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05 Mar 2025 12:26:2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IMF《金融与发展》:未来的GDP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4025.html Wed, 05 Mar 2025 12:26:27 +0000 //www.otias-ub.com/?p=1744025 补充性衡量指标有助于评估地球的真实财富,并探究如何实现财富的可持续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世界上最受关注的统计指标之一。它是评估经济表现的基准,也是衡量国家实力的标尺;这个单一统计数据即使出现微小变化,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影响。自从大约90年前诞生以来,GDP这个经济指标一直是制定经济政策的基石。

但它远远不够完美。GDP很难衡量福利。它统计的是一个经济体中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100美元无论用于购买音乐会门票还是打官司,价值都相同。它没有包括生活的大部分本质内容和我们最珍爱的事物——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令人惊叹的自然美景、孩童微笑的暖心时刻。这其中的许多都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尽管一些研究人员试图加以反映,包括通过《世界幸福报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等方式。

即使作为一项经济统计指标,GDP也是不完整的。它关注现在而忽视未来。今天的生产活动会耗尽资源并破坏地球环境,但GDP并不反映这些成本。两种补充性方法可以帮助建立能够显示经济活动是否可持续的衡量标准。

首先是计算国内生产净值(NDP)。它从生产价值中减去资本折旧(很快也将减去自然资源的耗竭),以更准确地反映国民收入的可持续性和我们未来的繁荣情况。第二种方法是计算综合财富。它提升了国家财富衡量指标,以关注我们是变得更富有还是更贫穷,以及我们将为子孙后代留下什么,其使用的定义远远超出“我们生产了什么”的范畴。

国内生产净值

虽然GDP衡量的是经济总产出,但用于生产这些产出的实体资本中的一小部分会因生产过程的损耗而损失。例如,工厂齿轮会损坏,机器也会停止运转。新配件会过时、被丢弃。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并加大对生产寿命更短的技术资产的使用,折旧的速度往往会加快。

NDP从GDP中减去这种折旧,从而反映经济活动对实体资本的双向影响——在创造新存量的同时降低旧存量。因此,它可以更好地显示出可以在当前和未来的消耗之间分配的资源。

并非所有国家都收集了准确衡量年度折旧所需的信息。即使如此,现有数据表明,平均而言,一国的NDP比其GDP低约10%至20%。

当然,实体资本并不是生产过程唯一可以耗尽的生产要素。今天用于生产的矿产资源(供发电站使用的化石燃料,或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制造中使用的稀土)明天将无法重新获得。因此,通过从生产价值中减去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来改进NDP的概念是有道理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展这项工作,这是对国际商定的经济活动衡量标准编制框架(即《国民账户体系》(SNA))更新工作的一部分。我们提议在将于明年完成的《国民账户体系》更新中调整NDP以反映不可再生资源耗竭的成本。考虑到不可再生资源的可用存量,这将是衡量未来收入流量的更佳方式。

更新后的核算标准对大多数国家的NDP所产生的影响将相对较小。但是,减去不可再生资源耗竭价值的新增要求将对严重依赖采矿和矿物提炼的国家产生更大的影响。这些国家的NDP可能会比GDP低30%以上。这一指标将能更好地显示这些国家的未来繁荣情况。

重要的是,经过改进的NDP衡量指标也将影响经济活动的增速,而经济增速通常比经济规模受到更密切的关注。资源开采加速带来的更高产出对总体增速的提振作用较小。

进一步的改进也值得考虑。例如,空气污染会降低劳动者的生产率,并直接影响经济体的生产潜力。更重要的是,空气污染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缩短了寿命。温室气体排放会影响大气调节气候的能力。虽然我们可能想在NDP的概念中反映大气环境的恶化,但这并非易事。就温室气体而言,这尤其困难,因为温室气体的影响是全球性而非局部性的,并且会持续几个世纪。

当然,GDP仍将保持其作为衡量经济产出的首选指标的重要地位。但我们认为,更多的国家应该编制NDP统计数据,并在政策分析和决策中更多地使用这些数据。NDP应该通过增加一个急需的可持续性视角来补充GDP,而不是取代GDP。

综合财富

政策制定者已经开始认识到经济分析同时考虑流量和存量的重要性。各种危机告诉我们,不仅要关注预算赤字,还要关注政府债务;不仅要关注收入,还要关注个人或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不仅要关注经常账户逆差,还要关注国际储备。同样,不仅要考虑经济活动的指标,例如GDP或NDP,还要考虑财富的衡量标准。

今天财富的增加使我们在明天享受更高的消费。它会提高生活水平。财富的衡量标准应包括我们据以购买或生产新的商品和服务的所有资源。传统上,我们考虑金融资产和实体资本,但这是一种狭义的观点。正如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在其最近一次讲话中所说,“我们还认识到,必须建立超越传统GDP的更好的财富衡量标准,不仅重视所产生的资本,还重视自然、人和社会结构。”

这意味着拓宽我们的财富衡量标准,包括人力资本(教育和健康)、自然资本(矿产资源、可再生资源、生态系统、水)和社会资本(善治、公民意识)。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人力资本在全球综合财富中占比最大,达64%。实体资本占31%。剩下的由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本均分。

明年更新后的《国民账户体系》将重点关注国民账户中的财富衡量标准以及财富的分布情况。它将扩大自然资本(迄今为止主要局限于矿产财富)的定义,从而包括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此外,它将更加重视人力资本账户的编制,以作为国民账户主要序列的延伸。

所有这些都将有助于更全面地衡量财富,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清晰的指示信息,以建设一个对人类和地球都更有利的经济。

与时俱进

世界不断变化,经济统计数据也必须与时俱进。技术进步正在颠覆传统的工作方式,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新的《国民账户体系》将把数据产生的价值同时纳入GDP和NDP,从而更好地反映数字革命的影响。

在将新的形势变化纳入统计手册方面,我们决不能拖延。我们还必须更好地整合对以下方面进行衡量和分类的不同标准:经济表现;政府活动;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跨境流动;温室气体排放;其他。如果没有一套相互兼容的账户,那么几乎不可能构建对经济的清晰、一致和全面的观点,也就难以设计有效的政策来应对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

我们并没有低估障碍。定义NDP和综合财富在概念和技术上都很困难。此外,我们的标准必须适用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拥有不同产业结构的经济体。

然而,仅有国际公认标准是不够的。国家当局有责任编制在各国之间具有可比性的综合财富衡量标准,并将其用于决策。在收集数据并计算符合更高标准的国民账户方面,许多统计机构都面临困难。即便在我们朝着最终完成2025年《国民账户体系》的目标迈进之时,仍有相当多的国家尚未实施16年前(即2008年)达成的上一次更新的标准。

IMF决心克服这些困难。我们正在与其他国际机构、国家统计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密切合作,以建立概念上合理的标准。通过我们的能力建设活动(通常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我们正在帮助各国对GDP和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更可靠、更相关的估计,以便这些国家都拥有所需的数据来支持良好的政策制定。

随着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的重要性得到更广泛的认识,我们越来越不能仅关注生产统计数据。与此同时,由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卫星图像等技术的发展,我们描绘更完整的经济和社会图景的能力也在提高。例如,我们现在可以将人工智能与卫星数据结合起来,以衡量生态系统的退化,从而帮助评估自然资本的价值以及人类对其产生的影响的成本。

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发展本国经济并提高其GDP。它体现了统计数据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但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一项统计数据而忽视所有其他统计数据。更全面地反映地球财富和人类福祉的补充性衡量标准也值得关注。

本文作者

伯特 • 克罗斯(Bert Kroese)

IMF的首席统计师兼统计部主任

]]>
亚太经合组织:2024年亚太经合组织地区趋势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7799.html Wed, 15 Jan 2025 01:00:39 +0000 //www.otias-ub.com/?p=1717799 199IT原创编译

