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Fri, 11 Jul 2025 15:34:4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奥维云网: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动两轮车销量3232.5万台,同比增长29.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72972.html Fri, 11 Jul 2025 15:34:48 +0000 //www.otias-ub.com/?p=1772972 近日消息,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电动两轮车全国内销量达3232.5万台,同比激增29.5%。

从品牌表现来看,呈现出传统强企与新兴势力百花齐放的格局。在市场份额方面,雅迪、爱玛、台铃三大传统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占据中国电动两轮车内销(量)超50%。

其中,雅迪以26.3%的份额位居榜首,爱玛紧随其后,占比20.0%,台铃则以12.6%的份额位列第三。

值得关注的是新兴品牌的快速崛起。九号发展迅猛,上半年以7.3%的份额跻身第四,并以78.8%的增速领跑行业,成为市场中的亮眼新星。

小牛也表现不俗,以1.5%的份额和强劲增速,与九号共同凭借高端化、年轻化的产品路线,快速抢占年轻消费群体市场。

此外,绿源、金箭、新日等品牌也各有表现,分别以4.6%、4.6%、3.1%的份额位列其后,新日以28.3%的增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随着新国标实施进入倒计时,电动两轮车行业正处于加速清理旧国标库存、推动产品升级的关键阶段。

自 快科技
]]>
奥维云网:2025年1-5月电动两轮车内销2583万台,同比增长32.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70920.html Wed, 02 Jul 2025 12:38:06 +0000 //www.otias-ub.com/?p=1770920 近日消息,据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1-5月电动两轮车市场增长迅猛,产销两旺。

具体数据来看,1-5月生产2757万台,同比增长27.9%;内销出货2583万台,同比增长32.5%。

分析认为,其高速增长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一是国补政策助力。

2025年全国两会强调“提振消费”,政府工作报告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将绿色消费等视为经济增长核心动力。

电动车行业借此东风,多家企业推出“国补+品牌补贴”方案,消费者置换时能享“旧车折价+国补直减”优惠,极大激发了购买欲望。

二是机动车驾驶新规实施,扩大了使用人群。

2025年1月1日起,公安部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将摩托车驾照(D、E证)报考年龄上限从60岁放宽到70岁。

此前,60至70岁老年人因驾照报考年龄限制,出行需求受抑。政策调整后,他们出行选择增多,对电动两轮车的需求得以释放。

三是电动车新国标实施,促使经销商囤货。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施行。生产厂家为清理库存、降低成本风险,刺激经销商加大采购力度,力求在8月底前清出现国标产品,进而推动了电动两轮车销量增长。

自 快科技
]]>
印尼接下来的重要消费市场你了解吗?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4649.html Tue, 02 Jul 2024 07:07:51 +0000 //www.otias-ub.com/?p=1704649

Z世代,也被称为后千禧一代或Zoomers,是指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10年代初出生的人。在印度尼西亚,这一代人占总人口的很大一部分,最年轻的人仍在上学年龄,最年长的人已步入成年。随着他们进入印尼劳动力市场,并成为一个重要的消费市场,Z世代独特的观点和价值观正开始塑造这个国家的未来。

截至2023年8月,印尼按年龄组划分的总劳动力。数据来源:Statista.com

Z世代的态度

社会和经济不平等、心理健康和社会公正是印尼Z世代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他们开始成为印尼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Z世代的人,尤其是那些同时赡养父母和孩子的人——通常被称为三明治一代——发现单一的收入来源往往是不够的。2023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印尼Z世代都有兼职工作来赚取额外收入,这反映了他们在生活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对经济稳定的需求。此外,由于Z世代倾向于优先考虑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和心理健康,他们看重那些意识到并对这些问题做出反应的公司。

截至2024年2月,印尼Z世代优先考虑工作与生活平衡的主要原因。数据来源:Statista.com

数字原住民

印尼的Z世代是在数字技术深深融入他们生活的环境中长大的。与该国其他几代人相比,他们花在网上的时间更多,平均每天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长达6个小时。这种高水平的在线参与度不仅适用于休闲活动,还包括购物、工作和娱乐。社交媒体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从购买决定、旅行灵感到政治观点。

截至2023年7月,影响印尼Z世代购买决策的领先广告平台。数据来源:Statista.com

Z世代消费者

凭借其庞大的规模和购买力,Z世代已成为印尼一个突出的消费市场。Shopee在这一代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电子商务平台,服装是最常见的购买产品类别。该国大多数Z世代每月在网上购物上的花费高达50万印尼盾,这表明Z世代消费市场有进一步推动印尼数字经济增长的潜力。

截至2023年7月,印尼Z世代在线购物的主要产品类别(按性别划分)。

数据来源:Statista

 

]]>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高线城市更快恢复活力,腰部和低线城市消费分级加剧 //www.otias-ub.com/archives/1658148.html Tue, 21 Nov 2023 06:31:26 +0000 //www.otias-ub.com/?p=1658148
后疫情时代,在全球不确定的宏观环境笼罩下,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明显放缓,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悄然改变。一、二线城市人群的消费行为更注重自我满足和即时性;三、四线城市呈现消费分级,部分中产和小资人群在购买时更加谨慎和克制,另一部分有钱有闲的隐富人群则更追求从消费选择中获得优越感;而五、六线城市则从追求低价转变为开始关注品质和体验。IDC预计,未来5年消费市场逐步回暖,高线城市复合增长率在2%左右,低线城市也显现出一定的增长潜力。

一、二线城市消费意识升级,兴趣投资、悦己消费和即时满足成为购买决策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带来的经济下行和市场不确定性持续显现,驱动人们更注重追随内心,及时享乐,需求得到及时满足所带来的安全感和确定性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兴趣投资、追求悦己消费以及即时满足需求成为一、二线城市消费者购买决策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兴趣投资:游戏、直播、视频创作、户外运动等注重品质感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在一、二线城市热度持续攀高,促进相应场景产品设备的进一步细分——AI功能加持的笔记本和平板电脑、折叠屏手机以及专业运动功能越来越完善的可穿戴设备将受到进一步追捧。

悦己消费:在运动、家居、娱乐、学习等不同场景下,一、二线城市消费者都更乐于追求能带来更好体验或能提供情绪抚慰的产品。

即时零售:随着高线城市O2O融合加剧,即时零售作为零售新业态,正在快速形成规模效应。除美团、饿了么、苏宁、京东等老牌玩家继续扩张原有业务版图外,盒马和快手等新玩家也跨平台入局。多个头部平台采用了“消费电子+即时配送”的新模式,相比于其他品类,3C电子消费与即时零售正在呈现更紧密的贴合度。

未来短期内,即时零售有望成为高线城市主流零售业态之一,从消费市场延伸至商用市场,同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部分行业形态,零售市场正在走向“Anything, Anytime”时代。

根据IDC 智能终端个人用户标准化人群分类,一、二线城市拥有更多品味达人型和稳重体面型群体,这些人群更热衷购买单价较高的电子产品,如高端智能手机和专业的智能手表。

