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20 Jul 2023 08:22:0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Omdia:预计 2023年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片数同比下跌 3.2%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7174.html Tue, 25 Jul 2023 08:20:44 +0000 //www.otias-ub.com/?p=1627174

概览

根据 Omdia 最新的《2023 年 第一季度大尺寸显示面板市场追踪报告》显示,由于需求放缓以及面板厂商的稼动率管理,2023 年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的前季预测为同比上升 0.6%,而在本季报告的最新预测中已调整为同比负增长 -3.2%。

来源:Omdia

一些面板厂商计划退出业务,而其他厂商也在计划关停旧有面板产线。不过,尽管出货量下跌,大尺寸面板出货面积预计将在 2023 年同比增长 1.7%,而此前的预测为同比增长 3%。面板厂商预计电视和显示器显示面板的大尺寸化走向将有助于提升 2023 年的出货面积。 

“在先前的预测中,显示面板制造商的目标是在 2023 年提升 IT 显示面板出货量,并降低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IT 液晶面板的需求复苏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因为显示面板制造商的 IT 液晶面板业务经历了巨大亏损。显示面板制造商预计,一旦库存问题得以解决,液晶面板需求就会复苏,但一些头部品牌尚未完全解决这一情况。即使库存恢复了正常,但电脑品牌/OEM 厂商都将库存维持在了低于从前的水平。”Omdia 首席分析师苏冠锦( Peter Su) 说道。 

在先前的预测中,面板厂商设定了十分激进的笔记本电脑液晶面板出货量目标,即在 2023 年同比增长 1.9%。然而,最新的预测则显示出了并不乐观的结果 — 年同比下降8.1%。实际上,笔记本电脑显示面板需求比其他大尺寸显示面板应用增长地要慢。

不同于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液晶面板,平板电脑液晶面板出货量的下跌幅度在最新的预测中从同比下降2.7% 放缓到了同比下降1.4%。由于全球经济衰退,价格更低的平板电脑可能会获得一些笔记本电脑市场份额。

来源:Omdia

由于需求放缓和 IT 液晶面板价格回升,大尺寸 TFT 液晶面板在 2023 年的营收预测将达到 652 亿美元,同比下跌 0.9%。只有电视液晶面板营收预计将同比上升 13.6%,源于电视面板价格自 2023 年 第一季度开始出现了上涨。

预计京东方将在 2023 年以 33.5% 的市场份额占据大尺寸 TFT 液晶面板出货量榜首,随后是占比 13.5% 的群创和占比 11.5% 的华星光电。

]]>
CINNO Research:2021年10月中国液晶面板厂平均稼动率为90.7% //www.otias-ub.com/archives/1347811.html Tue, 23 Nov 2021 12:40:14 +0000 //www.otias-ub.com/?p=1347811

根据CINNO Research月度面板厂投产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10月,国内液晶面板厂平均稼动率为90.7%,相比9月份反弹增长2.4个百分点;国内AMOLED面板厂10月平均稼动率为64.9%,相比9月份增长6.2个百分点。

根据CINNOResearch月度面板厂投产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10月,国内液晶面板厂平均稼动率为90.7%,相比9月份反弹增长2.4个百分点。其中,低世代线(G4.5~G6)平均稼动率为89.4%,相比9月降低0.4个百分点;高世代线(G8~G11)平均稼动率为90.9%,相比9月增长2.7个百分点。总体而言,10月国内LCD大部分产线稼动率相比9月出现小幅回弹,整体稼动率再次达到90% 以上。

高端AMOLED智能手机面板需求持续旺盛,在苹果新机上市的高需求带动下,AMOLED面板总投产数量在10月继续增长。国内AMOLED面板厂10月平均稼动率为64.9%,相比9月份增长6.2个百分点。其中,G6代线平均稼动率为64.7%,相比8月增长7.6个百分点。

CINNO Research 简评

京东方BOE :作为全球最大的LCD显示屏供应商,京东方BOE受市场行情影响最大,其10月TFT-LCD产线平均稼动率为83%左右,维持9月低稼动水准。各产线投产数量略有调整,G10.5代线投产数量相比9月增加。受益于成功打入苹果iPhone 13 面板供应链,随着苹果手机订单的发酵,BOE AMOLED产线10月稼动率较9月大幅增加十多个百分点,投产面积占国内AMOLED(G4.5-G6)总投产的40%以上;

TCL 华星:10月TFT-LCD产线整体稼动率达98.6%,相比9月增加2.6个百分点,总投产面积相比9月则增长6个百分点,t7 G10.5在10月投产数量增加,其他各条LCD产线基本都维持近满产稼动。华星AMOLED t4产线10月投产数量受终端订单影响,Phase2产能爬坡速度慢于原计划;

惠科HKC:10月4条TFT-LCD产线平均稼动率为96%,相比9月增加6个百分点,各条产线投产数量相比9月都有回升,总投产面积与8月高峰期相当。HKC长沙厂10月投产数量达35K左右,受益于超大尺寸产品的逐步放量,长沙厂产能爬坡再次启动。HKC绵阳厂投产组合变化不大,手机产品尚未大批量投产,2022年手机产能计划逐月增加至20K大板,同时,绵阳厂车载、工控等产品也在陆续布局当中。

]]>
2021年9月韩国面板出口额达到了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5.7%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6544.html Fri, 15 Oct 2021 12:39:10 +0000 //www.otias-ub.com/?p=1326544

拥有三星显示和LG显示这两大面板制造商的韩国,在全球面板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尤其是智能手机大量采用的OLED面板方面。面板也是韩国重要的出口商品,韩国媒体援引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的数据报道称,9月份韩国面板出口额达到了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5.7%。

在报道中,韩国媒体还提到,面板出口额在9月份同比大幅增加,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机和电视所需的OLED面板需求强劲,推升了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媒体提到的智能手机和电视所需的OLED面板,正是三星显示和LG显示有优势的领域。

在智能手机所需的OLED面板方面,三星显示优势明显,多年是苹果iPhone所需的OLED面板独家供应商,目前仍是主要的供应商。

LG显示在智能手机所用的OLED面板方面,虽然市场份额低于三星,但他们也是iPhone所需OLED面板的供应商。在电视所需的大尺寸OLED面板方面,LG显示优势明显。

自 techweb

]]>
IHS Markit:2018年大尺寸TFT液晶面板出货量仍有所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826364.html Thu, 24 Jan 2019 03:54:15 +0000 //www.otias-ub.com/?p=826364 根据全球领先的关键信息、分析和解决方案供应商IHS Markit的研究分析表明,尽管市场对于因中国产能扩张而导致面板价格大幅下降和竞争加剧感到担忧,2018年全球大尺寸薄膜晶体管(TFT)液晶显示(LCD)面板的出货量仍再次上升。特别是在电视和显示器面板的带动下,面板出货面积增至1.9909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6%。

2018年,中国面板制造商京东方(BOE)的B9 10.5代工厂开始量产,点燃了65英寸和75英寸大尺寸显示屏的价格战。“由于京东方10.5代生产线投入运营,面板制造企业为消化产能,自2018年初起,在面板定价方面更加积极,”IHS Markit首席分析师Robin Wu表示,“大尺寸面板的利润仍要高于小尺寸面板。”

市场对电脑游戏和专业用途显示器的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推动了高端大尺寸面板的出货量。Wu表示:“为弥补电视面板业务的糟糕表现,一些面板制造商已经将生产从以往的电视面板,更多地转向显示器面板。”

包括公共展示、汽车和工业显示器等其他应用的需求,按照面板面积和数量统计,增长率分别为17.5%和28.6%。“面板制造商将这些应用视为新的收入来源,可以弥补电视机、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面板价格的大幅下滑,”Wu说道。

2018年大尺寸TFT-LCD面板出货量(按面积)(百万平方米)
Applications 2017 2018 Y/Y(%)
9″+ Tablet            2.9             3.0 5.2%
Monitor           20.2            22.5 11.5%
Notebook PC           10.3            10.6 2.6%
Others            5.9             7.0 17.5%
TV         139.5          154.7 10.9%
Total         178.9          197.9 10.6%
Source: IHS Markit © 2019 IHS Markit
     
2018年大尺寸TFT-LCD 面板出货量(按数量)(百万台)
Applications 2017 2018 Y/Y(%)
9″+ Tablet           93.1            99.1 6.4%
Monitor         140.4          150.2 7.0%
Notebook PC         179.7          185.2 3.0%
TV         265.0          288.8 9.0%
Others           25.2            32.4 28.6%
Total         703.5          755.8 7.4%
Source: IHS Markit © 2019 IHS Markit

IHS Markit大尺寸显示屏市场追踪报告显示,按面积统计,LG显示器在大尺寸显示面板的出货量方面保持领先,2018年占据了21%的市场份额,其次是京东方(17%)和三星显示器(16%)。按数量统计,京东方的市场份额达到23%,其次是LG显示器(20%)和群创光电(17%)。

预计在2019年,大尺寸TFT液晶面板的出货量将继续增长。针对三大主要产品出货量的初步预测显示,面板制造商将继续专注于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面板业务,今年上述面板的出货量将分别增长5.3%和6.6%,而电视面板出货量预计仅增长2.6%。

2019年,预计三条全新的10.5代线——华星光电T6产线、京东方的武汉第二条产线以及富士康/夏普位于广州的产线——都将开始量产。所有这些产线都规划生产电视面板,这将进一步增加电视面板的供应。Wu表示:“由于电视面板业务的状况预计依然艰难,考虑到2018年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面板的业绩相对较好,面板制造商可能会将重点放在IT面板业务方面。”

IHS Markit大尺寸显示屏市场追踪提供全球和各地区的大尺寸显示面板的全面信息,包括月度和季度收入以及各供应商按照显示屏面积、应用、尺寸和长宽比等指标划分的出货量数据。

]]>
Digitimes:中国面板制造商获政府27亿元人民币投资 //www.otias-ub.com/archives/431006.html Sun, 16 Apr 2017 14:46:21 +0000 //www.otias-ub.com/?p=431006         199IT原创编译

img

        为了振兴中国面板制造业,进一步创建富有竞争力的供应链,2015年12月中国政府向中国显示面板制造商BOE投资17亿元人民币(2.5773亿美元),向华星光电投资10亿元人民币。

        中央政府和本地政府积极促进投资企业和银行以低息提供贷款。这一策略是为了给中国供应链制造商创建一个更好的金融环境,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媒体报道这些投资将主要用于创建5.8GFAB,尽管市场已经供过于求。

        Digitimes Research还发现2015年全球大尺寸TFT-LCD面板出货量和收入已经有所下降,BOE大尺寸面板出货量和收入则分别增长了43%和37%。

        199IT.com原创编译自:Digitimes Research 非授权请勿转载

]]>
IHS Markit:预计2017年Q3全球面板营收达到32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576079.html Mon, 27 Mar 2017 08:51:54 +0000 //www.otias-ub.com/?p=576079

IHS Markit(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NFO,一家全球领先的关键信息、分析和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表示,随着柔性AMOLED显示屏的需求继续大幅增加,预计其全球面板营收在2017年第三季度将达到32亿美元,超过刚性AMOLED面板的营收(30亿美元)。

随着众多智能手机计划在其高端产品系列中采用柔性AMOLED显示屏,柔性AMOLED显示屏的收入与2016年相比将增长150%以上。另一方面,目前主要用于中端智能手机的刚性AMOLED面板,其营收预计将因价格下降比2016年下降2%。

“智能手机品牌相信,在其最新高端产品中采用柔性AMOLED显示屏会将他们自身与仍旧使用刚性AMOLED显示屏或液晶显示屏的竞争对手做出差异化,” IHS Markit首席显示屏研究分析师Jerry Kang表示。Kang 表示:“自2013年起,三星电子和乐金电子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搭载柔性AMOLED显示屏的旗舰智能手机,但考虑到面板供应有限,这些产品那时尚未成为主流产品。然而,自2016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面板制造商已经将精力投入到提高柔性AMOLED显示屏的供应能力。他们还试图通过优化面板的制造工艺设计更好的面板结构,从而让柔性AMOLED显示屏受到智能手机制造商的青睐。” 

根据IHS Markit提供的AMOLED及柔性显示屏情报整合报告 (AMOLED & Flexible Display Intelligence Service),大多数智能手机制造商计划在2017年将柔性AMOLED显示屏应用于其产品中,但由于价格较高,部分制造商仍然难以接受。


“当前,制造柔性AMOLED面板的成本比刚性AMOLED要高得多,但随着未来制造成品率的提高,柔性AMOLED面板成本低于刚性AMOLED面板是可能实现的,”Kang说。

IHS Markit提供的AMOLED及柔性显示屏情报整合报告 (AMOLED & Flexible Display Intelligence Service)覆盖各区域AMOLED显示屏(包括荫罩和PI基片)的最新市场趋势和预测、技术分析以及面板制造商策略。

]]>
TrendForce:2016年全球电视面板出货总量为2亿6,041万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561893.html Sun, 05 Feb 2017 12:16:58 +0000 //www.otias-ub.com/?p=561893

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WitsView)最新电视面板出货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电视面板出货总量为2亿6,041万片,年减3.5%,出货面积年成长6.5%。2016年面板厂普遍扩产旗下8.5代线,在电视面板需求尺寸持续放大下,有助于产能消耗,同时将平均尺寸推升2.2寸,达43.6寸,预期2017年尺寸放大的趋势仍将延续。

出货排名方面,乐金显示器持续蝉联龙头宝座,出货达5,294万片,年衰退4.3%。WitsView研究经理胡家榕表示,2016年乐金显示器针对广州8.5代线扩增产能,并扩大所有8.5代线55寸(含)以上面板生产,同时收敛32寸单切的比重。此策略调整虽造成出货总量的衰退,但总面积逆势增长5.3%,其中60寸和65寸合并出货量成长高达98%,显示出电视面板大型化的需求已成为趋势。

2016年三星显示器电视面板出货达4,680万片,大幅年衰退8.1%,衰退的主因在于上半年BCS制程转换不顺的影响。此外,三星显示器为了扩大手机用OLED面板产能,于2016年12月关闭L7-1厂,也造成出货衰退。胡家榕指出,三星显示器对市场投下L7-1厂停产的震撼弹,造成市场出现40~43寸恐慌性备货潮,这波效应仍持续延烧至2017年。

京东方电视面板出货连续两年缴出漂亮成绩单,2016年出货量达4,364万片,年成长22.4%,首次挤下群创勇夺第三名位置。2016年京东方持续扩增重庆的8.5代线产能,在新产能部分分配给笔电面板生产下,策略性提高49寸和55寸的生产,以致出货面积大幅成长33.5%。

群创曾于2015年登上电视面板出货的亚军宝座,但2016年23.6寸已无标案订单的挹注,又受到南台湾地震扰乱原本的生产和出货计划,使得全年度总出货量仅为4,173万片,年衰退高达19.3%,出货排名也退居第四。不过,群创透过灵活的产品组合调整,提高大尺寸的生产比例,在有限的产能下仍能提高公司获利,也使得全年出货面积仅衰退6.3%。

