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un, 25 Feb 2018 12:25:4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微博:4Q17用户和商业变现仍然强劲 //www.otias-ub.com/archives/693413.html Sun, 25 Feb 2018 12:25:43 +0000 //www.otias-ub.com/?p=693413 微博4季度财报数据仍旧亮瞎市场,营收同比增长77%至3.77亿美元,全年营收超过11.5亿美元,创下微博上市以来的最高增速。

微博将营收增长的原因归功于:(1)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社交功能的丰富,成为广告主的必备选择;(2)用户参与的持续提升,微博在内容分发系统中,提供全方位的广告和营销产品服务;(3)社交网络效应进一步得到优化,营销和货币化效率进一步提升。

4季度微博月活跃用户(MAU)达到3.92亿人,移动MAU占比为93%。日活跃用户(DAU)达到1.72亿人,同比去年MAU和DAU分别净增7900万人和3300万人。主要得益于网络效应持续增强,渠道方面跟手机厂商的合作效果继续得到呈现。

过去一年,微博核心信息流产品形成“关系流+兴趣流”的矩阵,进一步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提升了中低频用户的留存和活跃度。同时,微博通过引入机器学习,重点开发基于用户兴趣的个性化推送和基于社交关系的提醒等手段,使老用户回归微博的规模显著提升。目前,微博的月活跃用户中,召回用户的规模同比增长超过50%。

2017 年,微博的视频化和垂直化战略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丰富内容生态,也稳固了内容生产首选社交平台地位。2017 年 12 月,微博视频日均发布量和播放量相比去年同期均实现了翻倍增长,来自头部用户的短视频日均发布规模同比增长超过50%。在UGC领域,微博故事的日均发布人数相比上个季度增长超过50%,活跃用户规模保持了快速增长。

微博垂直内容生态日趋完善。 2017 年与微博合作的内容生产机构已超过 1300 家,仅第四季度就增长了 300 余家,垂直领域自媒体商业生态也得到长足发展。

2017 年第四季度,微博品牌广告收入同比增长98%,广告客户数同比增长34%。包括汽车、手机、游戏等领域的客户规模迅速扩展。随着微博商业产品升级,通过对新广告平台的不断优化,中小客户的广告需求也得到精准满足。第四季度,微博中小企业含自助广告收入同比增长57%,客户数同比增长31%。

2018年微博将通过如下方面继续提升微博竞争力:1、继续提升用户群和规模,市场投入将会增长;2、提升客户规模;3、优化广告算法;4、与内容生产者共建商业生态

]]>
CIC :60 秒看中国社会化媒体表现-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537121.html Tue, 15 Nov 2016 14:49:19 +0000 //www.otias-ub.com/?p=537121 1561-1478851602

]]>
破解社会化媒体:利用影响者的传染性创造力 //www.otias-ub.com/archives/513893.html Sun, 04 Sep 2016 10:06:57 +0000 //www.otias-ub.com/?p=513893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破解社会化媒体】即可

很显然,当谈到与社会化媒体受众进行有意义的沟通,我们仍有很多学习的空间。在Ipsos Connect,我们一直在探索品牌如何能够在这一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影响。我们的出发点是对“正确把握”的人们进行深入研究,以确定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获悉什么。

破解社会化媒体_000001 破解社会化媒体_000002 破解社会化媒体_000003 破解社会化媒体_000004 破解社会化媒体_000005 破解社会化媒体_000006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破解社会化媒体】即可

]]>
CIC :2016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图(附历年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507168.html Fri, 12 Aug 2016 18:09:55 +0000 //www.otias-ub.com/?p=507168 Kantar Media CIC 正式发布了「2016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图」,自 2008 年以来,Kantar Media CIC 持续发布业界权威的中国社交媒体格局图,致力于为品牌提供一个深刻而全面的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解析,从而帮助其更好地实施商业智能解决方案。

184802ai4c4ellxs4o14sd

发布会上,Kantar Media CIC 的首席执行官 Michael Toedman,向全体与会人员致欢迎辞并指出了公司的新形势及动向展,说道:「社交媒体仍在他们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中国,社交媒体持续主导消费者的时间、注意力,及对于产品和服务的信任度,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领先品牌开始意识到社交媒体中存在巨大的商业数据价值。

研究与咨询部总监 Linda Xu 介绍了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图,阐明了中国社交媒体的新趋势及变化。她概括了中国社交媒体的总体发展思路并且对电商的未来前景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同时强调了 2016 年中国社交媒体格局五大变化发展趋势概览

1. 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腾讯(Tencent)和新浪(Sina)(总称为BATS)无疑是中国社会化格局的核心力量, BATS 的壮大使得互联网具有快速传播(Viral),大信息量(Informative)及高实用性(Practical)的特点。

2. 中国电子商务集成了更多的社会功能,从而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进一步勾起了客户购买新产品的欲望。

3. 多种类的视频网站和应用程序出现在市场上,从而接触到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

4. 类似分答和知乎 live 的问答网站开始在中国经历一场复兴并且在 KOL 之间越来越流行。

5. 网红作为 KOL 格局的新兴人物并且在网络上极具影响力,网红经济开始爆炸式增长。

附录: “CIC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概览”变迁史

• 2008年发布第一版

1471025292-9533-2008-2009cn

1471025292-3375-2010cn

2010年社会化媒体格局概览

1471025293-2810-na-social-media-landscape-cn

2011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概览

1471025293-5462-na-social-meida-landscape-cn

2012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概览

1471025293-3504-ial-media-landscape-large-cn

2013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概览

1471025294-5766-ial-media-landscape-cn-large

2014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概览

1471025295-2438-social-media-landscape-2015

 

2015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概览

]]>
视觉内容提高社会化媒体营销效果–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376562.html Tue, 18 Aug 2015 08:57:56 +0000 //www.otias-ub.com/?p=376562 145007u531v5zhiuvf42ev.jpg.thumb_

]]>
Altimeter:社会化媒体报告解读 //www.otias-ub.com/archives/375610.html Thu, 13 Aug 2015 10:04:51 +0000 //www.otias-ub.com/?p=375610 社会化媒体在诸多行业普及到一定程度后,许多企业在思考如何深化社会化媒体应用,Altimeter的最新报告为我们提示了社会化策略动向:从扩展转向集成。

  一,社会化内外策略目标变化
  (一)社会化内部策略目标排行
541bdbb8gw1euzifi0yyaj20kl0eeq4l
  在企业内部的社会化策略目标方面,更着重于业务集成与价值驱动。Altimeter对企业内部的社会化策略目标的调查中,排行如下:
  1. 更好地集成社会化媒体与现有的数字化项目(如电商,移动等);
  2. 开发集成的数字内容策略;
  3. 建立一种可演示社会化企业价值的测量方法;
  4. 使用社会化洞察对企业决策(关于产品、员工及客户等)给予通知;
  5. 提供社会化教育与训练以掌握新技能;
  6. 连接员工便于协作,并投资企业社会化网络以分享知识;
  7. 扩展我们的社会化业务项目;
  8. 通过社会化策略指引仓库补仓;
  9. 确定或发展一个组织/治理模型;
  10. 开发社会化销售程序以增强销售能力;
  11. 开发一个支付-拥有-赚钱的社会化媒体投资模式。
  (二)社会化外部策略目标排行
541bdbb8gw1euzifspyz5j20kk0braba
  在企业外部的社会化策略目标方面,更聚集于深化客户关系及员工的宣传。Altimeter对企业外部的社会化策略目标的调查中,排行如下:
  1. 发展与客户的对话与融入,以便加深关系;
  2. 开发员工宣传项目;
  3. 给现有的数字化平台增加社会化媒体功能;
  4. 授权销售团队使用社会化工具,以便获取、限定及融入新的商机,并管理现有的客户关系;
  5. 通过社会化渠道提供直接客户支持;
  6. 在新产品/服务上与客户进行协作;
  7. 社会化商务(通过社会化工具直接销售)。
  二,社会化业务项目成熟水平
541bdbb8gw1euzig4lyrcj20ku0dbwfx
  上图中企业对现有各社会化业务项目的成熟水平排行为:
  1. 社会化融入;
  2. 社会化分析;
  3. 事件或赞助活动;
  4. 社会化客户服务;
  5. 员工招聘;
  6. 影响者关系管理;
  7. 品牌的客户社区;
  8. 社会化企业管理;
  9. 员工融入;
  10. 社会化身份/社会化CRM;
  11. 客户宣传;
  12. 社会化销售;
  13. 员工宣传。

值得注意的是,上图中淡蓝色的为计划实施的项目,排名最高的前三名是员工宣传(42%),社会化身份/社会化CRM(41%),员工融入(36%),这使我想到社会化媒体时代全员参与在未来的重要性。

  三,社会化组织模式转向中心辐射型
541bdbb8gw1euzigfjhmhj20kv0dumxy
  Altimeter的报告表明,在各种社会化工作组织模型中,下降最多的是集中型(第二种,Centralized),增加最多的是中心辐射型(第三种,Hub & Spoke),这与我在《企业微博营销:策略、方法与实践》中引用的当时Altimeter报告的数据又了新的变化。
  上次我写书时引用的数据中,社会化工作组织模式中,集中型为28.8%,中心辐射型为41%。
  2012年时,集中型为36%,中心辐射型为33%;最新的2015年,集中型为24%,中心辐射型则高达52%。
  注:中心辐射型的优点是中心集团知道各个部门正在做什么,并且利用集中化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整体式的体验,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各自的社会化战略,能比较广泛地渗透到全公司。
  四,社会化渠道上的广告预算上升
541bdbb8gw1euzjhzckmqj20kn0eadgn
  最后,说说数字广告预算花费在社会化渠道上的比例。这一比例只占0~20%的企业下降了29%(达到62%),占21~40%的上升了138%,占41~60%的上升了267%,占61~80%的上升了250%,占81~100的上升了167%。
  很明显,数字广告预算花费在社会渠道上的比例不断上升,这也表明社会化媒体在企业整体营销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最后,还是那句话:关注并参考国外数据,思考并深化国内实践。

via:陈永东博客
]]>
CIC :2015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353040.html Thu, 04 Jun 2015 14:56:26 +0000 //www.otias-ub.com/?p=353040 high social media landscape 2015

Kantar Media CIC发布了2015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图,CIC的创始人兼CEO Sam Flemming也总结了品牌、代理及技术人员应该注意的六大改变。

1、微信影响力持续扩大,继续领先其他社会化媒体

对于任何与中国或中国消费者有关联的人来说,微信的影响与统治力是显而易见的。如今微信已经随处可见并似乎可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拥有类似WhatsApp的对话聊天功能,类似Facebook里动态消息的朋友圈,类似PayPal的钱包功能,以及基金理财产品、打车及订餐服务和许多内置应用,微信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化媒体平台,作为一个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人们的操作系统,它更像是一把“社会化媒体瑞士军刀”,其多功能性使得线上和线下的生活更为紧密。

朋友圈动态消息内容现在还不能够被品牌进行追踪,但品牌的自主微信公众账号内容能够被分析并深度挖掘。作为一个新型的自有、付费及无偿媒体,微信公众账号正在发挥其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就像品牌、名人、意见领袖(KOL)及媒体拥有自己的微博、Twitter或是Facebook账号一样,他们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为新一代用户推送内容及文章。品牌能够也应该追踪自有媒体及竞品账号的表现,同时聆听KOL、名人及媒体账号等付费及无偿媒体,来影响更多媒介购买及内容战略决策。

2、微博仍然是重要的社会化媒体

有些人说微博正在灭亡,而CIC认为这有些言过其实了。虽然草根们已经将重点转向了微信朋友圈,然而微博,正如欧美国家的Twitter一样,是用户了解实时新闻的最快途径。诚然微信公众账号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一条火热的推送文章阅读数能够达到十万以上,但一条微博的传播数却能达到百万级别。对于那些拥有大量话题的品牌,尤其是那些喜爱使用名人和KOL的奢侈、时尚和美妆品牌,绝不应该忽视微博在社会化媒体中的战略作用。

3、垂直类兴趣社区的移动化

在微信、微博、开心、人人、博客之前,中国网络最火热的莫过于BBS论坛了。这些垂直类兴趣社区如今纷纷“移动化”,变成了垂直类兴趣社区手机应用。一些论坛,比如汽车之家和篱笆网,只是简单地将网页版的论坛移植到了移动端;而另一些包括小红书,大姨吗和辣妈帮在内的应用则是以移动端为基础的兴趣社区,有一些应用甚至能够保证用户进行上百万的活跃对话。CIC认为这是今年中国社会化媒体的一项显著发展:社会化媒体的格局不再紧紧的以微信为核心,而是扩散至更多元的数字化平台。在2015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中,CIC在格局图的外圈列举了汽车、母婴、时尚、健康及许多重点社会化媒体分类及相应的热点应用,而这些应用将会是目标用户及媒体洞察分析的最佳数据来源。

4、社会化媒体新热点浮现

当你的父母长辈、老师、领导们都开始使用起微信时,年轻人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来进行社交活动,而Nice和美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流行起来的。虽然雷朋和宝格丽等品牌已经在这些应用上投放活动,但Nice和美拍都因为同类型应用的疯狂竞争而无法占据市场。CIC预计社会化媒体格局的多元化不会停下脚步,而品牌需要谨慎选择媒介购买,以正确地投放到目标用户。

5、电商平台的用户反馈持爆炸性增长

随着电商平台销售额的大幅增长,产品用户反馈也逐渐成为用户原创内容(UGC)的主力军。Kantar Media CIC目前跟踪国内9个主流电商平台的用户反馈,而CIC发现在某些行业中,相比微博和论坛,电商平台的评论占据了约70%的网民讨论声量,并呈现出详细的客户满意度反馈。作为消费者洞察分析的重要来源和具有影响力的媒体频道,电商平台是一个必须重点关注的平台。

6、零售商原创内容作为“第四媒体”的重要影响力

在今年的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中,CIC移除了”社会化电商“板块并将其并入了”电商平台“板块,因为社会化是电商的一部分。CIC可以看到电商平台尤其是在淘宝或微信上拥有中小型网店的卖家在美妆、时尚和电子产品领域表现的非常活跃。但只有一部分的卖家是官方经销商,相当多的人并不是。这些网店和消费者互动,在社会化媒体上进行促销活动,并在其自己的网站上发布内容,但它们并不保证这些消息是准确或准时的。这些店虽然小,但对于某些时尚品牌来说,网店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它们产生的声量可能占到总体的40%至50%。并且这些声量极具教育性和实用性,能够教育和影响消费者,给予它们相应的使用建议。品牌凌驾于付费、自有和无偿媒体之上,但对于这个不受它们影响和控制的”第四媒体”,品牌必须谨慎及系统地跟踪,并关注网店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品牌感知和销售。

]]>
七大社会化媒体发展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244047.html Mon, 23 Jun 2014 14:48:43 +0000 //www.otias-ub.com/?p=244047 KloudSocial-SocialBuzz
        互联网已经毫无疑问地改变了我们做生意的手法,对于市场营销来说尤其如此。开发网络潜力,利用网络来建立影响、提升知名度、赢得信任,社会会媒体将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化媒体营销策略很难说靠技术就可以实现,通常的做法都是在企业与粉丝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然后培养这种关系,不断拉近企业与粉丝的距离。关于社会化媒体发展,合肥艾里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资深网络营销专家陈明则先生非常推崇以下一些观点。目前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有以下七个显著的趋势,这七个趋势对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基于想法的生态系统
  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首要原因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身份,一旦品牌和客户的形象结合起来,你就是做了成功的品牌营销
  艾里特评:“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首要原因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身份”,这句话说出了社交媒体最为核心的特点,而这也正是社交媒体营销中的一个制高点,展示我们的身份是最最普遍也是最最基础的欲望,“明天的数字世界,无论是消费者的还是企业的,都将围绕着个人身份展开活动。”想要利用这一趋势的公司将会积极主动地创造各种方法给人们展示身份的机会,即让品牌和受众之间产生关联。客户在品牌的选择上,是客户感到自己与这个品牌所展示的某种个性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建立品牌与其受众的内在联系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快速变化给生活和认同感带来挑战,人们迫切寻找新的符号、想法来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存在感,即品牌赋予受众的认同感。只有品牌赋予受众某种认同感,才能促进受众在社交媒体去展示品牌,而后引发信任代理
  二、视频销售
  比起一篇文章,互联网用户更愿意看到一个30分钟的视频,而且他们越来越愿意直接通过视频购买产品。
  艾里特评:网络视频营销,是将电视广告与互联网营销两者“宠爱”集于一身。除了感染力强、形式内容多样等电视短片的特征,还具有互动性、主动传播性、传播速度快、成本低廉等互联网营销特征。但是切记:创意才是营销策划的核心所在,网络视频营销更是如此,在这个大数据和高技术的时代,盲目开展视频营销活动是一个傻瓜才会干的事情。当然,随着网速的不断提升,尤其是4G普及,视频营销已是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一种必然趋势,和微博相比,视频更具有直接性,受众更容易产生及时购买的冲动,对于天生具备电商基因的产品而言视频营销无疑是最佳选择。
  三、内容管理和整合
  近年来,人们经历了信息饥饿到信息过载,但是如果你成为一个主题的信息源,客户就会来找你的。
  艾里特评:社会化媒体以“多点对多点”的人际网格传播方式颠覆了传统的“点对点”传播模式,加速改变了媒体生态圈,在社会化媒体传播中,内容是软实力,唯有内容创意才是社交网络传播真正的核心,社会化媒体营销需要由打猎营销变为钓鱼营销,运用“创意真火”煨出诱人“香饵”,而品牌信息作为“鱼钩”应巧妙包裹在其中。社会化媒体营销不能只看覆盖数量,要首先看是否是目标影响的人、是否形成有效的互动、互动的内容是否契合目标主题,内容管理是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关键。
大量用户同时保持多个不同社会化媒体的使用习惯,互动整合能聚集不同社会化媒体用户的参与,而用户主导的营销主思路也意味着营销应该围绕用户的互动分享习惯开展。以互动整合作为深入社会化媒体核心的策略手段,对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根据环境进行即时性的动态修正,以使交换双方在交互中实现价值增值的营销理念与方法,是当前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趋势。用互动整合驱使营销目标聚焦,获取营销效果。
  整合、联合的思想将被社会化营销深度试用,但说到底是通过各种方式能够让用户动起来。从技术、种子话题到关键意见领袖(KeyOpinionLeader,KOL)的选择,到文案表达,到线下事件,整合才是一次推广启动销售促进作用的根本。
  四、社交知识是必备的
  公司需要的是所有的员工成为社会化媒体精英,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一个创造者、策划人和连接器,可以用来发布和整合产品信息。
  艾里特评:企业不仅要学会利用社交媒体,更要具备“社交化”的数字营销思维。社会化媒体时代,整体传播生态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社会化营销需要采取角色转换、全面关系、全员参与、整合传播等多种传播战略,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全员参与显得尤其重要,要让所有的员工成为社会化媒体精英,让公司里每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中担任创造者、策划人和连接器,引爆品牌,发布和整合产品信息,进行危机公关,促进产品销售,打造品牌口碑,这就需要企业的员工懂得必备的社交知识。未来的公司,公司的大部分招聘职位将要求应聘者拥有社交媒体能力,对高管职位来说尤其如此。
  社交媒体能力要求员工不仅要理解社交平台,还要让数字能力成为员工职业素养中一个固有的部分。社交媒体能力作为一整套技能,将被划分成两个层面——个人及组织。在个人层面上,专业人士必须要知道如何创建内容、管理相关信息,并将人和资源联系在一起。在组织层面上,则要求有灵活性(在思维和战略上)——整合各方数据以用于决策制定的能力——和真实性(实实在在的交易,而不是想法)。
  记住:每一个成功的社会化品牌和战役的背后都会有一群热爱这个品牌并对社会化有独特认知的好客户。
  05、解码数字信号
  分析客户行为,解析客户习惯将成为重要的课题。如果百分之五十浏览都来自手机,而你网站没有为手机优化,你会失去一半的客户。
  艾里特评:艾里特信息科技公司有一个观点,即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一切以用户为重心,重视用户体验。不是说社交媒体出现了,MinisITe就死了,更不是说有了微信,所有的App就死了。受众在碎片化移动化的过程中,如何增多他们互动的欲望最为关键。要有用户体验优化方案,利用内容适配技术针对不同性能的移动终端设备实现分层次用户体验优化,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优化策略,在移动互联时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最近微博开机的足球游戏和微信当年的打飞机游戏就是很好的佐证。
  06、四屏革命
  同时使用笔记本、电视、手机和pad已经不稀奇了。为了应付客户不断缩短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就需要更好的多屏交互体验。
  艾里特评:“四屏革命”确切地说应是“多屏革命”,因为人们习惯的屏幕数量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屏幕”的形态也并非一定是实实在在的方盒子,人们能与之进行互动的任何表面(有形的或是无形的)都可以视作是屏幕。多屏互动技术在社交媒体应用中将起到积极作,用户怎么方便就怎么用,屏幕随意切换,为了应付客户不断缩短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就需要更好的多屏交互体验。从营销角度来说,未来受众接触信息的载体将更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要传达的商业信息能够多重体现,从而达到增进记忆存留的目的。多屏互动需要技术的支持,最近出现的用手机来操作户外大屏幕的案例就是多民屏互动技术的产物。当然,国内所谓的第四屏(电视)革命才刚刚开始,客户能接受这种做法还要等一段时间。从商业角度来说,在线视频将继续在数字世界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07、逆向工程的力量
  企业应该超越自身所在的市场和行业。有时,一个完全不同行业的公司可以提出一个伟大的营销策略,而你的对手却不这么认为。
  艾里特评:在社交媒体传播中,企业要有超越自我的品牌营销策略,要有跨界思维,大世界大眼光,用多角度,多视野的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企业,自己所在的行业。跨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借智”,但跨界最难跨越的不是技能之界,而是观念之界。现在所谓的“跨界”都是在自我标榜,都是在同一行业内的资源整合,只是在圈内自摸而已。“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首先是思维模式的转变。思维跨越没有界限,创新才永无止境。社交媒体营销人要不断从其他行业的营销方式中寻找灵感,不要被所谓的行业惯例蒙蔽。
]]>
应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的7个关键步骤 //www.otias-ub.com/archives/24100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41005.html#comments Mon, 16 Jun 2014 09:55:29 +0000 //www.otias-ub.com/?p=241005 I Like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社会化媒体营销当中。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认为,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建立账号、发布内容、跟粉丝互动,以此增加粉丝或者流量,就算是很好的使用了社会化媒体。