三、四线城市K型分化加剧,消费分级态势明显

三、四线城市作为中国整体城镇发展结构的腰部梯队,疫情后呈现明显K型复苏的趋势——部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速,形成对二线城市赶超的局面,另一部分城市则在疫情后增长乏力,伴随着其消费市场信心恢复不足的情况——由此带来的三、四线城市消费市场也呈现明显的K型分化。

大牌平替:随着年轻人返乡潮,一部分逃离大城市的青年消费群体回归家乡体会到了“岁月静好”,但这部分年轻人并没有因为离开大城市就放弃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是选择通过“大牌平替”来寻求成本和品质的平衡。

同时,与一、二线城市消费者进一步追求品质和享乐不同,部分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更加积极地为未来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做准备,“该省省该花花”成为这些群体的消费主旋律。

高价高质:部分三、四线城市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拉动当地消费市场积极甚至是激进地升温,部分消费群体仍抱有大而全、高端化的消费理念,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在这些消费群体中仍有较高渗透率。

根据IDC 智能终端个人用户标准化人群分类,三、四线城市因K化趋势导致消费群体两极分化明显,部分品味达人型消费者购买行为和高线城市人群趋同,大部分精明自主型消费者则更倾向购买中端价位的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

五、六线城市更加精打细算,性价比仍是主流

从城市数量规模到人口规模都占据庞大体量的五、六线城市,大部分面临着人口结构及经济结构老化带来的多重问题,消费群体以节俭从众型为主,市场缺少增长活力,消费电子产品仍以高性价比产品为主。

平价大牌:不能忽视的是,受到整体社会消费主义影响,五、六线城市消费者正在转变消费理念,不再一味追求低价,而是更注重自我需求和商品实际价值的匹配;平价大牌仍然是大部分五、六线城市精明自主型和节俭从众型消费者的首选。

根据IDC 智能终端个人用户标准化人群分类,五、六线城市人群集中在精明自主型和节俭从众型群体,这些人群一方面仍倾向选择中低端产品,PC、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传统电子产品仍是消费主力;另一方面五、六线城市人群也开始关注品牌、服务等产品附加值带来的更高性价比。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蒋舒韵认为,尽管当前消费市场仍处于下行阶段,但未来中到短期高线城市相对更快恢复活力;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进程化加快,品牌和渠道下沉,低线城市也显现出一定的增长潜力。中国整体消费市场规模庞大,不同级别城市间差异显著,消费人群呈现个性化趋势,厂商需针对不同地域和级别城市市场,甚至不同消费群体,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和产品策略,逐步释放市场消费需求。

来自:IDC

]]>
探访印度终端消费市场 中国品牌比比皆是 //www.otias-ub.com/archives/915484.html Wed, 31 Jul 2019 15:24:04 +0000 //www.otias-ub.com/?p=915484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未来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未来市场前景不言而喻。尤其是过去5年印度的GDP持续保持在7%以上的增长,无疑吸引了大批中国厂商出海印度。顺应趋势,近日 IDC部分资深分析师实地考察印度与中国市场的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品牌如何在印度取得进一步的成功。

IDC中国助理副总裁王吉平先生通过走访印度终端消费市场和大量厂商后,总结出如下市场特点:

1、智能手机正迅速渗透至印度消费者

根据IDC统计,2017-2018年,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保持10%以上的同比增长幅度,在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为7.5%。截至2018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保有量约3.7亿台,同时,网民数量达5亿,单台活跃智能手机月均数据流量为6.8GB。

 

2、中国品牌正强势占据印度市场,三星势头不减

根据《2018年IDC季度手机市场跟踪报告》,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中的59%来自中国品牌。无论是在新德里,还是班加罗尔大街上,都可以很容易的看到中国手机品牌的广告或者专卖店。其中小米份额28.3%,占据印度智能手机第一的位置。IDC认为,之所以中国品牌在印度取得成功,一方面印度的智能手机购买力、主流价位段布局,比较适合中国品牌的发展;另一方面,印度市场渠道模式也与中国有相似之处,相比其他区域易于借鉴国内操盘及运营经验。

而对比在中国市场目前的尴尬处境, 三星在印度市场也具有非常的竞争力,2018年整体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目前三星迎合印度主流消费市场的M, J, A系列产品均在印度取得很好的反响,而2019年三星将在印度建成其全球最大的手机工厂,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印度本土的竞争力。

3、印度正准备经历一次“消费升级”
对比中国几年前的一波消费升级来看, 印度的消费升级似乎正要到来。尽管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平均单价仅为161美元(2019年第一季度,不含税基准,下同)只有中国智能手机平均单价的一半左右, 但近期100-300美元价位市场份额也在持续增长。便宜的流量资费,移动网络用户数的高速增长,带动印度消费者也开始通过手机完成“移动支付”、“网购”等一系列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整体来看,印度的“消费升级”潜力巨大。

4、中印两国电商平台占比皆保持高速增长

与中国内地市场电商平台在终端销售占比高速增长相同,得益于近年来Amazon、Flipkart,包括小米等厂商的大力推动,印度智能手机电商占比甚至超过中国,达到36%。更高的性价比是在印度赢得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国内刚刚被消费者知晓的realme,2018年印度电商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排名第二, 且2019年第一季持续保持增长趋势。传统零售渠道,与国内相比同样占据相对较高的比重,其模式也和国内类似, 通过省级分销商覆盖各个城市店面。而与中国内地市场最大不同在于由于折扣力度无法比肩传统渠道或电商渠道,以及大部分运营商仍在采用预付费模式,印度运营商渠道占比几乎为零。

5、印度具有独特的终端用户使用行为
1)语音助手成为当地独特的交互方式之一。由于印度部分消费者文化水平较低, 他们希望了解一些内容,或通过智能终端娱乐的时候,更倾向于去YouTube观看视频信息,而与其他国家相比,谷歌语音助手在印度的使用率更高,因其可以免去用户打字、阅读的时间。

2)4G功能机成为一种选择。在印度由于价格敏感度相对较高, 很多还没有能力购买智能手机的客户,更倾向购买平均单价在15-20美元的4G功能机JioPhone。这种手机在出厂时,手机已经预装了Twitter, Facebook, WhatsApp等常用App,并附带更便宜的数据资费套餐(约5美分/GB)以及一系列免费的新闻、音乐、视频等内容。更好的满足了印度低端用户的使用需求。

王吉平先生对此次印度之行总结道:“中印两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从整体IT投资结构看硬件投资分别为83.2%和70.1%,都是人口驱动型国家。 所以两国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在终端硬件市场。对比中国近两年的低迷发展, 印度未来终端市场依然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如今,印度仍将存在1.3亿部/年的功能机市场容量, 人口年龄分布也较中国国内更加年轻化。中国厂商出海计划中,印度依然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地区。”

