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un, 31 Mar 2024 12:08:0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百度地图:2023年中国城市交通报告 北京超夺回最拥堵城市的头衔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2847.html Sun, 31 Mar 2024 12:08:08 +0000 //www.otias-ub.com/?p=1682847 百度地图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城市交通报告,揭示了2023年的交通情况。报告显示,北京超越重庆,重新夺回了最拥堵城市的头衔。2023年的十大拥堵城市排名依次为:北京、重庆、广州、上海、武汉、长春、南京、西安、沈阳、兰州。

北京不仅是最拥堵的城市,还是通勤耗时最长、距离最远的城市。

2023年,北京的平均通勤时间超过了44分钟,平均通勤距离超过12千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兰州排名最后,但其拥堵情况提升速度最快。

2023年,兰州的拥堵情况比2022年上升了36个名次,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

自 快科技

]]>
西安:TFBOYS演唱会给西安带来4.16亿元旅游收入 外地人超80%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7782.html Tue, 08 Aug 2023 13:27:50 +0000 //www.otias-ub.com/?p=1637782

近日,TFBOYS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举办了一场“十年之约”演唱会,让整个城市陷入疯狂。这场演唱会对西安来说意味着什么?根据西安发布的权威数据,TFBOYS一场演唱会不但为西安带来了3576万元的门票收入,更带动了多达4.16亿元的旅游收入!

数据显示,演唱会前后,西安住宿线上提前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尤其是8月6-7日,出行总订单量同比增长738%。

其中,过夜游客占总接待人数的79.73%,平均停留天数2.36天;

省外人群占比81%,除演唱会门票外,交通+住宿+餐饮占比76%,购物+文化娱乐+旅游景区游览占比24%;

48.34%的游客表示,除了看演唱会,还参观了其他景区,平均游览个数为2.81。

另外,大麦平台上“想看”此次演唱会的用户累计达678万,成为大麦平台单场演唱会想看TOP1。

从年龄结构看,主力是00后。

从城市分布看,外地购票用户占比达83%,主要来自于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重庆、杭州、郑州、长沙等城市。

据了解,西安近期还将举办2023英雄联盟12周年盛典、秦马湖马蹄音乐节、第十八届西安ACC动漫游戏展、第二届噪点音乐节等十余场活动,持续激发文旅消费市场新动能。

自 快科技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超大城市8个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9801.html Mon, 24 Jul 2023 12:46:23 +0000 //www.otias-ub.com/?p=1629801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2年10月公布的《2021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超大城市8个,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

全国特大城市11个,分别为杭州、东莞、西安、郑州、南京、济南、合肥、沈阳、青岛、长沙、哈尔滨。

根据2014年下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有专家表示,8座超大城市和11座特大城市均位于胡焕庸线以东,广东省有3座,东北三省只有2座。高楼大厦只是城市的表象,人口才是城市的灵魂。

一个城市能不能发展,最重要的是看这个城市的三个指标:产业、人口、城市配套。最核心的是产业,有了产业,才能吸引人才、吸纳就业、创造活力、形成集聚效应。

而有了人口的涌入,规模效应才会日益突出,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才能进一步释放。

自 财联社

]]>
Savills:2023上半年之成都、重庆、西安、贵阳房地产市场回顾及展望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7073.html Mon, 24 Jul 2023 09:55:52 +0000 //www.otias-ub.com/?p=1627073
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2023上半年成都、重庆、西安、贵阳市场回顾及展望。上半年,新项目的入市为西区地产市场注入新鲜活力,促进市场需求加快恢复,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未来西区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尚存,回升基础还需巩固。

上半年成都写字楼市场需求稳步复苏,退租面积环比显著回落,净吸纳量由负转正,得益于成都在新能源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集聚度上的显著提升,能源类企业成需求增长新亮点。成都零售市场活跃度较去年同期有所回升,天府新区商业加速发展;天府和悦广场以高入驻率开业,开业期间优异的人流量和销售业绩增强了市场对天府新区商业发展的信心。物流市场供应量回落,降本增效成主流,市场需求回归理性。

