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发展态势
01、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几乎不受疫情影响,同比增速将由负转正。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总出货量计数包括:≤20kg 6-axis 、>20kg 6-axis、SCARA、Collaborative、Delta
● 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速达10 %。行业端:主要受电子、新能源、金属加工等下游市场拉动;产品端:轻负载工业机器人为市场增长主力因素。根据目前市场情况,MIR 睿工业预测 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63573台,同比增长9.5%。
2019-2020各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 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出现下游行业需求紧缩、工厂复工难、物流运输受阻等问题,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大幅下滑。
● 二、三季度因中国疫情控制效果较好,下游行业逐渐复苏,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其中,电子行业受苹果产业链投资、智能穿戴、5G相关产业等带动,强势回暖;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投资持续落地;光伏、锂电等新兴行业投资也逐渐复苏。
● 四季度,中国经济平稳运行,主要下游行业需求持续景气,预测工业机器人市场依然保持稳定增速。
02、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由电子、锂电、光伏、金属加工等一般工业细分市场拉动。
工业机器人分行业出货量同比增长率及预测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 电子:5G加速商用叠加电子行业投资“大年”,拉动电子行业强势复苏。5G手机及其零部件、无线耳机、智能手表、智能音箱、AR/VR等多个细分市场对机器人需求实现快速增长。
● 锂电: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行业回暖的影响,下半年投资旺盛。消费电池应用更加丰富化,除笔记本电脑、手机电池外,无线耳机、蓝牙音箱、ETC电池等需求爆发式增长,带动机器人需求增长。
● 光伏:在疫情稳定及政策的影响下,下半年光伏行业显著回暖,四季度迎来需求旺季,“抢装潮”现象加速企业投资落地,工业机器人需求进一步释放。
● 金属加工:金属加工涉及细分行业众多,受工程机械、口罩机、厨具、共享单车等领域的带动,整体表现较好,工业机器人在机床上下料、弧焊、喷漆、打磨等场景多有应用。
03、2020年SCARA、≤20kg 6-axis、 Delta驱动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 SCARA受电子、锂电、光伏行业带动,二季度开始强势复苏,2020全年SCARA市场增速将同比转正。
● ≤20kg 6-axis表现较好,在电子行业的应用进一步拓宽,如无线耳机表面喷涂处理及精密零部件打磨、i watch性能测试等;在金属加工上下料及弧焊领域需求迎来增长。2020全年≤20kg 6-axis 市场将实现正增长。
● Delta主要应用在食品饮料、医疗用品分拣、包装等领域,受疫情带动,2020年Delta市场增速将提高。
04、热点分析一:工业机器人发展进入第三阶段
行业应用细分化:
● 从传统的汽车行业应用为主转向多行业大量应用。
● 电子、汽车、金属加工、物流、陶瓷家具、服装、食品医药等行业。
产品结构细微差异化:
● 总体产品结构类型比较固定。
● 个别行业应用需求结构的细微差异化。
硬件趋同发展:
● 产品全球化要求数据接口与结构接口标准化。
● 硬件平台集成化促进硬件架构趋同发展。
应用软件丰富化:
● 应用细分行业越来越多促使机器人行业应用软件的工艺性越来越强。
● 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力控制的核心算法跟随应用变化而变化。
人工智能初步应用:
● 工业领域人工智能在机器视觉领域初步应用。
● 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带来智慧生产。
05、热点分析二:使用成本逐年下降,工业机器人批量走进中小工厂拐点将至。
● 外资:中国本地化生产。
● 内资:产能提升,零部件国产化。
产品应用简单化:
● 工业机器人结构和易用性等方面进行优化,操作系统、编程等更加简化,易安装、易调试、易操作、易维护性提升。
市场培育取得良好进展:
●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厂商加大培训的覆盖面及力度、全国400多家高校开设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
● 近年来,国产工业机器人举办大量的免费培训。
技术服务水平提升&售后服务价格下降:
● 国产工业机器人在技术服务优势明显,服务响应速度快及用户使用体验好。
● 外资品牌工业机器人也在优化售后服务流程。
● 2020年前三季度自动化整体市场已累计同比持平,随着经济运行持续恢复,预测2020全年自动化市场同比增速将达2%。
2019-2020各季度中国自动化整体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自动化市场定义:
2.OEM市场2020年第三季度延续二季度的增长态势,预测2020全年OEM市场同比增速增长将达8%。
● 二季度OEM市场因海内外疫情爆发导致全球生产和物流受阻,很多核心元器件产品缺货,市场普遍出现代理商恐慌性备货的现象,以及防疫设备出口等因素影响,所以同比呈现较高增速;三季度市场逐渐恢复平稳,环比增速虽略有下降,但依然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预测四季度新兴行业保持高速发展,传统行业持续复苏,OEM市场依然保有较好增速。
2019-2020各季度中国OEM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 三季度传统行业持续复苏,其中纺织、橡胶、塑料行业市场增速同比转正,回暖明显,主要是受国内消费需求改善和出口订单增长影响。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 MIR 睿工业根据目前市场情况,预测2020全年OEM市场规模将达697亿元,同比增长将达8%。新兴行业中3C和工业机器人将同比转正,主要因华为、苹果等厂商5G手机销量火爆,持续提升3C行业设备替换需求;疫情带来的复工难促使更多企业加快自动化升级改造、推进机器换人。
● 传统行业中工程机械增速将是最高,为拉动经济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加快,1-9月份中国已销售挖掘机23.65万台,同比增长32%,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机床行业因口罩机相关的机加工机床、3C电子相关的激光加工机、用于基站精密零部件生产加工的机床需求较好,2020年将同比转正。2020年部分传统行业受益于疫情,市场,增速也将同比转正,例如制药机械、与卫生纸、消毒纸巾相关的纸巾机械、防疫用品相关的包装机械等。
2019-2020各OEM行业自动化产品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3. 中国自动化项目型市场2020年第三季度增速由负转正,但受一、二季度拖累严重,预测2020全年自动化项目型市场将出现负增长。
● 三季度开始,政府拉动经济的政策和上半年开工建设的基建项目对于自动化产品的采购开始逐渐复苏,预测四季度项目型市场将继续保持小幅正增长状态,但受一、二季度拖累严重,预测2020全年项目型市场增速同比下降5%。
2019-2020各季度中国项目型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2020上半年部分轨道交通行业已开工项目清单:
(信息来源:MIR 睿工业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 三季度是疫情以来项目型市场增速首次同比转正,其中冶金和市政行业是主要的增速驱动力,电力、汽车、化工等行业仍比较低迷,处于负增长状态。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 预测2020年项目型市场各细分行业将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持续放缓,影响冶金行业中的钢铁,从而使冶金行业增速低于2019年;1-9月采矿业投资同比下降9.5%,大概率2020年应用于采矿行业的自动化产品市场增速将同比转负;受国外疫情影响,原油需求下降,价格暴跌,拖累化工产品市场增速大幅下降。
2019-2020各项目型行业自动化产品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信息来源:MIR 睿工业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 5G对于自动化市场的拉动作用依然强劲
● 截至9月底,中国已累计建设5G宏基站69万个,目前累计终端连接数已达到1.6亿个。今年新建的5G宏基站大概有50多万个,本年度5G建站目标已提前完成,预测2021年将建设5G宏基站170多万个;5G组网的顺序是先部署宏基站再部署小基站,但两者部署的间隔不会太长,预计5G小基站将在2021―2022年爆发,数量至少要部署百万台以上。
(信息来源:MIR Databank)
● 随着5G网络建设逐步加快,5G手机的渗透率也快速升高,5G手机产业链中射频部分及手机后盖材质的变化,都为自动化设备厂商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3. 客观看待,宏观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下降7.2%,很大概率2020全年消费负增长会成为现实。出口方面仍存在不确定性,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除中国外全球主要经济体预计全年均将出现经济萎缩。一方面受经济衰退影响,国外需求可能减弱;另一方面国外其他国家逐步复产后,也可能重新获得此前由中国出口取代的部分市场份额。
● 10月份,法国、英国、德国新冠确诊病例单日新增数量突破之前的最高纪录,欧洲疫情二次爆发,中国新冠疫情二次爆发也存在可能性,需严防境外输入;中美关系仍没有出现好转,贸易摩擦可能会重新加大。
综上所述,三季度自动化市场表现优于预期,提振了我们对于2020全年自动化整体市场同比增速可以由负转正的信心;中国经济平稳恢复,持续向好,但国内消费需求、对外出口、中美关系和疫情等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自动化市场受宏观经济影响的因素不可忽视,我们应抱有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心态,来积极面对市场的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