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症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un, 27 Oct 2024 13:11:0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孤独会使罹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31%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3324.html Sun, 27 Oct 2024 13:11:03 +0000 //www.otias-ub.com/?p=1723324

一项针对60多万人的研究发现,孤独感会使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31%,这强调了进一步研究和干预以保护认知健康的必要性。由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医学院教师领导的一项新研究通过分析全球60多万人的数据,量化了孤独与痴呆症之间的联系,使其成为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项。

对21项纵向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表明,孤独感会使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31%。 这项研究发表在Nature Mental Health上。

领导这项研究的助理教授玛蒂娜-卢切蒂说:”鉴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孤独与健康状况不佳有关,这些结果并不令人惊讶。痴呆症是一个谱系,其神经病理变化始于临床发病前几十年。 继续研究孤独与不同认知结果或症状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 孤独感–对社会关系的不满–可能会影响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

玛蒂娜-卢切蒂助理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了孤独与痴呆症发病风险之间的联系。 资料来源: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分析表明,孤独是认知障碍的主要风险因素,与年龄或性别无关。 它还将孤独与痴呆症的特定病因(如阿尔茨海默氏症)以及诊断前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联系起来。

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卫生总监在COVID-19大流行及其相关社会限制之后宣布,孤独是一种公共卫生危机。

卢切蒂说:”孤独对健康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了解孤独为什么会增加晚年痴呆症的风险,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增加这种风险,这一点非常重要。”

尽管这项研究的数据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受试者,但大部分数据都是从西半球较富裕文化中收集的。 Luchetti 说,未来的研究应纳入更多来自其他国家的数据。

她说:”我们知道,低收入国家的痴呆症病例在增加。未来的研究需要从这些国家收集更多数据,以评估孤独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影响。”

荟萃分析结果提供的信息可以指导未来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卢切蒂说:”既然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关联,那么找出孤独感的来源就显得至关重要,这样既能预防或管理孤独感,又能为老年人的福祉和认知健康提供支持。”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根据60多万人的数据发现,孤独会使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31%。 这项研究强调,有必要探讨在不同的全球和文化背景下,孤独是如何影响认知健康的。

编译自/SciTechDaily

自 中文业界资讯站

]]>
加州大学:研究发现年轻一代的大脑更大了 痴呆症风险越低 //www.otias-ub.com/archives/1683080.html Tue, 02 Apr 2024 12:05:12 +0000 //www.otias-ub.com/?p=1683080 大脑越大,说明大脑越健康,认知功能越强。自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我们的大脑一直在增大。现在,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了这是如何影响我们患痴呆症,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的。

到 2020 年,全球痴呆症患者人数将超过 5500 万,预计这一数字将每 20 年翻一番。然而,痴呆症患者人数的增加很可能是人口老龄化和寿命延长的结果。2016 年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一项研究发现,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新报告的痴呆症病例逐渐减少,平均每十年减少 20%。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下降?2016 年的研究考察了教育等因素对痴呆症风险的影响,发现到 2000 年代,与 70 年代相比,至少拥有高中文凭的人的痴呆症发病率下降了 44%。虽然研究注意到了教育与痴呆症之间的联系,但并没有研究潜在的原因。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中心的一项新研究或许可以解释这一点:我们的大脑现在变大了。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主任、神经学教授查尔斯-德卡利(Charles De Carli)说:”一个人出生的年代似乎会影响大脑的大小,并可能影响大脑的长期健康。遗传在决定大脑大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社会、文化和教育因素等外部影响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在目前的研究中使用了与前一项研究相同的数据集,即弗雷明汉心脏研究(FHS)。这项以社区为基础的人口研究始于 1948 年,研究对象是马萨诸塞州弗雷明汉市的 15000 多人,研究人员对三代参与者进行了调查,以确定心脏和大脑的健康趋势。

1999年至2019年期间,研究人员对3226名出生于1930年至1970年的人进行了脑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其中女性占53%,男性占47%。所有参与者都没有认知障碍或中风病史,而中风会增加痴呆症风险。

研究人员将 20 世纪 30 年代出生的人的核磁共振成像与 20 世纪 70 年代出生的人的核磁共振成像进行比较后发现,有几种大脑结构的大小在逐渐但持续地增加。其中,颅内容积(ICV)或颅骨(头盖骨)内的容积逐年增加,从 30 年代的平均 1,234 毫升/41.7 盎司增加到 70 年代的 1,321 毫升/44.7 盎司–增加了 6.6%。

虽然 20 世纪 70 年代的人也比 30 年代的人高,但在对身高进行调整后,ICV 的差异依然存在。研究表明,ICV 越大,表明”大脑储备”越大,从而可以预防痴呆症。

白质是由数百万髓鞘化神经纤维束组成的深层脑组织

白质和皮质灰质的大小也有所增加。灰质是大脑(皮层)的最外层,对精神功能、记忆、情绪和运动都很重要。中风、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都会影响灰质。白质位于灰质之下,包含数百万束神经纤维(白质之所以呈白色,是因为髓鞘包裹着神经纤维)。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到 70 年代,研究人员观察到白质的体积增加了 7.7%,皮质灰质的体积增加了 2.2%。海马体的体积也增加了 5.7%,海马体的最大作用是保存短期记忆并将其转移到长期储存中。皮质表面积,也就是看起来皱巴巴的可见灰质层,增加了 14.9%。

德卡利说:”像我们的研究中观察到的这种较大的大脑结构可能反映了大脑发育的改善和大脑健康的提高。更大的大脑结构代表着更大的大脑储备,可以缓冲阿尔茨海默氏症和相关痴呆症等老年性脑部疾病的晚年影响。”

研究人员承认遗传因素的重大影响,但认为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生活环境的影响更有可能促成大脑结构的增大和痴呆症风险的降低。他们说,他们观察到的大脑体积增大可能反映了自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健康、教育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改善,以及心脏病、高血压、肥胖、运动和糖尿病等可改变的痴呆症风险因素的改善。

然而,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家庭健康调查的人群主要是非西班牙裔白人,他们身体健康,受过良好教育。因此,它不能代表更广泛的美国人口。不过,与此相对应的是这项研究的设计,它对大量参与者的大部分生命周期进行了跟踪,并跨越了近 80 年的出生日期。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神经学杂志》上。

自 cnBeta.COM

]]>
东京都老年医学:新研究发现养狗可将老年人患致残性痴呆症的风险降低40%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5697.html Sun, 10 Dec 2023 10:55:49 +0000 //www.otias-ub.com/?p=1665697

东京都老年医学和老年学研究所领导的一项综合研究发表在 2023 年 12 月的《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上,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中发现了拥有宠物与老年人痴呆症风险之间值得注意的联系。

这项研究涉及 11000 多名年龄在 65 岁至 84 岁之间的人,约占日本东京大田市老年人口的 10%,研究人员探讨了养宠物(尤其是猫和狗)与每周锻炼习惯(包括散步、跑步、瑜伽、游泳和骑自行车等活动)之间的联系。这项研究历时 4 年,科学家们利用长期护理保险系统(LTCI)的数据对参与者中的失能性痴呆症事件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在考虑到各种背景因素的情况下,养狗在约四年的随访期内对减少严重痴呆症的发生起到了一定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养狗者如果经常锻炼身体,不与社会隔绝,患严重痴呆症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即使是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这样的限制条件下,照顾狗的行为也可能有助于保持身体活动,包括日常锻炼,并促进社会参与。

