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汽车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04 Apr 2023 13:23:0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乘联会:预计2023年Q1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48万辆 //www.otias-ub.com/archives/1580603.html Tue, 04 Apr 2023 13:23:06 +0000 //www.otias-ub.com/?p=1580603 近日消息,乘联会发布初步数据,预估 3 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 60 万辆,环比增长 20%,同比增长 30%。预计一季度新能源车厂商销量 148 万,同比增长 25%,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开门红基本实现。

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中大家也可以看到,特斯拉中国 3 月预估批发销量为 88869 辆,而比亚迪达到了 206089 辆。

2023 年开年后,新能源补贴政策如期收回,又因春节假期提早到 1 月,故 1 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急剧下跌,进入 2 月逐步平稳回暖。3 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虽然受到燃油车促销潮干扰,但仍保持回暖走势。随着近期碳酸锂降价趋势明显,部分厂商一季度产销主动减速,实现生产端降本。

乘联会 2023 年 2 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销量万辆以上的 10 家厂商,批发销量占总体新能源乘用车全月销量的 83%,这些企业的 3 月预估销量为 47.7 万辆,按照正常结构占比预测,3 月的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 57 万多。考虑到部分中小企业的新能源车销量较 2 月改善较大,因此 3 月乘用车市场可偏乐观些。

附 3 月主力厂商新能源批发销量:

自 IT之家

]]>
吉利副总裁刘金亮:未来汽车是装着电池的移动空间,可以像手机一样便宜 //www.otias-ub.com/archives/601046.html Mon, 12 Jun 2017 01:49:34 +0000 //www.otias-ub.com/?p=601046 日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手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公布了今年“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的时间。

本次论坛暨展会的时间是2017年11月10日至12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G20场馆),而且这一届论坛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联合举办,展会也由此更名为“全球未来出行高层论坛暨国际展览会”。

在未来出行论坛的新闻发布会上,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吉利副总裁刘金良、特斯拉中国区总裁朱晓彤等行业大佬分享了对未来出行的看法。

发展新能源不只是因为传统能源枯竭

汽车产业作为工业史桂冠上的明珠,牵动着制造、能源多个行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通用集团就推出了纯电动动力汽车,但是由于美国稳固的化石能源结构,电动汽车很快夭折。国内如今如火如荼地电动汽车发展势力,也带着能源结构由石油依赖转向煤炭导向的趋势。中国政府连续多年的补贴,以及即将出台的新能源积分政策,也隐约体现了背后的国家意志。

对此,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理事长陈清泰发表了补充性观点,他认为今天主要国家、主要汽车企业对电动汽车如此之关注,并不是由于传统能源已经枯竭,而是因为电动汽车拥有很强的正外部性,能与未来的社会进步、社会发展更好地衔接。

“目前业界聚焦电池、电机、电控等,保障良好行驶性能的努力,它只是一场序幕。之后更加精彩的大戏是电动汽车,以其自身的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促成的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分享经济的有机融合,这样一个更加美好的境界。”陈清泰说。

陈清泰同时表示,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虽然有泡沫和虚火,但也是一场大浪淘沙,最后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才会活下来,就像美国当年的造车潮,有200多家车企同时进入,也曾经历过一轮厮杀,连当时的通用集团都经历了破产和重组。

未来汽车是装着电池的智能空间,汽车厂商应该参与出行

“汽车未来就是载着一块电池的移动空间。如果我们汽车制造商到今天为止还把汽车当成把人类从A点移动到B点的一个工具,这就错了,就像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爱立信一样,未来也会消失。”吉利集团副总裁作为传统主机厂的代表,表达了汽车厂商共有的顾虑。

在他看来,手机如今已成为人们移动生活的一个服务终端,而未来的汽车也可以像手机一样很便宜或不要钱,但是要从服务上进行收费。

“你所要的服务都要收费。比如说位置服务、导航服务,未来很可能就是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向你推荐三个停车场,向你推荐五个充电桩。”刘金亮说,“既然未来的汽车是这样,汽车制造商就一定要参与出行,一定要探讨出行。”

据了解,德国大众发布了自己的第十三个品牌——MOIA,大众的出行品牌,在中国拥有出行品牌的制造商也有几个,吉利有一个叫“曹操专车”,北汽等其他公司也都有自己的出行品牌。

“电动汽车是一个高技术含量,应用范围极广,市场规模极大的高技术、高价值的耗能产品。它能吸纳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技术和装备的范围之广,数量之巨大,是其他任何产业所难以相比的。“陈清泰表示,”这使电动汽车成了拉动经济技术系统性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