新项目入市不断丰富零售市场品牌矩阵,其中万象城北区的入市带来众多城市首店。以戴家巷、民主村等为代表的城市更新项目的市场关注度也在持续提高,或将为重庆零售市场存量项目业态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场景的打造提供新的思路。甲级写字楼与高标仓物业整体租赁需求较往年平均水平仍有差距,但净吸纳量较去年同期均回升明显,市场整体需求或将在未来保持缓慢回升之势。

上半年,西安甲级写字楼市场未录得新项目入市,截至目前已连续四个季度无新增供应。供应端放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租赁去化压力,市场呈平稳去化态势。西安零售物业市场上半年整体运营平稳,消费需求活跃度呈缓慢回升态势。将绿色自然与城市商业空间相融合,打造生态开放的商业空间成为近来商业地产的新发展关键词。

甲级写字楼市场虽受近一年内经济环境影响,外来租赁需求增长乏力,但优质项目的不断入市激发了本地租户升级搬迁需求,未来单一业权优质项目或将持续保持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贵阳零售消费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新项目入市有利于提升贵阳商业项目整体品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Savills:2023年第一季度之成都、重庆、西安回顾及展望 //www.otias-ub.com/archives/1586295.html Thu, 20 Apr 2023 05:08:03 +0000 //www.otias-ub.com/?p=1586295 进入2023年,西区三个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缓慢复苏;随着各地政府积极推进经济运行好转,提振市场信心,有望加快改善市场情绪,促进需求持续恢复。

2023年开年,成都房地产市场情绪逐渐向好,但市场需求恢复尚需时日。甲级写字楼市场去化压力仍然较大;随着优质办公载体的陆续入市,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天府总部商务区作为未来城市新中心加速起势。零售市场餐饮消费回暖明显,高端餐饮需求活跃,户外运动品牌继续布局;在经济复苏期,以政府平台公司为代表的开发商凭借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将成为未来成都优质零售物业项目的开发主力。物流市场集中供应进入尾声,未来市场去化压力有望得到缓解;物流与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深度融合,直播电商有望成为未来需求增长点。

2023年第一季度重庆零售、写字楼、物流仓储市场整体表现相对平淡。由于外部租赁需求恢复较为缓慢,整体市场活跃度较去年提升有限。需求的乏力也造成市场情绪仍较为谨慎,平均租金水平持续小幅下调以维持竞争力。但季内市场也不乏亮点,消费端新领域的活跃与优质项目的入市为市场注入新活力。随着各类扶持政策红利逐步释放,消费端势能保持复苏,企业信心得到恢复,新能源等尖端产业项目布局持续加,各类物业市场或均将迎来缓慢复苏。

2023年一季度,西安房地产市场表现出逐步回暖态势,但与疫情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市场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甲级写字楼市场部分租赁需求得以释放,但吸纳量提振有限,相当部分企业持审慎扩张态度,短期内租赁市场仍面临需求活跃度较低的压力。零售物业市场消费分级现象明显,奢侈品高端消费需求稳健,反观大众消费品消费需求未得到完全释放,零售市场空置率水平持续上升。未来伴随经济稳步恢复,提振消费成为年度关键词,西安市场预计年内有望迎来新发展机遇。

]]>
回归制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20) //www.otias-ub.com/archives/1076553.html Thu, 02 Jul 2020 11:15:36 +0000 //www.otias-ub.com/?p=1076553 作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系列研究”新闻发布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西安高新区城市客厅公司、经济观察报政研院为主体的开放智库联合体——国际化大都市研究小组(IMD)隆重发布年度报告《回归制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20)》。

该蓝皮书通过全面回顾过去一年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成就,科学研判当前西安发展阶段和存在问题,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增后劲,为西安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共四大篇章计23万字

蓝皮书共分为一个总体报告、一个主题报告、四个研究报告和六个特别报告四大篇章23万字。

总体报告在全面回顾过去一年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成就的基础上,以“9+15+1”城市为对标参照,以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评价指数(IMDEI)为测评工具,以西安为基准,创新构建OST城市分级系统,评价形成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综合排名和六个分项排名,精准刻画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阶段和超越、相持和追赶的城市对标。通过综合研判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所面临的阶段问题、长期短板和外部挑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出解决发展核心问题的关键之策。

