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QuestMobile的报告,2022上半年中,国内APP用户规模超过1亿的APP总计有58款,相比2021年的59款减少了1个。
58款APP中很多人不一定都安装了,不过TOP20名单中大部分APP还是很常用的,用户量第一的自然是微信,也是唯一一个超过10亿用户量级的。
除了微信之外,第二到第十的分别是淘宝、支付宝、抖音、高德地图、拼多多、QQ、百度、搜狗输入法、百度输入法,这9个APP也几乎是人人必装的,再往后面还有微博、百度地图、京东、爱奇艺等。
官方数据显示,假日支付笔数同比去年增长 230%,消费金额同比去年增长 200%,同比 2019 年则增长了 70%。
支付宝五一数据如下:
上海淮海中路、北京王府井步行街、重庆磁器口、广州塔街、淄博八大局是全国热门商圈。消费者在淄博烧烤店消费金额暴涨超 5 倍,带动酒店消费金额增幅也超 2 倍。
小长假前 3 天里使用支付宝交通出行的支付笔数同比去年增长 230%,且达到 2019 年的 2.2 倍。在支付宝找“租车”自驾出游、找“充电”服务分别是 2022 年同期的 2.4 倍和 3 倍。今年骑单车赏景,在路上挥汗如雨的游客比去年同期也增长了 1.5 倍,其中上海人对骑行的喜爱在全国居首。
五一假期出境游人均消费比 2019 年同期增长达 40%。在各大主要目的地市场中,亚洲地区的支付宝境外消费增长最快。中国香港依然是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其次是中国澳门、日本、泰国和韩国。
杭州西湖、西溪湿地、长沙岳麓山、南京夫子庙、中山陵、泰山、武汉黄鹤楼、金华横店、神农山、西安大雁塔是今年小长假 Top10 热度景区。
自 IT之家
数据显示,二维码支付仍是移动支付用户最常使用的支付方式。线下场景中,移动支付用户较常使用的支付产品是微信支付、支付宝和云闪付,占比分别为87.9%、85.3%和80.3%。
2021年,微信还和支付宝平分秋色,2022年微信支付领先优势拉大,日常生活中,你用哪个付款更多呢?
中青年用户是移动支付用户的主要使用者,年龄较大的用户群体稳中有升。其中,18-40岁用户占总用户比例的7成,40岁以上的用户占总用户比例的3成。
移动支付用户月收入集中在3千至1万元,占比65%,万元以上用户占比为20%,3000元以下用户占比为15%。
自 快科技
智能手机几乎是大家每天都离不开的,每个人的手机里都会安装数十个APP应用,每天刷得不亦乐乎,那么国人常用的APP都有哪些?QuestMobile发布了报告中公布了国内用户量最高的APP排行。
根据QuestMobile的报告,2022上半年中,国内APP用户规模超过1亿的APP总计有58款,相比2021年的59款减少了1个。
58款APP中很多人不一定都安装了,不过TOP20名单中大部分APP还是很常用的,用户量第一的自然是微信,也是唯一一个超过10亿用户量级的。
除了微信之外,第二到第十的分别是淘宝、支付宝、抖音、高德地图、拼多多、QQ、百度、搜狗输入法、百度输入法,这9个APP也几乎是人人必装的,再往后面还有微博、百度地图、京东、爱奇艺等。
这个是2021年6月份的APP用户规模榜单,TOP10甚至TOP20的APP都是差不多的,微信、淘宝、支付宝、抖音的名次没变,反倒是高德、拼多多的名次超过了QQ。
自 快科技
支付宝理财平台联合10家基金公司,发布了《一季度基民报告》,对市场上多支热门基金的基民投资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调查发现,持有基金时长短于3个月的用户中,超7成是亏损的。也就是说,在一季度入市的新基民很难赚到钱,甚至出现了浮亏。
但如果把周期拉长到2020年到现在,许多基金的累计收益率依旧可观。而且持有越久盈利概率越高,持仓超过1年的用户中,近9成用户是盈利的。
数据分析还显示,除了市场行情波动外,追涨杀跌、频繁交易也是造成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困境的主要原因。
频繁买卖的基民较拿着不动的基民收益率平均少28%,追涨杀跌的基民较基金净值涨幅少赚40%。
此前,支付宝也对亏5%以上用户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
15.6%的投资者是由于定投放弃,
14.3%的投资者是因为追涨杀跌,
8.2%的投资者是因为持仓时间短,
7.4%的投资者是因为频繁买卖。
支付宝理智库建议,投资人可以设立自己的盈利目标,当目标实现时及时止盈,落袋为安。《一季度基民报告》显示,偏股型基金投资者中,有近3成的人有止盈操作,平均收益率为14.6%。
自 快科技
一份最新出炉的国人理财趋势报告,透露了大家的理财理念和资产动向。报告显示,有近四成网上理财的用户已经有把短期开销、保险保障和投资增值的钱做“三笔钱”配置的习惯,其中“90后”是主力。
报告透露出国人理财习惯渐趋理性。90%以上的人在调研时表示,能够接受理财不是稳赚的现实,能接受一定的亏损。报告还显示,有超过九成的人倾向于选择基金理财,仅有二成的人倾向于自己买股票。
对于这份报告,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李峰说,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财富的爆发式增长,居民财富一改过去的单一储蓄结构,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
报告调研的结果显示,近四成网上理财的用户已经有将短期开销、保险保障和投资增值做“三笔钱”配置的习惯。理财人群也进一步年轻化,在支付宝理财平台上,35岁以下占到六成,特别是智能投顾用户中,超过一半为90后。
在打破刚兑的大趋势下,理财不亏的观念已是过去时。
报告显示,90%以上的人在调研时表示,能够接受理财不是稳赚的现实,能够接受一定的亏损,近二成的人能接受持有期间亏损10%及以上。
有超过九成的人倾向于选择基金理财,仅有二成的人倾向于自己买股票。
从支付宝7亿理财客户的投资行为来看,其中“基民”平均持有基金长达337天。而2011年某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一项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1年间,中国开放式基金的平均持有时间不超过180天。
基于“短期开销、人生保障、投资增值”三笔钱配置理念,支付宝结合人们的理财行为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一个能体现理财健康度的分数,即“理财分”。
分地域来看,理财分排名前十的地区分别是:上海、北京、江苏、天津、浙江、湖北、四川、广东、山东、重庆。据此得出的结论是,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用户理财观念普遍较强,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呈现既能消费也会理财的特点。
“很多人陷入追涨杀跌,一是没有相应的意识,二是在于不知道买什么,怎么买,买得对不对。”她说。
稍早前,媒体报道称,蚂蚁集团据称寻求至少2000亿美元的IPO估值。此前,据报道蚂蚁金服在2018年6月完成C轮融资后的估值水平约为1500亿美元。
虽然此前市场早有传言蚂蚁集团即将上市,但官宣直接点燃了市场热情,消息一出,阿里巴巴美股盘前大涨近5%。
根据阿里巴巴发布的2020财年年报,其直接持有蚂蚁集团33%的股权,此外,代表马云和阿里系、蚂蚁系员工的君瀚和君澳持有蚂蚁金服50%股权。
作为支付宝的母公司,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开放平台,蚂蚁集团的价值几何?
