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25 Feb 2021 13:39:1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2021年CAR-T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08074.html Thu, 25 Feb 2021 13:39:12 +0000 //www.otias-ub.com/?p=1208074
癌症一直是困扰着人类的巨大难题,随着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新治疗方式的不断涌现,有效提高了癌症生存率,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免疫细胞疗法“明星”产品——CAR-T细胞免疫疗法,它被喻为最有希望攻克肿瘤的方式之一。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健康界

中国医疗健康专业知识智享平台

+关注

]]>
亿欧:2020年灵活用工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19291.html Tue, 15 Sep 2020 18:16:18 +0000 //www.otias-ub.com/?p=1119291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2020年灵活用工行业研究报告】即可

1984年,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授阿特金森(Atkinson)提出“弹性企业模型”理论 ,指出企业可利用弹性及多样性方式取代传统单一化人力雇佣,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压力,此为最早的灵活用工学术理论雏形。20世纪初,美国率先出现具有灵活用工特征的用工模式“劳务派遣”,目的是解决严峻的失业问题和沉重的社会保障负担。随着社会经济和全球化发展,劳务派遣传入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并得到不同程度的演变,多种形式的灵活用工模式开始出现。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造成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预计今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将萎缩6.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萎缩1%,全球失业大潮来袭。在此背景下,灵活用工作为一种新型用工模式,对于特殊时期的社会治理和资源配置起到稳就业、促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中国,灵活用工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口红利消失与劳动者个性化需求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庄闲游戏app官网 等新经济业态为灵活用工市场提供新的用工模式需求,促进灵活用工方式的变革。2020中国两会,国务院李克强总理提到:“新业态经济蓬勃发展,零工经济大概能够容纳2亿人就业。” 这个市场正犹如星星之火,在未来将成燎原之势,亟需创新型企业为之贡献专业化服务能力,完善整个市场流程和生态。

亿欧智库基于对全球灵活用工行业的大量桌面研究,以及对行业专家的访谈,撰写此份《2020年灵活用工行业研究报告》。报告从灵活用工的定义出发,回溯灵活用工行业的发展背景和历史,重点研究服务商的业务模式,并分析全球龙头企业The Adecco GroupADP的发展模式与变化,最后落脚于中国灵活用工服务商的落地实践,探索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灵活用工并非一时盛行,背后反映了企业降本增效、劳动者灵活就业、政府稳定就业等长期需求和痛点。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的当下,研究灵活用工模式对促进就业、稳定保障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通过重点研究灵活用工服务商的商业模式及代表企业,为灵活用工服务商提供借鉴,为灵活用工需求企业提供用工优化思路,为资本市场的投资机构提供市场潜力判断借鉴依据,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微观参考。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2020年灵活用工行业研究报告】即可

]]>
町芒研究院:2019休闲零食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03990.html Wed, 05 Feb 2020 19:07:42 +0000 //www.otias-ub.com/?p=1003990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9年社交网络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60472.html Thu, 11 Apr 2019 03:30:09 +0000 //www.otias-ub.com/?p=860472 极光大数据(Aurora Mobile,NASDAQ:JG)发布《2019年社交网络行业研究报告》,从行业概况、细分子领域、社交中的电商、不同年龄用户社交差异、用户画像等角度全面呈现社交网络行业的发展趋势。

极光观点:

1、细分行业是增长点:2019年2月社交网络行业用户规模9.73亿,总体趋势稳定,但细分行业依然在快速增长,尤其是社区论坛和内容社交

2、60后最离不开微信:年龄越大,越离不开微信,他们刷朋友圈和发朋友圈的频次也较去年有所增加

3、圈子很大,交流很少:超过3成用户好友数多于200人,但实际上大部分用户每周有交流的却不超过20人

4、“内容社交”的本质还只是一个内容产品:主打社交恐将成为伪命题,用户使用内容社交app的动因还是在于内容有趣

5、与其保护隐私,不如展示自己:半数用户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在内容社交上的“痕迹”,仅少数用户表示反对

一、社交网络行业概况

社交网络行业概况

社交网络app是连接用户的交流平台

  • 社交网络app是用户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虽然其形式多样,但其核心在于连接不同的用户,使用户间能进行便捷的交流和互动,满足社交的需要

社交网络行业规模和渗透率

社交网络用户规模较为稳定

  • 社交网络用户规模和安装率处于稳定的状态,2019年2月行业用户规模9.73亿,安装渗透率88.5%

社交网络用户表达意愿

熟人面前无话不说,陌生人面前矜持沉默

  • 社交用户的表达意愿在熟人之间和在陌生人之间差异巨大,前者主动,后者被动
  • 无论在熟人面前还是陌生人面前,男性用户都比女性用户更为主动

社交网络用户表达意愿

28.5%的用户对熟人和陌生人的主动性一致

  • 虽然67.1%的用户对熟人的主动性高于对陌生人,但也有近3成用户对熟人和陌生人的主动性一致,而对陌生人比对熟人更主动的用户则很少

社交网络用户交流习惯

转发分享是常态,近半数人爱用表情包

  • 女性用户更爱用表情包和语音,而男性用户更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

社交网络用户兴趣领域

男性用户最喜欢时事新闻,女性用户最喜欢美食

  • 男性用户的兴趣相对较为平均,除时事新闻和军事占比超过4成以外,其它大部分兴趣领域的占比均为3成左右
  • 女性用户的兴趣集中度更高,美食占比达6成,影视娱乐、时尚(服饰/美妆等)和运动健康占比超4成,其它兴趣的占比相对较小

二、各类社交app分析

社交网络子行业趋势

微博博客略有下滑,社区论坛和内容社交增长迅速

  • 子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即时通讯行业趋势稳定,微博博客渗透率略有下滑
  • 规模较小的社区论坛和内容社交在过去一年迅速发展,特别是内容社交,渗透率从1.6%增长到3.7%,用户规模达4千万

2-1 即时通讯篇

即时通讯app

微信和QQ有很高的渗透率和活跃用户

  • 截止至2019年2月,微信安装渗透率达85.8%,MAU近10亿,月均DAU 6.48亿;同期,QQ安装渗透率69%,MAU达6亿,月均DAU 2.71亿
  • 此外,微信和QQ还有着极高的使用时长和启动次数,反映着用户对这两个头部即时通讯工具的依赖

微信圈子大小

好友很多,但能说上话的只有那几个

  • 超过2成用户的好友人数在201-500人之间,甚至有1成用户好友数多于500人,圈子不小,但实际上超过6成用户每周交流的好友数不超过20人

微信依赖程度

过半数用户日常依赖微信

  • 用户对微信的整体依赖度较高,超过5成用户表示比较依赖或者非常依赖,4成用户表示微信只是一个工具,而对微信不依赖的用户占比仅为5.1%

微信朋友圈频率

男性用户发朋友圈更勤

  • 用户发朋友圈的频率差异很大,仅4成用户每天都发,同时2成左右的用户1个月不到1次甚至更少
  • 刷朋友圈的频率则较为集中,9成用户每周都刷朋友圈,其中6成用户每天都刷

发朋友圈频率变化

原创内容的少了,转发内容的多了

  • 男性用户比女性用户发朋友圈更频繁,是因为男性用户因工作需要而发布的频率增加了

刷朋友圈

与一年前相比,4成用户刷朋友圈更频繁,特别是男性用户

  • 此外,也有4成用户刷朋友圈的频率保持不变,而频率下降的用户占比很低,仅14.6%,主要因为广告太多而降低刷朋友圈的频率

公众号关注和阅读习惯

多数用户会定期阅读重点关注的公众号文章

  • 多数用户养成打开公众号阅读的习惯,其中超2成男性用户基本上会阅读所有已关注的公众号文章,占比显著高于女性
  • 此外,有1成用户很少主动打开公众号,只阅读别人分享的文章

表情包使用习惯

能用表情包的时候绝不废话

  • 超过4成用户表情包用的比较多或者能用则用,其中女性使用的比例略高,但依然有16.8%的用户较少使用表情包

2-2 微博博客篇

微博博客app

新浪微博安装渗透率32.6%,MAU达3亿

  • 新浪微博人均使用时长34分钟,其启动次数为5.2次,用户粘性较强
  • 新浪博客目前使用的人数较少,安装渗透率0.14%,MAU 46.4万

微博博客的使用诉求

分享有趣的东西、获取资讯是用户的核心诉求

  • 获取资讯对于男性用户更为重要,而女性用户则更喜欢关注名人的状态,参与兴趣领域的交流也是男女用户比较重要的诉求

微博博客的使用习惯

刷名人微博是女性用户的常态

  • 微博博客用户的互动参与度较高,近6成用户表示有转发、评论有意思的微博的习惯,其次是关注热点热搜和刷名人微博博客
  • 付费订阅的普及率目前还很低

发博频次

男性用户表达意愿相对较为强烈,发博频次相对较高

  • 男女用户使用微博博客的诉求差异较大,男性用户更看重获取资讯和扩大交际圈,且男性用户更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其发博频次更高
  • 女性用户更喜欢关注名人状态,因此刷的多,发的少,发博频次相对较低,其中有18.4%几乎从不发博

2-3 陌生交友篇

陌生交友app

陌陌的活跃用户数较为平稳,Soul的渗透率和活跃用户数在持续增长

  • 截至2019年2月,陌陌安装渗透率为5.33%,MAU接近5千万,Soul安装渗透率1.15%,MAU达1千万
  • 陌陌和Soul的用户粘性较好,人均日均使用时长超过半个小时,人均日均启动次数10次左右

陌生交友app的使用诉求

聊天解闷和扩大交际圈是两大核心诉求

  • 陌生交友app用户主要诉求有两类:结识好友扩大交际圈,以及聊天消磨时间。前者包括扩大交际圈、结识陌生异性发展短期或者长期关系、加入圈子,后者包括找人聊天倾诉解闷、消磨时间、浏览陌生人信息和照片等,两类需求占比不相伯仲
  • 此外,男性用户比女性用户对浏览陌生人的信息和照片更感兴趣

陌生好友符合期望情况

近半数用户认为很少或者没有陌生好友能符合期望的

  • 对于陌生好友是否符合期望,男女差异非常大,男性用户较为满意,而大多女性用户觉得多数好友不合预期,这一方面源于陌生交友app男性用户占比较大,另一方面可能源于女性用户要求较高

