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网站流量领先,在手机更胜一筹
手机月度人均访问次数更高
可以看到这三大零售商中,手机用户的人均访问次数都优于PC。原因可能是因为使用手机的用户更加铁杆,人均次数高;手机方便了人们随时随地浏览商品
一个由研究机构Compete进行的发售前网络购物研究显示,消费者对PS4和Xbox One的兴趣比例为2:1。
这次的研究是从6月开始直到9月结束。具体计算的细节没有提供。
PS4是在2月公布的,Xbox One的正式公布是在5月。
Compete对于网络购物行为的研究显示,每4名次世代主机消费者中,有3名消费者会考虑PS4,而61%的消费者只会考虑PS4。
同时,研究显示有39%的消费者会考虑购买Xbox One,而只有27%的消费者只会够买Xbox One。
研究还表明,有12%的消费者对两个新主机都感兴趣。
研究机构的副总裁Matt Pace说,在两个主机厂商6月开始接受预定以后,消费者对这两款主机的兴趣在当时大增。但是目前这种兴趣已经逐渐减退,在9月的时候,这种兴趣已经比6月减少了52%。但是他还表示,这种情况应该会好转。
他说:“现在市场正在好转,消费者会在发售前再次提高对主机的兴趣。”
定价为400美金的PS4将会在11月15日首先登陆北美市场。定价为500美金的Xbox One将会在1周后的11月22日发售。
随着越来越多人求助于互联网来规划行程,购买旅游服务,在线旅游行业可谓是蓬勃发展。5月份访问在线旅游代理网站的用户数同比增长了13.7%。不仅在线网民数越来越多,来自手机访问酒店,航班,汽车租赁等服务的用户也在急剧攀升。
在购买决策时,1/3的在线旅行预订用户使用手机
移动互联网对于旅游品牌而言是个绝佳的机遇,因为移动旅游用户常常在最后一秒做决定。一个简单和良好体验的移动网站或APP能够帮助收获生意。手机网站和app都是旅游网站用户常用户的工具。1月份compete的调研发现43%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旅游APP,平均为2-3个。旅游品牌得提供无缝的跨终端体验,尤其他们想赚到用户这些钱的话。
2012年火车和汽车的移动流量增长最快
5月份访问汽车和火车网站的流量同比只增长了2%,达到760万的访客。PC的流量增长比较缓慢,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网站和APP访问。
航班移动APP访问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在线搜索航班的人群中,71%只通过桌面互联网搜索,航班是旅行预订行业移动访问比例最小的类目。
via:199it整理自compete
2013年6月2日对于硅谷风投来说,YCombinator等创业孵化器的“展示日”(DemoDay)是发掘“潜力股”的必经途径,但是如今的科技创投领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如果只是坐等“展示日”就会错失良机,因为越来越多风投机构开始借助数据专家的力量进行前瞻性的量化分析,从而提早发现“潜力股”。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日前在一篇文章中介绍了风投领域的这一新趋势,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形势变迁:创业者有了更多话语权
曾就职于风投机构GeneralCatalyst和BessemerVenturePartners的克里斯•法尔莫(ChrisFarmer)指出,风投行业曾经是个封闭的圈子,只有少数基金能接触到谷歌、Facebook这种企业。法尔莫正在筹建一家基于数据的新基金并计划于明年初开始融资,该基金能以智能化方式向投资人提供来自CrunchBase、社交媒体、网页计量和多个独家数据来源的大量信息,从而帮助投资人判断最佳投资机会。
法尔莫解释了如今的形势变化:在过去,风投机构可以凭借其投资经验(例如投资谷歌或雅虎)和投资人的人脉关系(例如“PayPal帮”)坐等交易送上门;但是如今的创业者不再眼巴巴指望风投开出的第一张支票了,因为他们能通过天使投资人、种子基金和创业加速器获得相当一部分融资,而且互联网及移动领域的创业资金门槛也大大降低,此外还有AngelList这样的网站来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牵线搭桥——总之,如今的创业者有了更多话语权。