本文精编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蚂蚁金服深度报告之业务篇:如何评估蚂蚁金服的价值》,从业务层面为大家呈现蚂蚁集团的增长曲线和价值空间。
首先,从整体上来看,当前蚂蚁集团通过三大业务板块——支付&数字金融&科技服务——完美演绎了「能力输出」商业模式下的引流——变现——赋能逻辑。此外,公司借助国际化布局,将「能力输出」模式向海外复制。
支付:内固场景布局,外拓跨境业务
蚂蚁金服对支付场景的持续布局,主要通过对外合作与投资实现。
2014 年成立以来,场景类投资已逐步延伸至网上购物、零售店、游戏、日常缴费、餐饮、汇款、公益、信贷、金融服务、充值、校园服务、交通和医疗服务等。整体而言,公司的场景布局遵从两条主线:布局 O2O 和可圈培育。
跨境业务:全球本土化(Glocal)战略的最佳实践者
作为发源于电商系的科技金融公司,蚂蚁金服的跨境支付业务围绕消费者全球购买、商家全球销售以及用户出境三方面展开。蚂蚁金服的跨境支付业务已经成为全球本土化(Glocal)战略的最佳实践者:
经营绩效:行业增长格局稳定,公司收入模式清晰
第三方支付行业步入稳步增长期。从易观智库公布的第三方数据看,2019 年前三季度全行业第三方综合支付和移动支付规模分别为 182 万亿/149 万亿,蚂蚁金服市场份额为47%/54%。基数效应下,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目前仍保持了 20%左右的稳定增速。
基于庞大的客户以及流量经营模式,支付板块业务收入有望保持乐观增势:
数字金融:外部协同,报表策略升级
在完成金融业务持牌和金融生态圈打造后,2017 年以来,蚂蚁金服在数字金融领域的业务布局,主要围绕提升客户粘性与强化业务协同展开。
对外投资拓展边界,交叉销售拓宽产品线
对外投资已成为蚂蚁金服在金融业务方面非线性扩张的主要抓手。其金融领域投资可分为两个阶段:
零售金融的核心在于做大客户基数(获客)和强化客户变现(粘客),二者均取决于产品线的丰富度和交叉销售能力。在拥有全谱系的金融产品后(支付、财富管理、融资、保险、征信等),蚂蚁数字金融业务的重心更加聚焦于产品的交叉与协同方面:
从交叉营销的效果看:截至 2019 年 9 月末,支付宝国内用户达到 9 亿人。而在支付、理财、融资、保险、信贷五大类金融服务中,使用 3种及 3 种以上服务类别的用户达到 80%,使用全部 5 种服务类别的用户达到 40%。
业务逻辑:从经营资产负债表转型为经营利润表
在互金领域强监管、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速背景下,我们推测蚂蚁金服主动转型战略,弱化金融敞口,强化能力输出。对应数字金融业务,实现从经营资产负债表的「规模」策略,转型为经营利润表的「收入」策略。
利润表经营模式的核心在于,强化开放协同。开放平台定位有助于金融业务的协同,亦符合金控监管大方向、同时兼顾成长性。蚂蚁金服的协同业务主要集中于三大领域:
科技服务:始于金融,不止于金融
蚂蚁金服的第三大业务板块是技术研发与科技输出。
一方面,依托自有技术力量和阿里集团的技术团队,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投资和合作的方式,吸收专 项技术。在盈利模式上,公司输出体系化的科技产品和科技解决方案,收取产品服务费,目前所覆盖客户正由金融领域向非金融领域扩展。
技术研发:聚焦「BASIC」
科技是蚂蚁金服的起点。公司聚焦于「BASIC」基础技术,即 Blockchain (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AI(人工智能)、Security(安全)、IoT(物联网)和 Cloud computing(云计算),重点关注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和分布式技术:
技术投资:外延方式补短板,服务于业务主线
蚂蚁金服技术投资的方向,反映了公司客户重心的演进:
技术输出:打造核心盈利模式
2018 年,蚂蚁金服正式推出金融科技平台,即将蚂蚁金融云升级为蚂蚁金服 | 金融科技,为技术输出提供了运营平台。在「成熟一个、开放一个」的全面开放发展策略下,蚂蚁金服的技术输出体现出「跨技术」与「跨行业」的双重特点:
蚂蚁金服技术输出的核心盈利模式正在形成。目前,蚂蚁金服金融科技的分布式技术服务均已形成成熟的运营收费模式,公司网站显示已有超过 40 项产品采用付费部署的模式(包括金融区业务和非金融区业务)。
海外布局:由点及面,构建全球网络
蚂蚁金服的海外业务发展,可以视为三个维度上的同时延展,即广度(覆盖国家及地区)、深度(覆盖金融业态种类)和密度(不同国家及地区间的业务合作与协同)。
全球布局:支付为先,跟随阿里出海
跟随阿里集团的全球化数字经济扩张,蚂蚁金服的海外布局目标是「客户全球购,商家全球售,用户海外出行」。截至目前,56 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户可以受理线下支付业务,10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本地电子钱包(即 Glocal 战略模式),10 个本地数字钱包的 AAU 已接近 12 亿。
纵深发展:多元持牌,复制金融生态
无论是直接投资多元化金融业态公司(如,2019 年投资印尼消费分期公司 Akulaku),抑或是借助当地既有支付机构进行的新业务牌照申设(如,印度支付平台 Paytm 开始布局消费借贷产品 Paytm Postpaid),蚂蚁金服正在海外复制支付宝的「从场景到支付到金融」过程。
由点到面:借跨境支付,构建全球网络
2018 年,全球首推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跨境汇款(港版支付宝 Alipay HK 与菲律宾钱包 GCash),是蚂蚁金服在跨境、跨电子钱包支付业务的第一次试水。2019 年,收购世界跨境支付领头羊 WorldFirst 的 100%股权后,公司已经进一步具备连接 1+9 个电子钱包的牌照许可和业务通路。
总体看,目前公司已经具备了跨境支付的技术基础、业务通路和牌照许可,未来蚂蚁金服有望依托本地电子钱包作为「节点」、跨境支付作为「通路」,构建全球范围的支付网络,进而组成全球范围的服务网络。
未来:分享全球数字金融的非线性增长
从估值看业务发展:三轮融资后,公司估值已在万亿量级。2015 年、2016 年、2018年,蚂蚁金服分别完成 A 轮(约 18.5 亿美元)/B 轮(约 45 亿美元)/C 轮(约 140 亿美元)融资。
根据彭博报道,蚂蚁金服在 2018 年 6 月完成 C 轮融资后的估值水平约为 150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9700 亿元。
业务展望:有望分享全球数字金融的非线性增长
蚂蚁金服的业务布局从经营资产负债表的「规模」策略,转型为经营利润表的「收入」策略。公司优先发展「协同金融产品」、「科技输出产品」来保证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同时通过「外延发展」分享全球数字社会「从场景到支付到金融到收入」的非线性增长未来。
未来展望:公司价值来自于增长潜力
现有业务的行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提升:包括支付业务、金融协同收入、科技输出收入等:
从更长远的未来看,行业潜力和份额潜力充分挖掘之后,推测公司可能会基于垄断优势提升定价能力,比如在支付网络完成布局后,公司对于收费客户比例、费率等的提升空间。
风险因素:
监管。部分创新业务发展迅猛,不排除监管条件的变化。
行业规模。金融科技业务模式灵活,不排除部分细分行业增长低于预期。
via 富途牛牛
Statista对2003名年龄18至69岁的中国受访者进行了在线调查。在所有受访者中,有87%表示自己使用支付宝,领先于微信支付的76%。QQ钱包、度小满支付和Apple Pay排名三到五位,但距离前两名差距明显。
Statista指出,在数字支付领域,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中国都是全球领先者。60%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天都会使用数字金融服务。
在中国数字支付行业,本土公司明显领先于国外服务。美国大型科技公司,例如苹果、谷歌和亚马逊提供的服务存在明显差距,甚至在线支付领域的先驱PayPal也难以打开这个市场。数据表明,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取得进展并不容易,即便对国际巨头来说也是如此。
从曲线走势可以看出,在9月月初经历明显攀升后,支付宝应用端在渗透率增长趋势上有所放缓。在9月月末应用端的渗透率增长趋势在度显现,并一直延续至10月中旬,随后渗透率的走势趋于平稳。
从18年12月起,支付宝应用端渗透率再次进入上升通道。截至12月16日,支付宝的渗透率达到54.92%,与观察期初相比上升3.14%。尽管支付宝的渗透率已处于较高水平,但12月的红包活动仍能对其进一步增长产生明显效果。
进入12月后,应用端的日新增用户数增长明显。12月1日至16日期间,支付宝应用端的日新增用户数均值达到329.02万,较11月均值增长64.94%,和9-10月均值相比也增长了35.7%。
在12月红包活动开启后,支付宝应用端的DAU攀升走势尤其显著。12月1日至16日期间,支付宝应用端的DAU均值达到1.5亿,较11月增长13.64%,和9-10月均值相比增长19.05%。在双十二当天,应用端DAU数值高达1.59亿,高于双十一当天表现。
从上述分析可知,12月红包活动对支付宝渗透率、日新增和DAU指标均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从用户活跃度和新用户流入的提升比例看来,支付宝这15亿红包的引流效应显著,是一次成功的引流活动。
根据Nielsen和支付宝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大约65%的中国游客在海外旅行时使用移动支付,而非中国游客仅占11%。“2017年中国境外旅游和消费趋势”报告发现,中国游客在海外使用移动支付的频率比非中国游客的频率高得多。
随着中国居民人均收入的大幅增长,中国公民出国旅游人数也在逐年稳步增加。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统计,2017年,中国游客境外旅游1.31亿次,比上一年增长7%。为了解移动支付在中国游客境外游中的作用,报告调查了中国和非中国游客的消费行为和支付方式。
从海外游客平均年消费的角度来看,中国游客消费稳步增长。2017年,中国游客海外支出平均达到5,565美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5,715美元,同比增长3%。
非中国游客的海外旅行预算与中国游客明显不同。中国游客在海外消费的前三类是购物(25%)、住宿(19%)和餐饮(16%)。但是非中国游客的前三类是住宿(29%)、餐饮(18%)和购物(15%)。
在海外旅行中,中国游客每人平均购物消费为762美元,远远超过非中国游客(486美元)。62%的中国游客在免税店购物,是最受欢迎的购物场所,其次是百货公司(47%)和超市(47%)。
52%的非中国游客认为价格是决定其海外购物决定的关键因素,旅游总预算(43%)和产品质量(35%)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中国游客最关心的是折扣(41%)和支付方式(41%),其次是商品或服务的价格(40%)。对于非中国游客来说,绝对价格在购买决策时影响更大,而折扣后的相对价格对中国游客的影响更大。与此同时,当地商家接受的支付方式也是对中国游客在海外购物决策有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游客在海外使用手机支付的比例和金额都在增长,年轻一代更频繁地使用手机支付。
报告指出:中国利用现有平台和网络发展的数字支付手段带来了非常丰富的金融服务,为个体和企业创造了新的价值和机会。根据麦肯锡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2025年数字金融服务可以为全球带来3.7万亿美元的产值贡献,相当于在现有水平上提升6%。对中国而言,这则意味着增加1.05万亿美元,约相当于4.2%的GDP提升。