App好友人数

多数用户在陌生交友app上的好友人数为20人以内

  • 陌生交友用户在app上的好友人数不多,近6成用户的好友人数为20人以内,其中男性用户的好友人数略高于女性用户

线下见面好友人数

4成左右用户不与陌生好友见面

  • 用户很少会跟陌生交友app认识的好友见面,大多数用户在过去一年内见面好友人数少于5人,甚至从未见面,其中女性用户见面好友人数比男性用户更低

社区论坛app

百度贴吧的渗透率在2019年2月有所上升

  • 受春节百度红包活动影响,百度贴吧的安装渗透率在2019年2月有所上升,达5.33%,较1月提升0.6个百分点
  • 百度贴吧和天涯社区app的月均DAU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但用户粘性较好,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均有30分钟或以上

社区论坛app

产品定位影响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粘性

  • 豆瓣和虎扑的定位不同,前者定位于图书/电影/音乐领域,后者定位于体育领域,领域的差异导致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粘性差异较大:虽然豆瓣渗透率高于虎扑,但虎扑用户活跃度更高,启动次数和使用时长也更高,可能源于体育赛事更为频繁、体育资讯更新更快

社区论坛用户兴趣领域

社区论坛用户在主要兴趣领域的比重均显著高于全体样本

  • 男性用户最喜欢时事新闻、影视娱乐和军事领域,女性用户最爱美食,然后是时尚和影视娱乐

社区论坛的使用诉求

信息和圈子是用户使用社区论坛的最主要原因

  • 社区论坛有感兴趣/关注的圈子对于女性来说更为重要,而男性用户对积分/等级比较看重

社区论坛重要性

近5成用户表示社区论坛非常重要或者比较重要

  • 由于获取信息的需要以及兴趣圈子诉求能在社区论坛app中实现,用户比较重视社区论坛,其中,女性用户比男性用户更为看重

2-5 内容社交篇

内容社交app

内容社交app近期陆续上线

  • 内容社交app是以某一领域的内容为核心串联用户社交的app,通常其内容都会定位于某一领域或者形式,比如基于短视频内容的多闪、基于音乐内容的音遇,基于搞笑内容的最右
  • 多闪和音遇上线后,其渗透率和DAU都增长迅速,不过,上线初期的大规模推广过后,DAU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内容社交的重要性

6成社交用户认为内容社交重要

  • 多数社交网络用户认为内容社交重要,其重要性在男女用户之间的差别不大,此外也有3成用户觉得无所谓,觉得不重要的用户很少

内容社交app的使用原因

内容是首要的,社交是次要的

  • 内容丰富有趣是用户使用内容社交app的主要原因,占比超5成,交新朋友的占比为4成左右
  • 大约1/3的用户认为内容社交app的社交方式有新意,仅13.5%的用户认为发布方式有趣,这反映目前内容社交app的形式在用户看来并未有很大的创新

内容社交“痕迹”是否可见?

半数用户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在内容社交上的“痕迹”

  • 过半数用户希望“痕迹”公开,只在“好友能够看到我关注的人”的赞成比例相对略低,但占比也有4成多
  • 其它用户大多对于社交“痕迹”是否可见持无所谓的态度,仅少数用户有反对意见

三、社交上的电商

社交上的电商

基于社交平台的电商随处可见

  • 采用的砍价/拼购等社交形式的社交电商app(如拼多多、苏宁拼购) 、基于好友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卖产品的微商、社交app本身的广告位上的产品链接、网红博主/主播在微博内容和直播中带货,这些基于社交的电商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司中空见惯

用户对社交电商的态度

总体来看,用户对社交电商接受程度较高

  • 近5成用户对社交电商表示支持,但有22.4%的用户对社交电商表示厌恶
  • 男性用户对社交电商的态度较女性用户更为两极分化,表示支持的用户比例和表示厌恶的用户比例均高于女性用户,女性用户中觉得无所谓的比例更高

社交电商接触频次

近7成用户认为接触到社交电商的频次太多了

  • 虽然多数人认为社交电商的频次太多,但45.7%的用户觉得能够忍受
  • 女性用户遇到的频次相对男性用户要高,但女性用户对这类社交电商的忍耐程度也更高

社交电商购买次数

超过半数用户一年内购买过基于社交电商的产品,平均花费320元

  • 在购买过的用户中,购买次数和消费金额略显两极分化的趋势,购买次数1-2次以及购买金额299元以下的占比较高,表明大部分用户买的比较少,但购买10次以上的用户以及购买1000元以上的用户占比均有1成左右,表明存在一定比例的重度用户
  • 女性用户比男性用户购买的次数和金额均更高

四、不同用户群体的社交差异

表达意愿差异

年龄越大,对熟人越主动,对陌生人越被动

  • 70后、60后及年龄更大的用户,在熟人间的表达意愿最为主动,对陌生人的表达意愿最为被动

交流习惯差异

年龄大爱转发,年龄小爱斗图

  • 70后、60后及年龄更大的用户,其喜欢转发分享的比例超过6成,显著高于年龄较小的用户,而90后和00后则喜欢斗图,80后喜欢发布自己的状态

社交隐私态度差异
90后和00后对“痕迹”可见的意愿相对较弱

  • 大多数社交用户对社交“痕迹”可见持赞成态度,但90后和00后赞成的比重相对较低,对隐私较为看重

社交圈子规模差异

年轻用户好友多,但真有交流的没几个

  • 无论是熟人圈子(微信)还是陌生人圈子(陌生交友app),年轻用户(80后/90后/00后)的好友数量显著高于大年龄用户(70后/60后),但大年龄用户每周实际有交流的好友数反而较高,这表明年轻用户只是加加好友,实际上有交流的没几个

微信依赖程度差异

60后最依赖微信,00后依赖程度最低

  • 发朋友圈和刷朋友圈的频次与年龄明显正相关,年龄越大的用户,朋友圈发和刷都越勤,近6成60后用户每天发朋友圈,而00后发朋友圈的频次最低,仅14.9%的00后每天发朋友圈

兴趣领域差异

年龄越大越喜欢时事新闻和运动健康,年龄越小越喜欢游戏

  • 美食人人都爱,影视娱乐也深受大众喜欢,00后和90后爱玩游戏,年龄越大,对时事新闻和运动健康越感兴趣

五、用户画像

行业用户画像

男性用户占比略高,26-35岁用户占比45.2%

  • 社交网络用户最爱用的安卓手机品牌是华为,其次是OPPO和vivo,但头部机型全部为OPPO和vivo的机型

行业用户画像

社交用户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较高

  • 省份分布:广东用户占比最高,达10.7%,其次为河南、山东和江苏
  • 城市分布:北京用户占比最高,为2.7%,重庆和上海占比也达2%以上

微信用户画像

微信用户年龄略高于全体社交用户

  • 微信用户男女比例较为平衡,年龄略高,在一线城市的占比也高于全体社交用户,最爱用的安卓手机品牌为华为

新浪微博用户画像

用户较年轻,25岁以下用户占57.4%

  • 新浪微博用户女性占比略多于男性,25岁以下用户占比较大,一线城市占比也高于全体社交用户

陌陌用户画像

陌陌用户男女比例3:1

  • 陌陌用户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的年龄范围内,占比超8成,最爱用OPPO和vivo手机

百度贴吧用户画像

用户非常年轻,7成用户25岁以下

  • 百度贴吧用户男女比例相当,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明显高于全体社交用户,最爱用华为和小米手机

多闪用户画像

男性用户占比略高,比全体社交用户略年轻

  • 多闪用户男性略多,年龄也略年轻,城市等级分布与全体社交用户分布较为接近,最爱用华为和vivo手机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极光调研数据,通过极光调研平台进行网络调研,共回收社交网络用户的问卷840份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8.02 – 2019.02

3.数据指标说明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9年1月网约车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42671.html Wed, 06 Mar 2019 12:30:32 +0000 //www.otias-ub.com/?p=842671

极光大数据(NASDAQ:JG)发布《2019年1月网约车行业研究报告》,从网约车市场动态、运营数据、用户画像等方面勾勒出网约车下半场的行业态势。

极光观点:

  • 从2018年6月开始,网约车app用户规模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8、9月的峰值过后逐渐回落
  • 首汽约车月均DAU和MAU逆势上升,截至2018年12月时已跃居行业第二
  • 首汽约车、曹操专车、滴滴出行位居日人均使用时长(12月均值)前三甲,日人均使用时长分别为7.2分钟、6.3分钟和5.8分钟
  • 2018年下半年,首汽约车增长率达117.3%,在渗透率增长率top 5的网约车app中势头最为显著
  • 滴滴出行、首汽约车、曹操专车分列日新增用户30天活跃留存率排名前三甲
  • 网约车平台app用户多偏好出行服务和生活服务app,铁路12306和大众点评偏好度最高

一、网约车市场动态和平台简介

网约车市场近期发展动态

车企集中发力布局网约车和网约车企业走向合规经营是网约车领域近期两大动态

  • 从2018年6月开始,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网约车行业的监管,相关法规陆续颁布实施;9月份,在安全问题频发的情况下,交通运输部联合多部门陆续进驻滴滴出行、首汽约车、神州专车等网约车和顺风车平台公司,开展安全专项检查
  • 2018年,车企在网约车业务上的布局明显加快,许多国产汽车品牌和国际车企巨头纷纷入局国内网约车

主要网约车企业简介——滴滴出行

滴滴出行是领先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

  • 滴滴出行自2012年9月在北京上线以来,通过合并、收购、投资等方式逐步扩展其出行服务版图,形成出租车、快车、专车、豪华车、公交、代驾、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等多元化的出行和运输服务
  • 除了中国以外,滴滴出行还在日本、巴西、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等地提供出行服务

主要网约车企业简介——首汽约车

首汽约车围绕“高品质” 的品牌核心打造优质出行服务

  • 自2015年9月上线以来,首汽约车坚持以国宾级服务和合规可信赖的品牌形象,成为用户商旅出行首选品牌;同时积极配合各地方网约车政策,成为目前市场上最合规的网约车平台,更多次为国家级别的重要会议提供用车保障
  • 首汽约车还通过数据整合和智能科技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场景的企业和个人商旅出行需求,形成了独有的智能出行生态圈

主要网约车企业简介——曹操专车

曹操专车是吉利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的战略性投资业务

  • 曹操专车自2015年11月上线以来,秉持“低碳致尚、服务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将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车联网、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新能源科技, 应用于共享出行领域,致力于为用户创造和提供一站式的健康、低碳、共享出行生活方式

二、网约车运营数据

网约车app用户规模和渗透率

网约车app 2018年12月用户规模达1.9亿

  • 从2018年6月开始,网约车app用户规模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用户规模的峰值出现在8月和9月,达1.97亿;12月用户规模回落至1.9亿,同期渗透率为17.25%;整体来看,用户规模的变化趋势与监管加强和行业整顿趋势吻合

网约车app月均DAU

首汽约车月均DAU逆势上升,位列第二

  • 滴滴出行月均DAU领跑网约车行业,12月达1105.7万;首汽约车月均DAU一路上升,由6月的26.3万上升至12月的66.5万,跃居行业第二;曹操专车12月月均DAU达65.5万,位列第三

