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消费者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09 May 2019 11:24:1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BRP:超过一半的数字消费者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体验
//www.otias-ub.com/archives/869961.html Thu, 09 May 2019 16:28:59 +0000 //www.otias-ub.com/?p=869961 根据BRP 2018年12月的一份报告,数字消费者(18-37岁)在选择零售商时会关注自助结账、移动支付或当日交货的可用性。相比之下,传统消费者(38岁及以上)对技术产品不那么在意,大多数是通过免费送货的方式收货。

AllianceData 2018年11月的一份报告指出,数字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的可能性是传统消费者的2倍。他们“在网上购物、在店内取货”的可能性也增长了26%。

根据BRP,数字消费者和传统消费者在访问商店之前都会在线研究价格,分别为59%和64%。但那些年龄在18岁至37岁之间的消费者比传统消费者更有可能建立网上购物清单,比传统消费者高出13%。

近一半的消费者会查看产品评论。57%的传统消费者优先寻找在线优惠或优惠券,44%的数字消费者会这么做。

BRP的数据显示,61%的数字消费者在购买后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非凡的购物体验,只有29%的传统消费者会这么做。对于不满意的体验,这一趋势也存在:56%的数字消费者会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糟糕体验的帖子,而传统消费者的这一比例为27%。

有一件事是两组人都同意的:在不能令人满意的购物体验之后,近2/3的数字消费者和传统消费者将不会再光顾这家零售商。

199IT.com原创编译自:BRP 非授权请勿转载

]]>
数字地球:数字消费者的崛起
//www.otias-ub.com/archives/412354.html Wed, 02 Dec 2015 14:24:52 +0000 //www.otias-ub.com/?p=412354 digital-consumer

经过21年的发展,互联网市场已渐趋成熟。如今互联网已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让全球近40%的人口通过互联网实现交互。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互联网经过12年的发展才突破第一个10亿用户,且又用了4年的时间才发展到30亿用户,不过这30亿用户仅仅利用互联网进行上网和收发邮件等简单活动。目前,手机宽带订阅自2008年以来已增长两倍,在全球手机订阅中的占比已达34%。与此同时,新兴市场正竞相发展移动手机市场,为互联网的使用打开了更多通道。预计互联网下一个10亿用户将来自于全球移动连接时代,并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和更多的商业机会。

下一个10亿互联网用户与此前的30亿用户相比将有所不同。过去的30亿用户仅仅是以互联网用户的身份起步的,然后才成为数字市场的消费者。下一个10亿用户已经处于移动生态系统中,使用其功能手机进行简单的互动和交易。他们将不仅仅是作为用户,而是作为数字消费者起步:支持上网功能的移动设备将极大地扩展对可下载内容访问的途径;通过手机购买并销售商品及服务将成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这将对全球商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未来的数字消费者从哪里来、他们是谁、他们的喜好是什么以及他们将如何塑造未来的数字市场都将对全球企业和投资者提出拷问。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取决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如何共同努力以应对数字化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数字演进指数

数字演进指数分析了主导一国数字经济演进的主要潜在动力:需求条件、供给条件、制度环境,以及创新和改变。研究者将四大动力拆分为12个方面,并使用83个指标进行测量。

供给条件:接入类基础设施(如带宽、服务器、数字内容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等),交易类基础设施(如消费者金融服务的深度,对ICT的商业使用程度等),执行类基础设施(如交通网络的质量、物流绩效等)。

制度环境:政府效力(如政策稳定性、法律法规、治理质量、腐败程度等),政府和商业环境(如资本流入程度、对竞争性市场的助力程度、为国内商业行为提供的便利条件等),政府的数字生态系统(如电子政务、政府对ICT和创建数字生态系统的支持等)。

创新和改变:生态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图景(如私人产权投资、面向消费者的商业行为等),颠覆的程度(如新技术新服务的使用程度、广告业等),初创企业文化(如风险投资的可用性程度、新商业的注册便利性等)。

