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影响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08 May 2025 14:59:0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TA:2025年游戏主机价格或因关税上涨69%
//www.otias-ub.com/archives/1754876.html Thu, 08 May 2025 14:59:05 +0000 //www.otias-ub.com/?p=1754876 根据消费者技术协会(CTA)周三发布的Trade Partnership Worldwide(TPW)研究报告,4月实施的出口关税可能导致不同科技产品零售价上涨11%至70%,游戏主机将成为影响最严重的产品。美国消费者年支出将减少1230亿美元,国民经济产出萎缩690亿美元。

该报告评估了美国近期关税政策对10种主流科技产品价格的影响,其结论基于两个前提:所有关税措施将完全生效,且成本将100%转嫁给终端消费者。

4月2日,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推出关税计划,包括对全部进口商品征收10%基础关税,并对57个国家加征11%至50%不等的附加关税。基础关税已于4月5日生效,针对特定国家的高税率则从4月9日起实施。虽然4月10日暂停了国别附加关税(基础10%关税仍保留),且4月11日临时豁免了电子产品,但4月16日启动的232条款调查重新带来关税风险——铝材、钢材及汽车已率先面临25%关税,而中国非电子类商品关税更飙升至145%。

图片描述

游戏主机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产品,平均关税税率将从0%跃升至130%。由于87%的主机产自中国(适用145%税率),报告预测其零售价最高可能上涨69%(每台增加428美元)。这将导致进口量下降71%,而仅占市场1%的国内产量仅能增长62%。消费者购买量预计锐减73%,整体购买力损失120亿美元,仅此品类每年就将造成美国经济104亿美元的损失

自 3DMGame
]]>
UNCTAD:预计2033年人工智能市场将达4.8万亿美元 但影响全球40%就业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8910.html Sun, 06 Apr 2025 13:25:46 +0000 //www.otias-ub.com/?p=1748910 近日,CNBC报道,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表示,预计到2033年,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8万亿美元,但这项技术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人工智能的市值大致相当于德国的经济规模。该技术能够提高生产率,并正成为数字转型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然而,该机构也对自动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岗位流失表示担忧,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会影响全球40%的工作岗位。此外,报告还指出,人工智能本质上并不具有广泛的普惠性,这意味着这项技术带来的经济收益仍然“高度集中”。

报告称:“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所带来的好处往往更有利于资本而非劳动力,这可能会加剧不平等现象,并削弱发展中经济体低成本劳动力的竞争优势。”

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失业和不平等,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一年多前也曾发出过类似警告。今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多达41%的雇主计划裁减那些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岗位上的员工。

不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这份报告也强调了各国之间存在的不平等现象。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全球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支出中,有40%集中在仅仅100家公司中,这些公司主要来自美国和中国。

此外,报告指出,像苹果、英伟达和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这些有望从人工智能热潮中获益的公司——其市值可与整个非洲大陆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媲美。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表示,人工智能在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这种主导地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技术鸿沟,使许多国家面临落后的风险。报告指出,有118个国家——大多位于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未能参与到有关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要讨论中。

联合国提出的建议

但报告称,人工智能的影响并非仅仅在于取代工作岗位,它还可以“创造新的产业,并赋予劳动者更多能力”——前提是在提升劳动者技能和再培训方面有足够的投入。

报告还指出,为了让发展中国家不落后,在制定人工智能相关法规和伦理框架时,它们必须“拥有一席之地”。

在报告中,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向国际社会提出了一些促进包容性增长的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建立人工智能信息公开机制、共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使用开源人工智能模型,以及开展共享人工智能知识和资源的相关举措。

通常来说,开源指的是那些源代码在网络上可免费获取,可供人们修改和再分发的软件。

报告总结道:“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推动进步、创新和共享繁荣的催化剂——但前提是各国积极引导其发展方向。”

“进行战略性投资、实施包容性治理以及开展国际合作,是确保人工智能使所有人受益,而非加剧现有差距的关键所在。”

