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思科技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09 Jul 2019 10:14:3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澎思科技行人再识别(ReID)技术取得突破,刷新三大数据集世界记录
//www.otias-ub.com/archives/903711.html Tue, 09 Jul 2019 10:14:37 +0000 //www.otias-ub.com/?p=903711 近日,国内人工智能企业澎思科技(Pensees)在行人再识别(Person Re-identification,简称ReID)算法上取得突破,在三大主流ReID数据集测试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3中,算法关键指标首位命中率(Rank-1 Accuracy)获得业内最好成绩,刷新了世界纪录。

行人再识别指在非重叠视角域多摄像头网络下进行的行人匹配,即确认不同位置的摄像头在不同的时刻拍摄到的行人目标是否为同一人。行人再识别在公共安全、智能零售、智能交通以及智慧城市等领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在行人再识别(ReID)技术研究领域,首位命中率(Rank-1 Accuracy)和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是衡量算法水平的核心指标。澎思科技此次一举实现了在三大数据集上Rank-1关键指标的大幅提升,目前在Market 1501的Rank-1指标上已经达到96.73%,领先阿里巴巴、腾讯、大华、云从科技等头部厂家。同时在Duke MTMC-reID、CUHK03两个数据集上也刷新了之前业内最高纪录,Rank-1指标分别达到了92.01%和84.57%,尤其在最具挑战的CUHK03上提升明显,在Rank-1和mAP上均达到业界最好水准。

 自研技术创新,澎思科技ReID算法有效提高识别率

行人再识别起源于多摄像头跟踪,用于判断非重叠视域中拍摄到的不同图像中的行人是否属于同一个人。作为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要补充,其发展内核便是在不同视频中,在无法获取清晰人脸特征信息前提下,机器通过穿着、发型、体态等信息将同一个人识别出来,增强数据的时空连接性。行人再识别涉及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多个学科领域,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视频监控、安保、刑侦等领域。

澎思科技Market1501 部分测试结果

澎思科技此次成果的取得源于对算法的自研创新和融合探索。澎思科技新加坡研究院团队投入巨大精力潜心研究底层算法,开创性地提出了多项技术革新。此次,澎思科技在算法上的突破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采用human parsing对人体分割,结合金字塔水平分块策略,使得网络准确提取细粒度区域特征的能力大幅提升;

训练阶段,借鉴curriculum learning思路,难样本比例逐步提升,使得损失函数更易收敛;

通过图网络结构,学习得到各个细粒度特征的加权系数,进一步提高特征的分辨能力;

最后,在测试阶段,除常规距离计算手段,引入重构距离,提升网络对未对齐、遮挡等技术难点的鲁棒性。

澎思科技新加坡研究院成立于今年3月份,主攻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全球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领域顶级科学家申省梅任首席科学家,拥有计算机视觉全栈技术能力,技术面横跨多个应用领域,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和识别、行人检测和跟踪、行人再识别、车辆识别、自动驾驶、驾驶员行为检测、移动操作机器人等领域均取得了世界顶级成果。此次澎思新加坡研究院在行人再识别(ReID)算法上取得的突破,是立足于澎思现有业务和商业模式,结合公司的发展方向针对性开展垂直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

ReID算法持续优化,加速技术在多行业应用落地

近年来受益于深度学习的发展,行人再识别(ReID)技术水平得到了巨大提升,超越人眼识别能力,并达到了商用的水平。目前,澎思科技自研的ReID算法已经在不同行业的多个业务场景中落地应用。

在公共安全领域,澎思科技推出了智慧警务人像大数据解决方案,行人再识别技术在警务实战中可以作为人脸识别技术的有力补充,帮助公安视频侦查实现人脸、人体图像与数据联结,强化轨迹追踪功能,深化公安视频图像应用能力。前不久澎思科技协助江苏省某市公安抓获了一个偷盗电动车的嫌疑人员,就是行人再识别技术在实战场景中的典型案例。监控摄像头在现场拍到的是嫌疑人背对摄像头的情况,未有清晰正面的人脸,但图片显示了他的穿着、发型、身高等信息,然后通过Re-ID技术警方找到了关联摄像头正好拍到他的正脸,以此确认身份,迅速将嫌疑人抓获。