那么中国无现金的进展究竟怎样?请看下图。在2010年以前,中国还是个重度依赖现金的社会.2010年中国有61%的零售消费主要通过现金交易的方式进行,尽管当时人均已经拥有1.8张银行借记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人们更信赖现金,交易方便,习惯等。但这个状况很快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而改变,2015年,现金交易比例已经下降至40%,而2016年现金交易仍然占英国所有交易额的45%。2010年到2015年,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占零售消费的比例从3%上升至17%。
这份报告预测,2020年在中国零售支付中,移动支付将占到12%,其他网络支付占到16%,现金支付占到三成,银行卡支付占到41%。
同时中国的线下零售业非现金使用也非常发达。中国银联是线下的主要支付和清算提供商,全国有2670万合作商家,现在中国人均拥有3.1张卡。最新的POS终端都要求植入NFC等技术以支持移动支付功能。
非现金比例的高速发展与中国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不可分割。中国无论是移动上网资费,手机终端成本都在快速降低,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中国网络支付市场是两强的竞争。
支付宝去年在中国实现了1.7万亿美元的支付额,而在2012年,这一数字仅为700亿美元。支付宝最大对手微信支付去年支付总额位1.2万亿美元,远远高于2012年的116亿美元。
得益于在电子商务上的主导地位,阿里旗下的支付宝牢牢占据约50%的互联网支付市场份额,而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20%左右。
在移动支付领域,腾讯的财付通一开始被支付宝压制得很惨,但最终通过微信的高频和线下商家的铺开,迅速打开了线下移动支付的市场。2014年支付宝在支付市场的份额为82.3%,微信占10.6%,而到2016年,支付宝的份额跌至68.4%,微信支付的份额上升至20.6%。鉴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垄断性地位,其他苹果支付、小米支付等厂商,在中国市场基本上没有存在感,统计显示其他厂商的移动支付总额,还不到两大巨头的一个零头。
在微信的压力之下,支付宝做了社交的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正因为如此,蚂蚁金服在资产管理和征信方面布局较早,动作也很快。
从下面这张图也可以看出,支付宝在各个金融业务的布局和营收领先于腾讯,但是在支付软件的活跃用户上,微信达到了八亿人,支付宝只有4.5亿人,庞大的用户规模将成为微信支付的发展优势。
在移动支付领域,中国银联和大量的手机厂商遭遇了重挫。银联已经开始对NFC支付心灰意冷,开始发展支付宝微信所推崇的手机软件扫码支付。而各大银行也纷纷与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开展了二维码支付互通的计划。
报告认为中国移动支付爆发式增长,一个原因是中国并未进入信用卡时代,刷卡支付并未普及,这使得中国消费者可以跳过信用卡,直接进入了手机支付时代。而在欧美市场,刷卡支付相当便捷,消费者认为手机支付相比刷卡,并未有明显的用户体验增长,不值得去麻烦和尝试。
1、创新的金融服务非常流行,惠及大众
以蚂蚁金服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的支付宝为例,这项货币基金服务以低风险,高收益,存取便捷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使用。余额宝的资金规模从2013年的2千亿元增至三年后的8100亿元,服务超过1.52亿的用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基金之一。
2、数字金融显著增加了商家和用户之家的经济活动
2016年9月,蚂蚁金服向411万中小商家贷款7400亿元。新的商业模式得以向中国79%拥有银行账户,但只有10%能够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低收入群体获得贷款。2014年推出的花呗,2016年光棍节,用户通过花呗的消费达到268亿元。
3、有效的激励手段和显而易见的好处在吸引用户初次使用数字支付和塑造忠诚度上作用非常明显
以微信红包为例,用户想要收发微信红包,就需要关联自己的银行账号到微信,首周微信就吸引了超过800万用户使用这个服务,新增的银行账号达到数百万。2017年春节期间,微信用户一共发了460亿个红包,比2016年春节高43%。
4、新的征信数据得以可用,尤其对低收入人群和中小企业而言
蚂蚁芝麻信用分覆盖3.5亿实名注册用户,3700万在阿里体系内做生意的中小企业,经用户许可后,这些数据也正在被政府和私营企业所广泛使用。
5、中国主要的支付玩家快速扩张到海外,并收购新的金融科技公司
现在用户可以在泰国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阿里巴巴在印度投资了PayTM18,腾讯则投资了印度的PayU,腾讯还在非洲与其他企业合办了支付公司。
根据中国两大支付企业的经验,国外的支付提供商在结合本国本地实际的情况下,可以:
1、利用现有的电商或社交平台,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去加强用户对支付的使用粘性:比如腾讯微信就在现有的平台上搭建了广被使用的支付服务。中国主要的支付提供商都想出了各种办法来提高用户对支付的使用率,如优惠券,折扣,结合当地流行文化打造游戏化的玩法等。
2、保持支付平台的开放性,吸引创新者可以无缝整合创新。比如通过开放SDK和API的方式让中小企业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来增加创新的服务,从而扩大生态圈。
3、通过跨平台的生态圈服务让服务可以随处获取。中国两大支付企业均提供了跨平台的支付解决方案,可以在iOS和安卓终端使用,而不局限于某个品牌。
对政府而言,中国经验的借鉴是:
1、创造有利的环境,平衡创新和风险监管
2、优先投入加快数字化的建设。以中国为例,2016年中国4G用户有5.3亿人,超过美国和欧洲总和,未来三年中国还将在宽带和移动接入上投入1.2万亿元
而政府和企业应该齐头推进的工作还有:
1、鼓励公私合作一起发展用户统一认证系统或相似的方法来识别玩家
2、将即时通讯平台上的支付成功经验运用到自己市场上来
最近,美国支付应用 Circle 宣布成立独立公司Circle中国,正式进军中国支付市场。今年2月份Apple Pay已如期赴约,进入大陆市场。WWDC 大会上,Apple又迫不及待地宣布秋季将发布网页版 Apple Pay。看起来,Apple势必要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力争一席之地。
中国确实是一个庞大的移动支付市场,庞大到任何支付企业不敢忽视。从数额来看,央行发布季度报告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支付业务56.15亿笔,金额达到52.1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8.08%和31.05%。中国移动支付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后发优势,不像美国和其他地区,中国没有根深蒂固的信用卡使用传统,直接从现金支付升级到移动支付。 虽然中国移动支付用户数量和普及率都比美国高,但是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目前,中国移动支付用户主要分布在一线、二线城市。未来移动支付发展空间将分布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2015年8月腾讯智酷对中国不同地区网民移动支付使用情况调查也显示,一线和二线城市使用量基本差不多,3/4的网民使用移动支付;三线城市普及率较二线城市低;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普及率下降至57.7%。随着4G和智能手机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将成为这些地区消费者上网的主要方式,移动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将推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出现第二个高潮。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增长的另一个动力是跨境电子商务,eMarketer预测2016年超过15%的中国人会进行跨境电子商务购买,交易总额将达到857.6亿美元,平均每个买家支出约473.26美元。 这样一个庞大的、正在成长中的市场对各路支付企业和支付应用都十分有吸引力。不过,想吃中国这块“肥肉”,没口金刚牙是不行的。根据史登上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Stenvall Skoeld & Company)的数据,iPhone 用户主要分布在中国沿海大城市。虽然下图显示的是2012年的分布情况,但是,对农村地区消费者来说iPhone 动辄5000+的价格仍然有负担;相比之下,相似配置的国产智能手机不过千元则更有吸引力。
中国大城市移动支付市场早已经被中国本土支付品牌瓜分殆尽,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京东钱包等。YouGov的调查则显示,40%的中国网民表示对当前使用的移动支付工具很满意,不需要Apple Pay。另外,调查显示约50%的中国网民不使用Apple Pay主要是因为没有Apple设备,这也与前文的分析相符。
中国本土的移动支付工具各有特点,这些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功能有一定的吸引力,21%的网民认为本土移动支付有发红包等功能更有吸引力。
Apple Pay要想吸引中国大城市消费者需要下足功夫才行,短期内用户数量不会有明显增长。而在农村由于Apple设备普及率较低,Apple Pay也很难从农村地区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中获得机遇。
当然了,Apple Pay在中国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获得成功。Apple Pay等外国支付要进军中国,首先需要了解中国的移动支付用户以及他们使用移动支付的原因。根据腾讯智酷在去年8月的调查,中国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的最大动力是便利(53.9%)和优惠(49.2%),让人吃惊的是很少有受访者表示仅仅出于新奇使用移动支付,而且家人和朋友或媒体的推荐对此影响也很小。由此可见,中国消费者在移动支付使用方面还是比较理性的。 另一方面,当前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对移动支付服务的安全性还是有些担忧的,超过2/3的网民担心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而iOS由于采用封闭操作系统的方式,在安全性方面更胜一筹,基于iOS的Apple Pay是否也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安全感有待观察。
Apple Pay在中国的另一个机遇则是跨境电子商务支付,和中国本土移动支付相比Apple Pay在全球的普及率更高,尤其是欧洲和美国,而这两个地区也是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目标地区。
如果,Apple Pay能够给中国消费者提供快捷、便利,且更加安全的服务,那么,或许能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获得一席之地。
199IT.com原创 非授权请勿转载
大家新年好
想死你们了
新年我们也正式改版啦!
