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09 Feb 2023 17:10:2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工信部:2022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8007.html Thu, 09 Feb 2023 17:10:29 +0000 //www.otias-ub.com/?p=1558007 2022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称“软件业”)运行稳步向好,软件业务收入跃上十万亿元台阶,盈利能力保持稳定,软件业务出口保持增长。

一、总体运行情况

软件业务收入跃上十万亿元台阶。2022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5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08126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

图1  2014年—2022年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2年,软件业利润总额12648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回落0.1个百分点至9.1%。

图2  利润总额增长情况

软件业务出口保持增长。2022年,软件业务出口5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同比增长9.2%。

图3  2014年—2022年软件业务出口增长情况

二、分领域情况

软件产品收入平稳增长。2022年,软件产品收入26583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24.6%。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407亿元,同比增长14.3%,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3.1个百分点。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较快增长。2022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70128亿元,同比增长11.7%,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0.5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4.9%。其中,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10427亿元,同比增长8.7%,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14.9%,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集成电路设计收入2797亿元,同比增长12.0%;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11044亿元,同比增长18.5%。

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稳步增长。2022年,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2038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

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两位数增长。2022年,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9376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7.7个百分点。

图4  2022年软件业分类收入占比情况

三、分地区情况

东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长,中、西部地区增势突出。2022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完成软件业务收入88663亿元、5390亿元、11574亿元和24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6%、16.9%、14.3%和8.7%。其中,中部、西部地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7、3.1个百分点。四个地区软件业务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82.0%、5.0%、10.7%和2.3%。

图5  2022年软件业分地区收入增长情况

主要软件大省收入占比小幅提高,部分中、西部省市增速明显。2022年,软件业务收入居前5名的北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共完成收入74537亿元,占全国软件业比重的68.9%,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软件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全国整体水平的省市有12个,其中增速高于20%的省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包括贵州、广西、湖北等。

图6  2022年软件业务收入前十省市增长情况

中心城市软件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利润总额增速小幅回落。2022年,全国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53419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6.3个百分点,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49.4%;实现利润总额6924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其中,武汉、宁波、济南、青岛和沈阳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过全行业整体水平。

图7  2022年前十位副省级中心城市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注:文中2022年数据均为快报数据,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他年份数据为年报数据。

]]>
2021年湖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年度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7587.html Sun, 08 May 2022 17:12:08 +0000 //www.otias-ub.com/?p=1517587 2021 年,我省大力实施《湖南省软件产业振兴计划 (2021-2025 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开新局、谱新篇,软件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达 1147 亿元,同比增长 21.8%,高于全国增速 4.1 个百分点。其中,软件产品收入 314 亿元、信息技术服务收入 662 亿元、信息安全收入 12 亿元、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 159.9 亿元,占比分别为 27.4%、57.7%、1%、13.9%,软件产业向服务化延伸趋势加速。

一、产业创新发展动能强劲

1.关键核心技术能力提升。积极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组织开展重点软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征集活动,加强基础软件、应用软件、新兴技术软件等重点软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基础软件领域,麒麟信安研发满足工业控制领域多样化设备要求的自主可控操作系统和全场景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领域,苏科智能基于智能化管控技术的云边端一体化协同智能安检系统可实现无人安检,智能物品识别仪的违禁品识别率不低于99.99%,平均误报率低于2%。新兴技术领域,拓维信息攻克了面向鲲鹏体系的大数据平台适配技术、海量图片智能压缩技术、基于分布式的百亿级海量图片检索技术。

2.创新平台承载力增强。坚持扩量提质,着力打造国家级、省级、企业级三级平台协同发展的多层次创新体系。国家长沙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长沙)等10个国家级产业平台相继落户湖南。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 “一院四中心”,即由省政府与国防科大合作共建的先进技术研究院,银河麒麟、奇安信分别承载建设的信创产业协同适配中心、网络安全演练及应急响应中心,中电互联承载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安全应用推广中心、网络安全测试认证中心,均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加快企业创新中心建设,全省建设软件及相关省级重点实验室6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个。拓维信息与华为合作建设鸿蒙创新中心生态圈,湘江鲲鹏、麒麟信安、北冥软件共同参与湖南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建设。

