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阅读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15 Sep 2020 08:55:3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Ofcom:2020年英国人新闻阅读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1115783.html Tue, 15 Sep 2020 18:41:09 +0000 //www.otias-ub.com/?p=1115783 电视仍然是人们关注新闻的最受欢迎的方式(75%),使用社交媒体关注新闻的比例已经从2019年的49%下降到2020年的45%。

与一年前相比,使用社交媒体平台获取新闻的人在信任度(从38%下降到35%)、公正性(从37%下降到34%)和准确性(从39%下降到36%)等一系列指标上的评价也更低。与去年相比,从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上获取新闻的人也不太愿意分享或转发热门文章或视频了。

其他发现包括:

  • 互联网是仅次于电视(75%)的最受欢迎的新闻获取平台(65%的人使用),其次是广播(42%)。超过1/3的成年人(35%)从纸质报纸上获得新闻。但是,当将传统印刷与报纸网站和应用程序相结合时,这一比例上升到47%。
  • 2019年,成年英国人平均观看电视新闻的时间为98小时。但不同年龄的受访者有很大的不同,65岁以上的人看新闻的时间是年轻人(16-24岁)的12倍。
  • BBC One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新闻来源(56%),紧随其后的是独立电视台(41%)和Facebook(34%)。
  • 在通过电视获取新闻的受访者中,使用BBC频道的成年人减少了(从2019年的85%下降到83%),而使用Sky News的人数增加了(从30%上升到33%)。
  • 略多于20%的成年人通过播客收听新闻。其中1/3使用YouTube,约1/4使用BBC Sound和Spotify,1/5使用苹果播客。
  • 6/10年龄在12岁-15岁之间的儿童对新闻感兴趣。3/4的儿童每周至少阅读、观看或收听一次新闻。
  • 音乐新闻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最有吸引力(57%),其次是名人新闻(45%),关于英国事件的新闻,以及动物和环境新闻(43%)。
  • 9/10的大孩子知道“假新闻”,但在使用社交媒体获取新闻的受访者中,超过一半的人很难判断这些平台上的故事是否准确。

199IT.com原创编译自:Ofcom 非授权请勿转载

]]>
数据看趣头条的经济模型,6-8个月回本会夜长梦多吗?
//www.otias-ub.com/archives/843685.html Sun, 10 Mar 2019 09:33:52 +0000 //www.otias-ub.com/?p=843685 随着互联网的下沉,小镇青年,五环外的用户这些词涌入我们的视野,快手,拼多多等产品也颠覆传统互联网对互联网巨头一统天下的认知,这些服务普罗大众的新产品的涌现让我们意识到互联网国度同样是折叠的,存在垂直人群的生态和独特机会。

买量+网赚+收徒推动趣头条用户快速增长

用户增长是互联网公司最为核心的工作之一。趣头条在用户增长上面可谓独辟蹊径又接地气,这快速驱动了趣头条的用户增长。如下图所示,截止到2018年底,趣头条的日活跃用户达到3090万人,月活跃用户达到9380万人,同环比均有较快的增速。

趣头条的用户增长能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得益于如下几个方面:

(1)市场买量,比如通过第三广告平台的效果广告投放,少量的品牌广告投放;

(2)利用网赚激励积极用户主动口碑推荐用户安装产品,趣头条给能为平台带来新用户的老用户给予较高的现金激励。据说这激励了小镇或村里面手机技能发达的大妈们给村子里的人都安装了趣头条。

(3)同时为了持续激励用户活跃,趣头条还对活跃用户提供现金激励。这个有点像航空公司给予经常乘坐航班的旅客提供的里程激励。公司披露这方面每天每用户需要支出0.2元。

正是得益于以上三大手段的组合,趣头条从零起步,达到了今天数千万级的用户规模。

天下没有免费午餐,趣头条用户增长的费用不菲

尽管趣头条的用户增长喜人,但市场买量和用户激励的成本可不低。根据趣头条4Q18的财报,趣头条当季度的市场费用为13.7亿元,其中55%用于用户获取,41%用于现有用户的活跃激励,另外4%是品牌等其他活动。

市场费用超过营收,趣头条的模式是否可行?

企业不能做亏本的买卖,因为近期趣头条在买量和用户激励上支出很大,导致业绩上可谓入不敷出。如下图所示,2018年趣头条的市场费用为32.5亿元,高于同年的30.22亿元。

短期看,趣头条的经济模型并不健康,那么长期而言,这个模型是否健康呢。任何业务模式,收入-成本=企业的利润。我们先来看趣头条的收入端。

趣头条每天可以从每个用户身上赚取0.47元。根据公司最近一个季度披露的数据,趣头条每个DAU贡献的收入为0.47元。只要用户越活跃,活跃天数越多,趣头条就能从用户身上赚到更多的钱。为了让用户更活跃,趣头条的手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产品手段,改善推荐算法让用户更沉浸在内容中;第二个是用户现金激励,用户使用产品越多,就能获得类似网赚那样切实的现金收益。

再来看看用户成本,结合上文可以知道,趣头条的用户成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增用户成本,这部分成本主要是市场买量和用户推荐产生的,根据趣头条的数据,目前每个新用户的获取成本为6.57元第二部分是用户激励成本,主要是激励用户使用产品而做的现金补贴,根据上文,趣头条对每个活跃用户每天补贴0.2元