]]>
未来汽车如何提升用户体验? //www.otias-ub.com/archives/193947.html Mon, 10 Feb 2014 12:26:40 +0000 //www.otias-ub.com/?p=193947 科技领域对于自动驾驶技术一直热议不断,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期待竟然大有跨界到飞行汽车范畴的意思。不过在眼花缭乱的吹嘘与大言不惭的承诺背后,自动化汽车和相应的技术究竟将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

科技领域对于自动驾驶技术一直热议不断,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期待竟然大有跨界到飞行汽车范畴的意思。不过在眼花缭乱的吹嘘与大言不惭的承诺背后,自动化汽车和相应的技术究竟将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

我每天驾车45分钟上班,一路上习惯听有声书和播客。近来从我所钟爱的NPR(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电台听了一期《美国生活》(This American Life),它简直是NPR电台最好的节目,讲述了一个吉普车经销商如何为完成每月销售指标奋斗的幕后故事。节目以同情的视角,很好地呈现了汽车购买过程中延续百年的经典汽车销售技巧,以及客户、销售、经理、经销商和汽车制造商之间的精彩互动。

  让我最为触动的是,节目所描述的汽车场景其实已然是昨日黄花。大家可知道,其实从2006年始,美国年度驾驶公里数一直在逐年下降,目前回归到了1996年的水平。电商、网购、高油价、汽车共享服务和城市化等因素意味着人们对于汽车以至于汽车经销业务的需求不断减少。

与此同时,汽车技术飞速发展,智能化和安全性水平不性提升,未来的全自动化汽车不是梦。因为我的公司Lunar一直致力于分析当前人类意识发展特点与先进技术之间的结合点,为汽车制造商设计开发符合人们需求的未来汽车作出努力,我对这些变化有着强烈的感受。从个人角度出发,当前汽车要打破家庭必需品的刻板印象,走向一种结合硬件、软件和服务三者的多功能交通工具,将面临三大变化。

改变模式,变化中的用户体验

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发明了一款不错的电动车,这款电动车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电动性能,而在于它的17寸触摸屏用户界面,让特斯拉更新设备界面可以像谷歌实现随时更新一样简单。特斯拉公司目前最有意义的举措是什么?是在商场的零售店模式下销售汽车产品,这颠覆了原来的汽车经销模式。

简而言之,特斯拉是在模仿苹果做销售。他们把重点放在推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体现出高度的可控性和持续性,并在保留新车购买的兴奋度的同时简化了整个销售过程。那为什么之前没有人能够做到这点?毕竟这需要很大的努力说服美国各个州的人们同意改变延续了百年的汽车法规,让特斯拉能够规避汽车经销环节,实现直接销售。

特斯拉所下了苦功终于收获了成功的果实:实现了制造商与客户之间的无缝连接式体验,也维护了两者间的良好关系。特斯拉的努力具有先锋意义,开创了一种用户体验新模式。

推进沟通,变化中的交际性

尽管我们知道驾驶过程中使用智能手机具有一定的危险,也无法否认独自驾车上路的时光最适合联络同事朋友。我们忍不住拿起智能手机打电话或发短信,虽然怀着一颗内疚的心。

不用愁,不久以后,汽车将部分实现自动化驾驶。这个愿景即将实现,到时候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是交际变得更加轻松,我们可以利用在路上的时间打电话、发短信、玩社交媒体或发电邮。

更甚者,汽车在将来还能够提取个人信息数据,结合个人行程或社交网络信息,让我们在交际上更得心应手。比如当驾驶路上遇到交通堵塞,能够自动读取行程,让对方知道用户可能将在会议上迟到;比如分析用户的购物习惯和购物清单,帮助其优化出行计划;比如当用户的妻子即将迟到时,自动拟好看顾孩子的分工;比如当用户的行驶路线与朋友的相符时,自动拼出“友情专车”。总之,未来汽车将成为有利于社会交际的利器。

倡导共享,变化中的灵动性

说到这里,大家猜猜未来汽车还会有什么汽车?最后的变化趋势将不利于汽车制造商:驾驶公里数的下降、城市化人口的增加、汽车共享服务的热潮、类似Uber或Lyft等数字分享服务的推广。汽车品牌要生存下来,就得利用最新科技和社会走向,自觉向服务型企业转型,为客户提供更大的灵动性(Mobility),而不是单纯的汽车产品。

