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aS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30 Jul 2024 09:24:1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Gartner:2023年全球IaaS市场增长16.2%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0765.html Tue, 30 Jul 2024 18:00:17 +0000 //www.otias-ub.com/?p=1710765 根据Gartner的数据,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在2023年增长了16.2%,达到1400亿美元,高于2022年的1200亿美元。亚马逊在2023年的IaaS市场上保持了第一的位置,紧随其后的是微软、谷歌、阿里巴巴和华为。

Gartner副总裁分析师Sid Nag表示:“云技术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商业颠覆者,部分原因是超大规模企业希望支持与主权、道德、隐私和可持续性相关的产品。这将继续推动未来的指数增长,这些产品将受到2024年及以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投资的刺激。”

2023年,前五大IaaS提供商占82%的市场份额。亚马逊以546亿美元的收入和39%的市场份额继续引领全球IaaS市场,微软以23%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见表1)。谷歌以8.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阿里巴巴以7.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四。

Nag补充说:“随着顶级超大规模企业在GenAI的阴影下继续发展他们的IaaS产品,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他领域,如软件即服务(SaaS)和平台即服务(PaaS)也在增长。”。

]]>
Gartner:2022年全球IaaS市场达到1203亿美元 同比增长近30%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9967.html Thu, 27 Jul 2023 18:00:49 +0000 //www.otias-ub.com/?p=1629967 根据Gartner的数据,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在2022年增长了29.7%,达到1203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928亿美元。2022年,亚马逊在IaaS市场上保持了第一的位置,紧随其后的是微软、阿里巴巴、谷歌和华为。

2022年,前五大IaaS提供商占80%以上的市场份额。亚马逊以481亿美元的收入和40%的市场份额继续引领全球IaaS市场。

微软以21.5%的份额位居第二,到2022年IaaS公共云收入将超过250亿美元。微软的软件优先战略继续支持其IaaS的增长,因为客户需要更多的云容量来支持自动化、高级分析和数字工作功能。

阿里巴巴集团以7.7%的市场份额再次位居第三,但同比增幅仅为2.4%。虽然阿里巴巴继续主宰中国的IaaS市场,但其在全球市场的扩张潜力有限,导致其增长放缓,促使其最近决定将其阿里云业务分拆为一个独立的实体。

在五大IaaS供应商中,谷歌的增长率最高,在2022年增长了41%,收入超过90亿美元。谷歌增加了对主权云的投资,并扩大了销售和营销合作伙伴计划,这有助于扩大其客户群,并推动额外的IaaS收入。

华为以4.4%的市场份额和52亿美元的收入跻身前五大IaaS供应商之列。自2020年更加关注云计算以来,华为在中国和新兴市场的IaaS收入一直在稳步增长。

]]>
2022下半年中国主要公共云IaaS与PaaS厂商市场份额(附原数据表) ​​​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1723.html Tue, 16 May 2023 16:28:13 +0000 //www.otias-ub.com/?p=1601723

]]>
IDC:2022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88.4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2284.html Wed, 26 Apr 2023 03:58:52 +0000 //www.otias-ub.com/?p=1592284

国际数据公司 (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88.4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同比增速15.7%,PaaS市场同比增速为31.8%。从IaaS+PaaS市场来看,2022下半年同比增长19.0%,与2021年下半年同比增速(42.9%)相比下滑23.9%,与2022上半年同比增速(30.6%)相比下滑11.6%,增速明显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美元市场份额调研数据受到汇率波动影响较大。受到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2022下半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明显高于2021下半年,部分中国云服务商美元同比增速下行压力更加明显。

2022下半年,持续三年的疫情深刻影响着整体IT市场环境的发展,公有云市场企业用户不稳定因素增加,上游企业预算缩减与建设周期的持续延长对公有云市场发展造成一定阻碍,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增长稳中有降。具体表现如下:

企业对公有云市场的投入放缓:

2022下半年,三年的疫情冲击对企业用户在公有云的投入上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企业认可公有云在企业降本增效方面的积极作用,公有云存量业务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企业在新增需求的决策和建设周期普遍延长,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有云整体市场的发展。有些互联网公有云用户出现自建云资源池和能力反向输出的趋势,为公有云市场带来更多变数和挑战。

传统行业数字化场景日趋丰富:

随着近年来企业云化程度的持续深化,企业数字化场景与行业需求结合更加紧密,数智化应用场景得到快速发展。智慧营销、供应链金融、应用IOT物联网、云边协同、一城一池等概念已经越来越多的走入大众视野,千行百业上云、用云场景日趋丰富。

互联网行业增长持续疲软:

随着疫情的持续,音视频、电商等互联网传统强势领域市场恢复不及预期,与之关联的公有云市场增长持续疲软。随着国家产业化结构调整逐步稳定,在线教育、游戏市场有所回暖,但距离发展高峰期仍然有较大差距;但是游戏、电商、制造等行业的中国企业出海势头强劲,为公有云市场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公有云服务商发展方向分化明显:

头部云厂商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力度,重视与各个行业线需求的深层适配,不断丰富与生态伙伴的合作维度,在降本增效和保持利润增长率方面取得较好成绩;以运营商为代表的公有云服务商在IaaS资源建设上维持高增长的发展态势,在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公有云全行业的快速突破。

市场格局

在本期市场调研中,IaaS和IaaS+PaaS市场竞争格局保持一致,阿里云、华为云、中国电信天翼云、腾讯云和AWS为市场排名前五位。各大云厂商均在PaaS层加快发展节奏,市场增速明显高于公有云大盘增速。与此同时,其他竞争对手攻势不减,前五公有云服务商市场份额集中度比2021年下半年略有下降。

阿里云深耕公有云大客户的实际需求,在互联网、金融、教育等行业增速明显,稳定占据公有云市场排名第一的位置;华为云在保持传统领先优势的同时,坚持推进全行业的解决方案交付能力,持续扩充云资源底座和升级云服务品质,协助企业用户加速应用现代化进程;腾讯云进一步加强自研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在PaaS和SaaS领域积极赋能生态合作伙伴,坚定向产业互联网方向不断迈进;AWS注重国际先进理念与国内用户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不断打磨自身核心技术能力,深度赋能海内外合作伙伴。

值得关注的是,运营商公有云服务商维持了2022年上半年高速发展的增长态势,市场份额占比进一步提升。中国电信天翼云在政企、医疗、5G+云+AI等领域厚积薄发,并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大胆尝试,成功孵化“海南数据产品超市”等项目案例;中国移动不断提升自身云化影响力,打造“入网即入云”的全场景服务触达能力;中国联通加大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和PaaS层相关产品的自研力度,在智慧城市、交通、教育、下沉地市场景创新等方面加速发力。

公有云出海市场分析

2022年下半年,公有云服务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继续加强国际业务布局;国际企业在成本驱动和本土合规的双重因素下,越来越多的选择公有云或者混合云的方案来实现中国内陆市场的IT系统建设。AWS在中国企业出海(计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使用海外公有云IaaS资源的市场中,依然以接近八成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领先优势;阿里云、华为云、天翼云、腾讯云和移动云依托本土企业的良好合作历史和国内成熟的IaaS资源基础,在中国国内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中(包括中国企业和MNC使用国内公有云资源)中排名前五,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5.1%、14.0%、12.8%、9.9%和6.8%。

分析师观点

IDC中国企业研究部研究经理崔婷婷表示:虽然之前疫情的给企业用户上云用云带来一定阻碍,但是中国企业云化进程和发展方向并没有因此而动摇。尤其是在2022年底疫情放开之后,公有云市场在年底冲刺的同时,也对新一年“疫情后时代”的到来充满期待。云计算在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AI模型、算力升级、存算分离、多地多活等领域的技术深耕和产品迭代,与企业数智化转型需求的集中爆发相结合,必然会在未来公有云和云计算市场上碰撞出新的火花,推动中国公有云市场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
Synergy Research:2022年全球云收入超5000亿美元 同比增长21%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4570.html Sun, 29 Jan 2023 11:42:13 +0000 //www.otias-ub.com/?p=1554570 近日,Synergy Research Group 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在公有云和基础架构市场,2022 年运营商和供应商收入达到 5440 亿美元(当前约 3.69 万亿元人民币),比 2021 年增长 21%

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基础架构即服务 (IaaS) 和平台即服务 (PaaS),尽管受美元走强等多重因素影响,但这些服务的年收入仍增长了 29%,总计超过 1950 亿美元。私有云托管服务、企业软件即服务 (SaaS) 和内容交付网络 (CDN) 则进一步贡献了 2290 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自 2021 年以来增长了约 19%。此外,公有云提供商在建设、租赁和装备其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方面花费了 1200 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了 13%。

Synergy 表示,在公有云生态系统中,有 15 家公司的公有云相关收入占所有公有云相关收入的 60%。最受关注的是微软、亚马逊、Salesforce 和谷歌,其次是 Adobe、阿里巴巴、思科、戴尔、华为、IBM、浪潮、甲骨文、SAP 和 VMware。

