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对欧洲经济的影响
2019年,摩托车支撑了整个欧洲214亿欧元的产出(GDP),涉及389000个就业岗位和166亿欧元的税收收入。总税收足以支付380000名教师的工资,占所有欧洲教师的6.5%。
从GDP贡献来看,159亿欧元用于摩托车及其零部件的制造、销售和维修,21亿欧元用于体育和促销活动,34亿欧元用于摩托车手配件的供应。其中6个国家占总数的4/5,分别是意大利(23%)、德国(20%)、法国(13%)、英国(11%)、西班牙(7%)和奥地利(7%)。
摩托车制造和贸易的直接经济影响
2019年,摩托车制造业直接为欧洲GDP贡献了23亿欧元。相对而言,25000名工人参与了这一产出,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92000欧元(按每个工作岗位的GDP计算),而整个欧洲经济体的平均值约为55000欧元。
摩托车制造和贸易作为一个整体直接提供了133000个工作岗位。58亿欧元的GDP与该行业有关,产生的税收达50亿欧元,包括欧洲居民,以及企业和工人缴纳的税款。
摩托车制造和贸易的总体经济影响
该行业需要的原材料、商品、能源和服务供应支撑了其全球供应链中56亿欧元的间接GDP贡献(欧洲)和89000个间接就业机会。由摩托车制造商和贸易商贡献的欧洲年度GDP总额可达到159亿欧元,涉及291000个就业岗位,年度税收总额约为135亿欧元。
除了数字能力之外,Z世代有三个特征:
技术与劳动力市场
研究表明,由人工智能(AI)和数据分析的进步所引领的下一轮自动化浪潮将提高对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等高级认知技能的重视。尽管前一波数字自动化浪潮主要是一个需要常规手工和认知技能的任务,但人工智能将影响许多高技能职业。
除了自动化之外,数字技术是技能的主要驱动力,因为它广泛影响着生活的许多方面,娱乐、旅游、通讯、购物等。社交媒体就是一个主要的例子。
COVID-19的影响
从长期来看,牛津经济研究院分析了构成COVID-19后劳动力市场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趋势:
旅游业损失
预计全年下降45%,其中包括未来两个月营收下降81%,以及余下时间持续亏损达5190亿美元。
GDP损失
旅游业的亏损将导致2020年GDP缩减6510亿美元。仅基于预期的旅游低迷,牛津经济研究院预计美国经济将进陷入长期衰退。
经济衰退可能至少持续两个季度,最低点在2020年第二季度。
税收损失
2020年,旅行减少将导致税收下降800亿美元。
就业损失
由于2020年旅行减少,预计到4月底,美国经济将失去800万个工作岗位。
3月份的失业率为4.4%,未来几个月将大幅上升。
仅与旅行相关的就业损失就将导致失业率在4月底升至8.4%。
旅游下滑的“拉平曲线”
牛津经济研究院运行了一个情景模型,以评估从6月份开始的更温和的经济低迷的潜在收益。
缓和的低迷情景假设从6月份开始采取各种努力来缓解旅行下降的严重程度。这些措施包括按地区开设旅游业务,加强旅行者安全措施,以及一系列强有力的营销活动,以鼓励低风险的美国居民旅行。
这些缓解措施有可能“拉平”损失曲线,导致损失减少4010亿美元,而不是5190亿美元,净收益为1170亿美元。
通过减少2020年下半年的旅行损失,到今年年底,美国经济可能获得近1500亿美元的GDP和130万个就业岗位。
199IT.com原创编译自:牛津经济研究院 非授权请勿转载
基于牛津经济研究院对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以及贝克 麦坚时全球42个市场的合伙人见解,该报告预计,由于全球经济持续不确定性和全球衰退风险,全球并购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2.8万亿美元下降到2020年的2.1万亿美元。IPO交易融资额预计也将出现类似的下降趋势,从2019年的1520亿美元回落至2020年的1160亿美元。
贝克 麦坚时全球交易业务部主席黄爱爱律师表示:“考虑到贸易和监管的持续不确定性,当前的交易放缓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在全球范围内,许多拥有资金的投资者和企业处于观望状态,等待时机以推进境内和跨境交易。”
报告认为,尽管全球交易趋势放缓,但未来短期共有三大交易驱动因素:一是技术革新,所有领域的企业都将寻求从外部获取自己无法复制的先进数字技术能力,以保持竞争力;二是进取型基金和利益相关者资本,进取型投资者和对利益相关者将持续对董事会施加压力,迫使其重组,并做出相应的战略变革;三是私募股权,私募股权投资者有望抓住市场波动带来的机遇,保持交易量的稳定。
该公司预计,去年中国游客人数大幅下降导致美国旅游业损失约20亿美元。而2019年来美游客将减少近65万人次,减少了38亿美元的消费支出。虽然旅游消费仅占20万亿美国经济的一小部分 ,但对当地经济有着重大意义,特别是在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对倚仗旅游业的小型企业的影响尤为突出。
据悉,中国游客是美国旅游业第三大海外客源,每次旅游平均花费5800美元,超出其他任何国家。相比之下,美国旅游业最大海外客源——英国旅客人均花销仅为2500美元。
乔治华盛顿大学酒店管理教授Larry Yu说:“中国游客对美国很重要,因为中国在旅游消费方面排名第一。在华盛顿特区,中国是第一大海外市场。对于当地经济来说非常重要。”
美中两国持续紧张局势导致中国来美旅游热度降温,包括一些政府资助的访问。