亚太经合组织GDP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3%增长到2024年第一季度的3.3%,但日益加剧的全球挑战可能限制增长前景。

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继续扰乱贸易;更长的航线增加了货运成本,加剧了港口延误。

需求增加和不确定性导致的金属价格上涨可能给生产成本和通胀带来上行压力。

随着地缘经济分化加剧,亚太经合组织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已连续3年下降。

亚太经合组织地区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率攀升至3.3%,由于通胀压力得到控制,近期前景有所改善。

汇率是指2023年7月21日至2024年7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货币对美元的平均跌幅。17个亚太经合组织货币对美元贬值,幅度在- 0.7%至- 12.4%之间。亚太经合组织货币对美元升值0.1% – 3.0%。

货币政策措施降低了通货膨胀。近几个月来,人民币贬值速度有所放缓,但仍需保持警惕。

全球不确定性正在扰乱供应链,增加运输时间和成本,并造成价格压力。

金属价格上涨反映了人工智能、低排放技术的需求增加,以及投资者对不确定性的对冲,这可能对通胀前景放缓构成风险。

半导体在数字时代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凸显了对强大供应链的需求。

稳定的数据表明,在复杂的挑战中,人们持乐观态度,具有韧性。

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限制和救济措施稳步增加,加剧了对保护主义的担忧。

贸易开始向2024年预计的反弹方向复苏,但全球挑战和紧张局势可能会限制其进展。

商业服务贸易保持增长,以旅游业为首的关键行业提振了整体表现。

在全球紧张局势和经济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亚太经合组织FDI流入连续第三年下降,但绿地投资依然强劲。


199IT.com原创编译自:亚太经合组织 非授权请勿转载

]]>
2023年我国达到万亿GDP的城市已经有26个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3245.html Mon, 22 Jan 2024 12:05:49 +0000 //www.otias-ub.com/?p=1673245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达到万亿GDP的城市已经有26个——1万亿元就是约1500亿美元,当做国家来算可以排全球第58位,仅次于乌克兰。

26个万亿GDP城市中,江苏常州、山东烟台是两名新成员。

按照省份分布,除了四大直辖市,还有22个分布在各地,其中江苏最多有5个,分别是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力压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的4个——广州、深圳、佛山、东莞。

江苏“十三太保”,果然不是盖的。

山东已经有了3个,分别是济南、青岛、烟台。

浙江2个,杭州和宁波。

福建也是2个,福州和泉州。

以上都分布在东部沿海,而非沿海省份的6个万亿GDP城市,全都是各省省会——四川成都、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安徽合肥、陕西西安。

未来几年,唐山、徐州、大连、温州、厦门、沈阳、昆明、绍兴、潍坊、南昌、扬州、石家庄、盐城都有望进入万亿俱乐部。

自 快科技

]]>
Real Business Rescue:科技巨头市值富可敌国 苹果市值将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八
//www.otias-ub.com/archives/1416664.html Fri, 08 Apr 2022 12:53:54 +0000 //www.otias-ub.com/?p=1416664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那些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增长,以至于其市值超过了整个国家的GDP。虽然市值和GDP代表不同的东西,但这种比较有助于直观地了解这些企业所拥有的财富和权力。

在一个有趣的等价交换中,英国的破产专家Real Business Rescue将世界上最富有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各国的GDP进行了比较,以显示这些企业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已经变得多么大。苹果公司在2018年成为第一家万亿美元的公司,将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八,仅次于法国,而微软排名第九,价值超过意大利。亚马逊的市值为1.71万亿美元,使其价值超过加拿大,而Alphabet的价值为1.54万亿美元,将排在世界第15位。

事实上,苹果、微软、亚马逊、Meta和Alphabet这五大科技巨头的市值和GDP价值是世界上90%以上的国家中最高的。数据显示,如果苹果、微软和亚马逊是一个国家,它们将位列世界上最富有的十个国家行列。这突出表明,随着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企业最终不仅可以比其成立的国家更富有,而且可以比97%以上的国家的GDP更富有。

其他处于排行榜高端的公司包括石油巨头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其市值高于世界上97%的国家GDP;三星电子,其价值超过全球GDP的87%;强生公司这个数字为86%;沃尔玛为84%,LVMH为84%,美国银行为80%,雀巢为80%。

自 cnBeta.COM

]]>
美国经济分析局:2021年Q1美国GDP增长10.7%
//www.otias-ub.com/archives/1245334.html Sun, 08 Aug 2021 18:00:36 +0000 //www.otias-ub.com/?p=1245334 美国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以每年6.4%的速度增长。2020年第四季度增长了4.3%。

当前美国GDP在第一季度增长了10.7%,即增长5542亿美元,达到22.05万亿美元。第四季度,GDP增长6.3%,即3245亿美元。

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增长3.8%,而第四季度为1.7%。PCE指数(个人消费支出的隐形价格平减指数,等于名义消费者支出和实际消费者支出的比值。)上升了3.5%。扣除食品和能源,PCE指数上升了2.3%。

个人收入

第一季度美国个人收入增长2.4万亿美元,增幅为59%,而第四季度减少3514亿美元,即-6.9%。这一增长主要反映了政府与大流行救济方案有关的社会福利。

第一季度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长2.36万亿美元,增长67.0%,而第四季度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4021亿美元,即-8.8%。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61.3%。

第一季度美国个人储蓄为4.12万亿美元,而第四季度为2.25万亿美元。

第一季度个人储蓄率(个人储蓄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1.0%,第四季度为13.0%。

]]>
OECD:预测2020年全球实际GDP将下降4.2%
//www.otias-ub.com/archives/1163853.html Wed, 02 Dec 2020 13:51:42 +0000 //www.otias-ub.com/?p=116385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周二发布经济展望称,在中国增长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到2021年年底有望恢复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但疫情反弹拉低增长率的风险仍未消除,经合组织敦促各国和地区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支撑经济,同时继续实施将经济限制控制在最小限度的疫情对策。

报告指出,“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出现走向光明未来的希望”。报告表示疫苗等的研究正在推进,同时由于各国的就业和企业支持措施,经济保持着易于复苏的状态。

经合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实际GDP将下降4.2%,但2021年将增长4.2%。与9月的上次预测相比,将2020年预期上调了0.3个百分点,2021年预期下调了0.8个百分点。该组织指出,如果按照预期发展,2021年四季度全球GDP将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四季度的水平。

经合组织预测中国将起到火车头作用,为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三分之一以上。该组织预测中国2020年GDP增长1.8%,2021年将增长8%,2022年增长4.9%。

该组织预测美国2020年GDP将下降3.7%,2021年将增长3.2%,2022年增长3.5%。

]]>
2018Q1-2020年Q2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附原数据表) ​​​​
//www.otias-ub.com/archives/1102422.html Mon, 17 Aug 2020 09:00:46 +0000 //www.otias-ub.com/?p=1102422

]]>
2018Q1-2020Q2国内GDP增长率(按工业类型统计)(附原数据表)
//www.otias-ub.com/archives/1085744.html Fri, 17 Jul 2020 02:42:39 +0000 //www.otias-ub.com/?p=1085744

]]>
2018Q1-2020Q2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及增长率(附原数据表)
//www.otias-ub.com/archives/1085741.html Fri, 17 Jul 2020 02:40:48 +0000 //www.otias-ub.com/?p=1085741

]]>
牛津经济学院:2020年全球GDP预计下降4.8%
//www.otias-ub.com/archives/1054378.html Sat, 13 Jun 2020 18:00:21 +0000 //www.otias-ub.com/?p=1054378