3.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强化。组织召开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宣贯会,鼓励软件企业加强标准体系和能力建设。2021年全省新增ITSS认证企业43家,全省累计通过ITSS认证企业127家,其中运行维护二级12家、三级103家、四级11家,咨询设计1家。累计申请CMMI企业167家,其中通过CMMI 5认证企业20家。

二、工业软件基础能力不断提升

1.工业技术软件化基础夯实。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湖南分院和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湖南分中心落地建设,有力支撑先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迈曦软件、精益传动、凯士达信息、优易软件等企业聚焦CAE、CAD等领域,推动工业研发设计类软件实现从无到有,应用覆盖机械制造、武器装备、航空航天等行业。迈曦MxSim工程CAE仿真分析软件,在低阶高精度单元算法以及CPU/GPU异构并行计算方法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行业应用深入推进。创博龙智、阿尔惠特、苏科智能、长沙变化率等企业围绕钢铁、铝合金制造、装备制造等行业,专注深耕生产管控软件各细分领域。创博龙智拥有智慧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涵盖原材料、原燃料、集中采购、生产执行、ERP、计量、质量、营销、CRM等全领域,产品已覆盖国内70%以上钢铁集团。阿尔惠特专注于铝电解制造、氧化铝制造、铝合金制造等有色冶炼领域的自动控制软件研发和应用,开发的SCADA、DCS、MES等软件和应用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沙变化率自主研发了综合管廊可视化运营管理平台,自主开发的工业互联网控制器编程软件可用于多场景控制器产品。

3.工业APP加速赋能全省工业APP数量超2.2万个,培育了15个省级优秀工业APP,4个方案入选工信部2021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累计入选数量达11个。九九智能环保、大唐先一科技获评工信部2021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方向试点示范。三德科技、中大检测已为196家企业提供了服务和平台解决方案,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航天天麓自主研发工业互联网检验检测云平台和检测APP,降低检测成本5%-15%,平均检测周期由10-15天缩短至3-5天。铁建重工打造基于智能装备的隧道智能建造解决方案,助力施工效率提高20%以上。

三、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显著

1.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中车时代电气入围工信部软件百强名单,排名第47位。麒麟信安、科创信息、大唐先一列入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清单管理,湘江鲲鹏入选工信部信息安全领域重点企业名单。安克创新、快乐阳光入选“2021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科创信息、威胜集团、威胜信息获评“中国软件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

2.重点企业快速成长。2021年,省软件50强企业实现营收486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12.4%;从业人员45755人,同比增长10.7%。支持软件企业专精特新发展,2021 年全省软件领域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累计达34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累计达89家。

3.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以柳枝行动、腾讯众创、百度创新中心等为代表的创客中心成为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沃土。截至目前,共6122个项目申报柳枝行动,615个项目获得了柳枝行动专项补贴,其中89个项目获得了115笔共计12.98 亿元股权融资。成功举办了2021年“创客中国”、第三届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与应用大赛。精益传动获得了创客中国省赛创客组二等奖。湖南策划的全国首档程序员竞技节目《数字英雄》正式推出,聚焦“智慧城市”、“乡村振兴”等方向,培养软件创新创业人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新兴业态发展生机盎然

1.移动互联网产业持续高速增长。2021年全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036亿元,同比增长25.8%,连续八年保持20%以上增速。97家省移动互联网重点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30.4%,实现利润总额49.3亿元,同比增长21.7%,吸纳就业人数105550人,同比增长7.7%。

2.人工智能、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产业日益壮大。2021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超过125亿元,同比增长25%。全省人工智能算力体系累计提供算力服务近11亿核时,长沙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在建设,湘江鲲鹏发布了兆瀚AI推理服务器。长沙、娄底加快布局抢抓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产业发展机遇,据《2021年中国城市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综合指数报告》数据显示,长沙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综合指数进入全国前5强。星沙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产业园和高新区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产业园入驻企业100多家,其中包括天河国云、搜云科技等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一批基于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技术的智慧园区、文创版权、智能工厂及金融科技等应用项目陆续落地,相关产业年产值已达到10亿元左右。