Larry Yu称:“现在的整个环境都在影响一些个人的心态,他们正在推迟来美旅行,想等到情况好转的时候进行。”
根据Tourism Economics的数据,2018年中国来美访问量比一年前下降了5.7%,这是中国入境美国人数14年来首次减少。而2019年前6个月的中国入境美国人数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2%。
旅游专家认为,贸易摩擦对企业不利。美国旅游协会公共事务和政策执行副主任托里•巴恩斯说:“游客减少是真实的。所以我们认为政府越早结束贸易争端,从经济角度来看就会越好。”
此外,美元走强和人民币走弱也抑制了中国人对美国的访问。
旅游经济学家乔丹•罗森塔尔说:“造成的影响是,中国游客提前预定的旅行套餐变得更加昂贵,抵达美国后则会更贵,他们不得不以较弱的人民币汇率兑换美元,而我们持续看到美元走强。”
阻碍中国旅游业的其他因素包括旅游咨询和限制性的签证政策。中国尚未正式限制前往美国的旅行,但在6月份发出警告,强调美国执法机构可能“骚扰”旅客,并提醒旅客“枪击,抢劫和盗窃”威胁。
Tourism Economics在一份报告中说:“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以及旅行团取消行程的报道。”
不过,许多旅游业者仍对中国人来美旅游充满信心。Destination DC、美国旅游协会董事会主席艾略特•弗格森称:“虽然对经济的风险是真实的,但我们将全力以赴,因为我们知道长期来看,利益和需求仍然存在,超越政治。”
文章来源:中国侨网
2019年全球前300个大城市有6.3亿国际游客,与2018年相比增加2800万人。这些城市将占2019年全球国际游客人数的近50%,占全球人口的比例不到20%。
亚洲大城市是游客访问最多的城市之一。全球十五大旅游城市中有七个是亚洲城市,包括曼谷、香港和澳门,这是全球三大旅游目的地。五个城市来自欧洲,两个旅游胜地位于北美,迪拜是唯一一个来自中东的旅游胜地,排在第四位。
2019年国际游客入境人数最多的25个目的地占全球游客入境人数的19%。这些顶级城市包括成熟的大都市,伦敦、巴黎和罗马等知名目的地,以及伊斯坦布尔和吉隆坡等快速增长的旅游胜地。来自北美的旅游胜地包括纽约、坎昆、洛杉矶、奥兰多和拉斯维加斯等。2019年,非洲、南美洲或大洋洲没有一座城市跻身前25个旅游胜地。
到2025年,预计将有1.73亿国际游客前往世界前300的城市,比2019年增加27%。这些城市的居民也将产生几乎一半的国际旅行支出。
2019年吉隆坡有望成为国际游客人数增长最多最快的十个目的地之一;到2025年,吉隆坡将上升到第六位,而前五位旅游胜地排名将保持不变。
全球旅游支出增长超过游客增长,2019年旅游支出1.5万亿美元。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称,如果来自共和党的美国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11月份大选中获胜,那么就将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经济学家杰米·汤普森(Jamie Thompson)和萨拉·马克斯韦尔(Sarah Maxwell)在周二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特朗普实施其所提出的所有政策,则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遭到破坏,并导致2021年的美国GDP与其落选相比损失5个百分点。汤普森指出,这就意味着与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的规模相比,美国经济将最多损失1万亿美元。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后果是十分深远的。”这两位经济学家说道。牛津经济研究院是一家独立的咨询公司,始建于1981年,当时是牛津大学商学院附属的商业机构。
这两名经济学家描述了一种所谓的“负面的特朗普情境”,也就是这位候选人一旦当选后实施其所提出的所有各项政策。如果这种情境成为现实,那么美国经济增长减速的幅度将远远高于部分政策被实施的情况,而且经济增长将在更长时间里保持在受抑制的状态。牛津经济研究院的基线预期是,2016年到2021年间美国经济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在1.5%到2.3%之间。
之所以会有这种假想情境,部分原因是受到特朗普贸易及移民政策的影响,这些政策可能会影响到经济投入的供应,比如说劳工和原材料等。
“当时间靠近我们的五年预测阶段的末端时,(如果所谓的‘负面的特朗普情境’成为现实,那么)美国GDP将下降至较基线预期低5%左右的水平。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有的复苏进程也将遭到重大破坏。”报告写道。
报告还指出,特朗普一旦当选为美国总统,那么更加直接的影响则将来自于美国可能将针对中国和墨西哥进口货物实施较高关税的贸易政策,而这种政策还可能会对其他国家也造成“撞击效应”。
“如果美国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在这种关税实施以后不再购买价格变高的墨西哥和中国进口产品,那么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可能会在最开始的时候从中受益。”报告说道。“但如果随后美国针对一系列更加广泛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实施提高关税的措施,那么这些经济体就可能受损。美国的出口商也极有可能受到损害,这是因为受到影响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将采取报复性措施。”