  • 牛津经济学院再次下调了2020年全球GDP增长预期,反映出持续封锁对经济冲击的更为悲观的评估。预计今年下半年会出现反弹,但异常疲软的上半年意味着全球GDP预计将在2020年整体收缩4.8%。
  • 第一季度GDP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在4月份达到全球封锁峰值之前就已经大幅放缓,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面封锁生效前消费者行为的转变。第一季度全球GDP超过3%的降幅几乎与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整个经济收缩的幅度一样大。
  • 4月份,一些关键数据跌至新低。这表明随着封锁收紧,全球经济低迷在第二季度初进一步恶化。虽然围绕第二季度全球GDP萎缩的程度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但降幅可能是第一季度的近两倍。

牛津经济学院对2020年世界GDP增长的预测从上月的-2.8%下调至-4.8%。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美国和欧洲预测的显著下调,但大约0.4个百分点的修正反映了全球总量计算方式的技术性变化。

  • 随着封锁限制的逐步解除,下半年将出现稳健的增长反弹,涉及面对面的消费者服务将面临较慢的复苏。
  • 预计到2021年初,全球GDP将恢复到2019年第四季度的水平,预计2023年的GDP水平将比1月份预测的水平低1.7%。

199IT.com原创编译自:牛津经济学院 非授权请勿转载

]]>
S&P Global:冠状病毒可能使亚太地区损失211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1964.html Fri, 20 Mar 2020 18:00:10 +0000 //www.otias-ub.com/?p=1021964 根据评级机构标普全球(S&P Global)发布的一份报告,不断蔓延的冠状病毒爆发可能会让亚太地区的经济总量损失2110亿美元。

Covid-19可能会使整个地区的GDP增长放缓至4.0%,低于此前估计的4.8%。报告称,“损失将分布在家庭、企业、银行和政府之间。”

尽管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是风险敞口最大的市场,但预计所有接受分析的14个市场都将受到影响。

泰国和越南的旅游业约占GDP的10%,预计也会受到打击,泰国和越南的增长分别放缓至1.6%和6.0%。

新加坡接近零增长,而澳洲(1.2%)、南韩(1.1%)及泰国(1.6%)的增长预测均会低于2%。

受影响最严重的经济体系仍然是人流众多的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在这些经济体中,旅游业在GDP中占很大份额(平均接近10%),主要是来自中国的游客。电子和汽车行业的供应链曝险也很高。

此外,澳大利亚也是一个脆弱的经济体,预计一个百分点的冲击将使2020年的经济增长率降至1.2%,远低于接近2.5%的预测。冠状病毒最初的溢出效应来自人流,而这些人流已经受到丛林大火的抑制。

从整个亚太地区来看,标普全球(S&P Global)警告称,家庭可能会通过避免公共场所来应对更大的感染风险,这将压低非必需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199IT.com原创编译自:S&P Global 非授权请勿转载

]]>
互联网协会:2019年美国互联网行业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43571.html Mon, 07 Oct 2019 22:00:27 +0000 //www.otias-ub.com/?p=943571 互联网协会(Internet Association)发布了2019年美国互联网行业最新数据,并评估了美国互联网行业的规模和范围。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美国第四大行业,2018年创造了600万个岗位,GDP超过2万亿美元。

IA首席经济官Christopher Hooton表示:“互联网行业是美国的成功典范,正在为各个经济部门创造就业机会。在过去十年,它的规模翻了两番,在短短几年内从第20位跃升至第4位。无论在就业还是产出方面,它仍然是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

该报告的主要发现包括:

互联网行业为美国GDP贡献了2.1万亿美元,使其成为美国第四大行业。互联网行业占GDP的10.1%,仅排在“房地产和租赁”、“公共管理(政府)”和“制造”业之后。

超过600万美国人在互联网行业工作,是2014年的两倍,相当于美国就业的4%。

互联网行业还为其他行业提供了131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其产生的积极下游影响为每个互联网就业岗位提供了两个间接工作机会。

2012-2018年,互联网行业的增长速度是整个美国经济的9倍。2007-2018年间,GDP总量增长了41.8%,从14.5万亿美元增长至20.5万亿美元。互联网行业增长了约372%,从4388亿美元增长到大约2.1万亿美元,是同一时期整体经济的9倍。为了进一步比较,同期的信息行业和制造业分别增长了59.3%和26.6%。

2018年,互联网行业对经济的投资超过600亿美元。美国互联网公司通过资本支出在美国投资640亿美元。仅IA的成员就投资超过420亿美元。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WEFORUM: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十大城市都在印度
//www.otias-ub.com/archives/826330.html Sat, 16 Mar 2019 16:30:11 +0000 //www.otias-ub.com/?p=826330 想想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纽约、东京、洛杉矶和伦敦可能会首先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但根据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统计,亚洲城市,特别是印度的城市,正在超越其他城市经济体。

 增长最快的十大城市都在印度

根据牛津经济研究所的调查,2019-2035年间GDP增长最快的十大城市都来自印度。

苏拉特是西北古吉拉特邦的一个大城市,将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2019-2035年,该市的年均GDP增长率将达到9.2%。

泰姬陵的故乡——阿格拉排在第二位,GDP增长率为8.6%。班加罗尔位列第三,它被称为印度硅谷,到2035年GDP将保持8.5%的增长率。海得拉巴排名第四,GDP增长率8.47%。

除印度之外,柬埔寨首都金边的经济增长也很快(8.1%),而坦桑尼亚印度洋沿岸主要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将以7.8%的经济增长速度领先其他非洲城市。

对全球780个城市的调查预测,世界主要城市经济将以每年2.8%的速度增长。

从西到东

印度在增长最快的城市名单中的主导地位说明了经济实力由西向东倾斜的趋势。预计到2027年,所有亚洲城市的GDP总和将超过北美和欧洲城市的总和。到2035年将增长17%。

中国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将进入2035年国内生产总值前10名。现在只有上海出现在这个名单上。

与其他中国城市相比,上海拥有更加自由的经济,以及更强大的国际商业联系,中国也希望将这座城市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泛亚金融中心。

北京将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受益最多,而广州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赢家。

199IT.com原创编译自: weforum 非授权请勿转载

]]>
国家统计局:2017年Q1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6.9%
//www.otias-ub.com/archives/582502.html Mon, 17 Apr 2017 02:25:06 +0000 //www.otias-ub.com/?p=582502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民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积极变化不断增加,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实现了良好开局,为完成全年发展预期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806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654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70005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02024亿元,增长7.7%。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

  一、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据全国11万农户种植意向调查显示,2017年全国稻谷意向种植面积减少0.3%,小麦减少0.8%,玉米减少4.0%,大豆增长8.1%,棉花减少0.7%。目前,全国冬小麦长势良好,一、二类苗播种面积比重达到84.8%。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249万吨,同比增长0.2%,其中猪肉产量1468万吨,增长0.2%。生猪存栏41095万头,同比增长0.1%;生猪出栏19149万头,增长0.2%。

  二、工业增速明显加快,企业利润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0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0.8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6.2%,集体企业增长0.5%,股份制企业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4%,制造业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9%。工业结构继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2.0%,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6和5.2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快2.6和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2%。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比1-2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3%。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157亿元,同比增长31.5%,比上年全年加快23.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92%,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较快增长,景气度持续较高

一季度,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增速明显回升。3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增速比1-2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

3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2%,比上月提高1.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提高1.1个百分点,景气度持续较高。其中,零售业、航空运输业、邮政业、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和保险业等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3777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比今年1-2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33087亿元,增长13.6%;民间投资57313亿元,增长7.7%,比1-2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335亿元,增长19.8%;第二产业投资35094亿元,增长4.2%,其中制造业投资29325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投资56349亿元,增长12.2%。基础设施投资18997亿元,增长23.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6%,增速快于全部投资13.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106081亿元,同比下降2.9%,降幅比1-2月份收窄5.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2015亿元,同比下降6.5%。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87%。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292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2.2个百分点,比今年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1.2%。房屋新开工面积315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8.1%。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9035万平方米,增长19.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6.9%。全国商品房销售额23182亿元,增长25.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20.2%。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7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7%。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8810万平方米,比2月末减少1745万平方米。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5666亿元,同比增长11.5%。