网约车app MAU

首汽约车MAU逐月攀升,跃居行业第二

  • 滴滴出行以6600万的MAU位居行业第一;首汽约车MAU逐月攀升,12月MAU达430万,位居第二;曹操专车以403万的MAU位居第三

网约车app日人均使用时长

首汽约车日人均使用时长达7.2分钟

  • 日人均使用时长方面,首汽约车达7.2分钟,位列行业第一;曹操专车以6.3分钟位居行业第二,滴滴出行以5.8分钟位居行业第三

网约车app日人均启动频次

首汽约车日人均启动频次超过3次

  • 网约车app日人均启动频次方面,首汽约车以3.08次位列第一,神州专车以2.61次位列第二,滴滴出行以2.6次位列第三

网约车app安装渗透率

截至12月31日,滴滴出行渗透率达14.71%

  • 2018年下半年,滴滴出行渗透率的增长趋势逐渐放缓,12月31日渗透率为14.71%,位列第一;神州专车渗透率呈下滑趋势,12月31日渗透率为1.15%,位列第二;曹操专车12月31日渗透率达0.61%,位列第三

网约车app 2018年下半年渗透率增长率

首汽约车2018年下半年渗透率增长达117.3%

  • 2018年下半年,渗透率top 5的网约车app中,有三家渗透率增长率为正数,分别是首汽约车、曹操专车、滴滴出行;其中,首汽约车的增长最为显著,增长率达117.3%

网约车app日新增用户7天活跃留存率

滴滴出行日新增用户7天活跃留存率为12.2%,位列行业第一

  • 网约车的日新增用户7天活跃留存率方面,滴滴出行达12.2%,位列第一,神州出行以7.9%的留存率位列第二,易到以7%的留存率位列第三

网约车app日新增用户30天活跃留存率

滴滴出行、首汽约车、曹操专车分列日新增用户30天活跃留存率排名前三甲

  • 滴滴出行日新增用户30天活跃留存率为8.9%,首汽约车为2.6%,曹操专车为2.4%,三家app分列行业前三

三、主要网约车平台用户画像

主要网约车平台app偏好top 10

网约车平台app用户多偏好出行服务和生活服务app

  • 滴滴出行用户对铁路12306的偏好指数达63.3,对共享单车摩拜单车和ofo、外卖平台饿了么和二手电商闲鱼偏好指数也较高
  • 首汽约车用户对大众点评的偏好指数达73.5,位列第一;对航空出行类app如航旅纵横、中国国航、飞常准,偏好指数也较高
  • 曹操专车用户对大众点评偏好指数达72.5;对咖啡电商平台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和生鲜电商盒马偏好指数较高

 

滴滴出行用户地域分布

北京、上海、成都是滴滴出行用户量排名前三的城市

  • 滴滴出行在一线城市的用户占比为18.59%,其中北京和上海的用户最多,分别占比8%和4.68%;成都位列城市占比第三名,占比达4.19%

首汽约车用户地域分布

每五个首汽约车用户中有一个来自北京

  • 首汽约车一线城用户市占比达30.8%,其中,北京用户占比达22.25%
  • 城市分布中,哈尔滨用户占比为9.41%,重庆用户占比为4.24%,分列二三名

曹操专车用户地域分布

天津、西安和苏州是曹操专车用户占比最高的三个城市

  • 城市等级分布方面,曹操专车在新一线城市占比达58.6%,一线城市占比仅为11.8%;
  • 用户省级行政区分布以江浙为主,江苏省占比达12.51%,浙江省达12.3%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8.06-2018.12

数据指标说明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4.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极光大数据:2018年Q3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93724.html Thu, 08 Nov 2018 05:56:29 +0000 //www.otias-ub.com/?p=793724

极光大数据(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G)发布《2018年Q3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从智能手机保有率及销量、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手机app安装情况和国内运营商市场等维度分析当前智能手机行业的市场格局。

数据亮点:

  • 截至2018年9月底, iPhone保有率为19.1%,超过OPPO上升至第二位
  • iPhone X在iPhone用户中的占比进一步增长,截至2018年Q3,占比达11.7%
  • Q3所售智能手机中,价格在3000元以下的超过8成
  • 2018年3月底发布的OPPO R15成为Q3销量占比最高的机型
  • iPhone用户忠诚度半年内连续下降,从2018 Q1的63.4%降至Q3的61.5%
  • 高中低端手机用户最偏爱的app分别是微软翻译、58同城和多看阅读
  • 移动、电信和联通的市场占比分别为71.1%、15.2%和13.7%

一、   智能手机保有率分析

2018年Q3国内主流手机品牌保有率

华为是2018年Q3国内保有率最高的手机品牌,每五个中国移动网民就有一个华为手机用户

  • 极光大数据显示,2018年Q3国内保有率前五的手机品牌分别为华为、iPhone、 OPPO、 vivo和小米,其中华为以21.1%的保有率排名第一

Q3主流手机品牌保有率变化趋势

iPhone和OPPO竞争激烈,iPhone以19.1%的保有率反超OPPO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iPhone保有率在2018年Q3出现一定幅度的回升,截至2018年9月底, iPhone保有率为19.1%,超过OPPO上升至第二位

Q3各主流手机品牌城市等级分布

iPhone用户中新一线城市用户占比最高

  • 极光大数据显示,iPhone用户中新一线城市用户占比最高,其次是一线城市;OV用户中约六成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华为和小米的用户城市等级分布相对均匀

Q3主流手机品牌型号分布

华为的型号分布最为分散,top 5仅占两成

iPhone机型分布变化趋势

iPhone X在iPhone用户中的占比进一步增长,截至2018年Q3,占比达11.7%

  • 极光大数据显示,iPhone机型中用户占比最高的机型iPhone 7 plus,占比增长速度放缓;截至2018年9月底,两款9月13日发布的新机型iPhone XS Max及iPhone XS在全机型中的占比分别为0.5%和0.1%

二、   智能手机销量分析

2018年Q3国内手机品牌销量占比

2018年Q3 vivo销量占比达17.3%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8年Q3国内手机品牌销量占比top 5分别是华为、vivo、OPPO、小米和iPhone,其中华为以24.7%销量占比居于首位

Q3主流手机品牌销量占比变化趋势

iPhone销量占比连续三季度下滑

  • 极光大数据显示,华为在18年Q3的销量占比为24.7%,vivo以17.3%销量占比赶超至第二位,OPPO销量占比与小米相近,分别为15.6%和15.4%,iPhone销量占比进一步下滑,2018年Q3仅占5.6%

Q3主流手机品牌销量价格分布

Q3所售智能手机中,价格在3000元以下的超过8成

  • 极光大数据显示,1000-1999元的机型为Q3国内手机市场贡献了三成的销量,其中vivo有53.5%的手机销量集中在此价格区间;小米主要聚焦于中低端机,iPhone则聚焦于高端机

Q3销量top 10手机机型

OPPO R15以4.2%销量占比强势登顶

  • 极光大数据显示,2018年3月底发布的OPPO R15成为Q3销量占比最高的机型,vivo X21和OPPO A83分别居于二、三位

三、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分析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华为

2018年Q3,华为的换机用户忠诚度为39.9%,近四成用户会继续选择华为

  • 极光大数据显示,vivo对华为换机用户的吸引力提升,华为换OPPO用户比例降至11.8%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OPPO

OPPO换机忠诚度降至30.5%

  • 极光大数据显示,华为对OPPO换机用户的吸引力在这一季度明显增强;换机时选择华为、vivo和iPhone的用户均超15%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iPhone

iPhone用户忠诚度半年内连续下降,从2018 Q1的63.4%降至Q3的61.5%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18年Q3换手机的iPhone用户中,有超过六成会继续使用iPhone;其余部分用户流失到华为、OPPO等品牌,其中iPhone换华为的用户比例为12.8%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vivo

34.9%的vivo换机用户仍然选择本品牌,该比例相比Q2大幅上升

  • 极光大数据显示,2018年Q3 vivo用户的忠诚度增长至34.9%,另外有18.1%的用户转向使用OPPO,换机选择华为的vivo用户占比下降至17.4%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小米

约三成小米用户换手机后继续使用小米

  • 极光大数据显示,Q3的小米换机用户转向iPhone的比例上升至17.6%,达一年内新高

四、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华为

华为用户:近七成用户是男性,爱看电影

  • 极光大数据显示,65.8%的华为用户为男性,26-35岁用户占比一半以上;华为用户倾向通过具有知识青年、运动健美属性的渠道交友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OPPO

OPPO用户:54.9%的用户性别为女性,87.7%的用户在35岁及以下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OPPO用户对服装饰品的兴趣表现明显,对文艺小清新的社交风格最为偏好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 vivo

vivo用户:男性女性用户占比相近

  • 极光大数据显示,vivo用户对服装饰品更感兴趣,对运动健美风格的交友渠道偏好明显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小米

小米用户:男性占比超7成,爱好运动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小米用户中有72.5%为男性,其中83.7%的用户不超过35岁
  • 小米用户爱好运动、动漫和电影,最偏好的社交风格是运动健美

五、手机app安装情况
高中低端手机app安装概况

平均每台高端机安装59款app

  • 极光大数据显示,平均每台高中低端手机中安装的app分别为59款、50款和45款,低端机用户安装的app数量与高中端机的差距有一定程度的缩小

高中低端手机用户app偏好指数

高端机用户最偏爱的app是微软翻译

  • 极光大数据显示,高中低端手机用户最偏爱的app分别是微软翻译、58同城和多看阅读

主流安卓手机用户app偏好指数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最偏好的app类型各有千秋,其中OPPO用户对综合电商类app较为喜好

  • 极光大数据显示,华为、OPPO、vivo和小米用户最偏爱的app分别是微软翻译、聚美优品、一点资讯和多看阅读

六、国内运营商市场分析

三大运营商市场占比

71.1%的中国移动网民是移动的用户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移动、电信和联通的市场占比分别为71.1%、15.2%和13.7%,意味着每100个中国移动网民中,有约71个移动用户

三大运营商在主流手机品牌中的市场占比

iPhone的移动用户占比为64.4%,比整体市场占比低6.7%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OV拉动了移动用户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
  • iPhone用户中联通和电信用户的占比均高于整体市场

三大运营商市场占比变化趋势

联通在2018年Q3市场占比有明显增长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7年07月-2018年09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

保有率:根据极光大数据在指定时间段内监测到的至少有一次数据上报的活跃手机数量推算的全国活跃手机总量

销量:根据极光大数据在指定时间段内监测到的手机数量增量推算的全国手机销量

用户忠诚度:某手机品牌的用户在更换手机时选择原品牌所占的比例,比例越高,则认为用户忠诚度越高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支持199IT发展,可加入付费高端知识交流群,感谢!