真正的社会化媒体运营所要求的时间、精力、金钱和其它资源的投入,不一定比传统媒体少,但是产生的价值以及带来的转化要比传统媒体好的多。那么如何做好社会化媒体营销呢?

第一:了解本行业本企业需求(品牌、产品和消费者)

社会化媒体营销也只是为了完成市场或者公关的一个工具而已,任何营销的前提都是要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需要什么?这里面包括我们产品的定位、调性,我们的消费者在哪里?消费者喜好和偏好及竞争对手怎么样?目前网络现状如何?只有对这些足够了解,然后决定用什么样的社会化媒体平台,来制定整体社会化媒体构架战略和战术。当然,了解自身企业目前现状以及能投入多大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也是必须的。

第二:了解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优势

在了解了自身产品和定位后,就要找到适合我们需要的社会化媒体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社会化媒体平台要了解以及非常熟练,包括对每个平台的数据使用情况,人群特点,使用习惯等足够的了解。社会化媒体主流平台主要有:微博、微信、SNS、豆瓣、播客、视频、陌陌等等。使用方式主要有:软文,短文,留言板,照片分享,播客,评论,转发,投票等。

第三:制定社会化媒体战略

社会化媒体运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和战略,要求跟品牌定位、方向、核心理念等匹配,才能达到真正的社会化营销。这也是决定社会化媒体效果成败最主要的环节,它是确保最后效果呈现的根基。例如在指定战略过程中,首先要明确阶段性的目的,例如是为了促进销售or增加目前网络的声量提高品牌知名度or公关。其次要明确阶段的目标,例如粉丝达到多少和点击率多少、以及促进咨询或者销售达成是多少。再者就是明确我们采取的社会化媒体平台构架,微博微信,论坛等体系搭建以及投入的预算和时间比例等方面。最后还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比如微博大号协助扩散、论坛版主资源等)。

第四:施行制定战术方案

这是到了完全执行的层面。在相应的平台把合适的内容运用相应的资源进行扩散和传播,同时做好相应的客户服务以及公关具体事务。对于执行来说,更多的是细节以及团队的执行力:比如微博每天发多少条、什么时间发、论坛发帖发什么板块、什么时间发人气最旺等问题,并且都需要我们来细化和分解。只有把执行不折不扣的去完成才能保证整个社会化媒体运营的效果和最后结果的呈现。

第五:战术方案制定

当战略战术制定好了之后,那就要合适和执行力精良的人来执行了。一个配备完善的团队主要有:运营主管、策划(创意)、文案(编辑)、客服、推广(BD)、设计(美工)来整体协作完成。所选择的团队成员既要懂社会化媒体营销平台和营销常识,也要懂本行业、本企业以及产品和消费者。这也就是要考虑团队如何来考核以及激励,确保执行过程每个人都发挥最大价值。

第六:社会化媒体营销结果的评估

一般的日常企业运营者评估往往是简简单单的粉丝数、转发数、点击数等来判定效果的好与坏。而我们认为这都是不可取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既要注重(粉丝数、点击率等数据)也要衡量(精准有效点击以及粉丝包括互动声量)更要追求投资回报率(顾客咨询、潜在客户转化、促进消费倾向)来综合评估和考核。这样我们就知道社会化媒体做的实际情况了。评估除了整体的阶段评估之外,还要有周评估和考核或者单个活动的评估和考核,这样才能把每一块做好,根据评估数据来展开接下来工作。

第七:经过ROI以及网络声量反应

适时调整社会化媒体策略经营效果的监控以及分析和总结,不断对社会化媒体运营战术和执行人员的调整,甚至包括对战略的调整。例如团队执行力不利人员的替换、增加新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平台等等,这样新一轮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又开始形成一个良性和完整的闭环,最终一步一步利用社会化媒体服务于企业,甚至成为企业营销体系中比例最高的一块。

社会化媒体运营并不是简单地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开账号、发布内容,就能吸引客户。社会化媒体运营需要的是用心经营。企业应该把社会化媒体营销纳入企业的整体目标,运营过程中要尊重每一个客户,努力把客户变为客服、品牌代言人和意见来源。只有通过这些努力,企业才能更好的应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

]]>
//www.otias-ub.com/archives/241005.html/feed 1
2014年你需要掌握的20条社会化媒体技巧 //www.otias-ub.com/archives/227720.html Mon, 19 May 2014 16:27:00 +0000 //www.otias-ub.com/?p=227720

2014年你需要掌握的20条社会化媒体技巧

如果你为公司负责社会化媒体管理,2014年是时候更新你的玩法了。社会化媒体需要你不仅发布有关你销售的信息,还要有你最新的产品信息,以及当地报纸中插入的广告等信息。社会化媒体营销是一个很容易的全职工作,更是一个好理由。这有2014年以及以后,你需要掌握的20个在制定社会化媒体战略中可以遵循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平台

目前有数以百计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当然也就意味着,除了Facebook、Google+、Twitter、Instagram以及YouTube以外,你有更多的选择。花费一点时间去观察,并选择那些有益于你的商业目标的五种平台。如果没有全职员工有时间去管理更多的平台,你可以选择比Pinterest更适合你的平台。

2、善于分析

市面上也有数以百计的工具,去分析你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成败。使用它们,有些是免费的,有些部分免费,他们是第三方提供的分析。不要只是收集报告,还要阅读你的报告,分析转化,最终影响你的社交媒体营销方案。

3、实时发布内容

了解发布信息的最佳时机,来迎合你的商业目标和粉丝特征。对于一些商业活动,这个时间是周一到周五的早上10点到下午4点。但是,这取决于你的目标用户是谁。做一下研究吧。

4、建立关系

不要只是对你的受众说教,还要与他们互动,与他们取得联系,及时回复并与他们保持联系。社会化媒体不是一个肥皂箱,而是交流的工具,它需要双向互动。

5、使用图像

人们容易受到图像的吸引,像图表啦,像Vine上可供快速消费的视频啦。使用色彩,但不要做过。如果你制作视频,一定要做得专业,并且质量很高。

6、使你的社会化媒体与众不同

在社会化媒体上,对你的粉丝提供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像打折啦、小赠品啦。他们会出来,并乐意成为你的粉丝、喜欢浏览你的网页。

7、选择适合你的

我们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你不可能只靠页面弹出框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选择最适合你的社会化媒体,并且给他们应有的关注。

8、别把它当成个人站

只是因为你的个人站在Facebook有1000个粉丝,他们喜欢你发表的励志段子,不代表你在商业领域中也能够成功。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因此要区别对待。

9、聘请社会化媒体经理

在理想的世界,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你可以聘请一位有经验的、全职的社会化媒体经理。他们能够全身心,并且利用琐碎的时间来为你工作。那是一份真正的工作并且能够得到不错的薪水。

10、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

如果你在有特殊目的的网站上利用社交媒体,做的得并不好,不管受到谁的责备,你要知道何时终止你的社交行为。就像没有人能够从一个较坏的关系中获得益处一样。你需要选择,改善它,或是放弃。

11、建立商业联盟

找到其他的、能和你形成互补但没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商业合作伙伴,通过社交媒体,向他们示好。当然,即便是你们在一起,你也不会清楚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个联盟。

12、不要善待那些没有价值的人

一旦你的社交媒体有了足够多的粉丝,其中就会出现没有价值的人和僵尸粉。从专业的角度对待他们,知道何时需要公开对待,何时可以放任不管,何时要删除他们的评论。每一个社交行为都有时间和地点场景。

13、不要只做移动端

如果你只是为了商业目的使用社会化媒体,那么就很容易转向24/7项目。别这样。不要只在移动端运营体现你商业价值的社会化媒体,除非它只有移动端,那样很快就回结束,并且有害身体健康。

14、别把社会化媒体当成销售平台

很显然,为什么在社会化媒体上进行商业活动:提高销量,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建立的用户关系(他们有助于引导销售)。但是社会化媒体并不是一个直接产生销售的平台,而是建立关系,提供免费的信息和娱乐。

15、完善你的简介

完善每一个和你有关的简介,不管是Google+上的,还是Myspace上的。在这里展示你的个性,这对你的品牌宣传和管理非常重要。

16、将社会化媒体融入你的商业目标

不管是新建立的关系,还是长期合作的企业,你需要有一个商业目标计划。将社会化媒体融入这个计划,并设定不同时期的目标,这样你就能观察社会化媒体是如何给你带来价值的。

17、让粉丝渴望浏览你的内容

这个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作为一个粉丝或者朋友,你希望他们想去看到什么?找到具有“吸引力”的内容,这些内容富有创造力,并且人们乐意去分享。

18、让分享变得简单

和上面第17项一起,让分享变得简单,使你的内容变得更容易分享。把内容连接到你网站上的落地页面、其他的社会化媒体网站(Facebook和YouTube较好的融合在一起)以及你的博客。如果这么做,能够让人民很容易就能点击和分享,他们会非常乐意去做。

19、做好个人与专业之间的平衡

你不想变得个人化,你也不想变成生硬的专业形式,很难做到两者之间的完全平衡。但是,一旦你成功做到,让粉丝了解到他们在用正确的方式“了解你”,不要让个人化独占鳌头,也不要将它展现在你的个人站。

20、语法问题

检查,再检查,让其他人帮你检查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内容。每一个很二的打印错误都会让世界为之痛心,但是,这是可以避免的。你是不是总是在“public service”落下了“L”?这些错误总是那么显而易见。

翻译:郑几块

原文:Forbes

 

]]>
关于21个社会化媒体–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203390.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03390.html#comments Sat, 22 Mar 2014 04:59:15 +0000 //www.otias-ub.com/?p=203390 图表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是最吸引人们关注的焦点的,它结合了文本图像和创意设计在一起让人会莫名的产生一种视觉上的速记。今天和大家分享21个比较有趣和创意的信息图表,可以借鉴里面的元素自己设计个属于自己的图表。

1) 100 social networking facts & statistics1_stats_socialnetworking

 

2) Social media statistics by Huffington Post2_stats_socialmedia

 

3) Social media zoo

3_zoo_socialmedia

 

4) Social media explained with girl scout cookies

4_girlscoutcookies

 

5) Like us

5_facebook_socialmedia

 

6) Don’t be a twit: tweet your customers!

6_twitter_socialmedia

 

7) 20 reasons to switch to Goog

7_google_socialmedia

 

8) Instagram’s fact

8_instagram

 

9) How users interact on Pinterest

9_pinterest_socialmedia

 

10) Top 10 ways to optimize your business’ YouTube channel

10_youtube

 

11) The future of marketing: blogging and social media

11_blogging_socialmedia

 

12) The art of getting retweets

12_retweets_twitter

 

13) Google+ for business

13_googleplus2_socialmedia

 

14) The anatomy of a fan

14_facebook2_socialmedia

 

15) LinkedIn bootcamp

15_linkedin

 

16) Email marketing

16_emailmarketing

 

17) Small business and social media

17_smallbusiness2_socialmedia

 

18) The social media checklist

18_checklist_socialmedia

 

19) Time spent statistics

19_socialmedia_time

 

20) Social media spending

20_spending_smallbusiness_socialmedia

]]>
//www.otias-ub.com/archives/203390.html/feed 1
CIC:2014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概览 //www.otias-ub.com/archives/198033.html Thu, 27 Feb 2014 02:42:17 +0000 //www.otias-ub.com/?p=198033 cic

 

2014版格局图被划分为上下两大部分,分别是“社会化营销核心平台”和“消费者细分兴趣社区”,而从内圈到外圈分别是该类平台的国际对标、平台跨屏分布情况、平台类别以及营销者在该类平台上建议采用的商业策略。

 

 

1、社会化营销核心平台

 

社会化营销核心平台,是指拥有大规模用户并占据用户大量时间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可以被认为是大部分品牌的营销投入重点。通过CIC过去十年中对于数字领域的长期观察与研究咨询实践,结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所披露的权威数据,我们将即时通信(CNNIC报告将微信也列为即时通信类)、视频音乐、博客、微博、社交网络、论坛、移动社交、社会化生活、电子商务这9类平台列为社会化营销核心平台。

 

我们相信,不同营销价值主张的社会化营销核心平台塑造了中国社会化营销的核心价值链。我们不妨按照“建立知名度—>内容/互动—>服务/交易”这样一个简化的营销价值链来对这些平台做初步的梳理。

 

  • 主要服务于“建立知名度”的平台包括即时通信和视频音乐,这主要得益于这两者庞大的受众群。截至2013年12月底*,即时通信和视频的用户规模分别达到5.3亿和4.3亿人,网民使用率分别占86.2%和69.3%。品牌通过这类平台作为媒介,能够获得经济有效的到达和曝光。
  • 主要服务于“内容/互动”的平台包括博客、微博、社交网络、论坛。当然,这些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同样可以服务于“建立知名度”目的,但是其主要的营销传播方式还是借助于社会化媒体平台产生的内容来引发的消费者与消费者或消费者与品牌/企业之间的互动,最终建立起品牌的粉丝社群。
  • 主要服务于“服务/交易”的平台包括移动社交、社会化生活和电子商务。例如微信的公众账号服务,其本质是一个虚拟的客服窗口,使营销者直面其消费者,提供交易和服务;又如大众点评网,很好地连结了本地商家和消费者,不仅让本地商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与评价,同时也为本地商家提供了各类促销手段。

 

未来,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平台会逐渐延伸他们各自在这条价值链上所扮演的角色,例如视频音乐,目前的营销方式主要以穿插广告为主,但它们同样可以具备直接的交易和服务功能,比如VIP服务、视频内容点击而产生的电商服务等等。然而,目前来看,各类平台在整条价值链上还是扮演着自己所擅长的角色,而品牌可以基于以上所总结的不同平台的特性,构建起适合自身产品的社会化营销价值链。

 

 

2、消费者细分兴趣社区

 

消费者细分兴趣社区,包括:旅游社交、婚恋交友、商务社交、企业社交、轻博客、图片社交、短视频社交、百科问答、社会化电商这9类平台。这些平台相当于一个个垂直的消费者兴趣群组。品牌可以根据自身产品定位与目标市场的选择,匹配合适的平台与用户群,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项目。

我们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该类垂直兴趣社区可以非常自然地划分出某几类消费人群,为营销者提供相对精准的营销环境,然而部分平台及其相关的上下游行业链尚未完全成熟,营销者还需谨慎对待。

 

 

3、平台跨屏分布情况

 

移动化是全球趋势,跨屏分布则是今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图的一大特色,我们将各类社会化媒体平台划分为:仅桌面端,桌面+移动端,仅移动端。虽然“桌面+移动端”依然是大部分社会化媒体平台选择的主要访问方式,但是一些新兴流行的平台逐渐开始只提供移动端访问。我们认为这种趋势向营销者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移动优先。

 

总结而言,2014年,中国社会化媒体发展格局会进一步呈现出移动、细分、服务、交易、数据整合等趋势,这将为社会化媒体营销和社会化商业带来更多机遇。例如,陈坤的微信会员,本质是基于移动端的闭环社区,并辅以移动支付和CRM管理功能。这种创新可以为品牌的“移动优先”策略以及如何在社会化平台开展服务和交易带来灵感。同时,对品牌来说,微博依然是一个可以获得快速传播和广泛讨论的重要营销平台。众多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成功的营销,必定与时俱进,紧随社会化媒体平台与营销实践的变革而不断创新。

*数据来源: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via:CIC

]]>
We are social:2014年全球社会化媒体、数字和移动业务数据洞察 //www.otias-ub.com/archives/194540.html Thu, 13 Feb 2014 00:22:30 +0000 //www.otias-ub.com/?p=194540 研究机构We are social在其最新发布的一则报告中,公布了其对全球关键社交、数字和移动应用的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所有数字化业务将继续保持惊人的高速增长。

这一增长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将源于连网移动设备的推动,这一点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是今年发布的新数据的确揭示出一些有趣的趋势和异常现象,在日本和韩国,这些趋势和异常现象则尤为明显。

互联网

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互联网用户人数加在一起后,将得到全球互联网用户的总人数,该数字目前已达到2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约35%: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移动用户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1.5亿人,而这仅仅是保守数据。目前针对某些国家获取的可靠数据仍不够完整,但据国际电信联盟(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估算,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可能已接近30亿,这些用户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使用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

 

