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22 Feb 2023 04:43:3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银保监会:2022年四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2457.html Thu, 23 Feb 2023 05:27:25 +0000 //www.otias-ub.com/?p=1562457 一、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稳健增长

2022年四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79.4万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56.3万亿元,占比41.2%,同比增长12.9%;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66.5万亿元,占比17.5%,同比增长6.9%。

2022年四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7.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1%。其中,产险公司总资产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0%;人身险公司总资产23.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3%;再保险公司总资产6719亿元,较年初增长10.9%;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1036亿元,较年初增长0.6%。

二、银行业和保险业持续加强金融服务

2022年四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59.7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速23.6%。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6.3万亿元。

2022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赔款与给付支出1.5万亿元,同比下降0.8%。2022年全年新增保单件数554亿件,同比增长13.27%。

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2022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1(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3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8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3%,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2022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179.7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175.6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4.1万亿元2

四、商业银行利润保持增长,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

2022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3万亿元,同比增长5.4%。平均资本利润率为9.33%,较上季末上升0.01个百分点。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76%,与上季末持平。

2022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6.1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79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05.85%,较上季末上升0.31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36%,较上季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2022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资本充足率为15.17%,较上季末上升0.08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30%,较上季末上升0.10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4%,较上季末上升0.10个百分点。

五、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保持稳健

2022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3为147.41%,较上季末上升4.73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为62.85%,较上季末上升1.19个百分点;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2.05%,较上季末上升0.49个百分点;存贷款比例(人民币境内口径)为78.76%,较上季末上升0.11个百分点。

六、保险业偿付能力情况

2022年第三季度末,纳入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审议的181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2%,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9.7%;43家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被评为A类,114家保险公司被评为B类,15家保险公司被评为C类,9家保险公司被评为D类。

1.自2019年起,邮储银行纳入“商业银行”汇总口径

2.按照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应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前两类为正常贷款,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正常贷款中,关注类贷款指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

3.流动性覆盖率为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的商业银行汇总数据。

]]>
银保监会:2020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1099117.html Mon, 10 Aug 2020 16:27:54 +0000 //www.otias-ub.com/?p=1099117
一、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平稳增长

2020年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309.4万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126.0万亿元,占比40.7%,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0.1%;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55.7万亿元,占比18.0%,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1.8%。

2020年上半年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2.0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万亿,较年初增长6.9%。其中,产险公司总资产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3%;人身险公司总资产18.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6%;再保险公司总资产5133亿元,较年初增长20.5%;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643亿元,较年初增长0.5%。

二、银行业和保险业持续加强金融服务

2020年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40.7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万亿元,较年初增速17.7%。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6.6万亿元,同比增长为2.7%。

2020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7万亿元,同比增长6.5%。赔款与给付支出6308亿元,同比增长1.2%。保单件数快速增长。2020年上半年新增保单件数239亿件,同比增长28.0%。

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基本稳定

202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2.7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24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上季末增加0.03个百分点。

202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138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134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3.9万亿元。

四、商业银行利润同比下降,风险抵补能力较为充足

2020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万亿元,同比下降9.4%,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0.35%。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83%,较上季末下降0.15个百分点。

202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5.0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2060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82.4%,较上季末下降0.80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54%,较上季末上升0.04个百分点。

202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7%,较上季末下降0.41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61%,较上季末下降0.34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21%,较上季末下降0.31个百分点。

五、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保持稳健

2020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为142.46%,较上季末下降9.08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为58.19%,较上季末下降0.38个百分点;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1.90%,较上季末下降0.61个百分点;存贷款比例(人民币境内口径)为74.60%,较上季末下降0.33个百分点。

附:2020年总资产、总负债(季度)

2020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季度)

2020年商业银行主要指标分机构类情况表(季度)

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情况表(季度)

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情况表(季度)

2020年保险业偿付能力状况表(季度)

]]>
银保监会:2020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1058567.html Sat, 30 May 2020 14:09:39 +0000 //www.otias-ub.com/?p=1058567
一、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平稳增长

2020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302.4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124.0万亿元,占比41.0%,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0.3%;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54.2万亿元,占比17.9%,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2.8%。

2020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1.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6%。其中,产险公司总资产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6%;人身险公司总资产17.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8%;再保险公司总资产4714亿元,较年初增长10.6%;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656亿元,较年初增长2.5%。