3.云大物创新应用深化拓展。2021年,全省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达到910亿元,同比增长30%。重点培育12个特色鲜明的大数据产业园,建成和在建规模以上数据中心47个,总机架数达到15 万架。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制造、医疗、教育、家居、城市治理等领域加速融合落地,涌现出AloT智慧园区、互联网医院、AI课堂、超能健康陪伴机器人、“卫星云遥” 等一批示范性应用场景。全省从事物联网研发、运营和服务的企业有1000多家,营收突破1000亿元,涌现出艾盟科技、金码智能、大家网络等一批物联网行业领军企业。

五、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凸显

1.软件名城建设全面启动长沙市已全面启动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以长沙高新区(长沙软件园)为核心区,以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为拓展区,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特色区的“一园五区两山” 产业生态加快形成。长沙集聚了全省80%以上的软件企业,软件产业收入占全省总收入近90%。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初赛中胜出,拥有移动互联网及应用软件产业相关企业总数超过16000家,沪深上市企业21家,上市后备企业51家,超过30家知名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在长沙设立了全国总部或区域性总部。

2.“软件名园” 创建加快推进。目前,全省10个软件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区实现产值519.5亿,同比增长9.7%,企业总数达9005家,同比增长4.4%。长沙软件园、中电软件园等专业园区对标软件名园建设持续推进产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长沙软件园纳入工信部统计软件企业总数达1175家,占全省企业总数近70%,全年涉软产业产值突破700亿元。长沙中电软件园2021年产值近300亿元,获评“中国最具活力软件园”。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已聚集企业3600多家,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同比增长25%。

3.特色产业基地多点布局。我省已形成以长沙高新区为核心集聚区,特色园区载体丰富多元的产业集聚发展态势。长沙高新区依托“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应用软件”产业基础优势,深度耕耘先进计算、网络安全、5G应用等重点领域,已正式投入使用的特色产业集聚区达15 个。衡阳全力打造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已有17 个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并投入使用。湘潭(高新)工业软件园正式授牌开园,着力培育发展工业软件。娄底市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产业园2021年实现产值28.5亿元,同比增长15.9%,在视频文创、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领域集聚企业近500家。

六、产业发展生态持续优化

1.重点项目引进成果丰硕。2021年,长沙市新引进东华软件、数美科技、汇通达、新程复兴等20余个项目,积极推进科大讯飞、华为总部、北大数字经济研究院等20 余个重大项目落地。截至2021 年底,已有文思海辉、万兴科技等超过50家知名软件企业在湖南设立了全国总部或区域性总部。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项目、“天心数谷”一期、长沙总部基地·云谷三大项目、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光环新网、中电软件园二期、天心数谷、万兴科技、中聚科技、迪迈智能、麓谷智造园等项目开工进展顺利,总投资额达456亿元。万兴科技大厦已完成结构封顶,湖南省大数据交易所建成并投入运营。

2.开源生态加快构建以开源激发技术创新,以政府和市场合力推进产业生态建设。拓维信息成为“欧拉生态创新中心”首批合作伙伴,将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基于开源鸿蒙的行业发行版操作系统。长沙高新区联合深信服、奇安信等软件行业的领军企业,打造 “长沙软件开发者产业中心城市” 新名片。

3.产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省领导联系软件产业链发展工作机制正式建立,在长沙组织召开2021年软件产业链建设工作座谈会,从产业政策、产业平台、产业氛围、产业服务四个方面部署重塑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财税政策支持不断强化,2021年全省84家软件企业获所得税税收减免共计2.87亿元,软件首版次政策正加快出台。人才要素保障支撑有力,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3所高校的软件学院入选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我省入选数量占全国的1/11。产业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全国工业APP 和信息消费大赛、第八届互联网岳麓峰会、湖南省第三届新型信息消费大赛、“软件产业赋能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论坛” 等活动成功举办,首届“名人、名企、名品” 正式发布,吸引了社会各界对软件产业发展的关注和参与,产业发展要素加快集聚。

