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如今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几乎全部基于x86架构,不管是Intel至强还是AMD EPYC。
多年来,Arm一直试图在数据中心市场分一杯羹,但始终捞不到多少好处。
当然,随着AI服务器的强势崛起,尤其是在NVIDIA、Ampere、AWS的带动下,Arm迎来了新的机遇,GPU加速器都会搭配定制的Arm CPU处理器。
Arm也强调,如今的很多服务器项目,都会首先针对Arm架构设计,然后移植到x86平台。
不过,仅凭此,Arm就想吃掉一半的数据中心市场,确实有点痴人说梦,哪怕只考虑AI服务器也有点夸张。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半年度液冷服务器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10.1亿美元,同比增长189.9%。IDC预计,2022-2027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6.6%,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元。
市场格局
2022年,从厂商销售额角度看,浪潮、超聚变、宁畅位居前三,占据了七成左右的市场份额;从行业的角度看,互联网、电信、政府和教育是液冷服务器最大的采购行业,占整体液冷服务器市场80%以上的份额,此外,金融、医疗、制造、公共事业等其他传统行业的龙头企业也开始积极部署液冷服务器,规划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数据中心建设。
分析师观点
IDC中国服务器市场分析师索引认为,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仍处在早期发展阶段,虽然在多年前已开始被应用,但更多集中在几家超大规模互联网公司以及国家教科研项目中。2022年是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开始从零到一部署液冷数据中心,这些龙头企业的率先部署将给液冷服务器市场打开新的局面,将液冷从概念、评估到实际落地,给更多企业提供标准和指导。目前,液冷服务器整机供应相对集中,相信今年也会有更多的服务器厂商加入这一市场。随着CPU和加速芯片功耗的不断提高,液冷数据中心部署不仅是响应国家PUE指标的要求,也会给企业在提高数据中心密度、降本增效等方面带来实际的收益。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成长趋缓受三大因素影响,其一,长短料问题纾缓后,买方同时也在调节过往的超额订单,故ODM订单也减少,但暂不至于影响2022年服务器整机出货量。其二,高通胀及经济转弱影响,企业资本支出恐更保守,IT相关的投资会更弹性,如用云端服务取代部分地端服务器。其三,国际形势变化使小规模数据中心需求持续浮现,过往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建设将放缓。
从整机上搭载的server DRAM容量来看,由于2023年买方将导入新款CPU intel Sapphire Rapids及AMD Genoa,且DDR5 DRAM的价格也较DDR4高出30~40%,连同CPU、Memory以及相关新机种的零部件成本皆大幅提高。由于服务器终端的需求考量会更集中在硬件成本上,因此整机搭载的DRAM平均容量实则也受限,故预期2023年的server DRAM平均搭载容量年增仅有7%,为2016以后首次降低至10%以下。
若server DRAM价格持续激烈修正,2023年平均搭载容量仍有望回升
不过,2023年server DRAM平均搭载容量仍有上升至12%的可能,因为就2022年server DRAM价格来看,第三季Tier 1客户拿到的价格已跌破历史新低,2023年价格走势仍持续下行。若原厂亦愿意针对高容量64GB模块释出更大的价格折扣,则有机会刺激买方加大采购力道,此情况将促使部分服务器应用别的DRAM整机搭载容量有所提升,如对DRAM需求量最大的影音串流、公有云以及私有云领域,从而增加server DRAM搭载量。
至于enterprise SSD平均容量,随着今年第四季价格跌幅扩大至15~20%,加上2023年仍难以改善供过于求态势,报价恐持续面临修正。不过,由于NAND Flash价格相较DRAM具更大弹性,故降价会刺激整机搭载容量的提升。此外,新一代CPU平台支援PCIe 5.0传输,在传输速度翻倍升级也有助于平均容量向上成长,预估2023年enterprise SSD平均容量年成长率将上升至26.4%。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目前没有观察到北美四大CSP业者下调服务器订单的迹象,但自疫情起产业即面临供应链问题,服务器端也持续受到短料供应有限影响,买方为了达成生产目标,纷纷提高物料库存以避免缺料造成整机无法出货,促使不论大小规模的数据中心、OEM客户亦或是ODM端加大订单预估量,导致服务器市场出现超额订购的现象。因此,TrendForce集邦咨询也不排除后续CSP业者出现订单调节的可能性,从而使2022全年服务器出货量略有下修。
除了整体市场隐含后续订单调节的隐忧外,中国大陆市场的服务器需求更多了政策面的影响因素。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随着2021年中国大陆对于能耗与互联网业务政策的执行,中国大陆一线互联网服务业者均开始调整2022年的服务器拉货力道。截至目前,Baidu(百度)、Alibaba(阿里巴巴)与Tencent(腾讯)今年皆下调采购规模,其中Tencent下修最明显,且后续BAT三大巨头在未来的云建设上将因此更为保留。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陆四大CSP业者中仅有ByteDance(字节跳动)今年逆势成长,凭借着积极拓展海外TikTok业务与新业务结合的电商平台, ByteDance于2022年服务器采购规模仍有近70%的年增率。
不过,中国大陆提出的「东数西算工程」则是带动前驱性服务器建设,促成电信业者的云业务开始于今年第二季期间发酵。TrendForce观察到,除了过往动能较为强劲的China Mobile(中国移动)开始陆续增单外,China Telecom(中国电信)与China Unicom(中国联通)也普遍加大服务器招标规模,而这些动能也平均分配至中国大陆的OEM。因此,尽管中国大陆一线CSP业者拉货动能放缓,但在“国资云”加持下的省级政府服务器部署以及电信商建设的量能,使今年中国大陆服务器市场的需求仍有支撑。
2022年全球服务器市场仍将维持正成长,估出货量年增5%
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受到疫情影响,近两年来全球服务器市场需求端大幅增长,但也造成供应链及物流的乱象,使得产业在不确定性中发展。今年下半年服务器需求虽受到长短料调节而存在下行风险,但全年服务器出货量年成长率仍能达到约5%,反而是2023年将可能受到库存调节与总体经济下行影响,IT资本投入恐将放缓,成长幅度将不如过往两年。
边缘计算是为 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供重要承载能力的平台型技术,其价值在于从物理空间上将计算资源移动到数据创建的位置,从而大幅提升实现数据洞察价值的效率,并在核心 IT 环境之外实现业务流程和决策智能的即时启用。尽管边缘计算的价值已经获得市场认可,但目前行业内尚未形成统一的边缘计算参考架构,不同的行业主体基于自身的利益和行业话语权,从多种视角对边缘计算进行了不同的阐述。
IDC 基于算力层次将边缘计算设备划分为轻边缘和重边缘,轻边缘是提供基础的控制、数采、分析和传输等功能的低功耗计算平台,计算设备普遍采用消费级或嵌入式芯片和系统设计,设备形态根据使用场景也各不相同,产品类型主要为边缘网关;重边缘是数据中心级别的集成式计算平台,主要服务于 IT 或 IT 和 OT 的融合型应用,随着边缘侧算力需求日趋多元化,重边缘计算设备除了标准化的通用服务器之外,围绕目标应用场景对硬件形态和功能属性进行定制化开发的需求也更加突出。
根据部署位置,IDC 将边缘计算归类到边缘托管数据中心(Colocation DC)、边缘云数据中心(Edge Cloud DC)、电信网络(Telco Network/MEC)、垂直行业(Industry Specific)和远程办公室 / 分支机构(ROBO)等几大类,分布式部署的本征属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边缘计算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特点,包括运营商、互联网和 ICT 等企业都在围绕各自的商业路径开展边缘计算布局,共同推动边缘计算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走向成熟。
2021 年,中国垂直行业和电信网络边缘计算服务器(含通用服务器和定制服务器)市场维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到 4.8 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 75.0%,5G 和 AI/ML 技术使能下的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是主要驱动力。从边缘定制服务器的出货规模来看,2021 年,中国市场排名前三的厂商依次为浪潮、华为和新华三。IDC 预计,随着靠近数据产生端的边缘应用场景逐渐丰富,对具有更紧凑的设备形态、低能耗特性、更宽的工作温度以及其他特点的边缘定制服务器需求将快速增加,以适应复杂多样的部署环境和业务需求,在 2021-2026 年,中国边缘定制服务器市场预计将保持 40.1% 的年复合增长率。
在边缘定制服务器的行业分布上,泛工业(电力、能源、制造等)是占比最大的应用领域,中国工业企业正在加快边缘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工业视觉智能和数据智能技术,支撑工业质检、设备预测性维护、线路 / 管道检测等数字化应用部署;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和解决方案集成商也在加大行业数字化转型布局,尤其是电信运营商高度重视 5G2B 市场,并将其视为推动网络业务转型的重要抓手,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将云侧积累的 AI 和大数据能力下沉到边缘侧,来解决企业设备管理、材料建模、生产排程优化等实际问题,以边缘洞察赋能企业客户业务的全方位创新。
摘要
Omdia刚刚结束了对550多名IT设备决策者的调查,其中有339名决策者是服务器采购的负责人。此次调查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当前服务器平均使用年限的信息。在过去两年,我们深入采访厂商和最终用户,并收集到了许多反馈,而此次的调查结果进一步印证了这些反馈,证实了平均来看,当前的服务器使用年限约为五年。
Source: Omdia