为保优势:风投日益重视数据挖掘
面对上述变化,很多想要保住竞争优势的风投机构把目光投向了数据——例如,如果能通过深度数据挖掘发现在AppStore表现出色但尚未出名、自力更生的应用,投资人就有可能及早联系其创始人并拉近关系,从而获得参与其A轮融资的机会。
那么风投机构都在研究哪些数据呢?有Compete和Alexa排名、AppStore和PlayStore数据及排名等基本信息,有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上的人才数据,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的信息,有来自CBInsights、VentureSource等机构的财务数据,也包括TechCrunch旗下的行业数据库CrunchBase。
CrunchBase目前拥有关于公司、创业者、融资、倒闭等信息的160万个数据点,并且在近期推出了面向风投机构的CrunchBaseVentureNetwork服务,为风投机构提供API和数据团队,并且获取它们投资对象的融资、人员变化、产品发布和收购交易等信息作为交换。目前已有SVAngel、红杉资本、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500Startups等知名风投机构签约该服务,而谷歌风投也将于近期加入。
谷歌风投:“量化风投”的先驱者
谷歌风投早在2008年成立之初就开始在投资中采用量化手段,是最早开始这样做的风投机构之一。谷歌风投董事总经理比尔•马里斯(BillMaris)解释道:“传统的风投行业并不注重量化分析,但谷歌是一家数据公司,谷歌风投的很多员工又曾经在谷歌工作,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从量化角度进行投资和解决问题。”
谷歌风投从一开始就创建了自己的数据团队,由Excite联合创始人兼JotSpot(已被谷歌收购)联合创始人格雷厄姆•斯宾塞(GrahamSpencer)领导一支工程师和数据专家组成的团队,采集大量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马里斯还表示,谷歌的一整套数据统计资源对谷歌风投的数据分析大有帮助。
斯宾塞表示,谷歌风投的数据团队试图为投资人提供一个“数据工具箱”,帮助他们深入挖掘创业者和初创企业的数据以及对投资金额和投资时机做出判断。他还给出了一个例子:他们创建了一张“风投机构网络图”,分析风投资金的“联合力量”对某些特定企业的影响,判断哪些风投机构更成功、哪些合作方式效果更好。
马里斯也承认搞风投不能只依赖数据,但是他认为对数据的重视能为谷歌风投带来更好的结果,还指出谷歌风投投资的大多数初创企业都与数据相关。
其他风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Greylock——数据必须结合市场嗅觉
Greylock也拥有自己的数据团队,并且已经开始着手打造内部数据分析工具。Greylock关注的信息包括AppStore各国排名、Twitter上被提及的次数、谷歌与苹果应用商店数据对比、用户投入程度,等等。
但是Greylock合伙人、Mozilla前CEO约翰•利利(JohnLilly)也指出,量化分析必须与对行业的深入洞察相结合,而有利的数据趋势未必意味着投资良机:例如一年前社交及移动视频分享应用出现了类似当初Instagram(利利曾投资Instagram)的增长曲线,但是直觉告诉他不要投资这一领域——果然,移动视频分享领域至今仍未出现类似Instagram这样成功“高价卖身”的案例,Viddy等几家初创企业还陷入了困境。
2.Floodgate——更加重视“成功模式”
Floodgate的长期投资人兼创始人麦克•梅普尔斯(MikeMaples)指出:每年都有1万到2万家公司获得天使投资,但是每一特定行业内的大多数投资回报都来自5到10家公司,而每年新增的估值超过5000万美元的公司约有80家。因此,梅普尔斯深入研究那些投资回报排名前十的公司的数据,试图发掘其“成功模式”。
