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WriteWeb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19 Apr 2012 17:51:2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ReadWriteWeb:预计2012年亚马逊营收有望17年来首超百思买 //www.otias-ub.com/archives/32882.html Thu, 19 Apr 2012 17:51:26 +0000 //www.otias-ub.com/?p=32882 亚马逊的销售额已经逼近百思买,很可能在今年实现反超

亚马逊的销售额已经逼近百思买,很可能在今年实现反超

上一财年,亚马逊净利润约为6亿美元,百思买则遭遇巨额亏损
上一财年,亚马逊净利润约为6亿美元,百思买则遭遇巨额亏损

2012年4月19日上午消息,据美国科技博客ReadWriteWeb报道,亚马逊今年的营收有望首次超越美国零售业巨头百思买。

亚马逊1995年上线,当时百思买的年度营收已接近10亿美元。在过去17年里,百思买始终保持对亚马逊的优势,双方年度营收的差额一度高达250亿美元。

然而,过去几年间,百思买的发展陷入停顿。与此同时,亚马逊在互联网服务和Kindle等新兴业务的推动下快速成长。2001至2011年,百思买的销售额增速不断下滑,而亚马逊恰好相反。

例如,过去3年内,百思买的年度销售额增长幅度分别为2%、0%和10%,亚马逊则高达41%、40%和28%。如果两家公司保持当前的营收增长态势,那么亚马逊今年的营收将超越百思买。

百思买预计,在截至2013年2月的当前财年,公司业绩仍将十分平淡。此外,它还计划在美国关闭50家大型卖场,并新开100家小型商店。

该公司预计,今年的在线营收可增长15%。另一方面,华尔街预计亚马逊可增长30%。

另一方面,亚马逊去年的盈利已经超越了百思买(事实上,后者遭遇了严重亏损)。从1995年起,亚马逊的累计净利润为20亿美元,而百思买高达100亿美元。但在过去5年中,两家公司的累计净利润均为38亿美元左右。2011财年,亚马逊净利润约为6亿美元,而百思买的亏损高达12亿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传统零售商百思买亟待变革。该公司预计,今年能够扭亏为盈。但从长远来看,行动缓慢、屡屡错失机遇的百思买前途堪忧。

]]>
ReadWriteWeb:亚马逊为什么做不好社交:购物网站缺乏社交基因 //www.otias-ub.com/archives/25382.html Mon, 27 Feb 2012 15:41:04 +0000 //www.otias-ub.com/?p=25382 就像年终总结泛滥一样,年初的时候总是少不了预测。不久前,美国科技博客网站ReadWriteWeb总编辑Richard Mac Manus预测,亚马逊今年将推出以媒体为中心的社交网络,用户可以在该网络上基于自己的阅读、音乐和浏览开展社交。

这样的预测合情合理。随着本月Facebook提交IPO申请,社交网络的热度已经达到一个顶点。来自Shop.org、comScore和Social Shopping Labs在2011年4月份对1787名成年网购用户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40%的网络购物用户借助社交媒体,来评估产品或寻找购物。去年年底,社交购物服务Quorus创始人之一Logan Bowers跳槽到亚马逊。

随着网络对生活的渗透,现在越来越多的个人数据被互联网公司所掌握,其中以下三类公司是掌握个人数据最多的:Facebook掌握了个人社交圈,Google则掌握了个人搜索记录,亚马逊则掌握了个人购物记录。

基于社交的重要性,Google已经推出了与Facebook竞争的社交服务Google+ ,看起来亚马逊推出自己的社交服务也势在必行了。但购物网站做社交服务恐怕不是一个好主意,亚马逊即使努力也很难做出一个成功的社交服务。

社交价值 社交网络已经开始对品牌形成深刻的影响,消费者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品牌和产品。这会极大影响到营销环节,所以Google才要做Google+,因为社交网络很可能会颠覆其基于搜索的广告模式。但对亚马逊这样的网站来说,以上也许没有太大的影响—消费者作出判断后,亚马逊也许始终都是最适合的购买地:因为亚马逊提供最低价和方便快捷的配送服务。

社交本质 人们因为社会关系聚在一起,这是Facebook和Google+,人们因为某种爱好和特别的需求聚在一起,这是LinkedIn和MySpace。但很少人会因为购物聚在一起,除非是传说中的购物狂,但这不会成为一个大规模的群体。所以亚马逊并不拥有很好的社交基础。