通过延迟服务器更新来应对新冠疫情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我们之前不断收到的一个信息是,云服务提供商,特别是八大云服务提供商(Meta、亚马逊、谷歌、微软、阿里、百度、腾讯和字节跳动),会非常频繁地更新自己的服务器。但在2020年和2021年,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新冠疫情促进了市场对数字内容和云服务前所未有的需求,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云服务提供商延长了服务器的使用年限。大约一年前,微软、谷歌和亚马逊透露,他们的服务器使用年限变更为四年。不久前,亚马逊再次做出调整,将服务器的使用年限延长至五年。
对于其它公司而言,疫情影响了他们的收入流,导致企业IT支出大幅削减。企业要么推迟对服务器的更新,要么选择让业务负载上云,以此减少资本支出、提高利润。Omdia对6000多家公司的年度调查显示,对大多数公司来说,2022年将是复苏之年。
服务器的使用年限将越来越长
通过年度调查,我们发现企业的服务器使用时间呈上升趋势。2017年,在对北美150多家企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受访者使用服务器的平均时间为3.95年。在2018年的调查中,这一数字上升至4.45年。到2019年,我们的北美企业调查显示,受访者服务器的平均使用年限为4.54年。我们从服务器厂商和会计公司那里获得的数据表明,这些受访者更新服务器的速度可能要快于全球平均水平。在我们的2022年全球调查中,如果只看企业板块的反馈,我们发现当前服务器在企业中的使用年限为5.4年。
根据我们的2022年全球调查,16家电信运营商表示服务器的平均服役时间为5.6年。这一结果可以与2017年的一项调查关联起来 ─ 在2017年的调查中,来自电信运营商的样本显示,其服务器的平均使用年限为5年。
基于服务器出货量数据、调查数据、公开信息以及私下访谈获得的信息,我们构建了图2所示的历史和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考虑到了其它云服务提供商会追随亚马逊的脚步,也开始延长服务器的使用年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能够获得服务与支持,那么企业愿意将服务器使用年限延长至6年 ─ 甚至是7年。
Figure 2: Server shipments split by market segment and average server life
在全球半导体短缺的背景下,来自最终用户的强劲需求迫使云服务提供商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方法。得益于有利的折旧会计方法,这种良好的应对策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营业利润率。公有云或私有云的分布式软件环境有助于减少对每台服务器的依赖性,从而降低因服务器中断而影响到业务的风险。动态业务负载分配、新的数据管理和备份方法将进一步削弱每台服务器的重要性。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服务器使用年限的延长。
并不是每项业务负载都需要计算密集型架构;对许多公司来说,将旧服务器用于此类业务负载可能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服务器的使用年限将继续延长;唯一要考虑的问题是,最多会延长到多少年?我们认为,除少数例外情况,大多数最终用户的服务器使用年限不会超过7年。
来自:
然而,受到英特尔(Intel)与超威(AMD)平台导入品牌厂的时程略为放缓,以及中国新基建部分项目推迟的影响,第二季整体服务器出货量季成长率将自原先预测的19.6%,下修至17.7%,然递延订单将有望推升今年下半年的出货表现。
TrendForce集邦咨询月前曾表示,服务器市场供应链长短料问题仍未解决,且部分关键零部件的产品交付周期(lead-time)延长。然而,近期因智能手机在印度的生产再次遭受当地疫情严重冲击,迫使品牌厂下修生产数量,相关生产备料因而降低。
因此,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服务器所需的关键零部件自第二季起将可满足生产需求,长短料问题逐渐解决中。
Intel、AMD新平台即将量产,第三季CSP大厂服务器采购力道不减
从上半年各大云端服务供应商(CSP)布局来看,北美地区的GCP、AWS、Azure及Facebook的服务器采购动能皆较过往积极,其中又以前两者加单力道最强。预期在英特尔与超威新平台大规模量产推动下,第三季各大厂将持续提升服务器采购力道。
中国方面,百度、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上半年的需求仅来自中国国内的营运扩张;海外扩展则较不积极,加上农历年节假日影响,服务器的采购力道较弱。今年采购动能将主要集中在腾讯与百度,主要因二线业者扩大在腾讯租赁云端服务的规模;百度则因应自驾车的发展侧重布建路侧设备,进而带动server需求。
Server相关存储器采购尚未降温,第三季价格将再度调涨
面对持续扩张的服务器采购需求,尽管DRAM厂已积极将产能转移至server DRAM,但尚未完全满足市场需要。因此,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估,第三季server DRAM价格可能再调涨3~8%。
Enterprise SSD部分,同样是因为第三季英特尔及超威新一代平台即将出货放量的缘故,采购量可望大幅增长;尤其今年笔电需求持续畅旺,第三季整体NAND Flash供应市况将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生产旺季到来,而出现供应较为吃紧的情况,故预测价格将会出现近一成的涨幅。
市场调研机构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2020年最终数据显示,全球数据中心软硬件方面的支出与2019年相比增长4%,这归功于公共云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猛增22%,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云计算提供商继续大力投入于数据中心,以满足对其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与此同时,企业在自家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上的支出比2019年下降了6%,2020年每个季度都比上年出现大幅下降。
就市场份额而言,原始设计制造商(ODM)这个群体占公共云市场的最大份额,浪潮、华为和戴尔是领先市场的三大供应商,它们在这一年的市场份额都很相似。就增长幅度而言,浪潮、华为和ODM显然是去年的大赢家。
2020年企业基础设施市场的领导者是微软和戴尔,其次是HPE、思科和VMware,但差距较大。
2020年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设备的总收入达到了1650亿美元,这包括云和非云硬件及软件,公共云基础设施占总额的43%。服务器、存储和网络中面向硬件的主要细分市场共占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的77%。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云管理和网络安全占了剩余份额。
按细分市场划分:
除了这四家供应商外,市场上的其他领先供应商还有HPE、华为、VMware、联想和IBM。
全球公有云基础设施(服务器)市场数据
Synergy对公有云基础设施服务器市场定义:统计厂商出货给公有云服务的服务器(含电信运营商的公有云))。
1、整体市场情况:疫情加速线上化变革
疫情让原本需要数年的数字化转型被压缩到几周甚至几天的时间里,线上会议、线上教学、线上购物等场景用户数激增,云提供商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促使全球整体公有云基础设施市场大幅增长,公有云基础设施服务器市场2020全年销售额达355.3亿美元(约232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8%。
2、市场竞争格局情况:国内厂商浪潮位居首位
2020年中国厂商在公有云基础设施计算及服务器市场销售额排名全球第1,头部厂商的份额优势较去年进一步拉大,浪潮的持续增长和其在公有云市场的长期布局紧密相关。
3、市场洞察:未来数据中心发展呈现规模化、集约化的趋势,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创纪录增长
这种趋势带动了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也更促使设备厂商开发符合这一趋势的相关技术,如资源融合池化技术、L11整机级交付、液冷散热、高速自动光网络传输和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自动化运维等。
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首席分析师John Dinsdale说:“整个数据中心设备市场继续稳定增长,我们预测在未来五年它会继续保持增长。然而,公共云提供商和企业的支出组合仍在继续向云服务转移。在服务器这个细分市场,向公共云提供商交付的单位出货量已经超过了向企业交付的数量。目前,由于平均销售价格(ASP)比较高,企业服务器市场的价值仍然更大,但是随着公共云服务器数量持续增加,这一幕也将很快改变。”
另一份报告也显示,到2020年,超过100个新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设施建成,总数达到近600个,自2015年以来增加一倍多。亚马逊、谷歌、微软、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企业是领先的互联网运营商,也是领先的云计算运营商。
来自:云头条
实例是AWS提出的一个云计算基本概念,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分配的一组计算资源。用通俗的叫法,实例也被称作云服务器、虚拟服务器、云主机、虚拟机等等。AWS提供近400种实例类型,其业务就相当于传统上一家提供400种服务器型号的中大型服务器厂商。
汲取全行业最新技术 提供近400种实例
Amazon EC2(亚马逊弹性计算服务)汲取了全行业在处理器、内存、存储和网络等方面最新技术,以处理器来说,包括了英特尔、AMD的数据中心中央处理器 (CPU) ,AWS自己基于Arm开发的处理器;包括英伟达、赛灵思和英特尔的加速芯片,AWS自己还开发了面向机器学习推理和训练的加速芯片。AWS最近还把苹果Mac Mini的算力搬上云端,让数以百万计的苹果应用开发者也可以方便地使用云上算力资源进行应用开发。这样的技术覆盖广度,在所有云服务商中首屈一指。