]]>
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本世纪全球变暖超过3°C 可能导致世界经济损失40%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8824.html Thu, 03 Apr 2025 15:03:31 +0000 //www.otias-ub.com/?p=1748824 根据我和同事进行的最新研究,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造成的破坏很可能被大大低估了,该研究考虑了极端天气及其后果的全球影响。迄今为止,气候变化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影响的预测大致表明,其危害程度为轻度至中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缺乏紧迫感。

然而,这些模型往往存在一个根本缺陷——它们假设一个国家的经济只受该国天气的影响。其他地区天气事件的任何影响,比如一个国家的洪水如何影响另一个国家的粮食供应,都没有被纳入模型中。

我们的新研究旨在解决这一问题。在将极端天气的全球影响纳入我们的模型后,预测的全球 GDP 损害比之前认为的要严重得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国家人民的生活。

各地同时遭遇天气冲击

全球变暖以多种方式影响经济。

最明显的是极端天气造成的破坏。干旱会导致收成不佳,而风暴和洪水会造成大面积破坏并扰乱货物供应。最近的研究还表明,气候变化加剧的热浪导致了食品通胀。

高温还会降低工人的生产效率,影响人类健康,加剧疾病传播,并可能导致大规模移民和冲突。

先前的大多数研究预测,到本世纪末,即使是 4°C 的极端变暖也只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轻微的负面影响 — — 7%到23%之间。

这种建模通常基于过去天气冲击的影响。然而,这些冲击通常局限于当地或区域范围,并被其他条件所抵消。

例如,过去南美洲可能遭遇干旱,但世界其他地区降雨充足。因此,南美洲可以依赖从其他国家进口农产品来填补国内缺口,防止粮食价格飙升。

但未来气候变化将增加天气冲击在各国同时发生、且持续时间更长的风险。这将扰乱商品生产和运输网络,损害贸易,并限制各国相互帮助的程度。

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生产的基础。因此,我们的研究考察了一个国家未来的经济增长将如何受到世界其他地方的天气状况的影响。

我们发现了什么?

有一件事立即变得清晰起来:全球变暖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我们修正了三种主要模型,以说明全球天气对国家经济的影响,然后取其结果的平均值。我们的分析侧重于全球人均 GDP,换句话说,就是世界经济产出除以其人口。

我们发现,如果到本世纪末地球变暖超过 3°C,对全球经济的损害估计将从平均 11%(根据之前的建模假设)跃升至 40%(根据我们的建模假设)。这种程度的损害可能会摧毁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生计。

先前的模型认为,全球气温升高将使俄罗斯和北欧等寒冷地区的经济受益。然而,我们发现全球经济受到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所有国家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成本与收益

减少排放会产生短期经济成本。必须将这些成本与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的长期利益进行权衡。最近的经济模型表明,通过以允许地球升温 2.7°C 的速度减少排放,可以实现这种平衡。这接近地球目前的变暖轨迹。但远高于《巴黎协定》的目标以及气候科学家建议的全球变暖限度。这也是基于上述有缺陷的假设。

根据我们的新研究,平衡短期成本和长期利益的最佳全球变暖量是1.7°C——这一数字与《巴黎协定》最雄心勃勃的目标大致一致。

我们的新研究表明,此前对全球变暖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的预测过于乐观。它与其他近期证据表明,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被严重低估。

显然,地球目前的排放轨迹危及我们和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人类越早意识到严重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我们就能越早改变方向,避免灾难。

本文转载自《对话》。作者:蒂莫西·尼尔(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

自 中文业界资讯站
]]>
亚洲开发银行:新冠肺炎疫情潜在经济影响最新评估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9770.html Fri, 15 May 2020 21:24:22 +0000 //www.otias-ub.com/?p=1049770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报告称,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在5.8万亿至8.8万亿美元之间,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4%至9.7%。