  主题报告以“回归制造”为主题,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工作部署,聚焦城市发展中“制造业不大不强”的关键问题,以一个主题报告为重点,以四研究报告为支撑,通过探究国际化大都市与工业化的双螺旋结构关系,钩沉西安工业发展简史,透视工业发展问题,提出西安制造的三重回归。

  研究报告围绕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重点领域,从先进制造业强市合肥经验的移植借鉴、德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弗劳恩霍夫模式的有机启示、现代学徒制的深化应用,以及服务型制造的复制推广等四个维度,对西安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

  特别报告聚焦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过程中业已发生、易被忽略的重大题材,分别从西安高新区中央创新区(CID)建设、西安荣膺UCLG联合主席城市、韧性城市建设、西安瞪羚企业、西安城市品牌等多个领域出发,以独特的视角,深度挖掘其之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潜在价值和长远意义。

  西安IMDEI指数排名第11位

记者了解到,本年度蓝皮书以“追赶超越”定位为主线,全新升级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3.0),构建形成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指数(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ex,即IMDEI),并以“9+15+1”城市为对象进行科学测评,以IMDEI指数得分为依据,构建形成1个“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和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对外交往、生态环境等6个“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指数分项排名”,用以精准刻画西安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的发展位阶和追赶、相持和超越的目标对象。

在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指数综合排名中,“前十强”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杭州、成都、武汉、天津和南京。西安IMDEI指数得分2.4529,位居综合排名第11位、国家中心城市第8位、副省级城市第7位。

  在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指数分项排名中,西安“文化建设”一骑绝尘,荣膺第5;“对外交往”实力不菲,位列第6;“科技创新”优势不减,排名第9。上述三项指标排序靠前、表现良好,集中体现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传统优势。“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同列第12位,二者高度同步展现出现阶段发展的历史必然,凸显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定均衡性。受“生态环境”(第20位)指标影响,西安无缘十强,位列11。

  建议西安“追赶超越”武汉南京

“与前两个版本的指标体系相比,全新升级的指标体系3.0全面导入指数化,通过对58项二级指标数据实施标准化处理,进一步消除数量级影响,使数据更适于综合对比评价,同时确保了综合评价的全面性和指标体系的完整性。” 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研究小组(IMD)主任李栋介绍说,IMD以西安为基准,依据IMDEI排名,建立OST城市分级系统——Overtake(追赶)、Stalemate(相持)、Takeover(超越),进一步明确了西安“追赶超越”的城市定位。

  作为蓝皮书主编,李栋强调,西安虽一步之遥无缘十强,但与排位第十的南京不分伯仲。跻身中游的排位,一方面表明西安拥有向上争先进位的强大潜力,另一方面也有被奋起直追者反超的可能。前有高标、后有劲敌。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十四五”时期,西安可将“追赶超越”的对象锁定为IMDEI得分接近的武汉和南京。

  “在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和‘一带一路’大格局双重叠加的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期许的西安担当和自我抉择的生态位次,离不开城市最为基础的经济支撑。”李栋认为,西安在新冠疫情常态化和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倒逼中实现追赶超越,离不开综合实力方面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迄今已发布3部《蓝皮书》

据了解,IMD是一家专业化城市发展研究机构。2018年7月,由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联合西安市社科院共同发起成立,系陕西省首家集官方智库、社会智库、媒体智库,以及相关国际化定位的开发区、企业为一体的跨智库、跨行业开放智库联合体,致力于通过构建优化自有知识产权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科学测评目标城市综合发展质量,定期发布专业研究成果,全面发挥智库资政启民功能,打造中国智库研究领域跨界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作为IMD编撰的原创性、实证性、专业性、连续性年度智库产品,《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从2017年迄今已累计发布3部,包括《复兴中的世界城市: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18)》、《韧性城市: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19)》以及全新的《回归制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2020)》。