]]>
新榜研究院:2018年演讲平台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84149.html Tue, 16 Oct 2018 16:15:02 +0000 //www.otias-ub.com/?p=784149

]]>
MobData:K12教育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77634.html Wed, 26 Sep 2018 15:01:02 +0000 //www.otias-ub.com/?p=777634

1、K12发展空间大,家长付费意愿强烈

尽管人口红利减少,但付费意愿增强,K12教育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K12教育市场依然主要以应试升学为结果导向,其激烈竞争培养家长教育投资观念。家长作为消费决策者,对教育服务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更多追求优质教育服务,因此未来K12教育市场一部分取决于学生规模,另一部分则更取决于人们对其消费投入水平。

Source:MobData研究院自行绘制

2、K12教育市场产业图谱

主要分为教育内容类、教育工具类、教育平台类、综合性教育以及教育信息化

Source:MobData研究院自行绘制

3、线下品牌下沉困难,市场极度分散

线下机构受制于教师薪酬和场地费用,小机构小作坊是市场主体

当前受制于线下各项支出和成本因素,以及本地名师和各种小作坊的深入民间,品牌下沉并不容易,各种培训类的小机构小作坊是线下市场主体,主要在一二三四线城市,规模小,主打名师效应,部分由名校毕业生或公立学校老师经营。

Source:公开资料整理

Source:公开资料整理

4、线下龙头已现,主要布局一线城市

新东方、好未来行业龙头格局已定,以连锁经营为主要模式

  • 行业龙头格局已现
新东方、好未来在K12市场龙头地位初步奠定,但市场较为分散,CR2累积占有率不足5%,行业强弱分化、优胜劣汰趋势明显。

  • 教学模式不同
当前K12教育TOP10企业教学模式不同,新东方主要以大班为主,而昂立、卓越等教育机构则大部分以小班课为主,京翰、精锐等以1对1为主。

  • 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好未来、昂立、卓越、邦德、精锐等基本布局在一线城市,新东方二线城市网点比例较高,占到52.8%。

Source:公司公告

5、主要K12线下教育机构

总部均部署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新东方优势较为明显

Source:公司财报、公司公告

6、新东方vs好未来:K12双雄争霸

双方在公司管理、营销、教研以及员工管理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近年来两大巨头均以牺牲短期利润率为代价,谋求业务的扩张和长期的增长

Source:公司财报、公司公告

7、线上教育拉开K12市场增长大幕

优质师资共享、产品标准化与个性化体验,线上K12教育快速发展

8、K12在线市场实力矩阵

K12在线教育市场竞争激烈,作业帮、猿题库等处于市场领先水平

9、K12头部App主要集中在作业辅导类

作业帮月活超五千万,位列第一梯队,小猿搜题与一起作业学生位列第二梯队

Source:MobData研究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

10、传统线下领先的K12教育机构“互联网化”

新东方vs好未来:线上线下同步的运营模式,学而思网校暑假高峰特征明显

Source:MobData研究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

11、K12教育人群画像

  • 女性用户比例高于男性,用户基本集中在K12学生和25-34岁的家长
Source:MobData研究院

  • 家长对K12课程具有选择决策权,主要来自IT业、消费制造业等行业
Source:MobData研究院

  •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山东等比例最高
Source:MobData研究院

12

作业帮用户画像

主要是在读学生群体,女学生使用居多,大部分来自山东、广东和河南

Source:MobData研究院

1、回归教育本质,内容和质量是王道

内容+师资+技术是培训教育行业未来竞争的着力点

2、人工智能将更广泛应用在教育场景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推动教育培训行业迎来智能化浪潮

3

教育转型风口成为资本的又一风向标

资本看好AI教育领域企业,未来热度将会维持,当前大部分处于早期阶段

Source:36kr

4、未来几年将是线下教育的黄金期

线下教育秉承教育精髓,市场空间较大,资产证券化步伐加快

Source:公开资料整理

]]>
极光大数据:2018年3月直播app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99136.html Tue, 13 Mar 2018 06:36:42 +0000 //www.otias-ub.com/?p=699136 新年刚过,直播行业接连传出喜讯,腾讯近11亿美元投资斗鱼与虎牙。映客、花椒、斗鱼、虎牙等相继被媒体报道筹划IPO,努力耕耘了数年的直播行业终于迎来了集体开花结果的时刻。极光大数据发布《2018年3月直播app行业研究报告》,解读直播行业用户规模、活跃用户数量、用户留存率等数据,并从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角度描绘斗鱼与虎牙的用户画像,用数据带你深入了解直播行业。本文为报告节选,下载完整报告登录极光官网。

极光观点

  • 截至2018年2月,直播app整体市场渗透率高达21.4%,用户规模超过2.2亿人,意味着每100个中国移动网民中就有接近22个人是移动直播app的用户
  • 市场渗透率最高的三款直播app分别是斗鱼直播、虎牙直播和YY,他们的2月市场渗透率依次为4.25%、3.61%和3.33%,于2017年12月24日上线的冲顶大会以1.03%的市场渗透率跻身top 10
  • 直播app用户以年轻男性为主,他们中66.7%的用户不到30岁,59.6%的用户是男性,王者荣耀是直播app用户最偏爱的app

一、移动直播行业概况

移动直播行业发展历程

2016年是移动直播元年,这一年移动直播几乎进入了所有移动网民的视野

  •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08年成立的天鸽互动(旗下有9158等老牌直播平台)是国内最早涉足直播业务的公司,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新兴移动直播平台陆续上线,并于2016年在资本的帮助下迎来了井喷期,这一年直播几乎进入了所有移动网民的视野

移动直播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活跃的移动直播平台几乎都背靠巨头

  • 除欢聚时代、天鸽互动等依靠直播起家的公司以外,有一定用户基础的公司也纷纷涉足直播业务,为其旗下的移动直播平台引流,如社交巨头腾讯、手机品牌主小米等

移动直播行业融资情况

欢聚时代旗下YY已上市,虎牙启动赴美IPO进程

  •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虎牙直播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申请文件,正式启动赴美IPO进程,同样侧重游戏直播的斗鱼直播也传出正在筹备IPO的消息,这两家游戏直播平台有望在同年上市

移动直播行业产业链

移动直播平台依靠UGC拉动流量,PGC产生精品内容

  • 目前移动直播行业的盈利模式逐步清晰,除了主播打赏分成以外,还有广告、电商等盈利点

 

二、移动直播行业运营情况分析

直播app整体渗透率及用户规模变化

截至2018年2月,直播app整体市场渗透率高达21.4%,用户规模超过2.2亿人

  • 极光大数据显示,直播app整体渗透率在过去一年处于在波动中上升的状态,截至2018年2月,整体市场渗透率为21.4%,意味着每100个中国移动网民中就有接近22个人是移动直播app的用户

直播app整体渗透率变化趋势

游戏直播app和答题直播app共同拉动行业增长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直播app行业整体渗透率在2018年有明显增幅,得益于游戏直播app和答题直播app的共同拉动

 

2月直播app市场渗透率top 10 app

市场渗透率最高的三款直播app:斗鱼直播、虎牙直播、YY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斗鱼直播、虎牙直播和YY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4.25%、3.61%和3.33%,进入直播app市场渗透率top 3
  • 于2017年12月24日上线的冲顶大会吸引流量能力显著,上线短短两个月进入直播app市场渗透率top 10,但随着广电总局出台《加强网络直播答题节目管理》,已出现下降趋势

渗透率top 10 app(DAU)

斗鱼是过去半年平均DAU最高的直播app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斗鱼直播、YY和虎牙直播过去半年的DAU均值分别为670.8万、580.6万和474.6万,名列前三
  • 直播答题app冲顶大会自上线以来的DAU均值接近百万量级,受政策影响,二月出现明显下跌

 

 

渗透率top 10 app(日新增用户数量)

YY和么么直播过去半年日均新增用户量超过30万人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YY和么么直播是唯二的两款日均新增用户量在30万以上的主流直播app,斗鱼直播和虎牙直播的日均新增用户量也在20万以上

渗透率top 10 app(30天留存率)

小米直播app的30天留存率超过七成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小米直播的30天留存率为76.1%,代表在过去半年,每100个小米直播app的新用户中(包括预装用户),有超过76个用户在30天后未主动卸载该app

渗透率top 10 app(用户使用习惯)

映客直播的用户平均每天打开映客3.03次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映客直播的用户日均使用频次最高,熊猫直播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最长,熊猫直播的用户每天使用它接近一小时

用户安装直播app数量分布

平均每个直播app用户安装了1.7款直播app

  • 极光大数据显示,64.6%的直播app用户仅安装1款直播app,另外有19.4%、8.2%和3.9%的用户会分别选择安装2款、3款和4款直播app,还有3.9%的用户会安装5款及以上直播app

三、移动直播行业人群画像分析

整体直播app用户画像

66.7%的直播app用户不到30岁,近六成用户为男性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直播app用户以30岁以内的男性用户为主,66.7%的直播app用户不到30岁,59.6%的用户是男性

整体直播app用户画像

直播app用户城市等级分布与全国网民城市等级分布基本一致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直播app的用户并不集中于一二线城市,超过六成的直播app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整体直播app用户画像

每100个直播app用户就有超过8个来自广东,还有8个来自河南

  • 得益于广深两城的拉动,广东省以8.3%的占比位居直播app用户量首位,河南省的用户占比则以8.2%位居第二

整体直播app用户画像

王者荣耀是最受直播app用户青睐的app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王者荣耀、新浪微博和斗鱼直播是直播app用户偏好指数最高的三款app

整体直播app用户画像

OPPO R9系列是直播app用户最喜欢选购的安卓机型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OPPO R9系列旗下的OPPO R9、OPPO R9s和OPPO R9 Plus三款机型进入了直播用户app用户量top10安卓机型

 

斗鱼直播用户画像

斗鱼直播:年轻男性用户为主,84.6%的用户为男性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55.4%的斗鱼直播用户年龄在20-24岁之间,84.6%的用户为男性,他们最偏爱的app是王者荣耀

斗鱼直播用户画像

每10个斗鱼直播用户中就有接近1个来自广东

  • 斗鱼直播用户城市等级分布与全国网民基本一致

虎牙直播用户画像

虎牙直播:近七成用户不到25岁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虎牙直播的用户以年轻男性为主,68.7%的虎牙直播用户年龄在25岁以内,79.8%的用户为男性,他们对动漫感兴趣

 

虎牙直播用户画像

北京是虎牙直播用户量占比最高的城市

  • 虎牙的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为63.3%,较全国网民高

 

