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信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29 Apr 2020 07:45:5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NNIC:2020年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即时通信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2455.html Thu, 07 May 2020 17:40:53 +0000 //www.otias-ub.com/?p=1042455 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即可

截至2020年3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8.96亿,较2018年底增长1.04亿,占网民整体的99.2%;手机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8.90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亿,占手机网民的99.2%。

2019年以来,即时通信行业发展态势良好,用户规模和普及率进一步增长。即时通信产品逐渐从沟通平台向服务平台拓展,主要体现在个人用户数字化和企业用户信息化两个方面。

在个人用户方面,即时通信已经成为用户数字化生活的基础平台。一是在开发端,即时通信平台为小程序开发者提供了丰富完备的云端开发工具,让开发者可以在不搭建服务器、数据库和存储空间的条件下,直接利用应用程序接口(API)进行核心业务开发,从而实现各类服务的快速上线和迭代。二是在应用端,越来越多的线上线下服务被纳入到即时通信的生态系统中来,推动即时通信成为个人数字化生活的核心环节。数据显示,当前网民最常使用的两个互联网应用均为即时通信类应用 。三是在用户端,即时通信平台通过推出小程序搜索、小程序评分等功能,降低用户在服务生态内的使用和反馈门槛,推动小程序用户规模与活跃度进一步提高。数据显示 ,2019年小程序日活跃用户突破3亿,人均访问小程序次数提高45%,人均使用小程序个数提高98%。

在企业用户方面,即时通信应用开始成为企业信息化转型的得力助手。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即时通信在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数据信息互通共享、团队远程协同办公等领域发挥的作用日渐凸显,从而帮助企业提升运营质量与效率,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一是在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上,即时通信为线下零售行业提供门店人员调配、顾客会员管理、库存信息提醒等功能,助力企业实现对线下零售网点的信息化、智能化运营。二是在数据信息互通共享上,企业即时通信为医疗行业机构开发信息流转与通信平台,实现科室、医院间的信息互通,打通医疗环节中医生、患者和设备的联系,从而促进医疗信息与数据的充分流动,提升患者就诊效率和治愈率。三是在团队远程协同办公上,即时通信为企业提供了基于云端的多人音视频会议、共享文档编辑、异地项目协同管理等功能,帮助企业实现实时协同,保障组织高效平稳运转。尤其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即时通信远程办公功能有效减少了办公环境下的人际接触,为防范疫情扩散、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即可

]]>
CNNIC:2019年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即时通信 //www.otias-ub.com/archives/930940.html Fri, 30 Aug 2019 18:55:25 +0000 //www.otias-ub.com/?p=930940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2019年44次互联网络发展报告】即可!

即时通信

截至2019年6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8.25亿,较2018年底增长3298万,占网民整体的96.5%;手机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8.21亿,较2018年底增长4040万,占手机网民的96.9%。

图24 2016.6-2019.6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图25 2016.6-2019.6手机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2019年上半年,国内即时通信行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企业对新产品、新功能的探索和业务营收的进一步增长两个方面。

在产品方面,即时通信传统厂商和新入局者在上半年推出多款新型产品,市场竞争重点逐步从大众化服务转向垂直细分领域,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即时通信传统厂商持续寻找特殊使用场景或特定行业的细分市场机会。腾讯针对驾驶场景下的即时通信使用问题,推出生态车联网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实现语音交互、方向盘按键唤起微信等功能。网易则整合云信等内部资源成立网易智慧企业部,致力于将企业即时通信工具应用于电商领域;二是陆续出现新入局者对传统即时通信供应商发起挑战。以字节跳动为例,其上半年先后推出“多闪”和“飞聊”两款即时通信产品,通过视频社交和兴趣社交挖掘细分群体市场机会。

在营收方面,即时通信企业进一步深化盈利来源,其中广告、直播和金融业务成为推动企业营收增长的核心动力。一是广告业务保持增长,小程序流量的广告价值受到企业高度重视,预期未来该业务将在其整体营收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根据腾讯财务报告数据,其2019年上半年网络广告营收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达17.1% ,较2017年同期(16.0%)和2018年同期(16.8%)进一步提升,而小程序是其广告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二是直播业务提升收入。以陌陌为代表的即时通信产品通过发展直播服务提升企业营收,陌陌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当季度直播营收同比增长为14%,占其总营收的72%;三是金融业务快速发展。通过为旗下各类金融服务导流,腾讯第二季度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为37%,在各主要业务中同比增速最高。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2019年44次互联网络发展报告】即可!