通过组合不同的处理器品牌及型号、内存容量大小、存储带宽和网络带宽的选项,AWS目前总共提供了近400种实例类型,为用户提供灵活多样的选择。从时间的维度,AWS还提供四种购买实例的选择,即按需实例、预留实例、Spot实例和Saving Plans。按需实例就是随用随时申请,按标准价收费;预留实例是提前预订,价格较低;Spot实例,是以很低的价格申请使用闲置的计算资源。Spot实例通常只有按需实例价格的10%,适用于算力需求灵活、可以在业务波谷时间运行的应用程序。
AWS Nitro系统的安全加持 对敏感数据进行硬保护
Nitro是AWS为高效、安全地交付云计算资源而打造的一套系统,它由专用硬件、轻量级的虚拟化管理程序和安全芯片三部分组成,可实现更快的创新和更高的安全性。目前,Amazon EC2实例都以AWS Nitro系统为基础平台。
之前的云计算虚拟化,采用虚拟化管理程序保护物理硬件、接近硬件层的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虚拟化CPU、存储、网络,并提供各种管理功能,需要消耗近30%的系统资源。Nitro系统将这些功能分流到专用的硬件和软件上,从而将接近100%的系统资源交付给客户申请的实例,为客户提供近乎裸机的计算性能。AWS Nitro系统是目前业界领先的云服务器虚拟化引擎。
使用AWS Nitro Enclaves,客户能够创建隔离的计算环境,保护敏感数据,例如Amazon EC2 实例中的个人身份信息、医疗保健、金融和知识产权数据。这些数据将被放在特别的安全区域。安全区域只提供与EC2实例的本地连接,没有持久性存储,没有管理员和操作员访问权限,只能被EC2实例本地访问,禁止包括亚马逊员工在内的所有管理员访问,从而消除人为错误和篡改的可能性,攻击面最小化,减少了漏洞风险。
从1/20内核到超级计算机的支持
2018年,美国笛卡尔实验室(Descartes Labs)的科学家利用亚马逊云服务(AWS)的计算资源,在没有要求AWS任何特殊关照的情况下,自助搭建了一台超级计算机。这台超级计算机在2019年6月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中,名次冲高到第136位。到2020年11月,其仍然排名第260位。参见:https://www.top500.org/site/50808/
打造这台超级计算机的花费只有5000美元。如果用传统的定制硬件,成本可能高达2000万美元到3000万美元,而且需要等待一年半载的时间。笛卡尔实验室采用Amazon EC2弹性计算云服务的公开竞价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成本。
参见:https://mp.weixin.qq.com/s/8-RxqLNJzb_5IMViGKt7HQ
透过笛卡尔实验室打造超级计算的故事,Amazon EC2的磅礴力量可见一斑。与此同时,Amazon EC2的算力也可以细如发丝,最小类型的EC2 nano实例,基准性能只有一个CPU内核的5%,费用超级划算。
AWS之前以能够比其它云服务商提供更丰富的实例类型,恰恰是基于三个关键因素:一是跟半导体厂商的全面合作;二是AWS Nitro系统;三是自研处理器。
展望2021年,受惠于英特尔10nm Ice Lake与AMD 7nm Milan双平台导入市场,可能再度刺激企业客户端服务器的换机潮与资料中心的基础建设。再者,市场普遍认为明年因疫情所产生的新常态,仍会持续带动云端需求。加上因国际局势紧张而导致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使得小型规模资料中心需求浮现。以整机(L10)出货来看,预估明年服务器整机出货年成长约6~7%;主要出货动能仍集中于北美资料中心(ODM-Direct),年增约16~18%。
全球疫情仍存变量,明年服务器品牌厂出货比重仍有下修可能
然而,基于市场与疫情变化难以预测,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刘家豪同步分析两种假设情况。
情境一:若疫情于明年上半年受到有效控制,2021年服务器整机出货年成长可达5~6%;数字转型驱动力(工作方式与生活常态的转移)将会支撑北美资料中心动能回归正常状态,年增约12%,约莫与2020年持平。
情境二:若今年底到明年初全球疫情转为严峻,全球总体经济将持续受到严重冲击,进而大幅影响企业投资意愿,预估2021年服务器整机出货年成长将低于4%,且北美资料中心的拉货动能也会受到影响,仅年增一成。
整体而言,全球总体经济表现仍存变量,且当前疫情所衍生的远距办公与教学已然成为新常态。不论经济如何变化,TrendForce集邦咨询针对2021年ODM-Direct服务器需求皆有双位数成长之预期,且整体服务器需求将持续以正成长态势发展。
集邦咨询分析师刘家豪指出,美中云端业者订单仍主导市场,上半年服务器动能依赖宅经济需求,如远程会议、媒体串流均因疫情受惠。然而,伴随第三季ODM产线服务器半成品(Server Barebone)库存堆置,生产订单也将有所盘整,整机出货端走势将持平或微幅下修。以全年度观察,云端业者的数据中心需求将带动整体服务器出货量年成长约5%。
Google(GCP)
第二季GCP为降低疫情带来的供应链风险,针对ODM出货与订单处理更为保守,因此第二季整体拉货速度明显放缓,历经一个季度的调整后,组装厂人力与物料还有供应链的问题已获改善,第三季度整机出货将逐渐恢复。全年需求将同时随着软件优化(Software optimization)与服务器规格订制化的趋势,订单可望成长近两成。
Microsoft(Azure Cloud)
Microsoft服务器第二季受疫情波及导致诸多零组件交期延长,以及人力与物流尚未恢复的压力,出货量较预期收敛,季成长约10-15%。不过,全年ODM需求则较去年显著提升,涵盖基础建设应用、数位转型等,其中包含既有的Office范畴以及企业云端科技,且因应疫情带动的远程会议软件需求使Microsoft业务型态加速转型,进而推动服务器的采购动能。
Facebook数据中心建设在上半年受疫情波及,但供应链问题在第三季将会明显改善,并去化上半年服务器半成品库存;第三季出货虽略较上季衰退2-3%,但整体规模依旧稳健。其基础建设计划自去年底至今年上旬主要集中于亚太区,除北美既有的数据中心进行汰旧换新,更同步加速建设亚洲数据中心与布局电子商务(e-commerce),而下半年在欧洲地区的出货计划则视大环境发展逐步调整,全年服务器订单的年成长率有望达10%。
Amazon(AWS)
AWS供应链较其他业者多元,整机组装多仰赖系统整合厂,第二季ODM整机出货季成长幅度为15%。以全球布局观察,全年出货动能除亚太区新建数据中心作为推力(Self-build),租用厂房(Colocation)需求也持续攀升,且企业数位转型(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加速,企业上云计划将成为驱动今年亚太地区基础建设发展的主因。
BAT(ByteDance/Alibaba/Tencent)
由于中国疫情较早发生,远程办公与宅经济急速席卷市场,促使Tencent首季备货较去年同期增加30%,惟需求提前拉动,也使得第二季度需求逐渐趋缓。为调整复工后服务器利用度(run rate),下半年可能重启服务器采购。Alibaba在第二季透过云业务、电子商务与旧机换新注入动能,订单需求较去年同期增长10-20%,但下半年需求将趋缓;观察ByteDance基础建设,中国国内除与GDS(Global Data Solutions Limited)合作外,为加速旗下品牌TikTok业务发展与扩张海外运营,预期今年有约三分之一的服务器建设于北美地区。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Adrian O’Connell表示:“市场恢复增长,第四季业绩非常强劲,很大程度上是受超大规模服务器需求回升的推动,但是,2020年全球服务器市场前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冠状病毒(COVID-19)爆发的影响将缓和预估增长。尽管超大规模领域的需求将持续到今年上半年,但其他企业的反应将有所不同。”
从第四季度的收入来看,Dell EMC仍然是全球服务器市场的头把交椅(参见表1)。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9%,Dell EMC仍然获得了17.3%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的是惠普,市场份额为15.4%。IBM在第四季度增长了28.6%,实现了最强劲的增长。
在服务器出货量方面,Dell EMC以14.2%的市场份额保持了第一的位置(见表2)。惠普以10.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Dell EMC和惠普的服务器出货量均出现下滑,而联想的增长最为强劲,2019年第四季度出货量增长22.4%。
2019年全年服务器市场业绩
2019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和收入双双下滑,分别下降3.1%和2.5%。
从供应商来看,Dell EMC以20.5%的收入份额和16.3%的出货量份额位居榜首。惠普以17.3%的收入份额和12.3%的出货量份额排在第二名。Inspur Electronics是前五名供应商中唯一一家2019年收入和出货量双双增长的。
199IT.com原创编译自:Gartn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看完了总体态势,再来看看各个厂商的具体排名。2019年全球服务器市场销售额和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厂商为戴尔、HPE、浪潮、IBM、联想。与2018年同期相比,戴尔销售额下降6.9%,HPE销售额下降8.4%,浪潮销售额增长18.1%,IBM销售额下降11%,联想销售额下降10.4%。从排名数据上很容易地看出,在全球服务器厂商下滑的情况下,浪潮逆势增长,并且市场份额达到了7%,是市场中唯一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大厂。
相比于前三季度的同比下降,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市场增长迅速。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到传统企业,用户对AI、混合云等新兴应用的采购需求更加旺盛。在这一背景下,机架式服务器领跑第四季度增长,销售额和出货量分别增长14.3%和22.9%。以逆势而上的浪潮为例,其机架式服务器业务在2019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29.1%,全年同比增长高达27.9%,机架式服务器业务的高速增长成为浪潮在201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主因。
虽然2019年全球服务器市场处于下滑态势,但笔者认为2020年全球服务器市场依然整体向好。首先是在2020年的3月初,新基建政策的提出,使其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助推新引擎。新基建主要包括5G网络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这其中,与服务器直接有关的领域就有四个,将会使未来几年的服务器需求大幅增长。