投资回报 据说推荐系统上线后,亚马逊至少提高了30%的利润,这一系统是利用技术对自身掌握的购物数据分析的结果,风险可控,投资回报很高。但社交却不同,技术无法解决社交问题,而且需要与亚马逊之前完全不同的运营能力。而且社交与购物如何结合是个仍待探索的事情。去年,视频游戏零售商GameStop等多家公司关闭了Facebook上的网店。

当然,社交网络对消费者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相对于传统的广告,消费者会更加相信社交网络中朋友和家人的建议。但这并不意味着亚马逊要去做一个社交服务—在互联网的早期,搜索引擎给电子商务网站带来了绝大多数的流量,亚马逊甚至也收购了搜索引擎公司。与Google竞争无望后,亚马逊放弃了做通用搜索,但这并没有让亚马逊的电子商务业务衰落。就商业模式而言,亚马逊和Facebook并没有本质的冲突。

也许亚马逊更正确的策略是与社交网络合作,利用社交网络提高顾客的消费,这与自己做一个社交服务是完全不同的角度。 亚马逊目前主要利用消费记录来预测用户的消费行为,但这仅是一个相对初级的消费行为分析,如果能通过对社交网络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亚马逊将有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准确的消费推荐,这也能够大大提升用户的购买。

不过,换一种思路,无论是Google还是Facebook,它们差不多殊途同归,这个归就是用户的行为数据,而这一点上,亚马逊同样也会通过购物得到大量的数据—与卖广告相比,它的数据可能更有价值。

作为一家成功的公司,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以远见知名。贝索斯称自己从来不做三年期规划,而是喜欢五至七年的工作规划。远见需要一个公司明确自己要做的事情,认清未来数年的趋势,这并不是追赶热门,而是要懂得取舍。有舍才有得,商业就是这样。

]]>
ReadWriteweb:Facebook最惊人的增长力量–数据解读 //www.otias-ub.com/archives/23462.html Mon, 06 Feb 2012 01:08:13 +0000 //www.otias-ub.com/?p=23462 Facebook提交上市文件这一事件已经渐渐平息,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为何Facebook能从一个最初估值只有几百万一步一步成长到估值近千万 千亿的互联网公司的。

自2004年创建以来,Facebook的用户数量持续增长。从2008年以来,每年增加的用户都数以亿计。从图中可以看出。Facebook 2010年用户增长了69%,而去年也增长了近40%。

从活跃用户数来看,Facebook的用户黏性大的惊人,而且活跃用户还在持续增长。2009年第一季度,日活跃用户占月活跃用户的47%,但到了去年第四季度,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57%。其中月活跃用户高达80%,日活跃用户也已近50%。

更令人震惊的是,Facebook不仅仅只有欧美人在用。全球的用户都在增长,尤其是亚洲和其他地区。2009年,Facebook70%的用户都来自欧美地区,但到了2011年,欧洲、北美、亚洲和其他地区已经平分秋色。而且亚洲和其他地区的用户增长百分比在50%左右,欧美只有20%。

在如此惊人的增长势头下,Facebook的收入和利润自然水涨船高。2011年,Facebook用户增长了39%,但其收入增长高达88%。其中在09年之前,Facebook的单用户利润还是负的。但到2011年,单用户利润高达1美元之多,从而使得Facebook总盈利近10亿美元。

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增长是看这个公司是否有价值最重要的依据。如果一个公司一旦出现增长放缓或消失,那基本上这个创业公司也就只能发展到这一步了。除非发现出新的增长点或者适当转型,否则的话,出售这家公司可能是创业者最好的选择。

图片来自于RWW
 文章来自36氪
]]>
ReadWriteWeb:2011年全球互联网热门趋势:阅读内容转移 //www.otias-ub.com/archives/21169.html Sun, 25 Dec 2011 16:26:32 +0000 //www.otias-ub.com/?p=21169 2011年12月23日技术博客读写网(ReadWriteWeb) 撰文称2011年热门趋势是“内容转移(content shifting)”,即保存你感兴趣的文章、视频和播客以后再看。以下为全文摘要: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兴起,你可以把各种内容保存到一边,等你下班或放学后再看。内容转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把精力集中在手头的正事上,而且也让休闲内容消费体验变得更加愉快了。现在Web不再局限于我们的办公桌上,内容转移使我们可以舒服地坐在沙发上享用新媒体提供的内容。

