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19.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1%,比上年同期下降3.1 个百分点;当年存款新增1.8 万亿元,同比少增 2800 亿元。分部门看,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机关团体存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1.9%、8.2%和 1.2%,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9个、8.3 个和 0.9 个百分点。分币种看,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9.8%,外汇存款余额同比增长24.8%,比上年同期下降9.3 个百分点。
2021 年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8.1万亿元,同比增长 15.3%,高于全国4 个百分点;比年初新增 2.4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和2016-2020年同期平均增量分别多2655 亿元、8985.3亿元。贷款余额和新增额均居全国第2 位。
2021 年,全省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051亿元,同比增长 5.2%,位居全国第二。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1002 亿元,同比增长2.3%,人身险保费收入 3049 亿元,同比增长6.2%。
13市民宿年收益超9000万元
江苏省旅游局副局长詹庚庆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开始,旅游局委托专家团队历时3个月,对全省特色民宿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选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具有代表性民宿进行实地考察走访,与当地旅游主管部门、民宿经营者代表等进行深入座谈交流,依托综合数据,形成江苏特色民宿发展情况报告。
据调查统计,截止2016年12月,江苏各市提供特色民宿样本单位总量270家,床位数总量约4064个,特色民宿业年直接经营收益达9484万元,创造直接创业就业人数达1177人,实现总就业人数达4500人左右, 且近年来均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提升。创业就业人数中主要以吸纳当地人员为主,即80%以上为本地居(农)民,为当地百姓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全省特色民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丰富旅游业态、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扶贫富民、环境改善、文化传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各地的特色民宿差异明显
根据报告统计数据,江苏全省特色民宿发展的主要呈现为以下五个特点。
苏南、苏中、苏北空间梯度差异明显。从地理位置来看,苏南地区民宿发展较快,数量较多,空间上也较为集聚,民宿总数达191家,占全省特色民宿总量的70.74%,床位数达3187个;苏中地区民宿总数为32家,床位数约达239个;苏北地区47家,床位数约达638个。
微观选址以古镇和乡村旅游区(点)依托型居多。从选址上看,江苏特色民宿主要有“古镇依托型、乡村旅游区(点)依托型、靠近城市(环城)”等几种类型,其中古镇依托型最为典型,以古镇及其周边为选址地的民宿达118家,占全省特色民宿总量的43.7%。
居民自营和社会资本投资经营的民宿占主体。经营方式上,江苏民宿以居民自营和社会资本投资经营的民宿占主体。民宿主以青年居多,且具有一定文化素养。从业人员以家庭成员或自家亲戚为主,专业受训率不高。
定价以300元以内居多,普通家庭接待为主。在价格方面,江苏特色民宿定价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乃至几千元不等,但是绝大多数民宿价格集中在每间300元以内,该部分占特色民宿总量的60.0%。民宿主要以普通家庭接待为主,以特色民宿、精品民宿、品牌民宿为辅,整体接待水平还有待提升。
此外,报告显示,多数特色民宿仅有食宿功能,核心主题特色不突出。旅游接待淡旺季明显,具有多样化休闲服务功能的还是少数,以周末、节假日家庭亲子客群居多。
特色民宿,路在何方?
看得出来,随着大众旅游、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江苏特色民宿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总体而言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詹庚庆表示,下一步旅游局计划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扶持特色民宿业发展。对各地尤其是特色民宿比较集中的市、县(区、市),要求编制特色民宿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或直接纳入当地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内容中。在有条件的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通过政策、资金激励,引导和培育一批体现在地文化、彰显屋主人情怀的特色民宿,在全省特色民宿中形成示范效应,逐步引领全省特色民宿的品牌化升级。
2015年9月
指标名称 | 本月末
(亿元) |
比年初增减
(亿元) |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 108469.03 | 12362.8 |
境内存款 | 108141.50 | 12310.8 |
住户存款 | 40939.70 | 3238.2 |
非金融企业存款 | 38135.79 | 3164.4 |
广义政府存款 | 20890.33 | 2651.9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 | 8175.67 | 3256.3 |
境外存款 | 327.53 | 52.0 |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 77088.34 | 7507.1 |
境内贷款 | 77048.15 | 7506.4 |
住户贷款 | 19185.98 | 2211.7 |
短期贷款 | 4750.28 | 389.8 |
中长期贷款 | 14435.70 | 1821.9 |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 57858.85 | 5291.6 |
短期贷款 | 25975.11 | 1181.9 |
中长期贷款 | 26733.05 | 2562.9 |
票据融资 | 4605.10 | 1378.6 |
融资租赁 | 398.12 | 138.0 |
各项垫款 | 147.48 | 30.2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 | 3.33 | 3.1 |
境外贷款 | 40.19 | 0.7 |
分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 ||
南 京 市 | 26549.50 | 4631.0 |
无 锡 市 | 12626.61 | 744.6 |
徐 州 市 | 4712.52 | 416.4 |
常 州 市 | 7545.22 | 618.8 |
苏 州 市 | 23437.95 | 1819.3 |
南 通 市 | 9693.96 | 1262.0 |
连云港市 | 2157.67 | 304.5 |
淮 安 市 | 2308.27 | 301.5 |
盐 城 市 | 4308.15 | 616.1 |