概括地说,研究发现:

养狗可降低患严重致残性痴呆症的可能性。

养狗的人定期锻炼和社交活动可显著降低患痴呆症的风险。

另一方面,与养狗相比,养猫对预防痴呆症的影响并不明显(研究发现,养狗的人计算出的几率风险为 0.6,而养猫的人的几率风险为 0.98)。

研究结果表明,与养猫或不养宠物的人相比,养狗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较低,这在痴呆症研究领域尤其引人关注。研究采用”几率比”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养狗者的风险系数为 0.6,而养猫者的风险系数略高,为 0.98,没有任何宠物的人的基线风险为 1.0。

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宠物狗对主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养狗的人一般都更常到户外活动,从而增加了社交互动。这种社交活动的增加被认为对痴呆症的发展有”抑制作用”。此外,与养狗有关的体育活动,如定期散步,被认为可以减少与痴呆症有关的脑蛋白的堆积。经常锻炼还能促进脑血流、细胞生长和存活,这些都是降低认知能力衰退风险的因素。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谷口裕博士指出,养狗对降低失能性痴呆症的风险大有裨益。

研究发现,与以前养过狗或从未养过狗的人相比,目前养狗的人患失能性痴呆症的可能性降低了40%(几率比为0.60,95%置信区间为0.37-0.977)。相比之下,养猫者的几率比为 0.98(95% 置信区间为 0.62-1.55),表明患痴呆症的风险差异微乎其微。与过去或从未养过狗但没有锻炼习惯的人相比,目前养狗并经常锻炼的人患失能性痴呆症的几率大幅降低了63%,几率比为0.37(95%置信区间为0.20-0.68)。

Taniguchi博士说:”在大约四年的随访期内,对背景因素进行调整后,养狗对失能性痴呆症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养狗者有锻炼习惯且没有社会隔离,患失能性痴呆症的风险明显较低”。

此外,该研究还得出结论,养狗可以鼓励持续的体育锻炼,培养坚持锻炼的习惯。研究认为,这对于促进社会参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有益。

总结

经常锻炼、不与社会隔绝的狗主人患严重痴呆症的风险最低。不过,研究小组提醒说,如果狗主人的生活方式久坐不动,社交互动有限,那么仅仅养狗还不足以抵御痴呆症。研究小组强调,如果狗的主人不从事与照顾狗有关的日常活动,如锻炼和社交,那么就无法观察到预防痴呆症的积极效果。

研究还强调了文化方面的问题,指出日本养猫养狗的比例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这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探讨在日本发现的模式是否也适用于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WHO)强调,在全球范围内,痴呆症是一个重大的健康问题。目前,全球约有 5000 万痴呆症患者,每年新增近 1000 万确诊病例。这一全球患病率突出表明,了解有助于预防痴呆症的所有潜在因素,包括养宠物和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自 cnBeta

]]>
加州大学:研究发现某些性格特征有助于预防痴呆症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4322.html Fri, 01 Dec 2023 12:29:23 +0000 //www.otias-ub.com/?p=1664322

痴呆症有几种不同的病理基础,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尔茨海默病(AD),其特征是淀粉样β斑块和tau缠结的累积。但有大量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病变程度与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之间存在脱节。7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体内淀粉样蛋白β和tau含量足以达到注意力缺失症的标准,但认知能力并未受损。

大量荟萃分析表明,身体、社交和认知参与有助于更健康的认知衰老。这些因素体现在”五大”人格特质中:自觉性、外向性、经验开放性、神经质和合群性。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新的荟萃分析,研究了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神经病理学与痴呆诊断之间的联系。

“我们希望利用新技术来综合这些研究,并检验这些关联的强度和一致性,”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Emorie Beck 说。

研究人员分析了八项已发表的纵向研究数据,这些研究横跨两个大洲和四个国家。这些研究总共包括 44531 名参与者,其中 1703 人患上了痴呆症。他们研究了五大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的三个方面–积极和消极情绪以及生活满意度–与基于认知测试和尸检脑病理学的痴呆症临床症状的比较。

他们发现,自觉性、外向性和积极情绪对痴呆症的诊断具有保护作用,而神经质和消极情绪则是风险因素。在一小部分研究中还发现,经验开放性、合意性和生活满意度的高分也具有保护作用。

消极情绪与痴呆诊断之间的可靠联系是一项新发现。负面情绪的特征是愤怒、焦虑、厌恶、内疚和恐惧等厌恶情绪状态,并且与神经质高度相关。研究表明,消极情绪与神经炎症有关,尤其是对于淀粉样蛋白β水平较高的人来说,炎症可能使人容易出现抑郁症状,从而在炎症和心理因素之间形成了一条双向途径。也就是说,抑郁症状与炎症有关,而炎症可能导致抑郁症状。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人格特质与死后痴呆症大脑中的神经病理学之间没有一致的关联。

贝克说:”这是最让我们惊讶的发现。如果人格可以预测认知测试的表现,但不能预测病理,那么可能发生了什么?”

研究人员提出,某些人格特质可能会使人们对痴呆症中出现的认知障碍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而那些具有较高人格特质的人可能能够应对和解决这种障碍。

考虑到其他可能缓和人格与痴呆症风险和神经病理学之间关系的因素,如年龄、性别和教育,他们几乎没有发现任何关联。

贝克说:”我们几乎没有发现任何影响的证据,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觉性的保护作用有所增加。”

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局限是神经病理学标记物的获取途径有限;半数样本没有完成尸检,所有具有神经病理学标记物的样本都来自美国。

目前的荟萃分析复制并扩展了之前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神经质、自觉性和消极情绪与痴呆症的诊断有跨样本、跨测量和跨时间的关联。在这些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尤其是这些关联的时间性及其背后的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在生命早期对人格特质进行干预可能是降低长期痴呆症风险的一种方法。

研究人员计划扩大他们的工作范围,包括研究有神经病理学但认知障碍较小的人群。他们还希望研究其他可能在痴呆症发病中发挥作用的日常因素。

这项研究发表在《阿尔茨海默氏症与痴呆症》(Alzheimer’s & Dementia)杂志上。

]]>
加州大学:研究表明到204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痴呆症病例可能比预测高出42%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0710.html Tue, 14 Nov 2023 12:14:59 +0000 //www.otias-ub.com/?p=1660710

《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2008 年后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痴呆症发病率将大幅上升,到 2040 年可能达到 170 万例。从不同的人口统计数据中观察到的这一意外增长表明,亟需对痴呆症的政策进行修订并加强护理策略,这标志着痴呆症已成为一项日益严峻的健康和社会护理挑战。

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到204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痴呆症患者可能多达170万人,比之前的预测高出40%以上。

以前的研究基于截至2010年的数据,结果显示高收入国家的痴呆症发病率有所下降。然而,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上的新研究表明,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痴呆症发病率在2008年后开始不降反升。

根据这一估计的发病率上升趋势,研究人员预测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痴呆症患者人数在未来可能会大大高于预期。

根据英格兰和威尔士此前的研究,痴呆症患者人数预计将增加57%,从2016年的77万人增加到2040年的120万人。然而,由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资助的新研究表明,这一数字可能高达 170 万。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英国老龄化纵向研究(ELSA)提供的九波数据,这些数据来自 2002 年至 2019 年期间居住在英格兰私人家庭的 50 岁以上老人。