来自:IDC

]]>
商务部:2019年4月份中国消费市场运行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882007.html Mon, 27 May 2019 05:26:13 +0000 //www.otias-ub.com/?p=882007 4月份我国消费市场运行平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4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万亿元,同比增长7.2%。据商务部监测,4月份全国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3240亿元,同比增长2.2%。消费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网络零售提速。1-4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较1-3月加快1.2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8.6%,较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

二是服务消费稳健。4月份全国餐饮收入3281亿元,同比增长8.5%。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清明假日期间全国实现旅游收入478.9亿元,同比增长13.7%。有关数据显示,4月电影票房同比增长20.2%。

三是日用品消费旺盛。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类、饮料类和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6%、11.5%、9.7%和9.3%。

四是价格上涨温和。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1-4月累计同比上涨2.0%。4月商务部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8.0%。其中,猪肉、蔬菜和水果价格分别上涨18.7%、15.6%和14.4%。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负责人表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主要是受节假日因素影响。去年4月份公休节假日10天,今年4月份8天,比去年同期减少2天,对4月份消费增速影响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石油类、家用电器类、家具类等商品消费有所放缓。

]]>
欧盟委员会:2018年消费市场记分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794265.html Sun, 09 Dec 2018 16:59:58 +0000 //www.otias-ub.com/?p=794265 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新报告“2018年消费市场记分榜”,概述了欧盟公民对28个成员国加挪威和冰岛的40个消费市场的绩效评估,它基于消费者对市场运作的看法和体验。

2017年消费者对市场的评估延续了自2010年以来的积极趋势

从整体来看,消费者对2017年市场表现的总体评估平均比2015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尽管增长不明显,但维持了两年前观察到的重要改善。

西欧市场的表现仍然较好,消费者不太可能遇到问题。纵观欧盟,东欧的改善最大。就整体表现而言,南欧市场仍然落后一些。

消费者的财务状况仍然是影响他们对市场评估的个人特征

正在努力维持收支平衡的消费者对市场的评估往往不如其他消费群体,他们也更可能发现更换服务提供商的困难。其他社会经济特征,如年龄、性别或教育水平,似乎也在消费者对市场的评估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尽管这些特征的影响要小得多。

尽管有改善,有些领域仍然存在问题

银行服务和公用事业显示出最显著的改善。和其他市场相比,它们仍然保持较低的分数,银行服务一直是表现最差的市场,主要是由于“抵押贷款”和“投资、私人个人养老金和证券”市场表现不佳。

电信仍然是消费者遇到问题比例最高的(16.9%)。另一个整体消费者不满的市场是“汽车用品”,特别是二手车市场是迄今为止排名最低的商品市场。

随着经济的改善,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和电信等关键部门加强对消费者保护,因此消费者对这些服务的“信任度”自2013年来不断改进。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Z世代来了:改变东南亚消费市场的新生力量 //www.otias-ub.com/archives/791962.html Sun, 04 Nov 2018 16:56:26 +0000 //www.otias-ub.com/?p=791962 随着移动端的高速发展,与上一代相比,Z世代人群在购买过程中也使用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

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如Facebook和Instagram,是在Z世代人群的第二受欢迎的购物平台。接近一半的受访者在搜索产品信息会求助于社交媒体,而不是向朋友和家人咨询。

白皮书基于对超过3000名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且年龄在16至23岁的线上购物者进行的调查完成,旨在调查该地区z世代人群,这些未来的消费者的在线购买行为。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商务部:2018年5月份我国消费市场运行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743637.html Fri, 29 Jun 2018 16:04:01 +0000 //www.otias-ub.com/?p=743637

]]>
数说故事:2015婴儿辅食消费市场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525807.html Thu, 13 Oct 2016 08:22:22 +0000 //www.otias-ub.com/?p=525807 1476346904-5628-

婴儿辅食是宝宝的“能量棒”,对孩子成长发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借此数说故事重磅推出《2015婴儿辅食消费市场研究报告》,本报告通过对婴儿辅食市场研究、婴儿辅食品牌研究以及婴儿辅食消费者研究三个角度反映婴儿辅食的消费市场现状,为相关母婴企业提供行业参考依据。

一、婴儿辅食市场研究

1、婴儿”辅食”的搜索指数紧追“奶粉”

1476346904-4847-
从2011年-2015年期间,婴儿”辅食“和”奶粉“的搜索指数看,”奶粉“的搜索热度是一条调皮的折线。而用户对婴儿辅食市场的关注度则一直呈增长趋势,且与婴儿”奶粉”间的搜索热度的差距越来越小咯,婴儿辅食的重要性越来越被认可。

2、“米粉/迷糊/汤粥类”是辅食线上市场需求TOP1

1476346904-7737-
宝宝的肠胃还很娇嫩,所以妈妈们大多选择易消化和有营养的糊状食物。在宝宝辅食线上市场来看如“米粉/米糊/汤粥”就是妈妈最爱买给宝宝的辅食,占比为29.7%。“果/菜/肉/混合泥”等紧随其后,同时也可以发现为了训练婴儿的口腔咀嚼功能,“磨牙棒”和“饼干”也是妈妈喜欢为宝宝准备的食物。

二、婴儿辅食品牌研究

1、 “嘉宝”成为婴儿辅食品牌声量TOP1

1476346904-7820-
对于宝宝的食物,妈妈们总是显得特别小心,所以享有盛名的婴幼儿营养食品品牌才会更受妈妈们的青睐。从宝宝辅食品牌声量前十的排名来看,“嘉宝”成为top1,是提及最多的品牌。而且在前十名中只有排名第7的“贝因美”是中国的品牌,其他9个品牌都是分别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地。

2、“和光堂”等品牌15年月均声量增幅明显

1476346904-8852-
从2015年月均声量的增幅看,最大的赢家是“和光堂”、“贝拉米”和“喜宝”。其中“和光堂”和“贝拉米”的增幅最大,两者都超过了100%,“贝拉米”是151%,而“和光堂”更是达到了172%。另外有升则有降,品牌“世界最好”和“禧贝”,15年月均声量和14年相比降幅最大,均达到了-23%。而“嘉宝”的声量与去年持平。

3、婴儿辅食品牌“贝拉米”地区偏好度差异明显

1476346904-8864-
各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让妈妈们对宝宝的照顾也变得不尽相同,所以在辅食品牌地区偏好度也各有不同。在图表中可以看到“喜宝”、“亨氏”、“贝拉米”地区偏好度的地区差异相对较大,其中最明显的是“贝拉米”,其东北地区偏好度为82,而西北地区偏好度为133。也可以看出“喜宝”在西南更被偏爱,“亨氏”在华中更被偏爱,“贝拉米”在西南和西北则更被青睐。

4、婴儿辅食来源:美国备受关注,欧洲占比最多

1476346908-5136-
从辅食来源国的声量来看,外国的宝宝辅食似乎让妈妈们更放心。其中声量最高的是美国,达到了5,458,但另一方面其15年的月均声量与14年相比出现负增长,幅度为-10%。在top10的辅食来源国声量中,除了美国、澳洲和日本,以欧洲各国为主。同时亚洲唯一上榜的日本15年月均声量增加幅度最大,达到172%。