扬 州 市 | 4784.86 | 504.3 |
镇 江 市 | 4030.35 | 374.6 |
泰 州 市 | 4465.82 | 520.8 |
宿 迁 市 | 1848.16 | 248.8 |
分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 ||
南 京 市 | 17960.76 | 2330.0 |
无 锡 市 | 9164.24 | 494.6 |
徐 州 市 | 3028.12 | 303.3 |
常 州 市 | 5202.60 | 412.9 |
苏 州 市 | 18720.13 | 1465.9 |
南 通 市 | 5697.06 | 566.7 |
连云港市 | 1742.84 | 193.5 |
淮 安 市 | 1810.18 | 192.6 |
盐 城 市 | 2953.62 | 385.6 |
扬 州 市 | 3067.20 | 334.8 |
镇 江 市 | 2966.07 | 286.2 |
泰 州 市 | 3111.35 | 359.8 |
宿 迁 市 | 1664.17 | 181.1 |
指标解释: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指某一时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包括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和农民个人储蓄存款,不包括居民的手存现金和工矿企业、部队、机关、团体等单位存款。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新闻出版局、省统计局和省全民阅读办委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开展的2013年江苏省居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2013年居民综合阅读率为82.2%,成年居民人均阅读量为7.01本。
调查报告从阅读率、阅读数量、阅读时长、网络使用、阅读满意度等方面对2013年江苏省居民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本报节选报告部分内容进行选编刊发。
超七成居民认同阅读的重要性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七成(74.4%)的江苏省成年居民认为,在当今社会,阅读对其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重要(“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而认为阅读不重要(“比较不重要”和“非常不重要”)的比例仅为2.9%,这说明江苏省居民对阅读作用的重要性认知程度较高。从性别来看,女性居民对阅读的重要性认知程度更高。
“自费购买”成图书阅读主要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江苏省成年居民阅读图书主要来源为“自费购买”,其选择比例达69.1%;其次是“向他人借阅”,其选择比例为36.7%;而通过“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比例为23.8%;还有12.5%的人通过“租书”阅读图书。通过对城乡居民图书获取渠道的对比发现,相对于农村居民而言,更多的城镇居民选择“自费购买”和“到图书馆借阅”,选择“单位购买”和“在书店或书吧里看”的城镇居民比例也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通过“农家书屋或社会书屋”和“向他人借阅”的方式获取图书的比例高于城镇居民。
家庭藏书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调查数据显示,江苏省18周岁以上居民的平均家庭藏书量为52.43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51本)。在江苏省18周岁以上居民中,有19.3%的人表示家庭藏书量在50本以上,10.5%的人表示家庭藏书量超过100本。但是,城乡居民的家庭藏书情况存在显著差异。近八成(78.3%)城镇居民家庭有藏书,而农村居民家庭有藏书的比例仅为五成多(54.8%)。
没有养成读书习惯成不读书主因
对2013年江苏省没有读书行为的居民考察发现,没有读书的习惯是成年人不读书的最主要原因,有三成以上(35.9%)的人选择“没有读书的习惯或不喜欢读书”,阅读习惯的养成对阅读行为起着关键性作用。“工作太忙没时间读书”成为江苏省成年居民不读书的第二大因素,占比达33.4%。
其他媒介的内容传播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成年人的读书行为,特别是对于传统纸质读物的干扰作用明显。在影响江苏省成年居民读书的原因中,10.5%的人因“上网或玩游戏等而没时间读书”。
同时调查数据还显示,图书内容和阅读环境无法满足居民的阅读需求也成为影响江苏省成年居民读书的重要原因,其中,13.1%的人表示,因“找不到感兴趣的书”而不读书,有11.8%的人因“不知道该读什么”而不读书,还有9.1%的人因“没有读书氛围”而不读书。另外,有11.6%的人因为“文化水平有限,读书有困难”而不读书。
八成以上居民购书为满足自身阅读需求
调查数据显示,江苏省绝大多数购书者(86.0%)的购书目的是为了“自己看”;也有四成以上的成年人(44.5%)是为了“给孩子、家人看”而购买图书;还有3.9%的人购书是为了“作为礼品赠送他人”。由此可见,大多数江苏省成年居民购书是为了满足自己和家人的阅读需求。
约五成购书者购书受内容简介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图书内容简介”对江苏省成年居民购书的影响最大,有50.9%的购书者表示,“图书内容简介”是影响其购买图书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熟人推荐”(23.3%)和“店员推荐”(10.9%)这些人际传播渠道,也会影响到较多购书者的购书抉择;“书名或目录”(22.2%)是又一影响购书者购买图书的重要因素。另外,有18.4%的购书者的购书行为会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
信息传播不畅等成购书制约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六成以上(66.4%)的江苏省成年居民认为在购书方面没有不便之处,而信息传播不畅、客观距离及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为主要的购书不便因素。其中,有14.2%的人认为购书不便是因为“对书的信息知道得少”;13.2%的人感到购书不便是因为“家离卖书的地方远”;“想买的书总是没有”(5.2%)也成为居民购书不便的重要因素;而3.6%的人因为“没有图书信息检索设备”而感到购书不便。
数据还显示,制约江苏省城乡居民购书的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家离卖书的地方远”是造成农村居民购书不便的最主要原因,且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城镇居民。“对书的信息知道得少”,也对农村居民产生了直接影响。“书店陈列混乱,很难找书”、“书店服务态度不好”、“没有图书信息检索设备”等服务性因素,则对较多的城镇居民造成购书不便。城镇居民表示购书“没有什么不方便”的比例高于农村居民。
五成以上参加阅读活动的居民对组织活动满意
在提及具体读书活动的前提下,调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居民阅读活动的参与度为9.5%。居民各类阅读活动中参与人数比例最高的是“捐书献爱心活动”(3.4%);其次是“读书征文/作文或书画摄影大赛”(2.8%);“图书展览会/特价书市”参加比例为2.5%。高达90.5%的居民表示没有参加过各类阅读活动。
参加过阅读活动的居民中,表示对参加的阅读活动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占53.4%;31.5%的人认为“一般”;而表示“不满意”的比例仅为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