Floodgate也雇佣了自己的数据专家,但是其重点关注的不是挖掘AppStore、LinkedIn、CrunchBase等来源的数据,而是根据已有杰出表现的公司的“成功模式”用算法寻觅下一个谷歌或Facebook。
3.KleinerPerkins——使用数据挖掘软件
作为一家成立于1972年的老牌风投机构,KleinerPerkins也在往定量化方向发展,其合伙人及工作人员使用独家数据挖掘软件Dragnet——它能找出哪些初创企业和科技被Twitter上有影响力的人物提到过,是非常有效的未来热点“预警器”,尤其是对于面向消费者的初创企业来说。
未来趋势:或将出现风投领域的“彭博”和“路透”
通过向大众投资者提供商业数据,彭博和汤森路透赚得盆满钵满。那么风投领域会不会也出现类似的机构呢?随着风投机构对数据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没准有朝一日真的会有一家初创企业这样做。
数字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IgnitionOne在其关于美国和欧洲市场的调查报告指出,在这一“迂回”的产品购买流程当中,访客在被转化为顾客前所看到的有关品牌的信息是来自于自然搜索。因此酒店把重心放在获取其品牌关键词上。
数字营销智库L2 Think Tank和数字机构SapientNitro在2012年12月公布的“数字IQ指数:酒店”数据指出,在针对全球高端酒店品牌关键词的首页自然搜索结果当中,46%的结果属于酒店品牌网站,而不是OTA网站或TripAdvisor的链接等等。
L2 Think Tank在其调查报告中对57家品牌进行了分析,针对其中的24家品牌,在有关其品牌的首页关键词搜索结果当中,超过50%的结果属于其品牌网站所有。针对品牌的关键词搜索结果属于品牌网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很多网站都针对这些关键词搜索结果进行激烈的竞争。相比零售业中的其它企业,酒店品牌在获取针对其品牌的首页关键词搜索结果方面更为成功。只有专营零售店和美容品牌获得了超过1/3的首页自然搜索结果。
随着Google不断更改其算法以及OTA和媒体公司合并,旅游相关的搜索结果在顾客的购买流程中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度竞争的接触点。酒店品牌正致力于以各种手段获取更多针对其品牌的首页关键词搜索结果和吸引顾客直接在其网站进行预订,以应对上述变化。
1. 看到来自零售商的Twitter信息的用户更可能访问零售网站
曝光在零售商发布的Twitter信息的Twitter用户中,他们随后访问零售网站的比例(95%)比一般互联网用户(90%)要更高。这个也适用于大型零售网站以及服饰零售商,而且在玩具和体育品类表现更加突出
Twitter用户是网购的主力,但大品牌不是唯一的受益者,Twitter集合了各种兴趣和爱好的人,给各类零售商提供了商机
2. 看到零售商Twitter信息的Twitter用户更可能在线购买
在Compete的分析期内,27%的一般网民从零售网站购买了商品,Twitter用户从同样网站的购买力则为33%。而曝光在零售商的信息中的用户的购买则增加至39%,相当于分别有1.4倍和1.2倍。
可见Twitter用户的购买意愿和能力比一般网民要高
原文:http://www.datatmt.com/archives/33491.html
上图是由Google和Compete联合发布的一个关于用户在互联网上购买服饰产品的同时观看的视频类型比例。
对零售商来说,要判断的是用户在观看了这些视频后是否会真正产生购买行为。根据Google和Compete的研究,那些观看这些视频的消费者会比不看的购买更多。
维基百科40%的流量来自35-54岁的用户,男性相对较多,而且看起来收入较低的群众使用该站要多于收入高的群体,但这可能反映了互联网人口结构的特点。
2、过去两年,维基百科不断吸引新的用户,但最近的独立访客有一些跳水。从总PV走势来看,PV在下降,但PV/UV仍然保持在4页左右,表现OK.
3、下面是维基百科的搜索流量来源