2016年华星光电在第二条8.5代线扩产达高峰后,推升整体电视面板出货达3,309万片,年成长29.7%。华星光电自2016年开始聚焦于大尺寸上,49寸和55寸全年出货量出现爆发性的年成长,分别达126%、115%,有助于出货面积跃升55.3%,表现优于其他面板厂。

友达电视面板出货量达2,722万片,年成长0.2%。2016年友达的L8B厂扩增产能,但主要用以生产高端和大尺寸利基型产品,加上6代线电视面板生产重心转移至65寸上,间接收敛32寸和39寸的生产量,因此虽在出货量上未有显著提升,出货面积却成长10.7%,表现不俗。

展望2017年,WitsView预估,全年电视面板出货达2亿5,780万片。胡家榕指出,2017年韩厂产线收敛让40~45寸供应持续吃紧,日前堺十代线面板厂也投下面板不外卖的震撼弹,对出货比重超过4成的第一大客户三星电子首当其冲,更加速40寸供不应求的情况,预期将带动需求转往更大尺寸的现象日益显著。此外,由于60寸和70寸的需求挪至65寸和75寸,预估2017年电视面板出货平均尺寸将成长近2寸,达45.4寸,而出货面积增加7.6%。

]]>
CINNO Research:2016年全球功能手机用液晶面板出货量8.4亿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561810.html Sat, 04 Feb 2017 12:08:26 +0000 //www.otias-ub.com/?p=561810

根据CINNO Research手机面板供应链报告分析,2016年全球功能手机用液晶面板出货量8.4亿片,在整体手机面板中占比28.6%,相比2015年市场比重下降6.6%;从出货量看,功能机面板相比2015年下降14.2%,衰退幅度低于2015年的16.8%。

深超蝉联最大功能机面板供应商桂冠

前三大主力供货商依然为深超光电Century、瀚宇彩晶HannStar、华映CPT,深超光电依然蝉联功能机最大面板供应商桂冠。

但第二与第三名的排名发生了变化,台湾瀚宇彩晶因加大在功能机面板的出货,一举超越华映,从2015年的第三变为2016年的第二,年度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43%,瀚宇彩晶也成为功能机面板供应商中唯一出货增长的厂商。

o.1 深超光电(Century)

  • 2016年功能机面板出货量3.1亿片,同比下降26%

No.2 瀚宇彩晶(HannStar)

  • 2016年功能机面板出货量2.0亿片,同比增长43%

No.3 中华映管(CPT)

  • 2016年功能机面板出货量1.2亿片,同比下降12%

No.4 龙腾光电(IVO)

  • 2016年功能机面板出货量1.0亿片,同比下降13%

No.5 天马集团(Tianma)

  • 2016年功能机面板出货量0.8亿片,同比下降5%

No.6 群创光电(Innolux)

  • 2016年功能机面板出货量0.2亿片,同比下降48%

No.7 乐金显示器(LGD)

  • 2016年功能机面板出货量0.03亿片,同比下降63%

No.8 京东方(BOE)

  • 2016年功能机面板出货量0.02亿片,同比下降94%

中国大陆仍为最大功能机面板供应地

同时,按照厂商所在区域来分析,大陆地区依然为功能机面板主力供货区域,市场供给量占比59%,但相比2015年份额下降8%;台湾地区2016年功能机面板市场供给量占比为40%,相比2015年份额增长9%。

全球功能机面板今年将维持7亿片规模

由于新兴市场对于功能机的需求仍然大量存在,同时除了1.77英寸以外,2寸以上的功能机比例也在逐渐增加,CINNO Research预估,2017年功能机出货量的衰退幅度将缩小至个位数,全年出货上看7.8亿片,下降幅度约在7%。

]]>
CINNO:2016年全球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3.7亿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555604.html Tue, 10 Jan 2017 08:49:24 +0000 //www.otias-ub.com/?p=555604 根据CINNO Research全球季度手机面板出货量监测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达到3.7亿片,相比2015年大幅增长41.2%,而中国前十大品牌的OPPO、vivo、华为、金立、魅族、联想等即贡献了26%的份额。

2016年99%的AMOLED面板都出自韩国三星,国内面板厂商和辉在小米红米Pro的助攻下,实现了超300万片的出货规模,是国内首家实现百万片出货规模的AMOLED手机面板生产企业。同时,昆山国显、天马集团也顺利达成了进入品牌手机市场的里程碑。CINNOResearch预测,2017年整体AMOLED面板出货量将达5.7亿片,增长幅度高达51.7%。

2016年柔性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0.6亿片,占总体AMOLED手机面板出货的9.6%。2017年iPhone针对新款机型的面板采购量中约有半数将采用柔性AMOLED面板,预估将大幅带动整体柔性AMOLED手机面板的出货规模。

根据CINNO Research全球季度手机面板出货量监测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柔性AMOLED手机面板出货规模有望翻三番提升至1.6亿片,至2020年柔性AMOLED手机面板的年复合成长率将达88.2%。

]]>
Digitimes:2019年全球汽车显示面板出货量将增长至2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514711.html Wed, 07 Sep 2016 16:00:08 +0000 //www.otias-ub.com/?p=514711         199IT原创编译

img_auto_main        由于汽车显示面板需求增长,2019年全球汽车显示面板出货量将从2015年的1.57亿块增长至2.07亿块,复合年增长率7.2%。

        汽车显示器包括CID(中央信息显示器)、仪表盘、后视镜显示器、后座娱乐设备显示器和平视显示器等。

        CID占汽车显示面板出货量份额最大,主流显示面板包括7到8寸的WVGA(分辨率840 * 480)或WXGA(分辨率1280 *720)、10寸全高清。

        由于大尺寸、高分辨率和更节能的需求增长,LTPS、TFT-LCD 和IGZO TFT-LCD取代了Si TFT-LCD面板,成为高端汽车的首选。当前,日本显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和夏普在LTPS TFT-LCD 和IGZO TFT-LCD汽车面板供应方面领先。

        199IT.com原创编译自:Digitimes Research 非授权请勿转载

]]>
IHS :预计2017年全球显示面板市场将持续短缺 //www.otias-ub.com/archives/502611.html Tue, 02 Aug 2016 09:54:12 +0000 //www.otias-ub.com/?p=502611 160802 Display supply demand PR_CN

由于中国新产能提升,而市场季节性需求疲弱,2016年第一季度平板显示器(FPD)供应超过需求20%,这是自2012年初以来最大幅度的供应过剩。市场在第二季度迅速进行自我调节,令人意外的是,进入2016年下半年,供需情况正日渐趋紧。全球领先的关键信息、分析和解决方案提供商IHS Markit表示,市场供应在2017年预计将进一步收紧。

去年底和今年初,面板价格快速下降促使消费者踊跃购买大屏幕电视。与此同时,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需求开始趋稳。最后,由于制造商在一些工厂启用更为复杂的新型工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关停了若干效率低下的生产线,这导致产能增长受限。

IHS Markit高级总监Charles Annis表示:韩国面板制造商在关停LCD旧生产线(包括Gen 5甚至Gen 7工厂)方面表现尤为明显。预计在今年年底下线的韩国Gen 7工厂,其大尺寸面板产能约占近4%。这将是FPD制造史上关闭的最大规模面板工厂。

根据最新的IHS Markit显示器供需与设备跟踪》,大尺寸FPD应用需求在20162018年间预计会每年增长5%-6%;然而,大尺寸面板产能预计在2017年只会扩大1%2018年扩大5%。到2018年下半年,随着中国将有更多产能上线,包括全球第一家Gen 10.5工厂,市场预计会再次趋于宽松。 

Annis表示:过去,FPD市场一直是通过减少工厂利用率和推迟产能扩张计划来实现自我调节,随着中国FPD制造业的崛起,这些策略在2016年看起来都不太可能实现。这种情况迫使其他地区的制造商以前所未有的意外速度为其当前生产设施寻找合理化出路。

]]>
IHS:2016年下半年各电视品牌计划增加面板购买量 //www.otias-ub.com/archives/497243.html Wed, 20 Jul 2016 04:07:35 +0000 //www.otias-ub.com/?p=497243 近期全球电视显示屏供应短缺可能仍将是2016年第三季度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对于希望为即将到来的假期销售旺季补充面板的电视制造商而言是最关键的一个时期。根据IHS Markit(纳斯达克代码:INFO)这一全球领先的关键信息、分析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情报,为了应对显示屏价格的上涨,各电视品牌正越来越积极地采购面板以确保其在今年下半年的面板需求。 

电视行业十分关注供应链動態特别是由于越来越多的面板制造商正在考虑关闭闲置或不再具有竞争力的产能而导致40英寸面板供应的减少。在2016年下半年,全球领先的电视品牌三星电子和LG电子计划购买4660万台电视面板,与去年同比增加12% 

中国六家主要电视制造商第三季度计划面板采购同比增加27%,达1970万台。相较于已经拥有相对较大面板库存的创维而言,海信、TCL、康佳、长虹和海尔正為了達成年度出貨目標,擴充其電視市場份額而積極的備貨。不过为了控制库存,预计他们在今年第四季度将购买1900万面板,与上一个季度相比购买量下降2%

160720 China online video market news release_CN

考虑到受限的供应和产能利用率,并不是所有的面板供应商都能满足电视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IHS显示屏供应链研究和分析总监Deborah Yang如是说。基本上,面板供应将基于价格谈判、电视制造商的商业前景以及供应链供应关系的状态进行分配。显示屏制造商的供应有限,其制定的战略是维持供应链协议、优化面板价格、提高收益流。 

根据IHS Markit电视显示屏情报服务,针对40英寸、43英寸、45英寸和49英寸面板的战略面板供应商谈判,以及针对49英寸、50英寸、55英寸、60英寸、65英寸、70英寸和以上显示屏的产品定位和成本竞争力,这两大主题在2016年末和2017年至关重要。尽管对于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担忧仍然存在,中国面板制造商仍不断扩大其32英寸至49英寸显示屏以及55英寸显示屏的供应链。大多数电视厂商目前都面臨了较大尺寸面板如55’’65’’尤其是UHD產品供应短缺的問題。然而,三季度的实际产出在某种程度上有所限制。 

中国电视制造商已持有一些库存,整体上他们并不迫切地需要寻找面板供应,”Yang说。然而他们持续采购面板的战略原因,是为了降低未来面板供应受限的风险,并实现他们今年下半年国内外产品出货量的積極目标。

因为海信、TCL、创维等中国电视制造商为扩大其市场份额,在今年设定了具有挑战性的出货量目标,并计划扩展其在国外市场的业务,他们在今年下半年还需要采购更多面板。即使他们现在有足够库存,持续的面板供应问题将令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韩国电视品牌,正在增加其在今年第三季度的面板需求。尽管中国六大电视制造商在第四季度可能有必要对库存进行调整,但也将不得不积极补充面板。

]]>
TrendForce:32寸面板报价渐高于现金成本,第二季面板厂努力摆脱亏损泥淖 //www.otias-ub.com/archives/485736.html Sun, 19 Jun 2016 15:03:34 +0000 //www.otias-ub.com/?p=485736 32寸是目前电视面板出货占比最大的尺寸,自2015年下半年起因市况不佳导致报价持续下滑,连带拖累其他尺寸的价格及获利能力,成为面板厂沉重的负担。然而,在日厂喊出停产,韩厂下修生产规模的情况下,32寸面板价格看起来因供需逐渐平衡而有止跌反涨的迹象。TrendForce集邦科技旗下光电研究品牌WitsView最新「显示器以及电视面板成本分析报告」指出,2016年第一季32寸open cell的面板报价仅US$51~52/pc,相较于现金成本约在US$52~53/pc左右,面板价格已经触底,甚至跌破现金成本,影响面板厂获利能力甚大。

WitsView表示,第二季面板厂开始计划性收敛32寸的投产规模,转而投产其他尺寸。当供给减少,32寸面板报价也开始回稳,甚至微幅回升到US$53~54/pc,相较32寸open cell的现金成本约落在US$50~51/pc,此机型也有望于第二季开始获利。

价格走势牵动面板厂的生产意愿,成本优化是关键

由于32寸电视面板的生产相当成熟,良率也非常稳定,除作为陆厂的主力生产尺寸,也是台厂及韩厂调度产能的活棋。32寸主要供货商京东方及华星光电第一季财报出现亏损,尽管并非单一尺寸所导致,但不难看出32寸面板跌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WitsView指出,面板厂希望藉32寸面板价格的上涨,带动其他尺寸面板价格持稳,成本上持续优化也是重要课题。现阶段面板厂正积极从材料面甚至设计面着手改变成本结构,如要求玻璃基板及偏光板等上游零部件供货商有2~3%以上的降幅。此外,也加速导入GOA(Gate on Array)设计来降低驱动IC使用颗数,同时达到节省成本的效益。

1466348557-1441-16

]]>
UBI Research:预计2016年全球AMOLED面板市场达15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461167.html Sun, 10 Apr 2016 16:52:49 +0000 //www.otias-ub.com/?p=461167 UBI Research报告指出,随着未来几年智能手机制造商大量采用柔性AMOLED面板,2016年AMOLED市场将会迎来快速增长。预计2016年AMOLED面板市场将达150亿美元,比2015年的100亿美元增长约40%。2016年AMOLED面板出货量将达到2.7亿台,比2015年的2.3 亿台增加16%。到2020年底AMOLED市场额将达67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6%。

1460307093-5248-0404

UBI Research预测2016-2020年AMOLED面板市场走势

随着三星电子主动选择AMOLED面板作为Galaxy的主流模板,中国企业对AMOLED面板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此外,苹果iPhone应用AMOLED屏的计划也更具体,加上OLED电视销售正逐渐增加,LCD市场正在逐渐被取代。UBI Research预测,2020年之前,移动设备市场每月将需要约50万台柔性AMOLED面板。UBI还预计,移动设备公司将积极投资于AMOLEDs。

UBI Research表示,随着主流AMOLED面板和柔性AMOLED面板的需求不断增加,2015年年底AMOLED整体市场大幅增长。有消息称,苹果将为iPhone系列产品投资应用AMOLED面板,三星电子也有此计划。此外,中国、日本、台湾的面板厂商也将投资柔性AMOLED面板,把精力投入到停滞的OLED相关的显示器市场。将会带来AMOLED面板市场的大幅增长。

]]>
TrendForce:2016年2月电视面板出货总量为1788万片 月减8.7% //www.otias-ub.com/archives/457167.html Wed, 30 Mar 2016 17:25:16 +0000 //www.otias-ub.com/?p=457167 TrendForce旗下光电事业处WitsView最新大尺寸面板出货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2月电视面板出货总量为1788万片,月减8.7%,年减8.3%。除淡季效应持续发酵外,中国大陆春节工作天数少,外加台湾南部地震等因素,2月电视面板出货下探谷底。

