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at, 25 Dec 2021 14:52:5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中国电子&中软:2022年数字时代中央企业经营管理一体化白皮书 //www.otias-ub.com/archives/1365318.html Sun, 26 Dec 2021 20:30:59 +0000 //www.otias-ub.com/?p=1365318 数字经济发展驱动中央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其愿景普遍表现为
最终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本质上是顺应潮流加快国有资本的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这对企业组织协调能力和资本控制力提出更高要求。中
央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应当进一步深化对要素、技术、模式的认知变革,
以数字原生思想,打造一体化、智能化的经营管理体系和能力。

白皮书扎根中央企业经营管理场景,以”央企总部到二级企业”
的战略落地闭环为主线,梳理了 1个典型业务架构,提出”两个重新
认识”,并构建”包裹式数字化经营管理管道”模型。从中央企业需
求侧和服务供给侧不同视角,围绕最基础、最迫切的战略决策、组织
人才、财税金融、供应链运营、合规风控等五大场景实践进行归纳,
形成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中央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场景设计方案,以
期成为中央企业推进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工具,与政府、企业、
高校、科研院所等生态伙伴一道,共创共建数字国企。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A.T. Kearney:数字时代的竞争 //www.otias-ub.com/archives/955903.html Tue, 12 Nov 2019 21:28:20 +0000 //www.otias-ub.com/?p=955903 A.T. Kearney发布了新报告“数字时代的竞争”。全球技术格局正在重建,曾经自由和不受约束的数据跨境传输受到新的、更大的数字墙的约束。“互联网拼接”和“数字冷战”等术语变得无处不在,迫使世界各地的公司改变从采购到客户参与的各方面的战略。我们正在迎来一个数字混乱的时期。

过去近30年,万维网在全球数据交换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时期。最初的特点是互联网使用的快速增长,以及使联网设备的大量增加。

但即使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对于科技公司和依赖其服务的个人和公司而言,全球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现在很多注意力都集中在关于数字的新政策和法规的“技术冲击”性质上,许多政府都在寻求政策平衡,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的优势,又能减轻其负面影响。

在21世纪的数字经济中,维持相关性和国际竞争力的竞争在各种技术领域加剧。但有两种技术尤其突出:5G和人工智能。

但是,关于监管​​数字的国际协议仍然遥遥无期,因此公司必须在主要市场中管理一系列复杂的冲突规则。

我们处在这个数字混乱时期的开始。当前阶段的数字秩序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

公司不能成为正在进行的数字革命的被动观察者。他们应该积极适应当前的数字混乱,同时还应通过开展战略性的数字转型,为未来的数字秩序做好准备。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联合国报告:相互依存的数字时代 //www.otias-ub.com/archives/895171.html Fri, 28 Jun 2019 16:56:15 +0000 //www.otias-ub.com/?p=895171 联合国秘书长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在经过长达9个月的磋商和论证后于今天发表了它的研究报告《数字相互依存的时代——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报告》(the age of digital interdependence)。报告呼吁建设包容性数字经济和社会,到2030年,确保每个成年人都能获得可负担得起数字网络,以及数字金融和医疗服务,建立广泛的多方利益攸关方联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分享“数字公共产品”和数据。

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在报告中提出五组共十一项重要建议,指导各国、社会和企业负责任地使用数字技术,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指出,数字时代全球的机遇大于风险,对数字经济的担忧会遏制全球创新,智慧的治理才会激发新的机遇。

《数字相互依存的时代——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报告》的报告分三个主要部分:1)数字技术如何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如何确保更具包容性的数字经济的前景;2)审查与数字领域、人的代理关系和安全有关的问题;3)数字合作模式。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共同主席梅琳达·盖茨、阿里巴巴集团执行主席马云和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共同出席《相互依存的数字时代》报告发布会。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这份报告“非常详尽、富有洞见”,同时还是一份谦逊的报告。“有人说数字时代会出现很多问题,我想问一下,是否存在没有问题的时代?”马云说,如果你认为数字革命是一个问题,那么问题才刚刚开始;而如果你认为数字革命是机会,那么机会才刚刚开始。

马云指出,这场技术革命与历史上的其他技术革命不同,因为它更具普惠性。今天,用一部手机做生意、服务全球各地的客户成为可能;在几秒钟之内获得小额贷款成为可能。他呼吁,不要让担忧阻止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数字革命带来的机会。

“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地制定政策和法规。”马云认为,一个成年人不能穿孩童时期的鞋子,它们会限制你的成长和潜力,政策和法规也是如此。“我们制定的政策必须是智慧时代的智慧政策。”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CIO:来自数字时代的十项洞察 //www.otias-ub.com/archives/369703.html Sun, 26 Jul 2015 08:28:33 +0000 //www.otias-ub.com/?p=369703 digi-age

作为管理者,思考和了解未来的趋势至关重要,因为这是一个趋势超越优势的年代。1972年,柯达总裁预言终有一天数字技术将会取代胶片,因为它拥有当年的优势—世界上第一家掌握数码摄影的CCD(电荷耦合装置)核心技术的优势。但是由于未能跟上数字化与互联网的趋势,40年后柯达倒闭了,败给了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数字化年代,谁能占领科技创新的先机,谁能率先部署创新链,谁才能获得久盛不衰的竞争优势。企业仅有优势还不够,持续进行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洞悉未来商业趋势,精准把握创新机遇,您的企业就是下一个成功者。

互联网时代,一切商业规则都在改变,失败者创造的是网页,胜利者创建的是生机勃勃的社区。失败者在公司内部创新,胜利者则是和用户共创。新常态的特点也许是分散、不稳定、不明确,但是,不可预测的是未来的精确图景,而可预见的则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数字时代,人们要掌握的十大商业趋势会是什么呢?