2011年互联网热门趋势:阅读内容转移

 

休闲设备的崛起

自iPod出现以来,播客就是电台内容转移的未来。但是由于需要用USB进行同步,它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不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兴起已经让用户摆脱了这种束缚。

尤其是平板电脑,已经让休闲式的Web内容阅读和查看成为了现实。iPad的销售量超乎了人们的预期。而专门为休闲内容消费设计的亚马逊Kindle,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谷歌和BBC.com今年做的一些出色的研究显示,消费者喜欢触摸的、个人化的平板电脑体验。他们把平板电脑用作休闲设备,而用个人电脑来处理和工作有关的东西。

2011年互联网热门趋势:阅读内容转移

 

苹果和亚马逊的“端到端”(End-to-End)内容

大型的“端到端”消费科技公司试图把所有一切都纳入到它们的业务中。苹果用 iOS 5、 Lion 和iCloud勾画出了内容转移的一个前景:当用户寻找音乐、视频、文件和书签的时候,它们都会在那里,不管用户使用的是哪个设备。

苹果增加了一个名为“阅读清单(Reading List)”的功能到Safari浏览器里,它可以让用户为web文章创建临时书签。苹果还把Safari阅读器模式扩展到移动版本上。 Safari阅读器可以弹出文章的清爽版(没有导航或广告),让你的web阅读体验变得更加清新。阅读清单和阅读器模式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但十分愉快的内容转移阅读体验。

这些产品并非十全十美,但苹果会努力让它变得完美。

2011年互联网热门趋势:阅读内容转移

 

iPad是一种产品,Kindle是一种服务

对于苹果来说,内容更像是一个功能。苹果公司做的是设备生意,它提供内容是为苹果设备的用户服务,iPhone、iPad、iPod和Mac才是用来赚钱的产品。亚马逊却恰恰相反。亚马逊新推出的Kindle Fire平板电脑相对便宜,功能也不那么强大,它的目的是让用户访问Kindle的内容,内容才是亚马逊赚钱的地方。

Kindle是一种服务,而不是一个产品。该设备只是一扇通往亚马逊内容的窗户。它的内容通过stream 或whisper-sync的方式传输到你的设备上。亚马逊利用其强大的云服务让最新的内容出现在每台Kindle设备上,甚至是运行Kindle应用的iOS和Android设备上。对于Kindle书籍和杂志来说,内容转移就像是同步页码一样简单。

 

2011年互联网热门趋势:阅读内容转移

 

消费云中的内容转移

不依赖特定平台的Web公司也提供了一些内容转移解决方案。

Evernote是一家致力于解决和消费云有关的问题的公司,它推出的Clearly就可以用来保存文章。Clearly是一个Chrome和Firefox浏览器扩展,可以创建文章的清爽版视图,类似于Safari阅读器模式,但你也可以用它一键保存清爽版到Evernote帐户上。然后你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上安装的Evernote应用阅读你保存的文章,当然你也可以在个人电脑上这么做。

Instapaper已在苹果应用商店推出了一个专门的“以后再看”服务。通过使用浏览器的书签,或连接到RSS阅读器和Twitter客户端(需要阅读器和客户端允许这个功能)上,你就可以一键保存清爽版的Web文章到Instapaper上

2011年互联网热门趋势:阅读内容转移

 

当你启动Instapaper应用的时候,它会缓存文章,所以你还可以进行离线阅读。这是“实时网络带来的注意力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如果你看到一篇你想读的文章,你也无需分心阅读——你只需把它发送到Instapaper,然后继续回去工作,等到有空时再去读那篇文章就可以了。

Read It Later是Instapaper的竞争对手,它是一个跨平台的服务。今年年初,Read It Later的创建者用这个服务的数据写成的一篇博客帖子显示了内容转移的趋势。这篇帖子比较了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户的阅读习惯,iPad用户很明显地把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转移到傍晚的时候阅读(早餐的时候也读一点儿)。

 

2011年互联网热门趋势:阅读内容转移

 

文章的内容转移正在发生,并且web视频的内容转移也出现了。互联网电视服务Boxee推出了一个iPad应用和书签,你可以用它保存web视频以后再看——无论是在电视上看还是在你的iPad上看(这需要相应的小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