WitsView研究经理胡家榕表示,3月份电视面板在部分订单递延以及新机备货的带动下,加上群创产线逐步复原,都有助于出货量的增长。WitsView预估2016年3月电视面板将出现近20%的月增长,但第一季出货量在整体电视市场需求疲弱下,仍逃不过季衰退近15%的命运。

淡季效应与出货递延影响,面板厂月出货量多衰退

LGD仍坐稳龙头,但在32寸面板价格已贴近现金成本的情况下,不得不策略性减少生产以避免亏损扩大,此外2月工作天数少使得部分订单被递延出货,导致出货量仅达383万片,月衰退8.1%。

三星显示器2月出货量达338万片,仅下滑1.8%。由于1月新产品验证不顺,造成出货基期偏低,加上群创受地震影响无法充裕供应39.5寸,使品牌厂将订单移转至三星显示器的40寸,才得以支撑2月的出货量。

京东方2月出货量达324万片,月增长1.2%,是面板厂中唯一呈现逆势增长的厂商。除大尺寸产品良率提升有助于拉抬出货量外,32寸也成为维持稼动率的中流砥柱。同时在群创因震灾而导致货量大幅衰退之际,京东方跃升成为电视面板出货季军,出货量和第二名的三星显示器相差不到15万片。

地震重伤群创位于台南的Fab 5和Fab 6厂房,生产线几乎呈现停摆状态。Fab 6是39.5寸主要生产基地,群创2月出货表现除地震导致生产减少外,淡季效应及23.6寸缺乏标案支撑需求,出货量仅达266万片,大幅衰退21.9%。

华星光电同样面临淡季需求不佳及32寸濒临亏损而减少出货,2月出货量达229万片,月衰退8.9%。

友达则因2月份工作天数少导致部份需求被迫递延,出货量为176万片,月衰退8.1%。

1459358634-7598-17

]]>
CINNO:2015年全球手机面板出货量27.9亿片,年度增长率仅1.2% //www.otias-ub.com/archives/444164.html Fri, 04 Mar 2016 03:23:41 +0000 //www.otias-ub.com/?p=444164 根据CINNO Research手机面板供应链报告分析,2015年全球手机面板出货量27.9亿片,年度增长率仅1.2%,名列前三甲的依然为深超光电、京东方、华映,三者分别占据16%、12%、10%的市场份额。

1457061772-1281-rzvXIF6mEvNawvicH1pHibOwQK5A

2015年全球功能手机面板出货量9.8亿片,同比衰退16.8%,前三大主力供货商依然为深超光电、华映、瀚宇彩晶。在各大面板厂商纷纷下调功能机销量的市场环境下,深超光电功能机市场出货量不减反增,年度总体出货量成长9%,使得其依然夺得总体手机出货量及功能机出货量第一的双料桂冠。

1457061772-1633-rLbhrzD0EPIa20dJvjvU98LVJYLw

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18.1亿片,相比2014年增长14.6%,带动智能机面板出货量渗透率由2014年的57.3%提升7.6%至64.9%。

面板厂出货前三甲依次为京东方、三星显示器、乐金LGD,而京东方以市占率增长三个百分点至17%的成绩再次稳坐智能机市场第一的宝座,去年排名第三的夏普在动荡的经营环境下出货量大幅衰退21%,跌落至第七名。

1457061772-2050-9ScMCPsSzWOeEsjzFVRpzpTMokFQ

排名第二的三星显示器受益于AMOLED手机面板外卖且获得国内手机品牌大量采用的市场效应,出货规模增长41%,市场份额同样增长3%,与京东方仍然维持2%的份额差异。同样获得高速成长的两家面板厂商为iPhone主力供货商日本显示器JDI、韩国LGD,两者也同样在智能手机面板市场份额获得2~3%的增长,同时各自出货规模成长34%、50%。而分析韩国、大陆、台湾、日本四大地区厂商出货状况,仅韩国地区市场份额增长5.5%,其他地区皆衰退,其中台湾地区衰退3.3%,日本衰退1.5%,大陆地区衰退0.8%。

智能手机在高饱和成熟市场中,换机需求成为手机购买主要动因,高规格产品推动了市场更新换代需求。而因产线技术限制,没有LTPS/AMOLED规模生产效益的面板厂商,大多反而出现了智能手机销量下滑的窘境。入门级智能手机面板不得不面对具有规模效应的大型面板厂商价格的冲击,高阶面板无力供货的情形下,需面临更多严峻的市场挑战,而大力推广集成内嵌式触控功能在内的手机面板产品成为这部分面板企业积极争取市场份额的主要应战策略。

说明:

1.手机面板出货量为全球面板厂各类形式面板出货总数量;

2.手机面板出货量非手机终端出货量,未计算面板厂出货后之切割良率、触摸屏良率、模组良率及整机组装良率等参数。

]]>
IHS:2015年全球笔记本面板交易量仅为1.76亿片 同比下滑12% //www.otias-ub.com/archives/429576.html Thu, 14 Jan 2016 14:05:03 +0000 //www.otias-ub.com/?p=429576 由于经济下滑,平板电脑崛起,笔记本电脑的市场需求停滞不前,笔记本电脑品牌厂家和面板制造商纷纷推出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屏来提升消费者的热情度。据全球市场调研机构IHS称,全球对笔记本面板的需求量在2015年下滑了12%,交易量仅为1.76亿片。面对笔记本电脑库存不断积压,品牌厂家和面板制造商都希望通过对显示屏产品线进行升级来促进需求量。预计在2016年第一季度,全高清(FHD)面板将占据笔记本电脑市场的20%,在2016年第三季度,这一数字将提升至30%。

“笔记本电脑品牌的平板供应商们对2016年的展望持保留态度,他们想寻求更经济的方式来提升销量,减少库存积压。”IHS科技的显示屏研究资深分析师Linda Lin 称,“2015年最后一个季度里,面板售价一度降至保本点,降价促销已经不能再作为面板的销售途径了,因此升级特性是唯一的出路。”

据IHS Large Area Display Market Tracker,分辨率的升级能为消费者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同时,目前面板价格走低也意味着笔记本电脑升级会更容易,价格更能让人接受。实际上,在2015年,高清(HD)显示屏与全高清(FHD)显示屏面板价差已缩小至10美元。Lin表示,“将显示屏分辨率提升至FHD级别是笔记本显示屏产品的下一个趋势。”

20160112-EM-BOOK-1

三星显示器公司和乐金显示器公司是两家行业领先的公司,专注于带面内切换(IPS)、广视角以及低色差等技术的FHD分辨率笔记本电脑显示屏研究。Lin谈道,“这两家韩国面板制造商推出的FHD IPS显示屏,瞄准高端笔记本电脑市场,除了能迎合品牌厂的高阶产品规划外,在面板价格下滑的趋势下,他们更可以有效管控FHD IPS显示屏与一般规格显示屏的面板价差。”

]]>
Digitimes:2015年下半年中国面板制造商出货量将增长15.5% //www.otias-ub.com/archives/394244.html Mon, 23 Nov 2015 16:21:07 +0000 //www.otias-ub.com/?p=394244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Digitimes Research ,2015年下半年中国面板制造商小型和中型面板出货量预计将比上半年增长15.5%,年增幅6.7%。

        BOE继续推动8.5G生产线平板电脑面板的生产,并正在增加6G生产线面板产量。CEC Panda继续增加小型和中型面板的产量,Tianma Optoelectronics 5.5G的生产线则在满负荷运转。这些趋势主要是由于中国白盒平板市场和功能手机市场正在萎缩。

        下半年手机面板将占中国制造商小型和中型面板出货量的76%,和上半年比份额增长7.8%。但是,和2014年下半年相比指数下降0.1%。Digitimes Research表示这主要是由于白盒手机供应商订单增长放缓,以及 日本和韩国面板制造商竞争的加剧。

        平板面板只占中国制造商上半年面板出货量的6%,但是由于BOE接到了新一轮订单以及CEC Panda生产力的提高,下半年比例将增长至9%。新订单帮助中国制造商2015年下半年平板电脑面板出货量年增幅9.3%,BOE预计将占75%。

        199IT.com原创编译自:Digitimes 非授权请勿转载

]]>
预计2021年OLED电视面板市场规模达7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384524.html Tue, 15 Sep 2015 08:33:33 +0000 //www.otias-ub.com/?p=384524 201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全面进入加速转型期,整个中国家电行业也到了转型势在必行的时刻。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中外家电品牌通过向价值链中高端转移,寻找新的核心竞争力,大尺寸、4K超高清、OLED等高品质电视产品成为市场竞争焦点。其中,近几年来,随着OLED显示技术的日益成熟,良品率的不断提升,2015年OLED电视面板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这将直接影响未来OLED电视产量和销量。

123

OLED渗透率上升 价格破冰正在进行时

数据显示,2013年以前,OLED技术一直应用在小型显示设备上,如手机、MP3/MP4等。其中,手机是OLED应用的最大市场,OLED面板市场中96.7%的产品用途为手机。2014年以来,OLED技术不断完善,良品率全面提升,大尺寸OLED面板开始进入市场。2014年OLED电视全球市场销售量为7.7万台,市场总额达2.84亿美元,较2013年的4300万美元增长5.5倍以上。预计2015年OLED电视面板市场规模将增长10倍,达到77万片;2021年将达到1650万片,市场规模达到70亿美金。随着OLED电视的崛起,2015年OLED电视面板市场总额将达到14.3亿美元,而OLED面板倡导者LGDisplay早在2014年就实现了OLED电视面板的量产,标志着OLED正式进入大屏幕时代。

根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调查数据显示,OLED电视产品价格松动明显。2014年初55寸OLED电视高达6万元,到下半年,55寸OLED电视价格已经跌破3万元,随着OLED面板成本逐渐下降,国内外品牌OLED产品量产均已实现。2015年,国内老牌彩电企业创维宣布量产OLED电视。据了解,创维今年推出的新品OLED电视价格已跌破2万元,其中4KOLED55寸S9300售价14999元,2KOLED55寸S9000售价仅11999元,OLED电视将正式进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享受电视技术革新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

OLED电视“推广元年”到来 消费市场业内普遍看好

2015年被誉为OLED电视“推广元年”,OLED面板企业和整机厂家整装待发,加大力度推广OLED电视,如创维、LG、LGDisplay等上游、整机制造企业。创维作为国内老牌彩电制造企业,一直走在行业的前端,2015年推出4KOLED新品S9300,向全球消费者展示出领先技术及产品设计,让中国彩电品牌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据一席重要之地。

OLED电视技术在今年下半年已经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迹象。在电视行业快速更新迭代的今天,OLED显示技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概念性炒作,并没有实际应用普及。我认为,在彩电企业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的市场大背景下,OLED技术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需要一些品牌企业去做探路者,比如创维、LG这样的企业已经发布了OLED战略。当然,OLED技术从积淀到爆发需要包括OLED知识的普及、技术的应用推广的过程。目前有国家政策的带动、品牌企业推广,将进一步促进OLED市场的快速发展。

]]>
IHS:预测2015年Q2全球32”面板出货量达2,260万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365202.html Tue, 14 Jul 2015 14:46:20 +0000 //www.otias-ub.com/?p=365202 IHS上海办公室,2015年7月10日—IHS表示,虽然32”不再是持续增长的市场,但它仍是液晶电视面板的主流尺寸。2013年,32”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9,200万片,占液晶电视面板市场总出货量的39%。2014年,其出货量降至8,070万片,占比32%。根据IHS大尺寸薄膜电晶体(TFT)面板出货量季度报告显示,原本2015年面板厂商32”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目标为8,800万片。但是,就目前32”面板供过于求来看,这一出货目标过于激进。因此,我们分析32”电视面板出货量将从去年开始呈每年下降趋势。

即便如此,32”仍是许多电视品牌厂商一个重要的尺寸。因为它价格较低,所以仍然是提高品牌市场佔有率和知名度的最快方式。对于许多二三线电视品牌厂商而言,32”是最佳的入门级产品。即使没有很多独有的特性,但32”可以用来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在规划促销活动时,电视厂商总是将32”作为推动或引诱所有促销活动的核心。这一现象在去年黑色星期五北美电视促销旺季尤为明显。

对面板厂商来说,32”仍然是反映市场供需状况的明显指标。当供过于求时,32”面板价格总是首先下降。当供应短缺时,面板厂商希望通过率先提高32”价格以减少需求量。

32”面板价格有持续下跌风险

IHS表示,虽然2013年32”面板供应过剩,但2014年供应紧张。2013年32”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比32”液晶电视整机多1,000万片。由于品牌厂商强大的库存构建和良好的销售情况,2014年二季度32”面板开始出现短缺。2014年2月32”HDopencell的价格达到最低$75,2013年2月为$102。但是由于从2014年二季度开始供应短缺,四季度32”HDopencell面板价格从一季度的$75-79上涨至$93-95,涨幅25%。

『2015年一季度,我们已经预测液晶电视面板市场存在供应过剩的风险。但是一些品牌厂商仍然不断大量购入造成32”面板出货量持续创造新高。这种情况会使未来的面板价格有大跌的风险。』IHSDisplay研究部门总经理谢勤益表示。

IHS大尺寸液晶面板价格月度报告指出,32”HDopencell面板价格已从2015年二季度开始下降。而且,我们最近的分析显示情况将会艰巨,在未来的几个月内32”HDopencell价格很可能会持续下跌。

下图显示了32”电视面板(含opencell)和32”电视整机出货量对比

201507101805156561

    电视品牌厂商在上半年购买了很多32”面板,希望可以在下半年销售旺季通过降价、促销和零售将库存全部清掉。2013和2014年便是如此。但是,IHS分析32”电视整机出货量(基本定义为输出给零售商管道)将逐步下降,原因如下:

•被其它尺寸替代。例如,40-43”发展迅速,抢佔了部分32”电视市场。

•新兴市场需求放缓。新兴市场是32”电视的重要市场,因为它们作为入门级液晶电视来说性价比和知名度高。然而,从2014年底开始,许多发展中国家汇率发生变化,这对32”电视需求起到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盈利低且竞争激烈。因此,一些电视品牌厂商越来越致力于推广40-43”,在其中增加新特性,增强宣传。

基于这些因素,32”电视市场需求从2015年开始下降。根据IHS全球电视出货量和预测季度报告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球32”液晶电视出货量为1,550万台,与2013年一季度的1,810万台和2014年一季度的1,810万台相比跌幅明显。此外,IHS预测2015年二季度全球32”液晶电视出货量将继续下降至1,530万台。然而,虽然32”电视整机出货量逐年下降,但面板出货量却仍持续增长,供求差距逐步扩大。

2015年一季度,32”电视面板出货量为2,360万片,而电视整机出货量仅为1,550万台。这表示面板供应超出7-8百万片。2015年二季度,面板厂商并未减少32”面板产量,相反他们继续降低面板价格以刺激电视厂商採购。IHS预测2015年二季度32”面板出货量将达2,260万片,而整机出货量仅有1,530万台。这又将增加库存。换句话说,到2015年二季度末,32”面板和整机出货量间的累计差距将达1,500万片。