1.大数据—从碎片化数据到大数据

业界曾经将大数据的特点归纳为数据体量大、类型繁多、商业价值高以及处理速度快,但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因其应用方式的改变而创造价值,由于具有在线、实时、全貌的特点,人们只要用PC或手机浏览信息,便能够在网上留下年龄、爱好、踪迹、信用、性别的特征,成为数字透明人,而数据采集的方式也从以往征求数据提供者意见的主动采集变成人们无意识留下的数据足迹;从数据的单向获取变成共同创建新数据;从事后数据处理变成高速同步处理。这样的结果便是消费者走到一地,智能手机便能实时获取附近的优惠信息,经过数据挖掘的个性化餐饮、旅游、购车等信息更是引来忠诚的消费者。

2014年时,阿里集团数据平台已经积累下超过100PB的数据,相当于4万个西雅图中央图书馆580亿本的藏书量,也奠定了DT(datatechnology,数据技术)时代的基础。大数据战略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思想意识的变革。阿里从2010年起做小微企业的贷款正是基于卖家9方面的数据:销售数据、平台认证和注册信息、心理测试结果、信用评级、历史交易记录、婚姻状况、海关进出口信息、客户交互行为、水电缴纳信息。阿里小贷放贷方式也是按日计息、网络还贷、无须担保,至2014年2月,累计放贷70万家,超1700亿元,不良率小于1%,弥补了银行因高昂的风控成本而不能涉足的领域。Netflix的《纸牌屋》第二季播出前也根据第一季用户的海量反馈,分析观众的偏好,甚至因此而更改了剧情的走向,造就了观众对第二季剧本的追捧。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种大数据方案都得扎根于特定行业,了解行业也了解技术的数据科学家将成为最紧缺的人才。

2.云计算—从离线计算到云计算

云计算包含三个关键词:“通过互联网”、“可分配的资源共享池”、“根据需要”。云计算的DNA是服务,把原本在本地安装的软件放在云端运行,在任何可上网的地方,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按订购的服务多少和时间长短为厂商提供的应用软件服务付费,低成本地共享计算服务、存储服务和应用服务而无需维护软件。

3.平台—从单边市场到单边市场+双边市场

相对于单边市场,平台需要通过促进双边(多边)群体互动才能以分成、佣金、广告费用等形式实现自身价值。平台的成长与收益基于用户规模的扩张和活跃的瓶颈。平台规模越大,用户数量越多,每个用户分摊的平均成本越低,平台的盈利就越高。当双边多边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对配套服务和延伸服务的需求。像奇虎360用免费策略赢得了每月超过3亿的活跃用户后,便通过广告和与其他搜索引擎的分成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4.移动互联网——从PC互联到移动互联

移动互联时代,大量碎片化的时间得以充分利用,信息得以快速广泛的传播。以移动互联为基础的各种创新应运而生,地图应用、商务办公、电子商务、影音媒体、读书学习、生活工具等等。在移动互联时代才有了滴滴打车、手机近场支付这样的创新。近两年,又进入了一个多屏合一的世界:PC、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品、智能电视、车载设备,通过云端组合,很多内容可在云端实现自由切换。而未来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新一轮的智能硬件设备,将引来众多的投资,这个产业将呈现“智能+云端数据+APP应用”的商业模式,产业链的融合也更为紧密。手机制造商要进入互联网市场,消费电子厂商聚焦移动终端,传统互联网公司涉足移动业务,移动运营商则开始搭建内容平台。

5.软件定义一切—从软件定义硬件到软件定义一切

软件起先是作为硬件的附加而出现:随着硬件性能的提高,要求相应的软件进行匹配。但是现在硬件的生产进入到相对容易的阶段,此时软件的体验便成为产品差异化的核心所在。智能手机推出之前,人们的注意力还在屏幕分辨率、电池寿命,但自从苹果手机推出,谷歌发布Android开源系统,人们的关注点开始转向软件。正是基于软件和操作系统,手机由通信终端变成了手持智能终端。

软件定义硬件的本质是硬件的生产能力是固定的,但是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软件定义硬件便显得顺理成章。如今软件为包括交通、工业过程控制、机器人、建筑设计、金融服务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的领域提供服务。而软件定义一切的背景是市场进入了由消费者定义的阶段。在未来,软件定义一切也会进一步加速云计算、物联网与大数据发展。

6.外包和众包—从小而全、大而全到外包、众包

这是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众包之下的创造者未必是自己的员工,连管理方式都要发生改变。在这一趋势之下,地图制作(Waze)、软件测试(Appaluse)、知识(维基百科)、劳动力(Mechanical Turk)、研发(宝洁)、资本(Kickstarter)都可以众包。最近出现的创客(Maker),则努力把各种创意变成现实。在互联网时代流行定制化生产,创客的存在把原来的市场调研-需求论证-设计产品-量产销售转化为需求产生-需求分析-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的C2B模式。在这个新模式里“想要什么就做什么”,创客只对自己的目标负责,一个人将点子变成现实,其他的像募集资金、整合资源、寻求专业支持,生产制造等都不再是难题,让个人成为新想法的源头,进而变成有思想价值,为社会接受的产品。

7.需求驱动—从供应驱动到需求驱动

谁不了解需求,谁就会退出市场。传统供应链关注的是产品供给,其模式为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需求链则以顾客需求为核心。去哪儿网在用户渴望买到最便宜机票的年代以此为主业,而当用户在酒店预订中显示出对相关点评信息的热衷时,它又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酒店点评系统;跟团游价格疯长,自由行操心太多时,去哪儿又推出了深度游,满足专属旅行需求。去哪儿的商业模式是没有模式,只有需求,这是需求驱动的典型代表。

小米手机的成功也是先制作出简单的MIUI系统,根据用户的意见进行改进,每周更新,当用户和需求都成熟后开始生产硬件。用产品原型做测试,由于不需要修改硬件,所以MIUI的改进成本低,迭代速度快,还能积累大量忠诚用户。

8.长尾市场—从规模经济到长尾市场

传统的“二八理论”说的是20%的产品或客户带来80%的销量,这是因为传统销售大多受制于货架、员工、地点,而冷门产品或服务在每个细分市场的需求十分有限且过于零散,如果销量无法覆盖相关成本将很难满足。而互联网时代在固定初始投入的条件下,不需要实体店面,销售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才能够实现长尾,正如亚马逊有过一半的销量来自于排行榜上位于13万名开外的图书。

长尾是一种个性化的需求,因此需要更多的发现渠道,除了搜索引擎,还有通过大数据挖掘精准推荐以及消费者的评分推荐让那些原本被忽略的商品脱颖而出。

9.数字金融—从传统金融到数字化与互联网金融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传统银行不改变,就会成为21世纪一群将要灭亡的恐龙。传统银行总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对利润贡献度大的客户和业务领域,而互联网则为小微金融的崛起提供了便利。从个人理财到供应链金融,支付领域的创新,乃至P2P网络融资平台的崛起,数字金融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形成一个生态圈,也成为实现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大大降低业务运营成本,同时借助大数据实现更为精准的金融服务。

10.O2O模式——从纯线下、全线上到O2O模式

实体店遇到天花板,这是线下企业不得不正视的现实。优衣库是目前服装企业中较为成熟的一家企业,2013年推出自己的APP,帮助用户获得商品优惠信息。购物环节则与天猫打通,根据线上用户反馈的数据,确定用户的地理位置、消费需求,为实体店铺选址和建设进度提供参考。

在以上十大趋势中,需要记住的一个核心点就是,交易费用最小化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必须要考虑让交易费用减少的手段是什么。幸运的是,数字化可以改变信息不对称,从而成本得以降低,在此基础上人们就会拥有新的竞争优势,趋势和优势之间不断转换,让原本没有金融背景的马云抓住趋势,创造了“蚂蚁金服”,也让马斯克造出了电动车特斯拉。