此外,用户的分布并不均衡,世界上的一些国家仍在为“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两位数”这一目标而奋斗。特别是非洲、中亚和南亚地区,分布在这些地区的用户数量相对较低,另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这些地区有相当大一部分增长,是来自于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长,但目前尚未统计出具体的数字。

 

 

提到互联网普及率的继续增长,很明显的一点是,在未来数月,绝大多数新开通服务的用户都将是移动业务用户。正如下方图中所示,移动业务普及率的分布与世界人口的分布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这表示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在接入互联网方面有着良好的现实机遇:

 


移动数据流量资费仍是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障碍,但是随着资费的持续下调 ,同时收益也日渐增长 ,未来 , 我们可能会看到 , 发展中国家中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断加大对高可靠性互联网接入的重视。

社交媒体

在过去的一年,社交媒体继续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一些热门社交网站的新注册用户人数在2013年全年就增加了1.35亿。

 

但是,这一数字给人造成一种轻微的假象, 并掩盖实际的数据增长情况 , 因此我们决定 , 在今年的报告中,将仅通过关注月活跃用户数量来报告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所以,今年的某些数据可能会低于去年同期的数据(当时我们采用的是某些平台的注册用户数量),同时,活跃用户数量的实际增长率数据可能看起来会低于它的实际值。

 

 

考虑到使用环境、关联行为和品牌机遇的不同,我们也决定在今年的报告中,将WhatsApp(网络信使)和微信等聊天应用与社交网络分开来进行分析。

 

但是,这些平台将继续吸引用户和营销者的关注,他们庞大的活跃用户群反映出一个趋势:

 

 

而且看起来,对于各个不同的人口统计群体来说,社交媒体已经成为这些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断增长的普及率可能会为各个平台的特定用户群带来一些改变,但即使是人们的使用习惯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也仅仅体现在人们从一种社交平台转向另一种社交平台而已,而并非完全地放弃使用社交媒体。

 

尽管社交媒体已日益普及,但社交网络普及率在全世界的分布仍是不均衡的:

 

 

正如人们预料的一样,移动设备在社交媒体领域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Facebook在一份报告中称,在它的12亿全球月活跃用户中,有近三分之二的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这一平台 , 同时 , 在任何特定一天,都会有近一半的用户完全使用移动设备登录其平台。

 

移动设备的重要性也能通过其它的平台反映出来 ,   Twitter正日益成为一个被移动设备所主宰的平台 , 此外,诸如WhatsApp、微信和Instagram等平台也开始完全依赖于一个移动生态系统。

移动领域
鉴于上述情况,大多数营销者现在已接受一个事实:移动设备是人们最重要的设备,但是它们所带来的机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继续发生着演变。

连网型移动设备早已超越传统的上网设备,例如笔记本和个人电脑等,而且,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量也超过了功能型手机的销售量。

 

移动用户数量在2013年骤增1.73亿 ,据粗略估计 , 目前全球活跃移动用户的数量已经相当于世界人口的  93%。

 

而且,移动设备在全球的普及率也更趋于健康状态,有三分之二的非洲人口已经用上手机。同时,移动业务在许多地区(包括发展中国家)的普及水平已经远超100%:

 

 

在过去的几个月,全球的移动宽带接入数量也呈爆炸式增长,目前已有15亿人能够通过其移动设备以相对较快的速度访问互联网:

 


区域性视角

许多西方国家大都使用相同的社交媒体,但同时也有一些地区坚持自己的个性化喜好。例如,中国和西欧地区的用户依然青睐当地的社交网络,而非洲、中亚和南亚地区在互联网普及方面,仍然面临着互联网用户数量严重过低的问题:

 

 

 

 

 

 

 

 

 

 

 

 

 

 

亚洲

2013年,在这一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所有的数字化业务在这一年里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中国,无论是QQ空间庞大的活跃用户群,还是微信用户数量的惊人增长,都使得社交媒体巨头持续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

 

但是,日本和韩国的社交媒体的格局却发生了变化,诸如LINE和 Kakaotalk等聊天应用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但是目前还没有公司发布月活跃用户数据 , 所以很难准确地判断出将这些平台与Facebook和        Twitter等传统网络相比,会得出怎样的结果。

 

有趣的是, 以上两国所 “ 宣称 ” 的社交媒体用户数量与Facebook所描述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存在巨大差异,这表明,东北亚的互联网用户可能正在使用多种不同的平台。

 

 

在上述两国中,Facebook用户规模继续领先Twitter,并且目前看来,Facebook几乎在所有地方都保持着龙头老大的地位。

 

对于Facebook的全球主导地位来说,中国和东欧国家则是少数的几个例外,在这几个国家中,QQ空间和VKontakte才是真正的龙头老大。

 

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在2014年,Facebook凭借其10亿以上的月活跃用户人数, 将继续在社交媒体领域扮演核心角色。

局部视角

在今年的报告中,我们也将深入更多细节之处,并着眼全球24个最大的经济体,对其当地数字生态系统提供深刻的见解:

 


除了提供关键数字化指标,我们还整理出一些重要的行为指标,包括在互联网上花费的时间和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以及在连网移动设备上的重要活动发生频率。

在长达180多页、通过SlideShare共享的报告全文中,您将了解到有关各个国家的事实和数据,作为说明性示例,下方将给出一些关于中国的信息图表:

 

 

 

 

 


所有上述数据的来源都已在报告全文中被一一注明。市场研究机构GlobalWebIndex慷慨授权我们在本报告中使用他们“活跃用户数量:社交平台”数据包中的数据,对此我们深表感谢。

via:social-touch

]]>
[信息图] 2014年搜索营销趋势和提示 //www.otias-ub.com/archives/183519.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83519.html#comments Tue, 31 Dec 2013 04:08:36 +0000 //www.otias-ub.com/?p=183519 Arrae Creative 的团队最近将网路上有关2014年市场营销趋势的信息和提示整合在一张信息图里。

2014 年你要知道的几个数据 :

– 46% 的消费者使用手机搜索商品信息和本地服务 ;

– 78% 的 CMO 认为自定义内容是未来的营销方向 ;

– 企业用于社交媒体的营销预算将在未来5年内翻番 ;

– 三分之一的 Google 流量导入搜索排名首位的网站 ;

– 在美国约 91% 的成人拥有一部手机,56% 的成人拥有一部智能手机,63%的手机用户使用手机上网功能 ;

– 在一项对 350 家中小型企业进行的调研中发现,50% 的中小型企业在网上的业务信息不准确或者不全面 ;

2014-online-marketing-trends--tips_52b39a3ec1344 (1)

]]>
//www.otias-ub.com/archives/183519.html/feed 1
社会化媒体走向成功的六个最佳实践–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81315.html Mon, 23 Dec 2013 13:02:17 +0000 //www.otias-ub.com/?p=181315 2013年,伴随社交媒体发展得如火如荼,有社会化营销的经典案例,更有社会化营销的失败事件。2014年,社会化营销也已渐渐明晰。如何取得更强的营销效果?如何获得更好的营销口碑?

16f52899-ebb1-49c3-88f4-b34e654c1dfc_1

]]>
JiaThis:2013年10月社会化媒体分享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927.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927.html#comments Tue, 19 Nov 2013 15:43:53 +0000 //www.otias-ub.com/?p=171927 JiaThis最新发布的《2013年10月国内社会化媒体分享数据排行报告》具体数据如图:

 

网站用户通过社会化分享按钮将自己喜欢的网站内容分享到站外,经由粉丝发酵、朋友传播等方式将网站信息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以达到提高网站流量的目的;推荐引擎即我们说的站内推荐,则是通过是主动发现用户当前或潜在需求,并主动推送信息给用户。站外引流结合站内推荐,使用户黏性大为提高。10月份我们结合JiaThis分享数据和友荐智能推荐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以下几点:

1.分享量与推荐内容成正比关系
众所周知,网站内容丰富质量度高,网站访问量(访问IP)越大,分享量越高,而推荐引擎是根据关键词匹配进行推荐,文章内容丰富,包含的网络关键词多,推荐出来的文章也就会越精确,用户粘性(网站PV)也就会更加牢靠。JiaThis通过对抽取部分分享及推荐大站发现,分享每产生3次以上点击即会带来推荐按钮的一次站内点击推荐。

 

 

2.25至39岁年龄段的分享人群易接受电商购物类网站推荐内容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马上就要来了,JiaThis专门针对电商购物类的推荐信息进行了分析,以苏宁、国美为例,苏宁的分享量连日来每天都达到了20万以上,国美活动产品的推荐页面每天的点击也达到几十万次,看来双十一谁的话题最热,谁卖的最多,结局仍是悬念,细分析这些点击的人群,不难发现,主要集中于25-39岁之间,约占比例63.23%。

 

 

十月分享分析

1.视频节目大火,微博分享贡献最大
“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全能星战”这些节目火了,除了这些节目节目本身质量可观外,社交网络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在所有的社交平台中,以SNS社区和微博类媒体所起作用最大,其中微博类媒体约占总分享的45.61%。

 

 

2.十月份分享排行榜具体排名变化
微信上升2位,搜狐下降1位,人人网下降1位,淘江湖上升2位,网易微博上升1位,QQ好友下降2位,MSN上升1位,Facebook上升1位,百度空间下降2位。

———-
附:Jiathis.com公司数据来源说明:JiaThis是一家“社会化分享”聚合按钮提供商,为80万多家网站提供“收藏&分享”按钮服务,这个聚合按钮上整合了如:QQ、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120多个社会化“收藏&分享”按钮。 JiaThis通过2013年10月份分享数据,针对近一亿用户使用各种分享按钮的次数,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得出了以上数据报表。
名词解释:
分享量:网民使用JiaThis分享工具将页面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次数
回流量: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后,用户点击分享链接返回到分享页面的浏览次数
分享量占比:单月内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占分享全部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总和的百分比
分享回流率:回流量/分享量 = 分享回流率(该数据可反应网站的社会化传播能力)

]]>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927.html/feed 1
JiaThis:2013年8月社会化媒体分享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883.html Tue, 19 Nov 2013 15:29:35 +0000 //www.otias-ub.com/?p=171883 JiaThis最新发布的《2013年8月国内社会化媒体分享数据排行报告》具体数据如图:

 

1、上半年度四大微博分享占比数据分析

八月份数据排行榜显示,第二、三、四名均被微博类媒体抢占,此数据显示出了微博类媒体在今天的社交网络中占据的重大位置。总结今年前八个月四大微博的分享数据可以看出:1. 四个微博中新浪微博始终领先,在上月短暂超越QQ空间后本月重新回落至第二,但其与QQ空间在分享数据上仍旧是十分接近。2. 虽然微信分享的引入对腾讯微博的分享占比造成了一些影响,但腾讯微博庞大的用户基数决定了其绝对分享量变化不大;3. 搜狐微博今年绝地反击分享数据逐梯上升,其中娱乐新闻相关内容的分享占比较大,这与搜狐独家播放好声音等热播视频不无相关。下面是四大微博半年多来的分享趋势对比图。

 

 

2、电子邮件仍是一种普遍的消息共享方式

也许你没有及时留意到你的朋友微博或空间上发布了什么新话题,但是如果你的熟人给你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你可能会及时查阅。今天我们身处在社交网络流行年代,当QQ拥有超过7亿的活跃用户,新浪微博统治了新闻事件直播时,又有什么留给我们的老朋友——电子邮件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调取了JiaThis近半年的分享数据,通过分析表明:当分享内容中当涉及到:科技新闻,电子商务、金融理财或在线教育等话题时,通过电子邮件共享仍然是首选方案。另外从JiaThis分享数据看出采用邮件分享的数据趋势一直保持稳定水平,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社交媒体的崛起并不会扼杀电子邮件。以下数据显示了最近半年国内网民常用邮箱分享行为占比,其中分享到QQ邮箱占到了40%以上,QQ邮箱自推出以来,便以安全、稳定、快速、便捷的特点,受到了广大QQ用户的积极响应,7月中旬,QQ邮箱进行了升级,全新版本新增多项功能,使其用户基数不断加大。其次是163邮箱占比16.78%,Gmail占比14.36%…

 


3、来自移动设备的分享用户不断递增

JiaThis后台数据显示,直接使用手机、Pad等移动设备进行分享的用户量正在逐月递增。2012年底,来自移动设备的分享数据占JiaThis工具总分享量还不到0.1%,而截至今年8月移动设备分享量已经占总分享数据的7.3%,同时JiaThis发现移动设备上分享媒体点击主要以QQ空间、新浪微博以及方便快捷的“一键分享”按钮为主。相信随着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O2O布局的扩大,移动端人群分享行为仍将持续走高。

 

 

 

4、八月份分享排行榜具体排名变化

八月分享媒体排行微信变化较大,微信5.0更新后,关闭了分享到朋友圈的接口,改版后的用户体验要低于之前,也是导致微信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变化如下:QQ空间上升1位,新浪微博下降1位,腾讯微博上升1位,搜狐微博上升1位,开心网上升1位,人人网上升1位,微信下降4位,豆瓣上升1位,百度贴吧下降1位,蘑菇街上升1位,百度搜藏上升1位,朋友网上升1位,美丽说下降3位,msn上升1位,百度空间下降1位。

———-
附:Jiathis.com公司数据来源说明:JiaThis是一家“社会化分享”聚合按钮提供商,为80万多家网站提供“收藏&分享”按钮服务,这个聚合按钮上整合了如:QQ、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120多个社会化“收藏&分享”按钮。 JiaThis通过2013年8月份分享数据,对将近9000多万用户对各种分享按钮的使用次数,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得出了以上数据报表。
名词解释:
分享量:网民使用JiaThis分享工具将页面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次数
回流量: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后,用户点击分享链接返回到分享页面的浏览次数
分享量占比:单月内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占分享全部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总和的百分比
分享回流率:回流量/分享量 = 分享回流率(该数据可反应网站的社会化传播能力)

]]>
JiaThis:2013年Q3社会化媒体分享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922.html Sat, 19 Oct 2013 15:39:15 +0000 //www.otias-ub.com/?p=171922 金秋送爽,JiaThis在十一长假之后,特为大家献上《2013年第三季度国内社会化媒体分享数据排行报告》。其中9月分享媒体排行榜如下图:

 

1.相较于上个季度,总分享人群增长10.95%

虽然新浪微博、人人网等多种社交网站注册用户量在放缓,但是似乎这并没有影响分享人群的增长速度,相较于上个季度,使用JiaThis分享工具的人群数量依然上涨了10.95%。无论是在移动端还是PC端,越来越多的站长、开发者开始注重社交分享,这对于分享人群的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微博类社交媒体传播层级深度优于SNS

JiaThis通过整理本年度各大社交媒体的分享及社交回流数据发现,分享回流百分比最高,却不一定分享到达层级也最深。我们筛选出一批网民分享的热门关键词进行社交传播的长尾效应层级分析。从分享层级数据上得出:“微博类社交媒体传播深度最佳,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一般会产生3-4级的分享转发传播。而相对承载内容较丰富的SNS类型社交媒体传播深度次之,如QQ空间,人人网,豆瓣社区,分享转发内容停留在2-3级。此外传播层级最低的集中在书签、笔记类社交媒体,长尾影响仅限于一级传播。”

 

 

3.九月分享媒体排名具体变化

9月分享媒体排名变化不大,平静中略微带点小涟漪。具体变化如下:
人人网上升1位,微信上升1位,飞信上升1位,开心网下降3位,百度贴吧上升1位,豆瓣下降1位,百度空间上升1位,MSN下降1位。

———-
附:Jiathis.com公司数据来源说明:JiaThis是一家“社会化分享”聚合按钮提供商,为80万多家网站提供“收藏&分享”按钮服务,这个聚合按钮上整合了如:QQ、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120多个社会化“收藏&分享”按钮。 JiaThis通过2013年第三季度分享数据,针对近一亿用户使用各种分享按钮的次数,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得出了以上数据报表。
名词解释:
分享量:网民使用JiaThis分享工具将页面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次数
回流量: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后,用户点击分享链接返回到分享页面的浏览次数
分享量占比:单月内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占分享全部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总和的百分比
分享回流率:回流量/分享量 = 分享回流率(该数据可反应网站的社会化传播能力)

]]>
25个国外品牌最常用的社会化媒体运营管理工具–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337.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337.html#comments Thu, 10 Oct 2013 14:02:57 +0000 //www.otias-ub.com/?p=159337

第一类是社会化倾听(Social Listening)工具

这类工具主要帮助企业品牌更好的了解在社会化媒体上用户是如何谈论他们的,以及竞争对手的一些情况,更好的帮助企业开展后续的工作,国内虽有一些类似的工具,但思路更多停留在“监控”,监测一些负面信息,而非基于倾听洞察上,更好更有效的的提供给客户好的产品和服务。

这类典型的代表有:meltwaterbuzz, brandwatch, trandrr以及viralheat和socialmention;

第二类是社会化对话(Social Conversation)工具

这类工具能让你及时发现粉丝的一些评论和信息,及时的响应他们。比如通过Hootsuite,企业可以管理自己多个不同社交网络的账号,能方便企业管理来自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HootSuite在去年年的10月8日推出繁体中文版,并开始支持新浪微博账号。之后,原本打算在新年推出简体中文版的互随团队在网友的催促下,终于在11月19日正式上线了简体中文版,同时还带来了人人网账号的整合。

此类工具还包括:.Argyle Social,spredfast,sprinklr,postling.

第三类是社会化营销(social marketing)工具

这类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品牌发起和管理很多战役,在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之间进行推广,其中以被Salesforce收购金额为 7 亿美元收购的buddymedia尤为出色。Buddy Media 是一家专门帮助企业管理其 Facebook 主页的公司,其业务范围已扩展到 Twitter、LinkedIn 和 Google+ 等其他社交媒体,称世界 10 大品牌中有 8 家与其建立了合作关系,最近 Buddy Media 同著名广告商 WPP 达成合作,希望成为 Facebook 上最大的广告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时趣的投资商中纪源资本也是Buddy Media的投资商。

这类代表还有:Engagesciences和 Shoutlet.