随着决策影响力不断提升,蓝皮书系列服务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作用不断彰显。当前,新冠疫情凸显出韧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早在2019年,蓝皮书中即率先引介、大力倡导“韧性城市”理论和实践,建议西安及早启动韧性城市建设,以系统性冗余设计增强城市应对不确定性风险冲击的能力。今年6月,“韧性城市”建设写入陕西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议》。这是“韧性城市”自蓝皮书率先提出以来,首次进入陕西省官方话语体系,也是IMD发挥智库资政启民功能的重要体现。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
2019西安海归人才竞争力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29967.html Wed, 28 Aug 2019 13:59:48 +0000 //www.otias-ub.com/?p=929967 2017年,中国迎来了第三次“海归潮”,随着海归群体的快速壮大,各级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关注海归的就业情况,同时,企业基于全球人才升级,希望招纳更多优秀的海归人才。

2019年8月,猎聘大数据研究院针对西安市海归人才、西安有海外需求的企业进行调研,并结合猎聘大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本次报告。

本报告重点分析了海归留学生人才画像、归国意愿及诉求、归国后的求职选择等,旨在帮助政府、企业、人才建立国内、海外高效互动的桥梁,同时助力留学生荣耀归巢,实现个人价值与梦想。

01 中国海归人才概况

中国留学生增长趋势

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进程中,中国留学现象呈现出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趋势。教育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19.49万人。2017年中国总共向世界各地输出60.84万留学生,同比增长11.74%。

中国留学生归国趋势

近几年,更多的留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国发展。根据2018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联席会议公开数据,2017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13.2万人,其中仅2017年有48.09万人回国,回流率高达79%,较10年前增长了48%,至此迎来第三次“海归潮”。

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海外政策收紧,增加了留学生在当地就业难度,形成无形的“推力”;二是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海外人才回国,同时中国各行业发展迅速,对留学生的吸引力加强,形成极大的“拉力”。

中国留学生归国原因分析-国内外大环境因素

海外“推力

例如美国特朗普总统上台后,收紧了H-1B等长期工作签证政策,增加了国际人才留美工作的难度。再加之现阶段的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海外整体环境对于中国人才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国内“拉力”

目前,国家及各级政府不断优化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工作及后续人才服务的各项政策,如落户便利、创业扶持、住房补贴等。同时,国家不断加大科技投资,根据科尔尼咨询分析,2017年中国在科研上的支出位居世界第二,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这些政策、科研投资等都为留学生归国发展提供了便利。

中国留学生归国原因分析-企业需求因素

68%的受访企业表示有海外校园招聘的意愿;

65%的受访企业会针对暂未回国的候选人设置专门的面试流程;

64%的受访企业愿意为海归提供额外的福利待遇。

数据来源:猎聘《2018年海外留学生归国趋势报告》

中国留学生归国原因分析-个人因素

过去,留学生普遍认为国外条件好,毕业后更愿意留在国外发展。而现如今,祖国发展非常迅速,机会更多。当被问到为何考虑回国时,58.33%的留学生看好国内的经济形势,他们认为国内的行业趋势更理想,可见,良性的职场发展空间是海外人才的主要诉求。同时,国内的工作机会增多也是留学生回国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与国内市场的“拉力”不谋而合。此外,家庭、国内环境文化、国内的创业环境等也是吸引海外留学生回国的重要因素。

02西安海归人才现状分析

2019H1全国中高端人才需求、供给城市分布TOP20

2019年上半年,在全国人才需求分布最高的城市中,西安名列第13;在全国人才供给分布最高的城市中,西安名列第12,处于中上位置。

西安海归人才占比:跻身全国前十五

西安在全国海归人才城市分布15强中位居第12。作为西北重镇,西安海归人才总量在西北具有绝对优势,但与一线城市及一些新一线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西安海归人才画像:总体学历较高

总体而言,西安海归人才呈现高学历的特点。

西安海归人才本科占比46.2%,硕士占比40.1%,两者总和超过86%。

西安海归人才画像:工作经验丰富的群体占比最高

西安海归人才5-8年工作经验占比21.6%,10-15年工作经验占比20.2%,这个人群占比最高。

海归人才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企业和城市发展大有裨益,可以将海外先进的理念融入本土,促进企业发展的多元化及当地经济发展。

