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吃货幸福指数大数据报告》由美团大众点评数据研究院选取2015年经济总量排名靠前的100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口碑指数、需求指数、等待指数、饕餮指数、便捷指数、覆盖指数、亲民指数七大细分指标进行加权获得。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美团大众点评13年来积累的海量数据而建立的大数据模型,以及数亿用户产生的动态数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研究院在此基础上进行挖掘与梳理,并最终产出有价值的大数据信息。
南京吃货最幸福
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来看,苏州、南京和无锡的吃货可外出就餐的次数分别为1081次、1065次和1028次,相比之下,上海的吃货外出就餐的次数仅为927次。这意味着,苏州的吃货一年中可外出就餐次数比上海吃货多达150次,每个月超过12次。
2016中国吃货幸福指数大数据报告》的冠军城市南京为例,可以看出南京在收入与消费的平衡、菜系的丰富度、美食评价、美食需求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
例如,在南京,衡量餐厅评价的口碑指数为94,餐厅质量整体较高;衡量美食需求的需求指数为96,城市居民的美食需求比其他城市更加旺盛;衡量开通团购、外卖等在线业务商户比例的便捷指数为97,显示出餐饮业在线化程度高,与北京、上海等互联网发达的一线城市相仿;吃货成本低,按照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计算可外出就餐超过1000次,仅次于同省的苏州。
重庆吃货负担重
根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研究院统计综合吃货幸福指数来看,重庆、成都、西安等传统美食城市排名分别为66名、28名和35名,均未进入吃货幸福城市十强,着实令人意外。
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计算,重庆吃货可外出就餐约550次,约为南京的1/2;从来源于人均餐厅拥有量的覆盖指数来看,虽然重庆餐饮业发达,但由于重庆人口数量位列全国城市之首——常住人口超过3000万——导致每万人餐厅拥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此外,重庆的口碑指数为81,也远低于南京的口碑指数94。报告分析认为,重庆以川菜为核心,菜系分类中火锅占20%,川菜占20%,另外加上特色小吃,留给其他菜系的空间有限,菜系的单一化发展限制了更多元化的吃货需求;同时,川菜本身就是用户评价的洼地,重视口感的本地菜系在整体服务品质上的投入不足,导致整体餐饮口碑略低。其他传统菜系及海外菜系的商户比例较低,川湘菜更注重口感,且本地商户中服务品质投入不足,导致用户评价较低。
事实上,不仅是重庆、西安这些传统美食城市,以昆明为代表的二线省会城市也是如此:一方面,作为省内资源聚集地,人口流入主要来自本省,所以菜系更具本省特色;另一方面,本省菜系又没有像川湘菜那样普及,忽略了菜系发展的外延性和包容性。
报告认为,这些城市由于菜系单一吃货选择少,经济水平较弱影响餐饮消费能力,人口基数庞大导致餐饮供需不平衡,都拖累了地方吃货的幸福感。
京沪广深菜系丰富吃货时间成本高
根据《2016中国吃货幸福指数大数据报告》来看,一线城市美食资源非常密集,吃货们的选择面很广。例如,以根据菜系数量和商户分布统计得出的饕餮指数为例,北京为100,深圳为99,上海为97,粤菜大本营广州为93,相对最低。一线城市的饕餮指数均超过了传统美食城市,例如重庆的饕餮指数为84,西安为73,长沙为74,显示出一线城市菜系多样性非常丰富。
报告认为,除了菜系多样性这一共同优势外,京沪广深在餐饮上各有优势,上海和北京的餐饮互联网化更普及,广州的餐饮消费更亲民,深圳的餐饮消费相对不拥挤。
同时,报告指出,一线城市的劣势在于人口众多且好餐厅排队严重,因此吃货的等待时间成本偏高。例如从综合预订、排队用户的等待时间得出的等待指数来看,上海为73、广州为81、北京为83、深圳为84。以等待成本最高的上海为例,这意味着,超过55%的上海吃货为吃上一顿美味排队时间超过半小时。
消费与服务在线化餐饮O2O让吃货更幸福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餐饮消费与服务在线化趋势明显。报告指出,三四线吃货更爱团购,一二线城市更爱预订外卖。
根据便捷指数(来源于开通团购外卖等在线业务商户比例)来看,餐饮在线消费中,团购覆盖率为58%,即超过一半的中国餐厅提供团购服务。这源于兴起最早的团购模式满足了大量人群寻求优惠的心理诉求。从城市分布来看,大量的三四线城市团购覆盖率甚至超过了一二线大城市,例如襄阳、邯郸、宿迁等都是团购高覆盖城市。
相对主打优惠的团购而言,根据便捷指数来看,餐饮在线服务中,外卖和在线预订的覆盖率分别为18.9%和12.2%,显示出外卖和在线预订市场依然处于增长期;同时,外卖和在线预订业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一二线城市。报告分析认为,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快,城市出行成本高,外卖作为到店消费的替代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吃货们的工作效率,且增加了选择面;在线预订则是由于一二线城市中高端餐厅数量较多,预订业务满足了商务宴请、重大活动的提前组织诉求。
附:《2016中国吃货幸福指数大数据报告》
四五线城市的线上餐饮交易规模增长迅速
根据国家统计局及行业公开数据,2015年餐饮业市场规模达到3.2万亿,环比增长16%,增速加快。餐饮O2O行业2015年市场规模达到1400亿,相比2014年增长了48%,远高于整个餐饮行业的增速,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报告显示,2015年四五线城市的线上餐饮交易规模环比增速快。新疆伊宁的线上餐饮交易规模环比增速达4654%,位居第一,河北沧州、新疆库尔勒分列第二、第三。
在客单价方面,上海、四川成都、山西大同三个城市的客单价分别为127.9元、126.4元、125.9元,位列前三。在2015年,美团大众点评全年为用户节省了580亿元。
火锅是国民第一美食
报告还显示,餐饮消费中,火锅是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中老百姓们都喜爱的美食,而其中正宗的川味、重庆火锅最受欢迎,其次为鱼火锅、港式火锅。
北京是最爱吃烧烤的城市。在最爱吃日料、韩餐的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注重,素食也开始渐渐流行。全国素食消费最高的七大城市中,广东省中山、东莞、佛山、广州、深圳均在列。
此外,在西餐消费中,广东省也名列前茅。在最爱吃海鲜的城市中,三亚居首。
美食用户中七成为女性、近六成为20-30岁年轻人
报告显示,美团大众点评的美食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为70%,高于中国网民女性网民占比的44.9%,女吃货呈压倒性优势。在年龄层方面,年龄在20~30岁的用户是美食用户的主力军,总占比达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