]]>
Facebook:15年来最重要的转型,F8大会掀开打造私密社交网络的新篇章 //www.otias-ub.com/archives/870422.html Thu, 02 May 2019 11:33:11 +0000 //www.otias-ub.com/?p=870422 私密空间跟公共空间同样重要
跟现实生活中一样,在数字生活中,人们也同时需要网络公众空间和网络私密空间。网络公众空间就如同线下的公共广场,人们可以自由地与广场上的任何一个人交流,做生意,发生任何事情。而网络私密空间就如同客厅,这里你只会跟最亲密的朋友,家人进行分享。
过去15年以来,Facebook主要以打造Facebook,instagram这样的网络公共空间为主。公共空间的魅力在于我们可以与全球用户进行轻松连接的能力。但网络公共空间在促进信息流通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谣言的传播,个人在网络公共空间的中的迷失和压力等。
而私密性其实赋予了人们做自己的自由,除此之外,跟亲密的小圈子和亲朋好友在一起也能够让你感到归属感和亲密感。所以这些年来,消息,小群组,Stories成为Facebook增长最快的业务就毫不为奇了。Facebook相信未来的世界是私密的(The future is private),在将来,数字私密空间将比数字公共广场更为重要。
Facebook的下一个篇章是打造私密社交网络
Facebook的下一章是围绕私密性打造网络个人空间产品,打造这些产品的方式就如同已经在Whatsapp上应用的方式那样:从私聊场景开始,对消息采用端到端的加密方式并使其尽可能安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各种私密互动方式。
打造这些产品的愿景将基于如下6个原则:私密互动,加密,减少永久性,安全,互用性,安全数据存储。
要打造这样的产品也对Facebook的组织和运作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改变。Facebook作出的改变的第一点是采用开放和咨询的方式。在如何打造这样的产品时,公司花了很长时间咨询专家,组织和政府机构。
第二点是确保公司的工具被用于好的目的。
第三点是让公司产品的基础设施支持私密场景。
罗马非一日之功,Facebook认为这些工作都不会在短期内完成,但这些动作已经在Facebook的产品中开始。通过打造私密社交网络,Facebook未来将同时拥有公共社交网络和私密社交网络。在这个产品矩阵中,Facebook APP将聚焦于社群,instagram则专注于表达,messenger/ whatsapp则围绕你亲密的朋友和亲人构建社交网络。
FB Messenger:基于快速,简单,可依赖和安全为基础原则构建
FB的消息应用FB Messenger一直基于快速,简单,可依赖和安全为基础原则构建。
在去年发布的版本中,Messenger已经采用简约化的设计,主界面三个Tab,消息,好友,发现一目了然。
FB Messenger重新编写代码的后的安装包更小,启动更迅速,速度是其他主流app的2X,安装包比其他主流APP小7X。
为了弥补PC上的体验缺陷,从现在开始FB Messenger正式支持PC和MAC。
安全方面,FB Messenger的消息将基于端到端加密,让全球20亿用户都用得上安全私密的应用,不用担心黑客和政府。
Facebook messenger的好友模块,这里的消息都将来自好友个人的私密分享,没有公共账号消息。
另外用户还可以在这里可以看到来自Facebook APP和instagram APP上的好友信息,重新设计的APP具有很强的互操作性和互通性。
为了提升好友和亲人之间的社交体验,messenger也推出了Watch together 的功能,可以跟好友一起观看视频内容。
Whatsapp:在安全的基础上扩展更多的互动方式
Whatsapp本身基于安全基础设施打造,产品的演进方式是创造更多的互动方式。
在私密性上,Whatsapp的状态中只展示好友状态,没有公众账号可以关注。
新推出的好友位置分享功能也是端到端加密的,连Facebook也不知道。
为了增强用户跟商家沟通的体验,FB针对商家推出了产品类目,这样用户就可以在Whatsapp上面浏览商家的产品类目。
跟微信一样,Whatsapp现在也支持好友之间相互转账了。该功能已经在印度上线,用户反馈积极,未来会向更多的国家开放。
群组,在Facebook APP中将被置于和家人和朋友同等重要的位置
朋友和亲人一直是人们生活的核心,但社群跟朋友同样重要,我们需要加入跟我们相同价值和兴趣的社群,从而赋予生活的目的和成长的意义。FB认为群组功能对今天人们参加实体社群越来越少的时代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Facebook上,人们可以更容易加入一个对我们具有有意义的社群。
目前已有超过4亿用户是具有意义的Facebook群组的一员。Facebook相信这里会有属于每一个人的群组。
因此,Facebook致力于把群组打造成像朋友那样的用户的中心。纵观FB APP历史的产品大调整,马克称这是Facebook历史上第五个产品愿景,叫FB5。这是重新设置后的Facebook产品主页的样子,可以看到,群组跟好友消息一样被置于产品的中心。
整个群组的功能也变得更加清爽快速。
FB也重新构建了PC版,更加漂亮时尚,蓝色不再那么影响主视觉了。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你的群组,Facebook会想方设法帮助你发现你会感兴趣的群组。
One More Thing:FB的logo也已经被重新设置,变得更加时尚,清爽。
Instagram:完善表达和商业功能
Instagram的产品定位是表达和新的私密互动方式。
Instagram从最初的Feeds公共表达到私密消息,到更具时效性的Stories,产品从公开的表达变得兼顾一定的私密性。
产品上一个值得关键的方向是用户与商家的互动。Instagram对此推出了购物频道,用户可以在上面浏览商品,见到心仪的产品后,也可以直接进行购买。
同时Facebook也为网红/创作者提供了赚钱的机会,用户可以在创作者发布的post中直接购买产品。
Stories是Instagram的核心功能体验,围绕这个核心发布体验,Facebook升级了拍摄器,推出了创作模式。也许你并不想发布照片和视频,在创作模式下,你可以敲入自己的想法,用文字或者贴纸去表达一种心情。
对此,FB也提供了功能丰富的贴纸功能,比如发问。
Instagram也推出了捐赠贴纸,用户可以通过添加这个,为自己支持的基金募捐。
下一个计算平台:Portal全球发售,新产品Oculus 5月份发货
FB正在致力于打造下一个计算平台,公司认为VR/AR能带来更个人化和亲密的体验,更为身临其境。
Facebook去年推出的Spark vr平台,现在开始支持PC和MAC。
公司的硬件产品Portal将向更多的国家发售,6月份是加拿大,秋天是欧洲。Facebook认为跟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保持连接是Portal的核心体验。Portal现在支持Whatsapp好友之间相互通信。
公司的两款VR产品Oculus Rift S和Oculus Quest拥有更强大的功能,正式开启预售,售价399美元。公司相信这两款产品将会给VR市场带来新的兴奋。
其他数据:
  • Facebook messenger开发者数量超过30万
  • 每个月商家跟用户之间发送的消息数量超过200亿条
  • 超过15亿用户使用Whatsapp来彼此连接
  • Facebook date从美国市场扩大至14个国家
  • 自上届F8至今(一年多的时间),超过10亿用户已经使用过FB的Spark AR体验
  • 3%~4%的Facebook MAU用户可能是虚假的
  • Facebook workplace 企业付费用户已经超过200万