新用户获取成本6.57元是一次性的支出,而用户获取成本0.2元是持续性的费用,由于每个DAU可以创造0.47元收入,那么趣头条每天可以从每个用户身上赚取0.27元,这也意味着每个用户能活跃满25个活跃天(6.57/0.27),趣头条就可以把买用户的钱赚回来。但是25个活跃天听起来不长,但毕竟用户不会天天活跃,考虑到有些用户流失,有些留存,有些使用频次高,有些低,综合下来,趣头条每个用户的回本周期是6-8个月。

对于每个新增用户需要6-8个月的趣头条价值究竟如何,那就见仁见智了,如果趣头条的产品打磨地足够好,那么是有足够的底气留住用户,让用户持续使用超过25个活跃天的。反过来,如果趣头条的产品不行,没有竞争力,加上竞争对手的抢夺,那么用户回本周期就会变长,就会夜长梦多。

好在趣头条是家有创新力的公司,公司最新的小说阅读产品米读自2018年5月上线以来,累计安装量达到4000万人,日活跃用户为500万人,平均每日每个用户使用时长150分钟。米读跟趣头条阅读产品不一样,不需要用户激励支出,所以米读产品的上线和商业化的进一步挖掘,有希望缩短趣头条的用户回本周期。

via:199IT原创

]]>
新闻阅读的黄金时代
//www.otias-ub.com/archives/478253.html Tue, 31 May 2016 02:49:47 +0000 //www.otias-ub.com/?p=478253
1464662953-2648-286ed488c7cf18b6357e02
即便是手机小小的屏幕,也不能够阻挡人们的阅读热情——哪怕是读一篇很长的文章。

过去,人们常常说,没有人能在手机上真正读到实质性的内容。追溯到读报的年代,那时,人们阅读一份大大的油墨报纸看起来似乎很正常,而相较之下小小的手机屏幕却显得有些荒谬。

天哪!看看这一理念已经发生了多大转变。

如今,人们总是会在智能手机上看书。皮尤调查中心一项新发现表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阅读长新闻——皮尤调查中心对长新闻的定义是至少有1000字(英文)。(注:对应的中文字数约为1500-2000字,篇幅约为本文的1.5倍)

研究者们对反映读者行为的匿名数据进行分析,这些读者于2015年9月参与了30个新闻网站近75000篇文章的阅读互动。研究者们以Parse.ly数据分析公司提供的度量作为参考。尽管调查范围的确相当广泛——包括在线网站、传统新闻网站、利基新闻网站以及一般新闻网站等,但皮尤调查中心的调查结果也并不能够反映出整个网络上的读者行为。因为人们还会关注其他方面的新闻:娱乐、科学、技术、政治、商业、体育和犯罪,等等。

总之,平均来说,研究人员发现,手机用户会花较长的时间阅读长文章。乍一看,这一结论从直观意义上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既然是更长的文章,人们所花的阅读时间自然也会更长。不过,这一结论带来的更大启发在于,人们如今不仅在手机上阅读,而且更热衷于阅读长篇幅的文章。研究发现,读完一篇1000字以上的故事平均要用123秒的交互时间(滚动、点击和大概阅读),而读一篇不到1000字的故事平均会用57秒的交互时间。(尽管两分钟并不是很长,但我们所说的是平均数,并且平均数包括那些刚点进文章就停止阅读的人。)皮尤研究中心称:“与短新闻相比,人们会花近两倍的时间阅读手机上的长新闻。”

与此相关的是,皮尤调查中心发现,阅读时间会随着字数平稳上升。读一篇少于250个字的故事平均用43秒;而读完一篇5000字以上的文章则要用到270秒——4分半钟。

1464662952-9913-286ed488c7cf18b6359d06
尤其是当你考虑要从浩瀚的书海中选取哪篇文章时,这一发现会显得更加有趣。绝大多数的文章都很短,但是人们还是会选择花大量的时间来阅读那些更加深刻篇幅更长的故事。皮尤调查中心这样写道:“在所有调查文章中,有76%的文章不到1000字。但从单篇文章来看,长篇故事几乎与短篇故事一样吸引读者。”

还有几件值得一提的调查发现:首先,手机读者通常不是“夜猫子”就是“早起的鸟儿”。他们的大部分阅读时间是从午夜到凌晨3:59,或者从早上4点到上午9:59。其次,尽管社交媒体极大地促进了各种篇幅的文章的传播——近40%的手机读者都会访问新网站,但是人们还是不怎么喜欢通过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门户网站去阅读长篇故事。第三,手机读者似乎特别重视互联网内容自助。皮尤调查中心称:“一个月下来,绝大多数的手机读者,72%的长篇故事读者和79%的短篇故事读者,平均在一个给定网站上也就只看了一篇文章。”

不过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手机无法阻挡人们阅读长篇新闻故事。皮尤研究中心的新闻研究部主任艾米·米歇尔(Amy Mitchell)认为:“阅读短篇故事的时代结束了,这也表明读者或许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读一篇长故事。”

原文选自:大西洋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