另外,报告指出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还将导致美国企业和劳工受损,并援引了旧金山联储在2011年作出的估测,这种估测显示在用于购买中国生产的商品而花费的每一美元中,美国服务业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比重。
与此同时,供应链也将因此受损,尤其在汽车行业中就更是如此,这是因为供应链正在日益跨越国界的限制。报告指出,据有些预测显示,就在北美市场上生产的汽车而言,其生产过程中需要跨越美国国界八次以获取部件。
除此以外,报告还指出在用于购买进口到美国市场的墨西哥产品而花费的每一美元中,美国生产的原材料占据了40%左右的比重。
从间接影响来看,特朗普提出的政策还将对生产力造成影响,部分原因是美国国内生产商可用的经济投入的质量和多样性将受到影响。
就税收政策而言,报告指出其实施时间表还不清楚,但特朗普所提议的财政改革最初将因其减税措施而起到刺激需求的作用,但随后则将由于政府大举削减支出而加重美国经济所面临的紧缩效应。
报告还称,特朗普驱逐1090万到1130万名非法移民的计划预计将带来每人1万美元左右的成本,从而导致消费者支出和投资支出承压。“人口规模的下降——相当于劳动力人口的5%左右——也将给美国的劳动力供应带来严重的拖累。”
特朗普政策将给美国经济带来的间接影响也同样会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将给信心带来的影响。报告指出,单单只是特朗普在大选中获胜就将是“十分出乎意料的”。
“这将给全球经济都带来冲击,不仅影响到那些会因(特朗普)政策而受到直接影响的国家,也不止会影响到那些与美国、墨西哥和中国有着直接贸易往来的企业。”汤普森和马克斯韦尔在报告中说道。“信心的减弱最有可能带来的一种结果是,企业将会缩减其投资计划,同时家庭也将大规模推迟购买活动。”
牛津经济研究院称,如果特朗普在大选中获胜,那么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将是市场陷入重大的混乱形势,货币政策也将发生转变。如果有迹象表明当选后的特朗普将实施其重组美国政府债券的计划,那么就会加重市场混乱形势,从而导致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大幅上升,这两位经济学家说道。
特朗普的竞选团队尚未就此置评。
分析师Gregory Daco和Jeremy Leonard在报告中写道,中国的薪酬增长远远超过生产效率的增长,叠加人民币走强的影响,中国单位劳动力成本已经只比美国低4%。
两位分析师还称,尽管美国制造业现在面临美元走强、页岩能源投资锐减的逆风,但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制造业仍具强劲的竞争力。
这个判断是有依据的,如上图2,从2003年至2016年,美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生产率增长约40%,超过德国(+25%)和英国(+30%)。尽管同期印度和中国的产生效率已经接近翻番,但相较而言,美国单位劳动力的生产率仍然要比中印高出80%到90%。
不过,美国制造业前景亦隐现风险,其中一个就是美元继续走强对出口形成的压力。
彭博援引上述分析师续称,如果美元继续升值20%,将会削弱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并再度使中国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全球制造中心,也会增加日本制造业的优势。
在美联储稳步加息的预期之下,各大行对美元走势的预期显然十分“乐观”。
华尔街见闻昨天提及,高盛首席外汇策略师Robin Brooks认为,美联储虽然本月不加息,但仍将表达出会持续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暗示今年加息三次明年加息四次。美元潜在上升空间为10%至15%。
无独有偶,摩根士丹利也于本周二报告中指出,即使美联储本周按兵不动,且美元已经升值不少,美元依然处于结构性牛市中,还能再涨10%到15%。
来自:华尔街见闻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周一发布的报告称,未来15年伦敦经济增速将快于纽约,因伦敦从全球经济增长中获益更多。
据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从现在起到2030年,伦敦经济将年均增长2.9%,高于纽约的2.6%。
“全球(经济)前景提供了从全球经济增长中获益的绝佳机会。”牛津经济研究院全球城市研究负责人何特(Richard Holt)表示。
何特称,伦敦是全球“最富弹性的城市”之一,这些城市的银行业与金融业成功带动了其他行业。但研究显示,纽约的消费者支出增速仍将在全球城市中居首。
除伦敦外,欧洲城市中仅有巴黎跻身该报告的10大增速最快城市榜单。巴黎同期增速预计为年均1.7%。
上海以5.2%的预估年均增速名列榜首,引领全球经济实力逐渐东移的潮流,中国的城市人口与劳动生产率增速超过欧洲。
到2030年,预计有8个欧洲城市将跌出以GDP计全球50大城市榜单,而中国将新增9个城市加入榜单,届时中国登榜城市将达17个。
此项研究还显示,从现在起到2030年,较小城市譬如非洲和印度的城市经济增速将快于东京等较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