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25 May 2023 12:03:0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西南财经大学:2023年Q1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6263.html Thu, 25 May 2023 20:00:24 +0000 //www.otias-ub.com/?p=1606263 家庭财富和收入继续增加,增速略有提升,财富增速依旧快于收入增速。一季度家庭财富指数与家庭收入指数分别为102.7和101.1,分别高于前值的100.9和100.5。2022年四季度临时性用工需求的增加使得工作稳定性明显提高,2023年一季度叠加工作变动等因素,家庭工作稳定性有所回落。

家庭投资理财实现正收益,不同群体存在分化。一季度家庭投资理财收益率为0.07%,实现了正收益。股票基金类配置继续增加,但受当期预期转弱影响,增幅有所回落,除活期/定存类资产的配置增幅略有上升外,其余各类资产配置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类资产配置再次趋于均衡。家庭投资理财收益及股票类资产配置在不同群体间存在异质性。中高金融资产家庭对股市的信心更强,对股票类资产的配置增幅也更高,其投资理财收益更高。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科技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对工作造成了冲击,让过半家庭感到担忧。近一半家庭听说过ChatGPT,认为ChatGPT能够辅助节省工作时间。约六成的人们担忧ChatGPT将会取代自身工作,部分高学历及稳定就业群体更愿意拥抱新科技。


]]>
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44784.html Thu, 29 Dec 2022 20:30:55 +0000 //www.otias-ub.com/?p=1544784 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居民家庭财富变动状况,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共同开展了中国居民家庭财富变动趋势及未来预期的调查。该调查主要围绕家庭财富变化、未来预期及疫情对家庭决策的影响等几方面展开,并于每季度末展开调研。本报告主要基于2022年第三季度调研分析所得。

报告发现,首先,2022年第三季度,家庭财富和收入继续增加,指数分别为100.6和100.1,但增速显著回落;工作稳定性略有下降,指数值为99.8,同二季度基本一致。

其次,相比上季度,家庭各类资产配置意愿有所调整。今年三季度家庭投资理财收益率较差,平均收益率为-1.06%。三季度家庭的风险意识较高,对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意愿下降,对保险类和贵金属类资产配置意愿有所增加。同时,存款利率的下降导致家庭对存款类资产的配置意愿也下降。同上季度相比,家庭的线上投资意愿在2022年第三季度继续提升,但增速有所回落,年轻、高资产及一线城市家庭的线上投资意愿相对最高,但增速明显下降。

此外,2022年三季度的数据表明,银行是家庭主要的财富管理机构,其次是互联网理财平台和基金公司,券商机构紧随其后;进一步对比发现,高收入群体的财富管理机构选择更为丰富,而低门槛准入的互联网理财机构普惠了中低收入群体,丰富了其投资渠道;家庭在投资决策前更倾向于自主研究和听专业机构意见,在决策前最看重的因素是金融产品的风险级别;选择财富管理机构时更为在意机构的综合实力;购买金融产品后更看重其后续风险提示。

最后,三季度家庭消费支出仍增加,但增速下滑,生存型消费增幅放缓,发展型消费增幅略有下降。负债方面,相比于上季度,本季度负债继续增加,但增速有所回落,反映出家庭对未来收入及财富预期相对谨慎:负债需求方面,消费贷与经营贷需求继续增长,但增速均显著回落;负债获得方面,经营贷和消费贷获取容易度均明显提升,低收入群体信贷获取容易度得到明显改善。信贷满意度方面,家庭对当前信贷额度普遍较为满意,但希望当前消费信贷利率和手续费阶段性下降的家庭占比略高。

从未来预期看,消费预期增幅有所下降。从股市预期看,家庭对下季度股市预期较弱。从整个经济发展预期看,2022年第三季度的家庭的经济发展预期指数为108.1,家庭预期经济向好发展,但增速有所回落。