在地理位置上,美国仍然是“重心”,Synergy 数据显示,2022 年,美国占全部云服务收入的 45% 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容量的 53%。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的绝大多数领先企业是美国公司,其次是中国公司,占 2022 年云服务收入的 8% 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容量的 16%

Synergy 预计,未来四年,公有云生态系统的收入规模将翻一番。在此期间,预计云提供商运营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将增加 50%,数据中心网络的容量将扩大 65% 以上。

自 通信世界网

]]>
Gartner:2021年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909亿美元 同比增长41.4%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4819.html Sun, 05 Jun 2022 16:01:41 +0000 //www.otias-ub.com/?p=1444819

Gartner的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从2020年的643亿美元增长到909亿美元(606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1.4%

2020-2021年全球IaaS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单位:百万美元):

亚马逊在2021年继续排在IaaS市场的第一名,其次是微软、阿里云、谷歌和华为。前五名IaaS提供商在2021年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亚马逊在2021年以354亿美元(2360亿人民币)的收入和38.9%的市场份额继续引领全球IaaS市场。

市场份额同比减少1.9%

微软2021年的IaaS收入超过190亿美元(1277.8 亿人民币),以21.1%的市场份额和高于市场的增长率位居第二。

市场份额同比增加 1.4%

由于已经有许多企业机构依赖微软的企业软件和服务,因此Azure能够抓住几乎所有垂直市场中的机会。

 

阿里云2021年的IaaS收入为87亿美元(579 亿人民币)并且以9.5%的市场份额再次成为全球第三大IaaS公有云提供商。

阿里巴巴在继续引领中国云市场的同时,还准备凭借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与数字商务平台能力成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其他新兴云市场的领先地区提供商。

谷歌云2021年的收入达到64亿美元(429.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3.7%,是前五名IaaS厂商中增长率最高的厂商。

市场分额同比增加 1%

谷歌能够实现这一增长是因为传统企业工作负载对谷歌云的采用稳步增加,并且谷歌在人工智能和Kubernetes容器技术等前沿功能领域实现了创新,还通过扩展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扩大了客户群。

继连续两年实现200%以上的增长后,华为在2021年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该公司仍然以42亿美元(279.5亿人民币)的收入排在市场份额的第五名。

市场份额增加 0.4%

华为在过去两年中大力投资于自己的IaaS生态系统,并且通过经过加强的开放式硬件、开源软件和合作伙伴赋能战略,为大学、开发者和初创企业提供更丰富的产品。

Gartner研究副总裁Sid Nag表示:由于云原生已成为现代化工作负载的主要架构,IaaS市场继续保持增长。云不但支持先进技术和应用所需的可扩展性和可组合能力,还能够帮助企业满足主权、数据整合和客户体验增强等新出现的需求。

Nag表示:随着地缘政治分裂日益严重以及新监管和合规要求的出台,地区云生态系统正在为具有强大地区影响力的提供商带来机会,因此变得越来越重要。

Nag表示:客户体验、数字成果和虚拟先行世界将成为推动IaaS下一个增长阶段的驱动力。元宇宙、聊天机器人和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可以帮助企业为客户带来各种体验,但它们将需要超大规模基础设施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和存储能力需求。

 

]]>
IDC:2021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51.3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438139.html Wed, 18 May 2022 15:55:51 +0000 //www.otias-ub.com/?p=1438139

国际数据公司 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1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51.3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同比增长40.1%PaaS市场同比增速为55.7%。从IaaS+PaaS市场来看,2021年下半年同比增长43.0%,与2021年上半年增速(48.8%)相比下滑近6%。未来5年,中国公有云市场会以复合增长率30.9%继续高速增长,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57.6亿美元,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全球占比将从2021年的6.7%提升为9.9%

2021下半年,中国公有云市场增长回归理性,但是稳健增长中也蕴含新的机会:

  • 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以云为基础的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与深化推动更多企业,尤其是传统行业、政企行业对云的需求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更多的企业选择深度用云而不是简单迁移上云从而带来更多云基础资源和云平台产品的消耗。

  • 部分互联网行业增长放缓:2021下半年,受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网络游戏、在线教育对云计算的需求出现明显下滑;另外,后疫情时代,视音频场景对云计算需求的增长难以持续保持高位也对互联网行业增长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 国家政策推动:随着企业加速落实双碳政策驱动,IDCEDC从自建走向云化,而数据安全法规的落地推动最终用户会选择更安全的云,更多企业也将选择成本更低、更安全以及更绿色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替代传统数据中心老旧设备。

  • 云服务商进入优化发展阶段:虽然云服务厂商竞争持续加剧,但是云服务厂商进入理性发展阶段,逐渐从关注收入和高增长向关注利润和可持续发展迈进。另外,云服务厂商加大对云产品性价比、安全、技术优化等投资的同时,更加强行业生态建设和自身行业能力建设,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成功。

虽然IaaS市场以及IaaS+PaaS市场格局相对稳定,排名前五的云厂商一直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是,在其他竞争对手的强烈攻势下,IaaS市场前五的集中度比2021上半年略有下降。同时,PaaS市场竞争逐渐加强,IaaS+PaaS的市场集中度有略微加强的趋势。

阿里云在不断提升产品优越性的同时在赋能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上持续发力;华为云凭借技术设施即服务、技术即服务以及经验即服务的服务理念,在政企、互联网行业继续加速发展;腾讯云持续推动产业互联网数实结合,联合合作伙伴打造行业解决方案,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

凭借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绝对优势,运营商阵营以在云计算上持续保持高增长和高投入态势。中国电信继续加强天翼云云网融合的差异化优势,打造全栈云产品能力;中国移动继续加强移动云的战略投入,在不断提升全栈云自研产品数量的同时,打造云网一体、云数融通、云智融合、云边协同的优势;中国联通发布联通云品牌。通过不断融入大、物、智、链、安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联通云打造七大场景云,为千行百业上云、用数、赋智提供助力。

此外,其他部分厂商也在2021下半年保持了稳健的增长。AWS持续加速“5+1+1”的全球优势在中国全面落地的同时,更在服务企业出海、汽车行业以及AI上加强投入;百度智能云持续通过深化云智一体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金山云在金融和医疗等传统行业上云有所突破增长;京东云不断加强自身产品性能,并凭借产业优势,在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上持续发力。

IDC中国企业级研究部研究经理王澄玥表示:虽然游戏、在线教育等部分互联网行业上云的持续高增速被打破,但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深化也为公有云市场打开了新的机遇,更多混合云、数据分析、互联网应用、精准营销等场景根据各行各业的需求不断落地,这为公有云厂商打磨自身产品性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公有云厂商在关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加强行业生态的建立,丰富行业场景方案,推进落地服务质量,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成功。

]]>
IaaS&PasS总分超90分唯一厂商 亚马逊云科技94分获Gartner报告最高分 //www.otias-ub.com/archives/1362343.html Mon, 20 Dec 2021 06:47:27 +0000 //www.otias-ub.com/?p=1362343 2021年12月20,在Gartner近期发布的Solution Scorecard 2021中,亚马逊云科技在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和平台即服务(PaaS)中以94分获得最高分,是该报告中总分超过90分的唯一厂商。

Gartner Solution Scorecard 2021报告全面评估云厂商在IaaS和PaaS的整体能力。报告从必选项(Required)、推荐项(Preferred)、可选项(Optional)三个维度,对270项指标进行评估。其中,必选项是云服务商的关键能力,是客户在开发、部署和管理关键生产应用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推荐项对广泛的使用场景并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有必要的;可选项是针对特定的使用场景,可能代表了一些新兴技术。亚马逊云科技在必选项、推荐项和可选项中分别获得了9890和78分,均高于其它云厂商。

]]>
IDC:2021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23.1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333675.html Thu, 28 Oct 2021 17:23:08 +0000 //www.otias-ub.com/?p=1333675

国际数据公司 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123.1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同比增长47.5%PaaS市场同比增长53.9%。从IaaS+PaaS市场来看,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长48.6%,较2020年下半年(53%)有所下滑,但仍保持着全球最高增速。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全球大流行的当下,中国作为疫情防控的先进生,全国经济在2021年迎来强劲复苏,人们的工作生活逐渐归于平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愈发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云计算产业从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冲击中恢复,保持着稳健增长的态势:

  • 云计算领域的竞争由聚焦基础设施延展为综合云平台能力竞争。云厂商除了加大在IaaS层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同时也不断加强芯片自研能力,完善PaaS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云原生、低代码开发等),构建领先、快速完善的方案服务能力及实施交付生态,打造更综合的云平台。

  • 政企数字化转型全面进入云时代。2021上半年,国务院提出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等决策,地方政府及监管机构纷纷发布云计算平台相关技术规范和应用标准,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方位深度融合,加速推动各行业数字技术的应用和落地。云计算业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枢纽,在此背景下,政企领域云服务存在巨大的需求和市场空间。