  五、市场销售基本稳定,网上零售保持较快增长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23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7460亿元,增长7.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3398亿元,增长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426亿元,增长11.9%。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9196亿元,增长10.8%;商品零售76627亿元,增长9.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35248亿元,增长7.9%。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文化办公用品增长14.8%,通讯器材增长11.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7.3%,家具增长12.6%,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14.8%。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9%,比1-2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4%。

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4045亿元,同比增长32.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674亿元,增长25.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2.4%,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六、进出口较快增长,外贸结构改善

一季度,进出口总额61986亿元,同比增长21.8%,上年全年为下降0.9%。其中,出口33268亿元,增长14.8%;进口28718亿元,增长31.1%。进出口相抵,顺差4549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一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3.2%,占进出口总额的56.2%,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机电产品仍为出口主力,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5.1%,占出口总额的58.1%。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一季度我国对俄罗斯、巴基斯坦、波兰、哈萨克斯坦和印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37%、18.7%、19%、69.3%和27.7%。3月份,进出口总额23142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出口12393亿元,增长22.3%;进口10749亿元,增长26.3%。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7946亿元,同比增长10.3%。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737亿元,增长12.9%。

  七、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涨势放缓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8%,衣着上涨1.2%,居住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6%,交通和通信上涨2.0%,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5%,医疗保健上涨5.1%,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3%,猪肉价格上涨0.9%,鲜菜价格下降18.8%。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2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

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4%,上年同期为下降4.8%。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6%,涨幅比2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一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4%;3月份同比上涨10.0%,环比上涨0.5%。

  八、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4元,同比名义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收入增速比GDP增速高0.1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7,比上年同期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6067元,同比名义增长6.7%。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796元,同比名义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2月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725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454万人,增长2.7%。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3483元,增长6.4%。

  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新进展。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8%,比上年四季度提高2.0个百分点。原煤产量同比下降0.3%。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6.4%,降幅比上年末扩大3.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及成本下降,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91元,同比减少0.28元。短板领域投资加快,一季度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水利管理业投资分别增长48.1%、27.4%、24.6%和18.3%,分别快于全部投资38.9、18.2、15.4和9.1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5%,高于第二产业17.8个百分点。需求结构继续改善,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7.2%。新动能快速成长,一季度战略性庄闲游戏在哪 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3.5个百分点。节能降耗稳步推进,一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8%。

总的来看,一季度国民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发展势头,经济增速略有回升,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创新发展步伐加快,民生改善扎实有效,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国内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巩固持续向好态势尚需进一步努力。下阶段,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有效引导社会预期,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促进经济持续向好,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附注

(1)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近一年来各期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17年一季度GDP环比数据、2017年3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如下:

2016年各季度及2017年一季度GDP环比增速分别为1.3%、1.9%、1.8%、1.7%和1.3%。

其他指标环比数据表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环比增速(%)

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环比增速(%)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环比增速(%)

  2016年3月份 0.62 0.88 0.90
     4月份 0.42 0.67 0.79
     5月份 0.45 0.71 0.82
     6月份 0.50 0.79 0.93
     7月份 0.51 0.62 0.83
     8月份 0.53 0.70 0.91
     9月份 0.46 0.68 0.89
     10月份 0.50 0.74 0.82
     11月份 0.55 0.67 0.95
    12月份 0.50 0.74 0.87
 2017年1月份 0.57 0.72 0.78
     2月份 0.60 0.86 0.96
     3月份 0.83 0.87 0.84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5)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6)外出务工劳动力是指调查时点到户籍所在乡镇区域以外地区从业的农村劳动力。

(7)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8)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

20173月份及一季度主要统计数据

指 标 3月 1-3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一、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80683 6.9
第一产业 8654 3.0
第二产业 70005 6.4
第三产业 102024 7.7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3.8
二、农业        
猪牛羊禽肉(万吨) 2249 0.2
其中:猪肉(万吨) 1468 0.2
生猪存栏(万头) 41095 0.1
生猪出栏(万头) 19149 0.2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6 6.8
(一)分经济类型        
国有控股企业 7.7 6.2
集体企业 1.5 0.5
股份制企业 7.9 6.9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7.1 6.9
(二)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 -0.8 -2.4
制造业 8.0 7.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9.7 8.9
(三)主要行业增加值        
纺织业 4.6 4.3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4.6 5.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6.8 6.2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0.2 1.0
通用设备制造业 10.6 10.6
汽车制造业 12.3 15.3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5.4 4.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9.0 8.2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6.1 14.9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0.0 9.2
(四)主要产品产量        
发电量(亿千瓦时) 5169 7.2 14587 6.7
生铁 (万吨) 6200 1.3 17564 4.1
粗钢 (万吨) 7200 1.8 20110 4.6
钢材 (万吨) 9676 -0.7 26295 2.1
水泥 (万吨) 20162 0.3 44115 -0.3
原油加工量(万吨) 4750 5.9 13822 4.5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457 4.0 1349 9.0
焦炭(万吨) 3764 4.8 10705 4.7
硫酸(折100%) (万吨) 777 3.9 2250 3.7
烧碱(折100%) (万吨) 310 5.5 873 8.4
乙烯 (万吨) 159 -2.5 463 -5.1
化学纤维 (万吨) 442 4.0 1193 6.9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6989 5.0 19994 5.1
微型计算机设备 (万台) 2819 8.3 6570 2.1
集成电路 (亿块) 136 30.4 337 26.4
汽车 (万辆) 269.5 4.8 732.6 9.0
其中:轿车 (万辆) 105.7 -4.8 294.2 2.0
(五)产品销售率(%) 96.9 -0.2

(百分点)

97.2 -0.1

(百分点)

(六)出口交货值(亿元) 10737 12.9 27946 10.3
四、服务业生产指数 8.3 8.3
五、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亿元)

93777 9.2
其中:国有控股 33087 13.6
其中:民间投资 57313 7.7
(一)分项目隶属关系        
中央项目 3219 -7.1
地方项目 90558 9.9
(二)分产业        
第一产业 2335 19.8
第二产业 35094 4.2
其中:工业 34601 4.9
第三产业 56349 12.2
 其中:基础设施(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8997 23.5
(三)分行业        
采矿业 1095 -7.1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54 -15.8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304 26.5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01 -23.1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56 -12.3
    非金属矿采选业 252 -11.7
制造业 29325 5.8
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584 -10.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735 -3.5
   通用设备制造业 2108 2.0
   汽车制造业 2191 8.1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

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459 3.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194 8.3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

设备制造业

2217 26.8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181 2.6
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3131 -1.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492 17.8
其中:铁路运输业 995 10.8
  道路运输业 5551 24.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1083 26.9
其中:水利管理业 1387 18.3
  公共设施管理业 9235 27.4
(四)分注册类型        
内资企业 88702 10.0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605 -2.7
外商投资企业 2263 0.3
(五)分施工和新开工项目        
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724758 21.7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62015 -6.5
新开工项目个数(个) 93757 -13536(个)
(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到位资金 106081 -2.9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 4866 -7.1
 国内贷款 14974 -2.0
 利用外资 470 -5.3
 自筹资金 63415 -9.8
(七)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34189 10.8
 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亿平方米)

77.2 2.5
六、房地产开发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19292 9.1
其中:住宅 12981 11.2
办公楼 1194 -3.8
商业营业用房 2935 8.2
(二)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636977 3.1
其中:住宅 433241 2.2
办公楼 30771 3.9
商业营业用房 89494 4.5
(三)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 31560 11.6
其中:住宅 22751 18.1
办公楼 1131 -18.9
商业营业用房 3852 2.9
(四)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23031 15.1
其中:住宅 16500 13.7
办公楼 942 29.4
商业营业用房 2882 22.6
(五)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29035 19.5
其中:住宅 25484 16.9
办公楼 776 52.9
商业营业用房 1845 35.6
(六)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23182 25.1
其中:住宅 19399 20.2
办公楼 1202 67.9
商业营业用房 2045 49.3
(七)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