本报告建议:1)市场震荡背景下,理财收益不及预期,家庭要积极调整资产配置结构。相对均衡化的资产配置是实现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在外部市场环境多变的情况下,家庭分散化、多样化投资对抵御市场波动尤为重要。鼓励家庭提高自身的金融素养,同时在自身金融素养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寻找专业投资机构的咨询和帮助。2)三季度家庭消费增速明显下滑,生存型消费增幅放缓,非刚需消费活力不足,消费贷与经营贷需求增速均显著回落,建议出台更多稳就业措施,随着信贷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信贷获得环境也将更加宽松,均有利于改善就业环境并提高家庭收入。从家庭宏观经济预期看,家庭预期下季度经济向好发展,但增速有所回落,要继续提振家庭对经济的信心。


]]>
西南财经大学: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6135.html Wed, 28 Dec 2022 20:00:22 +0000 //www.otias-ub.com/?p=1516135 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居民家庭财富变动状况,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共同开展了中国居民家庭财富变动趋势及未来预期的调查。该调查主要围绕家庭财富变化、未来预期及疫情对家庭决策的影响等几方面展开,并于每季度末展开调研。本报告主要基于2022年第二季度调研分析所得。

报告发现,首先,2022年第二季度,家庭财富和收入继续增加,指数分别为103.8和102.3,增速略有回落,财富增速继续超过收入增速,工作稳定性指数虽低于100,但指数有所回升。分群体特征看,高收入组的财富指数增速下降;低收入组家庭的财富和收入仍处较低水平、工作稳定性下滑;自由职业群体的经济状况仍较差,降幅扩大,其财富指数为93.0。

其次,相比上季度,金融投资对财富增加的贡献率有所上升,房产对财富增加的贡献率有所回落。对财富增加的家庭来说,房产依然是影响家庭财富变动的最主要因素,2022年第二季度住房资产对财富增加贡献了 60.9%,金融投资价值对财富增加贡献了 29.3%。对财富减少的家庭来说,住房资产价值减少是最主要因素,贡献率为 47.7%,金融投资减少贡献率为 34.8%。受房价波动影响,相比上季度,房产对财富减少的贡献率增加。

再次,相比去年,今年上半年家庭投资理财收益率表现较差,平均收益率为-0.08%。各类资产配置意愿仍相对均衡,均衡类资产配置家庭财富和投资收益率较高。家庭对各类金融资产配置的意愿有所调整,家庭对存款类、保险类、股票 /基金类、海外资产类和贵金属类各类资产配置意愿继续增加,较非新市民家庭,新市民家庭各类资产配置意愿增加更为明显,金融投资产品价值实现正增长。活期/ 定存类、商业保险类以及贵金属等避险资产的配置意愿指数依旧高于股票 / 基金类资产,这说明,二季度家庭的风险意识较高,但随着疫情逐渐平稳,股票市场逐渐回暖,家庭对股票 / 基金类资产配置意愿逐渐上升,新市民家庭的股票 / 基金类资产配置意愿上升更加明显。20 21年三季度之前,家庭更偏向于投资偏股型基金,这可能是受到各类爆款基金的影响。自2021年三季度后,该趋势逐渐减弱。与上季度相比,2022年第二季度偏股型基金与股票类资产投资意愿增幅上升,偏债型基金投资意愿略微上升。2022年二季度家庭的投资习惯更倾向于投资熟悉产品和自己判断。此外,家庭的线上投资意愿在 2022年第二季度继续提升,年轻、高资产、一线城市及新市民家庭的线上投资意愿相对最高。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随着股市回暖,高资产家庭线上投资增幅高于上季度;年老家庭的线上投资意愿增幅也高于上季度。

最后,二季度家庭消费增速下滑,发展型消费增幅明显,生存型消费增幅下降,享受型消费活力不足。负债方面,相比于上季度,本季度负债继续增加,反映出家庭对未来收入及财富预期仍有一定信心:负债需求方面,消费贷与经营贷需求增长明显;负债获得方面,经营贷获取容易度增加,消费贷获取容易度略有降低,但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分化,低收入、退休失业及自由职业、四五六线城市及高龄群体获取消费贷相对更难。购房计划上,二季度计划购房家庭比例为8.9%,有计划购房意愿的家庭比例上升,政策效果初显,有房家庭的整体购房意愿提高。