他们发现,2002 年至 2008 年间,痴呆症发病率(衡量各年龄段人口中痴呆症患者比例的指标)下降了 28.8%。然而,2008 年至 2016 年间,发病率又上升了 25.2%。

根据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在不同的亚群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非线性模式。

最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不同教育程度群体之间痴呆症发病率的差异正在扩大,因为在2002-2008年期间,教育程度较低的参与者的痴呆症发病率下降较慢,而在2008年之后,教育程度较低的参与者的痴呆症发病率上升较快。

研究人员预测,如果痴呆症发病率的增长速度与 2008 年至 2016 年期间观察到的一样快(每年增长 2.8%),那么到 2040 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痴呆症患者人数将增至 170 万,约为 2023 年的两倍。相比之下,如果痴呆症发病率像以前报告的那样继续下降,估计人数将达到100万。

主要作者陈云涛博士(UCL 流行病学与医疗保健研究所)说:”令人震惊的是,如果痴呆症发病率继续下降,到2040年痴呆症患者的人数可能会比现在高出70%。这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破坏性影响,还会给医疗和社会保健带来比目前预测大得多的负担。对发病率趋势的持续监测将对制定社会护理政策至关重要”。

超越人口老龄化的发病率上升

尽管痴呆症病例的增加通常被归因于人口老龄化,但研究人员还发现,老年群体中痴呆症的发病率也在上升。

首席研究员埃里克-布鲁纳教授(UCL 流行病学与医疗保健研究所)说:”我们的研究揭示了痴呆症很可能是一个比以前认识到的更为紧迫的政策问题–即使目前的趋势只持续几年。我们发现,在英格兰和威尔士,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这一趋势的主要驱动力,而且老年群体中患痴呆症的人数也在增加。我们不知道这种模式会持续多久,但英国需要做好准备,这样才能确保每个受影响的人,无论其经济状况如何,都能获得所需的帮助和支持。”

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全国影响力负责人詹姆斯-怀特(James White)评论说:”痴呆症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健康和社会关怀问题。柳叶刀公共卫生研究报告中的统计数据严酷地提醒我们,如果不采取行动,痴呆症对个人和经济造成的破坏将不会停止。

我们知道,今天在英国出生的人中,每三人中就有一人会在一生中患上这种绝症。随着发病率的上升,改善诊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每个痴呆症患者都必须获得及时、准确和具体的诊断,而你是谁或你住在哪里都不应该影响诊断。

这些数据还清楚地表明,我们本已举步维艰的社会医疗系统所承受的压力只会有增无减。优质的社会医疗服务可以极大地改善人们的生活,但我们知道,痴呆症患者–他们是社会医疗服务的最大用户–正在与一个费用高昂、难以获得、而且往往不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医疗系统作斗争。”

自 cnBeta

]]>
莫纳什大学:研究发现年长者仅失去1%的深度睡眠就会使痴呆症风险增加27%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6080.html Tue, 31 Oct 2023 11:57:51 +0000 //www.otias-ub.com/?p=1656080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对于 60 岁以上的人来说,深睡眠时间每年只要减少 1%,患痴呆症的风险就会增加 27%。研究结果表明,加强或保持深度睡眠可能是远离痴呆症的一种方法。慢波睡眠通常被称为深度睡眠,通常持续 70 到 90 分钟,发生在夜晚的前几个小时。深度睡眠不仅能让人醒来后感觉神清气爽,还能修复肌肉、骨骼和组织,增强免疫系统。

以前的研究表明,大脑在深度睡眠期间会清除与痴呆症有关的有毒蛋白质,但深度睡眠在痴呆症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仍不明确。现在,莫纳什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结果表明,深度睡眠减少与60岁以上人群患痴呆症的风险有关。

这项研究的合著者之一马修-帕斯(Matthew Pase)说:”慢波睡眠或深度睡眠在许多方面支持着大脑的衰老,我们知道睡眠能增强大脑中代谢废物的清除,包括促进清除阿尔茨海默病中聚集的蛋白质。然而,迄今为止,我们还不清楚慢波睡眠在痴呆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慢波睡眠不足可能是一种可改变的痴呆症风险因素。”

研究人员招募了346名参与者,他们分别在1995年至1998年和1998年至2001年期间进行了两次夜间睡眠研究。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 69 岁,约一半(52%)为女性。

帕斯说:”我们利用这些(睡眠研究)来研究慢波睡眠是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以及慢波睡眠百分比的变化是否与17年后的晚年痴呆症风险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平均而言,两次睡眠研究之间的睡眠量有所下降,这表明衰老与深度睡眠的丧失有关。

在17年的跟踪调查中,共有52例痴呆症病例。在对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吸烟状况、服用安眠药、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等因素进行调整后,深睡眠时间每年每减少一个百分点,痴呆风险就会增加 27%。

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存在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遗传风险–APOE e4等位基因,随着年龄的增长,深度睡眠的减少速度会加快,但脑容量的变化却不会加快。

“我们还研究了阿尔茨海默病遗传风险或提示早期神经变性的脑容量是否与慢波睡眠减少有关,”Pase 说。”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风险因素与慢波睡眠的加速下降有关,但与脑容量无关。”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JAMA Neurology)上。

]]>
哈佛大学:分析发现空气污染可能会增加痴呆症的风险 //www.otias-ub.com/archives/1616225.html Mon, 12 Jun 2023 12:34:06 +0000 //www.otias-ub.com/?p=1616225

哈佛大学陈氏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新的荟萃分析表明,暴露于细颗粒空气污染物(PM2.5)可能与痴呆症的风险增加有关。该研究是第一个使用新的”非随机暴露研究中的偏见风险”(ROBINS-E)工具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该工具比其他评估方法更详细地处理环境研究中的偏见。

“这是为监管机构和临床医生提供可操作数据的一大步,使他们了解关于这一极为重要的健康话题的文献状况。这些结果可以被像环境保护局这样的组织使用,该局目前正在考虑加强对PM2.5暴露的限制,”主要作者、环境流行病学和生理学教授Marc Weisskopf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这种措施的公共卫生重要性”。

此外,这也是第一项结合了最近利用”积极的病例确认”的研究的研究。这项技术包括对整个研究人群进行筛选,然后对基线时没有痴呆症的参与者进行面对面的痴呆症评估。

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BMJ》上。

全世界目前有超过5700万人患有痴呆症,估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1.53亿。这些病例中高达40%被认为与潜在的可改变的风险因素有关,如接触空气污染物。

Weisskopf和他的合作者,哈佛大学Chan-NIEHS环境健康中心的研究员Elissa Wilker,以及公共卫生生物科学项目的博士生Marwa Osman,扫描了2000多项研究,并确定了51项评估环境空气污染和临床痴呆症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都是在过去10年里发表的。使用ROBINS-E对这些研究进行了偏见评估,其中16项符合荟萃分析的标准。大部分的研究是关于PM2.5的,二氧化氮和氮氧化物是其次最常研究的污染物。在荟萃分析中使用的研究中,有9项使用了主动的病例确认。

研究人员发现有一致的证据表明PM2.5和痴呆症之间存在关联,即使每年的暴露量低于目前美国环保署规定的每立方米空气12微克(μg/m3)的标准。特别是在使用主动病例调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平均每年的PM2.5暴露量每增加2μg/m3,患痴呆症的风险就会增加17%。他们还发现有证据表明,痴呆症与氮氧化物(年暴露量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风险增加5%)和二氧化氮(年暴露量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风险增加2%)之间存在关联,尽管数据更为有限。