三、婴儿辅食消费者行为研究

1、“米粉/米糊/粥类”是婴儿辅食种类电商销量top1

1476346907-4923-

宝宝辅食电商平台的销售与搜索量的热度保持一致。“米粉/米糊/粥类”在电商平台上深得消费者喜爱,销售占比排名第一,占比为29.6%。同时妈妈们除了购买一些简单的辅食外,还喜欢亲手为宝宝用心准备辅食,比如烹饪面条。

2、辅食种类”米粉/米糊/粥“15年月均声量增幅最高

1476346907-2626-

从增幅看,“米粉/米糊/粥”等搜索量还是很给力,而且属于这一类的“麦片”2015年月均声量增幅最大,达到了106.7%。另外对于宝宝辅食来说,“果汁”的销量非常少,而且15年月均声量下降幅度也是最大的,可见大部分妈妈们觉得宝宝们太小,并不太适合饮用“果汁”等饮品。

3、“零食类”、“肉松/鱼松”等婴儿辅食在各地区的差异大

1476346907-6887-

各种辅食种类在各地区的偏好度有所不同,差异最大的是“零食类”和“肉松/鱼松类”,“肉松/鱼松类”深受东北地区的喜爱,而“零食类”则是在华北地区比较受偏爱。差异较小的“米粉/米糊/粥”在华南地区则稍受偏爱些。

4、“铁”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宝宝辅食营养元素

1476346908-9306-

妈妈们给宝宝添加辅食最重要的就是给宝宝全面的营养,所以当然营养元素就是宝宝辅食最受期待的一点。其中“铁”是辅食营养元素&功能中声量最高的,达到13,125,其次为“钙”和“益生菌”。要给宝宝补铁,除了吃有营养的宝宝辅食,还要记得多带宝宝晒晒太阳呢。

5、营养元素“膳食纤维”15年月均声量增幅最大

1476346909-7857-

与2014年相比,“铁”、“钙”、“益生菌”的2015年月均声量增幅也不小,但增幅最大的是“膳食纤维”、“开胃”和“纤维素”,其中“膳食纤维”的月均声量增幅最大,为280%。妈妈们在购买宝宝辅食的时候当然是希望可以让宝宝营养均衡和消化开胃。

6、大部分宝宝在4个月时开始吃辅食
1476346908-3209-
在宝宝出生的前3个月,妈妈的奶水还很充足,当然是最好的食物,所以在前3个月吃辅食的宝宝并不是很多。但是到了第4个月大多数的妈妈会开始给宝宝吃辅食补充营养,所以从第4个月开始吃辅食的宝宝是最多的。

7、宝宝们集中在6-8个月大时食用辅食

1476346910-4848-
第4个月宝宝们纷纷开始吃辅食,而到了宝宝6-8个月大时基本上的妈妈都会用辅食来均衡宝宝营养,而且各种易消化又营养的“土豆泥”、“苹果泥”等最受妈妈们的青睐。但“果汁”、“米粉/迷糊/粥类”的辅食集中在宝宝5-7个月时食用,“肉松/鱼松”则集中于宝宝8-9个月时食用,而“零食类”的峰值出现在宝宝年龄稍大一点时(1岁-1岁半)。

8、近6成宝宝每天只吃一顿辅食
1476346909-6269-
‍   从食用频率看,近六成的宝宝每天只吃一顿辅食,比例达到了58%。一天两顿和一天三顿的占比也不低,为21%和17%。随时宝宝慢慢长大,辅食是直接影响到宝宝营养补给和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添加辅食也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科学规划。

每个宝贝都是赐给父母的礼物。为了宝贝的健康成长,爸爸妈妈从宝贝们出生开始就已经付诸了心血,从吃、穿、住事无巨细,也祝愿每个宝宝都能够健康快乐。

]]>
RTG:2016年中国消费市场“Z一代”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504012.html Thu, 04 Aug 2016 15:46:44 +0000 //www.otias-ub.com/?p=504012 Z

当下的国际品牌正在竭尽全力地关注中国的下一个巨大消费浪潮:Z一代(Gen-Z)。在这一趋势背景下,上海丰合企业管理咨询集团(RTG Consulting Group)于近日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Z一代的趋势报告。

当下的国际品牌正在竭尽全力地关注中国的下一个巨大消费浪潮:Z一代(Gen-Z)。 在这一趋势背景下,上海丰合企业管理咨询集团(RTG Consulting Group)于近日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Z一代的趋势报告。

Z一代,泛指1990年代中期至2010年内出生的青少年。中国的Z一代作为第一批完全出生在现代化中国的群体,他们大多与数字网络紧紧相连,并习惯于时刻在线。这种与生俱来的互联网本性与对全球化信息即时访问的习惯,使得Z一代与包括Y一代在内的前几代人在各方面都产生了明显差异。

“这份趋势报告采用了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定量、定性及观察性研究,总合了中国Z一代的社会文化宏观趋势,即从物质主义转向心智觉知的精神层面,在传统爱情观内探寻自由,及寻找自我表达的不同方式。”RTG Consulting Group的研究和商业咨询部门总监马可立(Marc-Olivier Arnold)这样解释。

以下为此份趋势报告中阐释的部分数据示例:

  • 64.7% 的Z一代更倾向于使用网络方式与亲近的朋友交流(而非其他线下方式)
  • 61.9% 的Z一代相信经济上的成就不再是成功的主要定义因素
  • 72.1% 的Z一代不反对同性婚姻
  • 94.4% 的Z一代认为品牌发展可持续性与环保理念非常重要
]]>
CBME:2015年中国孕婴童消费市场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403859.html Wed, 11 Nov 2015 08:26:20 +0000 //www.otias-ub.com/?p=403859 受访者分析

  • 受访者的宝宝年龄段
    本次受访者宝宝的年龄覆盖孕期5 个月以上到3 岁。

5638531ea6e32551946d8a82

  • 受访妈妈年龄段
    本次调查爱访者妈妈有70 后、80 后和90 后,其中80 后的妈妈占到72%,是目前的主力消费群体。

5638535aa6e32551946d8a83

婴童产品消费总体分析

  • 不同年龄段宝宝家庭的月均育儿支出
    总体来看,各家庭的月均收入是9,606 元,月均育儿支出是1,012 元,占家庭月均收入的11%

563853d1a6e32551946d8a84

  • 不同年龄段妈妈的月均育儿支出
    调查发现,各年龄段妈妈的月均育儿支出相差不大。

56385419a6e32551946d8a85

  • 不同城市家庭的月均育儿支出
    在不同城市家庭的月均育儿支出中,北京的月均育儿支出最大,达到1,208 元,南昌相对较少,为715 元。

56385472a6e32551946d8a86

  • 不同城市家庭的月均育儿支出
    在不同城市家庭的月均育儿支出占家庭月收入的9%-12%,城市间略有差异。

563854b1a6e32551946d8a87

  • 不同育儿阶段家庭的购物频率

“报告”显示,对0-3 岁宝宝的家庭来说,奶粉、纸尿裤、童装是他们购买频次最多的品类;对2 岁以上宝宝家庭来说,购买玩具、童装的频次也在明显上升。

5638550da6e32551946d8a88

  • 不同时期家庭购物花费最多的品类
    从花费上来看,婴儿奶粉和纸尿裤都位列0 到2 岁宝宝家庭育儿消费的前两位;但需要指出的是,针对2-3 岁的宝宝,中国家庭在婴童服装和玩具上的花费明显上升,孕妇食品则位列5 个月以上孕期妈妈的消费首位。

