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用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12 Dec 2022 11:20:0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Sensor Tower:2022年美国教育应用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1794.html Mon, 12 Dec 2022 21:30:46 +0000 //www.otias-ub.com/?p=1511794 虽然Sensor Tower 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教育应用程序安装量下降,但其收入继续显著增长,2022年第二季度达到2.74亿美元。在最新的美国教育应用程序报告中,Sensor Tower分析涵盖了学校通信、语言和儿童教育应用程序的下载和收入趋势。

教育应用收入持续增长

2022年第二季度,美国教育应用程序的下载量为7900万次,同比下降7%。尽管采用率有所下降,但与2019年第二季度相比,教育应用收入增长了183%。2022年第二季,Duolingo在下载量和收入方面位居第一。该应用程序在教育类应用收入增长中占很大比例。

2022年,语言应用引领消费

2022年前8个月,语言成为教育的首要分支,与2021年相比,其市场份额增加了4个百分点。该分支的增长主要归功于Duolingo的成功。语言、儿童教育和学习工具是2022年美国消费者支出排名前三的教育应用分支,每个分支之间的市场份额仅相差7个百分点。尽管Kiddopia和Epic等“儿童教育”应用程序在2020年以“教育”为首,但该分支的增长已经趋于平稳,而其他分支则继续增长。

ABCmouse.com推出适时的广告活动

ABCmouse.com是一个基于订阅的数字教育程序,是美国收入排名第一的儿童教育应用程序。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出现和流行,该程序通过增加广告支出,从适时的活动中受益。ABCmouse.com花费超过600万美元,它的创意突出了应用程序的功能和长达一个月的免费试用,吸引了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


]]>
Sensor Tower:2020年Q1教育应用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67688.html Sat, 27 Jun 2020 21:24:21 +0000 //www.otias-ub.com/?p=1067688 Sensor Tower将热门应用程序分成了几个子类别以方便进一步分析:学校通信应用程序、儿童教育应用程序、语言应用程序、音乐应用程序、学习工具应用程序、大脑游戏应用程序和益智应用程序。

COVID-19导致教育应用程序下载量激增,因为消费者在学校停课时寻求替代教育选择。在2019年第四季度同比下降6%之后,下载量出现反弹,同比增长30%,这是自2017年以来该类别增长率最高的。

App Store教育应用下载量自2017年以来首次超过了Google Play Store,前者同比增长46%。相比之下,Google Play Store在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了17%的同比增长。

在中国出现确诊病例的头几周,教育应用程序的下载量普遍上升。与COVID-19之前的基线相比,中国的教育应用下载量增长了250%以上。

在美国,学校通信应用程序的大部分下载是在开学前后的第三季度实现的。

在2020年第一季度,COVID-19引发了向远程教育的转变。谷歌课堂是这一点的主要受益者,因为它成为本季度美国下载量最高的教育应用程序。Flipgrid是一款专注于社交的应用程序,在2010年第一季度也经历了提振。

2020年第一季度,在顶级语言应用程序中,Duolingo占据了美国收入的一半以上。这一比例高于2018年的27%,当时Rosetta Stone和Babbel各以22%的比例紧随其后。

虽然Memrose在美国的收入稳定在每季度70万美元左右,但其他语言应用程序如Duolingo、Rosetta Stone和Pimsleur却出现了巨大的增长。因此,Memrose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12%下降到2020年第一季度的3%。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Talkingdata: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403425.html Tue, 10 Nov 2015 10:22:23 +0000 //www.otias-ub.com/?p=403425 从2010年起,互联网教育领域的融资项目数量逐年上升;从2012年起,融资金额逐年上升,2014年融资金额增速最快,2015年1-10月的融资金额已经超过2014年全年。
2015年,K12领域的融资项目、融资金额均最高,为互联网教育行业最活跃的领域;此外,语言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领域也较为活跃。


2015年1-10月,K12的融资金额达到45.6亿,B轮及以后的融资金额占比达到80%,其项目发展较为成熟;语言学习的融资金额集中在D轮,主要是沪江网获得10亿元D轮融资;职业/技能培训的融资金额较多分布在A轮,其项目多处于较早期阶段。
移动教育应用按不同用户需求,可以分为早教、K12、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语言学习和教育工具六大类。


