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un, 10 Oct 2021 10:48:4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经合组织:2021年教育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318754.html Sun, 10 Oct 2021 22:03:50 +0000 //www.otias-ub.com/?p=1318754 经合组织发布了“2021年教育报告”,主要发现包括:

实现基础教育和教育成果公平仍然是一项挑战

2019年,大约1/4的经合组织国家至少有10%的学龄儿童没有上学。在影响教育绩效的因素中,社会经济地位对15岁儿童识字技能的影响大于性别或原籍国。

移民背景往往会影响学习轨迹,而在外国出生的成年人的就业前景在各国之间差异很大

在整个经合组织,外国出生的成年人平均占所有高中以下学历成年人的22%,占高中或高中以上非高等教育成年人的14%,占高等教育成年人的18%。

财政支持可以促进非义务教育普及

各国平均而言,学前教育机构的支出约为每名学生9300美元;小学、中学和中学以上非高等教育为10500美元;高等教育为17000美元。公共部门平均为小学和中学机构提供资金支出的90%,这在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通常是强制性的。在一些学士学位学费高于4000美元的国家,至少60%的学生受益于公共赠款、奖学金或政府担保的私人贷款。

近几十年,教育水平的提高并没有让男性像女性那样受益

2019年,男性占职业高中毕业生的55%,而普通高中为45%。男性也不太可能进入高等教育并毕业。2019年,女性平均占高等教育新入学人口的55%。如果目前的模式继续下去,预计46%的年轻女性将在30岁前首次获得高等教育学位,比男性高15个百分点。

男性不太可能进入并继续从事教师职业

2005年至2019年间,中小学教师的性别差距扩大,而高等学校教师之间的性别差距在缩小。2019年,不到5%的学前教师为男性,而小学、高中和高等教育的平均比例分别为18%、40%和50%以上。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教师职业中的性别失衡:为什么男性不愿意当老师? //www.otias-ub.com/archives/708114.html Sat, 07 Apr 2018 16:30:00 +0000 //www.otias-ub.com/?p=70811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日前发布一期主题为“教师职业中的性别失衡”的《教育指标关注》。该报告指出,教师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严重的性别失衡。不仅女性在教师中占大多数,而且女性在各教育阶段和教育领域的分布也非常不均衡,令人担忧。

1、教师职业性别差距日益扩大

教师是一个高度性别化的职业,在经合组织各经济体,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女性平均占2/3。教师性别失衡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俄罗斯尤其严重,这些国家大约4/5的教师都是女性。在有数据的31个国家中,日本是唯一一个女教师比例低于男教师的国家,女性教师占48%,这一结果可能与日本劳动力市场女性参与率整体较低有关。

目前有很多证据显示,在过去10年,教学行业在逐渐女性化。例如,在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中,平均女教师比例从2005年的61%提高到了2010年的65%,2014年则达到68%。女性教师比例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有可得数据的国家都有体现。但是,各经济体女性教师增加幅度存在巨大差异,如斯洛文尼亚和美国女性教师增长不到1%,而德国、希腊和日本则增长了15%。

2、不同教育领域与阶段性别比例差异显著

尽管女性在教师职业中占大多数,但是她们在领导岗位的比例仍然不足。根据2016年调查数据,经合组织各经济体中平均68%的中学教师为女性,但是女性校长所占比例则为45%。由于校长通常从教师中产生,这表明女性教师与男性同辈相比晋升为校长的可能性较低。

另外,不同教育领域也存在性别失衡。2015年,在经合组织各经济体的初中阶段,科学、数学和技术学科女性教师所占比例低于她们在整个教学行业所占的比例。

随着教育阶段的提高,性别失衡逐渐降低,女性教师比例趋于下降。经合组织各经济体平均而言,在学前教育阶段,女性教师占97%,小学阶段占82%,在中学阶段下降为63%,高等教育阶段则为43%。这一现象在有数据的大多数国家都非常普遍。在小学阶段,除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外,所有国家女性教师比例都超过了60%。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只有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和俄罗斯4个国家的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多。

3、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度提高为主要原因

在2005年至2014年间,经合组织各经济体女性就业率平均从56%提高到59%。即使这一相关性可能不适用于所有国家,但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度提高可能是教学职业女性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在过去10年中,女性教师比例增长最多的3个国家日本、德国和希腊,女性就业率提高了11%,而其他有数据的国家女性就业率平均增长了8%。

此外,对女性和男性各自擅长领域以及能够从事的职业的刻板印象,也可能造成不同教育领域的性别分隔。例如,科学领域女性教师比例低可能因为社会上将科学看成主要是男性所从事的领域,从而妨碍了女性追求该领域的高等教育阶段学习。

经济考虑也可能影响教师职业男性与女性的职业定位,导致各个教育阶段性别失衡。有趣的是,尽管女性教师比例通常随着教育阶段提高而下降,但是她们的工资却在增加。例如,经合组织各经济体25岁至64岁教师的平均实际工资随着教育阶段的提高都逐渐增加,从学前教育阶段的37300美元提高到高中阶段的46600美元。平均而言,小学和中等教育阶段女性教师收入略低于男性教师,但收入差距没有超过3%。

然而,该调查发现,与其他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相比,教师工资的性别差异更加明显。经合组织各经济体平均而言,25岁至64岁的男性小学教师收入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同龄男性的71%,初中阶段提高到76%,高中阶段增长到81%。而女教师收入明显更高,小学女性教师收入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同龄女性工人的90%,在初高中教育阶段,甚至略高于同龄女性。男性与女性相对工资的巨大差异可能让教学行业对女性更具吸引力,尤其在较低的教育阶段。

4、新一代教师中女性比例较高

男性教师与女性教师目前的年龄分布可能成为未来教师职业性别失衡的一个指标。在大多数国家的各级教育阶段,新一代教师中女性比例最高。例如,在初中阶段,年龄在30岁以下的女教师占70%,50岁及以上占65%。这种情况存在于35个有可得数据国家中的22个,年长和年轻教师群体中女性教师占比差异在8个国家都超过15%。

该报告表示,年轻教师中女性教师比例过高的现象让人担忧,将造成在较低教育阶段教学职业性别失衡加剧。此外,经合组织各经济体获得高等教育学位的女性比例平均从2005年的72%提高到78%,这也将加剧教师职业未来的性别失衡。

但是,报告最后指出,在高等教育阶段,尤其是年轻教师群体中,女性教师比例的提高,表明性别平等在过去10年间趋于改善。经合组织各经济体平均而言,高等教育阶段女教师比例接近50%,在年轻教师群体中,30岁以下女教师占53%,50岁及以上占38%。

该报告表示,教师职业持续的性别失衡已经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例如英国在2015年已经实施了相关政策鼓励招募男教师,以解决该行业日益女性化问题。此外,研究教学行业性别差距对于教育结果或职业预期的潜在影响也非常必要。

编译作者丨唐科莉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信息中心

原文地址:https://ffff.im/N5u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