YY用户画像

YY用户:最爱用王者荣耀,其次是新浪微博和快手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相对于侧重游戏直播的斗鱼直播和虎牙直播,YY的女性用户比例更高,他们中有25.7%的用户是女性

 

YY用户画像

新一线城市重庆、成都进入YY用户量占比top5城市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7年2月-2018年2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

报告中的直播app包括斗鱼直播、虎牙直播等911款app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极客爸爸:2017全球教育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90001.html Sun, 11 Feb 2018 16:48:24 +0000 //www.otias-ub.com/?p=690001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极光大数据:2017年Q4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89197.html Thu, 08 Feb 2018 05:00:22 +0000 //www.otias-ub.com/?p=689197 2017年Q4,智能手机行业仍是好戏连连。9月发布的iPhone X带动iPhone销量大增。国产安卓阵营则稳扎稳打,华为、小米在销量份额方面均有提升,vivo则是年内第二次超过OPPO,四个季度双方二比二和气收场。极光大数据发布《2017年Q4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从保有率、销量份额、用户忠诚度、用户画像等多个角度描绘一场2017年智能手机行业的收官之战。

极光观点

  • 2017年Q4 iPhone市场保有率达20.5%
  • 新一线城市为主流手机品牌贡献约两成用户
  • 华为连续五季度保持销量领先份额持续攀升
  • vivo的销量份额在17年Q2和Q4两次超过OPPO
  • 千元机为小米Q4贡献了近六成销量
  • 56.8%的iPhone换机用户仍然选择iPhone,用户忠诚度达新高
  • 男性用户占比最高的品牌为小米,达到69.1%,华为以65.6%的比例排名第二
  • 中国移动在三大运营商中的市场份额优势明显,用户占比73.9%

极光观点

  • 2017年Q4,iPhone市场保有率达20.5%
  • 新一线城市为各主流手机品牌贡献两成左右用户
  • 华为连续5个季度保持销量领先且份额持续攀升
  • vivo的销量份额在17年Q2和Q4两次超过OPPO
  • 千元机为小米Q4贡献了接近六成销量
  • 56.8%的iPhone换机用户仍然选择iPhone,用户忠诚度达新高
  • 男性用户占比最高的品牌为小米,达到69.1%,华为以65.6%的男性用户排名第二
  • 中国移动在三大运营商中的市场份额优势明显,73.9%的移动网民是中国移动用户

一、智能手机保有率分析

2017年Q4国内主流手机品牌保有率

每五个中国移动网民就有一个iPhone用户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国内保有率top3的手机品牌分别为iPhone、华为和OPPO,其中iPhone的保有率为20.5%,意味着每100个中国移动网民中至少20个人是iPhone用户

Q4主流手机品牌保有率变化趋势

得益于新品的拉动,iPhone Q4保有率突破20%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得益于iPhone 8系列和iPhone X的拉动,iPhone10月保有率达到了过去一年的巅峰,首次突破20%,华为和OV的保有率过去一年整体处于在轻微波动中上升的状态

 

 

Q4各主流手机品牌城市等级分布

新一线城市为各主流手机品牌贡献两成左右用户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新一线城市为各家主流手机品牌贡献了两成左右的用户,其中iPhone的新一线城市用户占比超过一线城市,注重三线及以下城市布局的OV在新一线城市用户占比也双双超过16%,新一线城市的布局对各家手机品牌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Q4主流手机品牌型号分布

OPPO是最依赖明星机型的安卓品牌,其次是vivo

 

 

iPhone机型分布变化趋势

截至17年12月,iPhone用户中占比最高的机型还是14年9月发布的iPhone 6

  • 极光大数据显示,目前iPhone用户中占比最高的机型分别是iPhone 6、iPhone 6S和iPhone 7 plus,今年发布的新机型iPhone X、iPhone 8和iPhone 8 plus在iPhone用户中的占比分别为2.6%、2.4%和1.3%

 

二、智能手机销量分析

2017年Q4国内手机品牌销量份额

Q4每五台售出的手机中,就有超过一台是华为手机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Q4的销量份额top3品牌分别为华为、vivo和OPPO,其中华为连续5个季度保持销量份额领先,vivo在本季度的销量份额超过OPPO

Q4主流手机品牌销量份额变化趋势

OV销量份额你追我赶,vivo Q4暂时领先

  • 在过去五个季度中,vivo的销量份额曾经在17年Q2和Q4两次超过OPPO
  • 得益于新品上市,iPhone销量份额在Q4有所回升

Q4主流手机品牌销量价格分布

千元机为小米Q4贡献了接近六成的销量

  • 在每100台17年Q4售出的手机中,有近24台是低端机,不到54台中端机,接近23台高端机,33.4%的消费者在Q4选择了价位在1000-1999之间的手机

Q4销量top10手机机型

vivo旗下4款机型进入Q4销量top10手机型号

  • 极光大数据显示,在Q4销量top10的手机机型中,有7款机型发布于16年Q4,能拉动销量的不仅是当季发布的明星机型,还有积累了一定用户口碑,价格相对优惠的经典机型

 

三、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分析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iPhone

iPhone用户忠诚度在本季达到了历史新高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Q4有56.8%的iPhone换机用户选择继续使用iPhone,选择其他主流手机品牌及长尾品牌的换机用户比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华为

华为用户忠诚度保持稳定,与Q3持平

  • 极光大数据显示,35.6%的华为换机用户在Q4选择再次入手华为,这一比例与Q3的33.1%几乎持平,在Q4选择入手iPhone和vivo的华为换机用户较Q3有所增加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OPPO

OPPO用户忠诚度出现轻度下行,选择兄弟品牌vivo的换机用户较Q3上升了1.9%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在Q4的OPPO换机用户中,流向vivo、iPhone和华为的用户较Q3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选择vivo的用户增加了1.9%,选择iPhone的用户增加了2.8%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vivo

vivo用户忠诚度达到五个季度以来的最高点

  • 极光大数据显示,vivo Q4用户忠诚度为32.3%,达到五个季度以来的最高点,较16年Q4上升了十个百分点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小米

小米用户忠诚度回暖,OV对小米的影响正在削弱

  • 极光大数据显示,小米17年下半年的用户忠诚度维持在25%以上,较上半年表现良好,OV对小米的影响也在削弱

四、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华为

华为用户:65.6%男性,爱看电影,通过运动健美结识朋友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华为用户男性居多,主要用户群集中在25-34岁之间,对电影、运动和旅游感兴趣,通过运动健美等话题交友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OPPO

OPPO用户:女性用户更多,近七成用户不到30岁

  • 在OPPO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为52.4%,68.3%的用户年龄在30岁以内,他们表现出对服装饰品、美食和直播聊天的兴趣,社交活动与同城交友、爱宠社区和二次元有较强相关性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vivo

vivo用户:男性用户偏多,年龄结构比OPPO更年轻

  • vivo用户以年轻的男性用户居多,他们中69.7%的用户不到30岁,男性用户超过五成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小米

小米用户:也许是文艺男青年最喜爱的手机品牌

  • 接近七成的小米用户是男性,他们表现出了对书籍强烈的兴趣,对电影也有一定的研究,同时会通过知识青年相关话题交友

五、手机应用安装情况

高中低端手机应用安装概况

平均每台高端机安装51.2款app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平均每台高中低端手机分别安装51.2款、43.4款和30.9款app

 

高中低端手机偏好指数

高中低端手机用户对手机app的偏好差异明显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高端机用户对携程旅行的偏好度最高,其次是大众点评和滴滴出行,中端机和低端机用户分别最喜爱支付宝和最美天气

 

主流安卓手机偏好指数

快手受到OV用户的青睐

  • 在进入主流安卓手机安装应用偏好指数top5的app中,快手同时在OV上榜

六、运营商app专题研究 

三大运营商市场份额

73.9%的中国移动网民是移动用户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移动在三大运营商中的市场份额优势明显,73.9%的中国移动网民是移动用户,剩下不到30%的市场份额由联通和电信瓜分,他们的市场份额分别是14.1和12%

 

 

三大运营商在主流手机品牌中的市场份额

移动在OV中的市场份额占比高于整体市场水平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移动在OV中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7.4%和78.5%,高于移动在整体市场中73.9%的市场份额
  • iPhone用户中则有相对其他主流手机品牌较多的用户选择了联通和电信

 

三大运营商市场份额变化趋势

过去五个季度,三大运营商的市场份额无明显变化,移动始终保持领先

运营商手机营业厅app在主流安卓手机品牌中的渗透率

联通手机营业厅在华为小米中的渗透率较其他两家更高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在三大运营商的全国性营业厅app中,联通手机营业厅app在华为、小米中的渗透率最高,中国移动手机营业厅app则在OV中展现了优势

 

运营商手机营业厅app在主流安卓手机品牌中的渗透率变化趋势

三大运营商的全国性app渗透率在过去一年整体提高,联通增幅最为显著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17年12月华为用户中渗透率最高的联通手机营业厅渗透率为7.8%,而16年同期数据为4.6%,当时落后于电信营业厅app,经过一年的增长,其渗透率已经超过了电信营业厅app

 

报告说明

1.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6年10月-2017年12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

保有率:根据极光大数据在指定时间段内监测到的至少有一次数据上报的活跃手机数量推算的全国活跃手机总量

销量:根据极光大数据在指定时间段内监测到的手机数量增量推算的全国手机销量

用户忠诚度:某手机品牌的用户在更换手机时选择原品牌所占的比例,比例越高,则认为用户忠诚度越高

4.法律声明

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

5.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极光大数据:2017年12月浏览器app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73333.html Tue, 09 Jan 2018 06:38:06 +0000 //www.otias-ub.com/?p=673333 在PC时代,浏览器是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逐渐转移到移动端,而浏览器app也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流量入口。截至2017年12月,浏览器app的整体渗透率已经达到54.2%,用户规模达到5.5亿人。极光大数据发布《2017年12月浏览器app行业研究报告》,从渗透率、DAU、以及几大主要浏览器的用户画像对浏览器app行业进行分析。

极光大数据观点:

  • 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浏览器app整体市场渗透率为54.2%,每两个中国移动网民就有至少一个安装了浏览器app,用户规模达5.5亿人
  • 目前市场渗透率top2的浏览器app是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它们的市场渗透率分别是30.40%和18.76%,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同时,这两款app过去半年DAU均值都超过了5000万人
  • 平均每个浏览器app用户安装了1.3款浏览器app
  • 每10个浏览器app用户中有超过8个人不到35岁,他们中至少有6个男性

一、行业趋势

浏览器app渗透率及用户规模变化

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浏览器app整体市场渗透率为54.2%,用户规模达5.5亿人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浏览器app整体市场在过去一年的市场渗透率处于稳定的状态,基本维持在50%以上,意味着中国移动网民中有至少一半是浏览器app用户

