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at, 05 Mar 2022 12:17:1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爱思唯尔:科研实力驱动城市创新力,中国多城指标领先全球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9126.html Sat, 05 Mar 2022 11:50:43 +0000 //www.otias-ub.com/?p=1399126

01、科研实力驱动城市创新力 

在全球知识驱动型经济主导的今天,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竞争力通常由人才和在科研创新中产生的理念所驱动,并以城市中由学术机构、产业、投资者、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成的生态系统所开展的科学活动为中心,将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

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如何支持城市形成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以及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中国科技战略的重要议题。因此,全面分析全球城市创新力格局、了解并挖掘中国城市的创新力现状及潜力,将为打造具有国际顶尖科技创新力的中国城市提供借鉴范本和宝贵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教授表示。

为了确定每个城市的创新和竞争力因素,该报告主要根据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爱思唯尔2016年至2020年五年期间的海量科研数据,通过计量指标考察全球20个重要城市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包括新加坡、东京等8个亚洲城市(含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四个中国城市),伦敦、柏林等6个欧洲城市,纽约、波士顿等6个北美洲城市。

报告发现,欧洲和北美城市仍然具有很强的科研竞争力,但是亚洲城市正在迎头赶上,尤其是中国城市,在快提高科研产出数量的同时也在稳步提高其科研影响力。北美与日本城市在学术界和企业的跨行业合作方面表现突出,此外,亚洲城市则在专利申请方面表现活跃。

02中国城市创新实力快速崛起 

科研人才的聚集对于城市科研创新力至关重要。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四个中国城市的科研人员复合年增长率在所有对标城市中位居前列,反映了中国近年来在培养、支持和扩大科研人才储备方面的卓越成果。就具体城市来看,深圳的科研人员数量增长幅度最大,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34.1%

在人才引进方面深圳也展现出明显的优势流入科研人才比例达到13.2%,仅次于首尔,排名第二。上海和北京在科研人才留任方面颇具优势,其定居科研人员在所有研究城市中名列第二、三名。

科研产出和学术影响力是衡量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在科研产出方面,北京的发文量遥遥领先,五年间累计发表72万多篇文献,上海排名第二,发文量为32万多篇。深圳则在科研产出增长方面领跑,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1.5%,远高于第二名莫斯科(11.3%)和第三名上海(10.5%)。

在学术影响力方面,中国城市的高影响力出版物数量增长明显。从卓越科研成果(含CNS 出版物(世界领先的《细胞》、《自然》或《科学》杂志)和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的年复合增长率来看,深圳在20个城市中均排名第一,分别达到67.4%和29.3%。
国际合作对于推动知识分享和提升科研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显示,一般通过国际合作实现的科研产出拥有更高的学术影响力。基于国际合作发表的论文的绝对数量而言,北京在该报告所覆盖的20个城市中排名第一。而从通过国际合作发表的论文在所有论文的占比来看,香港以高达71.4%的占比名列榜首。

03以整合科研解决方案 共建城市创新生态 

报告显示,科研人才、创新活力对于城市的科研竞争力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搭建创新生态、吸引优秀科研人才、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内各部门的合作与交流成为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

创新型城市是依靠科技、知识、人才、体制、文化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其中科技创新居于核心位置。我国自2010年启动创新型城市工作以来,取得的巨大进展有目共睹。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李琳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扎根中国二十年,始终致力于中国科研创新生态的共创共建。我们期待与中国城市密切合作,共同建设新型科研基础设施和新型开放创新合作机制,以爱思唯尔的世界一流科研信息情报资源、深度科技洞察和前瞻及其服务全球科研社区与机构的合作网络,助力中国城市优化科创决策部署,提升科研创新效率,推动城市、地区以及国际产学研全链条合作,开创新型的中国城市创新驱动发展路径。

在全球范围内,爱思唯尔与多个城市达成科研生态伙伴关系,借科研数据聚合和科研信息分析上的卓越能力,助力城市科研创新力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为例,在爱思唯尔整合科研解决方案的支持下,阿姆斯特丹市内的五所顶尖大学打通内部科研壁垒,实现了高效率的科研数据和信息的自由流动,推动了大学之间的协同以及和产业界的合作。

美国新泽西州经济发展局和高等教育局通过爱思唯尔数据化科研解决方案,整合了包括普林斯顿大学等州内顶尖大学在内的科研学术资源,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和丰富的科创场景应用,集中对外展示新泽西州的科研优势,吸引了众多研发密集型企业到新泽西州投资和寻求合作,并且使州内中小企业获得了顶尖科研成果的支持,构建起区域科研及产业创新高地,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科技创新力。

04全球城市科研创新亮点汇总 

人力资本、国际合作和人才流动:

20个城市的科研人员人数均保持增长,其中,北京、上海和伦敦的人数最多。深圳的科研人员人数增长速度最快。报告中的中国城市均在科研人员人数增长前5的城市中,这反映了中国在培养、支持和扩大科研人才储备方面的不断努力。