移动教育应用中,语言学习类应用款数最多,占比达到27.9%,其次是K12;另外,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工具类应用也较多。


移动教育细分领域用户规模均保持良性增长,其中,教育工具类用户规模最大,且增长势头良好;K12应用飞速发展,截至2015年9月,其用户规模仅次于教育工具类,同比增速最快。


移动教育各细分领域覆盖率Top1的应用中,教育工具类最高,其次是K12和职业/技能培训类。


移动教育覆盖率Top20的应用中,有道词典的覆盖率最高,为5.08%,其次为作业帮和小猿搜题。


移动教育活跃率Top20的应用中,阿凡题活跃率最高,其次为有道词典和作业帮。

  • 移动教育应用用户行为

从不同类型移动教育应用的使用率来看,K12的使用率最高,早教次之,K12、早教类应用的使用率高于移动教育应用整体,且均超过50%。


不同类型移动教育应用的用户平均活跃次数中,早教类最高,为15.2,其次为教育工具和语言学习类,且早教、教育工具、语言学习类应用的平均活跃次数都高于移动教育应用整体。


移动教育应用用户的使用习惯在工作日和周末存在一定差异,工作日早7点、中午12点前后出现活跃高峰,而周末的活跃高峰则出现在上午10点前后,且周末日间活跃度维持在较高水平。


早教类应用在早5点-7点、晚8点-9点的活跃度高于其他类应用,K12类应用在午休时段活跃度高于其他类,高等教育类则在晚22点以后出现活跃度高峰,语言学习、教育工具类活跃度趋势相似。


一线城市移动教育用户呈现不同的应用偏好,北京用户偏爱高等教育和早教类,上海用户偏爱语言学习和教育工具类,深圳用户偏爱早教和职业/技能培训类,广州用户略倾向于职业/技能培训类。


典型城市移动教育用户的应用偏好中,郑州用户偏爱早教和职业技能培训类,重庆用户偏爱职业技能培训和K12类,哈尔滨用户偏爱高等教育和教育工具类,乌鲁木齐用户偏爱K12和语言学习类。
移动教育应用的关联应用类型中,关联度Top3的应用类型分别是通讯社交、视频和网络购物类;整体来看,生活娱乐、理财购物类与移动教育应用的关联度最高。
移动教育用户与通讯社交类的微信、QQ关联度最高,与视频类的爱奇艺、腾讯视频关联度最高,与网络购物类的手机淘宝关联度最高。

  • 移动教育应用用户画像

移动教育应用用户较多分布在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其中,广东省用户占比达到15.5%;Top10省份用户占比之和达到63.4%,用户较为集中。
移动教育应用用户的城市分布中,一线城市占比16.6%,二线城市占比39.6%,一线、二线城市用户占比之和超半数。
对比移动教育各细分类型的用户城市分布,语言学习、高等教育等应用的用户在一线、二线城市最为集中,而早教类应用则较多分布在三线城市。
移动教育应用用户使用的设备品牌更加集中,Top10品牌占比之和达到84.1%,高于移动互联网整体用户的73.3%。
移动教育应用用户使用的设备机型Top10中,小米3排在首位,其次是三星Galaxy Note 3;Top10机型占比之和为27.73%,高于移动互联网整体用户,机型较为集中。
从移动教育应用用户的设备联网环境来看,WIFI占比超过6成,是用户最爱的联网方式,选择2G、3G、4G的用户比例相差较小,都超过10%。
移动教育应用用户选择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比例分别为57.6%、18.8%,均高于移动互联网整体用户,选择中国电信的用户占比与移动互联网整体用户基本持平。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01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02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03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04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05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06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07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08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09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10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11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12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13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14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15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16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17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18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19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20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21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22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23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24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25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26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27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28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29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30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31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32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33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34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35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36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37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38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39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40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41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42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43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44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45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46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47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48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49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50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51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52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53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54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55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56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57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58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59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60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61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62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63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64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65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66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67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68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69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70 2015年11月移动教育应用行业报告_000071

]]>
儿童教育应用必须跨过的四道门槛 //www.otias-ub.com/archives/162443.html Sun, 20 Oct 2013 16:08:33 +0000 //www.otias-ub.com/?p=162443
儿童教育应用必须跨过的四道门槛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儿童教育类APP或是除游戏外最具赚钱潜力的类别。