美国的互联网用户正在定期购买不断增长的在线商品组,并且他们也正在转向互联网来研究他们许多的线下购买——甚至是日常购买。研究表明,即使只是掌控线上渠道,零售商网站仍然主导着几乎所有商品类别的购买研究源。
Compete公司发现,在消费者在线购买百货、健康美容商品,以及宠物供应商品之前,比起搜索引擎、在线广告、在线评测、零售邮件,以及的广泛的其它信息渠道而言,零售网站更常用于商品研究。同样的事发生在书籍、电影、音乐和视频、家庭改善商品,消费电子和鞋类等类别。只有服饰研究更可能从另外的渠道开始——零售电邮,而对于家庭必需品的研究渠道,搜索引擎仅仅只能和零售网站平分秋色。
在线购物的顾客在零售商网站购买之前做大量的研究,这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当顾客在线购买时,他们几乎不可避免地将花一些时间在零售商网站上。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零售网站对同样的信息利用,其它地方比起来相形见绌。举例说,在零售商网站研究百货是其它地方的近三倍,搜索引擎与之差距甚远,远远地被排在第二位。
Compete所调查的差不多一半的网购消费者曾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在线购买过书籍,而41%买过电影、音乐和视频游戏——所有的购买行为最有可能直接在零售商网站上被研究的。服饰类随后,而电子类、鞋类和健康美容商品则是排在在线购买的主要类别之列。
eMarketer预计今年美国花在书籍、音乐和视频的零售电子商务的规模将达到2040万美元,按照销售量来算,它将成为在线购买的第三大商品类别。服饰类和配饰类将会以4100万美元的规模比它领先,而计算机类和消费电子类将以4860万美元构成在线零售销售的最大类别。服饰类和配饰类的销售目前是增长最快的。
翻译:阿大 http://weibo.com/adamlau21cn
上图是由compete提供的人们在在线购物时会优先考虑的参考媒体,以便对自己在网上购买商品前对希望购买的商品有所了解。
调查主要覆盖了四个品类的商品:Grocery(食品、杂货)、Health&Beauty(健康美容)、Household essentials(家庭日用品)、Pet supply(宠物商品)。
via:internet2share
1、维基百科的用户年龄多为中年男性,收入相对较低
维基百科40%的流量来自35-54岁的用户,男性相对较多,而且看起来收入较低的群众使用该站要多于收入高的群体,但这可能反映了互联网人口结构的特点。
2、过去两年,维基百科不断吸引新的用户,但最近的独立访客有一些跳水。从总PV走势来看,PV在下降,但PV/UV仍然保持在4页左右,表现OK.
3、下面是维基百科的搜索流量来源
用户评价和评论是用户观看最多的产品视频类型,但电子邮件营销的视频和用户制作的视频也紧随其后。Google和compete的研究还发现网络购物用户在网络购买服饰时会花时间观看视频广告。
在网络视频的创意和消费方面,服饰可能仍是增长最快的品类。最常被观看的产品视频是汽车行业,消费电子和娱乐产业。根据e-tailing group and在线视频公司Invodo的研究,去年只有19%的美国互联网用户观看服饰类的网络视频内容。但该比例随着零售商加大产品视频的投入而增长。
网络视频分发对于服饰品牌而言是一个机会,尤其在产品和品牌页面上。视频这个资产,零售商可以部署在网站的很多地方,包括社交和移动渠道,线下和邮件渠道。充分发挥现有视频的高回报,低投资的潜力是所有零售商都不能错过的机遇。
e-tailing group/Invodo的研究发现一半的美国互联网用户在零售商的主页上看过产品视频,47%的人在产品页面观看过这些视频。
尽管视频对零售商而言是一个机会,但指标,预算和分发仍然存在阻碍,随着视频渐趋主流,生产合适的产品网络视频显得愈来愈重要。
图1. Pinterest上用户最关注哪些类别内容?
从上图看,食品、家居和艺术类内容是Pinterest上用户最关注的主题并产生互动。而诸如旅游、教育、孩子等排名靠后。笔者认为,这个数据反映的并不是目前在Pinterest上哪些主题内容更多,哪些更少,而是反映的是用户更多地与哪些主题内容产生交互。应该看到,食品、家居、艺术时尚、产品都是一些和具体实物有联系的主题。
图2. 是否因为在Pinterest上的发现而产生过购买?