在智慧零售领域,澎思科技的行人再识别技术可以帮助商超收集“人”与“场”之间的关系数据并以可视化的方式重现。通过行人再识别技术追踪记录顾客店内行动轨迹,分析热点区域和商品关注度,分析不同区域的客流驻足率,从而据此优化商品陈列,获取最佳客流动线;感知客流峰谷,最受欢迎区域,合理配备人员,提升服务。同时,也将有助于基于用户行为画像,实现线下广告精准投放。

在智能制造、智慧园区等领域,行人再识别技术同样可以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管理规范生产过程,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升企业安保等级等方面有很多的应用场景。

让AI技术落地,不断寻找业务场景

在人工智能行业进入商业化落地主导的产业化阶段,澎思科技在加大自研技术投入的同时,更关注AI技术的产品化落地和商业化。澎思科技致力于针对用户需求深挖场景,在业务场景里发现行业痛点并不断打磨算法和产品,将技术真正应用到业务场景中。截至目前,澎思科技各行业解决方案已成功落地全国50多个城市,服务超过150家客户。同样,随着落地应用场景的愈加丰富,澎思科技的技术也随之迅速迭代升级,不断向前发展。

在传统行业智能化变革的新时期,澎思科技将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坚持“行业+AI”策略,进一步深扎垂直行业,为平安城市、智能社区、智慧园区、智慧交通和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全产业链的技术和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推动AI产业化落地进程。

 

]]>
澎思科技宣布成立新加坡研究院 全球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顶级科学家申省梅任院长及首席科学家
//www.otias-ub.com/archives/847657.html Tue, 19 Mar 2019 02:27:02 +0000 //www.otias-ub.com/?p=847657 北京时间3月19日,人工智能新锐公司澎思科技宣布全球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领域顶级科学家、松下(新加坡)研究院原副院长申省梅正式加盟担任首席科学家。同时,澎思科技还宣布成立新加坡研究院,主攻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据悉,申省梅将担任澎思新加坡研究院院长,负责团队建设、管理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探索。

作为目前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鲜有的华人女性科学家,申省梅拥有计算机视觉全栈技术能力,技术面横跨多个应用领域,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和识别、行人检测和跟踪、行人再识别、车辆识别、自动驾驶、驾驶员行为检测、移动操作机器人等领域均取得了世界顶级成果。

 

澎思科技首席科学家,新加坡研究院院长申省梅

据了解,申省梅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电子对抗学士学位,电子信息工程硕士学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了中国IT学科的先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起源于1931年创建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老一辈革命家亲手缔造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学校历经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史称“西军电”),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十个办学期,见证了我国民族电子工业从无到有,逐步走向发展壮大的路程。

在这样的科研环境下,申省梅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人工智能在无人驾驶汽车和医学心电图辅助诊断等领域的相关研究。1992年加入松下(新加坡)研究院,从事音视频信号处理和压缩算法设计和应用,随后专注于图像识别领域的研究工作。2013年起,申省梅就率先带领团队转向深度学习方向,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作为松下(新加坡)研究院原副院长,申省梅领导超过40人的算法研究团队,获得十余项计算机视觉领域国际顶级竞赛冠军,累计专利300余项,研发成果在各类产品和业务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公开资料显示, 2010年-2012年期间,申省梅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LV实验室参加PASCAL VOC(视觉物体分类)连续三年获奖;2013年获得国际VOT(视觉物体跟踪)冠军;2015年行人检测Caltech数据集世界冠军;2017年在美国国家技术标准局(NIST)主办的非受限条件下人脸识别竞赛IJB-A获得了人脸验证(verification)与人脸辨认(identification)的双项冠军;2017年在微软百万名人识别竞赛MS-Cele-1M人脸挑战赛获双项冠军;2018年3月在行人再识别(RE-ID)的四项公开数据集(VIPeR,CUHK-03,DukeMTMC-reID,Market1501)上成绩排名全球第一;2018年4月在CVPR智慧城市挑战赛AI CITY Challenge的“无监督交通异常检测”中获得冠军;2018年11月在IROS(国际机器人大会)移动操作机器人比赛上取得冠军;2018年12月在NeurIPS的自动驾驶比赛AI Driving Olympics(AI-DO)中获得世界冠军。