  • 云原生进入黄金发展期。从用户角度看,传统行业用户逐步对外围系统、次核心业务系统、核心业务系统进行不同程度的云原生化改造,云原生助力企业进行数字创新。从厂商角度看,云厂商纷纷发布自己的云原生战略,从产品、合作伙伴、标准制定、人才培育等多个方面发力,抢占先机。

  • 行业数字化、低碳化发展成为主流趋势。从自身而言,云厂商通过投资创新节能技术,持续提升产品能效,促使云产业自身低碳发展。从行业赋能而言,云厂商投资电力电子技术及与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与传统能源数字化,把数字技术带给每个行业,支持各行各业通过数字化促进低碳发展。如智慧交通中减排二氧化碳,智慧农业中促进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在IaaS市场还是在IaaS+PaaS市场,竞争胶着,头部厂商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都牢牢占据了前三的位置,共同占据了六成的市场份额。阿里云推进云钉一体战略, 持续落地政企数据化转型,不断提升政企用户粘性,推动业务的持续增长;华为云发布了华为云Stack8.1、华为云SparkRTC等十大新服务,提出了云云协同战略,将华为云和华为终端云在能力和生态方面进行深度协同;腾讯云依托C2B的能力和生态多样性,在稳固互联网优势下,深耕金融、政务、智慧城市、文旅等领域,通过差异化竞争,保持稳定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运营商阵营云厂商在2021上半年增长迅猛,自主研发、云网一体是其关键词。位居第四的电信天翼云于2020年底形成全栈云产品体系,在2021年进一步向垂直行业和属地深化,将资源及服务团队下沉到地市,属地云业务快速增长,为天翼云打造了新增长级。移动云通过自主研发大云底座,加速构建云网一体、云边协同、云数融通、云智融合差异化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端到端全栈云服务。联通云融合内部系统云原生能力,打造对内对外统一基座,布局云边、多云、视频、物联感知等领域,打造六大场景云,加速拓展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

此外,部分厂商也进一步明确了云战略布局并呈现较快业务增长。AWS正式发布全球优势 植根本地中国战略,服务好使用中国区域的中国客户、使用中国区域的全球客户、使用出海服务的中国客户;百度智能云推出云为底座、飞桨为核、生态为翼的全新架构,其所倡导的云智一体理念开始加速落地;京东云基于其在电商、零售、物流、金融等产业实践方面的综合优势,着力打造产业互联网,并吸引更多行业PaaS合作伙伴与其合作,走向产业用户。

IDC中国公有云服务研究经理诸葛兰表示,当下正处于数字化时代的开端,产业普遍在进行数字化升级,释放出巨大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云厂商在获得更大市场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局面。如何破局而出,在群雄环侍中占据一席之地,除了考验厂商的自身优势,更考验综合服务能力。除了加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研能力、大数据分析与数据管理能力、AI技术升级,积极拓展SaaS合作生态,发展更低碳节能的技术,都将提升厂商竞争力。一个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云平台,将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
Gartner:2019年全球公共云 IaaS市场达到445亿美元 同比增长37.3% //www.otias-ub.com/archives/1101713.html Sun, 16 Aug 2020 14:31:31 +0000 //www.otias-ub.com/?p=1101713

Gartner数据显示,全球公共云 IaaS 市场在2019年猛增37.3%,达到445亿美元(3100亿人民币),远高于2018年的324亿美元。2019年亚马逊在IaaS市场排名第一,微软、阿里、谷歌和腾讯则紧随其后。

云计算为企业转向数字化业务奠定了基础,而数字化业务仍然是CIO的首要任务。它支持边缘、AI、机器学习和5G之类的技术。归根结底,这每一项技术都需要像公共云IaaS这种可扩展、有弹性和高容量的基础设施平台,这就是为何这个市场迎来了强劲增长。

2019年,排名前五的IaaS提供商占据80%的市场份额,高于2018年的77%2018年,所有IaaS提供商中四分之三实现了增长。

2018-2019年全球IaaS公共云服务市场份额(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Gartner20208月)

亚马逊继续领跑全球IaaS市场,2019年收入约为200亿美元,同比增29%。市场份额同比减少2.9%45%

微软在IaaS市场仍排名第二,近80亿美元的收入中一半以上来自北美市场。微软的IaaS产品在2019年猛增57.8%,市场份额同比增2.3%17.9%

阿里在2019年猛增62.4%,收入超过40亿美元,高于2018年的25亿美元。市场份额同比增1.4%9.1%

谷歌的IaaS收入从2018年的13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24亿美元,增长80.1%。北美占谷歌IaaS收入的近一半。市场份额增1.2%5.3%

腾讯的IaaS产品在2019年猛增100%以上,收入为12亿美元。市场份额增0.9%2.8%

展望未来,Gartner将会合并IaaSPaaS为一个单一的互补性平台产品:云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CIPS)。

全球CIPS市场在2019年增长42.3%,合计634亿美元,比2018年的446亿美元大幅增长。2019年,亚马逊、微软和阿里巴巴占据CIPS市场的前三名,而腾讯和Oracle并列第五名,各占2.8%的市场份额。

由于新冠疫情,云计算支出会继续增长。企业因新冠疫情而不得不将其应用程序迁移到公共云后,获得了公共云的真正好处,因此它们改变行动方案的可能性不大。在复苏和反弹阶段,CIO们认识到他们不需要将工作负载带回到本地环境,这将进一步增加云支出,并推动云托管协作方面结合虚拟现实和沉浸式视频体验等新兴技术的新应用。

来自:云头条

]]>
Gartner:2018年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总额为324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916686.html Mon, 05 Aug 2019 19:00:05 +0000 //www.otias-ub.com/?p=916686 根据Gartner的数据,2018年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增长31.3%,总额为324亿美元,高于2017年的247亿美元。2018年,亚马逊再次成为IaaS市场的头号供应商,紧随其后的是微软、阿里巴巴、谷歌和IBM。

2018年,排名前五位的IaaS提供商占了全球IaaS市场近77%的份额,而2017年这一比例还不到73%。市场整合将持续到2019年,受顶级提供商高增长的推动,2017-2018年,这些提供商的总增长率为39%,而同期所有其他提供商的增速则较为温和(11%)。

亚马逊继续引领全球IaaS市场,2018年的收入估计为155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27%(参见表1)。作为最大的IaaS提供商,亚马逊占整个IaaS市场近一半的份额。而且,它继续通过新的服务和收购积极拓展新的IT市场,发展其核心云业务。

微软凭借2018年超过50亿美元的收入成为IaaS市场第二大供应商,2017年的收入为31亿美元。微软通过其创新和开放的Microsoft Azure产品来提供IaaS功能,这将继续巩固其作为领先IaaS提供商的地位。

中国占主导地位的IaaS提供商阿里巴巴云经历了领先供应商中最强劲的增长,2018年增长了92.6%。该公司构建了一个由托管服务提供商(MSP)和独立软件供应商(ISV)组成的生态系统。阿里云去年的成功得益于对其产品组合的积极研发投资。阿里巴巴有能力继续这一趋势,并投资于全球扩张。

谷歌排名第四,自2017年以来收入增长了60.2%。

199IT.com原创编译自:Gartn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Gartner:2018 年全球 IaaS 公共云市场规模 324 亿美元同比增长31.3% //www.otias-ub.com/archives/914155.html Tue, 30 Jul 2019 02:30:08 +0000 //www.otias-ub.com/?p=914155 据Gartner公司声称,IaaS 公共云市场在2018年猛增31.3%,达到324亿美元,远高于2017年的247亿美元。亚马逊在2018年再次成为IaaS市场的头号供应商,微软、阿里巴巴、谷歌和IBM紧随其后。

Gartner的研究副总裁Sid Nag说:“尽管增长势头全面强劲,但云市场的整合有利于大型主导供应商,小型利基供应商的份额却在下降。这表明在公共云IaaS行业,可扩展性很重要。只有投入资本支出在多个地区大规模扩建数据中心的那些提供商才会取得成功,并继续夺取市场份额。跨整个云技术架构提供丰富的功能特性也将成为成功的关键。”

2018年,排名前五的IaaS供应商占全球IaaS市场近77%的份额,高于2017年的近73%。市场整合会持续到2019年,这主要得益于几大供应商的高增长率。从2017年至2018年,这些供应商的总体增长率为39%,而同期其他所有供应商的增长率仅为11%。Nag先生说:“企业组织和开发人员寻求用于开发和托管云应用程序的标准化、得到广泛支持的平台时,市场就会出现整合。”

亚马逊继续领跑全球IaaS市场,2018年的收入估计为155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27%(见表1)。作为最大的IaaS提供商,亚马逊占IaaS市场总量的近一半。它继续通过新服务和收购,壮大其核心云业务,积极拓展到新的IT市场。

全球IaaS公共云服务市场份额,2017年至2018年(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Gartner(2019年7月)

微软在IaaS市场获得第二名,2018年收入超过50亿美元,高于2017年的31亿美元。微软通过创新和开放的微软Azure产品提供其IaaS功能,继续巩固其作为领先IaaS提供商的地位。