主流浏览器app背景

主流浏览器app普遍靠背上市公司,背景雄厚

  •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主流浏览器app的母公司普遍为上市公司,不乏BAT、Google等大牛

 

 

部分主流浏览器app上线时间

移动互联网兴起,浏览器app陆续上线

  • 根据各方公开资料显示,主流浏览器从移动互联网兴起开始,就陆续上线了app版本

二、竞品分析

12月浏览器app市场渗透率top10 app

浏览器市场渗透率top3 app:QQ浏览器、UC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12月最后一周,QQ浏览器、UC浏览器和谷歌浏览器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30.40%、18.76%和6.24%,成为浏览器app行业市场渗透率前三甲,其他主流浏览器app的市场渗透率均不到5%

 

渗透率top10 app(日新增用户数量)

过去半年,平均每天有超过200万人安装UC浏览器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UC浏览器在过去半年的日均新增用户数量为218.1万人,是唯一一款日均新增用户数量超过200万人的浏览器app,QQ浏览器和谷歌浏览器的日均新增用户数量均超过了100万人

 

渗透率top10 app(30天留存率)

主流浏览器app的30天留存率普遍低于70%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谷歌浏览器的30天留存率为97.5%,意味着每100个新增用户中有接近98个用户在30天后仍保留了该app

 

渗透率top10 app(DAU)

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过去半年的DAU均值突破五千万人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QQ浏览器过去半年的DAU均值高达7734.8万人,UC浏览器则为5719.5万人,浏览器app中只有这两款应用的DAU达到千万量级

 

渗透率top10 app(app独占率)

app独占率top3:谷歌浏览器、QQ浏览器、UC浏览器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谷歌浏览器、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的app独占率分别为80.1%、70.0%和57.2%,代表未安装任何竞品的忠诚用户在这三款app的整体用户中所占的比例

 

部分主流浏览器app用户使用习惯

UC浏览器用户在日均使用时长和频次上表现良好

  • 极光大数据显示,UC浏览器的活跃用户平均每天使用它2.89次,每次使用20.97分钟

 

用户安装浏览器app数量分布

逾七成浏览器app用户仅安装一款浏览器app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每个浏览器app用户平均安装1.3款浏览器app,其中74.7%的用户仅安装一款,19.8%的用户会同时安装两款,5.5%的用户会安装三款及以上浏览器app

 

三、用户画像

浏览器app用户画像

浏览器app用户:35岁以内男性用户为主

  •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64.4%的浏览器app用户为男性,82.1%的用户不超过35岁

 

浏览器app用户app偏好指数

浏览器app用户app偏好指数top3应用:QQ浏览器、UC浏览器、应用宝

  • 根据极光app偏好指数统计,浏览器app用户偏好指数top10应用以腾讯系app和360系app为主

 

浏览器app用户画像

OPPO旗下机型备受浏览器app用户青睐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浏览器app用户使用的安卓机型占比top10中,有7款是OPPO旗下机型,其中R9系列最受欢迎

 

浏览器app用户画像

浏览器app用户城市等级分布与中国移动网民高度一致

  • 根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浏览器app用户城市等级分布与中国移动网民一致,在每一城市等级的人数分布占比差距基本在1%以内

浏览器app用户画像

得益于广深莞的拉动,广东成为浏览器app用户数量占比全国最高的省份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分别是浏览器app用户量占比最高的四个城市,总共占比9.4%

QQ浏览器用户画像

QQ浏览器:近九成用户不到35岁,偏爱互联网金融类app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4.3%的QQ浏览器用户年龄段在20-24岁之间,89.4%的用户不到35岁,男性用户超过六成,对融360等互金类app偏好度高

QQ浏览器用户画像

QQ浏览器:城市等级结构与全国网民基本一致

  • QQ浏览器用户量top5省份中有4个处于沿海地带,四川是唯一一个进入用户量top5的内陆省份

UC浏览器用户画像

UC浏览器:男女比例约为3:2,87.8%用户不到35岁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UC浏览器用户偏好度最高的app是PP助手,他们中超过七成的用户对音乐感兴趣

UC浏览器用户画像

UC浏览器:每100个用户有接近17个来自广东

  • UC浏览器中的广东用户占比为16.7%,广深莞进入用户量top5城市

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用户画像

谷歌浏览器:用户年龄相对较高,偏爱谷歌系应用

  • 对比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谷歌浏览器的用户年龄段相对较高,年龄在35岁以内的用户占比不到八成,有17.2%的用户年龄段在35-39岁之间

 

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用户画像

谷歌浏览器用户以一线城市和港台地区用户居多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谷歌浏览器用户中来自一线城市的用户占26.2%,来自港台地区的用户分别占10.6%和7.5%

 

以上为报告节选,完整报告请登录至极光官网下载。

报告说明

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6.12-2017.12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数据指标说明

浏览器app包括QQ浏览器、UC浏览器、谷歌浏览器等1130款app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极光大数据:2017年Q3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50496.html Mon, 06 Nov 2017 06:53:17 +0000 //www.otias-ub.com/?p=650496 2017年第三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仍在继续。虽然在保有率上仍以0.4%的微弱优势领先,但由于处于新品发布的前夕,苹果的销量份额降至连续五个季度来的新低。华为和OPPO的保有率在Q3上旬一度非常接近,最终华为以18.1%的市场保有率获胜,OPPO、vivo分列第二第三名。而在前几个季度表现不佳的小米与三星,都由于有给力新品发售而在销量份额及忠诚度方面都有所好转。国内领先的移动大数据服务商极光大数据推出《2017年Q3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从保有率、销量份额、忠诚度及用户画像切入,解读2017年Q3智能手机行业发展现状。

以下是报告节选,完整报告请至极光官网或关注极光微信公众号下载。

极光观点:

  • 华为市场保有率逼近iPhone,iPhone仅领先0.4%
  • 苹果销售份额跌至5.4%,为连续五个季度来最低
  • 各有给力新品发布,小米与三星保有率及用户忠诚度双双回暖
  • 华为的用户多为中青年男性
  • OPPO、vivo的用户则更年轻化
  • 截至9月末,苹果新发布的手机iPhone8及iPhone8 Plus的保有率仅有0.4%,iOS11系统在iPhone用户中的占比仅为10.2%

一、手机保有率分析

2017年Q3国内手机保有率

华为市场保有率逼近iPhone,iPhone仅领先0.4%

  • 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iPhone和华为的市场保有率分别为18.5%和18.1%,意味着国内每10个智能手机用户中,有接近2个人正在使用iPhone,还有2个人正在使用华为

Q3主流手机品牌保有率变化趋势

华为、OV保有率稳健上涨,小米三星Q3回暖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华为和OPPO在Q3上旬一度非常接近,最终华为以18.1%的市场保有率获胜,继续称霸安卓市场

Q3各级别城市手机品牌保有率概况

OPPO“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成功,在三线及以下城市表现出色

  • 极光大数据显示,iPhone用户主要集中在一线及二线城市,每10个一线城市的手机用户就有接近4个用户正在使用iPhone

Q3主流手机品牌型号分布

华为、三星机型集中度较低,对明星机型的依赖程度不高

二、手机销量分析

2017年Q3国内手机销量份额

华为销量保持领先,OPPO销量表现优秀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2017年Q3国内手机销量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品牌依次为华为、OPPO、vivo、小米和三星,上一季度落后于vivo的OPPO在Q3扳回一城

Q3主流手机品牌销量份额变化趋势

iPhone、vivo的销量份额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 极光大数据显示,主流手机品牌销量份额连续两个季度受到了长尾品牌的挤压,长尾品牌销量份额超过两成

Q3主流手机品牌销量价格分布

OV聚焦中端机市场,中端机为OV贡献了超过八成的销量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华为在高中低端市场均有布局,机型销量结构在主流手机品牌中最接近智能手机整体市场,小米在这一季度则出售了更多千元机,千元机为小米贡献了超过七成的销量

Q3销量top10手机机型

销量top10机型中,OPPO占五席

  • 今年6月发布的OPPO R11以3.5%的销量份额问鼎Q3销量冠军,OPPO A57和vivo Y66则分别以3.1%和2.5%的销量份额名列第二和第三

三、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分析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iPhone

iPhone用户忠诚度连续三个季度在50%以上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超过一半的本季度iPhone换机用户选择继续使用iPhone,华为和OPPO对iPhone用户的吸引力也不容小觑,分别有11.6%和11.2%的iPhone换机用户选择了这两个品牌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华为

华为用户忠诚度在Q3达到过去一年的最高点

  • 极光大数据显示,华为在本季度的用户忠诚度为33.1%,每100个在Q3购买了新手机的原华为用户有超过33人选择了继续使用华为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OPPO

接近两成的OPPO换机用户转向使用兄弟品牌vivo

  • 可能是由于新机型的推出和旧机型的降价,iPhone在Q3重新获得OPPO换机用户的关注,14.8%的OPPO换机用户入手了iPhone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 vivo

vivo用户忠诚度较兄弟品牌OPPO弱势

  • vivo的用户忠诚度相对上一季度有所提升,28.8%的vivo换机用户选择继续支持vivo,20.4%的换机用户则转向使用OPPO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小米

小米用户忠诚度几乎回到去年同期水平

  • 小米本季度的用户忠诚度为25.6%,另外分别有16.7%和13.5%的小米换机用户选择了同是安卓阵营的华为和OPPO

主流手机品牌用户忠诚度——三星

华为是最多三星换机用户选择的品牌

  • 三星用户忠诚度从去年Q3开始一路走低,直到本季度才出现回升,但选择华为、iPhone和OV的换机用户占比仍高于选择三星的用户

四、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华为

华为用户:男性用户为主,25岁以下用户不足两成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66.8%的华为用户为男性,仅有16.9%的华为用户年龄在26岁以下,中青年组(26-35岁)为主要用户群体,占比57.2%,而36岁以上的中老年组占比高达25.9%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OPPO

OPPO:年轻人的手机,逾九成用户不到35岁

  • OPPO用户女性偏多,52.9%的用户为女性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 vivo

vivo用户:年轻男孩用户力捧vivo

  • 92.5%的vivo用户不到35岁,超过五成用户是男性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小米

小米用户:男性用户占六成以上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小米用户中有64.2%的男性,接近九成用户不到35岁

 

