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零售业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10 Apr 2025 13:13:5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2024-2025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50052.html Thu, 10 Apr 2025 21:00:47 +0000 //www.otias-ub.com/?p=1750052 本报告由中国百货商业协会、香港科技大学利丰供应链研究院共同撰写, 并于2025年4月由双方联合发布。

报告显示,2024年百货零售业主要有五大特点。一是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下降态势,企业面临盈利空间持续压缩的挑战;二是受财富效应减弱、出境游等因素影响,高端消费下滑明显;三是随着行业进入存量市场,降本增效成行业共识;四是随着消费需求分化,企业正通过多元调改寻求增长突破;五是消费复苏缓慢的大环境下,并购重组的案例增多,通过整合资源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百货零售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需求恢复不足,提振消费政策覆盖到的范围有限;二是企业有调改升级的需求,但面临投入产出不确定性的矛盾;三是电商持续影响下,企业进行全域融合面临困局;四是行业整体在同质化竞争环境下,企业寻求差异化难的困境;五是自营业务作为提升商品力的重要途径面临诸多瓶颈;六是数字化转型与投入难以平衡。

为有效应对市场挑战,百货零售企业纷纷进行转型升级,并呈现五大趋势。一是2025年将会迎来更多项目的调改升级,面向代际消费的调改持续深入;二是百货零售企业与品牌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实现“互助成长, 生态共赢”;三是场景化和体验式的消费不断发展,将促进商场的品质提升;四是数字化及AI的深入应用将驱动企业运营效率不断提升;五是绿色消费逐渐成为新的消费趋势,商场将注入更多绿色元素。

报告认为,在百货调改升级中,存在只注重“表”而忽略“里”的情况,有的商场花重金改造中庭,增加大屏,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却忽略了品牌和运营的提升。形象是“表”,运营是“里”,徒有其表,不如表里兼修,方为长久之计。

除了企业内部的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全域运营,国家政策对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零售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满足消费者物质文化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2021-2022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416711.html Fri, 08 Apr 2022 21:30:37 +0000 //www.otias-ub.com/?p=1416711 过去的一年,在疫情反复、消费乏力等多种不利因素之下,仍有多家百货企业业绩创历史新高。他们的业绩证明,百货店仍是时尚和品质消费的主渠道。

百货业是时尚的行业,百货店是时尚引领者和消费聚集地,是所在城市商业繁荣的代表,是高端品牌不可或缺的市场通道,有的百货店更是所在城市的地标建筑。国际知名百货店与所在大都市,在时尚与品味方面形成了互相成就的关系。当前,一线城市争相建设成为国际消费中心,百货的作用更为突出。在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百货店同样是当地时尚品质消费的首选。

虽然宏观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百货业态仍然处于比较好的发展环境之中。包括经济的长期发展、境外消费的回流、年轻一代的个性化需求、消费者的品质消费提升、国潮国货的兴起等。

我们也关注到,中国的百货业在数字化应用和体验上领先于国际同行,但在形象展示、橱窗设计、商品管理、顾客服务、综合绩效等方面仍有欠缺。具体表现为商品力弱、发展方向不明、业绩增长手段缺乏等。根本原因,是很多百货店仍以传统理念指导经营,缺乏对时尚的敏感性,更没有转变传统理念的迫切性。经营理念与消费需求存在差距,导致需求与供给错位。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冯氏集团:2020-2021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26376.html Tue, 06 Apr 2021 21:34:16 +0000 //www.otias-ub.com/?p=1226376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与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2020-2021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大大加快了中国百货企业的转型步伐,各环节数字化进程明显提速,百货企业积极拥抱社交电商和直播带货,并利用各类平台搭建私域流量。

疫情和居家隔离政策对依赖线下客流量的零售业影响重大,百货业在疫情期间受到重创,百货企业营收和利润普遍大幅下滑。得益于中国疫情在2020年上半年得到有效控制,下半年消费持续恢复,各大百货商场陆续开始重新营业,同时百货企业通过在线渠道积极自救。从业绩看,超过七成百货企业的全年凈利润为正。

疫情迫使百货企业加快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业务。根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和利丰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问卷调查,近九成受访企业表示已经开展线上业务,业务模式包括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商城、直播带货、团购服务、到家业务等。另外,66%的受访企业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线上业务销售额有明显提升。

此外,国内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消费者对提高生活质量类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过去一年,奢侈品类商品业绩亮眼,带动高端百货企业业绩增长;化妆品成为百货企业主打品类,不少百货企业开始大力布局商场美妆区。

为配合顾客逐渐提升的质量类和体验类消费需求,行业调整改造升级趋势明显。不少百货企业在2020年重新调整空间利用,升级硬件水平,同时增加各类互动体验,如加大引进餐饮项目、艺文展览、儿童娱乐等。改造升级完成后,这些体验项目普遍为商场带来大量客流,同时增加了商场的人气。

展望未来,报告也针对百货业的发展,提出了系列政策建议 — 挖掘并重视百货店在城市的商业地标价值、加快数字化向深水区迈进、政府给予适当财政补贴激活消费、加强百货店在城市的商业调控规划、以及推进国有控股零售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CCAGM&冯氏集团:2019-2020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81193.html Fri, 10 Jul 2020 21:07:52 +0000 //www.otias-ub.com/?p=1081193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CCAGM与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联合撰写《2019-2020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于近日发布。此报告基于103家以百货经营为主的零售企业和近300家样本门店的具体经营数据,并结合相关宏观经济数据综合分析、编制而成。报告显示,虽然2019年企业的门店和销售增速同比进一步放缓,但在平效、毛利率、净利率、客单价等关键指标上,百货业态的质量有所提升。