Via:199IT整理

]]>
CNNIC:2019年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即时通信 //www.otias-ub.com/archives/839736.html Thu, 28 Feb 2019 16:10:14 +0000 //www.otias-ub.com/?p=839736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2019年43次互联网络发展报告】即可!

       截至2018年12月,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7.92亿,较2017年底增长7149万,占网民整体的95.6%。手机即时通信用户达7.80亿,较2017年底增长8670万,占手机网民的95.5%。

图 31 2017.12-2018.12即时通信/手机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2018年即时通信行业稳步发展,用户规模和普及率实现进一步增长。与此同时,即时通信作为基础的互联网应用不断开拓创新,其变化主要集中于产品功能的探索、应用场景的拓展和内容质量的提升三个方面。

在产品功能方面,即时通信产品以小程序为依托,试图成为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进程的有力工具。以传统零售业为例,通过小程序以及品牌广告、公众号等功能,传统零售企业可以在即时通信软件上实现对用户的早期触达、运营促销、服务提供、关系维护等全周期、个性化服务。目前这些功能在商超、餐饮、家居等行业均已得到初步应用。

在应用场景方面,面向个人和企业两类不同应用场景的即时通信产品均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个人应用场景领域,陌陌通过全资收购探探巩固了其在陌生社交领域的市场份额。在企业应用场景领域,以钉钉和企业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产品用户规模持续提升,针对垂直行业特殊应用场景的专用型即时通信产品也崭露头角,如满足金融机构监管要求的金融业合规即时通信已经在业内初步形成规模。

在内容质量方面,即时通信企业的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平台内容共治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国家网信办、各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即时通信平台上的违法违规内容受到严厉打击。即时通信企业加强对平台内容的自查自纠,具有诱导或欺诈等恶意营销行为的小程序和诱导链接也成为重点整治对象,上千个违规小程序被永久封禁,诱导用户转发的链接明显减少。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2019年43次互联网络发展报告】即可!