宣布一个好消息
▼
Mr.QM
从山里回村里了!
许久木见有木有点小激动
反正Mr.QM是非常激动地
(๑•̀ㅂ•́)و✧
原因很简单
▼
大山里
风雪交加、冰挂悬崖
一来一回,恍如隔世
身为一个江西的山里人
这个年过的实在不易
上海姑娘那顿“最后的晚餐”一出
来顿时让Mr.QM躺枪躺到一身血
灯光昏暗、菜盘浑浊
餐桌混乱、男子混蛋
······
天啦撸,Mr.QM唯一想说的是:
铁盘子次饭饭有问题吗?为啥这也是罪状?
然后公司一个技术牛告诉Mr.QM
不必担心,经过他的技术分析
那照片问题重重
肯定是后期PS的,至少加黑了
瞬间Mr.QM明白了两个词的含义
一个是“黑 别 人”
另一个是“灯下黑”
▼
当然了,用马云的话说
经济不景气大家都觉得难受
其实,大家都难受的时候
对你来说反而是好事
因为真正的坏事是
就你难受,别人都不难受!
出北京西站坐320路公交车杀进
村里的路上Mr.QM感觉好很多了
QuestMobile的友商这年过的那叫
死去活来、惊心动魄、恍如隔世啊
头顶大写“忧伤”两个字只怕都不够
事情大概大家都知道了
QuestMobile友商
XX公司与一家APP新秀
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单挑秀”
一想到这里,Mr.QM就无限感慨:
这都是命!
如果不是早早躲到大山里
我Mr.QM还不得躺枪躺到
一身弹孔血洒当场啊!!
问题是身为这个行当的一份子
躲是躲不过去的
当这事儿没发生
那不是自己捂着眼睛打肿脸嘛
所以虽然晚了点说还是得说的
▼
在Mr.QM看来,这事儿很简单,大家都看过NBA,用NBA来做比喻再形象不过了:一只这几年上升很猛的“球队J”,球队、球员估值飙升很快,里面有一个领队新秀,对“裁判A”很多做法非常不满,所以突然跳出来指责裁判A“黑哨”,发动球队全体成员,合伙儿把“裁判A”揍了一顿。
“裁判A”该不该揍呢?虽然Mr.QM很喜欢调侃友商,但是在这个问题上,Mr.QM实在不敢苟同:QuestMobile以及“忧伤的”友商们从事的行当,其中有部分职能的学名叫做“裁判”,裁判是干嘛的呢?
从各个维度来指导比赛好好进行,所以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比赛中,裁判有误判,赛后是可以追诉的,如果属实,裁判将被追责,甚至取消比赛结果。相比球队、球员,裁判赚是“屌丝钱”,几十年如一日积累点名声,除非不想干了,否则谁都不敢瞎搞。
因此,“黑哨”是非常严重的指责,就像中国足球一样,球迷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为了宣泄指责“黑哨”,但是上升到理性层面,直接指责某裁判、某俱乐部搞“黑哨”,那就是法律层面的事情了。
所以,要问这个行当有木有“黑哨”?Mr.QM不敢说木有,毕竟,国际足联主席都进去了,这也是QuestMobile一出来,从创立之初就定下宗旨:用数据戳穿皇帝的新装,大家一起直面血淋淋的真相!移动互联网这个行当很新,需要新的方法、新的规则、新的技术,这都需要有实力的玩家和有信仰的裁判共同努力,才能最终让这个赛场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吸引所有消费者来玩。
在这个事情里面,最该指责的是参赛方里的另一个玩家“球队Y”:比赛过程中,在“裁判A”并没有做出判罚决定的时候,“球队Y”自行从“裁判A”的口袋里掏出了红牌,要把对手强行罚下,这不是丧心病狂、道德沦丧吗?也难怪“球队J”那么生气,直接就要打“裁判A”了。
So
▼
除非有明确证据,可指责的是“裁判A”
工作能力有问题,工作方法欠妥
而不是“裁判A”的价值观
有问题、“吹黑哨”
有木有觉得Mr.QM
这么一讲解事情就很简单了?
哇哈哈哈哈!
好吧扯远了
最近的NBA还是很精彩的
就泡面非常下饭,都不用求
土豪Mr.Zhou加卤蛋和香肠!
呃,说到土豪Mr.Zhou,不得不说说正题了:
这个春节,屌丝们的休假让他很不满意
所以选出了一批春节期间表现爆棚的APP
要做一篇《看看都谁春节没休假》
让QuestMobile的屌丝们看了之后自惭形秽
以后都主动放弃休假、好好加班、不休不眠
看看,这就是即将逆袭的资本家嘴脸。
● ● ●
一、微信、QQ日活、用户使用时长显然没休假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尤其是大年(非那个人物大年)那天,微信、QQ的日活分别达到了5.6亿、3.6亿,超出平日不少。时长上更是吓人,具体不妨自己看了。
红包的诱惑力就那么大吗?答案:是的。
二、支付宝日活、用户时长涨了N倍
很多人都在骂支付宝的“五福”营销策划脑残:两个亿的奖金、几个亿的广告营销费(猜的)、数目X的渠道投入(不敢猜了),最后很多人“五福不全”,即使五福临门了,也只分了200多块,确实有坑爹的含义……
不过从实际数据上看,QuestMobile数据显示,支付宝过年那天日活突破1.6亿,节前一周下载量突破1600万,与使用时长一起,甩出平日N条街,这又是一次非常完美的“用户掠夺战”。至于后期走势会如何,只有拭目以待了。
三、地图行业
说到过年,就不得不提春运,说到春运,就不得不提到地图、导航服务,所谓万千用户回家路、寂寞深处谁人陪,用广告的话说就是:好日子离不开他,地图导航!如果不是回大山的路坐的是老牛车、老牛认识路,Mr.QM都差点要导航了。
从QuestMobile数据上看,节前一周里,高德地图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看看这如同A股K线图的表现,有木有很激动?盘中一度上摸2638万,随后也维持在高位,后市可期啊!这在用户时长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列位不妨自己看咯!
四、图像服务
这个行当玩家比较多,密密麻麻的,看不出重点,是不是?
那么,Mr.QM就给大家提示一下:
去年春节没休假的是美图秀秀等,今年春节没休假的是OPPO相机。
哈哈,开玩笑的了,实际上,整个行当在春节期间,整体趋势还是上升的比较明显,活跃用户上,美图秀秀、美颜相机、OPPO相机都有很高表现,使用时长上,美图秀秀表现很高,不过还是不如去年,看来今年加班积极性不如去年。
曾经大火一时的足记、逗拍等等则已经悄然没落,如果整个图是溺水图,那就是直线下沉、连挣扎的感觉都看不到了!