研究人员指出,空气污染与痴呆症风险的估计关联小于其他风险因素,如教育和吸烟。然而,由于接触空气污染的人数众多,人口层面的健康影响可能是巨大的。

Weisskopf说:”鉴于痴呆症病例的巨大数量,确定可改变的风险因素以减少疾病的负担将具有巨大的个人和社会影响。接触PM2.5和其他空气污染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个人行为来改变,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监管。”

]]>
挪威:研究表明单身人士患痴呆风险增加73% //www.otias-ub.com/archives/1572154.html Mon, 20 Mar 2023 13:05:49 +0000 //www.otias-ub.com/?p=1572154 如今,单身人士越来越多,有人认为单身更加自由,有更多自己的空间。不过挪威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离婚或者单身将会增加痴呆风险。

在研究中,科学家使用了一项来自挪威的大规模、持续的基于人口健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8706名参与者的婚姻史与晚年痴呆以及轻度认知障碍(MCI)之间的关系。

同时,对他们在44-68岁时的婚姻状况进行定义:在这24年间保持相同婚姻状况的,分为未婚、持续在婚、持续离婚、丧偶共4种状态。

他们参与了认知功能和痴呆临床评估后,研究人员发现,未婚的痴呆患病率最高,达到14.1%,持续在婚的最低,为11.2%。

相比于持续再婚,未婚患MCI风险高43%,患痴呆风险增加73%,持续离婚的增加66%。

为什么单身人士患病风险会更高?研究认为,结婚并维持婚姻的人,可能具有保护自身免受晚年痴呆和MCI影响的特征。

例如,结婚可以经常增加社交互动的次数,从而帮助建立认知储备,降低患痴呆风险。拥有配偶也可以对许多与晚年认知相关的,危害健康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包括饮酒、吸烟、缺乏身体活动和饮食不合理等。

当然,这项研究成果并不是为了引发单身人士的恐慌,而是提醒大家需要多多关心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果能够建立健康的生活路径,一个人过得幸福快乐,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自 快科技

]]>
兰德公司:研究发现从2000年到2016年美国65岁以上人群的痴呆症患病率下降3.7% //www.otias-ub.com/archives/1546199.html Mon, 02 Jan 2023 09:33:29 +0000 //www.otias-ub.com/?p=1546199 兰德公司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从2000年到2016年,美国65岁以上人群的痴呆症患病率下降了3.7个百分点。经年龄调整的痴呆症患病率从2000年65岁以上人群的12.2%下降到2016年65岁以上人群的8.5%,比2000年的水平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在整个研究期间,痴呆症的患病率持续下降,在2000年和2004年之间观察到特别快速的下降。

黑人男性和白人男性之间的痴呆症患病率差异缩小了,黑人男性的痴呆症患病率下降了7.3个百分点,而白人男性则下降了2.7个百分点。这些发现最近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兰德公司的经济学家佩特-胡多米特说:”痴呆症发病率下降的原因尚不确定,但这一趋势对美国老年人和支持他们的系统来说是个好消息。这种下降可能有助于减少随着美国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养老院和其他支持系统的预期压力。”

兰德公司的迈克尔-D-赫德和苏珊-罗威德是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

在整个时期,女性的痴呆症患病率高于男性,但在2000年至2016年期间,这一差异同样缩小了。在男性中,痴呆症的患病率下降了3.2个百分点,从10.2%降至7.0%。女性的下降幅度更大,从13.6%下降到9.7%,下降了3.9个百分点。

2021年,约有620万65岁或以上的美国成年人患有痴呆症。由于年龄是痴呆症最强的风险因素,据预测,到2050年,预期寿命的增加将使全球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痴呆症的患病率从约5000万增至1.5亿。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发达国家按年龄调整的痴呆症患病率一直在下降,这可能是因为教育水平的提高,吸烟的减少,以及对关键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的更好治疗。

这些特定年龄比率的任何变化都对预测的患病率和相关费用有重要影响,例如家庭、保险公司和政府对护理的支付。

兰德公司的新研究采用了一个新的模型来评估认知状态,该模型基于从参加全国健康和退休研究的2.1万多人那里获得的一套广泛的认知措施,这是一项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大型人口代表调查。

该模型通过利用数据的纵向维度提高了痴呆症分类的精确度。对于不平等的研究来说,重要的是,该模型的构建是为了确保痴呆症分类在人口亚群中得到校准,因此,它有能力产生按年龄、性别、教育、种族和民族以及按终身收入衡量的痴呆症患病率的准确估计。

兰德公司的研究发现,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从统计学意义上讲,它为痴呆症的减少做出了贡献,解释了男性痴呆症患病率减少的约40%和女性减少的20%。

研究中受过大学教育的男性比例从2000年的21.5%增加到2016年的33.7%,在此期间,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比例从12.3%增加到23%。

不同人口群体的教育水平趋势不同,这可能会影响未来痴呆症的不平等现象。例如,虽然传统上女性的教育水平低于男性,但在年轻一代中,女性受教育程度更高。虽然少数种族和民族群体的教育水平仍然低于非西班牙裔白人,但不同种族和民族群体的差距已经缩小了。

胡多米特说:”缩小种族和族裔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可能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以减少一般的健康不平等,特别是痴呆症的不平等,这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政策目标。”

痴呆症的年龄调整后的流行率在种族和少数民族个人中往往更高,在男性和女性中都是如此。然而,在男性中,非西班牙裔黑人和白人个体之间的患病率差异缩小了,而在女性中则保持稳定。在非西班牙裔白人男性中,痴呆症的流行率从9.3%下降到6.6%。在非西班牙裔的黑人男性中,该比率从17.2%下降到9.9%。

自 cnBeta

]]>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每天走1万步降低罹患癌症、痴呆症、心脏病和死亡的风险 //www.otias-ub.com/archives/1507595.html Tue, 18 Oct 2022 13:30:06 +0000 //www.otias-ub.com/?p=1507595

研究发现,每天走1万步与降低50%的痴呆症风险有关。这项研究使用可穿戴追踪器追踪了78500名参与者,使其成为系统追踪步数与健康结果相关的最大研究。这些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和《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Neurology)杂志上。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南丹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步行1万步可以降低痴呆症、心脏病、癌症和死亡的风险。

悉尼大学查尔斯-帕金斯中心和医学与健康学院的研究员马修-阿玛迪博士说:”这里的启示是,为了保护健康,人们不仅可以理想地争取每天走1万步,而且还可以在过程中尝试走得更快。”

共同主要作者、南丹麦大学的博尔哈·德尔·波索·克鲁兹副教授和加的斯大学的健康问题高级研究员说:”对于不希望太活跃的人来说,我们的研究还表明,每天低至3800步就能将痴呆症的风险减少25%。”

关键数据点:

每天走2000步,过早死亡的风险就会逐步降低8%到11%,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发病率方面也有类似的关联。每天更多的步数与较低的全因性痴呆风险有关,9800步是与痴呆症风险降低50%有关的最佳强度,然而,每天低至3800步时,风险降低只剩下25%。步行强度或更快的步伐显示出与所有结果(痴呆症、心脏病、癌症和死亡)的有益联系,超过了每日总步数。

高级作者、悉尼大学身体活动、生活方式和人口健康教授Emmanuel Stamatakis说:”由于健身追踪器和应用程序的日益普及,步数很容易理解,并被公众广泛用于追踪活动水平,但人们很少考虑他们的步速。这些研究的结果可以为第一个正式的基于步数的身体活动指南提供信息,并帮助制定旨在预防慢性疾病的有效公共卫生计划”。

这项研究是如何进行的?