据上周发布的《2013年中国城市儿童生活形态报告》显示,在4-6岁、7-9岁、10-12岁、13-16岁的儿童中,上网比例分别达到52.6%、58.6%、77.1%,93.2%。而如今,我国仅0-6岁的婴幼儿数量已达1.08亿。据预估,我国最高出生率大约出现在2016年。

与此对应的,是“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对孩子教育不惜重金的消费习惯:调研公司FrostSullivan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儿童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3111亿元。甚至有专家预言教育APP市场保守估计也应达1万亿元,2015年更可达到2万亿元规模。

这一切都让人们相信,儿童教育类APP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前途很光明,道路阻且长。据了解,目前在做儿童教育类APP的公司中已经盈利的较少,多数仅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从市场现状来分析,儿童教育类APP要想真正迎来光明,还需跨过四个门槛。

第一关:营销提高认知度

儿童教育类APP在平板电脑上的表现最好,但受制于平板电脑本身的销量和普及度,并未形成很强的认知度。对很多家长来说,移动互联网属于新鲜事物,移动APP对孩子有哪些帮助,并不了解。

线上的儿童教育类APP与传统儿童玩具的功能类似。主要有六大类:故事类、百科认知类、折纸动手类、数学思维类、字母语言类和音乐艺术类。

由此,对儿童教育类APP进行推广,不仅需要线上的吸引,最好还能结合线下的活动。

像工程师爸爸等可供儿童教育类APP下载的网站在推广时,可部分采用传统儿童玩具最常用的推广方式,如电视广告推广,到婴幼儿玩具店张贴海报等,吸引传统玩具用户。

在单个APP的推广时,则要注意拥有美观的图标。因为使用这个APP的是儿童,有趣是第一诉求,然而对此进行购买却是孩子的父母。App Store中的应用,仅仅通过文字描述是很难吸引父母的眼球的。目前来说,大多数家长都太忙,以至于他们没什么时间去阅读应用的简介和评论。如果想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好的应用图标则需要极为抢眼。颜色是一个优秀图标的核心之一,如果配上独特的形状和设计那再好不过。

其次,重视评论网站的互动性也非常重要。从市场研究表明,大约75%的网络用户至少查看一条以上的评论信息,然后作出购买决定行为。所以,无论应用有着怎样的目标,把它提交到尽可能多的行业网站都不失一个好的选择。APP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介绍应用的精彩功能,而若获得好得用户评论,则更有份量。

第二关:内容为王,线上和线下结合

如今,大多数儿童教育类APP还处在免费应用的阶段,究其根本是同质化严重,缺失内容的支撑。

据了解,如今国内从事教育APP的公司数量约在130家,其中绝大部分是拥有传统互联网背景或移动互联网经验的技术型公司,做法多是将传统内容照搬到移动终端上。

有家长对此反映,随便一搜就能找出几十个唐诗300首应用,几无差别,必然不会选择付费软件。而且,有些APP直接将一本汉语词典搬过来了,根本不适合小孩。

“没有找到教育APP真正意义所在,只能将其沦为阅读、应用形式的转变,很难产生爆发式盈利突破。”东方爱婴研发总监张晓清曾在过去的采访中如此讲道。“你是否更多用心专注于从用户角度来考虑和设计产品。因为能模仿的只是形,用心的部分模仿不来,那才是产品的灵魂所在”。

“家务,你说了算”(You Rule Chores)是一款售价3.99美元(约合人民币24元)的儿童教育类APP。这款应用可以让每个孩子都在软件中选择了一个自己的虚拟化身,可供选择的化身一共有六个,包括一只粉红色小猫、一个机器人科学家和一名星际警察等。孩子们在现实中完成家务并且得到家长的核准后,该软件就会相应奖励一些电子货币,孩子们可以用这些货币来兑换奖品,比如看电视的时间或去酸奶店喝酸奶的机会。