(亿元)

35666 11.5
其中:国内贷款 6892 10.7
利用外资 74 308.0
自筹资金 10894 -7.2
   其他资金 17806 27.1
土地购置面积(万平方米) 3782 5.7
商品房待售面积(万平方米) 68810 -6.4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7864 10.9 85823 10.0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12873 10.0 37460 7.9
(一)按经营地分        
城镇 23940 10.7 73398 9.7
乡村 3924 12.2 12426 11.9
(二)按消费类型分        
餐饮收入 2945 11.1 9196 10.8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723 8.1 2212 7.3
商品零售 24919 10.9 76627 9.9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 12150 10.1 35248 7.9
 粮油、食品类 1217 12.0 3944 10.4
 饮料类 169 15.6 534 12.7
 烟酒类 331 12.7 1192 9.8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 1101 6.4 3648 6.2
化妆品 215 8.7 607 9.9
金银珠宝 236 7.2 805 7.9
日用品 432 7.1 1321 8.5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 746 12.4 2033 8.0
中西药品 771 12.1 2151 10.7
文化办公用品 283 17.2 764 14.8
家具 241 13.8 621 12.6
通讯器材 330 11.6 989 11.0
石油及制品 1702 11.3 4721 13.0
汽车 3389 8.6 9232 2.3
建筑及装潢材料 268 17.8 694 14.8
八、进出口(亿元)        
进出口总额 23142 24.2 61986 21.8
出口额 12393 22.3 33268 14.8
进口额 10749 26.3 28718 31.1
九、居民消费价格 0.9    1.4
其中:城市 1.0 1.5
   农村 0.6 1.1
其中:食品 -4.4 -2.1
   非食品 2.3 2.3
其中:消费品 -0.1 0.6
   服务 2.7 2.8
分类别        
食品烟酒 -2.4 -0.8
 衣着 1.3 1.2
 居住 2.4 2.4
 生活用品及服务 0.7 0.6
 交通和通信 2.0 2.0
 教育文化和娱乐 2.3 2.5
 医疗保健 5.3 5.1
 其他用品和服务 2.9 3.6
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7.6 7.4
生产资料 10.1 9.9
 采掘 33.7 33.6
 原材料 14.9 14.5
 加工 6.5 6.3
生活资料 0.7 0.8
 食品 0.7 1.1
 衣着 1.3 1.2
 一般日用品 1.4 1.5
 耐用消费品 -0.4 -0.5
十一、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10.0 9.4
燃料、动力类 19.0 17.4
黑色金属材料类 21.8 20.7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 16.1 16.4
化工原料类 10.0 9.5
木材及纸浆类 4.5 3.9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 6.8 6.0
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 2.9 2.7
农副产品类 2.3 2.6
纺织原料类 4.6 4.0
十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 4.5
建筑安装工程 6.4
 材料费 8.5
 人工费 3.6
 机械使用费 1.4
设备、工器具购置 0.0
其他费用 0.9
十三、农产品生产者价格 -2.2
农业产品 -2.8
粮食 -5.0
谷物 -5.7
小麦 3.7
稻谷 0.5
玉米 -19.9
油料 -0.1
糖料 5.1
蔬菜 -11.6
水果 9.4
茶叶 0.7
烟叶 7.0
林业产品 8.2
木材 3.5
饲养动物及其产品 -3.5
生猪(毛重) -1.9
活牛(毛重) -0.5
活羊(毛重) -0.2
活家禽(毛重) -7.0
禽蛋 -17.5
渔业产品 4.0
十四、居民收入和支出(元/人)        
(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184 7.0
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 9986 6.3
 农村居民 3880 7.2
按收入来源分        
 工资性收入 4084 8.7
经营净收入 1280 6.1
财产净收入 583 6.9
转移净收入 1237 11.4
(二)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6067 6.7
(三)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4796 6.2
城镇居民 6387 5.4
农村居民 2921 6.8
(四)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万人,2月末) 17253 2.7
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元/人) 3483 6.4
  注:

1.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计算;全国及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为实际增长速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项增速、中位数增速为名义增速;其他指标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2.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

3.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4.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5.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图

]]>
世界银行: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经济体 占全球GDP的1/4
//www.otias-ub.com/archives/567925.html Mon, 06 Mar 2017 16:45:23 +0000 //www.otias-ub.com/?p=567925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二月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GDP最新数据,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贡献了全球GDP的近1/4(24.3%);中国占全球GDP的14.8%;美国比排在第三位的日本(5.91%)高18个百分点.

GDP排名最高的国家

  • 美国(18.03万亿美元)
  • 中国(11万亿美元)
  • 日本(4.38万亿美元)
  • 德国(3.36万亿美元)
  • 英国(2.86万亿美元)
  • 法国(2.42万亿美元)
  • 印度(2.09万亿美元)
  • 意大利(1.82万亿美元)
  • 巴西(1.77万亿美元)
  • 加拿大(1.55万亿美元)

虽然美国GDP远高于其他国家,但是从地区来看,亚洲更具优势,占全球GDP的33.84%,高于北美(27.95%)和其他地区。亚洲、北美和欧洲占全球GDP的3/4(83.16%)。

亚洲GDP最高的国家及其总体排名

  • 中国(11万亿美元)2#
  • 日本(4.38万亿美元)3#
  • 印度(2.09万亿美元)7#
  • 韩国(1.38万亿美元)11#
  • 俄罗斯(1.33万亿美元)13#
  • 印度尼西亚(8619亿美元)16#
  • 土耳其(7179亿美元)18#
  • 沙特阿拉伯(6460万亿美元)20#
  • 伊朗(4253亿美元)26#
  • 泰国(3951亿美元)27#

美洲GDP最高的国家及其总体排名

  • 美国(18.04万亿美元)1#
  • 巴西(1.77万亿美元)9#
  • 加拿大(1.55万亿美元)10#
  • 墨西哥(1.14万亿美元)15#
  • 阿根廷(5832亿美元)21#
  • 哥伦比亚(2921亿美元)39#
  • 智利(2408亿美元)42#
  • 秘鲁(1891亿美元)48#
  • 波多黎各(1031亿美元)58#
  • 厄瓜多尔(1002亿美元)61#

欧洲GDP最高的国家及其总体排名

  • 德国(3.36万亿美元)4#
  • 英国(2.85万亿美元)5#
  • 法国(2.42万亿美元)6#
  • 意大利(1.82万亿美元)8#
  • 西班牙(1.2万亿美元)14#
  • 荷兰(7503亿美元)17#
  • 瑞士(6708亿美元)19#
  • 瑞典(4956亿美元)22#
  • 波兰(4771亿美元)24#
  • 比利时(4551亿美元)25#

199IT.com原创编译自:HowMuch 非授权请勿转载

]]>
2015年Q2英国GDP环比增0.7% 连续10个季度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370816.html Tue, 28 Jul 2015 16:55:33 +0000 //www.otias-ub.com/?p=370816 英国经济二季度增长,提升了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前景,但是英国央行还能维持低利率多久存在疑问。

英国二季度GDP同比增2.6%,彭博社调查预期显示,英国二季度GDP将同比增长2.6%,低于一季度经济增速。但是英国二季度GDP环比增长0.7%,连续10个季度增长,经济增长持续时间为1955年以来第三长。