该研究使用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将78500名年龄在40至79岁的英国参与者的步数数据与7年后的健康结果联系起来。在7天的时间里(至少3天,包括一个周末日和睡眠期间的监测),参与者戴着手腕上的加速器来跟踪他们的身体活动。

通过一些数据来源和登记处,如住院记录、初级保健记录、癌症和死亡登记处,这些信息与参与者的健康记录相连接,并得到了伦理批准。

只有在试验开始时没有痴呆症、癌症或心血管疾病病史并且在前两年保持健康的人在试验结束时被评估。还进行了统计调整,以考虑到混杂因素,如那些走得多的人通常行动也更快。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研究是观察性的,这意味着它们不能显示直接的因果关系,然而,注意到在这两项研究中,在人群层面上看到了强烈和一致的关联。

马修-艾哈迈迪博士说:”这些使用腕戴式追踪器的研究的规模和范围使其成为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表明每天1万步是健康益处的甜蜜点,走得更快与额外的益处有关。展望未来,更多长期使用追踪器的研究将阐明与某些水平和强度的日常步行有关的健康益处。”

自 cnBeta.COM

]]>
伯明翰大学:研究发现中年时经常做噩梦与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www.otias-ub.com/archives/1496921.html Thu, 22 Sep 2022 14:05:55 +0000 //www.otias-ub.com/?p=1496921

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噩梦是无害的,但显然,它们可能是一个不好的信号。根据伯明翰大学的一项研究,在中年时经常做噩梦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更有可能被诊断出患有痴呆症。

一项新研究表明,在老年痴呆症特有的记忆和思维问题出现之前的几年甚至几十年,噩梦可能会变得普遍。这项研究将于9月21日发表在《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

伯明翰大学人类大脑健康中心的Abidemi Otaiku博士说:“我们首次证明,痛苦的梦境或噩梦,可以与普通人群中健康成年人的痴呆风险和认知能力下降有关。”

“这很重要,因为很少有痴呆症的风险指标可以早在中年时就被识别。虽然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证实这些联系,但我们相信噩梦可能是一种有用的方法,可以识别出患痴呆症的高风险个体,并制定策略来延缓疾病的发生。”

Otaiku博士为这项研究检查了来自美国三个社区队列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600多名年龄在35至64岁之间的成年男性和女性;以及2600名79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所有参与者在研究开始时都没有痴呆症,年轻组的参与者平均随访了9年,老年组的参与者平均随访了5年。

该研究的数据收集开始于2002年至2012年。参与者完成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其中包括一个关于个人做噩梦频率的问题。

研究人员使用统计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以评估做噩梦频率较高的参与者是否更有可能继续经历认知能力下降并被诊断为痴呆症。

根据研究结果,每周都做噩梦的中年人(35-64岁)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经历认知能力下降的可能性是四倍,而老年人被诊断为痴呆的可能性是两倍。

特别有趣的是,该研究发现男性的关联比女性强得多。例如,每周做噩梦的老年男性比没有做噩梦的老年男性患痴呆症的可能性高五倍。然而,在女性中,风险的增加仅是41%。

该研究的下一步将包括探索年轻人的噩梦是否与未来的痴呆症风险有关,以及其他梦的特征,如我们记得梦的频率和梦的生动程度,是否也可以用来识别痴呆症风险。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和脑电图(EEG),科学家们还计划调查健康人和痴呆症患者做噩梦的生物学基础。

自 cnBeta.COM

]]>
西北医科大学:研究显示音乐可以帮助痴呆症患者跟护理人员建立起情感联系 //www.otias-ub.com/archives/1495872.html Mon, 19 Sep 2022 12:14:18 +0000 //www.otias-ub.com/?p=1495872

随着病情的发展,痴呆症患者往往会失去跟亲人口头交流的能力。然而,来自西北医科大学和艺术治疗研究所(ITA)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差距可以通过一种新颖的音乐干预来克服。

资料图

在ITA开发的名为“通往记忆的音乐桥梁(Musical Bridges to Memory)”的干预措施中,一个现场合奏小组播放患者年轻时的音乐如音乐剧《奥克拉荷马》或《音乐之声》中的歌曲。研究作者表示,通过使病人能够一起参与音乐活动如唱歌、跳舞和简单的乐器演奏,这在病人和他们的护理人员之间建立了一种情感联系。

此外,该计划提高了患者的社会参与度并减少了患者和护理人员的神经精神症状–包括激动、焦虑和抑郁。

据估计,目前仅在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就影响到了600多万人。

据该研究的论文第一作者Borna Bonakdarpour博士称,这项研究是独特的,这是因为它同时针对痴呆症患者和支持他们的护理人员。而早期关于老年痴呆症患者音乐疗法的研究大多只关注患者。

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神经学副教授、西北医学会神经学专家Bonakdarpour说道:“患者能够通过音乐与伙伴联系,这种联系是他们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痴呆症患者的家人和朋友也受到了影响。当他们不能与亲人联系时,对他们来说是很痛苦的。当语言不再可能时,音乐为他们提供了一座连接彼此的桥梁。”

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Alzheimer Disease and Asociated Disorders》上。

音乐记忆和处理没有受到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

Bonakdarpour称,即使语言和其他记忆在痴呆症中消失,音乐记忆也经常留在大脑中。这是因为参与音乐记忆和处理的大脑区域在疾病过程的后期才会受到阿尔茨海默病或痴呆症的影响。因此,患者在说话能力减弱后很久还能保持跳舞和唱歌的能力。

该研究是如何进行的

在这项研究中,患有痴呆症的人–Silverado记忆护理中心(位于芝加哥郊区)的居民–和他们的护理伙伴在干预措施之前和之后的10分钟内进行对话和互动的视频记录。在播放音乐之前,每一对病人/护理人员都接受了关于如何在音乐中更有效地互动的培训。

在45分钟的音乐干预中,一个室内音乐家合奏团和一位歌手表演了吸引病人年轻时的歌曲。病人和他们的护理人员收到了简单的乐器如手鼓和振动器以配合音乐。经过专门培训的音乐治疗师在表演期间与病人互动并让他们打鼓、唱歌和跳舞。

在音乐结束后则进行集体谈话。结果显示,患者的社会参与度更高,他们表现出更多的目光接触、更少的分心、更少的激动及情绪的提升。相比之下,对照组没有接受干预而是接受常规的日常护理和项目,他们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没有显示出这种变化。

“所有的人都能与他们的亲人建立起联系”

在干预之前,一些人不会跟他们的伙伴有太多的沟通。然而在干预期间,他们开始一起玩耍、唱歌和跳舞,这对家庭来说是一个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也普及到他们在疗程之外的行为。

“随着项目的进展,护理人员邀请了多个家庭成员,”Jeffrey Wolfe说道,“它成为整个家庭的一种正常化经验。尽管他们的痴呆程度不同,但所有人都能与他们的亲人联系在一起。”据悉,Wolfe是ITA的神经学音乐治疗师-研究员,也是“通往记忆的音乐桥梁”项目的负责人。