第四类是社会化分析(Social Analytics)工具

这类工具主要分析和评估企业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产出效果。比如Socialbakers是针对社群经营指标分析,所开发出来的工具,从facebook、google+到twitter、youtube都可以做监测,可以针对粉丝(fans)与追随者(followers)的变化。在facebook本身即提供的insight里,可以看到你的粉丝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但这是以日为单位,而analytics的记录则是以时间为单位,让你看到粉丝在一天中的何时最为活跃。

第五类是社会化影响者(Social Influencer)工具

我们最为熟知Klout,它是一家衡量用户在Twitter,Facebook,Google+,LinkedIn,Foursquare,Wikipedia等社交网络上影响力指数的创业公司。它主要是通过排名算法和语意分析对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活动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一个可以具体量化你影响力的分数。影响你分数高低的因素包括许多方面——活跃粉丝数量,你发的消息的转发率,原创率,与粉丝的互动等等。

via:socialbeta

]]>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337.html/feed 1
四大社会化媒体–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898.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898.html#comments Thu, 26 Sep 2013 16:36:46 +0000 //www.otias-ub.com/?p=155898

]]>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898.html/feed 1
JiaThis:2013年7月社会化媒体分享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143343.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43343.html#comments Fri, 23 Aug 2013 13:35:11 +0000 //www.otias-ub.com/?p=143343 社会化分享工具提供商JiaThis最新发布的《2013年7月国内社会化媒体分享数据排行报告》具体数据如图:


1.新浪微博排名再次超越QQ空间,阿里注资显成效。

长期以来,QQ空间和新浪微博一直霸占着分享排行榜的状元和榜眼的位置,7月份中,新浪微博的分享排行再次超越了QQ空间,但是两者所占百分比差距并不是很大。这一数据变化也从以一方面说明在阿里巴巴5.86亿美元入股新浪微博2个月内,双方已经初步整合了“信息数据”和“商品数据”的互通。新浪微博目前拥有5.36亿用户,淘宝的注册用户也超过5亿,双方账号打通之后,将形成国内互联网规模最大的账号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用户的社交关系、生活状态和消费习惯数据将被整合在一起,通过不断促进用户的分享行为拉动购买行为,导致分享数据节节攀升。


2.生活服务类网站用户更热衷于使用微信分享

无论是在互联网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深度都在加速递增,饥饿营销、口碑营销、粉丝营销、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等营销概念和口号层出不穷。微信作为移动端的新社交媒体,自上线后分享量一直飙升不减。从7月份微信分享数据看,除电商类网站用户使用微信的分享量微弱下滑外,其他类型媒体均呈现上涨趋势,特别是生活服务类网站用户使用微信的分享行为愈趋频繁。7月各类型网站分享到微信所占比例如下。


3.笔记类分享媒体分享数据横向对比分析

对于站长,在推广中,也许笔记类媒体并不会常被提及,但是对于个人用户,笔记类媒体可以帮助用户在浏览器网站页面的时候,随时随地记录喜欢的文章图片等网页内容。JiaThis目前含有含有有道云笔记、EverNote、轻笔记、麦库记事,Pocket等笔记类媒体分享接口,从JiaThis后台数据看出,对于有道云笔记和EverNote,分享占比较高,用户分享量相对稳定。这也得益于有道云笔记和EverNote推出时间较早,占有用户量和覆盖范围占有优势明显。下面是各家笔记类媒体的分享占比情况。


4. 7月份分享排行榜具体排名变化

新浪微博上升1位,QQ空间下降1位,搜狐微博上升2位,开心网下降1位,人人网下降1位,飞信上升1位,百度贴吧上升2位,QQ好友下降3位,MSN上升1位,Facebook下降1位。

 

———-
附:Jiathis.com公司数据来源说明:JiaThis是一家“社会化分享”聚合按钮提供商,为80万多家网站提供“收藏&分享”按钮服务,这个聚合按钮上整合了如:QQ、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120多个社会化“收藏&分享”按钮。 JiaThis通过2013年7月份分享数据,对将近9000多万用户对各种分享按钮的使用次数,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得出了以上数据报表。
名词解释:
分享量:网民使用JiaThis分享工具将页面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次数
回流量: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后,用户点击分享链接返回到分享页面的浏览次数
分享量占比:单月内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占分享全部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总和的百分比
分享回流率:回流量/分享量 = 分享回流率(该数据可反应网站的社会化传播能力)

]]>
//www.otias-ub.com/archives/143343.html/feed 1
社会化媒体如何影响购买行为的5个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924.html Mon, 12 Aug 2013 10:36:20 +0000 //www.otias-ub.com/?p=139924 6260723020_2c7c06a6b9_o1

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在社会化媒体上的商机,产生的现象是,他们将社会化媒体视为非常重要的平台与管道,然后在社会化媒体上不断的鼓吹自家产品和服务。这种做法当然没有错,社会化媒体的确对营销有很大的帮助,可是你却不能只是将他视为一个销售平台。

r2 integrated 的CEO Matt Goddard 曾经讲过:

 “We’ve been preaching pretty much the same thing for four or five years, that social is not a channel — it’s more of a behavior.” (我们在过去的4、5年间一直都在反复灌输同一个理念:社会化不止是一个管道,它更多的是一个行为)

可见社会化媒体对于企业的意义不止是一个推销产品服务的平台而已,它更大的价值在于它如何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下是5个你不可忽视的数据作为左证:

91%的人会因为在线体验而去实体店面

 数据来源: Marketing Land

这是一个很直观且合理的数字。把你自己当作消费者来看,你会怎么做?你很可能会先花一段时间去搜寻调查有兴趣的产品/服务,看看评测好坏、价钱高低、产品保固服务…等。所以必须确保你的网站与社会化媒体有足够且经常更新的信息,能让现有和潜在消费者找到并阅读,如果找不到他们想要找的相关内容,那你很可能就错失了一个作购买决策的有利时间点。

89%的消费者会用搜索引擎去进行调查

数据来源: PR Newswire

想要查东西,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大概就是Google了。为了让消费者在前几页就看到自家的相关内容,必须做好SEO。而在现今,社会化媒体的公信力已经越来越被搜索引擎重视和使用,成为重要的排名因素之一(详见:社会化网站对SEO优化的影响)。所以不管你使用的社会化媒体平台是Facebook 粉丝页、Google+、Youtube、twitter…甚至是部落格,都要定期更新讯息,发挥社会化媒体在搜寻排名上的影响力。

62%的消费者会在在线调查后,最后才在实体店面完成购买决策

数据来源: Marketing Land

呼应前面所提到的,搜索引擎、网站、社会化媒体,任何消费者能接触到的地方,都必须做好适当的内容、动线安排,在整个购买决策过程中满足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打动他们做出有利的购买决策。

72%的消费者对于网络上的产品评价的信任度,与亲友推荐相仿

数据来源: Search Engine Journal

在网络上相信陌生人的口碑已经是非常普遍的行为。换句话说,要制定策略多鼓励你的用户在社会化媒体留下对产品的评论和留言。

78%的消费者认为,企业在社会化媒体上的贴文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数据来源:Search Engine Journal

使这个数据更振奋人心的是另一个数据:81%的消费者认为,朋友在社会化媒体上的贴文会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这两组数字非常接近,代表品牌提供的内容几乎跟朋友的一样重要!

今天的消费者对传统广告的信任度已经逐渐下降。事实上,根据Hubspot的统计,超过75%的消费者不认为传统广告是以事实为导向的。消费者在作出购买决定前,都会在网络上找寻相关的信息。因此你产出的内容必须是有价值且高度相关的。另外还要保持规律性的产出,因为当消费者上门敲铃了,机会只有一次,你必须准备好最棒的内容来迎接他,赢得好的第一印象,然后接续利用、转换成消费者敲定最后购买决定的那一刻。

参考文章:

via:socialbeta

 

]]>
速途研究院:2013年上半年社会化媒体分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8791.html Wed, 07 Aug 2013 13:16:06 +0000 //www.otias-ub.com/?p=138791 社会化媒体的声音越来越大,伴随着社交媒体的日益发达,人们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能更方便的关注朋友动态,分享自己的心情状态,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营销价值。

社会化媒体又称社交媒体,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速途研究院分析师团队根据网络调研数据并结合加网的相关数据,对2013年上半年社会化媒体的状况进行了分析。

用户在社会化媒体分享的时间段

速途研究院:2013年上半年社会化媒体分析报告

(速途研究院制图)

社会化媒体成为用户发布自我状态、分享观点的一个途径,那么用户会选择在什么时间段分享发布呢?从调查结果看,用户分享的时间段在12:00——16:00最高,比例为25.4%,20:00——24:00这一时间段用户分享也较高,比例为21.6%,其次为8点到12点,分享比例为20.7%。0:00——8:00分享率是较低的时间段。但是即使分享最低的4:00——8:00分享的比例也有5.3%。也就是一天24个小时,每时每刻都有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上进行分享。

用户登录社会化媒体的原因

速途研究院:2013年上半年社会化媒体分析报告

(速途研究院制图)

用户登录社会化媒体的原因有哪些呢?回复、评论等排在第一位,80.31%的用户登录社会化媒体会回复、评论,这也是社会化媒体的价值所在,用户之间能产生更多的互动,其次是了解好友信息,比例为73.48%,通过朋友分享的信息来了解朋友的最新动态。有52.55%的用户会分享信息,另外还有查看好友来访状况、改状态、发日志、上传照片、使用游戏等应用等。

2013年上半年社会化每天分享率排行榜

速途研究院:2013年上半年社会化媒体分析报告

(速途研究院制图)

从2013年年上半年社会化媒体分享率排行榜看,QQ空间的分享率依然排在第一名,虽然在5月份被新浪微博超越,但上半年QQ空间以16.72%的分享率排在第一位,新浪微博平均分享率紧随其后,上半年平均分享率为14.1%,微信算是后起之秀,以13.27%的分享率排在了第三位,排在第四位的是腾讯微博,腾讯微博上半年的分享率有下降的趋势,其1月份分享率为11.69%到了6月份分享率仅为6.93%。

人人网的分享率排在第五位,其后的为开心网、搜狐微博、飞信、百度贴吧、豆瓣等。

2013上半年社会化媒体回点率排行榜

速途研究院:2013年上半年社会化媒体分析报告

(速途研究院制图)

从社会化媒体回点率来看,QQ空间的回点率依然是最高的,2013年上半年社会化媒体平均回点率为31.74%,新浪微博的回点率排在第二位,平均回点率为25.86%,腾讯微博的回点率排在第三位,回点率为11.08%,以上3个社会化媒体回点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社会化媒体的回点率。

其后为人人网(2.06%)、开心网(1.92%)、豆瓣(1.48%)、搜狐微博(1.03%)、百度贴吧(0.79%)、网易微博(0.5%)等。

速途研究院资深数据分析师沈跃徳认为,社会化媒体的分享和互动功能将会进一步增强,营销价值也将会进一步显现。

]]>
WEAZM:2013年上半年度钟表行业社会化媒体分析报告–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35086.html Thu, 25 Jul 2013 14:46:32 +0000 //www.otias-ub.com/?p=135086 2013_q1-q2_watch_social-media_report_720

]]>
2013年社会化媒体全景图国外版–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408.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408.html#comments Mon, 15 Jul 2013 17:16:15 +0000 //www.otias-ub.com/?p=132408

2013年社会化媒体全景图国外版–信息图

2013最新版本增加了4个类别,每个类别下至少有6个网站(不包括中国的)。全景图也在数据可视化上尝试给营销者在社会化媒体矩阵上提供参考,在类别上包括销售、营销、社区和沟通等。而针对实际用户则是按照功能来划分,比如图片、音乐和维基等。

via:@socialbeta

 

]]>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408.html/feed 3
社会化媒体在企业内部落地必须面对的7个问题 //www.otias-ub.com/archives/128577.html Sat, 29 Jun 2013 17:25:06 +0000 //www.otias-ub.com/?p=128577

近期不同朋友陆续在问怎么看不到文章更新?嗯,我好久没写东西了。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我自己觉得微博微信其实没啥好写的,我自己又不是专做Marketing的。我就整理一下近期被客户问的比较多的几个问题答疑,当做是对自己思路的梳理并分享给大家。

在这之前,有必要谈一下我对企业使用社会化媒体现状的两点感受:

一、员工的心态和老板的心态永远不一样,心态和意识不在一个平面上,事情是永远做不好的。

老板会觉得开个微博微信账号、做个Apps,已经让更多人知道了自己的生意,也看到了每天那么多的人和自己品牌互动来互动去,为什么销售一直没明显起色?

而员工会觉得自己只要让微博、微信基本面上的数据漂亮即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自己毕竟是做市场工作的,social 和business什么关系自己搞不清楚,也没资源和精力去搞。

当然,我不是说所有人都是如此,不过现实就是残酷的,大部分人是如此或类似。这个问题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关键要看social负责人有没有去思考和落地如何与老板之间建立common language,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听一下我在多贝的相关公开课。

二、缺失社会化战略或制定社会化战略的方法错误,直接导致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投入付之东流。

为什么企业在积累了十几万粉丝甚至上百万粉丝之后仍处于迷茫状态?

不知道粉丝的价值,也不知道已经投入的人力物力到底给我带来了哪些具体的价值?

再有的企业第一阶段忙内容,第二阶段忙活动,第三阶段忙大号,那第四阶段呢?再往下我还能做什么?

造成这两种典型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化战略的缺失,而更可悲的是有社会化战略意识的企业,并不知道制定社会化战略、战术的方法。

大多数企业在制定社会化战略的初期,就想我的粉丝应该多少多少,我的互动应该多少多少,我的声量应该多少多少,我要向杜蕾斯学习(我一向不觉得这个品牌是什么好的学习榜样,谁模仿谁死,最后我再补充这个部分),这些思路都是围绕如何“满足社会化媒体”而展开。这并无什么大错,但问题就在于把“满足社会化媒体”作为公司社会化项目评估的唯一标准,必然在执行过程中,所有的人力物力都在思考:下个周我如何让数据变得更漂亮?不会有人思考我的business进展如何?社会化和我的business有什么关系?

如果可以,让我们换一种思维模式:在制定社会化战略的初期,就思考我今年的business目标是什么,是某款产品在某个地区某个季度的销售额增长8%,还是我的客户投诉率下降3%等等,然后在这个商业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思考社会化媒体能如何帮上我。社会化媒体毕竟不是万能的,企业也没必要让自己变得万能且追求完美,只要能发挥企业自身的长处,过时的阵法,用得合适,就不过时了,且效果有保障!关于制定社会化战略、战术的方法,请参考:http://column.iresearch.cn/u/DavidYan/625262.shtml

感受聊到这里,上问题:

Q1:如何让企业更快地进入social business阶段

Q2:如何定义社会化媒体在企业营销过程中的角色

Q3:微博和微信有什么不同,如何有针对性的使用

Q4:企业如何找到社会化媒体对于自身业务的价值点

Q5:如何给消费者画像

Q6:如何衡量一个微博做的好与坏

Q7:如何衡量社会化媒体ROI

 

Q1:如何让企业更快地进入social business阶段

A:

s1

目前99%的企业仅停留在social media阶段,不幸的是目前99%的社会化运营做法(无非是发段子、做活动,高级点做个app)让企业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只要企业的会员数据持续孤立、企业内无跨部门协作、业务没有接入social或部分转移到social上开展,企业是永远看不到social business的那一天,也很难从social中真正获益。

何为业务接入social?

比如某乘客在乘坐飞机的前一天,私信收到目的地天气提醒与旅行便捷提示;

比如乘客遗失物品@航空公司,系统聆听到信息并自动分拣给失物招领处,失物招领处及时处理并系统反馈处理结果给乘客;

比如通过社会化媒体进行客服的时候,聊天窗口可以同步显示顾客的消费记录;

比如顾客登陆企业网站,看到的产品推荐是与自己喜好有关或者采购计划相关的产品;

比如举办一次活动,在线邀请对活动有兴趣的人群(跨数据的对接、积累、清洗与挖掘),活动现场再通过微信签到,实现offline2online的精准会员管理等等,而且离会人员后续与朋友分享会议精彩内容的时候,完全可以打开微信进行回溯和再分享。

这些将现有业务形态的一部分或全部接入social的做法会明显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还可同时提升消费者体验、提高回头客的几率。顾客会因为你有这个增值的便利服务部分而更倾向于你,我可能下次还用你!我也可能跟朋友分享一次我的非凡高科技体验,帮你拉来更多潜在顾客!

不过能做到以上几点的企业鳞毛凤角。

一类企业担心懂social的不懂自身业务,于是委托第三方承担部分social运营工作,比如每月仅提供段子内容。

一类企业为了省事,将social全案外包,不过苦于第三方是个纯运营公司(99%是如此),技术实力薄弱,就连做个基础报告最快也要等上个一两天(别跟我说sina提供的数据报告能用),更不用提数据清洗与挖掘,由于数据报告不具备时效性,谈不上根据数据做个insight。这两类公司的共同点是过于重视对媒体的维护,忽略business怎么做,将digital部门孤立,过于强调个别部门价值,忽略跨部门协作。

如何跳出以上两类公司的怪圈,尽快让企业进入social business阶段?两种做法可选:

①早规划,早投入,早准备

是在早期就对正确的事情做投入,通过咨询和培训让企业员工感受到社会化时代的来临,大家把文化从传统的制造业文化转为移动互联的文化。优化重组部门结构,再造工作流,重点对战略、团队、工具、技术与运维平分秋色的第三方这四个层面进行投入。相比那些没有做基础建设就已花掉近百万的还不知道粉丝谁是谁的企业来说,早期对基础建设所投入的资金是在帮你省钱以及放大长尾价值,哪怕收你几十万做个咨询,最后告诉你一个其实你不适合做social的原因,也比被那些发发段子买买大号的人骗去几百万要好得多。

②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这种做法是针对早期没有做基础建设的,已经让第三方运维了很久的企业,这类企业应该尽早更换供应商,如果现在的供应商只会做运营,而在技术方面没有任何建树。

不要小看技术,你知道和你互动的人是你自己的粉丝还是竞争对手的粉丝?很有可能跟你互动的人即不是你的粉丝也不是竞争对手的粉丝!

你知道自己粉丝中与你目标用户群之间的吻合度吗?你知道你经常维护关系的那些人能吸引来你希望吸引来的潜在消费者吗?他们的“影响力”标签是什么?

