

今年排名第三的是去年排名第一的NBA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平均每年收入785万英镑,紧随其后的是另外两支球队,金州勇士(782万英镑)和华盛顿奇才(760万英镑)。

在今年榜单的前20名球队中,有12支来自NBA,8支来自欧洲精英足球:拜仁慕尼黑、马德里竞技、巴黎圣日耳曼和曼城的排名都在第15到第20位之间。

在排名前30的球队中,有20支来自NBA,8支来自欧洲精英足球,2支来自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其中排名最高的MLB球队旧金山巨人队排在第27位,紧随其后的是芝加哥小熊队(第30位)。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GreenBook:2019年营销领袖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91740.html Thu, 09 Jan 2020 22:55:17 +0000 //www.otias-ub.com/?p=991740 GreenBook发布了“2019年营销领袖报告”,分析了市场营销行业的收入情况。

2018年,尼尔森美国收入同比增长2.3%,占其全球总收入(65亿美元)的58.6%,排名第一。

Gartner研究公司的美国收入总额为17亿美元,占其全球收入(31亿美元)的55.4%,排名第二名。

2018年,IVQVIA在美国的收入同比增长9.4%,达到16亿美元,排名第三。与尼尔森和Gartner不同的是,IVQVIA去年全球总收入(41亿美元)的大部分(62.2%)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

Kantar排名第四,其大部分收入来自美国以外,因为其2018年38亿美元的总收入中只有不到1/4来自美国(24.2%)。Kantar也是前十名中仅有的两家2018年美国收入下降的公司之一,与2017年(9.7亿美元)相比,同比下降4.6%。

前十名中另一家美国收入下降的研究公司是Comscore (排名第八),收入同比下降了5.2%,(2017年为3.323亿美元,2018年为3.15亿美元)。

以下是其他进入前十名的公司,以及它们2018年美国收入和同比增长率:

  • IRI(排名第五):8.0亿美元,同比增长9%。
  • 益普索(排名第六):5.83亿美元,同比增长2.5%。
  • Westat(第七名):5.7亿美元,同比增长3.4%。
  • NPD集团(排名第九):3.127亿美元,同比增长8.1%。
  • GFK(排名第十位):3.1亿美元,同比增长3.3%。

排行榜新名字和上升最快的公司

J.D.Power排名第十一,NRG排在第二十八位,SMG排在第二十九位。Research America在2018年美国收入同比增长34.9%,首次登上榜单,排在第50位。

Phoenix Marketing International(排名第二十三位)收入增长113.9%。

其他收入增长较高的公司包括Fors Marsh Group(排名第三十三;增长43.5%)、德勤旗下的LRA(排名第三十六;增长35.2%)和Concentrix(排名第二十二;增长34.9%)。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1940-2020年全球十大摩天大楼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497517.html Wed, 20 Jul 2016 13:37:37 +0000 //www.otias-ub.com/?p=497517 006c9wOgjw1f5z9k2kny9j30ma1u5ay0

]]>
2014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356569.html Tue, 16 Jun 2015 16:52:10 +0000 //www.otias-ub.com/?p=356569 永远都会有一些国家在创新型国家排名上比德国更好,原因很简单:一是德国人不喜欢冒险。例如,美国的互联网企业如领英、脸书和推特都是创新不断,已收获几十亿美元的市值,而德国最好的互联网企业Zalando和Rocket Internet只是在模仿别的国家(如美国)的成功做法。模仿是创新的死敌。二是德国经济的主干是大量中小企业,但是德国肯在研发上花钱的一般是大企业。

2015-06-17_004825

完整榜单:https://www.globalinnovationindex.org/content.aspx?page=data-analysis

本数据已经收录,大数据导航网站:http://hao.199it.com

 

]]>
DIGITIMES Research: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334967.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34967.html#comments Wed, 25 Mar 2015 14:43:10 +0000 //www.otias-ub.com/?p=334967 DIGITIMES Research表示,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前十大排名依序为三星(Samsung Electronics)、苹果(Apple)、联想(Lenovo)、乐金(LG Electronics)、华为(Huawei)、小米(Xiaomi)、微软(Microsoft)、TCL、酷派(Coolpad)及欧珀(Oppo),中国大陆地区厂商占6席。随著智能手机在全球整体市场及中国大陆地区市场的增长日渐趋缓,前十大厂商年增长率都将低于3成。

根据DIGITIMES Research,晋身2015年出货前五大的门槛为6,500万支,其中,分占一、二名的三星及苹果出货将分别超过3.3亿支及突破2.3亿支,然三星将仅有个位数年增长,苹果全年iPhone出货增长则将超过2成,两者年出货差距可望持续缩小;联想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的并购后,2015年出货将超过8,400万支,挤身第三大厂商,超越排名第四乐金的6,700万支,华为则将以略高于6,500万支居于第五。