香港、新加坡和斯德哥尔摩是国际合作出版物比例最高的前三个城市,分别为71%67%66%,远远高于20.5%的世界平均水平。20个城市的国际合作在过去五年里均有增加,其中,伦敦和新加坡增长最为显著,其国际合作率有8个百分点的增长。

在人才流动性方面(即科研人员在各地之间的流动),首尔、深圳和旧金山人才吸纳表现更佳,其流入科研人员群体比例最高。与此同时,东京、巴黎和首尔的科研人员流出科研人员群体比例最高。

科研实力:

北京、上海、伦敦、波士顿和纽约是科研产出最多的城市,而深圳、莫斯科和上海的科研产出增长最快,年复合增长率(CAGR)分别为31.5%11.3%10.5%

虽然亚洲城市在学术产出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以归一化引文影响力指数(FWCI)衡量的学术影响力仍有提升空间。旧金山、波士顿、阿姆斯特丹和香港是FWCI值超过2.0的前四个城市,这表明它们的归一化引文影响力指数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

以科研产出中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的比例来看,旧金山、波士顿和新加坡位居前三。然而,在同一时期,深圳、上海和香港的前1%高被引论文数量增长最快,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9.3%15.0%13.7%

知识转化和创新:

尽管在科研产出方面处于中流,但东京在研究期内拥有最多的专利申请——111万件专利申请,并且在20个城市中拥有最多数量的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香港的PCT专利申请增长率最高,为27.9%,而首尔在其所有高度创新企业的综合排名得分中领先。

旧金山、大阪和波士顿是学企合作出版物比例最大的前三个城市,分别为11.3%9.4%9.3%,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7%。另一方面,深圳、香港和北京的学企合作出版物的增长率最高,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6.1%13.7%11.2%

]]>
爱思唯尔:科研的信任 //www.otias-ub.com/archives/944985.html Mon, 30 Sep 2019 21:26:02 +0000 //www.otias-ub.com/?p=944985 从全球著名学术出版集团爱思唯尔获悉,该机构和非盈利科普组织Sense about Science近期开展的一项调查表明,不断增长的数据量以及研究者对大量科研产出质量的质疑,增加了研究人员的工作量,并有可能削弱公众对科学的信心。

这项研究报告名为《科研的信任》,是爱思唯尔关于科研群体需求系列报告中的最新成果。今年5月,3133名研究人员经从Scopus数据库中随机挑选产生,爱思唯尔和Sense about Science合作对他们进行了调查。今年3月在另一项研究中所获1500份问卷回复也成为调查的数据来源。

调查报告显示,研究人员用来搜索期刊文献的时间几乎和他们用来阅读文献的时间一样多。平均而言,研究人员每周用来搜索研究文献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而阅读这些文献的时间则超过5个小时。

报告还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人员所面临的情况正在朝着更为严峻的方向发展:在2011年至2019年间,研究人员阅读的文献数量减少了10%,但用来查找文献的时间却增加了11%。

“2009年,我们曾调查科研人员对同行评议的系统有什么看法,以及他们如何判断这些系统的价值。如今再做研究,反映出这10年间的前后差异。”爱思唯尔客户洞察研究总监阿德里安·米利甘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说。

最新调查发现,62%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所看到的所有或大部分研究成果是可信的,37%的受访者认为只有大约一半的研究成果是可信的。另外有1%的人认为他们看到的科研产出都是不可信的。

在对研究质量缺乏信任的前提下,研究人员正在使用新的方法,以确保他们所使用的研究资料的可靠性。其中,近五分之三(57%)的研究者会仔细检查附录数据,超过一半(52%)的研究者通过其他可靠来源提供佐证,超过三分之一(37%)的研究者仅通过他们认识的研究者来阅读和获取科研资料。

“研究人员不得不花费更多精力来确认他们自己的研究所基于的科研产出的可靠性。尽管绝大多数科研产出是值得信赖的,但是很多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无法完全相信他们获得的所有信息,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这意味着许多辛苦工作的医疗专业人士、研究人员和科学家很难获得足够的休息时间,这会使他们发现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变得更为困难。”阿德里安·米利甘说。

此次调查进一步发现,研究者担心对于科研产出质量信任度的缺失会进一步影响公众对于科学的信心。超过三分之一(41%)的受访者认对低质量研究的曝光的增加极大地动摇了一般大众对于科学的信任程度,超过四分之一(28%)的受访者认为公众所面临的信息过载也威胁到他们对科学的信心。

阿德里安·米利甘建议,应该建立一个“信号体系”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分辨出他们所阅读的科研产出是否可靠,“比如标注出这项科研产出发表于掠夺性的期刊”。他透露说,爱思唯尔已在6月成立国际科研评估中心,面向这一领域正在进行探索。

本文来自:中新网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