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方式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17 Jul 2013 07:06:3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NNIC: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接入方式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910.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910.html#comments Wed, 17 Jul 2013 07:00:53 +0000 //www.otias-ub.com/?p=132910
  • CNNIC: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规模
  • CNNIC: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属性数据
  • CNNIC: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接入方式
  • CNNIC: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 三、接入方式

    (一)上网设备

    2013年6月,我国台式电脑上网网民比例继续下降,手机上网网民比例保持快速增长。69.5%的网民通过台式电脑上网,相比2012年底下降了1.1个百分点。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78.5%,相比2012年底上升了4.0个百分点。

    图 11 网民上网设备
    图 11 网民上网设备

    智能手机价格的不断降低和3G网络的快速普及使互联网的接入门槛逐渐降低,为网络接入、终端获取受限制的人群和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居民,提供了使用互联网的可能。手机成为农村网民的主流上网设备,使用率高达78.9%,远高于对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使用率,说明手机在满足这些人员基本上网需求的同时,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

    图 12 中国城乡网民上网设备
    图 12 中国城乡网民上网设备

    (二)上网时长

    2013年上半年,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1.7个小时,相比2012年下半年增加了1.2个小时。一方面,WiFi和3G等网络的发展使得网民能够更好利用碎片化时间,可用的上网场所和上网频率均有所增加。根据CNNIC调查[ CNNIC《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究报告》,2012。],使用WiFi网络的移动用户,在各类应用的使用率上均高于非WiFi移动用户,这一特点在对数据流量需求较大的应用使用上表现尤其突出;另一方面,网民对互联网应用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提升,明显增加了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黏性和使用时长,比如手机网民逐渐从碎片化的阅读、新闻等相对简单的应用向时长较长、黏性较大的社交、生活服务类应用发展,提升了对互联网的整体使用时长。

    图 13 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
    图 13 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

    2013年上半年,网民人均每周手机上网时长达11.8小时,手机网民对上网依赖性较强。根据CNNIC调查[ CNNIC《2012年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79.9%的手机网民每天至少使用手机上网一次,其中,近六成手机网民每天使用手机上网多次。主要原因:一方面,手机的便捷性使用户可以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上网,增加了手机的使用频率;另一方面,手机应用软件的丰富性,几乎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便利了手机网民的工作和生活,增加了手机的使用粘度。

    完整版报告下载:http://e.weibo.com/1787567623/A0rwIw4Ya

    ]]>
    //www.otias-ub.com/archives/132910.html/feed 2
    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接入方式和网民结构 //www.otias-ub.com/archives/57682.html Thu, 19 Jul 2012 06:47:47 +0000 //www.otias-ub.com/?p=57682 二、接入方式

    (一)上网地点

    2012年上半年,90.3%的网民在家里使用电脑接入互联网,与去年下半年比保持相对稳定。25.8%的网民在网吧上网,这一比例在2011年大幅下降后,目前降幅有所放缓。

    第30次互联网报告:接入方式和网民结构

    图 7  网民使用电脑上网场所

    (二)上网时长

    2012年上半年,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由2011年下半年的18.7小时增至19.9小时。一方面,网民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有效利用了碎片时间,提升了网民的上网时长;另一方面,网民对一些传统互联网的应用深度不断提升,明显增加了使用时长,比如网络视频: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数据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网络视频用户的人均单日访问时长比一季度增加近10分钟,其他如资讯门户、网上购物等网站类型的使用时长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第30次互联网报告:接入方式和网民结构

    图 8 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

    三、网民属性

    (一)性别结构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中男性占比为55.0%,比女性高出10个百分点。近年来中国网民性别比例保持基本稳定。

    第30次互联网报告:接入方式和网民结构

    图 9  2011.12-2012.6网民性别结构

    (二)年龄结构

    随着中国网民增长空间逐步向中年和老年人群转移,中国网民中40岁以上人群比重逐渐上升,截至2012年6月底,该群体比重为17.7%,比2011年底上升1.5个百分点。其他年龄段人群占比则相对稳定或略有下降。

    第30次互联网报告:接入方式和网民结构

    图 10 2011.12-2012.6网民年龄结构

    (三)学历结构

    网民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的趋势在2012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小学及以下、初中学历人群占比均有上升,其中初中学历人群升幅较为明显,显示出互联网在该人群中渗透速度较快。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网民占比基本饱和,上升空间有限。

    第30次互联网报告:接入方式和网民结构

    图 11  2011.12-2012.6网民学历结构

    (四)职业结构

    网民职业中,学生占比为28.6%,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比较历年数据,与网民年龄结构变化相对应,学生群体占比基本呈现出连年下降的趋势。

    第30次互联网报告:接入方式和网民结构

    图 12 2012.6网民职业结构

    (五)收入结构

    网民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人群占比提升明显,达26.0%, 比2011年底提高了3.7个百分点。

    第30次互联网报告:接入方式和网民结构

    图 13 2011.12-2012.6网民个人月收入结构

    (六)城乡结构

    截至2012年6月底,农村网民规模为1.46亿,比2011年底增加1464万,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7.1%,相比2011年底略有回升。

    第30次互联网报告:接入方式和网民结构

    图 14  2011.12-2012.6网民城乡结构

    下载报告:http://weibo.com/1787567623/ytajHvapV

    ]]>