DIGITIMES Research估计,2015年前十大Android手机出货厂商占比合计将超过7成,其中龙头厂商三星将面临3成保卫战;DIGITIMES Research预计,与2014年独占自家平台手机9成以上出货相比,微软2015年旗下Lumia系列手机出货量将增加,但占微软平台比重将下滑至4分之3。

20150325_DIGITIMES_3
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Top 10中国大陆厂商占6席

DIGITIMES Research预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前十大业者,与2014年联想、华为、小米、TCL及酷派取得5席相较,2015年大陆业者有机会再添欧珀(Oppo)一家厂商取得第十名位置。

仍将分占一、二名的三星及苹果出货分别超过3.3亿支及突破2.3亿支。

联想完成对摩托罗拉行动的购并后,2015年出货将逾8,400万支,超越乐金的6,700万支,排名第三。

华为出货可望突破6,500万支,排名第五;六至九名则分为小米、TCL、微软及酷派。

]]>
//www.otias-ub.com/archives/334967.html/feed 1
ZNDS:2014年12月11日智能电视行业TV应用类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317400.html Sun, 28 Dec 2014 14:30:55 +0000 //www.otias-ub.com/?p=317400  说明:以下数据为2014年12月抽样用户的智能电视(含机顶盒)设备内安装的活跃应用百分比。下图中对比数据为同年6月数据。

  前十五名视频类(包含了视频点播、聚合类TV应用):

  点评:自今年下半年,腾讯视频、优酷、土豆、爱奇艺、PPTV、搜狐视频纷纷下架之后,排行榜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半年以魔力视频、布丁视频、蜜蜂视频为代表的行业新人也表现十分抢眼,而去年的黑马万花筒视频似乎已逐渐被用户所遗忘,其它应用受到政策影响,数据下滑也非常明显。其中,家庭娱乐垂直应用代表,高清劲爆MV和酷歌KTV开始崭露头角。从图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三足鼎立的格局愈加明显,VST、泰捷、电视猫分别稳稳地占据了前三名,并与后来者拉开的差距甚大。

  前十五名直播类:

 

  点评:直播应用的老大的位置仍然被电视家牢牢占据,同时HDP直播的用户量增长十分抢眼。这半年来,同样受政策影响,伴随着不少直播类应用的衰败,也不断冒出了非常多的新人加入,例如橙子TV、ShineTV和小豆直播,都在短短的时间内,以其良好的体验,获得了不少用户的好评。

  前十五名其它类(除直播、点播、聚合之外的其它TV应用):

  点评:工具类应用在下半年开始逐步增多,半年前以一键清理TV版为早期代表的TV工具类应用,现用户量仍在不断攀升。同时,便捷装机工具“装机必备TV版”成为下半年的一匹黑马,斩获了超过30%的用户!值得一提的是,贝瓦儿歌TV版是本类应用中唯一一款教育类软件,榜上有名的暴风影音本地播放器也代表了用户对本地高清播放的需求日益剧增。


  总结:TV大屏刚需视频和直播,教育类、工具类和家庭娱乐类应用开始纷纷凸显,游戏类增速缓慢。根据ZNDS数据小组通过对数千款TV应用的数据监测来看,下半年TV游戏大厅的增长非常之快,以平均每5天一款的速度冒出,而智能电视游戏的开发者数量似乎赶不上大厅的增速,所以在此我们需要向如 运动加加、有乐游戏、西米游戏、快游戏、葡萄游戏 、爱游戏、KO电玩城 等为代表的优质电视游戏内容方致敬!我们(ZNDS和当贝市场)欢迎和支持更多的智能电视游戏内容开发者涌入,一同为中国智能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2014年12月11日发布于ZNDS智能电视网)
]]>
J.D. Power:2014年中国零售银行客户满意度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256902.html Sat, 19 Jul 2014 17:08:15 +0000 //www.otias-ub.com/?p=256902

据J.D. Power亚太公司2014年中国零售银行客户满意度研究SM(RBSS)显示,2014年零售银行客户满意度与2013年相比保持稳定,互联网金融的高客户认知度和渗透率对零售银行构成竞争。

此项中国零售银行客户满意度的研究 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这项研究通过六个因子衡量客户满意度:“交易/业务办理”“产品供应”“账户信息”“设施”“费用”和“问题解决”。另外,这项研究也考核旨在促进客户忠诚度和推荐度的绩效提升行动。

2014年零售银行客户满意度(753分,1,000分制)基本保持稳定,与2013年(761分,1000分制)相比略低8分。所有六个因子的满意度与2013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其中“费用”和“产品供应”的下降幅度相对明显,与2013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8分和11分。在“交易/业务办理”因子中,“手机银行”(834分)是唯一满意度上升的子因子,与2013年相比上升了7分。尽管“手机银行”是相对较新的交易/业务办理渠道,但近两年来其使用率明显上升。