从未来预期看,消费预期增幅略有提升。从股市及物价预期看,家庭对下季度股市预期相对乐观,预期金融投资产品升值,预期下季度物价将继续增长,且增幅提高。从整个经济发展预期看,2022年第二季度家庭对下季度经济发展预期指数降到125.5,宏观经济预期相对温和,新市民家庭对宏观经济的预期相对更为乐观。

本报告建议:1)均衡化配置家庭资产是实现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不仅因为均衡化资产配置的收益更高,而且在外部市场环境多变的情况下,家庭分散化、多样化投资对抵御市场波动尤为重要。面临市场波动风险,家庭应有理性的认知,既不应盲目悲观,也应清晰的认知到家庭财富管理面临的挑战,偏股类基金和股票的配置意愿在上升,鼓励家庭在外部环境变动下,积极调整家庭的资产配置结构。鼓励家庭在自身金融素养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寻找专业投资机构的咨询和帮助,机构也要继续做好对长尾客户的渗透;2)家庭生存型消费增幅下降,享受型消费活力不足,消费贷需求增长明显,但消费贷获取容易度在不同群体间存在分化,部分群体获贷难度增加,建议关注重难点群体的信贷需求。从家庭宏观经济预期看,相比上季度,本季度家庭的宏观经济预期指数下降,因此要继续提振家庭对经济的信心。温和而非悲观的经济预期,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
西南财经大学&蚂蚁集团:2022年Q3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29806.html Thu, 08 Dec 2022 21:00:11 +0000 //www.otias-ub.com/?p=1529806 报告发现,首先,2022年第三季度,家庭财富和收入继续增加,指数分别为100.6和100.1,但增速显著回落;工作稳定性略有下降,指数值为99.8,同二季度基本一致。

其次,相比上季度,家庭各类资产配置意愿有所调整。今年三季度家庭投资理财收益率较差,平均收益率为-1.06%。三季度家庭的风险意识较高,对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意愿下降,对保险类和贵金属类资产配置意愿有所增加。同时,存款利率的下降导致家庭对存款类资产的配置意愿也下降。同上季度相比,家庭的线上投资意愿在2022年第三季度继续提升,但增速有所回落,年轻、高资产及一线城市家庭的线上投资意愿相对最高,但增速明显下降。

此外,2022年三季度的数据表明,银行是家庭主要的财富管理机构,其次是互联网理财平台和基金公司,券商机构紧随其后;进一步对比发现,高收入群体的财富管理机构选择更为丰富,而低门槛准入的互联网理财机构普惠了中低收入群体,丰富了其投资渠道;家庭在投资决策前更倾向于自主研究和听专业机构意见,在决策前最看重的因素是金融产品的风险级别;选择财富管理机构时更为在意机构的综合实力;购买金融产品后更看重其后续风险提示。

最后,三季度家庭消费支出仍增加,但增速下滑,生存型消费增幅放缓,发展型消费增幅略有下降。负债方面,相比于上季度,本季度负债继续增加,但增速有所回落,反映出家庭对未来收入及财富预期相对谨慎:负债需求方面,消费贷与经营贷需求继续增长,但增速均显著回落;负债获得方面,经营贷和消费贷获取容易度均明显提升,低收入群体信贷获取容易度得到明显改善。信贷满意度方面,家庭对当前信贷额度普遍较为满意,但希望当前消费信贷利率和手续费阶段性下降的家庭占比略高。

从未来预期看,消费预期增幅有所下降。从股市预期看,家庭对下季度股市预期较弱。从整个经济发展预期看,2022年第三季度的家庭的经济发展预期指数为108.1,家庭预期经济向好发展,但增速有所回落。