2015年上半年32”面板生产仍旧激进的原因

大量的面板库存已经开始影响面板价格。那麽在供应过剩的情况下品牌厂商为何仍持续购买32”面板?IHS提供以下三点分析

其一,从成本角度分析,面板厂商在32”方面的盈利仍然不错。根据IHS大尺寸TFTLCD成本模型季度报告显示,2015年二季度八代工厂的32”HDopencell面板总成本为$85,但现金成本(折旧除外)仅为$65。许多韩国八代工厂已经提足折旧。许多中国八代工厂的折旧年限为10年或更长。这表示不论含不含折旧,32”HDopencell面板的现金成本在$65到$75之间,仍然比市场价格低,因此面板厂商仍可以从32”业务中盈利。

其二,32”面板的主要供应商是华星光电(ChinaStar)、乐金显示(LGDisplay)、三星显示(SamsungDisplay)和京东方(BOE)。他们绝大部分面板都需供应本集团电视品牌。例如,华星光电供应TCL,乐金显示供应LGElectronics,三星显示供应SamsungVD。同时,京东方也需供应国内市场的中国电视品牌。因此,儘管市场变化,面板厂商仍有充足的理由保持较高的32”面板出货量。此外,因为分配给32”面板的产能较大,面板厂商不能轻易改变产品结构。他们唯一的选择是继续降价或维持出货。

其三,IHS研究显示,2015年一季度,京东方20%的32”面板输出给SamsungVD;华星光电28%输出给SamsungVD,34.7%给TCL;乐金显示32.7%输出给LGElectronics;中电熊猫(CEC-Panda)33.3%输出给其合作伙伴TPV;三星显示51%给SamsungVD;夏普79%给SamsungVD和LGElectronics。由此可见,电视品牌和集团或合作伙伴的OEM採购是面板出货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01507101806099916

    IHSDisplay研究部门总经理谢勤益表示,5月份32”HDopencell的价格为$85-87,到6月份,许多电视品牌厂商已经开始要求更大的降幅。事实上,一些更强势和购买量较大的电视品牌厂商正要求面板厂商在未来数月将面板价格降至$80以下。这表明由于供应过剩,32”HDopencell价格可能将在近期跌至$78甚至以下。

]]>
IHS:预计2015年全球4K超高清电视面板市场规模4000万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351029.html Fri, 29 May 2015 08:45:18 +0000 //www.otias-ub.com/?p=351029 ars_ces_2013_gallery3_01

市场研究机构IHS的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超高清电视面板市场规模预计将翻番,而韩国面板制造商有望拿大头,占据超过一半的份额。

IHS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4K超高清电视面板市场规模将增至4000万片,占全球面板市场的比例为15%。同比2014年,今年超高清电视面板市场增速将达到108%。

该报告指出,韩国两大面板制造商三星显示器公司和LG Display将主导超高清电视面板市场,两者合计占有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57%。排名第二的是台湾面板制造商,占比将达27%,之后是中国大陆面板企业,份额为12%。虽然中国大陆面板企业由于政府扶持而快速崛起,但与韩国面板制造商的差距仍然很大。

IHS报告进一步指出,大尺寸超高清电视面板由于需求增加,预计增速比小尺寸面板更加迅猛:2015年49—55英寸面板全年增幅预计为27%,58—65英寸面板的增幅有望达到26%。对比之下,40英寸以下小尺寸面板的全年增速预计仅为2%。

根据IHS数据,2015年全球电视面板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2.65亿片,预计较上年增长5%。

]]>
TrendForce:2015年4月4K电视面板出货量达1968万块 //www.otias-ub.com/archives/349425.html Sat, 23 May 2015 13:15:44 +0000 //www.otias-ub.com/?p=349425 ts3

据Rapid TV News报道,Wits View研究指出,电视厂商囤积4K面板的举动促使静态显示面板出货量激增。

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发现,4月份,六大面板厂商出货总量达1968万块,较上月同比下降8%,但较去年同期却增长了5.4%。在这六大厂商中,仅三星(SDC)的出货量与上月持平,其他五个厂商的出货量均出现下降。

WitsView强调,中国五一劳动节的销售旺季销量不尽理想,但好消息是,品牌电视厂商囤积4K和大尺寸面板的行为对于消耗过剩的面板产能有相当帮助。数据显示,4月份,六大面板厂商的4K面板出货总量达310万块,市场渗透率达16%,较3月份增长了4.4%。

受电视品牌厂商改变产品策略的影响,4月份,三星(SDC)4K面板渗透率高达25%。相比之下,LGD、友达光电和群创光电的品牌渗透率均为15%。

Wits View认为,从根本上说,第二季度整体的出货情况将主要取决于4K/超高清市场和大尺寸面板,而非出货总量是否增加。从2015年初开始,国际电视品牌就已经将战略重点转向创新性和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就尺寸类别而言,市场需求热度最高的尺寸仍然是55寸,单月出货量增长了35%。48寸、49寸和65寸的4KTV面板的单月出货量增幅分别为20.8%、34.5%和5%。

]]>
IHS:SPR(子像素优化处理)智能手机面板预计将以年复合增长率33% //www.otias-ub.com/archives/341942.html Tue, 21 Apr 2015 13:48:37 +0000 //www.otias-ub.com/?p=341942 IHS上海办公室,2015年4月21日—根据IHS的最新研究,子像素优化处理(SubPixelRendering,又称为SPR)正为超高清(UHD)智能手机面板提供了更快捷的解决方案。相比于所谓的真正画素RGB(Red,Green,Blue),各种不同版本的SPR(子像素优化处理,SubPixelRendering)已经在AMOLEDs面板和LCD面板中已被应用多年。基本上它们採用的都是一种白色像素搭配两种子像素的方式以提供一种类似的模拟像素,而传统的面板画素排列方式则是一种白色像素搭配三种RGB子像素(如今通常被称为真正的RGB,RealRGB)。

IHS分析SPR(子像素优化处理)的主要优势有:

•减少了子像素,使得画素与子画素在面板上的设计空间得以放宽,良率得到提高

•更高的穿透率,更低的耗电量

•减少画素的驱动机制

而SPR(子像素优化处理)的缺点在于:

•图像品质不稳定

•因牵涉到技术专利且有额外的驱动电路成本

•智能财产权限制

以AMOLED(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面板)而言,由于必须有一层色彩涂佈层,而高分辨率的像素涂佈则受到FineMetalMask(纯金属掩膜)机器设备的限制,因此许多面板厂如SamsungDisplay便採用SPR(子像素优化处理)的技术。而以一般的液晶面板而言,截至目前为止传统的RealRGB技术应用在大多数LCD中的成本已具有相当的竞争性。然而,IHS认为随著像素密度的不断增加高分辨率的需求,这种趋势将开始转变。

IHS分析业界对发展SPR(子像素优化处理)技术感兴趣的原因在于:

•计划将a-Si(非晶硅)作为一种低成本技术用于FHD(全高清)智能手机中,主要目标市场为中国和新兴市场

•由于子像素变得较大,良率变得较易控制,LTPS(低温多晶硅)或OxideUHD(氧化物超高清)智能手机面板的发展变得更加简便和快速

•可以降低耗电量、增加萤幕亮度,同时也可以降低移动电脑和使用RGBW的电视面板/公用显示器面板的成本

•通过先进的影像处理演算法和新的子像素的图案设计,可以提高图像品质

IHS认为,智能手机市场将是受SPR(子像素优化处理)技术影响最大的市场。如下图所示,智能手机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6%,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将从2012年的7亿3,500片增至2020年的24亿片。直到2020年,高清(HD)智能手机都将占最大的出货比例。即便如此,FHD解析度以上的面板出货也将不断增长,市占率从2015年的30%增至2020年的54%。我们预测UHD(4Kx2K)智能手机出货量到2018年将超过1亿台,不过直到2020年它们仍将属于高端产品,市占率仅有8%。

201504211745244601

    图一、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预测(按解析度分,单位:百万片)

    正如以上分析,使用SPR(子像素优化处理)技术的智能手机年度复合成长率将达33%,从2012年的8,600万台(占所有智能手机面板的12%)增至2020年的8亿3,100万台(占所有智能手机面板的35%)。

201504211745503695

    图二、SPR(子像素优化处理)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预测(单位:百万片)

    如今,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AMOLEDs面板都使用了SPR(子像素优化处理)技术,而这也有可能成为今后的发展标准。换言之,包含SamsungDisplay的PenTile,或LGDisplay的M+等等,都是一种SPR(子像素优化处理)技术。

IHS也观察到,一些面板厂也将SPR(子像素优化处理)视为可促进a-Si(非晶硅)达到全高清(FHD)分辨率发展的技术。然而,LTPS(低温多晶硅)是FHD全高清智能手机面板目前主要应用的製造技术。随著价格的不断下降和未来几年内大量LTPS新产能上线,a-SiFHD,即使使用SPR(子像素优化处理)技术,其发展机会仍有可能受到低温多晶硅的挑战:。上图中显示的SPR智能手机的增长大部分来自UHD(4Kx2K)的增长。换句话说,SPR对製造工序地难度较低和以及较佳的穿透率将是UHD(4Kx2K)智能手机在未来几年内成否发展的关键。

]]>
IHS DisplaySearch:2015年Q1大陆智慧型手机5寸手机面板价格跌幅约4% //www.otias-ub.com/archives/340200.html Wed, 15 Apr 2015 16:21:05 +0000 //www.otias-ub.com/?p=340200 1415349174

大陆智慧型手机第1季5寸手机面板价格跌幅约4%,4寸、4.5寸手机面板也下跌了10%,4月大陆市场需求未见反弹,市场预估本季智慧型手机面板将维持每月1%的跌幅。智慧型手机面板价格竞争激烈,中小尺寸面板厂营运也处于低档,华映、中日新单季恐将持续亏损,彩晶第1季少了业外负面冲击,单季有望转亏为盈。

大陆面板厂天马、京东方扩大手机面板供货量,日本面板厂JDI也以高阶LTPS面板发动价格竞争。而大陆智慧型手机公司充分利用其经济规模和市场地位,与手机面板厂谈判以获取高规格低价格的面板,导致2014年智慧手机面板价格大幅下跌。5寸LTPS面板(解析度1920X1080;IPS/FFS)价格从1月份的30美元跌至12月份的21美元,一年内跌幅达30%,每月跌幅超过2%,重创面板供应商的获利。

市调机构IHS DisplaySearch指出,今年大陆电信运营商减少智慧型手机购机补贴,此外,今年品牌厂商也减少了出货机种,使整体大陆智慧型手机需求未见反弹。手机面板需求持续疲弱,今年面板价格续跌,第1季5寸手机面板价格跌幅约4%,4寸、4.5寸手机面板的价格跌幅更达10%。4月智慧型手机面板右下跌了1%,估计5、6月手机面板还将维持每月1%的跌幅。

中小尺寸面板价格直直落,面板厂亏损压力大。中日新因为摆脱全额交割,近期股价爆冲,4月以来股价大涨40.81%,不过昨日股价重挫,下跌5.1%作收,收盘价52.1元。中日新昨日公告1月、2月合并营收约7.4亿元,虽然营收年成长率2,641%,但是亏损却比去年同期扩大,税后净损4,100万元,每股净损0.41元。

彩晶去年第4季提列8.48亿元资产减损,使得单季财报持续亏损,税后净损为6.59亿元,每股亏损为0.19元。全年则是小赚5.41亿元,年减91.69%,每股盈余为0.16元。彩晶第1季合并营收为52.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第1季少了业外负面冲击,市场推估单季有机会转亏为盈。

]]>
IHS DisplaySearch:2015年1月出货至中国大陆厂商液晶电视面板回落19% //www.otias-ub.com/archives/336067.html Fri, 27 Mar 2015 16:30:44 +0000 //www.otias-ub.com/?p=336067 根据IHS DisplaySearch最新的月度LCD市场动态报告调查显示,今年1月,出货至中国大陆厂商液晶电视面板回落19%(M/M),低于此前预测2个百分点。虽然群创仍为中国大陆厂商最大面板供应商,但本月需求主要来自于非中国厂商客户,总体面板出货目标达成率较低。

总体而言,第一季度面板的供需状况不再紧张,主要中国厂商仍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对液晶电视面板的採购仍维持相对积极的态度。 但是,供应链风险的提高使中国大陆地区液晶电视厂商得对于第二季的面板採购转趋保守。

IHS DisplaySearch中国市场研究总监张兵表示,“由于今年较晚的春节时点,国内市场节后存在2周左右的空窗期,主要品牌厂商并不急于补货,这势必造成2月和3月液晶电视出货疲弱的状况。因此,近期中国厂商液晶电视面板的需求将来自于海外市场。但海外市场对于本土品牌的市场风险相对较高,其主要目标市场仍然定位于新兴市场,欧美中低端消费和为二三线品牌厂商代工机会。”

:20150326_IHS_1
出货至中国本土厂商电视面板数量走势
Source:IHS DisplaySearch

以下为IHS DisplaySearch针对近期出往中国大陆厂商面板状况的跟踪分析:

由于今年春节假期从2月19日开始,较去年同期推迟了20天。因此,今年1月较去年有更长的电视销售时间,1月液晶电视较去年实现双位元数的增长 为11% (Y/Y).

