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un, 15 Jan 2023 10:11:1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年世界遗产地冰川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6000.html Fri, 13 Jan 2023 22:00:57 +0000 //www.otias-ub.com/?p=1516000 最新研究显示,世界遗产地的冰川正在加速融化,其中1/3将在2050年前消失。但若全球气温上升幅度能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1.5℃以内,则仍有可能拯救其余的2/3。这将是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COP27)面临的一项主要挑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遗产地包含50个冰川,其中有世界最高冰川(紧邻珠穆朗玛峰)、最长冰川(位于阿拉斯加),以及非洲仅存的冰川等。这些冰川占地球冰川总面积的近10%,其状况反映了全球冰川的整体现状。

教科文组织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合作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由于二氧化碳(CO_2)排放导致的气温升高,这些冰川自2000年以来一直在加速消融。目前,它们平均每年损失约580亿吨的体量,这相当于法国和西班牙每年用水量的总和。

教科文组织指出,唯一有效解决方案就是迅速减少CO_2排放。报告的结论是,无论如何努力限制温度上升,50个世界遗产地冰川的1/3注定要在2050年前消失。但是,如果人们将全球变暖限制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的1.5℃以内,其余2/3的世界遗产地冰川或能幸免。

全球半数人口直接或间接依赖冰川作为家庭用水、农业用水和发电用水的来源。冰川也是生物多样性的支柱,滋养着众多生态系统。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年世界水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9089.html Wed, 16 Nov 2022 21:39:48 +0000 //www.otias-ub.com/?p=151908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2022年世界水发展报告”,旨在聚焦地下水,呼吁人们关注地下水在全球水资源开发、管理和治理中的具体作用、挑战和机遇。

地下水约占地球上所有液态淡水的99%,虽然分布在全球各地,但并不平均。它有潜力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包括适应气候变化。地下水已经为全球人口提供一半的生活用水,占灌溉用水的25%左右,为世界38%的灌溉土地服务。然而,尽管这种自然资源极为重要,但人们对它的了解往往不足,从而低估了其价值,管理不当,甚至滥用。在世界许多地区水资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不能再忽视地下水的巨大潜力和小心管理地下水的必要性。

地下水提供的多种服务

地下水系统提供各种服务的能力取决于其地理上不同的性质,并受到正在进行的自然和人类的动态影响。这些服务包括:

  • 供应服务,抽取地下水用于人类用水;
  • 调节服务,反映含水层的缓冲能力,以调节地下水系统的数量和质量;
  • 支持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和其他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特征;
  • 与休闲活动、传统、宗教或精神价值相关的文化服务,这些服务与特定地点有关,而与含水层无关。

地下水还提供了一些额外的机会,如扩大地热能发电,加强储存以改善水安全,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挑战

当排水超过补给时,地下水储存量就会枯竭。尽管气候变化可能发挥作用,但大多数地下水储存枯竭的情况都是由于过度抽取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降低了抽取地下水用于饮用的适宜性,也影响了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人为的地下水污染有许多来源,其中大多数位于地表或接近地表。农业污染是广泛的,它是一个扩散的来源,通常包括大量的硝酸盐,农药和其他农业化学品。地下水污染实际上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一旦受到污染,含水层往往会保留受污染的水。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年全球教育危机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85789.html Fri, 08 Apr 2022 22:30:21 +0000 //www.otias-ub.com/?p=138578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2022年全球教育危机报告”。 COVID-19 大流行对全球教育造成的破坏是前所未有的,它对学习的影响是严重的。这场危机使世界各地的教育系统陷入停顿,学校停课影响了超过 16 亿学生。

危机加剧了教育不平等。在全球范围内,学校全部和部分停课平均持续 224 天。但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学校停课的时间通常比高收入国家更长,而且反应通常不太有效。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教师在过渡到远程学习方面的专业发展支持有限,他们没有准备好用这种方式与学生互动。

儿童和青年发展的其他领域处于停滞或倒退状态。学校通常提供超出学习范围的关键服务,并提供安全的保护空间。在学校停课期间,儿童的健康和安全受到威胁,家庭暴力和童工增多。全球有超过 3.7 亿儿童在学校停课期间错过了校餐,失去了对一些儿童来说唯一可靠的食物和日常营养来源。

COVID-19 危机迫使全球教育界吸取了一些重要的教训,但也强调了转型和创新的可能性。重新开放学校是各国的首要任务。保持学校关闭的成本很高,并有可能阻碍一代儿童和青年人,同时扩大大流行前教育差距。

