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公司表示,由于去年基数较高,以及新旧产品转换期间的“季节性淡季”,预计第二季度业务将出现下滑。
此外,鸿海称由于智能消费电子业务疲软,4 月份营收同比下降 11.77%,预计今年业务将下降四分之一。
鸿海 3 月营收为 4003 亿元新台币(当前约 900.67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21.11%。
鸿海于今年 3 月举行法人宣讲会,展望今年六大主轴,鸿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信息通信领域强化创新并连接新业务,并把每股纯益极大化,半导体领域推动全球布局及伙伴合作,加强第三代半导体布局。
电动车领域,刘扬伟指出,扩张北美电动车布局并深化客户基础,与传统和新创车厂扩大合作,此外在电池领域将有新进展,零组件和车型组装在软件领域,布局车联网基础建设,布局 AR、VR 眼镜内容与应用。
鸿海电动车策略长关润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鸿海集团规划生产售价低于 1 万美元(当前约 69100 元人民币)的电动车型。
自 IT之家
2023 年第一季度,鸿海营收为 1 兆 4627 亿元新台币,季减 25.26%,年增 3.87%,创历史同期新高,也符合公司在法说会揭露的展望预期。
展望第二季度:
基于目前已经进入新旧产品转换期,加上 2021 年缺料状况在去年上半年缓解,致使去年上半年拉货动能高于一般季节性表现,在去年基期较高的情况下,预估 2023 年第二季营运展望将呈现季减、年减的状态。
鸿海业务主要分为四大品类:
2023 年 03 月营收 4,003 亿,月减 0.43%。「云端网络产品类别」及「元件及其他产品类别」月对月有强劲双位数成长,「电脑终端产品类别」也维持正成长表现,仅「消费智能产品类别」有衰退情形。说明如下:
「云端网络产品类别」:受惠于客户拉货需求,故月对月有强劲双位数成长。
「元件及其他产品类别」:受惠于零组件出货增加,故月对月有强劲双位数成长。
「电脑终端产品类别」:受惠于客户拉货需求,本类别维持月对月正成长表现。
「消费智能产品类别」:因逐步进入淡季,故月对月有衰退情形。
2023 年 03 月营收,年减 21.11%。除「云端网络产品类别」与去年同期表现有显著成长之外,其他三大产品类别年对年呈现衰退情形,说明如下:
「云端网络产品类别」:部分产品料况供应较去年同期改善,且受惠于客户拉货需求,故年对年有显著成长。
「元件及其他产品类别」:因消费智能以及电脑终端产品出货衰退,故连带本类别年对年略微衰退。
「消费智能产品类别」:去年同期因有新产品推出,基期较高,故本类别年对年有衰退情形。
「电脑终端产品类别」:因 PC 市场需求趋缓,本类别年对年有衰退情形。
2023 年第一季营收为 1 兆 4,627 亿,年增 3.87%。「消费智能产品类别」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显著成长,「云端网络产品类别」约略持平,「电脑终端产品类别」及「元件及其他产品类别」表现略为衰退。说明如下:
(1) 「消费智能产品类别」:1 月份因郑州厂区恢复正常生产,此类产品出货提升,故此类别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显著成长。
(2) 「云端网络产品类别」:本类别年对年表现约略持平。
(3) 「电脑终端产品类别」:因 PC 市场需求趋缓,故本类别与去年同期相比表现略微衰退。
(4) 「元件及其他产品类别」:因拉货动能保守,故本类别与去年同期相比表现略微衰退。
自 IT之家
鸿海表示,除“元件及其他产品类别”与 1 月表现大致持平之外,其他三大产品类别云端网络产品、电脑终端产品、消费智能产品均出现衰退。
今年前 2 个月,鸿海累计营收 10624 亿新台币(约 2401.0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7.94%,为历年同期新高,同期次高为 2021 年累计前 2 个月营收 9021 亿新台币(约 2038.75 亿元人民币)。
展望今年第一季度,鸿海指出,基于 2023 年前 2 个月的营收状况,2023 年第一季度营运展望预期与外界基本一致。
作为对比,鸿海 2023 年 1 月营收 6604 亿新台币(约 1492.5 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 4.93%,同比增长 48.15%,创历年同期新高,优于预期。
自 IT之家
鸿海 2022 年第三季毛利率 6.16%,环比下降 0.24 个百分点,同比减少 0.14 个百分点。第三季营业利率 2.78%,环比降低 0.16%,但同比增长 0.21%。
第三季度,鸿海净利率 2.22%,环比减少 0.1 百分点,同比减少 0.41 百分点。
展望第四季度,鸿海表示 Q4 营运将较第三季有所增长,并较去年同期持平,至于 2022 年维持将较去年成长的展望。鸿海表示。郑州富士康工厂疫情受到控制,产能正在陆续恢复中。
自 IT之家
鸿海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
2013年5月15日鸿海周二发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由于苹果iPhone和iPad等产品的需求增速放缓,鸿海营收呈现出近13年来的最大幅下滑局面,受此影响,该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也未达到分析师的预期。
鸿海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9%,到8090亿新台币,低于分析师预计的8950亿美元,也低于去年同期的1万亿新台币。据业界分析师预计,由于在等待推出新产品,鸿海今年第二季度的营收或将同比下滑5.5%,到8430亿新台币。
尽管鸿海第一季度净利润比去年同期的149亿新台币增长了10%,达到164亿新台币(约合5.49亿美元),但仍低于彭博资讯调查的11位分析师平均预计的190亿新台币。
鸿海第一季度运营利润达到139亿新驶向,未达到分析师预计的215亿新台币。
苹果产品的订单数量减少和全球电脑市场增速减缓是导致鸿海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市场分析机构Sanford C. Bernstein(香港)的分析师阿尔伯特·莫尔(Alberto Moel)对此称:“苹果产品的出货量下滑,特别是iPhone产品,导致了鸿海营收减少,进而又影响了鸿海公司的利润。鸿海的非产品业务也因为PC市场下滑和消费电子产品(例如游戏机和数码相机)等市场疲软而遭受重创。”阿尔伯特仍将鸿海股票评级维持在“跑赢大盘”级。
周二,在台北股市常规交易中,鸿海股价下跌0.5%,报收于79.2新台币。今年以来,鸿海股价下跌了11%,而同期的台湾加权股价指数却上涨了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