数据显示,103家以百货经营为主的样本企业2019年企业销售总额7653亿元(包含百货、超市等业态),增长率2.8%,其中超市增长率4.0%,百货增长率1.0%,购物中心增长率6.8%,奥特莱斯增长率9.8%,电器专业店增长率-1.5%,网络零售增长率11.7%。企业门店总数7740家,增长率1.3%。总营业面积6300万平方米,增长率4.7%,其中自有面积占45%,正式员工数46万人,比2018年减少7.1%。

样本企业提供百货业态数据的100家,销售总额3588亿元,较2018年小幅增长1.0%,其中51%的企业正增长,49%企业负增长。同店对比,2019年同店平均增长率为0.3%,2018年为2.0%,其中,52%的企业同店对比显示正增长。

企业的三项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情况,样本企业2019年三项费用总额比2018年下降2.9%,2019年企业的三项费用率平均为18.1%,比2018年减少0.2个百分点,总体上看,2019年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有所缓解。2019年样本企业正式员工数平均下降3.8%,正式员工总数(所有样本企业正式员工人数加总)下降7.8%,员工薪酬总额下降6%。百货业态正式员工数下降8.7%,平均下降幅度3.7%。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2018-2019年度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57401.html Sat, 06 Apr 2019 16:35:56 +0000 //www.otias-ub.com/?p=857401 报告显示,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这是多年以来增速较低的一年。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6.8%、3.2%、6.2%和1.8%。各个业态增速普遍放缓,线上线下都面临较大压力。

百货业态经历多年的痛苦转型,整体有触底回升迹象。例如,SKP在2017年单店125亿元销售的基础上,2018年销售再创135亿新高;银泰百货年度同店比大幅增长37%;王府井集团2018年净利润为近五年最高;远东百货在大陆的业务10年来首度由亏转盈;百盛集团在2017年扭亏为赢,2018年继续向好。

本报告由中国百货商业协会、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共同 撰写,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根据本报告撰写制作英文报告,并同期发布。

 1、总体发展持续向好

从百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看,对百货最大两次影响,一是限制三公消费,二是电商分流,前者的影响已大致消化完成,后者也过了峰值,其它影响因素都是其次的、微弱的,所谓“利空出尽”。从正面利好看,主要是消费升级和政策利好,前者关于是降级、分级还是升级的讨论很多,从大方面上一定是不断升级的。政策方面,促进进口和关税下调等,有利于百货店的商品升级和价格下降、《电商法》限制了海外代购的无序发展,促进了高端商品消费的回流。

2、更多采用线上工具

线上线下融合是大趋势,百货使用线上工具的空间更为广泛,人、场、货的联接都需要线上工具的支持。从技术和手段应用上,不仅限于电商网站,也包括公众号、小程序、社群营销、APP等。从实现的功能上,即包括商品查询与订购、物流服务,也包括基础的信息沟通、会员维护、积分或优惠券查询与使用、储值卡查询等。多种手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3、并购重组案例多发

从长远看,并购案例将继续增加。一方面是市场不乐观,部分企业销售和利润下滑,经营出现困难,需要找买家。另一方面,目前市场的增量非常有限,更多是存量资源的整合,经营质量好、确立了竞争优势的企业,将主要通过并购方式,扩大规模。与欧美日发达国家的零售业相比,中国零售业的集中化程度依然很低,行业的并购整合有很大的空间,集中化是必然趋势。大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商品组织能力和后台建设能力,在并购中将处于更为主动的地位。

4、区域百货优势不减

百货业整体上处于商业街区的核心位置,区域百货的位置优势更为突出,或者是位于城市中心,或者是在区域商业中心,有很多是自有物业,且在当地的品牌形象较好,普遍是当地时尚消费的首选。很多区域百货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全面周到的服务能力和灵活的经营风格,其业绩将保持稳定增长。

5、与购物中心的界限模糊

百货店学习购物中心增加体验元素,购物中心也有强化品牌商管理、扩大统一收银比例的趋势,大型百货店和城市购物中心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种模糊或融合,是适应消费者需求的结果,也是提升各自能力的必然手段。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利丰研究中心:2017-2018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04387.html Wed, 28 Mar 2018 16:50:34 +0000 //www.otias-ub.com/?p=704387 由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支持,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特别协办的第16届中国百货零售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2017-2018年度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作为论坛的重头戏现场发布。

2017年的中国百货零售业在经历了实体零售转型之痛后,经营困难局面逐步改善,呈现出回稳向好态势。广大百货零售企业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为主线,紧紧围绕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以商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主动适应消费升级需要、主动把握技术进步机遇,形成了拓展全渠道、发展新业态、优化供应链等主要转型创新模式,全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革之相,朝着个性化、智能化和生活方式体验化的方向蓬勃发展。

《2017-2018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综合了行业宏观数据,通过对85家中国典型百货零售企业的经营报表分析和访谈,就中国百货零售业的整体经营和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82家百货零售企业进行问卷调研,探讨中国百货零售业的转型发展方向。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