而研究的下一步是在更大的病人群体中进行研究。ITA和西北大学已经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会获得了一笔为期三年的资助以扩大这项研究。

自 cnBeta.COM

]]>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研究发现糖尿病和心脏病可使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一倍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9210.html Tue, 26 Jul 2022 13:07:17 +0000 //www.otias-ub.com/?p=1469210

根据一项新研究,患有2型糖尿病、心脏病或中风中至少两种疾病的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两倍。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杂志上的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表明,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可能是降低痴呆症风险的一种策略。

痴呆症的一些主要风险因素是2型糖尿病、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或心房颤动)和中风,这些疾病一起被称为心脏代谢疾病。

卡罗林斯卡学院神经生物学、护理科学和社会系下属的老龄化研究中心的博士生Abigail Dove说:“很少有研究考察同时患有这些疾病中的一种以上对痴呆症的风险有何影响,所以这就是我们在研究中想要考察的内容。”

多年来,痴呆症逐渐发展。它最初表现为认知功能的缓慢恶化,仅在认知测试中被发现。之后,它发展为认知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仍然可以照顾自己,但观察到他们的记忆力正在退化,最后发展为全面的痴呆症。

住在斯德哥尔摩Kungsholmen的2500名60岁以上的健康、无痴呆症的人的数据来自瑞典国家老龄化和护理研究。医疗记录和临床检查被用来确定试验开始时心脏代谢疾病的流行情况。然后对患者进行医学评估,并在12年内进行认知测试,以跟踪认知功能的变化和痴呆症的发展。

多种心脏代谢疾病使认知障碍和痴呆的可能性增加了一倍,并使其发病时间加快了两年。它们还加快了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更多的疾病与更大程度的风险有关。

Dove说:“在我们的研究中,糖尿病/心脏病和糖尿病/心脏病/中风的组合对认知功能的损害最大。”

然而,只有一种心脏代谢疾病的人并没有显示出明显较高的痴呆风险。“这是个好消息。该研究显示,一旦某人至少有两种疾病,风险才会增加,所以有可能通过防止第二种疾病的发展来避免痴呆症。”

在78岁以下的参与者中,心脏代谢疾病和痴呆症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更强。

Dove说:“因此,我们应该在中年时就关注心脏代谢疾病的预防,因为那些在生命早期患上心脏代谢疾病的人,其认知障碍和痴呆症的风险似乎更高。”

研究人员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通过检查遗传因素的影响和使用大脑成像来了解心脏代谢疾病如何损害大脑,从而更多了解驱动这种相关性的机制。

自 cnBeta.COM

]]>
北京大学:研究发现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可能会因视力问题而增加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8630.html Mon, 25 Jul 2022 13:40:23 +0000 //www.otias-ub.com/?p=1468630

根据最近对涉及76,373人的16项研究进行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有视力问题而未得到治疗的老年人可能有更高的机会患上痴呆症。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已经发表在《Aging and Mental Health》上,其表明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才能确定如何通过解决老年人的视力问题如戴眼镜或做白内障手术来防止认知问题和痴呆症的发生。

“这项研究是通过全面检查所有可用的基于人口的英语研究来评估老年人视力问题和认知结果之间关系的首批研究之一。我们的研究结果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证据,即视力下降是患痴呆症的一个风险因素,”这项研究的论文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医学信息学中心的Beibei Xu副教授说道,“虽然这背后的原因仍不清楚,但它表明诊断和治疗眼部疾病可能是有益的–既能改善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有可能减缓或阻止记忆丧失。”

在英国,据称有多达一百万的痴呆症患者,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数字预计会上升。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60万。预计到2050年,老年痴呆症的费用将达到560亿美元,而目前只有300亿英镑。

人们的生活受到这种情况的严重影响。随着疾病的发展,个人将有更多的记忆丧失及人格和行为的改变。他们最终将完全依赖他人来照顾自己。

研究人员纳入了16项研究–包括76373名参与者,其中5项横断面研究和11项纵向研究在2020年4月之前已经发表。从这些研究中,研究人员们研究了老年人的视觉障碍和认知结果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

无论患者的视力障碍是自我报告的还是用客观措施诊断的,这些有视力问题的人患认知障碍和痴呆症的风险增加;

有视力问题的人跟没有视力问题的人相比,出现认知障碍的可能性要高137%;

跟没有视力问题的人相比,基线时有视力问题的人患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41%,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44%。

“寻找预防或推迟痴呆症发病的方法有助于减少其对受影响的个人及其家庭生活的破坏性影响,特别是考虑到这种疾病的负担越来越重。识别可改变的风险因素是开发有效干预措施以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个关键步骤,”Beibei Xu说道,“我们的新结果强调了对老年人进行定期眼科检查的重要性–使他们的视力方面的任何潜在问题都能被发现并及早治疗。他们还建议,不应忽视任何自我报告的视力变化。”

研究人员们建议,现在有必要进行未来的研究以检查治疗老年人视力问题以防止认知障碍和痴呆症的有效性。

]]>
日本顺天堂大学:超15%的65岁以上的日本成年人患有痴呆症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3489.html Wed, 13 Jul 2022 12:30:28 +0000 //www.otias-ub.com/?p=1463489

据了解,超15%的65岁以上的日本成年人患有痴呆症,这是一种严重的病症。众所周知,由于痴呆症会导致老年人的记忆、思维和社交能力恶化,所以它大大降低了这一群体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肥胖症已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生活方式疾病。它经常发生在肌肉质量差的情况下,这种情况被称为“肌少症性肥胖”,这是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和手握力来评估的。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情况被认为会增加认知障碍的风险。而这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好奇,这种关系是否也适用于痴呆症?

日本顺天堂大学的研究人员在Yoshifumi Tamura博士的指导下在最近发表于《Clinical Nutrition》的一项研究中回答了这个问题。Tamura博士强调了他们工作的意义,他说道:“如果肌少症和痴呆症之间的关联得到确定就可以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和老年患者的痴呆症风险。”

这项研究涉及1615名65至84岁的日本老年人,他们参加了文京健康研究。 根据个人的肌少症和肥胖状况,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成四组:有肥胖症的人、有肌少症的人、有肌少症性肥胖的人、没有肥胖症或肌少症的人(对照组)。然后,他们检查了肌少症、肥胖症和几种精神功能之间的关系。

据悉,当男性的手握力低于28公斤,女性的手握力低于18公斤,都代表了肌少症或肌肉力量差,而体重指数超过25公斤/平方米的人被归为肥胖症。为了确定是否存在痴呆症和中度认知障碍(MCI),研究人员使用了两种评估技术。MCI和痴呆分别由蒙特利尔认知评估的得分低于22分和Mine-Mental State Examination的得分低于23分来确定。

 

研究人员发现59.4%的人既没有肥胖症也没有肌少症,21.2%的人有肥胖症,14.6%的人有肌少症,4.7%的人有肌少症性肥胖。患有肌肉疏松症的参与者患MCI跟痴呆症的比率最高,其次是患有肌少症和肥胖症的人,最后是对照组。

当研究小组进行多变量分析以检查统计学上的相关关联时,他们发现,跟没有肌少症和肥胖症的人相比,肌少症性肥胖跟MCI和痴呆症的发病率增加有独立关联。该研究还显示,女性的肌少症跟痴呆症有显著关联,但男性则没有。