来源:CIO时代网

]]>
在数字时代,营销者如何抓住用户的“心” //www.otias-ub.com/archives/369167.html Thu, 23 Jul 2015 15:08:50 +0000 //www.otias-ub.com/?p=369167 这一切,都要从数字时代开始说起。

在数字时代来临以前,营销者的目标相对而言较为单一:将消费者引导到特定产品上以引起购买。当他们离开商店之后,一切就不那么重要了。

01cefe01dabba67ef522b629792b91e9

而现在,事情可没有这么简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有的营销模式随时可能被颠覆。与此同时,付费推销信息的地位也一落千丈。由于社交媒体和口头平台所携带的信息比传统广告更有分量,品牌需要大力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监测舆论,在所有相关的接口上传达信息。

营销者们应该摒弃那些过时而狭隘的购买路径,学习掌握更加迂回有效的营销方法。虽然各品牌的理想用户体验有所差异,但总的来说,营销者们应该注意以下五点:

Step.1 增加技术多样性

78c90fd1c90c93a24cc4843e3a606ff1

要想跟上科技飞快的脚步,品牌除了深化技术背景之外别无选择。因此,德纳咨询公司的一位分析师预测,到2017年,市场总监在IT技术上的花费将超过信息总监。而eBay网的一项调查说明,每个消费者平均要使用5个设备或平台来完成1次调研或购买。现在,我们面临的却是双重挑战:一方面要在相关渠道中增加用户体验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要达到投资回报标准。

Step.2 定制为王

3d57b4d803c570aabb938335072de14e

光知道你的顾客是谁远远不够,营销者更应明确每个顾客在品牌互动中的位置。那些过时的群发消息应该被换作有针对性、目的明确的互动,哪怕是下载一个app,转发一条广告链接还是将一件商品添加到手机购物车中。这样一来,顾客和品牌间的联系将不断深化,直到他们甘愿为品牌进行在线推广宣传。

Step.3 平衡赢得媒体、自由媒体和付费媒体

0f7108e379fba688bf2e717a03a1ffcf

近来,品牌提倡者大多活跃在赢得媒体上(如在线社区和社交媒体网络),而不是付费媒体(如传统广告)或者自有媒体(如网站和博客等品牌资产)上。
诚然,社交媒体广告的引进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赢得媒体和付费媒体间的界限。但是,真正有机的互动才是品牌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将顾客变成合作者。不管是Burberry还是星巴克,这些顶尖品牌都围绕着“用户创造”这一主题发起了许多成功的社交媒体运动,成功将自己的用户变成了甘愿为品牌进行线上宣传的“合作者”。

Step.4 听从粉丝建议

0a0713d813a6af00d8320ea7e23be24e

社交媒体监测工具让品牌得以全面了解网络舆情。但要想更好地利用这些工具,需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创造与粉丝的对话机会,让粉丝们感到被重视。然而现实是,即使是最好的品牌,也没有完全听取其关注者的声音。今年年初,软件制造公司Freshmaker的一项研究表明,2014年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100强平均只花费了8个小时来回复粉丝的评论、留言,并且,对80%的粉丝留言,它们一般都不予回复。

Step.5 延伸影响范围

c24337111b9b9fb88052d90cf3317c28

为了全方位地接触顾客,我们还需要借助一些额外帮助。例如,Uber和Spotify间就达成一项合作,让乘客将自己的音乐播放列表导入车内播放器中。对于这两个年轻的公司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利用业务上的重合点吸引顾客的双赢手段。

类似地,品牌可以利用近距离营销逐渐增长的市场来吸引潜在的顾客。去年,Hillshire Brands公司就在美国10个城市的食品店中运用iBeacon技术,将“美国工艺香肠”的商品信息发送到给商场中闲逛的顾客。这个广告活动不仅促进了销售,还将使Hillshire的顾客互动率增长了20倍。

你准备好面对数字时代的挑战了吗?

来源“:奥美中国

]]>
如何成为数字时代的营销高手 //www.otias-ub.com/archives/258830.html Thu, 24 Jul 2014 14:37:21 +0000 //www.otias-ub.com/?p=258830
\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2014年“超级碗”大赛期间,知名百货连锁公司JCPenney的Twitter官方账号上出现一系列令人莫名其妙的tweets。这些tweets断断续续的,显得十分凌乱。但这并不妨碍它们迅速在网上扩散和无数人转发,许多人推测JCPenney的帐号可能遭到黑客袭击,或是其醉酒员工的行为失控所致。

直到大约1个小时之后,JCPenney才出面澄清,宣称这些tweets是他们自己所为,他们正在对一系列特质手套进行测试。与此同时,起亚汽车公司、零食品牌Doritos以及银子弹啤酒(Coors Light)等,也都各以巧妙方式加入这场大戏中,给与JCPenney回应。

尽管此举受到许多人批评,但参与这场公关大战的所有团队几乎都成了大赢家,特别是考虑到在“超级碗”这样的体育盛事上打广告的高额开支和激烈竞争。在此类活动中,一段30秒的商业广告费用可能高达400万美元。

在发现Twitter这样的优势替代广告渠道后,JCPenney等品牌只花费了很少的钱就吸引无数人关注。实际上,此举还令JCPenney成为“超级碗”大赛期间社交媒体上被提及次数第二多的品牌,共被提及120334次。

当然,Twitter要想成为与电视商业广告价值同样高的平台,依然任重道远。但是在今年的世界杯和“超级碗”等体育大赛期间,已经有许多大品牌开始利用这种实时营销方式,令其成为时代标志之一。

现在,越来越多品牌开始大幅度调整传统营销和广告策略。因为随着人们在数字和移动设备、在Facebook、Twitter以及Instagram等社交媒体网站上花费的时间日益增加,企业必须在跟随潮流或坐视失去竞争优势之间做出选择。

在我们日益向“社交营销”的新时代迈进时,企业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投资社会渠道。如果你还没有这样做,那么要确保你的公司拥有Facebook、Twitter、Instagram、Google+、LinkedIn以及YouTube帐号,并投资在这些论坛上建立独特的观众群体。如果你的资源有问题,不必担心,因为你不需要一次性做好这一切。只要选择一个最适合你自己品牌的渠道,开始在其上面建立观众群就好。吸引“粉丝”的关键是与他们分享重要而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应该与他们息息相关。

2.利用社交渠道优势。一旦你花费时间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社交渠道,你需要开始利用这些渠道宣传品牌意识,推出特定公司的新闻和通告。以我的公司为例,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渠道上吸引数百万忠诚的活跃“粉丝”,并且从他们身上出人意料地获得大量回报。