五、腾讯手机管家一飞冲天
这个行当也是奇特,腾讯手机管家过年前后一飞冲天,其他都没啥变化,这是什么节奏呢?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日活跃用户表现上,腾讯手机管家突破8000万,创下全行业的历史记录,从图上看,360就像被刺刀深深扎了个大窟窿穿透了……看来抢红包还是安全第一啊!
从时长上看,去年春节期间,360与腾讯手机管家都发力了,今年则只有腾讯手机管家发力,同样也是一飞冲天。
当然了,值得注意的还有:腾讯手机管家悄然推进的WIFI联网功能,这个春节期间来了一次“悄没声的突袭进村”,效果如何?不知道WiFi万能钥匙的大年同志作何感想?
▼
来源:由Questmobile供稿
据介绍,支付宝新推的电子凭证支持的是余额资产证明、收支明细,
一般而言,用户开具资产证明从从提出申请到拿到快递资料,需要花费5-7天的时间,而通过电子凭证,用户已无需再通过电话客服申请,直接登陆支付宝网站,一秒钟就可以自助开通各类电子凭证。
上海理工大学电子商务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签名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杨坚争教授表示:支付宝所开发的电子信用凭证使用了国家批准的CFCA、浙江电子认证中心颁发的电子签名,这种凭证是可以信赖的。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发法)已经明确了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的法律效力,即使用国家批准的电子认证机构颁发的电子签名所形成的合同、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可以替代传统盖章、签名所形成的合同或文件。
支付宝最早在2013年开始为用户提供资产证明服务。去年6月,微博上有网友呼吁,希望支付宝和余额宝也能像银行一样开具个人资产证明,方便办签证的时候直接用,这则微博当时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仅十分钟时间,支付宝内部就自发组建了个人资产证明项目组,在原来的基础上统一和标准化服务流程。
据支付宝透露,电子凭证功能上线仅1个月时间,已经有超过30万的申请量。其中,用于银行贷款和办理出国签证的需求占到了54%。
“如果这30万份电子凭证通过人工的方式盖章,需要工作人员每天盖1万个章。现在,需求量再大也不怕了,”电子凭证项目负责人刘克表示:“目前,电子凭证刚在电脑端上线一个月,基于用户便捷性和服务效率考虑,手机上的电子凭证功能也已经在开发中。”
截至目前,支付宝拥有超过4亿实名用户,余额宝用户也已经超过2亿。杨坚争教授提到,运用电子签名和大数据挖掘技术,为用户生成了有资质的金融信用凭证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与传统的银行人工盖章提供信用证明相比,不仅节省了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物流成本,而且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用户对信用证明的需求,这是“互联网+金融”一个崭新的应用领域。从长远来看,将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采用这种新的电子信用凭证的形式。
据悉,除了支付宝外,更多的业务应用场景也正逐步启动中。而最引人关注的是:未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直接申请网商银行的相关电子凭证。
2015年6月10日,支付宝发布《未来医院一周年服务数据报告》,第一次让外界看到移动医疗服务下,不一样的医疗服务画面。排队长,看病难,医患关系紧张?这些困扰多年的问题可能在你不知不觉中改变。
中国餐饮协会预计,2015年中国餐饮O2O在线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2亿人。
蚂蚁金服商学院的研究人员日前通过支付宝钱包在线餐饮消费数据,并结合线下问卷,对行业展开了一次调查和分析,形成了一期《蚂蚁报告》,现摘取报告内容供分享。
作者:黑豆
上周Mr.QM成功逆袭,《酷狗酷我合并,QQ音乐肿么办?》
其他还有必要说吗?想想,算了,不丢人了,直接看亮点吧:
二、从使用次数到使用时长:炒股、理财类第一梯队形成
下载数据上,支付宝依旧是独大。QuestMobile数据显示
《余额宝运行一周年数据报告》显示,余额宝二季末规模达到2013年末的3倍多,和一季末相比,也实现了6%的增长。人均拥有余额宝金额为5030元,与2013年底的4307元相比提升了约17%。在资金规模稳中有升的同时,余额宝用户数也保持了持续增长——二季度用户数一举突破1亿。
虽然二季度市场利率走低,但余额宝为用户赚钱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截至2014年5月26日,余额宝运行一周年共为用户创造收益118亿元,相当于请全国人民每人一份炸鸡和啤酒。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截至6月30日,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余额宝)万份收益总值达到264元,区间年化收益率5.5%,远超活期存款,可见余额宝“收益”的诱人。
由于使用灵活,余额宝一周年来一如既往地保持了旺盛的申购和赎回。数据显示,1周年内,余额宝累计申购4.96亿笔,累计赎回8.10亿笔。随着宝粉中“中国大妈”的不断热情加入,以及其他宝粉们的成长,宝粉平均年龄上升到29岁,出现了小幅上扬。
从地域分布来看,宝粉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其中,江苏、广东、山东成为宝粉人数最多的省份。重庆、上海、温州则成为宝粉最聚集的城市,在这里你最容易撞上宝粉。而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扬浦区、北京市朝阳区三大区域,则成为高净值宝粉最聚集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最容易撞到“土豪”。
在稳坐国内最大货币基金的位置后,余额宝下一阶段的重点会是什么?《余额宝运行一周年数据报告》披露的信息显示,围绕余额宝的新消费场景的开辟,将成为余额宝下一阶段产品创新的重头戏。
公开信息显示,余额宝上线一周年以来,一直都在开发不同的新玩法,希望给用户带去更多的额外价值。今年年初,余额宝上线了用户专享权益“元宵理财”。四、五月期间,余额宝又联合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推出了“0元购机”活动,用户可以用余额宝免费申购热门手机机型,同时仍然享有余额宝收益。此外,余额宝还推出了另一用户专享权益“永不停彩”。只要用户在“永不停彩”下单时选择彩种、每期投注注数和倍数,系统每天将按定制方案从余额宝中自动扣除彩金,用户就可以“坐等”大奖上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余额宝推出只有短短一年,但已深刻改变了行业生态,带来了百姓理财意识大爆炸。目前来看,其他各种“宝宝”理财产品吸引用户主要还是比拼收益率,而余额宝已经开始帮用户思考如何“玩转资金”。余额宝本身就可以用于网购、缴费、充值等等,拥有其他理财产品无法比拟的流动性。如果余额宝有意识地去开辟新的线下线上消费场景,余额宝的流动性将会有更大想象空间,给用户带去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研究机构分析指出,当前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主要综合了货币基金的收益功能和支付功能,使得用户在获得远高于银行活期存款收益的同时,也可以方便地使用这些资金进行日常消费。余额宝已经花了一年时间让外界看到了“获得收益”这件事情的可行性,“创造更多的权益”则是接下来要做的重头戏。
支付宝还披露,截止到2013年年底,支付宝实名制用户已近3亿,这3亿用户在过去的一年使用支付宝完成了125亿笔的支付,并且,伴随着其中超过1亿用户将主要支付场景转向支付宝钱包,这些用户通过支付宝手机支付完成了超过 27.8亿笔、金额超过9000亿元的支付,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
春节7天里:
依托3亿支付宝实名用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全新的支付宝钱包正在引领一股生活的新浪潮。“在春节这样一个家族团聚、走亲访友的日子里,人们从城市返回村镇,从电脑转向手机,能够在手机上带着用的手机支付大受欢迎,这也成为移动服务普及的高峰期。支付宝的新服务如手机支付、手机理财等都有较大的增长和扩散。此外,根据过去的数据来看,春节及之后又是一波用户增长高峰。”小微金服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表示。
春节不开电脑,5000万人衣食住行用手机解决
如果有统计,春节期间的电脑打开率一定是全年里最低的时间,不过因为支付宝钱包的出现,人们的生活问题都可以在手机上解决。5000万人在今年春节7天里通过支付宝钱包完成了超过1亿笔手机支付,衣食住行不出掌心就统统解决了。
春节7天很多银行网点不开门,于是有220万人次使用支付宝钱包为38家银行发行的各种信用卡完成了还款,仅此一项,手机上便支付了71亿元,是2013年春节的10倍。
在手机上充手机话费无疑是最常用的服务,统计显示,7天内在支付宝钱包内充话费的用户达到1134万人次,是去年的6倍。充话费的高峰时间出现在大年三十与正月初二。这与过年时间人们电话、短信、上网激增相关,也与月初充值期密切相关。
年终奖放余额宝成时尚 20多天增长1200万用户
伴随着年终奖的发放,余额宝当之无愧地成为今年春节话题之新晋状元。虽然春节7天假期基金公司都放假了,但互联网金融的优势通过余额宝体现了出来。
此前截止到1月15日,余额宝的规模刚刚超过2500亿,用户数达到4900万,而经过这个春节,截止到2月6日,余额宝的客户数已经超过6100万,20多天增长了1200万用户。其中,由于1月29日15点之前转入余额宝还能享受春节期间的收益,因此当天余额宝转入金额还创下了历史记录。
樊治铭表示,春节很多年轻白领回家教父母开通余额宝成为这个春节最温情的一幕,“通过这样的有新意的产品去表达心意,这是互联网带给这个社会的价值。”
7天发2亿红包 从支付宝红包中读懂国情
正如郝云在马年春晚上所唱的那首《群发的我不回》一样,通过群发短信来拜年已经逐渐OUT了,个性化拜年方式成为用户的追捧。支付宝红包可以即刻拿去买余额宝、缴水电煤、给手机充值,应用甚至比现金都更方便,今年春节,通过支付宝钱包发红包拜年就是这样的个性化拜年方式之一。
数据显示,春节7天支付宝钱包共发放了价值2亿元的红包。相比于几毛几元的红包,支付宝红包平均金额超过50元,最大的更是达到19万之巨。红包高峰毫无疑问地出现在1月30日除夕,小伙伴们发出和收到的红包总金额高达5500万元。
男性是发红包的主力,女性则是收钱的核心。从年龄来看,22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用户收到红包数远远高于发出数,非常符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尽管在走访亲戚的场景下实体的红包还是主流,但在同事之间、网络好友之间以及远方亲戚中,支付宝发红包成为多数手机用户的选择。
收红包的个数与发红包的个数之间是“正相关”的,有来有回才是春节“回礼”的习俗。但发过红包的用户总是更容易发更多红包,这就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土豪心。红包土豪之王出现在汕头市,单个红包就有19万之巨,而红包数量之冠则是发出421个红包的天津朋友。而人缘最好的用户则收到了218个红包,真是收钱收到手软。
发红包讲究一个喜庆吉利,从前50大红包金额来看,除了默认的1元以外,人气金额必然是“8.88元”,而“88.88”、“88”等8与6组合的吉利数字更是主流,唯二出现4的是“13.14”元和“1314”元,你一定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数字爱情密码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从主动讨红包的行动来看,向亲朋好友讨的发起人最多但次数少,向亲爱的TA讨要时竟然人均讨了1.6个,你到底有几个好哥哥?向同事讨拉得下脸皮,平均讨的个数最多。对了,向老板讨红包要的就是“锲而不舍”,平均每个人找2.4个老板讨过,老板们吃得消吗?