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用户画像——三星

三星用户:近六成用户年龄在26-35岁之间

  • 67.1%的三星用户表现出对音乐感兴趣,37.9%和25.5%的三星用户则爱好书籍和旅游

五、手机应用安装情况

高中低端手机应用安装概况

高中低端手机平均安装应用数量依次递减

  • 高中低端手机平均安装的app数量分别为42.7款、36.8款和26.4款,高价位的手机安装的app数量普遍较中低端手机多

高中低端手机应用偏好指数

高端机用户偏好使用携程,中端和低端机用户则分别偏爱影视大全和乐视视频

  • 极光大数据显示,在高端机用户中偏好指数top5的app分别是携程、大众点评、滴滴出行、QQ邮箱和京东

主流安卓手机应用偏好指数

快手、WiFi万能钥匙进入OV应用安装偏好指数top5

  • 极光大数据显示,华为、OPPO、vivo、小米和三星偏好度指数最高的app依次是电信营业厅、唯品会、腾讯视频、百度输入法小米版和百度三星版

六、iPhone新机型及iOS11专题研究

iPhone新机型市场保有率

iPhone新机型的市场保有率为0.04%

  • 苹果公司于9月13日发布了iPhone 8和iPhone 8 Plus,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这两款新机型在国内手机用户中的保有率为0.04%

iPhone新机型在iPhone用户中的占比

每10000名国内苹果手机用户中有24人正在使用iPhone新机型

  •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iPhone新机型在国内苹果手机用户中的占比为0.24%,其中iPhone8占比0.07%, iPhone 8 Plus占比0.16%

iOS 11升级概况

10.2%的iPhone用户已将系统升级至iOS 11

  • 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大约一成的iPhone用户已将系统升级至iOS 11

关于报告 

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6年3月-2017年9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数据指标说明

保有率:根据极光大数据在指定时间段内监测到的至少有一次数据上报的活跃手机数量推算的全国活跃手机总量

销量:根据极光大数据在指定时间段内监测到的手机数量增量推算的全国手机销量

用户忠诚度:某手机品牌的用户在更换手机时选择原品牌所占的比例,比例越高,则认为用户忠诚度越高

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PDF版本将同步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极光大数据:菜谱app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29943.html Mon, 04 Sep 2017 16:46:25 +0000 //www.otias-ub.com/?p=629943

民以食为天。美食是一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不断探索的伟大事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使得美食届的武林秘籍——《菜谱》以一种新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而现在,更为方便的菜谱类app则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美食宝典。从2004年第一家菜谱网站美食天下出现,到2011年第一款菜谱app——美食天下app的推出,再到其后三年间不下10款主流菜谱app陆续出现,菜谱app市场呈现了一个稳步发展的市场格局。现如今,这个拥有3300万用户的市场仍然处于从用户积累到探索盈利模式的过渡阶段。极光大数据发布《菜谱app行业研究报告》,以主流菜谱app的渗透率、忠诚度、日活及使用习惯等数据为基础,从年龄、地域、性别比例及兴趣爱好、安卓机型偏好等数据分析主流菜谱app的用户画像。

极光观点:

     菜谱app整体市场渗透率为3.7%,用户规模超过3300万人

     下厨房是当之无愧的菜谱app一姐,各项运营指标碾压竞品,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

     菜谱app用户以年轻女性为主,73.2%的用户为女性,70.8%不超过35

     吃在广州,广东省菜谱app用户量打败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占比全国第一

     主流菜谱app中香哈菜谱男性用户比例35.3%居市场首位,成为“最man”菜谱app

一、行业趋势

菜谱app渗透率及用户规模变化

截至今年7月最后一周,菜谱app市场渗透率为3.7%,用户规模超过3300万人

       极光大数据显示,菜谱app市场在过去一年无大幅变化,市场渗透率维持在3.5%左右,用户规模较去年同期上涨了4.6%

 

主流菜谱平台上线时间轴

主流菜谱平台从PC端时代开始积累用户

       早年成立的主流菜谱平台完成了从PC时代到移动端时代的过渡,以最早涉足互联网菜谱领域的美食天下为例,2004年网站成立开始积累用户,随着2010年移动互联网的疾速发展,美食天下顺势而为,分别于20113月和20124月上线了美食天下app和菜谱精灵app,在移动端获得了良好的持续发展

 

主流菜谱平台融资概况

香哈菜谱:目前唯一一款经营菜谱起家并成功上市的菜谱app

       主流菜谱平台融资情况集中在C轮之前

菜谱app产业链

菜谱app盈利模式:电商、广告、数据、线下课程

       菜谱app通过前期的美食分享和厨艺交流使菜谱app走向社区化,完成了前期的用户积累,逐渐向盈利模式探索阶段过渡,目前主要有电商、广告、数据、线下课程等盈利模式

 

主流菜谱app Slogan

主流菜谱app Slogan:“生活”“美食”高频出现

       在主流菜谱app slogan中,“生活” “美食”出现的频率较高,app品牌主擅长将菜谱app通过美食将用户对美好生活的希冀联系起来,几乎所有的美食app slogan都带有较强的温情色彩

二、竞品分析

7月菜谱app市场渗透率top10 app

下厨房:菜谱app一姐,以1.74%的渗透率遥遥领先

       极光大数据显示,菜谱app的市场渗透率普遍不超过1%,在过去一年中,下厨房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市场渗透率始终保持在1%以上,平均每100台手机中就有超过1台手机安装了下厨房app

 

渗透率top10 app(日新增用户数量)

下厨房:唯一一款日新增用户量逾10万的菜谱app

       极光大数据显示,市场渗透率top10的菜谱app日新增用户量普遍不超过5万,过去半年日均新增用户量最高的app分别是下厨房、豆果美食和美食杰,分别为11.0万、3.4万和2.0

 

 

 

渗透率top10 app(30天留存率)

30天留存率top3 app:下厨房、好豆、豆果美食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平均每10个安装下厨房app的新用户中,有超过7个新用户在下载30天后仍保留了该app,好豆和豆果美食也有接近7个新用户选择继续使用

 

 

菜谱app市场渗透率top5 app(DAU)

下厨房平均DAU超过其余四款主流菜谱app的总和

       极光大数据显示,下厨房以155.5万的平均DAU在菜谱app市场渗透率top5的应用中一马当先,豆果美食和香哈菜谱过去半年的平均DAU分别为50.6万和40.9 

 

菜谱app市场渗透率top5 app(用户使用习惯)

下厨房用户日均使用频次和使用时长最高

       极光大数据显示,菜谱app市场渗透率top5 app日均使用频次均超过1次,日均使用时长都在10分钟以上

 

 

 

用户安装菜谱app数量分布

近九成菜谱类app的用户仅安装一款菜谱app

       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目前市场上的菜谱类app基本能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89.1%的用户仅安装一款菜谱app,而不是同时安装几款竞品,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菜谱类app同质化程度高

 

 

 

 

渗透率top10 app(app独占率)

2款菜谱app独占率超过八成:下厨房、香哈菜谱

       极光大数据显示,下厨房用户忠诚度在市场渗透率top10的菜谱app中居于榜首, 87.5%的用户未安装竞品,其次是香哈菜谱和豆果美食

 

 

 

三、用户画像

菜谱app用户画像

菜谱app用户:35岁以内女性用户为主

       极光大数据显示,73.2%的菜谱app用户为女性,70.8%的菜谱app用户不超过35岁,其中25岁以下用户占比40.9%26-35岁用户占比29.9%

 

 

菜谱app用户画像

菜谱app用户:偏好OPPO旗下机型

       菜谱app用户偏好度top3 app分别是下厨房、手机淘宝和支付宝,这三款应用在菜谱app用户中的渗透率至少比在全国网民中的渗透率高35%

 

 

 

菜谱app用户画像

一二线城市用户使用菜谱app的意愿更高

       极光大数据显示,菜谱app的用户中,来自一二线城市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各占一半,其中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为47.3%,比全国网民占比高9.7%

 

 

 

菜谱app用户画像

广东省:打败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每10个菜谱app用户就有超过1个用户来自这里

       菜谱app用户量占比top3城市是上海、北京和深圳,来自这三个城市的用户占比分别是4.4%4.3%2.5%

 

 

 

下厨房用户画像

下厨房用户:“女儿国”,79.5%的用户是女性

       最受下厨房用户喜爱的手机品牌是OPPO,在下厨房用户偏好度最高的top5安卓机型中有四款是OPPO旗下产品

 

 

下厨房用户画像

100个下厨房用户就有超过12个来自广东

       得益于广深两城的拉动,广东省用户占比以12.1%名列第一

 

 

豆果美食用户画像

豆果美食用户:“真·吃货”,最偏爱的app是美团,要DIY也要考察各家美食

       在豆果美食用户中,72.7%的用户为女性,75.8%的用户不到30岁,其中20-24岁的用户占比35.4%

 

 

豆果美食用户画像

北京是豆果美食用户量占比最高的城市

       江苏、河南、山东、河北四个邻近的省份均进入豆果美食用户量top5省份

 

 

香哈菜谱用户画像

香哈菜谱用户:“家庭煮夫”根据地,35.3%的用户是男性

       极光大数据显示,在香哈菜谱用户中,93.9%的用户不到35岁,其中87.8%的用户对音乐感兴趣

 

 

香哈菜谱用户画像

香哈菜谱用户城市等级分布接近全国网民分布情况

       香哈菜谱的四川用户量占比排名全国第五

 

 

 

报告说明

1.       数据来源

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2.       数据周期

报告整体时间段:20167-20177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       数据指标说明

菜谱app包括下厨房、豆果美食、香哈菜谱等90余款应用

4.       报告其他说明

极光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关于极光

极光(www.jiguang.cn)是中国领先的移动大数据服务商。其团队核心成员来自腾讯、摩根士丹利、豆瓣、Teradata和中国移动等公司。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专注于为app开发者提供稳定高效的消息推送、统计分析、即时通讯、短信和社会化分享组件等开发者服务。至今我们已经服务了超过50万款移动应用,累计覆盖超过80亿个移动终端,月独立活跃设备超过7亿,产品覆盖了中国国内90%以上的移动终端。基于积累的海量数据,我们拓展了在大数据领域的产品,包括极光效果通和极光数据服务。极光致力于为各行各业节约开发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业务决策。

获取PDF版微信扫描上面二维码

199IT知识星球(原小密圈)已有1400+资深用户、3000+份最新最好的行业文档,欢迎您的加入!

]]>
TopKlout克劳锐:2017自媒体知识付费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25905.html Tue, 22 Aug 2017 16:18:47 +0000 //www.otias-ub.com/?p=625905 《2017自媒体知识付费行业研究报告》从用户付费的养成、已付费用户画像、未来付费发展趋势三个方面重点剖析用户付费行为。报告通过对2000名用户的数据调研,以及对微博、微信、今日头条、优酷、秒拍、一直播、喜马拉雅等多个平台的数据采集,对当前自媒体行业付费情况进行分析。

《2017自媒体知识付费行业研究报告》希望通过对内容付费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对已付费用户画像及消费偏好做客观数据分析,为自媒体人、企业、广告主和投资机构实现内容变现提供参考。

 

199IT小密圈已有1400+资深用户、3000+份最新最好的行业文档,欢迎您的加入!