这份名为《新冠肺炎疫情潜在经济影响最新评估》的报告提到,如果疫情全球大流行持续3个月,亚洲东部和大洋洲地区(亚太地区)经济损失将达1.7万亿美元;如果持续6个月,该地区经济损失将达2.5万亿美元,占全球产出下滑总额的30%。

报告称,各国政府为应对疫情采取的边境管控、旅行限制等措施,将使全球贸易总额减少1.7万亿至2.6万亿美元。

就业方面,报告称,疫情期间全球将有1.58亿至2.42亿人失业,亚太地区失业人口占其中的70%;全球劳动收入将减少1.2万亿至1.8万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的损失约占全球的30%。

亚行曾在4月初发布报告预测,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在2万亿至4.1万亿美元之间。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最新预测: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对全球航空运输经济影响
//www.otias-ub.com/archives/1016361.html Fri, 06 Mar 2020 21:09:30 +0000 //www.otias-ub.com/?p=1016361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在最新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对全球航空运输业的财务影响预测中指出, 2020年全球客运业务的收入损失将介于 630亿美元(数据基于3月2日,新冠肺炎确诊数超过100例的国家)到1130 亿美元(疫情传播范围更广的情况下)之间。

此前,IATA曾发布有关仅限于与中国相关航线的预测(收入损失为293亿美元)。但在新冠疫情不断扩散传播到80多个国家的情况下,IATA指出,中国以外航线的机票预订也已受到严重影响。

IATA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德·朱尼亚克先生(Alexandre de Juniac)表示:“许多航空公司正削减运力并采取紧急措施降低成本。政府必须注意到,航空公司正在竭尽全力自救,保障互联互通的全球经济正常运行。”

“我们呼吁政府在出台刺激措施时,需要考虑航空公司相关税费的减免和航班时刻分配。这是航空运输业的非常时期。”德·朱尼亚克强调。

疫情爆发后航空公司股价下降近25%

IATA在世界各地共拥有290家成员航空公司,其定期国际航班客运量占全球的82%,其发布数据是业界重要指标。

IATA在该最新预测中指出,金融市场对目前情况反应强烈。在疫情爆发后,航空公司股价已下跌近25%,比 2003 年非典期间的类似跌幅高出约21个百分点。很大程度上,此次下跌已对行业收入产生的冲击,远远大于之前的分析。

考虑新冠肺炎疫情的升级,IATA根据两种可能的情景对旅客收入的潜在影响做出预测,即上文提到的疫情有限传播和疫情广泛传播。

在疫情有限传播的情况下,IATA预计,截至3月2日,那些确诊数超过100例的国家和地区,需求经历急剧下滑,但随后出现 V 型复苏。当然同时还要考虑北美、亚太和欧洲市场消费者信心下降。

疫情爆发之后,已波及市场的预期旅客数量急速下降:中国(-23%),日本(-12%),新加坡(-10%),韩国(-14%),意大利(-24%),法国(-10%),德国(-10%)和伊朗(-16%)。此外,预计亚洲(不包括中国、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的需求将下降 11%。欧洲(不包括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的需求将下降 7%,中东(不包括伊朗)的需求将下降 7%。

全球范围,需求下降意味着全球旅客收入将减少 11%,相当于 630 亿美元。中国市场的损失预计在220亿美元左右,与亚洲相关市场(包括中国)的损失则高达 470亿美元。

在第二种情景即疫情广泛传播的情况下,IATA仍沿用与情景一类似的评估方法,但数据范围扩展至3月2日时,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0例的所有国家和地区。

在此情景下,全球旅客收入损失将达到19%,相当于 1130亿美元。财务数据上,相当于航空运输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所遭受到损失规模。

“新冠肺炎疫情所引发的危机几无先例。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航空运输业在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营运前景急速恶化。” 德·朱尼亚克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疫情将如何发展,但无论是仅考虑有限传播的 630 亿美元损失或是广泛传播导致的1130 亿美元损失,这都是一场危机。”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