56401b05a6e3255e6cc3c9a3

  • 最常购买婴童产品的渠道

消费者最常购买婴童产品的渠道与去年一致,超过一半的妈妈选择去母婴店/ 母婴百货购物。

5638558da6e32551946d8a8a

  • 不同年龄段妈妈对购物渠道的选择
    通过调查发现,所有年龄段的妈妈在购物时都会更倾向于去母婴店/ 母婴百货。

563855cda6e32551946d8a8b

  • 选择母婴店和网络购物的原因
    在决定购买渠道的因素中,母婴店与网络购物相比,9胜4负1平。选择母婴店购物的妈妈们大多认为母婴店产品有保障,产品齐全分类清晰,容易找到,而选择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正是便利和价格便宜。564161dfa6e3254434bd322c
  •  不常选择母婴店购物的原因

在正常选择母婴店购物的原因中,家附近没有、价格较贵、停车不方便成为排名前三的原因。

5638563da6e32551946d8a8d

  • 各年龄段妈妈不常选择母婴店购物的原因

    y1

  • 不同城市的妈妈不常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

总体看来,担心图片和实物有差距是妈妈们不常选择网购的原因,货品质量没有保障次之,与2014 年相同。

563856b5a6e32551946d8a8f

  • 不常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

563856dea6e32551946d8a90

  • 母婴店您最喜欢的服务项目
    “报告”显示,宝宝游泳是妈妈们最喜欢的母婴店服务项目,但在不同的城市有所差异。

5638571ea6e32551946d8a91

  • 不同城市消费者最常获取婴童产品信息的渠道
    产品信息的渠道朋友推荐是消费者最常获取婴童产品信息的渠道,40% 的消费者通过朋友推荐来获取产品信息。

5638575ea6e32551946d8a921

  • 不同年龄段消费者最常获取婴童产品信息的渠道
    婴童产品信息的渠道“报告”显示,妈妈们最常通过朋友推荐来获取婴童产品信息,而且随着年龄层的降低,这种方式的占比越大。

563857b5a6e32551946d8a93

  • 消费者最喜欢的促销方式
    总体而言,消费者喜欢的促销方式两年来的排序都是一致的,都是直接降价。

y2

  • 未来1-2 年妈妈是否有生2胎的计划
    调查发现,已生/ 已怀有2 胎,或正在考虑生2 胎的妈妈有超过一半。

563858dba6e32551946d8a96

婴童产品品类购买分析

  • 最常选购各类婴童产品的渠道
    母婴店和超市/ 卖场仍然是消费者最常选购婴童产品的渠道,母婴店的比重较2014年进一步上升。

56385936a6e32551946d8a97

  • 孕妇食品月均花费及看重因素

56385978a6e32551946d8a98

  • 孕妇服装月均花费及看重因素

563859a9a6e32551946d8a99

  • 婴儿奶粉月均花费

563859dea6e32551946d8a9a

  • 选购奶粉时最看重的因素

56385a18a6e32551946d8a9b

  • 辅食月均花费

56403484a6e3255e6cc3c9a5

  • 选购辅食时最看重的因素

56385a6aa6e32551946d8a9d

  • 纸尿裤月均花费

56385abea6e32551946d8a9f

  • 选购纸尿裤时最看重的因素

56385ae4a6e32551946d8aa0

  • 哺育用品月均花费

5640350fa6e3255e6cc3c9a6

  • 选购哺育用品时最看重的因素56385b3aa6e32551946d8aa2
  • 洗护用品月均花费

56403549a6e3255e6cc3c9a7

  • 选购洗护用品时最看重的因素

56385b81a6e32551946d8aa4

  • 婴童夏天服装单价

56385ba3a6e32551946d8aa5

  • 婴童冬天服装单价

56385bf6a6e32551946d8aa7

  • 选购婴童服装时最看重的因素

56385c27a6e32551946d8aa8

  • 玩具月均花费56416467a6e3254434bd322d
  • 选购玩具时最看重的因素

56385c6da6e32551946d8aaa

  • 汽车安全座椅购买情况

56385c8da6e32551946d8aab

  • 选购推车/ 床时最看重的因素

56385cb9a6e32551946d8aac

]]>
Nielsen:中国消费市场新未来 //www.otias-ub.com/archives/383130.html Fri, 11 Sep 2015 09:26:45 +0000 //www.otias-ub.com/?p=383130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
  • 消费者从“会花钱”到“花好钱”

2015年中国市场环境变化日新月异,中国的经济增长从之前的高速增长,进入到7%左右的中速增长状态。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一二产业增速放缓,投资和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有所减弱,未来新的增长驱动力将更多转向消费。从2015年上半年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初显端倪,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业、服务业等增速领先。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集群的形成,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也进入新常态,整体信心水平较前一年有所下滑,在进入2015年之后企稳,保持在107左右,依然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从消费来看,整体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尼尔森监测的快消品销售额增速较前一年放缓,消费者开始从“会花钱”转向“花好钱”。如何挖掘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将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0wx_fmtpn

同一中国梦, 不一样的实现
  • 消费者信心城市差异化

从最新发布的尼尔森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中可见,虽然总体信心指数均保持在100以上的乐观水平,但是,各级别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一年前的趋近开始逐渐分化。分化的背后是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更关注生活品质、家庭、教育等,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则追求更丰富的品类选择。同样的强国富民之梦,在不同城市级别的消费者身上有了不一样的实现。这样的变化势不可挡,依靠同类产品、相同策略去统一布局全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更加深入地挖掘消费者需求,实现差异化的精准营销变得尤为重要。

0wx_fmtpng

线上线下碰撞融合
  • 数字化发展新常态

数字化是近年来兴起的新产业和新趋势,中国在数字化发展道路上遥遥领先于全球。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经历了前几年爆发式的增长之后,线上渠道的增速开始变慢,从原先超过7倍于传统线下渠道的增速放缓至约4倍;与此同时,厂商对于新型宣传媒介,如互联网、手机广告等的投入持续加码,投入金额总量已经将近传统电视广告的87%,大大高于美国等其他国家,由此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线上线下之争。如何平衡线上线下投资战略,如何优化投资效益,成为每一个身在其中的厂商和零售商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0wx_fmtpng