]]>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消费信贷健康发展问题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1002.html Tue, 05 Oct 2021 21:45:09 +0000 //www.otias-ub.com/?p=1321002 该报告认为,合理使用消费信贷进行消费的关键是量入为出。在金融市场相对发达的今天,量入为出的基本理念可以延伸至多期甚至整个生命周期,也就是说“量入为出”中的“出”可以是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而“入”则是整个生命周期的收入和资产增值。因此,借钱消费在一生中某一段时期是合理的。

报告从家庭购房购车决策、工作类型、医疗和教育支出等方面分析了家庭的免息合理消费信贷收入比(如信用卡等当月透支额度与当月收入的比值)。购房、购车压力会明显降低家庭合理的消费信贷收入比。以31-35岁的中青年家庭为例,购房会使家庭的合理消费信贷收入比降低55%,购车会进一步使这一比例降低14%。

教育支出、医疗支出和工作类型对家庭合理消费信贷收入比的影响主要集中在36-40岁的阶段,家庭的合理消费信贷收入比会因孩童教育支出下降1.1个百分点,因高等教育和医疗支出均下降1.5个百分点。不同城市的家庭在面临教育和医疗支出时,合理消费信贷收入比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缩减,其中教育支出对三线城市家庭的合理消费信贷收入比影响较大,医疗支出对二线城市的家庭影响较大。从工作类型的角度看,相比工作于国企或事业单位的家庭,个体工商户家庭因收入增长较低,同类家庭的合理消费信贷收入比会降低7.7个百分点。

报告对有息部分的合理消费信贷收入比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一步使用了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的数据探讨了中国家庭实际的信贷状况,发现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家庭实际的消费信贷收入比尚处于合理范围之内,但各群体之间的分化也可能会导致家庭部门潜在的结构性风险。具有较强偿债能力的收入增长较快的群体,通常并没有充分借贷;很多承担了较高负债甚至超额负债的家庭则是长期偿债能力较弱的家庭。因此,虽然中国家庭部门的信贷健康状况尚且良好,但结构的不良因素仍具有引发金融违约风险的可能性,需要优化引导。家庭需要理性决策家庭信贷行为,不倡导家庭选择较高负债规模。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西南财经大学: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5703.html Sun, 15 Aug 2021 21:10:08 +0000 //www.otias-ub.com/?p=1295703 报告发现,首先,二季度调研显示,家庭总财富和上季度基本持平,家庭资产配置趋于均衡。疫情下,家庭整体偏好中低风险类资产,对高风险类投资意愿相对较低,如对基金的投资意愿明显高于股票,该行为不受预期驱动或收入驱动,且增投基金的群体更为年轻化和高学历化,因此可能是中长期行为。家庭的线上投资意愿逐年增加,疫情推动了线上理财需求增长,线上理财具有明显普惠性质。

其次 ,消费负债、未来预期等对家庭的日常消费产生重要影响。日常消费是家庭需要信贷的主要原因,家庭消费负债增加,消费也同步增加,消费信贷对于消费有正面作用。虽然家庭金融资产增加也带来了消费的增加,但家庭消费受经济的未来预期也影响较大。

最后,信贷的受众群体有明显下沉,但信贷资金并未进入股市。疫情期间的信贷政策适度宽松,二季度低收入家庭中消费贷获贷难度增加的比例低于一季度,说明信贷受众群体有所下沉。另外,负债增加或减少的群体都没有增投股票的意愿,说明信贷资金并未流入股市;相比股票,负债增加的人更愿意投资定存类或保险类资产。

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报告建议:

1)鼓励线上理财服务发展,满足我国家庭不断增长的线上投资理财需求。

2)重视消费信贷对于消费的正面作用,大力支持消费信贷发展,尤其是和消费场景结合紧密的数字消费信贷产品。

3)鼓励扩大普惠型信贷服务,提高信贷政策的针对性,继续向相对下沉市场和弱势群体倾斜,尤其是四五线城市、农村等市场。应发挥互联网机构在下沉市场触达和服务客户的能力,鼓励金融机构与互联网机构合作。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西南财经大学: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37237.html Tue, 27 Apr 2021 21:00:10 +0000 //www.otias-ub.com/?p=1237237 报告发现,首先,2021年第一季度,家庭财富、收入及工作稳定性总体表现均为平稳,其中财富增速仍超过收入增速,但两者增速均有所减缓。从收入分组看,主要是中高收入组家庭的财富、收入和工作稳定性增幅减缓。从职业分组看,自由职业群体的表现仍是相对较差的,但工作稳定性与其他职业组的差距有所缩小。从复工群体的复产情况看,工作量不及去年同期水平的群体占比有所降低。