研究选取的50个国家横跨发达经济体到新兴经济体,代表了全球近四分之三的人口(52亿)。当前绝大部分互联网用户都生活在这些国家,并且下一个10亿用户也将来自这里。排在前十名的国家或地区包括:新加坡、瑞典、中国香港、英国、瑞士、美国、芬兰、加拿大、韩国和荷兰。

各国数字演进模式及特点

各数字市场具有独特的发展模式。研究表明,各国的发展模式都不尽相同,尤其是新兴经济体。西方国家的发展路径难以对其他国家的数字化进程产生指导意义。各国的发展势头和方向由诸多系统性要素决定,其中,人口学要素(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等)和创新要素推动各国发展,而制度和环境因素往往减慢其发展速度。

发展模式存在近邻相关效应。地理位置对各国数字演进模式的作用在于,一国与其邻国的发展和演变模式趋同。共享的文化习俗,相似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以及示范效应都在其中起作用。

数字贸易要素的创新性组合促进新兴经济体的数字市场发展。在一些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中,混合了两个或多个数字贸易价值链(访问、市场、交易和物流)元素的数字经济正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从而弥补了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西方国家的数字经济基于强大的电子支付网络发展了高效的电子商务模型。研究发现,尽管薄弱的基础设施、文化偏好以及对电子支付的不信任等因素使得现金支付观念在新兴经济体中已根深蒂固,但是,这并没有阻碍其数字化改革的进程。在这些国家中,企业创新性地开发出货到付款等离线支付手段来适应当地民众对现金的偏好,从而获取市场份额和消费者信任。

政策及制度环境因素对电子商务发展具有不成比例的影响。如果制度环境能够促进而非限制数字经济的发展,这将是一项极具竞争性的优势;相反,缺乏有效的制度设计将阻碍个别大型新兴经济体的电子商务发展潜力。目前,全球政府有三种管理数字市场的举措,分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信息有序流动”管理模式、以俄罗斯为代表的“网络管控”模式,以及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信息自由化”管理模式。

基于DEI指数的建议

DEI指数建立了四类数字市场的演进模型,总体来看,这对电子商务价值链上的商家、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将对零售、技术及中间业务管理、物流和相关基础设施及供应链领域产生明确的影响。其次,它将指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尤其是对私募资本和风险资本的投资者而言。最后,它还将影响公私合作伙伴以及广泛的公共政策行动。

企业家、贸易商和投资者将能够有效抓住数字演进指数所呈现出的发展机会。企业可寻找机会以填补供需差距,争取短期内获得最高的杠杆效益和回报;政策制定者可敏锐地看到该国从数字演进中获得的经济收益,并以数字演进指数最佳得分者作为标杆,为本国的数字生态系统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具体到各数字研究区域来讲,建议如下:

“关注”和“爆发”区域在中短期内的最大机遇来自供应条件的改善。数字生态系统将从物流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更深的金融包容性和更好的互联网接入条件中极大受益。政策制定者和私营部门的积极合作将构建改善互联网访问、交易和交付的快速通道。

“爆发”市场及处于数字市场风口的国家,如南非、墨西哥、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尽管面临供应条件的严重局限性,但是在2008~2013年间需求实现最快的增长。因此,消除供应条件的瓶颈,将发挥出这些市场的人口优势和强劲消费需求的最大潜力。

中国和印度庞大而极具吸引力的人口数量将继续吸引资本投资。网络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将加剧,这将对本已紧张的基础设施继续施压,不过可使消费者受益。创新型企业家为了追求成功,将制定混合型解决方案和短期对策来克服供应与长期风险方面的缺口。因此,需制定前瞻性决策,以确保基础设施条件满足巨大的需求。

东盟经济体的日益一体化,以及他们相似的数字演化路径和超过6亿的消费者,使它成为数字商务投资的另一候选市场。然而,尽管他们发展迅速,但截至目前,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爆发”类国家所获得的私募资本投资却相对较少。东盟的一体化和关税协定将为区域市场与分发网络带来发展机会。