数据中心作为关键的基础设施,这是首次在基建投资领域被提到,这说明数据中心将在中国经济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彭震认为:“数据中心是计算力的存在方式,国家的新基建政策将带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投资和发展,服务器、存储等计算设备以及云计算软件等平台软件的投入有望加大,对于整个产业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根据IDC数据显示,在2019年,全球企业和政府用于云基础架构的投资正式超过传统非云IT基础架构的支出。过去几年全球IT基础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创新应用,传统的IT基础设施没有增长,甚至是出现了萎缩。国家的新基建投资也将保持这一特点,主要用于云服务器等创新产品的采购,加快服务器等IT基础设施市场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
受到5G发展的助推,边缘计算会获得更快的发展。根据Gartner预测,到2020年,50%的大型企业将会把边缘计算列入规划,超过50%的工业物联网分析将在边缘进行。预计到2022年,50%以上的企业数据会在数据中心或者云之外产生或处理。边缘计算同样会使边缘服务器需求大增。
此外,AI目前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成熟,AI产业化正加速向产业化AI迈进。浪潮与IDC联合发布的《2019-2020中国人工智能计算机发展评估报告》显示,互联网、智慧城市、金融行业产业AI化已经走在了前面,未来五年智造、零售等行业也将逐步实现智能化。
综上所言,对于AI服务器的需求在2020年也会强势增长。在IDC公布的《中国AI基础架构市场调查报告》中浪潮AI服务器连续三年市占率超50%。有了强大的AI服务器,协同生态伙伴才能形成良性的AI产业链,产业链繁荣后又能反哺AI服务器厂商,形成良性循环。
虽然,在2020年开年疫情肆虐全球。但在疫情冲击之下,不少行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如在线教育、在线远程办公、制造业、AI产业等获得了数倍增长。这些行业有个共同的目标,都离不开服务器的支撑。以在线教育猿辅导为例,春节期间浪潮计算力支持的猿题库APP日活量同比增长了89.7%,新增用户181.9%。钉钉、腾讯会议等远程办公服务也进行了紧急扩容服务器,满足企业用户需求。
最后,笔者想说,疫情无情,但人们总能在危机之中找到新的机会。同时,在新基建的助推下,服务器市场的需求只会比2019年更加旺盛。尤其是在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云计算的合力助推下,2020年的服务器市场值得期待。(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
Gartner首席分析师Kiyomi Yamada表示:“超大规模和服务提供商继续增加对其数据中心的投资,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从云提供商处购买企业服务。服务器提供商的技术产品经理应该为2019年服务器需求的持续增长做好准备,尽管增速将比2018年放缓。”
从2018年第四季度服务器收入来看,戴尔EMC排在首位(见表1)。2018年戴尔EMC以20.2%的市场份额领先于其他品牌,惠普(HP)以17.7%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华为(45.9%)增长最快。
在服务器出货量方面,戴尔EMC在2018年第四季度保持了第一的地位,占16.7%(见表2)。惠普以12.2%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二。戴尔EMC和惠普的服务器出货量均出现下降趋势,而浪潮电子的出货量增长24.6%,表现最为强劲。
2018年第四季度,x86服务器市场的收入增长了27.1%,出货量增长了8.7%。
2018年全年服务器市场业绩
从区域业绩来看,2018年亚太地区和北美的收入增长强劲,分别为38.3%和34%。就出货量而言,亚太地区同比增长17.6%,北美同比增长15.9%。
欧洲、中东和非洲出货量增长3.1%,收入增长20.4%。拉丁美洲的收入增长了20.9%,但出货量下降了4.4%。日本的收入增长了3.3%,出货量增长了2.1%。
199IT.com原创编译自:Gartn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根据Gartner的数据,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继续呈增长趋势,收入增长33.4%,出货量同比增长17.3%。这种增长主要受到大规模和数据中心支出增长的驱动。
但是,各地区的增长情况有一定的差异。北美和亚太地区的收入增长特别强劲,分别为34%和47.8%。在出货量方面,北美增长24.3%,亚太地区增长21.9%。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收入增长强劲(32.1%),但是出货量仅增长2.7%。日本的出货量和收入分别下降5.0%和7.3%。拉丁美洲出货量下降1.8%,但收入增长19.2%。
根据2018年第一季度的收入情况,戴尔EMC服务器收入增长51.4%,并以21.5%的市场份额排在全球服务器市场的首位,惠普(19.9%)紧随其后。浪潮电子则在第一季度经历了大幅增长(120.4%)。
从服务器出货量来看,戴尔EMC在第一季度保持第一名的位置,市场份额为18.2%。尽管其出货量下降8.5%,惠普仍以13.1%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二名。
x86服务器市场收入增长35.7%,第一季度出货量增长17.5%。RISC / Itanium UNIX出货量下降52.8%,收入下降了46.7%。
全球服务器市场在2017年继续增长,第四季度全球服务器收入增长25.7%,出货量同比增长8.8%。根据Gartner的最新数据,2017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增长3.1%,收入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10.4%。
从地区来看,北美和亚太地区的收入呈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27.6%和35.1%。在出货方面,北美增长9.7%,亚太地区增长21.2%。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服务器收入增长19.9%,而出货量则下降7.9%。日本服务器收入增长了4.8%,但出货量下降了5.1%。拉丁美洲是2017年第四季度唯一一个出货量(-4.7%)和收入(-2.9%)都有所下降的地区。
根据2017年第四季度的收入情况,Dell EMC和惠普(HPE)在全球服务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前者市场份额19.4%,后者占19.3%。Dell EMC在第四季度经历了强劲增长(39.9%),惠普则增长了5.5%。浪潮电子在2017年第四季度增长了127.8%。
在服务器出货量方面,Dell EMC在2017年第四季度保持第一名,市场份额18.2%。尽管服务器出货量下降了12.8%,但惠普仍以13.8%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二位。
x86服务器市场收入增长23.7%,2017年第四季度出货量增长8.9%。
Gartner预测2018年服务器市场将继续保持温和增长。
199IT.com原创编译自:Gartn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根据TrendForce的最新数据,由于数据中心服务器需求的激增,2018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将增长5.53%。
随着产业转型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近年来服务器的需求猛增。市场对服务器整合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培训的服务,以及虚拟平台和云存储服务。
目前,惠普、戴尔和联想是三大服务器供应商,明年将继续在全球服务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出货量份额分别为17%,16%和7%。
根据TrendForce的统计,服务器存储密度的增加将继续推动服务器DRAM的需求,一个数据中心平均需要10Mn GB到20Mn GB的服务器DRAM。
到2020年,全球大型数据中心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十多个建设项目,其中超过80%是由北美数据中心发起的。另一方面,中国数据中心市场也受到政府扶持。到2020年,年增长率预计在20%到30%之间。
TrendForce发现,DRAM供应在2017年依然紧张,导致服务器DRAM价格大幅上涨40%。2018年第一季度价格依然维持高位。
199IT.com原创编译自:TrendForce 非授权请勿转载
根据Gartner的最新数据,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同比增长16%,出货量这比2016年第二季度增长5.1%。
Gartner研究副总裁Jeffrey Hewitt表示:“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继续保持增长趋势,而区域业绩则不尽相同。构建支持云计算和混合云的基础架构是这段时间服务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三季度,x86服务器出货量增长5.3%,收入增长16.7%。RISC/Itanium Unix服务器出货量则下降23.5%,收入同比下降18.3%。
从收入来看,惠普继续主宰全球服务器市场。尽管减少3.2%,第三季度HPE收入31亿美元,仍占全球服务器市场的21%。Dell EMC稳定在第二位,增长37.9%,市场份额达到20.8%。第三季度,浪潮增长116.6%,主要动力是中国云服务商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扩张。
从出货量方面来看,Dell EMC在2017年第三季度继续维持第一位,市场份额为17.8%。惠普以16.4%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二位。浪潮电子是唯一一家在本季度实现出货量增长的厂商。
199IT.com原创编译自: Gartn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如今,中国服务器市场成为全球出货量增长的源动力。互联网催生了中国市场规模化的数据中心的立项和建设,大规模乃至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越来越热。全面带动服务器出货量的提升,特别是中国x86服务器市场,行业的推动力不容小觑,服务器行业为了迎合互联网用户的需求积极改变也成为推动采购一大因素。