其次,家庭各类资产配置更加均衡。经历了2020年初疫情,家庭商业保险类、存款类配置意愿从2020年最开始的高涨逐渐回落至2021年的配置常态化。2021年第一季度均衡化配置的家庭占比略有上升,表明更多家庭参与到均衡化配置中。同时,家庭的线上投资意愿在2021年第一季度继续提升,年轻、高资产及一线城市家庭的线上投资增幅相对最高,老年、低资产及非一线城市家庭的线上投资也是增加的,但相比上述群体仍存在一定差距。

最后,家庭对下季度的财富和收入预期继续保持乐观,同时高收入家庭中计划增加储蓄的家庭占比明显较低。从购房计划看,与2020年相比,2021年第一季度的总体计划购房家庭比例下降,主要是有房尤其是多套房家庭计划购房比例下降明显,这无疑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从经济发展预期看,虽然预期回落,但整体上仍较为看好。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西南财经大学&蚂蚁金服:中国居民杠杆率和家庭消费信贷问题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14666.html Mon, 02 Mar 2020 21:07:49 +0000 //www.otias-ub.com/?p=1014666 该报告自2011年起启动,通过持续追踪超过355个城市、4万户家庭的债务情况发现:中国家庭负债有三大认识误区,其中最大的误区就是消费信贷的占比过高。

报告指出,首先,中国人的负债情况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数据表明,中国家庭债务占GDP比重为49.2%,远低于美国77.1%的水平。同时,在信贷参与程度上,中国的信贷参与率只有28.7%,也低于美国的78.0%的水平。其中家庭消费信贷的参与率更低,2019年只有13.7%的水平,更是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

其次,人们出于避税、保护隐私和记账成本等多方面原因,家庭入户调查可支配收入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经过测算,国家统计局的资金流量表中的可支配收入更贴近现实中的经济情况,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被低估了约18万亿, 相当于每个中国人的人均年收入低估了1.3万元。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西南财经大学: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数 //www.otias-ub.com/archives/532344.html Wed, 02 Nov 2016 07:26:01 +0000 //www.otias-ub.com/?p=532344 2016年10月27日,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数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数报告(2016年版)》(以下简称《报告》),学院副院长唐雪松教授、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数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记军教授对指数研究报告进行解读。

2015年第三季度以来,沪深上市公司总体财务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量能力、偿债能力四大指数均呈现大幅跳跃性攀升现象。上述《报告》指出,2015年下半年起,A股上市公司经营利润受到影响,盈利能力指数持续性显著下滑更加明显,反映实体经济当前面临困难。

资料显示,“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数”是一套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可重复收集的财务数据为基础,以动态指数形式编制的能够综合和分类反映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运行状况的指数,2015年6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数研究中心首次发布该指数。

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告》是以沪深两市近3000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编制对象,共编制了132个指数序列,跨越自2015年第二季度到2016年第二季度共5个季度。其中,该指数报告以反映上市公司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指数,并通过综合指数、市场分类指数、地区分类指数等多维度深度展示了沪深股市上市公司财务季度运行情况。

据《报告》称,2015年第三季度以来,沪深上市公司总体财务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量能力、偿债能力四大指数均呈现大幅跳跃性攀升现象。

《报告》认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2015年下半年起,企业投资渠道进一步收窄、大幅现金性资金回笼使得上市公司现金充裕,使得现金流量能力和偿债能力指数大幅跳跃攀升,继而拉动总体财务能力指数和成长能力指数攀升。此外,面临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互联网冲击、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等多因素影响,上市公司经营利润受到影响,盈利能力指数持续性显著下滑更加明显,反映实体经济当前面临困难。

