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17 Dec 2024 17:34:3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4年排放差距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4470.html Tue, 17 Dec 2024 22:00:44 +0000 //www.otias-ub.com/?p=172447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2024年排放差距报告”,着眼于各国在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s)中必须承诺减少多少温室气体,并在COP30之前的2025年初提交。要实现1.5°C的目标,到2030年需要减排42%,到2035年需要减排57%。

如果不能提高这些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的雄心并立即开始实施,世界将在本世纪内升温2.6-3.1°C。这将给人类、地球和经济带来破坏性影响。

从技术上讲,实现1.5°C的目标仍然是可能的,太阳能、风能和森林有望实现全面、快速的减排。要发挥这一潜力,迫切需要得到以下方面的支持:整个政府的做法、最大化社会经济和环境共同效益的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包括改革全球金融架构)、强有力的私营部门行动以及将减缓投资至少增加六倍。20国集团(G20)成员国,尤其是最大的排放国,需要承担重任。

重要发现

  1. 2023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创下57.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新纪录,比2022年的水平增长1.3%。
  2. 主要排放者和世界各区域的目前、人均和历史排放量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3. 自最初的国家自主贡献以来,在雄心和行动方面取得的进展停滞不前,各国在履行2030年全球缓解承诺方面仍未步入正轨。
  4. G20成员国走向净零排放的隐含排放轨迹显示出令人担忧的理由。
  5. 与将升温限制在1.5°C和2°C的途径相比,2030年和2035年的排放差距仍然很大。
  6. 自2020年以来损失的时间增加了全球变暖预测,并降低了弥合差距的可行性。
  7. 立即采取行动至关重要:基于有条件的NDC情景的温度预测比基于现有政策的温度预测低0.5°C。
  8. G20在缩小排放差距方面负有关键责任。二十国集团的减排速度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既符合成本效益,也符合公平。
  9. 2030年和2035年的减排潜力巨大,但时间紧迫,实现潜力需要克服持续存在的挑战,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力度。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二手车与环境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2153.html Tue, 04 Jun 2024 21:30:12 +0000 //www.otias-ub.com/?p=1662153 二手轻型货车的四个主要出口国是欧盟、日本、美国和韩国。

2015年至2020年期间,约有2300万辆二手轻型汽车出口到全球7个地区的208个国家和地区。

在此期间,约66%的二手轻型卡车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

从这些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出口的二手轻型卡车中,非洲的出口份额最高(24%),其次是东欧、高加索和中亚(14%)、亚太(12%)、中东(10%)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8%)。

从2015年到2020年,欧盟的二手轻型卡车交易量约为1150万辆,其中58%留在欧盟境内,42%出口到欧盟以外。欧盟国家内部的二手轻型货车贸易,加上从美国、日本和韩国向欧盟的进口,占全球贸易总量的31%。

2015-2020年期间,欧盟仍然是最大的二手轻型卡车出口国,欧盟内外的贸易占49%,其次是日本(26%)、美国(18%)和韩国(8%)。

2017年至2020年,欧盟、日本和韩国在全球共出口了760,139辆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电池驱动的电动二手车。欧盟和韩国的数据是IDV,而日本的数据包括IDV和公交车。

在为确定二手轻型汽车进口政策而研究的146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中,自2020年以来,在确保二手车质量提高的法规方面取得了进展。政策“好”或“非常好”的国家从47个增加到62个。

自上一份报告发布以来,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的15个国家采用了欧4/IV当量排放标准的车辆指令,将于2021年1月实施。秘鲁于2021年10月通过了欧6/VI排放标准,实施日期为2024年10月,同时使用10ppm燃料。柬埔寨采用了欧4/IV排放标准,将于2021年底实施。与此同时,埃塞俄比亚于2019年对二手轻型卡车征收更高的税收(最高达500%),以阻止旧的二手轻型卡车进口。

2020年,环境署与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更安全、更清洁的非洲二手车项目”。该项目旨在促进就二手车进出口前的最低要求达成全球共识。这将确保司机和道路使用者都能获得道路安全效益,并对环境和经济产生共同效益。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3年绿动联合国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8538.html Wed, 27 Dec 2023 20:00:17 +0000 //www.otias-ub.com/?p=1668538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期发布的2023年《绿动联合国》报告显示,联合国系统《可持续性管理战略》在去年继续得以推进,尤其在实施环境管理系统(EMS)和可持续采购政策方面进一步取得进展。