]]>
即时通信APP市场的五点总结:亚洲市场火热 //www.otias-ub.com/archives/318627.html Fri, 02 Jan 2015 16:16:37 +0000 //www.otias-ub.com/?p=318627 chatapps11

短信在日趋让位于影响力不断提高的新型社交消息应用。从Kik到Line、Viber再到WhatsApp,社交消息应用将为年青一代“定义”社交媒体。

消息应用在亚洲成为标准

Line、微信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极其普及。北美和欧洲在消息应用方面也没有远远落在后边。在中国、印度和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微信、米聊、EasyChat、Paltak、Hike等消息应用,成为通过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沟通的最受欢迎和常见途径。

这些消息应用为消费者和广告客户提供了一个“富有”的市场。消息应用主要受到年青用户的欢迎,能影响新一代的消费者。它们普及速度很快,意味着移动消息成为了任何广告客户都不能忽视的广告载体。

使用免费应用,用户就是拿自己的个人信息开玩笑

大多数移动应用是免费的,它们会提醒用户,将根据用户个人信息发布有针对性的广告。这种模式使得广告客户能向可能对自己产品感兴趣的消费者发布广告,向消费者提供免费和个性化体验——即使个性化出于商业目的。

简洁、以移动为中心的设计甚至为一些古老技术的复兴提供了可能性。例如,QR Code能够方便地整合在基于文本和图片的服务中。例如,增强现实技术的新发展,对物联网连篇累牍的报道意味着,在基于消息的社交媒体世界中,社交联系可能是这一新沟通模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谷歌的参与

有可信度颇高的传言称,谷歌将公布一款不需要该公司帐户的独立消息应用。鉴于谷歌所有其他服务都要求用户提供一定数量的个人信息才能获得使用权,对于谷歌来说这是一个重大变化。也就是说,谷歌极有可能跟踪用户在这一传言中的服务上的活动,以提高广告的针对性。

谷歌可能是受到了Facebook收购WhatsApp的启发。谷歌消息应用可能开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或供用户免费使用,与Line和WhatsApp进行面对面的竞争。苹果会对此视而不见吗?一旦两大巨头对决,消费者就是赢家。市场上可能会出现更多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社交消息服务。

10亿用户

10亿用户可能只是Line发挥潜能的开始。当然,任何明智的广告客户都希望向部分Line受众发布广告信息——尤其是在他们希望向十几、二十几岁的受众发布广告信息的情况下。但是,Line并非是唯一一款人气颇高的消息应用。需要记住的是,亲友在哪里人们就会在哪里——尤其是在社交消息和社交媒体领域。

尽管消息应用很流行并仍在发展中,关注它们相关性的增长对于2015年进入社交网络领域很重要。

]]>
GWI:2014年社交网络平台小结 //www.otias-ub.com/archives/226772.html Tue, 20 May 2014 01:40:21 +0000 //www.otias-ub.com/?p=226772 Facebook 依旧是排名第一的社交网络平台,但看似小众的网络平台体现出了强劲的活力和增长势头

top20 social platforms

即时通信应用的用户增长迅速,中国即时通信应用使用比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

social apps

移动互联网的访问数持续增长,“移动第一”成为大势所趋

top facebook behaviors by device

随着时间推移,Facebook用户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目前拥有最年轻用户最多的是TumblrInstagram

teen usage of the top social platforms

 

]]>
Visionmobile:移动即时通信未来增长在电子商务 //www.otias-ub.com/archives/223140.html Tue, 13 May 2014 01:57:30 +0000 //www.otias-ub.com/?p=223140 移动即时通信赚钱有何方法,这篇文章带你来一起了解下全球流行的即时应用的赚钱之道。

说到即时通信类应,商业模式无非两大类,卖APP(付费应用或内置增值服务)和卖用户。全球流行的商业模式如下图所示:

tumblr_inline_mt08vfAIPH1qz4rgp-487x359

  • Wecha的收入来源:今年腾讯Wechat(微信)的11亿美元的收入中,估计有85%来自手机游戏。剩余部分则来自表情,赞助帐号,移动电商的收入。
  • Line的收入:游戏占2013年Line总收入3.38亿美元的60%。另外20%来自表情售卖,剩下的则来自公共帐服务收入和品牌表情定制收入。Line也是积极探索诸如闪购,热卖,商超等电子商务服务。
  • WhatsApp的订阅模式:有趣的是WhatsApp采取的是订阅收费的模式,以年费的形式收取

移动电商模式的崛起

电子商务成为这些即时通信应用重点布局的模式一点都不为奇,原因如下:

首先用户越来越习惯在手机上购物,移动目前占电子商务流量的1/4,是增长最快的电商领域。在互联网上,电子商务是一个市场盘子在万亿级的生意,远远大于广告,即便是游戏,博彩,SAAS,流媒体等应用的收入在电子商务面前也是相形见绌。可以预见到同样的情况将在移动领域产生。