关于技术的绝对优势,我在Q5消费者画像这个部分再做些补充,没有技术护航的运营,就是瞎子摸象。

如果企业有一个技术实力与运营实力平分秋色的供应商,那么在运营过程中,第三方会帮助你drive企业的社会化走向。依据数据分析,配合使用社会化媒体、团队管理平台,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将客户关怀、产品调研、潜客挖掘、个性化推荐这些现成的业务形态部分甚至全部与social对接。哪怕先从一个业务结合点做起,慢慢地让企业内部产生跨部门协作的social work flow,通过对数据的监测、清洗、分析,不断优化业务组织,social business阶段企业就已经迈入一只脚了。

Q2:如何定义社会化媒体在企业营销过程中的角色

A:

多数企业搞不清楚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把社会化媒体当成了它对外营销的一切,忽略了消费者的购物环节与生命周期,任何一个数字化渠道对顾客购买过程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客户购买路径中,客户体验和感知是在一些关键时刻累积形成的:

s2

虽然企业可以轻松拥有自己的网站、微博、app,甚至通过论坛做口碑营销的门槛也很低,但这还远远不够,在确保媒介可以充分覆盖顾客购物的不同阶段前提下,还需满足顾客的生命周期,所以建议根据以下三个渠道原则并结合自身能力来定位不同媒介(找出相对于自己,微博微信的位置)的功能:

①建立到达渠道,目的:让顾客发现你;
②建立深度渠道,目的:让客户探索并购买;
③建立关系渠道,目的:提高顾客契合度

以上三个渠道缺一不可,否则无法让消费者对你产生持续的关注(消费者今天粉丝你,不代表对你有持续关注)。今天消费者在哪里看到你的信息,如果你够幸运,消费者想购买的时候还能记得你,她会通过媒介、朋友等渠道探索你,结果找不到什么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找不到什么让自己不理智的理由,那消费者就会立马移情别恋。在购买你的产品之后,消费者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美好体验,是否还会持续购买你的产品,是否会为你带来更多潜在客户,就看企业是否有完善的关系渠道以提升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契合度了。思考一下身边的媒介,如何让媒介即可以填充顾客的购物环节,又可以让媒介满足顾客的生命周期。

在上述三个渠道框架之下,品牌需要讲述同一个故事,包含:相同的品牌价值、相同的标语、相同的颜色和图像、相同的促销活动。

Q3:微博和微信有什么不同,如何有针对性的使用

微博的媒体属性极强,传播速度应该算互联网上最快的一种。微信的点对点沟通属性极强,装机量多,我一直认为省话费这个因素最大。

看产品应该看产品背后的团队,微博急于商业化,可惜负责微博的那些大佬基本做新闻出身,玩新闻是NO.1,玩数据和产品还轮不到他们,这也是为什么微博推出的几款广告产品市场反应平平的原因,所以不要期望太高。

微信的商业化进程更多是被外界推着走,据说腾讯内部对那些在外打着微信营销培训的人有很多不满,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就算了,忽悠了很多没有执行力的公司前来要各种接口实在是吃不消。但微信商业化也是迟早的事情,不过腾讯内部资源是一个绊脚石,这里不展开讲。

别看招行、南航、广东联通等做得有模有样就眼馋,这些都是有腾讯内部资源支持的,目前腾讯基本策略是:在每一个行业或应用场景,找一家有影响力的合作伙伴,然后开发出一个样板案例来。之后再想如何普及的事情。所以,客户或客户的第三方给微信一个产品需求的场景描述——微信审查同意支持这个具体的创新方向——三方共同合作开发,微信开发相关接口,客户和第三方负责自己这边的对接工作。

不过,微信对于上述类型合作的企业也是有要求的:

①合作品牌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②合作方的执行力靠谱,能够迅速推进,内部流程不用扯皮;

③微信希望推动的场景就是各种和客户商业流程结合的场景,比如客服、自动登机、微信查询、使用确认等能够给微信用户带去实际的使用价值。对于品牌传播类型的合作,微信表示现阶段已经不太在意这个层面的合作了,一般不会给营销活动类的合作什么特殊的资源。

最近IBM的一次线下峰会是我认为非常好的微信案例,我甚至觉得O2O这个概念,其实offline2online比online2offline要好做,带来的价值也更显性。目前的微信还称不上是个营销工具,所以,项目最好小而美,从现有的业务做起,如果能对现有业务的表现有所提升,那就是成功。有人会说那我做微信客服可以了吧,行!只要别把客服当成营销概念操作就行。

s3

s4

s5

总结下,微博重传播,所以传播节点的把控至关重要,但如何发现好的传播节点,如何管理传播节点就需要“用户画像”这个核心技术的支持。微博和微信都不能孤立得去使用,最好的状态是能将微博、微信、传统CRM三者打通。否则再多的订阅用户积累,再多的粉丝都没有什么太大价值。要知道,超过60%的人是通过手机使用微博,而微信则更依赖于手机平台,手机屏幕就那么大,顾客的心智也那么大(无法follow很多品牌),没什么人(乃至一群人)会持续跟一个品牌互动来互动去的,每天发发内容做做活动的时代会很快会成为历史。

Q4:企业如何找到社会化媒体对于自身业务的价值点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个系统活,不是很好回答,所以我为大家提供了一份菜单和一个工具,大家可以借助工具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对胃口的菜,我引用时趣互动CEO张锐制作的一张脑图作为主菜菜单,这张图简练且全面地展示了社会化媒体可供企业选择的价值点:

s6

如果是拍脑袋选择的价值点,跟着就投入资金做起来,多少有些冒险。你需要给自己的感觉加一个靠谱的理由,下面的工具会帮到你,我将其称之为:MOONLANDER,它可以帮助你在投资前把问题想清楚,帮你规划一条最适合自己现状的社会化发展路线图。其实在社会化媒体时代,需要企业做的事情并不复杂:找到企业与社会化的结合点,整合企业现有资源,发挥企业长处,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品牌体验,激发消费者主动传播品牌体验的欲望。

s7

Q5:如何给消费者画像

可以肯定,没有消费者画像技术的帮忙,任何社会化媒体营销行为都是应付差事耍流氓。拿中美文化做个比较,美国相对弱关系型社会,中国相对强关系型社会,既然是强关系社会,自然没多少人愿意主动把自己的关系网和个人信息显性呈现在互联网上,大家都是讲圈子的吗。加之新浪微博本身就不是什么SNS,作为社会化媒体,它的核心是那个Post(信息),而非人,马路上凑热闹看个吵架,为什么我要告诉大家我来自哪里我喜欢什么呢。对消费者画像,至少你可以知道你在跟谁互动(有无必要互动),以及如何更好地影响他们;不对消费者画像,你甚至连跟你互动的人是不是你粉丝都不知道。

消费者画像并不是对他们的自定义标签进行签简单收集与整理,能做这个事情的企业也是分段位的。初级段位的公司帮你抓取标签并整理归类;中级段位的公司帮你抓取标签,同时考量消费者日常自发言论的侧重;高级段位的公司帮你分析标签、自发言论(说)、关注谁/与谁互动(听);顶级段位的公司除了前面那些基础工作外,还可以对消费者进行“影响力标签”识别,就是告诉你:企业在这个人身上投入,这人能帮企业吸引来什么样的潜在消费群体。

补充,因为涉及数据清洗工作,所以用以去噪和判断正负中的词库非常重要。你觉得什么段位的公司不会让你的投入白白浪费掉呢?

Q6:如何衡量一个微博做的好与坏

这个问题经常把我问住,主要的原因是答案取决于审查者看问题的角度。不过有几个审查维度还是可供大家参考的,至于那些平均转发、原创微博、平均互动等基础数据就不要太当真了,哪里有水大家都知道,我很早就提过:依靠内容、噱头吸引的粉丝群会在其他内容、噱头的刺激下迅速离去。即便强调“对话”的重要性,也无法让粉丝群“常回家看看”!原因很简单:内容、噱头、对话,这些都是“虚拟品牌体验”!

应该多看一些描述粉丝的数据。比如粉丝结构如何(内部员工占比,用户占比,竞争对手粉丝占比,达人占比,行业领袖占比等等);跟自己互动最多的人是否和自己业务相关?粉丝的相似标签如何(衡量企业粉丝与自身业务的相关程度);忠实粉丝占比,活跃粉丝占比,影响力粉丝占比。一个企业不需要那么多粉丝,5000个足以,把这5000人按照明星粉丝团的模式玩转起来,如果一个区域市场有5000人愿意帮品牌说话,对企业的价值是非常可观的。

Q7:如何衡量社会化媒体ROI

太阳的能量为激光的数十万倍,但由于分散,变成了人类的皮肤也可以享受的温暖阳光,激光则通过聚焦获得力量,轻松切割坚硬的钻石和钢板。企业想评估社会化媒体ROI,唯有聚焦。

所谓聚焦,就是只能单独衡量某一次纯微博项目给企业带来的效果(这与项目目标的设定方法也有很大关系),可口可乐可以精准测算微博的投入产出比吗?很难!因为它同时还投放电视报纸杂志和路演,只要品牌的媒介渠道不是唯一,只要一个活动涉及多个媒介渠道,就很难去衡量社会化媒体的ROI,只能在聚焦的某一个点上,来看社会化媒体为企业带来的价值。这也从一个侧面,要求企业运用社会化媒体的时候必须与自身的某一业务线做结合,看传统业务融合了新媒体技术后的表现是否会好一点。

另外有些企业如果没有在正确的事情上进行科学的投入,ROI这个事情,他是永远看不到的。比如社会化媒体营销系统的四个基础:战略、团队、工具、第三方,这四块缺一不可。再比如没有按照Q2当中让媒介出现在顾客的不同购物环节,没有构建到达渠道、探索渠道、关系渠道满足顾客的生命周期,那么企业在微博微信上再努力,顶多是赶个时髦。关于ROI的更多讨论,参见这里。(链接)

最后一段话:

杜蕾斯微博对于杜蕾斯是十分重要的,但有些品牌因为缺失战略,当下的微博其实是可有可无的,杜蕾斯本身受国内广告法约束,很多户外和报纸杂志电视都是不能说话的,微博之前没有什么媒体是可以让这个品牌做广泛传播用,也许没有微博,他只能在卖场呆着,但人家在卖场能做到终端摆放最显眼,让顾客可以轻易获取。逢微博几乎必聊杜蕾斯,聊没关系,别去效仿!人家品类特殊,产品故事性天生强,渠道单一投入大,但这些和你有什么关系?更有甚者对其各种眼馋羡慕,让我匪夷所思。

在社会化媒体里做竞争分析,多看看对方是如何构建不同渠道满足顾客的生命周期、竞争者的自由渠道实力如何,至于他们取得的数字成绩基本可以忽略,因为那完全无法让你的大脑开窍!你需要的是制定战略的方法;执行力强的内部团队;可做媒体、粉丝、团队协同管理的工具、良心的第三方。品牌进入社会化后最快的三种死法:模仿、用别人的KPI、只关注虚拟品牌资产——没有考虑如何社会化自己最容易接触到消费者的环节,而是不断地社会化自己的虚拟资产以及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给老板写报告上。

有没有注意到我筛选了7个问题,多一个也不能多了,因为7这个数字很特别,一个消费者其实最多可以围绕一个品类记住7个品牌,也最多能和7个品牌经常互动,手机屏幕很小,消费者心智有限,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业务,放空自己,放低自我,只要亲自动手用心做,比任何专家都有发言权。

via:@SocialBeta 时趣互动社会化战略咨询总监 阎大为@Biz_Monitor

]]>
星巴克从移动支付到社会化媒体不放过任何机会 //www.otias-ub.com/archives/127142.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27142.html#comments Mon, 24 Jun 2013 15:39:14 +0000 //www.otias-ub.com/?p=127142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等产品、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卖咖啡也需要技术含量了。

“星巴克是什么?”

1
  “星巴克是什么?”

“咖啡馆。”

“也许,星巴克不只是咖啡馆,当然,它一定会卖点咖啡、茶或者面包什么的。”

如果你听到以上一段对话,是否会觉得诧异?诞生于1971年的星巴克今年41岁了,迄今为止,它已经在全球58个国家开过18000家店。在高速扩张的门店数量另一面,却是自2008年起一路下滑的利润,过去着三年半,星巴克的利润最多下降过69%.多年来,尽管星巴克获得了令人炫目的成功,但其对于业务单一所导致脆弱的担忧一直存在。

于是,精明于数据的星巴克大掌柜霍华德·舒尔茨意识到,随着门店数目接近饱和,靠扩张专区业绩的方式早晚会失效。可他为星巴克规划的多元化未来,到底是坚持做“咖啡专家”、另一家“沃尔玛”、或者甚至将星巴克彻底改头换面为一家科技公司呢?

那么另一个问题在于,它是否会因此而迷失?

VIA之困回到金融危机发生的2008年,星巴克全球业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仅在第三季度时迎来了上市16年的首亏(第三季度净亏损670万美元),还被迫关掉全球900家业绩不佳的门店,裁员1.9万余人。

一年后,星巴克宣布推出了一款全新的产品“VIA速溶咖啡”,并且第一次在除星巴克自有店面之外的户外用品零售店REI、办公用品零售巨头欧迪销售这款新产品,美国COSTCO仓储超市、塔吉特百货公司及多家餐饮公司也有出现了这款新产品的身影。

即使在最难过的2008年,舒尔茨也坚持给门店添置新的咖啡机提升咖啡质量,鼓励店员在制作过程中多花时间,可仅仅一年后VIA的横空出世又意欲何为呢?

实际上,在第一个市场美国推广VIA之初,舒尔茨非常犹豫。他很想让人知道,VIA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速溶咖啡,而是改变整个市场的革新产品。最终,VIA以“星巴克咖啡,即刻随享”之名面世,在中国,VIA被称作“免煮咖啡”,可以说巧妙规避了“速溶”的直接说法,却并不规避速溶概念。

星巴克称,要将VIA做得“像鲜煮咖啡一样美味可口”,并从定价到包装有意与雀巢等低端速溶咖啡区分开,可消费者并不买账。从问世时的调查数据看,62%的人反对它,认为“星巴克在自毁品牌”。之后其销售状况也并不优秀,大多数分不出咖啡好坏的消费者认为,这款比雀巢速溶咖啡贵了4倍的产品“冲出来也是黑咖啡的味儿”。

VIA到底增加了星巴克的市场销量,还是冲击了门店的生意,成了摆在星巴克面前的一道难题。

营销之战为可以强调VIA与其他品牌速溶咖啡的差异,星巴克特意避开了小杂货店等零售渠道,企图塑造高端速溶咖啡的新形象。但之前,全球各地超市、卖场和杂货店里的星巴克袋装产品,则都是由食品巨头卡夫代理、并用卡夫的渠道进行销售的。在购买VIA的

户群数据发布的同时,星巴克便向卡夫提议,用赔偿金,收回这部分零售业务自己来做。

星巴克提出了7.5亿美元的赔偿金额,卡夫断然拒绝。

口水战由此开始。

星巴克写了一封长信,列出“没能很好地推广星巴克袋装咖啡”、“零售店没有足够空间展示星巴克产品”、“没有对星巴克产品进行营销策划”、和“没有与零售商谈判”控诉卡夫,同时找到另一家比卡夫小得多的合作伙伴。卡夫亦不示弱,拿出1998年起的数据,证明自己如何“将星巴克5000万美元的销售规模做到2010年的5亿”,与此相对应的数据,是2010年美国的咖啡市场涨幅为8%.星巴克与另一家公司合作的行为使卡夫大为光火,最终,卡夫表态:根据合同,若星巴克想要拿回这部分业务,必须给卡夫足够的过渡时间,同时给出赔偿,赔偿金通常情况下需溢价35%.美国分析师计算,这笔钱,就高达15亿美元。除此之外,星巴克还需要投资数百万美元重新做推广及建立销售渠道。

2011年3月,双方不欢而散,结束十余年的合作关系。

也是2010年11月,星巴克宣布在中国云南自行种植咖啡豆,在咖啡源头上,总算不必再受制于人。这同时也表现出了星巴克对新兴市场的浓厚兴趣。

“没有COFFEE”的星巴克对自建零售渠道如此看重的原因几个月后马上就体现出来,2011年3月,星巴克Logo的绿色元圈外,“STARBUCKS COFFEE”字样被去掉,美人鱼的图标扩大。

超市货架上,冰柜里,瓶装星冰乐和冰激凌大举开卖。这些货品不同于曾出现在美国的星巴克红酒和中国的星巴克月饼,基本上全世界所有的超市和大卖场,都可以采购得到。

星巴克的高管也借此机会高调宣称,将在非咖啡类的茶、其他饮料、点心等产品上开拓新的疆土。

除此之外,星巴克还致力于推出更多的“非咖啡类”新品摆满门店,它们包括茶、牛奶、点心、杯子、毛绒玩具等等。星巴克的竞争者透露,以上产品一个共同特点是毛利颇高,它们能够很好地帮助一家咖啡店面增加销售收入。

星巴克还开始筹划如何将这些商品通过更多的渠道卖给消费者。虽然目前对此星巴克尚未公布明确的计划安排,不过星巴克中国区对媒体的一段表述值得寻味:“星巴克将与顾客分享每一个时刻,不论是在世界各地的门店,在超市货架,还是在网络上。”

而就拿非咖啡类饮料的茶为例,星巴克中国区高管宣称,40年前,星巴克就开始在全球所有门店中进行茶的配售,主要有英式红茶和伯爵红茶两种,而中国区市场也有九种茶饮可以选择。这类新的饮品是星巴克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标志之一。

但深谙茶道的很多中国人却认为,喝茶应该讲究一种意境,与西方人凡事都要标准化的习惯大相径庭。和做菜一样,中国人调配味道都用“适量”的香料,而西方人只会说出食物卡路里、脂肪含量等数据。

同时,“品茶聚聊”是中国人喝茶时的习惯,需要相应的环境。但标准化的店面装修、甚至桌椅的材质,都不能为光临星巴克喝茶的人提供适宜的环境,消费者能拥有的都是快餐的方式。

并购加速对零售的野心开始凸显后,星巴克像一台装上加速器的机器,开始了更多领域的尝试。

2011年11月,星巴克以3000万美元购进加州的果汁产商Evolution Fresh公司,并于今年3月19日在华盛顿州Bellevue镇开设了首家Evolution Fresh果汁吧。第二家果汁吧也于近日在西雅图市区开业,并计划今年秋在西雅图和旧金山开设另外两家。

在这些果汁吧中,不仅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汁,同时还提供卷饼、沙拉等食物。星巴克希望借此巩固自己在500亿美元健康食品中的市场地位,虽然利润率不及咖啡店,但先抢下地盘才是星巴克真正的意图。

紧接着,4月,星巴克又推出了名为Refreshers的能量饮料,开始挑战红牛和Rockstar的市场地位。

6月,它完成了自己企业史上最大一笔收购,买下了烘焙商Bay Bread旗下的法式面包店La Boulange,而这家面包店主要销售的产品是燕麦、牛排三明治和有机面包。

事实上,这是一次酝酿已久的收购。2010年12月的一次投资者大会上,舒尔茨就宣称星巴克即将收购一系列大型或小型公司,以帮助星巴克在袋装咖啡之外的消费品市场赚得一席之地。未来,超市和餐厅等各种渠道,都将出现更多星巴克品牌产品。

而对La Boulange完成收购之后,舒尔茨希望这些面包不只会出现在星巴克门店,还能出现在超市货架上。

近日,星巴克又宣布旗下首家茶坊Tazo将于今年10月开业。该间位于接近公司总部所在西雅图大学村的茶坊,将销售超过80款茶类饮品,亦会提供糕点、巧克力、糖及蜂蜜等调味品。星巴克计划利用新的泰舒茶专卖店,为公司进军全球总值950亿美元茶市打响头炮。

由此看来,与卡夫的零售权之战、去掉Logo上的”COFFEE”字样,都是为之后这一切所做的布局。星巴克的收购之路,仍远未停止。

有人担忧,星巴克这样的多元化之路会损害其核心品牌价值,但舒尔茨似乎对此不以为然。这位美国梦的践行者坚定地认为自己在商业领域兢兢业业做着些利国利民的事,并藉此改进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数字业务同等重要

也是今年3月,亚当·伯特曼——星巴克数字风险投资前高级副总裁,被任命为星巴克的首席数字官。关于星巴克的网页、手机、社交媒体、数字营销、Starbucks Card和电子商务、Wi-Fi、星巴克数字网络、新兴的店内消费技术被打包,交给伯特曼打理。伯特曼自称,这些数字业务对星巴克的意义与卖出咖啡同等重要。

早在四年前,舒尔茨便对星巴克的数字化重组有所思考,他说:”顾客的资源是动态变化的,它与传统的市场观念完全不同,需要新的方法和思路,增加顾客和业务的流动性。”

伯特曼将这句话解读为:”数字化将我们的品牌和顾客联系在一起”。

这方面,星巴克的工作已有起色。2011年1月,星巴克推出了移动支付系统,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iPhone和Android系统中植入2D条形码扫描系统。截至今年4月,星巴克已经处理了4500万笔移动支付交易。虽然伯特曼没有指出负责这项技术的小组都有哪些具体工作内容,但他表示支付系统技术将极大程度提高店内数字体验。

社会化媒体的方面,星巴克成绩斐然,在Facebook上,有30亿用户”喜欢”了解星巴克的最新信息,并参与到星巴克的状态更新中。

伯特曼以非常合算的广告成本换得足够的,思考其媒体策略的时间。加上Twitter上超过2.5亿的follower,这个足够大的数据库,已经让他的技术团队在数据挖掘方面大有可为了。

刚被Facebook收购的手机Instagram也是伯特曼的主战场之一。他们曾邀请顾客在”顾客所在的地方”见面,通过与他们交流,构建在这个平台上的社区,同时,如法炮制在了另一款流行App—pintrest上。