环境署每年会收集和分析联合国系统各实体在上一年的环境影响数据,并以《绿动联合国》报告的形式通报整个系统的环境足迹,及其在促进环境可持续性方面所做的努力。

温室气体排放

2023年的报告统计了联合国系统57个实体提交的数据,涉及总共30.8万多名工作人员。从最主要的环境影响领域来看,联合国系统在2022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4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包括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人均4.6吨二氧化碳当量,明显低于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

其中,设施排放量占47%,航空旅行和其他形式的旅行则分别占到38%和15%。而在所有实体中,联合国秘书处的排放量居首,占到55%。

作为一个庞大和复杂的机构,秘书处在全球各地发挥着不同职能。在其2022年的77.3万吨排放量当中,维和与政治特派团占到了87%。

减排与抵消

联合国系统于2009年首次公布了上一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一直是其优先事项。但鉴于联合国的授权任务,一些排放仍无法避免。

早在2015年,联合国系统就开始致力于百分之百抵消这些不可避免的排放。其《可持续性管理战略》也明确指出,应当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以及为不可避免的排放购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放的核证减排量来实现百分之百的气候中和。

今年的《绿动联合国》报告显示,联合国系统在2022年通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当中,有92%都得到了抵消。此外,其31%的电力消耗都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报告还关注了其他的环境影响领域。去年,整个联合国系统人均产生321公斤垃圾,人均消耗水49立方米。其中,有4%为再生水。

可持续性管理

而在与管理相关的指标方面,2022年有七个联合国实体达到或超出实施环境管理系统的标准,比2021年多出三个;另外还有15个实体正在接近这一目标。

按照《可持续性管理战略》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所有联合国实体都应按照ISO 14001:2015国际标准实施环境管理系统,以便通过结构性的方法持续提高环保绩效。

此外,在29家提交了2022年采购数据的联合国机构当中,有24家都正式在其采购流程中实施了可持续采购政策,这一数量比前一年增长了14%。在人力资源方面,有31个实体为其工作人员提供了环境培训。

长期承诺

自2007年起,联合国系统开始致力于实现气候中和。当年,在时任秘书长潘基文的领导下,联合国系统行政首长协调理事会(首协会)制定了《联合国气候中和战略》。在此基础上,首协会又在2019年通过了联合国系统的首份《可持续性管理战略》,并将2020年至2030年确定为实施战略的第一阶段。

现任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今年的《绿动联合国》报告中强调,全世界必须共同努力,应对失控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这三重地球危机。

他说:“作为联合国的一员,我们必须在在宣传和行动方面尽自己的一份力。我鼓励联合国所有实体以身作则,绿动联合国。”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3年生产差距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2248.html Mon, 27 Nov 2023 22:00:36 +0000 //www.otias-ub.com/?p=1662248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2023年生产差距报告”,主要发现包括:

各国政府计划到2030年生产的化石燃料总量仍比实现1.5°C温控目标所限定的生产水平高出两倍以上。全球生产差距的持续存在使妥善管理、公平的能源转型面临风险。

总的来说,政府的规划及预测将导致全球煤炭产量在2030年前保持增长,而全球石油与天然气产量则至少在2050年前保持增长。这与各国政府在《巴黎协定》下的承诺相矛盾,也与即使未推出新政策,全球对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的需求也将在这十年内达到峰值的预期不相符。

主要生产国已承诺实现净零排放,并发起了减少化石燃料生产排放量的倡议,但均未承诺减少煤炭、 石油及天然气生产,以实现1.5°C的温控目标。

各国政府应在化石燃料生产的计划、预测和支持以及如何与国内国际气候目标保持一致方面,做到更加透明。

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制定减少化石燃料生产及使用的短期及长期目标,以补充其他减缓气候变化目标的不足,并减少搁浅资产的风险。

考虑到碳捕获及储存以及脱碳技术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各国应力争在2040年前逐步实现几乎完全淘汰煤炭生产及使用,并在2050年前将石油与天然气的生产及使用较2020年的水平至少减少3/4。如果这类措施无法大规模实施,则需在全球范围内更快地逐步淘汰所有化石燃料。