申省梅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加入澎思大家庭,“澎思科技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新一代的初创公司,拥有远大的企业愿景、深刻的行业理解、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出色的业务落地能力。澎思坚持技术研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并有着务实的产品化思维和商业化思维,重视客户服务和市场开拓。多年的工业界经验让我对此非常认同,这也是我加入澎思的重要原因。”

作为兼顾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科学家,申省梅认为人工智能作为应用研究,一定要跟场景结合起来,要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重视解决方案,解决客户实际痛点问题。“一方面,学术界要重视用户价值(user value)和市场接受度(market acceptance),站在用户和市场的角度上思考,做到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另一方面,工业界要利用学术理论指导工程设计,针对技术落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全面分析并找出根本原因,依据理论解决,做出完美的解决方案(elegant design)。只有学术界和工业界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技术的产品化和商业化落地。”她分析称。

 

澎思新加坡研究院办公室

对于研究院的定位,澎思科技官方表示:澎思新加坡研究院作为企业研究院,一方面将不断从全球视角探索前沿科技,让公司始终保持对突破性科技的敏感度和关注度,为公司涉足新的业务领域做技术上的储备和研发;另一方面,将在保证技术业界领先的前提下兼顾工业级研发和交付能力,立足于澎思现有业务和商业模式,结合公司的发展方向针对性开展垂直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

“接下来,我将带领团队攻克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实战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人脸模糊、背光、多种族等非约束场景下人脸识别性能下降等;利用图像增强技术,提升公司监控摄像头等硬件产品的表现,建立产品优势。”申省梅表示,将充分发挥自己多年来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积累储备、产品研发管理经验,以及组建、管理团队的心得,打造一个具有“High-Energy“企业文化的研究院,帮助公司快速提升业务落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面向行业持续输出企业级人工智能价值。

澎思科技创始人兼CEO马原表示,“申省梅老师的加入和澎思新加坡研究院的成立作为公司战略规划的一部分,将长远地增强澎思的人工智能技术实力。她长期在企业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重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融合,强调技术在行业的落地应用,具备强大的工业级研发和交付能力。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还拥有出色的管理能力,以及丰富、高效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建设经验。申省梅老师的特质跟澎思科技的公司理念十分吻合,将帮助公司持续夯实安防业务主航道,并不断从全球视角探索前沿技术,为公司发力人工智能领域、探索新业务做好技术储备,助力公司实现长远战略发展。“

马原介绍称,澎思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物联网技术,提供行业综合应用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公司,已先后完成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领投方分别为洪泰基金和IDG资本。澎思科技成熟的工业级团队使公司在短时间内迅速推出了全系列自研的人脸识别算法、软件和硬件产品。软件产品包括智能人像大数据、警务情报大数据、智慧社区、智慧校园、智慧医院、智慧园区、智慧制造等各行业软件管理平台;硬件产品包括面向公安各实战场景和面向行业及商用领域的各类终端设备:人像抓拍摄像机、立式人证机、双屏人证机、智能门禁、立式多功能人脸识别终端、人脸识别闸机、移动布控单兵等。

全自研技术和全系列软硬件产品基础上,澎思科技针对不同领域多场景复杂人群人员管控的业务需求,推出了覆盖全场景的,成熟、可落地的行业解决方案,包括AI+公共安全、AI+智慧社区、AI+智慧园区、AI+智能交通、AI+智能制造等五大行业具体15个细分场景的解决方案。自成立以来,澎思科技各行业解决方案已经成功落地全国50多个城市,服务客户超过百余个。在全国多地部署动态人脸识别点位,累计抓获在逃人员近两千名,并担任多项国家级大型活动的安保工作。

传统行业正处在智能化变革的新时期,越来越多的行业对AI技术的需求正在日益凸显。这些行业的融入将给AI技术的落地提供巨大的场景和空间,AI技术也会给不同行业带来深度的变革和创新。