另外,在国产化趋势的应用背景下,中国本土厂商整体份额大幅增长,以浪潮、华为、联想为主的国产阵营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50%。其中联想在收购System x服务器后成为最受关注的国产服务器产品,市场份额将领先国内厂商。同时,在中国整体服务器市场上,浪潮、曙光等国内企业在不同类型服务器上正逐渐赶超国外巨头。
一、品牌结构
1、年度品牌结构
ZDC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服务器市场上,戴尔、ThinkServer和System x掌握着市场主导权,位居前三甲,累计获得74%以上的关注比例,其中戴尔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增长迅速。其他品牌的上升空间相对有限,相互之间关注比例差距不大。值得关注的是,联想在2014年以23亿美元收购了System x服务器业务之后,其在中国服务器市场总份额已经超过戴尔成为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2、季度品牌结构
2015年服务器市场品牌关注格局中,除前三甲位置稳固外,惠普继续下降居第四名,其他品牌排名均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浪潮、华为、曙光依次排列,但关注度均有提升,整体来看,国产服务器市场品牌整体关注度提升。
二、产品结构
1、厂商热门服务器系列关注排行
对于品牌的关注度的表现,与产品息息相关。从产品来看,2015年度最受关注的服务器系列产品依然是戴尔的R720系列产品,但System x有四个系列产品上榜,除此之外,HP有两个系列上榜,ThinkServer RD640系列也榜上有名。
从上榜的系列产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收购System x后的联想,凭借着五个系列产品的在最受关注的服务器产品系列上榜,也可以看出收购后联想在x86服务器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再来看看前十大服务器产品在各季度的关注度变化,首先是戴尔R720产品的关注度从Q1的17.10%下降到了Q4的11.07%,但仍然高居用户关注榜榜首。与戴尔R720相似的是System x3650 M4系列产品也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联想收购后所带来的阵痛所致。值得关注的是,市场推出的几个新系列产品的关注度都有了较大提升,可见,市场对于新品的需求正在增加,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用户主流选择。
2、厂商热门服务器单品关注排行
在最受关注的服务器单品排行上,我们看到了戴尔和System x产品占据了大部分榜单,ThinkServer RD640凭借着在中小企业市场的影响力也榜上有名。 从主要参数来看,最受用户关注的十款服务器产品都属于机架式服务器产品,可以说机架服务器如今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
整体来看,由于服务器双路服务器产品的的更新换代,前两名产品的用户关注都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新推出的戴尔R730产品的关注度则提升较快。不过从市场发展环境来看,提供定制化服务器是厂商针对用户需求最重要任务之一。
3、机架式服务器占据绝对主流
从类型来看,目前中国服务器市场上,适用范围广的机架式服务器占据用户关注的绝对主流,获得78.47%的关注比例。其次为成本比较低、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塔式服务器,其关注度为19.57%。由于机架服务器在互联网用户的需求度增加,刀片式服务器用户关注度有所下降,相比去年下降到1.96%。
从季度走势来看,受互联网用户的需求的激增,机架式服务器的关注度呈现增长的趋势。而塔式服务器和刀片服务器的关注度则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互联网时代,定制化的需求让机架式服务器的需求呈现了较快的增长。
4、产品结构为2U的服务器最受青睐
从产品结构来看,服务器为2U设计结构的产品最受市场青睐,作为主流的服务器产品结构紧凑、易于部署,关注度超达到了55.91,4U服务器的关注度达到了17.2%关。1U和5U产品关注度分别为15.62和10.48%。
从季度走势上来看,2U和4U服务器产品的关注趋势大体呈现了上升趋势,这与目前市场上互联网用户的需求较多有很大关系。而1U服务器的关注度则逐渐下降。
5、双路服务器占据绝对主流
从服务器CPU路数关注上来看,目前中国服务器市场上,适用范围广的双路服务器占据用户关注的绝对主流,获得67.01%的关注比例。其次四路服务器如今的关注也在增加,达到了16.81%的关注比例。单路服务器的关注比例达到了12.65%。
从季度走势来看,受关键业务领域需求增加的影响,四路服务器的关注呈现上升趋势。而双路服务器和单路服务器的关注度则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我们也可以看到,如今,关键业务领域的需求增加促使更多的用户开始更多的关注四路服务器。
6、价格区间:1万-5万元产品超六成关注度
从价格段来看,售价在1万-5万之间的服务器产品的用户关注度最高,超60%。其次为万元以下产品,累计获得19.45%关注度。5万以上产品的关注度分别为20.26%。
在季度关注指数方面,我们看到波动走势还是十分明显的。这主要是受市场上的新推出的服务器的影响。
1、影响因素
互联网用户带动数据中心建设需求增长
在互联网时代,以Facebook、谷歌以及中国的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业务激增,数据中心建设促使服务器的需求进一步增长,同时政府及互联网、电信运营商都会加大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力度,对中国服务器市场来说在创新型产品和技术上需求增加。服务器市场需求面临着较大的增加。
自主可控为中国高端服务器带来发展良机
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于自主可控技术需求加强,特别是信息化安全成为基础,且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因此自主可控的高端服务器在关键业务应用领域呈现增长趋势。
2、趋势预测
服务器存储界限打破界限
随着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服务器正在发生变化。昔日的单一服务器正试图寻求创新技术和融合方案,在未来的趋势将专注于融合架构的提升,因此服务器和存储的架构区分可能将会更模糊,具备高密度计算、存储和网络能力的融合一体化产品将成为主流。
整机柜服务器迎来增长点
未来,除了传统的机架式与数据中心服务器,独特的设计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高密度服务器将会在云计算市场迎来成长,特别是在互联网行业这类产品采用一个整机柜设计结构,能够与存储、网络设备有效连接。
总结:目前,从厂商竞争格局来看,联想通过收购System x服务器抢占了更多的国内服务器份额,同时我们也看到紫光和惠普的合作让国内服务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浪潮、华为、曙光等国产服务器厂商则凭借着各自的优势在服务器市场站稳了脚跟,并逐步开始向上发起冲击。
综上,在互联网用户需求激增和自主可控趋势下,国内服务器市场在2016年可能将迎来最残酷的市场站位之争。
Gartner研究副总裁Jeffrey Hewitt表示:“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均呈现出增长态势,但各个地区具体情况却不尽相同。在出货量和厂商营收方面所有地区均实现增长,除了东欧、日本及拉美地区,该区域同期营收分别减少5.8%、11.7%以及24.2%。货币汇率是造成各个地区服务器市场表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从区域角度来看,亚太区出货量增幅最为显著,达到23.8%。此外该地区同期厂商营收增幅亦达到25.4%,是所有地区中增长最迅速的。
在营收方面,惠普(HP)仍稳坐全球服务器市场的头把交椅。该公司第三季度服务器营收逾37亿美元,总体市场份额达到27.3%(见表一)。
全球前五大厂商在2015年第三季度均实现营收增长,除了IBM出现42.8%的下滑。IBM营收下滑主要因其将x86服务器业务出售给联想。此外,IBM服务器营收在RISC细分市场下滑3.1%,但在大型主机细分市场却增长15%,因此其目前仍保有的服务器业务在第三季度营收整体增长5.1%。
表一 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厂商营收初步统计(单位:美元)
数据来源:Gartner(2015年12月)
就服务器出货量而言,惠普在2015年第三季度依旧是全球服务器市场的最大厂商,较去年同期增长7.7%(见表二)。惠普占全球服务器出货量22.2%,市场占有率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全球前五大服务器厂商2015年第三季度出货量均实现增长,其中联想以183.2%的增幅成为增长最快的厂商。
表二 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厂商出货量初步统计(单位:台)
数据来源:Gartner(2015年12月)
Hewitt先生进一步表示:“x86服务器实现同比出货量增长9.2%,营收增长9.7%。第三季度RISC/ Itanium Unix服务器营收则下滑11.5%,但出货量却增长1.1%。以大型主机为主的其他类型CPU市场,营收则增长3.5%。”
在营收方面,虽然受到拆分的影响,但是惠普(HP)仍稳坐全球服务器市场的头把交椅。该公司第三季度服务器营收逾37亿美元,总体市场份额达到27.3%(见表一)。
全球前五大厂商在2015年第三季度均实现营收增长,除了IBM出现42.8%的下滑。IBM营收下滑主要因其将x86服务器业务出售给联想。此外,IBM服务器营收在RISC细分市场下滑3.1%,但在大型主机细分市场却增长15%,因此其目前仍保有的服务器业务在第三季度营收整体增长5.1%。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服务器厂商联想在服务器领域增长545.2%,这与其对 System x服务器的成功收购有关系的,当然,这也离不开其近一年在服务器市场上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出货量方面,惠普在2015年第三季度依旧是全球服务器市场的最大厂商,较去年同期增长7.7%(见表二)。惠普占全球服务器出货量22.2%,市场占有率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
全球前五大服务器厂商2015年第三季度出货量均实现增长,其中联想以183.2%的增幅成为增长最快的厂商。