中国市场占主导地位的IaaS提供商阿里云在领先供应商中增长速度最快,2018年猛增92.6%。该公司已建立起了一个由托管服务提供商(MSP)和独立软件供应商(ISV)组成的生态系统。去年它的成功得益于对产品组合的积极研发投入,与其他超大规模计算提供商相比尤为如此。阿里巴巴拥有继续保持这一趋势并投资于全球扩张的财力。

谷歌排名第四,比2017年的收入增长60.2%。Nag先生说:“谷歌的云计算产品值得关注,因为其新的领导层专注于客户,并向成为更面向企业界的产品转型。”

Nag说:“随着云行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超大规模云提供商整合市场,云MSP的产品经理必须考虑实现差异化优势的其他途径,比如专注于垂直行业,并获得超大规模云提供商合作伙伴计划的认证,以便提高收入。”

最近Gartner发布的 IaaS 魔力象限如下:

该魔力象限涵盖公共云和私有云IaaS产品,与2018年相比变化不大。Gartner仅对阿里云的国际服务进行了技术评估。

市场概况

云IaaS市场趋于成熟,但收入增长势头不减。Gartner预计,到2022年,云IaaS市场的收入将从2019年的414亿美元增加到815亿美元。

但企业兴趣和收入目前主要针对两大提供商:AWS和微软。市场将AWS和微软视为能够支持众多工作负载的通用提供商。

谷歌在企业采用方面正取得稳步进展,但就年度总收入和Gartner企业客户当中的兴趣而言,它仍处于第三位,与前两名差距很大。

鉴于AWS和微软的发展势头及其运营规模,该市场的所有其他供应商都被迫专注于区域优势或小众工作负载。阿里巴巴和Oracle就是两家典型的专注于区域和小众市场的供应商。阿里巴巴在中国的云IaaS市场占主导地位,而Oracle自然主要专注于Oracle工作负载,它试图在重新考虑云举措的过程中扩大规模。

最后,由于改进云IaaS产品的速度缓慢,IBM仍处于不牢靠的地位,这些产品最终无法与市场领导者一较高下。

来自:云头条

]]>
Gartner:2019年全球 IaaS 魔力象限 //www.otias-ub.com/archives/910910.html Tue, 23 Jul 2019 09:34:14 +0000 //www.otias-ub.com/?p=910910 从全球企业采用、功能和服务可用性等方面来看,IaaS市场中每家提供商的区别很明显。

市场定义/描述

云计算是这样一种计算模式:使用互联网技术,将可扩展、有弹性的IT功能作为服务来提供。云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是一种云计算服务,它与IT部门的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项目相似。在该魔力象限中,云IaaS的定义是这样一种标准化、高度自动化的产品:计算资源(辅以存储和网络功能)归服务提供商所有,按需提供给客户。资源可以近乎实时地扩展且具有弹性,按使用量计费。自助式界面直接显露在客户面前,包括基于Web的UI和API。资源可供单租户或多租户使用,由服务提供商托管或放在客户数据中心的本地环境。

因此,该魔力象限涵盖公共云和私有云IaaS产品

企业采用云IaaS常常始于现代工作负载,强调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业务灵活性。但企业在为传统IT购买越来越多的IaaS,注重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IaaS用于传统IT时,基础设施及运维(I&O)领导者通常负责采购。相比之下,现代工作负载的采购通常取决于企业架构师、应用软件开发负责人和数字化业务负责人。该魔力象限既考虑采购模式,又考虑相关的客户行为和需求。许多企业需要第三方托管服务提供商才能有效利用IaaS。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将该魔力象限和“全球公共云基础设施托管服务提供商魔力象限”结合使用,后者涵盖第三方托管服务提供商。

了解供应商的概况、强项和注意事项

面向大中型企业客户的IaaS提供商一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拥有出色的可用性、良好的性能、高安全性和良好的客户支持。该魔力象限在评估每家提供商时会注明例外情况。请注意,我们所说的“所有提供商”具体指“该魔力象限中包含的所有被评估提供商”,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所有IaaS提供商。阅读供应商概况时请记住以下几点:

  • 所有提供商都有公共云IaaS产品。少数几家还有行业化的私有云产品,或者已发布了详述此类计划的公告,表明每个客户都使用标准化的基础设施和云管理工具。有了面向公共云和私有云IaaS的单一架构和功能集以及跨云管理,客户更容易根据需要来组合、跨服务模式来迁移。它们还使提供商能够更有效地使用其技术投入。大多数提供商还提供自定义的私有云。
  • 所有提供商都瞄准大中型企业以及大规模使用技术的其他公司。一些提供商还可能瞄准小企业和初创公司。然而,就因为提供商瞄准某个细分市场,不一定意味着它非常适合该细分市场的要求。此外,并非所有提供商都有能力为超大规模客户提供服务,一些提供商在某些地区服务客户的能力受限制。
  • 所有提供商都提供基本的IaaS: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即服务。它们还提供额外的增值功能,尤其是云软件基础设施服务(通常是中间件即服务和数据库即服务),包括平台即服务(PaaS)功能。这些服务以及IT运维管理(ITOM)功能即服务(尤其是与DevOps有关的服务)是市场中一个重要的差异化优势,对于灵活的模式2(Mode 2)IT买家而言更是如此。虽然所有提供商都有IaaS产品和PaaS产品,但只有一些提供商提供集成的IaaS+ PaaS;该魔力象限特别注明这些提供商。
  • 如果存储和网络资源是共享的,我们认为该产品是公共云IaaS;计算可能供多租户使用、供单租户使用或两者兼而有之。私有云IaaS使用单租户模式的计算和存储,但除非解决方案部署在客户本地,否则网络通常仍是共享的。
  • 所有提供商都声称拥有很高的安全标准。不过,为客户提供的安全控制程度大不相同。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评估的所有提供商都能提供满足常见合规要求的解决方案。所有供应商都通过了SOC 1、SOC 2和SOC 3审查,以及SSAE 16、ISO/IEC 27001、ISO/IEC 27017和ISO/IEC 27018审查。这提供了级别较高的保证,即提供商遵守公认的实践以确保系统安全,但并未表明为客户提供的控制程度。安全是共同的责任;客户需要正确配置控制,除了提供商提供的机制外,可能还需要额外的控制。此外,提供商的透明度也各不相同,不过客户通常可以在签署保密协议的情况下访问第三方评估报告。
  • 通常,每月计算可用性达到99.95%或更高的服务级别协议(SLA)是常态,它们通常高于托管主机方面的可用性SLA。若某月出现故障,提供商补偿的服务积分通常最多是月费的100%,但一些提供商最多只有月费的25%。这种可用性百分比通常是不可协商的,因为它基于对底层基础设施可靠性的技术估计。维护窗口通常不包括在SLA中。
  • 一些提供商订有计算可用性SLA,要求客户在至少两个故障域(有时名为“可用区”或之类)使用计算功能;两个故障域都失效,才算违反SLA。我们明确注明订有这种SLA的提供商订有多故障域SLA。
  • 很少有提供商订有针对计算或存储性能的SLA。这些提供商没有一个在标准计算实例中超额预订计算或内存资源,但一些提供商可能有特殊的、较便宜的实例类型,比如“突发式”实例。
  • 许多提供商都有额外的SLA,涵盖网络可用性和性能、客户服务响应能力及其他服务方面。
  •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基础设施资源通常不会自动复制到多个数据中心;客户对自己的业务连续性负责。一些提供商提供可选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
  • 所有提供商都至少提供按小时计费的虚拟机(VM),一些提供商能够以更短的时间来计费,这对于短期批量作业来说更具成本效益。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提供商按虚拟机计费。
  • 越来越多的提供商能够动态提供裸机物理服务器,按小时计费。提供裸机选项的提供商会予以注明。
  • 所有提供商都跟与运营商无关的主机托管平台(colocation exchange)合作。这让客户可以从位于这些设施的众多运营商获得连接。此外,许多客户需要少量的补充性主机托管,与云提供商邻近,确保低延迟。比如说,它们可能有大规模数据库、专用网络设备或大型机之类的传统设备。
  • 一些提供商提供软件市场/平台,软件供应商专门许可和打包在该提供商的云IaaS产品上运行的软件。只需点击一下鼠标,市场/平台软件可自动安装,可以通过提供商进行结算。一些市场/平台还含有其他第三方解决方案和服务。
  • 所有提供商都提供企业级支持,确保24/7客户服务,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聊天以及客户经理提供支持。大多数提供商的产品都有这种支持。一些在默认情况下提供较低级别的支持,但允许客户另花钱购买企业级支持。
  • 所有提供商都会与客户签订合同,可开具发票,并合并来自多个帐户的账单。所有提供商还提供在线注册和信用卡结算,因为它们认识到企业买家更喜欢合同和发票。一些提供商会签署不需要客户承诺某个使用量的“零美元”合同。
  •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提供商都会签署以下合同附录:
  • 美国《健康保险可携性及责任性法案》商业伙伴协议(HIPAA BAA)
  • 欧盟《数据保护指令》(95/46/EC)数据处理协议(DPA),这包括标准条款
  • 欧盟《数据保护通用条例》(GDPR)DPA
  • 一些提供商在IaaS上提供可选的托管服务。这类提供商可能并不在IaaS上提供与其在更广泛的托管主机或数据中心外包服务中提供的同样类型的托管服务。一些可能有提供托管和专业服务的托管服务提供商(MSP)或系统集成商(SI)合作伙伴。
  • 所有评估的提供商都提供门户网站、说明文档、技术支持、客户支持和英文合同。一些提供商用英文之外的语言提供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尽管服务的所有方面都是纯英文,大多数提供商可以用本地语言开展业务。
2018 VS 2019年