在AI产业化发展阶段,澎思科技专注于技术的产品化落地和商业化能力,用工业界思维提供符合行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基于申省梅团队和新加坡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和工业化能力,结合公司行业领先的产品化和服务能力,澎思科技未来将坚持“行业+AI”的策略,在夯实安防主营业务和拥有充足AI技术储备的的前提下,寻找合适的场景切入到其它垂直行业,持续推动AI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和产业化进程。

]]>
澎思科技获IDG资本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推出AI安防全场景软硬件解决方案
//www.otias-ub.com/archives/818472.html Tue, 08 Jan 2019 01:55:55 +0000 //www.otias-ub.com/?p=818472 北京时间1月8日,人工智能安防公司澎思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高捷资本、上古资本、洪泰基金跟投。澎思科技表示,此轮融资会更多用来“修炼内功”,进一步夯实公司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落地能力。

据澎思科技介绍,目前公司聚焦在AI+安防赛道上,已经完成从端到端、软硬件到算法的全系列自研产品体系搭建,针对公共安全领域各类业务场景推出成熟、可落地的行业解决方案,并在部分城市开始落地,形成商业化闭环。

IDG资本副总裁邵辉表示,“以产品化落地和商业化闭环为导向的AI产业化阶段已经到来,尤其在AI+安防领域,计算机视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并获得典型客户的认同。在接下来的市场落地和扩张阶段,能够真正深入行业,善于把握客户需求,有能力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团队会获得最好的成长。澎思科技创始人马原和核心团队拥有多年丰富的AI+安防行业研发和落地服务经验。马原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人脸识别研究项目的团队成员,多年来扎根安防行业,是个难得的技术出身又兼具行业思考和洞察的复合型CEO。”

“澎思科技成熟的工业界团队具备丰富的行业积累和强大的交付能力,使公司在短时间内迅速推出了全系列自研的人脸识别算法、软件和硬件产品。”澎思科技对外介绍称,其软件系统包括动静态人脸识别、人像大数据研判分析平台、多维大数据实战应用平台和商业智能化管理平台等;硬件产品包括面向公安各实战场景的人像专用设备,以及面向行业及商用领域的双屏人证机、智能门禁、立式广告机、人脸识别闸机等。

在全自研技术和全系列软硬件产品基础上,澎思科技针对公共安全领域多场景复杂人群人员管控的业务需求,推出了覆盖全场景的行业解决方案。

首先,针对公安系统的实战应用需求,澎思科技推出了公安智能人像大数据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人脸识别核心技术,集多种智能信息采集硬件终端产品和动静态人脸识别应用于一身,利用先进的视频监控、智能分析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人像的识别和比对、大数据的研判分析以及多维大数据的碰撞关联,可广泛应用于公安各领域的人脸比对综合业务系统的建设。

除了在公安系统已经形成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完整解决方案外,澎思科技还逐步向检察院、法院等其他政府机构业务场景拓展,解决了检察院和法院在来访人员管理、重点人员管控等多个情景下的问题,针对政府场景提出了一整套覆盖“公检法”的智能人像大数据解决方案。

其次,澎思科技还积极拓展商用市场,依托在公安场景下积累的丰富经验,针对各类社区、办公楼宇、学校、医院、零售商超、工厂等场景,推出了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和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一方面解决社区和园区的区域人员安全管控问题,保障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结合场景需求,创造附加商业价值,促进公共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智能化,推进社区和园区进入智能时代。

据悉,目前澎思科技客户覆盖国内20余个省市直辖市,在全国多地部署动态人脸识别点位,累计抓获在逃人员近两千名,并担任多项国家级大型活动的安保工作。

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在安防行业的落地应用得到快速发展。未来,整个安防行业将向信息化、智能化快速转型,而产品化和商业化落地能力成为衡量一家AI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AI技术开启了安防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革命,唤醒了沉睡已久的行业需求,未来五到十年AI+安防行业将迎来发展新浪潮。在AI产业化发展阶段,澎思科技将更多地关注AI技术的产品化落地和商业化能力,用工业级的思维提供符合安防行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澎思科技创始人兼CEO马原表示,安防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客户需要具备长期服务、整体解决问题能力的公司。澎思科技作为以安防为主航道的人工智能公司,为客户持续提供细致的、全方位的服务是公司成立之初就确立的发展理念。澎思科技在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时,将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让产品和服务真正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保证落地效果并持续创新发展,陪伴客户共同成长。