150万人次用支付宝支付打车费
春节长假期间,全国各地用快的打车后用支付宝钱包付款的乘客超过了150万人次。按照每单减免10元来计算,今年过年期间,支付宝钱包和快的打车共为用户节省了 1500多万元出行费用,而对于春节期间辛勤工作的司机大哥们来说,按每单奖励15元计算,支付宝钱包和快的打车给他们带来了额外的2200多万的“春节大礼包”。
大年初一的人们最“宅”。到大年初七,随着返程高峰到来,用支付宝付打车款的人数迎来了假期的小井喷。数据显示,大年初七傍晚 17时左右,达到了每分钟 421笔,当天全国有30万人次使用支付宝打车款。一批用支付宝钱包付打车款的铁杆粉丝正在形成。春节七天,使用过支付宝钱包付打车费的乘客,其平均使用次数达到了3次。
春运以来,3000万人次用支付宝买火车票,用手机的1000万
支付宝购买火车票服务在春运前夕正式开通,用户购票回家过年变得更加方便。数据显示,自2013年12月23日春运车票开售以来,截止2月6日,共有近3000万人次通过支付宝购买火车票,其中,用手机支付宝购票的用户超过1000万人次。
从地区来看,今年春运用支付宝网购火车票的乘客大部分来自广东、浙江、江苏、北京等地区。其中,广东地区网购火车票的乘客最多,占到全国13.8%,排在第二的是浙江省,春运网上“抢票”人数占全国10.5%,江苏、北京、上海则分列3-5位。五省市的春运火车票网购人次占全国将近一半。
支付宝2013年年度全民账单公布了十二星座用户全年网上人均消费排名。上详细展示了12星座年度消费排名,以及平均消费额度。总结如下!
【最败家星座排行榜】
【男生版】——水瓶座、狮子座、天蝎座、金牛座、天秤座;
【女人版】——天蝎座、狮子座、摩羯座、射手座、巨蟹座。
2013年水瓶男天蝎女消费最高
水瓶男和天蝎女在2013年的人均网上支付金额是最高的。
水瓶男今年消费额度超越了2012年的男生冠军天蝎男。人均年消费达到18558元。
而天蝎女今年的消费额度超越了2012年的女生冠军水瓶女。人均年消费达到16713元。
2013年处女座男女消费都最低
处女座其实还是很勤俭朴实的,大家不要再黑处女座啦!
天弘基金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4303万“宝粉”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但最支持余额宝的地方还属江苏、浙江两省。从“宝粉”人数来看,江苏以330万的“宝粉”数成为余额宝用户最多的省份,其次是广东320万人、浙江311万人。从持有金额来看,浙江作为阿里的大本营,余额宝总投资金额201万居首,并远超其他省市,其次是江苏160万元、湖北110万元。
从人均持有量来看,余额宝人均持有金额为4307元。其中,上海“宝粉”客单量最高,截至2013年年底,上海人均持有余额宝10563元,比第二名浙江高出六成。其次是浙江6477元、江苏4858元。
余额宝用户大多非常年轻,尤其是85、90后是绝对的主力军。天弘基金数据显示,4303万余额宝用户平均年龄仅28岁,(年满18周岁的实名注册用户方可购买余额宝)。18-35岁是最为活跃的余额宝用户,他们占总用户数的82.8%。其中,23岁“宝粉”的数量最为庞大,达到205万人。北京“宝粉”最“成熟”,平均年龄32岁。
在这份榜单中,男大学生网购实力院校Top3是:北京电影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央美院,他们人均购物支出分别为8045元、7988元和7848元;
而女大学生网购实力Top3院校是: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以及宁波诺丁汉大学,人均支出分别为9958元、9556元和9015元。
北影男女生携手,让北影成为中国网购实力最强高校!另外,清华大学也挤进了Top10,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人均支出分别排行第十位和第六位。
据悉,11月5日,支付宝联合天猫推出充值送红包的活动,鼓励用户提前进行支付宝充值,以缓解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当天银行支付压力。这一活动吸引众多消费者参与。数据显示,11月6日十点整,支付宝充值笔数到达顶峰,每分钟涌进将近20万笔交易,其中招商系统瞬间接近支付极限。为了防止银行系统瘫痪,支付宝实施了紧急措施,致使多名用户出现招行支付阻塞情况。
支付宝方面表示,11.11当天,在银行系统压力大增的情况下,余额和余额宝会是最安全可靠的支付方式。只要余额或余额宝资金充足,消费者在付款页面输入支付密码后无需跳转页面,一步到位即可完成付款,这可以帮助消费者用最快的速度抢到优惠商品。
根据支付宝公布充值抢红包规则,2013年11月5日到2013年11月10日期间,从10:00到21:59的12个整点,消费者通过电脑登录chong.alipay.com和chong.tmall.com为支付宝充值,每成功充值500元有机会抢300元红包,每成功充值300元有机会抢150元红包,每成功充值150元有机会抢50元红包。该红包仅限11.11日当天使用。
每年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已经成为全民消费盛宴。记者了解到,今年参与商家规模相比去年翻了一倍,增至2万家,品牌和商品数量也再度扩充。除了耐克、ONLY、百丽、双立人、博洋家纺、GAP、宝洁、十月妈咪、奥朵等熟知的品牌之外,ODM、3M、yellowearth等国际潮牌均参与其中。今年天猫主会场1111.tmall.com全场五折封顶包邮的特色得到保留,分会场再次刷新纪录达到了30余个,其中包括首次推出的能够赚钱的理财分会场。
阿里巴巴 == ebay+ amazon+paypal + B2B
經過14年的經營,馬雲從一個窮苦、不懂網路技術的英文老師,在那個當時不是網路重鎮的杭州(當時是北京與上海,騰訊在深圳)。他從最沒有資源,現在搞到成為中國第一網路巨擘,著實可以在中國網路史上留名,也很值得網路創業者留意。
在美國、國際網路拍賣市場,目前是eBay佔有龍頭地位。 網路購物領域,在美國是Amazon引領風騷。但是在其他國家,網路購物則是各有山頭。 第三方支付的佼佼者,ebay旗下的paypal算是在國際上佔有最佳的位置。但是在中國最大的就是阿里巴巴關聯公司「支付寶」,Paypal在中國的市場能見度不高。 另外現在最熱門、也是未來潮流之一的雲端運算,Amazon提供的AWS platform as service,在全世界領先群論。阿里巴巴集團旗下也有阿里雲,雖然還不能與Amazon aws相提並論,但是以該集團的執行力而言,可望在中國市場有一定的佔比。(不過走向世界的網路新創團隊,還是會往海外的服務走,這是中國網路環境的問題)