总体来看,x86服务器实现同比出货量增长9.2%,营收增长9.7%。第三季度RISC/ Itanium Unix服务器营收则下滑11.5%,但出货量却增长1.1%。以大型主机为主的其他类型CPU市场,营收则增长3.5%。
Gartner研究总监Adrian O’Connell表示:“第一季度的表现为2015年营造了格外坚实的开局,创下了2010年第三季度以来最高的出货增幅,也是该市场自衰退以来重新实现复苏。同时,也是有史以来第二大单季出货量。市场主要由超大型主机的强劲需求所带动,其中又以北美地区为最。其他地区则因美元升值造成的价格压力而陷入苦战中。北美市场的强势增长足以抵消拉丁美洲与日本方面的颓势,而欧非中东地区则是勉强维持增长局面,出货量仅微幅增长1%。”
O’Connell接着指出:“X86服务器出货量较2014年第一阶段增长了13.2%,营收则增长14.5%。RISC/Itanium Unix架构服务器出货量则减少2.9%,营收与上一年同季度相比减少3.1%。以大型主机为主的其他CPU类服务器,相关营收则增长了95.1%。”
若从营收来看,惠普仍排在全球服务器市场首位,占2015年第一季度整体营收的23.8%(参见表一)。若从增长幅度来看,联想则位居首位,增幅达658.2%。除了IBM,全球前5大服务器厂商的第一季度营收均呈现出增长态势。
就出货量来看,惠普依旧是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最大的供应商,但增幅为零(参见表二)。惠普占全球服务器出货量20.0%,与2014年第一季度相比减少了2.6%。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前5大厂商出货量均出现上涨局面,其中又以联想的239.2%的增长率最为突出。
2015年第一季度,单位出货量增长最快的区域依次为:北美22.9%,中东非洲20.8%,以及亚太地区13.6%。
2015年 5月29日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今天公布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及中国X86服务器市场数据报告,中国X86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16亿美元,同比增长23%。浪潮、戴尔、联想分列市场的前三位。
Gartner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增长十分明显,出货量为267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13%,这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全球服务器市场增速第一次达到两位数。
全球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美国和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地区虽然取得21%的同比增长,但是绝对增量并不大。东欧、西欧、拉丁美洲、日本、加拿大等其他地区在销售额实现同比增长的同时,销量仍在萎缩,市场复苏乏力。
在中国市场上,浪潮服务器以21%的销售额占有率,排名市场第一,这是浪潮第3次获得中国市场第一。戴尔和联想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位,前三家厂商的市场份额差距不大。
从Gartner的数据来看,非品牌服务器厂商的份额正在遭到挤压,销售额同比下滑68%。
2014年3月11日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公布的最新X86服务器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X86服务器销售额达到112.6亿元,同比增长24.4%,浪潮以19.5%的份额位居市场第一。
Gartner报告显示,双路X86服务器仍然占据主体市场地位,销售额占比为69.7%。浪潮、华为、曙光和联想等本土企业都有较好的增长,其中,浪潮的增速最高,为60.1%,这也是浪潮获得销售额第一的主要原因。
Gartner表示,双路服务器产品的增长与市场持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奇虎等大型互联网运营商的采购扩大拉动了双路产品的增长。
细分产品的增长方面,4路以上X86服务器的增长远高于平均水平,市场结构进一步高端化。其中,四路服务器同比增长43.9%,八路服务器同比增长130.7%。上述两个领域最大的市场份额仍被浪潮获得,其中浪潮在八路X86领域的市场份额达到至50.4%。
报告还显示,2014年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X86服务器市场,规模超过整个欧洲,相当于日本的3.7倍,并且仍然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
与去年同期相比,卷系统的营收增长了8.8%。这是卷系统需求连续第六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的态势。由于技术升级周期开始对中端系统市场造成积极的影响,中端系统的收入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4%。与此同时,高端企业系统的收入却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3.2%。
IDC集团副总裁兼企业平台总经理麦特伊斯威特(Matt Eastwood)称:“服务器市场继续深受向第三代平台转移以及移动、云、社交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影响。IDC已经发现,大中华地区的市场影响力日渐增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ODM和中国本地OEM均在第三季度实现迅猛增长。 我们还看到,周而复始的企业升级周期将继续下去,IDC预计这一趋势至少在2015年不会发生变化。由于微软宣布终止对Windows Server 2003提供支持服务,加上英特尔最近发布了Grantley Xeon EP,这将进一步加快企业升级的速度。”
厂商们在整个服务器市场的座次排名情况
前五大企业家族,全球服务器系统厂商收入,2014年第三季度(单位:百万美元)
来源:IDC全球服务器跟踪调研季度报告,2014年12月
服务器市场的特点
从地区的角度来说,美国、亚太地区和西欧的厂商收入同比增长速度最快的几个地区,它们第三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8%、8.5%和8.3%。中国在收入同比增长方面继续表现出大幅增长态势,其第三季度营收为1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9%。中国最大的4家OEM厂商即Inspur、华为、联想和Sugon第三季度的厂商收入均保持着35%以上的同比增长率。
X86服务器的市场需求在2014年第三季度出现增长,对应的收入达到10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6%;全球服务器销量为236万台,同比增长6.0%。惠普以29.0%的收入份额排在首位,其收入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长了1.1%。戴尔继续保持第二的位置,其厂商收入同比增长了9.5%,收入份额为21.1%。
非x86服务器的收入仅20亿美元,同比减少了20.9%。这部分收入在季度服务器收入中所占份额为15.8%。这也是非x86服务器收入连续第13个季度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 IBM以60.8%的厂商收入份额排在第一位,其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3.9%。
刀片式服务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虚拟化和汇聚环境之中,它对于的厂商收入为2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9%。刀片式服务器收入在服务器总收入中占18.0%。 惠普在刀片式服务器市场继续保持第一的位置,其刀片式服务器第三季度的收入份额为43.2%。紧随其后的是思科和IBM,它们在刀片式服务器市场的份额分别为25.6%和14.6%。
大规模同族数据中心使用的密度优化服务器第三季度的同比增长幅度不太乐观,这主要是因为2013年第三季度发生了几宗规模很大的交易。密度优化服务器第三季度的收入为8.36亿美元,同比减少了4.4%;服务器销量为25.3万台,同比减少了5.6%。密度优化服务器在所有服务器总收入中所占份额为6.6%,在所有服务器销量中所占份额为10.6%。IDC企业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研究室主任杰德斯卡拉梅拉(Jed Scaramella)称:“服务器市场正处于过渡时期。为了能够参与竞争,厂商们必须能在服务器设计和营销策略上进行创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是很多IT组织的目标。在厂商们设计服务器产品时,象闪存、虚拟化和高级管理那样的技术为它们提供了重要的优势。”
IDC企业服务器研究经理库巴斯托拉斯基(Kuba Stolarski)表示:“云服务供应商的超大规模部署继续推动着服务器市场向前发展。在过去的一年里,服务器市场最大的4家客户全部都是云服务供应商,它们的服务器销量之和在全球所有服务器销量总和中的占比超过了20%,收入占比超过了10%。公共云服务对新服务器的需求将在未来的几年内继续跑赢一般市场,因为企业和初创公司将继续增加使用云服务,用来搭建系统基础设施和应用主机。
从报告显示,东欧地区的服务器出货量下滑5.6%,厂商营收也减少1.6%;日本出货量衰退4.3%,厂商营收减少2.5%;拉丁美洲出货量下降16.5%,但该季度厂商营收却增长6.7%,为所有地区中增长率最高的。各地区所采用的平台各异,加上不同地方的经济形势也表现不一,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整体而言,中东与非洲地区出货量增长幅度最高,达到6%,同期间亚太、北美与欧洲(EMEA)各地的增长分别为5%、1.6%以及0.8%。
而x86服务器出货量在2014年第二季度实现1.4%的增长,营收则增加8.1%。同时RISC/Itanium Unix服务器全球表现皆不佳,营收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3.2%,出货量也减少了7.9%。采用其他种类CPU的服务器(以大型主机为主),厂商营收则减少2.2%。
公司 |
2Q14 |
2Q14 |
2Q13 |
2Q13 |
2Q14-2Q13 |
营收 |
市占率(%) |
营收 |
市占率(%) |
增长率(%) |
|
惠普 |
3,186,075,376 |
25.1 |
3,087,839,397 |
25 |
3.2 |
IBM |