比如,我的团队最近正向电视剧《Game of Thrones》推创意视频。在第三季首映当天,我们将其公布到YouTube上,随后又公布在Facebook、Twitter、LinkedIn、Google+、Instagram等社会渠道上。到周末的时候,这段视频几乎当时最受欢迎的段视频,超过50万人观看。

这段视频非常受欢迎,甚至获得Ad Week的推荐,他们称之为“艺术品”。而《时代》杂志也播放了全段视频。我们认为,如果我们的社交媒体上没有如此之多的“粉丝”,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我们绝对无法取得如此大的成绩。

3.将社交媒体上的每一段评论都视为黄金机遇。与社交媒体渠道中的“粉丝”积极互动的另一个优势是,你可以获得人们对自己品牌和产品的稳定实时反馈。你从这些评论中获得的好处无法估量。实际上,Hootsuite许多最好卖的产品和服务多是那些在社交媒体论坛上听从“粉丝”和顾客意见的直接结果。

与此同时,正如我们在“超级碗”上看到的起亚、Doritos以及Coors Light等的表现,参与这些“社交营销”也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公关方式。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你的公共回应何时会被无限分享。

4.带动整个公司参与“社交营销”。显然,作为社交媒体公司的CEO,应该鼓励每个人接受技术训练。可能因为Hootsuite恰好专于研究社交媒体,我有机会亲身体验从“社交营销”中获得的巨大好处。在过去5年间,我们总是确保所有新员工知道如何使用Facebook、Twitter以及LinkedIn。同时,我们总是强调“吃自家狗粮(即在内部更多使用自家产品)”的规则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保证。我们甚至启动正式在线培训计划支持这些理念,并确保每个人都能拿到“毕业证”。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已经意识到,越来越多商业巨头开始在公司前沿使用了解数字化知识的员工,包括在销售、社区、客户支持部门等。实际上,我们的销售人员已经开始通过社交媒体与大客户展开交流,并在客户支持领域得到高分。总之,我们正通过使用贯穿整个社会的社交媒体找到有形的业务。

当然,并非只有我们发现“社交营销”的优势。2012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社交科技正准备揭开一个潜在商业价值高达9000亿美元到1.3万亿美元的庞大领域。而这个领域三分之二的价值将通过可以改善企业内部、企业之间通信与协作的社交媒体实现。

]]>
造纸行业逆袭:在数字时代谋求重生 //www.otias-ub.com/archives/201061.html Mon, 10 Mar 2014 14:49:57 +0000 //www.otias-ub.com/?p=201061 造纸行业逆袭:在数字时代谋求重生

 

Mohawk FinePapers是一家拥有83年历史的老牌造纸企业,总部坐落于莫霍克河与哈德逊河的交界地,他们的主要业务原本是向IBM、埃克森美孚、通用电气等商业巨头出售年报用纸。

但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已经对该公司的生存构成了威胁,而复兴重担自然落在了该公司的第三代传人、现任总裁小汤姆斯·奥康纳(Thomas D.O’Connor)的肩上。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减少手册、报告和营销材料的用纸量,作为当地最大的私营雇主的Mohawk的经营状况也越发惨淡。这家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工厂原本每周7天都能满负荷运行,但在萧条期,一周的开工时间只有5天,甚至4天。“纸张必须要为自己的命运斗争,这在几百年来尚属首次。”麦康纳说。

于是,奥康纳在2004年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借款数百万美元挺进精品文具市场。

这项投资已经收到了回报:尽管美国人阅读的报纸越来越少,账单和报告印数也不断降低,但他们并未完全放弃纸张,反而加大了个性化贺卡、公告和相册等高价纸制品的购买量。

十年低迷

毫无疑问,美国造纸行业在过去10年经历了巨大冲击,再也无法重现2000年的辉煌。根据美国林业和纸业协会的数据,2000年全美纸和纸制品产量达到9400万吨。而去年则较这一数字减少了14.5%。

这一萎缩大约有85%源于报纸、印刷产品和书写用纸的需求降低。布鲁金斯学会的艾琳·卡马克(ElaineKamarck)表示,美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无纸化措施对此产生了重大冲击。

该项目由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格尔(AlGore)提出,并在1993至1997年间由卡马克直接负责,目的是提升联邦政府的效率。新的政府网站逐一浮出水面,而纳税人也可以直接通过网上报税并获取反馈。“我不记得造纸行业进行过任何游说。”她说。

当时舆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政府动用公有资源服务中上阶级。卡马克说:“当时有很多人在探讨穷人和夫人在互联网普及率上的差距,认为互联网只是给富人准备的。那是1990年代,没人预料到家用电脑会这么快普及。”

绝境求生

然而,互联网的崛起却虽然令造纸行业感到措手不及,但由于相关企业很快重新抓住了文化趋势,因此得以获得重生。Mohawk就充分利用了纸质纪念品的崛起,为市场供应利润率高达40%的高端产品。

Mohawk公司的高管表示,1998年,数字企业为该公司贡献了1000万美元的营收,2012年则增加到1亿美元,约占其总营收的40%。

10年前,当该公司处于快速萎缩阶段时,Mohawk斥资6100万美元从InternationalPaper手中购买了7个精品纸和文具品牌,使之可以进入新的市场,从而取代日益下滑的年报用纸业务。“我们不能一味的缩减规模,必须彻底改变产品。”奥康纳说。

为了完成此次转型,Mohawk共计申请了1亿多美元的信用额度和贷款。

Mohawk的营收从1996年首次开始下滑,彼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刚刚购买了一个电子平台,方便企业发布和制作财报。就在那年,Mohawk斥资600万美元采购了小尺寸裁纸机,但却没有立刻派上用场。“人们都认为我们买这台机器简直是疯了。”奥康纳说。

但10年后,这笔投资却发挥了作用。在纽交所宣布,在该交易所上市的所有企业不会再向股东提供纸质报表后,Mohawk的年报业务在2007年彻底瘫痪。Mohawk高级营销副总裁巴特·鲁滨逊(BartRobinson)表示,此次变动“对我们第一季度的业绩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几年前还为我们贡献了将近三分之一的营收。”

不过,该公司却成功进入了新兴的数字印刷行业,该领域所需的纸张尺寸小于标准纸纸张。不到4年,Mohawk第四季度的贺卡营收便抵消了之前的企业客户在第一季度贡献的销售额。

行业龙头

大型造纸企业同样从数字行业的发展中获得了不俗的利润,行业龙头InternationalPaper便是其中的代表。该公司收购了多家纸箱制造商,在该行业占据35%的市场份额——而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这类产品已经成为重要的商品配送容器。

International Paper董事长兼CEO约翰·法拉希(JohnFaraci)说:“我们还是能够增加利润率和盈利能力”,只不过,对日益萎缩的印刷业务的依赖正在日渐降低。