上市計劃與股東
就目前的訊息指出,美國財經大手公司高盛已經取得阿里巴巴的上市主承銷商角色,並在八月向香港聯交所提出上市申請,遞交了A1申請書。 預估九月審核,十月公開募資與上市。 預估市值可能高達800億到1000億美金,募集資金160億到200億美金。
這個在幾個知名國際投資銀行佈局、競爭多年的大案子,算是塵埃落定。不過沒有爭取到主要承銷商的投資銀行,應該也不至於乾瞪眼。照慣例,這麼大的案子協辦承銷商至少五家。一來可以便於募集資金的數量,二來對於上市價格也有正面的推升作用。
阿里巴巴目前的股東,以日本孫正義的軟體銀行(Softbank)最大。但其實在2012年9月之前,美國Yahoo才是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高達40%。在2012年九月時,雅虎以76億美金出售了近半持股回去給阿里巴巴。 由於馬雲在經營阿里巴巴的過程中,做了許多國際股東覺得不慎規範的行為。例如外界對支付寶帳目與個人資產的疑慮,雅虎其實一直想要在好的價值下出清此一投資。
2005年時雅虎以Yahoo中國的品牌加上10億美金,取得了阿里巴巴的40%持股。 若以上市後的可能價值,最終Yahoo將能整個投資拿囘300億美金,將近30倍的投資回饋。 以一個8年的投資而言,算是有極佳的表現了。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Softbank的身上,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投資阿里巴巴甚至比Yahoo稍早一些。目前持股還高達31.9%,上市後可望為日本軟體銀行獲取高達300億美金的投資回收。
300億美金有多大?也就是約9,000億台幣。大約是郭台銘經營了一輩子的鴻海,全公司的市值(不是他的身價喔,他持股檯面上12.45%,據估計不超過18%總持股)。
而大家關心的馬雲呢,檯面持股7.4%, 身價74億美金。這個一看就知道偏低。關鍵在於經營層的24.7中,他有多少的暗藏股份、認股權。馬雲如果總持股低於15%,我想可能就有點不符合他的網路霸主地位了。所以身價在阿里巴巴上面150億美金是有可能的。而且不僅這塊蛋糕,他還有一個巨大獲利在於支付寶這個重要的金庫,請看科技新報下面的後續分析。
阿里巴巴IPO不包含金雞母【支付寶】
模仿美國網上第三方支付業者 paypal的支付寶,成立於2004年。 中國由於詐騙多、支付工具、信用卡的不完整,加上政策開放。 造就了第三方支付在中國的蓬勃發展,其中市佔率過半的【支付寶】更是獲利豐厚。支付寶主要的客戶在中國,不過近年也開始走向國際。目前有註冊用戶8.8億人。 他的主要業務,用最簡單的説法,就是金流跟儲蓄。 金流付款,可以收取手續費。 儲蓄的金額,七月開通了可以買基金之後,立刻創造了100億人民幣的基金規模。後續還繼續成長。這個部分它可以藉由收取基金管理費來獲利。所以簡單的說,他就是一家市佔率最大的網路銀行,跟後面會變成的財富管理機構。那麼他的估值大概有多少呢?科技新報認為,依據支付寶2012年爭議事件落幕時,跟Yahoo、Softbank主要股東達成的協議,預計的估值在美金53億到160億。科技新報指出,支付寶因為是限制中國內資能經營的項目公司,不允許外國資金、股東。所以臺面上,馬雲與創業團隊佔有100%的持股。 不過此一公司事實上當時屬於阿里巴巴母公司, 而在2010年,馬雲在未經董事會同意下,私自股份轉移到自己名下的爭議行為中。成為自己佔有80%持股的私人企業,並且取得第三方支付的牌照。 這個幾乎成為國際官司的時間,2011年落幕時,各自有讓步。 新的合約規避了,內資必須是內資的要求法律規定。根據和解的協議,阿里巴巴母公司在支付寶未上市前,能分享支付寶獲利的49.9%。而上市後,將能取得市值37.5%的價款。等同擁有 37.5% 到49.9%之間的公司價值。 不過馬雲還是最大的受益者,根據支付寶上市利益分批圖。馬雲等於是這個公司50%的絕對大股東。如果支付寶真的價值160億美元,那麼此一部分就貢獻馬雲身價另外一個80億美金。
加上阿里巴巴的剛才推估150億美金,馬雲身價上看230億美金,6900億台幣。 成為中國首富指日可待,也打敗台灣的首富蔡衍明甚多。
阿里巴巴價值多高?
前面提到阿里巴巴 == ebay+ amazon+paypal + B2B 其實還有更多,例如它擁有新浪微博18%,這個在全球就是Twitter、Facebook。中國則有萬網,這個在美國就是網路人愛用的Godaddy,還有投資音樂等等。所以阿里巴巴這個上市案的重要性、跟特殊性不可言喻。 而阿里巴巴究竟在800億美金到1,000億美金之間的評價會落點何處,或是會不會超過1,000億美金。對於現有的股東,跟新投資者、投資銀行確實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eBay | Amazon | 騰訊 | Sina | Baidu | Yahoo | ||
市值 | 68.0 | 139.0 | 88.2 | 5.1 | 48.9 | 92.7 | 30.3 |
P/E | 25.9 | N/A | 42.4 | 159.8 | 29.2 | 172.2 | 7.6 |
Price | 52.5 | 304.2 | 368.0 | 75.7 | 139.7 | 38.1 | 27.7 |
EPS | 2.03 | -0.23 | 8.68 | 0.47 | 4.78 | 0.22 | 3.63 |
市值單位 : 10億美金
科技新報認為,由於中國的人口、GDP目前都高所以能佔有中國的網路公司,估值都相當可觀。例如中國搜尋引擎第一名百度,即時通訊霸主騰訊市場價值高達880億美金。 若以阿里巴巴2013上半年獲利約13億美金來看,到時候用跟騰訊相仿的37 倍的P/E上市,800到1,000億美金,甚至更高的市值確實有可能達成。
via:科技新报
其中,浙江省海淘人均消费2479元,占全国消费额的18.1%,超越去年的冠军广东深,居全国首位;而奶粉成为海淘最火爆的抢购品,用户近1/4海淘消费冲着奶粉而去。
尽管相比国内网购还有一定差距,但海淘用户的消费记录也不低,杭州被发现拥有一位最牛海淘客,一年消费了316.4万元。这笔金额相当于美国洛杉矶一栋小别墅的价值。(亲,你这是到海外淘房去了么?)