QQ截图20150728164119

官方数据显示,服务业推动了二季度英国经济增长,但是一季度变得令人失望。现在来看,服务业受益于居民收入增加和低通胀。此外,英国工业部门也强劲复苏。

英国经济持续好转可能导致英国央行提前收紧货币政策。过去6年多,英国央行的政策利率一直维持在0.5%的记录低位,但是官员们最近已经表示,加息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本周三英国央行发布的7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该行加息预期增强。而英国央行行长卡尼则在近期表示,年底之前加息时机会清晰,这让市场对于英国央行接近八年来首次加息的预期愈发浓厚。

二季度GDP增速数据可能对英国央行委员们的内部意见分歧施加影响,其效果可能会很快反映到英镑等相关资产当中。

据华尔街见闻实时新闻:

英国二季度GDP季环比初值0.7%,预期0.7%,前值0.4%。

英国二季度GDP同比初值2.6%,预期2.6%,前值2.9%。

英国GDP数据公布后,英镑/美元迅速反弹。

QQ图片20150728163112

via:wallstreetcn

]]>
零售数据点亮美国经济前景 一季度GDP或未萎缩
//www.otias-ub.com/archives/355963.html Sun, 14 Jun 2015 15:00:30 +0000 //www.otias-ub.com/?p=355963 为美国第一季度经济表现意外疲软所困的美联储(Fed)官员可以宽心了,最新数据显示该国经济增长状况并没有此前所认为的那样糟。

美国商务部周四(6月11日)公布的零售销售数据优于市场预期,预测公司Macroeconomic Advisers就此认为,美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基本为零。下图显示该公司追踪的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预估发生变化。

U11352P31DT20150612163728

尽管美国经济增长几乎没有值得夸耀之处,但看上去肯定仍好于经济部分析局上月公布的第一季度GDP修正值。官方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GDP年化季率由增长0.2%下修为萎缩0.7%。

美国经济在第二季度伊始的表现似乎不错。扣除汽车、汽油、餐饮服务和建筑材料的零售销售5月份增长了0.7%,4月份由持平上修为增长0.1%。该数据用于计算GDP。

周四数据还显示,美国4月商业库存月率增长0.4%,升幅超出市场预期。胜过预期的零售销售及商业库存促使Macroeconomic Advisers将其追踪的第二季度GDP增速预估从2.1%上调至2.5%。瑞信(Credit Suisse)和巴克莱(Barclays)的经济学家也调高了他们的预期。

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及其他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成员正尝试判断疲软经济数据究竟是受临时性因素影响,还是由持久性因素所致。FOMC下次会议将于6月16-17日召开。

包括纽约联储主席、FOMC副主席杜德利(William C. Dudley)在内的许多FOMC成员都已表示,只要美联储看到就业市场进一步改善并且对通胀前景有“合理信心”,联储就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2006年以来的首次加息。

杜德利在6月7日的演讲中称:“鉴于最近几个月经济活动并未从一季度疲软中急速回升,我对经济增长前景的看法更加不确定。由于我对经济增长及生产力增长短期趋势的看法存在疑问,我对我们是否能够看到就业市场在今年余下时间里进一步改善也不太肯定。”

不过,周四的数据表明,这些不确定性中一部分可能已经消散。

]]>
美国经济分析局:2014年Q2美国GDP料摆脱严冬困扰 将加速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261558.html Thu, 31 Jul 2014 09:20:38 +0000 //www.otias-ub.com/?p=261558         还记得美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大幅下滑2.9%吗?忘了它吧。美国经济已经开始走暖,而且几乎没有寒冷的迹象。

  美国经济分析局周三(BEA)将发布二季度GDP初值。外媒调查的分析师预计美国二季度GDP将增长3.1%。经济学家称,该国经济最近受到多个因素的支撑,包括汽车销售强劲、新屋开工数据改善、企业投资加大,以及库存累积增大。

美国季度GDP年化季率走势图

  经济学家同样预计,招聘增长和美国制造的商品和服务需求的增长将保持美国经济在下半年以3%以上的速度增长。

  美国一季度GDP可能没有之前公布得那么糟糕。之前医疗开支的意外大幅下滑是一季度经济糟糕的罪魁祸首,但统计员很难计算出奥巴马医改对经济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一开始BEA估计医疗支出在一季度增长了近400亿美元,这是基于新获得医疗保险的美国人民迫不及待地进行身体检查和其他治疗。但是医疗支出随后被修正为下降64亿美元。

  如果政府再次大幅修正该数据,或者显示出二季度医疗支出大幅上升,GDP数据可能会大幅好于经济学家的预期。“GDP数据的不确定性因素是医疗支出,”Rigions Financial首席经济学家Richard Moody说道。

  除了医疗改革外,消费者继续涌入汽车经销商购买新车,以利用当前较低的利率和频繁的折扣。汽车销售持续刷新经济危机后新高。

  不过美国人对其他商品的消费可没这么多,这对经济造成了拖累。目前为止消费者支出是经济活动的最大引擎,但自2010年来增长率只有2.2%。下半年如果消费者支出增幅低于2%,那将会略让人感到失望。

  尽管如此,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冬季结束以来企业招聘活动的增加将推高未来几月消费者支出。美国已经连续五个月新增20万个就业岗位,这是1999年来首次,而且7月有望延续这样的步伐。

  因此企业一直在加快补充库存的脚步,因为他们预计销售将会增长。制造商在这方面一直做得很好。

  库存累积的速度加快对经济有利,而且可能会促进二季度GDP增长。如果企业因为相信好日子将继续而加大投资,同样会有益于经济。企业支出在最近的经济复苏中表现一直比较疲软。

]]>
皮尤研究中心:研究显示新兴市场互联网使用和GDP呈正相关
//www.otias-ub.com/archives/196104.html Wed, 19 Feb 2014 15:19:58 +0000 //www.otias-ub.com/?p=196104 1388663472994

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显示,在发展中国家,GDP和互联网的使用有着很强的关联性。研究同时也关注了移动电话的使用情况。

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中最重要的一点结论是,尽管在发展中国家互联网还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接入,但一旦有了互联网接入,互联网就会迅速融入到人们的生活。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在被纳入调查的24个国家中,有15个国家的受访者中至少有20%每天使用互联网;21个国家的受访者中大多数互联网用户会使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

同时,互联网的使用同收入水平也呈正相关。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一般而言,人均GDP更高国家的民众使用互联网的比例更高。在纳入调查范围的国家中,人均GDP最高的三个国家智利、阿根廷和俄罗斯在互联网使用率方面也同样最高。而在人均GDP最低的两个国家巴基斯坦和乌干达,90%的人口从未接触过互联网。

在被调查的国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口表示他们拥有一部手机。其中手机普及率最高的两个国家是约旦和中国,普及率达到95%;其次是俄罗斯(94%)、智利和南非(91%)。相比之下,在被调查的24个国家中,仅有2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拥有固定电话,其中在加纳和肯尼亚这一比例仅为1%。

在这24个国家中,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尚不是很高——没有一个受调查国家的智能手机普及率过半。

在受调查国家中,短信仍是最流行的手机应用,78%的手机用户表示经常发送短信。

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中还有一些有关移动金融的定量结论值得关注。他们发现移动金融是最不流行的手机应用,在非洲国家,仅有8%的手机用户经常使用手机支付(24个国家的中位数平均值为11%)。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仅是平均值,在那些有移动金融业务部署的国家这一比例则要明显提高,其中在沃达丰M-Pesa最先推出的肯尼亚,这一比例高达68%,乌干达和南非也分别达到50%和29%。除非洲国家之外,俄罗斯是移动金融业务使用最广泛的国家,有24%的手机用户使用这一业务。

这项调查是在2013年3~5月针对24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24263人进行的,所有调查都采取了面对面询问的方式。

]]>
2013年上半年28省份GDP增速均超全国水平
//www.otias-ub.com/archives/135241.html Fri, 26 Jul 2013 09:59:47 +0000 //www.otias-ub.com/?p=135241 截至2013年7月26日中午,除了山西、西藏和青海,全国有28个省份公布了上半年经济统计数据。尽管多个省份GDP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其GDP增速均高于全国7.60%的水平,并且排名前21个省份的GDP总和已超过全国GDP总量。