4K和大尺寸持续为主要品牌厂商推广的热点;光色域液晶电视也开始预热。相较主要一线品牌厂商积极降低先进电视规格溢价拉动销售,主要韩厂和彩电新军则主要借助线上管道优势持续扩大份额。

分析面板和整机的出货差异,4K液晶电视的库存需要特别注意。这将持续影响到后期面板的需求,同时春节期间液晶电视零售状况、渠道库存状况也将对第二季度面板拉货力道产生影响。

春季期间液晶电视的销售基本达到预期,主要拉动力来自于以农村市场为代表的三四级市场。随著面板价格的调整,以及传统淡季的因素,第二季度主要品牌厂商面板採购力道将面临一定挑战。

2月,主要面板供应商下调了对中国厂商的面板出货计划10%。其中,3月下调2%,4月下调8%。由于中国本土市场需求和厂商策略的不确定性,面板厂商对中国厂商面板出货计画较为谨慎。为维持其出货计画,面板厂商将部分数量移转至非中国客户。

包括海信、创维在内的一线品牌厂商由于本土市场的稳定,以及海外市场的持续成长,他们对于液晶电视面板的需求仍然较为稳定。

从2014年年中开始,阿里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已经成为俄罗斯最大的线上交易平台。相当多的中国品牌平板电视通过速卖通平台渗透到海外市场,其中包括品牌厂商自建品牌,也包括通路商甚至是中小卖家销售。因此,包括主要一线品牌厂商,甚至是新进电视品牌如小米、乐视和联想等电视新军也通过阿里速卖通的平台面向海外销售平板电视产品。

回顾2014年,中国本土市场出货数量首现衰退;由于大尺寸化趋势,出货面积仍然实现5% (Y/Y)的增长;而在品牌方面,除海信外,其他五大本土品牌整体出货量衰退7% (Y/Y)。

2014年出货量下降的直接原因为政|府补贴计画的退出,补贴计画下较高的基数,以及局部的消费透支直接影响到2014年全年平面电视的出货。从2010年到2014年期间,平面电视年度複合成长率仍达到7%,我们认为中国平面电视中长期稳定成长的态势并未改变。

]]>
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预计2020年全球4K超高清电视面板销售额达30.4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327150.html Tue, 03 Feb 2015 17:00:46 +0000 //www.otias-ub.com/?p=327150 sobre-4k-2

从2012年开始,4K超高清电视就崭露头角,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少用户的购机首选。而对于电视来说,液晶面板就显得尤为重要。最近,全球知名的市场研究机构据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透明度市场调研公布了一组数据,数据显示,预计至2020年,全球4K超高清电视面板的销售额将会达到30.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90亿元。由此可见,未来4K电视将会有着爆发式的增长,值得关注。

 

4K电视已经成为市场主流

在透明度公司公布的这项调查中显示,4K面板的销售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在2015年将会达到570万片之多,而复合增长率也会提高至9.2%。而在4K面板使用的产品方面,主要则集中在4K超高清电视中,其次则是电脑显示器,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笔记本电脑屏幕、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等。这些产品,将会成为4K面板的主要使用对象。

在4K超高清面板的销售区域方面,调查指出,北美地区依旧是最大的市场需求区域。这一点,和北美地区民众消费能力较强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调查报告也指出,至2020年,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的4K面板销量会出现高达15.1%的符合增长率,占全球的4K面板份额甚至会超过70%左右。此外,在4K面板的市场占有率方面,其中三星Display和LG Display面板会占据着约为47%的市场份额,成为绝对的主角。

]]>
2014年触控面板市场状况及成本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314692.html Wed, 17 Dec 2014 14:37:36 +0000 //www.otias-ub.com/?p=314692 2014年包含电容式、IR/Optical、电阻、SAW等所有技术方式的触控面板市场规模达18亿5,300万片,相比2013年预计增长19.1%,而2015年将增长15.1%达到21.328亿片,更在2018年市场规模有望将达到27.979亿片的规模。

最近几年实现两位数甚至是三位数成长率的触控面板产业,随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PC相关市场的渗透率未能达到预期,从2017年开始增长率将有望下降至个位数。

回顾以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代表的2014年触控面板产业发生了诸多变化。在供过于求仍未消退的情况下竞争仍惨烈进行中,同时触控面板企业的收益率整体下降,出现亏损的企业不计其数。为了生存有的扩大规模加速内制化,相反也有企业不再追求规模而扩大事业内容,追求盈利。2015年触控面板企业仍继续为了生存将倾注努力。

14121615407706

2014年,引领触控面板产业发展的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成长逐渐缓慢,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占比也在不断减小。与此相反,300美金以下的低端智能手机市场快速成长占据较大比重。在平板电脑市场,199美金以下的8英寸以下产品备受关注,10英寸级的500美金以上平板电脑产品增长停滞。未来伴随智能手机与平板快速增长触控面板产业同步成长的良性循环结构将不复存在,且笔记本电脑与AIOPC上面板的渗透率仍未达到预期。仅有Detachableformfactor的触控笔记本电脑在市场上得到良好反响让人感到稍许安慰。

无法摆脱惨烈的竞争及供应过剩处境的触控面板产业,当今还要积极面对来自LCD企业推出的显示面板集成型触控面板LCD In-cell,LCD On-cell,AMOLED On-cell的市场侵蚀。假设警觉性不足,2015年触控面板产业将会面临更加残酷的结构调整。

与引领触控面板产业成长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AIOPC等产品的成长迟缓,车载(Automotive)与Smartwatch用触控面板市场将成为引领未来产业的新应用产品。虽说眼前的竞争固然重要,但也需加紧开发新登场的触控面板应用产品车载(Automotive)与Smartwatch用最佳触控面板。

]]>
NPD :Apple Watch触控面板成本27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277291.html Wed, 24 Sep 2014 17:49:05 +0000 //www.otias-ub.com/?p=277291

苹果智能手表Apple Watch虽然已经发布,但该产品的细节,苹果并没有过多的介绍。日前,第三方分析机构NPD DisplaySearch发布报告称,Apple Watch采用的OLED面板及触控整体成本高达27美元。

须注意的是,这一成本是将苹果已公开的信息和OLED成本模型整合计算得出。NPD DisplaySearch分析表示,Apple Watch的显示屏采用了“柔性视网膜显示屏”,且通过一种新触摸接口,不仅可以感应触摸,还可以感应到按压力度的不同。此外苹果还曾宣布,Apple Watch标准版采 用了蓝宝石结晶保护玻璃,而运动款则采用了“加强离子-X玻璃”,即大猩猩保护玻璃。

基于基本规格信 息,NPD DisplaySearch建立了Apple Watch整个显示屏与触控面板系统的成本仿真。不过NPD DisplaySearch专责 Flexible Display的分析师Charles Annis表示,因为需要更多详细信息,所以要构建精确的成本模型仍很困难。

以1.5英寸为例,计算可知Apple Watch采用的OLED面板及整合型触控成本将高达27美金。具体来说,材料和零部件为1.92美元,设备折旧为2.71美元,间接成本、人工、管销费用和其它为3.23美元。

以下假设柔性OLED面板模块的良品率为60%,则显示模块总成本为7.86美元,触控及蓝宝石保护玻璃成本为19.55美元,显示面板系统总成本(含触控、保护玻璃和其它)为27.41美元。

NPD DisplaySearch 分析师Charles Annis表示,Apple Watch显示屏总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良率。如果良率低,总成本便会更高。事实上,对于生产 OLED的面板厂商而言至少得有60%的良率才有可能达到其出货目标,并且在Apple Watch业务上盈利。

]]>
WitsView:2014年第三季液晶监视器面板价格续扬 //www.otias-ub.com/archives/264192.html Thu, 07 Aug 2014 15:51:27 +0000 //www.otias-ub.com/?p=264192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 TrendForce 旗下光电事业处 WitsView 最新调查显示, 2014年第三季液晶监视器面板产能受到电视、笔记型电脑及中小产品排挤,预计供给将较第二季减少9.2%,带动第三季液晶监视器价格续扬。
WitsView研究经理王靖怡表示,面板成本约占零售价的四到六成,然而终端售价难以随着面板成本上涨而有所调动。以最近面板价格涨幅最大的19.5寸宽萤幕为例,尽管从1月到7月面板价格上涨幅度高达7%,在7月零售均价却较1月下滑约1%,导致液晶监视器品牌厂商利润空间一直受到压缩。

王靖怡表示,液晶监视器面板短缺影响从6月开始发酵,19.5寸、21.5寸23.6寸宽萤幕等部份尺寸面板交货状况不理想,使得代工厂出现有订单、无货可交的窘境;而品牌商负荷不了涨价压力,也开始针对特定尺寸进行价格调涨。在消费市场需求未明的情况下让通路商转趋保守备货,WitsView预估第三季液晶监视器面板出货将受到抑制。


1月与7月监视器面板成本与终端售价表

为了因应此困境,品牌大厂如联想(Lenovo)、惠普(HP)、三星(Samsung)等开始将面板供需缺口较大的尺寸转向可替代的尺寸产品、积极开发及建立新的面板来源,并寻求具竞争性价格的新尺寸面板产品。王靖怡进一步表示,品牌商为维持利润将持续开发利基型产品,如曲面液晶监视器也将于第四季产品陆续上市。

]]>
NPD DisplaySearch:2014年上半年大陆手机面板出货将达3亿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259943.html Sun, 27 Jul 2014 02:13:00 +0000 //www.otias-ub.com/?p=259943 1        各种面板技术之手机面板平均像素密度(PPI, Pixel Per Inch)

        手机面板向高分辨率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根据NPD DisplaySearch的研究表明,720p(高清HD)手机面板出货量从2013年四季度的5,310万片增长到2014年一季度的6,740万片,增幅达27% Q/Q;而全高清(FHD)面板的出货量则从2013年四季度的4,320万片增至2014年一季度的5,700万片,增幅高达32% Q/Q。换言之, HD/FHD 智能手机面板于2014年出货量达双位数增长。

        中国在手机面板价值链中仍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品牌小米、华为和Oppo等对HD级TFT LCD的面板需求强劲。NPD DisplaySearch预测,2014年,随着4G LTE服务范围在中国的扩大,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品牌将引领高分辨率面板的出货量。

        随着HD和FHD手机面板出货量的增加,NPD DisplaySearch认为金属氧化物(Oxide)和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LTPS TFT)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LCD)出货量将在2014年显著增长。2014年一季度,LTPS TFT LCD出货量达9,830万片,比2013年一季度的7,240万片增长了36%。Oxide TFT LCD也从2013年一季度的50万片增长至2014年一季度的780万片。其中日本面板厂夏普主要推动了Oxide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的增长,特别是Sharp以八代线导入金属氧化物(Oxide)技术生产手机面板。

        苹果iPhone 6的LTPS面板出货量安排仍是未知数,但从已收集到的市场资料我们可以推测出,iPhone 6将使用4.7″ LTPS TFT LCD 1336 × 752面板, 而苹果iPhone 6首波订单数量将高达7000万至8000万台。NPD DisplaySearch手机面板出货量和预测季度报告Quarterly Mobile Phone Display Shipment and Forecast Report指出,已知的iPhone手机面板三大供货商JDI、夏普和LG Display已自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量产而将于2014年三季度大量出货4.7″ iPhone 6面板。同时我们还获悉,苹果将于2014年末发布另一款较大尺寸(5.5″ 1920 × 1080)的iPhone。

        由于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厂商的需求强劲,NPD DisplaySearch认为关注2014下半年LTPS LCD的供需平衡和iPhone,三星的Galaxy智能手机以及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品牌间的竞争是十分必要的。2014年一季度,Samsung Display手机面板出货量仍居首位,达4,750万片,京东方和夏普位列第二和第三,出货量分别为4,410万片和4,160万片。同时,在2014年一季度的智能手机AMOLED显示面板的收入和出货量中,Samsung Display也占据主导地位。不过,其它面板厂商也正积极扩大对AMOLED面板生产的投资。

转自:NPD DisplaySearch

]]>
TrendForce:2014年6月大尺寸面板出货量达7178万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256158.html Thu, 17 Jul 2014 06:49:51 +0000 //www.otias-ub.com/?p=256158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光电事业处WitsView最新大尺寸面板出货调查报告显示,6月大尺寸面板出货总量为7,178万片,月增3.4%。WitsView资深研究经理陈建安表示,整体市场对电视面板需求的热度并无减弱,面板报价持续小幅上扬,带动品牌商针对不同尺寸产品进行备货,6月液晶电视面板出货来到2,095万片,月增0.6%;显示器面板则受到电视产品需求挤压产能,出货量为1,348万片,月减1.4%;笔记本电脑面板总量为1,629万片,月减3%;而平板电脑面板整体出货达2,105万片,月增16.2%。

    WitsView预计,7月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货将下降6~8%。中国部分品牌采购力道有可能于7月进行间歇性下调,整体电视面板出货规模将衰退3~4%;IT面板产品受到手机、平板等行动装置产品排挤,面板厂供给将有所减少,预计监视器面板将衰退8~9%,笔记本电脑面板出货衰退10%,平板电脑面板出货则预计月减7%。

    第二季UHD电视面板市况符合原先预期,整体规模将近447万片,上半年合计达到627万片。UHD电视面板渗透率也由第一季的3.2%上升至第二季的7.2%,上半年整体渗透率为5.3%。陈建安进一步表示,2013年台系面板厂在整体UHD电视面板市场中,拿下高达76%的市场占有率。在UHD议题的持续发酵之下,吸引其他厂商急起直追,其中韩系面板厂积极调整产品策略,持续发展55吋以上高阶大尺寸UHD电视面板市场,加速研发量产40吋、42吋、48吋、49吋等50吋以下中尺寸UHD产品,同时推出增加白色画素且搭配60HZ的RGBW系列产品以强调节能省电,并针对不同市场的消费属性,删减3D功能以创造更亲民的终端价格。

    韩厂兼具弹性及攻击性的产品策略逐渐发威,不仅成功打进中国六大品牌的UHD电视面板供应链,连第二代小米电视也采用LGDisplay的49吋UHD面板产品而引发话题。依据WitsView的调查,在其他厂商的激烈竞争之下,台系面板厂在UHD电视面板市场中的合计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由第一季的54%下滑至第二季的43%,反观韩厂在第二季合计市场占有率已经正式超越台厂,大幅上升至49%。

           区域性面板厂UHD电视面板市占变化      Source:WitsView

区域性面板厂UHD电视面板市占变化 Source:WitsView

]]>
Fuji Keizai:预计2018年触控面板市场规模突破3兆日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241216.html Mon, 16 Jun 2014 15:14:08 +0000 //www.otias-ub.com/?p=241216 1007240

日本市调機构富士经济(Fuji Keizai)12日公布调查报告指出,因智能手機、平板计算機需求增加,提振2013年全球静電容量式触控面板市場规模大增71.0%至2.52兆日圆、以数量换算為13.81亿片。

富士经济表示,先进國家的智能手機市場虽趋成熟,惟因新兴國家需求將持续走升,加上笔電用、车用需求將增加,故预估2018年静電容量式触控面板全球市場规模將較2013年成长26.4%至3.19兆日圆、以数量换算為成长48.1%至20.46亿片。

就细项区分,2018年薄感测型(Filmsensor)触控面板市場规模將較2013年大增70.4%至1.48兆日圆、以数量换算為暴增1倍至12.98亿片;保护玻璃壹体型市場规模受惠大陆智能手機廠纷纷采用故预估將成长73.7%至3,014亿日圆、以数量换算為暴增1.6倍至3.26亿片。

富士经济指出,2013年静電容量式触控面板的電极基板9成以上皆采用ITO薄,且预估今后智能手機/平板计算機市場仍將以ITO薄為主,惟金属網格(Metal Mesh)薄在车用顯示器、穿戴式装置等軟性(flexible)用途市場的需求可能將呈現急速扩大局面。

]]>
NPD:2012~2018年触控面板保护玻璃市场需求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240067.html Thu, 12 Jun 2014 14:29:36 +0000 //www.otias-ub.com/?p=240067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NPDDisplaySearch的观察,受惠于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需求的原因,保护玻璃市场在经历连续几年明显的成长态势后,成长速度将逐渐趋缓;不过,由于近来应用端品牌的兴趣和材料的改进,将再次对保护玻璃市场起到刺激与变化的作用。

    NPDDisplaySearch最新「触控面板保护玻璃报告」(TouchPanelCoverGlassReport)显示,虽然保护玻璃(包含玻璃与塑胶材料)的总出货表面积于2013年间,相较于2012年成长了37%,但预计2014年的总出货表面积增幅将有所放缓,幅度将仅较2013年增加约17%。