西安海归人才薪酬分布:七成人年薪超10万

西安市海归人才年薪10万以上的人占比为72.8%,超过七成。根据西安的总体工资水平,10万以上属于较高收入层次,这表明大多数的西安海归人才在当地拥有不错的收入。

全国各城市中高端人才平均月薪排行榜TOP20

西安的月薪位居全国城市第18,与一线城市和某些发达一些城市相比,薪资竞争力略显不足。

03 西安企业海归人才招聘需求分析

西安企业最急需海归人才的岗位TOP3

西安企业最急需海归人才的岗位为研发、实验为主的技术类岗位,这也说明海归人才所掌握的先进的技术、技能是这个群体所具有的一大优势。

西安企业对海归人才学历要求:博士学历最受欢迎

西安市企业对于海归人才的学历要求较高,有超过7成的企业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海外人才,其中有超4成的企业需要博士学历。

西安企业对海归人才的经验要求:要求4-6年的企业最多

西安企业对海归人才工作年限最多集中在4-6年;值得注意的是,也有近三成的企业则对这个群体的工作经验无要求,说明企业也较看重海归人才的可塑性。

西安企业为海归人才提供的年薪范围:过半愿提供31-40万

西安企业为海归人才所提供的薪资更多集中在10-20万、20-30万、31-40万这些段位,可见当地企业对海归人才出手大方,不惜重金求贤。

04 西安海归人才流动情况分析

2018Q2-2019Q2全国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TOP20

西安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第四,对中高端人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西安外来中高端人才来源城市分布及薪资变化情况

抢人大战前后,西安外来的中高端人才三大来源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抢人大战前,从渭南进入西安的中高端人才薪资涨幅最高;抢人大战后,从成都进入西安的中高度人才薪资涨幅最高。

流入西安的海归人才来源分析

西安海归人才有两个主要来源,一个是一线城市,另一个是海外国家及地区。

近几年随着西安城市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城区建设、还是人才政策完善,都吸引了大量留学生的关注。其中从北京、上海、深圳流入西安的海归人才占比最高,总和为26%。在海外城市排名中,新加坡市和悉尼占比最高。

西安海归人才流出情况分析

西安海归人才去向地多为国内城市,其中去北上深的人才最多,占比合计23.7%。

在海外城市中,去悉尼的人占比最多,为4.7%,排名第四。

05 西安海归人才供求双方诉求分析

企业方面:海归人才量小是最大难题

西安企业在招聘海归人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后者总量小,超6成企业为此头疼;第二大难题是薪酬水平不具备竞争力,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

海归人才方面:对薪资不满是最大的问题

西安海归人才在求职中遇到三大问题是:薪资不满、对工作环境不够了解、人脉不足。

海归人才方面:最希望有人帮助牵线搭桥

西安海归人才最迫切希望得到的两大帮助是:中介和搭桥服务;人才政策咨询、程序介绍服务。

PART 06

西安海归人才吸引力分析

西安软硬实力分析

硬实力

GDP增速持续强劲,产业前景发展可期。

基础设施及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宜居竞争力指数排名靠前。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城市商业魅力、机遇之城等指标更具优势。

软实力

被赋予“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支持建设的中心城市等多重定位,政策层面向好。

“开放西安、创新西安、机遇西安”的城市形象认知在聚集人才的同时,也激发了人才竞争活力。

重点城市人才新政力度综合评价

西安的人才新政力度在各大重点城市中位居第一。

西安在“城市抢人大战”中表现突出,多次出台、升级人才新政,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的举措包括:

设立政府特聘岗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面向全球、全国选聘一批高层次专业持性管理人才担任市管领导班子副职和聘任制公务员;

为重大招商项目设立招才引智专项小组,跟踪解决人才引进政策、配套服务保障工作;

设立西安驻海外人才工作站、海外高科技孵化器和海外联络站,引导和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本助力人才项目。