渐渐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进入互联网,来自三、四线的网民可能对移动电子商务依赖更强。

8_revenue-models-487x517

对于开发者而言,移动电子商务也是个好选择。电子商务被视为是移动开发者回报最高的盈利模式之一。从VisionMobie的调研数据可以看出,电子商务销售作为盈利模式的选项从20013年Q3 的5%增至2014年Q1的8%

via:199IT编译自VisionMobile

]]>
Facebook&微博真不行了吗 //www.otias-ub.com/archives/190325.html Mon, 27 Jan 2014 01:27:19 +0000 //www.otias-ub.com/?p=190325 把时间拨回两三年,Facebook如日中天,业内人士鼓吹着其将连接世界,改变文明!微博则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新的颠覆力量,人们看到了它对社会的巨大改造力。 

国外关于年轻人是否对Facebook失去兴趣的争论跟国内争论新浪微博是否已经日薄西山一样热闹。有人说这是媒介演化的必然结果,有人表示年轻人追求新诸如instagram,snapchat或tumblr那样的新生事物。而对于微博,人们说很多人转移到了诸如微信,朋友圈那样的服务中。

iStrategyLabs通过facebook的社交广告工具提供的数据证明了Facebook年轻用户的原理。根据istrategy,年龄在13-24的美国Facebook用户自2011年1月份以来流失了超过600万。如果这个数据正确,相当于在过去三年中,Facebook的年轻用户流失了近25%,意味着在捕获年轻人的芳心方面,Facebook已经人老珠黄。

acebook_s_teenager_problem_n

再来看微博,CNNIC的数据称2013年第一季度,受农历春节的影响,微博客类应用 的总覆盖人数先降后升。第二季度呈逐月降低的态势,从4月到6月,降幅达8.3%。除了覆盖减少外,用户黏性也在下降。CNNIC的分析将微博用户的减少归咎于PC端网民减少的影响,移动应用的分流,商业化的负面影响,以及微博自身优质内容的减少。

1

面对这两个曾一度让人迷糊的互联网服务,199IT的小编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什么样的服务能够基业长青,什么服务又只是昙花一现。回到传统典型的社交场景,人们的真实社交是一阵热一阵冷,存在明显的间歇性。因为不管一个事情也好,一个人也好,能够吸引你长期的注意力并不容易。

基于社交关系链形成的微博,SNS就是这样子,一开始也许你所关注的社交对象的兴趣和生活细节对你而言都是重要的。但新鲜感过后,你关注的对象也变得才思枯竭,你也对这些内容失去兴趣。这个时候你需要转移,在微博这种曾被吹棒之上的弱关系环境下更容易如此,因为那个你所关注的对象一开始亮闪闪地吸引了,接触越久,了解愈多后,也就那么一回事。而对于关系链较强的Facebook这类社交网络而言,也有类似的问题,但好处是关系链要更强一点,用户转移较难,但同样关系链强的特点是用户可以被一锅端。就如同微信端走了QQ关系链,手机通信录中你最亲密的那个圈子一样。传统经济中的网络效应壁垒既容易建立也容易被消解。

在通信和沟通需求方面,尽管提供服务的社交平台在不断改变,在总的来说,目前呈现的两类需求是不会过时的。一类就是一对一的即时通信沟通,包括文字,语音聊天,一对一是人类展现亲密,关系铁的一个证据。从书信到电话到手机,到QQ,微信,其生命力可见一斑。

第二类就是社交场所,如同生活中一样,我们会参与社交讨论,抛出社交话题,期待对方的参与。在社交网络中,也是一样,所不同的时,你的话题摆脱了传统社交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类需求显然也是永恒的,但关系链的强度相较一对一要弱一点,但对人的吸引程度无疑是极大的,极为容易成为一时的潮流,因为这类沟通往往聚焦在共同的兴趣和话题上,让人获得社交参与感和认同感。Facebook,Qzone,人人网,QQ群,微信群,朋友圈是其中的典型服务场景。

在国内互联网,因为QQ的强势沟通地位,我们可以看到Qzone出于QQ,朋友圈出于微信,可以清晰看到在一对一沟通的基础上对社交讨论的拉动轨迹。如果母体不行了,社交网络也随之奔溃。而Facebook缺乏了强有力的私密即时通信沟通,尽管体量很大,关系链很紧密但也更容易被颠覆。

via:199IT

]]>
eDigital:客户满意在线聊天工具 聊天工具成电商必争之地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374.html Tue, 26 Nov 2013 22:43:03 +0000 //www.otias-ub.com/?p=174374 在客户服务渠道中,在线聊天工具有最高的客户满意度(73%),超过了电子邮件(61%)和电话(44%)。