2,844,680,011 |
22.4 |
3,154,030,926 |
25.5 |
-9.8 |
戴尔 |
2,205,904,894 |
17.4 |
2,189,875,369 |
17.7 |
0.7 |
甲骨文 |
730,800,000 |
5.8 |
716,240,519 |
5.8 |
2 |
思科 |
727,650,000 |
5.7 |
539,069,642 |
4.4 |
35 |
其他 |
2,997,571,415 |
23.6 |
2,661,108,552 |
21.6 |
12.6 |
总计 |
12,692,681,696 |
100 |
12,348,164,405 |
100 |
2.8 |
以2014年第二季度营收来看,惠普领跑全球服务器市场。该公司第二季度服务器营收近32亿美元,占全球服务器销售总额的25.1%。
公司 |
2Q14 |
2Q14 |
2Q13 |
2Q13 |
2Q14-2Q13 |
出货量 |
市占率(%) |
出货量 |
市占率(%) |
增长率(%) |
|
惠普 |
569,795 |
22.9 |
586,857 |
23.9 |
-2.9 |
戴尔 |
487,923 |
19.6 |
551,000 |
22.4 |
-11.4 |
IBM |
190,911 |
7.7 |
209,833 |
8.5 |
-9 |
华为 |
88,485 |
3.5 |
63,905 |
2.6 |
38.5 |
思科 |
79,270 |
3.2 |
77,729 |
3.2 |
2 |
其他 |
1,076,317 |
43.2 |
970,882 |
39.5 |
10.9 |
总计 |
2,492,702 |
100 |
2,460,206 |
100 |
1.3 |
在服务器出货量方面,2014年第二季度惠普仍保持领先地位。惠普的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减少2.9%,总量将近57万台。戴尔为出货量排名第二的厂商,出货量衰退11.4%。
值得关注的,以服务器外型规格来区分,刀片式服务器第二季度出货量下降4.3%,但营收却增长了7.2%。同样在2014年第二季度期间,机架优化式服务器的出货量与营收则分别增长了2.9%与3.6%。
2014年5月29日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厂商的服务器出货量大幅增长,而美国厂商的出货量则出现下降。
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为230万台,同比增幅仅为1.4%。这一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厂商华为和浪潮电子。这两家公司第一季度的出货量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仅次于惠普、戴尔和IBM。
华为的服务器出货量进入前五已有一年多时间,而浪潮则是首次跻身前五。浪潮开发刀片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和超级计算机,并由于参与中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开发而知名。根据Top500.org的数据,天河二号是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Gartner的报告显示,中国服务器厂商受益于亚太地区出货量同比增长18%,而其他地区的出货量均同比下降。
近几年,服务器采购趋势发生了转变。类似Facebook、谷歌和亚马逊的公司绕开了服务器厂商,直接从广达和英业达等硬件厂商采购硬件。Facebook主导的“开放计算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这一趋势。该项目提供服务器参考设计,帮助企业自主设计数据中心硬件。
Moor Insights and Strategy分析师帕特里克·莫尔海德(Patrick Moorhead)表示,中国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目前正在建设大规模数据中心,并通过本地厂商,而不是国外的大公司采购服务器。这样的趋势部分是由于中美之间的信息安全争端,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产服务器更便宜。
此外莫尔海德表示,中国企业正在建设基础设施,这推动了对服务器的需求。而在亚太地区的其他市场,对不知名厂商的服务器需求也在增长。
全球最大的服务器厂商正在加强低端服务器产品。惠普上月与富士康签订协议,开发低成本云计算服务器。戴尔则通过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部门开拓新市场。IBM与多家中国公司签订协议,推动这些公司在芯片和服务器中使用其Power架构。今年早些时候,联想宣布以2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BM的x86服务器业务。
今年第一季度,浪潮的服务器出货量为80929台,同比增长288.7%。华为的出货量为85919台,同比增长61%。排名第一的惠普出货量为534652台,同比下降7.9%。戴尔的出货量为464141台,同比下降10.1%。IBM的滑坡幅度最大,出货量同比下降27.8%,至166311台。
在全球范围内,第一季度服务器市场营收同比下降4.1%,至113亿美元。惠普、IBM和戴尔的营收分别排名第三,但均呈现环比下降的趋势。
其中IBM的服务器市场下滑并不出人意料,因为此前IBM已经传出要出售服务器部门,而广达和Wistron这些为大客户定制服务器的第二集团厂商的市场份额攀升势头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季度显得更为突出。参考阅读:Facebook服务器中国造
从下图可以看出,在2011年第一季度,第二集团厂商占到服务器出货市场份额的32.1%,惠普占据接近30%,戴尔22%。而到了2013年第三季度,第二集团厂商份额上升到了37.5%;惠普下降到24.9%,戴尔的份额基本未变。IBM同期份额从11.8%下滑到9.9%。
惠普希望通过其低功耗的MoonShot微服务器产品重振雄风,微服务器市场前景不错,但是惠普的Moonshot却差强人意。参考阅读:ARM服务器阵容装大对抗英特尔
戴尔方面虽然保持增长态势,但是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第二集团厂商。目前还不清楚戴尔的私有化进程会对该公司的服务器销售产生何种影响。
思科也保持了增长,但其2.3%的市场份额基数太小,所以增长数字比实际的销售业绩看上去要漂亮很多。
Oracle并未被列入服务器发货量的厂商列表里,但是正如我们在“Oracle服务器第三财季收入下滑23%”一文中所报道的,Oracle的服务器业务最近每况愈下。
如今Google、Facebook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纷纷通过ODM厂商为自己的数据中心定制服务器,Facebook更是推出了开放的数据中心硬件设计方案——开放计算计划(Open Compute Project)。如今越来越多的应用密集型企业开始效仿Facebook,其中既包括亚马逊和Rackspace这样的IT企业,也包括高盛这样的金融企业和不少生物制药企业。
此文作者 Scott Weiss 为 A16Z 的合伙人,他在文中阐述了超大型数据中心给 PC 业带来的变化。在这场意义深远的变迁中,从前那个数据中心由少数几台独立高效能的品牌服务器构成的世界正在解体,新的世界里,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就是服务器。
PC 死了。曾经桌面到便携的迅速变迁又一次发生了,这次是转向平板,头也不回。随着 PC 的死亡,整个生态系统也会随之消亡。芯片都是基于 ARM 的,不再是 Intel。操作系统从 Windows 换成了 iOS 和 Android。应用都是基于云的,比如 Box、Google Apps 和 Evernote,而不是老式的 Sharepoint、Office 和 Outlook。
这股风潮影响了整个行业。Dell 正在私有化,拉下帘子开始艰辛的重建。HP、微软和 Intel 的股价也不景气,与此同时道琼斯指数已经涨到历史新高。IBM 似乎是唯一的胜者,多年前就把 PC 部门卖给了联想。还好,这些公司还有 550 亿美元的服务器市场,这块肥肉不会飞对不对,最坏的日子到头了,市值总会涨回来的对吧。可能,没这么快。
现在的网络公司,比如 Google、Apple 和 Facebook,出于处理指数增长的用户数据的需要,正在将数据中心推向前所未有的规模。利用成千上万台服务器来部署和操作数据中心,就像在玩一场超大规模的俄罗斯方块游戏。每家公司都希望尽可能地将更强的处理能力塞进有限的物理空间内,结果就是大家开始重新思考数据中心的构架究竟该怎么做,老牌服务器供应商也开始谋求改变,以防被踢出局。
新式的数据中心设计只采用由原始设计制造商(ODM)直接供给的组件。为了更好的可用性,这些组件都是可以拆卸而不是统一装好的,生来就是为了定制化构架。随着计算设备对虚拟化和并行处理需要的猛涨,CPU 也转的越来越快,快的发烫,如今的费用瓶颈已经成了能源和冷却。
以 Facebook 的 Open Compute 计划为例,它希望能构建一个超大规模的高效节能底层系统,比现在最先进的系统还要节能 38%,便宜 24%。选址在寒带地区,附近有便宜的水电用作冷却,这些已经成了必备条件。配电、冷却和建筑布局这些领域都是从头设计的,只为最大化数据中心的机械性能和电力效率。Intel 的悲剧就在于此,曾经不断验证的摩尔定律再也帮不了它,因为用户已经不再追求计算速度,而更看重能量使用效率,这块领域正是对手 ARM 的拿手之处。
现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演进反映了运行于其上的应用的超大规模需求。现在的 web 2.0(还有日渐增长的 SaaS)应用每秒要处理成千上万的用户请求,实时处理几千用户之间的 TB 级信息。这些数据中心就是当代超级计算机的替代品,唯一的不同是前者由服务器组件拼接而成。这是一场在软件和硬件上都意义深远的变迁,从前那个数据中心由少数几台独立高效能的品牌服务器构成的世界正在解体,新的世界里,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就是服务器。
与此同时,企业数据中心正在变得式微,原因是本地应用正在给它们的 SaaS 同行让路。新式的数据中心架构是有潜力拉低 SaaS 服务的价格的,云服务提供商如 Amazon 和 Rackspace 也在采用这些超大规模的构架。
所以,往前跳几步再看,SaaS 会拿下企业级市场,因为它比所有替代方案都好,也更便宜。现代 SaaS 应用将由那些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支持,后者没有 Dell、HP 或者 IBM 的品牌服务器,而是由亚洲 ODM 生产的高度优化后的白盒服务器构成。另外,这些数据中心的操作者会很懂自己的东西:监控、修正并快速替换那些可能会失效的组件。如此,现在 OEM 服务器业的支柱——循环收益、高利润服务和维修合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我挺想知道联想是否也在做服务器的业务呢?