注:猎聘根据以上城市出台的人才政策中有关学历要求、年龄要求、生活/住房补贴、就业政策/奖励、落户条件等方面得出人才新政力度综合评价,星级越高表示人才新政力度越大。

西安城市商业魅力及在新一线城市中的留人能力

在全国15个新一线城市中,西安的商业魅力值位居第五;其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位居第四,无论商业魅力还是留人能力都较为靠前。

西安海归人才发展意愿

据调研发现,93%的西安海归人才打算在西安长远发展,猎聘深入访谈后得知其原因是:西安发展迅速、潜力大;各类资源也非常不错;更有大部分西安籍海归非常愿意回到家乡发展,因为自己亲友和人脉等都在西安。

而这些原因背后的时代背景是:一线城市人才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以及新一线城市抢人政策的持续升级,西安作为极具魅力新一线城市之一,随着城市发展加快和人才政策的完善,对海归人才的吸引力持续增长。

西安城市生活魅力分析

宜居宜业宜生活:房价较多数新一线城市仍处低位;经济维持高速发展带动就业岗位持续增加;

人文及生活气息浓郁。历史与现代并存: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厚重; “互联网+“”智慧城市”融入日常生活,教育、医疗资源丰富:上学就医便利,解决生活中的两大问题。

2018年中国城市生活质量客观总指数TOP10

西安城市生活质量客观总指数在全国位居第七,稍低于广州,略高于武汉

注:城市房价工资比=安居客各城市房价/猎聘各城市平均月薪,即购买一平米房产需要花费多少个月的月薪。

西安的房价工资比在全国11座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0,房价工资比较低,这意味着西安中高端人才的购房压力相对较小。

西安海归人才访谈案例

栾教授,海归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为什么选择回西安?

想要建设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在国外教书那些年,挺感慨的,下面都是外国人,当时想的是谁来培养我们国家的下一代。

回来以后感受如何?

客观上来讲,西安的环境资源是不错的,生活条件是不错的。情感上的原因是父母在这里,还是希望离爸妈近些。

怎么看西安留学回国人才招聘节?

作为一个回国的人,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最需要的是沟通和联合。可以让海归之间增进了解,找到一些朋友,找到一些合作的东西,这个是最重要的。

Linda,海归硕士,创业做文化传播

为什么选择回西安?

最近几年咱们各种政府的出台的政策,对创业者,特别是留学人员的创业者,各种政策现在也放得比较开,挺有吸引力的。不光是对现西安本地的人来说,就是对于其他城市的人来说,西安也是应该算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创业的地方。

回来以后感受如何?

就从城市发展来看,当然这几年变化也是很大的,例如新区的建设就很好,包括引入了一些新机构和比较大品牌的公司。

未来您是否会在西安长期发展?

对,没有很特殊情况不会离开西安了。回家了。

H教授,海归博士,高校任教

为什么选择回西安?

还是想回到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资源都在西安,回到西安,会是我最好的选择。

回来以后感受如何?

生活方面感觉很不错,回家的感觉。工作上也是很不错,政府(国家,省,市)的人才引进政策非常不错的,对工作上的支持力度是有落到实地的。

对政府海归人才的评价和建议?

其实这些年政府的引才工作已经非常不错的了,我自己也是有享受到这样的政策福利的。我个人觉得,政府在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落地还是很好的,政府可以把引进的人才以定期的座谈会,交流会的形式集中起来,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信息共享。

猎聘对西安企业招聘海归人才的建议

广泛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加强宣传力度

第一,“请进来”,开展“海归节”,“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沙龙、访问交流“等活动。宣传西安市人才政策和发展环境。

第二,“走出去”,拜访政府有关人员或中国驻国外总领馆领事,以及部分知名高校、企业、孵化器,推进名校合作建立长期人才交流机制,学习先进经验。

深挖本土人才资源优势,留人留心

西安人才储备优势明显,在加大人才引进的同时做好人才的存留尤为重要;

利用高校资源优势,优先吸引本地人才扎根。

打造国际化人才高地,搭建“全链式”发展平台

探索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产业园,设立资源要素、服务机构、服务平台集聚区,创新服务中心和研发成果产业化基地,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链式”发展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