不过,总体上只有25%的Pinterest用户会因为在其上看到某件商品而产生过购买。不过,男性的比例比女性略高还是出乎笔者的意料。
Pinterest流量的增长引发了品牌和广告主的兴趣,这些品牌广告想要了解是否需要将pinterest整合进他们的社会化营销矩阵中去。其中一个常见的疑问就是Pinterest是否正在替代其他社交网络的地位,还是说它增加了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长。
compete通过调研结合监测发现,Pinterest成功搅动社交网络的格局,大约1/4的用户称他们在其他社交网络上所花费的时间更少了,compete也从数据监测中发现了这点,在过去一个月,用户花在Facebook的时长减少了3%。
pinterest同样吸引了一些没有使用过社交网络的用户的关注。大约15%的pinterest用户称他们以前从来没有使用过任何社交网络,这个比例在收入在30K以下的人群中则高达23%。
营销者需要演进他们的营销策略,根据上述的发现39%的市场多少因为Pinterest的原因而改变了他们的社交网络行为。
使用过Pinterest的人都知道上面的内容丰富多彩。通过询问用户最喜欢互动的内容发现,美食是用户最喜欢互动的内容,57%的用户喜欢与美食相关的内容互动。
通过分析食谱网站,我们发现Pinterest到Allrecipes.com的出站流量高达16%。CPG品类的网站也表现突出,Kraft的食谱网站吸引了Pinterest出站流量的4%。(2012年5月份的数据)
Pinterest不仅是提升用户的品牌感知,它也同时驱动购买行为。大约25%的用户称购买过在Pinterest上发现的产品,这个比例在男性那甚至高达37%。
对于品牌营销者而言,他们可以采用的行动有:
量化用户曝光在Pinterest产品品类前后的用户行为
根据不同的特征区分不同的用户购买互动行为,比如年龄,收入和性别
对比pinterest和Facebook的用户的差异
我们研究了63个品牌在4个月的数据,覆盖零售,食品餐厅和美容。研究特别分析了用户在“like”Facebook品牌前后30天后的访问频次的变化后,其中一个有趣的发现是:用户“Like”Facebook的品牌并不能增加他们对这个品牌网站的访问,如果他们只是与品牌主页进行了一次互动的话。
但是如果这个用户返回到品牌主页2次及以上,他们访问品牌自有网站的可能性则是那些没有访问品牌页面的用户的4倍。这两个群体加起来相对那些没有成为品牌粉丝的用户的在访问数量上共计提升85%。Facebook确实能够增加用户与品牌的互动。(译注:这是变化的比例提升,并不能说明Facebook的效果很好,因为可能存在这些用户本来就是贵公司的忠诚用户)
对营销者的启示是:营销者必须从增加Facebook的内容展示转移到让用户与他们的主页进行互动上来。每个信息流更新都应该为用户访问品牌主页提供理由。
Elizabeth在报告中指出了奢侈品应该关注的几个重点,以及品牌如何构建互动社群的提示。其中一种方法是坚持他们的品牌承诺:定制化和个性化,本地化和文化性,差异化和体验化。随著社会化媒体的崛起,富裕群体热衷社会化媒体,影响他们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有效的内容策略,包括:在多个平台上接触消费者;分享独特的观点;发挥UGC的力量;统一管理内容,成为一个真正的故事讲述者。
eMarketer的分析师Lanren fisher分析认为:考虑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商务人士中的高普及率,这些移动设备在这些商务人士B2B购买决策中的影响力突出就毫不奇怪了。通过建立或优化移动内容展示,B2B营销者可以更好地覆盖和影响这些商务用户。
又根据Oracle和Endeca 2011年11月的研究,将近1/4的B2B电商商务人士表示移动网页是对他们客户最有影响力的接触点之一。
2011年6月份,Compete和google研究发现,28%的美国B2B高管使用手机来为商业购买研究信息,而非高管只有25%,在平板电脑上,这个数字分别为21%和12%。
客户的这些行为对于那些渴望在客户购买早期阶段俘获潜在客户和购买决策者非常重要。但只是提供简单的展示对于获得B2B购买决策者还不足够。这只是让客户到达购买通道的跳板,是客户花时间消化新信息的地方。
移动设备使用率在提升,营销者应该构建可以在跨屏幕间提供便捷交易的体验,每个活动都应该可以在PC和移动终端上无缝体验。
荷兰的航空公司KLM最近想出了一个有趣的主意,当用户在他们的网站上订机票时,他们可以查看到其他和他选择同一班航班的伙伴的Facebook和LinkedIn页面,从而选择想跟谁坐在一起,当然这些信息要用户首先允许公开才行。这个做法增加了旅客们拥有一段有趣的旅途对话的体验的机会。
