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运营商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18 Nov 2014 13:48:3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传统广播电视会消失吗? //www.otias-ub.com/archives/293057.html Tue, 18 Nov 2014 13:48:35 +0000 //www.otias-ub.com/?p=293057 电视业的格局正在发生转变,从以传统的电视运营商和影碟等物理媒体介质为主导,向灵活多变的消费者体验转变。如今,借助新的整合业务,消费者可以决定他们想要观看的内容,并挑选和搭配自己的视频服务。这一颠覆性的举措将户为作为媒体服务和消费的中心,对品牌和服务提供商而言,这意味着他们是否能打造引人入胜的消费者体验,并探索新的业务模式,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最新一期的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的研究——2014中国电视和媒体消费趋势,结合对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2.3万名16岁到59岁的宽带用户的调查结果,并深度剖析了中国市场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用户行为的转变持续驱动电视和传媒产业的变革,促使人们放弃传统格式及业务模式,因而开启了优质、按需点播的娱乐新时代。

流媒体挑战传统广播电视

消费者的观看习惯正在不断改变。全球来看,尽管77% 的消费者每周多次观看定期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但每周多次观看流媒体视频的人数几乎和观看广播电视节目的人同样多,比例为 75%。而对于中国城市用户来说,每周进行流媒体观看的用户比例已经远远超出观看传统广播电视的用户比例。许多录制的内容和影碟等媒体也正在向简单易用、便捷的流媒体形式转变,并且允许跨平台访问和实现按需点播服务。

图:每周多次观看不同媒体视频内容的用户百分比

20141118003

数据来源: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2014电视与媒体消费趋势报告

调查对象:全球9个市场(巴西、中国大陆、德国、韩国、西班牙、瑞典、台湾、英国和美国)

传统广播电视业务存在的弊端直接对用户的媒体消费体验有影响,并导致用户减少乃至停用广播电视服务。对于中国城市中20-24岁的用户,每天观看广播电视的用户比例从2012年的63% 下降至2014年的35%。用户对广播电视服务的支付费用也发生变化:在2012年,38%的用户选择增加广播电视的费用,只有10%的用户选择减少费用;而截至2014年4月,19%的用户选择减少或终止广播电视服务,仅有18%选择增加广播电视服务的费用。

电视机顶盒使用户实现了在电视上观看流媒体视频内容,而随着订阅式视频点播(S-VOD)服务的出现,让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固定资费获得大量的视频内容,因此订阅式视频点播也成为许多消费者日常观看习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种新的观看行为随之出现——“煲剧”式视频观看。由于获取内容接入更加容易且无额外成本,订阅式视频点播打破了视频观看的桎梏。

随着搜狐视频、优酷视频等订阅式视频点播服务的兴起,人们开始呈现前所未有的煲剧热情。半数的中国城市用户表示,他们希望电视剧所有剧集都同时发布,这样他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观看。煲剧存在不同的形式:一些观众直到剧季播出中期才突然发现有好看的电视剧,然后他们会一集接一集追看以便能够在本季结束之前赶上进度;其他人则喜欢按照自己的节奏观看一整季的电视剧,这就意味着他们要等到整季剧集都发布之后才开始观看。

然而,订阅式视频点播虽然拥有大量电影和电视剧内容,由于缺乏直播节目(如体育赛事等)和更优质的内容(如刚上映的电影、电视剧等),其很难完全满足用户对视频消费的需求。

内容为王的多屏观看

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来观看视频的时间越来越多,爱立信的研究显示多年来,消费者在电视屏幕上观看内容的平均时长没有较大变化,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观看视频的时长有所增加,但通过台式电脑观看视频的时长有所减少。

图:每周通过各种设备用于观看视频的平均时长

20141118004

数据来源: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2014电视与媒体消费趋势报告

调查对象:中国城市16-59岁互联网用户

在多屏生活的带动下,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使用不同终端观看视频,并且观看视频的地点也不仅仅是在家中。研究显示,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外出时,智能手机上观看视频的时长都在增加。29%的中国城市用户愿意为在任何设备上都能观看自己的视频内容而付费,这一意愿相比两年前增长了12个百分点。

除了在不同屏幕上观看视频,新的视频服务也能够支持视频内容在不同设备之间的无缝访问,由此催生了被称为“位移”式观看的新行为,它是指消费者在一种终端设备上开始观看某个视频,然后在一个新地点通过另一种终端设备继续观看。半数以上的中国城市用户表示,他们在一周之内至少有过一次“位移”式观看。