这款软件不仅很大程度调动了儿童做家务的积极性,还帮助家长让孩子们懂得工作和薪酬成正比的道理。

该软件虽然价格不低,却获得较大下载量。同样,Magikid Stage(魔力小孩舞台)在苹果商店的售价是30元人民币,价格不便宜,但仍吸引了大量用户。值得关注的是,这款软件的开发公司最初就是由一群怀揣着为孩子创造适合的APP的妈妈们创办的。

第三关:让孩子们乖乖测试

为孩子设计app的人并不是孩子,所以在游戏制作完成后,一定要找来孩子进行测试。

NoodleWorks的CEO Mark曾这样说过,“孩子们有他们自己天生的玩法,而成年人意识不到。理解孩子们是怎么玩的能更好地帮我们改进。”他这句感慨的起因是,有一次他们在测试时,孩子们很喜欢一直戳界面的某个角落,而忽略正在进行的游戏,这使得开发人员明白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其实喜欢的是每个点都可以戳,能跟他们互动的,由此对游戏加以改进获得成功。

但是要怎样让他们乖乖测试呢?儿童APP的测试跟成人不一样,成人会直接演示给你看然后告诉你“为什么我会点这里”。但是对付孩子,要更多地观察他们与游戏的互动,因为你很难让孩子告诉你他们是怎么想的。而且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转移——所以让他们专心地做完测试也是个技术活。

另外,APP可以准确的匹配孩子的年龄层也很重要。比如屏幕上突然弹出的大块鲜艳颜料,很小的孩子可能会被吓到,但是大些的孩子反倒觉得好玩。

第四关:灵活定价实现清晰的盈利模式

如何盈利是横在儿童教育类应用从业者面前最大的一道坎。

由于使用者是儿童,不具有实际购买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广告或社交插件的投放效果并不好。而且,通过监测用户的行为来投放针对性广告,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儿童的隐私权,可能引来家长的不满,最终导致失去用户。

由此,灵活的定价方式不失为一种好的盈利模式。当家长正为孩子寻找一个有趣的应用时,也许10元的花费可能会让他们望而却步。如果利润率能负担得起,4、99元到可以吸引用户的注意。

而提供免费版本和限时折扣的做法也是一个好主意。当这些定价策略只有短暂的期限时,人们通常会很快作出决定。提供免费版本则是为了吸引用户并增强用户粘性。同时,随着免费版本使用量的增多,开发者可以适当推出内购工具、金币等环节,实现应用的变现。

当然,即便如此,儿童教育类的盈利模式还是相对单一,对于如何实现清晰的盈利模式,应用开发商还需在前进中继续探索。

]]>
智能电视调查:视频、游戏、教育应用排前三位 //www.otias-ub.com/archives/135754.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35754.html#comments Sun, 28 Jul 2013 18:28:49 +0000 //www.otias-ub.com/?p=135754

智能电视调查:视频、游戏、教育应用排前三位

2013年7月29日由海信、长虹、TCL牵头组织的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简称中国智盟)发布了今年上半年智能电视产业白皮书。白皮书内容显示,上半年智能电视激活数达到375 万,已经具备了商业运营的能力。月活跃率达到50.83%。相比较2012 年智能电视的激活率,2013 年智能电视激活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6 月份达到了77%。

截止到2013 年6 月,中智盟会员厂商的应用下载次数突破1200 万次,应用运行次数突破10 亿次,运行时长达到1 亿4 千多万小时,平均每个用户的运行时长达到38.9 小时。

游戏、教育投资比视频更有优势

在用户下载的应用排行榜中,视频、游戏、教育排名前三位,视频类应用虽然数量很少,但是下载量却排在第一位,说明用户对于影视娱乐的需求非常旺盛。,在下载地区分布中,山东、河南、广东居于前三位。在长虹、海信、TCL 的终端平台上,综合华数、百视通、CNTV、芒果等牌照方视频类应用的数据,平均激活率为74%,累积激活用户数为278万。三家多媒体公司的视频应用日均在线人数为306,802,日活跃率为11.05%。

随着智能电视用户量的增加,智能电视的运营商业模式受到各方重视,大家都在积极探索包括开机广告、贴片广告在内的前向收费与影视点播收费、年服务费在内的后向收费模式。

在项目的选择和衡量上,投资人看重是新技术市场化前景、项目收益情况及投资汇报率等。在智能电视应用领域,一些投行表示,产品的运营价值、现有用户量、商业模式、市场前景等指标都被列入参考范畴,对应用产品类型并无明确要求。