为防止儿童重返学校后的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各国应采取策略帮助恢复学习计划。

更好地重建需要各国衡量其政策应对措施在减轻学习损失方面的有效性,并分析其对公平的影响。

各国有机会通过危机期间的投资和经验教训,加快学习速度,使学校更加高效、公平和有弹性。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塑创意政策报告(313页) //www.otias-ub.com/archives/1387786.html Wed, 09 Feb 2022 21:09:53 +0000 //www.otias-ub.com/?p=1387786 疫情已经证明了文化和创意部门于危机时期提升社会凝聚力、生产教育资源和维护个体福祉的内在价值。同时疫情还削弱了该行业推动经济增长的潜力,这一潜力经常被低估。

然而,这场全球危机也表明这一重大挑战需予以应对,从而确保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年)保护世界各地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确保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题为《重塑创意政策》的教科文组织新报告显示,尽管全球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流通持续增长,用于文化和娱乐发展的援助资金却正在减少,在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巨大文化和娱乐差异方面进展甚微。文化和创意领域存在非常严重的不平等现象,性别不平等是其中之一。

多样性是社会凝聚力与人类和平的构造要素,这一现状极大地限制了人们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机会。它也因此限制了文化产业推动发展中国家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能力。文化产业占全球GDP的3.1%和所有就业的6.2%。

该行业的收入和就业出现前所未有的滑坡

教科文组织估计,仅在2020年,创意产业就因为疫情而失去了1000万个工作岗位。据统计,2020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总附加值减少7500亿美元。在有相关统计数据的国家,文化创意产业收入下降了20-40%。

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的几年里,全球创意产业的公共支出有所下降,这导致该行业的收入和就业出现前所未有的滑坡,使全球许多艺术家和文化专业人士本原本不稳定的工作条件进一步恶化。

多个国家的艺术家本就面临社会保障网络不足的问题,疫情暴露了文化和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脆弱性。

一个基本性悖论浮现——在全球范围内,公众获取文化内容的机会和对它的依赖都增加了,但与此同时,艺术和文化领域的生产者觉得工作越来越艰难。

报告呼吁各国政府确保为艺术家和文化专业人士提供经济和社会保障,许多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享有此类保障。例如设定文化产业就业的最低工资,为自由职业者制定更好的养老金和病假工资机制。

虽然报告指出了文化内容和表演加速向数字平台转移带来的机遇,但也强调为提供在线消费内容的艺术家设计更公平报酬系统的迫切需要。数字收入并不能弥补因缺乏现场活动而导致的收入锐减。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ovid-19对学校和学习成绩的影响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26477.html Sun, 13 Jun 2021 22:00:41 +0000 //www.otias-ub.com/?p=122647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新报告“Covid-19对学校和学习成绩的影响”,根据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指标4.1.1,讨论了流行病对学习的影响。

2019年全球约1.32亿儿童读三年级,其中约有59%精通阅读。换句话,2019年有5400万儿童缺少阅读量。这5400万儿童包括大约1200万在2019年未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据估计,大流行导致3级熟练度水平的儿童的比例降低到49%。这意味着这个年龄段阅读能力不熟练的儿童数量将从5400万人增加到6800万人。

报告预计,2030年阅读3级熟练的儿童数量和比例才能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此期间儿童要比平常多学习10%的知识量。

教育规划者几乎无法控制的是这种流行病对家庭的经济影响,最严重的影响是贫困的恶化。其中一个结果可能是辍学儿童的比例增加,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只有20%的小学低年级儿童精通阅读,81%的小学适龄儿童在上学。

在受调查的1亿儿童中约有3400万人来自中亚和南亚国家,2900万是来自东亚和东南亚的儿童。按绝对值计算,这是这两个地区的学校教育和学习成绩受疫情影响最严重。就熟练阅读儿童的百分比变化而言,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下降幅度最大,从70%下降到51%。撒哈拉以南非洲熟练儿童比例下降幅度则相当小,这是因为即使在2019年精通阅读的儿童比例也很低。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冠病毒导致全球8.5亿儿童和青少年停课 人数占全球总学生数的一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3619.html Fri, 20 Mar 2020 04:12:38 +0000 //www.otias-ub.com/?p=1023619 因为新冠肺炎(link is external)的传播,无法上学的儿童和青少年人数持续攀升。目前已经有119国宣布或实施了学校停课措施以减缓疫情的全球蔓延。

迄今为止已有107国实施了全国停课,导致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8.5亿儿童和青少年无法继续学业。此外,还有12国实施了局部停课,以预防或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若这些国家也实行全国停课,无法上学的儿童和青年人数还将增加数千万。

]]>
Accessnow:自2016年1月以来印度已断网54次 //www.otias-ub.com/archives/652865.html Sun, 19 Nov 2017 16:20:43 +0000 //www.otias-ub.com/?p=652865         199IT原创编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警告说,断网的数量正在全球范围内增长。根据数字版权平台accessnow.org提供的数据,自2016年1月以来,互联网接入在全球30个国家被关闭了116次。