]]>
工信部:2021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
//www.otias-ub.com/archives/1383129.html Mon, 24 Jan 2022 15:57:05 +0000 //www.otias-ub.com/?p=1383129 2021 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称 “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软件业务出口保持增长,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十四五” 实现良好开局。

一、总体运行情况

软件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21 年[1],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2] 企业超 4 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94994 亿元,同比增长 17.7%[3],两年复合增长率为 15.5%。

图 1  2014 年-2021 年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1 年,软件业利润总额 11875 亿元,同比增长 7.6%,两年复合增长率为 7.7%;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 0.1个百分点达 9.2%。

图 2  2020 年-2021 年利润总额增长情况

软件业务出口保持增长。2021 年,软件业务出口 521 亿美元,同比增长 8.8%,两年复合增长率为 3.0%。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 149 亿美元,同比增长 8.6%;嵌入式系统软件出口 194 亿美元,同比增长 4.9%。

图 3  2014 年-2021 年软件业务出口增长情况

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工资总额加快增长。2021 年,我国软件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809 万人,同比增长 7.4%。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同比增长 15.0%,两年复合增长率为 10.8%。

图 4  2020 年-2021 年软件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情况

二、分领域情况

软件产品收入平稳较快增长。2021 年,软件产品收入 24433 亿元,同比增长 12.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 2.2 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 25.7%。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 2414 亿元,同比增长 24.8%,高出全行业水平 7.1 个百分点。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增速领先。2021 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 60312 亿元,同比增长 20.0%,高出全行业水平 2.3 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 63.5%。其中,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 7768 亿元,同比增长 21.2%,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 12.9%,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 4.6 个百分点;集成电路设计收入 2174 亿元,同比增长 21.3%;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 10076 亿元,同比增长 33.0%。

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增长加快。2021 年,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 1825 亿元,同比增长 13.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 3 个百分点。

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涨幅扩大。2021 年,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 8425 亿元,同比增长 19.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 7 个百分点。

图 5  2021 年软件业分类收入占比情况

三、分地区情况

东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长,中西部地区增势突出。2021 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76164 亿元、4618 亿元、11586 亿元和 262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7.6%、18.9%、19.4% 和 12.1%。其中,中部、西部地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1.2、1.7 个百分点。四个地区软件业务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 80.2%、4.9%、12.2% 和 2.8%。

图 6  2021 年软件业分地区收入增长情况

主要软件大省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部分中西部省市增速亮眼。2021 年,软件业务收入居前 5 名的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共完成收入 62692 亿元,占全国软件业比重的 66.0%,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 1.2 个百分点。软件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 15 个,其中增速高于 30% 的省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包括贵州、广西、山西等。

图 7  2021 年软件业务收入前十省市增长情况

中心城市软件业务收入增长加快,利润总额平稳增长。2021 年,全国 15 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 49540 亿元,同比增长 16.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 3.3 个百分点,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 52.2%;实现利润总额 6403 亿元,同比增长 4.5%,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 0.5 个百分点。其中,杭州、青岛、济南和广州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过全行业平均水平。

图 8  2021 年前十位副省级中心城市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1] 文中 2021 年数据均为快报数据,其他年份数据为年报数据。

[2] 规模以上:指主营业务年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3] 文中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
工信部:2021年前三季度副省级城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www.otias-ub.com/archives/1336823.html Wed, 03 Nov 2021 09:27:48 +0000 //www.otias-ub.com/?p=1336823

]]>
工信部:2021年前三季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www.otias-ub.com/archives/1336724.html Wed, 03 Nov 2021 03:10:11 +0000 //www.otias-ub.com/?p=1336724

]]>
工信部:2021年前三季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www.otias-ub.com/archives/1330845.html Mon, 25 Oct 2021 08:54:03 +0000 //www.otias-ub.com/?p=1330845

]]>
工信部:2021年前三季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
//www.otias-ub.com/archives/1330840.html Mon, 25 Oct 2021 08:49:28 +0000 //www.otias-ub.com/?p=1330840