在化石燃料生产的公平转型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各国政府的责任与能力存在差异。转型能力越大的政府应力争做出更大规模的减排,并资助能力有限的国家的转型进程。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4443.html Wed, 02 Nov 2022 21:30:38 +0000 //www.otias-ub.com/?p=1514443 去年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以来,各国的最新气候承诺对预测的2030年排放量的影响微乎其微,全球离《巴黎协定》的1.5℃温升目标还很远。根据最新的数据估算,到本世纪末,气温将上升2.8°C,尽管实施目前的承诺也只能将温度上升降低到2.4-2.6℃。

报告发现,只有紧急进行全系统转型,才能实现2030年内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所需的巨大削减。与基于当前政策的预测相比,实现1.5℃的目标需要减少45%的排放量,实现2℃的目标则需要减排30%。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碳排放差距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36323.html Thu, 04 Nov 2021 21:00:32 +0000 //www.otias-ub.com/?p=1336323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科学家发出警告,留给我们人类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高1.5℃范围内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2021年对地球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

2021 排放差距报告》指出,更新版国家气候承诺加之其他气候变化减缓措施,会导致世界步入本世纪末全球升温 2.7°C ”的轨道,这远高于《巴黎协议》设定的温控目标,并将引发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为了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变暖控制在 1.5°C 以下,实现《巴黎协定》的理想目标,世界需要在未来8年内将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

如果获得有效实施,净零排放承诺有助于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 2.2°C的水平,这更接近于《巴黎协定》设定的远低于 2°C 的目标。然而,许多国家在气候计划中将相关净零行动推迟到 2030 年之后。报告发现,减少化石燃料、废物和农业部门的甲烷排放量有助于在短期内缩小排放差距并减缓全球变暖幅度。

碳市场也有助于大幅降低排放。但这只有在明确定义规则并以实际减排为目标,同时辅之以追踪进展和保证透明度等相关安排的支持时才会发生。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生产差距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9583.html Thu, 21 Oct 2021 20:27:41 +0000 //www.otias-ub.com/?p=1329583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领先的研究机构昨日共同发布的《2021生产差距报告》指出,尽管全球不断提升气候雄心和“净零”承诺,但各国计划在2030年生产的化石燃料总量仍旧比实现《巴黎协定》1.5°C温控目标所限定的化石燃料生产量高出一倍还多。

报告强调,要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就需要大幅和持续地减少化石燃料的生产和使用。世界各国政府必须采取紧急行动来缩小生产缺口。

该报告于2019 年首次发布。报告衡量了各国计划生产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与兑现《巴黎协定》目标所限定的全球生产水平之间的差距。然而两年后的2021 年最新版《生产差距报告》指出,当年提出的产量差距基本没有变化。

报告表示,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预计各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还将增加,只有煤炭产量会小幅下降。综合看来,鉴于各国的生产计划和相关产量预测,全球化石燃料总产量会持续增加至 2040 年,生产差距因此也将持续扩大。

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德森(Inger Andersen)表示,气候变化的破坏性影响有目共睹。尽管人们仍有时间和机会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C以内,但这个机会窗口正在迅速关闭。

她表示, 展望联合国第二十六届气候变化大会(COP26)及未来,世界各国政府必须加大行动力度,采取紧急措施缩小化石燃料生产差距并确保公正和公平的过渡。“这是我们应该实现的气候雄心。”

《2021生产差距报告》提供了15个主要生产国的国家概况: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挪威、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和美国。报告表明,上述政府中的大多数仍在为化石燃料生产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持。

报告主要发现:

  • 世界各国政府计划在 2030 年生产的化石燃料比实现全球1.5°C 温控目标所要求的生产水平高出约 110%,比实现 2°C 温控目标所要求的生产水平高出 45%。这一生产差距与之前的评估相比,基本保持不变。
  • 各国政府的生产计划和相关产量预测将导致 2030 年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产量相较实现1.5℃温控目标所要求的产量分别高出约 240%、 57%、71%。
  • 根据各国政府的计划,全球天然气产量预计将在 2020 年-2040 年间急剧增长。这一持续、长期的全球天然气产能扩张趋势与《巴黎协定》目标严重不符。
  • 自新冠流行暴发以来,各国已向支持化石燃料的新基金投入超过 3000 亿美元——多过投资于清洁能源的资金。
  • 相比之下,二十国集团(G20)和主要的多边开发银行(MDB)近年来显著减少了支持化石燃料生产的国际公共融资。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沿海资源治理对可持续蓝色经济的意义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68248.html Fri, 25 Jun 2021 18:00:39 +0000 //www.otias-ub.com/?p=1268248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面积,海洋系统不仅是地球生灵和人类福祉的支撑载体,同时也是气候的调节器。然而海洋的未来却已到危急关头。由于过度开发、污染和气候变化,海洋生物多样性正在严重丧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天发布了题为《沿海资源治理对可持续蓝色经济的意义》的报告,旨在推动各国加强陆上活动治理与海洋资源治理之间的协调,建立更全面、更有效的海洋管理和可持续的海洋经济。

报告表示,陆上活动对沿海生物资源影响最大,其中,农业、港口码头和水产养殖业带来的影响尤为突出。基于海洋的蓝色经济所有组成部分都容易受到沿海资源变化的影响,特别是捕捞业、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向可持续蓝色经济转型的步伐可能会因陆上活动对沿海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受阻。因此,陆上活动的治理对于实现可持续蓝色经济至关重要。

报告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如何加强现有陆海治理结构的具体方案,以及关于陆海资源治理策略提供了新见解。报告表示,各国应以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作为沿海资源治理的指导原则,这样便可以通盘考虑沿海资源承受的所有影响,并利用经过改进和调整现有区域管理工具来应对陆上活动对沿海资源的影响(如海洋保护区、海洋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综合规划和沿海综合管理)。陆上和海上自然资本保护是一项统一的原则。沿海治理应重点关注多种陆上活动与沿海资源之间的联系路径,并制定区域监管框架。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自然融资状况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55529.html Tue, 01 Jun 2021 21:31:41 +0000 //www.otias-ub.com/?p=1255529 根据近日发布的 《自然融资状况报告》(State of Finance for Nature),从现在起到2050年,全球对自然界的投资总额需达到8.1万亿美元——截至2050年,每年的年度投资额需达到5360亿美元——才能有效应对气候、生物多样性和土地退化这三大相互关联的环境危机。

根据该报告,到2030年,对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年度投资需比目前增加3倍,到2050年需增加4倍,目前相关投资仅为1330亿美元(2018年为基准年)。

该报告敦促各国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将自然置于未来经济决策的核心,以克服这一投资缺口。报告作者强调,必须将自然问题放在公共和私营部门决策的中心,以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危机在内的社会挑战,从而加速资本流向以自然为基础的解决方案。

释放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潜力  在2050年前弥合资金缺口

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如2019年新冠病毒大流行后可持续的重建,改革有害的农业和化石燃料补贴,以及其他经济和监管激励措施,以弥合从现在到2050年的4.1万亿美元资金缺口。投资自然有助于改善人类、动物和地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创造就业机会。然而,在目前针对疫情的灾后恢复计划中,对自然的投资仅占估计经济刺激支出的2.5%。私人资本需要大幅度扩大,以缩小投资差距。发展和扩大来自生态系统服务的收入流,利用混合金融模式作为挤入更多私人资本的手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解决办法的一部分,这也要求私营部门实体分担风险。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导致世界每年失去10%的经济产出。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将阻碍各国在教育、卫生和就业等其他重要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如果我们现在不拯救自然,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表示。

她说:“报告呼吁各国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对自然进行投资,包括重新造林、可再生农业和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她补充说,考虑到关乎气候、生物多样性、土地退化和粮食系统的峰会陆续召开,以及‘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倡议(2021-2030)即将启动,各国和各行业领袖能够借此契机有所作为。

更加明智地投资:重构、重建、重塑

根据该报告,仅以森林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包括森林管理、保护和恢复,就需要全球每年约2030亿美元的支出。在目前2021年的背景下,这大约是每个公民每年25美元。报告呼吁在恢复方面进行投资,并为保护措施提供资金。因此,到2050年,森林和农林(粮食生产与植树相结合)面积将比2020年增加约3亿公顷。

即将于2021年6月5日召开的气候、生物多样性、土地退化和粮食系统问题首脑会议,以及“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的倡议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充分调动政治和商业势能,使经济复苏与《巴黎协定》和即将达成的《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框架》保持一致,从而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确保实现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高出工业化前水平1.5°C以内的气候目标以及制止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生态目标。