社交正在变得移动化,事实上拥有移动状况下创建和提升现实世界中连接的能力是社会化媒体最具吸引力的方面。社会化媒体的未来在于提升发现连接的能力。只在你的电脑上更新你的状态和发微博时候孤独的。但当你在移动或本地环境中使用社交网络时,社会化媒体的威力就发挥出来了。用户现在能够发现在附近的“朋友”。
2011年针对美国智能手机用户的研究发现,74%的人使用他们的智能手机访问社交网络,42%的人每天都会使用社交网络。根据GroundTruth,Compete的美国无线互联网数据和移动数据采集合作伙伴,社交网络是首要的移动互联网活动,占所有会话的57%,所有在线时长的58%。位置服务Foursquare证实了移动和社交天生手拉手,这才刚刚开始。
当我坐在机场等待航班时,知道有40个我认识的人在附近是个好消息。社会化媒体可以帮助我找到他们,在展览会也是一样,今天的展览会规模往往很大,如果不是特别安排,你都很难碰见某人。
这个洞察也恰恰引出了人们普遍的对像Facebook那样的社交网络的质疑:它们在鼓励虚拟关系,网友关系而不是现实的温暖的好友关系。我并不是说社会化媒体能够创建人性体验,而是说我可以利用它来推动社交和沟通。
社会化媒体拥有将人们拉到一起的能力。20年前,一个对某个特别的漫画痴迷的人可能是孤独的,而今天得益于博客,Facebook和其他社会化媒体,他或她可以找到成千上百个和他一样的人。社会化媒体让你可以构建你自己的社交群体而不是被迫跟随他人。
像图片应用Instagram那样的社交应用,让每个人都可以变成摄影记者,通过他人的认同而获得摄影记者的权力。我们因我们的创作能力受到好友的实时认可而去创作。
但其中不可或缺的是强大的移动元素,我们随处可以通过手机拍照,这些照片可以变成公开的相册让人欣赏和围观。同样,Twitter是一种新的纪录事件的方式,连重大新闻也不例外。
这一切的另一面是你要管理的你的可见性。让别人知道我在这里是个好主意,但是有时候你可能并不像让别人发现,或者你忙或者是其他原因,此时你就要记得隐藏自己。我想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技能。
via:Adam Guy 199IT编译
为了更好的评估QR码营销现状,我检查了两大领先的QR码生成网站过去几年间的流量,发现这些网站的流量有高峰也有低谷,但值得关注的是在过去的几个月间,这些网站的流量一直在走低。
同样,每用户的平均访问次数也在下降
你是不是认为营销者已经放弃QR码了,或者他们有哪些更好的方法?还是说他们正在准备东山再起?
文章编译自compete
搜索引擎市场大局已经基本大定,但是几个月来首次,google和yahoo的市场份额发生了变化。
通过分析Doomsday 2012相关的站点流量发现,这些网站并没有吸引多少流量。但是根据国家地理的节目“Doomsday Preppers”,这世界上还真有人把世界末日当回事。我们可以通过节目看到他们所建设的堡垒,存储以备不便的食品供应,准备好用来防御的武器等。
通过分析到国家地理的日搜索流量,还真可以发现,关键词doomsday preppers排在了第四大为国家地理网站带去最高流量的关键词,占网站搜索流量来源的0.90%。
尽管不会有很多人担忧世界末日的问题,但是看看那群担忧的人怎么搞还是很有趣的。
房子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的玩意,租房的市场空间很大,而网络则是用户寻找租房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上众多的租房信息网站,总有做得好,做得不好的。Compete通过分析这些租房网站流量的来源发现:关键词策略对租房网站的成功很重要。
下面是美国几大公寓/租房搜索站点的流量,可以看出有三家表现很好,其他家则多为陪衬的角色。
那么这三家网站有何成功的秘笈呢?通过分析发现,所有的这些租房网站都在功能上差不多,所以我们绝对通过关键词来源去进行深入的研究。
通过分析发现,这几个流行的网站都把他们的付费关键词包括了不同的地理位置的词汇,apartments.com几乎购买了从New York到Vegas到Texas 和 North Carolina的关键词。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流量较低的租房网站,比如rentjungle.com, 他们却没有购买相应的含位置信息的租房关键词。
因此你大概可以判断出一个成功的网站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了。对租房这类本地生活服务网站而言,位置信息是重中之重。而如果rentjungle.com这个网站想借鉴这个做法,他们则可以进一步细分点,购买更小的和社区相关的关键词。