目前部分制造商似乎意识到了这点。宝马和奔驰公司已经在全球的试验市场进行服务提升式实验。奔驰发明了一种叫做Boost的儿童计程车服务,这两家公司也同时对各自的汽车品牌(宝马与欧洲汽车租赁公司Sixt合作的DriveNow项目;奔驰能够实现随时停车走人的Car2Go项目)进行了汽车分享服务方面的尝试。

当全自动汽车的梦成为了现实,各种功能的结合会变得非常有趣。汽车品牌与汽车共享服务商Zipcar、Uber或社交媒体Facebook的服务性能整合在一起,传统的汽车所有权模式将向灵活的会员制过渡,届时用户不仅在“需要车轮的时候”(ZipCar的企业宗旨)随时拥有,还能获得更多新的体验。会员制将认可人们利用自行车或公共交通设施的行为(具体可移步阅读关于灵动性体验的文章),同时提高出行工具的灵活性。比如请用户吃饭的时候,可以选择雷克萨斯,去宜家购物的话,可以唤来一部卡车,通勤的路上还能享受汽车共享服务。

这种符合人们需求的灵动性隐含着多重好处:停车场地可以挪为他用,出行所消耗的能量有所下降,出行计划更加灵活,生产效率提高带来更多的娱乐时间,人们对于惊险飚车的冒险心理也能够得到满足。

当然,灵活的会员制体系平台并不能全靠汽车品牌,虽然我认为这是他们的责任所在。不过事情并无定论。谷歌公司已经开始从事以上所谈到的种种技术开发,只差没有制造汽车本身。如果汽车品牌不在提高汽车灵敏度上加把劲,他们将沦为谷歌所建构的灵动性平台模式的附庸品。但是最终无论是谁发明了新型模式,汽车的未来并不在于驾驶性能。过去的“为驾驶而驾驶”的浪漫想法——即英国人所谓的驾控(Motoring)不再可行。20年后,人们驾驶更多是为了从出发点到达目的地,而满足这种需求的服务商要取得良好成绩,还得看能否提供一站式的灵动性奢华体验。

]]>
未来汽车: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 //www.otias-ub.com/archives/153101.html Fri, 20 Sep 2013 16:07:45 +0000 //www.otias-ub.com/?p=153101

谷歌的技术让车辆自动将周围的障碍物和车辆识别出来,并且自动记录前方红绿灯的状态。

图为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制造的Kinetis KL02的微处理器,该芯片的长和宽分别只有2.0mm和1.9mm,比计算机上的一个键盘还要小。这种微处理器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嵌入很多设备,从而告别之前用的机械控制和电子控制。

图为一辆配有自动驾驶技术的奥迪TTS,它曾在2010年开上了科罗拉多山峰。

谷歌的计算机系统通过激光扫描仪接收信号,然后识别周围的汽车、卡车、行人以及其它状况。

瑞典一个名为Sartre的项目做了汽车自动跟队的实验。图为三辆计算机控制的汽车跟随在手动驾驶的卡车后。

谷歌在凌志RX450h上进行了自驾技术改装,配上了之前安在丰田普锐斯上的巡航装置,推出相机-声纳辅助的平行泊车系统。

拉斯维加斯的道路上,有人开着一辆经过自驾技术改进的大众帕萨特。

正如图中所示,我们可以看到抬头显示器是怎样使马路上的变得司机八面玲珑。

图为德国博世公司研制的基于激光雷达的感应器,能够呈现出车辆周围事物的3D视图,从而捕获更多用于导航的路况信息。

如果上图这款奥迪的自驾技术能够普及推广,那自动转动的方向盘一定就不足为奇了。

图为谷歌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以及执行总裁埃里克-施密特,同谷歌的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一同亮相。

自动驾驶的奥迪TTS前盖上装置了很多天线。生产模型的外观造型设计会更加流线化,但大量传感器仍然不可或缺。

在IBM和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共同研制的一款系统中,能够收集交通事故中的注意,例如使用了雾灯、雨刷等。然后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城市规划人,放置在容易出交通事故的地点。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提醒居民附近的注意事项。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出一种可以基于道路滑度实时地图,其数据来自于路上行驶的一部分汽车。

把你的车“挂”在一个自驾车队上,然后就可以悠哉悠哉的喝着饮料、听着音乐、吃着零食、打着电话、或者看本书。

图为IBM和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共同研制的一款系统,从荷兰埃因霍温的汽车上获取各种传感器信息。例如,地图上的呈现就来自一种湿度传感器,能够形随时呈现下雨的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