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日益坚挺
  • 消费驱动力量开始显现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线上线下激烈碰撞、消费者需求越加多样化,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但是,机遇同样并存。

首先,拉动内需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居民消费的稳步增长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尼尔森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在经历了前一年的波动之后,2015年开始稳步回升,第二季度对比第一季度上升5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新高。而在宏观经济中,消费对于2015年上半年GDP的增长贡献达到60%,对比前一年的54%,提升了6个百分点。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依然巨大。

0wx_fmtpng

东部引领经济转型
  • 一带一路注入新活力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原有的产业优势明显减弱。但可喜的是,无论从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还是从尼尔森的消费者信心指数都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依然引领发展潮流。结构转型初见成效,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科技创新为代表的新型生产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了新的活力。东区消费者信心依然保持在117的高水平,领先全国其他区域。

0wx_fmtpng

改革与开放并行,在“增效”的同时,我们还要“走出去”。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具体落实,中国将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地区优势,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重心向中西部内陆转移,利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带动全国经济再次起飞,从而进一步提振包括西部在内的各地区消费者信心水平。

城镇化推动
  • 下线城市增长潜力

这里大家看到的是根据尼尔森城市发达指数绘制的2012年中国零售格局,越接近红色代表该城市越发达;可以看到,2012年的发达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

0wx_fmtpng
而到2015年,有两个显著的变化。红色区域的增多,意味着有更多的发达城市群出现;而西北着色区域增多,说明城镇化发展正在向该区域推进。

0wx_fmtpng
中国城镇化比例预计到2020年将从现在的55%提升的60%。新型城镇化将更着眼于人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届时,将有超过8亿的城镇人口,蕴藏着巨多的消费潜力。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教育水平的提升,将进一步催生中产阶级的兴起和消费需求的升级。发达城市的消费者继续引领消费潮流,以提升生活品质为中心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深化。

互联网
  • 为消费者连接一切

第四,互联经济。以前消费者的购物过程更多发生在单一渠道,也就是实体店中,但现在随着互联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有更多获取产品资讯的平台和渠道。对于厂商而言,将有更多的机会与消费者建立联系,进行沟通和互动。

0wx_fmtpng

另一方面,在这个复杂多变,高度碎片化的消费市场,消费的全过程,从产品信息查询、优惠消息获取、购物行为产生到最后的使用反馈,数字化工具、互联网渗透于整个过程,给厂商带来巨大的信息宝藏。更好地掌握、利用大数据,挖掘有效信息,可以成为在创新、执行、推广中的致胜法宝。

0wx_fmtpng

]]>
WTCF:2014-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市场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382963.html Thu, 10 Sep 2015 18:12:28 +0000 //www.otias-ub.com/?p=382963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和消费国。2015年9月7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2014年,中国总计1.09亿人次的出境游客中,女性比例较之男性高17个百分点。80后最爱出境游,占比接近45%。

nvxing150309

这是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9月7日推出的《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2014-2015)》所显示的内容。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由北京倡导发起,目前有151个会员单位,包含柏林、洛杉矶、罗马等众多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以及民航、旅游相关企业、媒体等。

调查显示,中国是当前世界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和最大的消费国。2014年,中国出境游客人数达到1.09亿人次,同比增长11%,在国际游客中的比重达到9.58%。中国出境旅游消费总额达到1650亿美元,同比增长28%,出境旅游消费在国际旅游收入中的比重达到11%。

从性别上看,中国女性出境游客占58.5%,比男性的41.5%高出17个百分点。

按年龄划分,中国出境游客中,占比最大的是80后,比例高达44.89%;70后屈居其次,占25.72%。90后的出境游客比例为11.39%,甚至超过60后的9.97%、50后的8.04%。

分析认为,80后、70后成为中国出境游客的主体,占比超过7成,主要原因是这部分人群学历较高,多数已婚并有未成年子女,带领未成年孩子出境旅游以开拓视野、陪同父母出境旅游以享天伦之乐的特征,在2015年度的调查中更为明显。

在2014-15年的调查中,已婚且有子女的出境游客占比达到71.68%,而在2013-14年调查中,这部分游客的占比只有64.64%,增加了7个百分点。其中已婚有未成年孩子的中国出境游客是大多数,占比高达63.77%,比2013-14年时增加了4.52个百分点;新年度调查中,占比同样增长的,是已婚有成年孩子的游客,2014-15年的比例是7.91%,而2013-14年的比例是5.39%。

与之相应的,单身或已婚没有孩子的出境游客比例,在2014-15年有所下降,其中单身出境游客占比,由2013-14年的20.06%,下降到2014-15年的15.56%,减少了4.5个百分点;已婚没有孩子的游客占比,从15.30%下降到12.66%,减少了2.64个百分点。

调查报告称,过去一年,选择短线旅游的中国出境游客,年龄较小,80后、90后占比超过六成;多为单身、已婚没有小孩或有10岁以下孩子;收入低于整体水平,家庭平均月收入为18233元,个人平均月收入为9531元。

他们最钟爱的十大短线游城市,全部位于东亚和东南亚,其中日本占5席:东京、大阪、名古屋、神户、奈良;韩国占3席:首尔、济州岛、仁川;其次是曼谷、新加坡。调查显示,改善签证政策,包括降低门槛、简化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是中国出境游客最为期望的。而购物则是境外旅游的必选项目。

前往日韩城市的游客,更多选择免税品店和大型商场,主要购买化妆品;前往东南亚城市的游客更多选择特色小店;前往欧美城市的游客更多选择品牌专营店、折扣店及奥特莱斯,更多是购买奢侈品。

]]>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2015年消费市场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40532.html Thu, 16 Apr 2015 13:29:26 +0000 //www.otias-ub.com/?p=340532 150107100522272

一、市场运行情况和特点

今年以来,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基本稳定。一季度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比上年同期分别放缓1.4和0.1个百分点。据商务部监测,一季度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4.6%,较上年同期放缓1.1个百分点。主要特点:

一是网络零售保持强劲势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4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8.9%,对社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1%,拉动社零增长近2.9个百分点。另据商务部监测,一季度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网上商店销售额增长39.7%,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4.5个百分点。

二是通信类消费热度不减。移动电话用户结构加速升级,一季度4G用户净增预计超过6000万,1-2月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1.6%,一季度全国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销售同比增长38.5%,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加快23.3个百分点。

三是餐饮消费稳步回升。在市场调整和企业转型作用下,大众化餐饮消费成为市场主流,餐饮市场逐步回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1.3%,较上年同期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长5.5%,较上年同期加快4.5个百分点。

四是住行类消费平稳增长。随着智能家电的推广使用和家居更新换代需求的增长,居住类消费增长加快。一季度全国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建材、家具销售分别增长13.7%、15.8%和15.4%,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4.5、3.6和1.2个百分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9%;新能源汽车销售继续高速增长,销量增长2.8倍。