这个数据来自eDigital针对2000位用户对多种客户服务渠道的体验后得出。

在线聊天工具目前拥有最高的客户满意度水平,但只有24%的用户在过去一年使用过在线聊天工具,其中73%的人非常满意他们的体验。

电话和SMS的满意度则最差,分别为44%和41%,话费,自动应答系统和长时间的等待是用户对电话呼叫的主要不满来源。

毫不为奇的是,电话和电子邮件是用户联系客户服务最常使用的沟通方式。

根据不同的查询类型,用户会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电话是一般查询的最首选方法。但在预订和反馈方面则作用较小。

来自BoldChat 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个结论,他们发现31%的英国和美国网购用户表示在使用在线聊天工具进行沟通后,他们更愿意进行购买。

人们青睐聊天工具有多种原因,时间是关键因素之一。在那些首选聊天工具的人中,79%的人表示他们选择聊天工具是因为可以快速获取答案,46%的人认为聊天工具是最有效的沟通方法。

Why live chat is preferred

聊天工具非常有价值,他可以在用户浏览时主动提供服务,或在用户购买路径、买单环节上的多个关键触点有策略性地使用。

Schuh 在用户登录网页时提主动提供了聊天选项,如果你还不想聊天,你也可以很方便关闭。

而且这家网站还提供了面对面的视频聊天或仅是文字聊天选项。

跟其他呼叫中心不同的是,这个对话几乎是即时的,而这个媒体的特点决定这个反馈非常友好,清晰。

eDigital的调研发现用户喜好反应的速度,如果你提供给了用户愉悦的体验,聊天工具可以成为销售很好的驱动器。

以199IT过去分析整理的很多数据来看,在线聊天工具对于销售促进,客户服务的价值是非常明显的。就拿淘宝的阿里旺旺来讲,在用户考虑购买,下单时,阿里旺旺无疑成为商家的得力助手,如果用户通过阿里旺旺却没能及时联系上卖家时,往往这个用户就会跑到其他店铺。QQ也通过接口开放视图成为众多第三方网站的聊天交易工具,毫无疑问,QQ凭借其地位也垄断了其中不少市场份额。

当微信乘着移动互联网的旋风到来时,我能深深理解马云的危机感。除了支付,卖家叛逃,微信商城外,类似阿里旺旺这个扮演着销售人员作用的聊天工具如果沦陷,将进一步威胁整个淘宝生态。

via:199it分析,调研数据来自eDigital& Econsultancy

]]>
从Facebook的少年人群失守看国内社交网络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834.html Mon, 28 Oct 2013 05:58:25 +0000 //www.otias-ub.com/?p=164834 用户在互联网中的迁移变化地非常之快,即便是因为关系链牢固而被视作最难迁移的社交网络也是如此。跟199IT一起把目光转移到Piper Jaffray发布的一个针对美国青少年群体的研究报告。在青少年选择对他们最重要的社交网络时,选择Facebook的比例一路下滑,而Instagram则一路上升,看到这个数据你不得不说Facebook收购Instagram这家移动照片分享平台是个好主意。

回到目前国内的移动社交竞争格局,微信虽然目前在体量上已经牢牢把握了熟人社交市场,而且也正在向兴趣社交等各个领域渗透,但其他社交选手,如主打兴趣和位置的陌陌也不是没有发展空间,目前陌陌的群已经初现当年QQ群兴趣社交的魅力,而且对于陌陌的用户而言,陌陌拥有更加丰富的功能和表情达意的设计。

回到曾经一统PC时代的QQ的移动版,手机QQ,其显然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突破难点在于其积累多年的用户关系链过于沉重,以致不知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语境下面的社交场景。我们可以看到手机QQ以其拼了命地速度在推出各种新功能,如广受好评的气泡,丰富的表情等功能。但似乎这些功能并没有让手机QQ焕发出移动互联网的新生,更多地它仍被多数用户视为PC端QQ的移动延续,而非深挖于移动聊天场景的业务。

而昔日曾分别主导了校园社交和白领社交的社区,人人网和开心网,目前剩下的只是空余恨。校园社交因用户角色的转变而用户不断流失,发展新用户的成本却居高不下,同时受到新生移动社交力量的冲击。而基于娱乐互动的白领社交却因为没有实质性的实用性而在短暂的火爆后归于平静。

