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14年相比,2015年的公司跨界进军教育显得更加火热,IT桔子初步统计得出2015年有28家跨界进军教育的企业,42起相关的跨界事件。
IT桔子通过公开信息汇总了2015年的跨界进军教育行业的案例,得出如下汇总表。
IT桔子将2015年42起跨界教育事件的28家跨界主体主营业务分类,可以分为硬件制造商,软件与服务提供商,泛教育业务公司,非教育行业公司和其它类型公司。所有公司中,A股上市公司占据了很大比例。
如下图可以发现,占比最多的10家跨界企业的主营业务与教育无关,它们所在的行业包括房地产、酒店、汽车、工业、建筑等多个行业,跨界很多时候是因为自身主营业务不景气,全资收购或控股教育公司使自身具备教育概念,或者将教育作为新的战略方向。排名第二的6家公司是主营业务与教育相关的公司,主营出版发行、教育培训、幼教品牌等业务,这些企业属于大教育的范畴,本身具备教育业务,他们进军教育的方式以投资标的企业获得部分股权,推出新产品或者联合设立教育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为主,加强自身某个方向的优势或者弥补劣势。
按照被跨界的教育主体企业主营业务类型划分,可以分为儿童早教、K12教育、大学生教育、职业教育、语言学习、出国留学、教育信息化等,这与IT桔子的数据库教育行业子行业划分类型一致。从下图可以看出,被跨界的教育标的以教育信息化企业为主,主营业务包括交互式教学、智慧校园系统、考试测评等,这些软件企业数量较多,发展时间较长,收购相对容易。其次是儿童早教,主要包括幼儿园、亲子教育、少儿内容提供商等。其它类型的教育主体企业累计占比1/3,随着政策的逐渐放开,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跨界进军教育的方式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完全收购、控股、投资但不控股、成立新公司,或者推出新产品、成立教育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
如下图,42起跨界事件中,收购目标企业的100%股权是最常见的方式,共有15起事件,占比超过1/3,透露金额的收购事件平均金额7.4亿元。加上采用控股方式的8起事件,占比超过一半。排名第二的是8家跨界企业联合其它企业共同设立教育产业基金,用于投资教育企业,平均出资额为4300万元。新的投资基金还在不断成立,相信将来会有更多优质的教育企业获得投资。因为跨界公司的主营业务并非教育,部分公司也会采取参股的方式进军教育企业。少部分公司会自行或者合作的方式推出新公司或者新产品,这些公司的属性更加偏向“互联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