五是消费价格低位运行。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较去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上涨1.4%,与上月持平。商务部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一季度同比下降1.3%,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1.0%,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一季度羊肉、猪肉、蔬菜价格同比分别下降6.5%、5.8%和5.2%,鸡蛋、水果分别上涨8.6%和5.3%。

在消费领域不断升级的同时,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互联网+”催生更多新模式和新业态,信息消费将继续释放红利,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赵萍表示,根据调查,中国消费者对于智能化产品的消费愿望愈显强烈。“智能化的产品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国家的消费者对于智能化的产品,特别是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等消费愿望特别强烈,调查显示在中国超过81%的消费者表示愿意支付更多购买让生活更便捷的智能产品,81.6%的调查者支持物联网家电的发展,80%以上的受访者特别关注能够给生活带来便利的物联网家电。”

2015年中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较2014年增长20%以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消费量将稳步增加,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新型信息产品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信息服务快速增长,手机游戏和手机阅读增长迅猛;网络购物热度不减,跨境网络购物将进一步加速;互联网汽车、互联网家政、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领域将全线突破,网络服务消费加速发展,智慧生活将引领消费时尚。

二、关于对外贸易情况

据海关初步统计,2015年一季度,全国进出口5.54万亿元,同比(下同)下降6%。其中,出口3.15万亿元,增长4.9%;进口2.39万亿元,下降17.3%;顺差7553亿元,增长6.1倍。按美元计,全国进出口9042亿美元,下降6.3%。其中,出口5139亿美元,增长4.7%;进口3902亿美元,下降17.6%;顺差1237亿美元,增长6.1倍。一季度外贸运行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是出口增速大幅波动,进口降幅较大。在全球贸易普遍下滑的背景下,一季度我国出口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速较2014年四季度回落3.7个百分点。受春节等因素影响,出口增速大幅波动,1月下降3.2%、2月增长48.9%、3月下降14.6%。受进口平均价格下降9.8%和内需疲弱影响,全国进口降幅较上季度扩大15.7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下降12.3%,降幅较前两月收窄7.6个百分点。

二是对美出口较快增长,自资源富集国家进口降幅较大。我对美出口增长11.5%,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9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增长2.8%,对日本和香港地区出口分别下降11.5%和10.1%。自南非、巴西、俄罗斯、印度和澳大利亚进口分别下降48.1%、37.3%、32.4%、29%和26.9%,合计拉低整体进口增速4.5个百分点。

三是一般贸易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加工贸易进、出口均现负增长。一般贸易进出口30672亿元,下降5.7%,占进出口总额的55.3%,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2.2%,拉动全国出口增长6.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17416亿元,下降6.5%,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5.9%和7.7%。其他贸易进出口7345亿元,下降5.9%。

四是机电产品出口好于整体,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机电产品出口18182亿元,增长6.4%,快于整体出口增速1.5个百分点,拉动全国出口增长3.6个百分点。其中,船舶、金属加工机床等部分高端制造产品出口增速均在20%以上。纺织服装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6292亿元,增长6.1%。同期,原油、铁矿砂、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大豆、铜矿砂和铜材进口价格分别下跌46.8%、45%、38.7%、21%、18.6%、13.9%和13.2%,这七种商品进口价格下滑拉低整体进口增速10.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进口7399亿元,增长0.7%。

五是中西部地区占比提高,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中西部地区进出口8687亿元,增长2.6%,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5.7%,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15.7%,对全国出口增量贡献53.3%。东部地区进出口46744亿元,下降7.3%。

六是民营企业成为出口主要拉动力量,国有企业降幅较大。民营企业进出口19329亿元,下降5.9%,其中出口增长12.5%,对出口增量贡献102.7%。国有企业进出口9675亿元,下降14.1%,降幅大于整体进出口8.1个百分点。外资企业进出口26428亿元,下降2.7%。 (2015-04-16 10:31:02)

三、关于吸收外资情况

2015年1-3月,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861家,同比增长22.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145.7亿元人民币(折348.8亿美元),同比增长11.3%(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下同)。3月当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030家,同比增长0.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63.8亿元人民币(折124亿美元),同比增长2.2%。1-3月吸收外资有以下特点:

一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1-3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15.9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1.9%;其中金融服务业、分销服务业、运输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较大,分别为54.4亿美元、18.9亿美元和10.2亿美元。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1.4%。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12.2亿美元,同比下降3.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2.2%;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较大,分别为23.3亿美元、10.8亿美元和10.2亿美元。

二是主要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总体保持稳定。1-3月,实际投入外资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香港、韩国、台湾省、新加坡、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沙特阿拉伯)合计投入332.9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5.4%;同比增长12.8%。其中,英国、法国、沙特阿拉伯分别对华投资3.7亿美元、3.7亿美元和2.4亿美元,同比增幅较高,分别为40%、258.7%和776.7%;日本对华投资10.6亿美元,同比下降12.3%;美国对华投资6.2亿美元,同比下降40.4%。此外,欧盟28国对华投资20.2亿美元,同比增长30.5%;东盟对华投资13.5亿美元,同比下降31.2%。

三是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1-3月,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97.8亿美元,同比增长18.8%;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6.7亿美元,同比下降26%;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4.3亿美元,同比下降15.2%。 (2015-04-16 10:36:20)

四、关于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

对外直接投资。今年1季度,我国境内非金融类投资者共对全球142个国家/地区的233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580.9亿元人民币 (折合257.9亿美元注[注1:人民币与美元折算率为1-3月日平均汇率1美元=6.130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其中股本和其他投资1323.5亿元人民币(折合215.9亿美元),占83.7%,利润再投资257.4亿元人民币(折合42亿美元),占16.3%。其中,3月当月,对外直接投资514.3亿元人民币(折合83.9亿美元),同比增长0.4%。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1200亿元人民币(折合6721亿美元)。

1季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上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有19个,主要有中国香港、荷兰、开曼群岛、美国、英属维尔京群岛、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

今年1季度,我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等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到199.8亿美元,占我国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7.5%。其中对欧盟(主要是中石油在荷兰投资28.85亿美元)投资35.4亿美元,是去年同期4.4亿美元的8倍多;对中国香港、东盟、美国和俄罗斯的投资分别增长44.4%、51.4%、37.4%和14.3%;对澳大利亚和日本的投资则分别下降66.3%和16.7%。

对外承包工程。今年1季度,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946.9亿元人民币(折合317.6亿美元),同比增长17.6%,新签合同额2794.7亿元人民币(折合455.9亿美元),同比增长29.7%;其中3月当月完成营业额108.9亿美元,同比下降2%,当月新签合同额162.2亿美元,同比增长13.6%。

1季度,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61个(上年同期142个,增加19个),合计370.7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1.3%。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105个,同比增加28个。其中,3月份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4个(上年同期70个,减少16个),合计126.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7亿美元),占当月新签合同总额的78.2%;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33个,同比减少3个。