所以围绕社交的战争,你会发现重要的地方在于你需要笼络熟人,扩展熟人社交市场;你更需要占领兴趣社交市场,设法让拥有同样兴趣爱好的人走到一块。如果专注于垂直,你则需要为用户挖掘真正的垂直价值。

via:199it分析,图表来自statista

]]>
Line的多产品内容战略启发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020.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020.html#comments Sun, 20 Oct 2013 02:19:58 +0000 //www.otias-ub.com/?p=162020 移动互联网时代,谁将统治全球的移动沟通?Whatsapp?微信?line?Facebook?鹿死谁手仍不可知,这里199it整理了在东南亚地区增长势头甚为强劲,是微信主要对手的Line的部分数据,以及Line那些你未曾知道的一些秘密

数据篇:

Line目前的注册用户2.3亿,Line估值或高达280亿美元

2013年第二季度,Line营收1.32亿美元,每个月靠卖贴纸收入1000万美元,游戏业务收入2700万美元。线下商务也是Line的营收来源之一,已为Line贡献4000万美元的营收,主要来自日本。

Google Play和App Store上与Line绑定的应用有50多款,这些应用的下载量已达2.9亿次。

Line在日本的注册用户有4700万,这意味着在日本有35%的人都在用Line,日本近一半的网民都在用Line。

Line在泰国和台湾的用户数分别为1800万和1700万。二Facebook在泰国和台湾的用户数分别为2100万和1500万。

产品篇

Line一开始只是一个简单的移动即时通信工具,由韩国知名搜索引擎Naver旗下的日报公司开发,诞生于日本地震期间。历经演进,目前line已经是一个非常完善的社交网络平台。拥有时间线,照片,微视频等功能。

Line更是以其出众的功能和产品而广受用户欢迎。包括Line Brush(画刷),Line card(礼品卡),以及Line杀毒。

下图为Google Play上Line丰富的APP家族图

20131018164007

在成功的产品上面继续深入挖掘用户的需求,扩展产品线和商业模式,深谙此道的公司有腾讯和Google。

贴纸

2013年8月Line宣称其用户发送超过70亿条信息,10亿贴纸(表情),为Q2带来1千万美元的收入。贴纸无疑是沟通中传情达意的重要工具,关键的是这个还很有趣,是Line重要盈利模式的一环。(国内微信、米聊等应用也因此受到启发,开售表情业务,但目前款式与Line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异-199IT注)

 

 

输入诸如Barcelona和 Psy这样的关键词查找,Line为用户创建了喜闻乐见的贴纸来使用,以方便用户更好地沟通。如果你是一个大品牌,大明星你也应该利用贴纸这个机会露露脸。

多种方法,一个目标

在Line上添加好友,有查找通信录(电子邮件,短信),Line ID,QR扫描和摇一摇等4种方式。显然这些都是用户添加好友不错的主意,在微信等工具上也可以见到。

  

 

个性化

让用户免费或花钱实现个性化自己的应用界面并不是一个坏主意。比如换个皮肤,背景啥的。Line提供了几款聊天主题供你选用。

  

沉浸式的体验

看下面Line提供的Line家族的应用,在重要位置的展示很好地带动了Line其他APP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家族集团作战模式,相互导流量,实现一个内部循环的体系,将用户的时间牢牢控制在公司的应用内。

via:199it整合分析,图片来自econsultancy&Play

]]>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020.html/feed 1
2013年5月微信对手Line发展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118009.html Wed, 29 May 2013 02:14:30 +0000 //www.otias-ub.com/?p=118009 Line,Whatsapp是微信在国际上强劲的即时通信领域的竞争对手,下面这图是截至到5月份,Line在若干国家的注册用户数。

QQ截图20130528182336

从数据来看,Line日本的注册用户数最大,高达4151万,然后是印尼有2300万用户,在台湾也有1600万用户,泰国和西班牙则分别有1500万和1000万用户。

Line目前在全球有超过1.6亿的用户,而微信也于4月底中国海外用户突破5千万,而Line目前所在的市场也是微信在激烈竞争的市场,鹿死谁手咱不可知。当然前面还有一家更大的whatsapp在领跑着全球移动即时通信市场,全球月活跃用户已破2亿

QQ截图20130528232933

199it整理分析,数据来自statista

]]>
Onavo:2012年全球即时通信应用现状 //www.otias-ub.com/archives/83681.html Wed, 05 Dec 2012 16:57:26 +0000 //www.otias-ub.com/?p=83681
全球即时通信应用现状:市场处于四分五裂状态

 

全球即时通信应用现状

2012年12月5日对于Facebook Messenger或苹果iMessage来说,人们很容易就会自然而然地设想它们将可在全球智能手机即时通信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但事实却是,这个市场的情况看起来与想象中大有不同,现在正处于诸侯争霸的状态中,至少就目前而言是这样。