“位移”式观看的出现表明消费者对实现“无处不在”的连接的意愿增加,并且消费者对于不受时间和地点约束的视频内容服务有浓厚的兴趣。移动视频使用量的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移动数据使用量的增加,在2014年6月发布的《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中,爱立信对美国和英国智能手机用户在 Wi-Fi 网和蜂窝网上每月产生的移动视频数据流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与视频使用较少的用户相比,中度和重度视频用户在 Wi-Fi 上消耗的视频数据量多于在蜂窝网络上所消耗的视频数据量。而在中国城市的研究发现,虽然在超过2/3的城市用户对在任何地点观看他们的视频内容感兴趣,但是移动视频服务的价格、网络质量和视频内容本身是制约用户在终端上进行视频观看的主要因素。这更加强调了为支持移动视频观看习惯,而推出与之相匹配的商业模式的重要性。

改善视频观看体验的时刻已经到来

传统的电视运营商面临着挑战,从衡量用户满意度的一个指标——净推荐值(NPS)来看,传统广播电视服务提供商的净推荐值低于OTT点播服务提供商,这一结果意味着用户更愿意向他们的亲朋好友推荐OTT点播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而不是推荐他们使用的传统电视运营商的服务。分值差异的部分原因是消费者对电视和视频关键属性的满意度不同。消费者对OTT视频点播提供商的价格更满意,对能从任何设备和地点获得内容的接入感到满意。此外,消费者还认为OTT视频点播提供商的内容选择性也更好。传统电视运营商在视频和音频质量方面的得分比OTT视频点播服务略高。

消费者认为的理想的电视解决方案,其核心是电视和媒体内容本身,同时也是消费者愿意为之持续付费的项目,与之相比,消费者还期望在整个套餐中包含其他个性化的业务。能提高接入性和观看体验的业务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比如本地化字幕和选择性去广告业务等。而核心体验之外增加的功能对于现阶段的消费者来说就显得并不那么重要。

画质的提高被视为电视和视频演进的一部分。随着视频画质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画质的期望也相应提高。超过 80% 的中国城市消费者认为高清画质非常重要,他们当中65%的消费者认为4K/超高清(UHD)对他们来说尤其重要。随着超高清(UHDTV)电视屏幕的日益普及,人们对4K/超高清画质的兴趣将进一步增加。

为符合个性化的体验,消费者可以接受运营商获得其个人资料,以便提供更好更贴身的服务。此外,消费者也接受分享自己的个人喜好以换取更个性化的频道或者服务,被访者也希望有更个人化的内容建议,以便他们快速找到符合自己喜好的相关节目和影片。对于内容本身的付费方式而言,最受中国城市消费者欢迎的支付方式是通过观看个性化广告来获取内容的接入,30% 左右的用户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观看正在播放的电影或电视剧节目。而对于最近发布的一些点播内容,30% 的用接受为单个内容支付费用的方式来观看。

图:按内容类型划分的支付方式

20141118005

数据来源: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2014电视与媒体消费趋势报告

调查对象:中国城市16-59岁互联网用户

尽管传统广播电视面临诸多挑战,但在短期内仍有存在的必要性。人们为广播电视套餐付费的关键原因是方便和易用,并且在直播节目以及一些大型体育赛事的转播上,传统广播电视仍然占有优势。相较之下,流媒体则能够提供更为个人化的内容。而通常,人们为了获得最优的观看体验,往往需要花费一定精力来选择服务、终端和内容源,除非他们获得一些帮助以达到整合的观看体验,管理这些分散的元素将会是一大难题。因此提供跨服务功能,或者为统一服务提供多种商业模式,都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助于促成新的消费习惯,从而减少盗版以及客户流失。此外,让消费者完全自由的选择添加和取消个性化广告,以及完全自定义的广播电视频道,也将增加更多客户价值。

]]>
面对OTT冲击 美国电视运营商选择拥抱竞争 //www.otias-ub.com/archives/200494.html Sat, 08 Mar 2014 08:46:43 +0000 //www.otias-ub.com/?p=200494 美国电视运营商DirecTV

美国电视运营商DirecTV

互联网电视(OTT)会冲击传统的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这是世界各地的传统电视运营商都要面临的事实,不过各个地方的反应却是很不一样。在中国,传统电视运营商所属的就是政府部门,它们可以以一些“众所周知”的方式来要求OTT遵守电视行业的规则。而在美国,那里的运营商选择的是开放合作,主动进入OTT领域以谋求更大发展。