社会化媒体还是企业形象最好的宣传平台,有人在Foursquare上看到星巴克为灭艾滋病捐款25万美元,在Google看到星巴克通过Google Offer捐赠支持美国创造就业的倡议,仅此一笔,就超过200万美元。

星巴克曾经用过这句广告语——”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当它拥有了随处可享用的咖啡、霸占了超市货架的食物和饮料、提供健康食品的快餐店、还有不断出现在各种数字终端上的信息……并且这一切都不只是与咖啡有关。也许只有作为消费者,你才能给这家公司一个足够准确的定义。

]]>
//www.otias-ub.com/archives/127142.html/feed 1
JiaThis:2013年上半年社会化媒体分享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906.html Wed, 19 Jun 2013 15:36:24 +0000 //www.otias-ub.com/?p=171906  半年数据回望:一月到六月期间数据显示,前20名分享媒体基本稳定。从3月底,微信加入分享媒体中,前三名分享媒体开始出现变化,QQ空间、新浪微博、微信三个媒体更是在上个月出现分享趋势叠错交织的情况,虽然网民显示出了极大的移动端分享热情,但是从JiaThis后台数据来看,较短的时间内,微信应该不会跃至分享排行榜第一名。在分享人群属性分析上,从2013上半年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女性比例进一步增长,占比从去年的26.9%上涨为39.25%。

分享人群性别分析:女性比例进一步增长,比例达到39.25%。

 


分享人群年龄分析:25-39岁之间分享人群比重最大,约占55.26%。

 

 


用户分享时段分析:用户分享时段在13点到16点之间最高,约占25.4%。

 

 


分享人群职业分析:服务业增长占比较为明显,其他变化不大。

 

 


分享人群地域分析:广东仍然居首位,约占14.7%,河南增长迅猛跃居第二位。

 

 

点击查看>>>>JiaThis半年社会化分享数据图

 


六月份社会化媒体分享排行榜:QQ空间重回分享排行榜第一名。

 

6月份分享排行榜具体排名变化:QQ空间上升1位, 新浪微博下降1位,开心网上升1位,人人网下降1位,QQ好友上升2位,飞信下降1位,豆瓣上升1位,百度贴吧下降2位,百度空间上升1位,Facebook下降1位。

6月份中电商企业进行了规模很大的促销活动,在电商活跃期间,我们抽取部分网站进行了采样分析,针对电商的几类产品:服装、电器、家居用品、箱包的等进行了数据统计,发现服装和电器类所占比例较大,均为20%以上。

 

————–
附:Jiathis.com公司数据来源说明:JiaThis是一家“社会化分享”聚合按钮提供商,为80万多家网站提供“收藏&分享”按钮服务,这个聚合按钮上整合了如:QQ、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120多个社会化“收藏&分享”按钮。 JiaThis通过2013年6月份分享数据,对将近9000多万用户对各种分享按钮的使用次数,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得出了以上数据报表。
名词解释:
分享量:网民使用JiaThis分享工具将页面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次数
回流量: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后,用户点击分享链接返回到分享页面的浏览次数
分享量占比:单月内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占分享全部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总和的百分比
分享回流率:回流量/分享量 = 分享回流率(该数据可反应网站的社会化传播能力)

]]>
社会化媒体营销思考:社会化营销3宗罪 //www.otias-ub.com/archives/123872.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23872.html#comments Tue, 11 Jun 2013 16:06:08 +0000 //www.otias-ub.com/?p=123872

07年开始关注Twitter报道的时候,09年开始玩饭否的时候, 而后饭否被关了又开始玩新浪微博的时候,都没想到今天“社会化媒体营销”被业界和客户给予如此多的关注。在我们服务了一些客户,实践了一些项目,参与了一些提案,混迹了一些活动,领教了一些专家之后,对于这个领域的确是有些思考的,或主动或被动。这些思考也许不能解决很多问题,但若能引发相关者更深入的思考,也值得写下来、传出去。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名词之争

有人说过,世上的争论90%都是名词之争,有人补充到,剩下的10%也是名词之争,不无道理。社会化媒体营销,来自英文social media marketing,也有人简化或是上升为“社会化营销”,台湾翻译为“社群行销”。有些比较土的说法直接说成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神马的。起初我们还挺排斥在渠道平台名后面直接加营销,因为这样仿佛什么什么后边都能加上营销俩字,真怕有天会出现电线杆营销、马路边营销。不过当业界很多人这么说,砖家导师也这么说,客户也会认可这个说法,所以百度关键词竞价广告上,买“微博营销”的营销公司要比买“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要多很多。

名词最终的用途还是为了沟通方便的,所以我们在跟甲方沟通的时候也是怎么方便怎么来,最多是偶尔花费些口舌解释一下社会化媒体营销跟网络营销、口碑营销、新媒体营销等名词有什么异同而已。虽然目前在沟通方面没有出现大障碍,但规范的名称依然很有必要,严谨地命名有助于这个领域更科学的发展。

只能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做吗?

提及社会化媒体,最先想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顾名思义,很多人会认为社会化媒体营销是在社会化媒体渠道上做营销传播。这个认识没有错,但是思路不够开阔,如果说早期还可以靠独立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做出大影响的话,那随着平台的营销传播价值快速被挖掘,相对的单位受众的注意力就不断被稀释分散,因此现在的社会化媒体上的大影响多来自与线下与线上不同渠道的整合,即线下或线上其它渠道的动作在社会化媒体上引起传播及讨论。例如,最近几天在微博上热度很高的可口可乐个性包装事件,主要的工作是在线下执行,而话题的传播和讨论是在线上实现放大;而之前在微博上火过的“聚美体”和“凡客体”也最早通过传统媒体广告加以引导。

可以假设这样的一种情况,某品牌拥有一个微博ID,粉丝数1万,活跃粉丝1000(这已经算是很高的活跃度了好吗?),现在该品牌计划新建立微信公众ID。如果光靠微博ID去推微信ID,可知的缺点是,效率低,辐射面小,受众重复性高;如果在产品包装、地面活动的物料、平面广告等其它适当渠道都标注微信二维码进行推广,单是整合渠道资源加以利用,不做创意策略层面的优化,推广效率也会明显提高。这只是最浅显的例子,实操时面对实际情况,为了追求最优效果,需要整合更复杂的渠道,协调更繁琐的执行,对甲乙双方的要求都非常高。

创意究竟有多重要?

非常重要,是社会化媒体传播最重要的几个核心之一。这里我们把“创意”的含义延展一下,包括对常规内容的创意制作能力,对热点话题的捕捉贴合能力,对互动活动的策划能力,对不同传播渠道的整合应用能力。

大家都说“内容为王”,可企业不像是媒体或自媒体等专职的内容生产者,能专注于某个方面或者具有独特的资源和能力来创造媒体内容(媒体的产品本身就是内容)。对一般品牌来说,做内容的难度较大,加之企业社会化媒体ID为了保持活跃度对日常内容的量要求较多,因此更需要创意来整合内容,使常规内容尽可能做到有趣、有关、有价值。至于对社会化媒体上的热点的捕捉及贴合,在创意之外,还要具备对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规律的深刻理解力,及对社会化媒体用户尤其是目标群体的使用习惯的理解力。

常规内容之外,做Campaign对创意的要求就更提高了一个层次。Campaign也有人直接叫做“战役”,来自传统的广告的术语,就是集中一段时间针对某个明确的目的而做的传播活动,跟人们常提到的话题营销、事件营销等也有一定交集。想短时间最大限度的吸引注意力,除了媒介解决(后文会提及)之外,就是创意解决。Campaign的玩法,话题的引爆,文案撰写,视觉呈现等诸多板块都是以创意为核心驱动的工作。

什么媒介可以作为引爆点?

在传统品牌传播是一种“一对多”、“点对面”的传播模式,无论是电视、广播、平面、户外还是网络展示广告,在一个平台投放广告内容,可以很多受众接触到信息。社会化媒体自身的特点之一就是消弱了“点对面”的传播模式,以“点对点”、“点对片”取而代之。这就给营销人员造成了一个困扰,在自身账号资源不够强势的情况下,如何内容大量传播出去。因为即便是非常优质的内容、或拥有BIG IDEA的病毒内容,如果一级传播无法到达一个的临界值,也无法引爆受众的自主传播。

然后草根大号出现了,再然后还出现了方便传播需求者与大号拥有者达成投放操作的几个投放平台。但随着大号水分增加、价格飞涨、质量的下滑、新浪的限制,其真实的传播效果越来越差,很多时候只是方便了公关广告公司敷衍客户,甚至还会帮淘宝上卖假货的无良商家引流。再后来出现了段子手,因为内容质量高,积累的大量真实活跃粉丝,虽然合作价格水涨船高,但很多不差钱的品牌愿意一试,事实证明反响确实不错。但段子手的内容风格并不适合所有品牌的调性,如果让“天才小熊猫”为方正金融做一次传播总会觉得怪怪的,同时段子手的传播方式也不容易成规模地复制。

社交媒体自身的广告投放平台当然可以考虑,海外的Facebook和Twitter都做了比较成功的尝试。但这种形式在中国遇到了些问题,以新浪微博为例,通过粉丝通投放的推广,多数欠缺创意与设计,强行出现在用户的信息流中,每每都收获大量的负面评论。

除了微博平台上或官方或草根或软性或硬广的投放之外,更多有效率的集中引爆很多都出现于线下的营销或明星名人的参与,当然这种操作对甲乙双方的沟通互信、资源整合能力以及执行力的要求都非常高。例如之前提及的 “聚美体”,就是结合了线下广告、名人效应、促销活动及社会化媒体运营等一系列操作而形成的。

社会化营销3宗罪

最后列举一下我们能看到的这个领域里的3宗罪,无论是甲方、乙方还是丙方(乙方的外包商),都可以对应一下是有幸避免还是无奈中枪。

1.刷评论转发。非常常见,虚假繁荣罪魁祸首。企业的某个活动,或者某条重点推广内容,官微发出后通过大V传播,服务公司或者甲方自己找水军在下面刷转发和评论数,造成有很多互动的假象。识别起来很简单,在转发或评论的粉丝里随机选几个,点进去看这个人平时都发些什么内容,如果大多数都是推广信息,那么,你懂的。

2.效果唯数字论。其实这是造成第一条的根本原因。对社会化营销进行科学有效的效果评估是全行业遇到的一个难题,目前没有一个特别好的解决办法,最好根据具体项目目标具体制定评估标准。如果决策层只追求粉丝达到多少,转评达到多少,而不在意粉丝及互动质量等实际效果,那么对一线操作人员来说多数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

3.大包大揽或撒手不管。这条是针对甲方说的。一些甲方有预算有需求,但是不愿意找服务公司,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大包大揽,把运营人员累的够呛,效果也惨不忍睹。有些甲方认为花钱了事,找了服务公司就撒手不管,其实没有人比甲方自己更了解自己,大多数优秀的案例都是甲乙双方共同努力协同完成。

via:作者:@八月人人人

]]>
//www.otias-ub.com/archives/123872.html/feed 1
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做市场研究?–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17614.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17614.html#comments Wed, 05 Jun 2013 13:56:12 +0000 //www.otias-ub.com/?p=117614 在过去的两三年时间里,社会化媒体的蓬勃发展给不少企业来了很多好处,越来越多的企业品牌通过社会化媒体声名鹊起,也使得很多企业品牌用极少的成本就获得了大量的曝光,为他们引去了大量的流量和订单。

随着社会化媒体和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在社交媒体上,他们在上面和朋友交流聊天,搜索信息,表达自己,而这正是社会化媒体为企业品牌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从中获取市场洞察,根据Social Media Examiner的报告显示,企业品牌已经把从社会化媒体中获取市场洞察作为利用社会化媒体的主要好处之一,约占65%的被访者把此作为主要好处之一。

越来越多的事实也证明,传统的市场研究通过问卷、焦点访谈等来获取消费者洞察的方法显得费时费力,且所得的数据不一定是被访者的真实想法,举个简单例子是被访者通常都不会说自己会浏览一些色 情网站或则是图片,但google告诉我们,搜索量最大的访问请求就是这个类别的。

在社会化媒体上,很多用户表达的想法才是真实的。

社会化媒体就想一个大的无止境的pannel,他们24小时不间断的在讨论着和品牌相关的话题和信息,对于品牌来说,很多信息的获得是出乎你的意料,你并不能通过设计问卷的形式来获取一些很隐蔽的信息,因为你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去问,而天才的用户到处都是,他们会通过社交媒体表达出来,用他们自己的话,不经任何修饰和包装的表达看法,你听或不听,他的信息就在哪里。

社会化媒体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即时性很强。

对于这个一日千里的变化的商业世界,很多事情是转瞬即逝的,要想很快的抓住消费者的反馈,迅速做出产品的优化和调整,靠原先耗费几个月出一张报告是完全不能做到的,而社会化媒体则能提供这种快速及时的反馈。当然,并不是说传统的市场研究必死无疑,必须要充分拥抱这个社交媒体,利用新的工具和方法来更多的挖掘消费者的洞察。

]]>
//www.otias-ub.com/archives/117614.html/feed 1248
Econsultancy:移动终端首度成为澳网民最流行的社交终端 //www.otias-ub.com/archives/117869.html Tue, 28 May 2013 03:34:52 +0000 //www.otias-ub.com/?p=117869 智能手机是澳大利亚用户访问社交网络最流行的设备,首度超过笔记本和桌面电脑

根据2013年社会化媒体报告,在过去12个月中,通过智能手机访问社交网络的比例从53%增长至67%,使其成为年龄在50岁以下的各个群体最常使用的社交网络访问工具。

过去一年,社交网络访问方面,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率从69%下跌至64%,桌面电脑(台式机)则下降了8%。尽管如此,桌面电脑仍然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群体最主要的社会化媒体使用设备。

平板电脑增长最快,APP是移动社交网络的主要访问方式

增长最快的是平板电脑,在社交网络访问中的使用率从18%上升至35%。社会化媒体APP是在手机设备上最流行的社交站点访问方式,69%的用户使用相应的移动APP,而只有19%的人使用网站,12%的人则两者都用。

家庭是社交网络使用的中心,社交网络的使用无处不在

几乎100%的澳大利亚用户在家中使用社交网络,多数访问发生在客厅,卧室,书房和洗手间的使用也很高。

过去一年在工作场所,交通工具,酒吧/宴会上使用社交媒体的比例也有明显的上升。实时上有6%的甚至在厕所的时候使用社交网络,而18%的人在车内使用社交网络,凸显出生活中社交网络的使用几乎无处不在

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时间增加

根据这个报告,3/5的网民每天使用社会化媒体超过5次。典型的Facebook用户每周在该网站上花费的时间超过7小时,比去年增加1小时。

相比之下,Linkedin,Twitter,Myspace用户在网站上所花的时间少于2012年,单次访问的平均时长在9-10分钟。

电视+社交网络=乐在其中

在看电视时使用社交网络的用户也在增长,超过4/10的用户在观看他们喜爱的节目时使用社交网络。

真人秀是社交网络使用的热门剧集,从去年的31%增长到今年的38%,但在观看新闻和时事节目时使用社交网络的比例则比2012年下降了5%。

年龄在14-29岁的用户在看电视时喜欢使用社交网络,而年龄在65岁以上的用户则比较不感冒。

而更有趣的发现是一半的边看电视边使用社交网络的用表示,在看电视时使用社交网络能够提升电视节目的乐趣,只有3%的人认为这有负面的影响。

Facebook是最流行的社交网络站点,但比例在下降

Facebook仍然是澳大利亚用户最钟爱的社交网络站点,在社交网络用户中的使用率高达95%,尽管比去年下跌了2%。

Linkedin是第二流行的社交网络,20%的澳大利亚社交网络用户使用Linkedin,比去年增长4%。这个网站男性的比例更高(25%对15%),以40-49岁的用户为主。

Instagram是第三大流行的社交网络站点,使用率为16%,但他很少被年龄在39岁以上的用户使用,65岁的用户在上面更是难觅踪迹。

Twitter,Google+和Pinterest的使用率分别为15%,15%和7%。

社交关系链不再牢固

在这些看起来一片大涨的社交行情背后,澳大利亚用户对有些网站正在失去兴趣,尤其是Twitter,有45%的人表示在过去12月中停止使用该平台。大约有20%的人停止使用Facebook,12%的人不再使用myspace和Linkedin,而离开Google+的人有9%。

199it分析认为这些情况并非澳大利亚特例,在国内人们对SNS,微博的使用热情也有所降低,在移动社交工具的冲击下,国内外的社交网络格局也将继续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在手机这种天然社交,沟通的工具面前,一切的社交网络,不管其网络规模经济有多大,用户关系链有多强壮,都容易发生用户大规模迁移的事件。Facebook,QQ也不例外。

via:199it整理分析自Econsultancy

]]>
One4All:1/4的人认为网络世界的生日祝福比贺卡重要 //www.otias-ub.com/archives/116919.html Fri, 24 May 2013 02:25:48 +0000 //www.otias-ub.com/?p=116919 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线上的社交对很多人而言已经跟线下没有什么区别,虚拟的情感同样也是真实的。来自礼品公司One4All的调研发现社会化媒体的祝贺已经成为1/4的用户评估生日过得成功与否的指标。 birthday girl sad 在海外,Facebook已经成为人们在好友或珍爱的人生日时送上祝福的理想场所,76%的人会在社会化媒体上问候好友,而1/4的人会将这些在社会化媒体上受到的问候作为生日过得是否成功的主要依据。只有20%的人期待收到生日贺卡。 生日等这类传统的习俗也在被生活慢慢改变,调研发现60%的人没法在生日那天从工作中抽身而出,而只有15%的人每年能都有生日蛋糕。 人们生日变得低调的原因之一是压力,1/3的人觉得过自己的生日有压力,他们更情愿帮他人庆祝生日。 而社会化媒体或许在现实生活之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庆祝节日的场所,朋友如果生日了,那就在社会化媒体上送上一束鲜花吧(via:199it@frostmagazine)

]]>
eMarketer:实时营销时代快字当先 //www.otias-ub.com/archives/110172.html Thu, 09 May 2013 02:17:59 +0000 //www.otias-ub.com/?p=110172 实时时代,广告代理,品牌必须重构他们的方式方法

根据eMarketer的报告,营销者要想在实时营销时代取得成功,必须要重新思考营销流程。

营销者们清醒地认识到在今天碎片化的媒体和设备语境中,他们必须要加速产生内容和广告以捕捉用户注意力。营销者们正在将从社会化媒体营销中获取的快速响应的经验运用到其他媒体中,包括传统媒体

2012年2月GolinHarris的调研发现,被实时营销触及的用户对企业拥有更加正面的态度。将近一半的人称他们会感到更加积极,46%的人会对该品牌更感兴趣,推荐,购买的人也更高。

要满足这些新的需求,营销者和广告代理们需要将它们的合作推进到弹性化,信任和无畏的新水平。今天营销者需要在24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容对用户做出反馈。

]]>
Nielsen:美国消费者对于社会化媒体上广告的态度 //www.otias-ub.com/archives/108847.html Fri, 03 May 2013 04:28:45 +0000 //www.otias-ub.com/?p=108847 目前来讲,不同消费者对于社会化媒体的态度各有不同。总体上,亚裔的美国人对于社会化媒体广告的参与度最高,他们在社会化媒体上看到广告以后,更愿意去被吸引、分享或是购买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当看到一则社会化媒体广告以后,亚裔和拉美裔美国人更容易作出购买决定,而最主流的就是下载优惠券(亚裔和拉美裔的比例分别为28% 和19%)。
白人消费者看到这些社会化媒体广告后才行行动的意愿更少一些,只有13%的消费者会分享广告,而最终做出购买决定的消费者只有12%。对于非裔美国人,他们分享广告和做出购买决定的比例都是18%。