按照地区分类来看,《报告》称,总体财务能力、偿债能力指数以东部地区上市公司表现最好;盈利能力指数以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表现最佳;营运能力指数以东北地区上市公司表现最佳。在企业性质分类指数上,总体财务能力、现金流量能力、偿债能力指数是国有企业表现好于民营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指数,则是民营企业表现好于国有企业。

盈利能力指数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总体而言呈现下降的趋势。2015年第二季度,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第三季度指数迅速回落,2016年盈利指数有所回升。按行业划分上,2015年建筑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综合类行业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房地产业与文化产业指数平稳波动;交通运输仓储业前期下降,后期回升至年初水平。

1478071522-3127-85dc-4234-81a2-9824b0d29d95

营运能力指数

企业运营能力指数波动幅度较大,但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第一季度与第三季度营运能力有所降低,第二季度与第第四季度营运能力有所提升,且第四季度营运能力最强。2016年第一季度营运指数略高于2015年同期水平,第二季度则比2015年同期水平低8.63点。

1478071522-2898-6507-4278-8f59-430e9aa374ec

成长能力指数

成长能力指数从2014年第二季度到2015年第一季度期间总体比较平稳,但在2015年第二季度,成长能力指数大幅上升,第三季度有所回落。2015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成长能力指数显著高于2014年同期水平。2015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第一季度成长能力指数微幅上升。2016年第二季度成长能力指数出现大幅下滑。

1478071521-9997-3a49-473e-b7fa-0900d0749a89

]]>
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230230.html Fri, 23 May 2014 17:14:15 +0000 //www.otias-ub.com/?p=230230 5月20日,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汇付天下首席经济学家甘犁率团队在沪发布了最新一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可能有的朋友对甘犁不熟悉。这份报告的调研方法复杂到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这么说吧,据说,反正这个报告中的很多内容,央行的人都要去看了……

如此也就不用再多说什么了。既然央行的人都看了,今天金改君肯定要第一时间和各位分享的。虽然今天的这个也只是整个报告的一个节选,但其中的很多内容相信还是会对各位有所启发的吧。

民间金融状况(节选)

甘犁团队

第一部分:民间正规信贷(银行信贷)部分

一、民间正规信贷需求旺盛

有正规信贷需求的家庭占全部家庭的比例,在农村和城市分别为19.6%和17.2%

二、家庭工商业信贷需求承U型特征(即最穷的和最有钱的贷款需求更旺盛)

 

三、超过一半的人有信贷需求但主动放弃了申请

 

四、在全国约5800万家小微企业中,25.8%的小微企业有正规借贷需求。然后,在这些企业中,只有46%的企业获得贷款,11.6%的企业申请被拒,还有42.4%未申请。

 

五、那些放弃申请信贷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他们的理由依次是:

 

六、那些申请贷款被银行拒了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银行的理由依次是:

 

七、那些成功和银行“合作”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选择贷款银行的考虑因素依次是:

 

八、信贷可得性(信贷满足额度)总结

 

 

 

 

第二部分:民间借贷部分

九、2013年和2011年比,民间借贷参与率几乎持平,但是,“有息借入款”占比明显提升(意思是大家都越来越商业啦~)

 

十、参与民间借出的家庭在减少,但有息比例增加

 

十一、中低收入家庭主要持有民间借贷,高收入家庭两者皆有;中低收入家庭民间借贷额度远高于收入水平

 

 

十二、亲友关系是民间借贷的主要构成

 

十三、民间借贷主要用途与正规借贷一致:生产经营和房屋

 

十四、民间借贷利率两级分化:84.6%的民间借贷不规定还款期限,且83.3%没有利息;但一旦收取利息,利率都非常高

 

十五、不同贷款的不同用途规模

 

十六、小微企业按照金额分布的有息民间借贷(低额贷款,几乎全是民间借贷)

 

十七、小微企业民间借贷风险大

 

十八、重磅总结:民间有息借出资金规模7500亿,平均利率3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