使自然成为商业和投资案例

报告指出,2018年私营部门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上的年度投资额大约为180亿美元。私人融资仅占14%,包括通过可持续农业和林业供应链筹措的资本、私人股权投资、由私营部门资助的生物多样性补偿(biodiversity offsets)、慈善资本、多边组织和森林及其他与土地使用相关的碳市场撬动的私人资金。

在气候融资中,私营部门投资占据了大部分的资本流动(根据气候政策倡议,为56%)。扩大私人资本用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未来几年的主要挑战之一,特别是加大对自然的投资,以促进21世纪的可持续经济发展。

虽然出现了许多由私营部门牵头的倡议,但报告强调,公司和金融机构需要逐步成为解决办法的一部分,包括分担风险,承诺大力促进对基于自然的解决办法的融资和投资,而且必须有明确的时间表和目标作为支持。虽然对以自然为基础的解决办法的投资不能取代所有经济部门的深度脱碳,但它们可以有助于加速和扩大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力度。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0年生产差距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88626.html Sat, 20 Mar 2021 22:00:33 +0000 //www.otias-ub.com/?p=1188626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20年生产差距报告”,以了解各国计划的化石燃料生产与将升温限制在1.5°C或2°C之间全球生产水平之间的差异。

主要发现

要遵循1.5°C一致的道路,世界需要在2020年至2030年之间将化石燃料的生产量每年减少约6%。

但是,各国正在计划并预测年均增长2%,到2030年将使产量增加一倍以上,达到1.5°C的极限。从2020年到2030年,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将分别每年下降11%,4%和3%,才能与1.5°C的路径保持一致。但是政府的计划和预测表明每种燃料的年均增长2%。各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化石燃料的生产量分别比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C或2°C的水平高出120%和50%。

COVID之前的计划和COVID之后的刺激措施表明,全球化石燃料生产差距的不断扩大导致严重的气候破坏。

迄今为止,各国政府投入的用于化石燃料的COVID-19资金远超过用于清洁能源的。决策者必须扭转这一趋势,以实现气候目标。

依赖程度较低、金融和机构能力较高的国家可以迅速地从化石燃料生产中进行公正、公平的过渡,而依赖程度较高和能力较低的国家则需要更多的国际支持。

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六个领域的行动来支持有序、公正和公平地减少化石燃料生产:可持续的刺激和恢复计划,增加对公正和公平过渡的支持,减少对化石燃料的支持,对生产的限制,提高透明度,以及全球合作。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限塑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73850.html Sat, 11 Jul 2020 22:08:34 +0000 //www.otias-ub.com/?p=107385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最新的“限塑报告”。截至2018年7月,在接受调查的1921个国家中有127个(约66%)通过了某种形式的立法来管制塑料袋。

第一批专门针对塑料袋的监管措施是在21世纪初颁布的,在整个十年中逐渐增加,许多国家在过去几年里制定了限制措施。塑料袋条例包括对塑料袋的制造、分销、使用和贸易的限制、征税以及使用后的处置。这些规定的全面性差异很大,但最常见的形式是对自由零售分销的限制。

27个国家颁布了法律,禁止特定产品(例如盘子、杯子、吸管、包装)、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或生产水平。

27个国家对塑料袋的制造和生产征税,30个国家在国家一级向消费者收取塑料袋使用费。

43个国家已经在立法中纳入了塑料袋生产者责任延伸的要素或特征。

63个国家要求延长生产者对一次性塑料的责任,包括押金退款、产品回收和回收目标。

截至2018年7月,全球192个国家中有8个(4%)通过国家法律或法规建立了微珠禁令。这些国家是加拿大、法国、意大利、韩国、新西兰、瑞典、英国和美国。另外四个国家(比利时、巴西、印度和爱尔兰)已经提出了在国家层面禁止微珠的新法律或法规。欧盟还启动了一项程序,限制在消费和专业用途产品中故意添加微塑料。

在对微珠的使用和/或制造进行法律或法规控制的8个国家中有7各只包括记录在案的含有微珠的个人护理产品。但是,新西兰的微珠法不仅包括个人护理洗涤产品,还对研磨性家用、汽车和工业清洁产品进行了监管。