尽管有三分之一的社会化媒体用户认为社会化媒体上的广告比其他在线广告更加恼人,但是他们对于社会化媒体广告的态度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用户不介意看见为他们适合自己的定制广告,他们不但不介意看到这些广告,而且有26% 的人会喜欢这些产品和服务,愿意分享广告的比例为15%,而14%的人会做出最终购买决定。随着消费者对于社会化媒体广告态度的转变,为消费者定制的广告也更加容易被接受,社会化媒体也会变得越来越像传统的以广告为基础的媒体平台。

]]>
数字营销时代:内容营销渐成主流 //www.otias-ub.com/archives/108627.html Tue, 30 Apr 2013 02:28:49 +0000 //www.otias-ub.com/?p=108627

在很多互联网营销趋势的分析中,都提到“内容”的重要性。而Econsultancy和Adobe发布了《季度报告:2013年数字媒体趋势》的报告,报告中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广告客户进行了调研,其中发现在面对各种数字营销趋势时,营销客户已经将内容营销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39%的受访者认为内容营销很重要,而在2012年这个数字还只有29%。

在新技术变革、经济环境变革和整个营销传播方式变革的推动下,怎样能够让广告更具有传播性?让广告更加内容化? 2013年4月19日,由腾讯发起的智慧营销研究院在北京举行了专家沟通会,会议聚集了来自包括高校、代理公司、第三方研究机构、专业媒体等十多位互联网及营销专家,就当下热门的“内容营销”话题展开了探讨。

把商业广告“插入”社会化媒体

悠易互通COO郭志明认为,内容营销有两种:最传统的是搭建一个有人看的内容,例如电影里面的产品植入、微电影等,把品牌信息很巧妙地植入到内容里面,无论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文字、图片、视频,甚至一个APP,都是希望把广告变成内容吸引很多人去看。另外一种就是自媒体,可能是在微博、微信中把品牌信息放到里面去。

无独有偶,对于内容营销的定义,明锐互动总裁吕勇指出,内容营销就是把商业广告“插到”媒体里面去。内容为王、渠道为后,内容与渠道结合,内容才会有神。把商业广告变成另外一种形式,“插到”社会化媒体、无线媒体等渠道,一样的成本,但是传播渠道有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效果,这是内容营销。

内容营销最核心的就是必须找到触动消费者内心关注的兴奋点,或者叫做冲动,所以内容要跟他们的生活相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总裁班营销专家刘东明认为,内容营销不应该是让广告公司很忙,而是要转化为消费者很忙,应该构建平台激发他们创造内容。对此,微博易CEO徐扬也表示,在内容营销方面,未必使用大的创意,很可能是简单的一句话就击中了一群人,使这群人产生共鸣。

在营销环节中,一边研究的是消费者,另一边研究的是品牌。威汉营销传播集团CEO陈一枬指出:“内容营销除了关注消费者外,还应该结合客户的营销需求。”

在营销中,广告主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看短期的营销结果;另一类是细水长流,追求品牌效应。所以做数字媒体应该有一个心态:永远不停地变动。

内容营销形式多样,但所有营销都基于品牌,同时体验也很重要。互动通控股集团总裁邓广梼认为,今天,客户付出的创意的劳动力成本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高,所以要有一个很庞大的创意团队才能够做好现在的数字营销。

全民制造内容的时代,营销如何定位?

毫无疑问,在这个全民制造内容的时代,广告公司作为营销中重要的一环必须做出转变。

CMI校园营销研究院院长沈虹提出,当前的变革对广告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契机,在之前研究中,我们一直在想消费者或网民的主导性可能会越来越强,可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实际上网民、消费者不懂广告,他们的行为需要被引导,需要在一个品牌希望建构的形象平台上被专业人士引导。

“好的内容营销,其创意和整体控制来自于广告公司,但投放之后能够让消费者从中看到内容,并且传播内容,这是内容营销。”互帮国际执行副总裁马旗戟认为,这是现阶段可实现的内容营销,它的核心并不是放在消费者创造和传播内容上,那是一个误解,是一个极端对消费者分层市场极致性的追求。

曾在去年宣布不再是一家传统广告公司,而是整合性内容提供商的灵狮中国合伙人兼CEO徐进称:“从传统广告的角度来谈,在营销环节中,以往是希望消费者走近品牌,现在发现这样越来越难,所以就需要思考如何让品牌走近消费者。所以我们要打造自己的语言,即内容营销。”

徐进认为,内容是与目标人群和所要购买的人群息息相关的生活、相关的故事。以Jeep尤文图斯案例为例,内容源自于消费者生活中的一场足球赛事、一个明星或者是一次试驾的活动。最终,希望把内容营销变成生活营销。

打造内容营销2.0

互联网改变的不只是广告公司的生产方式,更是传播的整体环境,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刚认为, 就“内容营销”这一概念来说还是一个传统的说法,称之为“创意传播”更加适合,因为创意传播讲的是内容。

就互联网平台而言,腾讯公司广告平台产品部助理总经理刘曜认为,从整个互联网的页面流量来看,登录流量会越来越多,在分析大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做到精准的定向,可以为内容营销提供更好的支持。

陈刚指出,内容营销从创意传播或者内容生产的角度确实要考虑技术,通过对互联网人群进行分析,好的素材和资料经过转换会变成非常好的内容用于扩散,正好提供了消费者此时需要的东西就不是一种骚扰。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互联网配合这种内容的生产、传播的技术越来越重要,而且要合法地使用数据。

“当前的内容营销还是处在1.0阶段,2.0的时代应该是分众沟通。”郭志明指出,未来的内容营销肯定是每个人看到的内容不一样,通过技术的手段,根据不同人群关注的利益点进行区别投放。例如腾讯的社会化视频之类的,可以用数据更好地理解用户,给用户一个很准确的品牌信息,这应该是下一步2.0的内容营销。

]]>
Babycenter:社交媒体吸引并驱动妈妈的购买力 //www.otias-ub.com/archives/107896.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07896.html#comments Fri, 26 Apr 2013 02:44:22 +0000 //www.otias-ub.com/?p=107896 一份来自Babycenter和comScore的报告显示,母亲比一般人群使用社交媒体的几率高约20%。除了facebook和youtube等主要网站,在其他平台上,社交媒体在18到34岁的年轻妈妈中比普通网民有着更高的到达率,比如:instagram中二者的比例是27%:15%,pinterest中二者的比例是24%:15%。随后的一个关于孕妇和8岁内小孩的妈妈的调查表明,59%的人都曾购买某品牌,就是因为其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赠券或其他优惠。

44%的妈妈因为朋友在社交网络上赞或发布了某品牌相关信息而发生购买行为,32%的妈妈由于在Pinterest上看到某品牌一张图片而发生购买行为,约有四分之一的妈妈是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了赞助商广告而发生购买行为。

社交网络中活跃的妈妈用户(指年龄在18到49岁的前20%社交网络妈妈用户)是忠实的活跃网购用户。相比于普通的成年网购用户,她们在购买食物和饮料上的几率要高96%,观看在线电影和视频的可能性高73%,购买衣服的可能性高61%,在线购买玩具和游戏类物品的几率高82%。

寻找社交网络中妈妈用户的卖主很有可能发现赠券或折扣优惠将是一个吸引她们的很好途径。对于由于赠券和折扣优惠而在社交网络上赞或关注某品牌而言,孕妇和8岁内小孩妈妈比普通网购用户的可能性高42%,这两者的比例分别是78%和55%;在社交网络上关注品牌的可能性比普通网购用户高43%,因为他们曾购买或使用该品牌,这两者比例分别是40%和28%;在社交网络上发生购买行为的可能性则要高26%,那是因为他们想提前找出将上市的新产品,这两者比例是43%和34%。

其他发现:

孕妇和年龄较小宝宝的妈妈比普通网购用户在拥有一部手机上的可能性要高49%,其比例分别为81%和54%;拥有平板的可能性比普通网购用户高30%,其比例分别为52%和40%;拥有流媒体电视订阅的可能性比普通网购用户高65%,其比例分别为49%和30%。

73%的人使用育儿社交媒体进行品牌和产品的推荐

45%的人交流更多的采用社交媒体,而较少采用邮件

这些女人更有可能在早晨首先查看Facebook和短信,相反,很少查看邮件

调查对象中有36%的人在facebook上有超过250个朋友,而普通用户中,朋友数量超过250个的仅占23%

说明:该研究的方法论如下所示:

“The findings in Babycenter”2013年社交妈妈报告是经过了如下大量的研究而得来的:社交媒体日记、针对1480名妈妈和其他成年人的深入调查以及跟comScore共同开展的电子商务习惯与行为调查与二次分析。在全美通过facebook,twitter和Babycenter招募了14名孕妇,让他们持续的使用社交网络记录她们的每日活动以及在社交网络上花费的时间。Babycenter除了在加州和旧金山建立家庭内的朋友群组外,还与Socratic论坛合共,针对包括928名孕妇或8岁内小孩妈妈和552名成年网络用户(也即普通用户)使用Socratic的网络方式进行了深度调研。最终,comScore在电子商务在线消费行为和社交品牌炮管与推荐方面针对18至34岁妈妈与前20%的社交网络妈妈用户和18岁以上普通用户得出了分析结论

译者:Jacque 199it@marketchart

]]>
//www.otias-ub.com/archives/107896.html/feed 819
Nielsen:2012年社会化媒体报告 社会化媒体热潮不减 //www.otias-ub.com/archives/106004.html Tue, 16 Apr 2013 16:45:17 +0000 //www.otias-ub.com/?p=106004 增长因素

根据尼尔森的2012年社会化媒体报告,人们对社会化媒体的使用呈现出了令人吃惊的增长。这篇报告提到了2个促进这种增长的因素:

  • MOBILE: 更多的人开始使用移动电话和平板电脑来上网(移动互联网)。
  • PROLIFERATION: 新的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不断兴起和推广。

尤其的,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正在两个方面不断进化:

  •  THE GLOBAL LIVING ROOM: 被尼尔森称作是“全球化起居室”的现象——看电视的同时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分享/讨论电视节目。
  • SOCIAL CARE: 把社会化媒体当作是消费者关系管理渠道的现象。

趋势解读

尼尔森的数据还显示了一些有趣的趋势:

1. 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停留更长的时间;并且相较于移动互联网和个人电脑,通过移动app连接网络的用户数量具有最高的增长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5%。

2. 同时,人们也在花费更多的时间通过移动app使用网络——在通过移动app上网时花费的时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0%。

3. 虽然人们依旧花大部分的时间(61%)来通过个人电脑使用社会化媒体,但是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使用总时长中,通过移动app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时间所占的比例已经增长到34%。

4. 关于最经常访问的社会化媒体平台。通过个人电脑使用Facebook的用户减少了4%,而Pinterest增加了1,047%;Google+也取得了显著的增长,PC用户数比去年增加了80%,而Twitter增加了13%。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通过个人电脑,移动互联网,还是移动app连接网络,人们依旧花费着大部分的时间在Facebook上。

5. 关于Pinterest,它的用户有一些显著特点:大部分用户都是美国的白人女性。

6. 最奇怪的数据:将近1/3的年龄段在18到24岁的年轻人在卫生间使用社会化媒体。

7. 情感性分析:76%的社会化媒体使用者表示在登陆过社会化媒体网站后会获得更积极的情绪。或许社会化媒体能够成为人们恢复动力的平台?

8.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是用社会化媒体讨论电视节目;特别的,Twitter成为促进电视互动的重要平台。将近在2012年6月33%的Twitter活跃用户(美国)在使用Twitter讨论电视节目。

问题反思

通过分析尼尔森报告中的数据,企业需要反思一些关键问题:

(1)你是否在使用自适应网页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以使得你的网页可以自动化调整布局而不会受到登录设备的影响?现在这是一个在网络上做品牌的基本要求。

(2)你是否在社会化网络平台上准确定位了目标受众?社会化媒体在沿着有线电视的发展趋势前行——细分化和专业化。如果你的产品是专门针对美国的年轻妈妈们,你或许就应该考虑一下使用Pinterest平台;而如果你正在通过有线电视做广告,那么你可能需要考虑使用Twitter。

(3)如果你是一个零售商或是正在计划举行一个营销活动,你是否考虑过通过纳入LBS战略来使你的内容差异化?你需要一个能够最大化利用移动互联网的行销战略。

你是否从尼尔森报告的数据中发掘出了其他的一些有用信息呢?现在轮到你来分享你的启示和观点了!

 

via:socialbeta

]]>
JiaThis:2013年Q1社会化媒体分享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898.html Sun, 14 Apr 2013 15:35:42 +0000 //www.otias-ub.com/?p=171898 时间飞速流转,转眼间2013年第一个季度就要过去了,JiaThis特总结了三个月来的分享数据变化,发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国内社会化媒体分享数据排行报告》。其中3月份社会化媒体排行变化如下:


1、第一季度手机移动平台分享数据稳步上升

 

一月份JiaThis对三大手机运营商用户分享占比进行了分析,二月份飞信排名上涨迅猛,三月份移动微博进入分享排名前20名,这种种现象都显示手机移动平台的分享所占比重在逐步加大。JiaThis后台数据显示,相较于2012年同期,移动平台分享数据上涨幅度约为209%,在3月份JiaThis又新增一个移动端媒体接口:微信,点击即可弹出二维码,相信微信接口的引入,会使移动端分享数据更上一层楼。

 

 

2、第一季度分享用户属性分析

分享人群男性用户所占比例约为女性的2倍,相较于去年,女性人群有所上涨。

分享人群学历仍以本科为主,但是初高中学历人群所占比例上升,显示出社会化媒体普及率进一步增大。

 

 

 

用户人群比例以18-29岁人群为主,约占50.98%,40岁上人群比例也稍有增长,约占比6.86%。

 

 

3月份分享媒体排名变化

三月份具体排名变化:开心网上升1位、人人网下降1位、豆瓣上升5位、飞信下降1位、百度贴吧下降1位、网易微博下降3位、百度搜藏上升2位、美丽说上升2位、朋友网下降1位、百度空间下降3位、蘑菇街上升1位、QQ收藏下降2位、移动微博首次进入前20名。

3月份热点话题:两会、315、第一夫人等词汇不断冲击着网民的视线,与政治相关,与领导人相关,与社会民生相关,一般都会引起网民的巨大讨论兴趣,站长如果在热点话题中可以找到与自己网站相关的点,那流量也就不请自来了。

 

 

—————–
附:Jiathis.com公司数据来源说明:JiaThis是一家“社会化分享”聚合按钮提供商,为80万多家网站提供“收藏&分享”按钮服务,这个聚合按钮上整合了如:QQ、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120多个社会化“收藏&分享”按钮。 JiaThis通过2013年3月份分享数据,对将近9000多万用户对各种分享按钮的使用次数,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得出了以上数据报表。
名词解释:
分享量:网民使用JiaThis分享工具将页面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次数
回流量: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后,用户点击分享链接返回到分享页面的浏览次数
分享量占比:单月内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占分享全部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总和的百分比
分享回流率:回流量/分享量 = 分享回流率(该数据可反应网站的社会化传播能力)

]]>
社会化媒体广告现状–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834.html Thu, 04 Apr 2013 12:33:01 +0000 //www.otias-ub.com/?p=103834 社会化媒体广告的开销现状

1. 开销:三大社会化平台Facebook、LinkedIn、和Twitter在2012年获得的广告收益分别为43亿、9.72亿、及2.88亿美元。

2. 实施率:81%的广告公司和75%的广告主,在2012年均有实施社会化媒体广告。

3. 预算分配:大部份的企业(70%)分配约10%的营销预算在社会化广告上;18%分配11-20%;而有13%则分配21%以上。

社会化广告活动的目标

根据Nielsen的统计报告,广告公司和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活动的目标有差异:

1. 代理商:品牌相关目标(45%);直接响应/直效(16%);两者均有(39%)
2. 广告主:品牌相关目标(31%);直接响应/直效(15%);两者均有(54%)

社会化媒体广告10大广告主(以曝光次数排名):

1. 电讯公司AT&T:129亿
2. 微软Microsoft:40亿
3. 女鞋、包包时尚网站Just Fabulous:39亿
4. 迪斯尼:37亿
5. 互联网公司IAC/InterActiveCorp:36亿
6. State Farm保险公司:35亿
7. 亚马逊Amazon:33亿
8. 体重管理服务公司Weight Watchers:32亿
9. 环球技术学院Universal Technical Institute: 30亿
10. 在线DVD租赁商Netflix: 30亿

社会化广告有效吗?

根据Nielsen的统计报告,目标受众看到广告后,采取相应行动的形式如下:

1. 分享:15%
2. 赞:26%
3. 购买产品:14%

如何测量社会化广告的回报?