(图1)1995年8月-2012年8月统计的所有网站数 如图1所示,8月份,Netcraft收到的调查网站有628,170,204家,环比7月份减少近5.7%。
(图2)1995年8月-2012年8月全球web服务器市场份额
(图3)全球主流Web服务器份额
如图2、图3所示,在全球主流Web服务器市场份额中,除Apache份额下滑之外,其余Web服务器均有所增长。其中,Microsoft IIS环比增长0.74%,Nginx增长0.44%,Google增0.15%。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Netcraft统计到的活跃网站所使用的Web服务器。
(图4)2000年6月-2012年8月活跃网站所使用web服务器市场份额
(图5)全球主流Web服务器份额 据图4、图5数据所示,截至目前,全球仍旧超半数的活跃网站使用Apache Web服务器,市场份额达55.46%,环比7月下降0.5%。Nginx次之,市场份额升至12.31%,是此次唯一增长的web服务 器;Microsoft排名第三,份额小降至11.80%,Google降至8.08%。
第四季度的收入下滑是在泰国洪灾导致硬盘供给不足后发生的。Gartner分析师杰弗里·休伊特(Jeffrey Hewitt)表示,硬盘供应链中断使得很多服务器厂商在2011年最后几周内无法满足需求。他还预计,与硬盘相关的供应问题将延续到今年第一季度。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热销推动了数据中心的增长,这类设施需要使用大量服务器来存储数据,从而方便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
去年第四季度,除欧洲服务器出货量下滑3.1%外,所有地区都实现增长。惠普第四季度出货量位居首位,市场份额为28%,但出货量仍然下滑8.1%。
IBM仍是收入最高的服务器企业,全球份额达到34%,但第四季度收入也同比下滑10%,至47亿美元。
戴尔是全球五大服务器厂商中唯一一家在第四季度实现收入增长的企业,增幅为7.3%。戴尔第四季度服务器出货量也增长11%。
大型数据中心的扩容推动了x86服务器的增长,北美市场尤其突出。第四季度x86服务器收入增长2.6%,出货量增长5%。
●2011年10月,IBM、戴尔和惠普的十款产品垄断了中国服务器市场产品关注榜。其中,IBM和戴尔各有四款款产品上榜,惠普包揽了剩余的两席。
●产品排名方面,戴尔 PowerEdge T310(Xeon X3430/4GB/500GB*2)由第二名跌至第六名,变动稍大。
●机架式产品的关注度最高,达到了70.5%,远领先于塔式和刀片式产品。
●3万元以下产品是主流,其价格优势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2011年10月,中国服务器市场中,涨价产品占0.4%,99.6%的产品价格没有变化。关注比例方面,0.4%的涨价产品仅吸引了市场0.3%的关注份额,所产生的影响甚小。
一、品牌关注比例分析
三品牌垄断市场80.5%的关注份额
2011年10月,中国服务器市场品牌关注榜上,IBM、戴尔和惠普三个品牌垄断了市场80.5%的关注份额,领先优势较大。其中,IBM关注度最高,达35.8%,戴尔次之,为25.9%,惠普第三,为18.8%,其他品牌关注度均不足10%,且多数集中在2%以下,相对较小。
(图) 2011年10月中国服务器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主流品牌关注度走低
对比9-10月中国服务器市场三个主流品牌的关注度可以发现,IBM和惠普的关注度均小幅走低,其中IBM的关注度下降了1.0%,虽然戴尔关注度有所增长,但也仅仅变化了0.1个百分点,三者之和与上个月相比也有所下降,主流品牌关注度走低,但领先优势依然明显。
(图) 2011年9-10月中国服务器市场主流品牌关注比例对比
二、产品关注比例分析
IBM、戴尔各四款产品上榜
2011年10月,IBM、戴尔和惠普的十款产品垄断了中国服务器市场产品关注榜。其中,IBM和戴尔各有四款款产品上榜,惠普包揽了剩余的两席。
IBM System x3650 M3(7945I01)领跑
从产品关注度上看,除了冠军IBM System x3650 M3(7945I01)外,其他产品的关注度之间相差均较小。
产品排名变动略大
产品排名方面,戴尔 PowerEdge T310(Xeon X3430/4GB/500GB*2)由第二名跌至第六名,变动稍大,但由于每款产品的关注度之间相差均较小,因此排名变动较为频繁。
机架式产品占八款
产品其他参数方面,机架式产品最多,达八款,且前三甲均为机架式服务器。与塔式和刀片式产品相比,消费者更关注机架式产品。
(图) 2011年10月中国服务器市场产品关注排名
(表) 2011年10月中国服务器市场最受用户关注的十款产品的部分参数
排名 | 产品名称 | 最新报价 | 类别 | CPU核心 |
1 | IBM System x3650 M3(7945I01) | ¥16,500 | 机架式 | 四核(Gainestown) |
2 | 戴尔 PowerEdge R710(Xeon E5620*2/12GB/4*146GB) | ¥22,500 | 机架式 | 四核 |
3 | IBM System x3850 X5(7145i19) | ¥62,000 | 机架式 | 四核 |
4 | HP ProLiant DL388 G7(616659-AA1) | ¥16,200 | 机架式 | 四核 |
5 | IBM System x3400 M3(7379I03) | ¥13,500 | 塔式 | 四核 |
6 | 戴尔 PowerEdge T310(Xeon X3430/4GB/500GB*2) | ¥7,800 | 塔式 | 四核(Lynnfield) |
7 | 戴尔 PowerEdge R410(Xeon E5606/4GB/300GB/RAID1) | ¥10,600 | 机架式 | 四核 |
8 | IBM System x3650 M3(7945O01) | ¥16,100 | 机架式 | 四核 |
9 | 戴尔 PowerEdge R710(Xeon E5506/2GB/4*300GB) | ¥11,500 | 机架式 | 四核(Gainestown) |
10 | HP ProLiant DL380 G7(583914-B21) | ¥26,800 | 机架式 | 四核 |
三、细分市场关注比例分析
机架式服务器关注份额超70%
2011年10月,中国服务器市场不同类型的产品中,机架式产品的关注度最高,达到了70.5%,远领先于塔式和刀片式产品,尤其是刀片式产品,关注份额仅为2.4%。机架式产品应用范围相对较广,且价格也不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因此人气一直较旺,关注份额也较高。
(图) 2011年10月中国服务器市场不同类型产品关注比例分布
塔式服务器关注度继续走低
2011年9-10月,中国服务器市场不同类型的产品中,塔式服务器的关注度继续走低,下降了0.7个百分点,跌至27.1%。机架式产品关注度小幅上涨,刀片式产品关注份额相对较小,变化也较小。连续数月不同类型产品的关注比例变化均较小,市场表现相对稳定。
(图) 2011年9-10月中国服务器市场不同类型产品关注比例对比
1-3万元之间产品人气最旺
2011年10月,在中国服务器市场不同价格段产品的关注比例分布差别较大,1-3万元之间产品人气最旺,关注度高达50.3%,1万元以下产品的关注度次之,为20.8%,3万元以上产品关注度仅为26.6%,3万元以下产品是主流,其价格优势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图) 2011年10月中国服务器市场不同价格段产品关注比例分布
万元以下产品关注度走低
对比2011年9-10月中国服务器市场不同价格段产品关注比例可以看出,万元以下产品关注度小幅走低,已经由22.3%降至20.8%;1-3万元之间产品关注度没有变化;3-5万元之间产品关注度小幅走高,5万元以上产品关注度与上个月相比也略有增长,但幅度不大。综合看来,中国服务器行业不同价格段产品关注比例分布相对稳定。
(图) 2011年9-10月中国服务器市场不同价格段产品关注比例对比
产品价格变动较小
2011年10月,中国服务器市场中,涨价产品占0.4%,99.6%的产品价格没有变化。关注比例方面,0.4%的涨价产品仅吸引了市场0.3%的关注份额,所产生的影响甚小。对比10月服务器市场产品价格变化和占比可以看出,多数产品的价格没有变化,市场相对稳定。
(图) 2011年10月中国服务器市场价格变动的产品占比及关注比例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