二、银行业和保险业持续加强金融服务

2020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38.9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6万亿元,较年初增速7.6%。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6.6万亿元,同比增长为4.4%。

2020年一季度,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7万亿元,同比增长2.3%。赔款与给付支出3031亿元,同比下降8.7%。保单件数高速增长。2020年一季度新增保单件数109亿件,同比增长72.1%。

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信贷资产质量总体平稳

2020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2.61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986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1%,较上季末增加0.05个百分点。

2020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134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130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4.1万亿元。

四、商业银行利润保持稳定,风险抵补能力较为充足

2020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累计实现净利润6001亿元,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2.09%,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98%。

2020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4.8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2943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83.2%,较上季末下降2.88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50%,较上季末上升0.04个百分点。

2020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88%,较上季末下降0.04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4%,与上季末持平;资本充足率为14.53%,较上季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五、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保持稳健

2020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为151.53%,较上季末上升4.91个百分点;流动性比例为58.57%,较上季末上升0.11个百分点;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2.51%,较上季末下降0.09个百分点;存贷款比例(人民币境内口径)为74.94%,较上季末下降0.46个百分点。

附:

2020年总资产、总负债(季度)

2020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季度)

2020年商业银行主要指标分机构类情况表(季度)

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情况表(季度)

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情况表(季度)

]]>
银保监会: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46354.html Tue, 08 Oct 2019 21:36:16 +0000 //www.otias-ub.com/?p=946354 2019年是《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和攻坚之年。日前,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展示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最新数据成果,总结了中央部门、地方政府、各类市场主体在增加对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供给、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技术和产品、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加强信用信息和担保增信体系建设、完善差异化监管机制、强化货币财税政策激励、弥补制度短板、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开展的各项举措。

《报告》通过数据呈现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的成效。当前,民众能够更广泛地享有金融服务,账户和银行卡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运用,使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不断提升。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金融机构通过设立网点、布设机具、设置便民服务点、流动服务站、助农取款服务点等多种手段,创新覆盖方式。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供给持续增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降本、控险平衡发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不断加大,金融脱贫攻坚精准发力,各项服务可得性进一步提升。

《报告》总结梳理了普惠金融体制机制、产品服务、资本市场融资、信用信息体系、担保增信体系、差异化监管、货币财税政策、法律法规、消费者权益等9个方面的举措:

深化普惠金融体制改革,初步形成“敢做、愿做”普惠金融的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深化普惠金融体制改革,推动普惠金融事业部等专营机制进一步落地见效。各银行进一步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内部考核激励等制度,各保险公司进一步发挥在普惠金融中的保障作用。

创新普惠金融技术和产品,“能做、会做”普惠金融的局面有所改善。引导各类机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服务质效,针对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特点和需求,打造专属产品服务。引导保险公司针对农业企业、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发普惠性强的保险产品。各地结合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创新农业保险服务模式。

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功能,拓宽市场主体融资渠道。稳步推进新三板普通股和优先股、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创业公司债券、农产品期货期权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发展,更好地支持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发展。

加强信用信息体系和共享平台建设,缓解因缺信息造成的融资困难。继续深化“银税互动”,持续推进“银商合作”,深入开展“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持续推进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征信体系。多地搭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整合不同政府部门信息资源。

优化担保增信体系和机制建设,推动风险有效分担。开展动产担保统一登记试点,打造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并推动落地见效,逐步搭建完成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多地设立专项信用保证基金和担保基金。

强化考核评估,完善差异化普惠金融监管机制。优化小微企业、农户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监管考核目标,在专项金融债、风险资本、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方面突出差异化导向。开展“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民营及小微企业政策落实专项检查。加强普惠金融业务统计界定和监测分析。

强化政策激励,货币财税政策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继续落实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扩大政策惠及面。加强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管理,发挥扶贫再贷款政策导向作用。对金融机构符合条件的普惠金融领域有关贷款实行免征增值税、印花税,减征企业所得税,加强政策红利效果监测。延续有关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优化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方向,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

弥补制度短板,健全普惠金融发展的法律框架。制定“两权”抵押等相关法律制度,加快补齐地方金融监管制度短板,研究修订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制度,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法律保障。

加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强化普惠金融领域信息披露和市场透明度建设,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和消费者金融素养教育,推进金融消费纠纷非诉第三方解决机制建设,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专项检查和治理。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