        其中,印度关闭54次,排在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巴基斯坦(10次)、土耳其(5次)、伊拉克(5次)和叙利亚(5次)。断网通常是指国家或某人有意打断互联网或移动应用连接,以阻止人们获得某些信息或采取某些行动。

        199IT.com原创编译自:accessnow.org 非授权请勿转载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计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128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341.html Thu, 10 Oct 2013 14:11:09 +0000 //www.otias-ub.com/?p=159341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机构的统计,预计到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将达到128亿美元,有望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0月10日报道,在中国的地方城市,购物顺带看电影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普及。虽然仍存在盗版以及限制外国电影等问题,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势必会进一步提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新兴市场与电影产业数字化》推算,中国到2020年将在票房收入方面跃居世界第一。2025年将超过200亿美元,比美国高出50%。

报道称,中国正在迅速缩小与目前一枝独秀的美国的差距。报告显示,美国在截至2011年的5年里票房收入仅增长了7%。而中国则增长了5倍。在这一期间,日本增长了60%左右。2012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票房收入的第2位。中国的观影人次已经达到原来的两倍,而电影票单价也达到3倍。

报道称,在可以通过盗版DVD等方式观看最新电影的中国,走进电影院的人也在增加,除了加大了打击盗版的力度之外,消费者的意识也发生了变化。

在地方城市,内设电影院的购物中心正在增加,这正在成为当地人的最主要娱乐设施。在购物之余观看电影,这种生活方式正以年轻人为中心不断传播。

北京的一家咨询公司统计显示,地方中小规模城市电影票消费额占2012年中国整体的34%。到2015年底,这一比率有望提高至42%。

报道指出,为了拓展市场,美国好莱坞片商正在制作迎合中国审美的电影。例如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 (Paramount)正在制作的《变形金刚4》,在一个镜头中,出现了5座大楼并排而立,形成了龙图形的北京著名的大楼—“盘古大观”。而过去多充当反派角色的中国演员也开始有机会饰演主人公的朋友等了。

报道认为,不同于日本人越来越远离西方电影,西方影片在中国备受追捧。2012年票房收入前10中,有7部好莱坞影片。西方影片占中国票房收入整体的52%。分作品来看,2012年在中国票房第一的西方电影是《泰坦尼克3D》,总计达到9.35亿元。

报道称,另一方面,中国也存在特有的门槛。按规定,中国一年引进的外国电影不得超过34部。此外,中国政府为了提高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会调整西方影片的首映日程。例如,2012年的热门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8月28日才获准上映,已经错过了暑假档期。

另一个“电影大国”印度则在观影人次和制作数量方面继续占据世界首位。不过,观影人次增长乏力,且制作数量也呈现减少态势。由于电影票价低于中国,票房收入仅排在世界第6位。

从世界范围来看,利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观看电影的人正在增加。影院观影人次增长乏力。但随着3D电影的普及,电影票单价上升,进而拉高票房收入的趋势仍在持续。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是犹太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38372.html Thu, 03 May 2012 04:16:31 +0000 //www.otias-ub.com/?p=3837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
“在学校里,阅读要跟没完没了的习题作斗争,走出校门还要跟各种遥控器作斗争。”杭州天长小学副校长、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蒋军晶说,“我们都说现在的孩子是聪明的一代,但是只注重学业,正在使他们丧失更多的能力,就有可能成为愚蠢的一代。”
手机阅读 怎么可能高端
每天坐地铁和公交车,确实可以看到很多人拿着手机在看。其实选择蛮多的:看微博、听音乐、上网、阅读和玩游戏。好像只有阅读的娱乐性是最低的。
针对手机阅读“学历越低,阅读率越高”的现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研究员徐升国认为这和阅读内容直接相关,手机阅读主要是网络小说、穿越小说等大众化的内容,所以读者集中在年轻人和学历较低者。
可以想象,周围的环境是嘈杂的,报站的声音、聊天的声音、车门关闭的声音,偶尔还有吵架的声音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手机专心阅读那些经典的书籍——比如《老子》、《资本论》等等需要静心体验和比较费脑子的书,根本是无法想象的。本来已经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了,即便是一个人待着,又有几个人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呢?
手机阅读能走向高端吗?我看很难。
提高阅读量先得给孩子减负
每年人均读书不到一本的说法可能有误,但现在的孩子忙于学业,无暇读书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才能让更多人养成读书习惯。而要让孩子们有空读书,首先就要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用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别再让他们忙于考试和答题,深陷题海战术而无力自拔。
在教育体制没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家长应尽可能给孩子减负,少给他们报辅导班、兴趣班,指导他们多读点课外书籍。
文学、历史、军事、艺术、科普类图书都应让孩子有选择地阅读一下,既有助于培养其阅读能力、开拓知识面,也有助于他们将来应对形式越来越灵活的中高考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