]]>
工信部:2020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23990.html Wed, 31 Mar 2021 02:51:39 +0000 //www.otias-ub.com/?p=1223990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2019年全国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以下简称综合发展指数)为138.4,比上年上升9.5,增幅为近五年来最高。其中,技术创新指数延续了对全国综合发展指数增长贡献率最高的态势,显示软件业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态势日益显著;产业规模效益全面提升,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超过软件业“十三五”规划预期目标;与经济社会的融合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为数字中国建设打造坚实基础。

一、全国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表现

2020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延用上年的指标体系,共设置规模效益、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发展环境、支撑服务5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全国综合发展指数采用定基法,选取2014年为基期,设定2014年综合发展指数为100,通过纵向比较,反映全国软件业年度综合变化情况与发展趋势(见图1)。

本年全国综合发展指数值达到138.4,比上年上升9.5。近五年来年均上升幅度为7.7,显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呈现持续向好发展态势。

图1 2014年以来全国综合发展指数

其中,一级指标中技术创新指数和规模效益指数对全国发展指数的贡献与拉动作用突出,贡献率分别达到33.8%和22.1%;发展环境指数提升最快,达120.3,上升幅度为16.0,其他两项指标也实现稳步提升(见表1),五年来一级指标变化情况见图2所示。

图2 2014年-2019年分项指数情况

2019年,我国软件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规模效益快速增长,产业发展实现量质齐升。规模效益指数136.4,比上年上升8.4,对全国发展指数上升贡献率为22.1%,其中规模发展指标增幅最大,比上年上升15.7。国内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带动庄闲游戏在哪 发展不断壮大,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软件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2019年我国软件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7.2万亿元,2016年-2019年年均增长14.3%,超过规划预期目标1.3个百分点(见图3所示);效益水平稳步增长,软件主营业务利润率达11.3%(见图4所示);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前六位企业中,我国企业占据3席(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云)。

图3 2014年-2019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情况

图4 2014年-2019年软件业效益情况

二是技术创新日益活跃,核心关键技术取得进展。技术创新指数165.0,得分居一级指标首位,比上年上升12.8,对全国发展指数上升贡献率为33.8%,其中基础创新提升指标实现快速增长,比上年上升9.7。我国软件业自主创新进程加快,研发投入水平逐年上升,核心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全年软件研发投入强度为8.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软件著作权登记量突破148万件,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30%以上(见图5所示),通信领域软件企业国际专利申请量已居全球前列。在核心关键技术领域,我国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统一操作系统(UOS)等相继推出,工业研发设计软件(CAE)技术取得新突破,分布式关系数据库奥星贝斯(OceanBase)打破数据库基准性能测试世界纪录。

图5 2014年-2019年我国软件著作权登记情况

三是云化转型升级加快,大企业培育成效显著。结构优化指数115.0,比上年上升5.3,对全国发展指数上升贡献率为12.9%。其中,云化转型指标增幅最大,比上年上升14。软件企业通过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平台运营等业务形态实现的业务收入占软件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20%,云服务加速向以规模范围为广度、行业垂直度为深度、价值延续为长度等方向协同发展,推动云服务应用从互联网行业向传统行业拓展。2019年软件业务收入排名前100家企业共实现收入8212亿元,占软件业务收入比重为11.4%,其中,软件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达14家,比上年增加1家。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有14家软件企业入选《2019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榜》。

四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人才虹吸效应显现。发展环境指数120.3,比上年上升16.0,对全国发展指数上升贡献率为20.2%。其中,政策环境指标增幅最大,比上年上升26.9。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政策不断细化,相继出台《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2019年第2号)、《“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工信厅信管〔2019〕78号)等软件相关领域专项文件,并延续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2019年软件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已退税额占应交税额比重为22.6%,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产业人才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全年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本科毕业生人数占全国毕业生人数的比重为10.5%,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位列按行业分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首位。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加速产业人才虹吸效应显现。