根据路透社消息,美国卫星电视运营商DirecTV在本周三确认,他们正在与迪斯尼公司谈判,希望获得迪斯尼的电视频道在互联网上的播放权(互联网、有线、卫星等不同信道需要分别授权)。

DirecTV的行为是在跟随Dish。在早些时候,DirecTV的最大竞争对手、美国第一大卫星电视服务商Dish已经和迪斯尼公司达成协议,可以在自家的互联网视频服务中提供来自迪斯尼的内容。

新的协议可以给DirecTV、Dish们带来一个额外收入来源,因为消费者们已经非常习惯在网络上付费观看视频了。

亚马逊在线视频(Amazon Instant Video)、Netflix、Youtube是互联网视频方面的佼佼者,它们向用户收取按片数或月数计费的订阅费,并提供各种点播剧、电影等。根据美国Sandvine公司2013年末的一份报告显示,Netflix、Youtube已经占据北美宽带下行流量的50.2%。

Dish和迪斯尼所签订的互联网视频授权协议,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收费电视运营商获得的OTT领域授权,从而将自己的用户群从“电视前”扩大到“使用PC、智能移动设备等”的更大的群体。这是一次很明确的转型决策。卫星电视正在逐渐衰退,作为美国最大的两家卫星电视运营商,需要寻求新的成长点。

在美国电视运营商中,更为主流的是有线电视运营商,它和国内的广电宽带、电信IPTV类似,都是向用户提供宽带和电视订阅服务。这部分相比起来烦恼要少很多,因为作为宽带运营商的它们大都有相关的互联网服务。比如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康卡斯特,它旗下不但拥有互联网视频订阅服务,还有NBC、NBCSN这种生产内容的电视台,所以无论趋势如何,它总能不落人后。

中国目前的情况有些不同。作为提供有线电视服务的各地广电集团都是国企,光靠政策就狙击了OTT进入传统电视领域。所以现在就变成两个市场遥岸相对,各广电集团守着电视,并放出电视台部分节目的网络播放授权;OTT玩家如优酷、搜狐视频、爱奇艺则守着网络平台,时不时推出个电视盒子产品间接进入电视观看。

不过现在的年轻用户更倾向于在网络上看视频、电影,对他们而言传统电视内容少而限制多,是一个已经落伍的产物。泛互联网娱乐正在侵蚀传统电视娱乐,这个行业和美国的卫星电视一样也在陷入衰退。

或许美国同行们的做法,能给国内广电们一些借鉴。开放的拥抱竞争行业,直接加入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总比看着别人把自己的市场一步步抢走来的强。

 

]]>
Google TV以何定成败 //www.otias-ub.com/archives/68128.html Mon, 10 Sep 2012 15:47:37 +0000 //www.otias-ub.com/?p=68128

Google TV面临最大的两个敌人,电视运营商和苹果,其能否成功也押下了两个赌注:第一个是转型为频道模式的YouTube能否抢走更多用户停留时间,如果不能改变电视运营商,那么就不如重新定义电视;第二个是开放模式能否为用户带来比封闭系统下(如苹果)更好的体验。

2011年12月,在巴黎举行的互联网峰会Le Web上,Google主席施密特发表了一项极度乐观的声明:到2012年夏天,各位看到的大多数电视都将嵌入Google TV。

大半年过去了,施密特当初的豪言离实现有着不小的距离,但是,谷歌为之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已经让Google TV的未来逐渐清晰起来。

  软硬件体验革新

2010年5月Google TV首次亮相,英特尔、索尼、罗技与百思买、DISH Network、Adobe等公司一起,与谷歌公司共同宣布,他们将携手为Google TV提供支持。但接下来,市场反响平平,仅仅一年之后,英特尔决定退出合作,而由于“产品的退货量超过销售量”,亏损1亿美元的罗技也结束了 Google TV 的策略联盟关系,并停止其 Revue 系列机顶盒的生产;Sony也不得不将其Google TV产品降价促销。

尽管饱受打击,Google TV在今年的CES上又重新亮相。三大电视机制造商Sony, LG 和 Vizio 在展会上展出新一代Google TV产品,而另一大电视厂商三星的Google TV产品也已在开发中。

索尼推出的新一代型号 NSZ-GS7的Google TV产品,处理器采用基于 ARM 的 Marvell 1500,运行频率为 1.2 GHz双核。官方称这款处理器的性能要比以往 Google TV 产品所采用的处理器性能更加强大—— 为Google TV 的整体操作带来流畅的感受。