Tamura博士指出:“这项研究清楚地表明,在日本的老年人中,由BMI和手握力共同定义的肌少症性肥胖与MCI和痴呆症有关。”

但这项研究的长期影响是什么?Tamaru博士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令人鼓舞的–“由于我们现在知道,肌少症性肥胖和痴呆症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我们可能会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来控制这种情况从而甚至降低痴呆症的发病率。”

自 cnBeta.COM

]]>
《神经病学》:研究显示严重的头部伤害会使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50%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8130.html Sun, 12 Jun 2022 08:36:12 +0000 //www.otias-ub.com/?p=1448130

一项研究发现,严重创伤性脑损伤 (TBI) 增加了痴呆症的风险。仅在美国,每年约有170万人遭受TBI。年龄较大的青少年(15-19岁)和老年人(65岁及以上)最有可能遭受TBI。

当大脑受到突然的创伤时,就会发生创伤性脑损伤。当头部快速而有力地与某一物品相撞,或某一物品刺穿头骨并穿透脑组织时,也可能发生创伤性骨折。即时和延迟的症状包括意识混乱、视力模糊和注意力难以集中。最近的一项研究甚至表明,创伤性骨折甚至可能在几十年后产生后果。

根据2022年5月11日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官方杂志《神经病学》网络版上的一项新研究,因重大脑外伤而住院的人可能比那些没有受过脑外伤的人有更大的机会获得痴呆症。重大脑外伤被定义为脑出血和住院三天或以上。研究人员发现有轻微创伤的人的风险没有增加,轻微创伤被定义为脑震荡,住院时间不超过一天。

研究作者、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Rahul Raj博士说:“创伤性脑损伤已被确定为痴呆症的一个可能的风险因素,而且由于痴呆症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必须确定可能可以改变的风险因素,以减少未来患痴呆症的人数。我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 TBI 和痴呆症之间的关系,同时调整其他相关的痴呆症风险因素,如高血压、吸烟、饮酒和体育活动。”

研究人员利用一个芬兰国家数据库,其中包括每五年收集一次的健康调查来进行研究。他们发现有31909名成年人完成了一份或多份调查问卷,其中包含了整个20年期间的生活方式特征数据,如体育活动、吸烟和饮酒。

研究人员接下来检查了国家健康登记册。他们在研究组中选择了288名因严重TBI而住院的人和406名因轻度TBI而住院的人,这些人在受伤后一年内没有出现痴呆症。在16年的平均随访期内,976名参与者患上了痴呆症。

在那些有严重创伤的人中,有27人(或9%)患上了痴呆症。在那些有轻微创伤的人中,有9人(或2%)患上了痴呆症。而在那些没有TBI的人中,有940人(即3%)患上了痴呆症。

在对年龄和性别进行调整后,研究人员发现,因严重 TBI 而住院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比没有创伤性疾病的人高1.5倍。但在进一步调整了其他相关的痴呆症风险因素,如教育、吸烟、饮酒、体育活动和高血压后,这种关联就削弱了。 Raj解释说,饮酒和体育活动似乎在削弱这种关联方面发挥了最大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因轻微创伤性疾病住院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没有增加。

Raj说:“在我们的研究中,约有十分之一的严重TBI患者确实患上了痴呆症。考虑到痴呆症或创伤性脑损伤是无法治愈的,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预防其他痴呆症风险因素,如过量饮酒和不运动,可能会降低严重 TBI患者的痴呆症风险。需要在更大的人群中进行更多的研究。”

该研究的一个局限性是,它只包括因严重TBI住院的人,所以没有因轻度TBI而寻求治疗的人没有被包括在内。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是世界上最大的神经病学家和神经科学专业人士协会,拥有超过38000名会员。AAN致力于促进以病人为中心的最高质量的神经病学护理。神经病学家是在诊断、治疗和管理大脑和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受过专门训练的医生,如阿尔茨海默氏病、中风、偏头痛、多发性硬化症、脑震荡、帕金森病和癫痫。

自 cnBeta.COM

]]>
《营养神经科学》:研究发现高纤维饮食可以减少罹患痴呆症的风险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1357.html Thu, 26 May 2022 12:48:44 +0000 //www.otias-ub.com/?p=1441357

来自日本筑波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较高的膳食纤维水平,尤其是可溶性纤维,与较低的痴呆症风险有关。我们经常被告知应该多吃纤维。它被认为是健康的消化系统所必需的,也有心血管方面的好处,如降低胆固醇。现在,有证据表明,纤维对健康的大脑也至关重要。最近发表在《营养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日本的研究人员表明,高纤维饮食与患痴呆症的风险较低有关。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山岸和正教授说:”痴呆症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通常需要长期护理。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可能起到预防作用。我们利用从1980年代开始的一项大型研究中收集的日本数千名成年人的数据对此进行了调查。””

课题参与者完成了调查,评估了他们在1985年至1999年间的饮食消费。他们一般都很健康,年龄在40到64岁之间。然后从1999年到2020年对他们进行跟踪,并记录他们是否患上了需要护理的痴呆症。

科学家们将来自总共3739名成年人的数据,根据他们的饮食中的纤维量分为四组。他们发现,吃了较多纤维的群体患痴呆症的机会减少。

该小组还研究了两种主要类型的纤维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可溶性纤维和不可溶性纤维。可溶性纤维存在于燕麦和豆类等食物中,对生活在肠道中的有益细菌很重要,并提供其他健康益处。在全谷物、蔬菜和其他一些食物中发现的不溶性纤维,已知对肠道健康也很重要。研究人员发现,纤维摄入量和痴呆症之间的联系在可溶性纤维方面更为明显。

研究小组对膳食纤维与痴呆症风险之间的联系可能存在的基础有一些理论。

山岸教授说:”目前机制尚不清楚,但可能涉及肠道和大脑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一种可能性是可溶性纤维调节了肠道细菌的组成。这种成分可能会影响神经炎症,而神经炎症在痴呆症的发病中起作用。膳食纤维也有可能减少痴呆症的其他风险因素,如体重、血压、血脂和葡萄糖水平。这项工作仍处于早期阶段,在其他人群中确认这种关联很重要”。

在今天的许多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许多人摄入的纤维比营养学家建议的要少。通过鼓励高膳食纤维的健康饮食习惯,也许有可能减少痴呆症的发病率。

自 cnBeta.COM

]]>
加州大学:研究发现经常吃蓝莓可能会降低患痴呆症的风险 //www.otias-ub.com/archives/1435061.html Fri, 13 May 2022 12:57:20 +0000 //www.otias-ub.com/?p=1435061

古老格言说,每天一个苹果,疾病远离我,但辛辛那提大学(UC)的新研究显示了一种不同的水果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好处。由加州大学Robert Krikorian博士领导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某些中年人群的日常饮食中添加蓝莓可能会减少患上晚年痴呆症的几率。这一发现最近发表在《Nutrient》上。

研究方法

几年来,Krikorian的团队一直在研究浆果对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高风险人群的益处。

虽然哥们其他浆果和红甘蓝等植物没有完全不同,但Krikorian指出,蓝莓具有特别高的微量营养素和抗氧化剂–花青素。Krikorian表示,花青素有助于赋予蓝莓同名的颜色,也有助于保护植物免受过多的辐射照射、传染病菌和其他威胁。

