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05 Sep 2023 10:53:1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BMJ: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健康饮品?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5259.html Sun, 29 Oct 2023 09:41:17 +0000 //www.otias-ub.com/?p=1605259

在我的印象里,糖尿病人的饮食最大要点就是,不能吃糖。小时候在外公外婆家里住,早饭喝豆浆,有2型糖尿病的外公从不加糖,饭菜里不放糖是自然,就连水果也不大能吃。

现在,各种食品花样可比当年要丰富得多,代糖食品让不能吃糖的人也可以一品甜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2型糖尿病人到底喝哪些饮料比较好吧。

近期,《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前瞻性队列分析,研究涉及一万五千余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长达18.5年。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人喝含糖饮料和全脂牛奶与全因死亡风险升高20%有关,而咖啡、茶、水、低脂牛奶显得健康得多,分别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6%、21%、23%、12%有关。研究者指出,每天多喝一份(约240ml)含糖饮料,全因死亡风险就增加8%。

用相对健康的饮料替代含糖饮料,或许是不错的选择。根据研究者的计算,每天用一份咖啡替代一份含糖饮料,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8%有关,茶、水、低脂牛奶分别为16%、16%和12%

就算不喜喝水,也可以从这些饮料里做出选择放心畅饮啦。

论文题图

这项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美国两个著名的队列,护士健康研究和卫生专业人员随访研究,共纳入15486名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随访18.5年。研究通过问卷收集了参与者喝各种饮料的频次,包括各种含糖饮料、代糖饮料、各种果汁、各种咖啡、牛奶、茶和水。频次则从不喝到每天喝6份以上分为不同的组。

从统计结果来看,喜欢喝含糖饮料的参与者更年轻、消耗能量更多;喝更多代糖饮料的人,在诊断时BMI更高;喝咖啡的人也更喜欢吸烟;大量喝低脂牛奶和水的人更有可能在使用阿司匹林、抗高血压药和降脂药。

研究者分析了各种饮料与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风险、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

各种饮料与三类风险之间的关系

首先看全因死亡风险。

相对不喝的患者,喝含糖饮料,全因死亡风险升高20%;每天4份以上咖啡,风险降低26%;每天2份以上茶,风险降低21%;每天5份以上水,风险降低23%;每天2份以上脱脂牛奶,风险降低12%;喝全脂牛奶,风险升高20%;此外,喝果汁和代糖饮料影响不大,风险分别降低2%和4%。

各种饮料与全因死亡风险关系随摄入量的变化

2型糖尿病患者喝含糖饮料也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升高有关,比较摄入最高组和最低组,风险升高了25%;而增加咖啡和低脂牛奶的摄入量与风险降低有关,分别降低18%和12%。

另外,研究者还发现,在诊断2型糖尿病之后,开始多喝咖啡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18%,茶和低脂牛奶也观察到类似的关联性。

最后,研究者估算了用“健康”饮料替换含糖饮料能带来的获益。

当把每天的1份含糖饮料换成咖啡,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8%;换成茶、水、低脂牛奶,风险降低分为为16%、16%、12%。以上替换为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带来的降低分别为20%、24%、20%、19%。

用代糖饮料代替1份含糖饮料,也与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降低8%和15%有关。

总结一下,从这项研究的结果来看,咖啡、茶、低脂牛奶和水是更好的饮料,代糖饮料也可以作为含糖饮料的替代。

参考资料:

[1]https://www.bmj.com/content/381/bmj-2022-073406

来自: 奇点网

]]>
全球4.25亿人罹患糖尿病,三分之一患者在中国 //www.otias-ub.com/archives/661254.html Thu, 07 Dec 2017 10:37:57 +0000 //www.otias-ub.com/?p=661254 ​​​如果蜜饯、水果罐头、汽水、巧克力、冰淇淋、糖制糕点等高糖分食物突然宣告永远弃你而去,你再也无法在心情沉闷时体会它们带给你的满足和欢愉,而与之交换的,是一副健康的身体。你怎么选?

这可不是对减肥人士的日常心灵拷问,对于全球4.25亿糖尿病患者来说,选择只能是后者。

近日,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了第八版的全球糖尿病地图。结果显示,全球糖尿病成人患者(20-79岁)从2000年的1.51亿,到2017年已达到4.25亿,增加近2倍。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6.29亿。

网易新闻出品

大众对糖尿病的认知基本为“富贵病”,但数据显示,在发展迅速但保健意识相对欠缺的地区,成人糖尿病患者的增长速度往往更快。据预测,到2045年时,非洲、中东与北非地区的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一倍不止。

尽管顶着“慢性病”的头衔,但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常人闻之色变的癌症,有着较高的直接致死率。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糖尿病直接致死率超过百分之一,紧跟其后的是经济相对发达的欧洲和西太平洋地区。

在对各个国家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的调查中,中国、印度、美国霸占三甲,分别为1.144亿、729万和3020万,而数量前十的国家中,仅有美国和德国两个经济发达国家。

在国民具备更高的生活保健意识,政府提供相对完备的医疗保障系统的情况下,美国和德国未确诊糖尿病患者占患者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8.2%、34.2%,情形已不容乐观,反观其余各国,绝大多数国家未确诊比例甚至超过一半,这意味着全球有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错失了应对糖尿病的最佳时机,带来许多本可避免的折磨。

网易新闻出品

糖尿病在中国诚然已经风行。处于20-79岁年龄段的中国人,每十一个人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你认识的亲友中应该至少有一位正受其煎熬。成年糖尿病患者中大多罹患2型糖尿病,患病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遗传因素、肥胖、精神因素、饮食结构、病毒感染,但几乎所有的青幼年(0-19岁)糖尿病患者都属于1型糖尿病,发病率相对成人较低。中国20岁以下1型糖尿病患者总数约为4.7万人,每年新增病例约为6000例。

另外,中国糖耐量减低(IGT)的群体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4860万人。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后备军,具备糖耐量减低(IGT)症状的群体仍然可以在这个时期通过积极、严格地管控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来避免自己滑向“糖尿病”的终极状态。

网易新闻出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有牙周病、肾病、眼病、心血管病等,而患有糖尿病或存在妊娠糖尿病高风险的孕妇,会给自身和胎儿带来罹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更高的风险。

饱受糖尿病折磨的患者们,其中大多数或许也曾在风华正茂时毫无节制地胡吃海喝,从不锻炼身体,忽视体检的意义。其余不说,单冲着你最爱吃的那款甜品,就该对糖尿病提起一百二十个心,否则日后就只有对着橱窗流口水的份儿了。

来自:网易数读

]]>
2013年北京市糖尿病患者生存现状调查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345242.html Tue, 05 May 2015 10:27:42 +0000 //www.otias-ub.com/?p=345242 4月24日,2013年北京市糖尿病患者生存现状调查情况结果公布。该调查由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主办,共得到有效问卷约50000份,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糖尿病患者生存现状调查。

 

样本调查基本信息:

调查起止时间:2012年6月~2015年4月

调查样本量:50930例(≥18岁),平均年龄63.9岁

性别:男性20910例,女性30020例

文化程度:中学以上占84.6%

工资收入:2000~4000元居多

2型糖尿病所占比例:97.5%

 

20140430-011

 

20140430-021

 

 

20140430-031

 

20140430-041

 

20140430-051

 

20140430-061

 

via:奇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