据悉,新的Google TV 内置 Chrome 浏览器,它不但为电视机屏幕进行了优化,而且和桌面版的 Chrome 一样,可以安装针对 Chrome 浏览器优化的应用程序。

不过,软硬件的革新虽能解决用户体验问题,但要真正巅峰传统的电视行业,是不够的。未来,真正承载了Google TV使命的将是 YouTube。

  YouTube转型频道:博弈电视运营商

YouTube从去年12月开始了改版,导入了一些新的功能与导航,让用户可以发现新的更好的东西。在右侧的PlayAll,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板块,像看电视一般制定自己的频道。

《连线》杂志近日撰文称,YouTube已经拥有了全新的面貌,老YouTube将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更像是可在任何地方播放的、与设备无关的、多频道的网络,它将会变成一个有线电视网络。简而言之,YouTube正在从视频转向频道的世界。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Google TV的发展遇到了美国三大主要电视频道运营商(ABC、NBC和CBS)的强大阻力。ABC、CBS和NBC所要避免的是Google利用此引擎获取广告收益。广告商有可能优先在Google上发布广告而不是电视台,从而造成广告收入的流失。

而这也是导致Google TV 之前失败的重要原因。对于谷歌来说,继续寻求和电视运营商的合作,依然会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如果不能改变电视运营商,那么就重新定义电视吧。谷歌的策略正在以自己为中心改变,试图用自己的王牌产品YouTube侵蚀越来越多用户的观看时间,威胁传统电视节目的生存空间,或可反过来让电视运营商处于劣势地位,被动寻求和自己的合作。

让我们看看具体的证据。YouTube产品管理副总裁希谢尔·梅洛特拉表示,“大众市场电视的基准已经发生了改变。有线电视只能负担得起广播数百个频道;但如果你转向另一个世界,仅仅向任何想要收看内容的用户按需广播内容,那么你就可以支持数百万个频道。”

YouTube未来的杀手锏就是打造专业团队制作频道内容,并通过数十万个频道尽量为更普遍的用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定制内容。此外,YouTube还致力于在任何可能的地方提供其各种频道,让用户被所喜爱的频道不分设备地追随——无论是游戏平台、手机、平板电脑还是台式机。它想要让你不停地想着“电视上有什么新东西”,然后打开你在YouTube上最喜欢的频道观看。

YouTube产品经理诺姆·洛文斯基直接表示,“一般美国人每天会看五个小时的电视,那,就是我们的目标。”

所以,不难理解,谷歌近日会宣布关闭电视广告产品部门(而且有消息称谷歌正在考虑出售摩托罗拉(微博)移动的电视机顶盒业务)。与此同时,谷歌还在美国堪萨斯城努力推广其互联网宽带服务,并承诺这一服务的接入速度将比美国传统有线电视和电信运营商的部分服务快100多倍——破釜沉舟的谷歌正忙于搭建自己的基础服务设施。

  最好的体验将来自封闭还是开放?

Google TV未来战略的本质是,用户将可在任何地方获得所有内容,让苹果、LG、微软或三星——又或是任天堂、Roku或TiVo——去生产相关设备,那根本无关紧要,谷歌和YouTube都将为其提供数十万个频道。

YouTube平台合作部门的负责人瓦瑞拉表示,YouTube未来是基于HTML5的,那么就不必再依靠制造商来进行更新,在2012年购买的联网电视在2015年也能拥有尽可能好的YouTube体验。同时,谷歌正在尝试创造一个生态系统,通过数十万个频道构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为其不断提供所需精彩内容的平台。

瓦瑞拉认为,这样做的中心要点就是从根本上改变YouTube的用户体验,从一次性的视频——这种视频或许是你走运地发现的——转向始终如一的用户体验。让用户不再盲目浏览而是在不同类别中更加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并可通过订阅获取自己欢迎的视频和节目内同,

当然,谷歌面临的最大竞争对手恐怕还是苹果,一旦苹果电视和机顶盒布局完成,利用App Store和iTunes形成虚拟电视运营商,订购、VOD、广告、平台、其他增值业务,苹果或可成为一个囊括现在电视台、有线电视运营商、终端电视机厂商、机顶盒、内容供应商等在内的视频行业巨无霸。

不过,记者认为苹果应该会延续走下去的封闭产业链路线,如何在竞争中撬动电商运营商面临很大的难度。而谷歌,用 YouTube和基于html5的开放式布局,已经为未来赢得了更多的胜利筹码。在这个领域,苹果有沦为单纯硬件制造商的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