供应商的强项和注意事项

阿里云

阿里云是一家注重云的服务提供商,总部在中国,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子公司。阿里云成立于2009年,原本为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子商务业务提供平台服务,现在销售对象面向全球各地的公司。该魔力象限评估侧重于阿里云的国际业务(总部在新加坡),我们使用国际服务来进行技术评估。

产品:阿里云是集成的IaaS+PaaS。它提供Xen和KVM虚拟化多租户计算(Elastic Compute Service)和与计算无关的块存储(云盘)。它还提供对象存储(Alibaba Object Storage Service)、CDN服务、基于Docker的容器服务(Cloud Container Service)、预先配置的私有云基础设施(Apsara Stack和ET Brain)以及包括数据库服务系列(ApsaraDB)的众多PaaS层服务。

位置:阿里云在中国多个地区经营业务,版图覆盖美国(东西海岸)、德国、澳大利亚、香港、印尼、日本、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英国。它在美国、中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和新加坡都有本地销售团队。中国服务门户网站、说明文档和支持都使用中文。国际门户网站、说明文档和支持使用英语、中文和日语。

采用概况:阿里云目前在中国是云IaaS的市场份额领导者(占42%),在中国数字化企业和公共部门组织当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在中国,阿里巴巴为希望采用混合云模式的中国公司提供私有云基础设施选项。在中国之外,尽管2018年宣布与SAP和VMware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但阿里云最常用于在亚太地区为灵活工作负载寻找平台的模式2买家。

推荐用途:云优先的数字化业务工作负载,适用于(1)总部在中国或东南亚,并希望利用阿里云与其母公司关系的客户,或(2)需要在中国布局云基础设施的客户。

强项

  • 阿里云拥有广泛的公共云集成IaaS+PaaS产品,其范围可与其他放眼全球的超大规模提供商的服务组合相媲美。
  • 阿里云是中国云IaaS的市场份额领导者,它在中国拥有良好的客户满意度,并与中国公共部门关系密切。中国企业将阿里云视为数字化转型的推动者、开始赚取数字收入的渠道。
  • 阿里云与阿里系公司关系密切,使阿里云得以成为国际公司进入中国的桥梁、中国公司迈出国门的桥梁。

注意事项

  • 阿里云的国际版产品不具备中国版产品的全部功能,也没有几大全球竞争对手(AWS、微软和谷歌)那样丰富的功能。在许多地区,只有使用某些类型的计算实例时才能使用特定服务。
  • 阿里云90%的收入来自中国,中国境外的企业客户群没有明显增长。阿里巴巴在MSP生态系统、第三方企业软件集成和运维工具方面能力有限;小型全球现场团队限制了其在中国境外的采用。
  • 阿里云的财务亏损在增加,可能阻止该公司继续投入于必要的扩张、作为领先的超大规模提供商服务国际市场。
AWS

AWS是亚马逊的子公司,这是一家专注于云的服务提供商。它在2006年开辟了云IaaS市场。

产品:AWS是集成的IaaS+PaaS。其弹性计算云(EC2)提供按秒计费、采用多租户和单租户模式的虚拟机以及裸机服务器。AWS的虚拟机管理程序基于Xen和KVM。有多租户模式的块和文件存储,另有广泛的IaaS和PaaS功能。这包括带有集成CDN的对象存储(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 [S3]和CloudFront)、Docker容器服务(Amazon EC2 Container Service[ECS]、ECS for Kubernetes [EKS]和Fargate)以及事件驱动的“Serverless计算”(AWS Lambda)。VMware在AWS数据中心内提供了VMware Cloud Foundation服务(VMware Cloud on AWS)。外加企业级支持。它订有多故障域SLA。通过合作伙伴平台(AWS Direct Connect)满足主机托管需求。

位置:AWS将其数据中心分为多个区域(Region),每个区域至少包含两个可用区(数据中心)。它在美国全境有多个区域,在加拿大、法国、德国、爱尔兰、英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新加坡、韩国、瑞典和巴西也有区域。它还有一个专门面向美国联邦政府的区域。它有两个中国区域:北京(光环新网运营)和宁夏(宁夏西部云数据技术有限公司[NWCD]运营),需要专为中国开设的AWS帐户。其销售团队遍布全球。门户网站和说明文档用英语、荷兰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中文、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来提供。支持方面的主要语言是英语、日语和中文,但AWS会在合同中承诺用其他众多语言提供支持。

采用概况:AWS对寻求灵活运营的买家极具吸引力,但也经常被选择用于传统的IT运营方式。AWS是因面向整个组织的战略性采用而最常被选择的提供商。最好与系统集成商(SI)一起开展转型工作。

推荐用途:在虚拟化环境下顺畅运行的所有使用场合。在多租户环境下虚拟化或运行可能具有挑战性的应用软件,包括高度安全的应用软件、严格合规或复杂的企业应用软件(比如SAP商业应用软件),需要特别关注架构。

强项

  • 与其他任何超大规模提供商相比,企业在AWS上的每年财力投入更大,部署的关键任务型工作负载更多。这表明,相对于市面上的其他提供商,众多企业将AWS视为云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的战略提供商。
  • AWS拥有比市场上其他任何提供商更多样化的客户,从初创公司、中小企业(SMB)到大企业,不一而足。使用AWS的企业受益于早期采用,这有助于将新技术推向主流,消除这类服务的风险,因而使它们更易使用和管理。
  • AWS是最成熟的企业级提供商,确保客户成功方面有着最出色的表现,拥有用途最大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因此,不仅注重创新、正实施数字化业务项目的客户选择这家提供商,将传统数据中心迁移到云IaaS的客户也青睐它。

注意事项

  • AWS宣称多次降价。客户将此解读为广泛适用于该公司的服务,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说,尽管原始部件市场价格下跌,但AWS计算服务的默认、最常配置的存储自2014年以来并未降价。
  • AWS更注重率先进入市场,而非提供新服务和功能。因此,它愿意推出功能欠佳的服务或没有深度跨平台集成的服务,它常常在以后解决深度跨平台集成。率先进入市场有时会导致服务需要多年的重大技术更新。
  • 鉴于亚马逊CEO进军另外的市场,处于可能受威胁的垂直行业的那些公司的董事会已下令IT部门尽量避免使用AWS。这可能最终会限制AWS在一些垂直行业的成功,并可能影响相关的生态系统。这些垂直行业的IT领导人应考虑为董事会层面的指令制定应急计划。
谷歌

谷歌是一家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技术和服务提供商。谷歌自2008年以来就有aPaaS服务,但直到谷歌Compute Engine在2012年6月推出后才进入云IaaS市场(2013年12月推出正式版)。

产品:谷歌云平台(GCP)结合IaaS产品(Compute Engine)、aPaaS产品(App Engine)和一系列配套的IaaS和PaaS功能,包括对象存储、Docker容器服务(Google Kubernetes Engine [GKE])和事件驱动的“Serverless计算”(Google Cloud Functions)。谷歌还提供GKE On-Prem(本地部署软件),这种基于容器的产品面向企业部署环境。它订有多故障域SLA。通过合作伙伴平台(Google Cloud Interconnect)满足主机托管需求。

位置:谷歌在美国有多个区域,在比利时、日本、新加坡、德国、荷兰、英国、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香港、瑞士和台湾都有布局。谷歌拥有全球销售团队。用英语和日语提供支持。门户网站有英语、荷兰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波兰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俄语、葡萄牙语、韩语、日语、普通话、粤语和泰语等版本。说明文档有英语、德语、日语和巴西葡萄牙语等版本。谷歌运营的区域分有可用区,但这些可用区可能是独立的建筑物,也可能是单独的电源、冷却系统、网络和控制平面。

采用概况:GCP最初吸引模式2买家,它在大数据及其他分析应用、机器学习项目、云原生应用或针对云原生操作优化的其他应用方面具有优势。GCP还开始吸引拥有SAP等传统模式1工作负载的企业。