该公司上月宣布,将投资7000万美元将俄亥俄州的工厂产能扩大一倍,那里专门生产食品用纸,包括星巴克咖啡的纸杯。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翻新了一座绒毛浆工厂,专门向中国市场出口尿不湿材料。

法拉希2005年开始着手调整InternationalPaper的发展方向,还出售680英亩林地筹集了70亿美元资金,这也是1803年路易斯安那购地案之后全美最大的一宗土地交易。

InternationalPaper的纸品业务利润从2004年的18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26亿美元,区间增幅为44%,而同期的营收增幅只有9%。

重生道路

其他纸品公司同样也在探索自己的重生道路。

笔记本公司Moleskine CEO阿灵格·伯尼(ArrigoBerni)称,市场研究人员发现,他们的客户比普通人对数字产品的依赖度更高。“他们并未将模拟和数字看做两个相互独立的维度,而是将它们视作一个连续统一体。”他说。

在一个合作项目中,云笔记公司Evernote对应用进行了调整,使之可以轻松将Moleskine笔记本上的内容摘抄到云端。Evernote还与3M公司合作推广了类似的理念。

但仍有不少人对纸制品行业的复兴提出了批评。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高级科学家艾伦·何希考维茨(AllenHershkowitz)表示,造纸行业是耗能大户,不仅会消耗大量水资源,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样在各个行业中位居前列。“从生态角度来看,造纸是最具破坏力的行业之一。”他说。

InternationalPaper发言人表示,该公司的产品主要使用可回收材料,其美国工厂使用的生物燃料占比达到75%。另外,造纸行业每天种植170万棵树,超过他们的砍伐量。

相册定制

相册定制网站Shutterfly早在2008年就是Mohawk的客户,但并没有购买该公司的高端纸品。于是,该公司决定与之合作发展用MohawkSuperfine高端纸张制作的贺卡。

Mohawk先是向一家摄影软件公司支付了200万美元,成立了一家名为PinholePress网络公司,以便尝试个性化文具和贺卡业务。此举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Shutterfly的模式。Mohawk还让员工通过PinholePress订购用高端纸品制作的贺卡。

当员工的亲朋好友给出积极的反馈后,Mohawk将样品送到Shutterfly。如今,他们卖给Shutterfly的纸张中有40%都是Superfine高端纸。

“Mohawk是我们的主要供应商,他们是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Shutterfly高级运营副总裁德维恩·布莱克(DwayneBlack)说。该公司2013年的第四季度的净营收同比增长17%,至4.108亿美元,主要都源自个性化贺卡。

提到PinholePress实验时,奥康纳说:“那是一次赌博,我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谁也无法预知未来。但成功之后的确令人欣喜。”

Mohawk还为名片制作公司Moo.com供应价格高昂的纸浆。Moo.comCEO理查德·莫罗斯(RichardMoross)表示,他们的客户会花费30美元印制50张优质名片,因为“科技的使用成本和使用难度越低,现实世界中的交互就越有价值。”

主动展示

但Mohawk也有过几次失败经历。例如,他们曾经希望利用无氯纸来主打环保牌,但却未能奏效。

为了进一步拓展业务,Mohawk专门组建了一个实验室,并为其配置了两台施乐的工业数码打印机和一台惠普打印机,希望以此向设计师、广告业高管和印刷公司展示数字打印和高端纸张的完美融合。

“我们需要加大参与力度,不能只充当造纸公司的角色。”Mohawk业务开发副总裁兼创意总监和克里斯多夫·哈罗德(Christopher M.Harrold)说。

例如,该实验室准备发行一份名为《Maker》的季刊,每一期的印数为3万本。这份本杂志将展示各种与Mohawk有关的故事和图片,每一期都使用不同的纸张印刷,让其发挥产品展示窗口的目的。

“我们希望给人们带来启发,让他们知道精品纸张和文具还可以用在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领域。”鲁滨逊说。

Mohawk的一系列品牌收购都带来了利润,但制定这些决策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作为交易的一部分,Mohawk接收了两家造纸厂,他们关闭了其中的一家,裁员137人,并将产能转移到别处。

去年,另外一家造纸厂生产了5亿个精品信封,今年计划将产能扩大到20亿个,并招募125名员工。奥康纳预计,该工厂的营收有望从2013年的1900万美元增至4600万美元。

为了支持自家生意,这位57岁的CEO每个月都会给自己的四个孩子各写一封信。“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确保他们倾听我的话,他们无法删除这些信。”他说。

]]>
Ooyala:数字时代的电视迷局 //www.otias-ub.com/archives/178059.html Sun, 08 Dec 2013 08:49:44 +0000 //www.otias-ub.com/?p=178059

本文来自跨设备视频分析和变现解决方案公司Ooyala的CEO Jay Fulcher。

硅谷喜欢的无非是某领域掀起的一些波澜,而最近的波澜发生在电视产业。让人想起了十年多前那场网络颠覆音乐产业的革命。

我并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今天的电视产业同时年前并无多大变化。

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当初网络是如何瓦解音乐产业的。当 MP3 格式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出现,一些人发现音乐还可以免费分享和下载,但直到 1999 年 Napster 的出现,大部分人才真正领略到互联网的强大力量。Napster 的 P2P 文件共享服务是免费的,它成长得如此之快——在巅峰时期,其用户量高大 8000 万——以至于在 2001 年,它因为一系列的起诉而被迫关闭。

Napster 过去十年多后的今天,音乐产业已今非昔比。虽然滚石杂志和美国 top40 排行榜每周依然在为最畅销歌曲和最畅销艺人做着排名,但如今的歌星已经开始经常采用自制和自销——他们的成功跟主要厂牌的支持联系已无当初那样紧密。CD 唱片被束之高阁,世界各地的听众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和 PC 来进行音乐收听。随着 iTunes 以及紧随其后的一系列免费或订阅式的流媒体服务如 Pandora、Rdio、Spotify 和 iRadio 兴起,那些在 Napster 出现前赚的盆满钵满的音乐人如今想赚到同样的钱已无可能。

相比之下,网络对电视产业并没有做出同样大的改变。

同样的场景

整个世界在过去十年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我们在电视上收看的内容却没有变。打比方说,1982 年,全美收看人数最多的节目是超级碗,但 30 年过去了,全美最受欢迎的节目依然是超级碗。尽管节目种类大大增多,体育节目依然是美国人的最爱,美国人将这种偏好带入了网络时代,平板上的电视观众收看直播视频(多为体育比赛)的时间长度是按需点播视频的 4 倍,而在 PC 上这一比例达到了 15 倍。