    NPDDisplaySearch研究总监谢忠利表示:「随着主要应用端(如智慧型手机和平板电脑)与需求的日益成熟,保护玻璃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不仅使得出货表面积的成长率趋缓,同时单价也一直下降。不过,未来蓝宝石材料于高阶智慧手机上的采用,有可能会带来保护玻璃市场的变化,特别是单价与供应链方面。」

2012~2018年保护玻璃市场需求与预测 (单位:平方公尺)

2012~2018年保护玻璃市场需求与预测 (单位:平方公尺)

    出于对生产成本的考虑,目前智慧手机品牌如苹果(Apple),仅将蓝宝石材料用于摄影机镜头保护盖和指纹识别元件上面;不过NPDDisplaySearch指出,以苹果近两年来积极在蓝宝石材料与加工上的相关专利(如蓝宝石贴层与接合)与供应链的布局来看,苹果采用蓝宝石作为保护玻璃应该已经呼之欲出。

    此外,GTAdvancedTechnologies于2013年11月宣布获得来自苹果约5亿7,800万美元的预付款,该款项用于建立苹果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自有供应链,并将于2015年开始扣抵。GTAdvancedTechnologies已于2012年11月收购了Hyperion薄层切片技术,并且在2014年4月宣布将与EVGroup合作开发特殊的薄层贴层技术。

    对此谢忠利认为:「苹果似乎将蓝宝石作为未来项目的战略材料。不过从长远来看,其应用方式可能不会是依赖传统的蓝宝石材料供应链,而是透过自有的专利、技术与供应链来建立竞争门槛。」

    除了苹果以外,其他的品牌也对蓝宝石或是新材料表现出兴趣。鉴于单价的考虑,玻璃仍然会是主要的保护玻璃应用材料,但是蓝宝石可以设计在一些高阶或是限量版的机种上,作为一种行销战术。谢忠利补充:「例如,三星(Samsung)在最新的GalaxyS5旗舰机种上,特别推出了以施华洛世奇水晶装饰后盖的限量版,在智慧手机功能日益成熟的今日,材料将会成为差异化与价值的方法。

]]>
NPD:2014年触控面板出货量增长15% //www.otias-ub.com/archives/227962.html Tue, 20 May 2014 14:05:49 +0000 //www.otias-ub.com/?p=227962        市场研究机构NPDDisplaySearch指出,虽然全球智慧型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的出货量成长持续促进着触控面板需求,但触控模组厂商目前正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触控面板产值成长率将出现四年内的首次下滑。

    根据NPDDisplaySearch触控面板市场分析季报(QuarterlyTouchPanelMarketAnalysis)显示,2013年触控面板出货量成长17%,产值成长率27%Y/Y。然而,虽然2014年触控面板出货量仍将成长15%,但产值成长率预计将下降1%。

    NPDDisplaySearch研究总监谢忠利(CalvinHsieh)表示:「众多的触控面板厂商队伍使产业竞争不断加剧,所以即使面板出货量仍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模组的平均出货价格(ASP)和利润却一直下降。我们预测触控面板产业的洗牌已经开始;有些厂商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生存,而有些厂商也已在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包括新一代的ITO(铟锡氧化物)替代材料与相关制程。」

     2012~2018年触控面板出货量和利润()      (来源:NPDDisplaySearch)

2012~2018年触控面板出货量和利润() (来源:NPDDisplaySearch)

    由于触控式笔记型电脑和一体机(AIOPC)需求疲软,大尺寸触控模组产能(尤其是OGS)供过于求,仅在2013年第一季到2014年第一季期间,其模组的平均出货价格跌降了50%。虽然2013年用于笔记型电脑的触控模组出货量上升了362%,但NPDDisplaySearch预测2014年可能只有15%的笔记型电脑会使用触控萤幕,致使2014年触控模组出货量成长率可能下降到22%。

    谢忠利补充:「目前Windows8还无法说服终端消费者为触控萤幕买单。除非10寸及更大尺寸等级的触控模组市场可以加快成长,否则触控模组厂商的竞争会限制在中小尺寸、且价格战不会停止,最终拉低他们在智慧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的价格和利润。

]]>
NPD DisplaySearch:2014年3月中国大陆厂商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到710万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221815.html Wed, 07 May 2014 09:07:05 +0000 //www.otias-ub.com/?p=221815 根据NPD DisplaySearch最新的月度LCD市场动态报告 (MarketWise – LCD Industry Dynamics)调查显示,3月,出货至中国大陆厂商液晶电视面板出人意料地达到710万片,创下近14个月来的新高。事实上,由于Q4 13和Q1 14提前拉货,我们预计3月中国电视面板采购成长会低于往年,但由于出口需求的强劲拉动,3月出货至中国本土厂商液晶电视面板增长51%(M/M)。这与2011年3月54%(M/M)的成长率相当;相对于2012年与2013年同期的24%(M/M)和36%(M/M)成长率则显著拉高。

继今年1月、2月本土液晶电视销售疲软的态势,3月液晶电视销售依然衰退8%(Y/Y),仍低于厂商预期。主要厂商推广的重点仍然集中在4K和大尺寸产品规格上,但这类产品对于销售数量的贡献尚未体现。与之相反,受世界杯的带动,彩电出口在前三个月成长超过40%(Y/Y),呈现全线飘红的态势,特别是中小尺寸平面电视产品。由于出口需求的向好,彩电厂商整体库存水位普遍下降至4周左右,部分规格供需一度呈现紧张的状况。

NPD DisplaySearch预估出货至中国大陆厂商面板数量将在第二季度中有所回落,7月有所复苏。在随后的几个月本土市场仍将维持低迷,如果主要本土厂商在主流全高清和4K液晶电视价格策略持续保守,5月底或6月或将出现一波小幅的库存修正。

在供货较为吃紧,外销出货大幅成长的状况下,本土厂商仍积极补货。根据我们近期调查来看,继3月强劲的面板出货之后,主要面板厂商未来几个月出货计划仍较为乐观。

《国际电子商情》NPD
图一、出货至中国本土厂商电视面板数量走势
Source: MarketWise – LCD Industry Dynamics

以下为NPD DisplaySearch针对近期出往中国大陆厂商面板状况的跟踪分析:

3月,出货至中国大陆厂商液晶电视面板较预期高出25个百分点,达到710万片,为过去连续14个月的单月最高出货量。在此之前,单月面板出货量最高记录发生在2012年11月和12月,分别为740万片和760万片,主要为政府能效补贴计划所带动。

出货至中国大陆厂商液晶电视面板在1月、2月分别下跌26%(M/M)和7%(M/M);相对于去年同期1月33%(M/M)和2月23%(M/M)的跌幅,今年前两个月出货动力更为强劲。因此,此前预期3月液晶电视面板出货力道会比去年来得更弱一些。事实上,3月实际出货量在以出口驱动下意外反转,全线飘红。3月出货至中国本土厂商液晶电视面板增长51%(M/M)。这与2011年3月54%(M/M)的成长率相当,相对于2012年与2013年同期的24%(M/M)和36%(M/M)成长率显著提高。

依照目前面板厂商对中国大陆厂商的面板出货计划,1H’14面板出货量较去年同期成长11%。相对于去年同期能效补贴实施阶段,具有较高的对比基数而言,该出货计划显得非常积极。我们认为主要需求动力仍来自于世界杯而产生的电视出口对于面板的需求。我们观察到包括TCL、海信和创维在内的主要一线本土厂商出口均明显成长。另外,今年上半年,主要本土厂商产品布局朝4K和大尺寸明显转移,更多的新产品线加大了对于新规格面板的需求。由于Q1’14本土需求的衰退,主要品牌厂势必会加大Q2’14和2H‘14的出货动力,以达成全年出货目标。

对于中国本土市场而言,特别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液晶电视销售的季节性波动趋于平缓,消费者集中在传统黄金周式的消费高峰已被显著弱化。但相对于去年同期能效补贴期间较高的产量而言,今年第二季度生产目标仍显积极,该计划的实现需要更大的海外市场出货拉力。

3月,群创仍为中国大陆厂商最大的面板供货商,出货量达到200万台的新高,较2月成长95%(M/M);同时较既定目标也高出46个百分点。除了一线的本土厂商对于面板需求旺盛之外,包括同方、兆驰在内的中国其他的二三线电视厂商对于面板需求也明显增长。

华星为3月中国大陆厂商第二大面板供货商,其出货量较2月成长55%(M/M)。华星主要出货产品仍为32”的液晶电视面板,主要出货对象为其集团内战略供应客户TCL多媒体。

3月份,LG Display和三星出货量分别成长50%(M/M)和40%(M/M)。LG Display为中国大陆厂商第三大供货商,紧随其后为京东方、友达和三星。三星仍将中国大陆市场列为其战略重点,未来持续加大投入;与三星一样,LG Display也将随其在中国境内G8面板线的逐步量产,而对中国市场持续加码。

]]>
NPD DisplaySearch:预计2014年HD/FHD手机面板出货快速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207631.html Fri, 04 Apr 2014 15:54:11 +0000 //www.otias-ub.com/?p=207631 市场研究机构NPDDisplaySearch指出,2014年应用于智慧型手机萤幕的HD(720×1280)和FHD(1080×1920)等高解析度显示器/面板出货量可望快速成长。主要驱动关键因素包括LTE导入、应用处理器发展、显示器/面板成本降低等等。至于驱动IC则可能是另一项限制高解析度显示器/面板发展的关键因素。

据调查,中国最大电信营运商-中国移动已经宣布该公司今年4G手机(出货)目标要达到1亿台,而今年来自于中国移动的补贴也仅限于4G机种。中国移动改变的LTE规范,目前LTE机种必须支援5种模式,包括TD-LTE、TD-SCDMA、GSM、LTEFDD、WCDMA等等。

今年HD/FHD手机面板出货快速增长

今年HD/FHD手机面板出货快速增长

    为了满足LTE手机要求,智慧型手机必须具备更多零组件,因此也需要较大的PCB印刷电路板组装。这意味4G手机将使用至少4.5寸以上的显示器/面板,而较大面积的萤幕又可以采用较大的薄电池。另外,基于较大萤幕考量,品牌商亦偏好在中档LTE智慧型机导入HD解析度面板(FHD面板成长将更快速),并至少于低阶4G智慧型手机采用解析度WVGA/FWVGA(800×480/854×480)面板。

NPDDisplaySearch中小尺寸显示器分析师ShawnLee表示,目前中国LTE手机市场主要SoC晶片供应商是高通和联发科(2454)。预期联发科晶片可望于今年第二季通过中国电信营运商认证,此将有助于推动LTE智慧型手机发展。而SoC设计亦将支持HD和FHD解析度面板。

显示器/面板价格下跌亦为另一个推动今年HD/FHD智慧型手机需求成长的重要因素。自2013年底以来,5寸HD非晶矽a-SiTFT-LCD液晶面板价格已经跌了16%。同期间5寸FHD低温多晶矽LTPSLCD液晶面板价格也下跌13%。近来面板厂商正积极在中国补贴行动装置业务市场争取份额。

至于驱动IC供应状况则是影响智慧型手机导入HD/FHD显示器/面板发展的关键指标。为了满足中低阶智慧型手机市场,多数支援HD/FHD显示器/面板的驱动IC并不包含RAM,以求增加产出、降低成本。多数HD和FHD的驱动IC系由8寸半导体代工厂制造,但这些工厂也生产指纹感测器、CIS(CMOS影像感测器)、4K/UHD电视驱动IC、触控控制IC、模拟IC等等。如果其他利润较佳的IC需求提高,厂商可能就会减少手机驱动IC供应量。

据预测,2014年、2015年应用于智慧型手机的HD(720×1280)、FHD(1080×1920)出货量都将持续成长,另WQHD(1440×2560)面板在2015年出货更将快速增长。

]]>
群智咨询:2013年全球主要五大应用显示面板出货量达到18.6亿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204549.html Tue, 25 Mar 2014 08:26:35 +0000 //www.otias-ub.com/?p=204549 20121126095727370

2014年一季度中国平板显示产业研究论坛上,群智咨询(∑intell)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面积同比增3. 6%,2014年同比增长将达9.2%,中国光学光电予行业协会液晶分会预测大陆显示面板年供应能力到2016年超台湾成为全球第二。

中国光学光电予行业协会液晶分会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投产的面板产线共计15条,其中包括4.5代线4条、5/5.5代线6条、6代线2条以及8.5代线3条,累计投资额达1821亿元,预计2016年,我国还将建成8条面板生产线,累计投资额将超过3400亿元同时。从产能面积来看,截止2013年底,中国大陆地区的面板供应能力约2200万平方米,预计2014年将同比增长20%,到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面板的产能将超过台湾成为全球第二。

群智咨询(∑intell)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主要五大应用显示面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显示器、TV)出货量达到18.6亿片,同比增长20.1%,出货面积为1.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6%,出货面积增速大大低于出货数量增长,主要是因为小尺寸智能机、平板电脑仍将保持高的出货增长,但是对面积消耗较大的TV及PC市场出货仍将表现稳定或低迷。

预计2014年全球主要应用五大面板的出货量将突破20亿片,同比增长15. lcYo,出货面积同比则将达到9.2%,其中智能机、平板电视的大尺寸化趋势将大幅拉动面板面积的增长。其主要得益于以下两方面:

首先,中国大陆在TD-LTE的4G牌照发放后,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三大运营商纷投入兵力围绕4G终端展开争夺战。同时,硬件厂商也纷纷的投入资源研发中低端的4G智能机产品。随着2014年千元4G智能机的大幅上市,以及资费的大幅下调,移动上网更加便利等条件的成熟,势必会推动新一波的更新换代需求,智能手机大屏化趋势加快,平均尺寸也逐步提升。同时随着国内外LTPS和OLED产能不断扩长,高分辨率大尺寸面板供应逐渐增长,竞争加剧势必会带动价格逐渐下行,进而拉动需求的进一步增长。群智咨询(∑intell)预估,2014年国内智能手机平均尺寸将达到4.8英寸,同比增加0.6英寸。

其次,在电视方面,2014年随着智能电视生态圈逐步扩大,新品牌、新应用、新尺寸和新模式的进入使得电视市场活力和竞争性大幅增强,大尺寸化速度也将加快,预计2014年全球电视面板平均尺寸达到39.6英寸’同比增加1.8英寸。根据群智咨询(∑intell)测算,全球电视面板市场平均尺寸每增加一英寸带来的需求面积将可消化一条月产能约为9万片的G8.5代线产能,因此平均尺寸的增长将更有效消化新增产能,对平衡供需关系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
TrendForce:2014年2月大尺寸面板出货总量为6158万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202433.html Tue, 18 Mar 2014 14:24:24 +0000 //www.otias-ub.com/?p=202433 3d_tv_2010

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光电事业处WitsView公布最新2014年2月大尺寸面板出货调查报告显示,2月大尺寸面板出货总量为6158万片,月减4%。3月受到中国五一铺货需求带动及各品牌新机上市影响,预估整体大尺寸面板出货成长8%,其中电视面板成长13%;显示器面板,笔记型电脑面板出货将分别成长12%与6%,平板电脑面板出货则将与2月相仿或小幅衰退5%。