作为一项有别于传统银行金融服务的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在面世之后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95%的中国零售银行客户表示知晓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 。同时,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在客户中拥有较高的持有率(61%),并且84%的持有客户打算保有或增持该类产品。

互联网金融开始影响零售银行客户体验,这在35-49岁的客户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这部分客户群体中,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客户零售银行满意度(754分)低于不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客户零售银行满意度(769分)。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客户群体,35-49岁客户的收入及VIP占比均为最高。

J.D. Power亚太公司服务行业总监邹欣表示:“考虑到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便捷和低门槛,很多客户已尝试购买这些产品。面对越来越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选择,银行需要为客户提供更个性化和更创新的产品与服务,以保留重要的客户资源。”

零售银行客户满意度排名

  • 交通银行(808分)名列第一,在最具影响力的因子“交易/业务办理”方面表现出色,比行业平均水平高48分。同时它在“设施”和“账户信息”方面表现优异,均高出行业平均分38分。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802分)名列第二位,在“问题解决”方面表现出色,比行业平均水平高99分。中国光大银行(799分)名列第三位,在“产品供应”方面表现出色,比行业平均水平高65分。华夏银行(798分)名列第四位,在“费用”和“问题解决”方面表现出色,分别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33分和99分。
  • 高忠诚度客户对银行的贡献更大。72%的高忠诚度客户表示“肯定会”再度选择银行服务,69%高忠诚度客户表示“肯定会”将其推荐给其他潜在客户;相比之下,低忠诚度客户中只有11%的表示会再度选择银行服务,12%的表示会将其推荐给其他潜在客户。

2014年中国零售银行客户满意度研究是基于30个城市的9,120名零售银行客户的反馈,涵盖在中国开展业务的15家主要银行。研究的数据收集工作在2014年4月至6月进行。

 

]]>
Newzoo:2014年Q1全球游戏营收排名Top10公司 //www.otias-ub.com/archives/240923.html Sun, 15 Jun 2014 16:35:51 +0000 //www.otias-ub.com/?p=240923 Newzoo最新报告显示,King和GungHo公司在游戏领域的运营表现已超过了日本行业巨头任天堂。

Newzoo数据指出,2014年第一季度任天堂整体软件业务收益达4.11亿美元,逊于King公司的6.41亿美元,以及GungHo公司同一时期的4.76亿美元收益。

rsznewzoonintendo-r471x (1)

除此之外,数据显示就连“第二梯队”的应用开发商,如日本Colopl公司也直追任天堂之势,该公司在第一季度销售额增长718%,总收益达2.37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Colopl仅面向日本市场出售应用。

]]>
App Annie:2014年6月1-7日世界杯热门App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239848.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39848.html#comments Thu, 12 Jun 2014 09:46:29 +0000 //www.otias-ub.com/?p=239848 Kick Off the World Cup With These Apps

]]>
//www.otias-ub.com/archives/239848.html/feed 1
Interbrand:2014年北美最佳零售品牌排名Top50 //www.otias-ub.com/archives/208615.html Thu, 10 Apr 2014 05:27:41 +0000 //www.otias-ub.com/?p=208615 BRB_2014_NA_TABLE

50 Most Valuable North American Retail Brands for 2014

Rank Brand Country of Origin 2014

BRAND

VALUE

USD $m

% CHANGE

(BRAND

VALUE)

1  Walmart  USA 131,877 -6%
2  Target  USA 27,123 8%
3  The Home Depot  USA 25,696 12%
4  Amazon  USA 23,620 27%
5  CVS/pharmacy  USA 17,779 12%
6  Walgreens  USA 15,519 8%
7  Sam’s Club  USA 13,543 0%
8  eBay  USA 13,162 20%
9  Coach  USA 11,588 -21%
10  Publix  USA 10,157 2%
11  Lowe’s  USA 9,634 9%
12  Nordstrom  USA 8,957 -12%
13  Costco  USA 8,286 13%
14  Dollar General  USA 7,711 8%
15  Victoria’s Secret  USA 6,249 2%
16  Macy’s  USA 6,084 383%
17  Kohl’s  USA 5,825 3%
18  Tiffany & Co.  USA 5,440 5%
19  Staples  USA 4,931 -11%
20  Best Buy  USA 4,793 -41%
21  AutoZone  USA 4,669 7%
22  Avon  USA 4,610 -11%
23  Whole Foods Market  USA 4,166 173%
24  Gap  USA 3,920 5%
25  Bed Bath & Beyond  USA 3,860 6%
26  Old Navy  USA 3,214 15%
27  Sherwin-Williams  USA 3,118 15%
28  Shoppers Drug Mart  Canada 3,111 -5%
29  Lululemon Athletica  Canada 3,087 -13%
30  Ross Dress for Less  USA 2,444 16%
31  GameStop  USA 2,336 -8%
32  T.J.Maxx  USA 2,123 22%
33  Michaels  USA 2,035 4%
34  Marshalls  USA 2,028 19%
35  J.Crew  USA 1,868 3%
36  PetSmart  USA 1,812 10%
37  Banana Republic  USA 1,795 2%
38  Canadian Tire  Canada 1,760 -3%
39  Dick’s Sporting Goods  USA 1,528 7%
40  Dollar Tree  USA 1,496 14%
41  Tractor Supply Co.  USA 1,492 16%
42  Bath & Body Works  USA 1,421 7%
43  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  USA 1,294 8%
44  Family Dollar  USA 1,183 17%
45  Urban Outfitters  USA 1,122 -5%
46  Advance Auto Parts  USA 1,109 NEW
47  Buckle  USA 1,082 6%
48  Cabela’s  USA 1,066 27%
49  Express  USA 983 15%
50  Chico’s  USA 932 NEW