有62%的广告主和70%的代理商,要不是不确定,就是完全不知道如何测量他们的社会化营销回报率(ROI)。

小结:从50亿的社会化媒体广告开销来看,对于如何测量广告成效有疑问的广告主却在大多数,这意味着企业除了要更精准地投放广告外,还要学习测量的技巧和掌握测量的量度。另一方面,社会化媒体平台也有责任提供更有效的测量方法和工具,让广告主的花费值回票价。

作者: Janus (新浪微博)

via:socialbeta

 

]]>
CIC:2013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概览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435.html Tue, 02 Apr 2013 08:35:36 +0000 //www.otias-ub.com/?p=103435

]]>
Digiday:2013年广告商正在提高社会化媒体广告投入预算–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03332.html Sat, 30 Mar 2013 17:29:44 +0000 //www.otias-ub.com/?p=103332 2013年,社会化媒体网站上刊登的付费广告显示美国广告商正在撑大他们的胃口。据Digiday研究显示,今年64%美国广告商计划增加社交媒体广告开支,只有2%的广告商打算减少其在社交媒体上的广告开支。

]]>
社会化媒体如何变革在线预订 //www.otias-ub.com/archives/100949.html Wed, 20 Mar 2013 07:41:29 +0000 //www.otias-ub.com/?p=100949 在20世纪的中后期,酒店开始利用搜索渠道,力求直接面向潜在顾客,以帮助他们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直接与顾客进行交易。

正如很多不同的调查报告所反映的那样,搜索渠道在消费者搜索和调查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康奈尔大学酒店业研究中心的题为《告示板效应的拓展分析报告:搜索、OTA和在线预订》的调查显示,约85%的消费者在直接上网预订酒店之前都会进行某种形式的搜索。

随着搜索渠道(和搜索引擎)持续发生演变,它可能会成为一个用户获取成本更高的平台。随着主要的搜索引擎进一步通过操纵搜索结果页面的排名来变现,搜索结果页面(尤其是搜索结果首页的上半部分位置)充斥着越来越多付费搜索结果,而不是自然搜索结果。为了应对日渐增加的成本所带来的问题,我们观察到广告商采取了很多新的举措。

而在酒店方面,希尔顿酒店是首家专注于搜索引擎营销(以及其它在线营销活动)的主要酒店品牌,旨在利用其规模优势和避免酒店在某个特定市场进行竞争。与此相类似的是,我们观察到OTA(最擅长利用搜索引擎营销的企业)进行垂直整合,比方说Priceline去年11月宣布收购Kayak。搜索渠道长期以来都是一个获取用户的模式,企业通过该渠道获取用户的流程首先是从消费者提出非常个性化的旅游相关的(潜在的)搜索请求开始的,然后广告商就可以通过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广告方案来触及这些消费者。

社交媒体

企业依赖于搜索引擎的同时,社交媒体也正在崛起。该渠道的主要优势在于消费者的进一步细分,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社交媒体平台根据其用户页面(如Facebook)的信息所反映的用户属性来为属于不同特定群体的消费者提供广告。由于大量有关搜索的讨论都集中在Google身上,因此在有关社交媒体的讨论当中,我们将把焦点放在Facebook网站,它为广告商提供多种方法来触及潜在的消费者。

首先我将列出Facebook的一些基本广告形式,然后我会着重谈及企业最近所采取的一些创新的Facebook营销方案,特别是在提升转化率方面的举措(较少涉及用于提高品牌知名度或打造品牌的做法)。随着Facebook在用户需求的漏斗式流程中的位置进一步下移(从品牌的知名度到品牌的转化率),该网站更为接近于收益(和需求)管理领域,而不是营销管理。

Facebook提供三种主要的广告形式:动态消息更新(newsfeed)、页面右方的广告和退出登录页面的广告。动态消息更新同时适用于PC渠道和移动渠道。

位于页面右方的广告是Facebook网站的第一种广告形式,品牌可以轻松地使用这一广告形式。而动态消息更新则是一个更主要的广告形式,这些内容适用于PC渠道和移动渠道(动态消息更新是广告商通过移动渠道触及Facebook用户的唯一广告形式)。在用户使用Facebook的大部分时间当中,他们都是在浏览动态消息更新。除此以外,用户还在这一板块点击广告,以访问其他网站。Facebook第四季度财报的数据指出,在2012年第四季度,移动版Facebook的月均活跃用户为6.8亿。这些用户花费了大量时间使用该APP,在美国,平均每位用户每个月花费11.28小时来使用Facebook APP。

退出登录的体验是另一个能为品牌提升转化率带来巨大影响的元素,因为在访问PC版Facebook的日均活跃用户当中,40%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退出登录的操作。这就使得退出登录界面上的广告可以直接将这些流量引导至其它网站。

除了网站布局以外,Facebook还进一步针对个别的广告提供不同的形式。域名广告是最基本且最受欢迎的广告类型。然而在动态消息更新版块显示域名广告并不合适,而且这类广告在创意性和灵活性方面更具限制性。照片和链接页面贴文广告则属于为动态消息更新而设计的多功能广告形式。

照片页面贴文广告提供大尺寸的广告图片,并为用户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以吸引他们的眼球和促使他们浏览贴文。照片并不是促使用户访问其它网站的要素,广告商通常都会在广告文本中提供一个简化的URL。Facebook Offers则对企业进行直接营销活动带来好处,例如提供优惠券、进行促销或闪购活动,这一平台适用于线上或线下渠道的促销活动。当用户获取某款促销产品时,他们就会在动态消息更新版块与其好友分享有关购买促销产品的小故事。最后一种广告类型是移动APP安装广告,这是一种定制性的广告形式,它旨在直接通过移动版的动态消息更新来增加APP的下载量。

精准目标和转化率

以下表格强调了Facebook网站的基本精准目标的水平,广告商可能会在一群用户当中根据标准的用户属性来选择目标顾客,然后他们会再次细化这一目标顾客群,并应用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户群当中。最后他们会针对一系列具有某种特性和习惯的用户群来精准其目标。

Custom Audiences允许用户根据现有客户的特定构成来设计一个受众群,这些现有的客户既可以是那些Facebook用户,也(或)可以是一些符合现有消费者构成的特点的特定用户。广告商可提供了其自有的CRM数据,如客户列表和潜在客户列表等等。然后通过这些客户的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或用户ID来在Facebook网站上找到他们,这种方案可能会帮助广告主增加其用户群,又或者促使他们不再采用直接营销策略,转而使用这种方案。Facebook近日新增了两项服务,以更好地细化上述标准的定位方法和进一步提升转化率。这两种服务分别是Custom Audiences和Facebook Exchange。

Facebook允许广告商通过浏览量、点击量或转化率等数据来为广告和消费者行为添加标签和进行追踪,以下表格对这些追踪方法进行了总结。与搜索渠道相似,Facebook也为广告商提供工具,允许他们根据自身的目标来集中于其费用或优化其支出,无论他们的目标是提升品牌认知度(浏览量)还是提升转化率。与搜索渠道不同的是,Facebook的广告商可以采取按点击付费(CPC)或按展示量付费(CPM)的收费模式。

社交媒体已经发生了演变,它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而是扩大到需求创造方面。用户目前访问Facebook网站时可能不会拥有旅游相关的目的,然而通过为品牌创造知名度以及针对那些拥有明确的旅游购买目标的消费者,该网站日益成为一个能触及消费者的媒介。我们只是刚刚开始调查和研究Facebook广告的投资回报率,因此我们可以对转化率进行追踪,并对直接的投资回报率进行评估。我们还需要对Facebook广告的模式进行全面的归因分析,以判断这种需求是否属于增量需求。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我们还需要分析增量需求的程度。另外,我们还需要分析其它渠道的行为对Facebook的转化率产生多大的影响,以及Facebook广告会如何影响其它渠道的转化率。启示

———————————————————————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助我们转发它分享给你身边的好友。

本文来自@SocialBeta 的内容合作伙伴@环球旅讯

]]>
JiaThis:2013年2月社会化媒体分享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893.html Wed, 13 Mar 2013 15:33:20 +0000 //www.otias-ub.com/?p=171893 2月农历新年刚过,国内最大的社会化分享工具提供商JiaThis最新发布了《2013年2月国内社会化媒体分享数据排行报告》,二月数据显示:飞信、百度贴吧、QQ好友上涨较快,具体数据如下:



1、春节期间垂直类媒体分享趋势变化对比

 

春节期间,JiaThis针对9000多万用户的分享行为,抽样分析了四种垂直类型媒体(生活服务类、视频类、金融财经类、电子商务类)的分享数据。绘制出这几类垂直媒体在春节期间的变化趋势,如下图。

 

 

可以看出,生活服务类、音乐视频类在春节期间分享量逐渐增长并达到一个峰值,而与此相比,金融财经类和电子商务类网站的分享数据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与网民在春节期间访亲出游、娱乐休闲、金融休市、快递暂停等等诸多因素不无关系。

2、二月分享热词分析

通过对二月期间网民的分享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一些词汇频繁出现在分享信息中,比如:春晚、压岁钱、爆竹、拜年、返程等。下面列出了二月期间分享内容中出现频率较多的热词:

 

 

越来越多的热词被广泛应用到博客、微博、SNS等覆盖面广泛的新媒体中,而网民对其的追捧让其传播速度异常惊人,可以这样说,热词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如果网站主可以创造出热词,引领网络文化的走向,可想而知,产生的效果会是多么让人叹为观止。

3、二月份前20名分享媒体变化

二月份,飞信、百度贴吧等分享量上涨明显,反观淘江湖、美丽说、蘑菇街却出现了略微的下降。由于春节期间,很多网民返回家乡,PC端用户量以及网络购买力都略显下滑,取而代之的手机端客户量的增长,而这也促成了上述媒体平台分享量的变化。

二月份具体排名变化:飞信上升3位、百度贴吧上升3位、网易微博下降1位、淘江湖下降3 位、QQ好友上升2位、 豆瓣下降3位、 MSN上升1位、朋友网上升1 位、百度搜藏下降1位、蘑菇街下降1位、 51社区下降1位、QQ收藏进前20名。

—————–
附:Jiathis.com公司数据来源说明:JiaThis是一家“社会化分享”聚合按钮提供商,为80万多家网站提供“收藏&分享”按钮服务,这个聚合按钮上整合了如:QQ、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120多个社会化“收藏&分享”按钮。 JiaThis通过2013年2月份分享数据,对将近9000多万用户对各种分享按钮的使用次数,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得出了以上数据报表。
名词解释:
分享量:网民使用JiaThis分享工具将页面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次数
回流量: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后,用户点击分享链接返回到分享页面的浏览次数
分享量占比:单月内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占分享全部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总和的百分比
分享回流率:回流量/分享量 = 分享回流率(该数据可反应网站的社会化传播能力)

]]>
eMarketer:怎样的内容营销策略能获得最佳的投资回报率(roi) //www.otias-ub.com/archives/98771.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98771.html#comments Fri, 08 Mar 2013 03:29:52 +0000 //www.otias-ub.com/?p=98771 随着内容营销已成为大势,社交媒体上的营销狂热逐渐冷却

从Econsultancy和Adobe联合发布的“季度简报:2013年的数字化趋势”来看,数字营销商已经非常迅速地看到了将资源导向内容营销的重要性。

该报告以全世界的客户端营销人员为调研对象,发现内容营销已成为逐渐兴起的数字化营销中最重要的一项,39%的被调研者都将其选为优先的数字化营销策略,而在2012年,仅有29%的人认为内容营销是优先的数字化营销策略。优化转换率与2012年相比,也有了较显著地提升:今年的调查中,有39%的人将其选为优先的数字化营销手段,在去年这一数字是34%。

但同时,营销人员认为社交媒体分析已不再那么重要:2012年的调查中,有19%的被调查者认为它很重要,但今年这一比例跌落到9%。不过,社交媒体参与度仍被认为是相当重要的,38%的被调查者强调了这一数字化营销策略的重要性,这与2012年的数据基本持平。这样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认识到了社交媒体在吸引客户和寻找市场机会上的潜在价值,但并未找到有效测量其投资回报的方法。

似乎随着社交媒体越来越成熟,营销人员将其作为营销策略的热情反倒不如从前了。2012年的调查中,54%的答题者认为社交媒体是最令人兴奋的数字化营销策略之一,但2013年这一数据却大幅跌落到35%。但是,从绝对数值上来看,营销人员对社交媒体的热情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它仅排在移动优化(被43%的答题者选为2013年最让人兴奋的数字化营销策略)之后而位居第二。

或许Facebook已感知到社交媒体在营销中重要性的变化,它近来开始了对付费信息平台的测试,在该项目中,用户支付1美元,即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对朋友圈以外的人发信息。尽管这一项目目前仅限于个人用户,但从它不错的受欢迎程度推测,它具备向企业用户等推广的潜力,以使企业够得着那些“喜欢”了某一品牌页面的人。

199it编译:albertyouhl

]]>
//www.otias-ub.com/archives/98771.html/feed 820
R3&Admaster:研究显示4/5的广告主对网络视频和社会化媒体尤为感兴趣 //www.otias-ub.com/archives/98795.html Fri, 08 Mar 2013 00:11:42 +0000 //www.otias-ub.com/?p=98795

在当前多介质的传播生态中,网络视频开始受到更多广告主的青睐,而现代企业为公司或产品制作视频广告已经成为一项固定支出。在R3和Admaster在2012年发布的报告中,已经有4/5的广告主对网络视频和社会化媒体尤为感兴趣,并有23%的广告主打算将大部分增加的预算投入到网络视频中。

 

根据PIEHOLE.TV的数据显示,仅仅在Youtube上,每分钟就会有72小时长度的视频被上传,而在2010年每分钟上传视频的长度则只有24小时,预计到2014年,互联网的全部流量中有90%都来自于网络视频。

视频广告最终会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如何呢?在被访者中,有60%的访问者会在观看视频之前先阅读当前页面的文字说明,而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观看视频会比阅读文字多记住58%的内容。

在网站的访问数据中,观看网站中视频的访问者一般会多花2分钟浏览该网站的网页,而观看视频者购买产品的概率会比其他访问者增加64%。与此同时,在观看视频的访问者中会有68%的人会在社交网络上进行分享。

其实视频广告的加入也会为企业或产品提高被搜索到的概率。在搜索引擎数据中,日常搜索有46%的搜索对象都是产品和服务,而网络视频会比文本的点击率高41%,此外含有视频的网站被排列于搜索结果第一页的可能性比不含视频的网站高出近50倍。

社会化媒体又是网络视频的另一助推器,有46%的Facebook用户会在Facebook上分享视频,而在Tiwteer上的每分钟都有500篇推文里包含视频的链接,当下多屏化的传播格局之下,也会有48%的手机用户会在智能手机终端上观看视频,这更增加了视频观看的流动性。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在网站或移动客户端上增加视频也就意味着增加观众,如果在社会化媒体上进一步推广视频,也可以得到更多观众并增加曝光率,由此收获更好的营销效果,而视频的营销效果最终会是印刷广告或直邮广告营销效果的6倍。

]]>
JiaThis:2013年1月社会化媒体分享数据排行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8379.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98379.html#comments Wed, 06 Mar 2013 02:38:36 +0000 //www.otias-ub.com/?p=98379 JiaThis最新发布的《2013年1月国内社会化媒体分享数据排行报告》具体数据如图:

 

 

1、三大手机运营商用户分享占比分析

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达到3.3亿人,根据权威预测,在2013年手机网民占中国人口比例将达52.9%,超越PC网民数量,将正式宣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PC与手机互联网将全面融合,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平台成为兵家必夺之地。国内最大的三家通讯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均为网站平台提供了分享到手机端的服务,目前三家分享服务已全部加入到JiaThis分享媒体大全中,他们分别是:

 

 

根据JiaThis统计的历史数据显示:三大通讯运营商在针对手机端的分享服务所占有的用户比例几乎持平,其中使用电信“手机快传”的用户比例略高一筹,约为37.50%,其他两个分别是:移动爱分享32.76%,联通WO+分享29.74%。

 

 

通过从网页端分享到手机平台的内容分析,更多网民喜欢将:时事新闻,餐饮地址信息、商品购买信息、好友通讯信息、心情签名等内容通过三个通讯商提供的手机分享服务将信息同步到自己的手机,这点与SNS社区之间的分享内容有一些区别。

2、“QQ好友”分享数据增长迅猛

“QQ好友”是JiaThis在2013年一月份新上线的分享服务。通过点击“QQ好友”分享按钮,用户可以直接将信息分享到QQ客户端软件中。

 

 

“QQ好友”分享按钮同时还支持“群分享”或者“讨论组”分享的“一对多”分享模式,网民可以将页面内容一键转发给多个QQ好友(一次最多可以选择10个分享对象),分享内容会以消息形式自动触发QQ信息提醒,和正常接收到朋友发来的消息显示效果相同。

 

 

凭借QQ庞大的用户群体,“QQ好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用户分享量冲到JiaThis分享媒体排行榜的第13位,相信在以后的分享记录中,“QQ好友”会被更多的网民熟悉和使用。

3、微博类媒体分享占比增强。

1月数据报告显示,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分享量占比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反观人人网、开心网这样的老牌SNS社区分享数据却呈现了小幅度下降。简短集中、高效传播让微博产品成为网民沟通交友的首选。JiaThis将2013年1月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人人网、开心网分享数据与上月数据对比,如图所示:

 

 

—————–

附:Jiathis.com公司数据来源说明:JiaThis是一家“社会化分享”聚合按钮提供商,为80万多家网站提供“收藏&分享”按钮服务,这个聚合按钮上整合了如:QQ、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120多个社会化“收藏&分享”按钮。 JiaThis通过2013年1月份分享数据,对将近9000多万用户对各种分享按钮的使用次数,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得出了以上数据报表。
名词解释:
分享量:网民使用JiaThis分享工具将页面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次数
回流量: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后,用户点击分享链接返回到分享页面的浏览次数
分享量占比:单月内分享到某一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占分享全部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次数总和的百分比
分享回流率:回流量/分享量 = 分享回流率(该数据可反应网站的社会化传播能力)

]]>
//www.otias-ub.com/archives/98379.html/feed 1176
美国报纸与社交媒体受欢迎程度相同 //www.otias-ub.com/archives/93475.html Mon, 04 Feb 2013 03:37:59 +0000 //www.otias-ub.com/?p=93475 报纸的广告收入正在翻跟斗,最近三分之一的市场营销者说他们在转移对报纸等媒体的注意力。与此同时,消费者正花费大块的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市场营销者当然也不会错过这一信息。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根据最近的调查显示,美国报纸仍然像社交媒体一样受欢迎。来自KPMG国际的调查发现,在过去一个月,58%的受调者阅读报纸,57%访问社交媒体或者博客。

传统媒体渠道在失去对数字媒体的营销成本优势时,仍然爆发出让人深刻的传播效率。比如,88%的KPMG受调者在过去一个月看过电视,74%听过广播。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查着眼于月使用情况,因此不衡量日常消费。举例说明一下,Facebook刚刚公布,2012年12月全球范围内每天有6亿1千8百万用户活跃在Facebook上,包括1亿3千5百万在美国和加拿大。Ipsos的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个美国成年人每天都要花2小时在社交媒体上。但是,尼尔森最近的跨平台报告发现,美国两岁及以上的人群每天都平均花4小时以上的时间看电视。

更重要的是,KPMG研究9个国家的消费者发现,他们日常平均花费在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上的时间比较,传统媒体的权重更大。而且这份研究提醒说,14%的美国消费者现在更愿意在他们的手机或者平板上观看电视节目。

这些数据表明,虽然有很多的理由来看好数字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但传统媒体的受欢迎度和高传播效率不能被忽视。

199it编译:@木名CQP

]]>
Ragan:社会化媒体团队构建 //www.otias-ub.com/archives/92966.html Wed, 30 Jan 2013 01:30:26 +0000 //www.otias-ub.com/?p=92966 Ragan调研了美国社会化媒体从业人员,在报告《Structuring a Social Media Team》得出了如下关键发现:

团队方面

65%的受访者的社会化媒体工作跟其他工作在一块做,24%的人专门做社会化媒体的工作,其中83%团队的规模在3个及以下。

监测和评估

69%的人不满意或有点满意他们的社会化媒体评估,只有31%的人满意或非常满意。很多人表示他们缺少时间去跟踪数据或甚至不清楚应该测量什么。

预算和薪酬

只有28%的人表示今年他们的预算增加了(扣除了工资和待遇),66%的人没有变化。预期2013年稍好一点点,62%的预算仍然不变。给社会化媒体管理员的薪酬差异明显,21%的人收入在2.5万~3.5万美元,22%的人收入在6.5万~9万美元,5%的人赚得非常高,在12.5万美元以上。

平台和成效

多数人仍然在摸索阶段,只有13%的人认为他们在社会化营销的高级阶段,略超过一半的人表示水平好于平均,但高不了多少,另外23%的人表示他们是新手。Facebook仍是最流行的平台,91%的人使用,Twitter在第二,有88%,Linkedin为69%


谁拥有社会化媒体

70%的受访者表示市场营销部门参与,69%表示公关部门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企业传播为49%

199it分析

 

]]>
德勤:2013年社会化媒体和数字营销趋势–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90571.html Tue, 15 Jan 2013 14:28:33 +0000 //www.otias-ub.com/?p=90571

]]>
信息图:2012年美国社交电视统计 //www.otias-ub.com/archives/87207.html Thu, 27 Dec 2012 02:28:32 +0000 //www.otias-ub.com/?p=87207 社交网络成为一个公共的聊天室,而传统的电视节目也成为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Trendrr监测了数亿的社交电视讨论,发现NBC是最热门的社交电视谈资电视台,而1月份和9月份是人们讨论电视的高峰期。体育,真人秀的讨论程度最为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