在录制节目方面,也是同样的情况。Netflix 和 Hulu 分别制作了原创节目如“纸牌屋”和“Battleground”,这些节目看上去更像是主流剧,而不是独立制作。尽管很多人预测非传统的节目如 UGC 或短视频内容将移动网络收视的主力,但事实是多数的收视依然由长视频内容构成,并且这一趋势正在上升。移动长视频收视逐年增加 29%,总收视时间占比从 2012 年第一季度的 41% 增长至 2013 年第一季度的 53%,2013 年上半年,用户进行收看的平板上的视频中超过一半都是优质的长内容。

砸钱依然是主宰商业模式

电视产业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哪些结构上的变化?事实上,网络并没有催生大量的独立制作人——因为创作一流的节目需要的经费太高了。总体来说,消费者为电视节目付的钱同 10 年前一样。Netflix 和 Hulu 每月订阅费比传统的付费电视模式低,但从它们制作原创节目的成本来看,这些低廉的月费很容易上升。Atlantic 报道称仅仅是制作“纸牌屋”的成本,Netflix 需要 52 万 834 名新用户持续订阅两年才能收回。变现能力同样也是 YouTube 的痛,与 Netflix 和 Hulu 不同,YouTube 一直用自己的广告营收和用户订阅费来贴补自己的内容,这一模式依然处于挣扎之中。另外,WSJ 称 YouTube 在吸引广告主方面出现了困难,它的视频营收增长也比预期中的慢。

屏幕正在发生转变

网络给电视产业带来的一个巨大改变是人们收看节目使用的屏幕(或设备)。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在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平板、PC 和游戏主机上收看节目。过去的两年,移动和平板视频的收视增长了 10 个指数点。事实上,仅今年上半年,手机和平板的视频收视率分别增长了 41% 和 59%。所有这些数据都表明了数字设备视频收视的持续快速成长。

从传统电视屏幕到数字屏幕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但它是极成功的,这归功于硅谷和电视产业公司的合作。观众分析等新兴标准的出现帮助电视公司和硅谷管理和监控这一转变,并在过程中提供将内容个性化和变现的工具。这样的合作也帮助电视产业以一种能给自己和观众都带来好处的方式向数字转变。我相信这也是网络没有给电视产业造成当年它带给音乐产业的混乱的原因之一。

向前看,我深知网络还会给电视产业带来更多的改变,但不会以瓦解或革命的形式,而是一次聪明的进化。

via:36kr

]]>
数字时代纸笔书写是否还有生存空间? //www.otias-ub.com/archives/128676.html Sun, 30 Jun 2013 13:20:25 +0000 //www.otias-ub.com/?p=128676

数字时代势不可挡!纸笔书写是否还有生存空间?

2013年6月30日对触摸屏和平板电脑的世界里纸笔书写方式是否还能继续生存下去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在有了互联网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学技术以后,人们可能很容易就会忽略手写文字的价值;但有专家称其并不对手写文字的未来感到担心,原因是人们拥有一种强烈的倾向,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出美丽的东西,这应该说是个好迹象。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全文:

对每个人来说,写字都是需要通过学习而掌握的最早的事情之一。在学校里,你会被迫跟同学们一起照着一本书写规范手册来学习写字,因此在最开始的时候,每个人的笔迹看起来都是差不多的;但随着年齿渐长,你的笔迹就会开始慢慢发展出自己独有的风格。从你第一次在纸上写下潦草字迹的那一刻开始,你就已经在开发一种个性,这种个性可能会与你以后的笔迹息息相关。

没错,通过某个人的笔迹来判断这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这种想法确实已经很老了——有不少企业都正致力于分析人们的笔迹,以便了解他们是怎样的人——但更加重要的是,笔迹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打击罪案。我们都曾经看过很多《犯罪现场调查》(CSI)之类的电视剧集,里面的内容足可为证。在司法科学中,笔迹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时候还会是抓获特定类型罪犯的关键方法,这也正是为何美国乔治亚州调查局(The Georgia Bureau of Investigation)最近关闭其笔迹分析部门令人感到惊讶的原因所在,毕竟这个部门已经存在了20年之久。

据当地新闻媒体Online Athens报道,由于乔治亚州调查局的分析师们没能达到美国罪案实验室主管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rime Laboratory Directors)所提出的要求,因此该局的笔迹分析部门实际上在一年以前就已经暂时停止运作,以便给分析师提供一些时间来获得罪案实验室主管协会的认可。报道称:“在过去几年时间里,笔迹分析对检察官来说的重要性已经有所下降。对于刑事指控来说,DNA测试和枪械匹配以及药物和酒精检测的重要性(比笔迹分析)要高得多了。一般来说,笔迹分析只在伪造案中才是最有用的。”现在,乔治亚州调查局已经正式关闭了笔迹分析部门,因此原本需要依靠该部门的司法文件检查服务的机构将不得不聘用民间顾问。

在笔迹分析已经“走上了蜗牛邮件和花草体的老路”的形势下,这是否意味着手写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和艺术也必将消亡呢?手拿钢笔或者铅笔在纸上写字这种动作是否还有未来?

数字时代势不可挡!纸笔书写是否还有生存空间?

 

  • 纸笔的“心理学”

笔迹学是一种针对笔迹的伪科学研究,其大多数的应用都与人类心理有关。卡西·麦克奈特(Kathi McKnight)是一位笔迹学大师,他认为一个人的笔迹能非常迅速地暴露出这个人最核心、最真实的本性,其中包括这个人性格中最复杂的部分,而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复杂性格要在跟此人共同生活很长时间以后才能了解。“正如没有两个人的指纹是完全相同的那样,两个笔迹样本之间也是如此。”麦克奈特解释道。“笔迹能揭露大约5000件事情,因为‘手写’实际上是‘脑写’,控制笔在纸上书写的并不是手,而是来自大脑的神经冲动。”

笔迹分析还能被用来在刑事指控中作为辅助——尽管法庭文件审查是一种与笔迹学迥然有异的纪律。据一篇科普问答文章称:“法庭笔迹分析大致来讲就是将两份或两份以上文件进行对比,在合理的确定度范围之内判定这些文件是由同一个人书写的还是由不同的人书写的。”

法庭审查官会详细检查包含在呈堂证供中的文件,目的是理出罪案发生以前的各种事件的时间轴,以及凭借笔迹所展现出来的人物性格来尝试找到最有可能的嫌疑犯。谢拉·库尔茨(Sheila Kurtz)是一位大师级的笔记专家,他是笔迹咨询集团(Graphology Consulting

Group)的董事总经理,这家公司在民事和刑事案件中为法院提供笔迹分析。笔迹咨询集团的服务包括一项全面的评估,这种评估会吹毛求疵地对至少250种特征进行仔细检查,从而精确地描述出一个人的性格。“(笔迹分析)是一种非歧视性的评估方法——它不会辨别人的年龄、出身或性别。”库尔茨说道,并表示这就是她对这种方法感到着迷的原因所在,也是她如此坚定地从事这个专业的原因所在。