 

]]>
Shareaholic:2013年Q4 八大社交网站推荐流量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190367.html Sat, 25 Jan 2014 12:24:37 +0000 //www.otias-ub.com/?p=190367 社交内容发现及分享平台 Shareaholic 针对自身平台下 2013 年 Q4 的数据分析显示,Facebook 以 48.85% 的增长占据了九月份到十二月份之间推介流量变化接受分析的八大社交平台之首,内容推荐网站 SumbleUpon 以 54.36% 的增长位列第二,第三名则是 Pinterest,在同一时期内获得了 30.06% 的推荐流量增长。

Shareaholic 对八大社交媒体平台在去年九月份到十二月份期间的推介流量情况进行了分析,除计算出每月推介流量占总流量的百分比之外,还总结了该百分比的涨跌情况:

Facebook,StumbleUpon 和 Pinterest 的进步最为明显。其中,Facebook 从九月份的 10.37% 增长到十二月份的 15.44%,涨幅达 48.85%,超过 5 个百分点,其成绩比剩余七个网站的数字相加的两倍还要多。StumbleUpon 从九月的 0.56% 到 0.86%,涨幅达 54.36%,0.3 个百分点。Pinterest 从 3.68% 到 4.79%,涨幅达到 30.06%,1.11 个百分点。

其它平台情况请查图表。

via:36KR

]]>
DB-Engines : 2014年1月全球数据库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185944.html Thu, 09 Jan 2014 07:11:53 +0000 //www.otias-ub.com/?p=185944 DB-Engines 发布2014年1月份的全球数据库排名同时 DB-Engines 也发布了年度数据库 —— MongoDB。MongoDB 在13年年初排名第 7,在8月份的时候击败微软 Access 爬升至第 6。在13年获得了 82.1 的分值增长,击败了所有的数据库被评为年度数据库。前 20 名数据库如下表所示:

而增长速度最快的亚军是 PostgreSQL 最新排名第 4;第三名是 Cassandra 跻身前十。

]]>
J.D.Power:2013年中国车辆可靠性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184290.html Fri, 03 Jan 2014 10:52:41 +0000 //www.otias-ub.com/?p=184290 J.D.Power发布的“2013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VDS)报告”正式出炉。宝骏汽车以每百辆最少的故障数,荣登自主品牌可靠性榜首。在参与调研的59个品牌中,前10名均为进口品牌,宝骏汽车排名第12位,紧随奥迪、雷诺和广汽本田,领先于一汽丰田、北京现代、长安福特等众多合资品牌。

同时,宝骏乐驰继2012年荣登《新车质量榜》前三甲之后,本次又被评为紧凑型车细分市场中故障率最低、可靠性最高的车型。宝骏汽车凭借品牌、车型可靠性双料冠军,成为本次J.D.Power“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的大赢家。

众所周知,J.D. Power以权威性、公正性著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被广泛关注和认可。据调研数据显示,本次研究主要集中在“耗油量过大”、“刹车时有噪声”、“风噪声过大”、“空调开启后动力不足”、“空调系统制冷速度”等车辆常见问题上。J.D. Power研究总监周桐认为,降低车辆的故障率对汽车厂商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直接关系着用户口碑和品牌忠诚度。

“为了确保宝骏汽车产品品质,我们对质量的把控近乎苛刻。”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乘用车市场与网络总监梁晓冬表示。据了解,宝骏汽车严格遵循通用汽车全球标准制造流程,以保证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投产整个过程中的质量。不仅如此,宝骏汽车还采用了通用体系“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管理,切实保证用户购买的每一辆汽车都是绝对质量可靠的。

梁晓冬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可靠的高品质好车。本次宝骏汽车可靠性被J.D.Power肯定,也显示出消费者对于宝骏汽车的认可。宝骏目前正处于品牌快速发展时期,也是用户忠诚度的积累期。所以,我们也将以此为动力,继续为用户制造更多、更加可靠的产品。”