关于澎思科技

澎思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物联网技术,提供行业综合应用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公司。公司以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为突破口,深耕安防等垂直行业,致力于提供优秀的 AI+IoT全产业链的技术和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推动AI产业化落地进程。

澎思科技创始人和核心团队拥有多年丰富的AI+安防行业落地服务经验。创始人兼CEO马原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内第一批人工智能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毕业生。2012年开始先后在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CBSR)从事人脸识别领域的研究工作。随后,马原在无锡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导多个智能视觉物联网项目的研发和落地工作,26岁就承担省级研发课题《海量视频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被江苏省科技厅/公安厅作为物联网优秀案例选送,获2013年度巴塞罗那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决赛奖。2015年,马原加入国内顶尖人工智能公司负责AI+安防工作,在国内多个城市进行AI行业落地。2016年,由其承担的人脸识别研究项目被公安部列入该年度全国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这也成为公安行业第一个人脸识别全国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此外,澎思的研发、技术团队有着行业领先的产品化和服务能力,拥有软件全栈开发能力和多个行业平台研发经验,软件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日本富士通工业级研发团队,负责人拥有18年行业从业经历和逾百人规模软件团队的管理经验。

自成立以来,澎思科技也多次获得AI业界和安防行业的认可,先后荣登“2018年优秀AI应用案例TOP20榜单”,荣获2018中国“雪亮工程”建设推荐品牌和2018年第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荐品牌等。

]]>
人工智能安防初创公司澎思科技宣布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洪泰基金领投
//www.otias-ub.com/archives/792779.html Tue, 06 Nov 2018 03:24:48 +0000 //www.otias-ub.com/?p=792779 北京时间11月6日,人工智能安防初创公司澎思科技宣布已经于今年9月完成千万级别天使轮融资,由洪泰基金领投。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产品研发及团队扩张等方面。

另据悉,前资深媒体人、知名移动互联网公司猎豹移动公关负责人王刚已履新澎思科技,负责澎思科技市场公关等工作。

澎思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物联网技术,提供行业综合应用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公司。公司以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为突破口,深耕安防等垂直行业,致力于提供优秀的 AI+IoT全产业链的技术和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

在洪泰基金副总裁宋楠看来,人工智能行业经过前两年的发展,目前已经由单纯讲算法、讲技术的学术化阶段进入到商业化落地为主导的产业化阶段。而澎思科技正是一家关注场景与技术相结合的AI创业公司,团队既拥有顶尖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能力,又对安防行业有着深厚的积累和认知,并且还具备出色的项目落地和产品化能力。

据了解,澎思科技创始人和核心团队拥有多年丰富的AI+安防行业落地服务经验。创始人兼CEO马原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内第一批人工智能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毕业生。2012年开始先后在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CBSR)从事人脸识别领域的研究工作,而CBSR的负责人正是“国内计算机视觉泰斗”李子青。随后,马原在无锡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导多个智能视觉物联网项目的研发和落地工作,26岁就承担省级研发课题《海量视频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被江苏省科技厅/公安厅作为物联网优秀案例选送,获2013年度巴塞罗那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决赛奖。2015年,马原加入国内顶尖人工智能公司负责AI+安防工作,在国内多个城市进行AI行业落地。2016年,由其承担的人脸识别研究项目被公安部列入该年度全国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这也成为公安行业第一个人脸识别全国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据澎思科技介绍,其研发、技术团队有着行业领先的产品化和服务能力,拥有软件全栈开发能力和多个行业平台研发经验,软件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日本富士通工业级研发团队,负责人拥有18年行业从业经历和逾百人规模软件团队的管理经验。

 澎思科技CEO马原表示,人工智能行业第一阶段的发展主要依靠学界的推动,而到了商业落地为核心的第二阶段,工业界将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澎思科技致力于推动AI产业化落地进程,未来将不断夯实安防行业主航线,持续打造算法、软件、硬件、云服务的工业级团队,不断加深行业认知,针对用户需求深挖场景,重视产品、服务落地,吹响人工智能第二阶段发展号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