来自compete的调查数据,在亚马逊、bestbuy.com(百思买)、target.com以及walmart.com(沃尔玛)四家美国主要在线零售商的消费者电子产品份额中,亚马逊在销量上占比60%,但是其在销售额占比仅为39%,仅比walmart.com的33%高出6%,而后者在销量占比上比亚马逊低了38%。另外,亚马逊也是四家中唯一一家销量占比高于销售额占比的公司。
上图是四家网站平均每笔消费者电子产品订单价值。bestbuy.com的单笔价值最高,为206.07美元,亚马逊的单笔价值为103.48美元。
作为仅次于用户参与度的另一重要指标,这2000万独立访客带来了5000万的访问量和2亿的页面浏览量。
此外,Compete还表示,谷歌+1按钮的登录页面已经发展到4000万独立访问者。
对于仅于去年9月下旬进行小范围测试的社交网站来说,这些数据并不会太难看。然而,要想赢过Facebook,谷歌+还是比较困难的。
这是因为,在宣布网站实际的用户参与度方面,例如多少用户与谷歌+互动、多少用户共享帖子和照片等,谷歌还是非常小心谨慎的。
然而,尽管没有用户参与度的统计,该研究机构仍然非常看好谷歌+的增长前景。该机构的研究员预计,谷歌将谷歌+帖子和照片纳入用户搜索结果中的方式将为谷歌+带来更多流量。
此外,谷歌的新隐私政策将60个产品政策归在一个大的隐私政策下,并且将这些服务的用户作为单独的谷歌账户持有人。
“对于多产品平台来说,精简的隐私政策也是必要的补充,也是2012年继续进行产品实验的好的方式。”该研究机构在博客中写道。
“这一新的政策也将有助于在一个更统一的产品组合下,为适当的消费者提供更相关的产品。”
市场研究机构Compete数据显示,2011年9月至12月,Pinterest的流量增长了4倍多,单在12月独立访问用户达到721万。
Pinterest为各方网站带去的流量之大,已成为数家服装零售商排名第五的流量转介服务。
此外,Experian Hitwise(微博)数据显示,Pinterest特别受女性用户喜爱,流量贡献为58%。
虽然Pinterest对零售商的流量贡献越来越大,但搜索仍占主导地位,且Pinterest尚未证明自己已成为一个潜在的销售渠道。目前,仍缺乏Pinterest的销售转换率数据。
这项调研的目的是分析Facebook上的品牌活动对在线购买行为的影响,以及为品牌带来额外收益的机会。
Compete在今年早些时候跟踪了Facebook上Expedia FriendTrips、达美航空、老虎航空、Best Buy以及Visit Las Vegas推出的活动带来的影响,Compete是一家专门根据在线消费行为帮助品牌改进营销策略的媒体公司。
FriendTrips要求Facebook用户通过点击“喜欢”Expedia,成为一名虚拟的飞行员(可飞往13个奖励目的地之一),然后邀请5位好友参与,成功邀请5位好友参与之后即可获得奖励,用户可以发送多个目的地的邀请,从而获得更多的奖励。
“之前Expedia就拥有了130,000个用户‘喜欢’,但这项促销活动为Expedia赢得了900,000个用户“喜欢”,使它成为Facebook上影响力最大的促销活动。”Compete客服和旅游业务总监Ryan Williams在一次Expedia Media Solutions主办的名为“探索Facebook用户的价值”的在线研讨会上表示。
“使用恰当的促销活动显然可以产生大量的消费者互动。” Williams说,
“本年度截止8月份,Expedia网站上约85%的独立用户在Facebook举行活动的 4、5月份访问了这个活动页面。”他补充道。
Williams表示,当一个品牌成功地在Facebook上与粉丝互动时,该品牌的Facebook页面以及其自身网站的点击率就会上升。品牌网站上的小部分用户会浏览其Facebook页面,而Facebook页面的大量用户会浏览品牌网站。
Expedia媒体解决方案副总裁Noah Tratt表示,由于这些促销活动,Expedia同样见证了其网站上交易量的上升。
实际上,促销活动过后Expedia在Facebook的页面浏览量下降了10-15%,然而相比促销期间,现在有更多的用户点击“喜欢Expedia”按钮。
Expedia的合作伙伴表示,他们从促销活动中受益匪浅。
Tratt表示,提供了价值为10万美元奖励的合作伙伴发现,其Facebook页面的粉丝互动率上升了150%,很多参与活动的用户上传关于目的地的照片或故事。
提供少于10万美元奖励的合作伙伴也见证了合计5,500次目的地故事和照片的上传量。
Tratt 在一封邮件中表示,“Expedia负责了这样的大规模活动的概念确立、创意、执行和推广,使赞助的旅游品牌能够用最少的费用获得最佳的宣传效果。”