]]>
BusinessInsider:2013年全球最大社交网络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180363.html Wed, 18 Dec 2013 09:46:17 +0000 //www.otias-ub.com/?p=180363 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拥有庞大的用户人群,这一点早已为所有人熟知。但对于其他一些社交媒体公司的用户相关数据,很多人可能都不是那么熟悉。

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近日撰文指出,如果将全球所有社交网络的用户人数相关数据都放在一张表里进行比较,那么有些惊人的事实就会浮出水面。

首先,这张列表将会表明,LINE和WhatsApp等全球通信应用的规模已经变得非常大,而谷歌旗下YouTube和中国的优酷土豆等社交视频平台也是如此。

与此同时,就Twitter和图片共享社交平台Pinterest等备受业界关注的社交网络而言,其规模实际上还相对较小。

此外,以中国和俄罗斯市场为关注焦点的某些社交媒体公司的规模也已经达到了令人瞠目的水平。

以下是BusinessInsider编制的按用户人数排名的全球社交网络公司列表,其用户人数的统计时间截止日为2013年10月30日。

全球最大社交网络排名:腾讯三大产品均上榜

 

全球最大社交网络排名

1.Facebook(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11.5亿人)

2.YouTube(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10亿人)

3.QQ空间(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7.12亿人)

4.新浪微博(总用户人数为5亿人)

5.WhatsApp(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3.5亿人)

6.Google+(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3.27亿人)

7.微博客平台Tumblr(月度独立用户访问量为3亿人次)

8.日本通信应用LINE(总活跃用户人数为2.75亿人)

9.Twitter(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2.4亿人)

10.微信(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2.36亿人)

11.腾讯微博(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2.2亿人)

12.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1.84亿人)

13.优酷(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1.75亿人)

14.照片共享社交服务Instagram(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1.5亿人)

15.土豆(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1.14亿人)

16.人人(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5400万人)

17.图片共享社交平台Pinterest(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5000万人)

18.全球在线同步交流论坛Badoo(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4500万人)

19.社会性网络服务Orkut(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4400万人)

20.地理位置社交网站Foursquare(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4000万人)

21.Twitter旗下短视频应用Vine(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4000万人)

22.俄罗斯社交网站vkontakte(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3100万人)

23.Myspace(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3000万人)

24.“阅后即焚”消息服务Snapchat(美国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4400万人,有报道称其全球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3000万人)

]]>
全球指数:2013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排名 瑞士第一新加坡第二 //www.otias-ub.com/archives/176477.html Tue, 03 Dec 2013 09:49:25 +0000 //www.otias-ub.com/?p=176477

据报道,这项研究针对全球103个国家,涵盖人口占世界人口86.3%。

研究显示,瑞士排行榜首,新加坡获得第二名,丹麦获得第三名。亚洲国家中,日本排列第21名,韩国第28名。尽管中国是全球第二个最重要的经济体,却排行第47名。

全球指数执行董事布鲁诺兰温(Bruno Lanvin)说:“人才竞争力提供了亚洲的对比视觉。”

报道称,新加坡是世界上做生意最便捷的地方之一,它有一个强大和稳定的政治环境。它也能够吸引顶尖外国学生,擅长更高层次的技能和正规教育。

兰温说:“其他元素与人才有关,如本地大学是否有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工程师或管理人员;同样,国家的制度是否允许或鼓励这些人留在国家内。”

他指出,国家需要“有人来及建立自己的根,以促进他们的经济、创办新的企业和就业机会。为此,需要有一个有长远目标的人才政策。”

]]>
NPD DisplaySearch:2013年Q2全球电视出货量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693.html Sat, 14 Sep 2013 16:12:05 +0000 //www.otias-ub.com/?p=151693 根据NPD DisplaySearch 最新一季的全球电视出货调查报告, 2013年第二季全球电视出货较去年同期下滑3%,但其中液晶电视较去年同期成长4%。尽管全球电视出货的趋势仍然低迷,随着液晶电视在两个季以前已有微幅成长,整体出货状况从去年开始也较逐渐改善。中国市场仍是液晶电视成长的主力,尽管第二季的成长主要是来自于政府节能补贴刺激作用。

NPD DisplaySearch 全球电视研究总监Paul Gagnog表示:「由于中国政府节能补贴政策于5月截止,中国电视厂商为了符合补贴政策纷纷积极提高出货量。」补贴政策使得中国电视市场出货在属于淡季的 2013年第二季期间,较去年同期成长29%。而中国以外的全球其他区域市场液晶电视2013年第二季出货,则较去年同期衰退3.5%,其中先进地区衰退将近14%。

西欧的电视市场成长趋缓情况特别严重,由于消费者需求疲弱与持续性的经济景气低迷,该区域整体电视出货量较去年同期下滑21%;北美地区电视出货也如先前预期呈现下滑,2013年第二季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2%,零售商的库存压力也影响了新机种的出货力道。