推荐用途:大数据及其他分析应用、机器学习项目、云原生应用或针对云原生操作优化的其他应用。

强项

  • 谷歌提供拥有PaaS功能的可扩展IaaS产品,紧紧围绕开源生态系统,以此充分利用其内部的创新技术功能(比如自动化、容器和网络)。谷歌最初面向云原生初创公司,现正在将覆盖范围扩大到企业客户。
  • 谷歌拥有带来差异化优势的IT前沿技术,尤其是分析和机器学习方面。这已促使一些企业选择谷歌作为战略云提供商,它们已部署了依托BigQuery的应用软件。
  • 谷歌推出了客户可靠性工程计划,这一创新旨在帮助客户完成运营转型过程。该计划使用共享运营方法来教客户以谷歌网站可靠性工程师的方式来开展运营。这可能使谷歌与企业客户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注意事项

  • 谷歌应对企业客户时表现出流程和程序不成熟的一面,这可能使客户有时很难与该公司打交道。这可能归因于它刚关注企业市场。流程的不成熟在合同谈判、折扣、独立软件开发商(ISV)许可、与企业系统集成和支持等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谷歌正在积极克服这些不足。
  • 与该魔力象限中其他供应商相比,谷歌拥有的经验丰富的MSP和以基础设施为中心的专业服务合作伙伴的数量少得多。它自己的专业服务在推动客户实施方面仍受到追捧。一些准客户发现,生态系统方面的这些限制加大了迁移风险。
  • 从现场销售和解决方案的角度来看,谷歌的整体企业覆盖率落后于其竞争对手。此外,企业常常为谷歌在与解决方案架构师沟通时无力设计满足企业需求的适当解决方案感到遗憾。
IBM

IBM是一家大型多元化技术公司,拥有一系列与云有关的产品和服务。IBM Cloud产品基于IBM在2013年7月收购的SoftLayer及之前的Bluemix产品而建。

产品:IBM提供多租户和单租户模式的虚拟化计算资源以及裸机服务器。它有与S3兼容的Cloud Object Storage(云对象存储)。通过Akamai合作伙伴提供与CDN集成的机制。IBM Cloud提供基于开放容器项目(OCI)的容器服务(IBM Cloud Kubernetes Service)、事件驱动的Serverless计算(IBM Cloud Functions)、基于Cloud Foundry的aPaaS以及其他PaaS功能。IBM还提供基于Kubernetes和容器的私有云产品(IBM Cloud Private)。托管服务是可选的。通过合作伙伴平台(IBM Cloud Direct Link)满足主机托管需求。

位置:IBM在美国的多个数据中心拥有SoftLayer基础设施,另在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荷兰、挪威、澳大利亚、香港、印度、日本、韩国、瑞典和新加坡设有数据中心。IBM在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提供之前品牌名为Bluemix的服务。IBM拥有全球销售团队。它用IBM开展业务所用的众多语言提供支持。门户网站和说明文档有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简体中文、繁体中文、韩语和日语等版本。

采用概况:IBM吸引明显偏向从IBM购买大部分技术的现有客户。这类客户主要有模式1使用场合。然而,IBM Cloud基础设施功能也可用于补充其他IBM解决方案,比如Watson。

推荐用途:IBM外包使用裸机服务器作为托管平台的协议,客户需要互补性的基本云IaaS。基础设施还可以用作使用IBM Cloud PaaS功能构建的应用软件的组件。这种场合下也应该考虑它:需要对可扩展基础设施和裸机服务器进行API控制,以满足性能、合规或软件许可等方面的要求。

我们要求补充相关信息,或对本文的草案内容进行审查,IBM都未予以回应。因此,Gartner的分析基于其他可信公认的公共来源。

强项

  • IBM拥有很庞大的客户群,客户的关键应用系统正开始采用云服务。IBM完全有能力与其服务公司合作,帮助这些客户顺利完成云转型。
  • IBM在全球拥有强大的品牌和现有客户关系,可以提供采用本地语言的支持、本地合同以及按本地货币结算。IBM的战略外包客户群可能有助于推动IBM Cloud基础设施得到采用。
  • IBM已转向围绕混合和多云计算的消息传递,这并没有直接挑战该魔力象限中的许多提供商。确切地说,它为企业提供功能和工具,让企业可以选择最适合其特定应用需求的云环境,在选择过程中将IBM Cloud作为一种利基或专门产品。

注意事项

  • IBM的下一代基础设施(NGI)项目对之前隶属SoftLayer的基础设施服务进行了逐步改进,然而它没有实现这个基本目标:基于超大规模架构的原则,开发一系列新的云IaaS产品。有鉴于此,IBM不太可能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公共云IaaS提供商。
  • 尽管有许多全球数据中心,但IBM Cloud的体验仍缺乏连贯性,因为许多功能仅在特定位置才可使用。再加上表现平平的用户体验,IBM在用户当中的不满意度高于本文中的其他供应商户。
  • IBM提供周边工具(比如成本管理、安全和治理)的合作伙伴组成的生态系统较小。此外,与其他提供商相比,它与主要软件开发商(微软、SAP和Oracle)的合作伙伴关系较少,这可能会影响IBM Cloud上的部署。
微软Azure

微软是一家大型多元化技术供应商,越来越专注于通过云服务提供软件功能。微软在2012年6月推出Azure Virtual Machines进入云IaaS市场(2013年4月推出正式版)。

产品:微软Azure是集成的IaaS+PaaS。它提供按秒计费的Hyper-V虚拟化多租户计算(Azure Virtual Machines),以及专门的大型实例(比如面向SAP HANA)。有多租户模式的块和文件存储,以及许多额外的IaaS和PaaS功能。这包括对象存储(Azure Blob Storage)、CDN、基于Docker的容器服务(Azure Container Service)、批量计算服务(Azure Batch)和事件驱动的“Serverless计算”(Azure Functions)。Azure Marketplace提供第三方软件和服务。通过合作伙伴平台(Azure ExpressRoute)满足主机托管需求。

位置:微软称Azure数据中心位置是“区域”。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挪威、阿联酋、瑞士、日本和韩国有多个Azure区域,爱尔兰、荷兰、香港、新加坡和巴西也有区域。还有六个专门面向美国联邦政府的区域;两个专用于国防部。(两个Azure中国区域是世纪互联运营的独立服务的一部分。)微软设有全球销售团队。说明文档有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巴西和葡萄牙)、日语、韩语和中文等版本。支持和服务门户网站除了那些语言的版本外,还有捷克语、荷兰语、匈牙利语、波兰语、俄语、瑞典语和土耳其语等版本。

采用概况:微软Azure对模式1客户和模式2客户都有吸引力,但原因不一样。模式1客户往往重视使用Azure扩展偏重基础设施的微软关系和微软技术方面的投入这一能力。模式2客户往往重视Azure与微软的应用开发工具和技术集成这一能力,或者对集成的专用PaaS功能感兴趣,比如Azure Data Lake、Azure Machines Learning或Azure IoT解决方案加速器。

推荐用途:在虚拟化环境中顺畅运行的所有使用场景,尤其适用于以微软技术为中心的组织。

强项

  • 微软技术方面有重大投入的企业通常选择Azure作为主要的IaaS+PaaS提供商。对使用Visual Studio及相关服务构建.NET应用程序,同时将它们部署到Azure的企业来说,集成的端到端体验无与伦比。微软在利用庞大的销售网络以及与其他微软产品和服务搭售Azure的能力,以推动采用。
  • Azure在边缘计算和物联网(IoT)方面提供了全面集成的方法,通过Azure Stack和Data Box Edge等边缘解决方案,其产品可从其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适用于边缘。
  • 微软Azure的功能变得日益创新、开放,50%的工作负载基于Linux,还有众多的开源应用堆栈。微软对未来有着独特的愿景:通过原生的第一方产品,比如VMware、NetApp、Red Hat、Cray和Databricks提供的此类产品,引入技术合作伙伴。

注意事项

  • 微软Azure的可靠性问题仍是客户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由于Azure面临成长期痛苦。自2018年9月以来,Azure遇到了影响服务的多起事件,包括涉及Azure Active Directory的重大故障。问题是,面对许多这些故障,客户没有办法缩短停运时间。
  • Gartner客户常常很难在不超支的情况下按时实施,这源于微软使客户抱有高得异常的期望。这主要是由于微软的现场销售团队在客户群中对Azure合理定位和销售的能力没有在大幅提升。
  • 企业经常为微软技术支持(以及不断增加的支持成本)和现场解决方案架构师的质量感到遗憾。这对客户满意度产生了负面影响,阻碍了Azure的采用,因而阻碍了客户支出。
Oracle

Oracle是一家大型多元化技术公司,拥有一系列与云有关的产品和服务。2016年11月,它推出了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OCI,之前名为Oracle Bare Metal Cloud Services)。Oracle继续运营老式服务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Classic,但正迅速弃用,改而力推OCI。

产品:OCI提供按小时付费、KVM虚拟化的虚拟机以及裸机服务器(包括Oracle Database、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 [RAC]和Exadata的一键式安装及配置),还提供基于Docker和Kubernetes的容器服务(Oracle Container Engine for Kubernetes)。Oracle还提供对象存储(OCI Object Storage,之前名为Oracle Bare Metal Cloud Object Storage)。Oracle此前还提供一种私有云IaaS产品Oracle Cloud at Customer,但现不再销售。通过合作伙伴平台(Oracle FastConnect)满足主机托管需求。