获取PDF版微信扫描上面二维码

]]>
秒针系统:2017年电子竞技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610910.html Mon, 10 Jul 2017 17:51:12 +0000 //www.otias-ub.com/?p=610910 腾讯 2017 年 Q1 财报显示,其一季度营收 495.52 亿元,其中网络游戏收入增长 34%,即人民币 228.11 亿元。该项增长主要来自以《王者荣耀》《龙之谷》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游戏及以《英雄联盟》《地下城与勇士》为代表的 PC 客户端游戏收入的增长。

目前,最炙手可热的智能手机游戏非《王者荣耀》莫属。有数据显示,《王者荣耀》的注册用户已超过 2 亿,日在线人数高达 5000 万。其吸金能力亦不可小视,2017 第一季度,其收入高达 120 亿元,最高日收入达到 2 亿元。

秒针 Social Panel 显示,电竞赛事的关注度已经能够与体育赛事媲美,电竞俱乐部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度。基于此,秒针针对电竞游戏行业进行研究,试图了解当下行业现状及用户特征,进行一次全景式扫描。

电竞游戏市场:收入与规模同增长

放眼全球游戏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中。近几年,全球市场营收不断增长,其中亚太区带来的收入占比最高,中国是亚洲也是全球游戏收入最高,收入增长最快的国家。相较于 5 年前,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增长高达 144%。

从数据上看,2016 年,全球游戏市场收入为 996 亿美元,中国游戏市场收入为 244 亿美元。这其中,移动游戏收入占比最高,过去 5 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收入翻了近 10 倍,增长率高达 809%。

当我们聚焦于中国游戏市场收入数据可以发现,电竞游戏收入规模增长明显,且占比越来越高;电竞游戏用户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未来用户规模潜力巨大。

电竞游戏用户:游戏是重要社交手段,为游戏付费意愿强烈

从总体上来说,电竞游戏用户有如下几个特征:

1、电竞游戏用户日常玩电竞游戏的频次、时长均很高,游戏粘性强。他们平均每周玩电竞游戏 8.0 次,平均游戏时长达到 13 小时/周,接近半数用户每天玩游戏超过 1 次。

2、电竞游戏地点和场景呈现多元化、碎片化趋势。不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不论公司、学校还是宿舍、家里,不论上班间隙还是外出等人,对于他们而言,电竞游戏除了是日常消遣外出的陪伴外,也发展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

3、电竞游戏用户不但有较强的花钱意愿,也有较强的消费能力。研究显示,54% 的电竞游戏用户目前会在非硬件产品上花钱,平均每月花费高达 149 元,且 62% 的用户以后玩电竞游戏会考虑花钱,人均支出意愿达到 162 元。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电竞游戏市场收入潜力大,付费用户规模和消费能力两个方面均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当前,主流的电竞游戏分类主要有 FPS、MOBA、RTS、体育游戏及其他类型游戏,不同类型的电竞游戏用户特征与行为习惯均有一定的差异。下面我们以《王者荣耀》《穿越火线》及《英雄联盟》三款为代表举例说明。

以《王者荣耀》为代表的移动端 MOBA 类游戏,有着极高的渗透率,46% 的用户经常玩,忠诚度高达 74%。从具体数据上看,用户在《王者荣耀》上的粘性很强,每周玩的频次和时长数据都很可观。

以《英雄联盟》为代表的 PC 端 MOBA 类游戏,同样有着较高的粘性,用户平均每天玩《英雄联盟》超过 1 次,且游戏时间较长,尤其是在周末。

以《穿越火线》为代表的 PC/MOB 双端的 FPS 类游戏,用户平均每周玩 8.1 次,平均每周在线游戏时长达到 13 小时。

电竞赛事:受众更深度,消费能力更强

作为电竞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竞赛事日益受到电竞游戏用户的重视。61% 的电竞游戏用户会收看电竞联赛的赛事直播、赛前赛后的专业解说,持续关注联赛的俱乐部、战队、选手、解说、嘉宾等内容。总体而言,电竞联赛的受众是更深度的电竞游戏玩家,其深度不仅仅体现在游戏时长的数据上,也体现在游戏花费数据上。

超过半数的电竞赛事受众是稳定的赛事覆盖的核心人群。联赛期间,他们每周看比赛超过 1 次,平均每周观看比赛时长达到 1.2 小时。

电竞赛事受众一个显著的收视特征就是互动性强,85% 的受众会在观赛时或比赛结束后发生互动行为,近一半的受众会和别人一起看联赛,社交是一个重要的看联赛场景。

对于电竞赛事的受众而言,更加专业的观赛体验是十分必要的,他们尤其重视赛事运营模式和观众的专业性。以电竞赛事运营商 VSPN 为例,在 2017 春季 BPL 联赛的转播中,引入了 30 路视频信号保证转播水准,在电竞赛事转播历史上是第一次。在传统体育赛事转播中,一场篮球联赛用到 10 到 20 路视频信号,就堪称顶级转播制作水准。

另外,从数据上看,接近一半的电竞赛事受众目前会付费观看联赛,平均每年花费达到 209 元,未来花费意愿和潜力也在增长。

我们着眼于具体联赛时,发现 53% 的《王者荣耀》游戏用户看过王者荣耀职业联赛(KPL),其中 79% 表示对 KPL 的喜欢。

将近一半的 KPL 受众每周观赛超过一次。联赛期间,他们平均每周看 KPL 比赛 1.2 次,平均每周收看时长达到 1.2 小时。同样,他们也喜欢通过在线直播平台观看比赛,也更多地在移动端收看赛事直播。有数据显示,2017 年 3 月 24 日,KPL 首个比赛日,仅通过在线直播平台收看比赛的观众人数超过 1000万人。而在 2016 年的首届 KPL 上,为期三个月的赛事,总观赛人次达到 3.5亿,创造了移动电竞的收视记录。

不仅如此,KPL 受众对观赛的专业性要求也较高,73% 的受众会收看赛前、赛后的专业解说,80% 的受众会通过各种方式关注专业战队或选手。

正是基于 KPL 联赛及受众的种种特征,广告主也将目光投入到电竞联赛中,开启了跨界合作。以宝马(BMW)为例,2017 年初,《王者荣耀》与 BMW 开启了一系列的深度合作,《王者荣耀》推出与 BMW 品牌合作的限定版纪念皮肤,五位 KPL 职业选手也被特别聘请拍摄 BMW 最新车系广告。

穿越火线职业联赛(CFPL)的表现也值得关注,48% 的《穿越火线》玩家表示看过 CFPL,其中 71% 表示喜欢。

CFPL 受众在联赛期间,平均每周收看 CFPL 比赛 1.1 次,平均每周看 CFPL 1.2 小时,超过半数的 CFPL 受众每周观看比赛超过 1 次。

CFPL 受众同样注重专业的观赛体验,61% 的受众会收看赛前赛后的专业解说,83% 的受众通过各种方式关注职业战队或选手。

而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的受众中,77% 表示喜欢,55% 的《英雄联盟》玩家表示看过 LPL。联赛期间,LPL 受众每周收看比赛 1.6 次,平均每周看 LPL 1.2 小时。 64% 的受众每周看比赛超过 1 次。LPL 联赛受众中,会收看赛前赛后专业解说的比例达到 70%,87% 的受众会关注专业战队或选手。

此次,从秒针对于电竞行业的研究可以发现,该行业正朝着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开始向传统体育较为成熟的商业赛事运营模式靠拢。纵观全球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中国电竞游戏用户及电竞联赛受众无疑将越发专业,未来将形成不亚于传统体育赛事的专业观众受众群体。得益于电子竞技的互联网基因,电子竞技联赛的粉丝化、泛娱乐化运营模式,中国电子竞技市场的发展值得期待,中国电竞用户的商业价值也值得深入发掘。

PDF版下载可加入我们小密圈,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OPSWAT:2015年11月反病毒软件行业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417191.html Tue, 15 Dec 2015 05:10:06 +0000 //www.otias-ub.com/?p=417191  

OPSWAT每个季度都要发布一次市场研究报告,内容是关于各种反病毒解决方案的普及率的。去年,微软的MSE(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拔得头筹。而根据这份11月末发布的报道,微软的安全产品市场份额仍然达到了15.9%,是市场上的第一。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5/1214/fe5e12e6ea2832e.jpg

紧随其后的分别是15%的Avast,11.6%的Malwarebytes,还有7.1%的ESET和6.1%的Symantec。具体的各位可以看上面的这张图,排在前10的还有AVG、Avira、Kaspersky、Panda Security以及Safer-Networking。Bitdefender和McAfee都在10名开外。这份数据中没有包含Windows Defender,因为这是所有Windows版本中预装的程序。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现如今面向用户最新的反病毒产品。OPSWAT另外也统计了那些已经停止更新或过期的安全产品,如果将已停用的产品也包含在内,那么市场份额前10排序是这样的:Malwarebytes (14.3%),Microsoft (10.6%),Avast (9.7%),IObit (6%),Symantec (5.6%),AVG (4.7%),ESET (4.6%),Kaspersky (4.1%),SuperAntiSpyware (3.4%),Avira (3.3%)。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5/1214/9d44d2e2c705b8a.jpg

另外OPSWAT也特别提到,在所有统计的Windows设备中,71.5%的设备都安装了反病毒软件;而Mac用户,这个比例仅有57.2%。苹果用户对自己设备的安全性显然更有信心,小众产品总有这样的好处。

OPSWAT还提到,所有统计的Windows设备中,约有2.7%的设备存在反病毒解决方案无法自动卸载的病毒感染,需要用户手动清除。这类感染通常会在每次重启后重新安装,或者由于同一个感染源反复感染。

OPSWAT同时还分析了Windows硬盘加密市场,结果发现TrueCrypt以21.1%的份额排名第一,随后是13.9%的AVG Internet Security,12.8%的Bitdefender Total Security,10.4%的Sophos Safeguard,7.3%的Kaspersky Total Security。这项统计同样没有加入Windows Bitlockers,因为这也是个预装程序。

opswat_market_report_november_2015_000001 opswat_market_report_november_2015_000002 opswat_market_report_november_2015_000003 opswat_market_report_november_2015_000004 opswat_market_report_november_2015_000005 opswat_market_report_november_2015_000006 opswat_market_report_november_2015_000007 opswat_market_report_november_2015_000008 opswat_market_report_november_2015_000009

 

]]>
Cnnic:2011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20870.html Wed, 21 Dec 2011 11:53:46 +0000 //www.otias-ub.com/?p=20870 Cnnic:2011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