欧洲的“失速”经济体,包括荷兰、芬兰、比利时和法国,可利用不断增强的区域一体化,跨越国界,向欧洲更广泛地区超过5亿的消费者销售商品,从而快速复苏数字经济市场。

“突出”市场在电子商务领域呈现出极高的投资回报率(RIO)。虽然这些国家的国内市场已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但它们仍计划发展成为电子商务区域中心。为此,它们可利用强大的基础设施和支持性的制度环境,吸引周边国家的需求。新加坡、中国香港、迪拜等贸易中心与周边国家的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深,并从中获益良多。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
埃森哲:在互联新世界与数字消费者互动
//www.otias-ub.com/archives/319832.html Wed, 07 Jan 2015 04:37:35 +0000 //www.otias-ub.com/?p=319832 Accenture-Connecting-Digital-Consumer-Infographic

埃森哲最新发布的《在互联新世界与数字消费者互动》报告发现,大多数消费者在使用新型智能设备时都曾遇到挑战。

调研显示,83%的受访者表示在使用新型智能设备时遇到过各种问题。这些设备包括:可穿戴健身监测器、智能手表、智能恒温器、车载娱乐系统、家用网络监控摄像机和安全系统,以及各种可穿戴健康产品。

虽然在未来12个月内,受访者对于新型智能设备的购买意向较为平淡,但从未来五年来看,他们的购买意愿则相当强劲。

例如,在未来12个月中,仅有12%的消费者有意购买可穿戴健身监测器;而在未来五年内,则有40%的消费者计划购买此类产品。未来一年内打算购买智能手表的消费者的比例只有12%,但未来五年内计划购买这一设备的比例则升至41%。

在未来五年内,消费者有强烈购买兴趣的其他产品还包括:家用网络监控摄像机和安全系统(41%)、智能恒温器(39%)、车载娱乐系统(37%),以及家用3D打印机和头戴式眼镜显示器(35%)。

]]>
埃森哲:中国数字消费者洞察
//www.otias-ub.com/archives/255987.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55987.html#comments Wed, 16 Jul 2014 14:36:19 +0000 //www.otias-ub.com/?p=255987 数字化的生活方式正在塑造一个崭新的消费时代。消费者们的消费行为更加复杂,对新技术的利用和数字生活方式有着更高的期待、更多的权力和选择。只有洞察数字化生存状态下的消费者,并围绕其需求建立差异化的经营模式,企业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数字消费时代,深刻洞察消费者是每个企业生存和发展面对的巨大挑战。

因此,埃森哲在近期完成了一项涵盖22个城市3000名消费者的调研,基于本次所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样本,运用数字分析法,基于多维度变量考虑和严谨的统计学方法,描绘了中国城市主流消费者的共性特征。

【一】崛起的数字消费者:全数字、全智能

如今,智能终端已高度渗入城市消费者的生活。调查中,分别有超过70%和60%的城市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并有超过半数表示会“积极关注最新潮的智能终端”。通信、媒体与高科技行业将是这一现象最直接的受益者,同时也会是竞争最激烈的战场。

与此同时,消费者生活也日趋移动化、社交化。移动终端占据了消费者大部分碎片时间,承担了娱乐、社交、资讯、阅读等多种用途,甚至部分工作功能。

以微信为例,其人均每天使用时间已从2012年的3分钟上升到2013年的9.7分钟,而同期传统通讯手段的使用量则明显下降;本次调查中,也有40%的被访者表示已用微信替代了手机短信功能。

调查还发现,至少一成以上的城市消费者经常使用移动网购。而有趣的是,收入偏低和小城市数字消费者的移动购物频率相对更高;这一群体不断增加的移动消费需求有望在未来加速推进移动互联网消费市场的发展。

【二】挑剔的数字消费者:换商经济

消费者在购物时面临着越来越多样化的选择,因而变得更加挑剔,会比原来更频繁地更换产品或服务提供商。我们将由此产生的潜在支出称为“换商经济”(SwitchingEconomy);预计未来一年中国市场的“换商经济”规模将达1.2万亿美元。