深圳一家初创期投资基金表示:视频类产品受政策管控,投资风险较大,相比之下,投资游戏和其他产品风险小得多。从目前应用性质来看,针对儿童教育、家庭医疗、电子商务,游戏等,有明确盈利模式,用户接受度高的应用,是投资人关注的重点。

电视终端各平台不一导致开发者开发周期长

目前已经拥有10391 名智能电视专业开发者。企业开发者占30%,个人开发者占70%。

在所有开发者中,20-30 岁开发者占到58%,这一部分人群是成为智能电视应用开发创新的主体。

国内智能电视总体数量偏少,各家的软硬件平台差别较大、不通用,独立开发者针对电视开发应用没有明确的盈利前景,开发意愿不大;现有绝大多数应用游戏由厂商主导开发移植,软件开发的难度大、周期长,更新慢。

现有应用大多从手机应用商店简单修改移植过来,原有应用设计针对触摸或近距离操控体验,移植到电视上后,使用普通遥控器操作体验差, 缺少精品、杀手级应用;专门定制的游戏应用,如体感类、3D 类游戏,需要专门的游戏手柄和高精度摄像头,用户使用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导致游戏应用普及度低。

可产生的四大商业模式

经过2011、2012 年的探索,目前的智能电视生态链商业模式逐渐开始有了探索和比较清晰的思路,并且已经有了可操作的模式,这些案例能否成功现在还很难做定论。

影视会员费:按照月、季、半年、年的时间间隔,向用户收取一定的影视服务费用,而用户在除了一些基础服务之外,还可以享受到高清、3D、最新的影视资源等服务。

广告费;厂商纷纷在建立自己的广告系统,除了自己的整机广告运营外,也为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广告支持,这方面,海信的广告平台已经在2013 年五一上市的产品正式商用,而作为TCL、长虹的平台运营商-欢网的广告平台也在早些年就已经开发完成。一些大的合作伙伴完全可以依靠

自己的广告资源和平台进行广告运营。

应用商店下载收费:目前,这样的收费模式在苹果的应用商店中运用的比较成熟,在智能电视以及android 平台的应用商店上还需要更多的探索。

应用内收费模式这种商业模式目前在视频、游戏、教育类应用中使用比较普遍,单片的视频点播、游戏的道具收费、按课时收费等都是可以操作的方式,已经有应用开始探索和实践。这种商业模式的难点在于支付方式的便捷性。

电视厂商付费购买应用:针对一些能够促进卖场销量,作为销售旺季主推的应用,厂商通常会采取独家买断的方式。获得应用产品独家合作权。这种合作方式在智能电视初期市场应用量较少的情况比较普遍,合作重点集中在视频、教育及游戏等领域。随着大量应用在智能电视上的普及,厂商这种合作方式也逐渐减少。但不排除对于一些杀手级应用产品的独家版权购买。

据相关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1-6 月份国内智能电视总销量达到457 万台,渗透率达到45%,同比增长105.7%。

中联盟2011 年5 月成立,分别在北京、青岛设有研发测试中心。正式会员有TCL、长虹、海信、MSTAR、MTK、华为海思、三星等十余家会员,同时与新浪、百度、东软集团、中国电信、TOM 等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本报告数据以海信、TCL、长虹三家智能电视运营数据为调研,这三家已占中国智能电视市场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

]]>
//www.otias-ub.com/archives/135754.html/feed 1
孩子与科技(IPAD)–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66571.html Mon, 03 Sep 2012 02:30:29 +0000 //www.otias-ub.com/?p=66571 多屏时代已经为我们带来不少改变。今年7月份的时候,NBA巨星德隆就在iPad上签署一亿美元合同。而离我们生活更近些的,是身边孩子的教育学习。孩子们拿着平板当课本、用教育app已不再新鲜,而孩子童年、学习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也日益获得重视。我们报道过不少针对儿童教育的应用,而最近Windows 8系统也宣布自带了Kids Corner功能,让家长控制孩子对系统的使用权限。

那么孩子教育与科技的关系现在是怎样的?来看看下面这幅以美国人数据为基础的信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