2013年第二季全球电视出货按不同技术

2013年第二季全球电视出货按不同技术 (单位:千台)

  NPD DisplaySearch的统计数字也显示,搭载最新技术如 4K 和OLED的电视,出货量也在2013年第二季少量增加,虽然两者在电视出货量中仍是相对较少的产品;4K电视的出货量在2013年第二季成长到12.9万台,大多数的成长是来自于中国。同时,2013年第二季的OLED电视出货全部来自于LGE,从2013年第一季的101台,在第二季出货量增加到208台。

全球平面电视总营收在2013年第二季较去年同期下滑了12%,在全球前十大品牌中,只有中国品牌的总营收较去年同期成长。

三星(Samsung)仍居平面电视品牌之冠,其营收在第二季仍占全球电视品牌总营收的26% (较第一季下滑1%);虽然如此,三星营收仍较去年同期下滑19%。一般来说,北美与欧洲市场的衰退是整体电视营收下降的主要因素,然而三星电视销售营收有45%来自于这两个地区。

LG是全球第二大电视品牌,在第二季营收比重没有改变。而Sony的营收比重在第二季有显著的提升,主要营收成长贡献来自于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其强劲的成长、平均尺寸和4K市场的成长。

2013年第二季全球平面电视品牌营收排名

2013年第二季全球平面电视品牌营收排名

]]>
YouGov:调查显示欧洲性爱满意度排名 瑞士第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007.html Tue, 02 Jul 2013 02:01:15 +0000 //www.otias-ub.com/?p=129007

欧洲民意调查机构YouGov最近在欧洲13个国家进行一项大型性爱专题调查。结果显示,瑞士人在“总体性爱满意度”上名列榜首。

报道称,“在欧洲,没有人能像瑞士人一样,在床上享受这么多的乐趣”。调查显示,21%的瑞士人表示,他们的性生活“非常棒”。对此,瑞士《阿尔高日报》骄傲地称,“准时、精良、谦虚”,使“瑞士制造”享誉全球。现在,瑞士人也正在成为“床上的领导者”。《一瞥报》还透露,排名“总体性爱满意度”第二和第三的是奥地利人和荷兰人。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并列第四。比利时人和德国人则并列第六。以浪漫闻名的法国人只列第八。而英国人排名却倒数第一只有12%的人表示满意。

调查还显示,丹麦的受调查者中有51%的人曾有过至少一次“一夜情”。芬兰、瑞典和挪威分列第二到第四名。“一夜情”最少的是荷兰人(23%)。同样,有固定伴侣的人出轨的比例,也是北欧人最高。芬兰人和丹麦人以32%拔得头筹;第三名则是奥地利人(30%),其后是瑞典人、英国人和德国人。最专一的伴侣仍是荷兰人,只有15%的人曾经出轨。荷兰甚至还有7%的人从未有过性经历。在性爱方式上,欧洲人普遍喜爱尝试冒险。41%的丹麦人曾在公共场所发生过性爱,比例最高。

]]>
日本早稻田大学:2013年政府信息化排名 新加坡居榜首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954.html Fri, 29 Mar 2013 15:05:28 +0000 //www.otias-ub.com/?p=102954 在这项由日本早稻田大学发起的年度评比中,新加坡、芬兰、美国分列本次排名的前三位。台湾地区、香港、中国大陆和澳门分列榜单的第8、25、27、35位。去年排名第三的韩国下降一名居第四位,第五则是英国。


日本早稻田大学所做的全球电子化政府排名是以全球55个国家/地区为对象,从网络完整度、网站介面功能、管理优化、国家入口网、政府CIO、信息化政府营销、信息化参与共7大项标准进行评分,依评分决定各国排名表现。

其中,网络完整度考察该地区的互联网接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发达国家此项占优。

管理优化指的是政府对部门IT部署指定明确的标准和实施路线图,以统筹安排政府信息化建设。

网站界面功能指网上办事,缴税,申报,投诉等功能健全并易于操作,台湾地区因这一项得分较高而使排名上升两位。

国家入口网指政府的门户网站,应该具有完整的导航,充分的互动性,优雅的界面和技术含量。很多地区政府通过在社交网络建立帐号,为此项赢得加分。

某些政府部门设置了首席信息官一职,该职位的作用和企业中的首席信息官类似,都是团体内部的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负责人。

信息化政府营销指政府通信管理部门通过完善法律框架、招标流程等积极推动其他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

信息化参与指普通民众可以通过政府设置的网络服务参与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过程。

]]>
迅雷:2013年迅数榜全国下载速度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014.html Mon, 25 Mar 2013 14:53:36 +0000 //www.otias-ub.com/?p=102014 2013年3月25日,中国互联网下载及云计算服务领域巨头迅雷对外发布2013年第一期迅数榜。报告首次以第三方视角,从用户体验角度揭晓了当前各省市各大运营商、不同区域公共WIFI的真实下载速度。