此次调研中,我们进一步调查了中国消费者更换电信运营商的原因,36%的消费者进行选择时最关注的因素是“有吸引力的资费套餐”;网速(28%)和通话质量(24%)分列二、三。而“资费套餐”中, “本地通话时长”和“上网流量”最具吸引力。

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口碑”对于中国消费者选择服务商有着重要影响,60%的受访者将“家人、同事、朋友”列为了解手机产品信息的首要渠道。而网络、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也已超过传统媒体,这在一线城市尤为明显。

【三】简朴的数字消费者:中低端市场的蓝海

调查显示,超过70%的城市消费者使用2000元以下的手机,且多数不到两年就会更换;而4000元以上的高端机用户更换频率要明显低于其他用户。在苹果和三星之下、小米之上,中低端手机市场的空间和潜力依然巨大,中国厂商或可有所作为。

我们还发现,中国数字消费者的智能终端娱乐化趋势非常明显:半数以上的消费者使用智能终端听音乐、玩游戏或看视频,其中年轻和中低收入消费者的“娱乐诉求”相对更强。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智能终端的娱乐化,待机时间、屏幕尺寸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消费者选购产品时的主要关注点,而丰富优质的内容、交互式体验,以及其他增值服务,也是消费者的需求重点。

【四】多屏的数字消费者:注意力之争

中国的数字消费者已形成多平台多设备的消费习惯。调查显示,消费者每周花费在电脑、电视、手机、平板等终端上的时间分别为12.6、9.4、8.3和7.2小时,差别并不大。

另一方面,有50%的消费者在观看电视的同时也在使用其他设备,并且大部分受访者都愿意在电视机上体验到上网、购物、游戏等其他功能,仅13%表示“不需要”。作为第四屏,电视很有可能成为其他智能设备的集成显示器,客厅或将成为各类厂商必争之地。

]]>
//www.otias-ub.com/archives/255987.html/feed 1
Nielsen:什么催生新的数字消费者?
//www.otias-ub.com/archives/194072.html Mon, 17 Feb 2014 23:41:17 +0000 //www.otias-ub.com/?p=194072 过去30年科技改变了许多——甚至在过去三年!由于数字设备与平台的迅速扩散,今天的消费者与网络的连接比以往更紧密。过去只能通过特定的频道如印刷品和广播电视获取内容,而今天,通过消费者的多个连接设备就可以把内容传送到他们手上。

这些变化正推动着一个媒体革命,并模糊了传统的媒体定义。事实上,美国人现在平均拥有四个数字设备,一般美国消费者在各个设备间用掉60个小时消费内容。在尼尔森的《数字消费者报告》中,我们探索这种转换并调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现在如何与数字世界交织。

这个转变的中心是数字设备的大量涌现。大多数美国家庭现在拥有高清电视(HDTV)、能上网的电脑和智能手机,让消费者可以做出更多的选择:如何与何时访问内容。现在三分之二的美国人使用智能手机,这使他们可以随心随意获取媒体内容,而且他们在购物时也全程使用设备。

移动设备的迅速采用同样进入家庭,第二屏幕的使用改变了电视观看体验。84%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户表示他们在看电视的同时使用自己的设备作为第二屏幕。消费者使用第二屏幕来加深自己与节目的交流,包括一些活动如查找角色与情节线索的信息,或调查和购买广告产品和服务。较流行的第二屏幕活动之一是使用社交电视:平均每天约一百万美国人转向推特讨论电视节目。

untitled

社交媒体继续在美国消费者的生活中起重要作用。报告发现三分之二(64%)社交媒体用户表示他们通过电脑登陆社交网站每天至少一次,而半数(47%)智能手机主人每天在自己的手机上访问社交网络。移动设备理所当然地推动了社交媒体的增长,比起上一年,社交媒体应用软件的使用在2013年增加了37%。

鉴于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清楚观察今天的消费者在做什么变得空前重要,从而理解未来的影响。要更多地了解数字技术的这些趋势正如何推动新的多屏幕发展,不断接触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Via: 199it翻译自Niels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