WitsView指出,2月份受到中国元春假期影响,工作天数短少,各类面板出货持续走弱。液晶电视面板出货总量来到1714万片,月减1.6%;显示器面板整体总量来到1211万片,月减3%;笔记型电脑面板在品牌急单需求趋使下,部分面板厂后段产线缺工问题稍微舒缓,加上韩系面板厂对NB面板供给不若预期中保守,整体2月笔电面板出货总量达1422万片,月减4%;平板电脑面板虽受到中国华南白牌对7寸 WSVGA(1024*600)面板需求稍有回温,但大部分品牌仍处在库存调整阶段,2月平板面板出货总量达1809万片,月减7%。

WitsView资深研究经理陈建安指出,“由于中低价平板面板市场的快速发展,品牌厂商与中国华南白牌厂商在产品发展开始有了显着的变化。过去中国华南白牌平板商主要采用7寸TN级WVGA(800*480)规格面板来开拓50美元的低价平板市场,而在品牌端也开始采用7寸TN级WSVGA(1024*600)规格面板来打造中低阶产品线抢食市场时,白牌厂商也开始提升其面板分辨率规格至WSVGA与之抗衡,使得7寸TN级WSVGA面板需求越来越大。”以2月出货来看,7寸TN级WSVGA规格面板出货量来到497万片,较1月增长37%,较去年同期则大幅成长近300%。

陈建安表示,平板面板快速崛起也给大陆厂商新的机会,京东方(BOE)看准行动装置产品商机,除原先5、6代线都有生产行动装置产品外,也已在去年第4季开始采用8.5代线来生产7寸及10.1寸平板电脑面板。

WitsView统计,2月京东方的平板电脑面板出货量高达341万片,不仅创下京东方平板业务的历史新高,占整个平板电脑面板市场比重也由去年2月的2%成长到19%,已开始超越台湾面板厂,直逼韩系厂商的领先地位。

]]>
IHS:2013年全球触控面板市场规模达到104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80500.html Wed, 18 Dec 2013 15:36:59 +0000 //www.otias-ub.com/?p=180500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bank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指出,2010年全球触控面板市场规模为59.3亿美元,年增率达152%,且在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带动下,预计今年触控面板市场将年增76%至104.2亿美元,2014年可望进一步增长至156.4亿美元,约达2010年的2.6倍,整体触控面板的年平均增长率达46%。

就尺寸来看,机构Displaybank表示,在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需求带动下,预计今年10英寸以下的中小尺寸触控面板占整体触控面板比重(销售额)将高达89%,分析师表示今年每3部手机当中就有一部搭载触控面板,且预计2014年每2部就有一部将搭载触控面板。Displaybank指出,今年屏幕在3英寸以上的手机产品中,触控面板的搭载率将高达91%。该机构指出,今年大尺寸触控面板占整体市场比重为11%,预计2014年其比重将升至22.5%。

另外,从技术上来看,该研究机构指出,2010年静电容量式产品占整体触控面板市场比重为36%,今年比重预计将升至54%,2014年可望进一步升至73%。Displaybank表示,就手机用触控面板来看,2010年静电容量式产品占整体比重为48%,2014年预计将飙升至84%。

]]>
WitsView:预测2014年全球大尺寸面板需求片数达到8.15亿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179629.html Sat, 14 Dec 2013 15:08:06 +0000 //www.otias-ub.com/?p=179629 TV Award

市场研究机构WitsView最新预测,2014年全球大尺寸面板需求片数可能达到8.15亿片、年增率估达1.5%。其中,平板电脑面板需求片数估达2.66亿片、年成长率估达16%。液晶电视LCD TV面板需求片数上看2.29亿片、监视器面板需求片数估达1.53亿片、10.1寸以上笔记本电脑面板需求估达1.66亿片。整体大尺寸面板需求面积估达142.6百万米平方,年成长约2.4%。

就产业趋势来看,WitsView认为,2014年大尺寸TFT-LCD液晶面板市场发展将持续聚焦在大尺寸电视、超高解析度4K2K/UHD面板、中小尺寸面板生产线世代调整,以及LTPS低温多晶矽制程技术等等。其中,2014年平均液晶电视面板尺寸预估将达40.8寸(2013年平均约38-39寸)。

另外,在中国品牌积极推广带动下,预期2014年50寸以下4K2K/UHD TV占整体4K2K/UHD TV面板产量估近6成。同时,预期2014年5代线以上面板产线用于生产中小尺寸面板的比重可能增5%。而平板电脑面板解析度估将再升级,这可能带动LTPS TFT-LCD平板电脑面板出货渗透率持续向上攀升(2013年渗透率约2%)。

WitsView表示,群创(3481)率先推出39寸及42寸的4K2K/UHD TV面板后,获中国品牌大量采用,因此2013年第三季整体50寸以下4K2K/UHD TV面板出货量已经较2013年第一季大幅成长5倍以上。

预估2014年在其他厂商也将积极发展50寸以下4K2K/UHD产品、并以亲民终端价格快速打开中国4K2K/UHD TV市场,此将有助于2014年整体50寸以下4K2K/UHD TV面板占全部4K2K/UHD TV面板产量比重达到近6成水准。

电视平均尺寸方面,据观察,近3年来电视面板市场受到中国政府补贴政策,以及智能电视、低价大尺寸电视推出等因素影响,电视面板平均尺寸从2011年开始明显增长。随着韩厂、中国厂商都将积极推动48/49寸机种,并且50寸、55寸、60寸、65寸产品将更为普及,WitsView预期,2014年整体2014年电视面板需求面积估将年增5%、平均(电视面板)尺寸估将增长至40.8寸。

中小尺寸应用方面,受到平板电脑及大尺寸手机等移动装置兴起影响,在获利及生产效率考量下,面板厂持续以更大世代面板产线投入生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中小尺寸面板。若以全球前5大面板厂产能计算,WitsView预估,2014年全球5代线以上产线用于生产手机与平板电脑面板的比重将较2013年增加5%。

平板电脑解析度持续升级、预料也将对2014年TFT-LCD液晶面板产业发展带来影响。其中,低温多晶矽LTPS制程技术在电子移动速度较快的优势下,能够轻易对应330ppi以上高解析度、极窄边框的高阶面板,同时兼具低耗电特点,因此已被导入Amazon、Google品牌产品如Kindle Fire HD/HDX及Nexus 7等等。

预期品牌厂商基于产品优是考量,2014年还会进一步推出搭载更高解析度(如350ppi以上)面板的平板电脑新产品,这可能将是LTPS TFT-LCD技术下一波新机会。预估2014年LTPS TFT-LCD平板电脑面板出货渗透率将持续提升(2013年约2%)。

]]>
NPDDisplaySearch:2013年全球触控面板市场规模达314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175828.html Sat, 30 Nov 2013 15:50:03 +0000 //www.otias-ub.com/?p=175828  

    市场研究机构NPDDisplaySearch最新调查显示,随着智能型手机和平板计算机快速普及,2013年触控面板产业维持高速发展局面。预估2013年整体触控面板产业出货金额近314亿美元规模,年增率上看30%。

    不过,由于触控产业竞争日益激烈,触控产业链正在加速整并及整合。同时,因应ITO导电材料成本难降,以及产品差异化考虑,部分(触控)业者亦正致力于开发取代ITO的新一代导电材料技术(例如MetalMesh金属网络、奈米银等等),针对未来大尺寸触控应用市场加强布局。

    在触控面板产业整合/整并方面,NPDDisplaySearch指出,包括信利与台湾富元签约、维持稳定OGSsensor供给状况;欧菲光募资40亿元、强化中大尺寸触控产能并加速进军面板模块产业;莱宝高科引进日本凸版5代线彩膜设备、布局大尺寸OGS触控模块产能;星星科技并购深越光电;东山精密接手牧东(4950)苏州厂;联合化工收购合力泰;京东方正式切入触控产业等等。

随着触控面板产业从低阶产品的无序竞争模式、逐渐步入规模化竞争格局,NPDDisplaySearch认为,触控市场将进一步朝向具备技术优势及规模化优势的企业集中,而部分处于弱势的小型企业将面临淘汰出局的压力。

根据NPDDisplaySearch观察,2013年以来、尤其是下半年,整体触控面板产业的竞争不断加剧,触控模块价格亦明显下滑。排除触控产能扩产因素外,终端市场的演变为促成产业变化的主要因素。

回顾2012年,千元智能型手机和7吋低价平板计算机崛起、带动了智能型移动设备快速普及,并促进触控模块出货规模快速提升。由于Android系统日益成熟,以及中低阶产品性能快速升级,2013年高阶智能型移动设备成长动能趋缓,但产品低价化趋势更为明显。

以智能型手机产品为例,尽管整体智能型手机市场依旧保持快速增长,但因现有产品已可满足多数消费者日常需求,单纯的硬件升级改良、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已经下滑,尤其是高价位的高阶智能型手机市场所受影响更为明显,成长动能趋缓。而中低阶智能型手机产品则在中国及东南亚等发展中市场快速扩大,成为智能型手机市场重要成长动能。

在终端产品价格定位影响下,触控模块的价格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参考触控模块价格成本结构,触控面板业者除了提高自身产品技术能力、以改善良率水平外,还可藉由产业链整合、压缩产品生产时间(leadtime),降低生产成本,以维持既有的获利能力。同时也可透过产品规模效益、争取更大生存空间。

]]>
面板厂转战触控 锁定触控笔电市场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977.html Tue, 05 Nov 2013 16:04:25 +0000 //www.otias-ub.com/?p=167977 面对电视、智能手机、PC、笔记本电脑等主要搭载LCD面板的终端产品市场趋于成熟,成长率已经开始减缓,面板厂首当其冲受到不小的冲击,不仅产能面临供过于求的状况,获利也不断降低,各大面板厂面临很大的挑战,面板厂只能透过创新或者利用现有资源做出新产品,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尽管在显示器产业当中,平板计算机在近两年市场成长快速,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且较预期来的大,但IDC全球个人计算机与显示研究团队资深研究经理徐美雯指出,今年平板计算机虽仍有大幅的成长,预计全球平板计算机市场年成长率将达57.6%,然而明年预估成长将开始减缓,年成长率仅有22%,并且逐年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平板计算机没有运营商带动换机潮,且软件重要性大于硬件规格,加上不是必需品,导致平板计算机成长率随着市场成熟,开始向下走。

另一方面,在电视产业部分,由于欧美市场今年普遍不佳,加上中国补贴政策停止,导致买气低靡。此外,中国面板厂不断扩建8.5代线,而下游市场需求却趋近饱和,在这样的情况下,徐美雯指出,2014-2015将会持续供过于求的状况,这也让面板厂将面临很大的价格压力。加上PC、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显示器等也都进入市场成熟阶段,让面板厂面临极大的挑战。

因应这样的状况,徐美雯表示,部分面板厂因6代线已折旧摊提,不须再以最大量生产来降低面板折旧成本,因此一些面板厂开始降低产能利用率,以控制价格。此外,也有面板厂开始转往触控市场,利用旧有资源、技术来创造更多利润,以一条龙的生产方式,降低触控成本,其目标市场为触控笔电,不过徐美雯指出,未来也将有可能扩大到手机或平板市场,到时候也将会为触控厂商带来不小的压力。

]]>
DisplaySearch:2013年1-4个月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总量达2.52亿片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763.html Wed, 23 Oct 2013 16:35:50 +0000 //www.otias-ub.com/?p=163763 全球面板厂陆续公布的一季度财报:三星营业利益率11%、LGD为2.2%、友达的0.2%、群创约2%-3%;本土面板厂商京东方营业利益率约5%、华星光电营业利益率更是高达14%,获利率居全球之冠,本土面板厂摆脱了历来的亏损局面。

2013年大陆面板厂商能否持续盈利?

2013年大陆面板厂商能否持续盈利?

    站在全球看,液晶面板产业自2011年掉头向下并持续至今,结束长达之前八年的辉煌。目前,全球液晶面板企业普遍业绩下滑。但从今年一季度各大面板厂商的财报可以看出,或许今年将成为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场摆脱发展低潮的拐点,那么大陆面板厂商能否一直保持持续盈利呢?

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场前景利好

2013年平板显示产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低潮之后,重拾快速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大尺寸液晶面板领域,市场回升明显。新投产的项目不仅仅在中国大陆建设得如火如荼,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厂商也都在原有产能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和扩张。产能扩张反映了平板显示产业逐步向好的产业生态。

2013年1-4个月,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总量达2.52亿片,较2012年同期出货上涨8.2%。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的需求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只是4月受到五一备货需求减缓影响,成长趋势略微下降,但相较2012年的出货量,同比增长7.96%。

仅仅从4月来看,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货总量为6520.5万片,环比下降-4.9%。26英寸以下及32英寸、46英寸等面板需求皆较上月减少,整体4月液晶电视面板出货月减5.4%;显示器面板出货月减3%;10.1英寸以上笔记型计算机面板出货受到部分品牌季底财务结算考量,出货量转弱,整体出货总量月减11%,使得4月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不如预期。

2013年大陆面板厂商能否持续盈利?

2013年大陆面板厂商能否持续盈利?

2013年大陆面板厂商能否持续盈利?

2013年大陆面板厂商能否持续盈利?

2013年大陆面板厂商能否持续盈利?

2013年大陆面板厂商能否持续盈利?

    2013年1-4月,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总量达7463.8万片,较2012年同期出货上涨7.695%;全球显示器面板出货总量达5278.3万片,较2012年同期出货下降13.2%。受平板电脑及智能机市场的冲击,2013年全球笔记本面板出货总量达5611.8万片,较2012年同期出货下降9.24%。大尺寸液晶面板领域,电视面板、显示器面板及笔记本电脑用面板一直是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的主力军,从这三个领域的出货量来分析,除电视面板有所增长外,显示器面板和笔记本电脑用面板同比下跌。

   巨大潜力的大陆市场为盈利提供保障

自从进入视频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到智能电视,液晶显示已无处不在,液晶面板成为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牛奶和面包”。多年来,中国电子产品整机制造业饱受“缺屏之痛”,随着国内两大面板生产厂商京东方和华星光电2012年双双盈利,面板业国产化加速,多年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正在逆转。而大陆市场巨大需求为本土面板厂商持续盈利提供了有利保障。

中国大陆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也是最大的消费市场,为本土面板厂商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本土大尺寸液晶面板已经占据了全球10%的市场份额,未来随着本土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的投产和量产,份额将继续扩大。2012年液晶电视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以及移动智能设备市场的火爆现象,在2013年也有望得到延续。

2013年大陆面板厂商能否持续盈利?

2013年大陆面板厂商能否持续盈利?