 

权威发布:第三方视角揭晓下载速度

2013年1月28日,迅雷首次发布2012年度迅数榜,“上海网速仅香港1/3”“最高下载速度20MB/s”“下载提速为网友节省60万年”,“1.8万次,单个用户下载之最”等诸多惊爆数据曾引发业界关注。

继2012年度迅数榜后,本次榜单焦点聚集在下载速度表现,深度展现了全国各地网友在元旦、春节、元霄节、情人节等重要节日期间的下载速度。榜单数据均来自2013年1月至2月期间迅雷下载引擎真实的下载速度表现,客观的展现了不同区域和不同网络用户的下载速度。

本期迅数榜统计范围包括两岸三地34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城市。统计涉及提供下载带宽服务的运营商不仅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3家 一级运营商,还包括了长城宽带、艾普网络、北京电信通、广电网、视讯宽带、中电飞华、中电华通、方正宽带、盈联宽带、天威有线、百灵宽带等多家二级运营 商。这进一步提升了榜单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看点1:

省级下载速度:长城带宽超越中国电信

2012年末360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上网测速报告》显示,中国网民的平均上网带宽为3.2Mbps。而此次迅数榜数据统计显示,从总体上看,全国 平均下载速度为646KB/s(折合5.1Mbps),高于网民带宽均值60%,说明迅雷加速对整体下载速度提升起到了较大作用。

从各大运营商的表现来看,中国移动(776 KB/s)大规模新网建设初见成效,长城带宽(730 KB/s)由于用户基数较少,采用高带宽组合策略进行推广,下载速度优势明显,紧随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因庞大的传统ADSL用户牵制导致平均速度偏低仅录 得640 KB/s;中国联通南方市场表现欠佳,全国下载均速仅为611 KB/s。

从区域上看,香港特别行政区仍然高居榜首,平均下载速度达到了3434KB/s,是内地的5倍。吉林省“不幸”垫底,平均下载速度仅为香港的13%。

看点2:

城市下载速度TOP50:北上广深无缘前十

城市下载速度TOP50是本次迅数榜的一大亮点。迅雷统计分析发现,三四线城市下载速度爆冷领先,湖北襄樊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吉林省吉林市跻身 全国三甲,上海排名14,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却意外落选,无缘榜单。主要原因是三四线城市电信运营商的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提速初显成效。

在城市下载速度排行TOP50中,平均下载速度为998KB/s(相当于8Mbps),比全国平均速度646KB/s高出54.5%。其中湖北襄樊平均下载速度最快,均速录得1742 KB/s,是首都北京下载速度690KB/s 的2.5倍。

看点3:

公共WIFI:广东落后,上海最慢

在公共WIFI下载速度方面,迅雷统计分析发现,从总体上看,国内下载速度平均为150 KB /s,这与香港地区287.5 KB /s相比表现差强人意。

从各运营商的下载速度表现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用户平均下载速度相差不大,最快的是中国电信(158KB/s),其次为中国联通(148KB/s),中国移动居于末位(142KB/s)。

从地区来看,安徽后来居上,WIFI平均下载速度最快,均速达到了162 KB /s;一向领先的广东以149 KB /s屈居15名开外,落后西藏、贵州;上海则以137KB/S排名最后。

]]>
comScore:2012年8月份美国视频网站独立用户观看量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69892.html Sat, 22 Sep 2012 03:00:36 +0000 //www.otias-ub.com/?p=69892 8月份美国视频网站独立用户观看量排名

2012年8月份美国视频网站独立用户观看量排名

8月份美国视频网站视频广告观看量排名
2012年8月份美国视频网站视频广告观看量排名

2012年9月21日上午消息,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core周三发布报告称,今年8月全美1.88亿网民共计观看377亿次网络视频,创历史最高记录。与此同时,美国网民当月的网络视频广告观看量也达到95亿次。

YouTube领军的谷歌旗下网站依旧位居首位,8月的独立观众达到1.502亿。其次是雅虎旗下网站(5500万)、微软旗下网站(5370万)、VEVO(4930万)和Facebook(4770万)。

当月全美网络视频观看总量为377亿次,谷歌旗下网站位居首位,达到138亿次,其次是AOL(7.25亿次),谷歌旗下网站的平均互动率也位居榜首。

8月全美网络视频广告播放量为95亿次,排名前四的视频广告资产均超过10亿次。谷歌旗下网站继续位居首位(17亿次),其次分别为BringtRoll视频网络(14亿次)、Adap.tv(12亿次)、Hulu(11亿次)和SpotXchange视频广告交易平台(9.11亿次)。