199IT.com原创编译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非授权请勿转载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9年碳排放差距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74557.html Tue, 03 Dec 2019 21:40:06 +0000 //www.otias-ub.com/?p=974557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天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警告说,如果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2020年至2030年之间不能以每年7.6%的水平下降,世界将失去实现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规定的1.5℃温控目标的机会。

避免升温3.2°C 避免更多气候灾害

环境署的年度《排放差距报告》指出,即使当前《巴黎协定》中的所有无条件承诺都得以兑现,全球气温仍有可能上升3.2°C,从而带来更广泛、更具破坏性的气候影响。全球的整体减排力度须在现有水平上至少提升5倍,才能在未来10年中达成1.5°C目标所要求的碳减排量。

2020年是气候行动的关键之年,这一年,英国的格拉斯哥将主持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旨在确定未来方向,避免危机发生,此外,各国也预计将大大提升自己的减排目标。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10年来,《排放差距报告》一直致力于引起人们的警觉,但10年了,全球碳排放量却始终处于上涨的趋势。从来没有哪个时刻比当前更紧急地要求我们重视这一科学报告。如果我们还不听从科学警告,不采取严厉措施扭转排放趋势,我们就只能继续目睹致命性、灾难性的热浪、风暴和污染的发生。”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警告说,一旦升温突破1.5°C的临界点,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将大幅上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德森说:“各国未能尽早对气候变化采取坚决的行动,意味着我们现在必须大幅削减排放量——在未来10年内,如果我们将排放量平均分摊,具体到每一年,则须实现7%以上的减排。这表明,各国要想等到2020年底新的气候承诺到位后再行动就太晚了。各国、各城市、地区、企业和个人都需要即刻行动。”

她进一步指出,“我们需要迅速取得成功,确保在2020年尽可能多地减排,随后,大幅提升各国的自主贡献目标,触发经济和社会的重大转型。我们需要奋起直追,弥补那些拖延的日子里不作为产生的后果。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在2030年前实现1.5°C的目标将无从谈起。”

主要发现

•    根据当前《巴黎协定》的无条件承诺,世界正朝着升温3.2℃的方向迈进。•    我们掌握了减排技术和相关政策知识,但须立即开始转型。•    G20国家的碳排放量高达全球总排放量的78%,但G20成员国中的15个尚未出台时间表来承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发达国家须比发展中国家采取更多行动

二十国集团(G20)合计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8%,但只有5个成员国承诺实现长期净零排放目标。

在短期内,出于公平和公正的考虑,发达国家须比发展中国家更快地实施减排。但是,所有国家都需要做出更多贡献实现组合效应。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他们甚至可以超越发达国家,以更快的速度拥抱更清洁的技术。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指出,所有国家都必须在2020年大幅提高各自在《巴黎协定》中承诺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减排目标,并配合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和战略。我们拥有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解决方案,但当前调度和部署的速度不够快,规模不够大。

控温2°C 和1.5°C的各须何种行动力度

每年,环境署的这一报告都会评估2030年的预期排放量与实现2°C 和1.5°C目标需要实现的排放量之间的差距。报告发现,在过去10年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每年增长1.5%。如果将森林砍伐等因土地用途改变而增加的碳排放量包含在内,2018年总排放量达到了55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历史新高。

若将升温幅度限制在2°C内,2030年的年排放量必须在各国提交的无条件的国家自主贡献减排方案的基础上,再减少1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若要实现1.5°C的目标,则须减少32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具体到年减排幅度,这意味着从2020年到2030年,若要实现1.5°C目标每年须减少7.6%的排放量,实现2°C目标则对应着每年2.7%的减排量。

为实现1.5°C目标,各国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须提升至少5倍,为实现2°C目标,各国目标须提升3倍。

机会尚存

报告说,我们仍有机会将升温幅度限制在1.5°C以内。人们意识到了气候行动所能带来的其他好处,例如有助于清洁空气并促进实现诸多可持续发展目标。政府、城市、企业和投资者开展了许多雄心勃勃的努力。相关解决方案以及实施这些解决方案的压力和意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充沛。

像往年一样,报告聚焦了某些极具减排潜力的部门。今年,报告着眼于能源转换和材料使用效率的潜力,这对于缩小排放差距大有帮助。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