五是支撑服务质效提升,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服务指数147.5,比上年上升7.0,对全国发展指数上升贡献率为11.0%。其中,电子商务应用指标增幅最大,比上年上升27。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在传统零售领域的渗透水平不断提高,全年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5.8%,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见图6所示)。软件业加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普及率逐步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加速构建,形成涉及钢铁、能源、化工、机械、家电等领域的10个跨行业跨领域平台。作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要素,工业软件内需潜能持续释放,全年工业软件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图6 2014年-2019年我国电子商务应用发展情况

二、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十四五”时期,发展数字经济、税收优惠政策“续期”、新兴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将为软件业的提质扩容提供重要支撑条件,我国软件业发展进入融合创新、快速迭代的关键期。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软件业运行和发展中仍然存在突出问题:一是产业融合应用项目前期投入产出失衡。随着软件业与各领域的融合应用项目加速落地,软件企业在项目前期面临投入较大、短期内收益成效不显著等挑战,运行成本压力上升。二是现有软件技术不能满足应用深入发展需求。物联网、数字化转型等应用的持续深入,对我国现有软件技术提出新的发展需求,应进一步提高我国软件技术的算力能力以及核心关键技术的供给能力等。三是新兴领域人才供给不足。随着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技术高门槛和新兴需求更广泛的双重压力下,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核心技术人才缺口进一步扩大。

针对产业存在的问题,持续从以下方面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加大试点示范项目支持力度。积极贯彻落实软件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等优惠政策,跟踪解决政策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大对重点领域试点示范项目支持力度,统筹利用相关资源加强对中小软件企业的支持。

二是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建设软件技术高效供给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补短板与拓长板并举,引导和带动社会力量加大对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以应用为牵引,加快建设软件技术创新平台载体,推进软件技术融合性创新发展,提高关键核心技术供给水平。

三是完善软件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新兴领域人才培育。聚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重点,完善校企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软件业特色化高素质人才队伍;鼓励支持高等院校加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领域课程体系建设,加快新兴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育。

注:报告中数据除“按行业分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自国家统计局)外,均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地方工信主管部门,以2019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年报数据为基础。

 

]]>
工信部:2020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
//www.otias-ub.com/archives/1223979.html Wed, 31 Mar 2021 02:47:02 +0000 //www.otias-ub.com/?p=1223979 202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恢复,逐步摆脱新冠肺炎疫情负面影响,呈现平稳发展态势。收入和利润均保持较快增长,从业人数稳步增加;信息技术服务加快云化发展,软件应用服务化、平台化趋势明显;西部地区软件业增速较快,东部地区保持集聚和领先发展态势。

一、综合

软件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81616亿元,同比增长13.3%。

图1 2013-2020年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利润增速稳步增长。2020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10676亿元,同比增长7.8%;人均实现业务收入115.8万元,同比增长8.6%。

图2 2013-2020年软件业人均创收情况

软件出口形势低迷。2020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出口47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

图3 2013-2020年软件业务出口增长情况

从业人数稳步增加,工资总额逐步恢复。2020年末,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数70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人,同比增长3.1%。从业人员工资总额9941亿元,同比增长6.7%,低于上年平均增速。

图4 2013-2020年软件业从业人员数变化情况

图5 2019-2020年软件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情况

二、分领域情况

软件产品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20年,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2758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全行业比重为27.9%。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1974亿元,增长11.2%,为支撑工业领域的自主可控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服务加快云化发展。2020年,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收入49868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1.1%。其中,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9095亿元,同比增长10.5%;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4116亿元,同比增长11.1%。

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增速略有回落。2020年,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实现收入1498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较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

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增长加快。2020年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7492亿元,同比增长12.0%,增速较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9.2%。嵌入式系统软件已成为产品和装备数字化改造、各领域智能化增值的关键性带动技术。

图6 2020年软件产业分类收入占比

三、分地区情况

东、西部地区软件业增长较快。2020年,东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5561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80.0%。中部和西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分别为3726亿元和9999亿元,同比增长3.9%和14.6%;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5.0%和12.0%。东北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330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3.0%。

图7 2020年软件业分区域增长情况

主要软件大省保持稳中向好态势,部分中西部省市快速增长。软件业务收入居前5名的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共完成收入53516亿元,占全国软件业比重的65.6%,占比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软件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15个,其中增速高于20%的省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包括青海、海南、贵州、宁夏、广西等省份。