28个省份中,广东省GDP总量最大,江苏、山东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这三个省份的GDP均在2万亿元以上,三省的GDP之和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宁夏排名末位,只有1008.16亿元,不足前三名中任一者的1/20。

将排名前21个省份的GDP数据相加,共计252823.68亿元,超过全国248009.20亿元的GDP总量。

各省份GDP
各省份GDP

 

按GDP增速统计,28个省份的GDP增速均高于全国7.60%的增速水平,其中,有14个省份的GDP增速在10%以上。天津、贵州以12.50%的增速充当领头羊,北京、上海以7.70%的增速垫底。

今年上半年全国各省份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不过多数省份的经济增速呈放缓态势。28个省份中有21个省份GDP同比增速下降,吉林的降幅最多,超过3个百分点。

via:财新网

]]>
GSMA:移动通信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www.otias-ub.com/archives/82220.html Fri, 30 Nov 2012 13:43:13 +0000 //www.otias-ub.com/?p=82220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协会(GSMA)发表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移动上网使用量越多的国家,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就越快,对生产力也有所提升。该份报告根据96个国家的资料显示,3G渗透率每增长10%,人均GDP随之上升0.15个百分点。在移动上网方面,14个国家的资料显示,移动数据用量每成长1倍时,可以增加人均GDP 0.5%,像俄罗斯、英国和韩国等3G移动数据应用水准较高的国家,更达到提升人均GDP 1.5%的效果。

配图:TechOrange

另外,此报告也指出,移动设备普及化的过程中,增加10%的渗透率最高可以提升生产力4.2个百分点。

配图:TechOrange

GSMA在报告中还表示,政府部门不应该盯着税收和高昂的监管费,以在移动产业中汲取价值;而应该刺激移动宽带网络的投资,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卫生部:中国八成居民从不锻炼身体 业余时间主要上网看电视
//www.otias-ub.com/archives/63877.html Sun, 19 Aug 2012 14:37:15 +0000 //www.otias-ub.com/?p=63877

卫生部举办中国卫生论坛,会上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15年来,我国患病人数增加了20%,疾病的经济负担沉重,增速甚至超过了GDP。

报告显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医疗机构数量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占世界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卫生经费投入不足,优质医疗资源严重缺乏是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医疗资源缺乏的同时,患病人数却在不停增长。根据统计,我国的年患病人次数由1993年的43.6亿增加到2008年的52.5亿,15年间增加了20%。据第三次国际卫生服务调查等研究测算,2005年我国疾病总的经济负担为23968亿元,而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83218亿元,疾病经济负担相当于GDP的13.1%。与1999年相比,2005年疾病经济负担增加了6.5倍,同期GDP则只增加了4.2倍.

2005年居民前十位死因分别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伤害、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内分泌代谢病、泌尿生殖系病、围生期疾病。这十种疾病合计占死亡构成的94.35%。其中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伤害死亡情况,死因顺序明显前提。

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83.8%从不参加锻炼,其中城市为73.2%,而且这一数字低于2002年的78.4%。仅有11.9%的居民经常锻炼,他们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至少10分钟。国人懒得运动,业余大部分时间都被用到了上网、看电视上。

]]>
BI:投资必看的67张图表(二)
//www.otias-ub.com/archives/58393.html Mon, 13 Aug 2012 03:00:44 +0000 //www.otias-ub.com/?p=58393 第六张图: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的两种算法

图片描述:如图所示,横轴为年份,纵轴为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率,即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正值表示财政盈余,负值表示财政赤字。

灰色曲线表示的是以收付实现制(即现金基础)原则计算得出的官方数据,此种计算方法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而红色表示的是以权责发生制(即应计基础)原则计算得出的联邦财政盈余或赤字,此种计算方法是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

启示:以收付实现制(即现金基础)原则计算得出的官方数据与以权责发生制(即应计基础)原则计算得出的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两个数据平均相差约2.4%。

法兴银行(Societe Generale)全球战略分析师Dylan Grice认为,“从目前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来看,美国国债存在巨大风险。一部分原因在于,美国政府试图通过玩数字游戏,来掩盖当下债务沉重的事实。以权责发生制(即应计基础)原则计算得出的数据才是更为真实的数据,而美国政府对外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然与之有较大出入。”

美国国会预算局在今年年初公布的报告预测,在今年9月底结束的2012财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将达1.1万亿美元,连续第四年破万亿美元,财政预算赤字占GDP比例将为7%。

第七张图:标普500成分股公司每股收益是惊喜还是失望?

图片描述:此图勾勒出了从1992年至2012年标普500成分股公司第一季度每股收益和预期相比的情况。位于上方的曲线表示的是每股收益高于预期的公司比例,位于下方的曲线表示的则是每股收益低于预期的公司比例。

启示:Richard Bernstein Advisors的首席执行官、前美林证券首席投资策略师伯恩斯坦(Richard Bernstein)强调:“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在标普500成分股公司中,有多少家公司的每股收益低于预期。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那些每股收益高于预期的公司来说,它们的上涨趋势可以持续很久,截至目前,持续了约20年。投资者关系专员(Investor Relations officer)也许功不可没,是他们给华尔街的分析师们提供了这些公司拿得出手的利润收益等数据。请注意,在坐标的起点处,每股收益高于预期的公司数与每股收益低于预期的公司数基本持平。然而,在投资者关系专员介入之后,大量的公司收益高于预期,但他们的信息披露却少了,而那些收益低于预期的公司却加大了信息披露的力度。这些收益低于预期的公司,往往是本来就不被看好的公司,但他们的实际收益却比原先预期的还要糟糕。”

第八张图:美国历年真实GDP及其20个季度的移动平均线

图片描述:图中蓝色曲线代表的是GDP自然季度环比增长,灰色曲线代表的是周期为20个季度的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移动平均线(MA)是应用最普遍的技术指标之一,它帮助交易者确认现有趋势、判断将出现的趋势、发现过度延生即将反转的趋势。

启示:由图可得,美国最近一次GDP自然季度环比增长为1.9%,较前值下降了1.1个百分点。20个季度的移动平均线数值在2000年6月到达顶峰,此后便一路下跌至当前的0.7%。

第九张图:摩根大通的股价走势图

图片描述:此图反映的是今年2月至7月摩根大通的股价走势图

启示:正如对冲基金TF Market Advisors创始人Peter Tchir所言,“这张股价走势图让人可以一窥摩根大通银行部门的情况,以及伦敦鲸事件的结局。” 众所周知,摩根大通因“伦敦鲸”事件造成的衍生品交易损失在今年二季度增加了44亿美元,加上一季度亏损的14亿美元,总亏损已达58亿美元。详情可参考本网站文章《伦敦鲸的覆灭-摩根大通巨亏全解析》。

第十张图:美国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四周移动平均线

图片描述:该图显示的是从2000年到2012年美国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四周移动平均线,纵坐标代表的是美国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四周均值,单位为千人。美国2012年7月7日当周季调后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的四周均值修正为37.7万人。

启示:在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奥尼尔(Jim O’Neill)看来,“对于标普指数而言,比起希腊和欧洲货币联盟(EMU)的最新动态来,美国每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的走势是一个更重要的领先指标。除非趋势发生逆转,否则就难逃华尔街传统的股市魔咒——“5月沽清离场”(Sell in May and go away)。

第十一张图:美国联邦存款:收缴的所得税和就业税

图片描述:此图显示了1995年至2011年美国联邦政府收缴的税收(这里指所得税和就业税)同比变化率的平滑移动平均线。

启示:德意志银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Joseph LaVorgna表示,“美国政府仍然在乐此不疲地收缴工资税,这一举动可以直接体现美国劳动力市场健康状况。”