无论是在韩国、日本还是中国都好,市场上都存在像WhatsApp这样的许多聊天应用,这些应用都拥有数以千万计的用户人数,或是在其本国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不妨看看由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提供支持的流量监控服务Onavo发布的市场份额数据,这家公司的移动数据压缩应用已经被数百万名用户采用。Onavo能监控数十万个应用的活跃使用状态,而且与许多移动分析公司与其开发商客户不一样的是,这家公司并未与开发商签署保密协议。

全球即时通信应用现状:市场处于四分五裂状态

IM应用市场份额

以上图表所显示的是每个国家中作为各种即时通信应用活跃用户的iPhoe机主百分比,这并非用户安装或下载这种应用的数据,而是实际上的月度活跃使用数据。Onavo之所以能提供这些数据,是因为如果用户的手机中安装有这家公司的产品,那么Onavo就能压缩和分析从每个应用流入和流出的数据。Onavo基于数百万名iPhone用户的数据而得出了以上图表中的结果。

如表所示,WhatsApp在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市场上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活跃使用量这一指标来看远远超过了Facebook Messenger;而在亚洲市场上,情况则要复杂得多。在韩国,有88%的iPhone用户是KakaoTalk的活跃用户;在日本,NHN的Line应用占有44%的iPhone活跃用户。在中国,Onavo尚未得出腾讯(香港证券交易所交易代码:0700)微信应用的统计结果,原因是使用一种自定义的HTTP协议(但Onavo称其能在本周末以前得出结果)。

另一件需要指出的事情是,美国市场也有反常的表现。对美国人来说,如果从来没有认识到WhatsApp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即时通信应用,那么应该是因为美国人并不那么热衷于聊天应用。除了韩国、俄罗斯和中国以外,Onavo样本中几乎其他所有国家的Facebook Messenger用户比例都要高于美国市场上的比例。对美国用户来说,他们更有可能使用的是SMS短信服务。

从Onavo的这份报告来看,智能手机即时通信服务市场目前仍旧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而且至少从近期来看仍将保持这种状态。KakaoTalk和NHN Line在各自所在的韩国和日本本土市场上拥有非常强大的用户网络,而腾讯曾在9月份表示,聊天应用微信的用户人数在短短六个月时间里增加了一倍,达到了2亿人;而就短期来看,Facebook肯定无法很快进入中国市场。

那么,这种形势有可能会在长期内发生变化吗?在最开始的时候,桌面网络平台上的社交网络也曾经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StudiVZ在德国市场上占据庞大的市场份额,谷歌Orkut在印度和巴西市场上表现良好,VKontakte在俄罗斯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Mixi在日本市场上十分强大,诸如此类。但在随后的日子里,这些社交网络一个接一个地滑坡,原因是遭受了来自于Facebook的庞大压力。

Facebook今天发布的Android版Facebook Messenger应用不要求用户注册账号即可使用,这个应用想要吸引发展中国家市场上的移动用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这些用户中,许多人正开始使用廉价的Android设备,第一次签约购买数据计划。除了SMS短信服务以外,这些用户未来将拥有大量的选择。

]]>
Allot:2011下半年全球移动VOIP和即时通信流量份额 //www.otias-ub.com/archives/25343.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5343.html#comments Mon, 27 Feb 2012 10:30:24 +0000 //www.otias-ub.com/?p=25343 Allot发布的报告对移动通信网络上的主流应用流量进行了统计,下面是关于VOIP和即时通信流量的发展情况:

总体来看,VOIP和即时通信市场生机勃勃,涌现出很多新应用。2011年下半年,Skype占据了全球移动VOIP流量的79%,尽管是仍是voip市场的老大,但Skype的流量份额已经比2011上半年的82%有所减少。面临着新的进入者如Viber、ooVoo,Tango和其他应用的挑战。

Viber是Voip市场的新秀,凭借其高速的成长,已经占据2%的市场份额,超过了 GoogleTalk和Windows Live等Voip应用。

即时通信市场在2011年下半年变化很大,只发布4个月,Facebook信使就已经是即时通信市场的杀手级应用,占据了22%的即时通信份额。

WhatsApp,跨平台移动信息app发展很快,从2011年上半年的不到3%增长至11%。Yahoo信使,曾是近些年的主流即时通信应用,下降明显,从29%将至17%。QQ则有8%的流量份额。

(注:微信等应用类似Whatsapp,不知道是否包括进QQ里面,或者单独核算)

关于数据:Allot的数据基于2011年下半年,来自全球领先的移动运营商网络的2.5亿名用户的监测数据

]]>
//www.otias-ub.com/archives/25343.html/feed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