当月网络视频广告观看总时长为35亿分钟,BrightRoll视频网络位居首位,达到7.17亿分钟。网络视频广告在美国总人口中的渗透率达到54%,平均每人每月观看58次。Hulu频率最高,达到51次,谷歌旗下网站为19次。

从整体来看,网络视频在全美网民中的渗透率为87.3%。平均每条网络视频内容时长为6.7分钟,广告为0.4分钟。网络视频广告在所有网络视频观看量中的占比为20.1%,时长占比为1.4%。

]]>
Hitwise:截至2012年5月12日一周澳大利亚旅游网站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44728.html Mon, 21 May 2012 16:03:06 +0000 //www.otias-ub.com/?p=44728 Hitwise:截至2012年5月12日一周澳大利亚旅游网站排名,Webjet Australia居于旅游中介网站首位,TripAdvisor – Australia居于目的地及住宿网站首位,Jetstar居于航空公司网站首位。

 旅游中介

排名

网站名称

域名

访问率

上周排名

1

Webjet Australia

www.webjet.com.au

12.17%

1

2

Wotif.com

www.wotif.com

11.79%

2

3

Expedia Australia

www.expedia.com.au

9.64%

3

4

Flight Centre

www.flightcentre.com.au

8.07%

4

5

Lastminute.com.au

www.lastminute.com.au

4.70%

5

6

Best Flights

www.bestflights.com.au

3.14%

6

7

Jetabroad

www.jetabroad.com

2.25%

7

8

ZUJI Australia

www.zuji.com

2.13%

8

9

Kayak

www.kayak.com

1.86%

10

10

travel.com.au

www.travel.com.au

1.85%

9

目的地及住宿

排名

网站名称

域名

访问率

上周排名

1

TripAdvisor – Australia

www.tripadvisor.com.au

6.90%

1

2

Booking.com

www.booking.com

5.95%

3

3

TripAdvisor

www.tripadvisor.com

4.33%

4

4

Stayz

www.stayz.com.au

3.06%

5

5

HotelClub

www.hotelclub.com

1.69%

9

6

Agoda Australia

www.agoda.com.au

1.69%

6

7

Hotels.com

www.hotels.com

1.46%

7

8

Lonely Planet

www.lonelyplanet.com

1.40%

10

9

Totaltravel.com

www.totaltravel.com

1.35%

8

10

Visit New South Wales

www.visitnsw.com.au

1.27%

航空公司

排名

网站名称

域名

访问率

上周排名

1

Jetstar

www.jetstar.com

30.53%

2

2

Qantas

www.qantas.com.au

19.13%

1

3

Virgin Australia

www.virginaustralia.com

15.71%

3

4

AirAsia

www.airasia.com

3.63%

4

5

Tiger Airways

www.tigerairways.com

3.43%

5

6

Emirates

www.emirates.com

2.50%

6

7

Singapore Airlines

www.singaporeair.com

2.21%

7

8

Malaysia Airlines

www.malaysiaairlines.com

1.92%

8

9

FlyScoot.com

www.flyscoot.com

1.91%

10

Air New Zealand – Australia

www.airnz.com.au

1.21%

9

旅游搜索关键词

排名

关键词

点击率

付费搜索率

自然搜索率

上周排名

1

jetstar

2.32%

0.53%

99.47%

2

2

google maps

1.64%

0.00%

100.00%

1

3

webjet

1.00%

0.18%

99.82%

3

4

qantas

0.85%

18.26%

81.74%

4

5

maps

0.69%

0.00%

100.00%

5

6

flight centre

0.58%

45.15%

54.85%

6

7

wotif

0.55%

1.46%

98.54%

7

8

virgin blue

0.45%

5.13%

94.87%

9

jetstar australia

0.37%

0.36%

99.64%

10

virgin

0.37%

1.29%

98.71%

  注:数据来源Experian Hitwise

]]>
2011年美国电子商务B2C公司排名Top15 //www.otias-ub.com/archives/43519.html Thu, 17 May 2012 13:35:57 +0000 //www.otias-ub.com/?p=43519 近期美国Top500 B2C电子商务公司排名有了更新,亚马逊、史泰博、苹果占据前三。电解志小编特别翻出2009年和2010年的榜单,为大家做一个对比图,看看在线零售企业、传统零售企业、目录邮购和直销企业、生产制造企业是如何分食美国电子商务行业的蛋糕。希望美国Top15电商企业的排名变迁能为中国电商行业带来一些启示。

image

备注:2010年SonyStyle.com排名第14,但2011年排名第16

2011年与2010年相比,排名上升最多的是Netfix、Macy和Walmart,分别上升了4位、3位和2位,销售额增长最快的是Netfix、Amazon和Macy,分别增长了48.4%、40.6%和40%;排名下降最多的是OfficeMax Inc.虽然销售额增长了1.5%,但排名却由2010年的第9下降到2011年的第12,销售额下降最多的是Dell,2011年销售额下降了4%。

via:dianjie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