位置:OCI数据中心分成区域,有些区域只有一个可用区,比如在加拿大和日本。拥有三个可用区的区域位于美国东西部、德国和英国。Oracle拥有全球销售团队。OCI的门户网站说明文档只有英文版,但门户网站提供另外28种语言版本。

推荐模式:OCI将吸引采用模式1运营方式、以Oracle工作负载为主的客户,尤其是对性能有要求、非常适合裸机服务器的客户,以及只需要很基本的云IaaS功能的客户。

推荐用途:OCI最适合需要将云IaaS用于Oracle应用软件和需要Oracle数据库的应用软件的企业。

强项

  • Oracle的云战略以其应用软件、数据库及其他中间件为依托,覆盖IaaS、PaaS和SaaS。Oracle的云IaaS主要是其其他业务的基础设施基石。Oracle主要面向希望在云IaaS上运行Oracle软件的客户,尤其是更喜欢在Exadata设备和裸机服务器上运行的客户。
  • 很少有公司能够设计出真正的超大规模架构。OCI之所以脱颖而出,就是能够吸引来自领先云服务提供商的一流人才,以实现打造精心设计的云基础设施这个目标。
  • Oracle在新客户同比增长和现有客户的OCI使用同比增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参考客户还表示该平台的性能表现不俗。

注意事项

  • Oracle不太可能被市场视为集成IaaS和PaaS产品的通用提供商。这是由于超大规模提供商占主导地位、Oracle在OCI方面起步较晚,以及Oracle在常常是公共云IaaS主要影响力者的开发人员心目中两极分化。
  • 为OCI开发的许多功能不会被Oracle的核心客户群广泛使用,因为该公司主要在针对采购需求表(RFP)开发功能,RFP常常围绕老牌超大规模提供商的功能来设计。
  • 在过去一年,面对客户反馈,Oracle再次优先考虑开发路线图。实施了基本管理功能,代价是在当前云IaaS市场推出被认为最起码的其他服务方面大大延迟。考虑到OCI功能较新颖,加上需要基于获得的订单动态优先考虑路线图,这种偏离计划中路线图项目的现状在情理之中。
市场概况

云IaaS市场趋于成熟,但收入增长势头不减。Gartner预计,到2022年,云IaaS市场的收入将从2019年的414亿美元增加到815亿美元。

但企业兴趣和收入目前主要针对两大提供商:AWS和微软,市场将AWS和微软视为能够支持众多工作负载的通用提供商。

谷歌在企业采用方面正取得稳步进展,但就年度总收入和Gartner企业客户当中的兴趣而言,它仍处于第三位,与前两名差距很大。

鉴于AWS和微软的发展势头及其运营规模,该市场的所有其他供应商都被迫专注于区域优势或小众工作负载。

阿里巴巴和Oracle就是两家典型的专注于区域和小众市场的供应商。阿里巴巴在中国的云IaaS市场占主导地位,而Oracle自然主要专注于Oracle工作负载,它试图在重新考虑云举措的过程中扩大规模。

最后,由于改进云IaaS产品的速度缓慢,IBM仍处于不牢靠的地位,这些产品最终无法与市场领导者一较高下。

来自:云头条

作者:Raj Bala、Bob Gill、Dennis Smith和David Wright

报告原文链接:https://www.gartner.com/doc/reprints?id=1-1CMAPXNO&ct=190709&st=sb

]]>
Synergy Research:2018年第三季度公共云市场排名 //www.otias-ub.com/archives/799875.html Mon, 26 Nov 2018 16:30:00 +0000 //www.otias-ub.com/?p=799875 199IT原创编译

Synergy 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第三季度AWS依然是公共云服务市场的领袖,而且按公共IaaS和PaaS服务收入排名明显领先于其他供应商中。微软在四个地区中的三个排名第二,谷歌在三个地区排名第三。由于中国市场的突出地位和当地云提供商主导中国市场,亚太地区的排名排名不同于其他地区。阿里巴巴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二,在全球排名第四。 IBM、Salesforce和腾讯填补了该地区的其他前五名,后者归功于其在中国的地位。公共IaaS和PaaS是云基础架构服务市场中最突出的分支,占大部分收入,其他来自托管或托管的私有云服务。

在公共云市场,AWS、微软和谷歌的主导地位甚至比大型云市场更为明显。仅AWS就占40%的市场份额,三个领导者市场份额接近65%。与世界其他地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中国前五大云提供商都是本地企业。中国现在占亚太地区市场1/3以上,而且其在区域总额中的份额每季度都在增加。

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首席分析师兼研究总监John Dinsdale表示:“尽管存在一些关于数据主权的本地问题,但最有意义的是公共云是一个由真正的全球云提供商领导的全球市场。市场领导者需要拥有全球影响力,全球品牌以及为数据中心足迹和服务提供大量持续投资的能力。小型云提供商仍有机会为利基市场服务,尤其是专注于单一国家或地区,但这些企业无法挑战市场领导者。中国将继续成为这一规则的例外,但在中国之外,这是一场全球性游戏。”

]]>
Gartner:2017年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规模达235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757607.html Sun, 05 Aug 2018 10:27:36 +0000 //www.otias-ub.com/?p=757607

国外调研机构Gartner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规模达到了235亿美元,相比去年的18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9.5%。

去年中,亚马逊持续着自己的领先优势,微软、阿里巴巴、谷歌和IBM紧随其后。IaaS市场在2017年的增长不仅得益于客户从传统数据中心迁移到云的推动,也受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前四大供应商拥有强大的IaaS产品能力,并且随着云可用性扩展到新的地区和国家,正以一个良性增长的态势发展着。

而排在第三名的阿里巴巴,去年完成了63%的增长。研究人员认为,阿里有着强大的财务能力以支持其全球扩张的目标,未来在一些市场中,阿里巴巴很可能完成对亚马逊和微软的赶超。

]]>
Gartner:2018年印度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硬件支出达27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722384.html Sat, 19 May 2018 16:36:25 +0000 //www.otias-ub.com/?p=722384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Gartner的最新数据,2018年印度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硬件支出总额达到27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2.6%。

尽管2018年硬件开支将稳步增长,但到2018年,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软件支出将增长至36亿美元,同比增长10%。

Gartner研究总监Santhosh Rao表示:“数字业务计划正迫使印度的基础设施和运营领导者采用混合IT基础设施模式,能够及时为业务提供可靠、创新和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云计算则是混合模式的关键组成部分。”

2018年IaaS和SaaS支出正在增长

大多数企业都采用云优先策略,而新应用最可能使用公共云服务进行开发和托管。此外,超大型数据中心已经落户印度,例如,Amazon Web Services 和Microsoft Azure,以及本地提供商等,成为印度企业转向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迫切理由。2018年,印度IaaS支出将达到10亿美元,同比增长45.5%。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内部办公套件向SaaS的转移,如Google G套件和Microsoft Office 365。预计今年印度企业将在SaaS方面支出2.75亿美元,比去年增长37%。

199IT.com原创编译自:Gartn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Gartner:2018年全球公共云服务市场将增长21.4% //www.otias-ub.com/archives/710240.html Mon, 23 Apr 2018 16:28:39 +0000 //www.otias-ub.com/?p=710240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Gartner的最新数据,全球公共云服务市场预计在2018年将增长21.4%,达到1864亿美元,和2017年(1535亿美元)比增长显著。

增长最快的分支是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预计2018年将增长35.9%,达到408亿美元。Gartner预计,到2021年排名前10位的供应商将占IaaS市场近70%的份额,而2016年是50%。

软件即服务(SaaS)仍然是云市场中最大的一个分支,预计2018年收入将增长22.2%,到2018年达到736亿美元。到2021年SaaS将占应用软件总支出的45%。

在平台即服务(PaaS)的各分支中,增长最快的是数据库平台即服务(dbPaaS),预计到2021年将达到近100亿美元。超大型云提供商正在增加提供的dbPaaS服务范围。

虽然公共云收入增长强于最初预测,但Gartner预计增长率将从2018年起稳定下来,这反映了公共云服务将在更广泛的IT支出组合中获得日益主流的地位和成熟度。

199IT.com原创编译自:Gartn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Gartner:2016年全球IaaS公共云市场规模达到221亿美元 增长31% //www.otias-ub.com/archives/638840.html Fri, 29 Sep 2017 16:52:19 +0000 //www.otias-ub.com/?p=638840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Gartner的最新数据,全球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公共云市场在2016年增长了31%,达到221亿美元,和2015年的168亿美元比增长明显。其中,亚马逊是2016年IaaS市场的第一大供应商,其次是微软和阿里巴巴。

Gartner研究总监Sid Nag表示:“云市场的增长速度比其他IT部门都快,其中大部分增长是蚕食传统的、非云产品。对云基础的IaaS的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并推动相关云市场的发展。虽然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也增长强劲,IaaS将在未来五年呈现最快的增速。”