图8 2020年前十位省市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重点城市软件业集聚发展态势更加明显。2020年,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59636亿元,同比增长16.4%,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85.9%,占比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副省级城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3682亿元,同比增长13.0%,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53.5%。

图9 2020年前十位中心城市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1] 文中2020年数据均为快报数据,其他年份数据为年报数据。

[2] 规模以上:指主营业务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3] 文中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
工信部:2020年1-11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分省表
//www.otias-ub.com/archives/1199004.html Sat, 30 Jan 2021 14:46:11 +0000 //www.otias-ub.com/?p=1199004

]]>
工信部:2020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
//www.otias-ub.com/archives/1198802.html Fri, 29 Jan 2021 08:12:07 +0000 //www.otias-ub.com/?p=1198802 202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恢复,逐步摆脱新冠肺炎疫情负面影响,呈现平稳发展态势。收入和利润均保持较快增长,从业人数稳步增加;信息技术服务加快云化发展,软件应用服务化、平台化趋势明显;西部地区软件业增速较快,东部地区保持集聚和领先发展态势。

一、综合

软件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81616亿元,同比增长13.3%。

图1 2013-2020年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利润增速稳步增长。2020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10676亿元,同比增长7.8%;人均实现业务收入115.8万元,同比增长8.6%。

图2 2013-2020年软件业人均创收情况

软件出口形势低迷。2020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出口47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

图3 2013-2020年软件业务出口增长情况

从业人数稳步增加,工资总额逐步恢复。2020年末,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数70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人,同比增长3.1%。从业人员工资总额9941亿元,同比增长6.7%,低于上年平均增速。

图4 2013-2020年软件业从业人员数变化情况

图5 2019-2020年软件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情况

二、分领域情况

软件产品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20年,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2758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全行业比重为27.9%。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1974亿元,增长11.2%,为支撑工业领域的自主可控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服务加快云化发展。2020年,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收入49868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1.1%。其中,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9095亿元,同比增长10.5%;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4116亿元,同比增长11.1%。

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增速略有回落。2020年,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实现收入1498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较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

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增长加快。2020年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7492亿元,同比增长12.0%,增速较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9.2%。嵌入式系统软件已成为产品和装备数字化改造、各领域智能化增值的关键性带动技术。

图6 2020年软件产业分类收入占比

三、分地区情况

东、西部地区软件业增长较快。2020年,东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5561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80.0%。中部和西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分别为3726亿元和9999亿元,同比增长3.9%和14.6%;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5.0%和12.0%。东北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330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3.0%。

图7 2020年软件业分区域增长情况

主要软件大省保持稳中向好态势,部分中西部省市快速增长。软件业务收入居前5名的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共完成收入53516亿元,占全国软件业比重的65.6%,占比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软件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15个,其中增速高于20%的省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包括青海、海南、贵州、宁夏、广西等省份。

图8 2020年前十位省市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重点城市软件业集聚发展态势更加明显。2020年,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59636亿元,同比增长16.4%,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85.9%,占比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副省级城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3682亿元,同比增长13.0%,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53.5%。

图9 2020年前十位中心城市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

[1] 文中2020年数据均为快报数据,其他年份数据为年报数据。

[2] 规模以上:指主营业务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3] 文中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
工信部:2020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主要指标表
//www.otias-ub.com/archives/1198760.html Fri, 29 Jan 2021 07:50:13 +0000 //www.otias-ub.com/?p=1198760

]]>
工信部:2020年1-11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分省表
//www.otias-ub.com/archives/1178020.html Thu, 24 Dec 2020 03:27:10 +0000 //www.otias-ub.com/?p=1178020

]]>
工信部:2020年1-7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
//www.otias-ub.com/archives/1111482.html Tue, 01 Sep 2020 14:34:49 +0000 //www.otias-ub.com/?p=1111482

]]>
工信部:2013年1-7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246.html Sat, 31 Aug 2013 04:16:51 +0000 //www.otias-ub.com/?p=146246

2013年1-7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一)

G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