第十二张图:资本的人口分布图

图片描述:这两张图简明扼要地呈现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如今这个时代,美国两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口统计曲线。

左图涵盖的是年龄在25-49周岁的人口,这一年龄段的人以资本增值为使命,其人口数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便开始一路下滑,而且从虚线表示的预测来看,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数量还将继续减少。而右图涵盖的是年龄在50-74周岁的人口,这一年龄段的人主要任务是保存资本,其人口数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激增,而且从虚线表示的预测来看,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数量还将继续增加。

启示:美国在经历了经济大萧条和二战洗礼后,出生率自1946年激增,直至1964年避孕药普及后,这股“热潮”才退却。这18年间出生人口高达7800万人,人们把这段时期出生的人称为“蟒蛇腹中的猪”(pig in the python),或“婴儿潮一代”。目前,出生于1946年的首批婴儿潮美国人已步入耳顺之年。

前美林银行北美首席经济学家,现Gluskin Sheff首席经济学家David Rosenberg对此评论道:“婴儿潮一代掌握了美国社会的大部分财富,在过去的60年中,他们在美国政坛和商界呼风唤雨,威名赫赫。现在婴儿潮一代的平均年龄是55岁,他们不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一样积聚资本,但是,他们在美国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却很高,因此,他们依然主宰着不同资产类别的资金流向。”

via:wallstreetcn

]]>
Businessvalue:中国院线投资地理
//www.otias-ub.com/archives/21029.html Thu, 22 Dec 2011 13:12:42 +0000 //www.otias-ub.com/?p=21029 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之后,无疑将使中国电影行业的“第二春”更加得意。二三线城市的院线市场蕴含巨大的增长潜力,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入。

一场文化娱乐风暴及其引发的投资浪潮即将席卷中国。

 

“十二五”规划对加快文化娱乐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推进文化娱乐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文化娱乐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将发展文化娱乐产业的目标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2010 年文化娱乐产业增加值约为1万亿元,占全国同期GDP比重约为2.51%,基本与2009年占比持平。政府工作会议中指出,2015年我国GDP将超过55万亿元,若要在2015年将文化娱乐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在未来5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那么,文化娱乐产业总量就将达到2.75万亿元,年增长率约为24%。

“十二五”期间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更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五年”,电影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政策逐步完善,在文化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先导行业的重要作用,国内电影产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巨大。

“第一春”收获颇丰

近年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但是电影院线的发展并没有跟上。直接导致目前我国国内影院数量仍十分稀缺,其溢价能力较高,分账比例全球最高——比如国内院线每100元票房中,税和电影基金占8.3元,院线占52.26%~54.1%,投资回报率在15%左右,并且可以产生聚拢商圈人气的溢出效应。这也直接导致影院投资高涨,投资流入明显。

投资的流入引发了国内电影行业的第一轮景气周期,可以说是“第一春”,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一线城市银幕数和上座率的增长。从票房收入来看,在经过2002年~2007年的投资潮流之后,中国电影票房年收入同比增速从 2007 开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并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于2010年突破100 亿元人民币,增幅达64%。票房总量超过英国,相当于世界最大电影市场——北美票房的1/7,进入世界电影市场前10位。票房、广告和海外市场等各项综合收入接近160亿,增幅48%。

“第二春”来临

目前,一线城市的院线基本饱和,投资流入开始减缓。从 2009年开始,一线城市银幕数增速放缓,伴随着二三线城市人均GDP快速增长,带来消费能力提升,观影需求旺盛,二线城市成为了新一轮院线投资的“香饽饽”,各大院线在二三线城市的攻城略地才刚刚开始,

2010年全国新增影院313家,新增银幕数1533块,平均每天新增4.2块银幕,为近8年来最高,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总数达6256块,同比增长达32.5%。国内银幕总数在2011年底或将达到8320块,同比增长33%,到2016年,中国银幕数有望达4万块。银幕数量的快速增长主要源于二三线城市的院线投资拉动。因此,二三线城市将带来中国院线市场的“第二春”。

由于二三线城市的人口基数远高于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仅6000多万人口,二三线城市人口数量超过6亿人),可以说“第二春”的市场潜力将远超“第一春”。我国2010年仅有6256块银幕,离美国近4 万块的规模差距很大,另外全国电影院线放映总场次845万场,累计2.86亿观影人次,平均每人每年进影院观看电影0.21次,相比之下,美国电影市场每年人均观影则为4.3次。若按2016年我国电影市场达到美国市场规模预计,国内院线市场的这一轮增长态势至少可以持续6年。国内票房收入2016年将达到63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6%。如果按票房总收入和电影综合收入口径测算,则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50%、60%。

银幕制约引发投资机会

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影院发展的制约条件主要是消费习惯(习惯到影院观影的群体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35岁)、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消费结构等因素,这些因素正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基本已经不再成为制约条件。

目前国内电影业最大制约条件是影院和银幕的不足,导致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在二三线城市尤为明显,据分众传媒2010年的调查显示,二三线城市增加娱乐消费与消费升级意愿的消费者占比均高于一线城市近5~10 个百分点。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富裕国家居民对电影的消费明显要高于相对不富裕国家,前者票房与GDP比例达到0.566‰,较后者的0.4169‰高出36%。而中国实际票房需求明显较人均GDP相近的秘鲁、哥伦比亚等国家低,表明票房需求被抑制。这主要是因为消费结构在近年发生了持续变化,而配套的院线建设却不够。同时从我国单银幕票房2002~2010年迅速接近美国水平也可以看出,中国的需求增长速度远快于供应量增长,需求的爆发性增长带来的是巨大的市场空间,而供应不足即意味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转自:businessvalue

]]>
Pew Internet: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GDP和社交网络使用的对应关系
//www.otias-ub.com/archives/20883.html Wed, 21 Dec 2011 14:00:05 +0000 //www.otias-ub.com/?p=20883

 

Via:internet2share

]]>
爱立信:研究结果表明宽带速度每提高一倍,GDP将增长0.3%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54.html Fri, 30 Sep 2011 14:51:36 +0000 //www.otias-ub.com/?p=16454 爱立信(NASDAQ:ERIC)与理特管理顾问公司和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在33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成员国开展了一项新的研究,该项研究量化分析了宽带速度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宽带速度每提高一倍,GDP将增长0.3%。

经合组织成员国GDP 0.3%的增长,约为1260亿美元,比经合组织成员国过去十年年均增长率的七分之一还高。

研究还表明,如果宽带速度再翻一番,GDP增长率将再增长0.3%(如,网速提高四倍相当于GDP可增长0.6%)。

普及宽带、提高网速都能强劲推动经济增长。去年,爱立信与理特管理顾问公司的研究结果显示,宽带普及率每增加10%,将带动GDP增长1%。

这一增长源于直接、间接和诱导效应:间接、直接效应短期以及中期内刺激经济发展;诱导效应包括催生新服务和商业机会,是最可持续性发展的维度,也代表了GDP增量的三分之一。

爱立信网络业务部主管Johan Wibergh表示:“宽带能够提高社会、企业和消费者的效率,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宽带还带来无数可能,能支持更高级的网络服务、更智能的公用事业服务、远程办公和网真服务。例如,在医疗保健行业,预计将有5亿人使用移动应用。”

Wibergh在巴黎举办的2011年宽带世界论坛上做主旨演讲中也说道:“我们预计宽带用户数将从目前的10亿增长到2016年的50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是移动宽带用户。连接及宽带只是为推动新的创新、协作和社交方式而迈出的第一步。”

理特管理顾问公司总监Erik Almqvist说,讯“一直以来都没有确凿的研究证实宽带速度对经济的影响。这项独特的实证研究的成果将有助政府或政策决定者在制定政策时更好地权衡、做出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