在法庭上进行的笔迹分析会不遗余力地仔细检查每个细节,对以下各种特征进行审查:

  • ——书写形式:字母的大小、形状和倾斜度,以及每个字母布局的角度、字母之间的连接和曲线等;
  • ——行列质量:依据书写者使用的书写工具和施加的压力大小来观察每行字的厚度,此外书写的速度也要观察;
  • ——格式:字母和单词之间的间距、布局、空白的使用以及校准等;
  • ——内容:语法、拼写、短语和独特的标点符号等;
  • ——杂项:书写工具、纸张类型和墨水类型等。

在这些特征中,有些同时也归属于笔迹分析的艺术领域,但无论是否归属于艺术领域,这些特征都能被用来揭示书写者的更多信息。

除了用于个人和政府用途的心理分析以外,笔迹分析还有着其他的广泛用途。艾伦·格里姆(Allan Grim)专业致力于为各种企业和组织进行笔迹分析,利用他的专业知识来让公司深刻了解潜在的新聘员工和晋升候选人的性格,他援引了一些例子,这些例子都是他的客户经常都会向他提出的问题。“我的许多业务实践都与有特定问题想问的人有关,这些问题可能与他们自己有关,也可能与其他人有关,而且是必须处理的问题。”格里姆说道。“当我的儿子自杀时,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在我嫁给我的未婚夫以前,有什么事情发生意味着我应该停下来好好想一想?在这些人当中,哪个人最有可能是给我女儿发出这样下流的匿名信的人?从我儿子的性格来看,他应该追寻什么样的职业道路?”

对那些想要发现“路障”并加以清除,以便使自己能发挥全部潜力的人来说,他们还会冒险使用所谓的“书写疗法”。麦克奈特对此解释道,这是一种通过改变人的书写方式从而让其大脑里的神经通路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一个人并使其生活发生变化的科学。笔迹分析还能被用来在医疗诊断、陪审团筛选、宗谱研究以及帮助不安儿童等领域中起到辅助作用。

数字时代势不可挡!纸笔书写是否还有生存空间?

 

  • 花草体和书法

当你想到笔迹和手写字体时,几乎马上就会联想到花草体。致力于实践和保护书写艺术的非营利组织国际大师级书法家和书法教师协会(IAMPETH)的主席比尔·坎普(Bill Kemp)认为,这是一种需要人们终其一生去掌握的技巧。“在18世纪和更早的时候曾有两种阅读形式,一种是印刷版的阅读形式,也就是书籍或圣经;另一种则是手写的书面文字、文件或信函。知道如何读写花草体能让一个人与任何能阅读书面文字的人进行沟通。”坎普说道。虽然花草体拥有悠久的历史,但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正在从它们的教育课程中取消美式花草体和整体上的手写字体教学,原因是这些教育机构认为数学、科学和阅读才更加重要。

但在另一方面,据大师级书法家、The Spencerian Saga负责人哈维斯特·克里滕登(Harvest Crittenden)称,书法艺术则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领域,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这个领域。“许多年轻的、令人感到激动的书法家都正在书法的领域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尖笔、粗笔、直线笔、粉笔、墨水笔、绘画笔都被用来以各种新的方式书写字母。而且,在书法、证书制作、灯饰和宗教艺术等领域中,人们的兴趣也正在真正地苏醒。”克里滕登解释道。

无论是花草体还是书法艺术,这种“手工的”活动被视为正处于退化的边缘;但与此同时,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狂热爱好者们则正在积极地作出贡献,希望继续保持其生命力。

大师级书法家迈克尔·苏尔(Michael Sull)最近写了一本书,想要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提供一种学习美式花草体的工具。“我要推广美式花草体,让人们能认识这种字体,并鼓励人们去学习这种字体,让儿童和成年人都使用这种字体,让他们重新找回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苏尔说道。“人们一直都会沉思有关书写的问题,并从中获得个人的乐趣,我认为这是一种宝贵的人类特征,不应被科技所吞噬。”

“作为手写世界里美丽艺术的倡导者,我正在继续造访各个学校,向学生们展示书法艺术,为儿童和成年人都开办当地书法课程,在全国范围内教学、演讲和进行指导。”国际大师级书法家和书法教师协会成员、对笔迹分析很感兴趣的凯西·米里西(Kathy Milici)说道。

  • 被击倒却并未出局

从根源上来说,手写及其他相关活动之所以会被视为过时,是因为情况确实如此。如果你把古时候的手写文字与不断发展中的下一代技术做个比较的话,那么就会发现,毫无疑问后者更有效率也更加普及;也就是说,数字胜出,而手写被击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键盘上打字,因为打字比手写更容易,而且也更快;与此同时,在线通信也比通过手写进行的沟通更快,而且人们能通过在线通信的方式做到更多事情,比如说可以插入一张GIF图片,或是在一封信函中附上一张电子表格等。但据专家指出,效率和数据传输并非手写的全部问题所在。

“从更大意义上来讲,手写的问题不仅仅在于信息传递这个主题。”苏尔说道。“但是,随着‘即时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手写这种沟通方式其他与‘人类’有关的部分也几乎都被忘却了。”

手写和书法作为一项科目在学校里被忽视,教育体系可能应该也要负上部分责任,因为教育体系忘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阅读——这是人类在早期年代里发展出来的最受人尊崇的技能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在纸上写字的能力。“大多数教师都不知道字母是如何发展演变而来的。”里德学院(Reed College)下属道格拉斯·库里纪念艺术馆(Douglas F. Cooley Memorial Art Gallery)的书法项目协调人格雷戈里·麦克诺顿(Gregory MacNaughton)说道。“在基本读写能力的教学中,有关字母的学习、字母是如何形成的、笔画顺序以及字母的形状,还有通过实际的书写活动来将其具体表现出来,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发展里程碑。”

虽然麦克诺顿对有些教师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采取充分行动的立场提出了指责,但他称其并不对手写文字的未来感到担心——麦克诺顿称其看到人们拥有一种强烈的倾向,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出美丽的东西,并认为这是个好迹象。“摄影技术的发明曾被人鼓吹为将会终结绘画艺术,但无论是绘画艺术、平版印刷术还是铜版雕刻都好,这些艺术形式有没有就此消亡呢?”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实际上,已故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生前曾在里德学院学习过书法,而正是这段经历启发他设计了苹果商标的字体。