在IaaS市场内部,三大供应商增速更快。亚马逊主宰2016年IaaS市场,但是,微软取得更大发展,谷歌也取得了一些进步。

展望未来,Gartner认为,竞争压力增加的同时,亚马逊的股价也将维持上涨趋势,而其他市场领导者也呈现强劲增长之势。

亚马逊占2016年IaaS市场的44.2%。微软排在第二位,市场份额7.1%。微软通过集中投资开发IaaS功能,稳固的销售和营销,巩固其在IaaS市场的地位。

排在第三位的阿里巴巴,市场份额虽然只有3.0%,但是,和前一年比增长127%,反映了其在中国云服务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2016年阿里巴巴在欧洲、澳大利亚、中东和日本设立四个新数据中心,积极拓展国际业务。

199IT.com原创编译自:Gartn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Gartner:2017年印度IaaS支出将达到6.77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590240.html Sat, 13 May 2017 16:45:06 +0000 //www.otias-ub.com/?p=590240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Gartner的最新数据,2017年印度云基础设施(IaaS)将超过传统数据中心外包支出。预计2017年,印度传统数据中心外包支出将达到5.59亿美元,而IaaS支出将达6.77亿美元。

预计到2021年,印度云计算和存储服务将是传统数据中心外包支出的三倍。

Gartner预测,到2020年90%的企业将采用混合基础设施管理功能。

2016年,传统全球数据中心外包(DCO)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IUS)支出占印度数据中心服务(DCS)市场(16.5亿美元)的占36.5%,其中包括DCO / IUS、托管和IaaS。预计未来市场将进一步向IaaS和托管倾斜,到2021年,DCO/IUS将占印度DCS市场(38亿美元)的22%。

到2021年,印度IaaS市场将超过21亿美元,是印度传统DCO的近三倍。2021年,传统DCO支出将达到6.93亿美元,占DCS总支出的一半以上。

到2020年,集成系统将为印度企业节省25%的服务器和存储支出。

调查显示,在考虑增加存储容量的印度企业中,20%正在积极考虑集成系统。

199IT.com原创编译自:Gartn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Synergy:2016年Q1 Amazon占全球云服务市场的31% //www.otias-ub.com/archives/470151.html Tue, 21 Jun 2016 16:21:41 +0000 //www.otias-ub.com/?p=470151 199IT原创编译

Synergy Research Group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Amazon Web Services(AWS)仍然主宰云服务市场,占全球云市场的31%。Microsoft, IBM 和 Google占22%的市场份额,第5到第24位的云服务提供商共占27%的市场份额。对Microsoft 和 Google来说好消息是二者的增幅都超过了100%。除了这四家领先的云服务商,前24位云服务供应商增幅41%,但是在这个增幅超过50%的云服务市场,这些供应商都失去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share

主要服务商已经发布了第一季度的收入数据,Synergy预测第一季度云服务收入(包括IaaS, PaaS 和 私人以及混合云服务)超过了70亿美元大关。主要供应商收入增长很接近,美国占全球市场的半数。

Synergy Research Group首席分析师和研究主管John Dinsdale表示“云服务市场规模庞大、增长迅速,企业年增幅达到10%到30%,尽管如此从横向上看这些感觉良好的企业实际上正在失去市场份额。这些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他们是否正在建设一个持续盈利的生意。而这一点可以通过聚焦特定服务或特定区域来实现,但是,云服务市场的规模是巨大的,需要企业的持续关注。”

199IT.com原创编译自:Synergy 非授权请勿转载

]]>
Gartner:2015云计算IaaS魔力象限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360944.html Wed, 01 Jul 2015 17:14:52 +0000 //www.otias-ub.com/?p=360944 在“2015 Magic Quadrant for Cloud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Worldwide”中,Gartner 将 Amazon Web Services 定位在“领导者”象限中,并评价 AWS 拥有最完整、最深刻的洞察力,以及最强大的执行能力。
20150630085047514

在 AWS,我们不断加大投资,以更快的创新速度,大规模的高效运营和不断扩大的客户、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保持在云领域的领先地位。我们与行业领导企业紧密合作,从西门子到耐克,从 Condé Nast 到 Intuit,帮助他们转变现有的业务运营模式,速度之快远非传统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所能企及。

这份报告一面世, Network World、TechRepublic、Datacenter Knowledge以及Forbes等权威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和解读。Network World“Gartner:Amazon 的云服务规模比其他 14 家竞争对手的规模总和还要高出 10 倍。”TechRepublic“AWS 现在的规模比其竞争对于高出 10 倍:这种云武器的竞赛结束了吗?”CIO“Amazon 统治了 Gartner 的魔法盒。”Datacenter Knowledge“AWS 在 IaaS 魔力象限中进一步拉开了与其他对手的差距。”Forbes“Amazon Web Services… 用户群更大、增长率更高、创新力更强。”

]]>
Gartner:2017年公有云服务市场将达131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97601.html Fri, 01 Mar 2013 16:12:17 +0000 //www.otias-ub.com/?p=97601
研究公司 Gartner 发布了最新的公有云研究报告。报告预计,预计,未来几年的公有云市场将从 2012 年的 1110 亿美元上升至 2017 年的 1310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8.5%。

被纳入公有云服务范畴的包括 Amazon 之类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基于 OpenStack 的公有云以及基于云的共广服务等。

公有云 IaaS 以及文件和存储是公有云服务中成长最快的部分,仅 2012 年就有 61 亿美元的规模,增长率达 42.4%。预计 2013 年增长率将达到 47.3%,市场规模达 90 亿美元。Gartner 的研究总监 Ed Anderson 表示,这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公司将部署实用化所致。

“基于云的广告服务”是占比最大的公有云服务子类。2013—2016 年间在这方面的支出之和将达 6770 亿美元,占公有云总支出的 48%。相关的供应商上包括 AOL、苹果、AppNexus、百度、Facebook、Google、微软、OpenX 以及 Yahoo 等。

虽然公有云服务增长迅速,但是各地区的发展情况存在差异。北美地区是公有云服务最热情的支持者,该地区 2013 至 2016 年之间在公有云方面的总支出将占总量的 59%。排名第二的是西欧,份额占据 24%。不过增长率最高的是新兴市场,包括亚洲(尤其是印尼、印度)、中国以及拉丁美洲。美国仍然是公有云部署规模最大的国家。

]]>
诺达:公共服务行业对云计算主要服务需求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27857.html Wed, 14 Mar 2012 07:03:57 +0000 //www.otias-ub.com/?p=27857 诺达咨询最新推出的《ICT应用系列–公共服务行业ICT应用需求及趋势分析2012》显示:公共服务行业对各种对云计算主要服务需求程度主要集中在需求一般和有较高需求两种状态。其中对各项云计算主要服务具有非常高需求的比例很低。有较高需求中比例最大的是云安全服务,比例为28.1%;其次是云存储、云计算计算能力租用、Paas。需求程度一般的服务中比例最大的是云存储和Iaas服务,比例都为53.1%,其他该需求程度的比例都较高,比例都大于40%。

图表 1 公共服务行业对云计算主要服务需求情况

]]>
Computer Science Corporation:调查显示云计算在成本节约方面贡献不大 //www.otias-ub.com/archives/19601.html Tue, 06 Dec 2011 18:53:02 +0000 //www.otias-ub.com/?p=19601 2011年12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系统集成商计算机科学公司(Computer Science Corporation)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云计算并不像它有时看上去的那么省钱,但它仍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IT资源提供方式。

在接受调查的3645受访用户中,有35%表示云服务节省的金钱不到2万美元。虽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云计算不能帮你省很多钱,但它会给你带来很多其他好处,比如移动性、高效率和工作岗位等。移动性是指用户可以从各种终端设备上使用服务和访问数据,这实际上是受访者使用云服务的最主要的原因。当你考虑到理想的云用例时,特别是“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的云时,你会觉得本次调查的结果也算是在意料之中。

 

调查显示云计算在成本节约方面贡献不大

云计算也许最适合用来处理工作量未知的项目,因为它让公司在推出服务之前无需再超额准备资源了。对于测试和开发,专案应用,以及公司不想为之购买和管理实体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其他项目来说,它也非常有用。从长期来看,云计算的费用可能更高,但短期来说它很有价值,这也说明为什么Zynga会使用混合型的基础设施Z Cloud。

当然,包括Netflix在内的一些公司认为,云计算不仅具有灵活性,而且也把公司购买(以及管理)硬件的需要降到最低限度,因此这种服务值得使用。今年早些时候视频服务Animoto曾暗示说,它在AWS云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上运行GPU项目的成本略高于在自己的托管设施上运行,但使用AWS省去了自己管理服务器、交换机和以及数据中心的麻烦。

正如这项调查所显示的,即便是“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它们的关键也是为用户带来简便。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云服务都会帮客户公司节省一些钱(比如企业许可证之类的费用),但它真正的价值是让用户可以更加容易滴推出、管理和利用服务。

具体的调查报告内容,请在此下载:http://assets1.csc.com/newsroom/downloads/CSC_Cloud_Usage_Index_Report.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