Compete近日的调查显示,3/4的受访者认为,品牌的Facebook页面会对他们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通过品牌的网站或Facebook页面进行互动的消费者进行预订的可能性更大。” Williams说。
他说,这部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很高。
从长远的角度看,只要Expedia不断地与新的Facebook粉丝互动,他们带来的预订量将会很惊人,Williams说。
调查还表明,喜欢Facebook上一个品牌的粉丝中,有56.2%的用户会继续关注促销活动,他们都属于价格敏感型用户。
不过,Tratt说,如果旅游品牌只是把Facebook当成推出优惠活动的渠道,那么它还没有充分利用这项渠道。
“我们对于这部分消费者要非常敏感,我们希望自己的Facebook粉丝能够感受我们的真诚,而非仅仅是促销。”
这项Compete调研表明,60%的受访者在Facebook.上喜欢的品牌不超过六个。
“因为消费者只喜欢某些品牌,所以品牌在推出活动时需要特别小心,以免破坏自己的品牌价值。” Tratt说。
63.2%的和购物相关的活动发生在家中,34.5%的用户在商店使用他们的移动设备(比价、看评论,下载优惠券),28.6%的用户在消磨时间时会购物。
下面是和购物相关的一些活动,我们可以发现查找和商店相关的信息是做多的,然后是比价,以及寻找优惠券。这些都告诉品牌,用户在找你们。
时隔多年,Compete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互联网十大站点侵吞互联网流量份额的势头似乎已经减弱,收缩。
2001-2011年互联网十大网站的PV份额
自2006年以来互联网域名增长了11%,从PV来看,有长尾化的趋势。2011年,流量最大份额的是Facebook,2001年则为雅虎,从差异来看,2006年,流量份额的差异最大。
2006年以来,互联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有些需要切换多个页面才能完成的网页浏览行为,在今天甚至都可以不通过翻页就能实现。基于这种原因,单一的PV指标可能还不够全面,于是我们又研究了用户的注意力指标。注意力指标主要通过给定站点的时长来衡量,可以看出,前10大网站的时长份额在过去10年一直在增加,说明了2006年的趋势没有变化,长尾效应在互联网网站中并不见得靠谱。
图:前10大网站的时长份额
下面是不同站点在2001年2006年以及2011年9月的时长份额情况。
图:前10大站点的时长份额分布
显然,前10大站点,比过去征服了更多用户的注意力,尽管该增长非常缓慢。当然注意力并非万能的指标,比如在搜索引擎上就不适用,这里只是提供更多的角度以更好的透视这个市场
确实,当男人是移动市场的重点目标受众时,智能手机妈妈则是广告主的奖赏。
Smartphone Owners: Men vs. Women (US data)智能手机拥有者,男人 vS 女人
Compete 也针对男女在智能手机不同方面的使用差异进行了研究,男人在智能手机上看更多的电影,而女人则在其他各个应用上使用的比例都高于男性。
Smartphone Owners: Activities by Gender (US data)智能手机用户,使用行为的性别差异
comScore发布的智能手机数据显示,Android在美国市场的渗透率已经达到46%
艾瑞咨询认为,美国三大问答网站用户年龄结构主要分布在25-44岁的原因在于,美国此年龄段人群正处于青壮年,热衷探索新知识,接触新领域,生活中和工作中产生的疑问较多,因此他们对于问答类网站的需求也较高。
转自:http://web2.iresearch.cn/77/20110914/149895.shtml
下图是黄色网站的独立用户访问数据图表,PornHub 第一,redtube youporn 等几乎部分彼此。
来自:: http://www.techfrom.com/15107.html
Compete还发现,Quora的用户图谱和其他站点不一样,Quora上面,年龄在25-34岁之间的用户比例更高。
Quora的用户不仅年轻,而且还富有,Compete发现27%的用户年收入在10万$,相比之下,Answers.com和Ask.com的用户分别只有17%和18%。这个比例也比互联网用户中富人的比例要高9个百分点。
Experian Hitwise 2011年2月的调研发现,受过高等教育,以及未来高等教育潜在群体是Quora用户的重要人群,将近16%来自主要的大学城市,9.69%来自富人区。
搜索是目前Quora的最大流量来源,这表明Quora在谷歌的搜索结果中是比较可信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