虽然几乎全部有形的事物都能找到数字解决方案,但存在一种可能性是,这实际上会有利于手写。“随着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日益增多,我认为(自我表达和留下自己印记的)需求正在变得更加强大,而不是更加疲弱。”克里滕登说道。“虽然电子邮件对于快速回复和企业通信来说是很好的,但我不认为电子邮件有一天将会取代手写,因为它们所满足的并非同样的需求。”比如我,我们有理由手写生日和祝福卡,因为我们独有的笔迹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格里姆也同意,手写的衰落所带来的结果很可能是有争议的文件减少,但他认为手写远未过时。“我认为,我们一直都会有解决一些事情的需要,比如说遗嘱、财务条款、支票及其他需要签字的法律文件的伪造问题;而且,人们也一直都会用钢笔和铅笔匿名手写一些东西,例如涂鸦、恐吓他人的言论、自杀遗言、不良学生在学校墙上或其他物体表面留下的‘作品’等,诸如此类。”

就科学技术而言,还有一件事情是我们大家都应该清楚了解的——虽然科技发展迅速,而且还在不断更新中,但却并非总是行之有效。电子设备可能会耗尽电量或是被偷,后者可能在某些地方会失去WiFi连接。当墨菲定律(Murphy’s Law,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即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重重地击中你,而其他所有东西都不起作用时,你总是会转向手写。

至于教育问题,孩子的教育是从家里开始的——父母仍可选择把知识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另外,在孩子年纪比较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习花草体,从科学角度来说已经证明这种作法能提高其认知功能。“当一个孩子手拿钢笔或铅笔在纸上学写字母时,大脑中会有特定区域‘点亮’。”米里西说道。“大脑在这一过程中会得到发展,更不用说小肌肉运动技能和手眼协调能力也都会得到发展,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笔迹分析专家阿奴吉·麦格辛(Anuj Magazine)对笔迹分析的未来感到非常乐观,无论作为艺术还是科学来说都是如此。“我认为,手写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来说永远都不会消亡,但跟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东西一样,由于技术上的进步,手写也正在经历转变。”麦格辛说道。“如果手写能保留下来并且变得更加强大,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一个更好的所在,人们都能更好地了解彼此,组织之间的(与人有关的)冲突也将会变少,许多以人为本的决定也能被迅速而精确地作出。”

在着迷于下一代的时代中求存

为了保留笔迹分析作为一种仍可起到重大作用的科学在人们当中的接受度,麦格辛认为需要由支持笔迹分析的社区来推动其向上发展。

“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由于天生较低的技术水平(你需要一支钢笔或铅笔以及一些纸张),‘手写行业’中不像电子行业那样拥有较大的货币利益;在电子行业中,产品很快就会过时,而客户必须不断地重新购买。”苏尔说道。“但是,如果能够行之有效地推广手写所固有的愉悦感——或是个人利益——那么我认为(以及希望)有足够的社区仍旧会将其视为个人表达的一种‘追溯性技巧’。”

在有了互联网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学技术以后,人们可能很容易就会忽略手写文字的价值,但从根本上来说,有些事情不吐不快。“我们没有支持让孩子们得到他们所应得的公共教育体系的政治意愿,却把目光投向裁撤一些东西。”麦克诺顿说道。“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在全球市场上拥有竞争力(以及过分强调科学和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宁愿剥夺他们最基本的一些人类活动,例如学习如何写一封手写的情书,或是用他们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些美丽的东西。”

]]>
Dataxu:数字时代营销白皮书 //www.otias-ub.com/archives/29723.html Wed, 20 Jun 2012 02:20:21 +0000 //www.otias-ub.com/?p=29723 大数据是美丽的,数据在变大,见下图不断膨胀的大图;成本在降低,2020年1Pb的存储成本只有$4;价值在凸显,McKinsey发现针对医疗数据的分析光在美国就能节省$3000亿

针对这个变局,dataxu发布了Marketing in the Digital Age 白皮书,旨在理解企业对数字营销价值的认知,从报告中可以发现尽管数字营销已经开展多年,但企业仍然没有充分发挥数字营销的价值,而要充分挖掘数字营销的价值,既要充分认识数字营销的价值,同样也要在人才、组织、资金上提供支持。

下面是该报告的关键发现:

超过70%的受访者感觉他们无法利用用户数据洞察的价值。数据显示出企业在浪费他们投入大量资本采集而来的数据,这个不足不仅减低了他们的投资回报,也让他们在竞争中有落后挨打的风险。企业需要保证人才和技术去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增强基于信息的行动。

超过50%的受访者称他们的组织疲于分析数字营销产生的大量数据。研究还显示企业疲于从数字营销产生的大量数据表中做出实时决策和洞察。简而言之,企业收集了数据,且没能从中获益。

研究显示营销业者缺乏必需的数据以足以告诉管理层哪些努力能带来最高的回报。这些数据是那些足以让CEO/CMO们夜不能寐的数据。

数字营销素以可测量性而闻名,但这些发现质疑了组织现有的衡量他们数字营销努力的系统,组织需要仔细分析他们现有的数据,并确保能够基于实时的数据洞察做出决策。

影响受访者洞察数据并实时决策的首要因素有缺乏分析技巧(28%)和能够进行分析的软件/技术(30%),这些不足制约了企业能从数据中挖掘的价值,并给了竞争对手竞争优势。

受访者称缺乏统一的多渠道数字营销平台是他们营销努力的明显障碍,也是阻碍了传统营销预算向数字化迁移的主要障碍。有趣的是,20%的受访者称不断增强的可衡量性是数字营销的重要驱动力,但数字营销没有获得足够预算的原因是其效果很难被衡量。营销业者显然对此很沮丧,并希望有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他们清楚数字营销能够很好得衡量,但他们没能很好衡量它并从中获得洞察,于是,他们没能争取到更多的预算。

参与者表示他们获取到了客户数据,并且拥有人才和资源去数字分析。但是他们怀疑他们能够360度洞察用户,或他们能够准确评估活动效果和商业价值。这显示出这些组织所采用的工具并没有达到企业所预期的效果。企业需要好好检查他们的体系是否能够让他们真正挖掘数字营销数据的价值。

82%的受访者相信数字营销能够比其他任何营销方式都能提供更好的用户行为洞察,超过75%的人相信数字营销产生的客户数据能够提升他们的商业成功。营销业者清楚数字营销所能提供的价值远不止渠道价值,它还可以提供足与驱动销售和成长的有 价值信息。

67%的受访者表示用户数据的价值远在数字营销之外,企业需要提供透明系统、流程和协议来让其他部门更好地从数据中获益。

基于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1、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拥抱大数据能够提供竞争优势,另外能够迅速确认用户需求,并作出最快相应的企业将会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2、大数据需要的不仅是高级的技术,还需要合适的分析师人才去使用他们。

3、新的大数据营销生态圈正在崛起,将会帮助企业减低风险,提升创新能力,以及更多的分析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