    2013年,国内整机电视厂商对外面板采购将有望进一步减少,但由于国内产线产能有限,对外采购比例仍非常大。但随着国内产线产能的提升以及韩国在中国投资的两座面板厂也将陆续投产,国内整机厂商对台采购量将逐年降低。

赛迪顾问预计,随着京东方和华星光电8.5代线投片量的增加,国产液晶电视面板自给率有望达到40%。毋庸置疑,大陆已成为全球液晶面板制造的重要一极。三星在其110英寸超高清液晶电视上,首次采用京东方面板,国内电子整机企业对国际面板厂商的依赖有望降低。

业者观察,大陆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加,未来液晶电视面板报价除32英寸以下有机会微涨,39~42英寸报价仍将纠结,顶多旺季持平,46英寸以上则因年底京东方、三星及明年乐金显示器8.5代相继投产,市场可能供过于求,加上争市占,很难止跌。目前台湾两家面板厂友达与群创,中国六大品牌客户占液晶电视出货约三成左右,客户集中度与占比过高,太过依赖中国客户将会出现市场风险。近年中国面板厂量产,韩国在中国投资2座面板厂也在今年底与明年陆续投产,中国品牌对台厂采购量逐年降低。

另一方面,政府的补贴政策可能会提前退出,至于2014年液晶电视市场,由于内部动力不明确,中国和国际品牌没有补贴和政策加持,将添加更多未知的变量。

据WitsView研究部副总张小彪表示,今年第二季面板出货将较第一季小增5%,电视面板的五一拉货效应已结束,业者不应期待第二轮新的补贴政策,第二季将持续以调整库存为主。

大陆液晶电视市场逐步饱和,就算有新一轮补贴政策,究竟能有多少效用,恐怕是存疑的,而且补贴政策的后遗症很大,按日本经验,一旦没补贴,整个市场就垮了,这是大陆政府要考量的。

新型显示技术对本土面板厂商获利的影响

当前,平板显示产业深化发展潜力巨大,AMOLED、超高清显示、柔性显示、透明显示等新技术层出不穷,而夏普、JDI、三星、奇美电子、友达光电等日韩台面板企业都在积极发展下一代OLED显示技术,据最新的DisplaySearch平板显示产业预测,2013年AMOLED产值有望突破114亿美元,相比于2012年的69亿美元,产值几乎是成倍增长。那么今年AMOLED面板是否会对本土面板厂商的获利产生冲击呢?

2013年三星和LGD都有望推出55英寸AMOLED平板电视,但预计单品售价将高达3000美元,2013年全年出货有望突破5万台,但因为价格昂贵,市场可接受程度偏低,不会对液晶电视构成大的威胁;陆刃波认为,2013年下半年OLED商品将进入中国市场,会对国内的面板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OLED技术和市场的成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未来几年如果宏观经济不发生重大的变化,国内企业有望持续盈利期。

三星和LG都宣称要在今年内上市柔性显示手机,不过由于柔性显示面板的质量问题,三星的柔性显示手机计划可能推迟,这项技术用于小尺寸领域,对大尺寸液晶面板领域构不成威胁;透明显示产品在技术上没有实现难度,但是在市场切入点上却没有特别好的产品,以致市场规模不大。目前大多使用在商业显示领域,如自动贩卖机、橱窗广告显示等。透明显示作为一个新兴的平板显示市场,发展壮大仍需一段时间。

其实最大的威胁是日韩台在4K×2K产品在终端市场发力,但本土面板厂商也不会没有行动加以应对。今年“五一”前夕TCL采用华星光电55英寸面板生产的4K×2K(分辨率3840×2160)液晶电视E5690以9990元的价格上市,将整个4K×2K液晶电视带到更为亲民的价格区间,对于整个4K×2K电视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和销量的提升都带来巨大影响。2012年4K×2K电视出货仅仅1万台,而据DisplaySearch最新报告预测,2013年出货有望达到93万台。

2013年大陆面板厂商能否持续盈利?

日韩台厂商的4K×2K超高分辨率LCD电视面板情况

    本土面板厂商须防范行业风险

据DisplaySearch大中华区副总裁谢勤益指出,其实大陆面板厂的情况不能仅仅从财报数字来衡量,大陆面板厂亮丽的财报成绩,从政府的投资援助,到税率、货币政策等有形无形的补贴,都相当可观。同时也包括产品组合、成本及折旧等等诸多基本面因素。所以产业流传一句话“韩国面板厂擅长拼产能,日本人专长在技术,台湾人以灵活度见长,至于大陆面板厂最大的优势就是政府补贴。”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行业研究部副主任胡春明表示,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世界工厂,中国想要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未来液晶面板本土化急需实现的关键在于,采购的本地化和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在材料本土化配套率方面,日本已经达到100%,韩国约93%,台湾大于70%。据液晶分会统计,目前中国内地的本土化配套率只有11%左右。可见,产业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目前,面板关键的设备材料仍主要依赖日本,国产化差距比较大。本土上游配套企业导入时存在困难,国内面板厂想用国产配套设备,但为了保品质和良率等,不得不尽可能减少变动因素,其中的风险由双方企业承担不利于产业的推进,需要政府通过资金、政策等手段承担。

纵观整个行业,产业环境瞬息万变,面板价格的波动也很频繁。国内厂商的技术能力和产品定位仍处于中低端水平,亟须加快技术追赶,包括大尺寸、高端和OLED等方面。且种种迹象表明,今天的彩电产业再次站在了一个新旧交替的历史门槛面前,已实现大屏幕化、规模制造且技术日趋成熟的OLED优势明显,除了清晰度进一步提高,更在于它大大延展了电视产品的形态,让“不可能成为电视的产品成为电视”,让电视产品的形态及存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这无疑是电视产业发展史上最大一场革命。

正因为如此,OLED寄托了几乎所有彩电企业的梦想。在韩、日彩电企业看来,谁抢占OLED形象高地,谁将成为这个时代的主导者。因此,韩、日彩电企业及台湾面板企业,纷纷转型布局OLED面板生产。那么今日本土液晶面板企业的盈利,是液晶产业的回光返照吗?漂亮业绩下是否潜伏着更大的风险,业界人士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虽然本土面板厂商初步盈利之后,如何保障盈利的稳定性成为一个新问题,但如日中天的液晶彩是否走向CRT彩电的覆辙也是业界所担心的最大风险。

]]>
NPD Display Search:2015年韩国和中国将拥有全球液晶面板八代线85%的产能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126.html Sat, 19 Oct 2013 05:31:22 +0000 //www.otias-ub.com/?p=162126 2013年10月17日,在政府和银行雄厚资金的支持下,中国LCD厂商积极建造八代线液晶面板厂,从而使得中国正向全球的LCD产能大国迈进。根据NPD Display Search研究显示,到2015年第四季中国大陆将会有以下八座TFTLCD及AMOLED八代线面板厂建成并迈入运作:

  •     北京京东方B4厂
  •     合肥京东方B5厂
  •     重庆京东方B8厂
  •     南京中电熊猫八代厂
  •     深圳华星光电Fab#1
  •     深圳华星光电Fab#2
  •     LGDisplay广州厂
  •     三星Display苏州厂

随着中国大量建造八代液晶面板厂,人们不禁怀疑到2015年中国是否会超越台湾、日本和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八代液晶面板产能地区。根据NPD Display Search报告Quarterly FPDSupply/Demandand Capital Spending Report显示,目前韩国是最大的液晶面板八代产能地区,而且直到2015年,即使中国大陆地区八代线产能成长快速、韩国将持续维持在八代线产能的领先地位。韩国保持领先的主要原因是由三星Display和乐金显示建造的韩国八代液晶面板工厂产能巨大,且产品多样化;而中国的八代厂尽管在近几年建造速度惊人,但仍处于早期阶段,且每单一工厂产能相对较小。

NPD Displa ySearch研究显示,一个八代液晶面板厂从建造到平稳运行量产至少需要20个月,因此现在已经可以预测到2015年的产能。

2013年四季度和2015年四季度全球八代玻璃基板产能投入(千片玻璃基板/月)

2013年四季度和2015年四季度全球八代玻璃基板产能投入(千片玻璃基板/月)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趋势:

中国大陆地区八代线玻璃基板投片产能将从2013年四季度的每月25万片上升到2015年四季度的每月67万片。这意味着两年内,中国八代产能提高幅度将超过260%,这可能是TFTLCD史上最大的产能增长。其中除了中国面板厂商外,也包含了三星Display和LGDisplay的中国工厂。

日本八代线玻璃基板投入产能有小幅下降,从2013年四季度的每月12万片到2015年四季度的每月11万片,主要原因是夏普正将其Kameyama2八代工厂转变成Oxide(金属氧化物)工厂以进行高分辨率的移动装置用面板生产。

韩国八代线玻璃基板2013年四季度的投入产能为全球最大,每月接近80万片。到2015年第四季,其玻璃基板产能将下降到每月79万片,下降原因是这段期间有很多工厂转型,包括从a-Si转为Oxide,后续将再转为AMOLED。但是,由于每座厂产能巨大,韩国将继续成为全球八代产能最大的地区。韩国的八代线液晶面板厂每座厂的每月投片产能都在15万片到20万片之间。

台湾八代线玻璃基板产能从2013年四季度的每月15万片略增到2015年第四季度的16万片。这是因为OxideTFT八代线投片产能将略有增加。不过从现在到2015年底,台湾没有新增八代工厂的计划。

八代TFT LCD 液晶玻璃投入基板产能全球市场占有率(2013年四季度和2015年四季度)

八代TFT LCD 液晶玻璃投入基板产能全球市场占有率(2013年四季度和2015年四季度)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八代液晶玻璃市场占有率从2013年四季度的19%增长到2015年四季度的39%,韩国从60%下降到46%。韩国和中国的八代产能一共将占到全球的85%。然而台湾的产能从2013年四季度的12%下降到2015年四季度的8%。

在快速的八代线产能成长之下,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八代线面板产能都是为液晶电视所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NPD Display Search研究显示,中国八代线面板厂产品已呈现出多样化,例如:

京东方已经开始在北京八代B4工厂生产LCD显示器(LCD Monitor)面板,而最近京东方也开始在八代工厂生产平板计算机面板。

京东方八代工厂,比如重庆B8厂和合肥B5厂,计划将新增Oxide和AMOLED设备,并生产手持设备面板。

南京中电熊猫与夏普合资,将Oxide(IGZO)技术运用于八代产品,生产高分辨率的手持设备面板。

三星Display将在其新建的苏州八代工厂生产LCD显示器(LCDMonitor)面板。

]]>
TrendForce:2013年8月受整机需求低迷影响 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跌 //www.otias-ub.com/archives/145167.html Tue, 27 Aug 2013 15:49:08 +0000 //www.otias-ub.com/?p=145167 TrendForce旗下光电事业处WitsView最新公布的八月下旬面板报价显示,液晶电视模块和半成品(OpenCell)价格跌幅约落在4-8美元不等,跌势并无明显收敛。八月市场价格讯息仍相当混乱,品牌商忧虑可能面临跌价损失的风险,对于面板采购的态度转为保守,加上中国及韩国位于中国新建的8.5代线即将步入量产,届时对于大尺吋面板的供需环境将带来不小冲击,面板厂已明显感受到40英寸到55英寸之间的价格竞争愈趋激烈。WitsView下调今年全球液晶电视整机出货至205.1百万台,年衰退0.7%,但在目前客户销售量未见起色的情形下,恐怕最终数字将仅有202~203百万台,年衰退1.6%,成为液晶电视出货首度呈现衰退之窘境。

预估本月32英寸面板(module)和半成品(opencell)价格将下跌2美元左右;39英寸面板(module)和半成品(opencell)跌幅将扩大到4-7美元左右,群创(INX)已经开始少量出货39英寸HD面板,对于40英寸和42英寸FHD面板报价将造成不小的压力;40英寸跌幅约6-8美元,与39英寸差价将缩小到3-4美元左右;42英寸面板(module)和半成品(opencell)价格受到39英寸和40英寸持续下滑的影响,预估跌幅将扩大到8-10美元或甚至更多;46英寸到55英寸面板(module)和半成品(OpenCell)报价,跌幅约6-10美元或更多,由于某些尺寸正品与次品混合报价亦充斥于市场,加上50英寸低成本(亮度:300nits)面板开始出货,间接造成50英寸左右产品带之市场价格信息紊乱。

由于京东方(BOE)明年第一季位于合肥的8.5代线将进入量产阶段,加上其6代线大部分已用以生产中小尺寸及笔电面板,因此目前除了将18.5W、21.5W、23.6W等主要液晶监视器产品转入北京的8.5代线生产,也开始在8.5代线生产笔电产品,势必对于IT产品后续的供需环境将造成影响。本月18.5W受到面板供给持续增加的影响,预计本月报价将呈现持平或小跌状态,而21.5W也受到面板供过于求的影响,价格将持续下跌0.5-1美元,至于23W到27W间之尺寸报价跌幅约落在0.5-1美元左右。

由于市场需求持续低迷,WitsView同样也下修全年笔电面板出货量至181百万片,年衰退约20%,目前整机需求预估为166百万台。本月面板报价受到需求疲弱及前期库存仍待去化的影响将持续下跌,预估跌幅约在0.2-0.3美元左右。

面板价格

  八月份LCDTV 半成品(Open Cell)报价预估

  WitsView研究协理刘陈宏表示,中国节能补贴政策退场,需求回归基本面,然面板厂产能却在高档徘徊,市场面板价格杂音增加,在多重利空及心理因素的影响下,电视面板跌价超乎预期,然面板厂在财报转亏为盈的激励下,加上电视产品仍保有一定的利润,即便市场出现供过于求,但仍难寄望面板厂此时此刻采取减产来稳定市场。2014到2015年间约有中国6~8条8.5代厂将于中国陆续进入量产,40-55英寸之间的产品竞争卡位,将导致价格厮杀十分激烈,价格止跌在短时间内将很难发生,年底或明年第一季方有较大减产之可能。

]]>
DisplaySearch:2013年上半年全球液晶面板出货量调查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143431.html Fri, 23 Aug 2013 16:16:47 +0000 //www.otias-ub.com/?p=143431  

     2013年8月20日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20日发布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9.1英寸以上的大型液晶显示器(LCD)面板全球出货量达到3.3977亿台,同比减少了5.2%。而LG显示器公司的出货量达到8896万台,市场份额达到25.2%,位居榜首。

    报道称,LG显示器2013年第二季度出货量为4435万台(占25.3%),在大型LCD市场上自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连续15个季度稳居榜首。

    而三星显示器上半年出货量达到7038万台,以20.7%的占有率排名第二。其后依次是台湾群创光电(Innolux)和友达光电(AUO),分别为6179万台(18.2%)和5443万台(16.0%)。中国内地的京东方(BOE)以2173万台(6.4%)排名第五。

    2013上半年LG显示器的大型LCD销售额为100.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1亿元),出货面积为1676.3万平方米,均排名第一。而三星显示器的销售额为7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7亿元),出货面积为1418.7万平方米,排名第二。

    上半年全球大型LCD面板销售总额为368.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54亿元),同比减少4.7%,但出货总面积达到6511.7万平方米,同比增加9.8%。以出货量为准,韩国以46.9%的市场份额夺冠;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13.0%,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分别为35.6%和4.5%,同比各上升1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