此外,海淘男性用户首次超越女性用户,成为海淘主力,奶粉、护肤品成男性新宠。
支付宝数据显示,护肤美妆、婴幼儿食品、服饰、保健品、电子产品五类消费品是最多用户购买的商品。其中,海淘消费中,奶粉、辅食等婴幼儿食品类的交易占到总体近25%。
2013年2月18日消息,支付宝今日公布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无线支付同比增长4.7倍,无线支付占比最高达到24%,创下支付宝有史以来无线支付占整体支付比重最高的记录。手机购物、话费充值、信用卡还款、手机转账以及生活缴费成为消费者节日期间最常使用的服务。
据了解,临近春节支付宝整体的无线支付占比已从平日的10%左右迅速拉升至20%以上,并在除夕当天出现24%的最高值。春节期间,支付宝新增的手机支付用户同比增长91.9%,其中大年初一的用户增长更是突破了102%。
由于电子支付和无线业务的发展,以往用现金发压岁钱的形式也逐渐演变,不少人选择使用手机转账的方式发红包。数据显示,通过支付宝发红包的用户中,有22%的人是通过手机完成的。
此外,支付宝也给出了一些有趣的统计数据。例如iPhone系列手机最受支付宝用户欢迎,在前50大手机中,春节期间发生在iPhone上的无线支付笔数比小米、三星、SONY、华为、魅族、HTC等手机之和还多。
支付宝无线事业部许吉表示:“支付宝的春节数据体现出互联网发展的几个特点:一是春节是各种新服务的传播节点,根据以往经验来看,春节过后城镇用户的增长非常鲜明;二是春节期间更适合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扩散,尤其是对应春节民俗的服务,这是主打快捷的移动互联网的机会。”
据悉,支付宝已经进入向基层城镇用户普及的阶段。2012年,四线城市的网上支付用户数增长了64%,网上支付金额增长了68%,均超过了一二线城市表现。
雅虎过去一年股价走势
以下是瑞信研报摘要:
雅虎持有阿里巴巴集团44%的股权,其中香港上市公司Alibaba.com占股比例为30%多。
图1 支付宝股权转移前雅虎在阿里巴巴集团持股比例图
雅虎5月10日提交的2011年第1季度10Q文件显示:“为尽快取得一个必要的监管许可,阿里巴巴集团对在线支付业务支付宝的股权进行了调整,使其主要股权完全由马云控制的一家中国公司掌握。阿里巴巴集团管理层和主要股东雅虎、软银(Softbank)准备对支付宝重组条款及适当的商业安排进行讨论。”
中国央行对方兴未艾的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进行监管是支付宝股权转移的动因。我们认为,中国央行规定支付机构必须由内资公司绝对控股意在保护消费者、防止洗钱活动,以及确保在线支付的控制权与财务数据为国内公司掌握。
阿里巴巴集团70%以上的股份为雅虎与软银所有使支付宝的股权转移面临难题。
雅虎发布声明称,关于2010年8月支付宝股权的转移及2011年第一季度支付宝实际的分拆,两笔交易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和股东并不知情,也没有得到他们的批准”。
雅虎的这番发言意味着支付宝业务未经阿里巴巴集团关键股东讨论便进行了转移。于是在部分投资者看来,雅虎的公司治理令人担忧,它在其它中国资产中的股权利益也成问题。
阿里巴巴则回应称:“在过去三年中,就国家对第三方支付相关规定的细化和调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一直有着持续的讨论和沟通。”阿里巴巴强调:“在2009年7月召开的董事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讨论并确认了支付宝的70%股权已转入一家独立的中国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管理层为遵照支付许可监管规定采取的保证持续经营行动最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利益。支付宝的持续运营对阿里巴巴集团业务(如淘宝网)的存在与价值提升至关重要,因为它是这些业务的电子商务支付平台。
雅虎美国股价在5月10日提交监管文件后的3个交易日已累计下跌11%左右。
就目前来看,支付宝的所有权转移已经完成,不过仍存在几大关键问题:
1.雅虎的补偿问题
雅虎对此公开声明:“雅虎仍继续与阿里巴巴和软银通力合作,以保护各利益方的经济权益。我们认为各方进行谈判将为实现所有股东的最大利益提供最佳机会。”
阿里巴巴与雅虎在5月15日发布联合声明称双方正在并将致力于推进谈判,以符合所有股东利益的方式,尽快解决当前关于支付宝的问题。
我们认为下述3种方案可能会被拿上谈判桌:
增持淘宝:支付平台外资所有不会进入谈判议程,因为中国央行明确表示财务/交易数据属消费者信用信息,因此事关国家安全;但对淘宝这类电子商务平台没有出台外资限制规定,因此雅虎可能会通过增持淘宝股份的方式得到补偿。
商业化许可结构:支付宝可根据各公司此前的占股比例,按营收/运营利润的一定百分比向雅虎和软银支付某种类型的技术许可/特许权使用费。
现金补偿:阿里巴巴集团可能会向国内投资者开放对新设立的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公司的投资以筹集现金,用吸纳的现金补偿雅虎的支付宝股权。我们注意到这种情况可能会使税负增加,估计税收影响是困难的。此外现金补偿前景不够明朗,确定雅虎在该项资产的税基比较困难。虽然我们知道雅虎对阿里巴巴集团的初始投资在14亿美元左右,但尚不清楚这14亿在Alibaba.com、淘宝与支付宝之间是如何分配的。
不过,我们注意到中国的新闻报道称阿里巴巴集团向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公司出售支付宝的价格为3.3亿人民币(约5000亿美元)。
2.雅虎的追索权
查阅阿里巴巴集团创建各方签订的原始股东协议,我们不清楚雅虎具体会有何追索权。我们与行业专家讨论后得出,雅虎可采取几项行动,其中包括:在中国法律框架内提请诉讼;游说美国政府予以支持。
我们认为,目前尚不清楚雅虎能有多少谈判手段可资利用。此外,我们预计多数可选策略都太耗时。(楚墨)
近日支付宝发布2011年度全民年度网络大账单。作为国内最大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拥有超过6.5亿的注册账户。这也意味着,这份大账单是过去一年人们网上经济生活最直接的“晴雨表”。
目前,支付宝提供了30多个特色功能,除网上购物消费付款外,还提供水电煤缴费、信用卡还款、找人代付、还房贷、送礼金、买保险、买彩票、买机票等多种功能。其中,“找人代付”功能显得十分“豪爽”。这个功能支持网友网上购物后找朋友帮自己付款,或者帮朋友付款。从支付宝昨天公布的年度大账单来看。按照使用“代付”人数占本市总消费人数比例来计算,浙江人最热衷于帮人或者找人帮自己在网上付款,在榜单中排名第一,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则分别是上海和广东。而如果按照人均代付金额来排名,上海人排在第一,人均代付金额达到1121元,排在第二的北京则为958元。
另外,和人们的想象差别不大,经济发达的东部省市占据了“消费能力城市榜”排名的前四位,其中,广东排名第一。支付宝全民年度大账单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广东用户的支付额占到总金额的14.2%,消费能力最强,浙江紧跟其后以12%的比例排第二,上海、江苏、北京则依次位列前五。
有意思的是,此次的年度大账单也显示,天秤座是十二星座中网络消费能力最强的,所有天秤座用户去年一年通过支付宝的花费占12星座总花费的10.63%,最能花钱。而此前支付宝针对使用“快捷支付”的用户所进行的星座统计中,调查数据就显示“懒人”天秤座占比最高,排在第一位。
北京人均网购9000多元
支付宝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用户在网络上的人均年花费达到9230元,在全国排名第二,但是网购总量仅占全国的7%,排行第五名。全国各个省市的网民中,网上消费能力最强的城市是广东,是北京的两倍。从数据上看,传统的经济发达城市,也就是东部城市,是更早使用和熟练使用网上支付这一便捷方式的地区。不过,支付宝也已经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发力,而数据也支持了这个变化,西部城市成都和重庆分列消费城市榜的第六和第八位。不过,从榜单中的整体城市地区分布来看,西部城市仍有很大增长空间,呼和浩特、银川、西宁和拉萨目前排名靠后。
天秤座用户最喜网购
支付宝公司此次还选择按星座来判断消费习惯。在此前支付宝针对使用“快捷支付”的用户所进行的星座统计中,数据就显示“懒人”天秤座占比达到第一。而此次的年度大账单也显示,天秤座仍然在12星座网络消费能力方面名列榜首,其中,所有天秤用户去年一年通过支付宝的花费占12星座总花费的10.63%,真的是很能花钱。
也许,温和的天秤座在理财方面实在是太追求“省事”了,于是便捷的网上支付就成了他们的首选。在天秤座之后,排名花钱榜第二位的星座则是天蝎座,难道一向精明谨慎的天蝎,是看中了网上支付可以“省钱省时间”这个特点吗?
相比之下,双子座一向被评价为“机灵敏捷的灵活投资者”,他们对于网上花钱的态度就没有天秤座这么随意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用户,双子座都可以被称作是12星座中最会省钱的,占12星座总花费的6.7%。
网上支付高峰出现在上午
支付宝全民年度账单显示,2011年的网络支付时间高峰,第一个点就出现在上午10时,这个,难道是表示用户们喜欢在上午的忙碌间隙来个小小的调剂吗?又或者,是某些商务用户习惯在这个时间进行转账?
第二个时间点就相对正常了,是20时至22时。可以想见,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吃完晚饭,会上网购购物,或者是处理一下自己家里该缴纳的各种费用。这股网上支付的浪潮还会一直持续到夜里12点,并再掀起一个小高峰,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深夜网购一族了。想起“双十一”、“双十二”网购促销活动时,人们在深夜一窝蜂涌进网店的盛况,24点的网上支付高峰也就不难理解了。
个人网购账单即将公布
另外,一个被看作是“个人网络年度账单”的功能很快也将公布。这份国内首个个人网络年度账单名为“我在支付宝的2011”。通过登录并打开这一账单,用户首先可以看到分月度的个人支出柱状图,了解每个月的支出情况,还能看到自己今年在哪个网站花了最多的钱。
另外,这个账单还对用户一年的网购时间和支付速度做了统计,甚至,你的年度消费金额、笔数和速度在全国用户中排名第几,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账单中一一对用户个人显示。同时,用户也可以将账单结果“炫耀”至各微博与朋友分享。
截至目前,支付宝拥有注册用户超过6.5亿,这一账单的推出,可以看成是全国用户对于今年个人网络支付和理财能力的一次集体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