Krikorian表示,这些帮助蓝莓生存的特性也为人类提供了好处,如减少炎症,改善代谢功能及增强细胞内的能量生产。

Krikorian以前领导的浆果研究集中在老年人群,但在这项研究中,该团队希望研究中年人以便专注于痴呆症的预防和风险降低。

Krikorian指出,美国约有50%的人在中年前后出现胰岛素抵抗,通常被称为糖尿病前期。他称,糖尿病前期已被证明是慢性疾病的一个因素。

作为加州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神经科学系的名誉教授兼心理学部主任的Krikorian表示,他们在先前对老年人的研究中观察到蓝莓对认知的益处并认为它们可能对有胰岛素抵抗的年轻个体有效,“阿尔茨海默病就像所有的老年慢性疾病一样,从中年开始并经过多年发展。”

研究细节和结果

研究人员从辛辛那提地区周围招募了33名年龄在50-65岁之间的患者,他们超重、有糖尿病前期症状并注意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轻度下降。Krikorian指出,这一人群患晚年痴呆症和其他常见疾病的风险增加。

在12周的时间里,这些病人被要求禁止食用任何种类的浆果,除了每天将一包补充粉跟水混合–在早餐或晚餐时食用。一半的参与者接受了含有相当于半杯完整蓝莓的粉剂,而另一半则接受了安慰剂。

参与者还接受了测量某些认知能力的测试,这些能力在衰老和晚年痴呆症患者中会有所下降。

Krikorian表示,蓝莓治疗组的人在依赖执行控制的认知任务上表现出了改善。“这明显表现为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减少了对无关信息的干扰。”

Robert-Krikorian-731x1024.webp

另外,蓝莓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也表现较低,这意味着参与者的代谢功能得到改善并能更容易地燃烧脂肪获取能量。

Krikorian指出,蓝莓组显示出更高的线粒体解耦的额外温和程度,这种细胞过程跟更长寿和减少氧化压力有关。氧化应激则会导致疲劳和记忆丧失等症状的产生。

展望未来,Krikorian称他有兴趣更好地了解蓝莓帮助改善认知性能和代谢功能的确切机制。但目前研究的主要收获是,在有风险的中年饮食中定期补充蓝莓可能会降低患晚年痴呆症的几率。

Krikorian说道:“由于样本量是该研究的一个明显的局限性,所以重现这些发现将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由其他调查人员来进行。与此同时,定期食用蓝莓可能是一个好主意。”

自 cnBeta.COM

]]>
Alzheimer‘s & Dementia:研究发现白天睡得多晚年患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风险更高 //www.otias-ub.com/archives/1424782.html Mon, 25 Apr 2022 13:18:16 +0000 //www.otias-ub.com/?p=1424782

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有5740万痴呆症患者,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5亿。阿尔茨海默病(AD)占全球痴呆症病例的60%-70%,是21世纪的主要健康挑战之一。导致痴呆症(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退行性病变通常是渐进的,在患者残疾前已经发展了数十年。

既往研究证实,早在阿尔茨海默病明确出现之前,患者在诊断前15年里会更频繁出现10种症状,包括重度抑郁症、焦虑、有严重压力且出现适应障碍、听力损失、便秘、脊椎病、体重异常减轻、不适和疲劳、记忆力减退、晕厥和虚脱。

近日发表在Alzheimer‘s & Dementia上的一项研究最新证实,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进展会加速老年人群日间睡眠的变化,且这种关系可能是双向的。分析结果与另外一项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大规模研究结果相互印证,即中年时期经常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到了晚年会有更高的风险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

白天睡得多,痴呆症风险高!

白天补觉,如午睡是老年人常见一种生活习惯,但是日间睡眠对认知健康有何影响目前尚无充足研究证据。近日发表在Alzheimer‘s & Dementia上的一篇论文报告了老年人群日间睡眠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员分析了芝加哥一项名为Rush Memory and Aging Project项目的研究数据,其中共纳入1401例受试者(基线时的中位年龄为81岁),随访时间超过14年。受试者通过佩戴手表样设备记录其日常活动。日间睡眠的定义为:从上午9时至下午7时之间长时间处于非活动状态。

分析结果显示:

每天日间睡眠时间超过1小时的受试者与小于1小时的受试者相比,其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要高出40%;

与每天日间睡眠次数较少的受试者相比,日间睡眠次数至少为1次的受试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要高40%;

在校正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节律、合并症、治疗药物、APOE4等位基因携带状态等因素后,日间睡眠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相关性依然存在;

日间睡眠和认知健康之间显示出双向关系:日间睡眠时间较长、频率较高与受试者一年后认知功能较差有关;受试者认知功能较差与其一年后日间睡眠次数较多相关。

总体而言,随着受试者年龄增长,其日间睡眠的时长和频率都有上升趋势,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进展加速了这种变化,使得日间睡眠时间和频率逐年增加了一倍多。此外,日间睡眠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可能互相推动彼此产生了变化。

研究人员强调,这项研究系“首次证实日间睡眠时长(基于客观记录)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存在双向关系”。

尽管目前尚无充足证据证实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即究竟是日间睡眠对认知健康造成了影响,还是过长的日间睡眠本身就可能是加速衰老或是认知功能加速下降的信号。但是,在调整夜间睡眠时长和质量后,日间过度睡眠与痴呆症之间的关联仍然存在,这表明,日间睡眠本身的作用非常重要,且这种作用与夜间睡眠无关。

可能机制:促醒神经元损伤

这项研究的发现与最新发表在JAMA Neurology上的研究结果相吻合。根据后者的这项研究假设:日间睡眠与痴呆症发病风险存在关联,其潜在机制可能是:在淀粉样蛋白相关损伤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综合作用下,个体夜间睡眠开始呈现碎片化,而夜间睡眠质量不佳导致相应个体在白天总是感觉并未完全清醒,并选择在白天某个时间点补充睡眠。

此外,研究作者强调,由于“促醒神经元”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就已经开始退化,因此这部分人群或许并不是因为晚上没睡好所以白天表现的很累,而是因为大脑中能让他们保持清醒的系统消失了。

基于客观评估的睡眠数据以及尸检分析结果,研究团队证实了他们的猜测,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日间睡眠的原因在于疾病已经损害了“促醒神经元”,且出现损害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tau蛋白的积聚,而不是因为淀粉样蛋白的沉积。

中年缺觉的危害

去年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大型观察性研究表明,即使在相对年轻的人群中,睡眠与其晚年痴呆症发病之间关系可能也依然存在。

在对近8000名英国成年人进行了长达25年的随访后,研究人员分析发现,那些中年时期经常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到了晚年有更高的风险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总体而言,相比长期保持每晚7小时睡眠的人,从中年至老年(50-70岁间)长期睡眠少于每晚6小时的人,老年期痴呆症发病风险增加30%。

研究还分析了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发现中年时期睡眠时间与晚发性痴呆症风险之间的关联与精神疾病、心血管代谢或其他已知的痴呆症相关慢性疾病等都无关。此外,夜间睡眠持续时间≥8小时与痴呆症发病风险之间并没有显著关联。

尽管作为相关性研究,这项研究还不能建立因果联系,但这些数据告诉我们,睡眠对中年大脑健康可能很重要。未来的研究或许能进一步确定改善睡眠习惯是否有助于预防痴呆症,但即便我们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结果,保证睡眠时间总是没有错的。

自 药明康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