3月新签合同额较大的承包工程项目为: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揽的安哥拉SIYO I联合循环电厂建设及安装项目(合同额9.9亿美元)和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揽的马里10万公顷农田水利整治项目(合同额8.8亿美元)。

截至3月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14071.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669.1亿美元。 (2015-04-16 10:45:41)

对外劳务合作。今年1季度,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2.1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0.8万人,同比增长7.1%;其中承包工程项下6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6.1万人。3月当月,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1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0.2万人。3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8.3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9.1万人。

截至3月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累计派出各类人员760万人。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2015年1季度,14家合作区建区企业新增投资3488万美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21万美元,入区企业新增投资1.3亿美元,共创造产值8.2亿美元,上缴东道国政府税费3600万美元。

截至3月底,在建的14家合作区企业已完成总投资额16.6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0亿美元;入区企业共计409家,累计投资43.4亿美元,创造总产值184.6亿美元,上缴东道国政府税费7.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4.3万个,其中雇用当地和第三国员工4.0万人。通过确认考核的9家合作区企业累计完成投资13.7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8亿美元;入区企业309家,累计投资37.7亿美元,创造总产值179.0亿美元,上缴东道国政府税费7.2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3.4万个,其中雇用当地和第三国员工3.1万人。 (2015-04-16 10:46:08)

五、2015年前2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情况

2015年前2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延续上年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超过千亿美元,达1005亿美元,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总量保持较快增长,进口增速高于出口。1-2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其中,金融服务、建筑服务、文化和娱乐服务进出口增长速度名列前三。服务出口357亿美元,同比增长5.4%;进口6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8%;进口增幅高于出口13.4个百分点。

(二)旅行占比接近50%,运输服务进口出现下降。1-2月,我国旅行进出口总额为452.6亿美元,同比增长42%;占我服务进出口总额比重达45%,居各类服务之首。运输服务进出口为188亿美元,下降10.7%,主要源于运输进口下降。前2个月运输服务进口降幅达18.2%,出口则增长9.6%。

(三)占比较高的高附加值服务出口保持增长,进口降势明显。高附加值服务中的计算机服务、保险服务保持较快增长,1-2月增幅分别为10.8%、20.2%,知识产权使用费实现1.9倍的高速增长。占比较高的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出口微降(0.3%),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分别下降42.9%、10.2%。1-2月,计算机服务、保险服务进口降幅均超过20%,同比分别下降23.4%、67.6%。金融服务则实现2.3倍的高速增长。

(四)传统服务为主要逆差来源,高附加值服务顺差较大。1-2月,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为291亿美元。其中,旅行和运输服务逆差353.4亿美元,为我服务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顺差28.8亿美元和20.6亿美元。 (2015-04-16 10:46:41)

 六、关于服务外包情况

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70.3亿美元,同比增长10%,执行金额185.5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67.3亿美元,同比增长3.7%;执行金额121.9亿美元,同比增长8.8%。体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互联网+”推动在岸服务外包快速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带动在岸服务外包业务快速发展。一季度,我国承接在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84.3亿美元,同比增长22.2%,执行金额52.6亿美元,同比增长20.8%。二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作进一步加深。“一带一路”战略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加强与我服务外包项目合作,推进互联互通项目建设。一季度,我国企业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33.3亿美元和20.1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0%和8.1%。 (2015-04-16 10:47:43)

 七、有关首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筹备情况

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正成为中拉合作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基础设施领域的互利合作,在2015年1月举行的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期间,中方倡议成立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该论坛由中国商务部主办,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承办,每年举办一届,与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同期同地举办。首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定于2015年6月4-5日在澳门举办。

目前论坛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届时来自拉美及加勒比国家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企业家将同中国业界围绕如何推进深化双方互利合作、实现中拉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的对接和优势互补、加快拉美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
商务部:2014年消费市场发展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255188.html Mon, 14 Jul 2014 15:43:26 +0000 //www.otias-ub.com/?p=255188

▷ 速度转型:内生增长模式基本确立,以往消费直接补贴政策将难以延续

▷ 驱动力转型:信息消费成为全年消费的最大亮点和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引擎

▷ 结构转型:消费者对于基本生活需要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将成为今年消费增速保持与去年同等水平的最重要稳定力量

▷ 制度转型:国家扩大消费政策从直接刺激政策转向以完善消费环境为主的间接刺激政策

商务部研究院22日发布的《2014年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预计基本与去年持平,同比增速在13%左右。今年消费市场的最大特点是在较低增速下,实现消费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从而为长期的消费平稳增长和消费再次崛起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一是速度转型。消费增长进入到减速换挡期,内生增长模式基本确立。以往消费直接补贴政策将难以延续,消费增长主要依靠内生动力支撑。内生动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所带来的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的消费要求。二是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实所带来的新增人口的消费需求。

二是驱动力转型。信息引领型模式基本形成。今年信息消费的增速远远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增速,将达到20%以上,成为全年消费的最大亮点和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引擎。其中,智能手机引领通讯消费,使通讯类消费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智能手机消费将占手机消费的70%以上;智能家电消费增速上升,快速成为消费主流;信息内容消费增幅扩大,手机网络音乐、手机网络视频、手机网络游戏和手机网络文学的网民规模,同比增速将达到15%左右,手机网络游戏更是受益于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4G网络提速及移动消费平台的不断完善,年增长速度将会保持在200%以上;全年网络购物增速仍将超过30%,其中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网购增速将达到50%以上。

三是结构转型。商品与服务消费双轮驱动。服务业的增长仍将延续去年高增长态势,服务消费增幅将会赶上甚至超过商品消费,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服务消费增速一直落后于商品消费的现状,使国内消费的增长实现双轮驱动。另外,消费对住房和汽车的依赖将减轻。由于食品饮料类和服装类等基本生活用品在总消费中的占比较高,消费者对于基本生活需要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将成为今年消费增速保持与去年同等水平的最重要稳定力量。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等泡沫进一步挤出。其中,奢侈品消费仍将延续去年的微增长态势,增速将低于3%。高端酒类的形势依旧严峻,餐饮行业分化明显,高端餐饮仍处于不景气状态,实现微增长,但大众餐饮消费火爆,增长速度将达到15%以上。《报告》显示,未来高端餐饮消费的增长将更依赖于面向大众,面向商务、旅游的新型餐饮消费的拉动。

四是制度转型。消费者保护型发展模式明显增强。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亮点,无不体现着加强保障消费者权益的精神理念。在食品消费领域,由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发布并于今年4月1日正式实施。去年10月1日发布并实施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明确规定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的具体规定。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覆盖的范围更宽、保护力度更大,是今年消费发展的一大制度性转型。

2014年,国家扩大消费政策从直接刺激政策转向以完善消费环境为主的间接刺激政策。为进一步从消费政策方面来打造更有利于消费增长的制度环境,建立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报告》提出建议,通过落实城镇化战略提升消费规模、通过加快分配改革提升消费能力、通过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意愿、通过扩大市场准入增强供给能力。

via:内蒙古商务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